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肥胖调查报告

肥胖调查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8-27 07:40:53

肥胖调查报告

肥胖调查报告例1

误区一:针灸的减重效果不如药物

在减肥方面,针灸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除了减重,还能塑身。其他减肥方式容易出现身体组织松垮的现象,针灸减肥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点,疗程结束后体围和体重均有双重改善。

误区二:针灸不卫生,易感染

提到针灸,很多人的认识还停留在古代神医随身携带的一把银针,其实,现代针灸所用的针都是一次性合金所制,用完即扔,不存在重复使用、交叉感染的可能。而且针灸对皮肤的创伤极小,洗澡、游泳也不成问题。

误区三:针扎得越多越好

有人认为针扎的越多,减重就越多,于是要求医生给自己多扎几针。这也是一个想当然的错误。针灸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选取最适宜的一些穴位,这点我们稍后还会谈到。因此,选穴的技巧和扎针的手法才是减重效果的决定因素。

误区四:方法越多越好,盲目跟风

不同的人减肥起效的时间不同,针灸减肥初始可能不会有明显的体重降低,减肥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平台期,有些人在这种情况下就失去信心,换其他减肥方法。其实频繁地变换减肥方法,或多种方法同时应用,是不科学的。采取多种途径,如针灸减肥时过度节食,或同时服用药物,可能体重会很快减轻,但减轻的主要是水分,不是脂肪,而且容易反弹。

误区五:期望快速减肥

实际上,科学的减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要2~3 个月。只有经过一个较长的减肥过程,人体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才能调整到正常水平,并得以维持,也是针灸减肥不易反弹的原由所在。

二、原理篇

针灸减肥等同于抑制食欲?

据研究,针灸可通过调整下丘脑的饥饿信息,抑制饥饿感,减少摄食。另外,针灸还可能通过以下途径达到减肥目的:

①针灸治疗使体内乳酸脱氢酶活性上升,糖分解代谢加速,血糖回降至正常水平,没有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

②针灸使血中胰岛素回降,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速度减缓,脂肪分解加速。

③针灸使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功能增强,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强基础代谢率而加快能量代谢。

肥胖调查报告例2

【中图分类号】 R 33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9-0803-02

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且儿童肥胖可延续至成人期,已引起社会及家庭的高度重视。为了解无锡市肥胖儿童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笔者对无锡市7~12岁的肥胖儿童进行了儿童睡眠障碍相关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无锡市的3个行政区(崇安区、南长区、滨湖区)作为调查点,采用整群抽样法,每个区随机抽取4所小学,对抽取的小学全体非寄宿制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收回合格问卷2 431份。被调查儿童既往无慢性疾病史,近1个月无呼吸系统疾病和急性传染病;同时根据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体重值分类标准[1],筛查出肥胖儿童538例(不包括超重儿童),进行睡眠状况的问卷调查。

1.2 方法 儿童睡眠状况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借鉴澳大利亚悉尼儿童医院睡眠中心临床问卷,并根据中国国情修改而成。由项目负责人对各区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对家长进行询问。凡有入睡时间超过0.5 h、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憋醒、睡眠呼吸暂停、梦游或做噩梦、睡眠中肢体抽动、遗尿、清晨起床困难、近0.5 a学习成绩下降、性情急躁等。有任何1项或1项以上症状的儿童认为存在睡眠障碍相关症状。

1.3 质量控制 在各区进行现场调查前举办调查员培训班。统一调查方法,建立逐级核查制度,课题负责人对5%的问卷进行核查。肥胖儿童问卷调查由2名培训过的呼吸专业医生完成。

1.4 统计学分析 调查问卷经过复核后,由专业人员统一录入数据,采用SAS 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检验。

2 结果

2.1 肥胖儿童睡眠障碍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 肥胖儿童入睡时间超过0.5 h的报告率为2.8%,睡眠打鼾为8.7%,张口呼吸为2.4%,憋醒为0.6%,睡眠呼吸暂停为0.4%,梦游或做噩梦2.0%,睡眠中肢体抽动5.0%,遗尿0.4%,清晨起床困难0.9%,近0.5 a学习成绩下降8.0%,性情急躁11.7%。

2.2 不同性别肥胖儿童睡眠障碍相关症状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见,男性肥胖儿童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报告率均明显高于女性(P值均<0.05),其他症状报告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肥胖儿童与非肥胖儿童睡眠障碍相关症状比较 肥胖儿童睡眠障碍报告率为39.3%,而正常儿童睡眠障碍报告率为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良好的睡眠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对于儿童健康有重要意义。目前,儿童睡眠相关症状对其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国外资料显示,有20%~25%的儿童存在各种类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症状[2]。有研究表明,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重要高危因素[3]。新加坡的一份肥胖儿童调查资料显示,OSAS的患病率为5.7%,中度以上肥胖儿童患病率为13.3%,远远高于体重正常儿童患病率(0.7%)[4]。

研究显示,无锡市肥胖儿童睡眠障碍相关症状发生率为39.3%,高于国外报道的20%~25%,也高于陈灏健等[5]报道的无锡市儿童睡眠障碍相关症状发生率(25.5%),说明肥胖是儿童睡眠相关症状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无锡市男性肥胖儿童打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能与男童肥胖程度高于女童有关。

另有研究表明,睡眠质量差是造成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6],更重要的是肥胖和睡眠障碍可以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肥胖儿童睡眠障碍应得到家长及社会进一步的关注,以便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4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5.

[2] MINDL JA, OWENS JA, CARSKADON MA. Developmental features of sleep. Child Adolesc Psychistr chin N Am, 1998,8(4):695-725.

[3] VGONTZAS AN, BIXLEN EO, CHROUSOS GP. Metabolic disturbances in obesity versus sleep apnea: the importance of visceral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J Intern Med,2003, 254(1):32-44.

[4] CHAY OM, GOH A, ABISHEGANADED J, et al.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in obese Singapore Children.Pediatr Pulmol,2000,29:284-290.

