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03 04:37:51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例1

这一领域的调查村落有三都水族自治县水东片区、荔波县瑶山乡、平塘卡蒲毛南族乡、惠水县绿水苑村和长顺县马路乡等。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村落已经开始现代化进程,不仅表现在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也表现在建筑方式的现代化。从纵向角度看,很多村落里的传统建筑基本上被钢筋水泥的西式楼房代替,50年以上的木结构建筑损毁严重。从横向角度分析,传统木质、石质古建筑保存范围小,多零星分布在现代建筑群中,建筑面积不大。如卡蒲乡乡治所,存在较小的一片传统木结构建筑群,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在其周围,密布着仿古式现代建筑和西式楼房,影响了村落整体审美观和民族气息。在卡蒲乡下的众多村落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影响整体布局的现代建筑。又如摆金的绿水苑广泛存在着村民拆旧房材料建新房和马路的现象,笔者在考察中就发现一块雕刻精美的石碾成了铺路石。这就亟需当地政府制定规划进行指导。

(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总体上来说,南部黔南州民族文化保存相对完整,但和其他地区一样,存在着消失的危险。笔者认为其现有优势主要有:种类繁多:南部地区现有平塘打猴鼓舞、马尾绣、水书、端节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也有其他各级和没评上级别的民俗。这些民俗技艺涵盖了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节日和祭祀仪式等民俗领域,可以说这一地区的民俗种类繁多,是非遗的“富矿”。分布面广:各县均具备丰富的、能体现当地民族文化气质的非遗,很多乡镇也或多或少保存着相关的自然、历史遗产。价值突出:这些民族文化能体现当地人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审美情趣,具备较大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如三都的水书对先秦时期的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马尾绣、新塘(平塘)苗族服饰技艺、摆金(惠水)苗族服饰技艺等传统织造技艺对现代纺织技术的提升和创意设计很有助益;端节对加强族群团结、维护社会和谐、强化民族意识和提高民族自豪感具有较大作用,至于其他的民族文化也具有特定的价值。经过调查,笔者同样发现当地的民族文化遇到了不小的危机。具体表现在:传承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以长顺县马路乡地戏为例,现有的传承人年纪普遍在四、五十岁以上,而年轻人由于多在外打工,学习的机会不多,地戏遇到后继乏人的困境。一些地方保护意识淡薄,重视申报和开发,忽视保护和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样是在马路乡,有一座朱元璋时期修建的“贞节牌坊”,是皇帝为表彰马路黄氏终身守寡养育子女而立,并且当地至今还有关于这一事迹的历史传说。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古迹已经被人涂上了厚厚的油漆,使得牌坊面目全非。据笔者了解,该县某部门认为古迹年久失修,故在上面有文字和图画雕刻的地方涂上油漆,以凸显古迹的“辨识度”。民间文学所依存的自然遗产失去本来面目,就会影响民间文学的活态存在。附近的马路乡村落,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屯堡建筑也正遇到村民为改善居住条件而重建房屋所带来的大面积毁灭。在牌坊旁边,当地政府则努力打造民俗大舞台,进行商业开发。村落民族文化的整体性遭受破坏而进行局部的开发显然是不现实的。法律法规建设的步伐与非遗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不一致。田野点的居民虽然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认识程度不同,但都还是强调必须加强对其的保护。可是,一旦涉及到法律层面,多数人是一无所知,不知国家层面的法律,也不知地方上的法规,更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文化。同时,南部黔南州现有的很多非遗保护工作不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除了三都水族自治县出台了《三都水族自治县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和《三都水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外,其他县基本没有与本地实际相对应的、可行性强的地方性法规对非遗进行保护。另外,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普遍存在。

(三)民族旅游发展状况

从整体来看,黔南州的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主打“喀斯特”和“民族风情”两张名片。但很多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景点还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而在旅游这一板块,南部的荔波无疑是发展最快的,但还是起步较晚。旅游发展的滞后是一种劣势,说明政府、商界、学界、社会团体等层面还需要做很多工作。但这同样是一种机遇,因为“滞后”为以后的发展留下了较大的可发挥空间。南部黔南州的民族旅游事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旅游开发度不高:一些较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还未进行针对性强的开发,民族风俗、民族建筑、人文历史景观、自然遗产等相对处于开发初期,欠缺知名度,分布多偏远、分散。如瑶山、掌布等村落离交通发达区域就很远。不少景区内外管理有限,配套落后:以掌布风景区为例,笔者在2个半小时的考察中就遇见三起争吵事件,两起是游客之间的踩踏,另一起是游客与景区保安的门票纠纷。而景区工作人员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及时,更未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样在旅游行业发展速度较快的荔波,国庆期间也出现了因客房爆满和大幅涨价导致游客打地铺和搭帐篷的情况。在荔波瑶山等新开发的民族旅游地区,当地基本上不能提供住宿,游客只能回荔波解决,而县城的客房数量未能完全满足游客需求。民族风情旅游开发意识有所欠缺:以卡蒲毛南族风情园为例,国庆期间有散客自驾游到访,他们想观看毛南族的打猴鼓舞和其他民族文化,结果发现园子内除了几个业余“客串”的讲解员外空空荡荡,最后只得走马观花一番而去。这说明民族旅游的深度开发、梯度开发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的建议

从以上论述来分析,南部黔南州的民族文化总体保存较好,但在古建筑和传统村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民族旅游发展等三个方面存在不足。笔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关于该地域相关事业发展的思考,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古建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青岛泰之认为:“古村落、城镇和城市属于历史文化遗产群落,它们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发展的珍贵的有形见证,反映了在某一地方居住的人们的文化、哲学和审美价值的演变过程的连贯性。与考古遗址和废墟相比,历史文化遗产群落是活态的遗产,人们在传统的物质环境中继续从事其日常生活。换言之,就是传统的生活方式、价值体系以及空间结构得以延续,而不仅仅是单体建筑。”因为古建筑和传统村落对印证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和财政部等部门分别于2012年12月和2013年8月联合公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3年10月17日,国家新闻办举行新闻会,发言人赵晖明确指出:如果有传统村落的地方,要把这些村落保护好,要避让开,不能因为城市要开发、要利用把这片拆掉,即“禁止拆建”。传统村落的保护路径多种多样,结合南部黔南州的实际,笔者认为有两种保护思路:一种是集中整体保护,以平塘卡蒲毛南族乡为例,虽然在乡治所存留的传统结构建筑群规模不大,但仍有整体保护的价值。所要采取的就是:一是由住建局和有资质的科研机构对古建筑逐一进行登记造册,确立禁止拆建的建筑群。如果拆除或改建老屋必须征得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的许可。二是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木质古民居的修缮保护,重点整修屋顶、房梁等部分,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保存建筑群的原真性。对已存在于古建筑群中及周边的现代水泥建筑则尽可能保持经过仿古设计,并融入古建筑群中的整体风格。允许和鼓励村民在古建筑外按照仿古设计修建现代住房,也鼓励他们尽可能地采取古法木质建筑技艺。三是由平塘县非遗中心等部门对卡蒲毛南族传统建筑技艺进行普查,摸清当地人在选址、选料、修筑、工匠组织、后勤保障、建筑禁忌、仪式等方面的地方性知识,整理成文本和音、视频资料并登记归档,为以后相关研究和当地古法仿建做准备。四是保护古村落不只是保存古建筑,还要保存当地的传统文化。如果要在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寻求平衡点,笔者认为可以开辟村落旅游。游客可以参观传统民居,与村民同吃同住体验生活,领悟杆栏式建筑的魅力,这种方式能带动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当地还可以加大投入,在民族风情园定期定时举办原生态的毛南族民俗展演,重点展示部级非遗毛南族打猴鼓舞及毛南族山歌、婚嫁等民俗,并寻求与观众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另一种保护模式是异地保护,主要面向村落传统建筑规模不大、分布散乱和损毁严重的情况。以马路乡为例,当地政府欲在青山村贞节牌坊边打造民俗大戏台以发展旅游业,但青山村现有的屯堡建筑已经不多、分布散乱,很多古建材已经被村民建新居挪用。如果要修建民俗大戏台以发展旅游业,较理想的方式是先由政府出资从无力对房屋维修的户主处收购古建筑(当地无力维修老屋的住户较多),然后文物部门对每一块砖、每一根木头编号登记造册,最后拆卸到戏台边号选址按编号重建。这一构思曾在三峡工程建设时进行的张飞庙搬迁活动中得到很好地实践。同时,政府出资收集居民家中的历史遗物陈列到重建的古建筑中。重建的古建筑可以作为商业用途,如仿古的茶肆、酒馆、土特产店等。关于牌坊政府应组织文物部门对被损毁的牌坊进行修复,确保修旧如旧。如此一来,古建筑、大戏台、古道和古牌坊形成集群效应,游客既能观赏民俗的展演,也能从古建筑中体会屯堡文化。将古建筑异地重建从而“抱团”重现整体优势,这就是异地保护的思路。

(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之路

虽然南部黔南州非遗的保存和发展有其优势,但其传承保护方面的困难始终要解决,相邻的黔东南州在这一领域做得相对较好。如果结合其他地域保护的经验,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对年长的非遗传承人实行抢救性保护,积极培养年轻传承人。

非遗的传承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对于年事已高的非遗传承人,政府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延续他们的生命。黄永林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征是以人的个体或群体世代相承的活动而传承,一旦人的个体或群体活动终止,它也就消失。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与对传承人生命的保护是同步的。”学术界对其所掌握的地方性知识进行抢救挖掘,通过访谈、文本分析和参与观察等手段获得更多的田野调查资料并进行录音、录像、文本等方面的记录以备以后的相关研究。对于年长但身体状况尚可的传承人,从政府层面来说,政府应多关心他们的衣食起居,适当给予补贴保障其基本生活。如果财政上有困难也可以采取颁发“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民间戏剧大师”等荣誉证书,以期提高传承人的产品和表演艺术的潜在经济价值。政府和机构也可以适时安排传承人外出参加非遗的展演、交流和研讨等活动,提高他们知名度和荣誉感;鼓励传承人培养青少年传承人,鼓励农民在闲暇时参与非遗传承,对参与非遗传承的学习者进行适当的补贴。学术界对学习者进行相应的指导,协调和沟通传承人和学习者的关系,解决他们的困惑,保证非遗的活态传承。

