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8-03 19:22:19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例1

日前,汉王科技2011年业绩报:营业收入5.33亿元,同比下跌56.90%;净利润-4.97亿元,足足下跌665.06%;稀释后的每股收益为-2.32元。再度将刘迎建、汉王电子书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中国企业报》记者看到,“2012年一季度,受主营产品电纸书产品销售收入下滑,汉王科技总营收入再度减少35.79%。同时,1—6月份还将出现1200万元—2400万元的亏损额”。

曾经以“其他手写产品、OCR(光学字符识别)产品、人像识别”为主营业务的汉王科技,在2009年无意中踏上全球电子书井喷主通道后,迅速转变业务重点并以电子书业务在登陆资本市场后创造高达175元高价股神话,如今在“电子书”昙花一现式发展后迅速被打回原形,令人大跌眼镜。

在深交所、上交所先后新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意在扭转上市公司众多垃圾股“腐而不死”的背景下,主营业务持续下滑、其它业务增长乏力、经营业绩大幅下滑的汉王科技是否会成为“第一退市潜力股”?

投机主义

现在看来,汉王科技在电子书这一产品,存在着较大的“投机主义”,依靠电子书项目在资本市场赢得的短期辉煌,同样也因此身陷当前的巨亏泥潭,成为汉王科技发展中的“双刃剑”。

早在2008年,汉王科技首次申请IPO时,其主营业务中并没有电子书这一产品。2008年下半年中国证监会紧急对IPO叫停。直到2010年3月汉王科技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电子书迅速成为推动企业IPO的拳头产品,不仅带来更高的盈利预期,还全面推高企业的股价。

2009年电子书在欧美市场上市后被迅速引爆,随后汉王科技则以电子书代言人的身份开启中国电子书市场。好景不长,随着苹果iPad平板电脑的上市,电子书的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迅速被平板电脑所挤压。

2011年5月,汉王科技对部分面向个人消费的电纸书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调整,调整幅度为在当时市场价格基础上下调15%—40%,调价涉及的产品型号占当时电纸书全系列型号的38%,其销售收入占2010年电纸书产品总销售收入的42%。

曾被汉王科技视为挑战苹果的拳头产品的电子书,在2011年毛利率大降52.82%、营收大降74.97%。曾被汉王科技寄予厚望的平板电脑,2011年毛利率为-52.81%,营收大降82.18%。企业的综合毛利率由2009年的51.12%、2010年的40.05%,迅速跌至2011年的18.09%。

“降价抛售”并未能挽救汉王的电子书,反而拖累企业在手写识别、OCR、笔迹输入、人脸识别等市场和产品上的投入和拓展。《中国企业报》记者看到,截至2011年度,除电子书业务营收突破亿元外,其它产品的销售收入均未能达到亿元。

更为讽刺的是,相对于苹果的平板电脑在全球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汉王平板电脑却以大幅亏损在销售,“卖一台亏一台”业务已经让汉王科技难以在平板电脑市场上继续投入。同样,最新推出被寄予厚望的汉王彩色电子书C18,也因与平板电脑过度相似、功能过度单一、价格过高等弊端,上市以来并未“一炮打响”。

软硬之辩

随着电子书业务2011年销售收入占比从2010年的75.22%下降至44.93%,被打回原点的汉王科技,开始重新强调在手写识别技术市场、OCR技术市场、笔迹输入技术市场、人脸识别技术市场等的投入与发展。

在2011年报中,汉王科技强调,“公司专注于以模式识别为核心的智能交互领域,从事本领域相关的软硬件产品生产、行业应用、技术授权及平台服务。所处行业为软件业,细分行业为智能交互软件,市场可细化为手写识别技术市场、OCR技术市场、笔迹输入技术市场、人脸识别技术市场及电子阅读器市场”。

自称是软件企业的汉王科技,就主营业务来看,仍是一家靠“出售硬件”盈利的传统制造型企业。市场咨询公司IDC的“2011年中国电子阅读器市场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汉王科技2011年市场份额达到59%,仍是中国电子阅读器市场中的领军厂商。但与其2010年度的市场份额80%相比,下降较为明显。

当前,汉王科技还未能向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展示其强大的软件创新实力,仍停留于以软件开发依靠硬件终端销售的传统商业模式。特别是在汉王科技引以为荣的“智能交互技术”上,汉王科技还面临多宗知识产权官司缠身尴尬,其未来重点投入的智能交互产品和产业的拓展则属于细分市场,面临着增长速度慢、市场规模小、进入门槛高等一系列尴尬。

从押宝电子书到如今回归智能交互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摆在汉王科技面前的“路障”并不少。汉王科技坦言,“公司产品所处的细分行业市场均为充分竞争的市场,分散经营的程度较高,具有产品多样化、应用领域广泛、更新速度快等特点。这决定了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为技术壁垒、产品及行业应用壁垒、资本壁垒、渠道网络壁垒、人才壁垒等几个主要的方面”。

软件企业依靠硬件赚钱,最终硬件产品无法盈利,却又宣称要转向软件,汉王科技的如此反复,到底是为什么?

战略危机

面对2011年国内电子书市场的剧变,汉王科技的降价促销手段目前已经被认为是重大战略失误,直接反映出公司管理层对于市场变化、技术创新、产业竞争的判断不准备,缺乏对整个产业的控制力和话语权。这也进一步加深市场投资者对于汉王科技未来发展走势的担忧。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例2

本文分析了科幻电影的特点并根据科幻电影的特点延伸到科幻电影中所出现的未来的产品的特点和发展方向,通过对以往科幻电影中所构想的产品已经实现的例证进行分析,结合现实科技的进步以及人类对智能生活的需求,论述了科幻电影中所勾勒出来的未来世界中的产品对现实设计的隐性的影响作用,进而分析了研究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产品对研究现实产品设计的影响作用以及可行性,提出了科幻电影为现实设计提供了想象力的来源和现实需求的支撑点,从而论证了科幻电影中构想的未来产品对现实产品设计影响的重要性。

现如今,科幻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受到大众对电影审美的青睐,尤其是国外的一些大制作的科幻电影屡屡刷新了票房奇迹,不难发现,人们如此钟情于科幻电影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对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现实中无法触及的事情的一种猎奇心理。由于科幻电影不同于魔幻题材、玄幻题材等其它想象类电影,科幻电影往往是基于一定的现实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也可能是基于某些假定的科学理论再加以文学加工创作,通过电影的手法呈现出来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电影种类。在科幻电影的所有题材中一般以描述未来人类生活的故事为主流题材,既然将电影的时间元素设定为未来,就必须要展现未来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的基本生活方式,电影的创作人员往往会根据某些已经实现了的科学技术通过想象力的融合创造为观影者描绘一副未来世界的景象。通过早些年的科幻电影中可以发现这种想象出来的未来世界从某些层面上来说并不是完全不切实际的,这就如同凡尔纳在写《海底两万里》时所 “设计”的那个在水下能航行的机器一样,这样的想法在当时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而现在潜水艇对我们来说却司空见惯的军用产品了。站在当今的时代重新回顾一下上世纪90年代的科幻电影,我们会发现很多电影中出现的画面如今都已经实现了如平板电脑和个人PC的大量普及等,其实早在《2001:太空漫游》中这些产品就早已经“实现”了;《星球大战》中那些能在城市上空“飞行”的汽车如今也已经被研发出来了;生物技术的进步已经可以使人类通过基因的改变实现优生优育了,但其实早在15年前的电影《千钧一发》中,这项技术就已经被电影创作者大量的“应用”了。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科幻电影不单纯是对未来世界的想象,科幻电影也可能是对未来世界的一种预言,观众通过科幻电影传递出的影像学符号,形成了一种思维想象,观众很容易相信未来的生活就如同电影中所描绘的一样,由于电影的观众中包括了形形的从事不同专业的人群,自然也包括科学家,产品研发人员,技术专家等,因此当这些人群作为电影观众的时候他们会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些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世界的形象,与此同时,科幻电影也会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为科学技术的创新提供新的想法和灵感。

