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2-28 18:13:11

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例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论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收录日期:2013年5月31日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之一。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校的连续大规模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毕业生人数为610万人,2010年毕业生人数为631万人,2011年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2012年毕业生人数为680万人,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达到历史最高峰;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就业现状表现为: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高不成”和“低不就”现象共存;就业成本不断增加等。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就业数量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低迷,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很多外企的全球市场不好,招聘岗位没有比往年增加,反而招聘量大大缩水;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据教育部数据,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长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更加严峻。

2、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国家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大项目、高科技项目和重点企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要求普遍提高,而高校毕业生在学校接受更多的还是理论知识,缺乏工作经验和相应的职业技能,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一方面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远远不能达到要求,造成就业结构矛盾更加突出。

3、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可否认,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育观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课程开设不合理,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的实际需求,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严重,高校培养的学生不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动手能力差,缺乏社会实践能力。

4、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亟待转变。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引导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倡导先就业后择业,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边疆艰苦地方去就业,但由于受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在现实中,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还是将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大城市作为就业的首选,不愿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就业及边远基层工作,这大大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

5、大学生自身素质问题。伴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大众化教育,但是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没有跟上高校扩招的步伐,学生质量素质明显下降,学生学习风气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成绩很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二、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建议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党的十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

(一)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作用。首先,政府应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努力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尤其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容纳能力,增加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岗位的增长;其次,政府应加强宏观指导与调控。政府部门应当把大学生就业作为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为大学生创造就业岗位,并在政策和制度上予以充分的保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市场机制,加强监督、健全机构,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掌握和及时有关信息,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中介服务体系,规范人才市场秩序,政府中的人事、教育部门从宏观上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规范;政府人事部门要对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和户籍,实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在户口、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一些鼓励毕业生到私营、个体企业就业和创业的优惠政策。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地区、到艰苦行业工作。

(二)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

1、加快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当前,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社会需要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造成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因此,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市场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增加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一是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增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做好就业指导教师培训,提高就业指导水平;二是进一步优化就业指导课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针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形成系统理论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掌握科学就业能力。同时,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3、大力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当前应当大力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近年来,各高校相继涌现了一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在大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因此,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发挥创业成功大学生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及开展创业培训讲座,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4、大力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国家在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上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一批热血青年应征入伍,对我国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组织协调,鼓励有志毕业生参军入伍,为国奉献。

5、关注贫困大学生、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贫困大学生、女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就业中,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他们在就业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歧视,这就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首先我们应在社会中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创造公平、平等的就业环境;其次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制定优惠政策,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最后要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自信从容地面对就业。

三、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

面对严峻的就业现实,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一,掌握扎实专业基础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现在,用人单位不但需要大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要有良好的身体、心理、沟通、团队协作及创新的精神。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大学生就必须加强“内功”的修炼,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及早做好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学好大学的各门课程,利用大学的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写作及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第二,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摆正就业心态。当前,受社会及家庭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以往的就业观念还依然存在,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很多毕业生还是把就业方向放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国有大企业、外资企业上,不愿到中小、私营企业工作,在地域选择上,倾向于在大中城市及附近城市,不愿到基层、农村、西部艰苦地区就业。实践一再证明,许多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大多是从基层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大学生要确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择业策略,把目光放长远些,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第三,发掘人脉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大学生要善于利用家人、朋友、校友等社会关系网络,整合各种人脉资源,寻找合适机会,实现成功就业。

四、家庭要给予毕业生更多的理解、关爱与支持

大学生就业是家庭最关注的一个问题,一个大学生就业,就能解除一个家庭的后顾之忧。由于我国家庭传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依然存在,家长对子女就业期望值较高,希望子女能找到好的工作。因此,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问题,家庭应对子女保持合理的职业期望,尊重子女的就业选择,给予大学生更多的理解、关爱和支持,使大学生能如期顺利就业。

总而言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受其他方面的影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大学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先锋.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前沿,2010.15.

大学生就业问题例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3-0120-01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关系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为社会各界所关注。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实行扩招计划,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顺应了民心,体现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标的实施。但随着高校持续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涌入人才市场,使原已存在的就业难问题更为突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前大学生人数持续增长,就业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招生,2003年开始大学生数量快速增长,此后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大学生数量猛增,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带来了就业形势逐年下降,不能提供足够的岗位,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又增加缓慢,出现就业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现象。我国大学生就业结构矛盾。整体上看,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但是技术性人才则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这一现象体现了我国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矛盾。我国就业市场博士供不应求、本科生总体持平、研究生、专科生供大于求;就业市场地域差异也很明显,城市与农村、发达城市与偏远山区形成对比;就业市场男女就业比例也出现差异,就业时出现性别歧视现象。另外,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方面期望过高,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就业市场供需形成对比,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劳动力市场供需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经济的增长的同时会提供就业岗位,因此,经济发展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最直接的因素。长期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很大,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目前,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这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另外,我国国民经济处于调整时期,国有企业进行改组改造,为提高生产效率进行裁员,出现一批失业人员。因此,社会不能接收大量的劳动力,反而造成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再有,毕业生数量大幅度上升,超过了经济增长所能提供的岗位需求,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

2,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合理。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从来不考虑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往往随波逐流,什么工作热门就找什么工作,结果在工作中发现不合适,只能换工作。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忽视自身条件,不考虑自己今后的发展,目光只关注大城市、大公司、大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等,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舒适的工作环境、高水平的工资待遇。择业观念落后,不能适应当前的就业机制,造成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难以找到如意的工作,影响就业。另外,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现象,往往攀比、心理不平衡、自卑、自负等心理因素影响他们的就业。由于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毕业生不能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实际情况,错过就业机会,影响就业,造成大学社就业难问题。

