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04 04:49:16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例1

一、 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表现在科学知识、思想、方法的各个层面和环节。它是科学的灵魂,是科学活动的理想原则,是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科学思想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方法的有效性的根本保障。

科学精神反映了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培育民族“科学精神”,可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群众基础,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的却普遍缺失。五四时期,“科学”和“民主”是革命的旗帜和口号,迄今为止,并没有彻底完成。也就是说,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社会文化氛围并未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准则,并未深入人心;科学理性的决策机制,社会体制并未完善。

基于历史的思考和现实的发展,深刻指出:“‘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 在科学技术的物质成就充分彰显的今天,科学精神作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价值。当代中国,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已渐成社会风尚。但是,这并不代表科学精神已经深刻地融入到了社会大众之中,很多领域令人堪忧。相较之下,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文科生的科学精神的缺失问题突出。

二、 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现状

现阶段的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现状并不乐观,出现了譬如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人云亦云、缺乏探索精神等等的现象。

1.现状概述:现阶段我国文科大学生科学精神缺失的几个显著表现:

(1) 实践型的科学精神缺失:文科大学生基于自身专业性质的影响,一般都以死记硬背、浮于理论的方式去“获取“科学知识,只会“纸上谈兵”、“嘴上功夫”,却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这样,并不能准确而深刻地将科学融入自己的脑海,所获得的只是知识的表面而不是实质。

(2) 创新型的科学精神缺失:高校开始有意识地根据自身学校实际与现实条件采取各种形式的举措,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容乐观。可能由于文科生自身专业的特性限制,没有积极的独立思考,更不会标新立异,学生的创新欲望和信心不足。部分学生认为创新是天才才能创造的奇迹,自己不具备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敢相信自己也能创新。缺乏创新欲望是阻碍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原因。

(3) 协作型的科学精神缺失:文科大学生大多采取以个人为单位的学习方式,独自“钻研”、“啃咬”书本,没有强烈的协作探究意识,而事实上,科学不是独立的,它是各类知识、各门学科、各种思想的交汇融合,只凭一己之力,很难有更大的突破与收获。

(4) 求实型的科学精神缺失:当前高校中,很多学生“拿来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客观求实的精神。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平时不认真听讲,弄虚作假、篡改数据、伪造事实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抄袭剽窃,掠人之美占为己有;有的投机取巧,自我吹嘘肆意夸张。当今大学生浮躁心理严重,与科学精神的求真务实相背离。

2.原因分析:

(1)首先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对滞后,没有适应时代需要而适时改进教育材料、方式及内容以达到有效培育并提高高校生的进取精神、消弱甚至消除自我主义的效果。

(2)其次,教学模式落后,仍然是传统的说教式的,填鸭式的,这种单一模式长期不变。课堂上教师讨论问题经常是全称式的判断,或举一些特例来说明问题,缺乏普遍的人文关怀和科学论证,无法很好的促进合作精神的培育。

(3)再来当然还是学生自身问题,很多高校生都属于高分低能型,不能确立自己的立场,也没有坚定的信念,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声音或是现象的干扰和影响。

(4)最后,社会原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上掀起了“文凭热”、“考研热”、“证书热”,很大一部分文科生也只是带着急功近利的盲目去追逐更高学历或证书而并非是对科学文化本身的执着。

三、 针对现状提出对策

鉴于上述现状与原因的分析,我们则要立足于现实的问题,结合实际的需要,思考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改变我国现阶段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现状。

1.学生自身

(1)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科学素质包括科学能力,科学品质。要求高校文科生培养获取有效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自身创新的能力,在获取已有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进行自我激励与暗示。

(2)培养自身科学创造能力。积极参加动手操作和科技创造活动,让自己感受实践所带来的成就感与乐趣,提高自己运用理论于实践的能力。

2.教师团队

(1)改变说教式教学模式。课堂本就可以在轻松自在的情境下进行教学,更加可以将实践操作结合到课堂之中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设备、场所,让学生主动动手探索科学的奥秘,并予以细心指导。

(2)加强思想政治教学。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培育的重要阵地。科学精神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也蕴含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之中。培养学生求真务实、怀疑批判、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3.学校环境

(1)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校内外舆论的正面导向对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培育起着强化作用。在校园中,应选取知识渊博、作风严谨、执着追求、成果卓著的大学者作为楷模、典范,在校园内形成浓郁的学术气氛,着力体现重理性、重实证、重客观的精神气质和科学理念,让学生从效仿到内化。

(2)学校还可以通过大力开展学科学的团体活动,举办科技节、科普讲座、科学知识竞赛、科学知识辩论赛、科技周、科技月等多种科学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使其受到浓厚的校园科学文化氛围的陶冶,从而培养自己的科学意识和精神。(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参考文献:

期刊类:

[1] 秦静良 文科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机制浅探 《决策探索(下半月)》2008(4)

科学精神例2

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探究活动和社会建制的科学,毕竟是外在于人的,它怎么会具有“精神”呢?这是因为,科学的知识体系是人创造的,科学的探究活动是人参与的,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人建构的,自然而然地,科学便打上人的“精神”(spirit)的印记,从而具有波普尔所谓的“世界2”或“精神状态的世界”的品性。与此同时,科学正好处于“世界3”或“思想内容的世界”,它本身也蕴涵着并散发出固有的“时代精神、态度、活力”(spirit)。这样一来,人赋予科学的“精神”以及科学自身拥有的“精神”便水到渠成地合二而一了。于是,科学具有自己的“精神”即科学精神——这也是科学对自己的“自我意识”。

要对科学精神有所把握,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它的内涵或构成要素,以及它的整体结构。科学精神以追求真理作为它的发生学的和逻辑的起点,这是一个历史的事实,而逻辑起点则是由无意识的心智本能和朴素的求知欲望发展而成的科学信念和科学预设。于是,追求真理乃至“为知识而知识”、“为真理而真理”,成为科学精神的“原始公理”,也是科学精神的“绝对命令”。我们所谓的真理,当然是指相对真理而非绝对真理,是近似的、暂定的真理,而不是一劳永逸的、万古不变的真理。

在科学中,通向真理的惟一道路是实证的和理性的道路:实验的严格检验和理性的无情审查。因为真理是已经或即将被实验或经验证实或确认的命题——已经被证实或确认的就成为我们所谓的相对真理,即将被证实或确认的可以称之为潜在真理;还因为真理是理性可接受性的理想化,是合理性的命题——不仅合乎人的理性,而且与其他合理性的理论相容。于是,由追求真理的逻辑起点水到渠成地导致科学精神的两大支柱——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这两大支柱支撑着科学精神的整个规范结构,乃至支撑着科学的摩天大厦。

在科学中惟一不变的是,针对实在世界或实在世界的表象即人的经验衡量人的观念,具体地讲,科学基于事实,科学实验是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的最终源泉和检验的最高标准。凡是不能通过实证这一关口的命题,都不能算做科学,都被暂时搁置或排除在科学的大门之外。因此,质而言之,科学即是实证科学。这就是科学的实证精神。科学的实证精神使科学有别于其他知识体系或观念形态。凡是科学家,无不坚持科学的经验原则,浸透实证精神。他们都明白科学的实证精神的真谛:实验是真理的惟一源泉,科学在结局和起源上都是实证的,基于事实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的心智框架的特征。科学的实证本性或实证的方法、思维方式、心智框架等,构成科学的实证精神。

