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2-08 12:17:53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例1

一、思想上积极上进,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自从工作以来,我始终注重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摆正自己同组织、同事业的关系,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同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和开创工作新局面、不断振兴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自觉地学习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激发自己的政治责任感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不断朝着新的目标奋进。

二、作风上严以律己,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注重提高思想品德的同时,也不忘注意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我始终坚持学习有关建设工程施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做到忠于职守、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勤奋工作,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本人一向谦虚好学、钻研业务、勇于奉献,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严格按照“诚信、守法、公正、科学”的原则开展进行景观工程技术及参与造价工作。能够敬岗爱业、遵纪守法,工作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生活上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关心他人。能够带领团队,团结一致,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投入到工作事业中。能够积极指导和带领刚工作的同志,使他们时刻感觉到有人关心、爱护和帮助,尽快转变角色投入工作中去,并督促他们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尽快、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能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认真对待每一项施工任务,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急甲方之所急,忧甲方之所忧,始终把甲方和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自2012年从事园林工作以来,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专业技术水平日益提高。能以较高的水平独立地完成本职工作,并在与较高级别的同行的合作中,努力学习新的理念和工作方法。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做到学为所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我从同行工程师、工人师傅们那里学到了丰富的园林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知识,特别是工人师傅的现场经验、技术绝活及他们对工作的敬业精神鼓励和感染着我。

在从事园林专业近十年中,能熟练操作相关制图软件和办公软件,熟悉各类规范,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和各类法律、法规。能很好解决和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常见问题,与甲方沟通与交流顺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一边跟着经验较多的同事学习造价知识,并初步掌握了园林造价的相关知识,拓宽了知识领域。

自2012年以来,已参与完成的大大小小项目有几十项,完成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主要负责负责编写施工日志、施工记录等相关施工资料,后期苗木养护计划及实施工作。

园林景观属于“确、细、精”的工作,景观与绿化要做到细致、精湛,首先要从审图开始,要对苗木品种是否的地域适应性作深入了解,设计的品种及规格是否可以在市面上买到,图纸上设计的施工区域与现场是否一致等问题在施工前均要得到解决,以上问题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后,能很好地协助技术负责人进行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我的工作还包括参加工程协调会与监理例会,提出和了解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思考、制定解决办法并实施改进;负责协调工程项目各分项工程之间和施工队伍之间的工作;参与现场经济技术签证、成本控制及成本核算。

工作期间,我工作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质量标准来执行,尽职尽责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以下简要列举一些主要的工作业绩:

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期间参加了*****工程项目;工程总造价为28万元。当技术员,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负责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监控现场进度、品质完成情况,负责日常安全管理事项。该项目按期圆满完成,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

2014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间参加了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监区内绿化提升工程,工程总造价为12.81万元,当技术员,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负责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监控现场进度、品质完成情况,负责日常安全管理事项。该项目按期圆满完成,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

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参加了****项目建设景观工程,绿化面积1931.9平方米,造价:116.8237万元。当技术员,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负责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监控现场进度、品质完成情况,负责日常安全管理事项。该项目按期圆满完成,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

2015年4月至2015年11月日期间参与了2015年柘荣县中心城区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提升工程,绿化面积为:654亩,造价:415万元。当技术员,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负责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监控现场进度、品质完成情况,负责日常安全管理事项。该项目按期圆满完成,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

2015年1月至4月期间参与了****工程,绿化面积为:13300平方米,造价:665万元。当技术员,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负责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监控现场进度、品质完成情况,负责日常安全管理事项。该项目按期圆满完成,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

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参加****工程,造价:40万元。当技术员,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负责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监控现场进度、品质完成情况,负责日常安全管理事项。该项目按期圆满完成,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

四、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例2

夏季移植全冠树木是园林施工中的难点问题之一。很多工程由于营造景观效果需全冠移植树木,而全冠移植树木的应急处理技术做不好,将影响移植树木的冠形、景观效果及成活率。本人在工程实践中摸索出应用全光喷雾技术为主的应急处理技术,有效地保留了树木的叶片,保持了树木的原有冠形和景观效果,明显提高了移植树木的成活率。

2、呼市大青山南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绿化工程

呼市大青山南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绿化工程是呼市政府的重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我在该工程14标段中担任技术员。本人从该工程的土地整理;定点放线;施工组织设计;树木选择与配置;小班划分与布置;施工技术规程的制定;施工技术要点的掌握;施工重点难点的控制;春秋季施工的技术措施;栽植技术及质量的控制;施工人员和机械的现场配置和管理;苗木进场的检验检疫;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措施;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后期的养护管理;冬春季森林防火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全程进行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受到了监理和甲方的好评。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例3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已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已经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机电类专业。然而在园林类专业中此类工作尚在起步阶段,有些院校虽已开展此项工作,但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构建仍然没有摆脱基于知识传授学科体系的束缚,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的内容未能系统化、根本性地体现职业特性,因此,可供借鉴的经验较少。本文在学习研究、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对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原有的学科体系课程结构进行了解构与重构,旨在建立全新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1 通过调研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对宁夏林业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并进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了解企业一线人才需求,确定专业面向和就业岗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相关单位从事小型绿地的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及管理、园林植物生产、园林绿地养护及花卉艺术设计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如下图所示)。

2 通过职业领域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邀请行业技术专家、职业教育专家、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等召开会议,从工作岗位出发,对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典型工作任务34项。

表1 园林技术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

园林制图 从事造园要素徒手绘图;园林建筑效果图的绘制;阅读并抄绘园林规划设计总平面图、竖向设计图、种植设计图抄绘、园林建筑、假山、园路、理水工程的平、立、剖面图的工作 1、具有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了解三维空间物体与二维平面之间的转换;

2、具有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进行尺寸标注,CAD园林图纸的绘制;

3、具有团结协作的能力。

施工 园林土方工程;给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假山工程;种植工程;供电与照明工程;各类园林植物种植的工作。 1、计算土方的能力;

2、能用现有喷头和管件组装不同的喷泉水景;3、具有园路施工的能力;

4、会各类园林植物种植方法;

5、良好的计划制定、实施和调整能力;

6、良好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

7、团结协作能力。

绿化养护 城市公共绿地、专用绿地、交通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主题公园等的的养护管理等工作。 1、具有城市公共绿地养护管理的能力;

2、具有单位附属绿地养护管理的能力;

3、具有居住区绿地养护管理的能力;

4、具有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主题公园的养护管理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

园林植物

生产 园林植物育苗;花卉生产。 1、具备通过嫁接、扦插等方法育苗的能力;

2、具有花卉生产的能力;

