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与社会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18 08:11:39

经济与社会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例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其丰富,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任务。和谐社会,最核心的问题是人和社会以及人和自然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目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既处在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又处在一个各种矛盾开始凸显的转型时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GDP总量增长了10倍,年平均发展速度为9.4%,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GDP和收入水平尚有很大差距,现有经济发展能力与水平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相适应,社会上还存在因为经济原因导致的诸多不和谐现象。比如,卫生经费、教育经费、环境保护经费等支出太少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没有发展上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劳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也消耗和浪费了大量能源资源,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社会上已经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城乡、地区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均、违法征地、拆迁等,如果不立即加以重视和解决,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阻力,甚至威胁着我国的改革稳定大局以及发展成果的取得和享有。因此,厘清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建立二者的协调互动机制,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件关系改革兴衰成败的头等大事。

二、经济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表明,物质财富的匮乏以及因此导致的生活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反过来讲,一个物质财富极其贫乏的社会,我们很难奢望其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要实现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充满活力而又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发展既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物质基础来源于经济发展,离开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要防止因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的发展规律,经济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健康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经济全面、健康、持续的发展,才能使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这也正是恩格斯所说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首先就是要“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实的物质生活”。经济增长不仅奠定了和谐社会必要的物质基础,还提升人们的道德观念,这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社会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人有责,取决于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每个公民都应自觉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积极践行基本道德规范,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转换传统经济发展观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地区、城乡、内外、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五个方面,促进经济全面、持续发展。在主要政策上,必须认真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在此基础上,大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要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力争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社会增加值,来缓解和解决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与资源环境条件严重不协调的问题。

三、和谐社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上,但不意味着社会和谐完全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一些物质财富已经极为丰富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以及西亚石油输出国国内的混乱局面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典型例证。因此,诸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能够实现社会和谐,或者说必须等到足够发展时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等观点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经济发展只是为和谐创造条件,但不等于甚至不意味着社会和谐。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我国来说,不仅要把和谐社会理解为追求的社会理想,而且要认识到它同时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通过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机制推动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目标发生改变,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这客观上要求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较大发展,但是,诸如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区域发展失衡、环境污染严重、就业难等问题严重威胁、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中的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各个层面的和谐,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具体来说,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大力促进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的改革,协调各方利益,减少摩擦,增强社会凝聚力,以此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发展,从而实现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关系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发展经济过程中,在综合平衡、协调各种矛盾同时,应重点解决当前矛盾最为突出、影响最大问题,具体讲,我们必须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使得不少利益群体为了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牺牲或让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重新定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十七大”做出了重大战略思想调整,即将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过渡到“效率、公平统筹兼顾”的阶段。可以说,这种调整是党和政府及时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潮流,满足人民群众改革呼声的战略性举措,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产生重大积极影响。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目的,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因此,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协调、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公平、公正地对待各种合理的诉求,尤其要使弱势群体受到保护,并有机会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

第二,缩小收入差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落脚点在于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成果。分配公平催人奋进,拼搏向上,分配不公则可能引起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针对当前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趋势,必须采取措施均衡利益分配。具体讲:首先,加大政府调节力度,以社会公平作为政策导向,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各项方针政策的着眼点,正确兼顾社会不同群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大政府调节再分配的政策力度,合理调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尤其注意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其次,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网,加强立法保障,使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化、规范化,让所有城乡居民都成为保障的对象,努力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特别关注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体的生活和生产,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惠。

第三,积极解决“三农”问题。由于受地域条件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三农”问题在我国一直较为突出,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郊区镇、村逐步被划入城市市区管理,农民变为市民,一些人正逐渐变为城市贫民,使得“三农”问题更趋复杂。我国的农民占人口的绝大部分,因此,农民的增收,农村的发展最终决定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效,必须予以重视。笔者认为,对于当前因为城市扩张而引发的新型“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于正确认识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协调,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市化,适当控制城市化进程与规模,防止失地农民规模进一步扩大。而解决传统的“三农”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目前实际情况决定了其不能一蹴而就,应对之综合分析,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分阶段采取措施予以缓解和解决,尤其要重视当前较为突出的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拖欠工资、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等问题。

