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厂设计论文

工厂设计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17 04:46:03

工厂设计论文

工厂设计论文例1

1.2配水井配水井平面尺寸10m×4.2m,高5.5m,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其内设两格出水井,近远期各用1格,每格出水井设电动配水调节堰门,通过管道将水配往后续的絮凝沉淀池。配水井设置溢流堰及溢流管,溢流至厂内的泄洪沟。

1.3絮凝沉淀池一期设置絮凝沉淀池1座,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池合建,远期再增加1座。单座絮凝沉淀池设计能力10万m3/d,内设1格机械混合池,2格絮凝池、2组前置平流沉淀段斜管沉淀池。

1.3.1混合池混合池平面尺寸3.2m×3.2m,总高5.1m,有效水深4.5m。混合池主要用于快速混合投加絮凝剂,絮凝剂采用碱式氯化铝(PAC)。为了加强混合效果,在混合池进水管段设置静态管道混合器,絮凝剂投加在进混合池之前的静态管道混合器上。助凝剂采用PAM,直接投加在混合池出水口处。设计负荷下搅拌混合时间37.8s,超负荷20%工况下搅拌混合时间31.8s。混合采用三叶片桨式快速搅拌器。

1.3.2絮凝池絮凝池单座平面尺寸为29.3m×17.2m,高4.8m,设计负荷下絮凝时间19.5min,超负荷20%工况下絮凝时间16.2min。折板絮凝池分为3级,参数如表1所示。絮凝池采用穿孔虹吸式排泥,穿孔排泥管直径DN200,每座絮凝池共设26条排泥管道,排泥管管端设手动、气动排泥阀各1个。

1.3.3前置平流沉淀段斜管沉淀池前置平流沉淀段斜管沉淀池单座平面尺寸为43.2m×29.3m,高5m,其中平流沉淀段长13m,斜管段长30m。平流沉淀段共分4格,单格宽7m。沉后水由穿孔集水槽收集,单格设集水槽24个,1个集水槽设孔70个,孔径25mm。在沉淀池底部设钢丝绳牵引刮泥小车,每格沉淀池设1套刮泥设备,1套设备带2个刮泥小车。每格池设4个泥斗,每2个泥斗共用1个DN200排泥管,每条排泥管管端设手动、气动排泥阀各1个。前置平流沉淀段斜管沉淀池示意见图3。

1.4气水反冲洗滤池一期设10万m3/d滤池1座,分为8格双排布置,中间为管廊,管廊的上部为值班室,内设生物预警池。滤池平面尺寸为33.7m×35m,单格滤池尺寸为12m×8.2m,滤池总高4.75m,滤料厚度1.20m,配水配气区高度0.9m,滤池滤料采用均质石英砂滤料,粒径0.95mm,不均匀系数K80≤1.3。滤池进水由沉淀池出水总槽进入滤池进水渠,经两端配水后,均匀分配至8格滤池,滤后水通过设在中间管廊的出水井进入滤后水集水池,最后进入清水池。

1.5清水池清水池一期总容积为2万m3,设计为2座,清水池单座平面尺寸76m×32.4m,高4.5m,最大水深4.3m,池内设有导流墙。单座清水池总有效容积10458m3,在每格清水池进水段设置一处反冲洗水池,用3m高的堰墙将反冲洗用水储存在池进水口处,池容384m3,可满足单格滤池的反冲洗用水量。

1.6送水泵房及变配电间送水泵房按远期20万m3/d规模设计,平面尺寸55.6m×12m,地上为框架结构,高6.8m,地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泵房设计满足水泵自灌式启动,近期供水量10万m3/d,时变化系数1.3。设送水大泵4台(3用1备,其中1台变频调速),单台Q=2020m3/h,设送水小泵1台,单台Q=1040m3/h,变频调速。远期增加同等规模上述水泵,设计进行了远期泵位布置。供水采用恒压供水模式,根据设定的出厂压力来控制工频机组的启停及变频机组的运行频率;同时也能根据出厂流量调整设定的压力,实现不同流量时的恒压供水。

1.7反冲洗水泵房反冲洗水泵房平面尺寸9m×15m,地上部分高4.8m,为框架结构,地下深4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反冲洗水池设置在清水池内,容积384m3,内有堰墙作为储存保障,可保证一次反冲洗用水量。反冲洗水泵房内的主要设备为反冲洗水泵3台(2用1备)。加氯用加压水泵近期设置4台,单独设置加氯用水泵,水量、水压稳定,有利于加氯量稳定、精确。

1.8鼓风机房鼓风机房分为鼓风机间及值班控制室。鼓风机房配备罗茨鼓风机2台(1用1备),Q=92m3/min,P=39.2kPa,空压机2台,Q=2.0m3/min,P=1000kPa。空压机系统设置冷干机、除油、除尘,还设水力自动排水阀,设于储气罐、干燥器底部,用于自动排除冷凝水、干燥器冷凝水。

1.9加药间与加氯间加药间一层主要为值班、配电、控制、石灰和活性炭投加系统及药剂库。加药间二层主要设置混凝剂、助凝剂溶药搅拌池,设有PAC溶药搅拌池3座。PAM溶药搅拌池2座。根据进厂原水水质情况,混凝剂选用碱式氯化铝(PAC),助凝剂选用聚丙烯酰胺(PAM)。水厂按两级加氯设计,前加氯主要用于灭活原水中的藻类等,后加氯用以消毒并保证输水管道及中途用户管网中的余氯量。

2设计特点

2.1避咸池设计在近10年期间,闽江下游咸潮入侵河段,曾多次发生严重的咸潮入侵,该河段处的含盐量大大超过了国家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250mg/L)。咸潮影响的时间与范围加大,且呈逐年加剧之势,直接影响长乐市的原水水质和饮水安全。水厂原水来自闽江炎山原水泵站,处在咸潮影响范围内,在枯水期涨潮时容易受到咸潮的影响,故设置避咸池。当咸水浓度超过500mg/L,取水泵房完全停止原水输送,水厂将全部采用避咸池的水,保证正常运行。当咸水浓度在250~500mg/L时,视避咸池的氯化物浓度情况,按比例掺和使用。当氯化物浓度小于250mg/L,向东区水厂输送原水。无需避咸时,对避咸池进行清理及维护。经水力核算,在一期水质正常情况及咸潮时,原水即可流入水厂海拨17m的避咸池。本次设计将避咸池池底标高比配水井溢流堰略高,在60d的避咸时间里,原水泵无须增加扬程,即能直接进入避咸池,而且可以全部重力流至配水井,完全利用原水水头,节省提升避咸池水至配水井的动力消耗,减少运行成本、符合节能原则。

2.2絮凝池及前置平流沉淀段斜管沉淀池设计絮凝池采用单通道折板絮凝池,不锈钢折板采用活动式安装,便于安装及拆卸。水流通过折板中不断扩大、缩小的通道,产生许多微尺度涡流流态,有利于矾花的接触碰撞,促使矾花结团增大,絮凝效果好,适用于该厂原水水质。沉淀池采用前置平流沉淀段斜管沉淀池,在池前段设置13m的平流沉淀段,泥渣在该段大部分自由沉降,有明确的泥水沉降分界线,沉淀效率高,解决了斜管沉淀池前端设置的塑料材质斜管底部大量积泥易损坏的问题[1]。设计的斜管沉淀池为平流沉淀段后的二级沉淀,可使沉淀池出水浊度保持在3NTU以下,为保障滤池出水水质提供了可靠条件。本设计未采用平流沉淀池,主要原因是厂区中部有一条2m宽、2m深的钢筋混凝土农灌渠南北向贯穿厂区,要求设计中必须保留。若采用平流沉淀池,池尺寸为110m×30m×4.2m,则势必将占用农灌渠。本设计的前置平流沉淀段斜管沉淀池占地面积小,可以布置在农灌渠的西侧,而不占用农灌渠,工艺流程顺畅,工程投资低于平流沉淀池,且出水水质能得到保证,故采用此池型。