3 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确定行动领域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按照工作过程要求序化知识、能力和素质,是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物,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在陈述性知识总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增加经验以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正确梳理、总结各个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并按照工作性质相同、行动维度一致性原则,将典型工作任务、能力整合归纳,形成综合能力的行动领域。我院同宁夏林业研究所(有限公司)、银川市园林局、天地缘锦绣园林花卉有限公司等20 家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一起,对职业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归纳,将本专业34个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为10个行动领域,即园林测量、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苗木生产、园林植物生产、园林植物识别、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园林工程施工、园林绿地养护。

4 将行动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

解构原有学科型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行动领域课程体系,将10个行动领域转换为17个学习领域(课程),即园林植物及识别、园林美术、园林测量、园林植物环境、园林欣赏、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设计初步、园林规划设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Ⅰ、计算机辅助设计Ⅱ、园林苗木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插花与花艺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其中,以园林规划设计、花卉生产技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工程制图、园林工程施工5 门课程为例,其学习内涵如下:

5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按学生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的形成过程及园林技术专业“项目导向、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基础学习领域、专业核心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学习领域以及顶岗实习共同构成的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5.1 第1阶段(第1~2学期)

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基本能力,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园林植物及识别》、《园林美术》、《园林测量》、《园林植物环境》、《园林欣赏》6门专业基础类学习领域课程,根据岗位的基本要求进行课程重构,选择合适的载体设置学习情境,使学生掌握岗位所需的专业基本能力,为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5.2 第2阶段(第3~4学期)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及专业拓展能力。开设有《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设计初步》、《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花卉生产技术》、《园林植物育苗技术》、9门专业核心学习领域的课程以及《园林建筑》、《园林机械的使用与维护》、《插花及花艺设计》4门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的课程。

5.3 第3阶段(第5~6学期)

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依托校外实习基地,结合岗位工作进行综合性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学校定期指派教师了解学生顶岗工作情况,聘任企业技术骨干、中层管理人员和专家为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

6 结束语

6.1 构建园林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的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的学科型课程体系,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更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

6.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受到了行业、企业专家的一致好评,其中《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被评为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

6.3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已经应用于教学过程,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提升,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基金项目:宁夏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校内课题

参考文献:

[1] 黄先平,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化工装备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12月(中旬)第09卷第35期总第232期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例4

其次,在园林设计教学中,依然是传统的、单一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讲授占据了主导地位,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及理论灌输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极其有限。因此,园林景观设计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传统的陈旧、落后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我们应当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从而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园林设计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使园林设计专业走向现代化和最优化发展方向。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园林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整合

(一)使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能使抽象的图纸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由于多媒体课件“自身的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等特点的影响,使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应用过程与传统的教学或者一般的电化教学过程有所不同。”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对设计图稿、模型等进行观摩,加深对本学科的理解。

园林设计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道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览区域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的造型特点、园林景观空间、园林建筑等方面的知识。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教材文字符号的表述和教师手绘作图的现场演示,借助语言、黑板、粉笔、挂图等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的局限性,而且因为环境差异和各种条件所限,无法实现让学生在任意时间和设计的任意阶段“走进”园林,从任意视角,来观察和体验设计作品,感受空间、尺度、材料、质感,更无法有机、整体地去体验园林设计。

学生只能通过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来想象,课堂信息传递少、教学效果差,非常不利于学生对园林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园林设计理论体系科学的构建。因此,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课堂上展示出虚拟案例场景,直观地进行园林教学。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在符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能很好地做到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逻辑严密,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清晰呈现教学内容、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应用数字虚拟技术教学手段

数字技术、虚拟技术使宏观的园林景观微观化。对建筑外部空间的规划及设想的视觉传达是园林设计的主要命题。这一任务小可以是小型绿地、小游园等工程,大可以到投资几千万的城市重点景观道路的绿化工程、大型立交桥的绿化工程等。这类大型设计和工程,在数字化技术运用之前,除非实地考察和测量,否则无法让学生身临其境。虽然实地观摩是园林设计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因为条件所限,况且也无法做到凡景必观、凡景必览,矛盾也由此而生:一方面学生需要实地观摩学习,另一方面是条件所限无法实现。数字虚拟技术的出现让这一矛盾迎刃而解。它能够将教学涉及的工程案例进行直观展示,将本来占地很广的、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勘查、组合的宏观景观设计微观化,即使学生足不出户,也能将庞大的工程尽收眼底,节约教学运行成本,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数字技术使抽象设计形象化。园林景观设计的数字化技术实际上是运用图像化、图形化手段展示园林景观实景的一种方式。它采用各种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将复杂的景观设计内容具象化、图像化,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动态的、全方位的虚拟园林景观,并多角度、多层面地欣赏园林造景中的各个景点。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园林景观进行三维建模,制作数字化模型,全面、详细地描述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出来的整体的美学特征,营造独特的环境氛围等,从而使园林景观更加直观化、生动化。

数字技术能创建园林设计效果的可预见性。学生可以应用数字虚拟技术创建虚拟园林,将理解吸收后理论的园林设计转变成可视的、生动的景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可以将采集回来的现场信息,根据功能需要、艺术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转换成相应的计算机数字信息,勾勒出大致的设计意图(立意)。创意园林设计意图,将平面的AutoCAD二维图形,转成标准数据文件格式传给三维建模3dsMAX等软件,进行模型制作,来探求环境分布关系和空间分布关系,从而判定设计合理与否。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在艺术构图技法上考虑统一、变化、尺度、比例、均衡、对比等原则,同时可以演绎园林建筑和园林景观在时与空、形与色、以至有声有色的立体空间塑造上的匠意独具。

(三)倡导基于Internet的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在园林设计教学中的另一个应用目的是大力提倡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在专业中的自主学习,尤其是以Internet为基础的探究式自主学习。探究式自主学习的思想最早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将其进一步发展的是美国学者萨奇曼(RichardSuchman)。萨奇曼认为,在教学中应当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切实获得在真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Internet本身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各种类型的园林设计网站、园林专业虚拟图书馆、园林类电子书刊,以及种类繁多的其他专题网站、专题新闻组等,被称为异常巨大的信息海洋,能够满足学生用户随时随地共享。因此,开展基于Internet资源的探究式学习,使园林设计专业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种相关信息,并在加工处理各种资源信息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由于这种以Internet为基础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了我们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将话语权重新交还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且积极的地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方面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基于Internet资源自主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领域倡导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在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采用任务驱动与项目组合教学