第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尽管过去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是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生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以说,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相当部分是通过透支生态环境取得的,如不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人与自然资源的紧张关系,经济的发展必定是有限度并要为之付出惨痛代价。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协调。实践中,各级政府要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与要求,纳入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中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规范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法规、评价指标以及技术措施等,最终建立一条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五,转变政府职能。受传统全能型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对经济社会干预过多,严重制约了社会、市场主体的创新性,抑制了改革发展的动力。当前,必须积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政府在继续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同时,加大对第三部门的培育力度,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实行有步骤的职能转移和职能委托,减少政府对市场机制、微观主体的直接干预,创造一个有利于各个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环境。只有充分调动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才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和消除各种障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谢龙主编: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5.03

[3]陆学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载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版),2004.06

经济与社会发展例2

关键词:发展经济;社会和谐;基础

进入21世纪后,我们党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重要思想指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愿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个多方面、高层次、广范围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入展开。其中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将对这一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发展经济与建立和谐社会的关系,并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落实好 “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的问题也是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经济实力得到空前提高,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位。我国已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的解决。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这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要实现这一命题,就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进一步发展,把我国的国民经济做大做强,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做保证,才能给解决不和谐的问题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

同时也必须看到,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现阶段要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在过去一个时期,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没有把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放到应有的位置,致使资源消耗水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使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影响,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科学的、有远见的开发利用自然,而不是将自然视为可以任人类宰割的对象。人与自然的相处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切不可违反自然规律。同时,还要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真正做到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劳动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也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社会的稳定,支持经济的正常、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又为实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所以说,要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得以较快的实现,就必须抓好发展经济这一基础性工作。在当前形势下,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其次,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第三,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起点的公平和过程的公平。

2.加快调整经济结构

调整经济结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这一工作要加快进行。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它们对经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提高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资产重组,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关键行业和领域有控制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提升国际竞争力。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经济与社会发展例3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9-0031-03

一、社会资本的研究现状

社会资本在传统意义上被理解为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但在近些年的研究中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学和政治学内涵,使它成为一个具有较强解释力的跨学科分析框架。

从目前西方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状况看,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出发,给予了不同的界定,这里列举几个得到较广泛认同的定义:(1)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这些资源或多或少与制度化的相互默认与承认的持久关系网络有关。”布迪厄定义的社会资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指社会关系本身,它使个人能够涉取被群体拥有的资源;二是指这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2)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资产,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科尔曼将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概括为: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与有效惩罚、权威关系等。(3)林南的社会资本概念最为综合,在吸收了马克思的资本概念以及布迪厄和科尔曼的社会资本概念基础上,强调“社会资本是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可以带来回报的资源投资”。林南的社会资本界定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资本植根于社会网或社会关系之中,不能离开社会关系谈论社会资本;第二,社会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增值的资源,这种增值功能不仅体现在货币、财产等物质资本,也可以体现在人力资本以及声望、信任、规范等社会资本上;第三,社会资本不仅是嵌入在社会关系中的资源,而且也是人们为了获取各种效益的投资活动。

