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新闻策划论文

新闻策划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19 13:32:58

新闻策划论文

新闻策划论文例1

一、能否通过发现找到独特

新闻发现力体现在见别人之未见和不能见。

新闻是变动中的事实。发生(起点)、变动(推进)、结束(告一段落),在这三个过程中都存在发现的问题。

独家新闻要求的是在新闻事实或事件起始阶段就能够发现,即当一个事实或事件刚发生,别人还未发现,你就见人之未见,这样的报道当然是独家的。有人将此称之为“起点消息源”发现,也有人称之为新闻的“第一落点”。

如果说“见别人之未见”,有某种机会主义成份的话,那么,“见别人之未能见”,就完全是记者和媒体自身能力和素养的体现了。即当一个新闻事件或事实已被媒体广泛传播开来后,你能够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独特发现。

现在全国各省会城市都有五六家报纸,常常会出现大家都在传播同一事件或事实的现象。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做出独特的新闻来。因为任何新闻事实和事件都有其显性的一面和隐性的一面。显性的一面,大家一般都能够发现,是浅度发现,隐性的一面却不是所有的媒体都能发现的,它是一种深度发现。新闻能否做到独特,往往就在于对隐性一面的发现和开掘,是深度发现,是见别人之不能见。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举一个大家都知晓的例子。同样是大兴安岭火灾。中国青年报报道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不仅仅看到了“水火英雄”和场景,而且从这场大火中看到了。与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比,中国青年报当时报道大兴安岭火灾的时效是不占先机的,但他们密切关注中央电视台关于这场火灾的用语由“火灾”到“大火灾”再到“特大火灾”的变化,从中发现了深层的东西,分别以"红色的警报"、"黑色的咏叹"和"绿色的悲哀"三篇新闻大特写,从火灾与社会、火与人、火与自然三个方面,揭示了此次火灾最本质的信息--那就是。

这是“见别人之不能见”的典范报道。

二、能否通过追问挖出独特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就是追问的艺术。做新闻报道,首先在于媒体和记者追问能力的高低,而做独特报道,更是要问别人之未问,问别人未敢问。前者涉及媒体采访个性,后者涉及媒体采访勇气。

有独特的、个性的追问,才会有独家或独特的新闻报道。媒体和记者必须拥有自己的观察、思考路径,并通过此路径一路追问,寻找事实的真相和答案。很多的媒体在同一新闻事件面前,做出来的大多是同题同质的新闻报道,就是因为大多数媒体没有做到“问别人之未问”。

北京青年报关于“滴水茶事件”的报道与其他的媒体显然不一样,关键在于他们问别人之未问。去年五六月间,在一次书市上,几个贫困山区的小学生到北京摆摊卖茶挣学费,北京市民纷纷解囊,在各家媒体都从爱心的角度对此事进行连续追踪报道时,北青报记者却对此提出了质疑:这些小学生怎么来这里的?他们怎么知道用这种方法来筹集学费的?他们又是怎么会知道北京有这样一个书市,能够吸引如此多的民众?是谁告诉他们这个信息的?他们这样做的背后会不会是有人操纵?如果有,操纵的原因是什么,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正是由于北京青年报记者对这些隐性的事实提出了自己的追问,他们的报道最终成为独家的报道。

我们常常能见到这样的情形,采访见义勇为的英雄,张口就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当时怕不怕”之类的问题;采访获奖人物,开口就问“你现在的心情怎样、你现在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等等,这都是没有个性的提问,可能已经是别人问了数十遍的问题。如此追问,怎能写出独特报道?

问别人之未问,反映了媒体的质疑精神,问别人之不敢问或不能问,却是一种勇气的体现。很多独特或独家的新闻就是来自记者的勇气。尤其是当下媒体难免权钱势力夹击的情况下,如果还想保持一点“独特”个性的话,可能最需要的是“敢于追问”的勇气。

2005年7月底开始,合肥市委市政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拆违。对于这一全省及至全国媒体关注的新闻事件,省城各家媒体都浮在表面上进行报道,大多是按照相关部门的调子或通稿开展报道,诸如大拆违的意义、目的或进展情况、正反典型等等。但是,埋藏在普通老百姓心中对“大拆违”的疑问、想法和希望,却没有一家媒体有勇气去直面和关注。在此情况下,新安晚报从百性中收集了许多民间声音,其中不乏敏感话题,就此独家专访了时任合肥市拆违领导小组组长、合肥市市委副书记黄同文,直面和正视“拆违之痛”,问别人之不敢问,发表了《十问大拆违》一文,在所有的大拆违报道中独树一帜,让社会大众眼睛一亮。

独特报道需要媒体和记者在任何权威面前敢于提问的平等姿态和独立人格精神,而不是迎合权贵、媚俗趋利、随波逐流、逢场作戏、任人摆布的提问。

三、能否通过整合彰显独特

独特新闻并不完全是一线记者发现和挖掘的事情,编辑在独特新闻方面也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可以这么说,在当下信息高度透明时代,记者抓不到独家新闻,不完全是媒体无能的表现,但如果编辑不能通过自己对信息资讯的编辑和整合,形成自己的独特报道,那就完全是媒体的能力问题了。

新闻编辑和整合重要性缘于两方面:一是信息高度透明和多渠道时代,独家新闻已几乎少之又少。如果媒体钻进这个牛角尖,就会发现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二是现在的信息已经泛滥过剩,甚至出现信息污染,纷纷扰扰的信息让人目不暇接,甚至望而生畏。读者如何才能避免雷同信息,并防止重复接受,这个任务自然就交给媒体。

因此,现在媒体真正重要的任务不再是拥有和传播信息本身,而是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深度加工。一个追求独特的媒体,其重要或主要的精力再也不能一味地指望记者寻找独家或独特题材上了,而应着力通过编辑部的策划,从有用和有价值的共享资源中,寻找独家视角,并以独特的表达,独特的新闻,显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风格、不同品质。

喻国明先生有过这样的表述:所谓强势媒体社会影响力的大小,已经不再是看谁拥有更多更勤奋的编辑记者,而是看谁对于资讯的分析整合能力高低。我同意这样的观点。这看上去是对传统媒体记者职业的一种颠覆,但它指出了信息高度发达时期传媒面对的新的课题。

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在同题新闻现象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传媒的独特性已很大程度上维系于编辑和整合的能力和技巧上,那就真的可能在新闻雷同中不能自拔,以至消亡。

四、能否通过策划制造独特

新闻是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但各家媒体都会面临怎么报道和报道什么的问题,这就有了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的特点主要有二:1、它是报社有目标指向的新闻筹划活动,是媒体的一种“议题设定”;2、新闻策划的强大作用和意义在于它能将一些分散、无形的事实充分调动和集中起来,从而使潜新闻得到开发而成为显新闻。由于是“议题设定”,是一家媒体的独谋,而不是所有媒体的共谋,它所制造的新闻必然是独特的。由于要调动和集中那些分散、无形的事实,媒体的认知程度和事实选择的差别必然要反映到报道中来,形成媒体的个性。

2007年5月22日,安徽省环保局公布了当年第一批省级挂牌督办企业名单,所的的媒体都刊登了这一消息。但是,新安晚报根据这一信息对报道进行了策划,派出记者分赴11家企业,实地调查他们环境违法行为及对环境的危害。推出了大型策划《他们为何这样“牛”》的特独报道,揭露了11家企业的污染状况。报道内容既有现场探访、省环保局的表态,也有本报评论员的评论、环保专家和省人大领导的意见,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由于报道在安徽所有的媒体中独树一帜,避免了同质化问题,它在社会上激起的反响自然非同寻常。

策划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能建立自己的“资讯源“。其实,新闻同质化现象就是媒体新闻资源匮乏造成的。有研究者认为,世界上主要“资讯源”是白宫等政治决策地,金融市场中心(如华尔街、东京股市)、科学技术中心(如诺贝尔奖)、时尚娱乐中心(如好莱坞、奥斯卡奖、格莱美音乐奖)、重大体育赛事(如世界杯足球赛、奥运会、美国NBA)等,这些“资讯源”就是世界各大媒体的新闻宝库。

新闻策划论文例2

三.活动主办:新闻传播系团委

活动承办:新闻传播系学生会学习部

活动协办:新闻传播系学生会宣传部、影像部、文编部

活动负责人: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

活动主策划:学习部干事

四.活动内容:新生辩论赛决赛

      决赛辩题:

正反:解决诚信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法律手段

反方:解决诚信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道德手段

      活动时间:2009年10月16日晚

第一场7:00

      第二场 8:20

      活动地点:笃行214

        活动形式:班队与班队比赛,学习部统筹安排。在复赛中的两个胜队进行冠军争夺赛。在复赛中两个负队进行季军争夺赛。

1.     参赛对象:09级新生

参赛班级:

复赛第二场的两个胜队

复赛第二场的两个负队

2.     评委:

3.     嘉宾:

五.        活动流程:

1.     选手、评委、观众亲友团入席

2.     主席开场白,介绍学生评委及嘉宾

3.     宣布辩题。介绍参赛代表队及其所持立场,介绍参赛队员.参赛队员自我介绍

4.     介绍比赛规则、赛制、计时提示,宣布比赛开始

5.     辩论结束后评委评议

观众质询(每位观众只能提问一次,时间控制在30秒内,总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6.     评委点评比赛

7.     主席宣布比赛结束

8.     双方辩手握手

六.辩论赛赛制

1.立论阶段

    1.正方一辩开篇立论,3分钟

    2.反方一辩开篇立论,3分钟

2.驳立论阶段

    1.反方二辩驳对方立论,2分钟

    2.正方二辩驳对方立论,2分钟

3.质辩环节

    1.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反方辩手分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秒,三               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