肥胖调查报告例3

在该项调查研究中,女性专有癌症的高死亡率令人注目。其一是子宫癌(即子宫内膜癌),肥胖度在40%以上的肥胖女性的子宫癌死亡率为正常体重者的5.4倍。这就证明了体脂肪过多的肥胖症是发生癌症的重要因素。其后,瑞典科学家扬先教授在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在414名子宫癌患者中,有73.4%为体重过重者,55.8%为肥胖者。同时,瑞典另一项对4.7万人进行长达25年的追踪调查也发现:年龄在55岁以上、体重偏重的女性,其发生子宫癌的危险性是体重正常女性的2.05倍;而肥胖女性是体重正常女性的3.16倍。日本富山医药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体重指数超标的肥胖女性其患宫颈癌、子宫癌的比率分别为5.5%和26.3% 。还有研究报告表明,肥胖者患子宫癌的比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39倍;女性体重若超过理想体重15千克以上,其患子宫癌的可能性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如果超过理想体重25千克以上,则是正常者的10倍。因此,许多研究结果断言,肥胖与子宫癌等妇科癌症有重要关系。

乳腺癌和子宫癌并列为与肥胖有重大联系的癌症。目前研究认为,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与动物脂肪的摄入量有关。在以高脂肪食物为主的一些国家中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比以低脂肪食物为主的国家的妇女高五到十倍。因为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可刺激内分泌系统,使雌激素或催乳素含量增高;肥胖者平时往往摄入大量脂肪和蛋白质,以致血浆中含有高水平的雌激素和催乳素。所以,对这两种激素十分敏感的妇女而言,就可能成为一种致癌因素。有资料报道,妇女发胖后,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与绝经前消瘦者相比,绝经前轻度肥胖(偏重)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为消瘦者的2.1倍,重度肥胖者则为2.98倍。到了绝经期以后,肥胖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更为密切;肥胖的老年妇女脂肪组织多,在脂肪组织中可以合成雌激素,致使其血液中雌激素的浓度达非肥胖者的数倍之多,因而可促发癌症。相关临床报告也发现,60岁(相当于绝经后5年左右)以上的乳腺癌患者,其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的阳性率,肥胖者为75%,而非肥胖者仅62%,两者有显著差别;这也提示肥胖老年妇女患乳腺癌与雌激素高水平含量有关。另有调查研究发现,如果绝经期后妇女每天摄入脂肪80克以上,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2.5倍;如果摄入的蛋白质中动物蛋白占40%以上,其患乳腺癌危险性可增加5.33倍;如果摄入的食物中热量过高,过多的热量在体内可转化为脂肪,同样可因肥胖而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可见肥胖也是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

当然,不只是脂肪过多的肥胖女性与癌症有关,肥胖男性也会患上大肠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美国癌症学会的报告指出,肥胖度在40%以上的男性,其大肠癌发病率为标准体重者的1.73倍。在男性中,体重超重大于20%者,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增加20%~30%。一项历经20年的随访结果也显示,超重大于30%者,死于前列腺癌的人数是标准体重者的2.5倍。如果超重大于40%,则男性患大肠癌的几率增加73%。平时营养摄取出现脂肪过剩与食物纤维不足的情况,这也是惹发大肠癌的原因之一。调查发现,每天吃牛肉、猪肉、羊肉等肉类而不常摄取蔬菜、水果等食物纤维的人,其大肠癌发病率提高了2.49倍。居住在同一县市的日本人移居美国,比留在国内的大肠癌死亡率提高了2.5倍。证明脂肪的积存与日常饮食生活有相当重要的关联。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男性肥胖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为标准体重者的2.5倍;若还有大量摄取高脂肪动物性食品的情况,则为3.6倍。

肥胖调查报告例4

致肥原因

多而复杂

医学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引起肥胖的原因多而复杂。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主任刘占文教授认为,肥胖的成因,是由于饮食习惯所致体内营养失衡,并造成内分泌紊乱,也就是激素水平失常和多种脂肪代谢酶活性失常造成。有专家对此进一步解释说,这种代谢失常所致发胖又与饮食习惯成不可逆的恶性循环,故人体一旦发胖,便会“滚雪球般的”难以阻止。遗传学家以大量的调查数据说明,父母均肥胖者,子女成人后发生肥胖的比例在80%左右,而单亲(特别是母亲)肥胖者,其子女成人后发生肥胖的比例不会低于50%。生殖医学专家指出,女性肥胖者占肥胖者总数的2/3(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这与她们妊娠和生育关系密切――俄国、法国和意大利专家的调查资料显示,肥胖女性中有30%~45%的人是在生育和多次生育(或人工流产)后,才赘肉附体而迥非旧观的。人类学家的观点较为别致,认为肥胖与种族有关,并列举俄罗斯少女尽管窈窕动人,但90%最终还得加入大街上胖妇行列――虽然她们曾为预防肥胖或减肥而煞费苦心。如此看来,确有不少女人终究是要“发福”的丁!因为,前述的致肥原因,是令她们防不胜防的,有些还是非主观所能抗御和改变的。

肥胖带来

心身不适

医学界早就认识到肥胖对人体心身健康有着不可低估的危害。生活中的实例早已证明。肥胖可能诱发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肿在内的40多种疾病。但是,其危害最深的还是对人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

当前对形体美的评判标准,依旧是苗条匀称,各类报刊对健美的激进宣传,亦把肥胖视为人所不容的大敌,在此种状况下,心胸宽阔的男性肥胖者,多会自我认命而一笑了之;那些在唯美思潮作弄下的敏感肥胖女性,对此却十分顶真,她们可能因之而丧失社交,在压抑中改变性格,甚至达到“言肥即乱,言肥即怒”的地步。持有此种不良心态的肥胖女性,或者自暴自弃,或者无端吵闹,加重社交困窘和家庭失谐,更难言事业追求了。实际上,肥胖仅是人体外观的一种改变,只要自我对此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即既要承认肥胖对社交与家庭生活的影响,更要有坦然的心理去勇敢承认,并用自己的才智与成功来弥补形体不足,同样会成为受人敬重的强者。

女性肥胖确实不幸,而因肥胖造成心理改变,则是雪上加霜之大不幸了。

减肥中的

误导误识

正是因为肥胖对女性所带来的种种困窘是这般揪心,才使得众多的肥胖女性把减肥当成自己生活中的当务之急。其情可以理解。然而。怎样减肥,怎样才能减肥,怎样才算减肥,她们大多茫然无知,只能随减肥热潮去胡碰乱撞,自然难获恰到好处的方法与最佳效果。此中,关键还在于她们在某些误导下所产生的各种误识――

