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影像检查

影像检查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08 12:58:23

影像检查

影像检查例1

认真做好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获得优质影像的前提条件。比如,做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在检查前就得不吃、不喝,否则,不利于钡剂在消化道里涂布,因食物的存在造成假性占位性病变。如果是做钡灌肠,就得在上述基础上做好肠道准备,避免将粪块当成肿瘤影。做泌尿系检查,无论是做泌尿系的腹部平片X线摄影,还是做静脉肾盂造影,也得这么做,避免将粪渣疑为结石,或是因粪渣挡住结石影。在做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前要禁食4小时,以防在造影或是化疗过程中病人出现呕吐而造成窒息。在做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或CT)检查前不仅不能吃不能喝,还需要控制血糖,以免因局部摄取造成浓聚。在做CT的冠状动脉成像前需要控制心率,通常在65次左右其检查的效果较好。在做腹部CT前需口服稀释的对比剂,并根据腹部所需检查的部位定量、定时地口服,且定时检查,这样不仅可减少因肠腔气体造影的伪影,还可因稀释对比剂的填充利于解剖结构的分辨。此外,在做妇科超声检查前需憋尿。

检查时认真做好每个细节

在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时往往需关闭检查室的门,其目的之一是为待查病人进行X线防护,是为了保护病人的隐私,因为检查时病人不仅需要除去一切干扰影,如项链、玉佩、胸罩、拉链、金属扣、皮带、膏药等,避免这些产生伪影或阻挡影像学诊断;同时为了提高X线摄影一次性成功,减少因重复拍摄给患者带来的X线辐射,病人必须暴露一定的部位,好让医生根据身体部位来确定摄影的中心线。紧接着,就是配合好医生进行检查,尤其是呼吸与屏气的把握,谨防因呼吸移动产生模糊伪影,或是因呼吸移动使诊断漏检。与此相关的检查有:X线胸片和腹部平片,胸腹部CT和磁共振检查,以及腹部超声检查。此外,为避开人体某些组织与结构的重叠,要配合医生做适当的转动,一切行动听指挥。在做消化道钡餐检查及心胸三位片时,应吞咽一口钡剂,叫你咽时才能咽,避免配合不协调。在做颈椎平片检查时,让你上下牙齿动,这是为了通过自加断层使牙齿及颌骨通过移动达到模糊,从而突出后面的颈椎影像,但不可将头部及其他部位跟着动。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影像检查例2

【关键词】:影像物理学;声学;核磁共振;放射性核素

物理学的很多新理论都为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带来了革新,X射线、激光、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等技术为医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对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借助于某种能量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提取生物体内组织或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某些生理功能的信息,为生物组织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影像信息。

20世纪中叶,一批物理学工作者进入医学领域,从事肿瘤放射治疗及医学影像的研究.并于1958年成立了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1963年成立了国际医学物理学组织.并将具有定量特征的物理学思想和技术引入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物理学与医学的结合不仅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也对物理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 声学的应用

超声成像90年代以来,由于数字化处理的引入,高性能微电子器件及超声换能器的出现,以及各种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超声成像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超声不但能显示组织器官病变的解剖学改变,同时还可应用Dopper技术检查血流量、血流方向,从而辨别器官的病理生理受损性质与程度。超声诊断采用实时动态灰阶成像,在掌握正确剂量的前提下,可连续对器官的运动和功能实施动态观察,而不会产生像X射线成像那样的累积效应及危险的电离损害。由于超声诊断具有无损伤性、检查方便、诊断快速准确、价格便宜、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得以在临床中迅速推广。超声波成像的物理基础是超声医学的基础,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遇到介质的不均匀界面时能发生发射的特性,根据检测到的回波信号的幅度、时问、频率、相位等,得到体内组织结构、血液流速等信息.

2 光学的应用X射线成像

X线实际上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医学上应用的X线波长约在0.001--0.1nm之间。X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与射线光子的能量有关,X线的 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强。X显得穿透力也与物质密度有关,密度大的物质对X线的吸收多,透过少;密度小则吸收少,透过多。利用差别吸收这种性质可以把密度不同的骨骼与肌肉、脂肪等软组织区分开来,者正是X线透视和摄影的物理基础。X射线成像包括X射线透视和摄影、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是以测定人体内的衰减系数为基础,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经计算机处理,重新建立断层图像的现代医学成像技术[1].X射线的几种特殊检查技术,分别是X射线的造影技术、X射线的断层摄影、数字减影.