2.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保护与开发本来就是一种矛盾。南部黔南州的非遗要充分发挥其文化资源优势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就必须将其保护好、管理好。保护非遗还得靠地方政府文化自觉,这是最重要的保护主体,所能产生的正面效果远远大于学界、商界和新闻媒体界。政府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对南部黔南州的非遗进行再确认普查,编制非遗名录,然后依照普查结果按非遗重要性分类管理,加强保护。只有政府意识到非遗的保护和管理是申报和开发的基础,这样才能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

3.建立符合整个黔南州实际情况的地方性非遗法律法规。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先生认为:“立法保护是根本性的保护,只有健全的立法保护,才会使行政保护、财政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得到保证。”政府再在确认普查的基础上编制地方性法律法规,咨询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为蓝本,按照非遗的九大门类和社会各界的作用编制整个黔南州的非遗保护法规。明确职责,分步实施,依法保护黔南州的非遗,促进黔南州的非遗保护和发展。

(三)民族旅游的发展

南部黔南州的旅游事业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晚的原因导致其存在着开发度不高、景区内外管理和配套落后以及民族风情旅游开发意识欠缺等三大问题。按照笔者的思路,可以尝试采取以下的策略:一是政府对南部黔南州的重点旅游规划区域加大宣传力度,按照黔南州政府的“一圈两翼”部署,主要在广东、广西、贵州、重庆、湖南和四川等相邻区域进行宣传。在宣传的同时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景区管理,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保障旅游者的吃、住、行。笔者建议:作为黔南州最具知名度的荔波景区,可以学习凤凰的经验,采取收通票制度。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游客只会去大、小七孔而不会选择去水春河、茂兰和开发中的瑶山等景区。其原因有三:其一大、小七孔知名度比其他景点高,游客不愿去他们不熟悉的景区;其二荔波地处三省交界之地,缺乏便利的交通,游客到来时耗费太多时间,他们参观完主要景点后就只能赶时间回去;其三景区离县城较远,游客吃住却只能在县城解决。荔波县城因为住宿条件跟不上旅游业发展速度,导致游客住宿花费太大。当地普通旅馆的双人标间暑假多为280元以上,单间为180元,而某四星级酒店双人标间则最少为320元,黄金周和法定节假日期间游客的住宿费更高。如此窘境间接拉低了游客旅游期望值,导致他们为赶时间游完主要景点就匆匆离去。如果采取通票制会连片带动整个荔波的旅游点,因为通票包含了荔波所有的景点,直接刺激了游客游览完大、小七孔后去其他地区旅游的愿望,这样能更好促进荔波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当然荔波在实行通票制的同时也要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降低游客旅游成本,提高单位游客游览时间,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荔波旅游的发展。如果通票制实施顺利,可以将这一经验扩展到整个黔南州甚至贵州省,实现全州、全省一票制旅游。这是一个可能性选项,毕竟四川已经发行过“一票游四川”的金熊猫卡。二是将民族风情与自然风景有机结合。在风景区设立富有当地特色的民俗展演,例如掌布喀斯特风景区在国庆期间安排了布依八音表演、荔波安排了民族风情展示。如果实现景点民俗展演的常态化,常年让游客领略黔南州民族特色,则会很好地带动非遗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在内容安排上,可以设置民族歌舞、民族书画(如水书)的表演和拍卖、体验式互动或者能满足游客猎奇心理的活动。而对于端节等特定地域、特定时段的文化空间,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手段让游客提前知晓该活动的主要情况以便积极参与。同时开辟体验式旅游,鼓励本地居民在活动期间有偿接纳游客,后者在体验地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样也能获取经济利益,也能打响文化空间旅游知名度,还能将非遗保护和乡野风景观赏有机结合。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例2

二、目前体育文化的现实境况

1.传播媒介的“失语”引发的正向偏离行为

竞技比赛的比赛千变万化,任何水平的运动员都可能在比赛中面临困难,因此培养运动员的顽强拼搏心理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这是运动员发挥身体能力和运动精神的重要标志,媒体也对这种精神加以积极的赞扬。那些带着重伤参与比赛的运动员,尤其是他们获得优异成绩时会赢得多媒体广泛的宣传,对那些在重大手术后重返赛场的运动员树立为英雄模范。这种价值取向是大多数人接受了这种运动伦理,民众也对这种观念直接支持态度,如为了获得体育竞技的优胜而不惜生命的价值伦理观念得到普遍支持和无条件地服从,表明经济体育面临一个危险的发展趋势。为理想积极拼搏是包括运动员在内的所有社会大众都应该鼓励的精神,但是这种拼搏也要以尊重生命为前提。如果媒体不能对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进行积极的引导,正向价值偏离行为将会伤害运动员身体健康为代价。许多优秀运动员因为带伤坚持比赛中而提前告别了赛场,而在其他社会领域中为了实现目标而不计代价的教训也是屡见不鲜。如果媒体能够对拼搏精神进行正确的引导,这些人的运动生命会得到有效的延长,也会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对他们自身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2.种族主义的“歧视”引发的身体暴力对抗

19世纪的英国在世界各地如果他们的殖民地,而英国男性普遍有一种恐惧,认为女性抚养的孩子不具备坚强的性格,不能胜任战争和资本主义扩张的需求,也无法对殖民地进行强力的通知。对于女性化的恐惧心理刺激了英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他因此传递男性价值观的需求成为为经济体育发展的原动力,竞技活动的初衷是培养男性更加坚强,展示身体生理方面的优越性而开展的体育运动展现出性别差异而带来的暴力观念,这种观念一直在欧美男性占据主导地位。足球、橄榄球和拳击以及其他对抗激烈的运动作为男性优于女性证明,这些运动也在军事训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表明男性在武力、权力和侵略性方面的能力是独有的。如果某一队员在训练中不够硬朗则会被教练和队友嘲笑为娘娘腔。侵略性在竞技体育中表现出极强的性别差异,竞技体育在这种性别逻辑的推动下形成身体暴力哲学。调查结果显示,在连续观看拳击比赛之后,观众在一定程度上有暴力倾向。有学者针对拳击后三天内的犯罪率进行调查,样本数据来源于1973—1978年18次重量级拳王争霸赛,研究结果表明在拳击比赛之后的三天内犯罪率上升了12%(在宣传力度最大的拳王阿里比赛后凶杀增加26起)。

3.泛政治化的“驱使”引发的金牌主义泛滥

泛政治化是政治化有过度倾向,即将非政治领域问题上升到政治层面的一种行为。而竞技体育泛政治化则是有大型国际比赛开展方式的特殊性所造成的。比如在国际比赛中的入场仪式和颁奖仪式中,运动员可以举着国旗出厂或者在颁奖时升国旗奏国歌,这是泛政治化的体现。此外,在集体项目中国家的归属也会吸引观众的注意。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代表个人,同时也承担了国家荣誉。全国民众无论其宗族、、职业、教育背景和社会地位都会共同为本国运动员加油助威。民众国家归属感在竞技比赛的欣赏过程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奥运会的成绩关乎未来的国际地位。如果能在竞技体育中战胜未来的竞争对手会觉得扬眉吐气,觉得综合国力强大。因此,泛政治化使竞技体育表现出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本位主义。此外,由泛政治化引发的金牌主义思想也极为盛行。这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金牌主义思想的泛滥,如在重大体育赛事中兴奋剂问题屡禁不止、为了争夺“冠军”不惜采用暴力手段等。总之,如何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推向世界,如何向各国人民展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如何在国际体育节奠定中华武术的地位,这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当前,我国武术比赛严重缺乏公平的比赛规则,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脱节的地方。

三、新时期构建我国体育文化价值体系的途径

1.强化思想认识,建立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

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遵循“全球体育与中国体育和谐共存发展”的价值理念。在日益强大的西方体育面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方面要树立忧患意识,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国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树立一套能够包容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价值体系。既要看到体育文化的差异点,也要从不同民族文化中寻找到体育文化的共同处,还要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需要,打造一个多功能的发展平台,明确中国体育未来发展道路和方向。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不同国家文化交流和碰撞的频率不断增大。首先,要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精华之处。如儒家文化坚持和谐、慈善、希望,即使在新世纪同样具有道德建设指引作用。其次,中庸态度,“和为贵”为解决各种争端和纠纷提供了正确的思路。中国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堪称世界之最。只有坚守民族文化的阵地,才能够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中华文化辐射到更多的国家和人们。

2.立足国际视野,审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地位

当人们将注意力全部放在金牌榜上时,大家往往容易忽视体育精神。例如我国传统的舞龙舞狮、赛龙舟这种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它们都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其娱乐性、参与性都是其他竞技体育项目难以企及的。因此,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休闲生活来推广和普及传统体育。

(1)开发与大众体育联系密切的传统体育项目。围绕“满足民族休闲娱乐需求”为出发点,让它们成为人们群众喜爱的休闲娱乐项目。例如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赛龙舟、拔河,这些体育项目都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每年都会隆重举行,吸引了大量海外人士参与。奥运不能单重视竞技体育,只有全民都能参与的体育才是体育的全部。

(2)传统是现代化的力量源泉,提高传统体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将宣传传统文化、保护民族非物质遗产作为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融合点。美国社会和学校都比较重视向青少年灌输本国价值观和文化理念,让其从小形成与本国文化一直的世界观。中国应该学习这种做法,从小培养青少年的传统文化观念和意识,不断拓宽传统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发展途径,增强其的国际存在感。