减肥就是节食 各种节食减肥法似乎早已深入肥胖女性的心扉。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节食减肥的失败者。她们的节食减肥,有可能萌发于某报刊的启迪,一夜之间便成了只吃素菜清汤的绝对禁食者,结果在饥饿煎熬中严重贫血和营养不良,不得不在病床上延宕度日,有的甚至把芳魂枉丢;有的可能是道听途说的应该吃什么,必须禁什么,以及吃多吃少之类,多缺乏科学道理并毫无规律可循,结果,费神不少而肥身依旧,在逆反心理作弄下,最终复归美食而宣告减肥失败。

美国贝勒医学院营养研究所的心理学家杰克指出,合理节食与适当运动,是当前减肥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节食既要减少进食量,更重要的还在于所进食物应有利于矫正体内营养失衡这个问题。光靠少吃甚至是禁食的减肥法,是一种偏执心理所致的偏执行为。何况,肥胖者中有很多因遗传、种族所致者,并不能因节食而减肥。当前,绝大部分靠重型饥饿而不是调节食谱的节食减肥者,最终是无法持之以恒的。她们会因突然性或长期性的全面节食,出现多种心身不适和疾病,因而被迫重新进食,且进食量超过减肥之前。这些减肥失败者,在自责绝望中,不去检查所采取的节食方法,只会自怨节食无恒心。这种节食减肥中的依赖心理和急功近利心理,是不可取的。

减肥可以吃药 精明的商人瞄准在肥胖纠缠下的女人们,刹那间“发明”出诸多药物减肥产品。实质上,药物减肥产品的减肥效果,本身就没有合理节食加合理运动减肥那么肯定。正如前不久秦桦先生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所述:“走进市场的(药物)减肥产品,大多是在天然茶叶中掺入有刺激代谢的药物,通过排泄消耗人体能量、水分。达到减轻人体体重的目的,这种减肥,同时也使人的体质和体力受到了伤害。”看来,药物减肥产品不应该再受肥胖女性的青睐丁。

肥胖调查报告例5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河南省技术执行组采用多阶层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濮阳市华龙区五甲户、戚城、边拐、马拐、大猛、西寨6个村庄540户1 362名1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河南省疾控中心统一提供的测量器材,严格按照测量方法对每一名被调查者进行测量,精确度为0.1kg(cm)。

1.3 质量控制 

所有测量员参加统一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测量使用河南省疾控中心提供的、经计量检定合格的体重计,并在测量前、测量中、测量后进行校正。质控组对测量员的测量结果进行复核。

1.4 资料分析与评价标准 

调查获得的数据用国家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项目办提供的统一数据管理程序,由河南省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进行录入,利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体质指数(bmi)为评价指标,bmi=体重(kg)/身高2(m2)。参照世界卫生组织bmi分类标准(表1),结合2003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采纳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提出的以我国自己的数据为根据的bmi标准[1](见表2)。bmi<18.5为体重过低,18.5~24.9或18.5~23.9为正常,>28为超重或肥胖。表1  世界卫生组织超重和肥胖的分类标准  分类bmi(略)表2  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分类标准分类bmi(kg/m2)相关疾病危险度*wc(略)注:*相关疾病指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 体重过低可能预示其它健康问题。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人群身高、体重测量数据可用于分析者共1 362人,其中男性627人,占46%,女性735人,占54%。

2.2  濮阳市农村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居民bmi(kg/m2)平均水平 

15岁以上居民bmi平均值为23.9±4.7,其中男性为23.2±4.8,女性为24.4±4.5,见表3。表3  2002年濮阳市农村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略)

2.3 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居民超重率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bmi分类标准,濮阳市农村15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粗发生率为22.5%,标化率为17.5%。男、女性居民粗发生率分别为20.6%和26.4%,标化率分别为16.1%和21.1%。按照中国bmi分类标准,濮阳市农村15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粗发生率为28.1%,标化率为22.9%。男、女性居民粗发生率分别为26.9%和30.6%,标化率分别为19.7%和26.2%。详见表4。表4  2002年濮阳市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居民超重率(略)

2.4 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人群肥胖发生率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肥胖诊断标准,濮阳市农村15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粗发生率为5.3%,标化率为4.0%。男、女性居民粗发生率分别为3.7%和6.2%,标化率分别为2.7%和5.4%。按照中国肥胖诊断标准,濮阳市农村15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粗发生率为5.4%,标化率为4.4%。男、女性居民粗发生率分别为5.9%和5.4%,标化率分别为5.0%和4.4%。详见表5。表5  2002年濮阳市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居民肥胖率(略)

2.5  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婚姻状况、职业体力活动、吸烟和饮酒等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和年龄是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职业、体力活动是肥胖发生的保护因素。见表6。表6  濮阳市居民肥胖相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变量赋值βsteor(略)

3 分析

   

肥胖本身是一种慢性病,同时又是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who估计肥胖可高度增加ii型糖尿病、胆囊疾病、血脂混乱、代谢综合症等危险性;中度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骨关节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危险性;轻度增加某些癌症、生殖激素异常多囊卵巢综合症、生殖力下降等疾病[2]。

    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超重、肥胖的诊断标准,本次调查发现濮阳市农村15岁及以上居民超重、肥胖标化发生率分别为17.5%和4.0%,即濮阳市农村近1/5的成人处于超重、肥胖状况,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女性均高于男性,并且男、女性均高于全省水平[1]。

    2003年中国肥胖工作组根据我国横断面和前瞻性资料,初步明确了我国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时点,bmi分别为24和28[3],如果按该标准统计,濮阳市农村15岁及以上居民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将分别为22.9%和4.4%,将近占15岁以上居民的总数量1/3。肥胖是濮阳市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次调查表明除了年龄、性别等生理因素外,随着经济发展,居民购买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改善,动物性食品,脂肪等高热能食品摄入明显增加,再加上科学技术进步,劳动强度减低,这是最终导致超重或肥胖大幅度上升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这与众多调查相一致[4,5]。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人们的健康教育,把平衡膳食、合理营养、适量运动等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广大群众,让他们主动维护自己的健康,保持理想的体重,防止出现肥胖等“富贵病”。其次,体力活动过少是超重或肥胖的另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近几十年由于交通的发达和电视的普及,人们活动量明显减少,对肥胖预防控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丁,朱宝玉,张书芳,等.2002年河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45~56.

