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21 12:33:29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例1

2012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结果显示:美国大学的优势仍然非常明显,哈佛大学连续十年位列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美国共有53所大学位列世界百强。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分别排在第五名和第十名,英国共有9所大学进入世界百强。欧洲大陆地区排名最高的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分别排在第二十三名和第三十七名。亚洲地区的大学中表现最好的是日本的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名次分别为第二十和第二十六。

今年我国内地位列世界500强的大学有28所,相比去年增加了5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位列世界前200名,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是自2003年ARWU开始以来首次进入世界前200名。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在第201~300名。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4所大学首次入围世界500强。这些变化表明,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若干所名牌大学的国际地位逐年提升。

从排名指标来看:我国高水平大学在国际论文总量指标上的表现最好,部分学校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百强大学的平均水平;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近几年已经能够连续地在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顶尖期刊上作为通讯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在高被引科学家指标上已经取得突破,但是整体而言,我国大学在这些体现重大原创性和影响力的指标上与世界百强大学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我国台湾地区的台湾大学和香港地区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也进入了世界前200,台湾地区共有9所大学、香港地区共有5所大学进入世界前500名。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整个中国的世界500强大学数今年已经上升到42所,首次超过英国的世界500强大学数,排在世界第二位。然而,目前尚没有一所中国大学能够跻身世界百强。

同时的2012年“世界大学学科领域排名”和“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显示,占据各领域和各学科榜单前三名的仍然全部是哈佛、斯坦福、伯克利、普林斯顿、麻省理工等美国名校。在“世界大学学科领域排名”中,我国内地的清华大学等6所学校入围工科领域排名世界百强;北京大学首次跻身理科领域排名的世界百强,也是内地唯一一所在工科以外的领域进入世界百强的大学。在“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表现最为突出,北京大学在物理、化学、计算机三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其中物理是我国唯一进入世界百强的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均进入了化学和计算机学科排名的世界百强。此外,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复旦大学入围化学世界百强;上海交通大学和东北大学进入计算机世界百强。在数学和经济学/商学学科,今年我国内地没有大学能够进入世界百强。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例2

世界杯硝烟未起,媒体烽火已燃

从4月9日开始,中国之声便与中国广播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推出有奖征集球迷世界杯经历和世界杯冠军有奖竞猜活动。

自5月9日起,中国之声在每天早间版(08:00)、下午版(16:35)和晚间版(22:10)三档《体育直播间》中,向听众介绍32强出线历程,各队备战情况,并预测世界杯胜负走向。同时,还将引领听众寻访世界杯背景和花絮,如临其境地感受慕尼黑、纽伦堡、汉诺威,法兰克福等城市景观,风土人情。上班途中,下班路上,打开中国之声,第一时间感受世界杯激情。

6月9日到比赛结束,中国之声推出特别节目《激情世界杯》,全程直播大部分赛事,大时段特别直播重磅出击,全天滚动播出不间断。

从以上的简要描述中,大家会发现:4月9日、5月9日、6月9日,层层递进,终于在6月9日真正燃烧激情1

6月9日~7月9日,30个日夜《激情世界杯》,开辟了早间、午后、晚间三大直播板块,每天播出6个多小时,占了整天播音时间的三分之一。早间版在第一时间为听众详尽报道赛事战况,带给球迷新鲜趣味的足球早餐;午后版侧重于预告最新赛事,报道即将参赛球队和球员的状态,分析球队、球星的特点及即将采取的战术;晚间版《激情世界杯》直播大部分比赛,在直播的同时引入评论和互动,通过现场侃谈、电话联线、短信互动、外景注入等多种方式,让即时评论与比赛同步播出。

不得不提的是,在《激情世界杯》节目中,穿插了大量构思独到的精彩片花,球迷朋友在关注紧张激烈的赛事之余会忍俊不禁,一扫倦怠。不同版本的片花将众多经典电影台词与世界杯巧妙串联,并加之以完美声效,比如:

风生水起,群雄现身德国

“你们比赛吗?”

“比,还搞国际比赛,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

“哦,这算什么国际比赛,要跟德国比,那才算国际比赛!”

众星云集,利剑纷纷出鞘

“让我介绍一下:齐达内,劳尔!”

“这一次,我们一是通过实战锻炼队伍,二是考察新人。”

而《武林外传》的版本则借剧中佟掌柜、小郭、无双几个女人的戏谑,以个性十足的语言对世界杯帅哥轮番点评,尤其最后一记经典“排山倒海……”令人绝倒。

此外,贯穿全天的整点新闻、半点新闻中滚动播出的世界杯新闻,也让听众随时随地都能够方便地了解世界杯信息。与此同时,中国之声携手搜狐网和中国广播网,在网上开设了世界杯社区,全国网民可以在线同步收听节目并能参与节目互动,极致的声音体验和开放的讨论平台在这里充分结合。

世界杯期间,中国之声每天收到听众短信上万条,不少听众反映:看世界杯是一种享受,听中国之声的《激情世界杯》更是一种享受。

比赛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派记者转战于德国务大城市,奔波于赛场和新闻会之间,纵横驰聘,发消息,传录音,采花絮。最新报道通过连线穿插于直播当中,献上最新鲜的世界杯资讯。

大学生历来是活力与激情的象征,也是晚间广播听众的重要构成。本次世界杯,中国之声直播间首次走进高校。主持人青音、长悦、方舟、向菲和著名体育评论员梁宏达、校园世界杯形象代言人纪敏佳分别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河南大学等十所高校,联袂各高校学生主持人共同主持世界杯比赛的直播。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郑州、大连,校园世界杯每到一处,就带来一个不眠之夜。不论是足球场的星光闪耀,或是梁宏达东北味十足的妙语评说,还是纪敏佳的现场献唱,校园主持人的初露锋芒,都成了学生球迷驻足的理由,尤其是女生球迷尖叫的理由。年轻的心,火样的热情聚集在一起,一同看球,一同侃球,校园无疑是本次世界杯最活力四射的直播现场。

在世界杯校园行活动中,每所高校现场到达学生球迷都有2000多人。在南开大学直播现场,中央台音乐之声主持人章莹莹、田龙加盟直播活动,与向菲、梁宏达、校园主持人高杨共同直播伊朗对葡萄牙的比赛。主持人配合默契,梁宏达、高杨精彩解说,向菲与学生互动交流,现场洋溢着青春向上的热烈气氛,而超级女声纪敏佳和主持人章莹莹的演唱,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世界杯让大学生与广播进行了一次快乐的亲密接触,有听众在短信中说:中国之声世界杯校园行活动创意新颖,形式活泼,对中国之声给广大球迷和听众朋友提供这样的“足球饕餮大餐”表示感谢和赞赏。

6月20日后,十大高校校园主持人汇聚到北京,在《激情世界杯》直播间进行PK,聚焦体育和足球,个位校园主持人魅力才艺大比拼。根据全国听众的短信、电话、网站投票评选结果,最终河南大学学生主持人刘雯一举夺冠,当选“中国之声《激情世界杯》校园行”最佳校园主持人。他将进入中国之声主持人储备库,并且直接参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8北京奥运会的报道。

除了倾力打造直播节目《激情世界杯》,将传播热点一网打尽之外,本次世界杯报道在终端推广方面也是不遗余力:中国之声《激情世界杯》走进了高校,走进了超市,走进了的哥群体,在校园行活动中,10天奔波万里,10所高校现场到达近20000多人,宣传品精确波及10万人左右;而在全国各地29座城市的?3座家乐福超市中,中国之声《激情世界杯》宣传海报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大约触及2千万人次的流量。亿万球迷都能体验到中国之声传递的世界杯激情,这是世界杯的能量,是声音的能量,是人们渴望激情与愉悦的能量!

一场世界杯,在球迷眼里是盛世狂欢,在企业眼里则是无限商机。体育营销在现代营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企业渴望搭乘世界杯顺风车,开拓市场,创造价值。中国人保财险作为中国之声《激情世界杯》节目的总

赞助,与好视力等多家客户对中国之声世界杯报道投放了数百万元广告,使世界杯报道成为客户在中国之声单一重大赛事中投放广告额最高的一次。这次的成功也得益于中国之声历史性的将节目、活动、营销、推广四方面充分嫁接在一起,是借助广告整合传播开拓广告市场、创造价值的重要体现。

广告整合传播表现为追求媒体传播资源的最大化,深入开发媒体市场与产品市场,最终实现社会传播效能的最大化。广告需要依附于一定的传播资源和媒体资源,传播资源的社会关注度和媒体资源的传播能力决定了整合传播的效能。足球世界杯比赛是全球瞩目的焦点,是2006年最具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赛事资源。对中国球迷和商家来说,世界杯与其说是发生在德国,不如说是发生在中国大小媒体的激烈竞争和角力之中。而中国之声作为国家电台第一频率,其对世界杯的权威、全方位的报道,对于广告主和中国之声来说,都是一次重要机遇,是双方携手共建品牌形象的最优化组合。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例3

德国的莱布尼茨最先提出了“可能世界”这一说法。他认为上帝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创造了无限多个可能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并非上帝所创造的唯一世界,而只是上帝创造的其中之一。我们这个世界是上帝认为的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个,于是就让它成了我们的现实世界;而其他的可能世界虽然不如现实世界完善,但也有完满的可能性,从而有理由获得存在。“可能世界”在某些方面可以弥补我们现实世界的不足,在某些方面也是优于现实世界的。人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社会的所有活动都与人相关。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其有“可能世界”,而动物只拥有“现实世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本质是一种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人是改造对象性世界的能动主体,进而克服了自身的被动性。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其进行了实践活动,这种实践使人超越自然性的束缚而走向创造性。人是一种精神性的、能动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活动应体现并提升人的类本性,这也是进行教育各项活动的最重要的“轴心原则”。人的类本质就是进行自觉而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具有行动性和创造性。人本质的生长需要在生活中得以实现。大学德育作为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其本质也应该是以人的“可能世界”为逻辑起点,那么大学德育的本质就应该是在人的实践、交往和创造性的生活中得以实现,并促进个体发展自己的“可能世界”。人类的实践活动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生活世界”的本质是人类的实践以及人类在实践中的交往活动。生活是人创造的,它也为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提。我们想成“人”才能成“才”,可见德育在人类活动中的重要性。若不以人的本质作为德育本质的出发点,那么德育活动就很难发挥其作用。“生活世界”是人的本质世界,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德育回归人类的实践。生活世界就是人的交往活动和实践活动,是人在与他人交往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生活世界”是回归大学德育本质的要求,就要求大学德育要致力于生活的回归。德育回归“生活世界”遵循了人的本质,实现了人的“可能世界”就是达到了德育的最高“善”。回归“生活世界”遵循了人的本质,实现了人的“可能世界”就是达到了德育的最高“善”。

