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纪市场论文

经纪市场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11 05:43:47

经纪市场论文

经纪市场论文例1

1.在国内,保险经纪人的素质、形象和社会地位都远不如西方同行,很难通过模仿别人的手段来达到“诫信”营销的目的;相应的保险经纪行业还没有形成自律,有关的法律规章制度滞后,令保险经纪公司处于尴尬境地。

2.国外保险经纪人非法在国内开展业务,大量外企业务落入其手中,而股东经纪公司的股东和外企业务是我国保险经纪公司发展的两个基础。非法保险中介活动,除造成我国大量保费外流,还由于手续费、佣金以及其他顾问咨询费用被直接支付到境外,逃避国家税收,从而严重地损害了国家利益,也使我国保险经纪公司生存和发展更加艰难。

3.由于对这个行业的不了解及对保险行业的偏见,很多客户对保险经纪公司的作用不认可;理论上讲,保险经纪人有利于投保人以最小的保险费取得最大的保障。但在实际中,有些投保人认为,经纪人佣金虽然由保险公司支付,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不用经纪人而直接向保险公司投保更可以节省佣金。

4.由于保险公司功能的“大而全”,保险经纪公司往往是抢走保险公司的老客户,同时还向保险公司收取佣金并降低费率,保险公司对保险经纪公司存在抵触情绪,甚至多家保险公司联手排斥保险经纪公司。

5.为了竞争业务,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公司职能交叉,界限不清。

综上所述,中国的保险经纪公司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先天不足,而后天的发展失调,内外交困的局面决定中国的保险经纪公司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饭碗”的问题——它们的生存空间究竟在哪里?保险经纪公司要在保险的产业链条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及必要性,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改善自身的外部生存环境;一是修炼“内功”,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二、改善保险经纪公司的外部生存环境

1.理顺保险公司与保险经纪之间的关系,树立“竞合(co—opetition)”观念,达到双方共同协调发展

保险经纪公司当前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尴尬就是同保险公司之间关系没有处理好。从国际保险业发展的经验看,保险公司的主要职能是产品开发、风险管理和资本运作,公司通过有效的风险经营和资本运作,扩充资本,提高偿付能力和资本实力,借以取得良好的市场信誉,通过与经纪人建立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树立社会形象,巩固市场份额。风险管理、产品开发和资本运作能力,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而保单销售本身并不在此列。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中国保险公司职能定位倒错,沿袭了企业大而全的特点,至今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专业优势,承揽了所有的保险经营环节,并且形成了尤其以销售为重点的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习惯。考察各个公司的部门安排和人员配置,就会发现销售部门是最庞大的,而对于一家保险企业至关重要的风险管理人员、投资人员和险种研发人员的比例却少得多,这与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分不开。我们的保险公司很大程度上演化成了主要从事保险产品销售的企业,而风险管理和资金运用等保险企业的核心职能倒成了弱项。而经纪公司是以促成保险合同成立与履行为生存方式的企业。在保险公司主营销售的情况下,保险中介的经营困难可想而知。保险公司把经纪公司的出现视为对自己销售渠道的侵害,怎能不排斥!保险公司犯了一个大错:未能批准自己的竞争优势,却把互补者当成了竞争者。录像带刚出现的时候,好莱坞把它当作莫大威胁,后来的事实是,录像带创造了电影出租市场,现在这个市场有120亿美圆的规模,并把好莱坞的潜在收入放大了3倍。绝大多数保险客户不是保险专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总会存在,客户对保险公司的戒心就不会完全消除,这时经纪人的地位便凸显出来。保险公司与保险经纪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竞争(competition),但更主要的是合作(cooperation),于是诞生了一个全新的管理学概念——“竞合(co—opetition)”。保险公司和经纪公司共同把保险蛋糕做大,然后通过某种游戏规则分配蛋糕,这样才能使双方最大受益,这也是竟合的核心观点。要做到这点,保险公司就必须剥离某些职能,将其外包(outsourcing,即“外部寻源”,指企业在充分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资金运用效率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为经纪公司,也是为自己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2.作好市场启蒙,改变行为惯性,彻底改变我国前20年保险市场单边运做的格局

形成一个习惯难,而要改变一个习惯更难。保险公司和消费者都习惯了直接洽谈业务,改变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也是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人顺利实现职能定位的重要保证。为此,保险经纪公司应连同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保险公估公司以及保险行业组织加大宣传和提升消费者教育,培育一个完善的保险市场环境。当然,最终还得靠经纪公司以优质的服务,让客户感受到通过保险经纪人购买保险优于直接从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中国自80年代以来的保险市场,应当说是保险公司说了算的市场,因为在大多数的保险交易中,无论是承保的条款、费串,还是保险标的损失的估价以及理赔方式、赔偿金额的确定,差不多都是保险公司说了算。这种单边性的市场行为,不仅使市场本身缺乏透明度,而且有失公平之嫌。保险经纪人的登场面市,名正言顺地为被保险人主理投保风险、敲锤定音,无疑给这种倾斜的市场构架提供了支撑平衡的筹码。经纪人作为被保险人的利益代表,加大了保险运做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保险公司再不能一头说了算了。

3.完善保险中介法律环境,规范竞争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已成为老生常谈。而老生常谈往往就是最大的真理。没有一个公正、公平、透明的法律环境,会加大保险市场各方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最终导致“囚徒困境”和保险市场的萎缩直至崩塌。

4.加快费率市场化进程

费率市场化的问题属于保险监管的范围,而保险监管本质上又属于法律、法规的范畴,但这一问题极其重要,有必要单独分析。经纪公司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为其客户在不同保险公司中“寻价”,如果实行大一统的单一费率,再加之当前险种的同质性很高,经纪公司几乎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对保险公司的监管重点应放在偿付能力上,放宽对保单条款、费率的限制,给保险公司更大的自,这也是改善保险中介市场的一个必要条件。

保险经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应该理直气壮的提出自己的利益主张,为自身的生存发展拓展空间,那么就要做好以下几点:游说(同政府监管机关)、沟通协调

(同保险公司)、宣传和教育(同保险客户)。上面所提及的主要与外部环境的营造和改善相关,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外部环境是不可控的,经纪人真正能够把握的是“修炼内功”,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解决方案,用事实说话,证明自己的价值。

三、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拓宽保险经纪人的经营空间

1.再保险经纪

再保险市场的中介人为分出公司提供再保险服务,包括帮助分出公司确定其再保险需求;安排再保险规划满足其分保需求;寻找可提供再保险需求的市场;代表分出人(保险人)谈判合同条款、确定承保范围以及提供其他创新型业务等。再保险经纪人能够为分出公司提供综合。随着保险人对附加服务要求的不断增多,中介人也必须建立必要的防护设施。评估所有再保险人的财务状况是否安全,是再保险经纪人提供的服务之一,同时也是其职责。分出公司在选择再保险人时,很大程度上倚赖于再保险经纪人的判断能力。对原保险人来说,使用再保险经纪人非常有利。中介人通常对如何进行再保险规划比较有经验,并且熟悉再保险市场,这就可以为分出公司赢得更为有利的交易条件。中介人还可以帮助分出公司进入世界上许多更大的再保险市场,并扩大其承保能力,这一点对于原保险人来说至关重要。中国的保险业起步晚,再保险则更晚,发展潜力更大,随着法定分保比率的降低,再保险经纪业务大有作为。

2.组建自保管理公司

早期自保公司的管理是由母公司进行的,或是由一些独立的管理公司提供的。保险经纪人一直对自保公司的出现怀有敌意,并千方百计地阻挠自保公司的发展。现在保险经纪人加入到管理公司的行列中。几乎一半的自保公司,由保险公司或保险经纪人掌握的管理公司进行管理。这些管理公司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承保、再保险、税务、索赔、与审计人员的联络,提供当地政府要求的财务报表,以及与投资公司协调的全套服务。尽管有些管理公司提供保险精算方面的服务,但通常是将这类工作承包给独立的顾问公司,由它们来完成。随着自保公司的发展壮大,出于经济方面和管理控制权的考虑,自保公司也会自己雇佣全职的管理人员。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0家自保公司,有6家是保险经纪人公司。

3.保险经纪公司的国际联盟

保险业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使得保险经纪业国际扩张渐成潮流,方式有创建企业、战略联盟、兼并与收购等途径。“GOBIGORGOHOME(要么做大,要么回家)”已成一条重要的商业法则。只有综合实力强劲的经纪人才能提供“一站式(one—stop)”经纪服务和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大多数经纪公司都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保险中介,他们纷纷扩展自己的功能。保险经纪人在提供保险经纪业务收取中介费用的基础上,提供诸如风险管理、索赔管理、自保或其他风险融资规划的管理,还提供损失预防咨询、财产评估、收益咨询和其他相关服务。有些保险经纪人还经营统筹医疗保险。

4.转变经纪业务的计费方式

目前,在保险经纪人办理跨国业务时,其收人中的相当比例是采用计费式。对于规模较大的被保险人,其风险管理部门坚持以服务费而非佣金的方式向保险经纪人给付报酬。通过被保险人的风险管理部门与保险经纪人谈判协商服务费率的高低,通常他们更为注意如何对保险经纪人提供的服务予以补偿,而不仅是由保险人负责向经纪人提供佣金。这样,经纪人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更类似于咨询顾问。而佣金向服务费的转变,也反映出保险经纪人地位的变化。几家大型的保险经纪人一半左右的收人来自计费式服务。另外,计费式还可使经纪人不受限制地提供保险服务,比如顾客选定服务等。

5.提升专业化水平

虽然综合化、跨国化、多元化是当今潮流,但这是建立在深度专业化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低水平的综合化、跨国化、多元化。这对于实力还很单薄的中国经纪公司尤其关键,他们没有能力综合化、跨国化、多元化,但可以长期执行经营特殊业务的战略而取得成功,不论是一个地区,一类客户,还是在某些险种上,而没有必要成为“万金油”。这在其他国家有不少成功先例的,它们可能从来没有达到过靠前的名次,但只要公司经营良好,对客户的需要能及时作出反应,它就能提供一种鲜明的,其客户不能从其他地方找到的服务。

6.完善经纪公司的股东结构

慎重选择经纪公司的股东,可以考虑让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参股经纪公司,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结成利益共同体,减少当前保险公司对经纪公司的抵制。目前,保险公司被禁止参股经纪公司以防止关联交易,但关联交易普遍存在,单纯的禁止不是解决之道,提高监管和信息披露水平才是制本之法。必须注意的是,不能让保险公司在经纪公司股权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毕竟经纪公司有自己独立的利益要求,从理论上来说,它代表的是客户利益而不是保险公司的。此外,让其他财大势雄又有较高保险需求的公司参股经纪公司。不可否认,在当前经纪公司发展不顺的情况下,股东业务已成为经纪公司事实上的“吃饭业务”。

总而言之,经纪公司“内功”提升的同时,还会为自己赢得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而有利的外部环境又会反过来促进经纪公司“内功”的提升,最终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为自身的生存发展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张翠珍张正乾:“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市场定位在哪里?”