当科幻的电影的时间维度设定在未来的时候,那么未来产品就构成了整个电影的场景基础,以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科幻电影《遗落战境》为例,电影中所描写的故事发生在2077年,因此电影中所搭建的环境就要用大量的未来产品来填充,而电影中所出现的未来产品的设计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被定义成为一种电影道具,这种电影道具的设计不同于真实的产品设计,根据电影情节的需要,这种电影道具往往要符合电影中某项特定的场景或实现某些特定的功能,在《遗落战境》中要想实现男主人公在废弃的地球上快速穿梭移动,并且能保护男主人公不受到辐射的伤害同时还要具备攻击和防御能力的飞行器就在电影中应运而生了。这种飞行器往往有着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见的一般的产品,这种飞行器的造型往往以航天器的造型为原型,因为航天器的设计通常代表着一个时代交通产品制造的最高水平。在关于未来的科幻电影中,这种交通类产品设计是最为典型的,电影创作者所设计出的未来产品都是基于想象力的拓展和延伸,是一种理想化的世界,电影创作者对未来的产品有一种美好的期待,这种期待是缘由对现实生活中的产品所无法达到的某种功能的渴望,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渴望能有一种交通工具可以实现快速到达目的地,并且不会造成城市的拥堵,而这样的理想产品完全可以通过科幻电影表达出来,在科幻电影中,飞行器是再寻常不过的交通工具了,人们的出行都穿梭于城市的上空, 而所有科幻电影中所呈现出来的飞行器的造型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造型的装饰手法极具未来的元素集合,在产品造型中多使用一些大的直角转折,产品整体成流线型的造型,一般将产品的主色调设计成白色或金属色,再配以具有科技感的蓝色做辅助色。同时,产品的细节搭配蓝紫色或蓝绿色的光线,产品自动化程度极高,并且产品往往拥有大的可触摸式的屏幕,操作都是通过屏幕来完成的。这样的产品形象定位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未来的具有科技感的概念产品,普通大众获知这样的感受大部分源于外界的灌输,而科幻电影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获知途径。因此,当产品设计者对现实产品进行设计的同时,也会考虑大众对于产品外观直观的感受和接受程度。不难看出,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产品不仅对大众的认知产生了影响,同时也为设计师提供了设计灵感和思路来源。

虽然现实的设计是以基于人类现实生活需要为基础的,并建立在现有技术所达到的范围内进行合理的整合创新,但是科幻电影却往往是基于想象力的创造,并通过想象力的构想产生对未来生活的愿景描绘的外化表现形式,可以说,科幻电影中的未来概念产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生活高度现代化和高度自动化的渴求,这样的需求可以为现实设计提供设计构想的支撑点,无论从产品功能到产品外观的设计,设计师都可以从科幻电影中汲取灵感,通过合理想象力的整合,激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设计师很容易获取新的思路。因此,科幻电影中所呈现出的未来概念产品很可能是人们在现实中对未来生活的写照。尤其是应用于科技产品或电子产品外观设计上面,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产品的出现对这类产品的外观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人们在选择科技产品的时候往往习惯性的选择符合自己以往审美认知习惯的产品,而科幻电影中所出现的未来产品向人们呈现出来的就是这样的一些以理性的科技感元素构成的产品。对这类产品而言,外观简约就是最大的装饰,如同科幻电影一样,产品的造型基调往往以简约理性的外观设计为主,这样的造型与科幻电影中展现的未来产品一样,产品的外观以几何形造型为主,并不会配以太多的装饰元素,产品的色彩也同科幻电影中的概念产品一样,色彩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从这些产品的设计风格上不难发现科幻电影中未来产品的影子。因此,科幻电影中所出现的未来产品对人们的产品审美品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人们的审美品味提高以后意味着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更加关注产品的设计感,而具有科技感和未来感的产品会受到人们的青睐,对现实设计而言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因此,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产品对我们现实的设计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例3

科幻产品凭其奇特的功能、神秘的科技和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造型,总能让观众拍案叫绝。而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原来只局限于科幻小说、电影中关于产品的科幻构想,开始与现实的产品设计相结合,被实体化为可触摸的产品模型,甚至有些产品的研发突破了技术、材料的瓶颈,逐渐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

一、 科幻产品的内涵

科幻产品在辞海里的解释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幻想产品。它是把科学技术上的最新成果、最新发现以及在这种基础上的合理预见与产品设计相结合,形成对产品发展趋势的宏观预测。它的设计意图往往针对未来时期内人们的潜在需求。在技术上一般采用最先进或未来的技术,在产品造型上表现前卫和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使用方式上,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开发新的使用方式,强调合理的人机关系;在材料的采用上,彰显新材料对产品造型和功能的作用。从整体上看,科幻产品大胆演绎着技术、使用方式、材料对人们未来生活的影响,具有强烈的超前意识。

二、 科幻产品对现实产品设计的作用

幻想性和科学性是科幻产品的两个显著特点。它们为现实产品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源泉。

幻想性是指定义科幻产品使用方式的创意。幻想性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人们不能依靠现有的工具去有效地解决生活中新出现的问题,一些具有创造性大脑的人便开始对现有工具进行改良,以产生适应问题的新使用方式;另一种是由于赖以生存的社会,自然等环境的发展变化,人们开始依靠现有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推测未来人类的环境发展趋向,并相应地构想出适应环境变化的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新造型和使用方式。在21世纪家庭中,对于处于紧张工作中的都市男女来说,时刻保持居室的地面卫生是件困难的事,居住者很希望拥有能够独立于人的吸尘器。科幻电影《第五元素》展现的23世纪智能吸尘器,为他们提供了解决的方法。影片中反派人物左格故意摔碎杯子于地面时,智能吸尘器的感应装备首先探测到垃圾的出现,自动行驶至杯子碎片的地方,进行清理。这种以电磁波反射为基本原理的智能型吸尘器的创意为后来现实智能吸尘器的设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据中国国家专利记载,第一个智能吸尘器的原理与《第五元素》中吸尘器极为相似。

科学性是指科幻产品中蕴含的科学技术,主要包括尖端技术、未来技术和具有新特性的新材料。科幻产品具有比现实产品更强大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科技先进优势。以工程技术为例,虹膜识别技术是目前生物识别领域里最为尖端的技术之一。它的原理是将因人而异的虹膜资料储存起来,以供核实。最先展示虹膜技术实际应用的是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在影片中,它被广泛用于地铁、商场乃至国家安全机构的安保系统中。想要通过门的人,只需对虹膜扫描仪眨眨眼睛,扫描仪瞬间便能够确认身份以决定是否开门放行。影片上映两年后,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博览会展出了现实版的虹膜认证系统。将它应用到需要门禁的地方,开门者只需将眼睛靠近虹膜识别器扫视一下即可。虹膜技术的诞生改变了门的传统设计思维,将以锁、把手为重要部件的门转变为无锁、无把手的新型门。

三、 科幻产品影响下的现实产品设计

科幻产品以其新的使用方式、领先的科学技术和奇特的新材料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实产品改良与研发。它试图向人们展示着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使用方式在产品设计中的恰当应用,将会更适应人们日益变化的生活。现实的产品设计应虚心地考虑科幻产品的“前瞻性的建议”,敏锐地察觉到新技、新材料的出现和新使用方式的需要,并能将它们快速地应用于现实产品设计中,转化为产品设计系统中有益的元素。