二、当代大学德育的“现实世界”

大学德育的“可能世界”是近似乌托邦的理想,但这种理想也并非可望而不可即的。“可能世界”可以成为可能的“现实世界”。改造了大学德育的现实世界,就可以使“可能世界”成为现实世界。大学德育的“现实世界”在发展过程中也是不够完善的,“假大空”似乎成了当代大学德育的代名词。究其原因,大学德育的“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在于没有从人的本质出发,也就是没有认识到人的“可能世界”。人的“可能世界”要求人去实践、行动、交往和创造。而当代大学德育却没有能够从这种实践性和交往性出发,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德育目标“大”,其更多着眼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而忽视了个体的利益诉求,造成大学德育目标“不接地气”。大学德育内容政治色彩仍然浓重。提到德育,大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政治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殊不知,德育的内涵很丰富,政治教育只是其中之一。大学德育方式重视说教。“知行脱节”是当代大学德育的严重问题。大学生习惯了说教方式,教师说教完成之后,学生仍按照自己的行为处世。这与大学德育缺乏实践性相关,学生没有养成实践和行动的习惯。“听一套,做一套”“说一套,行一套”,这也是与人的实践性相违背的。大学德育的评估标准“空”。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品德是重要的一方面。但是纵观学校的德育评价指标,很难实现具体化,可操作性不强,很难对学生的品德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上就是当代大学德育的“现实世界”,这个世界归根到底是忽视了人的“可能世界”,在德育活动中没有聚焦于体现人本质的实践性和行动性,忽视了人需要通过实践和交往而获得发展的本质。

三、孔子的德育思想概述

孔子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在孔子看来,传授知识和培养道德是在同一过程中完成的。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为基础,在道德行为上就要出现偏差,好的德行就难以形成。道德发展的结构包含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关于德育过程,孔子也提出首先要有道德认知,只有心中有辨明是非善恶的标准,才能形成道德信念,进而进行道德行为实践。实践是德育过程中最重要环节,也是德育的最终追求。但是现实中往往“知德者”多,“行德者”少。在德育内容上,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和“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两者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能真正充实。实行仁德,遵循“忠恕之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尽己”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德育原则上,孔子强调道德修养不是依靠外加强制,而是依靠自觉努力。就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立志:人不应当仅满足于物质生活,还应有对未来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会指导人的行为,成为自己的理想。

2.克己:孔子主张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要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克己的人能以同情心待人,“将心比心”。人不要痛苦和麻烦,也不要将痛苦和麻烦强加到别人身上而损人。

3.力行:孔子要求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依靠道德行为验证道德认知。

4.中庸:孔子认为人的行为不一定总能合乎道德准则,常有做得过分或不及的情况。为了防止发生偏向,待人处事都要中庸。所谓“择乎中庸”,就是能辨明各种行为过或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

5.内省:“吾日三省吾身”,不论道德认识或实践,都需要主观积极地思想与行动。各方面的行为都有必要依靠内省的方法来提高修养。

6.改过:孔子认为人总是会犯错误的,积极改过是正确的态度。首先不要掩盖自己的错误;其次,有时候改正错误需要得到别人的及时指点帮助。

四、基于孔子德育思想回归大学德育的“生活世界”

大学德育的“生活世界”是其“可能世界”的诉求。为了回归“生活世界”,大学德育要改造其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孔子的德育思想追求“知行统一”,在本质上也是为了实现“生活世界”。其德育思想为改造大学德育的“现实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方法。大学生的道德结构包含着知、情、意、行等几个方面,大学德育就需要从这四方面加以提升。

(一)开设课程,提升道德认知

孔子强调道德认知的重要性,苏格拉底也曾说“知识即美德”。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是进行大学德育的基础环节。

1.开设通识伦理学课程

“礼”和“仁”作为孔子的道德教育内容,对当代大学德育仍有价值。伦理学讨论的就是人与人交往之间的原则。学习了伦理学,才能明白人与人交往的本质。为此,高校可以开设通识伦理学课程,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2.开设人际交往课程

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相关知识。学校开设人际交往课程,有助于澄清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误区,使他们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

3.树立“不为恶”的底线伦理原则

“不去为恶”的伦理原则就是行为的“底线伦理”,也是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要求。每个人都不希望他人损害自己的利益,那么自身也要做到“不去为恶”,不去侵害他人的权益。将心比心,你所希望得到或讨厌的也正是他人之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种“底线伦理”的要求所在。做到了彼此互不为恶,其实已经达到了“己他两利”,保全了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是一种互惠的“善”。

(二)目标“接地气”,树立道德信念

道德情感和信念是指导大学生践行道德行为的动力。为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极为重要。孔子强调立志,也就是要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生活世界”要求大学德育在设定目标上考虑多方面因素,目标既要符合国家的核心利益和教育方针,还要符合个体的发展需求,实现个体的“可能世界”。改变只关注德育政治功效的目标维度,使大学德育目标关注点多维化。大学德育目标体现政治上的要求,首先需先满足个体的需要,体现出对个体“可能世界”的关注。大学德育目标关心“人”才能“接地气”,设定目标既要注重国家的核心利益,又要体现出对个体利益的保全。为此,回归大学德育的“生活世界”,学校就要看到国家和个体的双重需要。大学德育不能再完全置个体利益于不顾,只有既保全了自身利益和国家利益,大学生个体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完成和践行道德行为。

(三)内外约束,锻炼道德意志

大学德育为了回归“生活世界”,也需要锻炼学生约束力。

1.自身的约束:孔子强调内省,大学生同样可以通过内省形成自我约束力。“吾日三省吾身”,做错了事情要及时改过,并牢记于心不再重蹈覆辙就是一种“善”。

2.学生管理制度的约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仅靠自身约束还不够,还需要外在约束力的保障。外在制约体现了平等和公平,迫使个体不得“为恶”。大学制定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现外在约束力的作用。但是学生管理制度在进行约束的同时,还要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人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德育的“生活性”,才能在“生活世界”中实现自己的“可能世界”。

(四)加强实践,践行道德行为

大学德育的最终目标不在于“知道了”,而在于“做了”,是否践行道德行为才是评价的标准。现实中,道德行为上屡屡出错,只是在“仰望星空”,而未能脚踏实地践行,“行之甚少”。孔子强调行和实践的重要性。人的“可能世界”就是行动的、实践的和创造的,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实现自我,才能开创新的“可能世界”。大学德育更要为实现人的“可能世界”提供条件。

1.德育方法要上注重践行

大学德育要强调“知行统一”。说教式德育方法没有太大价值,“知德者”往往夸夸其谈而不做“行德者”。大学德育要加强学生实践和力行的程度。南京某些高校在评估学生的品德时,已经将劳动列为必修课程。这种方法有助于改善“知行脱节”的现状。此外,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和开展学校集体活动也可以使学生在行动中“行善”。

2.集体活动是开展德育的重要方式

大学生集体主要包括宿舍集体、班集体和社团集体等。大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也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同一宿舍生活至少四年,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产生矛盾。大学生宿舍也就成了学生不良行为的高发区。为此,德育可以首先将宿舍作为阵地,关注大学生的宿舍德育活动。学校可以开设不同的活动,如开展宿舍和谐文化活动、文明宿舍评比活动等,让学生在宿舍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价值。除此之外,班集体也很重要,学校可以开设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如运动会、知识竞赛等。社团活动同样是学生实现自我的场所,学校要鼓励设立社团,开展社团活动。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例4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是这样说明的:通过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初中历史课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必要性

2011版课标指出,初中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集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于一体,对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初中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不难看出,初中历史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出了极为重要的任务。

三、初中历史课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途径

由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涉及面非常广,也因为文章篇幅的局限,笔者仅依据2011版课标的其中一个内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例谈对初中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而做的一些探索。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例5

尽管科学日新月异,提供人类更多、更新的便利和发明,满足人们物欲的追求,可是,并无法满足人们的全部。因为人类除了生理上物质的需求外,精神上心灵层次的需求,同样需要被满足。凡事利弊相伴,科学为人类带来便利,但也播下不利的种子,如果一味强调科学的好处,而漠视人们“精神上的黑洞”,那么“世纪病”将给世人带来无法预知的危险。

因此,如何维持心理健康,调适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乃是现代人必修的学分。因为具备这方面能力的现代人,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生活安定无虞,不会被精神障碍这头怪兽轻易咬伤,成为一颗不定时炸弹,造成家人及社会难以承受的负担。

放松

放松不仅是一门功课,更是一种改变外在行为的艺术。熟练放松技巧后,整个人会有脱胎换骨的改变。原本急急躁躁、焦虑不安的情况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从从容容、稳定温和。人不再像打转的陀螺,惊慌失措,而是神智清醒,进退有据。这股清醒的力量,让人动作优雅,谈吐柔和,比以前少做错事,气质也高雅许多。

放松的人,最能享受睡眠带来的妙处。身心灵全部放松后,很快就能入睡,而且睡得香甜,获得充分的休息。一觉醒来,身体恢复新活力,头脑清醒,心境也一片澄明。对放松的人来说,睡觉犹如充电,醒来,电力十足,又是一个生气勃勃的人。

坐下来,从头部开始,闭上眼睛,由上而下,依序命令各器官放松。当紧绷的神经、肌肉松弛了,当内心的弦紧松合适了,这时神清气爽,天地一片清明,身体流动着一股新活力,那种感觉,棒透了!