经纪市场论文例2

【关键词】保险经纪人市场定位发展策略

一、我国保险经纪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保险经纪人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1)政府监管效力不高。在我国,保险市场的监管机构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经纪人是由保监会的保险中介监管部进行监管。根据我国国情,保监会对保险经纪人实施监管是以《中国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保险经纪机构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确定了对保险经纪人监管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保险经纪人的监管基本走向了制度化和法制化。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保险经纪人的监管在很多方面都没落到实处,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不够,比如一些未经批准、不具备保险经纪机构设立条件的境外保险经纪人,在境内非法从事保险经纪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保险经纪人的市场退出实施不严等。

(2)社会监管机制缺位。在保险经纪制度成熟的发达国家,保险经纪人的资信等级由社会上一些权威评级机构评定,并建立有保险经纪人同业组织,如保险经纪人协会等,通过市场和同业舆论来调节和引导保险经纪人的经营行为,在保险经纪行业内部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维护市场公平秩序,以促进保险经纪业健康有序发展。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保险经纪人的资信评级制度,行业自律管理几乎为零,虽然在大中城市基本上都建立了保险同业协会,但行业自律的作用还没发挥出来。

(3)内控机制不健全。目前国内许多保险经纪公司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内控机制,公司治理结构差,有的经纪公司甚至还是家族企业式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建立,信息披露不完全,对外提供虚假信息,不能有效化解保险经纪企业经营风险,无法最大限度的保证保险经纪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社会公众对保险经纪人的认知度低

由于我国保险经纪制度建立还不到十年,政府、媒体、保险经纪公司对保险经纪人都缺乏相应的宣传,社会公众对保险经纪人的作用知之甚少,相当多已买了保险或对保险有一定了解的个人或企业,对保险经纪业务还不够了解,不知道保险经纪人会给他们设计出最佳的风险管理方案,能帮助他们进行风险控制和规避。由于社会公众不了解保险经纪人的作用,不愿意通过保险经纪人进行咨询和投保,当然谈不上产生对保险经纪人的迫切需求,这就使得保险经纪人很难进行展业工作。

3、保险经纪人市场定位不准确

我国现时的保险经纪公司为尽快扩展市场占有份额,每家经纪公司的业务范围都基本囊括了市场上的所有保险业务,从财险、寿险到再保险,只要能找到的业务都做。这种全面开发的业务模式,无法体现经纪公司的专业特征。保险经纪公司无法向投保人提供独特的、专业化的保险中介服务,就无法在市场上树立自己的品牌。这种情况使投保人在市场上是选择这家经纪公司还是那家经纪公司,是选择经纪公司还是保险公司,没有本质区别。许多保险经纪公司在进入保险市场前缺少对市场客户的细分,在开展业务时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内置的业务部门缺乏对客户和险种的针对性,直接导致有些经纪业务被经纪公司做成了业务,不能依据自己的专业优势有的放矢,最终落得维持基本生存都十分困难。

4、保险经纪人自身实力不雄厚

(1)资本实力不雄厚。我国保险经纪机构现有的资本实力与整个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极不协调,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同行业的发展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

《保险经纪机构管理规定》第十一条规定:“保险经纪机构以合伙企业或者有限责任公司形式设立的,其注册资本或者出资不得少于人民币500万元;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设立的,其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1000万元。”从保险经纪机构设立时的注册资本起点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少差距,其资本实力不雄厚,更说不上有好的经营业绩,其偿付能力非常有限,很难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

(2)业务水平低。目前国内保险经纪公司的业务水平总体上还处于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大量业务集中在促使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保险合同的签订等中介业务方面,收入主要来源于保费佣金,而在保险咨询、风险管理和控制以及新兴产业保险经纪业务领域涉足很少,专业技术水平低,经纪业务范围狭窄,经营业绩较差。从业务占比看,高达80%以上的经纪业务来自保费佣金,而来源于保险咨询、风险管理等业务占比却不到20%,还不能充分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高附加值的风险管理服务,没有体现保险经纪人的专业服务优势。全国保险经纪公司的业务70%来源于股东业务,而广阔的经纪市场需求却仍处于待开发状态。

(3)高素质的保险经纪人才严重短缺。我国保险经纪公司的专业技术非常薄弱,保险经纪人才极度稀缺。保险经纪人的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保险经纪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保险经纪人才数量上的短缺。相对于英、美、法、瑞士等发达国家的保险经纪公司数量而言,我国的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经纪从业人员在数量上有不小的差距。其次,从事新兴产业保险经纪的专业人才缺乏。保险经纪人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专业技术人才极度短缺,开展业务时所呈现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总体上还处在比较低的层次。

二、发展我国保险经纪人市场的策略选择

1、加强保险公司与保险经纪人的分工与合作

(1)明确定位与分工。保险公司应定位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专业承保公司,主要分工是设计保险产品、风险控制、保险资金的投资与运用,履行保险补偿与给付职能等。借鉴国际上的成熟经验,中国的保险公司应主要着眼于产品研发、风险控制和资金的管理与运用等核心业务,而将展业、投保、分保、定损理赔等职能从经营中剥离出来,由保险经纪人逐步取代。

保险经纪人应准确定位于有专长、有特色的专业技术服务,加强新业务的拓展,尤其应当集中拓展有良好品牌效应的项目。在专业化分工的业务流程中,保险经纪人应当承担前端的客户开发、风险评估、投保方案安排和末端的日常服务、协助客户索赔、防灾防损等服务。在市场开发中,保险经纪人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采用市场导向型的开发模式,力争在传统中求创新,充分尊重并理解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务。

保险公司与保险经纪人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与合理的专业分工,两者形成一种既联系紧密又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关系。保险公司与保险经纪人两者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保险市场的繁荣。

(2)加强合作。

一是加强业务领域的合作。保险公司如果将部分产品销售职能和理赔定损职能转移给专业的保险经纪人,自身可以专注于提升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产品宣传、客户服务等方面的能力,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培养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保险经纪人通过与保险公司的紧密合作,也可以在市场价格、客户信息、保险技术等多方面与保险公司进行资源共享,使业务获得长足的发展并获得合理的收入。在节约保险公司展业成本的基础上,及时向保险公司反馈客户的产品评价信息,并对保险产品的开发提出建议,在损失理算与防灾防损等服务方面,公正、客观地处理保险服务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保险理算的科学合理性,提高防灾防损服务的专业性,从而将社会潜在的保险需求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保险服务领域,满足社会对保险的不同层面的需求。

二是信息技术与资源共享。加强保险经纪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保险产业发展水平、保险经纪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涉及到电子信息技术水平。在电子化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保险经纪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受到很多限制,比如核保问题、资金结算问题、异地承保问题等等,而通过保险电子商务,能够使很多实际操作难题迎刃而解。电子商务系统能够实现远程核保、核赔,网上结算等多项功能,辅之以全国统一的电话服务系统与各地的客户服务中心和理赔中心,构成完整、简便、安全、高效的业务体系和流程,可以提供一整套与中介机构,特别是保险经纪机构进行合作的技术方案,保证信息流、物流的畅通联结。

2、发展实力雄厚的保险经纪人主体

(1)鼓励社会资本流入。保险经纪机构只有具备了雄厚的资本实力,才可能增强其承担风险的能力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但通过自身来积累资本,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保险经纪机构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国内大多数保险经纪公司都属于中小型企业,设立时间短,其盈利能力非常有限,要想在短时间内凝聚大量资本根本不可能。所以,建议政府能够出台一些政策措施如税费减免、信用担保等来扶持保险经纪人的发展,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向保险经纪行业流入。

(2)整合保险经纪人主体。到目前为止,国内保险经纪公司虽然已经达到200多家,但大多数公司的规模偏小,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恶性竞争,并不利于我国保险经纪业的发展。监管部门可以借鉴前几年对证券、信托等行业的治理整顿经验,依据严格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淘汰不合规范的保险经纪公司,而对那些符合规范、业务量小、资本实力比较薄弱的保险经纪公司进行整合,通过公司并购整合,合理配置资源,壮大保险经纪人主体,增强保险经纪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3)建立合理的佣金支付体系。通过保险法规或者由保险经纪行业协会牵头建立保险经纪佣金支付制度,拓宽保险经纪公司的收入渠道,扩大获利空间,增强其资本实力。对于保险经纪佣金支付标准,因地域、险种、市场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一般占保费收入的10%~21%,通常在15%左右。监管机构或行业协会应规定佣金和服务费支付的波动范围,根据保险经纪人的资信等级以及其提供经纪服务的种类、质量与数量,由保险经纪人与保险公司或客户协商决定报酬,实行差别报酬支付。

3、建立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1)加强政府监管。政府主要监督管理部门应该注意倾听来自市场主体及社会各界的呼声,及时制定和修改相关政策和监管法规,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应以监管促发展,不断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水平,注重保险经纪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把事前预防和事后检查、正面引导和处罚违规行为、监督管理和行业自律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标本兼治。以实施监管责任制为主线,逐步建立完善的保险监管工作框架,加强管理和内控建设,整顿规范保险经纪市场,维护保险经纪市场秩序。