科学的理性精神与实证精神可谓“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像实证精神一样,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另一大支柱和根本要素。这是因为,科学具有两面性质:经验性质和理性性质。前者以可检验性和预言能力为表征,后者以抽象性和简单性为表征。这尤其是因为,科学是理性的代表或化身,理性方法的典范,理性精神的用武之地。科学生活质而言之是典型的理性生活,即按正确的理由和合理的根据而进行探究活动的生活形式。我们的科学知识前沿涉及的东西,像空间、时间、质量、相互作用、宇宙或自然的韵律和图式等等,都隐含在物质的深层结构中。这些对于感官来说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理性或理智却至少可以部分地把握它们。理性在科学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更不必说感官提供给我们的假象要用理性鉴别和矫正了,更不必说感觉资料要用理性整理和诠释了。因此,科学是而且必须是理性的或合理性的。科学是理性的,这是一个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科学必须是理性的,是因为科学的追求是理性的追求,科学活动是理性人的有理性的活动,其结果是打上理性印记的融贯而系统的知识。理性精神促进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科学的成长又反过来发扬光大理性精神,并进而造就理性生活,使理性精神深入人心,乃至成为现代社会的中心价值和道德信念。科学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它的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可以说是科学文化的特征和标识。

科学的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各自代表了科学中的经验论和理性论的要素或倾向。它们虽然有所不同,乃至形成人的思维的两极,但是在科学中,二者却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它们在科学中相互限定、彼此补充,而不是相互对立、彼此排斥——科学就是在二者必要的张力中不断进步的。由于科学的外部条件(尤其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的约束,二者在科学中均未以、也不可能以激进的或极端的形式出现,却在某种实在论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从而成为卓有成效的思维方式、时代精神乃至人的价值。

科学精神例3

梁启超先生最早认为“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智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梁任公文存》第188页)科学界的前辈任鸿隽先生认为科学精神是科学家“性理中事”,不是靠模拟仿效而能得到的。国人必须把它学到手,因为“舍此而言科学,是拔本而求木之茂,塞源而冀泉之流”。至于现代科学家的论述,这里就不赘述了。

科学精神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意境,容易被人扭曲,但绝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泛口号,或是随意故弄玄虚的幌子,而是可操作、可达到的高尚境界。

笔者以为,科学精神的内涵表现为“创新、求实、协作、奉献”八个大字。

创新是科学研究工作者的目标和动力,为科学精神的首要涵义。科学研究是为了寻找和探索事物——包括林林总总、各种形态的自然界物质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方面面的生成、延续和发展的规律,以求实现其社会价值。每项科学研究和探索都是为了创新。自然科学界的前辈严济慈先生生前说过:“所谓创新,就是你最先解决了某个未知领域或事物中的难题,研究的结果应该是前人从没有过而又能被别人重复的,得到的看法应该是从来没有人提出来,而又能逐渐被别人接受的。”只有创新才能求得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前进动力。世界是无穷尽的,故而创新也就是无穷尽的。

创新精神首先是敢于向世俗和权威挑战,为科学发展开辟新路。然而并非与以往不同的事或以前没有看见过、听说过的都是创新。中国科学院发表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认为:“科学精神体现为继承和怀疑批判的态度,科学尊重已有的认识,同时崇尚理性质疑,要求随时准备否定那些看似天经地义实则囿于认识局限的断言,接受那些看似离经叛道实则蕴含科学内涵的观点,不承认有任何亘古不变的教条,认为科学有永无止境的前沿。”毫无疑问,此话很是确切,但却有偏激之嫌。

自然科学研究的创新需要对前人成果提出理性的质疑。而称为创新的成果、见解总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在科学共同体中得到公认,不可能全部否定前人成果。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牛顿有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这并非谦逊之词。他创建奠定近代物理学基础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获得的伟大成就,尽管后人有所创新,而这些定律依然可以应用。又比如,获得诺贝尔奖的由李政道、杨振宁两位先生发现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并没有为前人称颂、公认的“宇称守恒”定律;爱因斯坦发现的“广义相对论”也没有否定科学界公认的“狭义相对论”。两者在不同的条件下都是成立的,而且被科学共同体所一再重复验证,不少已经成为基本常识。诚如钱三强先生所言:“每一项新小研究,都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不彻底了解本领域内已经弄清楚和尚未弄清楚的问题,就像盲人骑瞎马一样,是不行的。”(《科学的传统》,见《现代人的智慧》第218页)因此,创新就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化。古人说,不进则退。没有创新人类社会也就不能前进,反而倒退直至灭亡。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上确实有许多问题没有探明,或者一时难以解释,属于未知;有的还是在前进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或疙瘩都需要人类去探索与解决,不断地加深认识,推动人类不断地前进。需要明确的是,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和研究都是从真实的事实出发、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综观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无论是新发现,还是新发明,没有一项脱离或完全了前人研究的有关成果,总是在前人的脚印前踏出新的步伐,作进一步深入的认识。从基本粒子到以DNA为主的生物技术、以微电子为主的信息技术等等,都是如此。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创新一步,人类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就前进一步,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也随之前进一步。

当前社会上常常有人捞起腐朽的沉渣,冠之以时兴的科学名词,称之为“创新”,既缺少理性的质疑,还缺乏求实的科学方法,更幻想已经被多年实践证明了的前人的科学成果,其实质有悖于科学精神,妄图把自己造成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科学之神”(当然大都是某些人或媒体哄抬而起的)。创新获得的成果是人类奋发拼搏结出的果实,不是神创的,也不是造神的结果。现代社会出现的所谓超自然现象及其他伪科学的“研究”,把一切学术研究都建立在神创的基础上,更多的是为了造神,造“科学之神”。那是同真正的创新背道而驰的,不仅没有创新,更多的是破坏创新,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不安定。

求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创新的基础。没有求实,创新也就成了空谈,或是走形式,使得科学精神变成虚无缥缈、子虚乌有的幌子。

求实首先是弄清楚所研究课题的事实真相,然后才能对其发展规律进行研究。比如癌瘤、经络,首先确定是否真实,才能对其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否则就会变成顾左右而言他,加上花言巧语,胡编乱造必定使“研究”走上邪路。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伪科学”事件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在反对伪科学时必须弘扬科学精神,也只有弘扬了科学精神才能彻底批判一切伪科学。

当然,科学是讲究精确的。想要达到求实的境界,还需要辅之以一定的、相关的科学方法和实现求实的必要工具,进行严谨、缜密的求证。这里不能有半点疏忽,也不能有丝毫随意,更不能有什么宽容。自然科学研究往往从假设开始,然后通过实验取得数据,又经过推理、演绎归纳等逻辑程序得出结论,再采取双盲法等科学方法验证及同行评议,才能达到求实的目的。历史研究也走相同的路,总是先对文献作最严密的考订,然后根据历史当时的环境,以证明对一个事件的真实认识。科学研究是从来不能采用聚众表演的手段展示成果的。当前学术界一些人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使抄袭、剽窃、造假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大肆蔓延。对待这种同求实精神大相庭径、丧失理智的邪门歪道,是不可宽容的。国家有关部门都制订了相关的条例,关键在于实实在在地操作,而不是将这类条例视为观赏的摆设。