(3)要避免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的心态。不要生硬地照搬西方国家的经验和做法,要有针对性地吸收和学习。日本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品牌来推广,采用商业手段来运作,为传统文化赢得了巨大的国际空间。我们要借鉴外域经验,长远规划,科学推广。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例3

早在**年,我党就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中央对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新时期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要体现优良传统??反映时代特点”等等。结合目前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实际,进一步深挖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继续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试就民族地区德育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进行阐述。

一、一脉相承的教育理念

自古以来,各少数民族就以世代相传的形式,将他们在生产生活和宗教祭祀等活动中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固定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一些愚昧的、落后的文化被淘汰出局,相反那些积极的、健康的、符合时代精神的传统文化则被传承下来,对各民族群众起到启迪思想、净化心灵的作用。依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两个层面,将民族传统文化中能够继续为我所用的德育教育内容归纳如下:

(一)家庭美德

少数民族以家庭美德为背景所进行的德育教育,涉及恋爱婚姻、勤俭持家、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等多个方面。

1.尊老敬老。尽管在尊老敬老的形式上有所差别,但各民族始终秉持“善待老者”的认知理念。以捕鱼为生的赫哲人自古就养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惯习。老幼相见时,一定要长幼有序,有礼有节。满族则强调“爱亲敬长”、“孝父母,悌兄长”等。高山族在确定社会地位高下时,不是以财富而是以“年龄的长幼次序”来决定。白族为体现尊老敬老的礼仪,逢年过节便为在世或过世的长者摆“敬老宴”。

2.恋爱婚姻。各民族青年男女为追求自由幸福的婚姻,均确立了与之相符的婚恋观。古代蒙古婚俗“只要双方情愿,男女年龄相仿便可婚配??婚前的恋爱比较自由。一赫哲族传统婚姻把劳动好、捕鱼打猎是能手等作为选婿标准,把手艺巧、聪明贤惠等作为选媳标准,把追求纯洁专一、白头偕老、永不分离等作为爱情的基础。生活在湘西地区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在婚恋问题上,同样具有”自由恋爱,忠贞爱情;尊崇女性,男女平等思想。

3.待人待客。受生产、生活环境影响,各少数民族在待人待客方面,均表现出热情豪放、诚实开朗的民族性格。赫哲人很早就养成了热情好客、诚恳待人的良好习惯。每逢有客人到访,必热情招待,并以歌助兴。土家人除吃请外,还把”摆手舞“作为待客必跳的民族舞蹈。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不管客人相识与否,同样会热情相待,让他们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4.生产劳动。尽管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千差万别,但每个家庭都十分重视对子女的劳动知识教育。赫哲族和鄂伦春族男孩长到六七岁时,父亲等长辈便让他们接受捕鱼猎兽知识教育,女孩则在母亲等长辈的言传身教下,接受采集及其他家务知识教育。纳西族凡纺织、耕地、采集等生产、生活知识,同样会传授给自己的子女。其他各民族家长亦以儿歌、谚语等形式,向子女传授相关的劳动知识,故有”辛勤劳动,受人尊重“等生产谚语沿袭下来。

(二)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等的统称。归纳少数民族社会公德的表现形式,有重情尚义、谦和好礼、热心公益、乐于助人、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邻里团结等内容。

1.扶助弱势群体。在各少数民族群体意识中,都有扶危扶助弱势群体的思想和行为。赫哲族在分配渔猎产品时,都要拿出一部分送给鳏寡孤独或丧失劳动能力者,以体现与人为善、互助互爱、扶危济困等思想。独龙人则认为,”有饭不给大家吃,那是最羞耻的事情“”J。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壮族等亦有相应的扶助办法,使那些处于贫困边缘的少数民族群众及时受到救助。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于民族生存的发展需要,各少数民族十分注意保护周边的自然资源,不做有违自然规律的事情,这已成为各族群众公认的行为准则,并沿袭至今。蒙古人早就有“保护牧场,防止草原荒火”思想,要求族人严格遵守。除草原外,他们还注意保护水源,并有“不在光天化日之下坐于水中,不在河中洗手,不用金银器汲水”纠等规定。广西少数民族受传统习惯法影响,有保护神林、封山育林等思想,对房屋周围的古树亦不得破坏。壮族群众每年春节过后,都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瑶族群众更有种树还山等环保思想。

3.注重人居环境建设。很久以前,各少数民族就注重人居环境的美化、绿化和洁净化。维吾尔族房前屋后必种植果园,为保持室外环境的清洁卫生,他们从不把厕所建在大门口或显眼位置。侗族村寨在选址时,多选“前有溪河,后有青山”的地段,周围种植参天古树作为“风水林”,大路小巷铺上石板路,再配上宏伟的鼓楼及别具特色的风雨桥,体现了侗族人特有的审美情趣。

4.邻里和睦。由于居地分散、偏远的缘故,各少数民族对邻里之问的团结和睦十分重视。布依族用“一支筷子易折断,十支筷子如铁棒”等谚语来强调邻里团结的重要性,南方少数民族还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等互助思想,作为邻里之间相互交往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北方各少数民族邻里之间,每每遇到婚丧嫁娶等大事,都会不计报酬,主动热情地帮忙相助。

为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的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党陆续颁发了三个纲领性文件,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中,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道德建设提出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等思想。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道德建设的三大原则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三大领域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年颁布实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道德建设最终从精神文明建设中独立出来。可以说,这三个纲领性文献所确定的教育主题,在许多方面都涉及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搭台,相互印证,互为载体,互设平台,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新时期民族地区德育教育中的与时俱进性。

为突出德育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教育属性,各民族地区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蓝本,以民族地区在校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为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了喜闻乐见的德育教育活动,由于教育内容贴近各族学生实际,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受到了各族学生及其家长的普遍欢迎。

二、民族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受民族地区大环境影响,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症结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一)网络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推广,网络渐次成为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民族地区加强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但在传播过程中,网络文化对德育教育中的民族传统文化冲击较大。一是民族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依赖或急功近利思想,直接影响了德育教育质量。在一些民族院校,民族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沉溺于网络游戏、聊天或其他内容,有的上网成瘾。有些大学生撰写论文时,也往往上网查资料,然后七拼八凑蒙混过关,个别大学生为图方便甚至抄袭他人论文。极个别大学生因受不健康思想影响,甚至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由于上网的动机和目的不同,自然使民族大学生弱化学习动力,对网络产生过度依赖和急功近利思想,使德育德育效果打了折扣。二是网络文化无孔不入,使民族青少年对德育教育有所削弱。网络世界是一个由多元文化构成的文化共同体,由于西方文化特别是其他不良文化的不时渗透,与民族传统文化争市场、争读者,致使民族传统文化周围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一些民族青少年浏览相关网站时,若不有意识地去其糟粕,吸其精华,极易产生负面影响,出现“深邃思辨有所淡化、情操陶冶有所缺乏、精神意义有所削弱”等现象,并出现庸俗化趋势。鉴于网络中民族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功能的严重缺失,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三是网络文化对民族青少年“三观”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健康的、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受年龄和认知能力限制,一些民族青少年抵御不健康网络文化的自制力不是很强,尤其是色情、暴力、、愚昧迷信等不健康内容或其他有害信息混杂其中,如若把持不好,极易把他们引入歧途,并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二)德育教育内容似有弱化趋势

民族地区开展德育教育的主体和重点是青少年,大学或中小学无疑成了德育教育的主战场。

然而在民族院校或民族中小学中,以民族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德育教育似有弱化的趋势。一是民族中小学关注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在中小学阶段,民族中小学生主要以学习为主,他们把精力多放在基础课的学习上,认为只要学习好,或者将来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才是学习的目的。在此期间,各民族学校虽然也结合各校实际,按照教学大纲的课时安排,让教师讲解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等有关的德育知识,但民族中小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一些学生家长也认为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受此影响,德育教育课多处于应付了事状态,个别学校德育课能减则减,或流于形式,或用其他科目来替代。由于个别民族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致使中小学生的德育基础薄弱。二是民族院校大学生关注学业和毕业分配,淡化德育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民族青少年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利益关系、目标追求等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他们考入大学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深造或找工作上,相反对德育教育课或睁一眼闭一眼,或放任自流。一些民族大学生甚至对教师讲授德育课非常反感,对民族传统文化则认为是不合潮流的、落后的东西。正因为民族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能力,致使部分大学生世界观扭曲,价值观失衡,人生观错位,南方某大学发生的大学生杀人案,或多或少与民族院校德育教育的功能弱化有关。三是民族地区群众认为德育教育可有可无。除民族青少年外,各民族地区围绕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对此活动,一些民族群众认为自己应把时间放在赚钱上,没有精力接受德育教育。一些群众认为自己年岁大了,学不学习无所谓。还有一些群众认为民族社区、民族乡村开展的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教育活动是多此一举。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二十二字”方针,很多内容虽然与民族传统文化有关,可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只关心能给自己带来多少益处,相反对活动本身的文化内涵很少关心。

(三)德育教育方法简单、知识陈旧

民族院校或民族中小学虽然都开设有德育教育课,也添加了一些与民族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但如下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任课教师素质有待提高。一些民族学校往往把水平低、能力差、年龄老化、不能教主科的教师,让他们来教德育课;一些教师不是正规院校大学毕业生,由于既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训练,又没有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培训,直接影响了德育课的教学效果。二是教育内容陈旧。一些教师讲课内容陈旧落后,多是一些粗浅的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没有添加新内容,或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新内涵,致使学生不愿意听讲。三是教学手段原始简单。他们多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照本宣科等传统讲课方式,一般老师前面讲,学生被动听或被动记。由于缺乏双向互动,致使老师和学生都感觉累,久而久之,使他们对德育教育失去学习兴趣。

三、德育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未来走向

针对民族地区德育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遭遇的困境,笔者认为,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结合民族地区的族情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德育教育中的启迪作用。为此,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化消极为积极或变被动为主动,无疑成为我们的待解之题。一是设立民族传统文化专门网站。适应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民族网站,或者辟建相关栏目,系统地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一些民族院校或有条件的民族中小学,可通过网络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