[2]吴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 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0~164.

肥胖调查报告例6

【中图分类号】R 589.2 R 179 R 1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6)09-07584)2

肥胖症(obesity)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2002年WHO将肥胖列为造成人类疾病负担的全球一级十大风险因素之一。预防肥胖症的流行也是21世纪前50 a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成年肥胖的发生与儿童肥胖有密切关系,探明儿童肥胖的病因和相关影响因素,采取一级病因预防,控制儿童期肥胖,以预防和减少成年期肥胖和相关的成年期疾病,是风险最小、效益最大的根本措施。笔者以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影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遗传因素和环境相关因素,旨在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防治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成都市开展健康监测的学校中,随机抽取体重大于身高标准体重20%的6~12岁儿童作为肥胖组。通过询问病史和查阅学生健康档案,排除非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选取同班级、同年龄、同性别、身高相近、体重在同等身高标准体重90%~110%范围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共调查儿童1876名,其中肥胖组与对照组各938名。

1.2方法参考国内外文献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遗传因素(父母肥胖情况、出生时体重等)、家庭环境因素(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父母对子女进食行为的影响等)、婴儿期环境因素(婴儿期喂养方式和婴儿期肥胖)、儿童个人饮食环境因素(饮食习惯、进食速度、每日进食量等)、运动环境因素(运动时间、看电视时间及睡眠情况等)、儿童心理因素(对肥胖的认识、性格、情绪等)。问卷经预调查,最后修订完善。

问卷调查以班为单位,在家长会上发放给研究对象,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现场介绍填写方法,学生和家长填写后收回。未参加家长会者由学生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填写,并由家长签字带回。

1.3统计学分析用Excel 2000建立数据库,以SPSS 11.5软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2结果

在所有研究因素中,共有19项进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程,包括遗传因素4项和环境相关因素15项。有统计学意义(P

根据OR值大小判断,4项遗传因素影响力大小依次为父母双方肥胖(OR=3.203)、高出生体重(OR=1.883)、母亲BM!(OR=1.188)、父亲BMI(OR=1.178)。在遗传因素中,肥胖组父母均肥胖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3.203倍。

15项环境相关因素中,OR>l的有13项,其影响力大小依次为父母持有胖就是健康的观念(OR=14.406)、食欲好(OR=9.072)、担心肥胖(OR=6.508)、不挑食(OR=1.905)、服从家长对食物的提示(OR=1.648)、运动时间短(OR=1.612)、喜食油炸食品(OR=1.587)、进食速度快(OR=1.579)、性格偏外向(OR=1.517)、暴饮暴食(OR=1.488)、广告传媒影响(OR=1.332)、母亲文化程度(OR=1.263)、喜食禽肉类食物(OR=1.227)。

3讨论

3.1遗传因素与儿童肥胖许多研究发现,肥胖具有家庭聚集性,父母肥胖是儿童肥胖的一种预示。Birch等发现,双亲肥胖家庭的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性远高于双亲体重正常者。国内调查儿童肥胖与父母肥胖关系的结果显示,肥胖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肥胖者明显多于对照儿童,肥胖组和对照组父母肥胖的比值比为2.87。本研究表明,父亲BMI、母亲BMI和父母双方均肥胖进入了方程,其中父母双方均肥胖的OR值高达3.203。提示父母均肥胖是儿童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父母肥胖的儿童应成为预防的重点人群。另外,肥胖组出生体重OR值是对照组的1.883倍,说明高出生体重也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

3.2 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肥胖 儿童的生活与父母密不可分,其生活方式受家庭模式的影响,特别是12岁以前的儿童,其生活完全依靠家庭的监护。家庭环境受父母的职业、文化、饮食行为、生活习惯、健康知识及营养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饮食营养;但许多家庭在育儿行为方面存在许多不妥之处。笔者调查发现,父母持有胖就是健康的观念者,肥胖组是对照组的14.406倍,容易导致在生活中鼓励和放纵子女过度进食。

儿童的饮食行为形成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父母或照看人、同伴、媒体等,其中家长的影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外研究表明,吃某种食物时,如果父母不提示,儿童吃的可能性只有42%,提示后儿童听从的可能性为7l%;在儿童拒绝吃时,88%的父母会再给予提示。因此,在对儿童进行肥胖预防的健康教育中,应特别重视对父母的同期教育。

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对儿童的知识、信念、态度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李艳平等报道,儿童看电视时间与儿童要求其父母购买、家长实际购买电视广告食品以及儿童实际消费这些广告食品的频率呈显著正相关,而这些广告食品多为高脂、高糖食品。调查也表明,肥胖组儿童饮食受广告传媒影响很深的明显多于对照组,其OR值是对照组的1.332倍,提示广告传媒对儿童的进食有较大影响。如何控制传播媒介中食品广告的数量、质量和频度,家长应如何指导孩子看电视广告以及选择食物,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

3.3儿童个人因素与肥胖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肥胖儿童食欲好的概率是对照组的9.072倍,暴饮暴食和不挑食的OR值均大于l。肥胖儿童的食欲很好,每餐饭量大,经常暴饮暴食,均可能造成儿童进食量过大,摄入各种营养素过多,最终导致肥胖。

“进食速度快”也进入了回归方程(Pl,表明进食速度快有增加儿童肥胖的可能性。与进食速度快、不能使饱腹感及时发生反馈,致进食过多有关。

食物种类对儿童肥胖影响很大。肥胖组儿童喜欢吃甜食、喜欢吃油炸食品和禽肉类食品,经常喝饮料,而喜欢吃蔬菜、水果的较少。现在的西式快餐很受学生的欢迎,最受欢迎的食品是薯条、汉堡、炸鸡腿及冰淇淋等。长期进食这些高能量、高脂肪快餐食品,容易导致肥胖。此外,儿童经常喝各种甜饮料,可能也是导致儿童趋向肥胖的原因之一。