国内的社会资本理论研究从总体上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学者关于社会资本及社会资本有关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从经济与文化的角度比较宽泛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国内的一些学者就普遍地注意到文化、信任、规范和制度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方面的著作有《经济文化导论》、《华夏文明振兴之路――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论》、《文化力――横店的启示》、《地区形象论》等。所有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地注意到了:文化以及信任、规范、制度、传统文化、网络及形象等诸多因素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大家一致称其为“文化力”,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社会资本”这个概念,但研究的内容与社会资本理论是基本一致的。(2)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的研究。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等则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展开研究,他们主要研究制度、规范及网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其中,《中华文化、理性化制度与经济发展》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研究文本。作者认为,制度无论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视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而不重视“理性化”的正式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这种传统有利于在某些情况下节省交易成本,但长期来看,不利于形成现代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制度结构和稳定的行为预期,不利于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作者断言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中华文化优势的发挥,定将得益于“对外开放”和遵守“国际通用的规则”,更将取决于自己逐步走向制度理性化的道路。(3)直接以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本为对象的研究。中国学者对于社会资本的直接介绍、研究和应用,大致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的主要领域是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发展原因和农民工流动的方式。真正在中国提出并具体研究社会资本概念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张其仔博士。他的研究主要围绕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范畴进行,他把社会资本简单地定义为社会网络,试图探讨社会资本对厂商行为、经济增长、劳动力、转移以及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影响。张博士的贡献在于第一次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社会资本,并在社会资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社会资本的含义不限于社会网络,社会资本不仅与经济发展有关,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他无疑是忽略了制度、规范、信任以及社会道德等因素在社会资本概念中的重要地位。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状况来看,这一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突出体现为社会资本的内涵不清晰,理论体系并不完备。另外,对社会资本的功效问题还有待研究。由于社会资本理论尚不成熟,大量的争论和理论混乱是在所难免的,但为我们透视社会经济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二、社会资本的功能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社会资本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资源

社会资本理论的开创者和主要鼓吹者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那些可通过促进协调行动而提高社会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等”,按照这一定义,社会资本包括了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社会资本主要是由公民的信任、互惠和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所构成的,关键是使人们倾向于相互合作、去信任、去理解、去同情的主观的世界观所具有的特征;其次,社会资本的主要特征体现在那些将朋友、家庭、社区、工作以及公私生活联系起来的人格网络;最后,社会资本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性,它有助于推动社会行动和搞定事情。这样通过互惠和信任,社会资本把个人从缺乏社会良心和社会责任感的、自利的和自我中心主义的算计者,转变成为具有共同利益的、对社会关系有共同假设和共同利益感的共同体的一员而构成了将社会捆绑在一起的黏合剂。当各方都以一种信任、合作与承诺的精神将其特有的技能和财力结合起来时,就能够得到更多的报酬,也能提高生产率。

(二)社会资本是资源配置的第三种方式

关于社会资源或者说社会稀缺资源在这里不仅是指以土地、货币和财产等体现的物质资源,还包括权利、地位、名望、荣誉、信息和心理满足等各种精神资源。当这些资源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变得稀缺时,行为者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摄取。一种是国家权力授予的分配形式,另一种是市场的功能性分配形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关于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但是,现实的社会生活是非常浮躁的,人们不可能掌握市场交易、生产竞争等有关这些复杂性的全部信息,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政府的行为理性也是有限的,精确的法律规章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有精确

的规定,而社会资本所具有的全社会共有、共享的影响交易有序、有效进行的功能作为一种协调人际行为的非正规制度或非制度化的行为规范必然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第三种方式,对经济发展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资本在中国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社会资本在中国问题研究中富有价值。之所以作出这样的结论,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中国的社会状态与社会资本范式有不谋而合之处。中国文化强调社会的优先地位,个人对家庭、群体利益的服从,社会关系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特征使社会资本在中国能够轻易地找到理论的原型和证明的依据。这也是西方一些学者用社会资本概念分析东亚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原因时得心应手的主要原因,甚至打麻将也被看做是积累社会资本的重要方式。把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人际关系而非正式制度几乎成了许多研究中国的学者的共识。但同时中国传统社会中过分依赖非正式制度的制约与调节作用,尤其是长期处于封闭的环境下,作为社会资本的非正式制度的负面作用在现代化过程中日益凸现,需要通过对非正式制度加以改造和提升,以构建新的社会资本优势。其二,社会资本提倡的对人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共同体的重视,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市场经济以及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社会道德基础和政治文明基础,不至于盲目或别有用心地把一切自私行为都论证为合理,忽略社会的整体利益、发展的持续动力以及共同的长远前途。

四、创新社会资本,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例4

关键词:统计工作问题原因对策

1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统计工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1.1统计指标体系滞后,缺少应变对策,难以适应当地政府部门的需要