园林设计中的项目和任务驱动型教学方式也被称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将园林设计课堂理论教学和园林实际项目实训有机结合起来,目的是改变以往的只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传统方式。教学过程也被有机划分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使用任务驱动法首先确定学生要完成的项目,将实际工程效果作为最终检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将教室与工程现场进行融合,让学生去感受项目与情景教学的氛围,使他们既能学到课本知识又可以把学习到的园林设计工作技能切实提高,并加强其今后的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教师通过前期的对园林设计行业、园林设计各企业的调研、吸取一些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经验,根据园林工程设计专业各岗位特点,在充分了解、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体系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结合选用教材内容以及相关专业学科的知识体系,将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划分成若干个可执行性较高的教学项目,运用任务驱动,来完成教学目标。课程采用六个环节构成完整体系并组织教学过程:即情景导入、任务提出、任务分析、知识点引入、任务实施、总结分析。首先是情境导入。指导者即教师,先以某种形式将学生带入一个具体的工作情境,据该工作情境分析其涉及的实践应用情况。第二是任务提出。指导教师须向学生说明需要完成的特定课题设计或设计要点的把握,如园林小品的设计。第三是任务分析。根据提出的学习任务,去仔细分析完成任务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点及技能技巧点。第四,知识点引入。根据对具体任务的分析和充分提炼,引入学生需要掌握的各种理论知识点及能力与技巧。第五,任务实施。通过具体知识点的掌握,将提出的项目与任务投入实际的设计实施工作中。最后是总结分析。各项具体任务实施完成之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最终实施的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在总体上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设计效果评图及知识和技能点的总结。特别是针对本专业的学科知识点的衔接及组成部分作必要的说明,如园林小品设计在园林整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等,注重专业知识体系的衔接。从而将有机的学习与应用相结合,把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有效的成果展示。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例5

其次,在园林设计教学中,依然是传统的、单一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讲授占据了主导地位,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及理论灌输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极其有限。因此,园林景观设计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传统的陈旧、落后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我们应当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从而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园林设计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使园林设计专业走向现代化和最优化发展方向。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园林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整合

(一)使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能使抽象的图纸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由于多媒体课件“自身的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等特点的影响,使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应用过程与传统的教学或者一般的电化教学过程有所不同。”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对设计图稿、模型等进行观摩,加深对本学科的理解。园林设计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道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览区域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的造型特点、园林景观空间、园林建筑等方面的知识。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教材文字符号的表述和教师手绘作图的现场演示,借助语言、黑板、粉笔、挂图等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的局限性,而且因为环境差异和各种条件所限,无法实现让学生在任意时间和设计的任意阶段“走进”园林,从任意视角,来观察和体验设计作品,感受空间、尺度、材料、质感,更无法有机、整体地去体验园林设计。学生只能通过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来想象,课堂信息传递少、教学效果差,非常不利于学生对园林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园林设计理论体系科学的构建。因此,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课堂上展示出虚拟案例场景,直观地进行园林教学。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在符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能很好地做到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逻辑严密,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清晰呈现教学内容、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应用数字虚拟技术教学手段

数字技术、虚拟技术使宏观的园林景观微观化。对建筑外部空间的规划及设想的视觉传达是园林设计的主要命题。这一任务小可以是小型绿地、小游园等工程,大可以到投资几千万的城市重点景观道路的绿化工程、大型立交桥的绿化工程等。这类大型设计和工程,在数字化技术运用之前,除非实地考察和测量,否则无法让学生身临其境。虽然实地观摩是园林设计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因为条件所限,况且也无法做到凡景必观、凡景必览,矛盾也由此而生:一方面学生需要实地观摩学习,另一方面是条件所限无法实现。数字虚拟技术的出现让这一矛盾迎刃而解。它能够将教学涉及的工程案例进行直观展示,将本来占地很广的、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勘查、组合的宏观景观设计微观化,即使学生足不出户,也能将庞大的工程尽收眼底,节约教学运行成本,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数字技术使抽象设计形象化。园林景观设计的数字化技术实际上是运用图像化、图形化手段展示园林景观实景的一种方式。它采用各种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将复杂的景观设计内容具象化、图像化,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动态的、全方位的虚拟园林景观,并多角度、多层面地欣赏园林造景中的各个景点。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园林景观进行三维建模,制作数字化模型,全面、详细地描述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出来的整体的美学特征,营造独特的环境氛围等,从而使园林景观更加直观化、生动化。数字技术能创建园林设计效果的可预见性。学生可以应用数字虚拟技术创建虚拟园林,将理解吸收后理论的园林设计转变成可视的、生动的景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可以将采集回来的现场信息,根据功能需要、艺术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转换成相应的计算机数字信息,勾勒出大致的设计意图(立意)。创意园林设计意图,将平面的AutoCAD二维图形,转成标准数据文件格式传给三维建模3dsMAX等软件,进行模型制作,来探求环境分布关系和空间分布关系,从而判定设计合理与否。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在艺术构图技法上考虑统一、变化、尺度、比例、均衡、对比等原则,同时可以演绎园林建筑和园林景观在时与空、形与色、以至有声有色的立体空间塑造上的匠意独具。

(三)倡导基于Internet的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在园林设计教学中的另一个应用目的是大力提倡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在专业中的自主学习,尤其是以Internet为基础的探究式自主学习。探究式自主学习的思想最早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将其进一步发展的是美国学者萨奇曼(RichardSuchman)。萨奇曼认为,在教学中应当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切实获得在真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Internet本身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各种类型的园林设计网站、园林专业虚拟图书馆、园林类电子书刊,以及种类繁多的其他专题网站、专题新闻组等,被称为异常巨大的信息海洋,能够满足学生用户随时随地共享。因此,开展基于Internet资源的探究式学习,使园林设计专业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种相关信息,并在加工处理各种资源信息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由于这种以Internet为基础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了我们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将话语权重新交还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且积极的地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方面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基于Internet资源自主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领域倡导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在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采用任务驱动与项目组合教学