3,高校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毕业生的就业有着较大联系,根据社会需求,合理的设置专业、课程及人才培养模式,能使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而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所设置的专业过细,造成毕业生知识面狭窄,影响就业。另外一些高校的课程与专业设置,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影响大学生就业。再有就是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缺乏科学性,就业指导的方法落后,影响毕业生就业,造成大学社就业难问题。

4,就业政策不健全影响大学生就业。我国现有的就业政策要求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毕业生,但是在现实中还存在就业歧视现象。毕业生就业市场常常见到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等,影响毕业生就业,造成大学社就业难问题。

三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1,大学生要更新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随着就业形势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应该确立长远目标,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从原来定位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转向私营企业,对地区的要求由原来的发达地区转向偏远的欠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市场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好心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高校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是根据国家就业政策的指导,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高校就业指导要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首先高校要把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加强对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指导经验,总结出适合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其次,高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自身的求职技巧,调整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问题例3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一直遭遇“寒流”,而且一年寒过一年,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首先先从大学生自身问题说起,现代大学生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盲目投简历,盲目找工作,自身定位不足,不知道自己投简历是为了什么。找个单位做跳板,跳槽次数频繁,同时也说明了对企业对工作缺乏责任感。缺乏踏实刻苦工作的精神。另一方面,政府也有一定的责任。《波士顿环球报》曾在《美国学生眼中的中国教育》一文中指出:中国的“整个教育都是为了记住一切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东西,而不是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应对就业后需要面对的各种实际问题”。相比而言,其他国家的大学,在培养人才和为人才服务方面比我们“务实得多”。在美国,学生一进大学门,学校就会对其进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和接触职业市场。其后,还会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性格,兴趣,以便有针对性的去学习。最后,学校和企业的责任问题也是重中之重,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我国高校设置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是以学校需求为导向,什么专业好招生就设置什么专业。学校与企业需求脱节。在企业方面,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片面要求工作经验而忽视了企业也有培养员工与锻炼员工的责任。一个真正的有能力的员工不是在招聘时要求有工作经验而获得的,而是由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一味的要求工作经验无疑是横在大学生面前的一道门槛。

大学生就业的现状:①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流向 伴随我国沿海等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发达城市以及较发达城市和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的乡镇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不断加大。在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等的吸引下,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跟随经济发展方向,选择在大中城市寻求发展空间,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洪流。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有限的就业市场的需求。②毕业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 伴随着精英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也就一直居高不下。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集中约有15%的人定位于4000元以上,而仅有不足3%的人选择1500元以下。而大部分的企业全部选择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过高的期望值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失了大量的就业良机。

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就业观呢?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鼓励第三产业特别是那些发展迅速、就业需求旺盛产业的发展,扩大大学生的就业范围。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并给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提高信贷保障。优化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为大学生传授相关创业知识,使大学生的利益得到保障,解决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 刘继亮、陈 丽.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2).

[2] 李滨娜.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J]. 华 章,2010(2).

[3] 张向前.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4).

[4] 吴克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J].江苏高教,2004(2).

大学生就业问题例4

【中图分类号】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1

2010年两会大学生就业成为了关注焦点和社会问题,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欧美等国进口明显下降,我国出口减少,企业效益降低,不少企业大量裁员或缩减招聘人数,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如何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找到大学生就业的出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大学生就业现状

1.1 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就业大军高达1000多万人。

1.2 企业倒闭,失业人员增多

3 大学生就业的途径和方法

3.1 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

很多毕业生经历了多次面试的失败,造成了心理的严重受挫。高校就业部门应帮助毕业生认清自己,认清社会,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使其端正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在此特殊时期显得尤其重要。

3.2 转变就业观念,降低求职要求调整就业心态

在就业时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在找工作之前,一定要研究市场需求量,了解社会及企业的用人要求。中心城市的需求有限,缺的是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基层。从就业门槛低、综合要求较少的基层岗位做起,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也可以先选择在报酬较低的中小企业就业或可以灵活就业等。在校学习期间增强兴趣的广度,善于控制和调整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将择业观与人生目标联系在一起。

3.3 勇于自主创业

高校毕业生创业可享受4项优惠政策,包括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享受更多公共服务等。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优惠政策,积极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切实可行的项目,加入自主创业的行列。

3.4 继续深造

既然就业市场处于低迷状态,那考虑继续深造考研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一方面,可以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深造的时间回避当前不良的就业形势,待几年后整个市场回暖,再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3.5 增加对当前就业政策的了解

既然在就业方式上实行自主择业,大学生就该应熟悉就业政策及就业过程,了解就业形势动态,根据变化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方向,以满足用人单位的标准。还要加强宣传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帮助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各类政策,实现顺利就业。

3.6 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首先,良好的职业素质是通向成功的通行证。在大学期间应提升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审美能力、组织能力、抗挫折能力等。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知法守法、公平正义的品格。其次,大学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补充新知识、新信息。再次,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也就是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的本领。

总之,就业难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多种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大对就业扶持的投入,制定一些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企业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做到不轻易裁员,在招聘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经验,给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个机会;学校要做好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工作。除此之外,就业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这也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杨玉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商业时代,2007(15).