1.2领导不重视,统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比较严重

1.3向主管部门报送统计资料与向政府统计部门报送统计资料重视不够程度之间的矛盾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基层统计工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依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

2.1基层统计工作薄弱,队伍不稳定由于基层统计员调换频繁,队伍不稳定,给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是新的统计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业务不熟,缺乏工作经验,法律意识不强。二是部分领导对基层统计工作重视不够。部分领导从思想上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到位;三是基层统计工作任务太重。有的乡镇统计员仅有一人,但身兼数职,影响了统计信息的质量;四是基层统计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低,难以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五是是在队伍建设方面,有的统计员业务刚熟悉就被调换掉了,有的是刚培训完又被调换掉,培训没有换的快,形成了年年培训年年新。

2.2统计工作重视不够,统计经费严重不足大多数基层县乡财政主要依靠中央转移支付才能勉强保证工资的发放和机构运转,因而也就没有多余的财力来增加经费。因而基层统计经费只减不增,连一些必要统计调查都难以开展。每次机构改革对统计部门不是撤并机构就是减少编制,造成结构不合理,与其它部门相比统计队伍从数量到质量整体下降。多年来,由于经费紧张统计部门很少对下级进行业务培训,这就造成了社会上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极大的降低了统计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的发挥。

2.3行政干预太多,依法治统,依法兴统的法制化道路任重而道远近年来各种项目繁多的考核奖惩责任制,在肯定成绩,促进工作的同时,不得不看到对数字的负面效应。导致了“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的产生。使统计信息失真。

2.4对GDP的过分关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当前,反映一个地方经济综合实力的最主要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DP),由于社会上很多人,包括绝大部分领导缺乏对GDP的具体含义及其核算原理的认识,只强调比较其增长速度,而忽视了其核算方法,这样就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因此,目前对GDP的增幅及内涵的认识偏差、对统计数据质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3解决统计工作问题的对策

针对统计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诸多矛盾,问题及原因。这即受客观原因(全国依法治国刚起步,经济体制是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也受主观原因(统计理论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各社会阶层需要;统计队伍素质低,变化大;社会对统计重视不够,经费不足),当前必须在正视现实和矛盾的前提下,要用科学、系统的方式和方法来配套推进统计改革,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首先,领导者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特别是各级领导和统计人员要彻底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会使用数字的领导是不会工作的领导,不重视统计的领导者是一个不称职的领导;其次,统计人员应树立以统计服务质量求生存的观念。克服消极思想,不思进取、因循守旧、阻碍统计事业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所以必需下大力度,真正地解决好领导的认识问题,这样统计工作实施起来就有了基础。

3.2稳定队伍,增加统计经费首先,提高基层统计队伍。一是应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使默默无闻的工作者有声有色;二是用政策的方式规定哪一级统计人员应参加哪些生产、经营和决策活动,应享受那一级的政治和生活待遇,从政治和物质上提高其地位;三是基层领导人员要支持统计人员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四是统计人员要树立信心,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不息,用自己优秀的工作来提高地位,相信“有作为就一定会有地位”;五是认真抓好培训工作,特别是职称考试工作、计算机技术和英语学习鼓励统计人员全脱产和半脱产培训,使统计人员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提高队伍素质,稳定队伍,增强动力;其次,增加经费投入。目前,在基层,特别是经济欠发地区,地方财力只能保工资发放,做好上述工作只有依靠中央增大统计业务、事业费来解决经费困难问题。因此必须,一是从上到下争取统计经费,确保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建立专项经费;三是积极向各部门筹措资金。这样,在开展统计工作中,就不会产生,经费紧张的状况,就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统计信息的质量。

3.3依法治统、依法兴统一是应加强统计法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活动,使一切有接受能力的公民都能了解统计法;针对县、处级以上管统计的领导干部,通过讲座、报告会等形式进行统计法的宣传教育;对各级统计工作人员,采取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组织他们进行系统的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通过以上的途径使大家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是应加强执法检查,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乡镇企业产值,人口出生、计划生育、小康监测等指标要定期检查。统计也要打假“拧干数字水分”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是要对违法案件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从重从严从快查处,特别是对违法单位和单位领导查处后要在新闻界公开曝光;四是要成立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真正从组织上保证落实好。只有这样统计才能有了法律保障。