    2.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正方辩手分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秒,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

    3.正方三辩质辩小结,2分钟

    4.反方三辩质辩小结,2分钟

4.自由辩论

    自由辩论,每队各4分钟

5.总结陈词

    1.反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新闻策划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134-03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传播主体运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为广大受众提供最佳新闻信息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新闻报道策划早已成为各媒体增加新闻产品竞争力、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获得理想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种基本且必要的行业实践。当下,新媒体蓬勃发展推动传媒生态格局发生巨大改变,如何在新时期继续发挥新闻报道策划的作用,新闻报道策划本身又有怎样的新发展、新特点,这是业界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新闻报道策划的定义与积极作用

(一)概念梳理

“新闻报道策划”概念的提出,源于20世纪90年代新闻业界与学界对“新闻策划”的广泛争论。1996年和1997年,上海《新闻记者》和四川《新闻界》几乎同时对“新闻策划”这一课题展开探讨,由此引发众多学界与业界人士投入这场激烈的讨论。深圳大学教授丁未认为,“新闻报道应当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新闻报道活动可以策划,但新闻事实不能策划。而“由媒介参与、组织发起的社会性活动,不论有无商业背景,都应视为媒介的公关行为。[1]”艾风认为,新闻策划“是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的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对“新闻策划”与“公关策划”做了区分[2]。

2001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举办了“新世纪首届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 2008年9月,“第二届全国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研讨会上,大部分代表认为“新闻策划”是个多义词,应摒弃此概念并将新闻策划定位于新闻报道策划[3,4]。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振宇在其著作《新闻报道策划》中将“新闻报道策划”定义为,“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遵循实务发展和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着眼现实,发掘已知,预测未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该书作为教育部开列的“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部级教材”,表明国家教育部门对这门新课程的认可。

(二)新闻报道策划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挖掘新闻资源。新闻编辑的选题策划、报道方案的设计、报道过程中持续进行的报道策划,这些环节皆是为了充分挖掘新闻资源、实现其潜在价值,并最终满足受众需求达到其最佳传播效果,进而有利于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媒介品牌。

2.有利于获得最大效益。投入和产出是经济学的概念,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就叫高效益,新闻报道策划也是如此。新闻报道策划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要多出精品、多出佳作,这已经成为新闻界的共识。

3.有利于开发人力资源。新闻传播工作者既要具备传统媒体人应有的素质(广泛的生活阅历、深厚的理论功底、渊博的文史知识、熟练的社交能力等),又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新兴传播技术,而新闻报道策划活动,则是对上述素质与能力的综合运用。可以说,一次成功的报道策划,就是一次人才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多次成功的策划实践,对于一个新闻单位来说就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的培养基地。

4.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策划是面向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群体受众的新闻报道策划,它要求我们熟悉和掌握国际规则,按照国际惯例来思考和处理问题,同时,它要求我们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办事。一些大的报道策划还要求整个单位的诸多方面予以配合,形成合力,甚至还要同新闻单位以外的诸多部门协调并争取他们的支持等等。从实践中学习、在策划中锻炼,上述这些都将有效提高新闻媒体管理者的管理水平[5]。

二、2014年我国新闻报道策划研究论著分析

目前,因学界与业界部分人士仍使用“新闻策划”、“报道策划”的提法,故本研究以“新闻报道策划”、“新闻策划”、“报道策划”为关键词,三者间以“或者”作逻辑连接词,以“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时间节点,对中国知网(CNK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样本数据库进行搜索。在搜索结果中,对包含上述关键词但在所给出的关键词排名中位列第四及以后的文章,则逐一检查其行文结构,主体部分非新闻报道策划内容者均被剔除。下文所列统计数字均为筛选后所得数据。

(一)新闻报道策划研究态势分析

为了对近年来新闻报道策划研究的整体态势有一个全面把握,本文进一步搜索了最近五年该领域的相关论文。在中国知网(CNKI)样本数据库中,按上述关键词设定并以“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时间节点展开搜索,获得相关研究文献467篇。近五年,我国学界有关新闻报道策划的研究成果数量比较平稳,整体上只有小幅波动。2010数为五年中最高,总计108篇。2011年略有下降,总计83篇。随后各年论文总数小幅上升,2014年总数为99篇。

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样本数据库中,以相同关键词和相同时间节点进行高级搜索发现(2010~2014年累计发表新闻报道策划研究主题论文仅13篇,其中2010年最高,但也仅有6篇论文被收录。上述数据表明,近年来学术界在该领域产出的优质成果较少。

进一步分析发现,13篇论文中有8篇偏向纯理论探讨,在内容上,既有从宏观视角探讨新闻报道策划问题,也有从较为细化的某一类新闻作为切口对其报道策划展开研究。前者如黄晓军的《报媒新闻报道策划与规范》、张军华的《当代新闻传播策划协同运作方式及其负面影响》、袁蔓琼的《新闻策划的框架定势分析》等;后者有倪琦B的《策划先行――成就优秀现场报道》、张兢的《公共外交理念下突发性新闻电视报道策划刍议》、李道荣的《论经济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除此之外,剩下5篇论文皆为个案分析与研究。

(二)2014年新闻报道策划研究论文描述性分析

本文将2014年发表的99篇论文共分为6大类:基本问题与理论探讨类(指主要从宏观上研究新闻报道策划的定义、作用、重要性、原则、类别等基本理论问题)、报纸类、广播类、电视类、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大数据新闻、数字电视等)与全媒体融合视角类。

1.报纸大类。在99篇文章中,“报纸”类新闻报道策划的文章最多,共34篇,占比35%。不难看出,作为新闻报道策划最早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报纸的报道策划依然是学界研究的重心。2000年后,因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持续冲击,不断有人提出所谓“报业寒冬论”,因而在业务上,报媒均把新闻报道策划作为度过寒冬的“薪柴”。然而,不时出现的新闻报道的策划不及、恶意与过度等现象表明,部分媒体并未学会如何对其恰当使用以“取暖过冬”,反而“引火烧身”。黄晓军在《报媒新闻报道策划与规范》中指出,“不论传媒发展大势如何,报媒始终应有自身的新闻专业主义坚守,做自己,才能在传媒竞争中有自己稳固的地位。作为报媒新闻竞争的利器,新闻报道策划应当在新闻专业主义方面做好自己”。文章还总结了当下新闻报道策划中三条不规范现象与三条应遵守的规范:“反应不够,缺乏策划”、“无中生有,恶意策划”、“故意炒作,过度策划”;新闻策划应当做到“尊重事实和新闻价值规律,规避不良策划”、“主动策划,设置议题,进行舆论引导”、“科学策划,理性报道,强化社会责任感”[6]。

2.基本问题与理论探讨大类。“基本问题与理论探讨”类文章共25篇,占样本总量的25%,仅次于“报纸”大类。经分析发现,目前学界在核心概念的定义与使用上并未统一,“新闻策划”、“新闻报道策划”仍处于相互混用的状态。策划不应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事实是本源,新闻报道应客观真实地反映而不应干预,因此更提倡“新闻报道策划”的概念。然而,在日常新闻实践中,“新闻报道过程与新闻事实本体之间的相互枕藉”使新闻策划与新闻报道策划的界限变得模糊。总体来看,大部分文章皆无意于基本概念或定义之争,而只在文中给出自己的定义,之后便进入各自的研究主题。分析发现,“真实性”与“新闻炒作”是该类别的研究热点,二者相互关联。新闻策划一旦沦为新闻炒作便意味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缺失。

3.电视类与广播类。两类研究分别有文章14篇,4篇,各占样本总量的14%,4%。与对报纸的策划研究相比,当前学界对广播电视的新闻报道策划研究关注较少。电视类研究中,地方电视台成为研究热点,研究层次包括个案研究,对某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研究或对电视新闻报道策划的总括式探讨。分析发现,这些研究均以地方电视台为切入点,对中央级或省级电视台的报道策划研究几乎为空白。广播类研究中,4篇文章均从广播新闻编辑的角度切入,强调应提高策划意识策划水平,创新广播内容与编排形式。同时应注意凸显“把关人”角色,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4.新媒体与全媒体、融合视角类。经统计,该类研究文章共8篇,占比8%。“新媒体”作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在进一步探讨前需要加以定义。本文采纳社科院的《2014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中的定义,将“新媒体”界定为:基于数字技术,具有互动性、多元性、开放性等诸多创新特点的媒体形态。“全媒体”一词是在“新媒体”、“媒介融合”等概念与行业实践的基础上逐步衍生出来的,目前未有统一的定义。在诸多定义中,本文采纳中国人民大学彭兰的观点,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新闻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分析发现,8篇文章中仅有2篇文章探讨新媒体报道策划。“新媒体与全媒体、融合视角类”文章的另一趋势是以融合视角或全媒体视角研究新闻报道策划,此类文章虽以“全媒体”、“融合视角”为题,但实质多以传统媒体为出发点,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与发挥“全媒体”与“媒介融合”的优势,以期在日益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生存发展。巩盼东较为系统地探究了“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的内涵,并分别论述了全媒体报道的选题策划、采访策划和文本策划,以及全媒体新闻策划的素养问题。文章关于策划理论的论述较多体现出新媒体特征,富有一定创新性[7]。

(三) 2014年关于新闻报道策划重要报纸与会议著述分析

笔者以“新闻报道策划”、“新闻策划”、“报道策划”为主题词,以“或者”作逻辑连接词,以“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时间节点,在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得到有效样本共6篇。