首先,现实产品的设计应运用科幻产品的新技术。产品发展的历史本质上也是技术发展的历史,技术水平的每一次跃进都会带来一大批新功能产品的出现,因此,技术在产品的诸多决定因素中是核心因素。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展示了同时具有“顺风耳”和“千里眼”功能的可视电话,引起人们的热捧。此后不久,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始正式投入研制可视电话。直到芯片技术、传输技术、视频编码技术等技术研发成功,可视电话终于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在一些地区得到普及。可以说,正是现实产品设计研发和运用了科幻可视电话中的相关技术,催生了现实的可视电话。

其次,现实产品设计应关注科幻产品新的使用方式。目前,人们对于生活的物质需求可以借助于不同的产品设计得到解决。但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看,我们现在使用中的某些工具未必是最适合于解决人类相应需求的工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科幻电影《回到未来2》对于都市里车辆纷杂,交通拥挤的局面,“会飞的汽车”终于从荧屏走向了现实。2009年3月,美国特拉弗吉亚公司推出了世界首款飞行汽车――“飞跃”汽车,并取得试飞成功,当你想“飞行”时,只需按一下按钮,15秒内汽车将变成一架展翼的飞机,不想飞时机翼可以折叠起来变回汽车。

第三,现实产品设计应借鉴科幻产品使用的新材料。在《终结者3》T-3000机器人可以任意变成人、直升机的形状,这种能力得益于名叫金属玻璃的材料。金属玻璃是金属与非金属在溶融态后快速冷却形成的,具有类似玻璃结构特征的合金属。它的强度比钢高了3倍,弹性大10倍,敲不烂,打不碎,却可以在控制温度的条件下随意捏制外形。目前,这种材料应用较多在变压器、高尔夫球棒、机器零件和穿甲炮弹上以代替原来相应零件不足。随着新型合金属的产生,金属玻璃将会有较大的应用空间。现实产品的设计师应对作为产品载体材料的发展有较强的敏感性,因为新材料的恰当使用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产品功能的补充,而且很可能开启了一种新的造型风格。

【参考文献】

[1]余建荣,王年文,胡新明.工业产品设计. 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8.

[2]袁维忠. 材料试验. 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4.

[3] 导演:吕克・贝松. 《第五元素》. 哥伦比亚.1997.

[4] 导演:斯蒂文・斯皮尔等. 《少数派报告》. 美国. 2002.

[5]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 美国米高梅公司. 1968.

[6] 导演:罗伯特・则米杰斯. 《回到未来2》. 美国. 1989.

[7] 导演:乔纳森・莫斯托. 《终结者3》. 美国翠鸟电影公司. 2003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例4

论坛上,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装饰装修委员会秘书长张仁指出,中国的家装行业完全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产物,住宅装饰装修对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和构建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贡献突出。“在行业经过十多年发展后,我们要思考未来家居的发展靠什么?很显然要靠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面对金融危机这一社会发展新形势时更要扩大内需,保增长,促发展。”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例5

正文:

现代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由会计信息生成和会计信息加工利用两个子系统构成,其目的在于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却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步伐,现行会计在反映高科技企业的业绩及潜力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拟对现行会计体系对高科技企业的反映不足加以分析,以期建立适应高科技企业特点的现行会计体系。

笔者认为,建立适应高科技企业特点的现行会计体系可以从总体观念、会计信息生成系统和会计信息加工利用系统等三方面进行。

一、高科技企业应建立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的会计支持系统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形态,我们称之为信息经济社会[2].在信息经济社会进程中,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必然导致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报告体系、职能、方法进行重构。高科技企业的经营思想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发生的各种关系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这就要求高科技企业更新会计管理观念,实施更具有全局性和竞争性的战略管理,建立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的会计支持系统。

(一)树立面向未来的时空观念

高科技企业的飞速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树立一种面向未来的会计时空观。第一,要彻底抛弃以过去为重心的理论体系和观念;建立面向未来的会计观念和理论体系。第二,构建一种紧跟时尚的面向未来的会计组织结构体系及方法体系,便会计系统与周围环境紧密地融为一体。即会计系统应该注意未来,因为未来才是变化的价值的根源。

(二)建立动态时点观高科技企业的风险大,应充分认识并接受动态变化中的风险因素,深刻领会风险与机会并存的客观事实,建立新的风险观念,从动态角度对会计环境及会计要素项目进行评判,建立与之相应的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实施时点为基础的动态实时会计系统,建立实时报告系统。

(三)树立积极的风险观念

面对高科技企业的风险,忽视或逃避都不是办法,我们应该通过积极的风险管理,有效地预测和控制风险;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风险是收益的孪生物,风险与机会总是并存的,逃避风险就是逃避收益。

会计面对这个多变、易变的环境,想要以不变应万变是根本不可能的。如w.史蒂夫。阿尔伯切特先生所假设的那样,会计界应该承认这种现实,承认不能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是会计的最大风险,承认传统的会计方法下提供的会计数据有虚计的可能,承认风险与不确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从而建立全新的风险观念。①承认风险的必然与可能,采用积极的方法去认识、反映和控制风险,使会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风险反映系统,一个预警系统。②承认风险与收益并存,正视风险,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积极地创造收益。③深化对风险本质的认识,将各种重要的资源以适当的方法记入会计系统,并尽可能地反映会计项目中的内在风险,便会计信息与用户的需要密切相关,真正具有决策价值。

(四)树立资本为重心的观念

会计学的重心是什么?这是决定会计信息范围、结构、层次及特征,决定会计理论及方法体系构建的关键。在现行会计中资产作为财富的代表,使得财富的会计计量有了可靠的基础,但却由于人们习惯于将资产和财产等同,又极大地限制了它所代表的实际范围。高科技企业会计必须强调会计资产向资本转移,扩大会计资产的范围,将一切具有目前价值并可能带来或控制未来利益的资源尽可能纳入会计计量的范畴,从而使会计信息其有一般的经济意义及决策意义,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特别是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知识是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核心,知识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的权力正在代替财富的权力,成为主宰世界的力量。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会计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科技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高科技企业的会计作为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必须包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会计观念的目的是要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它所要做的是把环境看成是有价值并能被计量的经济资源;同时资产化为环境资产,即这种资产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社会效益,维护生态效益。该会计观念要求把眼界由单一的会计主体扩大到会计主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纳入会计的核算之中,以便衡量和揭示会计主体的活动是否给社会、环境带来经济影响,而不能仅仅从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出发进行项目决策,即从空间上要把会计主体放到其周围环境中考虑,使项目能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国家的长远社会效益,从时间上要防止透支未来,滥用自然资源。

(六)坚持创新的观念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3],是高科技企业的生命线!会计创新应包括结构体系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总体具有以下特征:

1.兼容性。资产计价以现值作为基本的计量基础,却不要求绝对的计价标准选择,即不要求在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等计价基础之间作出唯一性选择,也不绝对地排斥历史成本计价。

2.发展性。既要有发展的眼光,强调未来,但却不赞同把全部重点放在未来,充分反映现在,适当地揭示未来,才是较为适当的会计时空观。

3.一体化。会计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系统和监控系统,肩负着重要的风险揭示责任。因此,会计系统的构建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从微观与宏观共同的需要出发进行总体设计,实现会计系统的内外一体化、国际一体化。而对于传统会计中的各个分支,则可在网络化过程中通过会计理论、会计结构和方法的重构融为一体,以信息集成的形式体现不同的目的要求。