所以,不要忘了每天的功课:学习放松自己。借着放松的充电,为身心灵注入源源不绝的活力,这样,不仅世纪病不能近身,而且精力常保充沛,足以应付人生中的各种挑战。

妥善运用精力

人无论是睡觉、饮食、进补,都是为了增加精力,只有长期保持精力充沛,才能创业有成,或成为长寿者。但是有人把精力消耗在鸡毛蒜皮小事,或浪费在坏情绪中,以致影响创造性的工作,实在太可惜了。

近代社会区别于古典社会和中世纪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人的肉体欲望彻底被释放出来,获得无可质疑的正当性。不管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人生中最大的幸福是知识,最好的生活是哲学生活。在中世纪,相比于来世的永恒幸福,世俗的享乐简直没有任何价值。在东方,孔子也谆谆告诫人们,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美德。

但近代哲学却颠覆这种观念,不管是霍布斯还是洛克,都告诉人们,最大的幸福就是欲望在现世中获得满足。尤其是19世纪以来,经济学、社会学的发展,让一些人相信,物质的生活就是惟一真实的生活。为此,为了享受豪华的物质生活,社会衍生出许多病态现象。在物质享受挂帅的现代社会中,充满各式各样的诱惑,现代人盲目追求以满足虚荣感,产生过度消费的和满足。因而,有些人懂得从事精神层面的娱乐,开发内在那块田地,但大多数人却无法驾驭情绪,把大部分精力浪费在愤怒、悲伤、嫉妒和怨恨上,以致生活过得乌烟瘴气。

那么,我们的“精力”该如何运用,具体该用在哪些方面呢?

一、创造。芸芸众生中,只有少数的聪明人,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创造性的事物上。这些人知道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人们不能沉溺和停滞不前,必须放眼未来,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二、爱。在逐渐冰冷的社会中,有些人过着不一样的生活,将精力使用在“爱”上,为人间挂起一盏灯。于是,他们爱家人,爱亲人,爱同事,爱学生,爱工作,爱生活,爱一切值得爱的人或事。因为心中有爱,他们不会斤斤计较;因为心中有爱,他们不会颓废无聊;因为心中有爱,他们充分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

三、友谊。所谓友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诸多美德。没有人喜欢孤独,人生道上需要朋友。“假如一个人独自升天,看见宇宙的大观,群星的美丽,他并不能感到快乐,他必须找到一个人述说所见的奇景,他才能快乐。”共享快乐,正是友谊中最令人陶然的趣味。

这些聪明人是我们的好榜样,他们知道“精力控管”的重要,巧妙地将精力使用在创造、爱与友谊上,把自己带往人生的高处。一到高处,那里不但蕴藏更多的能量可以使用,而且像活水源头般源源不绝,愈用愈多。这是运用精力最妥善也是最聪明的方式,值得大家学习与效法。

冲出投射世界

其实,我们人类从来未曾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投射的世界里。

没错,原本的世界只有一个,那是一个确确实实的真面目世界;可是,透过个人头脑的投影,以及随之而来的梦想,却变成千奇百怪、诡异万端的千千万万世界。因此,世界不再是原本的世界,每个人都被自己“创造”出来的世界所“捆绑”,犹如作茧自缚的蚕一般,如果不能“破茧而出”,将一辈子以为世界是黑色的。

投射的世界是个扭曲变形的世界,但很不幸的,却被个人认为是大家共同的世界,并误以为普天之下的苍生,人人所见的世界都和我看见的一模一样。事实上,由于个人头脑投射的结果,你的世界和我的世界不同,丈夫的世界和妻子的世界不同,父母的世界和小孩的世界不同,上司的世界和部属的世界不同。活在各自投射的不同世界里,言谈沟通难免发生摩擦,产生误解,这就是人间为什么老是冲突不断的原因。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例6

莎士比亚早期的作品大多为历史剧和喜剧,其早期戏剧反映出当时社会背景下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的现实情况,而人们也逐渐脱离了神性的园囿,自由自在,人文思想光芒四射。莎士比亚在他的早期戏剧中为大家描绘出一个如梦如幻的“绿色世界”,用来承载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莎士比亚在其美好的“绿色世界”中也表达了人文主义的各种限制和自我救赎的绝望与伤感。作家试图通过描绘一个理想中的、虚幻的、脱离了现实世界的“绿色世界”来实现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这个美好的“绿色世界”反映出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在现实中的无力与绝望,也饱含了作者对美好世界的憧憬与心驰神往。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10部中有6部都为我们描绘了绿色的世界,而其中的《仲夏夜之梦》则是典型的“绿色”喜剧,并且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绿色的仙境。文中写道:在雅典的郊区,有一个人间仙境般的绿色森林,那里绿树成荫,到处都是“爱的花汁”。人们在这个美好的绿色世界里可以抛开所有的烦恼和忧伤,在个绿色世界里,人们相处融洽,相亲相爱,甚至连仙后都在误点了爱情花汁后疯狂地爱上已经变成驴子的匠人。而《仲夏夜之梦》中代表大自然的仙王奥布朗体现了作者理想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并与法律苛刻的雅典忒修斯王国形成强烈的对比。最终忒修斯在美好的大自然环境中受到感化,四个男女都在这个美丽的绿色世界中幸福地走到一起,完整地体现出莎士比亚的“绿色化”喜剧展开于现实,进入绿色的世界,在绿色的世界中发生变化,最终又回到现实世界的“绿色世界”模式。

二、《仲夏夜之梦》中的“绿色世界”意象

(一)森林

在莎士比亚的“绿色世界”中,我们感受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大自然的一切都以无限美好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森林绿色、自由、美好,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地方,这里没有苛刻的制度,没有约束,没有压抑,只有清新的空气、自由的鸟鸣以及美好的爱情和爱人们的笑声。《仲夏夜之梦》中的“绿色世界”是大自然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同时也是人们无限向往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在戏剧中,美丽的赫米亚不愿接受父亲对自己感情的安排,毅然选择和自己的爱人拉山德私逃,来到郊外的绿色森林之中。而接下来,深爱着赫米亚的狄米特律斯以及爱着狄米特律斯的海丽娜也随即到了绿色森林,一场爱情喜剧也开始在绿色森林中拉开序幕。而戏剧的第二、第三、第四章也都发生在绿色森林中,可以说,整部《仲夏夜之梦》就是一部“绿色世界”中的喜剧故事,而绿色森林则是作者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

(二)梦境

在《仲夏夜之梦》中,四个年轻人在“绿色世界”中的闹剧和经历就像一场梦一样,而发生在整个“绿色世界”的故事也是一场梦。在这个绿色的梦境 中,现实生活中所有的规则和约束都被颠覆了, 于是,人们被压抑已久的感性取代了理性,隐藏在心底的欲望也变成了幻想。于是,在“绿色世界”中,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并对友情和爱情有了全新的理解。如赫米亚的梦,当她和拉山德在树林中迷路时,拉山德提议休息一下。拉山德说道:“一块草地可以做我们两人枕首的地方,两个胸膛一条心。我们应该合睡一个眠床。”从他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赫米亚的欲望,而赫米亚却拒绝了,像在现实世界中那样遵守着礼法和道德约束。但当她醒来却发现是一场梦,于是,她对梦境中的经历念念不忘,并尝试再次回到梦境中。通过作者对赫米亚的梦境的描写,我们看到了她对现实世界中自己的身份的顾虑以及对的向往二者间的纠结与矛盾的心理。所以说,在“绿色世界”中,人回到了最初的本质状态,在现实世界中被压抑的情感和欲望在“绿色世界”的梦境中都可以得到释放。

三、《仲夏夜之梦》中的“绿色世界”结构

(一)对立结构

在希腊神话中,日神阿波罗代表了诗歌、预言、优美和光明,而酒神簸奥尼索斯则代表了生命力、戏剧、狂欢和醉酒等。在《仲夏夜之梦》中,现实世界与“绿色世界”的鲜明对比即体现出“日神”和“酒神”所代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的对立。《仲夏夜之梦》中到处都充斥着对立的结构,日与夜、城市和森林、现实和梦境、理性与幻想,而仔细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对立的因素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日神”和“酒神”两种精神的对立。“日神” 所控制的是现实世界,“日神”精神代表着现实世界中的各种规则、制度以及理性和束缚等; “酒神”则主宰着“绿色世界”,“酒神”精神代表了感性、随意以及个体的自由自在。在《仲夏夜之梦》中,赫米亚和拉山德、狄米特律斯和海丽娜这两对情人最终都聚集在“绿色世界”里,即代表了现实世界中的矛盾都在“绿色世界”中得到了完美的解决。而这样的完美结局源于“绿色世界”中的“酒神精神”,正是有了帕克的“爱懒花”的魔力,四位年轻人才忘记了现实世界中的经历,也就暗示着在这个“绿色世界”里,现实世界中的复杂关系和各种约束、禁忌都可以统统被抛开。例如,海丽娜不顾一切地去寻找狄米特律斯,而拉山德也开始爱上海丽娜,而赫米亚则会恶意攻击自己的朋友海丽娜,而狄米特律斯甚至想要杀死拉山德。人们的这些言行举止在现实世界中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但在 “绿色世界”中,当四个人均经历了从现实世界到理想中的“绿色世界”的蜕变和重生后,现实世界中的约束和禁锢显然都没法再对他们起作用。于是,四个年轻人可以以全新的眼光来审视友情和爱情,并重新审视自身,发现全新的真实的自我。而当四个人最终领悟到友情和爱情的真谛后,他们也最终依照莎士比亚的“绿色世界”模式,从理想世界中再次回到了现实的世界中,但不同的是,他们拥有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勇气和信心,能更加勇敢和自信地去面对现实和责任。这四个年轻人真正地变得成熟与勇敢, 开始勇敢地理性地面对生活和婚姻,并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于是,经历了“绿色世界”中“酒神精神”的洗涤,现实世界中的有序和混乱、理性和感性以及社会约束和个体自由都在四个年轻人身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最佳的平衡状态。这样一来,也就达到了作者理想中的美好社会,一个全新的、秩序井然、婚姻被认可、理性和感融共生的新世界,对立最终走向统一。

(二)狂欢仪式

莎士比亚在自己的喜剧中将人生描写为一种游戏。人们在游戏中愉快地相处着、狂欢着,人们的肉体是整个狂欢聚会的鲜明符号。而狂欢仪式的描写和对狂欢精神的颂扬也从一定程度上表达着莎士比亚对传统与现实以及既有秩序的颠覆。《仲夏夜之梦》中的狂欢仪式十分典型并淋漓尽致地表现在“绿色世界”中。在喜剧刚开始的时候,赫米亚爱的是拉山德,而海丽娜则爱狄米特律斯。但到了喜剧结束的时候,拉山德却爱上了海丽娜。