通过正面引导,使民族青少年能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真正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二是积极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当民族青少年接受以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德育教育后,应借助互联网中的博客、论坛、电子信箱以及BBS等载体形式,引导广大民族青少年积极参与讨论。

通过搭建网络互动平台,使学生或师生之间能够进行坦诚交流,真正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三是拓宽网络活动空间。民族院校应积极推动校园网进公寓、宿舍活动,以方便大学生上网交流;民族中小学应开展校园网进课堂活动,或者运用网络形式对民族中小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针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方法陈旧和知识老化等问题,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是活化教育内容。采取引领民族青少年到民族村寨、民族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参观的形式,让他们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以增强民族青少年爱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积极参与经济开发。为优化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各地均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线,开发了特色民族游和风情游项目,应引导民族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导游讲解或互助互动,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三是发挥节庆或文体活动的载体作用。借助民族特有的传统节庆活动,或通过参与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像赛龙舟等,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再教育。通过活化教育形式,使大家在和谐互动的民族背景下接受德育教育。

(三)全面提高师资素质

为破解民族院校或民族中小学教师素质低、能力差、结构不合理以及年龄老化等问题,一是把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队伍中来。通过招聘、选调等多种形式,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年富力强,熟悉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吸纳到德育教育队伍中来,以全面提高一线任课教师的素质。二是通过进修、培训等形式提高现任教师素质。对原任教师,可采取到上级教育部门或高等院校进修、培训等形式,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以适应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发展需要。三是提高任课教师待遇。为充分调动德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可在职称评定或其他经济、政治待遇上向他们倾斜,以保持德育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确保民族地区德育教育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明月。蒙古族妇女优良历史传统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

[2]谭忠国。湘西少数民族婚恋观及婚恋习俗[J].中北大学学报,2008,(2)。

[3]李资源。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6)。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例4

2高黎贡山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高黎贡山区域少数民族众多,对于该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无论是体育用品、体育休闲,抑或是体育旅游、竞技观赏、体育培训等都有着无限的潜力可挖,这对于丰富该区域的传统文化,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宝藏,充实群众的日常生活,促进该地域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P47-49。

2.1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

高黎贡山区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生物环境,旅游资源丰富。由于地方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该区域旅游产业在目前已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且具备一定的品牌效应。相对其他地域,该区域的旅游产业仍是新兴产业,表现出投入时间不够长、民族特色不够突出、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旅游内容单调、旅游形式简单等弊端P101-104。要向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就要做到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高黎贡山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其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并有很大的参与性与观赏性,如其中的泼水、东巴跳、霸王鞭、目瑙纵歌、龙舟竞渡、刀梯绝技、攀岩、漂流、打陀螺、斗鸡赛、打手键、跳皮筋、爬杆、跳竹竿等,且它们多与民族风俗和节日风情紧紧相连,是旅游产业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目前,如云南德宏州景颇族的“剽牛祭天”、万人“目瑙纵歌”传统体育文化节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极大的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云南临沧佤族的“木鼓节”期间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并伴随有许多佤族舞蹈和佤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表演,同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令其流连忘返。而徒步翻越高黎贡山,使游客在旅游健身的过程中也充分的领略到了高黎贡山奇美俊秀的自然景观。

2.2传统体育文化用品制造业

体育文化用品制造业的发展,是对该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物质传承与传播,虽然目前表现出产业规模不大、产品相对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弱点,但其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如高黎贡山区域所在的保山,其“永子”文化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永子”围棋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高黎贡山区域所在的德宏,民族传统武术文化深厚,该区域少数民族民众所使用的“护撒刀”深受游客的青睐。该区域所在的怒江洲,众多少数民族自古以狩猎为生,狩猎过程中使用的“弓弩”制作工艺精良,也成为游客竞相购买及收藏的物品。

2.3传统体育文化观赏业

高黎贡山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极具观赏价值,如云南怒江州傈僳族的一年一度的“刀杆节”上的表演,吸引了广大游客的同时,也让游客感受到了傈僳族传统体育中的原始与粗犷。高黎贡山区域德宏洲梁河县的德昂族,历史上,曾在滇西一带以武力称雄,特别是在12世纪至15世纪时,德昂族的先民建立了金齿国,更是称雄一方,从而造就了德昂族人民对武术的崇尚与热爱。每逢喜庆节日或祭祀活动,都要举行大型武术表演,吸引了大批周杨庆辞,徐艳华:高黎贡山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边地区和外地游客前来欣赏。而每年一度的云南大理“三月街”,白族民众表演的“霸王鞭”也吸引众多的游客观赏及参与。极大的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

2.4传统体育文化休闲产业

随着地方的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在高黎贡山少数民族集聚区域建立了不少颇具不同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村落,如保山旧寨的白族村落、腾冲的傈僳族村落、施甸县的布朗族村落、怒江洲贡山县的独龙族村落、丽江玉龙县的纳西族村落、临沧沧源县的佤族村落等,在这些少数民族村落均建立起了颇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保护站和休闲娱乐场所,极富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表演,吸引了大批的外来游客到此驻足,享受休闲时光,充分感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感。推动了少数民族区域的对外交流及经济发展[4]P19-21。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例5

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借鉴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丰富教学素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满足学生求学愿望和拓宽视野。①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这些都是实事求是精神的表现,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吸收其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并塑造自己。②崇尚理性的精神。这种精神有无神论的含义,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就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根本精神之一。③酷爱自由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欲得天下,必得民心;欲得民心,必须善教”。这首先表现为人民的一种酷爱自由和反抗精神。总结以上就闪烁着实事求是、崇向理性、好学不倦、酷爱自由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1.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它既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是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精神,熏陶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勇敢面对现实的勇气。

2传统文化是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教育资源,竞争激烈改革开放深入的今天,它不仅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而且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2.1有利于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人生信念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养。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将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行为模式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可以造就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可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天下为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把“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比如文天祥就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佳话。爱国历来被看做是“大节”,“这种情操培养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感,形成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也正是这种文化基因代代流传,”可以形成古为今用的道德标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标准很多,比如孝、仁等,强调对父母、前辈的尊重;以“仁”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己欲立而立人,己豁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塑造坚强的个人形象。“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生。培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教育方法。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具体体现在“仁”(德)、“知”(智)“、勇”(体)“、美”(乐)“、才”等方面。还提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很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儒家教育有经典的四个字,即修、齐、治、平。“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强调了自我修养和治国谋略的重要性。关于学习方法,《论语》中指出学习要“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自我反省、勤于思考的学习方法。这对大学生仍有现实启发意义。

2.2培养正确治国观念

可以培养正确的德治观。如孔子虽然主张“学而优则仕”,但又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其中可以看出管理国家中法制虽然很重要但德治举足轻重。可以形成正确的实践思想。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孙中山又说:“知难行易。”这些都表达了要重视实践的思想。钱穆总结道“:若求人生这真实确然有所得,则自必重于行。可以树立“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获取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有助于增强学生智慧与能力,比如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会通”之学,表现其善于吸收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以丰富发展自己。《易传》中“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都是大学生应该汲取的智慧,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学会从容、理性、智慧巧妙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和领会为人处世的知识和礼节。如《论语•学而》中云“:礼之用,和为贵”一语道出了“以和为贵”的思想。儒家也特别重视人性修养,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就是讲做人应当时刻反省自我,对人要有诚意,同时也应该恪守信用。儒家思想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交友之道“: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这些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启发指导作用。提高其文化品位和修养。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92-03

前言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如在《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一文中从积极与消极的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姜明,文格西则着重从消极的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策略;朱晋元从儒家、道家、佛家等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角度论述了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有关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还有很多此不在赘述,这些研究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按照佛教的理论“事物依因缘而生,依因缘而灭。事物的产生并不依仗于一个因缘,而是依仗于众多的因缘,其中直接的因缘或许是可以计数的,而间接的因缘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探察可以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因此,本研究的进行是另辟溪径,运用系统学理论,把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纳入到一个系统中进行论述,进而从另一个侧面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以充实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建设。

1 研究路径

要弄明白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就要把二者放入一个逻辑结构中,把二者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放入一个系统中进行分析,从繁琐复杂的点滴信息中理出一个线路来,进而进行论述,得出研究结果。概念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基础,是关于某一事物思维的起点,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所以,要进行这样的研究,首先必须对核心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也即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是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我们才能够进一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2 核心概念的厘定

2.1 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视角、研究目的、研究动机、研究方向不同,所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总有一些特别关键的点是所有的研究学者都没有、也不能丢弃和省略的部分。首先,在时间意义上来讲,一般是指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在1840年以前。中国处于地理上的封闭状态,其文化形态一直处于天朝上国的民族情怀之中;其次,是指中国社会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农耕经济。中国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与文化的发展脉络,决定了中国社会自夏商以来直到近代都是以田亩农桑为主的小农经济体系;再次,中国的社会制度是以伦理宗法观念为主的皇权氏族承袭制度,中国人的国家观念是大一统的帝国思想。商朝后期诸侯争霸,列国纷争,又被称为春秋战国时代,经过几百年的起起落落最后由秦朝统一了中国,确立了中国的大统一国家观念,秦朝以法家的严密律令管理人民,最终秦朝传二世而亡,最后由刘邦统一中国,中国社会进入到了汉氏王朝,刘氏以儒家的伦理宗法观念结合法家的律令来管理国家,被称为外儒内法思想,经过汉朝四百年大一统国家观念的强化,与稳定的社会制度,从此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观念和宗法观念;最后,在具体的文化上,中国文化在它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道家、佛家思想为主体,以法、兵、阴阳等家为互补的传统文化形态,其中,儒、道、佛常被称为中国的主流文化。

这样我们基本上可以给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基本的定义。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1840年以前的、以中原地域为核心,包括流传至现今及历史中国版图上的所有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以儒、道、佛思想为主流,以兵、法、阴阳等家为互补,包括伦理观念、道德价值、人生理想、文学艺术、生活习惯、科学技术等等包罗万象的非自然内容。