2.3气水反冲滤池根据国内外近年来过滤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的日趋成熟,本工程过滤单元设计采用均质滤料气水反冲洗滤池。气水反冲洗比单一水洗具有节水、节能、冲洗后净度高和过滤周期长等显著的优点;而均质滤料由于不存在反冲洗时的滤层混杂问题,因此最适合气+气水同时+水(滤层微膨胀)的冲洗方式。这种冲洗方式由于具有“气水同时冲洗”阶段,气水同时冲洗时滤料不断磨擦,同时脱落污泥上浮排出滤料层,因此冲洗效果比其他方式要好。

3运营效果

自2012年7月投入运营至今,净水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了长乐市的供水问题。水质情况如表2所示。采用前置平流沉淀段斜管沉淀池工艺,原水的浊度去除率均在97.5%以上。处理后最大浊度值均在1NTU以下。

工厂设计论文例2

煤矿机修厂主要是以液压支架、支柱、采煤机、掘进机等综采设备、矿山机电设备修理为主开展生产活动的,主要对其进行大修和一般检修。修理量:服务矿区规模10.0Mt/a,机械总修理量:1.8万吨/a。其中液压支架年修理量600架/a,单体支柱年修理量1000根/a,矿山机械年修理量6000t/a,矿山电气年修理量66MW。

2生产性质

根据煤矿机修厂生产任务的特点,液压支架、支柱和各类电器开关为成批修理,采煤机和掘进机等为成套修理,其余设备均为单件小批量修理。

3工艺流程

进入厂内修理的综采综掘、三机两站等机电设备,先运入液压支架修理车间的冲洗间,对设备表面进行冲洗清理,然后送往各修理车间进行修理。液压支架、支柱冲洗清理后,用蓄电池电动平板车直接运入车间拆解组装区进行修理。修复好的综采综掘、矿山机电设备,经机电设备租赁站或相关部门试验、验收后,用胶轮平板车、叉车直接送至成品库存放或用汽车直接运往各矿井使用。

4主要生产工艺

4.1液压支架修理工段

液压支架修理工段主要服务矿井液压支架大修和一般检修,液压支架年修理量600架/a,单体支柱年修理量1000根/a。液压支架大修周期按其过煤量计算,国产支架达10.00Mt~12.00Mt时进行一次大修,一套液压支架按150架计。液压支架一般检修(中修、项修)在一个大修周期内须进行2次~3次检修工作,一次一般检修量约按大修量的30%~50%计。液压支架在修理区内的时间为30d~45d,单体液压支柱修理在车间内的修理时间不超过30d。液压支架分批修理,首先对支架在露天作业场地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浮煤杂质,在拆卸(装配)台位上分解成部件,运至各专业组进一步分解修理。完好的金属结构件运至露天或装配去堆放。当第二、三……批液压支架分解后,挑选完好或修复的金属结构件、立柱、千斤顶、阀组以及备品备件,在装配台位上进行第一批液压支架总装和空载试验等作业,以此类推。液压支架总质量大、运输量大,采用固定台位拆卸及装配。零部件按立柱、千斤顶、阀、顶梁等分类,运至各专业修理组进行维修。单体液压支柱采用流水作业法修理。型号规格相同的液压支架和单体液压支柱,采用零部件互换修理法。尽量利用已修复的零部件和备品备件。缩短设备在厂的停留时间,从而加快设备周转量,减少矿区设备的备用量。

4.2矿山机械修理工段

矿山机械修理工段主要承担矿井提升、排水、通风、压风、运输、采煤、掘进设备的大修和一般检修,矿山机械年修理量6000t/a。采煤机、掘进机按其过煤量及设备使用状况确定大修周期。一般情况下国产采煤机过煤量达1.00Mt~1.50Mt时进行一次大修,掘进机产量达0.20Mt~0.30Mt时进行一次大修。采煤机中修(一般检修)周期通常是倒一次面,中修一次。采煤机在厂大修时间约为75d,中修约为40d。采煤机、掘进机、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转载机、乳化液泵站、喷雾泵站、小绞车、小型工矿电机车、水泵等设备,采用专业分工工作方式和零部件互换修理法,缩短设备进厂修理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厂房面积,有利于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保证修理质量。部分批量较大的零部件装配,如减速箱、轴类部件装配,采用流水线作业,便于采用专用设备和工具,提高作业效率。本车间由厂内修理和外修队组成。矿井提升机、主通风机等大型固定设备是矿井关键设备,采用外修队在设备安装地点进行修理。由于设备专业化等协作能力的增强,设备生产制造商扩大了售后服务范围,对设备的维修提供了保证,对修理难度大的大型矿山设备、专业设备根据修理实际情况由修理单位委托专业制造厂家承担修理或与厂家配合外修队共同完成修理,确保修理质量。

4.3矿山电气修理工段

矿山电气修理工段承担矿区矿井、选煤厂各类电动机、变压器、移动变电站、馈电开关、磁力启动器、综合保护装置、电气控制、矿井安全监控插件等电器设备大修量、部分设备一般检修和电气试验,矿山电气年修理量66MW。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单台设备电力安装容量增大、自动化程度增高,品种繁多。矿山电气修理区仅服务于一般电气设备,由于市场经济发展逐渐成熟,在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部分设备由专业机修厂修理。矿山电气修理工段分电动机、变压器和开关三个维修组。电气设备采用水剂清洗,清洗方式为浸泡或加热加压冲洗。电动机大修后做绝缘电阻测定、绕组的整流电阻测量、工频耐压试验、转子开路电压试验、匝间耐压试验、空载试验、电流、转速、振动、噪声测量,重要的做升温试验。变压器大修后做绝缘电阻测量、电压比测量、直流泄漏和交流耐压试验、空载试验、全电压合闸冲击试验。电气试验站的任务为电气设备在检修过程中进行部分工序试验和检修后的成品试验,保证其修理质量。

5设备选用原则

优先选用国内技术先进、工艺可靠、质量优良、能耗低的厂家产品。根据本厂修理设备及加工件品种多、批量小的特点,设计主要选用通用设备。根据修理工艺要求,煤矿机修厂配备了必要的拆卸、清洗、修复、装配及试验等专用修理、检测设备,并加强了工器具的配置,以保证修复质量。

6储存及运输方式

外部运输车辆主要采用汽车、牵引拖挂平板车,厂内运输车主要为电瓶车、叉车、电动牵引平板拖车等,车间内过跨运输主要采用蓄电池电动平板车、叉车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主要在厂区仓库贮存,工器具、器材、零配件等小件用货架存放,待修设备存放在各主要修理车间或露天场地内。

工厂设计论文例3

2国外水泥工程设计转化工作的内涵

所谓设计转化,笔者的理解是将以我国的设计规范体系为基础做的工程设计按工程所在国要求的设计规范进行复核的一个过程。设计转化的范围一般是针对结构设计。大多国外水泥工程项目需要进行设计转化工作,满足设计标准符合当地或其他欧美标准的强制要求。以笔者参与管理的阿塞拜疆某水泥厂为例,本项目要求结构设计需符合美国规范,要采用美国规范对我方的结构设计进行强度和合规性复核,然后经当地政府审批后方可施工。本项目的设计转化工作是一个繁杂往复的过程,尤其因为土建施工单位为国外公司。

一方面结构设计图纸需要按美国规范进行转化满足当地政府审批的要求;另一方面图纸需转化成国外施工工人易于理解的形式,满足工程蓝图可施工性的要求。我国设计院所做的工程施工图设计准确地来说应称为”详细设计”,深度与国外施工图有一定差异。相比我国,国外常用的施工图是在“详细设计”的基础上增加和施工有关的信息,包括施工材料的可用性和施工措施等。仅举两例以便读者理解,比如我司水泥厂构筑物结构设计配筋图中的配筋表示方法不反映实际材料如何下料和其搭接方法,这需要在转化图中补充;比如我司设计图纸中不反映诸如施工措施用“马凳”钢筋(用于支撑结构配筋以便浇筑混凝土的辅助措施)等材料,这也需要在转化图中补充。