其中,孟庆普、苏小鸣的《全国卫生计生重大报道策划对接会召开》一文反映出新闻报道策划在卫生计生宣传报道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会上,各地方媒体与卫生计生行业主流媒体就2014年中所做的重大题材策划及报道选题展开交流并在会议上达成共识,认为:各地方的报道策划与宣传既要结合本地实际,又要与主流媒体的报道宣传保持内在一致性,集中优势形成大联合、大宣传的格局,为卫生计生工作的开展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另外5篇文章均密切结合自身行业实践探讨新闻报道策划中存在的问题与可取经验。从笔者搜索到的数据来看,在统媒体纷纷涌入“媒介融合”大潮并相继开办所谓“新媒体部门”的同时,对自身经营的新媒体新闻报道策划的关注与探讨却相对缺乏。

三、新闻报道策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记者专业素养不足,在新闻报道策划过程中马虎、粗率,精细化与准确度不尽人意

2014年5月14日,某部级新闻网站重磅推出《地沟油去哪儿了?起底京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系列报道。该名调查记者误将“嘉里油脂化学(天津)工业有限公司”误认为是隔壁的“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处理废弃油脂本是前者的正常业务,从而闹出一个大大的新闻策划闹剧。客观上对两家企业均造成伤害,而更大的伤害,显然还在于新闻公信力的丧失。

(二)新闻策划浮躁气息浓厚,为了达到预定的新闻目的而不惜夸大渲染,距离“策划新闻”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据媒体2014年12月17日报道,12月7日,就是国际艾滋病日后的第6天,四川省西充县某村,200余位村民用写“联名信”的方式,决定要将村里一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8岁男童坤坤驱离出村子。而事实上,这是一起严重失当的新闻策划事件。据坤坤爷爷罗生(化名)称,村民写联名信“驱离”坤坤一事是媒体让这样做的,“联名信的内容都是他们写好的”。无论相关媒体与记者的主观意图是什么,如此不顾事实与新闻策划伦理,为了达到预定目的而不惜深文周纳的策划行为,已经远离了新闻策划的初衷,其恶劣后果也昭示了违背新闻策划伦理的行为,必定行之不远,受到社会谴责。

(三)营销策划行为盛行,新闻策划商业化或者被商业利用的道德风险加大

2014年10月23日,某报用一个整版刊载了一条新闻:《95后女子“用身体换全国游”每到一地征临时男友》。然而,这一新闻的营销性质很快被戳穿。10月23日,自媒体微博账号“传媒大观察”微博:“已经初步证实这依然为某社交软件涉嫌色情营销假新闻炒作,我们正在搜集更多证据向公安机关及互联网管理部门举报。奉劝各大‘权威’媒体自重。”

自媒体时代,很多新闻事件都发端于新媒体,传统媒体若不经过审慎遴选和深入辨识而轻易将新媒体事件搬上传统媒体平台,其间往往隐含巨大风险。

四、小 结

新闻报道策划作为新闻学研究中实践性较强的一个课题,其学术研究是紧紧围绕新闻界的行业实践展开的。总体来看,当前的研究重心已从对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概念探讨转向对某一类新闻的报道策划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梳理。研究层次的丰富与研究课题的多样化反应出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深入与成熟。然而,笔者经上述分析发现,目前该领域优秀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方向多集中于传统媒体的报道策划,部分采用“新媒体”、“全媒体”、“融合视角”作为切入口的报道策划研究其实质仍以传统媒体为核心,此外,现有的报道策划理论较少体现出新媒体特性。今后的研究应在夯实其基本概念构建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传播学者在新媒体领域的研究成果,更加注重对新媒体报道策划以及新媒介生态下的新闻报道策划的研究,增加其理论深度与前瞻性,而不仅仅局限于个案探讨,使学术研究对新闻业的实践具有更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丁未.“新闻策划”现象析[J].新闻界,1996(6).

[2] 艾风.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J].新闻界,1997(2).

[3] 赵振宇,胡沈明.新闻策划:在规范中前行――“第二届全国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综述[J].新闻前哨,2008(11).

[4] 赵振宇.新闻报道策划系列谈(一)新闻报道策划:差异化竞争的取胜法宝[J].新闻与写作,2010(7).

新闻策划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Z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044-02

期刊内容是期刊出版活动、期刊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基础,在期刊出版日益数字化的今天,期刊发展更需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而栏目正是内容的重要组织方式,栏目的策划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办刊宗旨的确定、期刊的定位。期刊策划对于整个期刊出版活动的开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期刊办刊的重要目的,在期刊出版之前需要制作详尽的期刊办刊计划。文章根据对期刊编辑工作的了解,具体从总体策划和栏目策划两个方面对新闻专业期刊的办刊进行分析。

一、新闻专业期刊的总体策划

新闻专业期刊的总体策划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复合型的策划形式,科学、完善的新闻专业期刊总体策划包括期刊的性质、发展定位、面向对象、办刊宗旨、总体页码等多个方面。期刊的创办理念、性质、特色是新闻专业期刊总体策划内容中的关键。新闻专业期刊的成功办刊需要设计出具有特色、品位、价值的期刊,为此需要对全国范围内的期刊类型、内容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有关新闻期刊办刊人员还需要站在新闻学、传播学的发展角度,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编辑理论等对新闻专业期刊的办刊发展方向、办刊宗旨、定位等进行全面的策划,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确定期刊的定位和办刊宗旨

1.明确期刊的基本属性

期刊属性主要是指期刊的主要主办单位以及期刊的类型。期刊的类型可以按照综合性和专业性、一般性和学术性几种属性进行划分。全国性的新闻期刊根据期刊的属性具体可以分为大学新闻院系主办的学术期刊和由各个新闻媒体、新闻协会主办的综合性期刊。期刊的属性定位在总体上决定了期刊的质量,比如《新闻与传播研究》中涵盖了国内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内容,在我国新闻和传播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确定期刊的主要读者群

新闻期刊定位中的重要内容是确定期刊的读者人群,读者人群的确定也决定了期刊发展的生命力。一般情况下,纯学术性的新闻期刊主要读者是大学新闻院系的教学科研人员。新闻媒体期刊的主要读者是新闻媒体的相关从业人员以及一些新闻学院的研究爱好者。

3.确定期刊的办刊宗旨

期刊的办刊宗旨是指刊物创办的重要目的,也就是期刊创办想要实现的愿景。不同属性、不同类型期刊的办刊宗旨各不相同。期刊办刊理念是在期刊编辑指导方针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抽象化的期刊编辑原则,对期刊的创办和发展具有指导性、纲领性作用。

(二)制定新闻专业期刊的编辑方针,提升新闻专业期刊的办刊理念

在确定了新闻专业期刊的办刊宗旨之后,需要根据期刊的办刊发展要求来制定全面的期刊编辑方针政策,树立科学化的办刊理念。新闻专业期刊的办刊方针主要是指期刊办刊所需要遵循的某种原则,原则的确定需要根据读者对象类型、办刊宗旨来决定,也是期刊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新闻专业期刊的办刊理念主要是在办刊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抽象化的办刊原则,具有重要的纲领性指导意义。在新闻期刊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和办刊理念的交叉影响下,新专业期刊的发展呈现了一种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现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期刊,期刊主办单位和相对应的办刊理念具体如表1所示。根据表一可以发现一般学术类的新闻期刊创办主旨是为大学科研人员的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研究支持,是新闻学者交流自己最新思想理论的重要阵地,同时也为新闻期刊相关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重要的意见指导。

表1 具有代表性的期刊类型、期刊主办单位和相对应的办刊理念

序号 新闻期刊的主要刊名 主办单位 办刊理念

1 中国记者 新华社 注重摄影和文字的结合,关注国内外新闻事件

2 新闻战线 人民日报 传播新闻方针、对改革信息进行报道,对新闻进行交流

3 电视研究 中央电视台 对电视实践的理性思考

4 国际新闻界 中国人民大学 透视环球传媒信息,拓展新闻的研究权威,提升新闻本身学术品位

5 新闻大学 复旦大学,解放日报社 对新闻理论内涵的探讨,对新闻实践的研究,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新闻学术交流

6 新闻爱好者 河南日报 对新闻的关注、对新闻热点的追寻、对新闻信息知识的普及和传递

7 南方电视学刊 广东深圳海南电视台 拓展新闻视野,创新新闻思维

8 报林求索 中国产业报协会 拓展新闻发展业务,探究新闻发展改革,甲流新闻的采编经验

9 新闻前哨 湖北新闻学会 注重宏观新闻和微观新闻的结合,注重新闻的理论和实践

10 青年记者 山东大众报业集团 应用传媒播报新闻,吸引各个媒体的目光

11 传媒观察 新华日报报业集团 借助传媒力量发展传媒

12 新闻和成才 报社 帮助人们的写作,创造新闻人才

(三)进一步彰显出期刊的发展特色

新闻专业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其鲜明的办刊特色,如果新闻专业期刊发展的过程中缺乏自己的特色,在发展的过程中,将会失去自己的发展特色,失去市场竞争力。期刊的个性和特色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新闻专业期刊创办和管理人员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在期刊的形式和内容上充分凸显出自己的特色。以新闻期刊为例,在新闻期刊同质化的发展形式下,新闻期刊的内容基本上保持了一致,不具有独特的个性,无法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为了提升新闻专业期刊的传播作用,需要在部级期刊、省级期刊之间进行区别划分,保持新闻专业期刊的个性化特点。对于地方的综合新闻期刊,需要对当地的地域文化进行弘扬,彰显新闻专业期刊创办的特色。比如《新闻传播》在2001年的时候进行试改刊,将原来的双月刊变为单月刊,在新闻期刊的办刊特色、办刊理念、办刊编辑方针、期刊栏目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分析及策划重建,加强了期刊本身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另外,在发展新闻专业期刊的同时还出现了新闻业务期刊,新闻业务期刊的内容包含了更多新闻理论界和实践应用界的内容,提升了实际应用价值。