4.动态化。以动态的形式反映动态的发展变化,才是真正客观地反映世界变化的事实,真正与网络系统特点相适应,做到动态实时控制与现时的信息交流。

二、建立适应高科技企业特点的会计信息生成系统

会计信息的生成系统是以货币的形式,按照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信息处理程序,采用一系列信息生成方法,反映经济过程及其结果,提供信息用户作出经济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财务会计主要是一个信息生成系统,在反映高科技企业的业绩及潜力方面应注意在以下方面:

(一)对支出予以正确的费用化和资本化处理

1.正确处理研究开发费用。

高科技企业一般都要投入大量的研究开发费用,但现行会计制度将研究开发费用作费用化处理不适应高科技企业[4].因为这样处理的话,在现有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上,不仅研究成果无法在资产中得以反映,而且对研究开发费用投入很大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当前的业绩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很难从高科技企业的会计报表中了解到该公司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情况。不能深入地了解公司的经营与财务状况。

因此,笔者认为,应当根据研究开发项目的具体情况,同时考虑重要性原则,分别对研究开发费用给予资本化和费用化。若某项研究其未来前景将取得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并由此为企业开发出一项新的产品;或该项研究能对原生产设备或生产流程进行重大的技术改进,从而大大降低能耗,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及性能。这些研究开发费用应当资本化,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定期予以确认,反之,则按期予以费用化进入各期损益。在以研究项目未来前景为依据的基础上,可以研究开发费用的数额大小为参考依据,若某项研究费用的数额很小,且后期不再有投入,可以将其费用化,反之,则应当将其资本化。

2.正确处理从外部获得技术时发生支出

外购技术所发生的支出,可资本化;并购中获得的一项研发中的技术而且该项技术对企业而言并不能转作其他用途,这该作如何处理,应在合理估定该项技术之后将其计入当期费用。

3.正确处理营销支出

对于以提供网络、信息服务为主的高科技企业,在成立初期,往往投入巨额营销支出,同时提供许多免费或降价服务项目以争取客户。对这类企业而言,营销费用该作如何处理,笔者认为,应在成立初始年份资本化并在以后各收益期摊销。

(三)无形资产的处理

1.无形资产的计价

现行会计实务对可辨认无形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而且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只能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作为实际成本,开发费用不能资本化。这意味着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只能按少量申请费用确认。这种方法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实际经济价值和它们所能提供的未来经济收益。

对于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尽管无形资产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无形资产已超过了总资产的60%),但无形资产所包括的各个项目其性质又有很明显的区别,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产生的途径不同,为企业创造收益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无形资产我们应当区别对待进行管理。以技术内涵而分,无形资产可分为技术型无形资产和非技术型无形资产两大类[5],我们将技术型无形资产称为技术资产,即技术资产是指无形资产中以技术为核心的资产,如专利权、电脑软件、技术诀窍、人才技术素质和能力、研究与开发支出、产品创新等。这些技术资产的质量及其数量对企业未来时期的收益水平以及发展潜力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且直接影响高科技企业的生存与竞争能力。

技术性无形资产具有高收益的特征,其价值远远大于研究开发的成本,因此,对其计价的方法一是应反映实际经济价值而非历史成本,二是在不改变目前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的原则下,在自创无形资产的研发期间建立备查簿,记录所发生的支出,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研发支出的具体金额和研发项目的进展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确定高科技企业的价值。

2.无形资产的摊销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的摊销方法是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这对高科技企业是欠妥的。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很快,所以,对于无形资产的价值应在其发挥经济效益的期间进行分摊,摊销方法应反映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方式,采用有一定依存关系的摊销方法。合理地确定各会计期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根据无形资产所能提供的未来收益来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并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这是高科技企业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另一个要求。

(四)存货的处理。

1.存货发出计价

高科技企业产品与原材料等存货项目的跌价趋势明显,存货发出宜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不宜采用后进先出法。

2.存货期末计价

高科技企业产品的更新速度快,高科技产品存在着进入市场初期由于供不应求而使存货可能升值,后期产品滞销存货可能贬值的特征,现行会计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对存货计价的方法不适应高科技企业。对高科技企业的存货期末计价可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五)人力资产的处理

“科技以人为本”这句广告词指的是科技产品于人友善、操作简便。其实,人何尝不是科技发展最根本的要素呢?高科技企业的实力往往体现在公司拥有的人力资产上,人力资产对高科技企业收益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但却未纳入现行会计体系加以核算和管理。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人力资源定义为知识资本,对知识劳动既给予记入成本费用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形式的报酬,又给予股权形式的报酬,使员工能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在具体核算上,可编制“知识资本汇总表”和“购股权动态表”,并使用货币与非货币两种尺度进行计量。货币计量采用收益模型和成本模型,非货币法采用对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综合评价。在会计科目上,设置“知识资本”帐户,分人力资本、购股权等进行明细核算。另外,考虑到人才的再生产过程包括人才生产、人才流通和人才消费,人才再生产客观上存在着价值补偿与实物更新,因此可以设置“人力资产??人才折旧”帐户,通过折旧的会计处理,使企业在丧失一项人力资源时,又能重新取得新的人力资源,将人力资源资产化。

(六)风险管理的处理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以成为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高科技项目,由于自身的竞争性和不确定性,面临的风险巨大。这就决定了高科技企业必须进行风险规避,会计必须实行风险管理。例如,财务人员应配合相关技术人员收集资料,实施可行性研究,认真研究市场需求状况及企业未来开发方向,认真研究开发项目的未来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这样可以使企业的巨大投入物有所值;财务管理者要有广泛的经历和体验;善于“跳出框框”思考,能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独特的见解;加大提取科技开发费用的比重,提高风险准备金的比例,更加普遍地采用谨慎性原则,普遍采用加速折旧法,根据历史经验或行业标准合理预计产品保修责任等。

(七)收入的确认

高科技企业根据产品开发协议,可能在产品与服务尚未全部提供之前获得客户的付款,如果此时确认收入,必将加大高科技企业的风险,为此何时确认以及怎样确认高科技企业的收入是一个现行会计尚未涉及的问题。

(八)信息披露的处理。

为了不影响信息使用者进行判断和决策。因此,高科技企业会计工作应着重提供多种属性的报告:既包括最低层的原始数据,也包括高浓缩的综合信息;既包括定量信息,也包括定性信息;既包括历史信息,也包括预测信息等。特别是在无形资产披露方面,一是鉴于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应将其在资产负债表上列为各项资产之首;二是指出无形资产的披露原则应包括风险原则、保密性原则和易操作原则;三是建议利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披露无形资产信息。

二、建立适应高科技企业特点的会计信息加工利用系统

会计信息的加工利用系统是通过会计利用信息来实现参与经济管理的过程。会计利用综合信息,规划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控制经济活动,评价经济业绩。会计报表分析是会计信息一般加工利用的主要体现,管理会计实质上是对会计信息的综合加工利用。作为会计信息加工利用系统,在反映高科技企业的业绩及潜力方面应注意在以下方面:

(一)研发预算和成本管理的处理

高科技企业特征之一是成长快。高科技企业往往是开始规模很小,管理上很不成熟,但凭借其研究成果可以迅速发展成为组织和管理上日臻成熟的大公司。因此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制造成本法,已不能合理表述高科技企业的产品成本组成。以作业基础管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系统,将成为成本管理的主流,应进一步研究研发预算编制方法及流程、研发成本项目/产品的项目的成本构成、研发核算方法、基于财经管理的研发虚拟评价指标设立及考核方法、研发预算、核算及成本控制管理的相关问题。