可以看出,国外工程设计转化工作对设计管理者和专业工程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我们技术过硬,与国外规范对标的同时要有说服对方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能严格控制转化后的工程量。客观上因两国对图纸的表示方法和读图习惯的不同,主观上因各主体对各自利益的追逐,会造成转化后图纸在工程量上有较大增加。因此,如何在保证合规、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减少工程量增加对整个工程的费用控制意义重大。

工厂设计论文例4

依据《巩义市中心城区给排水专项规划》并结合现状实际情况,老城区污水(人民路以南、新华路以西、南环路以北、陇海铁路以东)经收集后,统一排入连霍高速北侧污水处理厂,收集沿途污水及截流二十里排水渠、老榆沟排水渠两大排水系统的污水。本工程起点为人民西路与新西环交叉口,终点为连霍高速北侧污水处理厂,全长8000米。其中工程起点———老榆沟排水渠(即孝康路排水渠)段长3000米,采用DN1000钢筋砼承插口管;老榆沟排水渠———工程终点段长5000米,采用DN1500钢筋砼承插口管。除横穿连霍高速顶管部分外其它全部采用Ⅱ级钢筋砼承插口管;横穿连霍高速公路部分采用强度符合顶管要求的管材(前提是需与连霍高速部门协商,在确保桥涵基础安全的情况下方可实施)。根据该区域整体规划并结合现状实际,二十里排水渠和老榆沟排水渠暂时各设置一道截水沟,用于拦截平时污水,污水直接排入主干管中,待将来该区域规划路网修通后再进一步规范该区域排水系统。目前,污水管线布管基本上沿现状道路边布设,以不破除或少破除现有道路、不拆除或少拆除现有建筑物、不迁移或少迁移现有路边线杆为原则,并结合该区域道路规划和沿途实际排水状况,平均每隔40米设置一座污水检查井,用于连接沿线污水支管、清淤和检修。

1.2施工时注意事项

(1)线杆距机械开挖沟槽最小安全水平距离为1.5米,沟槽施工时,开挖沟槽坡度暂按1∶0.33计。若遇湿软地基,则另作处理。

(2)针对孝康路口现浇混凝土盖板涵建议在施工时先拆除、后恢复。该段施工时应选择晴朗天气连续作业,避免由于雨季降水而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安全隐患应防患于未然。该段下游现状渠的整修应满足近期需要,并兼顾长远建设,确保夏秋暴雨季节来临时不造成危害。

(3)由于该工程线路长,管径大,埋设深,所需开挖沟槽上口宽度较大,现有线杆基本沿着现状道路布设。为不影响居民正常用电,并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对现有线杆应保持足够的安全水平距离。现状道路基本上为混凝土路面,沟槽开挖时势必会影响附近居民通行,因此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由于开挖沟槽较深,为安全起见,应在沟槽旁设置警示标志,在各个路口处应设置围栏,夜晚或阴雨天应设置警示灯或明显标志物。沟槽按规范要求回填后应恢复现有的道路,道路结构恢复标准不低于原有强度标准。

(4)二十里渠,老榆沟渠截流槽采用混凝土结构,上部布设粗格栅一道,用于拦截渠中较大的杂质和树枝等杂物。在截流槽与支管相接处亦应设置一道粗格栅。粗格栅采用不锈钢材料,格栅间隙100mm。沉泥井应不定时地进行清理,避免由于泥质等杂物积存过多而淤塞管道。

(5)孝北新修排水渠段污水管线基本沿新修成的孝北排水渠东侧2米外布线,在开挖管沟时应与现状新修排水渠预留够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由于新开挖管沟而影响现有排水渠的稳定性。新开挖沟槽与现状线杆保持1.5米的安全水平距离。排水渠东侧各个预留排水管应顺接至新修污水检查井中,避免事后随意开凿管道。

(6)污水管道基本沿着现状排水渠东边布设,该段国防光缆紧邻现状排水渠,施工前先探明管线的具体情况,包括位置和埋深。在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予以保护。对其他各段的地下隐蔽管线均应如此。

(7)横穿连霍高速涵洞处,连霍高速过路涵洞宽为3.85米,而此处排水管直径为DN1500,排水管管底距自然地面高在5-5.73米间。施工前先调查清楚该处桥涵基础情况,避免由于管道施工而损坏桥墩的整体稳定性而造成安全隐患。建议此段在不影响涵洞基础、不造成安全隐患,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采用顶管施工。

(8)根据甲方要求,新设计污水主干管引入污水处理厂现有初沉池中。

(9)此设计图是根据甲方要求在现有地形图上布设污水管线,施工时污水沟槽与线杆的安全水平净距不足1.5米时或遇到其他障碍物时,请及时通知业主和设计单位,共同查勘后及时协商处理。

(10)沿途埋设污水管道,若沟槽开挖较深时应做好边坡支护,具体措施由甲方根据现有国家规范和施工要求而定。若埋深较浅而管道上部覆土厚度不足时,为不影响过车而又要确保管道安全时,应在管道上部铺设一层200厚C20混凝土,宽度同底部管基宽,具体实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2截留污水

根据巩义市城区整体规划,对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应安城镇排水规划的要求,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暂时不具备雨污分流条件的地区,应采取截留、调蓄和处理相结合的措施,提高截留倍数,加强降雨初期的污染防治。结合巩义市实际情况并考虑未来的发展状况,对本次工程所涉及的两大排水系统的截留倍数采用4。即通过各设置一道截流槽和支管把污水引入到污水干管中来。

工厂设计论文例5

二、水量计算

本次设计,拟在大水沟处山坪塘取水,山坪塘上游楠厂沟来水最枯流量为0.01m3/s,山坪塘蓄水容量较小,仅靠上游楠厂沟来水及蓄水容量,不能满足场镇水厂最大引用流量0.012m3/s;故本次设计,拟新建由斗狼坪小溪至山坪塘的引水管道,斗狼坪处小溪最枯流量为0.02m3/s,引水管道铺设完成后,山坪塘上游来水最枯流量为0.03m3/s,远大于水厂最大引用流量,故在该取水点处取水,水质、水量均能满足场镇供水需求。

三、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工程总体布置。

在马武镇斗狼坪处河道上布置取水堤坝取水,设计坝顶高程986.10m,铺设由取水堤坝至大水沟山坪塘引水管线,长0.85km。山坪塘汇集上游楠厂沟(楠厂沟处小溪流向下游山坪塘)及斗狼坪两处水源来水。取水点选在山坪塘,在山坪塘下游0.86km左右处,现有一座容量为2500m3的水池(2005年经过加固),本次设计保留该水池,作为预沉池。在预沉池下游0.59km,朱家院子附近新建净水厂一座。铺设由山坪塘至预沉池、预沉池至净水厂的引水管道。由取水堤坝至净水厂引水管道总长2.3km,且均为重力式输水,最后由清水池向配水管网重力式供水。

2.取水构筑物平面布置。

本次供水工程,水源距净水厂有一定的地形高差,故采用自流引水。本次设计水源为楠厂沟及斗狼坪处小溪水,现楠厂沟处溪水流向下游山坪塘。斗狼坪处小溪最枯流量为0.02m3/s,为方便取水,沿水流方向拟新建一座取水堤坝,抬高来水水位。经勘察,该处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河床稳定,易筑坝。设计坝顶高程986.10m,水流以重力流形式流向山坪塘。取水堤坝至山坪塘输水管道建成后,山坪塘上游来水最枯流量为0.03m3/s,而水厂引水流量小(引水流量为0.012m3/s);且山坪塘与净水厂间有一定地形高差,故在取水点山坪塘处不布置取水构筑物,输水管道直接在山坪塘内通过喇叭管取水头部取水。

3.取水构筑物设计。

本次设计,拟在斗狼坪处小溪采用堤拦坝取水,坝体采用M7.5水泥砂浆砌条石,坝体上设有引水管、冲砂管,拟建坝顶长4.4m,宽0.6m;坝底长1.4m,宽1.2m;坝高1.4m,坝顶高程986.10m。