在故事的一开始,作者便写到,雅典公爵忒修斯宣称:“希波吕忒,我用我的剑向你求婚,用威力的侵凌赢得了你的芳心;但这次我要换一个调子,我将用豪华、夸耀和狂欢来举行我们的婚礼。”而在剧中,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变化,四个人在绿色森林中因为错滴的花汁而出现了一幕幕疯狂的闹剧,结尾,甚至有三对有情人举行婚礼,甚至连婚礼上雅典艺人们的假面戏中戏表演都体现了整个狂欢过程的仪式和典礼性质。莎士比亚通过对整个故事情节的狂欢化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抗议,并极力通过描写来颠覆旧观念,为人们描绘出一个美好的乌托邦世界。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中,大家可以获得完全的自由,真正体会到人生和世界的美好。

四、结 语

在《仲夏夜之梦》中,莎士比亚为大家描绘出的“绿色世界” 是人们净化心灵的地方,全面体现出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绿色世界”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美丽新世界,在这个绿色的世界里,现实世界中所有的约束、规范都可以被抛诸脑后, 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自己心中真实呼唤的带领下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欲望,自由自在地狂欢,从而获得心灵的重生。所以说,莎士比亚描绘的“绿色世界”不单单是为了将理想世界与自然世界以及现实世界进行对比,更是为了通过对“绿色世界”的描写呼唤人们回归大自然,回到人性最原始的美好。莎士比亚渴望大家能够在回归大自然、回到人性最初的过程中美好经历蜕变,得到重生,从而能够在再次回到现实世界中时,以更大的勇气和毅力来面对并解决所有困难,迎接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 肖四新.论自然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作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04).

[2] 郭君宇.酒神与狂欢的盛宴,虚与实的重奏——《仲夏夜之梦》艺术情境的营造[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2(04).

[3] 张薇熊,腾芳.人神共舞:莎士比亚喜剧对古希腊神话的传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4).

[4] 陈景行.论《仲夏夜之梦》中的“绿色世界”与喜剧效果的生成[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05).

[5] 陈育林.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研究[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3(01).

[6] 黄辉辉.回归·狂欢·蜕变·新生——《仲夏夜之梦》中的“绿色世界”之原型解读[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3).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例7

一位教师举了改病句的例句,S1:“中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孩子们读了很多遍,仍然看不出S1到底错在哪儿,甚至认为S1没有错。

我们把S1改换成S2:“中国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孩子们一读,就觉察到S2缺了点什么,有问题。语感敏锐的孩子很快就想出这个句子,S3:“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依据改病句的原则,我们来做一个词语搬家游戏。“中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这些词语有如下的排列方式:

S3:“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S4:“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S5:“人口,中国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S6:“中国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人口。”

S7:“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S8:“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S9:“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是中国。”

S10:“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是中国。”

S11:“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是中国。”

S12:“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是,中国。”

S13:“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是中国。”

S14:“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S1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S16:“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S17:“世界上,中国是最多人口的国家。”

S18:“世界上人口,中国是最多的国家。”

S19:“中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

……

如有需要,还可创造。以上句子均涉及词语位置和句内停顿。

那到底哪一个对啊?都对!然而,该试题的标答居然只有一个S3,真是太不好玩了!

二、当下的改病句试题何以无效

刚才我一说“都对”,有些教师就傻了眼,疑惑啊:怎会都对,而没有正确的答案呢?当下的改病句试题,像自言自语,似在刁难孩子们:刻意让他们猜不透、摸不清、答不准。这样出题,人为且毫无指向地提高了试题的难度,相应地降低了其信度、效度、区分度。但是,什么答案都对的试题,是无效试题。它没有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可言。关键问题是,试题的参考答案从何而来?如何反映试题的意图?如何让孩子们能感得到、摸得清、悟得透、答得上?

就测试而言,试题的正确答案应是有限的。一旦测试意图清晰了,正确答案也就明确了。我们到底为何要出这样的题目?到底想干什么呢?到底想对一线教学产生什么样的导向和影响?这些才是最最重要的问题——语用目的。

生活中,有些人甚至报刊文章,也像S1这样说。S1并未导致语义理解上的障碍,我们也可以接受S1。这是因为,我们的语感已经对S1进行了命题及命题网络的加工,自动纠错了。

就语感而言,我们对语言内容和意义比较敏感,对于语言结构与形式相对迟钝。阅读首先是理解语言信息及其意义的过程。因此,当语言结构与形式上的缺陷尚不妨碍我们的理解时,这种缺陷是可以接受的。孩子们认为S1没有毛病,这说明孩子们相应的书面形式语感尚显单薄、短缺。

三、如何改善改病句试题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张志公先生曾指出,中小学句子教学,尽可能多给学生正确、全面的语言训练,少搞改病句之类的练习和考试。按照语法规范,S1确有问题,其词语的位置安放不当。这属于语言形式问题。因此,改病句的练习和考试重在历练、积累和精进小学生的形式语感。

读过几遍后,我们就觉得,S1意思尚明确,但不合辙、不妥帖、不确当。如果对付考试,办法是有的。但有些办法,不利于儿童学习和运用语言。

下述的出题意图有利于儿童学习和运用语言:

如果你讨论的是“国家”,那正确答案应该是什么?

如果你讨论的是“人口”,那正确答案应该是什么?

如果你讨论的是“数量”,那正确答案应该是什么?

如果你讨论的是“世界”,那正确答案应该是什么?

四、启示

1.阅读教学当有意识地强调语言形式细节的理解、觉识和把玩。

2.作文训练,应凸显句子写作的词语位置意识。我们写作文,不就是把词语有序地摆放在一起吗?

五、余论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例8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8000万营销人(世界上最大的营销群体)祝贺全国“两会”胜利闭幕(您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已看了三遍)。同时,衷心祝贺您荣获“2010年最值得关注的全球十大领导人”(美国著名智库欧亚集团评选)第一名,以及“改变美国经济十大人物”(美国广播公司评选)唯一外国人!

从带领中国成功走过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危机,到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最重要驱动力;从欧洲信心之旅“告诉欧洲和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到在哥本哈根会议和《哥本哈根协议》上发挥的核心建设性作用;从上海合作组织到中日韩领导人峰会;从朝核问题、伊核问题调解到要求美国保持国家信用。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CEO,您的确交出了一份非凡的成绩单,我认为,您当之无愧。我们为您和我们共同的伟大祖国而骄傲、自豪!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首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在西方的敌视、质疑、误解、诽谤和打压中,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中和平崛起,养活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用中国制造开创经济奇迹,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影响和改变世界格局的新支点。

中国正面临一百多年来最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与此同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依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寿命和教育三项指标,刚刚的年度人类发展指数,中国大陆在全球人类发展排行榜上列第92位,虽与上一年相比上升7位,但仍居中下等水平,依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商业周刊》2009全球百佳品牌榜上,中国企业无一入选。在财富500强榜单上,虽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但几乎清一色是国有垄断性企业。

在全球文化价值输出、全球产业链价值分工中,我们尚处于劣势和低级阶段;在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中,我们尚处于起步和重构阶段。

现实让我们保持清醒。

60年新中国历程,30年改革开放,我们最大的遗憾和差距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我们的国家竞争力还不够强大!我们的品牌还不够强大!

过去三十年,中国为世界输出了廉价劳动力、廉价商品,以及因此而来的种种质疑,中国是世界人口老大、发展速度老大、未来潜力老大。那么,下一个三十年,中国应该向世界输出什么?中国如何向世界营销自己?

未来三十年,中国必然会成为世界经济老大,但要真正当好老大,真正实现国富民强、和谐发展,推动世界进步,赢得世界尊重,我们还必须向世界输出先进文化价值体系、创新的机制环境以及足够强大的国家品牌和企业品牌!

而强大的企业品牌必须依附于强大的国家品牌。说到底,这是中国面向下一个三十年的发展战略和品牌营销问题。作为一个品牌营销人,我也斗胆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中国国家品牌营销打好五张牌。

中国国家品牌营销的五张牌

首先是责任牌。责任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在种种质疑、责难以及种种“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傲慢论”中实现的。现在,是到了讲中国真相、讲中国责任的时候了。

中国以世界上百分之七的土地面积养活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而且保持了长久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这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和责任。

中国依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国策,坚持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任何西方经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中国模式和中国实践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正如《大趋势》作者、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新著《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

中所言: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而它的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所谓的“历史之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上的一个阶段而已。

中国对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更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承担了巨大而不可磨灭的责任和贡献。

而世界第一的中国制造,不仅支撑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奇迹般崛起,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消费创造了价值。必须说明的的是,中国制造是在全球资源和全球协作下实现的,它属于世界,而不仅仅是中国。中国制造,全球受益。

尤其重要的是,在和谐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医疗、社保、教育等事业,以及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和进步。

在国际事务中,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以及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与龙头,中国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联合国以及地区事务,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中美战略对话、中欧峰会、中非峰会、中日韩峰会、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论坛、博鳌论坛等等,便是

实际的举措。而在举世瞩目的根本哈根峰会上,中国政府减排40%--45%的庄严承诺,更是展示了中国的信心、决心和责任。

诚如著名导演陆川所言:“富强是我们国家的必然趋势。今后,我们对世界、对文明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刘东华社长的总结更加精辟:从现在起,是中国自信地承担相应责任、作出独特贡献的时候了。努力为自己、为世界找到一条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新商业文明”之路,建设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秩序、新规则。中国企业家群体在哥本哈根峰会上的首次世界性责任宣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家的新思想新面貌。

当今世界,丰富多彩,除了责任,什么也不缺。中国,一个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深厚而光荣的历史传统和勇敢担当的责任国度,现在,是到了讲中国真相、讲中国责任的时候了。

用您的话是“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用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的话是“向世界说明中国”。

去年10月9日,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媒体峰会,告诉世界“中国的立场、责任和担当”。这是一张中国品牌营销的漂亮牌。一定要坚持下去,每年一届。

同时,建议从今年开始,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牵头发起举办“世界责任论坛”,您一定要亲自出席,“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责任中国”。

第二是文化牌。文化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一个真正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向世界输出文化和价值观!