3 电磁学的应用磁共振成像

MRI成像的先决条件MRI成像的先决条件是被成像样品中的原子核必须具有磁性,而这种磁性源于原子核本身的自旋运动.因此,对原子核等微观粒子的自旋属性进行的深入研究是量子力学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客观上也是MRI得以产生的知识前提.磁共振成像利用了人体内水分子中的氢核在外磁场中产生核磁共振的原理.由于人体不同的正常组织、器官以及同一组织、器官的不同病理阶段氢核的弛豫时间有显著不同,利用梯度磁场进行层面选择和空间编码就可以获得以氢核的密度、纵向弛豫时间 、横向弛豫时间作为成像参数的体内各断层的结构图像.近年来产生很多新的成像序列和技术方法.如扩散加权成像是通过测量人脑中水分子扩散的特性来反映组织的生化特性及组织结构的改变,在临床上可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2].螺旋浆扫描技术,明显消除患者因运动或金属异物造成的伪影, 可生成高分辨率、无伪影、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理想图像。

4 原子核物理学的应用放射性核素成像

放射性核素成像的物理基础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性,利用放射性核素作踪剂,结合药物在脏器选择性的聚集和参与生理、生化功能,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检察方法 有4种:扫描机、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PET).核素检查中产生的正电子只能存在极短的时间,当它被物质阻止而失去动能时,将和物质中的电子结合而转化成光子,即正负电子对湮没.转变为两个能量为0.551 MeV的光子,并反冲发出.放射性核素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分布不同,产生的光子强弱也有不同,PET成像技术通过探测光子对的差别形成影像.

5 结语

影像物理学在影像检查技术中的意义非常重要,对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影像深远,随着影像物理学的不断发展,新的影像技术不断出现,必将对疾病的诊断总出更大的贡献。

影像检查例3

尽量用拍片替代透视

情景一

郑老先生突患重病住院,诊断却一直不明。医生先后安排郑老先生做了几次X线检查。儿女们对此很担心,X线对身体有损害已是众所周知,如果需要反复做X线检查,那么有没有一个身体耐受的安全上限呢?比如一年内最多做几次X线检查?

自从伦琴1895年发现X线起, 100多年来,X线设备从最简单的X线装置,发展到数字化计算机化设备(CR、DR、CT等),但其基本原理相同。随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X线电离辐射危害也成为医生和大众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大家对放射辐射危害的认识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过度恐惧,另一种是满不在乎。

X线检查对人体的损害到底有多大?这要视其照射剂量而定。据有关专家测定,胸部正位摄片时,肺接受的X线照射剂量,仅为造成人体损伤的单次最大剂量的1/20000。另外,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推算,一次X线摄片检查,导致健康人群患癌的风险为千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有一点值得注意,胸部透视检查的射线剂量是胸部摄片的几十倍,因此应尽量用摄片替代透视。

CT辐射剂量是X线100倍

情景二

王女士因病住院,先做了X线检查,后来医生又为其安排了CT检查。王女士想,既然要做CT,那么能不能直接做CT,而免受X线伤害呢?

CT成像的X线剂量大约是普通X线成像剂量的100倍,但越来越多的CT设备增加了辐射剂量控制措施和低剂量扫描方式,来降低辐射。随着设备的更新,临床诊断率逐步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因重复检查受到的辐射。尽管如此,与摄片相比,CT的辐射剂量还是很高的。合理检查是减少辐射损害的唯一途径,因此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检查。

X线摄片检查和CT检查,对于身体不同部位各有优缺点。X线摄片可更好地显示宏观表现,CT则能更好地显示内部细节。有一点可以肯定,CT不能完全代替X线检查,因为两者是互补关系。

准确篇

CT排数越高越好?

情景三

张先生因颈椎不适到医院做了CT检查,拿到结果后发现,自己做的是32排CT。同事告诉他,CT排数越高,检查越准确。张先生认为自己的检查结果不够准确,计划着到另一家医院再做一个64排的CT检查。

排数代表CT内部安装探测器的数量,排数越高,接受射线信号的效能越高,可以加快扫描速度,提高图像质量,缩短患者受辐射的时间。多排(层)螺旋CT与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相结合,能使人体内的器官以立体的、高分辨率的形式显现出来,更真实、清晰地显示病变。但是,设备只是医生使用的诊断工具,一些基本的常规检查并不需要使用高新设备,也能达到诊断要求。此外,再先进的设备也要合理使用,同时结合影像医生丰富的经验,才能达到正确诊断的目的。

MRI与CT孰优孰劣

情景四

祁先生在驾驶车辆时发生交通事故,医生怀疑其有颈椎外伤,因此给他同时安排了CT检查和MRI检查。祁先生心里琢磨,两个检查做一个不就行了吗?有必要同时都做吗?

各种检查方法都各有其适应证,不能简单地说哪个好,哪个不好。有时要一起使用才能准确地对疾病作出鉴别诊断。CT和MRI也是各有特点,比如CT有辐射,而MRI没有;CT成像快,MRI却成像慢,因此CT更适合于急诊检查;CT空间分辨率高,能更好地显示细小的结构;MRI的组织分辨率好,更适合软组织的检查;CT对骨质和钙化的显像更好,而MRI对骨质和钙化则显像不清晰。

在颈椎外伤的检查中,CT更好地显示复杂骨折的骨质情况,MRI更好地显示脊髓的损伤情况,二者结合则可完成全面诊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医生会在诊断过程中给患者更合理的建议。