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协作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结出丰硕的果实。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日见精细、深入,更加需要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必要的协作。如果说,十八、十九世纪刚刚打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大门,科学家们大都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科学探索的话,那么到二十世纪,全球的科学技术已经进入基本粒子、微电子技术、纳米技术、基因技术等领域,突破了少数科学家关在小型实验室里操作探索的范围了。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多种侧面和层面的实事求是地分析,需要最快地获得大量的信息,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才能顺利地进行。这不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所能如愿的。所以,法国著名科学家彭加勒坚信:“科学是一项集体事业;而不可能是其他。……科学需要必要的合作,需要我们和我们同代人同心协力,甚至需要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的后继者共同奋斗。”(《科学和道德》,见《现代人的智慧》第196页)

协作同由学术带头人的带领没有任何矛盾。学术研究没有带头人,好比大海航行没有船长的指挥,太空旅行没有飞船的正驾驶一样。学术带头人高深地掌握着科学文化财富,具备准确地分析和判断研究的方向、熟悉科研的管理和指挥的能力,才能使科学研究朝着正确的方向,坚定地前进。没有学术带头人带领的协作,绝对不可能取得高层次的科学技术研究成绩。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科技工作者凭借其权力和地位,在研究中没有出多少力,却在论文或成果的署名中名列前茅。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为推动科学进步做出贡献的人,不应该为了争论所谓的优先权的问题,而使享受他们共同努力成果的快乐蒙上阴影。”(见《爱因斯坦语录》第148页)这种学术腐败现象有必要作彻底清理。我们讲究知识产权的保护,绝不允许、不宽容那些图虚名而获实利的现象发生。

科学精神例4

佛学与科学这分属两个不同范畴的领域何以对话?在学术界中认为二者有对话可能且对话很必要的学者占很大一部分。关于对话,首先就要从二者的基本立场进行比较分析,精神层面便是一个很好对话桥梁。

一、佛学精神

佛学的精神大致可分别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随顺觉性的客观精神:佛学其实最根本的真理观是一种对宇宙人生真相的认识,而“觉”是对人远离颠倒妄想最基础的要求,佛陀是最究竟圆满的觉者,佛教就是这种觉的教育,以成佛为目标,强调对世界能有一种随顺的客观认识。所谓的随顺觉性,即人以自我的觉性观照自我内心的变化,这种起心动念是缘何外境之因,察觉之后,便随顺个人的成见将这些起心动念的心识转变成清净智慧,由此智慧悟到的世界与内心都是清净的境界。

(二)慧解与实践并重:佛学本就是一门强调慧解与实践并重的知识体系,其中“信愿行”是修行人必须落实的三个步骤,即闻到佛学后并相信它,相信后要发愿修持它,最后落实到身体力行,这样就能亲证佛学教理中的究竟之义了。

(三)普利一切有情众生:佛教的对真理的求证是面相一切有情众生的。佛学的基本要义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论其何种根机,处于哪个众生道中,一切众生皆有根本佛性,佛陀为了方便众生会因他们的不同根机对其因材施教地宣说佛法,这就显示了佛学的普利一切有情众生的精神。

(四)圆融其他学问:佛学不排斥任何一门学问,反而佛陀鼓励去向五明处学,除了佛学的内明外,同样应该学习声明、工巧明、医方明以及因明等知识,以便用这些知识利益不同的众生。科学当然为佛学鼓励学习的学问,它从不排斥。

(五)慈悲与智慧双重运用:佛学中强调智慧,智慧增长是自我修持的重要表现。佛学中除了对智慧的追求,更加注重慈悲喜舍,因为慈悲不仅是自利更是利他。慈悲与智慧有着辩证关系,智慧应该有慈悲来铸就,那样才不会狭隘;慈悲又要有智慧来辅引,那样才能利益更多众生。

(六)建立道德规范:佛学中强调戒行,以规范修行人的行为,教诲人修十善远十恶。这在世俗层面来看,佛学建立起一种道德规范,以此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们能够不再犯错以至于招来苦难,从而达到内心平静自在。

二、科学精神

科学的精神大致可分别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追求客观理性与实证精神:客观理性精神可以说是科学的基本信念,科学家为了发现科学真理,不能带有个人情感、个人偏见,必须要诚心运用科学方法去追求科学真理,这种客观理性精神是科学得以发展的基础。科学的实证精神,即科学的探索得到的结果均来自经验考察,并且这种经验是一种共同经验,并非一人经验,它经得起经验事实的考验。

(二)普适性精神:近代科学自从产生以来,由于它在短时间内就让人们看到效用,科学很快就风靡全球,它成了无国界、不受时空阻隔的产物。它所推导出的定理、定律之类的经验资料可以普遍运用,以此可以说科学研发秉承着普适精神。

(三)驳斥非科学:由于有科学理性、实证且普适于一切人类的性质,人们便将科学奉到神坛之上,它成为了评判一切的准则,凡是有别或有违于科学精神的,均可视为是非科学或是反科学的,以至于被人们标上无利于人类的标签,随即便遭到抨击、排斥。其中基督教和科学关系的破裂就是很好的例证。

(四)学问为原始动机不论价值:李长俊说过,科学精神充满了为了学问而学问的色彩。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最原始的动机就是追求学问,为了一种学问的构建而不断的获取知识,而就在这逐步追问新知识的过程中,不看重实际问题。科学研究一直以来都只关注事实真相的发现,而很少考虑有关道德或价值等问题。

三、合而道同、异而互启

由以上关于佛学与科学在精神方面的类比中可以看到了二者存在共同之处亦有差异性。

相近之处在于,对客观精神的追求;实证精神的追求;普遍性精神的追求。佛学中的觉性与科学的理性其实都是一种客观的精神,虽然在程度上有差异,但总的都是从排除个人的成见与情感基础上来讲的。佛学与科学皆讲实证,佛学强调亲身证得真理的真实效用,科学运用实验证得其真理的合理与真实性,并且二者的这两种精神思想体系都是形上而无落实的。关于普遍性,科学的产物适用于一切人类日常生活,并非一国或一族产物,佛学的普遍性同样是不离一切日用,并且适用于一切众生。李长俊在《论科学的精神与佛学的精神》 中认为,学问的不同在于精神的差异,与结论相同与否无关。

差异性在于,科学它驳斥一切非科学,然而佛学可以接受其它的一切学问,这其中就包括了科学。科学只关注事实,而不考虑道德、价值等问题,然而,佛学是最关注于道德规范建立的。科学秉承着以追求学问为原始动机的精神,佛学则是慈悲与智慧双重运用的精神,虽然程度上有差异,但是可以感受到,一个只追求学问,另一个在追求学问的同时还强调对他人的关照心。