过去三十年,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果,但是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并没有发挥足够的价值,更未能转化成强大的软实力和硬影响,与经济成就形成鲜明的落差。

美国的好莱坞文化和极度品牌消费文化、欧洲的奢侈文化和贵族文化、日本的动漫文化和精益文化、韩国的饮食文化和快时尚文化,在中国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横行,直至扎根。

连《花木兰》、《功夫熊猫》这样的世界赚钱机器,也是以取用中国文化为背景的。甚至连中国国宝熊猫,每一个动作都被好莱坞注册了。

我们赖以生存的优秀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在经济的洪流中被淹没、改造甚至变异,不仅不能影响世界,反倒被西方的文化侵蚀的遍体鳞伤、面目全非。

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危机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崛起,让全世界重新思考和认识东西方思想体系、价值观,甚至是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的优劣势及互补性。

站在历史看现在,站在现在看未来,站在世界看中国,站在中国看世界,这正是中国思想文化和价值体系去粕存真、奉献世界的绝佳机遇。马克思著作在西方的热销,好莱坞灾难电影《2012》表达“只有中国精神才能拯救世界”,都是很好的例证。

事实上,中国优秀思想文化的代表作《道德经》、《论语》、《中庸》、《易经》、《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等所创导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兼容并蓄”“有容乃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上医治未病”等人类哲学观和价值观和健康观,恰恰是当今世界最为前沿最为推崇科学体系,历久弥新。

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个代表人类最优秀的中华文化,毫不保守地传承、发扬出去,恩泽世界。这需要中国以极大的魄力、勇气和力度。因此,我们要深化文化和教育体制改革,在机制上创新,重塑国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唤醒文化的力量,强化文化软实力。

比较良好的行动之一是,把中国教育推向全球。

2004年以来,中国在64个国家开设了226所非盈利性的孔子学院,传播汉语与中国文化。目前,全球有4000多万外国人在不同程度的学习汉语,接近100个国家的8000多所学校把汉语纳入了课程大纲。

“国学要从娃娃抓起”的观念渐渐在城市形成共识,并开始付诸行动,幼儿园开国学课成为新的精神必需品。唐装、中山装、中式用品的回归和流行,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推崇,全国各地对文化、历史资源的挖掘、继承和发扬,都是中国文化崛起和繁荣的良好开始。

中国的艺术品交易额、齐白石的个人作品销售额均历史性的名列全球第三,正是中国文化价值复兴的缩影和例证。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也是崛起的中国向世界敞开的三扇文化之门。中国人已经知道这绝不是简单的体育和博览,也绝不可以用纯经济的思维来评判它的利弊得失。您的指示很好,“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办成一届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促进科技创新,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盛会。”

我们还要把世界母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转化成世界的发言权和说服力。而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在和谐健康观的历史潮流面前,也赢来了最好的战略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客观公正地毫不留情地剔除掉那些曾经或者正在桎梏我们的精神枷锁和文化疮痍。就像柏杨在《吾国吾民》里的直言不讳。

中国历史上以及近现代的世界级伟大人物灿若星河,为提升中国文化的传承力、发展力和影响力,强烈建议成立中国文化发展委员会,您或一名副总理任主任。提升和加强文化部的职能,建立大文化部制。同时,借鉴诺贝尔奖的做法,在全球范围内设立“老子道德奖、孔子思想奖、孙子军事奖、李时珍医学奖、毕昇发明奖、吴承恩文学奖、鲁班建筑奖、邓小平改革奖、钱学森科技奖、袁隆平农业奖” 等。瑞典能打造诺贝尔奖,成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创新名片,中国为什么不可以?!

文化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当中国成为为世界强国时,让中华文化福耀全球。奥巴马站在长城、克林顿站在西安鼓楼无一不发出由衷的赞叹,我们应该明白文化背后的价值和力量。

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中的一段话令人振奋: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先进文化力量,使中华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

“中华民族不仅能够创造经济奇迹,也一定能够创造新的文化辉煌。”

必须的!

第三是创新牌。有创新,才有未来!

中国人的创新精神一直是引领世界的,从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创造,到以四子(老子、孔子、孟子、孙子)为代表的思想创造,从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文学创造,到以长城、故宫、颐和园为代表的建筑创造,从两弹一星的高科技创造,到风靡全球的消费品创造。

中国人的创新精神里包含了吃苦耐劳、坚韧向上、兼容并蓄、虚心学习、模仿超越、争强好胜、打破框框、敢为人先、不断突破、不怕失败(牺牲)等优秀精神内涵。新中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成就,与中国人骨子里的创新精神密不可分。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创新还没有发挥到最大化,受到不少的制约和局限。

200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折桂。此前,已有7位美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当人们为华裔科学家获奖而高兴时,中国籍科学家至今仍无缘诺贝尔奖,不免让人感叹。

新一轮的“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的大讨论沸沸扬扬,其实问题的本质和核心是科技创新机制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诺贝尔奖是一个缩影,也是最好的镜子。反映出我们在观念、教育体制、科技创新机制等方面的不足。约翰奈斯比特说:“论资排辈与家长制思维是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变成一流创新国家的最大障碍。”

我们的近邻日本,至2008年已有11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三大科学奖,与奥地利同列第9位,另有不少美国籍日裔科学家获奖。这些事实充分说明黄色人种的亚洲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不比白色人种的欧美人逊色。无疑,体制是最大的问题。

学者洪振快说得好: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际上制度更是第一生产力,因为制度会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度能否以知识为本,体现对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的尊重,制度能否以人为本,体现对科学家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尊重,使科学家个人价值的实现方式摆脱行政权力的支配,都将是看不见却在实际发挥作用的“软动力”。在这方面,如果科技制度不能根本变革,我们离诺奖只会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

正是一语中的。

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居世界首位,在世界财富500强中业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不是偶然的。

以《竞争优势》一书闻名于世的迈克尔波特在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所的《竞争力指数》中不无骄傲的写道:“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将偏爱那些欢迎不同文化、吸纳多样化思想以图创新的国家。不同技术和创新领域的融合,学术、创新、艺术和前沿思想的繁荣将大大推动它的发展。这些概念都是美国的长处和我们的竞争优势。而且这些概念为美国所独有。”

事实上,这段话写给未来之中国,再贴切不过。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正来源于此,是“兼容并蓄、有容乃大”中国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下一个三十年,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中国要取得更大的辉煌和成就,必须也一定会朝这样的路径走下去。

约翰奈斯比特说,“中国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愿意尝试任何符合自己目标的理论与实践,这是它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

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正是中国未来三十年最大的战略目标之一。其重中之重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正如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在这方面,国务院刚刚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为中国未来10年的教育描画出一幅美景,让我们看到了变革的巨大推动力,令人鼓舞。相信会有实质性进展。

这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工程。但中国别无选择。中国必须培育创新型国家的土壤,建立一切适用于创新的思想、机制、体系和制度保障,最大程度的调动全民创造力,吸纳、整合全球资源和智慧,塑造国家竞争力,打造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 把中国从世界工厂改造为世界创新实验室。

事实上,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圳模式”、“苏州模式”、“浦东模式”、“滨海模式”,已经和正在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创新的范本和经验。

为此,我斗胆建议国家设立“国家创新委员会”和“国家科技创新基金”。小国家大创新的芬兰国正是这么做的。TekES(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和Sitra(芬兰科技创新基金会)是芬兰创新型国家的两大源动力。

第四是机遇牌。中国有多大,机遇就有多大。

中国正面临100多年来最好的战略机遇。这个机遇,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属于全球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每一个机构每一个人。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汉语,穿汉服,吃中国餐,与中国人通婚,在中国学习、工作、创业、成功。为什么?

中国机遇!

过去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为世界打开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一发展大国的机遇之门,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成为全球“淘金”、“镀金”目的地,成为跨国公司实现增长目标的定心丸。尤其是金融危机后,中国更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剂、助推器和救心丸。

现在,国外流传一个新的神话: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要更换司机了,从金发碧眼的山姆大叔,变成谦谦如也的孔子门徒。

这已经不是神话,而是正在发生着的事实。

美国《新闻周刊》这样讲到:“当奥运会最终拉开帷幕时,中国步入国际舞台的中心。”

飞利浦全球总裁柯兹雷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中国的作用非常重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

耐克全球CEO马克帕克说,“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每次开会,讨论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新闻集团默多克说,“一份报纸要想在全世界卖得好,最好的办法是把中国新闻放在头版。”此话一点不假。

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此聚焦!中国,已经强大到再也不能被忽视!中国已经进入大国崛起的加速时刻,中国正迎来一个半世纪以来最最重要和宝贵的发展阶段!

那么未来呢?

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中国机遇都远远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正处于妙龄青春时代。正如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所言,“中国的基本面没有变,仍处于青春期,成长期,上升的轨迹还要持续40年以上。”

按照国际惯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是一个国家经济升级、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按钮。这是千载难逢的战略性历史机遇。中国的升级按钮已经启动。

尤其是当中国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长期国策的时候,当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温饱向小康和中产过渡的时候,当十三亿中国人的内需被进一步调动和释放的时候,当中国的工业化进一步改造农业,当中国的城镇化发展突飞猛进的时候,当八亿农民成为新市民新农民的时候,当中国经济产业整合升级的时候,当中国大力培育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候,当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资源以及13亿人口所蕴含的知识资源进一步释放能量和价值的时候,这里面蕴含的战略机遇是如此之大、如此之诱人!

这正是国际政要、商要,以及各路豪杰,动用一切资源,频频穿行、甚至定居移民中国的最根本原因。诸多跨国公司不断升级中国市场的全球地位和重要性,各种国际会议、活动、资本、人力纷纷扎堆中国,均源于此。跨国公司以往把中国当做亚太市场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现在,把亚太市场当做中国市场的延伸。中国家电下乡已经对世界家电和IT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说得更直白一点,中国就像一块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大金矿,吸引着全球的注意力和资源。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的《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的判断,“2010年将成为中国经济又一轮上升周期的开始。”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长期以来保持的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毫不动摇的改革开发决心、信心,让全世界吃了一颗定心丸。

未来之中国,不仅要成为全球制造中心,更要成为全球消费中心、全球创造中心、全球文化中心以及全球话语中心。

第五是品牌牌。品牌有多强,国家就有多强。

扁平世界是品牌的世界。

中国品牌必须快速崛起和强大。这里面包含国家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个人品牌。

刘春雄教授说得好,没有对国家品牌的认可,就不可能有对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的认可。所以,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发展,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提升,正是中国品牌的最大背书。

姚明、刘翔之所以受到世界超级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其体育成绩,更因为其背后代表的中国。林毅夫之所以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朱民之所以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特别顾问,不仅仅是因为其专业成就,更因为他们代表中国。这就是国家品牌的力量。

深圳、大连、青岛、苏州、海南,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品牌的崛起,也是背靠中国品牌大树好乘凉,以及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带动造就。

品牌兴,则企业兴。企业兴,则中国兴。中国产业品牌和和企业品牌的打造,令人爱恨交加。

几年前,原商务部长薄熙来“10亿双袜子换一架飞机”的感慨,深深地触动了中国人的自尊和感情。如果说那是过去三十年中国不得不的选择的话,那么,未来三十年,我们怎么抉择?