二、新闻专业期刊的栏目策划

(一)新闻专业期刊的栏目策划要体现办刊宗旨

期刊的创办都需要一定的办刊宗旨支持,栏目划分则是新闻专业期刊办刊宗旨的重要体现。为此,要求新闻专业期刊栏目设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体现期刊的办刊宗旨,建立良好的栏目体系,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期刊的内容。新闻专业期刊的栏目策划需要全面体现办刊宗旨。以《农村百事通》为例,该期刊是一本面向全国农村发行的一种农业新闻科普期刊,关注农民生活内容,在该期刊中包含百姓焦点问题、生活百科、百姓事灵通等多个具有针对性的名牌栏目,充分显示出了这本新闻专业期刊栏目内容的重要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二)新闻专业期刊的栏目策划要清晰受众群体

新闻专业期刊在长期发展中拥有了自己的读者群,针对不同读者的不同新闻阅读需求需要开设相应的新闻栏目。

(三)新闻专业期刊的栏目策划需要凸显期刊的地方特色

栏目是期刊展现自身发展特色的重要手段,为此,新闻专业期刊栏目策划需要从更多方面、更多角度体现自身的风格特色,提升期刊的r明性和针对性。

首先,提升新闻专业期刊内容质量。要提升新闻专业期刊的时效性。新闻栏目策划需要将最新的新闻学术成果展现给社会大众,向人们充分显示出期刊的学术性。需要对地方新闻事件、现象等进行及时的报道,刊登和新闻事件有关的具有时效性、前瞻性的文章。

其次,做好期刊栏目策划工作,打造新闻品牌。期刊的栏目策划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对优质品牌栏目的打造,提升期刊的特色。

再次,提升期刊内容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新闻专业期刊文章要打破原有的新闻报道模式,提升新闻角度、新闻论点的新颖性。栏目策划选题需要保持新颖独特,加强对新闻报道内容和领域进一步挖掘,提升新闻专业期刊报道的学术价值。新闻专业期刊的栏目策划要精准,报道内容和形式上要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新闻专业期刊的内容和形式要统一。

最后,要保证栏目策划的优秀性。新闻专业期刊的栏目策划要实现对封面图片的合理运用,实现设计型封面的创造,在借助高科技手段的同时充分激发出人们的思维想象能力。期刊策划不仅要在设计上吸引读者,而且在形式上也要吸引读者,实现对新闻报道节目的精练化提取和抽象化概括。

(四)新闻专业期刊的栏目策划需要体现期刊的发展个性

新闻专业期刊的栏目策划要充分体现自己鲜明的个性,具体要求有关人员根据社会发展实际,确定办刊的空间,确定新闻栏目定位,创造出具有个性的新闻栏目。以《新闻传播》为例,为了突出自己的栏目策划理念,在2002年2月新版的《新闻传播》了原有的新闻栏目设置,重新设置了《论文写作谈》《名家心语》《专题研讨》《理论前言》《新闻随笔》等二十多个新闻栏目,提升了新闻专业期刊栏目策划的专业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服务性。针对现阶段我国新闻专业期刊存在的内容不够丰富、视野不开阔、内容比例安排不均衡、新闻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借助媒体力量,通过媒体广告营销、媒体宣传等方式为新闻专业期刊的发展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闻专业期刊的办刊发展需要结合期刊内容、办刊宗旨、办刊方针、期刊性质、读者受众的具体要求,对期刊的总体策划和栏目策划投入充分的精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出符合读者阅读需求、时展的新闻专业期刊,更好地促进新闻专业期刊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实现数字化发行,通过新闻专业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提升期刊的总发行量,扩展新闻专业期刊在社会范围内的影响力,树立新闻专业期刊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双赢的发展理念,实现新闻专业期刊的立体化出版,提升新闻专业期刊的营销模式,保障新闻专业期刊出版的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梅.期刊栏目策划的重要性与原则[J].出版发行研究,2008(04).

新闻策划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208-01

所谓新闻策划,是指对新闻报道本身的设计和谋划,是一项关于新闻或者新闻需要而进行的设计和谋划工作。在进行新闻策划时,一般要求要立足于事实,做到实事求是,同时,策划本身就是事情发生之前的设计和计划,所以新闻策划要求有一定的创新和前瞻性,同时要围绕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事情来进行设计。总的来说,新闻策划的作用是在对新闻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和充分发挥出新闻报道社会功能的前提下,让企业取得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 新闻策划的现状

1.1 缺乏创意

策划本身是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的,新闻策划也不例外;可以说,创意的好坏和民众的注意力是成正比的。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在互联网技术的普遍以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策划工作逐渐走向了泛滥的方向。在这样的环境下,新闻阅读者自然很容易就产生了厌烦心理。在读者阅读新闻的过程中,无论是新闻的板式还是新鲜感,都已经有一种陈旧的感觉了。这样不仅使读者的阅读兴趣降低,还会导致大量读者的流失,影响新闻品牌。另一方面,由于新闻策划缺少了创新性,导致了新闻内容本身缺少新鲜感和时代感,精品内容也大大减少了。

1.2 新闻策划的观念不清晰

现在的新闻策划人员有很大一部分甚至连新闻策划的概念都还没有搞懂,甚至把新闻策划等同于策划新闻。实际上,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新闻策划,是指对新闻的报道的策划,策划的作用是让所报道的新闻产生新闻本身应该具有的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但是策划新闻是指对新闻本身的事实进行策划;这是一种对已发生或者即将要发生的具新闻价值的社会事情的主观能动上的反应,策划的重点是判断事情本身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由于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独家新闻和一些所谓轰动效应事件的追求已经使得无论是策划新闻还是新闻策划都发生了一些变味。甚至有些时候还会出现虚假新闻或者为了制造新闻而故意进行某一些行为的现象,这些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实际上已经背离了新闻的工作原则。

1.3 新闻策划的工作不到位

在进行新闻策划的时候,无论是策划一组报道还是一个选题,都必须要对策划本身的可行性以及能够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和论证,同时要对策划中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比如报道本身的难度、报道时机以及各种物质条件都要进行周全的考虑。但是,目前很多工作人员在进行新闻策划时,这些工作往往没有做到位,甚至在做调查工作的时候也马马虎虎,没有深入进行。这就导致了很多新闻策划的效果并不明显,新闻策划的工作自然是受到怀疑了。

2 新闻策划对新闻宣传效果的重要性

新闻策划对新闻的宣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好的新闻策划能够让新闻本身创造出一种更好地向读者提供新闻信息的环境,使新闻的传播价值更大

在信息时代中,由于新闻本身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同时信息又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在众多的信息当中,有很多信息是读者反感、厌恶或者对读者来说根本没有意义的信息;而如果在新闻报道中过分融入这些信息的话,无疑是会带来致命的结果的。在每天大量的信息中,要做好新闻传播,要在众多的信息当中做到大浪淘沙,在报道中突出新闻的主要内容,要让新闻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进行严密的新闻策划。在策划中,针对读者的喜好策划新闻的内容,将读者涉及较少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等内容传达给读者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的获知权。

2.2 做好新闻策划,能够在从事新闻工作的同时,用新闻来创造出一个促进多方合作和共建新闻事业的平台

作为传统新闻载体的报纸,在促进多方信息沟通的同时,能够促进多方的思想观念上的交流,从而带来各种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或者技术上等等方面的合作与发展。做好新闻策划工作,还能够通过新闻来促进多方面资源的整合,从而达到一种共赢的局面。新闻媒体本身就具有一种能够将社会资源进行整合的功能,在使用市场机制以及手段来进行各方面资源的整合的同时,通过构建起一个发展平台,能够让政府、企业和报社本身都能够获利。这听起来很抽象,但是,想想新闻存在的价值就很容易明白了。

2.3 做好新闻策划,除了能够提高新闻传播的效应,还有利于塑造独家报道,写出更多的精品内容

在新闻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对新闻的追求也越来越激烈了,往往在新闻发生的时候,谁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谁就拥有了报道的主动权,“抢新闻”也已经成为了业界公认的事实。对于读者来说,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事情的真相也是一种信息获取的刺激感所在。所以,在这一现象没办法改变的前提下,进行新闻策划,有利于形成比新闻内容本身更具有价值的社会评论专栏。虽然在我国,报社的社评部分严重缺失,但是社评是一个报社的灵魂,这是世界报业公认的事实。

3 做好新闻策划

做好新闻策划,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选择所要报道新闻的内容;对宣传方式进行策划;统筹规划,把握大局。

3.1 选择报道的内容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进行新闻策划首先要具备很高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在选择新闻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来进行报道。所谓具有新闻价值,是指事情要满足新闻的特点要求,如时效性、新鲜感等等。所以在选择新闻的时候,首先要做好这一点。通过选择那一些老百姓和社会真正关注的事实来进行报道,也是新闻工作者所必须坚持的新闻理念。

3.2 在选择好所要报道的内容之后,就要开始选择新闻的宣传方式了。

宣传方式是新闻相关人员为了能够让尽可能多的读者能够充分了解到新闻报道内容而从事的工作。为了适应现在人的生活习惯,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了。在进行宣传方式的选择的时候,要注意新型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在进行策划工作时,只有充分做好了策划工作,才能在各方面进行创新,让工作分工落实到个人,策划工作才具有可操作性。