(二)投资的处理

典型的高科技企业的产品来说,产品中的物质性材料的成本占产品价格的比重已微不足道,决定这种产品价值的主要是其中包含的人的创造力和领先的技术。针对这种变化,投资分析的不应以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投资分析的重点,应以知识的研究开发作为投资分析的重点,即把科技开发费用和知识的未来收益作为分析重点,建立适合知识研究开发的投资分析模型;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越来越多的公司表示公司员工是他们最重要的资产,公司的大部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源上。

(三)高科技企业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

现行的财务分析体系主要由财政部颁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指标组成,它们均参照杜邦财务分析系统以利润及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这些指标有不少缺陷:

收益指标容易纵、虚报或瞒报,不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盈利水平及盈利质量;杜邦分析体系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着重分析的是企业的获利能力。高科技企业的出现,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对资金的变现能力要求更高,运用这一体系很难预先判断企业财务风险。结合高科技企业的特点,笔者认为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要素应包括:

1、营业额每年增长率(至少15%);

2、税前销售利润率(即毛利率)(至少15%或更高);

3、股东权益报酬率(即净资产收益率)(至少15%或更多)。

4、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至少7%);

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率则是反映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创新能力越强,反之越弱,越无竞争力。发达国家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一般占其销售额的3%,高技术企业则达5%以上,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达10%,有的甚至达20%以上,而我国过去10年的企业研究开发经费仅占销售收入的0.18%~0.3%.表明我国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相当弱小,需要迎头赶上。

5、每股研发费用

6、成长流量=每股收益+每股研发费用

7、成长流量比=股价/成长流量

一般上市公司是以本益比(即市盈率)来衡量其股价高低的,高科技企业则应按“成长流量比”来衡量其投资价值。

8、非财务的每百人中研发人员数

9、年专利申请数

10、研发成果转产率

11、新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重

12、人力资源的构成

13、人力资本比例

14、无形资产的构成

(1)无形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比重。

当前,发达国家的一些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已占资产总额的50%-70%,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已成为知识经济产业的判断标准之一,也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2)技术型无形资产在无形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技术型主要包括专利技术、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与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人们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时,除了重视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外,更加重视技术型无形资产在无形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

参考资料:

1、周子剑,《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之友》2004(5)

2、可。伊恩斯蒂,《高技术产业管理》(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

3、马克、王大亮,《高科技企业的市场研究》,《销售与市场》2004(6)

李新春,《高科技企业的合约特征与企业家性质》,《中国工业经济》2003(6)

-

[1]《会计学》,第三版,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大趋势》,奈斯比特,1982年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例6

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对中国化纤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在国际方面,发达国家化纤产业进一步萎缩是其主要原因,同时,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和能力不断下降也为中国大力发展化纤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国内因素方面,目前中国的化纤技术水平处于“产品制造”向“差异化”转变的阶段,在国际化的分工中主要承接量大面广的化纤及化纤纺织品的制造,高档产品比重偏低。在这样的条件下,每一项技术的突破都将伴随着增量的快速发展,科技进步同时也将推动化纤产业的结构调整。以聚酯国产化技术水平统计为例,“十五时期”的建厂规模为15万~20万吨,加工费用在500~580元/吨;到“十一五”期间,建厂规模翻了一番,为30万~40万吨,相应的加工费用减至400~450元/吨。大容量、高起点、低成本国产化聚酯工程,实现了规模效能化、短程化。

目前中国的化纤工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整个化纤工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体系,包括相应的科研、人才培养和装备制造部门;其次,我国化纤工业在常规生产领域拥有领先的设备和技术;再次,生产的产品包括常规化学纤维、高性能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成为产品覆盖面及应用范围最广的国家。这些优势为化纤工业的科技进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为实现化纤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未来,中国化纤工业必然逐步承担起引领全球化纤工业进步的重任。

科技进步的主要体现

当前,我国化纤工业生产的化纤产品主要包括常规化学纤维、高性能化学纤维和生物基化学纤维三种大类。常规纤维的多功能化和高差异化,高性能化学纤维的低成本化生产和品质提升,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的研发、规模化生产及市场应用,常规纤维的绿色低碳生产技术是现在及未来中国化纤工业科技进步的主要体现。

第一,常规化学纤维的多功能化和高差异化。目前,差别化纤维主要集中在细旦、粗旦、有色、大有光和全消光等技术层次,从差别化、商品化品种分析,多集中在规格、截面的变化方面。实际上,这种差别化只能算作是“常规”。而阻燃、抗静电、吸湿透汗、导电、抗菌、远红外、高收缩、高强包膜、抗起毛起球等,才是发展重点。

第二,高性能化学纤维的低成本化和品质提升。高性能纤维是全球化纤的发展趋势。近十年,全球高性能纤维以接近30%的速度在增长,未来5~10年将是高性能纤维发展的黄金期。对于中国高性能化学纤维的发展,应吸取常规化纤发展的经验,从下游往上游发展更有优势;要紧盯国际化纤发展方向;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注重回收技术。

第三,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逐渐退出受资源和环境约束较大的常规化学纤维生产,并重视适应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加快开发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面料生产。我国化纤工业在这一方面,提出了“支撑体系建设”方案,明确了生物基化学纤维未来3~5年“三替代、三结合、三重点”的发展原则,同时,也制定了“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科技与产业发展30年路线图”。

我国生物基化纤发展的主要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开发替代石油资源的非粮生物基原料、新型生物基化学纤维;突破生物基纤维绿色加工和新工艺、装备集成化技术,实现产业化生产;开拓生物基化学纤维运用领域,促进产业链跨越与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第四,常规纤维的绿色低碳生产技术。高、新技术在常规纤维发展中可以解决技术问题,改造提升工艺、装备、过程控制及管理问题,以达到提质降耗、优化工艺、清洁生产的目的。通过技术创新、开拓先进材料,进而改革创意和产品,将纳米技术、生化技术等现代技术相融合,开拓21世纪尖端材料。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例7

目前,从甘肃省两个科技园发展来看,总体状况良好,区域的特色产业发展明显,带动效应逐渐突显。如天水农业科技园区主要以航天育种、食用菌、奶牛培育、盆花栽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等30多项适用新技术为主,并首创沙培法培育番茄树的栽培技术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形成了以航天种业、果品、蔬菜、畜牧、农产品加工五个特色产业。该园区的发展模式是农业科技企业研发农产品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使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产业化辐射带动效益增强。从2010年的数据看实现产值4.3亿元。定西农业科技园区是以中部干旱半干旱自然气候为特点的旱区的集雨节水微灌的旱作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该园区主要承担旱作农业技术的实验、示范,并己成为全国马铃薯脱毒薯种繁育基地;园区利用特有的黄土草原气候的特点退耕种草,大力开展在梁、峁以及沟壑地表破碎山坡地,种植紫花苜蓿等牧草,并引入荷斯坦奶牛、肉羊、獭兔等一批优质草食畜品种,对种畜扩繁改良、优化当地养殖品种结构非常有益,使旱区畜牧业得以发展。

1.2农业科技示范园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农业科技示范园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是一些科技实验示范项目,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和国家农业部品种认定来说明的。近年来,甘肃省不断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园区与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的合作,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中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天水的农业科技园与中科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成立了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搭载等航天技术选育出了8000多份优良变异种籽材料,共9大类393个品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新品种21个,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和国家农业部品种认定。在定西的农业科技园自从建园以来截至2011年共引进新技术24项,引进新品种58个,引进新技术设施36套,新技术推广56项,新品种推广44个。定西农业科技园区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等科研院所和经济合作组织有技术合作。近年来,示范园区已成为农业大专院校的教学与试验基地,并建立了工程技术中心:一是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二是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农业科技园区通过技术引进、研发、交流与合作,使园区的农业技术水平发展不断提高。