2.2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055-0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需要积极发掘传统道德新的时代价值,努力将其有机地融入到社会主义道德的整体框架中去,构建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文化。2005年2月19日,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讲话中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1]中国的历史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经过历史的过滤和积淀都逐渐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道德文化。因此,探析各民族道德文化,从中继承和发扬具有时代价值的传统道德文化,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凝聚力,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从藏族传统文化看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丰富性

我国是一个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特点鲜明的社会公德文化、婚姻家庭道德文化、职业道德文化等民族传统道德文化。

1.社会公德文化

社会公德作为一般行为准则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人们的道德价值、道德理想的某种共识性体现[2]。藏族的社会公德,逐步形成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定夺是非、管理社会生活的功能,它对藏族社会生活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藏族人民注重社会公德。据《王臣记》记载:“松赞王凭借着那写作俱便的善轨文字的方便,在十善法戒的基础上,制定出敬奉三宝、修行正法、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高敬老、诚爱亲友、利济乡人、必须正直、效法上流、善用财食、有恩当报、斗秤无欺、心平无嫉、不听妇言、和言善语、任重量宽等十六条正净的做人法规。”[3]尽管这一法规熔道德、宗教和法律于一炉,表明道德的阶级性,但许多内容是很好的社会公德。

2.职业道德文化

青藏高原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寒大陆,在高寒地理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地势高亢、幅员广袤、气候寒冷、空气稀薄的独特生态区域,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和“生命”之称。藏族就世代繁衍生息于其间绵延着巍峨的山脉、深邃的峡谷,天寒地冻的世界屋脊之上。藏族人民在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中,大自然磨砺出藏族罕见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勇往直前和吃苦耐劳的伟大精神和品质,使藏民族有着惊人的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的耐力和韧性,从而维系了民族的繁衍,同时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藏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这种刻苦刚强、坚忍不拔的民族魂,只要剔除附于其上的消极因素,在藏区现代化进程中是强烈的助推力。

3.家庭美德文化

婚姻家庭道德是婚姻家庭关系的直接反映,它不仅规范了家庭成员的基本行为,使其婚姻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爱情升华,家庭幸福,而且也使其整个民族有着良好的道德风尚。

夫妻地位平等。在藏族地区实行婚姻自主、婚姻自由。藏族传统强调夫妻之间的互敬互爱,是藏族家庭地位平等的感情基础。而这种以爱慕为基本出发点的观念不仅是夫妻团结家庭和睦的可靠保证,也是藏族道德中的积极因素。

孝敬父母。在藏族传统社会的道德中,孝敬父母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中就有许多孝敬父母的格言,如:“子母相见如仇敌,父母责备白眼翻。永世受罪解脱难,这种人落地狱间。念此应以孝为先。”[4]

要善待子女。藏族传统道德认为教育和培养孩子成为有道德的人,使其能够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善待。所以在藏族家庭对子女的善待更重要的是教子女怎样做人。这些藏族家庭中父母对子女做人的希望,在《礼仪问答写卷》和《萨迦格言》中体现得非常明显[5]。

4.宗教道德文化

藏传佛教对藏族社会伦理道德的支撑和强化作用主要表现为积极的鼓励和消极的威慑。积极的鼓励使得人们在有生之年不顾成败地去履行其道德义务。人们在平时的“积善积德”观念中得到鼓励。

如众生平等、慈悲行善、忍辱无争、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等。藏族生态文化认为,不仅要尊重人类社会中一切人的生命,还应尊重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存权。大自然有其生命特性,人对所处环境其它生物的保护,便是保护人类自己。出于对自然的崇敬,于是出现了对自然的禁忌,走遍藏区到处都有神山、神湖、神泉、神河,自然也有神圣的动物、植物。无论是僧人还是普通人,都是自然区域中一个普通成员,应该尊重保护区其它生物的活动,与其同生存。这样一种观念和行为便有力地保护了青藏高原生物的多样性,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时代价值

民族传统道德,是指各民族过去发生的一以贯之的在现实生活中仍发生作用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规范[6]。传统道德观念与其他意识形态一样,具有自身相对的独立性,不可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革而同步发生变化。相反,它作为一种历史积淀下来的思想仍然会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仍然会通过观念来影响并支配人们的言论和行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充分发掘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对提高民族成员道德素质、促进民族内部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1.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有利于提高民族成员道德素质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反映和调整社会成员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它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维系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在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中蕴藏着大量的道德评价、道德典范和道德理想,如在个人道德方面,有诚实守信、谦虚有礼、富有同情心等。在家庭道德方面,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长幼有别等。在宗教道德方面,有爱国爱民、平等团结、乐善好施、倡善弃恶等。在社会道德方面,包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济危扶贫等。这些道德标准就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人们的道义责任感和善恶判断力。这使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成员能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自觉塑造道德形象和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从而维护和完善社会主流道德准则和规范。

2.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促进了民族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团结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7]。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活动和利益关系。在现代社会,除了用法律维系利益关系上的公平与和谐,民族传统道德对于调节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共同的道德文化促进了本民族内部的紧密团结和同心协力,它可以调整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消除矛盾激化的潜在因素,从而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聚力量、协调行动,形成谅解宽容、和睦相处、友爱向善的人际关系,构筑了良好的人际环境。当然这种调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制的道德准则,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但有些内容也是合理的、有利于社会安定的。

3.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道德的目标是为了维护社会生活的和谐稳定,对道德规范的遵循保证了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能够相互谦让,从而使社会生活保持健康有序。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是千百年来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经验的积淀,融会在该民族的生产、生活、文化、教育和传统的行为习惯中,在生活的交往中直接表露出来,处处起作用,并且比一般的伦理道德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广泛性、适用性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对社会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感情、信仰、仪式、教义这些具体的手段和途径给人们施加影响,以保持社会的稳定。为保证其社会规范和社会稳定,每个社会都制定一系列制度、法律、措施来对其成员的行为进行控制和监督。但这些手段并非可以运用于所有的场合,有许多的行为选择是在独处的时候,这是上述的措施不能到达的地方。而传统的道德规范可以监督人们的行为,因而控制了许多不正当行为并避免其发生。

但是,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道德观念、道德原则,一旦形成,经久不衰,这种现象在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中尤为典型。当旧的社会制度消灭之后,旧时代传承下来的道德的一部分属于阻碍新的生产力发展的腐朽道德,这一点是毋庸讳言的。那么在面临这种十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其展现出良莠混杂、瑕瑜互见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传统伦理道德呢?

三、继承、扬弃、创新:少数民族道德价值体系重构的基本原则

对待传统伦理道德,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实质上是人类如何对待发展的根本问题。曾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8]这就为我们学习、借鉴历史和传统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为此,必须要以坚持继承、扬弃、创新的原则来提升我们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

1.坚持继承原则

在少数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着可以跨越社会形态的道德规范,这类道德文化是可以被直接承继下来,用以构建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如在藏族传统道德文化中有反映社会公德的文化: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高敬老、诚爱亲友、利济乡人、必须正直和有恩当报等等;体现努力进取的职业道德文化:藏族人民在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中,却表现出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品质;展现团结和睦的家庭美德的文化:夫妻地位的平等、孝敬父母、要善待子女,等等。所以,在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这些反映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坚忍不拔、尊老爱幼、追求真理、诚信和童叟无欺的内容,这些均属于同现代生活根本没有什么冲突的优良的传统道德文化,无疑可直接纳入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之中。

2.坚持扬弃原则

由于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以农立国的宗法制古老的中国发展起来的,因而突出地表现其两重性。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则更是如此。

少数民族传统优秀道德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就藏族来说传统优秀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已经逐渐融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熔炉之中藏族优良的思想道德传统;体现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的藏族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积极作用的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学艺术[9]。在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诸如此类的内容都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但我们要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有精华就有糟粕,有优势就有劣势。藏族传统社会道德的核心是藏传佛教道德,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在本质上是相悖的。如藏传佛教道德主张的是消极人生,积极出世,把现实人生视为苦,且把其根源归结于前世所造之恶业。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中的“消极成分”,则是民族精神文化中的惰性力量,与现代化建设是对峙和冲突的,从根本上说,不能将其纳入新道德之内,必须将之弃之于社会主义道德之外。

3.坚持创新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民族文化在自然、社会、历史的互动中不可避免地不断发生变化。创新便是民族文化自身生命在面对新的生存环境时,吐故纳新,顺应变化,自我调节变革的结果,是传统价值观与现念交合转化的新生态。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只能根据自身因素和现代社会建设的要求并赋予新的内容和含义,使之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

四、少数民族道德价值体系重构的基本思路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少数民族道德文化的价值走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是当下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系统的核心要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是要夯实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统摄地位和掌控力度的坚实基础,从而为多元文化成长和发展提供恰切时代的风骨气韵及坚强有力的基本价值支撑,以便创造更加洁净朗润的文化生态环境,减少和消除各种污染和毒化带来的精神畸变和观念毒瘤。在少数民族地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少数民族道德文化发展就是要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符合先进文化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就是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道德建设;就是要倡导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传统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改革开放这一个新的时代高度,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统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并加以提炼、改造、充实和提高,使之成为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为少数民族道德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条件

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10]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它的内容始终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改造传统道德,推动道德进步,关键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进步。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破民族地区封闭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状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提高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才能使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改造和发扬光大获得强大的动力和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

3.培育少数民族的现代道德意识

如同藏族传统道德文化一样,大多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也有消极入世、积极出世、多做善事,不做恶事,既不为名,又不为利,忍受艰苦,与世无争的主张,并且大多数虔诚的少数民族信教徒的心愿都主要不在现世如何致富,而是如何才能获得来世的幸福。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淡泊名利、不讲物质利益的道德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讲物质利益、不追求经济效益的道德观念已经不合时宜。影响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培育以讲求经济效益,敢于竞争和冒险的,以重视现世、讲求奋斗的现代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2]李资源.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社会公德建设[J].思想战线,2004,(6).