3.3 统筹规划,把握大局

除了做好上面工作之外,要特别注意让两部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整个工作都不能脱离最原始的目标,不然,就会出现很多无用功了。其次,对于策划所能取得的效果和策划本身的情况,策划者也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判断。在对新闻策划工作做到统筹规划时,才能提高策划的可实施性,让新闻的传播效果达到计划中的状态。

参考文献

新闻策划论文例6

1.新闻策划的意义

1.1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在报道社会上已发生的重大事件前,做好明确、完善的新闻策划有助于顺利地报道事件。尤其是一些繁冗复杂的重大事件,它涉及诸多厉害关系,新闻工作者在把握各方面关系上存在很大的难度。而通过前期的新闻策划可以帮助新闻工作者理顺事件,掌握事件的本源,从而达到顺利报道新闻事件的目的。此外,好的新闻策划也有利于传播重大新闻事件本身。例如2012年众多中科院院士联名公开反对“中式卷烟”项目入围国家科技进步奖,此事件经过新闻报道后,立即引起强烈的舆论反映。与此同时,众多国家相关部门也针对此事件纷纷表态。

1.2树立媒体的权威性

在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初期,对新闻报道就提出过精确和系统的要求,依据当前的报道标准,精确和系统的对事件进行报道就是全面、客观的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而全面客观正是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的关键,全面客观的新闻报道可以探究事件背后的真想,从而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这种阶段性的报道目的对新闻发展脉络产生巨大的影响[2]。然而当前社会有报纸、电视和网络等众多新闻工具,通过新闻策划得到精确和系统的报道有利于抢占主流媒体的位置,尤其是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有目的和有准备的计划去发掘事件背后的真相,避免新闻报道停留于事件的表面。而媒体报道重大事件中也可以满足自身的新闻欲望,通过对事件合理的分析解释以及正确的引导,可以在报道重大事件中建立自己的权威。例如《人民日报》“中国质量万里行”、“地球上的红飘带”等等,都是成功的新闻策划的体现。电子媒体也是如此,电力媒体专业化进程也需要新闻策划,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纵横》和《实话实说》栏目。

1.3满足受众需求

好的新闻策划必然是得到受众群体认可的策划,因此在实施新闻策划前首先要针对受众的需求进行充分得分析和研究,了解受众的需求、爱好和关系。也只有了解受众的真实想法和实际欲求才能做好新闻策划,挖掘有价值的新闻,引起受众的关注,达到扩大的传播效果。否则,新闻策划如闭门造车,脱离实际。满足受众的需求要求新闻策划人员需要在思想上达成一致,达到及了解事件的过去以及现状,甚至预测事件未来发展态势的目的,满足受众,服务受众。

2.做好重大事件新闻策划的思考

2.1用超越思维突破“雷同”

随着新闻传播工具的发展,新闻资源的共享程度越高,使新闻媒体难以通过“我有你无”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3]。而“你有我有”的状况也导致新闻报道的“雷同”性也越来越高,新闻媒体之间无孰优孰劣之分,也无法拉开自身与其它媒体之间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好做强,新闻媒体就必须在思维上超越其它新闻媒体,在新闻策划是要积极运用创造性超前性的思维。例如1996年央视创办的《新闻调查》和《实话实说》栏目以及香港凤凰卫视开播的中文台,从当前的角度来看,央视的两个栏目与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就是运用创新和超越思维。央视的《新闻调查》和《实话实说》栏目在报道时注重事实而赢得观众的认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快捷性和评论性强,重视重大事件的直播,其影响力和权威性也在逐渐提升。这两个案例成功的经验启示在对重大事件进行新闻策划时要注重运用超前思维来突破“雷同”的局面。

2.2探究有价值的报道源

无论是要求新闻策划人具备应变能力以及在新闻策划过程中运用超前意识,它们的最终归宿都在于探究有价值的报道源。这一点要求媒体在策划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的过程和采访中要发现与政策、当前形势与事实相符的新闻事实,发独家新闻,才能得到受众的认可和喜爱[4]。新闻事实符合政策、当前形势与事实要求新闻策划人明确客观事实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然而新闻事实的空间和时间较为模糊,策划者和采访者需要去不断的摸索和认识。反言之,要做好重大事件新闻报道,需要记者、编辑和领导的认识达成一致。即重大事件新闻策划不是一个与外界独立的想法或突然的思想火花,而是与策划同步进行的系统工程。重大事件新闻策划有许多与之配套的创意和设计,并与创意和设计组合成一系列方案,任何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都不可能赢得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事实报道最终的成功[5]。

2.3具备应变能力

新闻策划论文例7

一、迅速判断,及时反应,寻求个性,是策划成功的前提

虽然许多精妙的新闻策划是一种存乎于心的智慧,几无规律可循,但所有的策划都要源于现实,“闭门造车”、“无中生有”永远都不可能成功策划出有影响力的新闻事件来,也是违背新闻规律的。对于网络媒体的编辑、记者和策划人员而言,对各种新闻事件新闻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客观判断更是至关重要,必须不断锻炼和培养自己发现和捕捉从细微之处、从琐碎小事发现重大事件、重大热点问题的能力,所谓见微知著。互联网赋予了网络媒体议题选择上广阔的空间,选择信息上数量众多、性质多元的局面,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要想从中挖掘有较大传播价值的新闻事件,需要强大的判断力,需要不为浮云遮蔽的“火眼金睛”。

今年7月13日下午3点多,大河网大河论坛“网闻天下”栏目中,一位网友发出的河南电视台女记者曹爱文在黄河边勇救落水女童的帖子引起大河网负责人的注意。当时那个帖子很不起眼,没有得到网友的重视,已经在论坛里挂出好几天了,但看者不多,跟帖寥寥。大河网负责人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传播价值同时传播要素齐备的信息。女记者救人、职业要求和生命价值的冲突、富有冲击力的照片,都使整个新闻具有强烈的传播上的张力。于是,大河网迅速行动起来,在大河论坛里把帖子总置顶。通过核实,又把这条信息作为新闻发到网站首页焦点图的位置,重点予以推荐。随后,大河网又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专题“女记者救人引发热议”进行追踪报道。大河网推出这一系列报道后,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新闻网站和中国各大商业门户网站在第一时间转发,并设置了专题讨论区,推出大型专题报道。几家主要的商业网站还专程邀请曹爱文赴京与网友做在线交流。主流传统媒体也迅速跟进: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为曹爱文推出了专题节目,凤凰卫视在风范大国民栏目全面报道了这个来自河南的年轻女记者的救人义举。全国重要的平面媒体都在重要位置报道了曹爱文的事迹,同时配发评论。曹爱文救人的事迹在各种媒体上迅速以几何级数复制传播开来,众多网友交口称赞,褒奖曹爱文是“中国最美女记者”。由网友最先冠名,而后得到主流媒体采纳推广,“中国最美女记者”终于被最终定格。这一传播案例在国内传媒业为目前仅见。

克服雷同,寻找个性,是所有媒体面临的一道难关。在竞争激烈、新闻产品过剩的今天,独家新闻会越来越稀有,同源同质新闻越来越成为趋势,尤其当每家媒体都希望从同源同质新闻中挖掘出独家视角的时候,新闻策划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策划网络新闻要时刻谨记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化,力求拥有自己独特的视野和发现。曹爱文在黄河边勇救落水女童,当时省内已有媒体做了相关报道,但角度是以一般性社会新闻的报道形式出现,文中也曾轻描淡写地提到了曹爱文给落水女童做人工呼吸的一幕,但由于没有把这个新闻事件提炼和升华出来,以至“中国最美女记者”闪光的举动淹没在每天都让受众司空见惯的令人麻木的社会灾难新闻中了,没有引起读者的注意。但大河网在策划这组报道时,认为曹爱文身上体现的那种人性的美、爱心的美、善良的美,正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践行“八荣八耻”所应高扬的主旋律,所应高高举起的一面旗帜。在如今不少媒体记者因为职业道德问题被外界质疑不断的今天,这个年轻女记者的举动是一面镜子,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成为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重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我们推出“中国最美女记者”是在通过这个新闻事件、通过这个典型人物,以这个事和人为载体,呼唤社会正义和良知。这是大河网策划这组报道的直接动因,也是大河网选取策划角度的个性所在。正是这样的角度决定了此次策划活动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响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发挥网媒优势,报网互动,力求传播效果最大化,是策划成功的关键

网络媒体在为大众进行“议题设置”时,具有先天的优势,它自诞生之日起,就由于自身先进的技术手段给新闻事件的传播带来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因此,网络新闻策划可以与众不同,平民味十足。

首先,可以利用论坛让网民自由讨论和深化新闻主题。互动性特点赋予了网络新闻策划全新的空间。网友对于新闻事件的讨论,是一种自发式的、群言式的、多角度的解读新闻的方式。被网民感兴趣的“议题”一旦设定,网友将会自发组织讨论,通过网站论坛管理人员的有效引导,完全可以进一步提炼和升华新闻主题,甚至我们没有认知到的,网民却敏锐地发现到了。关于曹爱文事件的策划,大河网第一步就是考虑在大河论坛上置顶,结果此事件立即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关于记者是该先采访还是先救人,一时成为众多网友争论的话题。网友参与的热情日益高涨,随着讨论深入进行,大多数网友最终一致认同曹爱文是“中国最美女记者”。仅仅几天时间,大河论坛上就有8万多位网友点击阅读该帖。网友对曹爱文的冠名,是我们事先没有想到的,也是逐步讨论和认知的结果,可以说,这个冠名既形象,又直观地反映了新闻事件的内在本质和意义,高出一筹,令人对中国网民的素质刮目相看。