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低谷期,中国制造的弊端和劣势再次凸显。为什么众多中国企业库存加大、产能过剩不堪一击?为什么中国在资源、环境、低价劳动力等方面付出很多,分享的财富却寥寥无几?您在记者招待会也提到,“中国的贸易总量虽然很大,但50%是加工贸易,60%是外企或与外企合作企业的出口贸易。”

道理很简单,中国的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我们的软实力不够,缺乏品牌价值,一直在做“搬运工”。一方面顶着经济威胁的帽子和种种指责,一方面还在做搬运工。这就是中国制造的两难处境。

用郎咸平教授的话说,这是世界产业分工中的“产业链阴谋”。

中国仍缺席世界百佳品牌排行榜。在《商业周刊》2009全球百佳品牌榜上美国占据半壁江上,成为当之无愧的品牌强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有170万个品牌,其中有数以万计的中国名牌,而在世界排行榜上中国无一入选。这是中国品牌的悲哀。

从另一个层面上讲,中国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GDP的20%,而相比照的,美国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GDP的60%。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国际知名品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的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销售额超过50%。而目前参与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足10%。

我国经济总量与德国、英国、法国大体相当,为什么经济地位和竞争力偏低?其差距就在企业上!

象征财富、实力和荣誉的美国《财富》世界500强企业2008年评选,美国高居榜首,共有153家企业入榜。后面依次为日本、法国和德国和英国,分别有64家、39家、37家和34家企业上榜。这个排序,也正是全球经济体列强的排序,几乎就是世界经济走势的一张晴雨表。

沃尔玛、诺基亚、通用、丰田、可口可乐、耐克、英特尔、微软、IBM、壳牌、高盛、辉瑞、三星、Google、波音、西门子等等,正是通过强势品牌和老大地位,盘踞世界产业链的顶端,扼世界经济之命脉,在全球制定规则、抢夺资源、攻城略地、赚取最丰厚的利润,并成为支撑国家地位和改变历史的力量。

成为强势品牌和行业老大,就会在品牌、资源、资本、成本、市场、消费者心智等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的优势富集效应,就会取得最大的竞争优势和价值。正如金牌和银牌的差别。

强者愈强,这是不讲理的经济逻辑!

优势富集,这是做品牌的最大价值!

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速度增快,但是在世界500强中的份额依然偏低,无论入围企业的数量,还是企业营业收入在世界企业500强中所占的份额,我国均低于这三个国家,且除了联想,是清一色的国有垄断性企业。无疑,是企业竞争力的薄弱导致国家经济地位和竞争力的薄弱,我们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家。换句话说,我们缺乏世界级品牌和行业老大。为此,我还专门为中国企业家写了一本书——《老大:中国企业的历史性机遇》,鼓励中国企业家做品牌做老大。

说到底,出路只有一个,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坚定不移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产业升级,发展自主品牌,走价值创造之路,否则我们永远没有话语权。华为、联想、海尔、李宁、百度、阿里巴巴、王老吉、青啤、双汇、三一重工、波司登等,之所以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正是因为拥有了品牌的力量。

全球经济危机为中国敲响了警钟,也提供了很好的战略升级契机。国家内需战略的启动,更为中国企业创品牌打开了更大的一扇门。

古普塔在《称雄全球之路》中,坚定的认为,全球只有中国和印度能同时带来足以改变世界游戏规则和格局的四大因素:1、为几乎所有的商品和服务超大消费市场;2、为公司大幅消减全球成本提供平台;3、为推进公司的全球科技创新基地提供平台;4、为出类拔萃的国际竞争者的崛起提供跳板。

这正是中国市场的“达芬奇密码”!也是世界上所有主流经济体和品牌,在寒冬中压缩全球经营、唯独钟情中国市场的真正原因。中国正由全球最制造中心变成世界消费中心和创新实验场。中国是撬动世界的支点和枢纽。这是中国企业最好最大的生存和发展之源。也是我辈之大幸。

正如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所言,“中国有13亿人这样一个大市场,一定可以培育出一大批中国品牌,使中国品牌在国际竞争市场里做强做大!”

我唯一要补充的是,中国正处于经济升级、产业升级、市场升级和消费升级的关键历史时期,很多领域都蕴含着建立品牌帝国的战略性机遇。

未来10年,中国制造最重要的战略任务是实现“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中国的家电、纺织、日用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必须实现战略升级,实现从产业规模到产业品牌、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从贸易模式到营销模式的跨越;同时大力培育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中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尤其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打造出中国的产业品牌,如“瑞士钟表”、“法国香水”、“意大利服装”、“美国软件”、“日韩电器”等;以及中国品牌的价值标签“高品质、快创新、物超所值”。

同时,中国企业的经营导向必须实现从产品、渠道、终端、资本等硬实力向企业家精神、品牌核心价值、运营体系和价值整合传播的战略层面的转移,打造真正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中国品牌。这不仅仅关乎企业的成败得失,也关乎中国制造的价值和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中国经济地位和软实力的提升,更关乎中国(人)的尊严和未来。

而企业家是承载这一历史使命的“法定人选”,营销人则是这一历史使命的强有力推动者和执行者。因为,企业的职能只有两项:创新和营销。(世界管理之父德鲁克语)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说得好,“中国必须要出一批伟大的商业机构,超越个人和家庭的机构,才是我们国家真正走向强大的必要条件。”这个商业机构,就是品牌。

我比较认同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的观点,未来的中国企业家,必须是品牌战略型企业家。一定是坚持品牌驱动下的企业发展战略,让无形带动有形,以精神财富创造物质财富。

伟大的品牌,实际上是一座永动时钟,创造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社会前进。从“搬运工”到“永动时钟”,是一个伟大的跨越,需要伟大的观念、文化和机制。

一位企业家曾说:“如果再过五年、十年,在国际大舞台上仍没有我们的位置,那就是中国企业家的失职!”

我要说,如果再过五年、十年,在中国这片伟大的土地上还没有产生足够多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那不仅是中国企业家的失职,也是所有营销人的悲哀!

日本经济和品牌的腾飞始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韩国经济和品牌的腾飞始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现在,是中国时间了。

彼得德鲁克说,每当你看到一个伟大的企业,必定有人作出过远大的决策。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一个国家。

现在,是我们作出“远大的决策”的时候了。

事实上,关于品牌,包括您在内的新中国历代领导人都有过精彩论述和重要讲话。现在,是进一步付诸实施的时候了。

在此,我也斗胆建议:1、成立国家品牌建设促进委员会,您或主管副总理任主任,联席各大部委,共同推进中国品牌事业。2、出台《自主品牌促进法》。3、设立国家品牌基金,加强中医药、中国文化等产业品牌的塑造。4、中国政府采购,大量限定在国产优秀品牌中选择,尤其是信息、汽车、医药等产业。

“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这是您在政府报告里说的两句话,我非常喜欢。2010,是全人类21世纪20年代的开局之年、关键之年。世界经济依然笼罩在危机的阴影里,中国经济也面临“极为复杂”的形势和挑战,但已现曙光。坚信我们的伟大目标一定可以实现!同时,我也坚信,中国8000万营销人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国特色的品牌营销理论和实践体系。

最后,我想再次代表8000万中国营销人,把世界营销泰斗菲利浦科特勒的一段话送给您:

“只有有远见的领导才愿意做出产品品牌建设的尝试,中国有远见的领导者已经成功地营造了令人信任的公司形象。现在也必须由有远见的领导者来构建令人振奋的产品品牌,这是中国领导者在营销领域面临的下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完成之时,就是中国企业超越国外竞争者,获取属于自己的市场超额利润之日。”

中国明天一定更美好!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例9

关键词:《世界古代史》:知识特点;世界视野:教学方法

《世界古代史》是本科师范院校历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主干课系列《世界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一门素质提高课,对于扩大青年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世界视野、储备扎实深厚的文化素养,成为全球化时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该课程有如下明显的特点:

1 时空跨度大。如果从原始群时期算起,可谓上下千万年,纵横数万里。

2 头绪纷繁复杂,内容深刻丰富。

3 与现实社会相隔时间久远,学生最不熟悉。

4 课时量偏少,教学任务较重。

5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所占比重最小,受重视程度不够。

为了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我在04历史本科班进校之初就“历史地理知识的了解”、“《世界古代史》常识的了解”、“对开设《世界古代史》课程的总体感受”等三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摸底,以了解他们对该门课程的整体认知程度。结果如表所示:

最后的结论就是:04历史本科班学生对《世界古代史》的整体认知程度处于“偏低”状态。

针对《世界古代史》的特点和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状况,为了帮助学生学好该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我采取了如下一些教学方法:

一、将世界古代史与相关的中国古代史知识相结合

以往的《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各成体系,互不相干,学生得到的是孤立的知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与世界古代历史的发展似乎毫无关联。把相关的中国古代史知识放在相同时期的《世界古代史》框架中来讲解,能健中外古代史相互贯通,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视野,即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是和整个世界古代历史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但又具备各自特点的。“东亚封建国家”这一章,我首先把相同时期中国唐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状况作了大概的介绍,然后讲中国唐代对朝、日的巨大影响以及中、朝、日三国在这一时期历史的互动。关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我把西汉武帝以及东汉明帝对匈奴的战争,西迁匈奴人与日耳曼人的战争、日耳曼人与西罗马帝国的战争串联在一起,使学生对中外历史的彼此联系和相互影响有了深刻的感受,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人类历史发展的方方面面,有很多原始的材料、数据,有大量的叙述、分析,归纳、总结,

方向,以便为中学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增强我院毕业生的就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直观性、生动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否则就会成为索然无味的教学,无法实现教学目的。