[3]杨明.藏族传统道德探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2).

[4]中央民族学院编写组编.藏族文学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46.

[5]刘俊哲,等,著.藏族道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224.

[6]李资源.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4-0069-02

自秦朝建立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境内的各民族间一直保持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与交流,互相之间进行着学习、借鉴和融合。同时,少数民族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质,从而使我国的法律文化体现出多元性的特征。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主要通过习惯法的方式存在并发挥其作用,是国家法之外的客观存在,是国家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正如千叶正士所言:“不认真对待法律的社会文化基础,就不可能成功地实现法律的现代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特质的研究和探索,是认识和理解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部分。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特质进行论证和总结。

一、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以习惯法为核心内容

习惯法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经世代相传、不断发展,为本民族所信守的部分观念形态和约定俗成的群众生活模式的规范,它一般靠盟约等方式来调整个人之间和部落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达到维护本地区社会秩序的目的。习惯法是少数民族社会的基本行为范式,特别是在纠纷解决、维护社会秩序等领域具有主导性、持续性。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制定法不是至高无上和无所不包的,而仅仅为治理的手段之一,甚至处于次要的地位。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立足于社会和谐并强调人的习惯道德力量的特殊的传统法律文化,形成了以少数民族习惯法为主的“民风有序” “路不拾遗” “憎恨偷窃” 的法律文化观念。首先,习惯法的形成是由习惯演变升华而来。瑶族的民谣有:“石牌(习惯法)大过天。”彝族民谣说:“山林有清泉,彝家有尔比(习惯法)。说话一条线,尔比是银针。”其次,习惯法与当地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再次,同样的道理,居住在林区的群众,有保护利用树林确定林权的习惯法。缺水地区,特别注重用水灌溉的习惯法。习惯法有的源远流长,世代相传,有的公众认可,视为神圣。这种传统的力量和意志,个人的权威是很难使它改变的。

二、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以禁忌、习俗为具体体现

民俗、禁忌是少数民族习惯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已经内化为少数民族生活的一部分。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少数民族习俗禁忌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为了保护少数民族聚居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民族的长远发展,许多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保护环境的日常生活禁忌,这些禁忌规范制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往。生活在云南的布朗族、阿昌族、怒族、独龙族等,他们都有相关的狩猎规则和禁忌,他们一般忌春天狩猎,忌捕猎怀崽、产崽和哺乳期的动物;藏族和蒙古族实行的轮牧制度,有效地防止了过度放牧的出现,藏族还禁止打死猴、鱼、蛇、青蛙等;纳西族通过村民大会推举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老民会”,制定全村的村规民约,他们指定专人组成管山员或看苗员,对有乱砍滥伐、破坏庄稼等行为的人,由“老民会”依照村规民约进行处罚,还禁止在水源旁大小便,禁止在河里洗尿布,禁止向河里扔垃圾废物,禁止堵塞水源,夏季他们会进行封山,禁止毁林开荒等。

第二,少数民族习俗、禁忌调整人们之间的交往。少数民族习俗、禁忌在人们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宗教活动、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农耕习俗到饮食习惯等,都有各类礼俗活动。例如内容丰富的饮食禁忌:藏族忌食乌鸦、秃鹰等动物,认为它们吃动物和人的尸体,具有神性;另外,藏族还忌食鸟、骡、马、驴等,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动物的生理机能与人相近,食用了这些动物的肉会影响人的特性;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忌食大肉;苗族忌吃狗肉等。总体上,饮食禁忌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生存防范意识和行为准则,破坏食物禁忌就会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正如卡西尔所言:“禁忌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的社会约束和义务体系,它是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石,社会体系中没有哪个方面不是靠特殊的禁忌来调节和管理的。”少数民族还有风格各异的丧葬习俗。例如藏族的天葬、火葬、水葬、树葬和土葬等,这些丧葬习俗反映了藏传佛教对他们的影响;回族则禁止火葬,采用土葬,回族的土葬不用棺椁,不起坟头等。这些禁忌、习俗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以社会、家庭、宗族关系为主的强有力的多维度调整少数民族交往的法律文化传统。

三、少数民族法律文化具有极强的乡土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习惯法是熟人社会中形成的“地方性知识”,少数民族习惯法形成于乡土的熟人社会,具有典型的农业社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少数民族习惯法围绕少数民族乡土社会中的婚丧嫁娶、生产生活等日常事务,以符合当地传统的简便而又易于操作的行为模式和规范方式,引导人们行使自己的行为,由此来维护本地区或本民族社会关系的稳定,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和家庭的稳定,同时保护当地环境和公共财产不受外界侵犯。

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是伴随着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而来,为少数民族民众反复使用后所逐渐选择、认同和积累的,其根植于民族的精神观念和社会生活中,反映了少数民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同时体现了少数民族的思想感情、心理发展等。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成员受本民族法律文化的影响,在处理问题是会选择他们本民族的习惯法进行解决,离开少数民族,习惯法就不具有存在的土壤和使用的前提。

四、少数民族法律文化具有厚重的宗教性

我国的少数民族几乎全民信教,尽管各民族信仰的教别和教派不同,是少数民族行使自己行为的主导和核心,任何民族成员都不得对其侵犯和亵渎。而且,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宗教教义在世俗社会的体现,甚至习惯法仅仅是为了强调和明确宗教教义而存在。例如,藏族习惯法中藏传佛教教义教规占绝大多数,而且习惯法不得与藏传佛教进行相悖;信仰伊斯兰教的伊斯兰民族,他们的习惯法内容更是严格遵照《古兰经》的规定,甚至是《古兰经》的重复和照搬。这种以宗教为主导的习惯法文化的特殊作用在于,引导民族成员尊崇宗教的神圣与权威,通过宗教来治理社会,试图建立“无诉”和“息争”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在社会生活中,他们排斥一切与宗教精神不相符合的思想和行为。在这种文化下,法律似乎有些多余,作用显然是有限的。因而形成了薄法厚教的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特质。

五、正确对待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民族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地位,但国家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合理协调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和国家法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要正_对待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政策基本采取“和而不同”的策略,避免“一刀切”,让少数民族按自己的“民情土俗”进行管理和自治,基本形成了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法并举分治的基本原则,并且形成了国家法和民族习惯法相互转化的良性互动。

当前,在法学界还有一股质疑法律多元的声音,认为少数民族习惯法是落后的,不利于我国的法制统一,应当在民族地区强行推行国家法律,甚至有学者站在国家法律统一的立场上,认为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存在是对国家法制统一的破坏。实际上,这种否定论并不了解法律多元理论的背景和发展趋势,仅仅是一种望文生义的批评而已。苏力教授认为,法律多元现象不但存在于古代、近代,而且还存在于现代。在当代,既然法律多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就不能想当然地人为消除它,要让习惯法与国家法优势互补,共同服务于法治社会。国家法应当给习惯法留下一定的空间来调整社会关系,习惯法也应当表现出对国家法应有的尊重,不能太偏离国家法的原则和精神,否则会被国家所不容。

[参考文献]

[1]王学辉.从禁忌习惯到法起源运动[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高新才,马文龙.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1999,(4).

[3]王东平.清代回疆法律文化刍论[J].民族研究,1999,(3).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例9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概述

从概念范畴视角溯源“文化”原始含义,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共时概念和历史范畴,是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华民族文化不仅有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生演变后形成的现当代文化。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时代特征、民族特征、历史特征。《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可见“文”含义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文化象征符号和民族文物典章等。“化”本义为变易、造化、生成,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①这里“文化”的概念是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包含着一种积极的文化理想主义色彩。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随着历史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在中国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民族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文化表征。正如贾敏曾指出:“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折射出各民族的精神文明渊源,同时反映了中国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社会记忆和历史记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明传统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集体反映中华民族自身内在基本特质和该民族外在精神风貌的传统文化。中国由56个民族构成一个大家庭,其中各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蒙古族的草原传统文化、朝鲜族的盘索里、农乐和散调等传统文化、回族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传统节日文化、藏族的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等、彝族的农耕文化等。实际上众观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有原始宗教文化、婚姻习俗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丧葬习俗传统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思想文化和观念意识形态。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世代传承与传播中不断发展和充实,形成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悠久的历史记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优良的传统文化。以此进一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历史性,指历时性的文化整体,而文化传统是指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具有生命力文化内容。民族传统文化是指在人类历史社会发展进程中体现各民族各种逻辑思维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总体特征,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其各民族民间各种神话传说是传统文化的外在表述内容,如“开天地”、“神农尝百草”、“女娲造人”、“仓颉造字”。众观中国各种思想文化渊源,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文化的血脉,比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孔子“仁义礼智信”、释教佛法“慈悲普度”等。儒、释、道三家思想交相辉映,使盛唐时期达到举世瞩目的辉煌。儒、释、道信仰与各民族的原始和传统文化构成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和谐,重视个人的修养,以儒释道的修炼信仰为根,以各民族原始为核心,以包容、发展和维护人间伦理道德等优良的传统思想为可持续发展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深刻的文化底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主要代表人物,以《中庸》《大学》《孟子》《论语》为主要代表著作,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思想核心;2.道家传统文化思想,主要以老子和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以“道德,无为、逍遥”为传统文化核心思想;3.墨家传统文化思想,以墨子、《墨子》主要代表,并以“兼爱、非攻、举贤、节俭”为传统文化思想渊源内核;4.法家传统文化思想,以韩非和李斯为主要代表人物,以《韩非子》著作为代表作,以“君主集权,以法治国”为传统法制文化中心思想;5.名家,代表人物如邓析、惠施、《公孙龙子》等;6.阴阳家,如“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等传统文化;7.纵横家,如鬼谷子、苏秦、张仪为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作《战国策》;8.杂家,如吕不韦《吕氏春秋》;9.小说家,如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和施耐庵(《水浒传》等;还有兵家、医家等。琴棋书画,比如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还有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民间工艺、民风民俗、地域文化(如中土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乡、塞北岭南、大漠风情、蒙古草原、青藏高原等)、传说神话、传统音乐和衣冠服饰等文化内容。可见,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世世代代创造和积累而形成的,积淀着每个民族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因子,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成中国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发展和繁荣的文化创新根源。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和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民族传统文化由民族的气节、民族的信仰、民族的传统、民族的审美、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情感、民族的愿望等构成。以上提到的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先民生活实践的精髓,是各民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和文化发展脚步的遗迹。实际上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主要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因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丰富多彩的各种传统文化。以功能视角为出发点看,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许多传统思想观念与人类精神文明,可以对远古时期的氏族或部落或国家秩序起着重要的巩固和稳定作用,对当时人类现实生活具有实践指导作用和理论服务作用。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所蕴涵的道德观念、民间信仰、哲学思想、艺术精神和“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塑造和培养具有民族特质的优秀精神品格和高尚道德品质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因为民族传统文化包涵着中华民族人民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同时传统的民族文化及其所包涵的民族精神底蕴,对建设现代化精神文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