科学精神例5

医学最早的诞生是为了减轻人类的病痛,为人类消除疾病的困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医学的本质逐渐发生变化,甚至开始成为了人们谋利的工具.医疗行业不断涌现出的暴利内幕,医患矛盾的不断升级恶化,这些都使得百姓对于医疗行业的信心愈发脆弱.因此,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在今天的医学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内涵

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比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求更加严谨.因此,医生在职业活动中所具备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衡量医生职业精神的重要指标.其中,医学科学精神是医生求真务实、推崇理性、勇于创新以及追求医疗技术卓越的精神;医学人文精神是医生向善、求美、利他以及关注服务对象情感体验的精神.[1]

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医疗卫生行业的迅猛发展,医学技术也由最初的单纯依靠医生的经验手法转变为越来越多地依靠现代化医疗器械.科学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当现代医学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关系到全人类的安危时,医学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医学科学精神求真、求实和推崇理性的学科特征和强调客观性、精确性和效用性的方法特征,从根本上来说是为维系患者生命健康服务的,是关爱生命、体现医学价值的科学保证.[2]医学科学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以医学人文精神为前提而存在的,因为科学发展的本身就在于造福人类.从医学哲学的角度而言,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在特殊状态下和特殊场景中表现出来特殊的情愫,是人性超越本我的尺度,医学在本质上是“求真、崇善、尚美、达圣”的事业.[3]可以说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两大基础,相互支撑,相辅相成.

二、当代医学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缺失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当代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内容,而对于医学生的教育而言,将医学专业知识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相融合,是医学生教育的初衷和根本所在.然而现代医学过分重视对于疾病的治疗,而忽视对于病人的关怀,致使医学生的教育也多以专业知识为主,缺乏对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视.总结当代医学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医疗行业发展趋于商业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医疗行业也开始成为了一些人谋取暴利的特殊渠道.随着医疗器械、医用耗材中的暴利不断被揭示,医疗行业的暴利成为了人们心照不宣的事实.一个出厂价几千元的心脏支架,到了医院便卖到上万元,这其中近十倍的利润何尝不是百姓来买单,这又怎能不让百姓对医院失望痛心.医院把病人当作消费者而非患者,把治病当做赚钱而非救人,尽管医疗设备和药物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但是对于它们的应用若不以更好地解决病患的痛苦为目的而以赚取更多的钱为目的,便是对医学精神的亵渎,同时也违背了创造它们的初衷.

医疗行业的商业化发展一方面造成了百姓高呼“看病贵”,另一方面,也给了非法商贩可乘之机.每年我国食品药品监督总局都会查处大量药品造假案件,黑心胶囊、无效保健品不断涌入市场,无良商家为了谋取利益而不惜用重金属超标的原材料来生产对人体有害的药品,这些药品不但不能治愈疾病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二次伤害.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他们选择将医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抛之脑后,从而违背医学治病救人的宗旨.

2、过分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文教育

我国对于医学生的教育一直以来都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而关于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甚少,这点从各个医学院校开设的课程即可看出.课程主要集中在医学专业知识方面,而开设的人文类课程屈指可数.随着医学生的实践能力被不断做出要求,医学专业课程也不断做出改善,增加了对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然而在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环节,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在医学人文类课程教师的设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以医患沟通学为例,部分高校由于师资力量紧张,致使该课程的教师队伍中缺乏具有临床工作经验的资深医务工作者,取而代之的是由只拥有理论和科研能力的高校教师来授课.这样的授课效果无异于纸上谈兵,再加上课时安排的不合理,学生对于医患沟通能力的掌握和重视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同样的,对于医学类研究生的教育多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少之又少,考核也以学生的科研成果为主,这样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甚至有的学生为追求科研成果而学术造假,从而也违背了医学的科学精神.

3、以疾病为本的观念成为主导

为了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看病需求,现代医学治疗多讲求高效率,这样所带来的优点不容置疑,然而另一方面高效率下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提高工作效率,致使病人的看病时间大幅缩短.有时病人好不容易排到的专家号,还未向医生充分说明自己的不适,就被医生安排去做各项检查了,检查结束后医生根据检查报告提出治疗方案,整个过程中,医生甚至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病人,更不要说对病人施以人文关怀了.这种以治好疾病为根本的观念已经渐渐取代了医学以人为本的理念.医生在行医过程中,只看到疾病本身而忽视了病人的心理需求,便很容易造成病人的不满,甚至是二度伤害.就笔者曾经在医院监察室实习的经历而谈,在对病人电话回访过程中,病人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就医过程繁琐,检查项目多.医生对医疗器械的过分依赖也使得现代医学逐渐偏离以人为本的重心,而更多地倾向于以疾病为本.这就免不了百姓在治病过程中多花冤枉钱,甚至看一些小病也要做高额的检查项目.这样所造成的后果也是有目共睹的,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感缺失,成为引发医患矛盾的导火索.希波克拉底誓言强调医学应当以人为本,疾病和病人二者并不能孤立看待,医人的前提是医心.而现代医学在追求量的同时更应该看重质的追求,让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共同发展.

三、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的途径

1、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加强对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重视,首先要加强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对于医学人文教育并不重视,其师资力量相对于其他医学专业课程的师资而言也较为薄弱,医学人文教育工作者也处于相对尴尬的地位.他们一般被医学专业人员视为“边缘人”,这样也就使得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人才队伍容易出现不稳定,也使得人员易于青黄不接,因此而带来的教育水平的高低就可想而知了.[4]对此,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首要条件是引入多领域人才,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实现“一课多师”.以医患沟通学为例,单纯依靠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师来讲授不免纸上谈兵,造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厌烦感,进而失去学习兴趣,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此间隙,由一名富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医生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身边的医患问题为实例来讲授,则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二次消化,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引入多领域人才,一方面缓解了在校教师由于受专业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限制所造成的知识局限性,另一方面具有临床实践工作经验的授课者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根据自身擅长的领域发挥自身优势,使课程变得更加多元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识.

2、将科学精神教育融入到人文教育中

越来越多的造假行为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将科学精神提上台面,科学精神的核心在于实事求是,尤其对于医学而言,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都可能直接关系到人命.科研创新的本质是得到造福于人类生命安全的成果,解决当今的医疗难题,为全社会谋福利.然而部分医学生迫于毕业压力,违背医学科学精神,在论文中篡改编造数据或是照抄他人的成果,使科研创新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同样的,也有部分医生或教师在竞聘职称的过程中在上造假.在医学人文教育中深入贯彻医学的科学精神以达到医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发展是医学教育所要实现的.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可以以社会中发生的案件为例,让学生认识到学术造假问题的严重性,同时也可以开展医学相关讲座,聘请阅历丰富的医生或是学术界的优秀人才,使学生树立崇高的医学理想,认识到科学精神在整个医学事业中的重要性.