“古埃及金字塔”。展示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这张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感受金字塔的辉宏与伟大,理解古代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建造金字塔的艰辛。

“汉谟拉比法典”。展示了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片。通过该图片,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汉谟拉比法典的概况:图片显示的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该石柱高2.25米,上端是浮雕,沙马什(日神)端坐右边,将法典授予汉谟拉比,以此显示君权神授:浮雕下面满布楔形文字,是法典的具体内容,共8000余字。

“古印度瓦尔那制度”。展示“瓦尔那制度”说明图片:最上方是第一等级婆罗门僧侣贵族;往下第二和第三是第二等级刹帝利;再往下第四、第五是第三等级吠舍;最下端是最低等级首陀罗。各等级界限分明、职业身份世袭。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讲“荷马史诗”洛伊战争的起因时,我就讲众女神争“金苹果”的故事;讲古希腊戏剧成就,就讲《奥狄普斯王》、《美狄亚》等戏剧故事:讲古印加文明就讲“马丘比丘――印加失落的城市”它戏剧性的发现过程以及印加人追赶太阳的美好愿望和浪漫情怀。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的情趣,让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去感受美和体验美。

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及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教学营造了很好的氛围。

三、将德育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

历史教学的德育教育功能比其它学科更强、更直接、更具有优势,但如何最恰当的发挥好这种功能就得讲究方法。我在给学生讲《荷马史诗》时提到发掘出希腊早期文明文物的美籍德人考古学家亨利・施里曼。他在7岁生日时收到父亲送给的生日礼物――一套儿童版的《世界史》,书封面描绘特洛伊战争的图画震撼了他的心灵。他从此对《荷马史诗》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深信这场远古的战争不会是虚构的,立志要找到特洛伊古城。为了实现儿时梦想,施里曼在成为百万富翁、生意如日中天的时候,变卖了所有财产,组织了一支考古队到小亚和希腊去从事考古发掘,终于发掘出希腊早期文明时期的文物,印证了《荷马史诗》的传说。从施里曼的故事,引伸出人生理想、价值观、金钱观等等哲学问题,使学生在学习历史之中受到了德育方面的教育,不说教、不生硬、潜移默化、易于接受、一举多得。

四、结合教学适当的向学生介绍相关问题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对于本科历史教学来说,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外,培养学生一定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初步的研究能力是不能忽视的教学任务,这其中让学生了解相关问题的最新学术研究状况就显得很有必要。我平时收集了一些资料,在讲课的时候就介绍给学生。比如,关于现代人类均起源于东非的问题、关于玛雅古典期文明衰亡原因的问题、关于日本天皇一族的来源问题、关于美洲最早居民是否印第安人的问题等等,我都给学生介绍,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世界史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五、努力与中学世界史教学相结合

将本科教学与中学教学相结合,这是我院教学今后发展的一个业竞争力。如前所述,《世界古代史》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所占比例少,在历届中考和高考中所占份量也最小,而且涉及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识点,材料分析和主观题几乎没有。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例10

好莱坞众多大片中,对于天才以及其同这个世界的不和谐是屡见不鲜的。《美丽心灵》便是其中一部值得回味品咂的经典之作。这部由朗·霍华德导演的,以数学天才约翰·纳什的真实生活经历为题材的影片,讲述了纳什作为一个天才不为人所理解的生命模式和他传奇色彩浓重、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从他年少因才华出众,一举成名到后来在孤僻以及所带来的对于现实生活的绝望中开始无尽的幻想,患上精神分裂。在自己构建的虚幻世界中找不到方向的时候,遇到了无时无刻陪护在他身边,给予他无尽的爱意和希望的一生之爱,他美丽、善良的妻子艾丽西亚。似乎是纳什的生活本身竟是一场电影。影片将纳什真切却电影一样戏剧化、丰富的传奇的人生经历搬上银幕,用艺术的手法展现给我们这个天才坎坷艰难却无与伦比丰富的生命历程。影片夺人眼球的亮点在于,通过前后巨大的反差式变化性来营造一种戏剧冲突的效果——纳什从一个年轻有为、前途明亮的数学新起之星,到后来因为现实世界中冰冷和孤独而患上精神分裂,最终又在挚爱的妻子的伟大而又执著的爱中回归正途。这种前后巨大的变化和反差营造出一种戏剧性的冲突,使得观众被影片从头至尾牵扯住心绪,沉迷其中不忍离开。从影片中,我们似乎感受到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生命本身似乎就是一场艰难而又伟大的博弈。筹码永远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在那个孤独天才的人生中,是他妻子的无尽深沉的爱,给予他敌过一切寒冰酷暑、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让他在孤独中不至于绝望,重新拾起对生命负责到底的勇气和意志。也正是这种伟大、坚韧而又无私的爱,使得他最终打败了一切生命中看起来让人恐惧的艰难,让他在不断同外界和内心自我挣扎、平衡过程里找到真实的自我。就像那个我们至今萦绕在脑海中、感人至深的场景:艾丽西亚在决定搬到自己父母那里去住的时候,她将手放在了纳什的心口处,目光中充满温柔的爱意,用温柔的话语对纳什说:“你想知道什么是真的吗?说不定能让你真正从梦中清醒的东西,不是在你的脑子里,而是在你的心里。我需要去相信,非凡的事情有可能发生。”妻子伟大的爱的力量,化解了一切的创伤和现实的误解,使纳什虚空荒诞的人生走回了正轨,让他最终收获了美丽的心灵,走向了不再孤独的美丽的人生。

故事发生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中。才华横溢在数学方面有着卓越才能的纳什因为性格的原因同那个锋芒毕露、人才济济的环境无法相融合。在人际交往方面纳什却是他数学天才智商的极端。性格的孤僻使得他在生活中缺少朋友,这个天才的世界变得更加孤独,生活中亦缺少正常人该有的人情冷暖。每次上课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沉迷在自己的数学世界里难以自拔。而不幸的是,纳什在数学方面的天才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在那个竞争气息浓重、强手云集的环境中,他的才华甚至是被很多人嫉妒并打击的。这进一步使他的生活陷入无尽的孤独抑郁中。在一次偶然的酒吧聚会的活动中由于一个金发女郎而引起同学们的争执让纳什灵光忽现,在无意中研究出了成为今后数学界、经济学界甚至是生物学界发展的起到基石性作用的“博弈论”。从此,纳什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并被聘请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师。同时他仍旧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此时正值美国同前苏联政府的“冷战”时期,纳什被派遣了重要的任务。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纳什在他的课堂上遇到了他一生的知己,就是后来在他陷入疾病的折磨的时候给予他无限爱的力量的他的妻子艾丽西亚。然而即便现在看上去如日中天的生活下面却暗含着巨大的危机。纳什就如同一个被世界遗弃的孤儿,即便有着超乎常人的智力,却永远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他缺少一切正常人心中应该感受到的情感元素,爱与被爱,被重视,责任感等一切。于是在他自己的脑海中便预设好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有理解他,同他一起喝酒的好友;有一个让他卓越才能有用武之地的警探,他的理想能够得以实现,能够为国家效力;那里有他可以关怀呵护的小侄女。那个世界是那样的虚浮缥缈,却又那样的不真实,让人性在那里沦陷,找不到归途。即便纳什患上了精神分裂,他的妻子仍然不离不弃,用自己无私伟大的爱感化着纳什那个被孤独感侵蚀了的麻木冰冷的心和灵魂,让他在孤独无依的时候有了世上最温暖的陪伴。最终,在妻子的无私关怀的大爱和纳什自己坚强意志力共同联合下,战胜了病魔。最终收获了无比美丽的人生,收获了美丽的心灵。

对影片中爱和孤独的解读

人心需要情感。没有情感的心是冰冷而又麻木的。当人不被外界环境所接受,就会产生一种与世隔绝的孤苦无依之感。纳什在那个人心冰冷的环境之中,天才的他尽管能够徜徉在数学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与地,却永远无法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生命温情的彼岸。他的天才没有得到同窗们的赏识和鼓励,却屡屡遭受现实的打击。于是,这种“曲高和寡”的天才式生活便只有着一条路可以走。影片中,每个幻想角色的出现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好友、警探、小女孩,似乎都同天才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着某种深层次的含义。好友的出现暗示着纳什的生活中缺少能够理解他、关怀他并给他支持的知己。他同现实之间的种种隔膜使得他难以将心中的苦闷倾诉出去,难以在虚幻和现实之间找到一个突破口。而幻想中那个朋友却深深了解纳什心中所想,不同于学校里那些嘲笑打击他的同学,这个朋友和他不受约束地谈论自己的想法,陪他喝啤酒,聊生活。而警探的出现则是纳什心中一种对于自己的才能受到重用的无限的渴求,一种内在的责任感的真实外现。他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国家效力,希望自己的天才的头脑到世界的重用。然而现实却总不能尽如人意,甚至是打击重重。他的才能不仅没有受到那群人的赏识,反而遭到那群因为自己没有纳什那样的天才而无所成就的人的嫉妒,随之而来的排挤和冷嘲热讽。现实世界是那样的残酷,不招人喜欢。而在他自己构想的虚幻世界中,他肩负了拯救国家危亡的重任。他的才能和智慧在那个世界里找到了用武之地。

就像情感找到了归宿,人心才能走向至美一样,人只有价值找到了归宿,内心有一种创造价值的渴望并在自己同外在的环境中得到尽可能的实现,一个人才能够有精神上的追求和实现。人活于世,应该有所求;不能仅仅是眼前的苟且,更要有诗和远方。

在那个幻想的世界中,最后出现的是那个小女孩。小女孩的出现则是纳什心中渴望去付出爱的载体。如同正常人对于自己孩子的关爱,希望去呵护他们一样。而纳什面对的现实,这个实际却又虚空到“一无所有”的世界里,无论是“爱”抑或“被爱”都是一种遥不可及愿望。当一个天才的情感世界中贫瘠到没有一丝一毫的情感的时候,才会在他理性的世界中为自己构造一个源于内心情感世界的渴望下的天堂——那里他可以没有顾忌关爱他的小侄女。

然而无论如何,那个世界是不真实的。就像他的妻子所说的,真正能让他从梦境中醒过来的,不是在他的脑子里,而在心中。就像《楚门的世界》中,最后那个有关抉择的出口处,那个电视制作人对他说,你们现实的世界是那样残酷,虚伪;较之于我为你设计的那更虚伪的世界更加不真实,让人迷惘。然而最终楚门还是做了所有观众最希望看到的真实选择。即便现实的生活是那样的不真实,但是现实就是现实,我们应该勇敢面对而不是逃避。