(2)加强社会监管。一是建立保险经纪人的资信评级制度。保险经纪机构的信用评级由社会上权威的资信评估机构对保险经纪机构的信誉进行评定,是企业信用评级的一部分。建立保险经纪人资信评级制度,对完善保险经纪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消除保险市场买卖双方因保险经纪人加入后,保险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保证保险公司通过经纪人获得的关于保险标的风险的真实信息,也能保证投保人通过保险经纪人获得保险产品、保险公司的完整信息,从而保护保险买卖双方的利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强化保险经纪机构对自身信誉的培育,使信誉不好的保险经纪机构被自动淘汰。对保险经纪机构的信用评级,可由社会上权威的资信评估机构作为评估主体,评估的对象是保险经纪公司。评估的客体不同于一般企业围绕筹资和偿债能力进行评估,而是重点围绕企业信誉,包括高管人员的素质、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履约情况、市场业务量占有率等。

二是组建保险经纪人行业自律组织。世界各国都十分注重运用行业自律组织来实现对保险经纪人的监管。如英国的自律组织主要是英国保险经纪人注册理事会及英国保险经纪人协会,它们负责保险经纪人从业资格的审查,佣金的管理,日常行为规范的监督等。我国目前在大中城市基本都建立了保险同业协会,但与西方保险行业协会相比,我国的保险公司同业协会无法体现保险中介人的自律架构。行业自律组织作为政府监管部门的补充,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对保险经纪人的资格、信誉、服务、财务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并引入信用评级制度来引导和规范行业的发展,在维持行业水准和信誉等方面充分发挥自律作用。建议在国内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保险经纪人协会,监督执行行业规范和准则,维护行业共同利益和市场竞争规则,约束成员的市场行为,维护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环境和秩序,并对会员遇到的法律、财务等方面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

(3)完善内控机制。保险经纪机构要有严格的内部管理和执业规范,这既是机构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

保险经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保险经纪企业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保险经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保险经纪企业的一种自律、自理行为,是保险经纪制度能有效执行的保证,也是保险经纪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可以有效化解保险经纪企业经营风险,最大限度的保证保险经纪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4、大力培养保险经纪专业人才

保险经纪公司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不但要熟悉保险市场和法律环境,掌握保险标的特征和保险条款,还要擅长营销技巧。同时,对各类保险经纪人员还有专门要求,如从事涉外保险经纪业务的要通晓外语,从事风险管理咨询的要掌握风险识别、评估和风险管理方案的设计等等。要坚持高标准努力培养高素质职专业化的保险经纪人才,职业化应是保险经纪人的努力方向,必须将培养保险经纪专业化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一是加强基础教育,做好人才储备,在高等院校开设保险经纪专业。二是培养和提高我国保险经纪人职业素质。抓紧完善保险经纪资格考试体系,加强经纪人的资格管理,提升资格证书获得者的整体素质。三是加强保险经纪行业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此外,经纪公司还可以从通过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的人员中筛选出一些具有保险实务经验的人加以重点培养,甚至可以从中挑选一些优秀者派往国外保险经纪公司去接受培训,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专业技能以满足民族保险经纪业发展壮大的需要。

5、加强宣传,扩大保险经纪人的影响力

大力宣传保险经纪人在促进我国保险事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目前,鉴于我国的国民保险意识普遍不高,保险经纪市场处于发展初期,保险经纪人的执业特点及意义并没有被社会各阶层真正理解,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差,加上保险公司对保险经纪人的认可程度低,保险监管部门应在适当的场合为保险经纪人正名,明确肯定保险经纪人的正面作用。要让各个阶层的保险消费者真正认识并接受保险经纪人,然后享受保险经纪人提供的保险服务,需要有一个过程。为此,需要保险经纪人加强在大众媒体上宣传,让社会公众知晓保险经纪人的含义、性质,与保险人的区别及主要的经营范围,明白保险经纪人在帮助广大客户取得保险保障服务上的各种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冬娇:保险中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2]唐运祥:保险经纪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丁凤楚著:保险中介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经纪市场论文例3

一、营销观念的定位思考营销观念实质是农民经纪人从事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它的核心是以什么为中心来开展营销活动,表现在实践上运用什么样的营销手段和方法。营销事实证明,观念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农民经纪人营销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这是营销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1•营销观念类型。营销观念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它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与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类型。具体是生产观念,以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物资严重短缺,而需求旺盛,农产品的供给量小于需求量为条件。最明显的特征是以生产为中心,表现为只要有生产,就必然有销路;二是产品观念,是以农产品结构上的供求矛盾尚不突出,市场竞争逐步加强为条件。主要特征是以生产为中心,强调以质取胜、以廉取胜,以为只要货真、价廉就能永远畅销。所以,一些小生产者把这种观念作为强化竞争的指导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只存在于商品经济不甚发达的时代;三是推销观念,以科技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品种的增多,农产品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和局部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农产品销售开始出现困难为条件。其特征是由以生产为中心向以销售为中心转变,表现在通过销售的努力促使消费者购买的一种指导思想;四是市场营销观念,以科技迅速发展促进社会物质财富较快增长,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导致农产品品种的优化,消费者购买水平提高且需求的选择性明显增强为条件。显著特征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即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销售什么,是生产出能够卖出的产品。

2•比较差异定位。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要求确立与之相适应的营销观念,而且营销观念的内在区别也要求农民经纪人对其进行科学的定位。上述四种观念中生产与产品观念的区别较为明显,容易被人们混淆的是推销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其实二者的差异也非常显著。其一,出发点不同。推销观念着眼于先生产产品,然后计划销售,市场营销观念着眼于先分析消费需求,然后计划产品生产;其二,经营中心不同。推销以已有产品为中心,推销已生产出来的产品,营销以消费需求为中心,生产能卖出去的产品;其三,服务对象不同。推销服务对象的普遍化,营销服务对象的特定范围或个性化;其四,手段和方法不同。推销主要是促销,营销除促销外,还涉及产品、价格、分销等手段和方法。以上分析表明不同营销观念有着显著的差异,有差异就要作选择,所以,农民经纪人进行营销观念定位非常必要。当然,比较差异进行定位,旨在揭示选择何种指导思想开展营销活动更为科学,而并非说明营销观念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间的此生彼亡,事实上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实践中要注意交叉和互补。

3•依据实际定位。农民经纪人进行营销观念定位,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首先,加入世贸组织,伴随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及手段和方法,亦将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农民经纪人必须采取应对措施,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及方法,否则在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必将全面进入农村、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并且随着科技进步,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品种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农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加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需求的选择性也不断增强。这些都要求农民经纪人必须重视市场营销理念的确立,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以需求为起点,开展营销活动;再次,考虑到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农村市场化水平比较低且地区之间参差不齐。农产品的生产组织方式更是多样化,有规模大、品种集中、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也有品种杂乱、分户生产、分散经营以及等客上门收购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因此,农民经纪人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要看到营销观念的定位存在着复杂性、多样性、并存性,又要针对自己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营销观念指导营销活动的开展。但必须强调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确立具有现代意识的市场营销观念,哪怕在推销已经生产出的农产品时,也要从消费者的需求和利益的角度出发,只有赢得消费者的认同,营销活动才能顺利而有效的开展。

二、营销步骤的实施思考营销观念的确立为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而营销活动成效的大小还取决于农民经纪人在复杂的营销活动中对营销环节的认识和把握,以及自觉依据和认真实施的程度,这将成为农民经纪人有效开展市场营销的关键

1•市场营销步骤。市场营销活动是一个过程,它由诸多的环节所构成,其中主要有:一是分析市场机会。市场营销活动从分析、确定市场机会开始,市场机会即市场上存在的未被满足的需求。鉴于农副产品大多为最终消费品,多数是直接满足群众的餐桌需求,因此与老百姓的消费习惯、层次和水平密切相关。所以,未被满足的需求将表现为多种形式,既有现实的、潜在的,也有近期的、远期的。然而分析市场机会的重点应该是潜在与远期的未被满足的部分。据此农民经纪人在捕捉市场机会的过程中,不仅要收集和分析需求信息,而且要注重挖掘和引导消费,通过发现、评价和引导,选择适宜的市场机会开展营销;二是选择目标市场。

目标市场即农民经纪人决定要进入的市场,它的前提是市场细分,也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购买行为的差异,把某一农产品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子市场,例如,北京名牌产品华都肉鸡的营销人员,在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时发现,不同地域、不同国籍的肉鸡消费者各有偏好,为此他们变原先的整鸡整卖为化整为零,将鸡腿肉出口日本,鸡胸肉出口欧洲一些国家,鸡翅、内脏在国内销售。由于采取分割、拆件、加工成200多种规格不同的鸡块,目前已分段计价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扩大了肉鸡市场的占有率,而且开发了新的目标市场,同时一只鸡卖出三只鸡的价,取得了可观的营销效益。这一事例充分证明选择目标市场的重要性;三是市场定位。农民经纪人决定了进入的市场以后,还需对所售产品进行市场定位,即通过创立产品的个性和独特的市场形象,确立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农产品市场定位既要考虑其自身的特点,也要考虑公众的消费心理和购买的偏好与愿望,以及竞争者的情况。因此,定位时除参照其他商品定位的因素(性能、形状、价格、质量)外,更要突出营养、保健、无公害等特性来显示产品的特色与个性;四是制订营销策略及组合。农民经纪人作为交换的媒介,为促成买卖成交,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

制订营销策略就是经纪人根据目标市场的要求,对可控因素采取相应的运作方法及其进行优化组合。这里的可控因素主要是指产品、价格、分销及促销,由此而制订的策略首先是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各自内在的具体运作方法,其次是四个策略相互之间在多层次多方面的配合与协调而组成的一个整体。同时在营销活动的持续进行中既要对单个策略内部进行完善,还要注意互相之间的动态匹配,以此提高交换活动的成效。