CT适用急诊检查

情景五

赵女士的母亲因突然出现侧肢瘫痪,被救护车紧急送到了医院。医生简单检查后,安排其尽快做CT检查。赵女士认为,医生抢救过于敷衍,只会乱开检查单,因此心生不满。

CT检查简便易行,安全、无创伤,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各种急症的急诊检查,对包括中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各种急腹症和全身外伤都有极佳的诊断效果。虽然CT是一种有射线辐射危害的技术,但正是CT的应用,使无数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随着CT技术的不断进步,设备逐步普及到县以下医院,CT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威胁生命、降低生活质量的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根据病因不同,该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种。由于二者的治疗方法截然相反,一旦误诊必然导致严重后果。在CT问世之前,临床医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准确率仅为67%左右,而CT的应用将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提升到接近100%。对中风患者进行CT检查,虽然患者会受到一定量的射线辐射,但是其生命却能得到挽救,所以CT检查十分必要。

PET检查肿瘤最敏感

情景六

魏女士的两名同事近期都被检查出患了癌症。魏女士因此终日担心,她怀疑自己身体是不是也有问题。听朋友说,有一种检查叫PET,做一次就能查出全身的肿瘤。魏女士也想尽快去医院做一次。

PET是目前最昂贵的影像学技术,也属于有射线辐射技术,其一次检查费用在万元左右,我国现行医保不予报销。但是PET能在活体显示代谢情况,而且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在肿瘤的良恶性分级、肿瘤分期和发现恶性肿瘤的全身转移病灶方面有价值。

由于PET的空间分辨能力不足,显示组织器官的清晰度还不够,近年又有将PET和CT集成一体化设备的PET-CT问世。该设备既能敏感地显示肿瘤等病变的异常代谢改变,又能利用CT的高清晰度把病灶准确定位,受到临床的欢迎,尤其在肺周围性孤立性结节评价方面有较高价值。

提示篇

检查前准备很重要

做各种检查都有相应的一些注意事项。既要保护患者,又要保证影像质量,这都需要医患的密切配合。这里只简要提出几点常识性注意事项。

做X线摄片时,患者应按医师要求做好检查准备工作,如除去项链、胸罩、发辫、膏药等可能造成伪影的东西。

影像检查例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了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减少重复检查,切实减轻患者负担,现就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以下简称检查互认)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医疗机构间检查互认包括检查资料互认和检验结果互认。

二、在医疗机构间互认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对于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降低患者就诊费用,简化患者就医环节,改进医疗服务,在医疗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都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开展医疗机构间检查互认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并逐步推广开展医疗机构间检查互认的有效措施。

三、开展医疗机构间检查互认工作首先要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监督管理,促进医疗机构对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等实施质量控制,参加质量评价,推动医疗机构间的技术交流、技术沟通、技术支持,促使医疗机构为开展检查互认奠定工作基础。

影像检查例5

20世纪中叶,一批物理学工作者进入医学领域,从事肿瘤放射治疗及医学影像的研究.并于1958年成立了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1963年成立了国际医学物理学组织.并将具有定量特征的物理学思想和技术引入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物理学与医学的结合不仅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也对物理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 声学的应用

超声成像90年代以来,由于数字化处理的引入,高性能微电子器件及超声换能器的出现,以及各种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超声成像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超声不但能显示组织器官病变的解剖学改变,同时还可应用Dopper技术检查血流量、血流方向,从而辨别器官的病理生理受损性质与程度。超声诊断采用实时动态灰阶成像,在掌握正确剂量的前提下,可连续对器官的运动和功能实施动态观察,而不会产生像X射线成像那样的累积效应及危险的电离损害。由于超声诊断具有无损伤性、检查方便、诊断快速准确、价格便宜、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得以在临床中迅速推广。超声波成像的物理基础是超声医学的基础,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遇到介质的不均匀界面时能发生发射的特性,根据检测到的回波信号的幅度、时问、频率、相位等,得到体内组织结构、血液流速等信息.

2 光学的应用X射线成像

X线实际上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医学上应用的X线波长约在0.001--0.1nm之间。X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与射线光子的能量有关,X线的 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强。X显得穿透力也与物质密度有关,密度大的物质对X线的吸收多,透过少;密度小则吸收少,透过多。利用差别吸收这种性质可以把密度不同的骨骼与肌肉、脂肪等软组织区分开来,者正是X线透视和摄影的物理基础。X射线成像包括X射线透视和摄影、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是以测定人体内的衰减系数为基础,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经计算机处理,重新建立断层图像的现代医学成像技术[1].X射线的几种特殊检查技术,分别是X射线的造影技术、X射线的断层摄影、数字减影.