园林设计中的项目和任务驱动型教学方式也被称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将园林设计课堂理论教学和园林实际项目实训有机结合起来,目的是改变以往的只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传统方式。教学过程也被有机划分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使用任务驱动法首先确定学生要完成的项目,将实际工程效果作为最终检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将教室与工程现场进行融合,让学生去感受项目与情景教学的氛围,使他们既能学到课本知识又可以把学习到的园林设计工作技能切实提高,并加强其今后的实际工作能力。专业教师通过前期的对园林设计行业、园林设计各企业的调研、吸取一些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经验,根据园林工程设计专业各岗位特点,在充分了解、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体系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结合选用教材内容以及相关专业学科的知识体系,将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划分成若干个可执行性较高的教学项目,运用任务驱动,来完成教学目标。课程采用六个环节构成完整体系并组织教学过程:即情景导入、任务提出、任务分析、知识点引入、任务实施、总结分析。首先是情境导入。指导者即教师,先以某种形式将学生带入一个具体的工作情境,据该工作情境分析其涉及的实践应用情况。第二是任务提出。指导教师须向学生说明需要完成的特定课题设计或设计要点的把握,如园林小品的设计。第三是任务分析。根据提出的学习任务,去仔细分析完成任务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点及技能技巧点。第四,知识点引入。根据对具体任务的分析和充分提炼,引入学生需要掌握的各种理论知识点及能力与技巧。第五,任务实施。通过具体知识点的掌握,将提出的项目与任务投入实际的设计实施工作中。最后是总结分析。各项具体任务实施完成之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最终实施的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在总体上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设计效果评图及知识和技能点的总结。特别是针对本专业的学科知识点的衔接及组成部分作必要的说明,如园林小品设计在园林整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等,注重专业知识体系的衔接。从而将有机的学习与应用相结合,把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有效的成果展示。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例6

《园林美术》是风景园林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实践性较强,由于学生没有系统的美术基础,因此普遍觉得难度高,如何从提高学生的美术造型基础学习的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一直探索的课题,根据农林院校的实际特点,围绕如何将教学理念切实地转化为教学行为,以风景园林为方向开展面向园林专业的园林美术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

一、面向园林的园林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国园林教育的任务是大量培养园林设计师,在园林设计、园林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探索出:园林背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新模式,从学生想学什么,怎么样能学好的角度出发解决教师怎么教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

1.园林美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园林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描绘园林景观的教学需要依次展开,包括:园林素描、园林速写、装饰色彩、园林景观手绘等四个主要教学环节。为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本课程知识模块采取取长补短、技能复杂程度逐渐增加的原则。

“园林素描、速写”以风景园林为主要描绘对象,从简单风景写生开始,由简入繁地过渡到复杂景观园林铅笔素描、速写。此教学环节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培养学生科学而正确的观察方法;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理论和园林设计基本的造型技法;体现速写线条所形成的点线面的长短虚实、疏密节奏的变化规律;提高对特定场景快速而概括的主观处理能力;培养对景观结构体面转折的理解与设计表现能力。

“装饰色彩”运用装饰色彩基本规律知识,从小画幅的园林装饰色彩练习开始,逐步掌握色彩基本关系的设计表现和对色彩基本技法的深入研究。在这一教学环节,在培养装饰色彩修养的同时,进一步强调设计画面色彩整体关系在“基本装饰层面”上的控制能力的培养,为园林景观设计手绘的教学奠定相应的装饰色彩学方面的理论基础和技法保障。

“园林景观手绘”教学是对前面三个教学环节的总结和整合,以不同场景氛围的园林景观为主要描绘设计对象。采用铅笔、钢笔线条和设计色彩装饰块面相互结合的形式,强调对画面整体性色调的把握。教学环节紧扣园林设计专业课程的需要,不断提高画面基本设计色彩的主观性的概括处理能力,以简洁而快速地强化对美术基础与园林设计专业之间在审美和技法方面内在联系的认识,切实为园林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提供具有园林专业特色的重要美术基础。

2.园林美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围绕着园林美术设计专业课程的需要,教学改革主要采用了“四步教学法”进行实施,其主要内容基本如下:

(1)示范讲解——范图分析与课堂示范相结合

在各教学环节的课堂讲解中,着重针对具有代表性的范图联系园林手绘甚至园林专业设计的需要,就构图造型、结构透视、空间层次、表现技法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比较,以使学生有一个相对感性而明确的阶段性的学习目标。教学中的范图分析讲解显示了极为显性的启发意义,为学生分析理解和认知优秀作品提供了感性化的参考标准。

(2)技法步骤——技法步骤与教师经验相对应

技法基础是保持学习兴趣和画好一幅画的重要保障,技法步骤知识是课堂理论讲解和作业讲评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课堂内外,在不遗余力地阐述和分析技法步骤理论知识的同时,对于部分环节的讲解,教师要及时结合自身的作画经验对应比较、细致阐述,以切身感受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理论上的技法步骤,积极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丰富学生认识和理解的途径,为园林美术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在基本技法上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3)读画摹写——模仿探索与研读分析相印证

本环节主要由学生作为课内与课外作业进行独立完成,作为教师则针对学生摹写作业给予一定的启发性评语。在示范讲解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正确的观察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运用已知的理论知识深入而全面地针对自己选定的范图研读分析,教师强调了对于铅笔、钢笔线条和色彩块面之间组合关系的研读分析与模仿探索,强调了对于园林素描和色彩结合互生的练习与体验。

(4)景观实践——实践写生和学生专业相联系

实践写生是检验或深入认识自身美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法的重要方式,是基础美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课堂讲解之后,随即进行相应的实践写生教学。教师要求课堂内外的作业做到同步化,课堂写生和课外摹写之间的比照对应、取长补短,现场感受和摹写经验的对应思考,保障了学生学习效率的事半功倍。

二、园林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风景园林专业的快速发展给园林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园林景观设计人才是对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永远的挑战[1]。几年来的园林美术教学实践总结,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进度、教学效果等方面,显示了园林美术专业性特色,加强了园林专业美术基础教学与专业设计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优化了园林美术作为园林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形式,和谐了教学过程的教与学的基本关系[2]。园林美术教学满足了园林专业设计课程的需要,尤其为更好地完成设计课程的徒手绘制设计图表现能力奠定了重要的美术基础,为学生毕业后的园林设计事业发展奠定了切合实际需要的工作基础。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校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Y1102049

[参考文献]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例7

(一)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段式、两联动”就业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三段式指学生能力培养,分三阶段展开,即是第一阶段在校内培养绿化养护能力(实践教学与教学实习完成);第二阶段在合作企业的施工和设计项目中培养施工组织、设计能力(顶岗实习完成);第三阶段在预就业单位培养社会工作能力(预就业实习)。两联动指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广泛与企业合作,每个教学年度开始前向企业征召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施工项目,即企业施工项目等于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工程任务联动,实践教学时间随工期机动,第一二学期教学实习为主的时期为一期联动;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为二期联动;最终实现就业能力递进。

(二)“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方式

“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在发展改革过程中获取的重要成果,是综合行业工作程序,以园林工程项目工作全过程为载体,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由浅入深的能力培养规律而形成的。其中理论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约占总课时量的50%,技术技能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合计约占总课时量的50%。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约占技术技能教学课时的60%。