2•营销题中之义。市场营销是关于构思、货物和劳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分销的实施过程。这一过程内含营销活动的步骤性,表现在一是市场营销活动开始于农产品的生产之前。因为,构思强调的是在农产品生产之前就要根据消费需求对营销活动进行设计和构想,其对应的起点应为分析市场机会发现潜在市场需求;二是市场营销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一系列活动。说明农民经纪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首先着眼于消费者,然后才是产品。因此,需要花力气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及其需求的差异等信息,并在分析、筛选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进而对相应的农产品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以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吸引消费者并激发购买欲望;三是市场营销是一种整体活动。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变动性,说明市场营销不是某一部分、某一手段或方法在具体营销中的运用,相反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因素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主要是产品、价格、分销与促销,其实这涉及到营销策略的制订与运用。以上分析表明,只要是市场营销活动,就必然是一个过程,必须有步骤地实施。尽管一些农民经纪人在实践中往往把市场营销简单化为买卖,但具体的营销活动也将无意中涉及到相关的步骤问题。但从利于营销活动有序开展和高效运行的角度思考,就必然要求“自在”农民经纪人转变成“自为”农民经纪人。

3•循序但不唯序。营销步骤即营销活动进行的程序,循序亦即按市场消费需求的客观要求,井然有序地开展营销活动。农民经纪人只有掌握营销步骤,按照客观需要的过程从事营销活动,才能实现交换的目的,而忽视营销过程的先后次序,将不利于进行自我控制,虽然有时也会成功,但多数会造成损失、或者失误、甚至失败。当然,强调循序而行,并不等于唯序而为,因为营销步骤只是一般的行动指南,在具体营销活动中允许相互间有所交叉、有所重点,有时甚至可以省略某个程序。因此,不能机械地去理解和运用,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具体是其一,农民经纪人有不同的类型,其营销活动的内容有显著区别,决定了步骤实施各有重点。农民经纪人的类型有:种植型、养殖型、加工型、流通型和劳务型等,像种、养型的重在分析市场机会和确定市场目标,而加工、流通型的侧重营销策略的运用;其二,农产品的种养方式和品种的区别,也要求有重点的实施。

从种养方式来看,规范化、标准化的种养突出量与新,因此,重点是市场调查与分析,寻找和发现可进入的市场,同时运用相应的营销策略。而分散和少量的种养通常表现为先生产后销售,因此,侧重是运用营销策略进行促销。从种养品种来看,凡涉及内在质量提升及更新的产品,因其面对是潜在消费需求,所以要从分析市场着手,突出市场定位和有步骤实施。相反,那些长时间一贯制的传统农产品则应重在推销;其三,农民经纪人的自身营销活动的差异,同样要求灵活实施营销步骤。如从事品种单一、规模大、市场集中,并以巩固现有市场份额以及扩大占有率为目的的,重点是营销策略的运用。如果为了开拓新市场,那就必须从分析市场机会开始,有序进行营销活动。总之,农产品生产的异样化、品种更新的多样化、经纪人类型的多重化、营销行为的复杂化、消费需求的多变化,都要求营销步骤的实施必须以变应变,灵活运作。需要强调的是,不唯序旨在不把实施步骤机械化、教条式的照搬照套的运用,其实质仍然是在序的范围内突出重点、协调运用。

三、营销活动的原则思考农民经纪人从事市场营销活动,除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自律能力,而原则作为营销活动中必须依据的准则,具有较强的行为约束力,所以,遵循相关原则将是营销活动顺利并有效进行的保证

1•潜在需求原则。潜在需求原则是农民经纪人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因为,一是农民经纪人从事营销活动,前提是要确定进入的市场,这就必须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包括市场潜量和销售潜量,市场潜量是指在某一市场上的最大的需求量,销售潜量是指某一农产品在某一市场上的最大需求量。调查市场需求实质是农民经纪人面对潜在市场进行分析与预测,最终决定进入与否。因为,只有当消费者有需求倾向,才能产生购买欲望,农民经纪人也才能有开展营销活动的可能。可见农民经纪人的营销活动,就在于开发潜在的市场需求,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未被满足的那部分需求,从而保证营销活动正常开展;二是随着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这对习惯于种植传统产品的农民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此,各地都在大张旗鼓地进行农业结构,尤其是农产品结构的调整,目的是生产出更多的名特优新产品与“外来品”进行竞争。而产品品种的变化和内在质量的提升,对于消费者来说却是陌生的,需求也就是潜在的,而且由于种植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导致价格上涨,市场需求的启动比较困难,对此,农民经纪人必须重视运用相关媒体以及在营销活动中宣传、造势、扩大影响,以开发和培育潜在市场需求;三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大部分地区步入小康,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日趋提高,需求层次,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基本消费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开始转向新的更高层次的水平,即由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表现在对农产品的营养、保健、安全、卫生、无公害等的需求趋向逐步增强。当然,这种转变具有潜在性的特点。因此,农民经纪人须针对潜在性的要求,在营销活动中重视营销策略的运用,做好宣传、扩大影响,致力于市场渗透、开拓产品市场,还要加强消费引导,扩大市场容量,从而使潜在市场需求转变为现实市场需求。

2•双为服务原则。农民经纪人作为中介,应当服务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农户)。一是服务于消费者,目的是让他们认识和了解自己的产品。消费者购买行为心理学认为,认知只是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基础,只有当消费者较全面感知了某种产品能满足需求时,才能产生积极购买行为。据广州市统计局2001年3月调查表明,市民对绿色食品这个名词的认知度较高,但缺乏进一步的了解。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有78.5%的人听说过这个名词,但有24.1%的人未听说过有识别标志,而具备辨识识别标志能力的人只有21.9%。无污染、安全是绿色食品的主要特征,但在购买过的市民中只有48.8%的人意识到这一点,而62.4%市民由于对其缺乏正确的认识而未购买。此例启示在于,农民经纪人在营销活动中,必须重视对消费者的服务,其中主要是向他们推介自己的产品,包括产品的特性、功用、消费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为此,提高他们感知的程度,消除犹豫、顾虑心理,进而形成较稳定的消费信念,促成有效需求;二是服务于农户。农户作为种养农产品的基本单位,其生产具有分散、独立、封闭性的特点,这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分散经营的小生产方式,抑制了他们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壮大。所以,农民经纪人应为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户搞好服务,目的是既帮助农民实现尽可能多的回报,又为自己营造优质、稳定的货源基地。针对现实情况,农民经纪人一是信息服务。尽管现在信息传播渠道众多,但相对于落后、闭塞的农村和分散、封闭的农户来说,要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还相当困难,尤其对信息的真实、可靠性缺乏应有的判别能力,加上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长的特点,农户对信息追求的主动性不强。

经纪市场论文例4

【论文关键词】期货经纪业;产业组织;发展趋势

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规定,期货公司是依法设立的经营期货业务的金融机构。期货公司是连接期货交易所和投资者的桥梁和纽带,其主要业务职能是根据客户指令买卖期货合约、办理结算和交割手续,并对客户的账户进行管理,控制客户的交易风险,同时也为客户提供期货市场信息,进行期货交易咨询,充当客户的交易顾问等。

一、期货公司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指构成市场的卖者相互之间、买者相互之间以及卖者和买者之间等诸关系的因素及其特征,其实质反映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关系。

期货经纪业市场进入障碍

进入壁垒是指进入某一市场所遇到的各种障碍的总和。市场进入壁垒的构成因素往往是综合性的,主要包括绝对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政策法律制度、策略行为等。我国期货市场近似完全竞争,行业进入壁垒主要是来自政策法律制度,期货市场高风险的特征决定了政府监管部门对期货行业的严格监管制度。从监管体制看,我国期货行业属于集中监管体制。对期货公司的监管制度主要体现在:一是对进入和业务实行特许制;二是对期货公司业务进行严格管理,规定期货公司不能从事或者变相从事期货自营业务;三是对期货公司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

从我国期货经纪业的市场集中度来看,我国期货经纪业近似完全竞争市场,但是我国政府部门对期货业却又进行严格监管制。从我国期货经纪业市场进入壁垒来看,经纪业的完全竞争市场还远没形成。

二、期货公司市场行为

我国期货公司的非价格行为

非价格竞争行为是厂商为了达到扩张市场份额、赢得更大利润的目的,采取的价格行为之外的竞争行为。期货经纪业非价格行为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创新方面,同时期货公司并购重组行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行为等非价格行为,将成为未来期货行业竞争的主要形式也是期货公司需培养的主要能力。

经纪市场论文例5

发展经纪业务,将成为中国人保新时期业务发展策略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经纪业务,有利于中国人保调整业务结构,继续保持在大项目、统括保单、政府采购等业务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承保高技术,高风险项目的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

中国人保在新时期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经纪保险业务。

一是广泛发展保险业务合作关系。在我国的航空航天、能源、重大工程、统括保单、政府采购、大型工商企业保险市场以及再保险市场,中、外保险经纪公司始终是积极的参与者,并与中国人保开展了多方面的有益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人保是国内专业力量最雄厚的保险公司,在国内团体客户的财产险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人保要进一步发展在团体业务领域的合作,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合作领域,合作深度。

二是积极开展产品创新,风险管理领域的合作。保险经纪公司对客户和保险人都有深入的了解,享有多方面的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保险经纪公司可及时全

经纪市场论文例6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纪宝成教授长期在教育管理岗位工作,近年来陆续出版了多部关于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文集和专著,这些文集和专著是他长期以来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探讨,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不可多得的智慧美玉。2003年lo月,纪宝成教授的《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规划、体制与发展》一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4年3月,他的另一本文集《发展与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1月,《中国当代教育家文存——纪宝成卷》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3月,由纪宝成教授主编的《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除了经济领域与教育管理领域,纪宝成教授还具有很高的国学素养,他先后在《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发表的《重估国学的价值》、《接续文脉、重振国学》和《关于振兴国学的思考》等文章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引发了人们关于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系列争论和思考。他结合MPA教育工作,发起并主持编写了供公共管理硕士(MPA)学员使用的研究型教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受到了MPA学员和专家学者的好评。

纪宝成教授同时还是一个诗人。他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诗作不断,2002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诗词选《岁月诗痕》,收录了他自中学以来40多年间所写的诗词多首。

这些诗词既是他峥嵘岁月的记载,又是他豪迈性情的体现。

长期以来,纪宝成教授不仅在领导岗位上积极探索、无私奉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他也在理论园地善于思考、辛勤耕耘,在多个领域拥有丰硕的成果,卓然成家。