3 电磁学的应用磁共振成像

MRI成像的先决条件MRI成像的先决条件是被成像样品中的原子核必须具有磁性,而这种磁性源于原子核本身的自旋运动.因此,对原子核等微观粒子的自旋属性进行的深入研究是量子力学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客观上也是MRI得以产生的知识前提.磁共振成像利用了人体内水分子中的氢核在外磁场中产生核磁共振的原理.由于人体不同的正常组织、器官以及同一组织、器官的不同病理阶段氢核的弛豫时间有显著不同,利用梯度磁场进行层面选择和空间编码就可以获得以氢核的密度、纵向弛豫时间 、横向弛豫时间作为成像参数的体内各断层的结构图像.近年来产生很多新的成像序列和技术方法.如扩散加权成像是通过测量人脑中水分子扩散的特性来反映组织的生化特性及组织结构的改变,在临床上可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2].螺旋浆扫描技术,明显消除患者因运动或金属异物造成的伪影, 可生成高分辨率、无伪影、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理想图像。

4 原子核物理学的应用放射性核素成像

放射性核素成像的物理基础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性,利用放射性核素作踪剂,结合药物在脏器选择性的聚集和参与生理、生化功能,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检察方法 有4种:扫描机、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PET).核素检查中产生的正电子只能存在极短的时间,当它被物质阻止而失去动能时,将和物质中的电子结合而转化成光子,即正负电子对湮没.转变为两个能量为0.551 MeV的光子,并反冲发出.放射性核素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分布不同,产生的光子强弱也有不同,PET成像技术通过探测光子对的差别形成影像.

5 结语

影像物理学在影像检查技术中的意义非常重要,对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影像深远,随着影像物理学的不断发展,新的影像技术不断出现,必将对疾病的诊断总出更大的贡献。

影像检查例6

[中图分类号] P283.4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261-1

1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过程

首先将地面上的DEM格网点投影到影像上,四个DEM 格网在影像上的投影原始影像分成一个影像块,然后将每个影像块内插对应的DEM方块中,即得正射影像。

在制作影像图过程中,其间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步骤都会对影像图的质量产生影响,其中控制测量、数字空三、DEM 采集精度会对影像图的精度产生影响,而摄影质量、色彩调整、匀色、影像图修饰都会对影像图的美观程度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每一道工序都会影响到下一工序。

2 1:2000数字正摄影像的质量检查方法

正射影像不光要求有足够的精度,更要求影像清晰,反差适中,色彩及色调均匀,影像无模糊、错位、扭曲、拉花等现象。在采集完成后,应仔细检查修改 DEM,避免断裂线打架、相交。对各作业分队提交的DOM产品以检验批为单位 检查,采用随机抽样法,执行“正常检验一次抽样” 方案,产品质量实行优级品、良级品、合格品、不 合格品评定制。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了正射影像图的 数学精度、影像质量、数据正确性及要素完备性、 整饰质量及附件质量的检查,制定相应的检查标 准,进行按检查内容单项评分制。

具体检查内容可分为外业数据检查和内业数据检查两类。

2.1外业数据检查

外业数据检查的项目有三个,其分别为:

第一, 平面精度检查。

在进行这项检查时,在单幅DOM纸质图上找出易判读的特征点,如 房角、路灯支柱、操场跑道、花坛线等,在野外用 全站仪等设备到野外实地测量,每幅图不少于20个 点,将外业实测采集的数据与内业图上的数据进行 两值比对,其差值统计出形成的平面精度检查数据 录入检查表中,由此来检查DOM的平面精度。

在进行比较陡峭的悬崖、峭壁的采集时,要素不宜过多,一般情况只采集其上下线。如果中间也采了断裂线,反倒会引起悬崖、峭壁的变形。同样采集而且要完全使用所有像片,不要隔片拼接,这样就会避免高建筑物倾斜。地物密集地区走拼接线时,一定要反复对照,消除不同航片上由于建筑物及高大树木的投影差而带来的影像叠置和地物丢失的现象。如果拼接线必须从密集居民区通过时,有时会由于投影差的关系,必须切割某些建筑物,这时就要保证高建筑物完整。

第二, 高程精度检查 。

按作业要求,单幅DOM图在显著的位 置标注高程值,如路交叉口等,在野外实测同名点 高程,然后与图上的高程值进行两值的比对,其差 值统计出形成检查数据录入到检查表中,由此来检 核高程值。

第三,注记检查。

野外实地调绘重点检查当有多个挂牌单位时, 以主要单位名称注记;全名较长者以简略名注出, 但含义须确切;村庄名、街道名、山名等是否以实 地地名标注;保密处理的方式是否得当等。

2.2内业数据检查

内业数据检查也分三个项目进行:

第一, 文件格式。

采集最后生成一个 TTN 文件,这样便于形象化显现查看 TTN 表面。该项检查要检查影像数据是否为TIFF数据,是否生成坐标地理信息文件TFw格式,整饰数据是否为DGN数据;文 件命名是否依据技术设计要求命名等;DEM数据是否 按技术设计要求采用国标格式,元数据是否有缺漏 的字段和内容等。

在检查时要检查修改断裂线及散点,看采集的 DEM 是否趋于完美,既保证了像片纠正的精度,又减少了像片变形。

第二, DOM影像图面检查。

本项检查影像色彩层次是否丰富、饱满、清晰、对 比度与亮度适中;通过沿镶嵌线进行镶嵌线的接边 检查,保证镶嵌线的接边精度;通过图幅间的接边 检查来保证图幅内的接边精度;目测图幅内部的地 物来控制地物变形;影像不能有模糊,斑点要在可 以容忍的范围内;在需要处理的局部影像尽量不要 留下痕迹(阴影等)。