1.第一学期以理论学习为主,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为学生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第二学期为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及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学期,根据季节以企业的项目任务为载体,加强技能学习,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时期,教学实习主要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及昌吉周边苗木生产企业基地等单位。结合企业生产需求,进行生产任务(项目)与课程内容的高度结合,实地技能学习和操练,通过1~2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将掌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的技能,能够承担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植物养护”岗位工作;而此时,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知识和技能又是学生3~6学期要学习的知识的基础。这一时期的教学实习即为第一阶段“联动一期”。

3.第三学期为专业及专业核心课学时时期: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场、实训室完成初级训练。

4.第四学期主要为顶岗实习教学时期,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外58家合作企业,使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具体岗位,完整地完成企业中的一个园林工程项目,进行技能学习、技能检验与行业实践。并且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所学技能相互融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5.第五学期为专业拓展课程阶段,充分凸显行业发展趋势和具体岗位要求。

6.第六学期学生进入预就业实习阶段,确定自己的就业岗位和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这个时期为“联动二期”,也是学生社会工作能力形成期。

二、以“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设计开发课程

(一)校企合作构建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深入开展职业岗位调研,凝练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将国家绿化工、花卉工、预算员、绘图员、施工员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现工学结合、课证一体的课程体系。

1.加强课程开发,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标准。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之上加大了各门课程的开发,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设计,按照每门课程在典型工作任务中所处的环节设置相应的知识内容,根据真实工作过程设计相应的情景进行教学,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过程不脱节。

2.深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实践技能考核为主、理论考试为辅的成绩评价体系。打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训项目进阶式通道,以精品课程为支撑,合理划分实践课程体系,形成从基本技能逐步向核心技能提升的进阶式实践课程体系。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合并课程间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实训教学时间,突出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课程设置科学性、实用性、前沿性、综合性的统一,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园林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及核心课程

依据企业调研及校园绿化、嘉禾新居绿化工程实施操作,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模式,对职业工作岗位学习领域的教学任务分析,由岗位群—主要岗位—典型任务—核心技能—核心课程—课程群,开发课程和核心课程。

1.岗位群。

园林植物生产管护岗位群、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位群、园林规划设计岗位群;主要岗位是园林植物培育养护管理岗、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岗、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施工内业岗、景观设计岗。

2.核心技能。

园林植物分类识别技术、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园林植物培育土肥水管理技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植物育苗技术、施工放线、管网布设、大树移栽、识别工程设计图、常用工程材料识别、编制园林工程流水施工组织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网络图计划编制、园林工程招投标文件编制、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园林工程施工图工程量计算、园林工程各项工程量计算规则、园林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编写、园林设计平面图绘制、园林施工图绘制。

3.核心课程。

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园林花卉栽培技术。

4.建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21门,其中,专业基础课10门,包括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制图、园林测量、草坪建植与养护、园林美、园林苗圃、园林植物学、园林文件撰写、园林建筑技等;专业核心课程7门,包括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花卉栽培技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等;专业拓展课程4门,包括园林法规与标准、插花与花卉装饰技术、园林景观效果图制作、园林史;公共基础课程9门,包括英语、体育、就业指导、应用文写作等。

三、“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条件

(一)“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配备与建设

高职院校的优势就在于创建与众不同的、跟踪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这就有赖于一支由学术人才、技术人才领衔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坚持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方针,采取校企合作选派专业教师到施工、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带头实践锻炼;同时引进校外“双师型”教师(即外聘兼职教师)。选聘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经验丰富、懂得教育理论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辟专业建设有效途径。目前专业教师团队已有33位专兼职教师,其中,专职教师11人,占30%,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22人,占70%。

(二)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如何与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互惠互利合作运行机制,是示范性院校建设的突破点。为此,我们制定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并做如下工作。

1.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和权利,从制度上给予保障。

2.利用专业技术优势与合作,实施科技攻关、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3.利用企业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实施互兼互聘。

4.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与专业教师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监控专业和课程建设。

5.定期召开一次校企座谈会:探讨专业建设;解决顶岗实习中合作教学管理问题;宣传学校专业建设发展概况,发放职业教育理论文章,使企业了解、认同学校,支持职业教育。

(三)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与建设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先后建成实训室3个:《园林制图室》、《园林规划设计室》、《花卉装饰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场2个:《园林植物养护实训场》、《园林工程实训中心》。在教师教学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2.校外实训基地条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群,目前已有51家校企合作企业,确保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带薪顶岗实习半年以上,为专业教学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例8

1 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各大中城市在经济建设取得瞩目的成绩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居住条件下降等现实问题。近年来,在城市整体规划中,政府相关部门及人民群众越来越多的将目光投向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既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改善了人们居住条件。但在园林施工管理中,由于人为、自然、环境等原因,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管理理念相对落后,难以符合时展的要求

我国园林工程行业起步较晚,只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并且缺乏相应的管理理念研究与探讨。目前,园林施工管理中所通用的管理理念多是借鉴发达国家所总结出来的,虽然施工单位进行了客观的改动和修复,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与施工管理实际工作不相适应的部分,如果强制性的加以应用,必然起到“事倍功半”的相反效果。先进的管理理念是进行有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必要保证,而纵观现行的园林施工管理理念,普遍存在相对落后,缺乏科学性、客观性的现象,难以符合时展的要求,对于园林工程中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是极其不利的,必须及时进行改进与完善。

1.2 施工管理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

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在管理方面的发展与进步,都需要有先进科学技术和理论作为支持和保障,否则都将面临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的现象。园林工程的技术应用多集中于工程的前期设计、资金预算、施工工艺、安全防护、竣工验收等阶段,而相对忽略了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这必将严重制约园林施工管理的改进和完善。在一项园林工程建设工程项目中,无论拥有多么具体、多么完美的设计方案,都只是一堆毫无实际意义的文字和若干预想图片的材料,只有通过施工人员的具体操作,才能建设出实实在在的园林景观,所以,施工管理过程与必要的技术支持这是分不开的。

1.3 专业施工人员素质普遍较低,难以全面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

园林工程项目中,对于专业施工人员素质的管理是绝对不容忽视的。社会上很多人片面的认为园林工程项目只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施工人员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和能力。同时,由于园林工程利润可观,致使大量素质不高的个体园林工程施工人员涌入园林绿化行业。由于园林工程施工人员素质普遍较低,难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更谈不上全面体现园林工程的设计思想了。

2 改善园林施工管理的工作要点

若想深入分析和总结园林施工管理的工作要点,就必须从技术问题与施工人员管理问题两方面入手,这样才能找到有效的突破口。

2.1 园林施工管理中的技术问题

园林工程项目立项、规划、预算、审核、工程施工管理、竣工整个流程,都是环环相扣的,任何环节都不允许出现丝毫的闪失,否则有可能导致整个工程项目的失败。在园林施工管理工作中,有许多问题是需要工程参与各项加以关注和重视的,其中园林工程施工环节中的技术施工管理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其直接关系到园林工程的整体景观效果和工程的质量等问题。