商品流通理论与经济学领域

近三十年来,纪宝成教授对商品流通理论和经济学的研究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我国商品流通理论、商业活动与市场机制、商品流通体制与运行的开拓性研究;二是将西方市场营销理论率先引入我国,并予以中国化的发展与创新;三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等宏观经济层面的研究,包括市场秩序、国有经济和国家经济安全等重要领域。

一)对商品流通理论及其运行体制的开拓性研究

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还占主导地位。由于左倾思想的桎梏,人们普遍对商品流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等概念小心回避,甚至讳莫如深,但是纪宝成教授此时已经开始了独立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

早在1981年,纪宝成教授就批驳了狭隘的商品流通渠道观念,他认为商品流通不单是商品由生产领域进人消费领域,实际上包含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的形态变化,是商品价值再分配和国民收人再分配;商品流通渠道问题也就决不只是简单的空间上的商晶流通路线问题,而首先是商品流通的社会组织形式问题、市场组织结构问题,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利益关系。o在此,纪宝成教授准确地看到了商品流通与市场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不能离开市场谈商品流通,这在还比较忌讳谈论市场作用的特定时期,这样的学术观点非常具有前瞻性。

而在1985年的文章《市场机制与经济改革》中,纪宝成教授更为深人地论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他认为要充分发展商品经济,就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就必须十分重视市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在商品经济中,市场是呼唤出巨大生产力的法宝,是推动商品生产发展的强大力量;重新认识市场在经济运转中的作用,正确发挥市场机制调节经济运转的功能,是推进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引入市场机制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②在中央尚未明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这些理论观点无疑需要理论勇气。他还就发展商品经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特别呼吁推动价格体制改革,遵循价值规律,更充分地发挥自由价格的作用。

纪宝成教授还对当时的一些认识误区进行了批驳和厘清。

当时不少学者以及媒体将“买方市场”几乎等同于理想市场,纪宝成教授在其1985年的《“买方市场”质疑》一文中精辟地指出买方市场不是市场繁荣的代名词,也从来就不是理想的市场格局,自然也不是社会主义的理想市场模式。毪十对一般认为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的“专利”、与社会主义无关的认识,纪宝成教授实事求是地深入分析和思考,认为我国当时出现的市场疲软,表面看是一种危及总量平衡的结构性疲软,但就成因而言,则是一种体制性、管理性的疲软,表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也有可能存在生产过剩性危机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只有使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生产者,打破“诸侯经济”,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建立以市场实现为中心而不是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宏观调控体系,才可能治理商业生产者的盲动,实现总体基本平衡。氆历史也已经证明,生产相对过剩与所谓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政治制度无关,而更多地与市场经济内在规律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会出现市场疲软和需求不足的局面,唯有科学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搞好宏观调控,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1987年,纪宝成教授出版了其第一部学术专著《商业活动论》。这本书萌动于他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之际,针对商业经济理论教材专著匮乏的现实,根据改革开放的时展要求.纪宝成教授以商业活动为主线,对商业活动的社会经济功能、基本要素、运行规律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富有独到的见解,并融理论性、应用性于一炉,是当时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1993年,纪宝成教授与他人合著的商品流通理论专著《商品流通论——体制与运行》出版。该书明确提出了生产——流通——消费动态分析法,将商品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的组成部分来研究,创新了研究视角与方法。该书认为过去重生产轻流通,本质上是轻视消费、忽视消费的经济表现,而忽视消费的生产不可能是健全的社会再生产。该书的出版获得了学术界的好评。杜英斌认为这部学术著作具有开拓性,是现代商品流通理论建设的奠基之作,它将科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具有理论深度和历史厚度,而且具有现实力度,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的商品流通理论研究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周万钧认为该著作是当时众多研究商品流通论著中一部有深度、有特色、有新意的理论成果。其理论贡献一方面在于它一开始就把研究纳入科学的轨道上,始终如一地把商品流通过程确定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客观经济过程,@从而破除了把商品流通、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错误观念,为以后的商品流通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发展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在于它深刻厘清了商品流通本质上是商品货币经济中各个经济主体相互依存与竞争的动态的经济利益体系,从利益关系的视角把握商品流通,从而把握住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本质。

今天,发展商品经济、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但是要知道这一历程是经过了漫长而又艰苦卓绝的探索,并非理所当然。回顾历史,表明我们唯有如纪宝成教授那样抱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秉承独立思考的精神,不唯书,不唯上,摆脱意识形态的窠臼,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理论创新,认清和把握现实,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二)对西方市场营销学的弓l进与发展

纪宝成教授是引进西方市场营销学、并结合中国实际发展创新的先驱者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末,市场经济改革刚刚开始,计划经济体制尚未破除,商品总体上的供不应求使得市场营销的理念与方法远远没有进入大多数学者和企业的视野。

就在1989年,纪宝成教授主编出版了《市场营销学教程》,并于年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成为在该领域获得国家奖的第一本教科书,引起了学界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柳思维和施祖军等人认为该书无论在内容还是结构以及写作方法上都有创新,特别是对国内原有“市场学”的立论基础进行了新的突破,全书谋篇布局,别具一格,使人耳目一新。该书自始至终将研究焦点和视野对准企业的市场营销,但是又不仅仅分析企业,而是从卖主的角度研究市场经营问题,理性地研究企业处于市场上的动态行为,企业营销贯穿于全书的始终,是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主线。同时,该书尽可能地摆脱西方营销模式的束缚,立足于中国的市场和企业,探索中国市场营销学的特色,努力走自己的路。‘p在1992年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市场营销学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现,市场营销学也开始广为人知。纪宝成教授没有满足已取得的成绩,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于1995年和2001年分别对该书适时地进行了较大的修订,使其具有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内容,与时俱进,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纪宝成教授领衔的“市场营销专业系列教材建设”,于2005年荣获中国教育界最高奖——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同时,纪宝成教授编著的《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一书也在2001年出版。超级秘书网

纪宝成教授对我国市场营销学的研究贡献,不仅在于他是把西方市场营销学引入中国的先锋,而且在于他力图使之中国化的探索,努力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营销学体系。

三)对宏观经济领域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贡献

纪宝成教授对经济领域的研究视野日益开阔,从20世纪年代末开始对商品流通和市场机制的基本理论研究到年代对宏观层面的商品流通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再到最近几年对整个市场经济制度等更为宏观的经济问题研究,在学界和社会都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影响,提出的有关主张多次被国家相关决策部门采纳。我们结合时代的具体历史背景可以看出,纪宝成教授始终抓住了时展中的重大经济问题,既反映了其作为一个学者对时代重大问题的敏锐感知和探索勇气,更充分反映了其作为一个学者所具有的对国家和时展的强烈责任感。

自1992年国家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深层次利益矛盾亦目益突出,市场秩序_f.分混乱,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型经济期如何构建有序的市场秩序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2003年纪宝成教授主编出版了重要著作《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秩序研究》,该书对新古典自由主义演进秩序观、理性建构主义和立宪自发演进观进行了批判,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建构演进市场秩序观”。将其内涵界定为“利益和谐、关系和谐、收益共享、竞争适度、交易有序、结构稳定的资源配置状态和利益关系体系”,②在理论上从“市场秩序的核心”、“市场秩序的制度基础”、“市场秩序的法律基础”、“市场秩序中介组织与市场秩序”、“政府与市场秩序”等六个方面对市场秩序的构建进行理论性研究;并运用上述理论对我国在转型期面临的市场秩序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剖析了各类市场秩序紊乱的根据,提出了治理对策。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前所长李卓元研究员认为纪宝成教授的市场秩序和谐论和建构演进秩序论是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不仅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丰富了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而且在实践上有助于深化我国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高涤陈教授认为该书的出版弥补了以往市场理论研究的缺陷,填补了我国关于市场本身研究的理论空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该著作获得2004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于2005年再获中国经济学的最高奖——于n冶方经济学奖。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浪潮,以及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入推进,纪宝成教授开始高度关注国家产业安全等重大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国内企业对海外上市可谓趋之若骛。截至2005年底,中国海外企业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达3700多亿美元,海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310多家,其中80%是我国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优质国有企业;而且计划两三年内海外上市的大中国有企业还有上百家。匾对如此盲目的大规模海外上市浪潮。纪宝成教授从国家产业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指出国内大量优质企业海外上市将导致国家资本市场的空心化与边缘化,削弱资本市场价格功能和稳定性,并产生巨额上市成本,变相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损害国家利益和产业安全。为此,纪宝成教授认为必须纠正错误观念,充分认识到大规模海外上市对国家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外部性问题;从国家利益和发展战略的高度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进行分类管理,对带有垄断性、关涉国计民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海外上市进行必要的审核和管制;取消海外上市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海外上市企业有序回归。在“第十一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纪宝成教授指出必须对海外上市企业的回归进行整体规划,分阶段、有计划、有目标地回归。在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义上,纪宝成教授作为人大代表率先提出海外上市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应逐步回归A股的重要政策性建议,受到海内外各种媒体的广泛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并受到国家有关决策部门的高度评价。