3、在教育实践中增加对人文素质的考核

科学精神例6

刘合群,力网理论创造者,他把哲学理论融入到中医学当中,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医学认知。多学科的知识交叉,助推了他的科研创新,业内人士评价他提出的“力网理论”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方法论的充实和发展,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次飞跃。

科学精神例7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求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的实践基础。应使对今天社会发展的现实状态,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要融和与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保持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立足当代人类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要融汇中西,致力创新,加速分化,促进综合,在新的时代的条件下构建和谐与融合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要求。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从古希腊开始,科学精神就在西方世界开始萌动,古希腊科学中的理性精神、分析精神非常的发达,柏拉图的理性主义还使理性负载着精神生活的意义,这样,亚里士多德才有可能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形式逻辑体系。而突出表现在近代,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更是把理性推崇到了万能的地位,认为理性可以达到人的一切目的。如在康德看来,意志行为惟有合乎理性。在近代科学发展中,由于客观精神与理性精神的复兴,实证精神和分析精神的迅速发展,由此引起近代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全面繁荣。突显出来科学精神的大旗更是在波澜壮阔的现代科学革命中表现出来。历史把科学精神推向了人类精神的核心地位。科学精神的演变与发展凝聚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而何谓科学精神?在美国科学史家默顿看来,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他进而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虽从未被整理过,但从科学家在习惯中,在无数论述科学精神的著作中,在对触犯精神气质的行为的道德谴责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道义一致性,可以推断出它的存在。”而从科学认识方法的视角,哲学家海德格尔则指出科学精神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物本—物化—对象化,这就是这种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核。”[1]在我国,明确提出科学精神并提倡“弘扬科学精神”的是任鸿隽。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推进,黄昌款、胡适、毛子水、屠正叔等对科学精神的研究从而使这问题进入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而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从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刻卜勒、牛顿、波义耳等人身上,总结出了科学精神的几个特点,它们分别是:不盲从,不附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专心一致,实事求是等。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拓宽了科学精神的内涵,赋予科学精神以新的时代特征。科学精神是科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不断表现出来的情操、气质、品格和特征,它是时代的科学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现代社会实践要求人们反思以往对科学认识的片面性,要求全面认识科学理性的作用。科学探索就是要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把握其本质及内在的规律性,反对用任何形式束缚人们追求真理的思想和行为。科学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来理解它。科学精神体现着人类对客观性、真理性、合理性的追求与创造。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宣传和探讨“科学精神”的热潮,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充分展示了科学精神及其巨大作用。

人文精神是从人文文化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髓。它以人为尺度,注重形象思维和整体综合,开掘主体生命内在的体验、感悟和直觉,人文精神突出了人主体地位,揭示主体价值。人文精神就其核心来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意义,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等。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上。人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也要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中把握人的价值,人还要处理好人自我表现的超越性的问题。作为一种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注重对个体的关注,夸大物欲作用,忽视精神价值的单面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也即通常所说的对人的“终极关怀”、“精神追求”等。有学者认为,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指“一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实践原则,这种原则是评价一切实践活动结果的根本尺度。人文精神把人的利益、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人文精神是推动起一种有别于科学认识的探究活动,去展现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它与外间世界的交相辉映。以人性、人文理念来观察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活跃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中,是一种理性意识与非理性的体验的结合,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它既表现为一定的知识形态,也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应承担消除人文危机的重任,为人类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开创一片新天地。

在古文明时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开始萌芽,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成为人们探求未知事物的手段、依据和目的,把自然、社会、人的思考混杂在一起。实际上,在那个时期,人的问题、道德的问题和自然的问题没有本质的区别。从古希腊教育的角度看,古希腊人追求人文的同时也展开对科学的追求,追求科学的同时也展开对人文的追求。我们看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兼容并包的。古希腊既孕育人文精神又孕育科学精神,“科学”对“人文”并蓄。我国古代“天人相合”、“天人相通”说明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应在自然条件下才能实现。在西方,古代科学精神始终是在哲学世界观的庇护制约下进行的,经院哲学曾一度占据了科学与人文的所有领域,而当人类文化发展到近现代,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野也逐渐凸现出来。近代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使得自然科学技术愈演愈烈,在近、现代的文化中,实际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文化——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之间的尖锐对立。理性与科技结合所形成的科技理性主义日益成为对人本主义的挤压。经由新康德主义者和逻辑实证主义者发展到极致,导致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分离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阵营。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流派割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和内在联系,形成截然对立的两种观点。科学主义强调科学、客观性、真理性,主张“价值中立”。科学主义强调尊重科学,本来无可厚非,但把科学抬高到至上甚至唯一的地步,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绝对对立起来,以科学文化否定和反对人文文化,这就走到了极端。[2]科学主义推崇理性和科学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力量,贬斥关于人的价值、尊严的空洞口号,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离开科学研究的比较单纯的境域(context)进入一个比较复杂的境域中,某种科学方法就变得太荒谬而不可取了。就像没有人会认同“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放原子弹、做核试验”一样,虽然其方法是高效的。[3]科技被推崇备至,科学精神曾一度压制了人文精神。由此,它以自然科学为唯一的、标准的文化模式,来改造其他文化。人本主义的思潮则鼓吹非理性主义,反对理性和科学进步,主张抽象的个人价值、个人理想、个人本位和个人中心等,人文学科领域日益狭窄。各执一端的观点都对社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这就迫使我们重新厘定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人们在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时普遍存在认识误区,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科学与道德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科学价值中立”、“为科学而科学”等观点又为这种分离提供解释和理论支持,以至这种分离成为一种传统。[4]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要么基本上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方法,要么主张把在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有效用的科学方法。反应在科学与人文的隔离,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吴国盛认为,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使人文科学的领地日渐狭窄;学科普遍的科学化倾向和功利化,导致了社会科学的兴起,也使人文科学的地位日渐下降;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推波助澜,人为地造成科学人文之分裂;自然科学自诩道德中立,人和主观性成了科学研究的敌人,使自然科学家们心安理得地拒绝人文关怀。科学活动深化人的认识,净化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心灵,凝练人的精神,塑造人的品格,从而内化为人的一种基本精神。同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渐渐脱离并对立起来。克服传统视野的狭隘性,在自然与社会、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中来把握科学精神,对科学技术批判是反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特殊的霸权地位,以及把科学技术视为之至真、至善、至美化身的科学主义,它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汇提供了现实的依据。而实际上,科学主义所坚持的“为科学而科学”并不是完整科学精神,只是科学精神部分属性的反映。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昭示我们,科学技术一方面推动社会发展取得无与伦比的作用,问题的解决应是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采取措施,限制有意识科技成果的滥用,即确定“科技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增强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关怀。发展从文化背景来看是科技与人文融合的产物。科学的人文精神有着极大的启发性和感召力,能够整合人与自然趋向,确保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具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才能确保人的价值、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得以真正实现。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在技术上的表征。[5]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和科学技术的关系,提倡褒扬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探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之路。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生的,都是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现象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规律的,其基础在于社会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这一活动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共同的基础,其共同的根基就是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人,而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也是人。许多科学家还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这样主体层面的科学精神中也包含了人文精神。科学界的优秀分子意识到自己从事的科学工作对于社会、人类的责任,从主体层面把科学精神理解为科学家的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精神价值。杰出科学家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如怀疑精神、敬业精神、奋斗精神、献身精神。这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的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层面,人们要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深入实践的行动,自觉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渗透与统一建构。要在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大科学观,这种大科学观中蕴含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气质和广博内容,从而具有更加广阔的科学视野和实践价值。[6]这就告诉我们,只有撇开种种理论上的谬误,回到马克思说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本身,才会确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本来就是统一的。科学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精神同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文化精神是不可分割的融合在一起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随,科学精神根植于人文精神之中。科学作为一项探求知识和真理的认识活动,体现的对真理的无私追求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人类向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前进。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这不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不也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7]科学精神就是人类一切美好、崇高、值得肯定的精神品质,其中包含了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互补的,这能保证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前者追求的是真实的世界,后者追求的是美好的世界;前者是张扬着理性至上的理念,而后者却在理性之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最终价值是一致的,即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互补性。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过程中能够同时受到两种精神的指引,忽视了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来把握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理解为单纯追求精确性与物的客观性,“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也只是一支残缺的人文精神。[8]在此,要反对仅仅从功利的意义上来理解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归结为工具理性,科学精神要向人文的渗透。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9]科学必须要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它不仅来源于科学,更主要来源于人文精神。另外,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必须贯串科学精神而不能违背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由于精神上的混乱是如此之深,以至单靠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消除弊病,大概可以肯定,任何不把科学人性化包括在内的药方都不会有任何功效。人们必须找到把科学和我们的文化的其他部分结合起来的方法,而不能让科学作为一种与我们的文化无关的工具来发展。科学必须人性化,这意味着至少不能允许它横冲直撞。它必须成为我们的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始终是为其余部分服务的一部分”。[10]科学发展为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扎实的客观依据。在人类理性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地位的科学精神,对构建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具有重大的意义。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的正确性。在社会高度发展,人文精神需要整合科学与人文特质,将科学精神融合于人文精神的价值中,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既有区别之处,在冲突与对抗的过程中又有着日益贯通的趋势。[11]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社会中达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拥有共同的普适性和有效性。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处在现代化的转型时期,知识和科技进步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科技、掌握科学知识已是势在必然。要满足这一要求,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人文精神是社会文化建设的灵魂,凝聚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目的导向,创新科技价值观念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造就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的应用产生的生产力为人文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利的物质条件,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为此,既要拥有科技精神,拓展能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又要凸显个性,尊重自然,培养以德性为根本的主体自由的现代型人格。