在进行此项检查时,需要作业员具备对色彩、亮度的鉴别能力,在作业过程中还要仔细认真,检查影像中是否存在错位、扭曲、变形、牛顿环等现象,还要检查扫描划痕、脏点、拼接后的地物色彩反差不一致等地方,并对这些问题一一改正、修饰。总之最终的成图一定要影像清晰、反差适中、色彩及色调均匀、影像无模糊、错位、扭曲、拉花等现象。

第三, DOM影像精度检查。

此项检查利用已有的1:500、l:2000地形图数据与影像数据进行套合,利用易识 别的地面上的特征点如:路灯支柱、易判读的的房 角、道路交叉口、操场跑道等。 特征点均匀分布,进行两值的比对,其差值统 计出形成检查数据录入到检查表中,由此来检查DoM 影像的几何精度。同时,通过利用新测的1:2000 路网矢量数据与影像数据进行套合,通过目视,检 查DOM影像数据是否存在变形、扭曲、错位、超限 等,同时也是对1:2000路网数据的一次检查。

参考文献

[1] 位鲁青 于延文 徐宁.1∶2000数字正摄影像质量检查方法探讨.测绘技术装备. 2006.02期.

影像检查例7

医学影像学不仅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 提高了诊断水平, 而且可以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这样, 就大大地扩展了本学科的工作内容, 并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支柱。由于检查时患者对辐射、噪声以及对检查结果的担忧, 易使一些受试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个别患者影响了检查的顺利进行[1]。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对影像学检查患者情绪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大庆油田总医院影像科检查的患者6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例, 观察组中男20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48.13±12. 21)岁;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50.23±9.8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心理反应的测量指标:焦虑与抑郁评价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进行焦虑抑郁情绪评定。心理护理前后各进行一次焦虑抑郁情绪的测定。

1. 3 心理护理措施:①介绍影像学检查的安全性。影像学检查的电离辐射是在允许范围内, 正常的检查对身体没有伤害。②对负责检查的医生进行介绍, 让患者了解医生专业特点。③对检查的设备和科室进行介绍, 让患者了解检查的目的, 设备的性能以及影像科室在疾病诊疗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④介绍影像学检查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比如去除检查部位衣物包括带有金属物质的内衣和各种物品:如头饰、发夹、耳环、项链、玉佩、钱币、皮带和钥匙、金属假牙、助听器、手机等, MR检查需详细询问有否做过植入手术, 体内是否留有金属材料, 妇女有无带环。⑤造影当日早晨必须禁食、禁水, 以保证胃内空虚及减少滞留液, 利于造影剂与胃壁的黏附。造影前晚服蕃泻叶茶, 检查前1 h洗肠清洁肠道, 避免肠内容物及肠气与肾脏重叠, 影响造影效果及诊断。⑥增强扫描及造影患者应仔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情况, 是否患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 用药前还需要详细询问有无用药禁忌[2]。

2 结果

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前各项指标的测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入选的两组患者在检查前的心理应激水平相当。经过实施心理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我国医学影像学有很大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各医疗单位都建有影像科室, 已涌现出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超声、CT、ECT和MRI等先进设备已在较多的医疗单位应用。不论在影像检查技术和诊断方面或在介人放射学方面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影像诊断水平和介人治疗的疗效都有明显提高。近年来, 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 越来越注重身体的保健, 到影像科检查身体越来越多, 很多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X线对人体有害, 去医院体检或者诊断疾病能不能不做X线检查。射线对人体有害, 该如何防范。更有一些患者一听说要X线检查, 先问医生:“会杀死我多少个细胞。甚至一躺到检查床上就浑身发抖。因此, 心理干预对于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 经过心理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影像检查例8

关键词:

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品管圈

品管圈活动是通过一个自发组成的小团体,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影像学检查如胸片、CT、超声、核磁共振成像等对疾病的诊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由于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中存在较多问题,导致病人不能及时正确完成检查。为了提高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的正确率,本科于2015年1月—2015年7月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提高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的正确率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选取三病区品管圈开展前(2015年1月)136例住院病人和活动开展后(2015年6月)128例住院病人,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的执行情况,比较影像学检查信息正确率的变化。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

2015年1月成立品管圈小组,由护士长任圈长,组员8名,包括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2名。确定圈名为“围护圈”。

1.2.2选定主题,拟订活动计划

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5个候选主题,依据迫切性、重要性、圈能力、上级重视、可行性进行评分,最终确定“提高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的正确率”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并绘制甘特图拟订活动计划,活动时间为2015年1月—2015年7月。

1.2.3分析现状

圈员自制“影像学检查信息正确情况”现场查检表,于2015年1月的住院病人,记录影像学检查运送的情况。共调查136例,正确87例,正确率63.9%。

1.2.4设定目标

参照柏拉图得出的改善重点,结合公式“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计算得出目标值为4.8,改善幅度为60.3%。