经纪市场论文例7

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变化 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的自由度,前所未有的扩大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在价值规律的制约下在市场上进行自由竟争。既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上搞自由竞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也必然要实行改革开放,搞自由竟赛,于是文学艺术的创作自由度,评论自由度必然会更加扩大。在小说方面,近年来,有“新体验小说”、“新状态文学”、“新闻小说”等诸种小说体裁的提倡和鼓吹;在诗歌方面,Ml]有“后新诗潮”的说法;在散文方面,又有“美丈”、“无边的散丈”(指非韵文的一切文字,只要有艺术性,都是散文)、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负面这是世纪之交的中国丈学的正面。但是,既然搞对外开放,西方文艺思潮中的一些消极的、错误的东西也就一定会从开放的窗口中进来,既然搞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本身就有负面(西方经济近几年来的停滞、滑坡就是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吸取市场经济中的有效、有益的东西.约束、克服市场经济中的负面的东西),这也就一定会给意识形态领域和文艺界带来消极的影响。否认这一点也是不客观、不现实的。 我们应当如实地指出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负面,尽童缩小它们的消极影响,引导它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反形散神不散,散文就是要散”等诸种新观念的提出;报告文学刘有纪实性的、概括性的、政论性的、问题性的报告文学等不同;戏剧(这里说的主要是话剧)的探索更是多种多样,先锋戏剧、探索戏剧、实验戏剧、寓言戏剧等等。至于文艺理论,诸论并出,百家争鸣.在最近三年里尤为活灰。单是文学本体论而言,即有生活反映说、体验说,经验说、直觉说、自我表现说、形式说、否定说、感情化的现实和现实化的感情说等各种说法。总之,写什么,怎样写,只要不背离四项基本原则,作家评论家都有充分的自由。列宁说过,文学应当是自由的文学。这一预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已经成了现实。 丈学创作的题材,大大地多样化了。关于题材多样化问题,还在六十年代初期,即已提出,但具体的创作实践却不尽人意。新时期到来后,题材多样化成了一种创作趋势。但由于作家的思维定势.未能从已有的思维模式中真正解放出来,所以,题材的多样化还是受到了限制。但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一方面,生活本身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作家的思维定势被触动并打破,从而文学的题材才真正多样化了。 文学队伍快速地年轻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大批年轻人进入了文学队伍。他们中的少部分成了各省市的文学院、创作组的合同制、资款制、聘任制的专业作譬如,最近三年来,文学作品中写抽象人性的越来越多,而且成了一股创作潮流。既然是人,当然有人性,但人性是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并非只有自然性。当然,我们也反对把阶级、阶级分析观点简单化庸俗化,把人物写成一种模式,把作品写成一个套子,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写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相统一的人性,更真实地表现人、塑造人。然而,近三年有不少作品却不是这样。它们把写抽象的人性作为文学的一切。在那些作者看来,“”、“好死不如锁活”、“窝里斗”等丑恶的东西才是人性,才值得写,而人性中那些真的、善的、美的东西则不是人性,不去写。如此表现人性,怎能写出真实的典型人物,又怎能历史地、具休地、艺术地反映真实的人生呢? 又如在近三年中,有些作者以为文学的形式就是文学的本体,只要形式,不讲究内容,成了一种错误的创作倾向。形式和内容总是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只讲形式,不讲内容,其实这也是一种内容,不过是度假的、抽劣的内容罢了。有些小说、诗歌和戏剧形式离奇、怪诞,却无实质性内容,使人看了根本不知所云,因此被人们所疏远。 再如,近三年问,一部分作家脱离生活,疏远人民,在家里进行创作,作家成了“坐家”。干是,他们的思想和人民大众的思怒相距十万八里。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某些人看来,西安是中国的皮都,中国是世界的度亦,地球是宇宙的废称,中国是没有希望的,人类是没有前途的.怎么办?要回到原始人那里去,要回到原始社会去.如此思忽,与改革开放,与人民大众,完全隔隔不入,能写出好作品吗?再如,近三年问,有的文学杂志作品宣扬的是消极的、领废的、腐朽的人生观,描写的是醉生梦死的、花天酒地的或者是浑浑圣垂的、庸庸碌碌的生活,根本看不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蓬勃向上的、奋发有为的时代精神。 总之,在补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里的一种倾向是看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文学带来的祈生机和对文学所起的促进作用,竟把文学领域里的消极现泉都归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在某些文学报刊上,讳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讳言世纪之交中国丈学的重大成就,它们所主张的实标上是妥回到“”前的丈学老路上去。 另一种倾向是看不到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是通常意义下的市场撰济)给文学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形势大好讳言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存在的问题,听之任之,纵容其恶性发展。这样,既不会有社会主义文学,我们的文学也不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为之服务.那样的话,世纪之交的文学也将走到、邓路上去。 若问,这两种倾向中哪一种更坏?我们的回答是:看不见这两种倾向并且不与之作斗争,是最坏的。 中国文学向何处去 在明确了世纪之交的我国文学的现状后,对于世纪之交的我国文学向何处去的问题,也就不难得出答案了。 第一,越是搞私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是要加强马克忍主义在丈学领域内的指导地位,既要和俊化的、教条主义的“左”的倾向作斗争,又要和资产阶级的、错误的右的倾向作斗争,用马克思主义做好丈学的导向工作。 #p#分页标题#e# 第二,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学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文学有一个过程。它应该是在马克忍主义指导下的不同的创作方法、不同的风俗、流派、形式、手法之问的共存和相互竟赛,“百花齐枚,百家争鸣”,从而导致社会主义丈学百花园的真正繁荣l 第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丈学体制一定而且必然会进行改革。改革中、改革后建立起来的文学体制,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又能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学自身的进步和提高,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四,新老更替。新陈代谢,这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砚规律,21世纪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墓本上是以50年代后期、60年代以后出生的作家为主体,但五、六十年代成长的作家仍将发挥骨干作用和中坚作用。因此,在世纪之文,做好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们的导向工作尤其重要。 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定会导致我国绘合国力的增强。西方有识之士说,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并不是凿空之谈。可以预言,21世纪的中国文学将在世界文学中处于前列地位,一大批思怒性艺术性统一的高质蚤的文学作品,将由中国作家创作出来,并底得世界文学爱好者的车重。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是转变中的丈学;21世纪的中国文学,将是轰得广大的世界读者的丈学。对此,我是坚信不提的。

经纪市场论文例8

    二、20世纪世界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惨痛教训

    当我们对20世纪世界文明的历史发展作一整体的鸟瞰,就不难发现,在20世纪里,世界文明发展明显地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景象摘要:在20世纪的上半叶,人类遭受了全球的经济大危机和世界的战争大灾难,在20世纪的后半叶,人类取得空前未有的科技和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却遭受着全球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大灾难,这又使当今人类陷入空前未有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正因如此,才使人类逐渐地从自然界的无情惩罚中醒悟过来,引起一场全球的生态觉醒运动,这就是生态觉悟的产生和发展。它是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意识和观念的最伟大的革命。由此形成人类对世界系统存在极限的熟悉,发现了地球资源和环境有限性,这是20世纪头等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

    1、两项辉煌的成就

    20世纪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纪。今日之现代生产力不仅和19世纪相比已面目全非,即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年左右的时间里,人类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多。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使世界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突出表现在20世纪下半叶世界经济的大发展,固然因素甚多,但其中最主要的两点摘要: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二是世界经济市场化正在形成全球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这就是闻名学者汝信先生所说的20世纪人类取得的两个方面的伟大成就。

    在工业经济时代里,发生了三次具有划时代的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中叶,确立了以蒸汽动力技术为主导的工业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人类基本生产手段由手工工具向大机器的转变,揭开了工业经济时代的序幕。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中叶以后,确立以电力动力技术为主导的工业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人类基本生产手段由蒸汽动力机械化向电力动力自动化的转变,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第三次科技革命即人们常称为现代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70年代以来,进入了人们所说高新技术革命阶段。八九十年代形成了以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为核心的现代科技革命新高潮,进入新世纪正在迅速发展和产业化。现代科技革命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是前两次科技革命所望尘莫及的,它把工业文明推向了顶峰,使工业经济时代走到了尽头,正在迎接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跃进步,现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此相适应的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实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从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以来,就实行市场经济,只是到了战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才由传统市场经济发育成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二是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独联体国家和中东欧国家都陆续走上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道路,正在形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三是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在推进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是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市场化进程中,除少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已走上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轨道外,大多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正发展和完善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加快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因而,当今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在探索适应自己国家国情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使各国经济运行的“游戏规则”能够按照国际社会通行的现代市场经济规则建立,甚至要纳入其制度框架,推动现代市场经济的世界化,或者说是加速世界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这已成为21世纪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

    2、两大严重的灾难

    众所周知,在20世纪上半叶,人类生存和发展曾陷入席卷全球的经济大危机、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大灾难。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1999摘要:不战而胜》一书说摘要:“到1999年,我们将把20世纪追忆为人类历史上最血腥和最辉煌的时期。1.2亿百姓受戮于这个世纪的130场战争——比1990年以前的全部战争中的死亡的总和还多”。然而,值得幸庆的是,这场空前的灾难及其所带来的各种新问题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出现战后经济发展繁荣时期,就标志着从世界全局来说基本被消除。因此,在世界范围内,人和人的社会关系方面,概括起来,就是“和平和发展”的关系新问题。人类避免世界战争是大有希望,即是说人类是不会葬身于核战争灾难之中。但是,值得高度重视的是,20世纪以来,现代科技在人类利用及其发展市场经济中产生了一种反自然的异化力量,使科学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在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却摧毁了人类自身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即不可持续发展危机,人类遭受着空前的生态灾难。正如美国闻名科学家卡普拉在《转折点摘要: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一书所说摘要:现在全球生态体系和生命进化处于危险之中,处于一场大规模的生态灾难之中。我们可以肯定,人类取得科学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繁荣的两项伟大成就时,又使两者具有“反自然”性质,甚至可以说正在毁灭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体系。因此,在世界范围内,人和自然的生态关系方面,概括起来,就是“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新问题。人类即使摆脱了世界核战争威胁下的有毁灭的危险,假如处理不好“环境和发展”即人和自然的关系,也难免葬身于生态灾难之中。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当今世界确实存在着威胁全人类和地球上其它生命的全球生态危机,它是20世纪人类遭受的巨大灾难,并成为21世纪世界文明发展的最大危险。

    3、一次最伟大的觉醒

    自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会议以来,一些先知先觉的人们都在思索,人类文明会像几千年以前的世界三大文明一样忽然湮灭吗?在人类进化史上的巴比伦文明、哈巴拉文明和玛雅文明,是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它们却主要毁灭于生态灾难之中。但是现代人类和玛雅人却有不同之处,就在于现代人类全面反思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尤其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深刻熟悉到工业文明及传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一条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不可持续发展道路。正是这条道路才使“人类正走向自我毁灭”!因此,人类在生态环境新问题上逐渐觉醒过来,引起了一场人类意识的伟大革命。它的根本标志就是生态意识或生态觉醒的产生和发展。这就表明,现代人类具有生态觉醒,是和玛雅人根本不同的。当今人类从未没有像今天这样清醒地意识到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知道必须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从而避免玛雅人的生态毁灭。