大学生就业问题例5

二是职介市场的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从市场发展的趋势来看,就业岗位与劳动者互相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岗位匹配成功率降低。20__年上半年全国劳动力市场平均月最大岗位匹配率仅为0.66,平均月最大求职成功率为0.74,这就意味着34的岗位因找不到合适人选匹配,有约四分之一的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由此可以看出,职介市场存在着突出的供需结构性矛盾。

三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尤其是在50至70年代产生了近3亿的“激增人口”,对今天的就业形势影响极大,必须经过数十年才能得到逐步缓解。正是由于人口多,基数大,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也多,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很高的客观事实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当代大学生在这种就业大环境下,其就业形势不可能不受到冲击和影响。

大学生就业问题例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告别中学生活,迈进大学校门,莘莘学子满怀胜利的喜悦,充满着新奇与兴奋。美好的生活将在这里开始,事业发展将从这里起步,人生的道路将在这里跨越,人生的历程将掀开崭新的一页。但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环境,学子们也容易产生许许多多的迷惘与困惑。如何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珍惜大学时光,练就扎实本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这对于大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当今的社会形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WTO的加入,使竞争国际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知识全球化,这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就将被社会所淘汰。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大量扩招,许多行业的不景气,使高校毕业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分配形势。

一、社会调查

据中国教育部学生司信息统计,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比2003年增长68万;2005年突破340万,2006年达413万,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他们指出,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大量出现,而且这个数量在逐年上升。据悉,2001年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34万人,2002年为37万人,2003年达52万人,2004年达69万人,2005年达79万人,2006年达93万人,2007年将达124万人。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任务的艰巨性和工作的长期性,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具有超前的敏锐性和预测能力。社会瞬息万变,市场变化莫测,只有培养超前的敏锐意识,才能摸准时代的脉搏,找出市场的发展规律,预测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

第二,具有高度创造能力和改革创新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也是企业竞争取胜的根本因素。因此努力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大学生谋求发展的根本要求。

第三,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前所未有的事业,必然要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才能取得胜利,因此承担着历史重任的人才也必须是开拓进取型的人才。

第四,具有竞争与合作意识。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提供了条件。竞争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激励机制,是我国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强大动力。竞争要求以优取胜、敢冒风险,既要有敢于胜利的胆识,也要有敢于承担失败后果的勇气。大学生要提高自身在未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首先必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科技成果,同时要培养合作意识,懂得顾全大局和集体利益为重,学会与人共事。

第五,具有时效意识。市场经济是提高重视时效的经济运作机制,重效率、重视信息、重视时间是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保证。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时效意识。学习、生活要有计划,严格守时,养成高效率地工作和学习的习惯,反对懒惰、拖沓和敷衍。要树立信息意识,提高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和选择能力,学会处理信息的知识和方法。

第六,具有法制观念。市场经济是促使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方式。经济体制的转变必然引起人们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促进人们平等意识、民主意识、主体意识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同时,市场经济也必须健全与强化社会主义法制,以调节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大学生在校期间,要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受法、用法,以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会用法律判断是非和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

第七,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把理论形态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物质产品,是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为此,大学生必须培养自己的应用和操作能力,在大学期间,不但要重视培养应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要多动脑,勤动手,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八,具有应变意识和应变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高速度、快节奏的,新形势、新问题、新困难、新机遇不断出现,呈现出瞬息万变的趋势。为适应这种情况,大学生必须培养应变意识和应变能力,学会判断因形势的变化所带来的利弊得失,善于捕捉良好的机遇,胜利是再接再厉,受挫后不急不燥,面对突然变化,善于冷静分析,妥善处理。由于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容易造成学生理论脱离实际,大学毕业以后社会适应性较差,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多接触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培养应变能力。

第九,树立博才取胜的意识。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高度分化有高度又高度综合的趋势,交叉学科、边缘科学不断涌现,科学家、专家之间的跨行业、跨学科的合作已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传统的单一知识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博才取胜的意识,除学好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发展多方面的爱好的技能,做到知识广博,一专多能。应具有辩清是非,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十,具有是非辨别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全球化、竞争的国际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发展进程。中西方文化的渗透改变了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丰富了我们生活。同时,一些腐朽的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也在影响和侵蚀着我们青年一代,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是辨别能力,才能明辨政治方向,站稳阶级立场。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的今天,一些公司或个人为了在竞争中获得利益,为达到目的往往采用一些不正当的,带有欺骗性的行为。这些行为形式多样,手法层出不穷。如果人的思想稍有麻痹大意,不加提防,分不清那些好那些坏,那些正确那些不正确,很容易就会陷入圈套,不能自拔。

二、高校大学生现状分析

从中学进入大学,学生从一个紧张封闭的环境转入一个相对松弛和开放的环境中,由于适应环境的幅度和难度上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环境,出现了种种不同的问题:(1) 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是大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受惯了父母的宠爱。进入大学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汇集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一切都得靠自己去独立生活,由于他们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不同,群体生活经验不足,在这个大家庭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心胸狭窄的学生不快。本来他们远离父母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发生其他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2)自我优势的削弱造成心理不平衡。许多学生在中学时都是班上的尖子,进入大学后在高手如云的新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无形中在心理产生一种失落感。有的学生看到班上学生多才多艺、能力较强,但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又感到迷茫,相比之下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高校有许多的学生组织,有许多的社团活动,班上有各种的活动,新生对这些既新奇又困惑,满怀信心地去参加一些社团、由于缺乏经验,遭受挫折,从而陷入痛苦的自我否定的深渊。在大学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而且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大学生就业问题例7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4-0152-03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大学生的就业力问题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学是高层次劳动者的主要供给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通过毕业生的就业力来体现。就业和就业力并不是一回事,就业表明找到一份工作,就业力并不仅指学生在毕业时能找到一份工作,而是指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后所具备的获取就业岗位的能力。因为,找到一份工作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而具备获取就业岗位的能力才能使自己获得长久的职业生涯保障。鉴于此,许多西方国家把大学生的就业力作为评价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大学生就业力的研究也因而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领域。