根据前面谈到的“文化”所富有的含义,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定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集体所创造和传承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经世代传承的文明成果。”③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它涵盖了各族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亲属关系、民间社会组织、社会交往、岁时风俗和人生礼仪以及娱乐游戏等)和精神生活(伦理道德、、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和习惯法等)领域内的所有文化事项。中华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两种存在形态,前者主要以物质形态留存于民间,后者以口头等形式存在于民间。目前多数学者对文化分类如下,有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亦之分;有主体文化和从属文化;有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有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等等。这些分类仅表现个人对文化分类的初步认知,并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文主要谈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各民族传统文化满足当代社会人类的需求,适应中国发展的需要。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视角,关怀当下民族群众的生存现状,用传统文化思想来一些和塑造人民的正确价值观念,进而推动现代化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俗、民族宗教,民族信仰、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④民族精神主要的社会功能具体表现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民族团结、协调社会发展、指导社会实践、推动民族生存和促进建设精神文明等。民族精神是一种孕育人类的精神样态,也可说是一种民族人民内在的心理状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外在精神风貌,彰显出一个民族的独特人格品质,反映出整个民族的文化意识、生态观念、道德规范、生活习俗和哲学思想等,折射出该民族的集体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富含的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国各民族人民友好交往的文化思想观念,是各民族与国内外交流与共同生活发展的精神纽带。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内核,对该民族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它可以集中凝聚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内部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共建和谐文明家园。独特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认同、民族信仰、民族道德、民族自信、文化自觉等的肥沃土壤。民族传统文化与特定的生态环境和人文背景具有渊源关系。民族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经济生活、艺术成就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部分,是民族现代化精神文明的表征。中华民族拥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和独特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坚定不移的民族信念和民族理想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某个程度来说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根脉,而民族精神却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各民族精神文明来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要核心内容和精神灵魂。只有在民族精神的关照和指引下,民族文化才有前进的巨大动力和正确的方向。这种动力和方向正是对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最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文化呈现出既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特点,也有中华文化共同特质的一面。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和相互促进,形成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认知感和归属感,进而促进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极大的融合力和生命力。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国力鼎盛时期的唐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达到鼎盛的时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建设具有历史的渊源关系。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及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感依恋和精神归属所呈现出的民族精神面貌。只要各民族家族中的传统得以传承与保护,可以促进维系社会伦理,进而建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文明家园。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不仅要保持原有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和现有的民族文化特质和特点,同时以发展的眼光要吸收和接纳外来文化。正如曾在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⑤可见精神文明是人类在历史发展历程中认识和创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文明成果,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具体表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地区生活现代化的厚重底蕴;民族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是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趋势;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唤醒民间群众现代化的思想理念和加强民族文化自觉意识。

科学的逻辑思维、民族的法制观念、辩证的哲学思想、系统的民族精神、民族情节和民族思想意识等成了当今文化知识结构体系。我们祖先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善恶有报”是民众社会意识的具体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们的道德和审美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忠孝节义”是人们在世的行为标准。这种传统思想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典籍中充分体现,如彝族道德经《玛穆特依》中详细记载人与人、人与自然等要和谐相处的思想道德。相对而言,传统文化是旧的,现代文明是新的,这两者不是绝对对立关系,事实上呈现出统一和对立的双重关系,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可见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对现代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古人云:“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知中而不知外,谓之鹿砦;知外而不知中,谓之中转蓬”。可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需要我们吸取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建设现代化的精神文明,需要继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优秀的外来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建设,要珍惜和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同时选择性的借鉴和接受外来民族文化,即必须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历史的文化遗产和当今的文化创新。

建设现代化的精神文明,不仅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精神基础,而且还要结合当下社会实际情况和新时代的需求,即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下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因为建设精神文明,不能摒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探索民族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邓小平理论和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来指导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促进创新民族精神文明理论和保证其正确的方向;加强中华民族精神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政治、文化、经济等基本制度体系。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等移风易俗的途径改造日常生活,构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相协调的和谐生活。在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实践中改造人类精神文明世界,在传承和传播民族精神文明过程中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是民族精神文明的载体,对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发挥鼓舞人民和凝聚力量的强大作用。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用科学的态度和可行的方法,重新认知和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表征,是世界人类交流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子孙后代自觉继承和传播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吸取外来优秀文化,总结经验,指导实践,进而促进民族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形成民族信仰文化体系,进而推动建设现代化精神文明价值体系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建设精神文明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们要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正确的有价值的选择,以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保护、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致使传统文化符合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注释:

①参考姚敏:《析中国传统文化,传民族文化精髓》,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2年21期。

②贾敏:《试论民族预科教育阶段传承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及其路径》,《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5期。

③库兰・尼合买提:《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传承、弘扬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世界宗教文化》,2012年4期。

④王钊:《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初探》,《世纪桥》,2012年5期。

⑤1986年9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的内容,转载佘双好、田贵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1期。

参考文献:

[1]李存山.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J].哲学研究, 1994(9).

[2]夏振坤,唐龙.论传统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J].中华文化论坛,2005(2).

[3]杨沛艳.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例10

早在2001年,我党就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中央对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新时期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要体现优良传统??反映时代特点”等等。结合目前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实际,进一步深挖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继续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试就民族地区德育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进行阐述。

一、一脉相承的教育理念

自古以来,各少数民族就以世代相传的形式,将他们在生产生活和宗教祭祀等活动中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固定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一些愚昧的、落后的文化被淘汰出局,相反那些积极的、健康的、符合时代精神的传统文化则被传承下来,对各民族群众起到启迪思想、净化心灵的作用。依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两个层面,将民族传统文化中能够继续为我所用的德育教育内容归纳如下:

(一)家庭美德

少数民族以家庭美德为背景所进行的德育教育,涉及恋爱婚姻、勤俭持家、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等多个方面。

1.尊老敬老。尽管在尊老敬老的形式上有所差别,但各民族始终秉持“善待老者”的认知理念。以捕鱼为生的赫哲人自古就养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惯习。老幼相见时,一定要长幼有序,有礼有节。满族则强调“爱亲敬长”、“孝父母,悌兄长”等。高山族在确定社会地位高下时,不是以财富而是以“年龄的长幼次序”来决定。白族为体现尊老敬老的礼仪,逢年过节便为在世或过世的长者摆“敬老宴”。

2.恋爱婚姻。各民族青年男女为追求自由幸福的婚姻,均确立了与之相符的婚恋观。古代蒙古婚俗“只要双方情愿,男女年龄相仿便可婚配??婚前的恋爱比较自由。一赫哲族传统婚姻把劳动好、捕鱼打猎是能手等作为选婿标准,把手艺巧、聪明贤惠等作为选媳标准,把追求纯洁专一、白头偕老、永不分离等作为爱情的基础。生活在湘西地区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在婚恋问题上,同样具有“自由恋爱,忠贞爱情;尊崇女性,男女平等”等思想。

3.待人待客。受生产、生活环境影响,各少数民族在待人待客方面,均表现出热情豪放、诚实开朗的民族性格。赫哲人很早就养成了热情好客、诚恳待人的良好习惯。每逢有客人到访,必热情招待,并以歌助兴。土家人除吃请外,还把”摆手舞“作为待客必跳的民族舞蹈。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不管客人相识与否,同样会热情相待,让他们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4.生产劳动。尽管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千差万别,但每个家庭都十分重视对子女的劳动知识教育。赫哲族和鄂伦春族男孩长到六七岁时,父亲等长辈便让他们接受捕鱼猎兽知识教育,女孩则在母亲等长辈的言传身教下,接受采集及其他家务知识教育。纳西族凡纺织、耕地、采集等生产、生活知识,同样会传授给自己的子女。其他各民族家长亦以儿歌、谚语等形式,向子女传授相关的劳动知识,故有”辛勤劳动,受人尊重“等生产谚语沿袭下来。

(二)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等的统称。归纳少数民族社会公德的表现形式,有重情尚义、谦和好礼、热心公益、乐于助人、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邻里团结等内容。

1.扶助弱势群体。在各少数民族群体意识中,都有扶危扶助弱势群体的思想和行为。赫哲族在分配渔猎产品时,都要拿出一部分送给鳏寡孤独或丧失劳动能力者,以体现与人为善、互助互爱、扶危济困等思想。独龙人则认为,”有饭不给大家吃,那是最羞耻的事情“”J。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壮族等亦有相应的扶助办法,使那些处于贫困边缘的少数民族群众及时受到救助。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于民族生存的发展需要,各少数民族十分注意保护周边的自然资源,不做有违自然规律的事情,这已成为各族群众公认的行为准则,并沿袭至今。蒙古人早就有“保护牧场,防止草原荒火”思想,要求族人严格遵守。除草原外,他们还注意保护水源,并有“不在光天化日之下坐于水中,不在河中洗手,不用金银器汲水”等规定。广西少数民族受传统习惯法影响,有保护神林、封山育林等思想,对房屋周围的古树亦不得破坏。壮族群众每年春节过后,都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瑶族群众更有种树还山等环保思想。