4.输水工程设计。

(1)输水管线布置。

管线布置原则及要求:①管线尽量利用现有自然高差,管线布置纵剖面力求平顺,折点少,不产生负压。②符合工程总体设计要求,尽可能沿公路、引水渠或规划道路敷设,尽量减少与公路、河流的交叉,管线应避免滑坡、塌方等不利的工程地质地段。③明敷管道在变坡、转弯分叉处,当转角大于10度时应设置镇墩和伸缩节,每6m设一支墩。本着线路最短、水头损失最少、施工方便、挖填结合的原则布置。输水管线分三段:取水堤坝至山坪塘;山坪塘至预沉池;预沉池至净水厂,途经寨坪、黑头坪、大水沟、水宝寨等地。输水管线全长2.3km,输水管道布置采用单管布置。

(2)输水管道设计。

本次设计,取水堤坝至山坪塘,山坪塘至净水厂段输水管道均按管道流量为0.012m3/s设计,按24小时输水考虑。取水堤坝至山坪塘,山坪塘至预沉池段管材选用无缝钢管,预沉池至净水厂段管材选用PE塑管,输水管线总长2.3km。

工厂设计论文例6

根据《强条》,事故放油阀门首先应该布置在安全的位置。在以往的工程设计中,事故放油阀门均按照DL/T5204—2005《火力发电厂油气管道设计规程》将2个钢制阀门布置在距主油箱5m之外,然后将第1个阀门的操作手轮加传动装置传动至运转层上。“有2条通道可以到达”的要求在零米很难实现,因为零米设备布置较多,厂房内空间较小,留出的通道一般是曲折的,而且总有1条通道需要经过主油箱,在主油箱发生事故时不能保证这条通道可以安全通行。

主油箱一般靠近A列布置,主油箱与A列之间只有5m的距离(有的甚至达不到5m)。靠近A列设置了阀门后要留出2条通道,则只能是阀门两侧顺着A列的通道;而总有1台机的主油箱是靠边的,所以这侧的通道只能通过主油箱,但事故放油管道一般从沟道内通向室外事故油池,这样2个阀门之间的检漏点不便于运行巡视。

实例说明

图1为常规300MW级工程事故放油阀门的布置方式。如图所示,事故放油阀门与主油箱留出了足够的距离,但“2条通道可以到达”的要求没有满足:左侧为检修场地,开有大门,可以算作1条通道;而右侧是空冷汽机的大排汽管道和采暖抽汽大管道的管沟等,布置复杂,很难留出合适的通道。此工程为1台机组,若是2台机组,则必有1台机组靠主油箱,靠近主油箱这一端为厂房的端部(固定端或扩建端),实现“2条通道可以到达”则更难:左侧通道必须通过主油箱,右侧则需要通过排汽大管道及采暖管沟等。另外,图中2个阀门之间的检漏点不易操作,检查巡视不方便;在事故放油阀门上方,本是1条从厂房内通往精处理取样架及进入精处理靠A轴这一侧的通道,但在事故放油阀门上加装的传动装置正好在此通道上,严重阻碍通行。

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现场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1)主油箱应紧靠A列布置,在主油箱另一侧留通道,事故放油管道从地上穿出主厂房,然后在A列外设置阀门小间以布置事故放油阀门及检漏点,事故放油管再从地下通向事故油池。

(2)主油箱及事故放油管道维持原设计不变,将事故放油的2道阀门全部布置在室外,同样在A列外设置阀门小间。这样布置可以缓解空间紧张的问题,而且将阀门设置在室外的安全性远远大于室内,同时也满足了《强条》的规定。

汽水及油管道布置

1条文内容及解释

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部分《强条》规定:“单元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及其电缆夹层内,应设消防报警和信号设施,严禁汽水及油管道穿越。”

按照规定,在布置管道时应避开单元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及其电缆夹层,而对于其他电气热控的房间及设备虽没有明确规定,但在设计中也应尽量避开管道。如果布置电气热控的房间及设备旁边的汽水管道的阀门法兰处发生泄漏,将会损坏电气设备。

2常规的汽水及油管道布置

在以往工程设计中,空冷设备间侧循环水及有无压放水管道进出主厂房时,总要穿越空冷电子设备间,在穿越时有采用整体加套管的方式,也有采用降低标高彻底直埋在空冷电子设备间下的方式。加套管的方式对预留套管及墙壁的防水要求高,容易漏水;直埋的方式不利于日后检修。因此按照《强条》规定,在布置汽水及油管道时应该彻底避开空冷设备间,从其他方向进出主厂房。

常规设计中,电气低压配电间是封闭的,管道及阀门一般不会布置在房间中(即使布置在房间中也很容易发现,能够尽早修改),一般都是顺着房间的墙边布置,即使阀门法兰泄漏也不会直接对配电间中的配电柜造成损坏,及时消除泄漏不会产生次生危险。还有一些工程设计中,电气低压配电间采用敞开式设置,周围用栏杆围起来,管道阀门就不能布置在其周围,否则阀门法兰或管道等泄漏将对配电间造成威胁。

3实例分析

3.1布置方式存在的问题

以科右中电厂为例,如图2所示,配电间在固定端为敞开式设置,按照常规设计在1轴处,在1轴的A列与1/A列之间为室外管道进入主厂房的空间,除盐水管道进入主厂房后设置了1道阀门,氢气管道从此处进来后也设置了阀门。在安装期间,除盐水管道阀门法兰泄漏,导致周围配电柜进水,幸好配电柜未带电,没有造成重大事故;后统一将配电间周围的阀门移至远离配电间的地方,同时对配电间周围的管道焊缝均做了射线探伤,彻底消除了隐患。

3.2建议

建议敞开式的配电间周围不要设置法兰阀门、法兰对夹式的流量测量装置或用法兰连接管道;同时应在图纸上标明周围的管道焊缝以便做射线探伤,确保日后运行的安全性。

制粉系统防爆和灭火设施设置

1条文内容

选自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部分的《强条》规定:“制粉系统(全部烧无烟煤除外)必须有防爆和灭火设施。对煤粉仓、磨煤机及制粉系统,应设有通惰化介质和灭火介质的设施。

2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工程设计中,磨煤机、给煤机只有蒸汽灭火设施,并没有设计通惰化介质设施,只有煤斗既有通惰化介质设施也有蒸汽灭火设施。目前多数给煤机厂家在设备上没有设计消防蒸汽的接口,因此在设计中也就取消了蒸汽灭火设施。这些设置方式都不满足《强条》的规定。

3实例说明

在科右中电厂工程设计中,只给磨煤机设置蒸汽灭火设施,蒸汽从除氧器引出;煤斗设计了通惰化介质的设施;由于给煤机厂家没有设置消防灭火接口,所以没有设计消防灭火设施。之后为给煤机加装消防灭火设施;蒸汽从暖通用减温减压器后引出,然后与磨煤机消防蒸汽母管连接,磨煤机与给煤机的消防蒸汽成为双路汽源。正常运行时用除氧器内的汽作为灭火汽源,停机状态下用暖通减温减压器后的汽作为灭火汽源。更改后的系统见图3。

这样更改的原因是:此工程为单机运行,长期停机的可能性较大,在停机状态下,除氧器中是没有蒸汽的,为防止给煤机中存煤在停机状态下自燃(燃用煤种为褐煤),单从除氧器接出的消防蒸汽汽源是不可靠的;而停机时的蒸汽来源只有启动锅炉房来汽,蒸汽进入辅汽联箱后向各个用汽点分配。为提高消防蒸汽的可靠性,从暖通减温减压器后引出1路汽源作为停机状态下的消防蒸汽汽源。这样更改后,制粉系统的主要设备均有了灭火设施,任一设备事故都能及时消除,确保运行的安全性,但这样不满足《强条》中“应设有通惰化介质和灭火介质的设施”的要求。

4建议

针对此问题,在以后的设计中应该严格按照《强条》的规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设置;同时将事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消防蒸汽汽源。

抗燃油集装装置基础设计

选自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部分的《强条》规定:“当汽轮机调速系统和旁路系统的控制油采用抗燃油时,应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室内空气中有害物的浓度值不应超过现行的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

1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工程设计中,抗燃油集装装置基础均设计为直接做1个基础台面,或做1个槽钢架子,将设备放在上面,并没有按照条文中所要求的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2建议