利用专题深化新闻。网络新闻专题是依托于互联网的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样式,它的所有特点和优势都是互联网所赋予的。只有网络媒体才能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甚至论坛等几种表现形式融合在一个专题新闻中。网站在策划新闻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给网民以最大的感染和冲击。将曹爱文事件在论坛置顶后,大河网又迅速跟进,以“女记者救人引发热议”为题制作相关专题,将相关报道进行有机整合,从各个角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深度和广度上让网友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运用报网互动,增强新闻的权威性。报网互动的观念是由报纸率先提出的。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冲击,为了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传统媒体重要代表的报纸只能以宽广的胸怀迎接并设法融入这一新媒体。而对于网络媒体而言,虽然势头迅猛,但在新闻业务的具体操作水平上,与传统媒体相比尚有距离,权威性更有待提升。与传统报纸通力合作,对重大新闻事件运用报网互动的形式,长短结合,各种“轻重武器”捆绑使用,可以扩大传播范围,又可以增强权威性和影响力。

曹爱文事迹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后,大河网作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网络媒体,迅速策划了与报纸的互动报道。7月20日,在集团领导的支持下,河南日报头版头题刊发了带有大幅图片的曹爱文勇救落水女童的报道,并配发了评论。刚刚获得中国新闻奖好专栏一等奖的河南日报“焦点网谈”栏目连夜修改版面,同一天刊发整版报道――《网友“评”出中国最美女记者》,摘取大河网网友的精彩评论和其他社会各界的反应,图文并茂地对此事进行延伸报道。报纸和网络通过这一新闻事件获得了双赢。

三、及时跟进,保持节奏,根据事态发展适时调整,是策划成功的重要手段

新闻策划光有好的开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接下来的报道中强势展开,扩大优势,直至形成高潮,取得预期的宣传效果。所以,网络新闻策划是一个过程,它绝不是静态的,而是流动的,需要根据报道对新闻事件的影响导致的变化适时调整,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有序性、有效性和节奏感,求得有限新闻资源的社会效应最大化。这也是提高新闻报道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新闻策划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新闻策划论文例8

关键词 案例教学 新闻策划 实践能力

随着新闻传播模式由“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的转移,受众中心论已在新闻学术界被大力推崇,在新闻实务界,“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也被大力倡导。媒体之间为了争夺话语权,为了更好的深度开发新闻信息资源,避免媒体之间同质化现象,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围绕一定的主题或目标对新闻传播的全过程进行决策和谋划,目的在于把报道安排得更合理,更能够影响受众,从而能够更好的去争夺有限的受众资源和广告资源,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取胜。

媒体之间的竞争需要新闻报道策划,而新闻报道的策划是一门学问,需要在实践环节中不断探索、累积经验。《新闻报道策划》是一门实务类的课程,这就要求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新闻策划报道》课程的时候,不能仅是熟背新闻报道策划的定义、原则、类型等概念性的知识,而是需要强化策划意识、策划方案的制定和策划实施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讲授《新闻报道策划》课程的时候,注重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一、案例教学法在《新闻报道策划》课程中的价值

媒体是社会的信息传输机构,搜集、整理、报道新闻内容是社会化分工后赋予的职责所在。众所周知,新闻报道是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行为,报道又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新闻报道角度的不同选择往往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新闻报道策划活动便是新闻采编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策划与设计,目的是将媒体自身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势发挥得最大化。而案例教学法是以典型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真实或虚拟的情景,进行师生问答、讨论等互动的教学过程,以达到学习者学习认知、技能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①。具体而言,案例教学法在《新闻报道策划》课程中的价值可以体现在:

1、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传统的授课模式里,教师是课堂的焦点和核心,教师是整节课的传道、授业和解惑者,这种模式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单方向”传授,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如在《新闻报道策划》课程讲授中,教师是新闻报道策划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在课堂中是“被动”的聆听角色。而案例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辅助《新闻报道策划》课程的教学,在对案例分析的过程里,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和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使《新闻报道策划》课程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学生积极思考、相互启发的学习舞台,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加深对新闻报道策划知识掌握。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通过对史论课程、理论课程的系统学习之后,就需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随即,学生通过对新闻采、写、编、评等新闻学实务课程的单科学习后,就需要在《新闻报道策划》课程中将所学的理论课程和实务课程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训练。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启发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发现案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更加合理的策划方案,让学习根据自己提出的策划方案付诸实践,从而实现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3、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

《新闻报道策划》课程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过程中往往会调动所储备的理论知识,寻找到不同的报道角度和报道主题,有一个或多个能够使报道传播得到突出和强化的切入点。而“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里的核心便是一个“谋”字,便是策划。把案例教学法引入到《新闻报道策划》课程中,目的便是培养学生的策划整合能力,整合讨论分析出不同的主题和切入点,对新闻意义进行挖掘,从政治、经济、文化、伦理、法律等角度,对事件进行剖析,从理论上提升读者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实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

二、案例教学法在《新闻报道策划》课程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阐述在《新闻报道策划》课程中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现以“人咬狗和狗咬人”能否构成新闻以及如何进行新闻报道的策划为课堂教学案例,说明其具体的讲授流程:

1、明确授课内容与教学目标

我们承认,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动之中。而新闻报道,反映的便是这种变动之中的事实。事实变动的越明显、剧烈,往往越具有新闻价值。一般性新闻报道,侧重于眼前的、静态的事实本身,报道策划,则可以围绕着事实,对事实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挖掘,对事实的走向进行详细的报道,使新闻事实在更为广阔的时空领域内、更深的层面上,得到充分展示②。故而,在《新闻报道策划》课程的讲授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并不意味着对案例的选择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明确本次授课的内容和本次讲授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原理、熟悉的概念以及需要学生了解的相关知识背景是教师优先考虑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本次授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案例。

2、精选和撰写教学案例

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刚接触新闻学理论的时候,教师便跟学生强调,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③。如在讲授到“新闻报道需要策划”章节内容时,“人咬狗和狗咬人”的案例可以适时引入讨论的话题。新闻具有真实性、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构成要素,所以我们常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比较难常见才是新闻。所以,在“狗咬人”案例教学法中,就要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打破之前灌输的常规思想,让学生讨论分析在什么情景下“狗咬人”也可以构成新闻。因为事实是变动发生的,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刻板发生的。精选和撰写典型性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

3、组织学生课堂分析和讨论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围绕既定的案例组织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表达自己观点和态度,发散学生的思维和鼓励学生开拓视角,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互相启发、组织说服的沟通能力。以上述“狗咬人”为案例教学,经过讨论分析,教师予以引导,最终可以讨论出“狗咬人”也具有构成新闻的可能性。如公众人物范冰冰的宠物狗咬伤粉丝、如果是一条疯狗,咬伤多人甚至几十人等等,再或者就是一只普通的狗,但是伤者送往医院却被使用了假冒伪劣的狂犬疫苗产品等多种可能性的情况。故而,事实之间的变动性,为新闻报道的策划提供了广阔空间。但是,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层次性、联系性和变动性等属性,使新闻事实在被报道之前,新闻报道策划人员一定要对其剖析、延伸和拓展,切不可枉论此事不可能是新闻。教师在组织学生课堂分析和讨论的时候,对“狗咬人”的案例进行分析,策划新闻主题的时候,可以从犬只管理和药品管理等视角入手,新闻报道策划的落脚点变为落实相关规定,对防疫展开策划报道或监管漏洞、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展开策划报道。

4、及时总结和评估

教师在运用案例教法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不能急于表态,当然也不能让学生的讨论背离了案例讨论的边界。教师需要在讨论的过程中予以引导,在学生讨论完成之后,对学生的讨论过程、讨论内容以及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总结和点评中最终给出的是“评论”,而不是最终的“结论”。

三、案例教学法在《新闻报道策划》课程中实施的注意事项

1、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新闻报道策划》课程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尤其需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因为学生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常会出现需要解答的困惑和难点,若学生出现的问题在教师的能力范围之外或者是教师的盲点,那往往让学生对教师的业务能力产生质疑,从而影响教师的授课效果。

2、案例的引导要和理论相结合

教师在讲授《新闻报道策划》课程时,通过案例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虚拟的案例情景中,发挥自己专业所学,调动所有知识储备,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但是,案例教学法往往是在教师讲授完理论之后所运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从案例的分析讨论中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案例的引导和理论的结合是案例教学法的两大法宝。

3、重视案例的积累和更新

我们常说“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昨天的新闻”,这表达的是一个用记录历史的心态和方法来记录新闻的理念。在《新闻报道策划》课程里,教师对新闻案例的选择一是要注重对案例的积累,如对经典的“狗咬人,人咬狗”案例的累计;二是要注重对新闻案例的更新,教师要有新闻的敏感性和时效性,把当下最热的还未有定论的新闻案例引入课堂,既可以让学生摆脱既有的框架自由发挥,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在《新闻报道策划》授课中,运用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再以多媒体的信息化设备,生动活泼地展示案例内容,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授课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设备搜集案例相关内容,了解相关学者、评论人员就案例发表的态度和看法,从而增强学生的理性视野和求知的欲望。

参考文献

①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2009(6)

②杨秀国:《新闻报道策划》[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16

新闻策划论文例9

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受到巨大的冲击,网络新闻的使用率持续攀升,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舆论宣传阵地。网络新闻在兼有传统媒体新闻特质的基础上,又具有自身的特色。很多企业逐渐意识到把网站作为高效的营销传播平台的重要性,纷纷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新闻网站。做好企业网络新闻策划,能使企业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足够的注意力,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一、企业网络新闻与传统媒体新闻策划的异同