肥胖调查报告例7

[中图分类号] R723.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02-143-03

Obesity epidemic status of pupils aged from 7 to 12 in Jiexi county

ZHANG Huiqi LI Liangmin HUANG Zhihui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enters of Jiexi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Jiexi 515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learn overweight and obesity situation of the pupils aged from 7 to 12 in Jiexi county urban and township , to give intervention and guidance for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 Methods 2824 pupils aged from 7 to 12 in 2 primary schools of Jiexi county district and township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2013 were randomly selected. Measured height, weight and other data. Used “China school-ag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overweight, obesity screening BMI valu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to evaluate overweight and obesity. Results The overall overweight and obesity prevalence rate of the pupils respectively were 11.40%, 7.97%, overweight and obesity prevalence rate of urban were higher than the township(weight:x2=11.470, P

[Key words] Overweight; Obesity;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单纯性肥胖患病率逐年上升,儿童肥胖已成为日趋严重的、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1]。为了解揭西县7~12岁小学生肥胖的流行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制订科学防控措施,2013年10~12月抽样调查了揭西县城乡各两所小学,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9~11月随机抽取揭西县城区和乡镇各2所小学,共计282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年龄7~12岁,平均年龄(10.0±1.8)岁,男1500名,女1324名。

1.2 方法

按照原卫生部《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卫医发〔2008〕37号)的方法和要求,由经过

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身高精确到0.1cm,体重精确到0.1kg。

1.3 超重和肥胖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人体质量指数值分类标准”评价超重和肥胖[2]。当个体BMI值大于或等于相应年龄、性别组的超重值,而小于相应组段的肥胖值时,评价为超重;当个体BMI值大于或等于相应年龄、性别组的肥胖值时评价为肥胖。

1.4 统计学方法

以Excel软件建立资料库,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 结果

共调查2824名揭西县城乡小学生,肥胖状况分析详见表1。

表1 揭西县城乡小学生肥胖状况[n(%)]

年龄

(岁) 性别 城区 乡镇 合计

超重 肥胖 超重 肥胖 超重 肥胖

7~ 男 13(9.92) 26(19.85) 9(8.04) 4(3.57) 22(9.05) 30(12.35)

女 15(10.34) 5(3.44) 11(11.34) 5(5.15) 26(10.74) 10(4.13)

8~ 男 19(12.34) 23(14.94) 10(10.10) 10(10.10) 29(11.46) 33(13.04)

女 9(5.59) 11(6.83) 7(7.45) 4(4.26) 16(6.27) 15(5.88)

9~ 男 27(16.46) 23(14.02) 18(14.29) 7(5.56) 15(5.17) 30(10.34)

女 9(6.98) 7(5.43) 9(11.84) 6(7.89) 18(8.78) 13(6.34)

10~ 男 27(20.15) 18(13.43) 10(6.92) 5(4.81) 37(15.55) 23(9.66)

女 14(9.27) 13(8.61) 5(4.95) 3(2.97) 19(7.54) 16(6.35)

11~ 男 48(25.81) 14(7.53) 9(9.00) 5(5.00) 57(19.93) 17(5.94)

女 15(10.14) 12(8.11) 2(2.17) 2(2.17) 17(7.08) 14(5.83)

12~13 男 23(16.31) 12(8.51) 3(6.12) 4(8.16) 26(13.68) 16(8.42)

女 7(7.45) 4(4.26) 3(8.33) 2(5.56) 10(7.69) 6(4.62)

小计 男 157(17.25) 116(12.75) 59(10.00) 35(5.93) 216(14.40) 151(10.07)

女 69(8.33) 52(6.28) 37(7.46) 22(4.44) 106(8.01) 74(5.59)

合计 226(13.00) 168(9.67) 96(8.84) 57(5.25) 322(11.40) 225(7.97)

由表1可看出:(1)超重和肥胖率地区差异:城区学生总超重率(13.00%)和肥胖率(9.67%)明显高于乡镇总超重率(8.84%)和肥胖率(5.2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超重:x2=11.470,P

3 讨论

儿童青少年肥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健康问题,我国学者在研究中发现,2000年我国发达城市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呈全面流行趋势[3-4]。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儿童肥胖对成人期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和死亡的影响,有资料显示,儿童肥胖有40%~63%发展为成人肥胖[5-6],而延续到成年的肥胖又与心血管疾病、非传染性疾病相互影响,从而加剧其发生与发展。导致与之相关的慢性疾病如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血压等,同时还有心理、运动技能、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影响。如果能对肥胖儿童及早干预,控制儿童肥胖,并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则可以有效降低成人期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7-8]。

调查发现我县小学生肥胖检出率11.40%,超重率检出7.97%,低于邻近地区的报告[9],与我县地处山区、经济较为落后等因素有关,但城区男生肥胖状况已不容乐观,其超重率和肥胖率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10-11]。城区学生总超重率和肥胖率明显高于乡镇,表明经济状况、膳食结构是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地区差别也提示了今后工作的重点。在性别差异方面,男生总超重率和肥胖率显著高于女生,与国内研究报道一致[12-13],可能与传统重男轻女习俗、女生重视体型、生理差异等因素有关。城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区男生肥胖以低年龄组检出率较高,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超重率则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7~11岁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高发年龄段,应将城区男生作为干预重点来抓。

通过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状况分析,认为有必要对城区小学生特别是男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结合饮食和活动等干预措施,改变肥胖儿童不良的饮食行为,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建立健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是预防肥胖的关键,及时控制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的增长,提高儿童青少年整体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吕书红.儿童肥胖流行趋势及干预对策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8):526-528.

[2] 季成叶.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的应用[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125-128.

[3] 季成叶,孙军玲.陈天娇.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85-2000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103-108.

[4] 邱申伟,刘聚矩,刘晓静,等.2011年铜陵市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4,30(2):262-264.

[5] 孙宪祥,黄碧梧,孙懿斌.单纯肥胖儿童青少年调查[J].湖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3):48-49.

[6] 李海霞,李晓梅,陶静,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不同民族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现状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1):9-12.

[7] 季成叶.儿童青少年肥胖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5):371-373.