一、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的缘起

在全球化和新经济时代,现代职业生涯较之传统职业生涯发生了显著变化,劳动力市场呈现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为应对就业环境的变化,保持单位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一个员工在某个单位内部被终身雇佣和垂直晋升的空间已经变小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员工必须在单位内部进行频繁的职位变换和工作流转,这种现象被西方学者称之为无边界职业生涯(boundaryless career),也有学者称之为“变幻莫测的职业生涯”(protean career)。

现代职业生涯具有不同于传统职业生涯的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员工在不同的雇主或单位之间变换工作;员工的能力需要获得雇主以外的人才市场认同;就业信息主要通过外部的网络渠道来获得;单位内部传统的上下级汇报制度和个人升迁规则被改变[1]。

从传统职业生涯向现代职业生涯的变迁,其根本原因在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凸显的社会发展与进步。这些发展和进步主要体现在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组织的快速变革和现代服务业的兴起等方面[2]。

第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职业生涯的影响。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任何人在以往工作中掌握的经验和技能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满足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需要。持续不断的技术升级会造成原来工作中学到的技能变得落后过时而遭遇淘汰。由于新技术提高了原工作岗位的技能水平,造成劳动力与职业匹配上的结构性失调。在这种情况下,就业力对于解决人、业匹配的矛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业力的动态性和可变迁性,能使雇员满足新岗位的工作要求。由于现代技术变革的非线性特点,导致某些工作和职业的消失,同时又会创造出一些崭新的工作岗位和就业领域。在某些就业岗位消失或某些新的工作机会降临时,具备较强就业力的员工就会显示出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第二,社会组织的快速变革对职业生涯的影响。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在全球快速传播,使得就业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企业组织要想在变化的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具有弹性、柔性和灵活性。为此,企业组织在职位的设计和流程的控制上采取各种改革措施来适应这种变化,如业务流程再造、结构扁平化、以流程为导向的工作团队打造、柔性化的治理、服务项目外包等等。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的指数化增长,使得传统的组织结构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和进行有效的内部沟通,固定的层级组织结构开始向弹性的矩阵和网状结构过渡。组织结构的变革要求员工在内部不同的职位和工种之间重新配置,这样,一些通用的柔性技能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技术进步的替代效应促使企业削减人力成本,在传统的终身雇佣制被打破后,许多企业倾向于雇佣临时工,这就要求员工必须具备主动变换工作的能力。员工在原来工作中掌握的特殊技能失去了永久的使用价值,只有拥有较强的通用技能和可变化技能的员工才能在就业市场上如鱼得水。

第三,现代服务业的兴起对职业生涯的影响。现代服务业呈现“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方式”的发展态势,高人力资本含量是现代服务业区别于传统产业的首要特征。知识密集的劳动不仅要求服务业员工能进行自我调整,而且也为劳动者提供了职业选择的机会。在现代服务业中,劳动分工更模糊,工作分配更复杂,劳动过程难以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控制,劳动者个人必须承受更大的职场压力和社会责任。现代服务业的这些特点实际上对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一些传统工业部门在经过业务流程再造后,企业流程也开始表现为服务业的特征。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为顾客提供优良的服务来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在一些传统制造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主要来自为顾客提供特色服务。在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比重迅猛增加和非服务企业流程服务化的趋势下,劳动的服务业特征日益明朗化,员工需要更多的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诚实守信和爱岗敬业等软性技能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处理与顾客的关系,协调与其他员工的工作关系。

一个就业单位受技术进步、组织变革和服务业兴起的影响越大,其员工就业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就越大,他们的职业生涯就会呈现出如西方学者所言的“无边界”和“变幻莫测”的特性。相应地,对这些单位员工的就业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岗位适应性强、通用技能扎实以及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技能的就业者就可以因此获益,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在人才市场上,大多数劳动者的就业技能是趋同的和可替代的,这就表现为就业力缺陷,就会导致职业迁移的障碍,因而形成结构性失业。正是由于工作岗位和职业特性的这种变化,引起职业生涯发展的多元化、弹性化趋势,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力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毫无疑问,在现代职业生涯时代,就业力对于职业生涯成功的意义十分重大。大学生只有通过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提升就业力,从而实现就业目标。

二、大学生就业力概念的界定

根据对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回顾,我们发现西方学者和有关机构对就业力的研究视角不同造成了各自对其定义和构成要素论述的不同。

英国学者Hillage&Pollard(1998)将就业力定义为“实现首次就业、保持现有职位和必要时谋求下一个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他们认为大学生的就业力与市场环境和毕业生本人拥有的职业技能密切相关。对于大学毕业生本人而言,就业力依赖于其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综合素质、展现个人素质的技巧、用人单位对个人能力的认可以及个人施展自身条件的努力程度。英国学者Brown&Duguid(2001)从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个人优势的视角,阐述“就业力是寻找和保持不同就业的相对机会。”Knight(2001)论述“就业力是推动个人有效地获得就业和成功地选择职业的一系列成就、理解力和个人属性。”Little(2003)论述“就业力是个人品质、应用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有机统一。”国际劳工局第92届国际大会(2004)阐述“就业力是个人利用可得到的培训和教育机会来获得和保持就业、在企业内部晋升和应对环境变化的可携带的资本和能力。”