园林施工管理中的技术问题是一项多方面、相对复杂的具体工作。园林施工管理人员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工作能力,并结合气候、环境、气候、温度、资金等多方面因素,认真、合理地做好园林施工管理的技术组织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同时,园林施工管理中还要结合园林工程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组织形式,还要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工程施工工艺。

2.2 园林施工管理中的施工人员管理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园林施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施工管理,而园林施工管理的主要对象则是施工人员。园林施工项目是通过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辛勤努力和刻苦的工作,而最终达到建设目标的。园林施工单位只有拥有了一支具有创新意识、纪律严明、乐于学习、善于探索的工程施工管理队伍,才能确保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园林施工项目。

目前,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普遍较低,难以满足现代化工程施工管理作业的高标准、严要求。由于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领悟和执行工作任务的能力也普遍较差,工程施工管理单位必须注重对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培训与教育,以提高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确保项目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 我国园林施工管理的科学发展

现代社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全新时代,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注重科学发展的理念,否则都必将面临被时代所淘汰的境遇。我国园林工程是伴随着城市建设而逐渐兴起的一个行业,其发展时间较短,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总结了一些施工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但是难以满足园林工程行业发展需求的。我国园林施工管理要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和迈进,既要符合时展的需求,又要满足行业的整体发展需要。我国园林施工管理的科学发展,要注意从以下几点做起:

3.1 加强园林施工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

目前,高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各行业专业管理人才、技术人员的教育与培养,而对于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则相对较少,尚未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和专业,这是高校教育在今后发展中所必须加强和引起重视的一个学科内容。在高校逐步加强对园林施工管理专业人才教育的同时,园林工程相关管理部门和单位也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的岗前教育和在职培训,教育的内容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及时解决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3.2 强化园林施工管理的理论研究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例9

园林美术课程是园林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以美术绘画技法为教学基础,培养学生艺术地表现园林设计思想和园林规划设计图,由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造型能力。园林美术教学过程,也是学生艺术修养循序渐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不断扩展的过程,是融绘画和园林规划设计为一体、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园林美术课教学的效果,不仅决定着学生园林景观手绘的表达能力,还将会影响到学生后期设计作品水平的高低。

1绘画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

园林艺术是一种依照美的规律来改造或创造园林环境,使之更自然、更美丽、更符合时代与社会审美要求的艺术创造活动。一个园林设计者应该具备一定的审美水平、艺术修养和生活积累,以及表现设计意图的技能。

1.1对园林设计方案的影响

园林审美与中国传统文学、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园林设计图也受到传统楼阁绘画的影响,依此来营造一种画境。中国优秀的古典园林之所以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园林设计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密切关系上。一个园林工作者的美术修养影响着他的造园水平,园林艺术设计中,造园师会以绘画的艺术手法为基础,在布局和造景理论上借鉴绘画艺术,对自然的追求始终以意境的表达为核心,巧夺天工,使园林成为人化的风景。而绘画艺术本身就有着独创性的艺术审美情趣,二者的艺术审美情趣是相通的,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被称之为“文人写意山水派”园林,可见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之大。正是一些文人画家参与营造设计,中国园林的设计原则遵循着“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规律,重在诗情画意,追求含蓄之美,以创造诗情画意为园林设计的核心,使之成为一个有主次、有烘托、有呼应、有多样统一的完整布局的艺术品。因此,园林就有了比自然美,比生活美更浓缩、更精炼的艺术美,园林景观中处处体现着绘画艺术的意境。

1.2表达园林设计意图

园林设计图主要包括总平面图、鸟瞰图、局部效果图、道路铺装图、植物效果图等。这些图纸在进行手绘时采用的是焦点透视的绘画表现手法,通过线条、明暗、造型、色彩等绘画语言,以素描、速写、水彩、水粉、国画、油画等形式进行表现,是设计成品的效果表现,是传达园林景观设计的最佳方法。一名合格的园林设计者,即便有较高的设计天赋,如果不会用手绘表现设计意图,那么在工作中也会面临困难的局面。在如今电脑普及的时代,计算机辅助设计亦占有较大的比重,但电脑终究不能代替人脑,设计师的表达意识、直觉等灵感是转瞬即逝的,电脑未必能快速抓住这一灵感,只有手绘能将人脑中的地形、建筑、山水等园林要素的组合,在纸面上迅速记录下来,再经过后期整理清楚地表现出来,而且绘制的同时能融入 设计者的个人情感,体现出设计者的绘图风格,从而更具人性化和美感。设计者大脑中美妙的亭台楼阁,浸润婉约的小桥流水,“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灵动曼妙的园林秀雅风光,通过画笔传递给观者。所以,绘画目前仍然受到设计师及爱画者的青睐。

2园林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其一,学生的美术起点低,教学要求过高。园林专业学生多为没有美术基础的理科生,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园林画技法,这就要求学生短期内要掌握绘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果按照传统方法教学,将难以达到这种水平。学生如果在短期内掌握不了这么多技法,就会使学习的热情有所下降。

其二,大班教学,不便个别辅导。传统美术教学中以小班教学为主,人数在20人左右,便于一对一的辅导。但园林专业学生一个班的人数一般远多于20人,按传统美术教学方式,教师示范时不能顾及所有学生,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效果不佳。

其三,授课内容覆盖面广,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园林美术以表达园林效果图为主,不同于传统绘画的范围广,任何内容都可表现,但目前的园林美术教材囊括的范围较广,课程内容与园林专业的方向脱节,学生感到很迷茫。

鉴于以上情况,园林专业美术课程必须结合学生实际,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导向,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专业服务,探索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明确园林美术教学内容的专业指向性,将园林美术教学与后续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让学生具备表现形体结构、空间透视、构图等素描知识,以及认识色彩、感受色彩、调配色彩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3教学改革建议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园林美术教学,如何配合园林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发展,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无论是园林素描,还是色彩,在教学内容和表现方法上,都要与传统美术教学有所区分,将课程内容进行精简、筛选,重点放在与专业相关的园林元素及园林景观的练习上,使其具有鲜明的为园林专业服务的特点,总体应分三个步骤进行。

3.1素描基础知识训练

这部分的内容包含美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法。理论知识的学时安排根据专业要求,应大幅缩减美术史、名作赏析等美术专业知识的学时比例,注重园林专业绘画所需要的透视、结构、造型、线条、构图等知识地讲解,园林作品的欣赏及文化底蕴的讲解,可在绘制园林单体元素和景观效果图的练习中逐渐渗入,在学生练习过程中结合所画内容进行渐进式的熏陶感染,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这样不仅对实践教学有所帮助提高,也使理论知识不至于抽象枯燥。