[8] 张鑫毅,李建军,何丹丹,等.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J].中国学校卫,2014,35(3):402-404.

[9] 庄洁.潮州市区小学生肥胖现状调查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1,37(6):50-55.

[10] 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R].教体艺[2011]4号,2011年8月29日.

[11] 田江宣.2011年温州城乡九所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患病状况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11):1013-1015.

肥胖调查报告例8

二、调查过程与方法

调查时间:2015年1月。

调查对象:游泳班16名肥胖及肥胖倾向幼儿的教师与家长。

调查内容:(1)游泳幼儿的肥胖程度及变化情况;(2)游泳后肥胖程度上升幼儿和其他幼儿的饮食情况、运动情况、态度情况;(3)5名游泳后肥胖程度上升幼儿家长的态度。

调查方法:问卷法。

调查过程:研究者事先编写教师和家长调查问卷,教师问卷发放给幼儿所在班教师填写,家长问卷由家长填写,三天内回收问卷。研究者共发放家长和教师问卷各16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汇总后对问卷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数据统计处理:主要将5名肥胖程度上升幼儿(后文简称“5名幼儿”)的情况与其他11名肥胖程度下降或基本不变的幼儿(后文简称“其他幼儿”)的情况进行对比,计算百分数,以发现原因,寻求对策。另收集教师日常的幼儿观察记录26篇,也作为研究分析的辅助资料。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参加游泳运动肥胖幼儿的肥胖程度及变化情况

幼儿肥胖程度及变化情况表

注:表中变化情况指的是幼儿肥胖度W/H(体重身高比)的数值升降变化。

经过一学期的游泳运动,超过65%的幼儿肥胖度得到控制或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持续的游泳运动对肥胖幼儿的体重控制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但超过30%的幼儿肥胖度出现了上升,这也许表明对一些肥胖儿来讲,仅仅依靠单纯的游泳运动,不能有效控制和降低他们的肥胖程度,还需配合其他的干预手段。

5名幼儿中,有3名重度和中度肥胖幼儿,其他11名幼儿中,有10名轻度及以下的肥胖幼儿。这表明,短时间的游泳运动对不同肥胖程度的幼儿体重影响有差别,肥胖程度越低,游泳干预越有成效。

(二)参加游泳运动肥胖程度上升幼儿和其他幼儿的饮食情况比较

5名幼儿中,有80%的教师认为幼儿吃饭速度过快或过慢,有20%的家长认为幼儿吃饭速度过快。其他11名幼儿,两者均表示吃饭速度正常的幼儿比例超过了总数的50%。

在5名幼儿的吃饭速度上,教师和家长的报告有着明显差别。教师报告了更多幼儿的异常情况。究其原因可能是,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进食速度的要求和认知不同。教师评价的依据主要是将班级多数幼儿的表现作为一种正常状态,然后以此来判断幼儿进食速度的快慢。家长则更多依据自己对进食速度的认知来进行评价。由此可见,进食速度过快和过慢可能是造成幼儿体重增加的一个原因。另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和家长报告的16名幼儿喜爱的食物类型、食用零食情况以及游泳后的饮食变化情况没有明显差别。

(三)参加游泳运动肥胖程度上升幼儿和其他幼儿的运动情况比较

在园运动量方面,教师认为,5名幼儿中,20%的幼儿运动量比较大,80%的幼儿运动量一般或不大。其他幼儿中,63.64%的幼儿运动量比较大,36.36%的幼儿运动量一般。

每日离园后运动时间方面,5名幼儿中,80%的幼儿每日离园后运动0.5~1小时/天,20%的幼儿基本无运动。其他11名幼儿中,72.73%的幼儿运动1~2小时/天,18.18%的幼儿运动0.5~1小时/天,9.09%的幼儿基本无运动。

与其他幼儿相比,5名幼儿的运动量、运动持续性及离园后的运动时间均不够理想。

教师和家长在幼儿运动持续性方面的报告有明显差别,幼儿在家的运动持续性比在园要好。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园幼儿较多,集体运动时会出现轮流运动的情况,且教师不能时刻关注和指导每一位幼儿的运动,导致一些幼儿出现过多等待和偷懒等情况。而幼儿在家运动时,运动的时间和机会都比在园更大,受到成人和同伴的关注也比在园时多。

(四)参加游泳运动肥胖程度上升幼儿和其他幼儿运动态度的情况比较

相比而言,5名幼儿参与运动的态度较其他幼儿显得不够积极,且5名幼儿在园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比在家要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幼儿在家的运动选择更加自主和自由,更贴合自己的兴趣,所以热情更高。另据教师的观察记录显示,5名幼儿在参加游泳运动时有以下一些表现:胆小怕水,下水紧张,动作不标准、协调性差,练习时有“观望”、“偷懒”现象。以上对运动的消极态度,也会影响幼儿运动的有效性,进而可能成为幼儿肥胖程度上升的一个原因。

(五)5名肥胖程度上升幼儿家长的态度

1.家长参与运动的频率及态度。

5名幼儿中,40%的幼儿家长每天带幼儿参与一次运动,60%的幼儿家长每周带幼儿参与一次运动。当幼儿邀请家长参与运动时,80%的家长表示很乐意参与,20%的家长表示不愿意参与,请幼儿自己玩。

家长参与幼儿运动的态度比较积极,但家长带幼儿参与运动的频率还需进一步提高。80%以上的家长很乐意与幼儿一起参与运动,但还有少数家长不愿意接受幼儿参与运动的邀请。家长带幼儿参与运动的频率比较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家长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工作比较繁忙,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有些家长常常将孩子委托给祖辈亲人照看。家中的祖辈家长,精力不足,又担心幼儿的安全,倾向为孩子选择室内的一些安静活动。

2.家长对幼儿体重的态度及控制体重的配合情况。

5名幼儿家长中,20%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体重超重,急需控制;80%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体重微胖,需要注意。20%的家长意识到孩子超重,愿意积极主动完全配合教师工作;60%的家长意识到孩子超重,但由于不忍心只能做到部分配合教师工作;20%的家长表明由于家庭成员对幼儿体重的认识不统一,只有部分人能配合教师工作。