参考文献

[1]吕乃基,樊浩.科学文化与中国现代化[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2]仇金彪.科学的命运,人的命运——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J].思想理论,2002,(2).

[3]吴国盛.弘扬科学精神:两种思路[N].科技日报,2001-4-3.

[4]刘献君.知识经济呼涣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A].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3卷)[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5]彭纪南.现代信息科技革命与两种文化的融合[J].自然辩证法,2001,(6).

[6]欧阳康.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N].光明日报,2003-11-6.

[7][9]龚育之.论科学精神[N].人民日报,2000-10-10.

科学精神例8

一、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认识

(一)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对于科学精神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中的“科学”一词应指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是在人认识并改造自然界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二是大胆探索,追求并坚持真理①。有的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不是指那些具体的科学原理定律,而是指科学所具有的优秀传统,是科学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②而笔者认为,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但是,要指出的是,不管怎么定义科学精神,其共同的内涵都要求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

(二)对人文精神的认识

对于什么是人文精神,有一种观点认为,它是指蕴含在人文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③。有的学者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自己文化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自觉规范自己行为引导自己趋向所达到的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具体的说,就是人类应具有的以人为本、仁民爱物、修己安人、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④笔者个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其精神核心是以人为本。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联系与融通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指的是人类在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过程中能够同时受到两种精神的指引,使得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为科学精神向人文的渗透,又表现为人文精神向科学的融入。⑤二者应当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人类的成长与发展,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切不可分割开来,否则人类将会面临各种问题。

(一)科学精神应该具备人文意蕴

科学精神是使科学探索永远进行下去的精神动力,为人类的幸福提供物质生活保障的源泉力量⑥。正是有着这样的探索动力,才有爱迪生、贝尔等一系列伟大的发明家日复一日的执着,为人类带来了光明与声音。而科学精神中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等都体现着人文的意义。科学方法主要有实验方法、经验方法等,这些方法都显示了科学的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和实证精神,能够让人们树立实事求是、追求理性的思想情操。一种暂新的科学思想有时能够颠覆一切,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奉为经典的牛顿运动学三大定律,使得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时间与空间,而其中恰恰体现了爱因斯坦的自信,体现了人对于自我的肯定;而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物理学家普朗克,他的思想始终禁锢在经典理论之中,对自己做出来的正确的实验结果却加以否认,致使其无法再进一步。

(二)人文精神应该具备科学素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文精神需要整合科学与人文特质,将科学精神融合于人文精神的内在价值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冷暖无常的人间百态,人与人之间,亲情、友情、爱情的碰撞,需要我们用理性的态度去审慎的面对,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感情;而社会上出现的种种现象与问题,更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与解决,得出概括性的规律,再推广到整个社会。而对于人文学科来说,不能一味地追求“浪漫”,追求理想中的境界,应当要具备一定基础的科学观念、现实观念,并将其运用到人文学科的探索之中,否则,只会成为“空想主义”,终究只能“纸上谈兵”,而不切实际。

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联系的当代意义

(一)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物质生活极大地富裕了,但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却越来越荒芜了。为了金钱利益,“地沟油”、“苏丹红”、“三鹿奶粉”不断地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而人与人之间也变得越来越冷漠,“南京彭宇案”,“广州小悦悦”事件,反应出来的便是人们的道德滑坡。其实,“扶还是不扶”这本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人们的心倒了,这才是最可怕的。

人文精神中能够指引我们朝着真善美发展,完善我们的人格,让倒下的心再次扶起来,使得人与人之间不再冷漠,不再为物质利益牺牲人的善良,真正让中华民族的脊梁骨挺起来,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二)有利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层次。较低的层次是科学精神,较高的精神是人文精神。用科学精神来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必要的,但却是不够的。应该从更高的层次―人文精神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关于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⑦,这样更能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灵魂,从而将马克思主义不仅仅看作为一门学科或者是科学,而将对其的认识上升到哲学的领域,从而指导我们的生活与生产。

注解:

①俞吾金.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必须协调发展[J].探索与争鸣.1996(1):4-7

②徐志远.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J].广东社会科学.2001(6):32-39

③戴艳君,王卫,房宏君.时代精神的滥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3):50-53

④李英姿.两种精神的融汇:一个被关注的领域――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汇的透视[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3(3):32-33

科学精神例9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1-0068-04

反思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阶段,虽各有其特定的触发媒介’但无论是18世纪西方浪漫主义对科学的诅咒,还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文学者在社会转型期对市场价值的恐惧,他们共同反省的对象,都是社会物质生活进步与道德沦丧之间所表现出的二律背反。可以说,对现代科学技术价值的不同估价,造就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分野,因而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反思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结伴而行的。