加拿大会议委员会(1998)从企业和雇主的关系视角阐述“就业力是企业寻找的通用技能、态度和行为。”英国学者Peter T Knight&Mant z Yorke通过对就业单位的调查后,构建了就业力的USEM模型。USEM涵盖了就业力的四个要素: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力(Understanding);就业必须具备的通用和专业技能(Skills);体现为自信心的自我效能感(Efficacy);表现为战略反应和思考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他们构建的USEM模型如下图[3]:

瑞士联邦大学高等教育中心主任Marcel Lucien Goldschmid(1999)在对3 400多名不同专业毕业生进行访谈后,从大学生个体的角度对就业力进行解析,总结出影响毕业生找工作和事业发展的五个方面的因素:(1)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包括坚忍不拔的毅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充沛的体力和精力、自主的个人管理、灵活的应变能力等);(2)人际关系技巧(即交际能力,适应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3)丰富的科学知识 (即具有广博的、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知识组合以及多元文化的教育背景);(4)有效的工作方法(即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策划运筹能力等);(5)敏锐的、广阔的视野(即具备创业者和企业家精神,能站在全球的角度以多向思维甚至是批判性思维方式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在世界各地寻求发展、开拓事业)。

基于就业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Brennan et al(2001)使用了一种对大学生拥有的具体技能进行高低排序的评价方法。他调查了日本、英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大学生对就业力的认识,排列出一个长达36项的能力目录。表2选出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认为最重要的10种能力进行比较[4]。

从表2中可以看出,由于东西方国家企业文化的差异,大学生对就业力的构成要素及其重要性的评价是不同的。在日本,忠诚度排在第一位,而在英国和欧洲,则是学习能力排在第一位。因为,日本的企业文化崇尚家族主义和集体观念,而西方国家的企业文化则倡导个人主义,鼓励自由的创新精神。

从以上的综述来看,目前国外学者和机构对大学生就业力的研究视角主要有:(1)就业力不是仅指毕业生的工作能力,还包括毕业生获取工作的能力;(2)就业力涉及毕业生完成从大学生到雇员的角色转换的若干相关因素;(3)就业力蕴涵毕业生潜在的、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可实现的事业前景;(4)就业力不仅取决于毕业生本人的素质和潜能,还与就业环境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6)对毕业生就业力的衡量和评价最终依赖于其是否满足企业和雇主的需求[5]。

据此,本文试图这样界定大学生就业力:就业力是大学生在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并嵌入个体身心的一种对雇主有吸引力的综合素质和潜能。对大学生个人而言,拥有了就业力就可以成功地获得就业、保持就业以及必要时变换职业;对一个组织而言,员工的就业力能提高组织的适应性,有利于组织应对环境的变化。在构成要素上,大学生就业力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知识结构。一定的知识积累是能力和素质形成的必要前提,知识结构是大学生能否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构成就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什么时候,扎实的知识功底、广博的知识视野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都是高等教育所追求的价值目标。(2)能力结构。能力因素是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能力结构是组成就业力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掌握的有关专业和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操作能力。除了专业能力之外,中外用人组织都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等。(3)心理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构成就业力的基本条件,也是用人单位选聘人才的重要标准。它具体包括: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敬业精神、责任感、主动性、进取心、耐受性及思想道德修养等等。

三、大学生就业力理论的展望

如前所述,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目前学术界没有形成关于就业力的统一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即使是对于“什么是就业力”这样的概念界定,未来的研究也好像不太容易达成共识。然而,立足现有的理论成果,我们发现关于大学生就业力的研究实际上是在四个方面展开的,即个人与职业相关的特质、市场形势和就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个人实现就业的策略和技巧、构成就业力的要素组合。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的就业力理论,基本上反映了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大学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解剖自身的就业力结构,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来建设自己的就业力。

尽管大学生就业力研究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参照国内外学术界和社会科学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力理论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谋求新的突破[2]:

第一,需要对大学生的就业力结构做进一步的量化分析,归纳出一个大学生、用人单位和高校都认可的指标体系。目前虽然一些研究者已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从知识、能力和心理等方面总结出若干要素。但是,从总体上看,就业力研究的大部分项目是在社会宏观层面进行的,其中很多影响因素并没有准确量化。由于对大学生就业力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关系的实证研究缺乏,因此,就业力的测度仍然处于定性研究阶段。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十分看重毕业生的教育背景和实际工作经验。根据前述就业力研究的四个方面,仅仅具备较高的教育程度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并不能代表就一定拥有较高的就业力水平。问题在于,如何测定就业力内部不同构成要素的权重,基于不同的视角,测定的结果往往差异很大。

第二,对大学生就业力的研究,必须考虑专业类型、专业发展形势等外部因素对学生能否顺利获得就业机会所产生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本身又受着宏观经济形势、国家政策导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许多新行业不断涌现,产生了大量的对新专业的需求,高校的专业调整也相对频繁。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大学生就业力理论是否有相对稳定的研究内容和确定的研究范围。从指导实践的角度考虑,大学生就业力范畴应具备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通用性,这种能力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特定专业和相关技能的限制而在更高层面上呈现出一种共性。在理论研究中,如何有效确定通用能力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关系,无疑会影响大学生就业力研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入。

第三,不同行业和工作职位对就业力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的行业和职位会使员工的就业力获得较大的提升,有的行业和职位可能导致员工就业力趋于下降;传统制造业领域一般需要更多的专业技能,而新兴服务产业可能需要更多的非专业技能,这种需求差异如何影响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就业力水平较高的毕业生是否具有某些共同的行为特征,相同专业毕业生就业力的培养是否存在某种相对固定的模式。这些都需要个人、组织和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和提升。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地方工科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编号:SGSY2009YB325)、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编号:2010-R-15337)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郭志文,B.I.J.M.范・德・赫登.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就业能力:一种新的心理契约[J].心理科学,2006,(02):485.