抗燃油属于有毒介质,为防止其泄漏造成事故扩散,同时为了检修时易清理泵内残留的油,基础应该类似于油区的围堰,在抗燃油集装装置底部的基础台面四周也做1圈。围堰的底部留出排油口,放置1个小油桶接收事故及检修时泄漏的抗燃油,防止事故及检修时抗燃油泄漏而造成次生危害;在基础平台的表面要求贴防腐瓷砖,以便在基础沾油后易于清除,尽可能地减少其挥发量。

排汽口设置

1条文内容

DL/T5054—199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部分《强条》规定:“排汽管道出口喷出的扩散汽流,不应危及工作人员和邻近设施。排汽口离屋面(或露面、平台)的高度,应不小于2500mm。”

2排汽口设置形式选择

实际设计中,“排汽口离屋面(或露面、平台)的高度,应不小于2500mm”的要求一般都能满足,但是部分设计不满足“排汽管道出口喷出的扩散汽流,不应危及工作人员和邻近设施”的要求,主要是由于采用的排汽口形式不同,喷出的扩散汽流差别较大。室外排汽口的设置大致可分为6种形式(见图4)。在以往的设计中,从侧墙引出的排汽口大部分采用图4中a的形式,排出的汽流有斜向下扩散的趋势,但高度很难计算,因为汽流高度与排汽时的压力及排汽时长等均有关系,而这些数据不确定,即使排汽口标高大于2500mm后,也不能确定是否会危及工作人员和邻近设施;采用方式e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若采用这2种方式,为保证喷出的扩散汽流不危及工作人员和邻近设施,只能在2500mm的基础上进一步抬高排汽口的标高,这样势必增加排汽阻力并浪费材料,而且标高也受厂房结构的限制。除此2种方式外,其余4种方式喷出的汽流均为向上扩散,在满足2500mm的情况下一般也能达到扩散汽流不危及工作人员和邻近设施的要求。这4种方式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来选择。同1个工程应选择1种排汽口方式,以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在选择时要注意,c、d、f3种方式均有可能导致雨水进入排气口,需要做防雨罩。防雨罩的设置也比较麻烦,不如直接使用方式b好一些。

3建议

一些小排汽管道宜采用方式b,因为小的排汽管道排汽反力小,支架容易设置,同时也满足《强条》的规定;对于一些大的排汽管道类似定排扩容后的排汽管道,则宜采用方式d,因为这类排汽管道不怕雨水不易从排汽口进入设备,同时管道管径比较大,排汽反力大,可以较好地平衡管道排汽时的水力,垂直的反力利用支架来承受,整个管系的稳定性较好。

燃油管道补偿能力设计

1条文内容

DL/T5047—19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的《强条》规定:“燃油系统管道安装结束后应进行清水冲洗或蒸汽吹洗,吹洗前止回阀芯、调整阀芯和孔板等应取出;靶式流量计应整体取下,以短管代替;吹洗次数应不少于2次,直至吹扫出介质洁净为合格;吹扫结束后应清除死角积渣。”

《火力发电厂油气管道设计规程》规定:“伴热管道应留有足够的热补偿,应按设计温度计算布置π形补偿器的距离”“,在燃油管道的热补偿计算中,管材的热态许用应力和弹性模量应选用在燃油管道扫线介质温度下的数值”。

2条文解释

从上面条款中可以看出,燃油管道在安装结束后要进行吹洗。以往的常规设计中,燃油管道的吹洗均为蒸汽吹洗,蒸汽管道均设计了π形补偿弯。

对于燃油管道补偿,管线若为管沟内的布置方式,因在设计沟道时就考虑了蒸汽管道的π形补偿弯,最终的沟道就是带π形弯的走向,所以燃油管道布置时也只能顺着沟道走π形弯,同时也实现了燃油管道的热补偿,不容易漏掉补偿弯。然而,随着电厂管理日趋人性化,为方便日后巡视维护,很多电厂在设计中要求而不设置管沟。

3实例分析

科右中电厂采用综合管架的布置方式,综合管架一般为直线式,顺着管架有将近200m的直管段。管道补偿则可在管架内或超出管架通过上下管架的方式设置补偿弯,不需要补偿的可以顺着管架一直走下去,而不受沟道走向的约束;但对于一些有高温工况而长期在低温状态下运行的管道,容易漏掉补偿弯。

管道安装结束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蒸汽吹洗,整条管道一起吹洗,而不是分段吹洗;吹洗时从锅炉房一端进汽,一直吹到燃油泵房排汽。由于燃油管道直管段太长,导致靠燃油泵房一侧位移量过大,将接入燃油管道的吹扫点撕裂,管道支架也均滑出了滑动支架的底座。为确保日后运行的安全性,最终取消中间设置的吹扫点,只留两端的吹扫点,在管道中部设置放油点。

4燃油管道补偿能力的建议

针对以上的问题,燃油管道布置,尤其是综合管架上的燃油管道布置应考虑足够的补偿能力,计算补偿时的温度,应按照规程要求采用吹扫蒸汽的温度,以免在吹扫时补偿不够位移太大而造成焊缝撕裂;尤其应该考虑的是管道安装结束后吹洗时的补偿能力,因为安装结束后的吹洗都是从开始的一端一直吹洗到结束的一端,这样就相当于整个管系处于高温状态下,若没有设计足够的补偿能力,则容易产生裂纹,甚至造成焊缝撕裂的事故,给日后的运行留下隐患。

管道对接焊口距离设计

1条文内容

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部分的《强文》规定“:管道对接焊口,其中心线距离管道弯曲起点不小于管道外径,且不小于100mm(定型管件除外),距支、吊架边缘不小于50mm。同管道2个对接焊口间距离一般不得小于150mm,当管道公称直径大于500mm时,同管道2个对接焊口间距离不得小于500mm。”

2条文解释

在管道设计时,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留出足够的间距。对阀门密集或空间小的地方,通过调整布置,使管道对接焊口满足条文要求,否则将造成施工不合格,焊接后再更改布置较困难。

3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以往工程设计中,出现焊缝间距不符合规定的主要有凝结水管道的阀门站、各低加进出口及旁路阀门(集中布置时)、循环冷却水管道阀门(集中布置时)、高低加危急疏水管道靠疏水扩容器侧的阀门站、轴封供汽管道的阀门站。在这些管道设计时,阀门前后的直管段一定要满足要求,因为管道穿越楼板或墙板的孔洞已经开好,如果现场因为焊缝间距不够而平移管道,势必会造成预留的孔洞偏离。

工厂设计论文例7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在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工业成为国家的重点关注行业,工业的规模逐渐扩大,经济效益也随之增加,这都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数额。工业要获得发展,离不开基础的施工操作基地,也就是工业厂房的建设,因而工业厂房的设计建设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在实际设计中,虽然厂房的设计理念大致相同,但由于设计人员对自身掌握的理论与实际建设的结合程度不同,对厂房的设计有着各自的观点看法,使得厂房的设计存在差异性,并且相关设计人员在参与设计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不同,使得工业厂房设计也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形式。对此,本文将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一、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进行优化的方法解析

当前阶段,工业厂房结构设计中主要存在两种优化方法。第一,主观判断优化。主观判断优化利用的就是设计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意识,设计者是建筑方案的直接制定者,在厂房正式开始施工建设之前,设计者会根据建筑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在厂房建设中的设计经验加以分析,规划出厂房结构的大致情况,并将设计理念和相关设计知识融入其中,设计出最佳厂房结构,尽管设计行业中的人员普遍认为主观设计是两种方式中较好的一种,但其仍旧因为过于依赖主观意识在造成了实际建设缺乏科学性和可靠度,这就具有一定的设计建设风险。第二,理论知识优化。理论知识设计更多的是依靠科学知识来进行设计,但在实际建设中会出现一些不能够用固定的设计理论知识解决的设计问题,因而在实践应用中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不大,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适用范围有所限制,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

工业厂房结构设计是一项理论综合性的工程建设,主观判断优化和理论知识优化这两种方法都各自存在优缺点,因而在实际建设时不能单纯的依靠一种优化方法来进行设计,可以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应用,互补缺陷,使厂房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完善。