1.2.5原因分析

针对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正确率低的原因,圈员对缺失的项目进行鱼骨图分析,绘制柏拉图,根据80/20法则,确定正确率低的原因为:①预约中心人员不知道病人已出院、手术、转床、拒绝或已检查等各项信息,造成运送人员接不到病人或接错病人。②分管床位的责任护士不了解其他床位病人的情况未及时更改病人检查预约单的身份信息导致通知遗漏。③实习医生未按照检查流程,将未预约的检查单直接交给病人,或者将未预约到检查项目提前进行,造成检查信息的反复。④病人因素: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年龄、文化程度、地区差异的影响,造成沟通上的困难和理解差异。

1.2.6制定对策并实施

①制定一张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汇总表,将检查通知流程规范化[1-2]。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每日由一位护士核对次日检查预约单的信息,将更新的信息登记在检查汇总表上;中班护士将所有次日检查预约单与检查汇总表上的项目一一核对;将检查预约单发放到病人手中,并将检查汇总表张贴于病区走廊醒目固定处,方便病人及家属查阅;次日晨,责任护士将温馨提示卡放于检查病人的床头柜上;检查运送人员与检查汇总表核对,正确确认病人个人信息后再去运送病人。②制作温馨提示卡。当病人外出检查时护士将注明病人去向的温馨提示卡放置于病人床头柜上,可以告知家属及医生,减少不必要的担心。③完善检查告知单。将各项检查的地址标注在检查汇总表上,并在检查预约单上进行注明。

1.3效果评价

品管圈活动后进步率及目标达成率:进步率=[(改善后的数据-改善前的数据)/改善前]×100%。目标达成率=[(改善后的数据-改善前的数据)/目标设定值-改善前数据]×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3讨论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应用于住院病人影像检查信息正确率的管理中有效提高了检查的有效性及及时性[3-4]。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最有效、可靠的客观资料之一,及时完成各项检查至关重要,可以为病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若病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完成检查,会耽误病人的治疗时机,给病人增加安全隐患。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因检查信息有误,运送人员常常找不到病人甚至接错病人,结果导致病人未能进行影像学检查,还有少数病人重复某一项检查。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全体圈员根据本病区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准确性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并制定出适合本病区病人检查通知的方案,完善各类表格和提醒设施。该对策实施后正确率有原来的63.9%提高到99.2%,极大地降低了信息错误的发生率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确保病人能够及时地完成各项检查,避免重复,最终更好地为病人服务,降低了医疗风险。

4小结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的正确率。通过品管圈活动,本科室制定出一套规范的、合理的检查通知流程,使护理人员在通知检查时有章可循,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李文娟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参考文献:

[1]曹坤,蔡双宁.门诊及住院辅助检查申请单电子化初探[J].医院管理论坛,2009,2:57-59.

影像检查例9

为了从人体不同系统疾病的影像学特点方面阐述怎样才能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影像检查设备,以此提供有效建议。

1 中枢神经系统

1.1中枢神经外伤 所谓中枢神经外伤则必须要进行CT检查,通过CT所显示出来患者头部损伤程度,如出血、脑室内积血或者脑疝、硬膜内外出血等症状。一般CT患者如出现脑出血症状则是由脑干或者小脑出血症状较多,而这些部位在患者的颅底,如果进行其他影像检查的话,一个是不容易诊断,再一个因颅底的伪影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被忽略。所以,采用CT进行检查则可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而采用磁共振成像的话则因其不具备颅底伪影技术,并且对一些急性出血症状检测不完全,所以一般不会采取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智慧作为颅底损伤检查方式。

1.2椎体骨折以及椎管问题 检查一般会采用X线平片技术进行检测,以此可以将患者的椎部骨折位置或者椎小关节骨折位置进行检测,而再下延的话则就要采取CT检查或者是CT三维重建,以此对患者骨折位置、形状进行了解。如果所呈现的平片显示患者颈椎出现严重骨折症状,那么则要对患者脊椎的损伤程度进一步进行了解,此时就要以CT或者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测,以此确定患者脊椎损伤程度。

1.3炎性病变 一般会引起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情况,部分患者也会伴有出血症状。如采用CT进行检测则对水肿情况检测不完全,所以采取磁共振成像M行检测较为准确。

1.4肿瘤病变 肿瘤病变也会伴随不同程度水肿,甚者钙化情况以及出血、囊变等问题。对肿瘤进行检测过程中可采取CT或者是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对肿瘤进行诊断。而对肿瘤内部结构进行检测的话仍需要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其所检测成像技术要明显优于CT。所以,对肿瘤病变的检测上就可以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患者肿瘤或者炎症性的病变等都可以进行更好检测。

1.5血管病变 对血管病变进行检查还需要使用CT进行检测,而如果是慢性出血病症则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因CT对于灌注成像检测较为准确,而磁共振成像技术则对病变检测上要优于CT。因此,使用CT、CTA或者磁共振成像技术都可对颅内血管进行检测,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上仍要以实际情况为准。