企业新闻策划就是企业新闻策划人员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去发现或采编对企业形象及其产品有利的新闻。

1、共同点

(1)目的一致性。企业新闻策划的根本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目标服务,即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报道策划向目标受众传递企业及产品信息,促进企业发展,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它是除广告之外,快速实现企业宣传目标的一种营销手段。

(2)超前性和预见性。无论是网络新闻还是传统媒体新闻,都要求采编人员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在新闻事实发生中或者是未发生前就做好准备。例如,对企业的大型会议进行新闻报道策划。重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针对重钢120周年纪念大会进行专题报道,对重钢的历史、人物、今朝、未来等重要节点开辟专栏,适时的配发评论。也有针对企业近期的重点工作进行集中报道,着重挖掘新闻背景资料,力求以全新的视角深入解读新闻背后的新闻。例如,重庆市电力公司针对“迎峰度冬”、“迎峰度夏”活动开展的系列策划报道,并结合时下倡导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新闻报道策划,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3)创新性和逆向思维。企业新闻主题、报道方式、报道角度都要不断出新, 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企业依托生产经营工作而掌握大量的新闻资源,新闻策划和传播人员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对已经占有的新闻资源进行创新管理,特别是要及时抓住一些突发的动态事件,策划出动态感强的企业新闻,使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宣传作用。重庆江津市中山古镇丈夫为妻子凿出6000多级“爱情天梯”的故事感动了亿万人。然而,由于山路崎岖,人迹罕至,两位老人的居所一直没有通电,生活照明全靠油灯。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后单独为其架设线路,这件事的新闻价值远大于经济效益,它是对重庆“户户通电”工程的一次成功的新闻策划,也产生了预期的效果。

2、差异化

(1)时效性。相比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省略了出版印刷环节,打破了传统的出版周期。同时,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信息,即时更新、日更新,信息具有及时性和海量性的特征,在空间上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

(2)传播方式。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策划可以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手段,对一个专题或者事件进行全方位的生动报道。企业网络新闻传播已呈现出多媒体化的特点。

(3)受众和公信力。网络新闻媒体频繁的动态更新很容易形成“碎片化”和“眼花缭乱”的破碎感,同时,企业网络新闻面向的是全社会,由于宣传的需要,难免会“报喜不报忧”,“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使网民在寻找信息的过程中受到误导,花费更多不必要的时间,最终产生对企业的不信任感。

在纸质媒体中,文字的抽象性容易使人产生权威感,营造真实可靠的氛围。企业的纸质媒体更多的是内刊,面向企业员工和用户,传播内容的针对性更强。员工和用户是企业的支持者和潜在支持者,他们对传统媒体更加信任。

二、企业网络新闻策划的特点

企业的新闻策划不同于社会媒体的新闻报道,企业的新闻策划有明确的目的性,对外面向整个社会,行业特点决定了它需要依托大众媒体的宣传、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对内面向干部员工进行宣传教育,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干部员工凝聚力。

1、互动性

企业网络新闻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的立体呈现,给予受众全新的感官体验,信息量更大,更新速度快,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等多种媒介进行浏览,发稿门槛低,普通员工也可以参与其中,把身边发生的事情及时的报道出来,增强了参与性和互动性,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格局,让员工更易接受和喜爱,使新闻宣传的感染力更强。

2、二次整合和二次传播

企业通过对网络新闻的策划,可以对系列报道、系列新闻、系列活动进行连续报道,及时更新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网络新闻编辑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新闻事件,进行全面深入地挖掘,对新闻事件的背景材料通过相关链接进行深入分析、整合重组二手新闻资源,在信息的基础上同时进行策划,使网民原本获得的碎片化的信息得到不断完善和强化。

由于网络新闻具有信息量大,文本内容可复制、可链接等优势,便于社会媒体和其它网络媒体的转载,使新闻具有二次传播、多次传播的可能性。通过全方位的传播引起网民更大的关注,传播企业核心价值观,这也是网络新闻策划的优势。

3、资源共享

在当今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各种媒介在竞争中相互依存,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使得新闻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形势更加多样,接受更加快捷,效果更加优质,企业网络新闻策划正是得益于这种资源共建共享。山西科技报刊总社积极整合全省科技传播资源,构建成一个集报、刊、网、车、窗、影视等多种传媒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科技传媒基地,实现了科技传媒资源共享,大大增强了科技传播能力①。从这个实践来看,企业网络新闻策划可实现以企业网站为平台主体、多种传播资源并存的多元化结构。有利于企业传媒实现集约化经营,增加效益。

三、做好企业网站新闻策划的途径

企业新闻网站往往也被人们称之为“官网”和“门户网站”,它是服务企业发展的平台,宣传企业形象的窗口,凝聚企业精神的纽带,构建企业文化的桥梁和传播企业价值的阵地。

企业网络编辑是企业的守门人,加强网上新闻宣传管理和策划,首先要确保不出政治性、政策性差错。需要加强新闻发、审批制度建设与执行,加强新闻从业与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确保充分发挥企业网络新闻阵地的喉舌作用,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2、整合新闻资源

当前, 虽然很多企业都开设了自己的新闻网站,但是更新速度慢,网页内容多是将传统报纸,电视的内容上传到网络这个平台,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自身的优势和功能。企业加强网络新闻策划,要坚持新闻策划活动的整体性和全局性。要围绕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企业的核心理念进行专题策划,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前后的连续性,尽可能的调动起报纸、期刊、电视、门户、博客、论坛、微博等传播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同时展开,提高受众覆盖率。

3、增强可信度和吸引力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网络新闻宣传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企业在新闻策划与传播中,应当立足客观,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新事物、新趋势、新问题,严格按照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来写作,以事实说话。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维持客观,公正的社会形象。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增强沟通功能和互动性,开办一些员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栏目,特别要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进一步满足员工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要客观反映现实,企业网络媒体应以动态消息为主,理论研究为辅,围绕企业发展思路及目标,促进解决员工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激励员工奋发向上。要通过挖掘和反映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细微变化,来反映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把新闻“做活”,使网络新闻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

4、加大创新力度

网络新闻策划要立足创新,进行独特构思,使网络新闻具有新奇性,充分吸引社会的目光,达到出其不意的宣传效果。企业网络新闻策划需要进行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突破原有的宣传模式。企业要调动所有部门自觉地配合职能宣传部门进行宣传,积极提供新闻线索,为新闻策划打好基础。

同时应倡导推进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形成公平的激励机制,激励编辑记者的工作积极性。在企业重大决策实施前,企业应首先针对新闻宣传队伍进行培训与讲解,这也有利于新闻策划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5、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企业网络新闻重在宣传职能,所以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把企业在各个不同时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企业生产经营、党建、企业文化建设和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好的工作经验、好的工作方法等及时向外进行宣传报道。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作品塑造人”②。使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清晰,可以有效地把广大员工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企业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把员工群众的干劲凝聚到加快发展的大局上来,把企业新闻办得可读、可亲、可信,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知心朋友。形成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为企业中心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结语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也应该顺应潮流,不仅要大力推广新媒体的使用,还要加强策划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企业网络新闻策划的优势,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与创新力。企业网络新闻策划,只要坚持不懈长期努力,与时俱进,就能够起到内聚精魂,外树形象,打造企业品牌,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和谐、健康向前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曹俊卿,《媒介融合下科技传媒资源共享的实现路径》,《新闻研究导刊》,2012(1)

新闻策划论文例10

赵教授:很高兴接受贵刊的采访!我一直都没有放弃新闻实践,即使是在我来到高校教学之后,在给学生上课和写论文的同时,还时而写点评论,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作为一名教新闻业务课的老师,发表评论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为人师表。同时,我也在思考,在教师的考核体系中,是否也应该考虑纳入教师在大众媒体上发表的成果。2006年我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上公开,对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这句话提出意见,建议修改为“重大情况向人民报告,重大问题由人民决定”。党的十七大会议召开了,我发现在新的中仍然保留着“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样一段话。对此,我关注了近20年的时间,也写了多篇文章进行反思。作为一名新闻学者,不仅要关注课堂,同时也应以新闻传播学的知识和视野关注和研究我们周边发生和发现的问题。在社会进程中,应该有我们新闻学人的贡献。

记者:您在新闻评论、新闻策划、新闻改革及程序理论等领域研究颇深,您认为做好新闻策划主要因素是什么?请您给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刚入职的编辑记者朋友们讲讲如何进行新闻策划?