二、工业厂房结构建设中的设计技术讲解

为提高工业厂房结构设计的水平,就要对其中的设计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下将以钢结构厂房的设计建设为例,进行设计技术的讲解。

(一)结构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工业厂房的建设不同于一般的民用住宅建设,因而其结构的设计原则也存在不同,在工业厂房结构设计中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工业厂房的设计以简约化为主。工业厂房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首先是要用于放置各类加工设备,大量大型的机械设备需要有充足的空间来容纳,因而厂房不仅占地面积要广阔,内部的设计也要尽量朝着简约化方向发展,结构层次设计简单可以给工厂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便利。第二,厂房的隔音效果和安全性要好。一般的工业厂房中都会使用大机器进行生产,这些大机器在工作时通常会产生噪音,如果厂房的隔音效果不好就会给周边住户带来噪音上的污染,同时众多机器设备共同运作带来的震动是对厂房结构稳定性的一种考验,因而在设计厂房结构时应当将厂房的隔音效果和安全性考虑在内。

(二)提高抗震性能的具体措施

厂房设计的抗震性能主要是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厂房造成的影响,保证厂房具有强大的稳定性,将损失降到最低,提高厂房抗震性能的措施主要有三种。第一,保证结构重量分布均匀。厂房在遭受巨大动荡时,重量较大的部分在地心引力的影响下,坠落倒塌趋势更为明显,因此在进行结构的整体布局设计时,要尽量使各部分结构的重量分布均匀,提高整个厂房结构的稳定性。第二,厂房结构设计中要设置必要的支撑系统。厂房的稳定性除了材料本身的质量以外,还受到支撑结构的影响,支撑系统包括纵向、横向等多个支撑角度,支撑系统完善的厂房比缺乏支撑系统的厂房能够承受更大的力度。第三,确保厂房支撑用材能够提前进行塑性。厂房在投入使用后有一定的使用期限,过了这个使用期限,厂房就会进入危险期,为确保厂房的安全,就要在建筑用材进入屈服阶段前实行塑性工作,使厂房的抗震性能得到保障。

(三)提高耐热性能的具体措施

钢结构建设使用钢材为建设原料,钢材属于金属类别,因而具有较强的导热性能。在钢结构厂房中,这种导热性能却具有危害性,耐热性能不高使得整个厂房的防火功效令人担忧。据科学研究表明,以250度温度为界:在250度以下,随着温度的提高,钢材的抗拉强度会减小,而塑性有所提高;在250度以上,随着温度的提高,刚才的抗拉强度会增大,而塑性有所降低,同时钢材的强度变小;当温度达到500度时,钢材的强度就会降到最低。当钢结构应用到厂房建设中时,温度过高就会给厂房带来倒塌的危险,为此需要在提高厂房耐热性能方面做出改善,可以在钢结构上涂抹隔热物质,尽量减少热量对钢结构的影响,同时为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厂房内部中还应当安装温控系统,当温度达到危险数字范围,就会发出警报,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提前做好防备工作,减少高温对厂房安全的威胁。

工业厂房结构的设计应当建立在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的基础上,着眼于厂房建设的实际应用,充分考虑厂房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和耐热性能等,确保厂房使用的安全性。在目前设计水平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相关设计人员要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充分发挥主观意识,提高厂房设计水平,为工业发展提高良好的生产基地。

参考文献:

[1]张妤,周安. 大跨度组合梁与预应力砼梁地震响应对比研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工厂设计论文例8

关键词:

污泥负荷曝气量 污染物负荷奥贝尔氧化沟 悬浮物浓度(MLSS)

正文

设计单位在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过程中,总要考虑城市未来几年或十几年的发展,留有一定的预留能力,这也致使在污水厂刚投产时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进水水量、水质,由于以上原因给污水厂的工艺运行带来了设计与实际之间的差异。污水厂在运行中将很难控制经济合理的曝气时间,但在污水厂的运行中不难进行如下总结。

一、 加强对污水厂实际进出厂水的水量、水质与设计参数进行对比分析

要对污水厂水量、水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就要求在污水厂进行联动试车阶段必须加大污水厂进水环节水质化验的频率,同时调整好污水厂进水流量计,做好水质、水量的分析统计工作,初步得出污水厂进水水质和进水量的规律,为污水厂进行实际控制理论计算提供基础依据。

1、以西部地区某污水厂为例进行分析计算

西部某污水厂拥有处理能力Q=4万m3/d,实际进水量的Q1=3.5万m3/d。

污水厂进出水水质指标统计分析

污染物指标 平均设计进水水质 平均实际进水水质 设计与实际水质之比

CODCr 400 mg/L 255 mg/L 64%

BOD5 200 mg/L 85.2mg/L 42.5%

SS 200 mg/L 377.5 mg/L 180%

NH3-N 25 mg/L 45 mg/L 123%

TP 3 mg/L 3.7mg/L 188.8%

通过上表分析可以看出该进水量和进水中有机物(碳源)污染物负荷远远低于设计值。以上的数据决定了污水厂的初期运行将不能完全按照污水厂设计的工艺运行方式进行,必须对污水厂的重要设计参数进行重新的分析计算,以确定合理的运行方式。

2、对污水厂重要控制参数的理论分析

确定经济、合理的污水厂实际运行方式必须对污水厂重要控制参数进行理论分析,主要是曝气时间进行合理调控,以解决污水厂设计进水情况与实际进水情况存在的差异,

以西部地区某污水厂为例进行分析,该污水厂采取的工艺模式为:

在污水厂连续正常运行(运行时间T=24h)的状况下,取奥贝尔氧化沟污泥负荷Fw=0.078kgBOD5 /kgMLSS*d,则污水厂每天(按处理能力Q=4万m3/d,氧化沟设计的MLSS=4000 mg/L=4kg/ m3,氧化沟容积V=26053 m3)需要BOD5 的总量为

B= Fw×MLSS×V

=0.078kgBOD5 /kgMLSS*d×4 kg/ m3×26053 m3

=8128.5kg/d

污水厂目前实际拥有可削减的BOD5 的总量为:

B1=Q1×(BOD5进水- BOD5出水)

=35000 m3/d×(0.0852kg/ m3-0.0152kg/ m3)

=2450kg/d

奥贝尔氧化沟是以生物处理技术为基础,通过多年的实际运行管理经验,理论BOD5含量为,因此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该污水厂的进水有机物量,不能满足污水厂按实际工艺运行所需要即碳源不足,从而决定了污水厂不能够按设计的运行方式进行运行,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解决污水厂的设计运行方式与实际运行之间差别的方法

1、常见解决方法的理论计算

由于污水厂的来水量已经确定,则污水厂的生物处理区的水力停留时间确定,所以解决污水厂的设计运行方式与实际运行之间差别可采取的常见方法有:控制生物处理区的悬浮物浓度(MLSS)和减少污水厂曝气量降低微生物活性两种。微生物种群的生存主要是通过降解水中的有机物来实现,从而污水厂来水的BOD5总量(通过污水厂的实际进水水量、水质可以计算得出)与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降解时间能建立起一定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这样公式:(提供关联性依据或下面公示的出处)

T/T1=(B/ B1)/ (MLSS/MLSS1)

其中:T--设计曝气时间T1--实际曝气时间

B--设计日处理BOD5总量B1--实际日削减BOD5总量

MLSS--设计控制值MLSS1--实际处理控制值

污水厂需要的曝气量需要控制在设计量的百分比为A%:

A%==T1/ T×100%

2、实例验证理论计算

通过以上计算公式,西部该污水厂需要的曝气时间T1

(B/ B1)/ (MLSS/MLSS1) 取T=24h(连续运行),运行中MLSS1控制在2000 mg/L

T1=14.47h,由此计算该污水厂需要的曝气量需要控制在设计量的百分比为A%:

A%=T1/ T×100%=14.47h/24h×100%=60.3%

通过以上计算,当该污水厂每天曝气总量控制在设计曝气总量的60%左右时,按照将进水量进行时间分配,可使该污水厂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为什么能取得好的效果)