3.注重人居环境建设。很久以前,各少数民族就注重人居环境的美化、绿化和洁净化。维吾尔族房前屋后必种植果园,为保持室外环境的清洁卫生,他们从不把厕所建在大门口或显眼位置。侗族村寨在选址时,多选“前有溪河,后有青山”的地段,周围种植参天古树作为“风水林”,大路小巷铺上石板路,再配上宏伟的鼓楼及别具特色的风雨桥,体现了侗族人特有的审美情趣。

4.邻里和睦。由于居地分散、偏远的缘故,各少数民族对邻里之问的团结和睦十分重视。布依族用“一支筷子易折断,十支筷子如铁棒”等谚语来强调邻里团结的重要性,南方少数民族还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等互助思想,作为邻里之间相互交往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北方各少数民族邻里之间,每每遇到婚丧嫁娶等大事,都会不计报酬,主动热情地帮忙相助。

为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的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党陆续颁发了三个纲领性文件,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中,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道德建设提出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等思想。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道德建设的三大原则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三大领域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2001年颁布实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道德建设最终从精神文明建设中独立出来。可以说,这三个纲领性文献所确定的教育主题,在许多方面都涉及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搭台,相互印证,互为载体,互设平台,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新时期民族地区德育教育中的与时俱进性。

为突出德育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教育属性,各民族地区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蓝本,以民族地区在校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为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了喜闻乐见的德育教育活动,由于教育内容贴近各族学生实际,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受到了各族学生及其家长的普遍欢迎。

二、民族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受民族地区大环境影响,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症结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一)网络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推广,网络渐次成为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民族地区加强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但在传播过程中,网络文化对德育教育中的民族传统文化冲击较大。一是民族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依赖或急功近利思想,直接影响了德育教育质量。在一些民族院校,民族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沉溺于网络游戏、聊天或其他内容,有的上网成瘾。有些大学生撰写论文时,也往往上网查资料,然后七拼八凑蒙混过关,个别大学生为图方便甚至抄袭他人论文。极个别大学生因受不健康思想影响,甚至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由于上网的动机和目的不同,自然使民族大学生弱化学习动力,对网络产生过度依赖和急功近利思想,使德育德育效果打了折扣。二是网络文化无孔不入,使民族青少年对德育教育有所削弱。网络世界是一个由多元文化构成的文化共同体,由于西方文化特别是其他不良文化的不时渗透,与民族传统文化争市场、争读者,致使民族传统文化周围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一些民族青少年浏览相关网站时,若不有意识地去其糟粕,吸其精华,极易产生负面影响,出现“深邃思辨有所淡化、情操陶冶有所缺乏、精神意义有所削弱”等现象,并出现庸俗化趋势。鉴于网络中民族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功能的严重缺失,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三是网络文化对民族青少年“三观”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健康的、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受年龄和认知能力限制,一些民族青少年抵御不健康网络文化的自制力不是很强,尤其是色情、暴力、、愚昧迷信等不健康内容或其他有害信息混杂其中,如若把持不好,极易把他们引入歧途,并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二)德育教育内容似有弱化趋势

民族地区开展德育教育的主体和重点是青少年,大学或中小学无疑成了德育教育的主战场。

然而在民族院校或民族中小学中,以民族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德育教育似有弱化的趋势。一是民族中小学关注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在中小学阶段,民族中小学生主要以学习为主,他们把精力多放在基础课的学习上,认为只要学习好,或者将来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才是学习的目的。在此期间,各民族学校虽然也结合各校实际,按照教学大纲的课时安排,让教师讲解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等有关的德育知识,但民族中小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一些学生家长也认为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受此影响,德育教育课多处于应付了事状态,个别学校德育课能减则减,或流于形式,或用其他科目来替代。由于个别民族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致使中小学生的德育基础薄弱。二是民族院校大学生关注学业和毕业分配,淡化德育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民族青少年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利益关系、目标追求等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他们考入大学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深造或找工作上,相反对德育教育课或睁一眼闭一眼,或放任自流。一些民族大学生甚至对教师讲授德育课非常反感,对民族传统文化则认为是不合潮流的、落后的东西。正因为民族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能力,致使部分大学生世界观扭曲,价值观失衡,人生观错位,南方某大学发生的大学生杀人案,或多或少与民族院校德育教育的功能弱化有关。三是民族地区群众认为德育教育可有可无。除民族青少年外,各民族地区围绕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对此活动,一些民族群众认为自己应把时间放在赚钱上,没有精力接受德育教育。一些群众认为自己年岁大了,学不学习无所谓。还有一些群众认为民族社区、民族乡村开展的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教育活动是多此一举。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二十二字”方针,很多内容虽然与民族传统文化有关,可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只关心能给自己带来多少益处,相反对活动本身的文化内涵很少关心。

(三)德育教育方法简单、知识陈旧

民族院校或民族中小学虽然都开设有德育教育课,也添加了一些与民族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但如下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任课教师素质有待提高。一些民族学校往往把水平低、能力差、年龄老化、不能教主科的教师,让他们来教德育课;一些教师不是正规院校大学毕业生,由于既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训练,又没有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培训,直接影响了德育课的教学效果。二是教育内容陈旧。一些教师讲课内容陈旧落后,多是一些粗浅的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没有添加新内容,或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新内涵,致使学生不愿意听讲。三是教学手段原始简单。他们多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照本宣科等传统讲课方式,一般老师前面讲,学生被动听或被动记。由于缺乏双向互动,致使老师和学生都感觉累,久而久之,使他们对德育教育失去学习兴趣。

三、德育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未来走向

针对民族地区德育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遭遇的困境,笔者认为,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结合民族地区的族情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德育教育中的启迪作用。为此,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化消极为积极或变被动为主动,无疑成为我们的待解之题。一是设立民族传统文化专门网站。适应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民族网站,或者辟建相关栏目,系统地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一些民族院校或有条件的民族中小学,可通过网络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

通过正面引导,使民族青少年能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真正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二是积极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当民族青少年接受以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德育教育后,应借助互联网中的博客、论坛、电子信箱以及BBS等载体形式,引导广大民族青少年积极参与讨论。

通过搭建网络互动平台,使学生或师生之间能够进行坦诚交流,真正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三是拓宽网络活动空间。民族院校应积极推动校园网进公寓、宿舍活动,以方便大学生上网交流;民族中小学应开展校园网进课堂活动,或者运用网络形式对民族中小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针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方法陈旧和知识老化等问题,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是活化教育内容。采取引领民族青少年到民族村寨、民族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参观的形式,让他们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以增强民族青少年爱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积极参与经济开发。为优化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各地均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线,开发了特色民族游和风情游项目,应引导民族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导游讲解或互助互动,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三是发挥节庆或文体活动的载体作用。借助民族特有的传统节庆活动,或通过参与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像赛龙舟等,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再教育。通过活化教育形式,使大家在和谐互动的民族背景下接受德育教育。

(三)全面提高师资素质

为破解民族院校或民族中小学教师素质低、能力差、结构不合理以及年龄老化等问题,一是把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队伍中来。通过招聘、选调等多种形式,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年富力强,熟悉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吸纳到德育教育队伍中来,以全面提高一线任课教师的素质。二是通过进修、培训等形式提高现任教师素质。对原任教师,可采取到上级教育部门或高等院校进修、培训等形式,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以适应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发展需要。三是提高任课教师待遇。为充分调动德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可在职称评定或其他经济、政治待遇上向他们倾斜,以保持德育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确保民族地区德育教育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明月。蒙古族妇女优良历史传统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2)。

[2]谭忠国。湘西少数民族婚恋观及婚恋习俗[J].中北大学学报,2008,(2)。

[3]李资源。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6)。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例11

语文教学 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

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教学。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用祖国的山川之美、风俗之美、历史之美陶冶学生;用民族的传统之美、文化之美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让学生在民族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我在黑板上写“雅正”一词,请学生释义,无人能答;我又写“物色”一词,也是鲜有人知;至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也大都不知所云。在如今中学生的“字典”里,似乎只有“指教”“寻找”“我爱你”这类浅俗的词句,而稍富传统文化色彩的“文辞”,他们却知之甚少。语文教学经过数十年的探索研究,“少慢差费”问题依然摆在广大师生面前。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学生连我们古老而优雅的母语都掌握不好,何以在其他方面有更高的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工具性”自不必说,而我们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这种“人文性”的开发。我们不否认别国优秀经验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但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要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以补足学生人文素质的严重低下。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如今,大部分中学生对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匮乏,因此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自然不如人意。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教学。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用祖国的山川之美、风俗之美、历史之美陶冶学生;用民族的传统之美、文化之美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让学生在民族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当语文学科的性质重新确定为“文化载体”时,我们更应担负起培养学生健康向上、高品位的文化素养,重铸新世纪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

转贴于

一、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是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它本来就该满载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语文教学就要起到文化传递的作用,我们要努力营造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感受到传统文化特有的甘甜与魅力。

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一个民族特定思想情感、特定生活情景、特定文化传统的写照。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学的典范和精华,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我们必须着意引导学生去把握汉语言文化的内在特质,体会作品中蕴涵的精神价值、道德观念。在古诗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鼓励学生读背,使学生养成品读古诗文的习惯,让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含优美意象的古诗文熏染学生的灵魂,从而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品性灵气。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唤醒学生的心灵

夏丏尊先生说:“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汉语言婉转和谐的音乐美,揣摩汉字的形式美、意蕴美,唤起丰富多彩的意象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对汉语言的内在美有更加丰富、细腻、深刻的理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感性的感情交流,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推动,在潜移默化中唤醒学生生命成长的觉悟,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源泉。我们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在体验中深入作品的形象世界、情感世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用生动的语言、直观的图片、实物的展示、音乐的渲染等方式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氛围之中,真正感染学生的心灵。

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