2农业科技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2.1农业科技园区投入不足管理不严

首先是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制约着园区的发展。在天水、定西两个农业科技园区在建园完成后,除了国家科技部每年有相对固定的少量资金投入外,本省财政基本上无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定西和天水两市由于财力紧张,给两地园区的基础设施道路、给排水、绿化、供电等投入建设不足,而本地的土地租金逐年上涨,致使园区因不能按时支付土地租金以及土地使用权问题与租地农民时常发生纠纷,因而制约着园区的发展。2010年天水市给天水农业科技园区投入仅300万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计划2011年给予1300万元作为园区的扶持资金,但其中有1000万元是给予征地补偿资金,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仍维持在原来的300万元,目前园区还有2600万元的外债资金无法偿还。在定西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发展中每年都有2000万左右的财政资金投入,而这2000万元主要是投入扶持马铃薯、中药材、畜草及设施畜牧业中,每年仅有500万元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来维持园区,无新增资金给扩大园区面积的征地补偿。其次,在农业科技园区建园之初,对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入境项目未能经过严格的审核仓促入境,目前又不能提高科技含量,又无法清理出去,占用了园区有限的资源,影响未来园的高新技术项目的入园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缺少国家和省级的配套的激励优惠政策,仅限于享受本市级政府权限的扶持政策,激励优惠的力度不够,影响了园区科技项目的招商引资入园。自天水农业科技园建立10年间,仅有20余家企业入园;而定西农业科技园建园已11年,但各类企业仅134户,具备规模效应的不足一半,其原因是影响园区发展的阻碍因素较多。

2.2农业科技园区管理与服务效率低下

农业科技园是属于高投资的知识技术密集型、高风险性的农业科技产业,因此对这一产业需要在管理与服务上提高效率。甘肃天水和定西的两个农业科技园区是由当地政府完全投资创办的,属于两市行业管理,其管理体制和运行的模式是按照事业单位企业运行的体制管理方式进行的,管理人员经费完全由财政拨款。这种行政化体制的服务与管理导致效率不高,只能应付日常工作,而无法集中精力组织多方资源为区内企业进行更深入有效的服务。在技术合作服务方面,各园区虽有部分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但缺乏明确的责权利关系,合作只是形式化,合作无新研发的较大项目和新技术产品的合作关联,缺泛技术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2.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农业科技研究的成熟成果经推广转化成生产力,起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但目前天水与定西两地农业科研机构在面临着研究经费不足、非研究人员比例较大、科研人员待遇偏低、一些实际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但研究者还是研发了一定的具有相当水平的一部分科技成果,这是十分不易的收获,但无力建立起较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主要原因还是经费短缺。在两个农业科技园区中,引入的科技人员参与建设中存在交流以及合作开发推广成果方面的渠道不畅通,没有像陕西杨凌那样搭建推广的商业信息平台,同时也未建立起科研与生产一体化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园区在吸引科技人员进驻创业、吸收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上缺乏措施;在农业科技园区中的企业因规模、经营机制、产业链短等问题,缺乏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两园区未能成为高新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农业科技推广目前主要还是由乡级政府管辖的农业技术推广员负责,因而与农业科技园区几乎无业务联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脱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尚未发挥应有辐射带动作用。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例8

二、产品创意设计的关键是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力快速发展,信息只是更替频繁,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不断缩短,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往往取决于产品的创意设计,产品的创意设计已经今天的发展的必然。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的创新设计出具有优势竞争力的新产品,才可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创意设计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产品的创意的灵感不会凭空产生,它是一种有条件的直觉印象,是和设计师自身的智力水平、长期的知识积累、和谐的外界环境以及良好的精神状态结合在一起的,它的表现过程为“准备—潜伏—顿悟—体现”,其中,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正是设计师的必备技能。产品不断的的创意生命力主要由以下原因组成。

(一)市场需求驱动的产品创意设计

产品创意设计的目的是随人们的需要而产生,当产品的功能需求已经不能满足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水平的需要,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多层面的需求,必需开发设计出能够提供更多规格、型号的产品来投放市场,要求更多更新的产品款式覆盖所有细节市场。新产品的创意设计上市,会改变产品市场的需求状况。一些原有的产品,其功能仍然可以满足基本需求,但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促使消费者对功能之外的材质、结构、款式、色彩,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产品的创新,也需要从这些方面满足消费需求。

(二)竞争驱动的产品创意设计

当同类型产品有多家企业同时生产时,产品的市场竞争将十分激烈。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新设计和新工艺,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各厂商应用于产品开发,消费者对同质化严重的商品会失去兴趣和选择,这也就要求商家将产品向更高优势推进,该手段的特点是投资小、时间短、见效快,这是向人脑挖掘资源的最佳方法。

(三)技术驱动的产品创意设计

技术进步是产品创意设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技术开发的深入与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促使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科技的发展促使新工艺和新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普及,产品的创意也因技术和工艺而得到实现,在完成功能之余,对几何形状、量产和美学潜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流行趋势驱动的产品创意设计

流行趋势指的是一个时期内社会上流传普遍的、盛行一时的大众需求心理现象和社会行为。流行趋势不仅具有群体性的特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多个社会成员对某一事物的崇尚和追求。而且也具有个体性的特征,是一种以个人爱好的方式呈现的社会群体心理,消费者的流行好影响产品的创新性设计。反过来说,创新性的设计同时也能创造设计出流行的产品风格。

(五)文化传承驱动的产品创意设计

设计是文化传承的体现,同时体现着一些美学的基本法则。对视觉形式进行鉴赏和研究,提炼出满足人们情感需求的美学形式,都是一种对设计师美感应用的体验。如产品创意设计中,对称和均衡的应用,可以适当借鉴古希腊人对其总结的经验:两样物体组合,甲物大小是乙物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或者介科其间,配置起来就感觉相称合谐。这种匀称,则可以和中国绘画中的空白运用相结合,中国绘画的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对意境的创造有着重要作用。这些文化传承都可以应用在产品创意的结构和色彩中。科技在快速发展,社会在进步,未来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有很大的提高,面向未来的产品设计必须是创新设计、超前设计。未来产品创新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未来生存方式的产品创意设计。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要进行未来产品的创新设计,首先要研究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观察现在人的生活方式,按照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研究、分析改变未来人们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从这些因素的研究中,发现未来人的生活方式改变所带来的产品需求信息,归纳出未来产品创新设计的新方向。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例9

引言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但是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很大一部分产品的设计缺乏人性化,没有考虑人机工程的因素,导致用户的产品体验较差。功能是工业时代的产品设计核心,完成用户的使用目的。交互设计是保证用户高效率使用产品的同时保持愉悦的心情,在满足产品创新进步的同时强化用户的情感需求。仅仅是功能的实现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用户对产品的体验需求,所以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需要广泛的提高,以设计出更高用户体验效果的产品。

一、产品交互设计概述

在当前工业设计发展形势下,交互设计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解决用户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用户在体验产品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情绪上的愉悦。交互设计是以用户为设计中心、为用户创造能够愉悦心情的体验产品。

交互设计是一门现代兴起的新型交叉学科,人、产品、输入输出行为、产品使用时的场景和产品中融合的技术等五个基本元素构成完整的交互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交互的主体是人和产品。总结这五个基本元素,交互设计可以归结为使用者、介质和过程这三要素。使用者指特定产品的用户,在交互行为中起着主要的作用,交互的介质是指电吹风、电视机、烤箱等日常生活用品,是交互行为的承担者, 用户向产品施加行为的过程就是交互行为的过程。 研究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需要对这三个要素进行分析,在研究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个问题:要使产品适用于用户,而不是让用户去适应产品。