技法课是园林美术的重中之重,但在教学内容上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不能对传统绘画技法课的内容全盘接收。园林美术的基本技法应从石膏几何体开始画起,到静物结束。在训练内容上减掉传统绘画教学中与专业无关的石膏头像、人物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等课程。在表现形式上弱化传统教学中调子素描的练习,以结构素描练习为主。因为结构素描摒弃了调子素描中光影的干扰,缩短了绘制时间,注重形体结构及线条表现的练习,符合园林专业绘画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通过用结构素描来进行石膏几何体和静物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透视规律,形体比例、结构、构图法则及线条表现力等基本技能,让学生有意识地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空间概念的建立,为满足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的技术性要求奠定综合训练基础。

3.2单体园林元素效果图的表现

单体园林元素包括园林建筑类、植物类、山石水体类等构成园林景观的各单体要素,它们是园林景观的基本物质基础。单体园林要素的不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和效果,点缀着园林的情感意境,这部分内容的练习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单体园林元素的练习要求用素描线条表现各单体园林元素的造型特征及材质,用色彩强调材质及各元素的不同颜色特点。所以,单体园林元素的素描表现适宜用素描的形式之一速写来进行,色彩的表现选用钢笔淡彩的形式进行。单体园林元素的练习,改变了传统风景画教学的一开始就画整体景观的方法,降低了园林专业学生的学习难度,能与后续专业课程相衔接,尤其是单体元素中建筑和植物的练习,初步奠定了《园林制图》《园林建筑》等课程的绘制能力,使教学具有专业针对性。

结构素描通过基础的几何石膏体和静物练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形体结构比例和一定的线条表现能力,再进行单体元素练习。这部分内容以钢笔画的形式来表现,这样能提高学生绘画的速度,训练表现力和创造性思维,符合园林专业快速表现以及传达设计意图和理念的要求。色彩教学也须针对专业特点,减掉基础的静物、石膏像、人物等画法练习,直接进入园林元素画法练习,以钢笔淡彩的形式进行表现。工具选用水彩,因为水彩比较容易掌握和控制,真实感强,易于接受,能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的色彩表现力,是园林专业初学者学习色彩画的基础和必经之路。

3.3园林景观效果图的表现

园林景观效果图是设计者对景观效果的设计意图和构思进行形象化再现的形式。这部分的内容是前面知识学习的整合与运用,这一训练已进入到学生自己完成风景画的创作阶段。园林景观效果图的内容包括平面图、透视图和鸟瞰图,素描的表现手法仍然是钢笔画,色彩先进行水彩钢笔淡彩画法练习,后进入马克笔淡彩画法(可用彩铅笔进行辅助绘制)。通过单体园林元素和景观效果图的水彩画法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色彩的绘画技法后,再进行马克笔淡彩的训练,使课程循序渐进地衔接起来,利于学生理解、接受。马克笔的快速表现能力是其他色彩画所不能比及的,且马克笔作图快速便捷,色彩剔透、着色简便、笔触清晰,给人一种随意、自然、生动、轻松之感,在园林表现图的色彩表达上具有很强的优势,是设计人员所青睐的绘画工具。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例10

第一学年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的方法能力。第一、二两个学期,工作日的每天上午学生进行必要的人文素养、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下午和周六周日的部分时间,到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进行必要的生产劳动实践,参加企业培训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等实践活动。通过一年的学习和专业实践,一是使学生初步接触专业,初步了解岗位职责,并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二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做准备。

第二学年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技能”的专业能力。第三、四两个学期,学生进行职业基础课程、职业课程和职业必备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学年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社会能力。第五、六两个学期,学生到企业参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在一年的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习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实习企业的工作人员一起对学生的某些岗位技能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扎实掌握专业技能和岗位技能,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地基础。学生综合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要素的整合状态。专业能力是指从事本专业活动所需具备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方法能力是指从事本专业活动所需具备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本专业活动所需具备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以积极态度对待人生。[7]

2“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方案分三个主要部分,一是专业课程设置方案,二是职业技术课程标准,三是实践教学、课外活动安排及要求。[8-10]课程设置方案分基础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实践训练模块四部分。基础模块又分二个子模块,一是文化基础子模块含两课、体育、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语文、环境资源概论课程,368学时;二是专业基础子模块含绘画基础、园林植物栽培基础、园林规划设计基础、园林设计初步课程,304学时。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又分三个子模块,一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子模块含园林树木、花卉栽培、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种苗生产技术课程,272学时;二是园林规划设计子模块含园林建筑、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256学时;三是园林工程与施工管理子模块含园林工程、叠石造山工程、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施工管理、园林工程监理课程,208学时。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160学时,每个学生根据到企业实习岗位可选择相应的5门选修课程,在第三学年由教师分组安排上课。实践训练模块含园林植物栽培实训、园林规划设计实训、园林工程施工实训300学时,由教师进行分组实训指导,并进行技能考核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一是建立起一套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职高专园林技术专业“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建立起与该模式配套的考试考核机制和运行管理的体制机制;三是进行相应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四是探索与该模式配套的教学方法。环资学院以能力为本位,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对园林技术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以及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的改革探索,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

3“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案实施的成效

项目实施了五年,环资学院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3.1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晰

践行“自强不息、明德树人”的校训,培养职业素质好,敬业精神强,掌握较强的专业理论基础,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身心健康,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发展潜质的,掌握园林绿地测绘与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及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具备从事园林技术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环资学院将园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总结为五个“一”:一是“一颗心”,即具有较好的生理、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精神;二是”一张图”,即具有进行一定规模的园林绿化工程规划设计,并具备制图的能力;三是“一支笔”,即具有进行项目规划设计说明书及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相关文字材料的书写、编辑的能力;四是“一双手”,即具有把规划设计方案化为现实———园林苗木生产、管理以及园林工程施工的能力;五是“一张嘴”,即具有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用于设计、施工、生产、管理过程之中,并依据基本理论将设计方案与用户进行沟通的能力。

3.2实践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环资学院增加了实践教学占总教学时间的比例,使实践教学占总教学的时数大于50%,第一、二两个学期,工作日的下午以及休息日的部分时间,到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进行必要的生产劳动实践,参加企业培训和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或等实践活动。按照“产学研结合”思想安排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如毕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一定结合园林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每学期安排二到三周的教学实训周,直接进行园林行业技能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技能,培养劳动观念,培养全面素质,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专业教学通过采用课堂教学、实践、实习、专业技能训练、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环节完成。毕业实习的安排是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结合就业,结合专业,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或用人单位实习,一方面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考察并进行双向选择,为毕业后择业作好准备。积极探索与能力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尽可能把课堂安排在生产第一线,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结合园林工程的施工活动的季节性,把学生安排到实际岗位中,同时,部分课程的教学活动要求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增加现场教学的内容和场地,提高学生的应职岗位能力。