[2]郭志文,宋俊虹.就业能力研究:回顾与展望[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87―88,90―91.

[3]文少保.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01):102―103.

大学生就业问题例8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1、毕业生数量的整体增加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客观原因是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各个阶层整体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压力更大。由于近年来全球的经济增长缓慢,中国这个以靠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的劳动力市场受到影响,加上高校的连年扩招使得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势必增加全社会吸纳人才的压力,毕业生就业竞争也分外加剧,女大学生也不可避免。

2、传统观念中的性别歧视

传统的中国伦理导致人们养成了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观念,如“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夫唱妇随”、“夫贵妻荣”等,因此,在社会分工和家庭分工上,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应该是男性,干大事的拿主意的应该是男性,而女性只能是处于辅导和从属地位,这些传统的落后观念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潜在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为主要载体的市场主体是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原则来开展经济活动的,而女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势必是要生子的,而整个孕育过程要时常中断工作进程,再加上女性在体能及精力上的确不如男性,因此企业考虑自身利益而更倾向于选择男性大学生。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1、不正确的就业观念

市场经济愈来愈发展的当今时代,大学生毕业后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校等大单位工作,并希望所去的单位名声好、效益高、生活条件舒适,女大学生也不例外。而目前,我国最需要人才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型单位,部分女大学毕业生不切实际的抱着过高的期望值,这是导致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女大学生中普遍流传的“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让她们觉得不能如何通过努力提高自己,而在竞争中胜出,而她们是希望找个好丈夫逃避就业竞争。四年大学下来,没有学到一点真正有用的知识,素质平平。当她们面临找工作的压力,面对就业单位的层层考核筛选时诚惶诚恐,自卑怯懦,找工作结果自然不理想。

3、实践不足影响就业

大多数的女大学生比较勤奋,在学习成绩上一般优于男生,但女生普遍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且过于看重学习成绩,不愿参加更多的文体活动,忽略了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缺乏竞争意识和冒险精神,且工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与男生存在一定差异。一些用人单位根据往年招聘女大学生的经验,认为女大学生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上往往显得犹豫不决、难以迅速果断地作出决定,致使其行为对企业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因此在与男生参加同等的就业竞争时处于劣势。

三、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1、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虽然社会的就业环境存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还是有很多的女学生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只有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增长知识和才干,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上风。女大学生要充分抓住在大学的学习机会,开阔视野,加强自身修养,学好课本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在找工作时自信凸现优势,才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高校要指导女大学生树立未雨绸缪的观念,确立职业理想,并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要制订毕业生就业法规政策、收集职业需求信息、组织市场招聘、开设职业生涯培训、讲授求职技巧、跟踪市场、调查研究等,指导毕业生正确择业。要从新生一入校就开始,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按照社会的需要,塑造和完善自我,并对其以后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认识。

3、根据市场调整培养模式

高校要把握社会和市场对女大学生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基础学科和特殊学科的教学优势,转变传统的“知识本位”思想,充分尊重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积极培养她们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女大学的品德、知识能力和心理生理等素质的发展,全面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使她们从专业型人才向全能型人才转变。

要增加实践操作、参观学习、志愿服务、勤工俭学、岗位见习等实践环节,鼓励女大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农村中实践,实地调研考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找准定位,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要以社团为依托,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参见各种社会实践,培养她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使其增加阅历,锻炼能力。

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女大学生提供锻炼和提高综合素质的舞台,同时,结合市场发展的需求,高校也可以尝试因材施教,使开设的课程、选课的科目更有弹性,方便女大学生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四、结束语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着重重困难和压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所以在社会需要竭力改善这一问题的同时,女大学生也应该乐观勇敢地面对现实,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要结合自身的能力,去发现机会,创造机会,努力实现自己的就业梦想。

女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尽一切力量为女大学生的就业创造环境和机会,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指导状况调查研究——以黑龙江省三所综合性大学为例,陈锋,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01).

大学生就业问题例9

1 引言

人能就业,人能乐业,人能创业,势必能出现天清地朗,长治久安的大好局面。大学生是国家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事关国家发展大计。

2 认清形势,正视困难,看到光明

我国的就业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人口存量较大,每年平均增加1500万人;二是返乡农民工仍有2000多万人需要重新就业;三是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人,为历史之最,同时历年积累的近100万毕业生仍需就业。当前就业面临的形势是:(1)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缩小了就业空间。(2)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就业,有的裁员减薪,有的停业倒闭。(3)劳动力市场管制增加了劳动力成本,短期内会减少劳动力需求。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是结构性的。有时间结构,有区域结构,有能力结构。在时间结构上,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劳动力市场在短期内不可能解决大学毕业生的超量供给。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心向大地区、大城市、好专业、好岗位,不太愿意到基层单位和边远地区,从而增加了就业难度。在能力结构上,由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能完全适应职业途径的需要,不能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致使要人单位找不到合适人选,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在一定时期内大学生就业的确存在很大困难。但是前景是光明的。因为:第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会越来越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广阔的空间,事业兴旺必然众民受益。第二、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已持续采取各项就业政策,创造了更好的就业环境,会更好的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愿望。第三、高等教育必将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针对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地进行改革,完善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高等教育的角度看,只有具备了就业能力,才能实现大学生的就业愿望。