当然,以上计算能得出污水厂实际运行中的曝气总量,对各种污水厂运行工艺制定具体的运行方式还需要结合污水厂实际构筑物情况,并做好溶解氧控制工作,从而全面降低污水厂运行控制成本。

参考文献:

《中国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工厂设计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TM923文章标识码:A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工业的突飞猛进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由于大量的工厂在进行生产时需要进行连续作业,因此,工厂对于照明的要求增高。如何才能满足现代化工厂照明的需要,本文就从工厂照明的规范要求及电气控制设计来着手,阐述了现代工厂照明系统发展的新的要求和趋势。

一、工厂对照明系统的要求

工厂是生产既定工业产品的场所,由于工业产品千差万别,因此,对于厂房的照明系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工业厂房一般都包含有生产的车间,办公室以及各种附属用房。除此外,还有与厂房相连的道路、站场或其他的装置。不同的区域,对于区域照明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比如我们刚才所说的车间,一般都有连续作业的特点,要求照明系统能够长时间不间断的工作,如果照明出现问题,则会给生产带来损害,良好的车间照明系统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最基本的保障[1]。另外,不同的厂房结构对于照明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单层工业建筑与多层工业建筑在照明的需求上就有不同的需求点。单层工业建筑一般具有较高的层高,对于照明的照度要求更高,一般采用装在屋架上的灯具来实现照明的目的,而多层建筑层高并不是很高,一般会采用荧光灯组的照明方案。这都是现实的需求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不可做统一的定论。但是,在设计与施工中,层高仅是照明设计所需考虑的一个方面,厂房结构的跨度也是在电气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厂房的用途不同,厂房分为正常环境下生产的厂房和特殊生产要求的厂房,比如具有爆炸性或火灾介质的厂房,其在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处在恶劣环境下的生产的多尘、潮湿、高温或有蒸汽、振动、烟雾、酸碱腐蚀性气体或物质、有辐射性物质的生产厂房对于灯具的选择具有特殊性[2]。这些因素都与照明系统的选择与布线具有很大的关系。在这里本文就不详述。

二、照明灯具的选择与光源的选择

工厂在照明设计的时候包含的范围较为广泛,一般包含有工厂的室内照明和户外照明,护外照明又可分为户外装置照明,站、场照明以及地下、道路、警卫、障碍灯照明。

室内照明包含了厂房内部以及办公区域的照明;户外装置照明主要是为户外的各种装置而采取的照明措施,例如石油化工企业置于室外的罐、反应塔、管道等;站、场的照明例如客运站、铁路货运站等;地下照明包含了各种用于储存的地下室、隧道、坑道;道路照明主要是工厂厂区的公路以及宿舍的公共区域;警卫照明主要用于沿厂区周边的警卫区域所设置的照明措施;障碍照明主要针对于厂区内特高的建筑,构筑物以及烟囱[3]。

对于照明方式的选择,如果对于照度要求较高,工作位置密度不大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会选择采用混合照明的方式,如果对于作业的要求不高,不适合装设局部照明的区域,则采用一般照明的方式。具体的情况应根据工作的需求来选择局部照明与一般照明相互辅助的方式来进行照明的设计工作。

工厂照明设计的照度值有国家标准,应根据国家标准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选取[4]。该标准规定了十六大类工业建筑的一般照明的照度值。各类工厂更为具体的工作场所的照度标准还应按相关行业的规定。

照明质量是衡量工厂照明设计好坏的标准,其主要内容更包含了如何选择效率高的灯具,具体的措施可根据灯具在厂房里悬挂的高度来进行选择,比如当当RI=0.5~0.8时,宜选用窄配光灯具,当RI=0.8~1.65时,宜选用中配光灯具,当RI=1.65~5时,宜选用宽配光灯具;在光源的选择上要选用色温和显色指数符合生产要求的照明光源;作业区域内还应达到不小于0.7的照度,相邻区域的照度也不应低于0.5;对于眩光做好处理,一般情况下控制在22以内的限制值,如果是作为精细加工需要,其应控制在19;除了上述方式外减小电压的波动,是照明装置在允许的电压下工作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对于普通的照明需求,在设计时我们一般采用无极灯、三基色荧光灯,金属卤或高压钠灯一般被应用于层高较高的场所或需要进行大范围照射的场站等区域,光源的选择本着以满足工作需要为主,节能为辅的原则;厂房照明支线一般采用绝缘导线沿(或跨)屋架用绝缘子(或瓷柱)明敷的方式。当大跨度厂房屋面结构采用网架型式时,除上述方式外,还可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穿钢管沿网架敷设。爆炸和火灾危险性厂房的照明线路一般采用铜芯绝缘导线穿水煤气钢管明敷[5]。

三、厂房照明系统的发展趋势

科技不断进步和发展,给工业照明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以LED照明为代表的照明技术发展,使得工业照明系统正进一步的朝低耗能、高光效、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与工业照明本身的需求有密切的关系,首先,工业照明用电比较大,而LED的照明优势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节省电能,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措施,因此,LED在工业照明渗透率也逐步提高,不过目前产品结构还是以替代为主[6]。其次,工业照明投资回收期时间较短,一般为2-3年,LED能长时间的工作且随着LED照明技术、光效等不断提高、成本降低,我们可以预见,今后LED照明将在逐步在全球照明市场占主流位置。

四、结语

照明系统的选择与控制设计,与工厂的照明好坏有着紧密的关系,在总多的工厂中,每个工厂对于照明系统的要求不一样,自然在选择和设计时也不一样。如何更好的提高照明的效果,更好的达到节能的目的,一直以来就是设计与施工人员不断追求和改进的目标。本文就对上述照明系统的要求与选择做了粗浅的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的设计与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郭继荣,许国平,陈佰书.论装饰工程照明作用与效果[A]. 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7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 2007

[2] 孙毅,葛云海,吴宪.应急照明的分析与探讨[A]. 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8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 2008

工厂设计论文例10

Abstract: for the wastewater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vary,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of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he selection of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l sewage treatment effect, still related to the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Through a variety of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to the contras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of choice.

Keywords: urban sewage plant;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中图分类号: [TU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已建成百余座污水处理厂,但在控制水污染方面,形势不容乐观。预计今后还有大量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待建设。在建设城市污水厂过程中,设计工作是龙头,在设计时常常碰到一些热点问题,引起各方争论。

1污水处理厂规模

污水处理厂规模是指进厂污水的水量与水质数值。当然,首先要明确污水处理厂是合流制系统处理厂,还是分流制系统处理厂,还要弄清近期及发展后的处理厂规模。在工程建设中,这些数值都能按有关资料计算确定,但是,处理厂建成后实际情况与预测结果有较大不同。有的处理厂建成后,长期达不到设计规模;有的处理厂建成后马上要扩建,而在周围又无空地,这些现象使设计人员感到困惑,随之成为讨论的热点。关于处理厂建设规模与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已有专家进行过论述[1~2],主要原因是城市规划调整、市政建设不配套、排水体制不健全等等。笔者同意上述看法,除此之外,笔者还认为有下列几个主要原因。

1.1领导者对城市污水工程建设认识不足

业内人士均知道,城市污水工程的组成包括污水的收集、输送、处理与排放4个部分,是一个系统工程,仅建污水厂是不能解决水污染问题的。领导者应从全局的角度去度量处理厂建设的地位,并确定相应系统规模。对一个地区而言,其开发建设过程是按计划滚动开发。对污水系统来说,也可以逐步建成,直到达到规划规模。在这里要提出的是污水系统逐步形成的过程要与地区开发同步,决不能半途停滞或打乱系统总体布置。