家长对幼儿的肥胖程度认识不够清晰,对教师控制幼儿体重工作的配合急待进一步提高。只有1名幼儿家长认识到幼儿超重,这与幼儿实际肥胖度的测量数据相差很大,表明家长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有80%的家长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够很好地配合教师工作,这也许是幼儿肥胖度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调查结论

综上所述,将可能造成幼儿参加游泳运动后肥胖程度上升的原因分析如下:(1)幼儿肥胖程度高,短时间的游泳运动效果难以显现;(2)将游泳运动作为控制幼儿体重的主要手段,对幼儿总运动量和合理饮食的重视不够;(3)幼儿参与运动的态度不够积极,影响运动效果的显现;(4)教师和教练运动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的运用不够丰富,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关注度不够;(5)家长带幼儿参与运动的频率相对较低,对幼儿体重现状的认识不清楚,对教师控制幼儿体重工作的配合不够。

五、建议与对策

要尝试制定包括游泳在内的多元化、立体化、个性化的综合干预方案,建立幼儿园、家庭一体的预防体系。具体建议如下:

采用多种有效方式,促进幼儿形成平衡膳食、积极运动的生活方式。儿童期肥胖控制的目标在于控制和保持体重,而不是一味减轻体重,儿童期肥胖的预防和控制要保持能量摄入和消耗的平衡。在实际生活中,要将各种运动锻炼有效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在饮食上针对肥胖幼儿的饮食特点,尝试多种方法,减轻肥胖幼儿对进食的迫切感,关注肥胖幼儿的进食量、进食速度、进食类型、进食顺序等。

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肥胖程度的幼儿制定不同的干预方案。要结合肥胖幼儿运动、饮食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每位幼儿的肥胖类型,找出阻碍幼儿体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幼儿园还要制定周密的肥胖儿管理办法,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加强监督,保证干预方案积极有效地执行。

肥胖调查报告例9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两年一度的报告,目前美国肥胖人口占总人口的26.7%,比2007年高出一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现在共有7200多万美国人有肥胖问题。2000年,美国50个州没有一个州的肥胖患病率在30%以上。到今年,有9个州的肥胖患病率超过了30%,而且,居然没有一个州的肥胖患病率低于15%。

除地域差别外,肥胖问题在各族裔中所占的比例也有差异。黑人族裔肥胖者比例最高,达到36.8%,黑人女性中的肥胖者尤甚,其比例超过41%。拉美族裔的肥胖者比例也超过30%。

肥胖不仅对个人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也对社会公共开支形成了挑战。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每年与肥胖相关的医疗费用高达1470亿美元,每名肥胖者每年的医疗开销要比体重正常者平均高出1429美元。过去10年中,美国医疗保健支出不断飙升,其中四分之一的支出与肥胖症有关。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报告认为,肥胖已成为美国的“重大公共健康威胁”,而且情况在持续恶化。而卫生基金会也称之为“美国最严峻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

贫穷造成肥胖

普遍认为,美国人生活节奏快、缺乏锻炼、饮食不合理,是造成肥胖问题的主要原因。无论走到美国的哪一个城市,麦当劳、肯德基、Burgerking等连锁快餐占据了各个角落,巨无霸汉堡、炸薯条等不健康食品是许多美国人的最爱。在饮食不健康的情况下,较快的生活节奏、高自动化的办公环境,使美国人疏于锻炼。

不过,一些最新的研究显示,除了众所周知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之外,肥胖患者增长还有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低收入人群的肥胖率比高收入人群明显要高。

美国饮食协会举办的一份杂志报道指出,经济状况较差的人更易肥胖。因为他们如果根据美国官方建议的健康饮食方案,每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那花在“吃”上的费用将大大增加,估计低收入家庭最高需要用70%的收入来购买蔬菜和水果。低收入者只能更多地选择一些价格较便宜、热量较高的加工食品。

此外,低收入群体医保覆盖率较差,没有条件经常得到医生的建议,这也是低收入群体肥胖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青少年肥胖堪忧

如果说成人肥胖正威胁目前的公共健康,那儿童肥胖则关乎国家未来和国家安全。

根据美国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每3个美国儿童中就有1人超重或者肥胖。自1980年以来,美国儿童体重超标的人数增加了一倍,而超重的青少年人数则增加了两倍。青少年肥胖将使他们患糖尿病、高血压、关节炎的可能性大大升高。

肥胖调查报告例10

【关键词】 儿童肥胖;家长认知;肥胖危害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呈日益增加的趋势,儿童肥胖不仅在儿童期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它还是成年期肥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已成为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一种常见病。美国CDC[1]提出,肥胖在美国已达到流行程度,应视为与传染病同样严重的疾病,并和教育部着手起草了以体力活动为突破口的儿童肥胖防治计划。儿童肥胖,尤其是青春期的肥胖者,80%将会延续为成人肥胖。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TOTF)指出:“肥胖将会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最大敌人”。孩子变成胖墩! 家长的责任远大于孩子自身[2]。因此,从儿童期预防肥胖十分必要。为了解银川市6~11岁儿童家长对儿童肥胖的认知现状,制定预防措施,我们于2008年3~5月对银川市区2所小学的6~11岁儿童家长进行了对儿童肥胖的认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银川市2所小学1~5年级全部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计1954人。其中男生979名,女生975名。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预调查对问卷进行修改完善。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讲解问卷填写要求后统一发放问卷,由学生家长填写,并统一收回。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膳食营养知识、家长对儿童肥胖的认知等几部分。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发放调查表1954份,全部收回,回收率为100%。其中汉族1532人,回族302人;男生979人,女生975人,独生子女1556人。

2.2 家庭基本情况 本次对6~11岁儿童家庭一般状况调查结果见表1。

2.3 家长对儿童肥胖的认知情况

2.3.1 对儿童肥胖危害的认知 7.2%的家长认识到肥胖容易导致高血压,3.2%的家长知晓肥胖容易发生糖尿病,认识到肥胖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仅占1.7%。有6.6%的家长认为孩子肥胖是健康的。表1 6~11岁儿童家庭一般情况

2.3.2 对肥胖控制的认知 有41.0%的家长同时回答出肥胖控制措施包括合理饮食和增加运动量以及纠正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三项。