赵教授:我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关注和研究新闻策划了,2000年我出版了第一部著作《新闻策划》。2001年调入大学后开始了进一步的研究,撰写了《新闻传播策划导论》。在此基础上,我于2008年出版了《新闻报道策划》(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

我认为,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依据事物发展和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掌握的信息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着眼现实,发掘已知,预测未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达到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策划活动。

提出这个定义或表述基于以下考虑:第一,新闻报道策划是整个策划属概念中的一种,在“策划”前面冠以“新闻报道”,是有别于其他的如经济策划、军事策划、商业策划、文化策划、体育策划,等等。第二,新闻报道策划既属于策划活动中的一种,那么,关于策划的一般属性和要求,新闻报道策划都应具有和必须遵守。第三,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前提是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这是新闻报道策划与其他的策划活动的根本区别――新闻报道者步入社会,深入实践,一切所作所为必须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不可越俎代庖或随意扭曲;策划者在进行新闻传播时必须遵循新闻报道的规律,遵纪守法,遵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讲究传播技巧。第四,新闻报道策划是人们的主观意识作用于客观现实的一种行为表现――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搞好新闻报道策划;同时,必须防止由于人的主观意识违背客观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干预客观事实,造出假新闻或使新闻失实。第五,新闻报道策划是着眼现实,面向未来的活动。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大量收集和掌握各种信息材料(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自己的和他人的,中国的和外国的,成功和失败的)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大胆的预测和假想――这是一个有一定风险的创造性工作。增强人们的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和宽松的思想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第六,新闻报道策划是一个有目标并追求最佳效果的策划活动。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是策划者的行动起点和最终检验标准,策划者的一切策划方案都不能违背这个大方向。

作为新闻策划者,必须要提高基本素质:首先必须提高新闻策划人的社会责任意识。所谓社会责任意识,就是记者的报道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对整个社会负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追求新闻最大值不能以损害公共利益为代价;新闻策划要体现人文关怀;其次,新闻策划人必须遵循新闻规律。新闻策划者的社会责任,一定要体现在遵循新闻规律上,即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真实性与新闻策划;客观性与新闻策划;新闻价值与新闻策划。三是新闻策划人要讲求科学方法。由表及里,剖析新闻背后的变化与趋势;策划应随着事物的变化而相应改变策略方案;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抓住典型;掌握科学技术,防患于未然;四是新闻策划人需要创造精神。要有超越一般人的新闻眼光,在未被别人关注的领域发现新闻线索抑或潜在的新闻生长点,并能准确地判断出它的新闻价值;要能别出心裁,别具匠心,采用新的形式、新的手段、新的途径展开报道活动,以激发受众接受兴趣,形成较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记者:近几年,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的新闻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您对我国未来几年的新闻改革和发展有什么建议?

赵教授: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起,中国经济就日益走向市场化。海外媒介的获准进入,信息透明原则对媒体报道和政府监管的倒逼,都改变着中国的传媒格局,推动舆论环境的革新。政治民主化的增量推进,加快了思想解放的步伐。信息网络化的趋势,则使得网络应用从生活娱乐向社会经济领域渗透,网民对网络信任和安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微博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广受推崇,用户数呈“爆炸式”增长,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在微时代,网友们的政治参与、权利申诉方式有了急剧变化,“围观即参与,分享即表态”,舆论力量在“网聚”后,监督效力愈加明显。当信息扩散、居间联络变得轻易,公共空间就得以拓展,言论表达更为自由。微博的推广,既提升了人们的信息接收量,也对言论表达的真实性提出考验。可以预见,在“可用”的基础之上,构建“可信”的网络环境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首先,要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国,确保中国的文化精粹不受辱损,把中国最优秀的文化报道给世界。在与世界的交往中,各国都有权利保护本国的利益不受侮辱和损害。在加入WTO的历史进程中,加拿大、法国、德国等不少国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特别是在与美国的对抗中。对此,中国政府和新闻传媒单位也该研究相应的对策,以保证中华五千年文化不受辱损。其次,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努力提高和改进传播技术,增强传播效果。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以最佳的传播效果为出发点的,它也应是检验我们一切新闻传播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为了保证我们的传播受到良好的效果,当我们面向西方的受众时,要注重他们的思维习惯,并由此改变我们的文字表达方式。我们应学会适应西方人那种直露的、喜欢自我披露的表达方式,而不要简单地推断他们自大或看不起我们。第三,全面正确地介绍世界,不卑不亢地守住自己的阵脚,为实现“和而不同”的文化交流做出中国人的贡献。中国在与世界的交往中有过太多、太多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应予认真地总结,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世界是多棱的,要使国人对其有深刻的了解,必须将其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剖析,进行研究。在对其报道时,不仅需要一面宣传,在很多情况下是需要两面宣传甚至是多面宣传的。中国加入了WTO,我们对世界的报道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时政和风土人情上,而应在更广的范围内特别是对经济领域的诸多现象和问题有我们中国人的自己的声音。而且,这种声音是理性的是分析的,有的甚至是可以和应该引起国人和世界舆论关注的。第四,增强人民意识,加快民主建设步伐。网络媒体的发展从一个科学的角度帮助我们找到加速之路:一,传统媒体必须冲破“左”的束缚,学习、借鉴和引进世界上一切优秀的科学文化,创造科学的民主理念用以指导我们传播实践;二,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思想上,破除封建的等级观念、权力膜拜和官本位思想,增强受众的权力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政治参与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三,在传播方式上,在原有的“实话实说”、“读者来信”、“听众信箱”等基础上开辟更广泛更深入的对话通道,提供更多讲心里话的时间和空间。在传播实践中培养受众的民主习惯和民主能力,增强他们的民主和法制意识。第五,增强公开意识,提高媒体传播的透明度。“公开、公平、公正”是人们孜孜以求的民利,而“公开”是人们实现民利的首要前提。人们不仅要求公开结果,而且要求公开过程,即对实现结果的每个程序都需要有所了解;公开,可以防微杜渐,将一切违法乱纪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公开,可以对不成熟方案进行早期补救,减少损失;公开,同时也是对人们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民主意识的一种良好的教育形式,对社会舆论起到了良性的引导作用。第六,增强参与意识,为受众提供更广泛的对话空间。参与权是公民权利的最终实现。对此,我国的宪法和我们党的文件都有过明确的规定。我国《宪法》在第27条、第41条中,确立和规定了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具有知情权和表达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活动具有监督权和批评权。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利。”“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而网络作为新的政治参与手段较之传统媒体无疑更具威力,网络使信息传播不受时空限制乃至政治控制的特点以及网络交往的高度随意性和隐匿性,使人们在感知与介入世界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痛快淋漓的感觉,从而也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及国家各项事务的兴趣。

记者:您提出要建设良好的舆论环境,保障公民意愿表达,请问您提出此话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赵教授:先解释一下“舆论环境”,舆论环境是指在大致相对集中的时空内,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类别的众多具体舆论组成的有机联系体,它影响和制约着各种具体舆论的形式和发展,同时也调适着不同的个人、群体和社会组织间的相互关系。公民能够畅通,自由,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因此受到非议,刁难,报复和心理压力,这是建设良好舆论环境的重要内容。在舆论环境建设中,三种人的声音不可少,即弱势群体的意见、少数人的意见和不同意见。

公民发表自己的意见就要讲真话。首先,要利用大众传媒讲真话。真话只能在私底下讲,日记本里讲,只在床头讲,洗手间里讲,显然是不行的。既然讲真话,就应该在大众场所和通过大众传媒来讲,让更加广泛的受众都知道;其二,在岗位上讲好真话。不在岗位上说真话,当然也好,但我认为真话还是多在岗位上讲要好。不管做什么工作,在生产,工作一线,了解的情况多,说真话的机会就多,说出的真话对于促进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好处也多得多。其三,对当事人当面讲真话。真话只有讲给当事人听,才会有好效果。其四,真话不等于真理,真话讲错了要勇于承认。

公民的意愿表达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把握好的系统工程,它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对真理的追求,不懈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是科学的本质。科学精神体现为继承与怀疑批判的态度,既尊重已有认识,同时崇尚理性质疑;科学精神是对创新的尊重。创新是科学的灵魂。科学尊重首创和优先权,鼓励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鼓励知识的创造性应用;科学精神体现为严谨缜密的方法。

民主意识。民主意识是公民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公民素养教育培养的重要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讲,公民的实践行为就是捍卫民主自由的过程。公民的意愿表达是传播民主思想的重要方式。要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公民表达正发挥着更大更积极的作用,这一切是和当代公民民主意识的提升分不开的。

新闻策划论文例11

近年来,国内各大报纸不断增加和扩容的直接结果,使得有限的新闻资源由当初的“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而社会透明度的不断提高,新闻资源的共享性也随之提高,独享新闻资源已越来越变的不可能,“独家新闻”的占有实属不易。在这样一种态势下,报纸间的竞争也自然地由独享资源领域进入到共享资源、同题竞争领域,即更多地看谁能有效利用和挖掘这些有限的共享资源,从而变共享为“独享”。

与此同时,随着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的快速发展,报纸新闻的时效性和形象感远远无法与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相提并论。但是,报纸中成功的新闻报道策划不仅可以催生出高质量的稿件、用别出心裁的版面吸引读者,并且能充分发挥新闻的社会功能。所以,为了尽可能地满足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以及在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中奠定主流媒体的地位,报纸中成功的新闻策划显现出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策划意识也越来越成为报纸编辑所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成为衡量一个编辑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新闻策划追求的是“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快,你快我深”,有效传播的积极效应。新闻策划给媒体和受众带来的积极意义有目共睹。

新闻策划用编排和版面说话

新闻策划,首先是从题材的选择做起。新闻策划最重要的是找准好选题进行策划。对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大问题要做充分报道,绝不能漏报。要在短期内在一定的版面或时段,组织大规模、多篇幅的稿件,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具有强烈、醒目的效果。

在编排上,从标题的制作到文章的润色,从编者按到图片说明,从纯文字到图文并茂……一切的表现手段都要围绕着精心策划的选题服务,使选题更突出,新闻更突出,版面更好看,报纸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换言之,新闻策划成功实施后,记者已采写到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稿件。如何利用版面语言将主题显示出来是下一步最重要的工作了。稿件的组合和配置是新闻编辑的重要编辑手段之一。编辑可以以某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为中心,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综合运用消息、特写、评论、图片、资料等手段,多层次、多侧面、纵深全面地展示新闻事件,拓宽新闻的广度,开发新闻的深度,以深度新闻塑造独家新闻。

从新闻策划的特征及类型不难看出,报纸中一个实施的好的策划会带给读者强烈的冲击力,从而提高报纸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新闻人策划专业化与策划人队伍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