二、工业设计中交互设计的应用探讨

1、工业设计中交互设计的目标

工业设计中交互设计的目标主要体现在用户体验目标和可用性目标这两个方面。所谓用户体验目标就是使用户能够感受到设计的情感性、人性化和趣味性,用户所能感受到的情感越丰富,产品的用户体验效果则越好。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易用程度则是产品设计可用性目标,越易用的产品,得到用户的认可率就越高。

用户体验目标以用户使用情绪感受为出发点,例如苹果手机的交互设计,它的多点控制的设计方式,此前是其他手机无法实现的,而为用户带来的独特体验更是其他品牌的手机无法比拟的。所以要想达到用户体验目标,设计者要从用户的情绪、感官、行为和思考这几个方面入手。而可用性目标则体现在产品的易用性、有效性、易学性和容错性这几个方面,即是在功能上满足用户的体验需求。

2、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从人机交互、触觉交互、虚拟现实交互这三个方面着手。

传统的人机交互设计往往将重点放在视觉和听觉等感官体验上,追求产品功能的最大化。在当前发展阶段,很多产品已经突破了仅仅注重感官行为的交互设计范畴,设计师更加注重人性化的设计,提高用户在产品体验中对产品的亲密度和参与度。

触觉交互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交互方式,能够让用户获得更直观的感触体验,是当下倍受设计师青睐的交互理念。例如,智能化手机设计理念出现之后,随即在行业内部形成得触屏技术即得天下的意识。在智能手机设计中,苹果触屏手机最先将多点触屏技术应用到手机中,苹果手机因此成为行业内高端技术的代表。它的放大镜和多点触摸屏技术都充分体现了触觉交互设计,该设计将手机的功能性实现生活化的转变,苹果手机也因此获得最佳发明奖。再以电脑技术的发展为例,传统的鼠标键盘等电脑配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用户的体验需求,触摸式的鼠标键盘正在慢慢兴起,不久的将来很可能被红外投影技术所替代。而且未来的交易模式也会随着人机交互模式的改变而改变,比如,银行卡可以直接绑定到电脑,只需点击一下就能显示交易信息、办理业务,在网购过程中,只需将产品拖到虚拟银行卡上就可完成交易过程,代替现有的快捷支付。未来科技发展中,这种交互模式必定是促进科技发展、产品创新的主要模式。

随着当代人们生活节奏太快大多时候无法满足心理需求,虚拟网络空间和虚拟电子宠物等虚拟现实交互设计正在慢慢兴起。虚拟现实交互是将图像、感应机械以及多媒体等技术相结合,实现在虚拟空间中用户感官一体化的交互技术。用户在虚拟世界直接与虚拟实物接触,获得真实的触觉、视觉等感官体验。微软公司的Natal方案是世界首个能实现3D追踪的技术,该设计软件仅通过声音指令就能识别、操纵游戏装置,使用户能够获得更加直接的游戏体验,仿佛身临其境。 我相信虚拟现实交互在当前科技发展中,很快就会占有一席之地。

三、交互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工业设计中的交互设计的应用在未来科技发展中,为了用户能够体验到更好的产品效果,定会得到更大的应用比例。当前很多国际知名品牌已经加大了用户体验的交互技术的创新开发,产品更新速度正在突飞猛进。用户如果在木板做成的镜子里发现自己的影像,肯定会其乐无穷,这种交互设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用户体验了产品带来的乐趣。所以未来设计发展中,交互设计将朝着更加的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这种设计理念将会涉及到更多的科技领域,交互设计未来发展的目标将会是设计出人文和科技相结合的更高科技、更高用户体验的产品。

结语

以上只是对工业设计中交互设计应用的初步探讨,更深层次的应用还要在未来设计产品的实践中去总结。交互设计作为现代产品设计的主要创新手段,这种设计理念能够设计出更加贴近用户生活体验的产品,所以值得我们今后持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牛东方。 产品交互设计中的视觉形态认知研究[J]。 工程设计学报,2013(6):11-13。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例10

二、如何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工作

医药产业在进行创新活动时最注重的就是患者的需求,而进行科技创新是当前医药企业获得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方式,所以许多专家会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对其的关注度也较高。目前我国医药产业想要获得发展,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组织开展医药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医药产业来说,科技创新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且其研究深度要求较高。医药企业想要实现新药物的开发,就需要企业在组织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提供研发新技术的相关技术手段,还需要对企业技术成员进行鼓励,使其有足够的动力开展科研活动。目前这项活动的组织开展有多种方式,例如企业与其他部门联合开展新药品的研究等,但是许多大型的制药企业通常都是独立进行药品研发工作的。目前绝大多数大型企业使用的办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在业界的竞争力,并且还能良好的保证药品的研发风险,为制药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为药品研发的特殊性,医药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许多,例如需要对生命现象有较好的把握,也需要能对政府的监管措施有较好的把握。因为药品在上市后会直接作用于人体,政府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控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这种严格的监管对于我国制药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阻碍。这种严格的监管存在于世界范围之内,例如美国在实施药品研发时,需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向政府提交新药研究申请,审批后进行研究,研究后提交新药申请,审批后开始研发新药,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试验检测,然后提交生产申请,审批后才能开展生产工作。所以医药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对企业进行研发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任何企业在组织生产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就是盈利的最大化,所以在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之前,需要将上述影响因素合理的考虑,将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计算在其中然后完成创新活动的组织,保证企业创新活动的成本较低,风险较小,盈利空间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规模较大的企业往往由于企业内部拥有完善的创新技术体系而能做到独立进行新药的研发工作,能在新药研发过后进行完整的生产、营销工作,还能提供售后服务,相对来说竞争力较大。而有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不具备此种实力,则可以与其他研发机构,例如高校或者从事药品研发的专业机构等进行开展合作,在实现创新的同时也能将创新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三、医药企业未来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

1.构建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手段制药企业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许多,不仅仅只是拥有创新技术手段技能进行高质量的科研工作。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时,不仅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需要有一定的水平,同样也需要企业管理人员能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并且还需要确保创新过后研发出的产品能符合市场的需求,能完成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2.不断完善企业的而技术创新能力上文中有提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同时企业所面临的压力也是无处不在的。目前科技的高速发展对我国制药企业的药品研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进行新药品的研发才能更上市场发展的速度,使企业在竞争中持续处于不败之地。在从前,由于我国科技水平的限制,许多制药企业的药品生产长时间处于模仿阶段,目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总,我国制药企业应当发展到完全创新的阶段,实现飞跃。当到达完全创新的阶段时,需要重视的因素就是药品构成化合物的筛选以及合成。所以医药企业在在现阶段需要对自身的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使自身在未来的创新过程中能够更从容的开展各项工作,高效率的开展药品创新工作。3.制药企业应加强新资源的利用力度目前,生物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制药产业中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技术的出现对传统的制药创新方式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并且带动了各国对药品更加严格的监管,企业想在未来实现更大的发展就需要另辟蹊径。许多企业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了扩大创新活动的进行范围,例如与高校、研究机构、专业生物技术公司以及其他制药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开展药品研发创新工作。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总体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企业应当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将互联网作为促进自身发展的工具,使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如何解决当前医药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应当正确发挥自己的作用目前许多企业没有进行创新工作的热情是因为其对自身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医药企业虽然被称为企业,但是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对提升国民身体素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作为此行业从业者,应当在工作过程中积极进取。在医药产业中需要大量应用高新技术,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所以在此行业需要更有激励性的政策,充分调动从业者的创新积极性。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促进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药企业的创新有了更迫切的要求,在目前阶段实施科技创新对企业的未来生存与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大都以自身或者相关技术创新机构为主体,所以应当构建以它们为中心的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研发、生产以及销售于一体的营销体系,完善企业的运营管理方式,最终实现企业全方位的发展,保证企业能进行稳定的科技创新研发工作。虽然从本质上来说,企业、产品的销售跟技术创新工作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良好的开展企业的经营、产品的销售工作,能够让科技创新工作获得更高的资金投入,保证其良好开展。所以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在目前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3.正确运用国家政策指导创新工作开展政策的变动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医药企业也不例外。所以医药企业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对国家政策的变化有良好的掌握。医药企业的科技创新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研发,在此时间段内若国家的政策产生了变动则应当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将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正面影响最大化。并且在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顺应政策的号召开展工作,顺风而行,从而走的更远。企业在创新活动进行时占有主体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政策市一个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只有对其有相当的重视,才能保证企业更好的发展。4.提升企业中技术队伍的专业素养由于高新技术在制药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其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较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对自身专业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一定的把握,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也要对其有新的要求。在人才的构成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时,可以进行专业人才招聘或者对自身已有人才进行培训,保证技术创新工作的持久性。5.技术创新体制跟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脚步我国医药企业的发展目前正处于上升阶段,市场调查显示,依然有许多资金投入了医药行业,对其未来发展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未来我国的医药企业发展水平一定会有较大的进步。这表明我国已有医药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医药企业应当对自己的处境有清楚的认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将科技创新工作深入的开展,以期在未来市场中能凭借独特的产品或者良好的创新能力开拓更广阔的的市场。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例11