2 呼吸系统

对呼吸系统检查则相对较为简单,可采取透视或者常用的X线平片影像检查设备即可。而现今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在数字化摄片技术上得到更快发展,在临床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仍存在不能检测完全问题,如对一些身体组织重叠部位或者一些隐蔽位置等不能检测。尤其是对患者所出现病变的内部结构或者与心脏相连接的隐蔽部位等,仍然需要使用CT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此才能了解到患者患病症的主要部位或者详细情况。所以,对呼吸系统的检测上就要通过X线平片以及CT技术共同使用,则较为全面。

3 循环系统

对循环系统进行影像检查设备使用则较早于其他身体部位检查。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循环系统进行检测则较为详细,并且在价格方面要优于CT,所以可以被更多患者所接受,而使用CT技术的话在使用的费用上明显要高于磁共振成像。如果对患者大血管循环系统疾病进行检查,则可以使用MRA或者CTA等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要根据具体情况所选择。如对患者循环微血管病变位置进行检测,则要使用DSA血管造影进行检查,而大血管疾病则可以使用CTA等技术进行检查。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彩色多乐普超声对部分血管病变进行检查则可以更加详细,但是只能在局部位置进行使用,仍无法对患者血管全部情况进行检查。

4 消化系统

4.1胃肠消化道 检查可以使用X线造影技术,也可以对患者消化疾病进行检测。因X线造影在价格上较为合理,且对患者痛苦性较小,所以被患者所接受。对肠胃消化道进行检测还可以采取CTVE方针内窥镜进行检查,可以更加详细的对病变位置以及具体情况进行检测,并且还可以对病变位置活检,以此可以进行病理诊断。所以,如果患者因慢性胃肠道疾病或者疑似肿瘤等症状,这时就可以采取内窥镜检查技术。但是采用内窥镜技术进行检测则需要从咽喉进入胃肠,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适应,所以不能经常使用。而采取X线造影技术,则对患者消化道腔外以及胃肠临近组织等不能进行检测。如果采取灌水等进行CT检查,则可以对消化道腔内外的病症进行诊断,以此对患者的肿瘤位置、情况等有一定了解,可以对病症进行下一步的治疗。但是这种检查办法可用在早期的肿瘤治疗阶段,对后期治疗效果不大。

4.2肝胆胰疾病 检查可以选择超声波治疗,一般针对胆结石、胆囊炎以及胆囊炎症等都可以进行检测,一般情况下也可以代替X线进行检查。现今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采取X线检查技术已经不再作为肝胆胰的检测办法。采取超声波对病症内部情况进行检查则所取得的价值要高于X线检查。也可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病灶检查手段,能够较好的对病症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在肝胆胰疾病治疗过程中,使用CT等影像技术对患者肝胆胰进行检测在临床上具有一定效果,可以对患者病灶的内部结构、血供等特点有一定了解,以此能够对病灶进行准确诊断。

5 泌尿生殖系统

对泌尿生殖系统进行检测则可采取超声检查方法,必要时也可采取CT进行检测。而对妇科疾病如子宫、附件等疾病检查,则可以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也可对前列腺等疾病进行检查。对肾肿瘤疾病进行检测则要通过CT等进行检查,其中MRI对患者子宫解剖情况能清楚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子宫问题能进行更好诊断。如因前列腺肿瘤疾病等进行检查,则可以采取CT或者MRI技术灌注成像,以此能对具体情况有一定了解。除此之外,膀胱、输尿管等疾病仍采用X线造影检查,在价格上较为合理且对病症能进行更好检查。而如果采取MRI进行检查的话,则价格上相对较为高,所以临床常用手段仍以X线造影检查为主。

6 肌肉骨骼系统

现代各种成像手段如MRI、CT等技术的应用,使研究者正在逐步免除对大量病例手术、病理证实进行对照分析的麻烦,可直接通过疾病本身的形态学、病理生理学及影响表现的特点进行对照分析,更早的发现小病灶和早期病变。根据不同的病变合理地使用影像诊断设备,充分发挥影像诊断设备在人体各系统的不同优势,真正做到影像技术的最优化选择,相信未来影像学的发展会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辛春.临床实用影像解剖彩色图谱[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9.

影像检查例10

乳腺癌作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位于女性全部恶性肿瘤的首位,对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其发病呈现低龄化、年轻化态势,并且逐年增加[1]。目前,对于乳腺癌的具体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其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且一级预防尚不健全,所以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该病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由乳腺钼靶X线摄影(molybdenumtargetmam-mography,MG)、超声、CT、红外线检查(BIS)及MRI等。我们将对于乳腺癌在影像学方面的检查手段的优缺点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1MG

MG作为目前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其机制为运用低能量X线软组织摄影技术对乳腺进行投射,并经胶片感光及定影等步骤进行成像。乳腺癌MG主要呈结节状和肿块状改变,此外,还常伴有周围组织浸润的征象,如呈放射性的“尖角征”或“毛刺征”改变等。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容易掌握、费用较低,且有良好的分辨力及重复性等,主观因素对其影响很小,诊断的敏感性为80%~89%,特异性维持87%~94%[2-4]。及早应用MG检查不仅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检出率,而且使病死率大大降低;除了能够及早发现上述软组织改外,MG在显示乳腺癌早期微小钙化灶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也正因如此,即使在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MG仍是该病筛查及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2超声成像