    众所周知,传统意识主要是以人统治和征服自然为指导思想,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尺度,强调人和自然的分离和对立,形成人统治、主宰和征服自然的理论体系,它在本质上是“唯人论”的意识。生态觉醒突破了这种理论框架,强调人和社会、人和自然有机统一和和谐相处和共同生息,形成“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理论体系。所以,我们可以把生态意识定义为摘要: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关系所反映的思想、理论、感情和意志的总和。它的核心内容,就是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把世界系统看作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识。这是人类意识的一次深刻革命,是人类对人、社会和自然关系熟悉的一次伟大觉醒,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觉悟。正如樊浩教授所指出的摘要:“生态觉悟的实质不只是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反省,而且是对世界的合理秩序,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对人的行为合理性的深刻反省”。因此,“20世纪人类文明的最重要、最深刻的觉悟之一,就是生态觉醒。从遍及全球的绿色运动到联合国和世界各国制定的生态伦理的规范,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理论,无不在实践和理论的层面上标志着20世纪人类文明的生态觉醒”。[1

经纪市场论文例9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将对我国足球职业化初期,影响足球经纪人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参阅了有关体育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体育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广泛收集了大量的有关足球经纪人的文献资料。

2.2.2问卷调查针对本文所研究的问题,设计制作问卷调查表,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发放,共计发出68份,回收62份,回收率91.2%。

2.2.3数理统计运用SPSS软件对返回问卷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3.1影响因素的确立

我国足球经纪人发展的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性质和侧重点又各不相同。本文广泛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列出影响我国足球经纪人发展的因素21项,后在对相关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对这21项因素进行了筛选,最终归纳为6类因子共15项,构成了我国足球经纪人发展的影响因素体系。

3.2影响因素的结果分析

3.2.1管理法规因子的结果分析

我国现在虽然还没有国际足联认可的足球经纪人,但是足球经纪活动是客观存在的,我国足坛实行转会制和允许外援加盟是从1994年开始的,那时的内转外引工作多半由俱乐部老总或教练扮演经纪人的角色,由于没有正规的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办法,围绕着球员的身价、年薪、奖金以及其他类似住房、汽车等附加条件,俱乐部之间、球员和俱乐部之间一直存在着重重黑幕。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当时足管部门对从事经纪的人和机构没有进行资格认定,以致足球经纪人进行种种非法操作,炮制出转会市场的不正当的幕后交易,使俱乐部蒙受巨大损失,损害球员的利益。但由于没有制度的规范和管理,这些俱乐部和球员无处可诉,也无法追究经纪人的责任。

3.2.2智能结构因子的结果分析

足球经纪人的职业特点对其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特殊要求。一是广博性,即足球经纪人应具备体育专业、市场经济、组织管理、法律金融、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实用性,即足球经纪人学习掌握广博的知识,主要不是为了理论的研究,而是为了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解决经纪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据调查,在我国从事足球经纪行业的人员中,具备全面的知识、高超的能力及良好的经纪意识还不多见,现有的足球经纪人当中,大多数是兼职的体育经纪人,或是广告公司、教练员等,并非专业的足球经纪人,而且其必备的超前意识、信息意识、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更为薄弱,成为制约我国足球经纪人开展经纪业务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我国足球经纪人的综合素质已是足球经纪人建设中的首要任务。

3.2.3市场化因子的结果分析

市场需求是经纪人成长的基本条件,足球市场的需求使足球经纪人成为不可缺少的交易中介。对于运动员来说,需要有人帮助他们在有限时间内发挥体育潜能,利用其知名度获取最大收益及为他们规划退役后的生活;对于体育组织来说,需要有人为他们的比赛寻求赞助,利用其特殊标志获取各方面的收益及最大限度地开发该组织的市场;对于体育投资商和赞助商来说,需要有人为他们联系合适的投资对象及最大限度地回收赞助效益。由于自身精力和能力的限制,市场主体们不得不借助外力来满足这此需求,因此雇用足球经纪人成为既省时又省力的有效途径。同时足球市场的发展繁荣也会产生更多足球经纪服务需求,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3.3我国足球经纪人发展的对策分析

3.3.1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足球经纪人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

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上,中国足球决策层如果仅限于原来的思想框架对原有体制修补,则只能流于治标而难以治本。因此,首先的一点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关系。中国足协在发展思路上,应以转变职能、政事分开为原则,强化资产管理,加强宏观调控,从行政事业性实体管理型逐渐向纯社团性协会实体管理型发展。同时,进一步明确体育法规中的责任条款,严格责任制度,加强足球市场的规范化,杜绝体育法律漏洞,促进体育纠纷的解决,根据体育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足球经纪人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足球经纪人管理条例》,特别是可操作的实施细则。逐步建立起高效、廉洁、透明的市场经济宏观调控职能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3.3.2加大培训力度,构建足球经纪人培养体系

我国目前没有专门培养足球经纪人的院校,但在时机成熟和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可以借签国外的经验,采用体育院校和经济院校联合办学并建立、健全足球经纪人的课程体系,由此构建足球经纪人的培养体系。

3.3.3加强市场法制、机构建设,完善足球市场体系

市场是经纪人进行经纪活动的场所,是经纪人发展的直接经济环境,因此,建立和完善足球市场体系对足球经纪人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逐步健全各种足球竞赛中介服务机构和经纪人制度、并以足球竞赛市场发展为重点,带动足球训练、康复、咨询以及足球用品、足球、赞助、广告等专业市场的发展。第二:足球市场管理人员,要形成新的管理思路,要树立体育资源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观念、市场经营以经济实体和个人为主体的观念、足球市场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观念以及公平竞争的观念和风险意识。应加强各级足球协会实体化和俱乐部建设,保证足球市场的规范化、有序化,为足球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第三:建立健全足球市场的各项法规,并维护这些法规的权威性。还要建立、健全足球市场执法管理机构,包括机构编制、人员配备,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

3.3.4推进职业化发展,完善自由转会制度

客观的说,中国在推进足球职业化初期,由于足球市场机制还未形成,各职业俱乐部还不规范,有关职业化的法规政策还不完善,因而还不具备建立足球职业联盟的条件。但经过近10年的历练,可以说中国足球职业化、足球职业俱乐部的发展已基本成熟。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足球赖以发展的大环境尚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但职业足球体制的框架已初步搭成。因此,我们应不失时机地把握和建立这种先进的职业化管理体制,使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得以良性发展。对球员转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主要目的,在于立足当前,把握未来,随着我国足球事业的不断发展,球员注册管理办法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以足球经纪人为中介的自由转会制是足球运动发展的必然。我国足球俱乐部、运动员、教练员和各级管理部门必须同心协力为国内运动员转会市场的不断成熟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健全相关的管理法规及制度,在国内转会管理办法中全面推行以足球经纪人为中介的自由转会制。

3.3.5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足球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足球经纪人作为体育领域中从事经纪活动的主体,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成份的扩大,以及社会阶层的多元化而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并必将随着体育社会化和体育改革的进程,随着体育经济的发展和足球市场的逐步形成而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观念不承认运动员的特殊价值,更没有意识到足球自身强大的经济功能,从而造成中国足球长期无经营、无市场的状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市场机制被引入到体育事业的发展中来,使体育的经济功能勃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效益,从而带动了足球产业的飞速发展,为足球经纪人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为此,我国应继续加强经济体制的改革,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在转变和规范政府职能的同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4.1我国足球经纪人的发展对推动足球职业化的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足球经纪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是一项很有价值的课题。

经纪市场论文例10

【关键词】

保险经纪;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发展前景

1 国际保险经纪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现代保险经纪制度起源于英国,距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目前在国际保险市场上,保险经纪己成为一种成熟的保险营销模式。通过这种制度的安排,投保人能受益于保险经纪人的专业化服务和支持运作系统,保险公司则能通过保险经纪人系统集中资源于产品研发、保险承保和间接的客户服务上。保险经纪人已成为保险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际保险经纪市场的主要特点有:

(1)历史悠久。欧美等国家的保险经纪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长时间的发展和磨练中形成了制度完善、运作规范、竞争有序的成熟保险经纪市场。

(2)业务规模大,市场份额高。在保险发达的国家,保险公司保险收入的绝大部分来源于保险中介,特别是保险经纪人的占比很高。在英国,财产险领域60%以上的市场被保险经纪人控制,尤其是劳合社承保的业务,全部由经纪人承揽;荷兰保险经纪的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法国90%以上的工业保险项目是通过保险经纪人实现的。

(3)服务范围广,专业性强。国际保险经纪机构不仅从事方案设计、保险询价、保险安排等一般性的保险经纪服务,而且能够为客户提供风险管理咨询等高附加值的服务。保险经纪机构拥有一批保险和其他行业的专家,根据客户对风险保障的需求提供专业顾问服务。

(4)市场集中度高。虽然保险经纪机构数量众多,但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是一些大公司,他们的业务规模大、网络覆盖广,在全球很多地方都设立了分支机构,并拥有全球保险经纪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根据Datamonitor资料来源,2009年世界前三大保险经纪公司(Marsh、Aon、Willis)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7.6%,市场高度集中。

(5)自律性强。在保险发达的国家,监管部门对保险经纪人的监管比较宽松,行业规范主要以保险经纪机构有效的自我约束和行业自律为主。很多国家都设立了保险经纪人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制定并监督执行行业规范和准则,约束成员的市场行为,维护行业共同利益和市场竞争规则。

2 我国保险经纪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2.1 我国保险经纪的发展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保险经纪行业与成立之初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整体实力还不强,主要表现在:

(1)规模小,市场份额低。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及保险行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的保险经纪发展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佣金收入持续大幅增长,但与整体保险行业相比,规模仍然很小,市场份额仍然较低。目前保险经纪的市场份额不足3%,即使在保险经纪业务集中的财产险领域,市场份额也只有6%左右。保险经纪行业还没有发展成为我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和作用有限。

(2)经营模式较单一,风险管理等领域少有涉足。欧美等成熟国家的保险经纪,其职能除了提供保险安排和保险索赔等服务外,还为客户提供事前防灾防损建议、风险管理与咨询、保险精算分析等增值服务,充分体现保险经纪作为风险管理专家的作用。而目前我国的保险经纪提供的服务仍以保险询价、保险安排、协助理赔为主,风险管理技术力量和经验不足,风险管理咨询业务少有涉足,保险经纪的专业性发挥有限。