3 全方位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所谓就业能力,是指个人所具有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知识技能,以及良好的态度和健康的体能等的综合素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全方位、多层面地作出努力。

从个人方面讲,必须千方百计、孜孜以求地提高就业能力。第一、要设计好人生、职业的目标、路径。目标可大可小,可远可近,就终生讲,目标不妨高远一点,然后步步向前,稳步地到达高远的目标。“望峰行健,?(读饿)地步实”,是走好人生道路的好经验,要走好人生之路,既要眼望高远的目标,又要审视清楚实情,以稳健的步伐不断前进。第二,要持之以恒地学习,求知、求能、求真、务实,使自己成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第三,要审时度势,查缺补漏,不断自我完善,使自己始终都能适应客观要求,成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优秀人才。

从学校方面讲,一是要全力以赴治本。即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年年都能为社会输送适应形势要求的有德有能切实管用的毕业生。为此,大学要坚守核心价值观,重视社会责任感,注意对创新方向的正确引导。大学应按照国家和地方需求,科学定位,构建多样化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给学生以多种选择,要对学科专业结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同时,应优化培养方案,以提高本科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对研究生的培养应调整类型结构,可适当增加职业型或专业型学位研究生,缩减纯学科型研究生的比例。大学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应更加注重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二是要千方百计解难。面对就业难的局面,学校要从积极应对和全面服务入手,把中央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开创大学生就业的新局面努力奋斗;要积极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和服务,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引导,调动学校、社会、企业和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动脑筋,狠抓落实,全面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多年来,全国各高校采取多种措施,全力以赴地做着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例如,北京大学确立了“全员参与、全面支持、全力投入”的指导思想,采取了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了《基层就业工作手册》,每两周一次的校系两级就业工作例会和简报制度,推出“职业茶空间”活动,加强职业咨询与辅导工作,开展“一对一”重点引导和帮扶工作等一系列措施,“让每一位有就业意愿的学生都找到工作”。再如清华大学,在工作的“早、快、深、实、细”上下功夫,认真研究国家出台的新政策,制定学校配套就业办法,积极主动地走出去,联系地方政府、企业集团、行业协会,举办地区、行业、集团大中型招聘会,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发挥规模效应,带动整体需求;依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选聘等途径,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发挥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的力量,积极发挥校友的作用,开拓就业市场和就业领域。

从政府方面讲,要总揽全局,多方举措,不断破解就业难题。从去年年底开始,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以空前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和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诸如扶助企业稳住现有岗位;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通过扩大内需拉动更多的人就业;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服务促使其尽快实现再就业。从有关部门获悉: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目前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确定2009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全面启动,将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计划派遣万名左右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开展志愿服务工作(《2009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见2009年4月15日《光明日报》)。其他的举措还有许多,不再一一赘述。所有这些政策措施覆盖面之广前所未有。

4就业的思路、决策、措施

4.1 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路子

一个人从母体一坠地,便紧握拳头哇哇地哭叫。这一形象是在宣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生存是一个人最本能的要求。对开始寻求就业的人来说,要眼睛向下,看见芝麻、绿豆,就要躬身把它捡起来。有过饥饿困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饥饿无奈的时候,那怕只有几粒瓜子啃啃、几粒豆子吃吃,也能救一时之急。在就业艰难的情况下当有业可就时就要就,不要挑肥拣瘦,?于幻想。当就业以后有了条件时,可适时择业,继续累积资本,增长才干,走上创业之路。

4.2 走重实践、重基层、重进步的路子

实践出真知,基层有实情。有真知,懂实情,对做人、做事、做官,都有很大的好处。2009年4月初召开的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上传递出的信息显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重在实践锻炼,重视基层经历等,将成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关注点”,“中央选拔新一轮年轻干部,重实践重基层成用人导向。”(2009年4月10日《中国剪报》第039期)

面向基层就业是中央精神。自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以来,各地区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但是,这与广大基层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相比,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要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对高校毕业生来说,面向基层就业是一项重大和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面向基层就业有如下三点好处:一是有更广大的职业发展空间。高校毕业生在基层会相对比较突出,因而也就比较容易进入到高层岗位,比较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有利于职业素质的提高。在基层就业 ,大都是重要的基础性岗位工作,事情多、任务重、要实干,因而需要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自己动手处理复杂棘手问题的能力,经受基层工作的磨砺,有利于增强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职业竞争能力。三是有利于职业探索期的职业定位。基层就业有更广阔的职业、职位选择余地,职业和职位的转换成本也相对较低,在职业探索期能更快更容易地确定兴趣与岗位相匹配的职业。

5 自强不息,立志成才,实现理想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古训,激励了世世代代的人。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切实实践这句话,就一定能成为优秀人才。

大学生就业问题例10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一)大学扩招的现实影响分析

据统计,2013年江苏的高校毕业生数目总数高达53.2万人,创历史新高。在2012年尚有4万多名毕业生未就业的情况下,2013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2012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总数52.6万人,截至2012年11月6日,江苏高校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91.76%,实现就业总人数达48.27万,出现学历越高,就业率越低的倒挂现象。

(二)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分析

据教育部对部分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只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可见毕业生就业难、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相对人才集中的大城市、大企业和大公司而已,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是绝对不足。