在影片《美丽心灵》中,还有一处感人至深的镜头:艾丽西亚冒着大雨冲出门去,开车想要离开找医生的时候,纳什终于顿悟,冲出门挡住雨中的车,朝着艾丽西亚大声喊道:“马西不可能是真实的。因为她从来没有长大。”影片至此,似乎在百转千回的纠结和愤懑中交代给了观众一个大家所希望的理智的回答:无论纳什的心中情感的密码有多么的混乱,最终理性的力量还是发挥了潜在的巨大作用,找到了同生活与人本身相契合的密码。这种理智的光辉是在人心中,而非脑子里。这样的情节亦是我们大部分人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吧。与其说理智都存在于脑海中,另外一种更好的说法是,理智在人的心中。纳什在妻子无私的爱的关怀下,决意从他自己那个美好、情感有所寄托、有所归宿的世界中走出来。即便现实世界在那时候的他眼中是那样的冰冷、残酷,让他的心深深陷入无尽的痛苦和孤独中,但那里有他的妻子,有他幼小的即将长大需要他关爱的孩子。那里才是真实的世界,是现实的生活。也只有在那里,心灵才能得到真正的安稳,才能收获最终的美丽。于是,在妻子的爱的陪伴下,纳什不断同自己的心灵作斗争,在孤独和虚假的温暖中不断进行着内心的艰难抉择,似乎世界上没有一种角逐较之于同自己角力显得更为艰难:纳什一场心灵的抗争。而幸运如纳什,遇到了一位在他最艰难的岁月中给予他无限关怀和爱的陪伴的妻子。妻子的爱让他的心灵不再孤单到去苦苦寻找那个不存在世界中,让他如同常人一样感知世界的人情冷暖,感知那些悲喜交融却不真实的生活本身。同那个看起来幸福实质上却为苟且的逃避的虚假世界,这个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那般值得拥有。这亦是影片所传达给我们的思想精髓:即便是我们眼前的生活有多么糟糕或是十分美好,只要是生活赐予我们的,无论悲喜只要能够认真对待,便是一种收获,一种实现。这亦是心灵最温暖、平静的状态。也便是一种永恒的实现,对生命的负责。

结 语

影片《美丽心灵》给我们传递出这样一种价值观念:这本就是一个孤儿院一样的世界。生活中似乎我们经常陷入无尽的痛苦与黑暗中。我们每个人多少都有过像纳什一样的被世界遗弃的经历和感觉,而我们又都没有抛弃人生。人生之所以美好,其最精妙之处在于,无论世界多么孤独冰冷,人同人之间都能够用爱心交换的方式来互相取暖。这种爱没有价值,更无需被量化。只是让自己有一个不被世态炎凉冻得麻木不仁的灵魂,那么你必将有一颗通往美丽境界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沈义贞.影视批评学导论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2]朱玛,朱丹.世界著名导演的镜头语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例11

《苏菲的世界》个人最新读书笔记1看过《苏菲的世界》的朋友一定会这样认为:它是一本简单而又深奥的小说。它曾经一度地使我拿起,一度地使我放下,它一会使我兴趣十足,一会又使我失去耐心,我便在这矛盾中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整本书。

14岁少女苏菲收到的陌生来信带她走进了一个她几乎从未接触过的世界,引导她的思维走进了人类更深、更本质的思考。

这本书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本来我认为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文中的苏菲她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致使她走上了通往解开世界谜团和哲学的大门。并且,苏菲她还具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一点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有有了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才有机会去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书中的一段话令我记忆深刻:世界就像魔术师变出的白兔,人类生活在白兔皮毛的最深处,把所有一切都当作理所当然,而哲学家们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他们不断攀登白兔的毛发,目的是为了看清魔术师的真面目,也就是看清世界,看清人生的意义。《苏菲的世界》一书使我觉得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是永远也揭不完的,从前的哲学家为我们解开了不少世界之谜,使后人变得聪明起来;我们不也应该向他们学习,运用哲学的观点揭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奥秘,也为我们后人做一点事吗?

《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进入觉悟之境,挂起了一盏盏明亮的桅灯。

《苏菲的世界》个人最新读书笔记2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书中刻画了一个勇敢,聪颖的少女——苏菲。因为追求哲学,就一定要有好奇心,这正是苏菲的特点,所以我觉得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就在于此。

为了向人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从远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有哪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主要讨论的题目是什么,一些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这本书都详细地为人们做了讲解,仿佛整部世界哲学史在你面前演变了一遍。它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书中讲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获益良多。而它所讲述的有关哲学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其实当中的道理很多问题我也曾想过,但这些问题都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因为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实在太陌生。当我读完此书后,我觉得一个生存在世界上的人,连世界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关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大约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现了一位对欧洲思想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谈话能够不断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弱点,令人可以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对某些人而言,这样的谈话无疑是当众出丑,并成为众人的笑柄,对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这就难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它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

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重视良心与真理,到生命结束也是为了真理。他那种为了真理而战,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使我更深切的体会到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这句话的含义。

《苏菲的世界》一书使我觉得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使永远也揭不完的,从前的哲学家为我们解开了不少世界之谜,使后人变得聪明起来;我们不也应该向他们学习,运用哲学的观点揭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奥秘,也为我们后人做一点事吗?

《苏菲的世界》个人最新读书笔记3看到《苏菲的世界》最后一行字时,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还想知道苏菲和他的哲学老师接下来的生活会怎样,他们能否适应虽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像空气一样存在的日子。

随着故事情节的一点点发展,一个个谜团渐渐的清晰,才知原来这是一个故事中还有另外一个故事的小说,这让我想起卞之琳写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通过哲学老师艾伯特的讲解,苏菲一点点了解了哲学史的发展演变,而读者像我这种初学者也会不由自主的和苏菲一样跟着艾伯特的步伐,对哲学产生好奇,想去探究它的足迹。

这本书有500多页,讲述了一些西方哲学的主要人物和流派,如果之前对西方文化没有太多了解,对其中描述的历史人物从未听闻,读起来也许会觉得些许陌生,甚至是枯燥。读前面几个章节时我就觉得有些陌生也不是特别感兴趣,从讲述苏格拉底开始我才渐入佳境,因为以前听闻过这些历史人物,也就能耐心读下去。每一个历史时期提出的哲学观点各不相同,越接近现代越会觉得更加成熟和完善,不禁佩服黑格尔、马克思等近现代哲学家的伟大,然而书中借艾伯特观点提到“现代科学有一大部分源自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的努力,例如寻找组成所有物质的不可见的‘基础分子’”这样让我想起牛顿说过“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说我们在敬佩今人的同时不能忘记古人的开拓之功。

“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围绕着这两个哲学问题,一部漫长的哲学史从无到有蔓延开来,书中艾伯特告诉苏菲我们开始这门课程时所提出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人能回答。萨特对此给出了很好的解释,他说“关于存在的问题是无法一次就回答清楚的。所谓哲学问题的定义就是每一个时代,甚至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一再地问自己的一些问题。”

作为个体,我想不明白世界从何而来,我只能从现有的大家所共知的信息中对地球的产生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而对我个人来讲,我却可以实实在在地思考和把握自身的存在价值和我想要怎样的存在。我想:这就是哲学问题引发了我对自己人生的思考,这就是读这本书给我的益处吧!面对生活、工作中的纷纷扰扰,静下心来去思考它们对自己的人生是否真的有意义,那么一些名利就会放下,一些苦恼就可以淡然处之,我的存在也就更加直接地奔向它应有的价值。

《苏菲的世界》个人最新读书笔记4上学期闲着的时候没事,就向朋友借了本书《苏菲的世界》来看看这样一部作品,没想到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智慧的结晶。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就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这本书使我明白了哲学的意义、人的生命和各种哲学学说:如果把地球比做一只用于变魔术的兔子的话,我们就是居住在兔子绒毛深处的细胞

我们出生于细毛顶上,刚开始我们对这场魔术十分好奇,而人们慢慢长大了,对世界不再好奇了,就去了毛皮深处,并喜欢上了皮毛深处的生活,就不再过问世事了。哲学家就是那些努力向上爬,并把别人拉上去的人。只要你有好奇心,再加上50%的努力就能成为哲学家。

哲学的世界,有太多奥妙等待我们去探寻。每一次的发现便是一次人生的顿悟。

尽管我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来更加明白的表达,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亲身读了此书后才能和我一样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

《苏菲的世界》个人最新读书笔记5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敢相信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现在想想“苏菲”的“世界”,世界中就包含着精神世界。一向对于哲学是不感兴趣的,以至于这本书我还未真正地看完,是对知识的挑剔或是对一些理论的无法接受还是我真的理解不透,我选择的只是适合我的东西。在选择的过程中看到了自我的转变。

人们总是渴望遥不可及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在追求心灵和物质相结合的同时不禁问自己,“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吗”。人是有“灵”的吗,我们的感官认知乃是自天主而来吗?我不是一个宗教信徒,可我也慢慢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如果这一切不是源于天主那又是源于何处呢?心灵世界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吗?那我们从小所学的唯物主义不就是与之相背,我困惑了,就像在沼泽中挣扎的人,努力想逃出却越陷越深。为了不被淹没,我只好停止了思考,脑袋里翻滚的岩浆似乎也平静下来。一轮明月升上了夜空,对于一个等待救赎的人来说,那圣洁的光辉就是的洗礼。瞬间,我转头发现“灵”与“物”只不过是两个隔街争吵的妇人,她们所站的立场和所坚持的观点不一样而已。探索理论的本源,你可以发现,从它所基于的那个方面来看,派生出来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那是因为它的基础。正如“好”与“坏”,只有在区分何为“好”何为“坏”才能判断是“好”是“坏”。

有些怀疑苏菲对她所学的东西真的都理解了吗?也许她只是作者着书的一个引线,穿连起了整个哲学史,但我更愿意她同我一样是个带有探知欲望的孩子,至少她在书中是这样的。突然想起达利所常用的抽屉,孩子眼里所向往的抽屉和她最终打开的是否一样呢?看到结果是否会很失望,只有打开抽屉才能得知。那她的心中应该就有一个理想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