3.3课程教学形式更加灵活

课程是指学校为一定教育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部教育内容及进程。园林技术专业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执行是人才培养水平质量的重中之重。因此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形式上突出适用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在课程设置及内容上,突出基础理论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能力培养上,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凡是企业中用到的技能操作内容,都会在教学中有所安排。课程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包括现场情景教学、多媒体课件、讲授、讲解、讨论、实操、演示、模拟角色、课程设计等。课堂教学实行讲练结合,对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实行实例教学和案例教学。如《园林植物栽培》课程这门课,在教学中主要安排学生到院苗圃地参加园林植物的培育工作,把课堂讲授的内容重点安排在生产第一线。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形式上有技能训练,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案例分析,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设置了技能考核标准和方法。在具体专业能力培养上,实践内容以结合生产实际、完成一定生产任务为主,以仿真现场教学为辅。如园林植物栽培课程教学就是以负责校园内部分绿地养护为主,包括防寒、修剪等,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积极主动地结合现场实际,鼓励学生自主找生产单位,既锻炼了学生技术能力,又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在职业素质拓展课程上,以讲座、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有关技术证书的考核和考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假期到社会打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动手能力。

3.4实践教学环境更加优化

近年来,学院投入600多万元建设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校内实验、实训基地面积100多亩,有中空玻璃温室、连栋大棚、单体大棚、组培室,园林园林机具实验室等,建立了盆景制作实训室和叠石造山实训室,建有园林树木标本园、花卉标本园、苗圃等,基地建设突出了示范性、先进性并与科研、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目前,校内的实训基地除满足本专业实验、实习、实训需要外,还承担了多项省农业、省林业科研项目以及市科技局课题的研究任务。学院积极进行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扬州科农园林花卉有限公司、扬州瘦西湖公园、扬州何园、扬州金利达市政工程公司、扬州古典园林建筑公司等1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由学院和企业双方组成实践教学基地领导小组,负责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制定和落实学生实训教学计划。教师带学生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参与生产实践。

3.5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深入

环资学院秉承“自强不息,明德树人”的校训精神和“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将“素质第一”作为绿色教育的依托。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主线,始终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近年来,连续邀请名师、专家、企业人员举办专题讲座,畅谈成功心得,感悟人生真谛,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成才意识。坚持教、学、做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组织进行园林设计及模型施工竞赛。2010、2011、2012年分别组织了园林技术专业“1+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园林设计及模型施工”竞赛,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2010、2011、2012年分别组织举办学生08、09、10级园林班教学改革成果展,展览包括实习掠影、基础训练、个性展示、后期强化、生活掠影、园林规划、插花模型、工程模型等八个部分,展览充分展示反映了学生通过两年学习所取得的成果。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例11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为市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的培养理念,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人才日益满足实际岗位能力的要求,从而呈现出居高而稳定的就业率。21世纪,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对这一难题的解决,风景园林将起着特殊的作用。我国未来对具有综合素质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专业前景十分广阔。园林行业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对高职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是机遇也是挑战。高职高专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就必须结合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及学生兴趣构建合理的、有特色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

一、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制度和教学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高职高专类教育体制,而在现行的招生制度指导下,筛选出的进入职业技术院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是文化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往往在开学之前根本不知道园林是什么, 将来干什么,更不了解自己有没有园林方面的特长。

(二)教学内容急需调整

尽管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已大量普及,但仍有一部分课程没有面对职业教育的教材, 只能采用本科院校具有较高理论性的教材代替, 这显然不能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因此,真正高质量的高职高专类规划教材亟待出现。

(三)教师队伍实践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现有的职教结构普遍是一个“金字塔”式的, 一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在高职院校里为数不多,而那些忙于校外工程,没有时间备课、提高自我及教学认真而无现场实践经验的教师相对较多,这种教师结构亟待调整。

(四)学生观念落后

长期接受应试教育的学生人文素质较差, 知识面较窄, 对事物的理解也较狭隘,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创造性。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专业学习偏重于园林设计, 而忽视园林工程与施工技能, 以及相关的标准及规范、园林经济知识和现行法规等多项内容。当今园林市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流的设计人员, 更需要懂技术、懂工程管理的园林专业技能人才。此外,高职院校的学生竞争意识不强,不能正确评估自己,总感觉自己不如本科生。这便迫切要求职业院校的教育尽快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

二、课程体系建设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科涉及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具有相当的综合性和边缘性,这就要求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和完整性。要培养园林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根据现代园林特点和当今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应用能力为中心,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即公共课、专业理论课、技能实训课和选修课四大模块。

(一)公共课和专业理论课

公共课和专业理论课应立足于为技能教学服务,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不要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些课程可以进行适当的取舍和整合。比如: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土壤学》等课程整合成《植物生长环境》。把《园林建筑设计与施工》、《园林工程》和《园林施工组织管理》等课程进行适当的加强。

(二)技能实训课

把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并建立实训课课程体系,且要求实训教学占到教学总学时数的60%左右。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分学期分环节明确技能实训教学项目,学生由易到难地接受技能训练,训练内容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可自编和选编专门的实训教材。

(三)选修课

设置选修课的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可以开设《摄影技术》《园林美学》《盆景制作》《演讲与口才》《市场营销》等课程供学生选修。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

(一)转变教学思路

园林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专业口径, 培养多层次的人才将成为我们教学目标的一部分。除专业能力外, 计算机应用能力、公关能力、与人协作能力等也成为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准。教学思路应从以前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强调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让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去思考,去认识事物,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应突出技能性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技能训练,让学生接触实际,提高实践能力。例如,在《植物学》、《园林树木》等课程教学中,经常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观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实训指导与管理, 注重检查与验收。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应体现现代化

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取最新的知识,还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信息量大而且具体生动的教学信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给学生呈现大量的园林工程建设图片,可将空间移位,将丰富多彩的园林工程案例搬到屏幕上,使学生感受到情景教学。

(四)改革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

以前,很多课程理论考试全部以笔试考核为主,学生机械记忆一些知识点,往往可以考出较高的成绩,很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没有体现和得到提高,以学生能力目标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应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的中心内容。

参考文献:

[1]杨建刚.人工神经网络实用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段晓鹃.初探园林职业技术教育[J].教育科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