2.3.3 家长对儿童体重控制情况 有72.9%的家长从来没有控制过孩子的体重;如果孩子肥胖,58.3%的家长愿意采取措施控制孩子的体重;64.2%的家长关注孩子的体重;76.3%的家长知道怎么判断孩子是否肥胖;此外,还有8.0%的家长因为孩子肥胖看过医生。

2.3.4 对儿童肥胖的原因认知情况 我们将引起儿童肥胖的原因归类为:主食摄入过量、运动量少、睡眠少、挑食偏食、经常吃洋快餐、经常吃甜食、爱吃肥肉等。有12.4%的家长认为儿童肥胖是由其中1种原因引起,13.7%的家长认为是由其中2种原因共同作用引起,73.9%的家长认为是由多种原因引起(3种及3种以上原因)。

2.3.5 家长儿童肥胖知识的来源 60%学生及家长的营养卫生知识主要来自于报刊杂志,80%的学生及家长希望学习和掌握营养卫生知识,主要希望通过电视等图文并茂的大众媒体获得营养科普教育,仅1.1%的家长通过专家讲座了解儿童肥胖的相关知识;4.1%的家长通过孩子老师了解相关知识。69.8%的家长认为理想的肥胖知识宣传形式应采用以媒体宣传(主要以电视为主)。希望通过医生和孩子老师了解到肥胖知识的仅占7.9%。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家长对儿童肥胖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只有7.2%的家长认识到肥胖容易导致高血压,知晓肥胖容易发生糖尿病的家长占3.2%,认识到肥胖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仅占1.7%。72.9%的家长从来没有控制过孩子的体重,还有6.6%的家长认为肥胖表示儿童身体健壮等。由于有些家长对儿童肥胖知识掌握的较少,而导致了不能正确认识儿童肥胖,从而不能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儿童肥胖在很大程度上与家长的认知水平有关,尤其是照顾儿童较多的母亲其对儿童肥胖的认知程度。从家长相关儿童肥胖知识来源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1%的家长通过专家讲座了解到儿童肥胖的相关知识,有4.1%的家长通过孩子老师了解到儿童肥胖的相关知识。本次调查显示67%家长的营养卫生知识主要来自于报刊杂志,只有小部分来自医务工作人员及学生老师,84%的家长希望学习和掌握营养卫生知识,主要希望通过电视等图文并茂的大众媒体获得营养科普教育,提示在家长中开展儿童肥胖科普宣传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控制儿童肥胖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需要长期的、多方面的、可持续性的干预活动,尤其是针对家庭开展干预[3]。有研究表明[4]母亲教育水平对儿童膳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的动物性食物摄入上,说明若在能满足儿童生长发育和保持合理体重的基础上,父母能做到合理搭配小儿膳食,控制小儿发胖是促进儿童健康发育的有效措施。所以让家长充分认识儿童肥胖的危害,了解引起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对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意义重大。

针对儿童肥胖的防治,提出如下建议:

1)对儿童家长开展儿童肥胖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家长对儿童肥胖的认知水平。2)对老师要进行儿童肥胖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师对儿童肥胖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及时发现儿童超重现象,并能和家长配合共同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3)相关专家应积极投身到防治儿童肥胖的活动中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都来关心儿童少年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徐勇,谭琪.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9(3):166 - 168.

肥胖调查报告例11

如今,随着我们生活条件的升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儿童肥胖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势态发展。儿童超重往往会引起高血压等疾病,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利的影响。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末的时候在上海地区对7-14岁的儿童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超重率为14.7%,肥胖率则达到了11.5%;在本世纪末的时候再次调查发现儿童超重率为12.35%,肥胖率则达到了14.72%。因此,社会各界引起了对儿童肥胖的关注,加大了对儿童肥胖的研究,并一致认为儿童期肥胖与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在日常生活中,膳食钙的摄入量与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膳食钙还会对骨密度造成影响,如果加大了膳食钙的摄入,对于成年后的骨质疏松就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膳食钙骨密度与儿童肥胖的关系,本文选取某小学三年级学生600名的基本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某小学三年级学生600名,本组学生中有313名为男性,287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9岁,最小年龄为7岁,联合学校老师进行调查问卷,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600分,回收有效率100.0%。

1.2方法

1.2.1体格检查本次调查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主要是对学生的膳食情况和体格检查进行调查。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并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对学生的体重、体脂百分比、体质指数进行测定[1],具体操作则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进行。同时测量学生的腰围,注意测量的时候学生应为空腹状态,膀胱为排空状态,衣服轻薄,必须要按照标准进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2.2膳食调查调查方法选择食物频率问卷法,具体内容为:由专业人员对被调查学生的家长进行统一培训,记录被调查人群的食物摄入频率和摄入量,比如水果、蔬菜、豆类、肉类、蛋类、主食等等,并计算摄入频率和每天各类食物的数量。计算公式由卫生部颁布的相关计算方法[2]。

1.3效果判定标准对于超重和肥胖的判定主要根据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儿童年龄别体质指数标准(5-19年龄段);根据卫生部颁布的相关计算方法计算被调查学生的各类食物摄入频率和每天各类食物的数量[3]。

1.4数据处理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本组学生中有220名为超重肥胖,占总数的36.67%,其钙的摄入量为647mg/d,学生的超重肥胖发生率随着单位体重钙的摄入量成增高而降低,学生的超重肥胖发生率减少,膳食钙与骨密度成正相关关系。

3讨论

儿童期肥胖与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一结论已早被广大临床研究者确认。临床统计资料表明,超过一半以上的肥胖青年最终成为了肥胖成人,而肥胖的势态正逐渐向儿童蔓延。一些医学研究者认为膳食钙摄入量和胰岛素抵抗有关,同时,大量的报道称增加钙摄入与体脂,特别是内脏脂肪量之间存在负相关性。钙在我们身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维持着正常的代谢和营养供给,对于调节血压、血脂和血糖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增强骨密度有着良好的效果。总而言之,肥胖率与单位体重钙成负相关关系,乳钙占总膳食钙的百分比与骨密度成正相关关系,它能够促进骨密度,并且其效果会随着总钙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儿童的合理饮食结构,提高总钙和乳钙的摄入量,降低肥胖的发生率,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