(三)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分析

事实上就业难的原因还有大学生心态的问题,认为大学毕业就是精英。有些学生认为到了大学里不用学习,大学四年过去了,等到找工作时,发现自己除了有一张毕业证外,什么都没有。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就是“精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过分在意单位的规模性质、地理位置、起点待遇,往往失去了一些好的就业机会。

(四)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分析

金融危机也是近年来就业难的原因之一。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但是其后续影响仍然存在,这给本来就不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严重的负担,刚毕业的大学生在面对就业竞争的严峻情况下又缺乏经验,更容易被淘汰。所以我们广大的大学生暑假应该到与自己专业相符合的单位去实践,以增长自己的实际生产能力。

(五)大学人才培养定位脱节分析

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关系到大学生就业的根本原因。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时代脱节。大学教育主要偏重于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传统的教科书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学课程与现实需要有一定差距,学生就业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 学生动手能力差。由于与现实脱节,现实工作中的一些最基本的应用,学生都不一定会,整体职业素养欠缺。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及思路

(一)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是就业率提高的关键动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就业与择业的认知和理解也在不断的变化,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有些家长对现在的时势不太了解,停留在传统的就业观念里,认为就业就是要追寻大城市的大单位还有政府部门的工作。而事实上,人生价值的实现可以体现在不同的职位、不同的工作种类。在校大学生应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更能发挥自身实力的工作岗位。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

(二)政府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就业率提高的现实动因

人才的流动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就业体制,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同时,各级政府应提供优惠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从政府层面上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就业机会、创业支持提供充分的支持与保障。

(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是大学生就业率提高的根本动因

大学生就业问题例11

录用上的不平等:由于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使得大学毕业生增长速度大于社会工作岗位的增长速度,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这样劳动力市场就是一个买方市场。是否录用,制定什么样的录用标准,都由需求方用人单位说了算。用人单位是需求方,面对众多大学生求职者,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对于选择男生还是女生的问题,出于雇佣女性成本的考虑,通常优先选择男性求职者,而不是女性。有一些用人单元虽然给与女生就业机会,但同时表示:在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即使大量需要女性的用人单位在招收毕业生时,也从最有利于本单位的角度考虑,往往对女生要提出附加条件。比如:三年内不许结婚;五年内不准生孩子。甚至有的用人单位会提出与工作没直接关系的要求。例如,对女生身高相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把“没有男朋友”列为录用女生的前提条件。

就业待遇的不平等: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在职业领域,男女平等既应当体现在就业机会的平等,也应当体现在就业之后的男女同工同酬。而现实情况是,在就业领域男女平等原则并没有得到完全实施,第三期中国女性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中,针对女大学生所在的高层人才调查数据显示,最近3年,发展机遇上,有30.8%存在“同等条件下男性晋升比女性快”的情况;有47.0%存在“在技术要求高、有发展前途岗位上男性比女性多”的情况。在工资报酬上,从全国范围看,男女两性劳动者的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在业女性劳动者年均收入仅为男性的67.3%和56.0%。整体较低的经济地位,使得女性在求职和工作中没有足够的话语权,获取应得的权益难度加大。

就业领域的不平等:中国女性的职业分布相对集中,以从事教育、卫生、饮食服务、文秘和演艺等行业居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层次越高、职位越高的岗位,女性从业者所占的比例越小。也可以这样认为,女性所从事的工作,归根结底都与性别的差别有关。女性就业增长最多的行业是一般是社会生产的辅助和服务性行业。在管理决策和专业技术这样一些社会支柱行业和领域里,男性一直居于统治地位。女性占有的比例很低,而且增长缓慢。在高层人才所在单位,一把手是男性的占80.5%。传统的性别分工,深刻影响着工作场所的男性优势和性别不平等。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大学生是一种高素质的劳动力商品。用人单位作为经济实体,一切行动的最终目标是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用人选择新员工即购买劳动力商品时,必然希望付出最少的用人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收益。按照根据贝克尔的歧视理论,选择女大学生,即使二者对单位的贡献是相同的,用人单位也要为女大学生额外支付一笔自然附着成本。自然附着成本是指女性因为结婚和生育而产生的生育保险费与女工劳动保护费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社会劳动才能被市场承认,而生儿育女等家庭劳动不具有市场价值,那就意味着用人单位为女大学生支付的自然附着成本,不可能为他带来经济收益。两相比较,女大学生劳动力的性价比明显低于男大学生,因此,在用人单位眼中,男女大学生是两种不同的商品。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用人单位自然愿意选择男大学生,而不是女大学生。

(二)社会文化原因

由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超过半数的男性与女性认同“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主,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的观点。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定位使得人们形成了“男性优于女性”的习惯思维,深刻影响人们对女性工作能力的评价。这些观点让用人单元先入为主地认为,女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工作能力不如男生,又会因为要照顾家庭占用很大一部分精力,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因而不愿招用女大学。因此,女大学生就业难表面看是个别情况,实质是普遍的存在于人们内心的歧视女性的社会潜规则发挥作用。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角色教育,以及现实就业领域的狭窄,减弱了女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求职过程中,一些女生容易产生自卑和依赖心理。求职时,等待学校、家庭的安排,不去主动寻找就业信息,忽视学习求职技巧,遇到困难那就退缩,不敢竞争,不会竞争。入职以后,没有进取心,只关心工作舒适,不追求工作成就。这种选择模式与用人单位的职工行业规范发生错位,无法获得单位认同,当然不可能取得成功。

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