1.2要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方法操作

一个开发区的建设,涉及地面建筑与地下设施建设两个方面,一般容易忽略“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程序。例如,房地产开发商急于进行住宅建设,多个房地产开发商之间互相不沟通,影响排水系统实施的系统性。住宅建设的进度是很快的,而地下管线特别是筹建地区性污水厂,需要2~3年时间,有的可能要更长的时间。由于住宅建设进度快,污水厂还未建成,街坊已形成,居民入住产生的污水被迫采用化粪池过渡,暂接雨水管道排入附近河道,导致河道水质污染日趋严重。过几年后,污水厂建成后,照理应该把住宅污水改接入城市污水管道,污水进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遗憾的是污水改接工作已无人过问,或因经费无着落而听其自然,其结果是污水厂厂内水量不足,而居民生活污水继续污染水体,处理厂投资不能发挥应有的环境效益。在上海曾作过调研,要改接一个规模为7.5万m3/d污水收集系统,其投资要上千万元。总结过去的经验,应该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程序。

1.3 处理厂选址

一座城市污水厂建成后,运行时间是很长的。上海东区污水处理厂,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已连续运行73年(1926年建成),虽经几次改建、扩建,目前运行十分正常,处理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因此,选择处理厂厂址,应着眼长远考虑。当然,要求预测三四十年后的发展情况是困难的,但希望远离住宅区。在工程实施中,往往为节省近期投资,希望污水厂距居民区近些,总管短些、投资可省些,这样做常常带来不良后果。上海有几座污水厂被居民区包围,以致污泥消化池建成后就从未使用过,另外,由于距居民住宅近,处理厂臭气污染环境,导致厂群矛盾突出。在选择处理厂厂址时,应尽量远离市区,并留有充裕的扩展余地,笔者建议能设300m以上卫生隔离带则更好。

2处理工艺选择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是依据进水水质、水量状况,再依据受纳水体环境容量或者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确定应该去除污染物的项目与数量,从而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经常讨论的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2.1进水水质预测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水质因素进水水质水量特性和出水水质标准的确定是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城市污水管网的完善,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和设计水质的确定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管网建设还不配套,因此造成城市污水处理规模和水质难以合理确定,投入运行后实际值与设计值往往相差较大,效能难以充分发挥。

因此,污水处理技术政策中要求,应切合实际地确定污水进水水质,优化工艺设计参数。必须对污水的现状水质特性、污染物构成进行详细调查或测定,作出合理的分析预测。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及其设计参数的确定,进行必要的水质水量特性分析测定和动态工艺试验研究。

2.2处理出水水质标准

处理厂出水水质是按照尾水排入水域类别,再依照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以满足各项指标要求。采用二级处理工艺,处理出水恐怕难以达到氨氮与磷酸盐标准,需要采用脱氮除磷工艺流程,特别是一级标准中磷酸盐指标0.5mg/L,有相当难度。有人提出,处理厂尾水排入非蓄水性河流或非封闭性水域,是否还要控制如此低的磷酸盐含量。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或者化学除磷工艺,需要增加基建投资与经常运行费用,同时还要求具有较高的运行管理水平。

2.3 污水消毒

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保护好水环境,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要求对城市污水在排放前进行消毒处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要加氯消毒,而且对生物处理后投氯量规定为5mg/L-10mg/L,并设停留时间为30rain混合接触池。有人提出,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城市二级处理厂出水水质未确定大肠菌群数及余氯值,所以处理厂出水要不要加氯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紫外线污水消毒技术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城市污水的消毒处理中,包括低质污水,常规二级生化处理后的污水、合流管道溢流废水和再生水的消毒。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使用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再生水处理厂是加州santaRosa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25万m3/d,该系统为明渠式中压灯消毒系统。

3.结束语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中有关厂址的选择、处理工艺选择、污泥处理与处置等问题值得研究、探讨,但归结到一点,就是使工程设计能更切合目前我国的具体现状。为了克服不可预见的因素,城市污水厂建设似可先建一级处理部分,待污水系统完善后,积累了若干年进厂水质水量资料后,再建二级处理部分,以更好发挥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宝林.20世纪城市污水处理厂回顾、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论文集.第六期.

工厂设计论文例11

工业企业现代化生产对企业厂房提出了新的要求。大规模生产线、生产需求等都要求企业厂房具有较大的空间,以此满足生产需求。工业厂房框架结构的运用为工业企业的生产需求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利用框架结构为工业企业的生产工艺需求、生产设备需求提供厂房场地。为了保障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的质量,在现代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中应遵循基本的设计原则。同时注重工业厂房设备、生产工艺需求,以实际生产为导向进行工业厂房框架结构的设计。笔者以多年设计经验为基础,结合现代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需求对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进行了简要论述。

1、现代工厂房结构设计的基础探讨

在现代工业厂房结构设计中,受工业生产需求以及工业设备需求的影响,厂房结构设计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的难点。工业生产需求以及设备要求厂房具有大空间、合理布局等条件。传统结构设计中虽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虑,但是并未以工业需求为中心开展结构设计。在框架结构出现并应用后,这一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工业厂房结构设计中仅通过框架结构技术特点实现了厂房设计与建设的基本需求。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以多年的设计经验以及对工业厂房需求分析为基础,论述了现代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2、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要点与具体控制的分析

2.1综合分析工业厂房需求-----框架结构设计的基础

在现代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中,传统设计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工业企业的需求。在工业厂房框架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除考虑框架结构设计因素外还应对工业生产需求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满足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与工艺需求,实现以工业生产需求为指导的工业厂房框架设计。通过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工艺的了解能够有效避免工业厂房框架结构对生产设备安置、生产过程工艺的影响,为工业生产提供满足生产需求的场地环境。

2.2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框架结构设计的重点

在进行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厂房使用高度与高宽比。根据高宽比要求以及工业生产线设备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厂房框架结构的抗震变形以及水平位移限值。通过梁截面尺寸、梁宽、柱截面尺寸以及钢筋配置等分析、计算实现工业厂房框架结构的科学设计。针对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节点应力集中、侧向刚度小等问题,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进行相应的计算。以抗侧刚度、结构侧移为控制要点进行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应考拉截面积与配筋增大对工业厂房面积布局以及空间的影响。以工业厂房生产线以及生产工艺需求为基础进行计算与设计。通过框架结构技术设计为基础,以工业生产需求为指导科学的开展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实现框架结构的合理运用。

在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针对工业厂房生产需求还应注重结构设计的符合应用。以框架结构为基础,根据需求应用剪力墙结构与框架结构的符合运用。通过框剪结构、框架结构的符合运用提高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及抗侧刚度。

2.3注重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计算与符合-------厂房框架结构设计的要点

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计算工作完成后,设计单位还要根据计算结构对其进行复核与分析。以框架柱的设计为例,在计算完成后应对柱的轴压比进行符合,检验轴压比是否满足要求。另外,在设计过程中计算出各个方向的配筋量后,还要对其能够满足总体配筋量以及柱纵向配筋需求等进行论证。以“强柱”要求的满足为基础确定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中配筋的合理性。

在注重基础设计的同时,框架梁设计也应进行设计的论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框架梁截面减压比,以截面积的增大避免减压比过大对结构的影响。另外,截面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梁的净跨与量的界面高度比。这一比值应控制在4以上,以保障结构强度。

3、多层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的探讨

在工业厂房设计中,单层厂房与多层厂房的框架结构设计存在很大的区别。其中楼板结构对框架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工业厂房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应根据厂房需求进行框架结构的计算与设计。根据多层、单层工业厂房框架结构特点与注意事项开展设计工作,实现科学的、经济的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

在多层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重横向与纵向框架的周期控制,通过周期控制实现抗震能力的提高、实现设计的经济性。另外,多层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中还要考虑电梯间的合理设置。以方便生产工艺过程为基础、以提高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为重点进行电梯间位置的确定。通过电梯井筒的偏心影响分析、井筒刚度分析等进行电梯间布局设计,实现多层工业厂房框架结构稳定性、抗震性的提高。在多层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中还要考虑框架结构与工业设计的协调,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结构计算工作。针对多层工业厂房框架结构需求及设计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设计过程的管理工作,实现多层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质量的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工业企业的发展加快了企业厂房设施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工作关系到工业生产工艺流程优化的执行、关系到大型生产线的布置与有效运行、关系到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与生产人员的安全。在现代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生产工艺、设备对框架结构的需求。运用现代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以及设计方法实现工业厂房框架结构的科学设计,实现企业厂房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