西方世界自文艺复兴之后,科学技术进入高速发展的工业革命时期。在这个时期盛行着一种人类征服自然的强烈冲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达到自身的目的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不断扩大的工业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内容。当时,人们赞美、崇尚科学技术,相信科学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响彻了欧洲大陆的上空。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尽管获得了关于自然界的有效知识,并赖此建立起了一个工业文明的社会,却并没有因此而解决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问题。人们发现,他们在对物的追求和向外部世界的攫取过程中,却迷失了自我,丧失了内在的灵性。―方面,如席勒所看到的,随着机器技术的发展,工厂制度的建立,工业文明把人束缚在机器系统孤零零的断片上,机器的使人失去了生存的和谐与青春的激情。另一方面,人们在埋头寻找知识的根据,并努力向外部世界攫取时,却不追问人生意义的根据。这就是说,虽然科技的发展提高与扩展了自己的生存能力,社会也进入了一个更有保障、更舒适、更有生存主动性的阶段,但现代技术一旦出现,就成了一种异己的客观力量,反过来窒息了入的价值和意义。于是,浪漫主义应运而生。正如浪漫主义思想史家亨克尔所指出的,“浪漫派那一代人实在无法忍受不断加剧的整个世界对神的亵渎,无法忍受越来越多的机械式的说明,无法忍受生活中诗的丧失。……所以,我们可以把浪漫主义概括为‘现代性’的第一次自我批判”。在浪漫主义对工业文明的批判中,我们感受到了科学与人文精神的首次对立,这两种精神的对立,在卢梭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卢梭作为浪漫主义对工业文明发起冲击的先驱,在人们对科学技术产生崇拜,并相信通过自己的理性,可以掌握自然规律,进而推进社会进步的时代氛围中,从现象的层面批判了科学精神导致的种种不良影响。

卢梭认为,科学的发展泯灭TA的本性,使人性受到压抑。他赞美原始的自然状态,“那时我们的风尚虽是粗朴的,然而却是自然的,从举止的不同,一眼就可以看出性格的不同。”相反,在他那个时代,“我们的风尚流行着一种邪恶而虚伪的一致性,每个人的精神仿佛是同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文明的进化,使人性受到压抑。

卢梭把科学技术看成是道德沦丧、社会奢侈腐败的主要原因。科学技术生产闲逸,而闲逸又引起奢侈,并进而导致勇敢、尚武与德行的丧失。因此,卢梭认为是贫困使法兰克人战胜了高卢人,撒克逊人征服了英国。罗马帝国吞噬了世界的财富,却在奢侈中敲响了自己的丧钟。因而卢梭宣称,人类应该摈弃科学技术,返回到自然纯朴的原始生活。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有知识、有智慧,而在于他有道德、有情操。卢梭这种文明与自然对立的思想,揭开了近代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二分的序幕。

科学精神例10

科学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遵循客观规律,避免主观臆断,实事求是地探索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的思想和理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揭示和理论概括。它“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发展本质的新揭示、发展主体的新阐述、发展内涵的新界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发展目的的新认识,是对马列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柴达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工、农、牧业生产等都得到了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大量的事实证明,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柴达木精神,才是真正促进柴达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力量。柴达木精神,是在马列主义、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通过包括世居在这里的蒙古族、藏族等各民族的几代柴达木人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而培育起来的具有地域性特征和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具有新时代精神内涵的最新的精神成果,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合力下的崭新的精神财富,又有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精神。

世居于柴达木这个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的蒙古族、藏族等各族人民,尽管承受着自然的、社会的各种压力和摧残,毅然为追求美好的生活,创造出自己所必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始终在不断地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努力,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柴达木的寂寞、空旷和荒凉,依然没有摆脱贫穷、落后和苦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时没有革命政权的建立,没有革命信仰和科学精神的支持与指引,没有用革命思想和新时代精神培育起来的人的参与,缺乏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上世纪50年代,在党中央的号召和组织下,大批的开拓者陆续进入到了这个人迹罕至的荒漠之地――柴达木,同当地的世居民族一道,用自己智慧、热血和生命创造新生活,播撒新思想、新文化的种子,使当地世居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始有了新的变化,那种求生存、求发展、求进步的欲望得到了升华,自尊自爱、善良忠厚、吃苦耐劳、勇敢智慧、自强不息的品德有了新的内涵,加之,现代文化教育事业也开始出现在柴达木盆地,从而革命理想、现代科学和新观念、新思想如春风漫野,启开了人们久久封闭的思想大门,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现代思想、科学精神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这种传统信仰文化和革命理想、社会主义新文化相碰撞、相依托、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铸造了“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老高原精神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在他们开发、建设柴达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践中,接受这种信仰力量的支持与鼓励,是在马列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蕴含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的信仰,正是这种信仰精神,推动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体现了新的人文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鼓舞和引导下,人们才有了“自我价值”的苏醒,有了战无不胜,勇往直前的信念和抱负。今天,八百里瀚海变新颜、昆仑山下闪明珠的璀璨景象,是几代柴达木人千辛万苦和流血牺牲的无私奋斗而获得的;是他们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换来了这个世界屋脊上的闪闪明珠、竖立起了座座惊天地、泣鬼神的巍巍丰碑。如果没有为革命事业和柴达木开发建设的“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老高原精神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柴达木精神,今天的柴达木不会有如此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

在柴达木地区必须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和学习,结合柴达木地区的实际,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积极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进一步规范行业组织,消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把营造“以人为本”的新的文化精神贯穿于各项事业之中,使那些有碍于人们更新观念、创新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得到进一步克服。这就是柴达木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永葆柴达木魅力之所在。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柴达木精神,既包含了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无私无畏的精神,也凝聚着现代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则是柴达木精神的灵魂。

科学精神例11

(一)办学的传承与积淀:高校文化软环境的奠基性内容。从空间序列结构的观点来看,高校文化软环境的构成有三个空间序列。高校的办学历史传承与积淀无疑是基础性的奠基性内容。高校的办学历史并不是一个僵硬枯燥的空洞数字,就其实质内涵而言,它甚至表征着高校所处当时历史时代的兴衰和更替。一部高校发展兴衰史往往可以映射特定时代的历史特征和特定时代历史印记。任何一所高校自成立之日起,就会有一代又一代师生员工生活于此,工作于此,学习于此,为之奋斗,为之呐喊,为之欢呼,为之流泪。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包容的文化软环境始起于20世纪之初,历经百年中西文化的激荡回旋、沉淀扬弃和吐故纳新才最终得以形成。可以说,一所高校独具特色文化软环境的形成是一代又一代师生员工心血、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因而,长期徜徉于此的师生员工,沉浸在如此别树一帜的文化软环境中,无形中也会浸染上母校文化软环境所携带的那种特殊的精神气韵。故而,一所高校办学历史的传承与积淀是文化软环境建设之路得以起航的基础性原点。