(3)经营层次低,以股东资源竞争和价格竞争为主。在我国,股东型的保险经纪机构成为保险经纪市场的主导力量,因此保险经纪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比较股东资源的多少和关系网的大小,而公司自身并没有形成鲜明的经营特色,也缺乏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等核心竞争力。此外,竞争的手段也是以降低保险费率和压缩佣金率为主,保险经纪的专业价值少有体现。

(4)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在国际保险市场上,保险经纪机构通常可以参与研发保险产品。而目前我国保险经纪提供给客户的基本是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或者产品组合,或者在原有保单中增加一些必要的附加条款,或删除一些保障作用小或者没有实质保障作用的条款,缺乏真正创新性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经营较为普遍。

(5)专业人才匮乏。保险经纪行业是一个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职业,保险经纪人不仅要具备保险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还要熟悉法律、金融、财务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作为风险管理专家,需要在某一专业领域,例如航运、电力等有着丰富的经验。而目前我国保险经纪机构的员工大多来源于保险公司的市场人员,具有风险管理经验的保险专家屈指可数。保险经纪专业人才的不足在一定程度阻碍了保险经纪自身的功能发挥。

2.2 制约我国保险经纪发展的主要因素

(1)从投保人方面看。目前我国的国民保险意识普遍不高, 对保险需求层次较低,保险经纪人发挥专业价值的空间较小。同时,我国的保险经纪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也受到客户认知的制约。

(2)从保险公司方面看。在保险经纪制度尚未建立的时期,保险公司承揽了销售、承保、理赔等所有经营环节,形成了“大而全”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在“以保费论英雄”的市场环境下,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演化成为以营销能力为主导的竞争,而弱化了产品设计、服务创新等核心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以销售为主要职能的保险经纪人从一出生便面临着保险公司的排斥与抵制,原本的合作关系变为直接的竞争关系,保险经纪机构的经营困难不言而喻。

(3)从市场结构及险种结构看,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数量少且市场高度集中,前三大保险公司垄断了保险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导致保险经纪人的选择空间小,而且在与保险公司的谈判时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从险种结构看,目前我国的车险占比高达70%以上,形成一险独大的局面。车险是相对简单、固定的保险产品,基本上不需要保险经纪人的介入,而保险经纪人可以发挥专业价值的其他领域,如责任险、船舶险、信用险等,目前整体需求不高,规模不大,这也正是我国保险经纪整体市场份额低的主要原因。

(4)从监管方面看。目前我国保险市场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表现在:一是对保险公司的监管上,监管部门对条款费率等方面限制较多,导致市场上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同质化、费率统一化,严重限制了保险经纪人进行产品比较及价格谈判的空间;二是对保险经纪公司的监管上,法规操作细则仍不完善,政策不配套,如经纪人佣金无明确标准,缺乏保险经纪行业自律组织等。

3 我国保险经纪的发展前景

保险经纪业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虽然目前比较弱小,但保险经纪业的发展和壮大是中国保险业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趋势,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从外部因素来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保险市场未来增长的基础,保险经纪业作为保险产业链的一环,也必然在保险业巨大的增长空间中取得快速发展;国民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及对风险保障需求层次的逐步提高,必然会扩大对保险经纪的需求;保险市场产销分离、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也会带来保险公司经营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为保险经纪的价值发挥提供空间;法律法规政策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为保险经纪的快速、规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从保险经纪本身的作用和价值来看。保险经纪人的专业性有利于解决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保险经纪人可加强对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保险经纪人对被保险人及其所处行业的风险更为了解,也有利于降低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保险经纪人也有利于降低保险市场的交易成本;有利于促进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有利于整个保险市场的规范化经营与发展;同时也是迎合中国保险市场尽快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近两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如鼓励和支持保险中介集团化发展,加强清理整顿保险中介市场,提高保险中介的准入门槛等,这些政策皆有利于保险经纪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我们认为,与西方保险经纪发展历程相比,我国保险经纪业极有可能出现跨越式的发展,这个发展速度将会伴随着我国经济和整个保险产业的快速发展得到迅猛提升。同时,由于电销、网销等新兴渠道的竞争使得我国保险经纪业无法达到西方保险经纪业的高峰水平。

【参考文献】

[1]《保险经纪理论与实务》,唐运祥,2000

[2]《中国保险业:矛盾、挑战与对策》,孙祁祥,2000

[3]《中国保险中介市场问题研究》,魏华林,保险研究,2002(6)

[4]《论保险经纪市场的发展》,孟龙,保险研究,2000(12)

[5]《保险经纪业发展战略研究》,李昊轩,硕士论文,2005

经纪市场论文例11

0前言

电视纪录片,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是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题材,做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上世纪90年代,随着纪录片纪实浪潮的回归,纪录片进入繁荣时期,电视纪录片瞬间成为了时代热点。之后,各大电视台组织专门人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拍摄出了一批优秀的电视纪录片作品,用镜头真切记录下了新中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由于电视纪录片资金筹备困难,发行渠道单一,以及国外优秀纪录片的强势冲击等诸多因素,目前的电视纪录片市场面临诸多挑战,甚至一度走入了低谷,但并不是走向死亡,意识到自身生存困境的时刻,中国纪录片人也看到了困境背后的机遇和突围之策。

1电视纪录片生产制作的革新

1.1组建一支高质的纪录片创作队伍

提高纪录片的水平不仅仅光是提升拍摄和制作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其自身素质和培养社会公德。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要研究观众心理、受众习惯,同时也要借鉴其他艺术门类创作的规律和法则来丰富电视纪录片创作,改变目前过于个性化的创作倾向,使纪录片在中国影视市场中占有应有的地位。[1]

1.2选择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纪录片题材

1)受众:大众化是市场化的第一张面孔,不能被广大观众所接受的作品是难以生存的。追求收视率与可看性,这对纪录片的创作者、创作方式、创作观念都提出了变革要求。伴随着电视专业化内容的细分,纪录片所针对的目标受众,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群体。不论是何种题材的纪录片,都应选择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并能反映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商业利益:创作优秀的电视纪录片选题,需顾及到其市场和商业利益。不论是独立拍摄,还是合作拍摄,都要遵循纪录片艺术创作的要求和市场化运作的规律,更好地平衡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取得收益,达到预期的商业目标。

3)文化价值:电视纪录片的文化价值,更是纪录片创作的重点。选取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题材作为纪录片创作的内容,不仅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更是能唤起观众的共鸣,达到了互动的境界。那些以真实为生命的纪录片,在对人所表现出的终极关怀、对人的生存处境提出思考的层面上,具有其他普通电视节目所无法达到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感染力。

1.3增强电视纪录片的故事性

纪录片低收视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可看性。由于纪实主义的原生态理论的影响深远,长期以来纪录片一直是重过程而轻故事。

2电视纪录片市场运营的探索

21世纪以来,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已成为不可更改的趋势,中国巨大的市场则吸引了国际的关注。随着我国与国际接轨日益紧密,中国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传媒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商业化和市场化提供了发展的背景与历史机遇。

2.1推行制播分离的制度

制播分离是我国电视纪录片市场化的关键词,它也是实现纪录片批量生产的前提。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在把握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应该可以把一部分节目的制作权转移到节目制作公司。我国现有的制作公司,大都集中在影视剧、娱乐节目和信息类节目上,竞争激烈。如果开放纪录片市场,允许一些制作公司、中介组织、非媒体机构参与创作与经营,不但能够实现纪录片的集约化生产,还可以在融资、制作、营销等方面获得商业经验和动力。

2.2电视纪录片的频道化发展

电视纪录片的栏目化是目前纪录片发展最常见的形式,而频道化则是纪录片栏目化未来的发展方向,由栏目化走向频道化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规律。

2.3构建电视纪录片的网络播放平台

在纪录片的发展过程中,有关网络化的设想渐渐浮现,发展纪录片网络播放平台也成为纪录片栏目化的突破口。在全国建立一个纪录片网络播放平台,把这些纪录片进行整理分类,完全有能力成立纪录片影库,以这样一种公共形式让更多的人看到优秀的纪录片。同时,它也能为纪录片的频道化发展提供节目保证,从而促进纪录片影库的繁荣发展。

2.4增加民众的参与,开拓纪录片的片源

随着家庭DV的普及,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技术日益发展,更多的普通大众也热衷于用影像的方式纪录生活。纪录片题材内容的多样化被大大拓宽,电视台也可以开办由观众自己制作的专栏节目,增强纪录片观众的参与热情,使得观众成为纪录片节目的主人。

2.5加强国际合作,融入国际纪录片市场

寻求国际合作共同拍摄纪录片是融入国际市场的重要策略。与海外经验丰富的制作公司合作,不但可以吸引外资,锻炼自己的创作与营销队伍,还能熟悉国际市场的需求与标准,走入国际视野。目前,较好的国际融资和营销策略是采取节目“预售”的方式。纪录片的“方案预售”(Project Pitching)形式是欧洲较为流行的融资方式,制作者首先把自己的计划和构想向一些投资商展示,通过进一步地洽谈,把部分版权等利益出售给投资商,从而获得一定的资金,这种方式将纪录片的投资风险大大降低了。但我国纪录片通常还是制作者先去拍,再考虑市场和推销等问题,这就降低了前期题材规划的市场化程度。[2]

3结语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虽然艰辛重重,但并不是没有机遇与希望,从国际与国内市场上来说,都呈现一片方兴未艾的形势。国内电视频道的内容栏目化、专业化的趋势,及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兴起,将造就中国电视节目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纪录片节目的栏目化和频道化及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推广,纪录片节目的需求量将会愈来愈大。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虽然艰难不易,但我们仍有理由相信它会在色彩斑斓的电视屏幕上迎来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马嘉,海燕.中国纪录片路在何方[J].传媒,2005(1).

[2] 杨凡,王雪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运营[J].视听界,2005(6).

[3] 欧阳洪生.纪录片概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1036.

[4] 任远.电视纪录片新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2331.

[5] 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79103.

[6] 庄明.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探究[J].新闻爱好者,2005(10).

[7] 吕新雨.谁在扼杀中国电视纪录片[J].现代传播,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