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且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也大大提升,尤其是在计算机辅助自动全乳腺超声出现以后,对于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有了质的飞跃。近年来新出现的超声技术主要由超声影像、彩色多普勒、三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光散射成像等。乳腺癌在超声下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强弱不等的回声,有时可见微小钙化等[5-6]。该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无辐射、无创伤,对于肿物的囊、实性鉴别较MG和CT有明显的优势,并且能够很好地显示病灶内的血流情况。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判读存在很大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有诊断医师的经验所决定,且图像不能进行前后对比。因此,常将乳腺超声与MG相结合使用,起到互补作用。

3CT

与MG和超声检查相比,乳腺CT具有较高的密度及空间分辨率,成功消除重叠干扰,从而更清楚的显示组织的解剖结构;同时,其定位准确,可从任意角度对肿瘤的形态、边界血供及周围组织等情况进行显示,尤其在乳腺癌的囊变及钙化诊断方面作用更为明显[7-8]。该技术作为乳腺疾病检查的手段之一有其自身的优势,如能够对致密型乳腺癌病灶进行很好的观察,提高检出率,但因其有X线辐射剂量较大,因而不将其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影像检查例11

导致输尿管狭窄的原因较多,其中包括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输尿管肿瘤、炎性狭窄、输尿管结石导致的狭窄等[1],且还包括压迫性狭窄及粘连性狭窄等原因。早期发现患者是否有输尿管狭窄、狭窄的部位等,有助于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并指导临床治疗[2]。我院本次实验对输尿管狭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9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狭窄患者89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8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40例,其中年龄最大为70岁,年龄最小为8岁,平均年龄为37.98±7.84岁。有双侧输尿管狭窄患者4例,单侧输尿管狭窄患者85例。左侧输尿管狭窄患者51例,右侧输尿管狭窄患者42例。

患者经临床明确诊断,输尿管狭窄的原因包括:先天性输尿管狭窄47例,结核性输尿管狭窄13例,手术后粘连导致输尿管狭窄12例,肿瘤8例,其他9例。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和逆行尿路造影检查。对比观察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超声检查:以患者的输尿管跨髂动脉、膀胱壁作为界限,在检查前所有患者憋尿,在膀胱充盈后做检查,避过使用多、多切面扫描输尿管,在检查上段输尿管采用仰卧位,从腹部冠状切面扫描,沿着肾积水肾盂寻找输尿管,在显示出肾盂输尿管连接后,想下纵向扫描到患者的髂嵴水平;检查中段输尿管使用仰卧位,找到髂动脉后沿着髂动脉检查;膀胱壁段输尿管检查中采用仰卧位。逆行尿路造影:造影前为患者进行清洁灌肠,排除肠道内的气体和粪便,随后进行膀胱镜检查,向输尿管内插入输尿管导管并拍摄尿路平片,以观察输尿管导管的位置,明确位置后注入造影剂。

1.3 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处理,检验水准α为0.05,以95%为可信区间,计算结果中P

2 结果

超声诊断的符合51例,尿路造影符合77例,其中尿路造影诊断价值更高,P

3 讨论

输尿管狭窄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早期发现患者的输尿管狭窄情况,有助于早期治疗,并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目前临床对输尿管狭窄的治疗主要采用超声检查、造影检查、CT检查等。超声检查无损伤也无痛苦,临床使用简单且能够重复进行,可以动态地观察患者的情况。超声检查还不需要依靠患者的肾脏排泄功能[3],可以较好地发现患者的肾盂积水,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判断患者的尿路梗阻,显示出患者的肾脏实质受压程度,根据患者的肾盂积水严重程度、输尿管扩张的部位,以判断患者的梗阻位置。而超声检查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对仅有肾积水的患者不能直接地显示出患者的狭窄特点;会受到腹腔内气体干扰,因此对输尿管中段后段的狭窄识别较为困难;对有输尿管走形异常的患者显示不清楚[4]。

使用尿路造影检查是在造影剂注入后,造影剂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进而排入到肾盏、肾盂,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患者的膀胱、输尿管等形态,并了解甚至的排泄功能。但是这种检查方法与肾脏的功能有较大的关系。对患者肾脏功能较好的患者,其显示狭窄的部位较好,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患者的狭窄部位长度、形态和患者肾积水的严重程度,进而更好地定位和定性。如患者的肾功能严重受损,会导致患者尿路造影显示不清楚,医生可以延迟摄片,以提高造影[5]。

从本次实验结果看,输尿管狭窄患者使用超声、尿路造影检查的效果均较好,但是尿路造影的诊断价值更高,与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明显,P

综上所述,在输尿管狭窄的临床诊断中使用尿路造影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但是仍有一定误差,需要给予综合诊断。

参考文献

[1] 杨松,陈学强,吴德红,等.输尿管狭窄的影像学分析[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7,26(4):212-214.

[2] 徐笑强,查二南.输尿管囊肿与输尿管狭窄[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5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