(二)校风包括作风、教风、学风:高校文化软环境的核心性内容。一所高校的校风是该校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师生员工精神面貌的外在表露。优良的校风形成也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由于校风形成的复杂性原因,优良的校风还渗透作为办学思想的直接体现者———校长个人的品格特征、学识修养、个人魅力、智慧谋略等隐性因素。可以说,优良校风的形成所需要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也许是最为繁杂的。教风是一所高校教师员工整体素质、教学质量、个人风格的整体性综合展现。其中,教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教风也是一所学校崇高的精神旗帜,它对学生可以起到熏陶、激励和感染的教育作用。人们经常会提及的一句话就是,“小学、中学或者大学的某一位老师对自己的影响特别大、印象特别深。”之所以会这么讲,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教风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同时也是影响最为深远和持久的。也许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会传递给学生以无穷的精神力量。学风则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总的态度、基本观点、外在体现的高度概括。一般来说,优良的学风集中体现在学生整体的精神风貌、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基本因素上。好学而深思,务实而进取,勇于担当而又严谨刻苦的学风是任何一所高校学风建设的目标之所在,而这种学风也正是构成文化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要明确的是,校风中的作风、教风、学风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物,而是具有相互影响、互相制约、交互作用的一个有机体,三者共同构成文化软环境的行为文化部分。厚此薄彼的做法是不可能在高校文化软环境建设上取得实效的。校风、教风、学风三者立体交映、相互映照,从而构成了高校文化软环境建设的核心性内容。

(三)顶层制度设计:高校文化软环境建设的引领性内容。高校文化软环境建设不仅需要办学历史的不断传承和积淀,也需要着力推进校风建设,而且在更高层次和结构层面需要高屋建瓴地进行文化软环境建设的结构优化设计。实践证明,科学的顶层设计可以为高校文化软环境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最大程度规避文化软环境建设的盲目性、短视性和狭隘性。顶层设计的内容主要以文化制度设计的形式呈现,其中最主要的当属一所高校所制订的《大学章程》。《大学章程》犹如国家的《宪法》,其地位和作用自不待言,它决定着一所高校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发展的路径和发展的方向。在实际操作中,《大学章程》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高校沿着合理化、规范化、法治化的方向运行,不会因为高校领导人的变换更迭而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无序乱象。而校园环境所呈现出的秩序化、条理化、法治化也恰恰是优良的校园文化软环境建设竭力建设的目标之一。

二、新建地方理工科院校文化软环境建设的现状描述

基于本文论述的针对性,笔者着重只选取新建地方理工科院校文化软环境建设进行现状描述。历史的欠账交杂现实的种种境遇造成了今天新建地方理工科院校文化软环境的尴尬局面。

(一)历史积淀:无法短时间祛除的缺憾。众所周知,新建地方理工科院校大都是在20世纪之初的高等院校合并的大潮中,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潮流升格而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20世纪末、21世纪之初的高等院校合并、升格、扩招也注定会载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册。不可否认,随着高校合并、升格、扩招,为满足广大青年学子接受高等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一个始料未及的情形是,伴随着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浪潮,一批新建的地方理工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办学历史不长,在缺乏办学历史传统积淀情况下,在短时期内是无法形成浓郁而独特的校园文化的。有人说,虽然新建的地方院校到处是崭新的大楼、漂亮的宿舍、豪华的体育场,但唯独感觉不到一丝文化的气息。“有知识没文化”,“一眼就可以看透”似乎成了这批新建地方理工科院校文化软环境建设短时期内无法愈合的一道硬伤。

(二)办学理念: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性定位。新建地方理工科院校面对升格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各院校之间谋求生存空间竞争的加剧,为获得更多的办学资源,纷纷选择了“重理工,轻人文”的办学理念。如果说在升格之初,迫于高等教育重新洗牌的竞争格局,选择“重理工,轻人文”的办学思路是权宜之计的话,那么将这一明显有失偏颇的办学理念无限放大并长期贯彻执行在办学实践中则是无法想象和无法理解的。“我们的大学是培养才干、技能和品性俱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不是操作工具。工具和工具的发明创造固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人不能把自己降低到工具的层次。忽视人文科学、忽视人的精神塑造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3](P161)按照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观点,大学是在研究和教学中寻求哲学和科学伟大的实际统一。偏执地奉行“重理工,轻人文”的办学理念与当代大学精神和大学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在我们所教育的人身上,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体质的健全发展应当合二为一,教育者的本领和艺术,在于他每时每刻都能清醒地把握住这种和谐发展的实质。”

(三)制度建设:工具理性判断压倒价值理性判断的偏颇性行动取向。新建地方理工科院校缘于倾向性的办学理念,必然会导致在文化软环境建设中的偏颇性行动取向。比如,在有关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科研立项、课题申报、师资队伍建设、划拨办学经费等方面,新建地方理工科院校会有意识无意识地在实际中做出重理工科发展、忽视人文社科发展的举动。人文社科类专业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舍去这些重要载体,学生的人文基本素养的完善、理想信念的坚定、精神品格的塑造则无从谈起。如部分新建理工科院校在五年规划中几乎没有对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做出远景规划和经费支持的制度设计,甚至在五年规划中也没有制定相关专业的引进人才来更新师资队伍结构。在部分新建理工科院校的顶层制度设计中,着实难觅“人文社科”的踪影。总之,新建地方理工科院校文化软环境建设存在“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尴尬境地。时至今天,依然有相当数量的院校随意搁浅文化软环境建设。时下,成为熟练车间工人和地方产业大军似乎成了部分地方理工科院校培养学生的唯一目标。当然,新建地方理工类院校立足地方,培养学生熟练的机器操作技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部分院校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漠视文化软环境载体依托建设,完全无视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综合培养就显得违背大学精神的要义和大学教育的本质,也因而就贻笑大方了。

三、走向融合汇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导致了一些严重问题和后果,引起了人们持续的高度关注和思考。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之道和交相互映之路来观照文化软环境建设,并且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嵌入到文化软环境建设的始终,仍是一条值得努力的方向。

(一)目标归宿的深度契合。新建地方理工科院校“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必定会在所培养学生的规格中显现出来。有资料研究显示,新建地方理工科院校的毕业生往往人文精神失落,而且带有极强的地方实用主义的狭隘倾向和功利化色彩,同时也具有较为冷漠的性格特征和合作团队意识不强的特点。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培养学生的目标和归宿方面有着高度契合性的指向,即两者最终都是以培养学生“精神成人、专业成才”为归宿。毫无疑问,“精神成人”的培养任务,抛开人文精神的持续熏陶和张扬之外,没有第二条道路能够担当此使命。因此,在文化软环境建设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汇通具备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二)统筹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课程是任何一所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桥梁。目前,大多数新建地方理工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几乎无一例外地体现理工类课程的重要性,而人文社科类课程却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基于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必须花大力气扭转目前这种看似地方特色实则过于偏颇的课程设置模式。如坚决摈弃随意删减人文社科类学时的错误做法,可在理工专业大学生必修课目中适当规定一定数量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在人文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必修课程中也适当规定一定数量的理工类课程。只有修完相应学分,完成相应学时,而且经考核合格才准予毕业。另外,可以尝试开设理工类高校人文社科大讲坛,积极营造活跃新建地方理工科院校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在课题申报、专业申报、团队建设等方面适当向人文社科类专业倾斜。倘若如此,坚持数年必能逐渐扭转新建地方理工科院校文化软环境单一枯燥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