    世界各国农业科技发展概括起来,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全面振兴战略。如美国,在建立起完整的农业科教推广“三位一体”的基础上,国家对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进行全面支持,把开发高新技术和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以保证世界领先地位;二是引进开发战略。如日本,以引进技术为主,在消化、吸收、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即达到短期内加快经济发展的目的;三是重点发展战略。如发展中国家泰国等,其重点是开发发展适用技术,引进新技术和自助研究相结合,有选择、有重点地统筹安排,以适应多层次的产业需求。从当代农业的两大格局和我国的现实情况及产业作用的分类分析,我国现在农业技术产业包括有两大类型的战略产业:一是先导性战略产业。以国家中长期现代化建设方向为发展目标,把产业结构高度化作为实施方针,通过引入现代高技术、新技术,以达到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的分化,促进现代化农业产业部门的产生和发展。先导性战略产业的主要作用在于把科学研究、扩大示范、开发市场、规模化生产紧密衔接起来,使农业科研以高水平研究成果推动农业产业技术进步,从而获得高的经济效益,并在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在中长期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先导和支撑作用,并达到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的目标;二是主导型战略产业。立足于近期国内国民经济增长目标的需要,高度重视现有农业技术、资源和管理优势,解决主要农产品结构型短缺和质量安全问,达到农业产业结构协调和安全的发展目标。并依据现代农业基础产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部分划分。在资源、技术和人才三种约束条件下,突出现代农业基础产业的发展重点,以“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赶、有所不赶”的指导原则,达到集中力量,集中优势,加快发展的目的。在农业建设中,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完成向现代农业基础产业迈进的目标。

    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多层次、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农业发展,完整地认识农业,必须确立大农业概念,这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解决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依靠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已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目前的农业生产技术可大致分为常规生产技术和“高、精、尖”的新型农业技术。近年来,后者发展很快,对农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

    2 未来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21世纪初期未来的30年间,世界农业中主导技术群将发生一些新的变化。研究这种变化,对于预测农业科技发展的根本方向,制定正确的农业科技政策,开展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明确农业科技的投入重点和方向等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水平为新的农业主导技术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这是决定农业诸多高技术的基本前提。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为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新农业产业革命的发展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对现代农业主导技术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面向未来,世界农业发展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人口过快增长,食物需求压力剧增,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更严重,资源退化,森林锐减,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土壤退化和沙漠化;水资源严重短缺,淡水减少;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温室效应增加,气候异常,自然灾害愈发频繁,生物圈的功能遭受到严重破坏。这些问题都要依靠农业科学技术为主才能解决。因此,未来的农业发展的趋势也将成为决定该时期农业主导技术的重要因素[3]。首先,农业的发展必须兼顾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农业将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其次,农业科技进步是解决农业所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依靠科技进步将是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的普遍战略。再次,农业科技产业将迅速发展,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层次化方向发展,在农业生产领域生产对象将由动植物产品转向微生物产品,由初级生物性产品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能源产品等方面的拓展,传统的工农业界限将越来越模糊,同时农业经济区域化、国际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未来,农业主导技术将呈现出群体的形式,将由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构成主导技术群。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将在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标记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动植物基因图谱的建立以及基因重组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现代生物技术能够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某些性状,动植物品种改良的周期将较快缩短,新品种培育的效率将迅速得到提高,对动植物整体单一层次的改良将发展到分子、细胞、组织和个体等多层次的改良,因而可能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当前,国际上生物技术在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等方面不断地取得新进展。我国已经在与农业有关的生物技术领域里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如航天育种,生物种子工程;现代生物技术将在动植物新品种塑造、作物远缘杂交优势利用、快速无性繁殖、高科技核辐射育种、太空试管育苗等技术领域进一步发挥其优点。突变率高,可以有效地选优去劣,突变稳定快速,能缩短育种时间,操作简便成本低。激光治虫除草,激光促长、改性等农用生物技术不断获得新成果。高科技人工种子、种苗制造生产发展迅速,生物固氮菌、生物反应器、克隆技术、动物胚胎移植与胚胎分割,动植物病害基因工程诊断,单克隆抗体病害防治,生物农药等技术都在农业科学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产生着高产、优质、抗逆的各种动物新品种以及各种抗病虫、抗病毒、抗菌、抗化学制剂、抗旱、抗盐碱、抗寒、抗高温的高品质作物品种。科学家们推测,运用农业生物技术及其相关增产措施生产的粮食将占世界生产量的5/6。农业工程技术将使农业得到全新的武装。由于材料科学技术、先进的制造技术、工程技术、控制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和综合运用,使21世纪的工程技术将引导农业科技进入综合集成的新时期,使农业科技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2.1 农业设施技术迅速发展

    传统农业受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制约。通过借助于农业工程建设设施,自然的障碍得以克服。人工创造的技术高度密集的工厂化、智能化、自动化生产体系,能够使农业减少甚至摆脱对于自然条件和人类劳动的依赖。许多过去无法种植农作物的高寒地带或者不毛之地能够变成良好的农业生产基地。许多过去只能在大田一年一季种植的植物,现在可以一年四季在植物工厂中生产。目前,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大量由电脑来控制的植物工厂。在21世纪,智能化的设施农业将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并且向更加宽广的领域扩展。

    2.2 农业机械的发展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21世纪,新型的农业机械技术将使农业劳动生产率进—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各国之间差异很大,但其发展将出现—些共同趋势,农业机械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高度智能化的农用机器人的数量将迅速增加,农业领域的各种行业,各个生产环节的农机具品种的系统配套将更加完善。以节水、灌溉施肥、灌溉施药为目的的滴灌、浸润灌溉等智能化、自动化喷灌机械将得到飞速发展,农业机械向功率大型化、运作高速化、作业联合化、操作自动化方向发展。

    农业信息技术成为农业主导技术之一。在21世纪,信息技术正在迅速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将对整个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农村发展和农村文化生活产生无法估量的积极影响。

    2.2.1 加速传统农业的信息化改造和农业管理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