经济与社会发展例5

一、奥运经济的概念

奥运经济是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以及奥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内,利用奥运会创造的商机,借势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一系列活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直接为举办奥运会产生的经济活动,如比赛场馆及相关设施的投资及投资拉动等;二是围绕开发奥运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如奥运会市场开发等;三是主办城市借奥运会契机,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城市建设的各种经济活动。从本质上看,奥运经济是由注意力资源的相对集中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的一种阶段性加速发展的经济现象。如果这种注意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将对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使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适当超前。如韩国借1988年汉城奥运会良机,推动经济超速发展,1981年至1988年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到12.496,1985年至199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300美元增加到6300美元,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国际形象得到明显改善,国际地位获得很大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奥运经济的基本特征

1.阶段性。奥运经济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奥运会是奥运经济运行的核心资源,每4年举办1次,对举办城市的发展产生一种阶段性作用。从成功申办到正式举办以至奥运会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效应的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奥运经济周期,国际上通常定为10年到12年。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呈现不同的经济发展特点。前奥运阶段,即7年左右的筹备期,以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投资增长的拉动为主。奥运阶段,即奥运会举办当年,以奥运会的举办而增加的各项消费带动为主,如旅游、商贸、电讯等方面消费增势强劲。后奥运阶段,即奥运会后的一段时间内,受需求不足制约,可能产生房地产闲置、旅游业不景气等低谷效应。但如果筹办奥运会期间,能处理好可持续发展问题,可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2.非均衡性。举办奥运会将从总体上拉动举办城市经济的增长,但并不是所有产业及行业都能直接受益,其对产业及行业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特征。从一般规律看,对第一产业中绿色食品生产行业有较强的带动性;对第二产业中的部分行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如建筑业、建材制造业以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全而深刻,将促进文化、体育、旅游的发展。深挖机遇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奥运效应和作用,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如何运作。

3.规制性。近20年来,国际奥委会在开发奥运会的经济价值、确保奥运会顺利进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商业运作规则,包括采取严格措施保护奥林匹克知识产权,控制运动员的商业行为,以及限制举办城市组委会的活动范围和权限等。它采取先取后予、互惠互利的办法,即给主办城市一些经济利益,又要对主办城市的市场开发行为予以严格的控制,以维护其在全球体育资源配置中的独特地位。为此,主办城市在举办奥运会、发展奥运经济的过程中,既要遵循国际奥委会的运作规则,又要在与其博弈的过程中寻求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空间。

4.开放性。奥运会作为全球性的体育盛会,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历经百年发展至今,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参与和广泛支持,已成为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加强了解、增进友谊的国际性舞台。自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运作模式做出重大改革,引入商业化运作机制,制定全球营销策略,最大限度地开发其经济价值,使依托于奥运会而产生的奥运经济更成为一个全球经济系统,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企业以及各类组织提供了充分的参与机会,同时促进了举办国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动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泛开展。

5.融合性。奥运会在创办之初,就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道德理念,旨在以体育运动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增强各国之间的团结、友谊与合作。在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的情况下,奥运会的作用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体育的范畴,体现了体育与文化、体育与经济,以及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体现了举办国家和世界经济、文化潮流的相互交融。因此,各举办国都极力以民族文化为背景,努力推动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赋予奥运经济文化和精神的发展内涵,借举办奥运会之势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总之,奥运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联,从空间范围看,北京奥运对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在北京;从时间维度上看,奥运经济影响在12年左右,奥运对经济的影响短期主要是影响总需求,长期主要是影响生产技术,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和经济体制,从而影响总供给和生产能力;从经济层面上看,奥运的经济影响包括对实物经济层的影响和货币经济层面的影响;从产业结构上看,奥运经济影响最大的是二、三产业。因此,奥运对社会经济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奥运将对首都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符亚明:奥运引致性需求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3.(5)

经济与社会发展例6

[10] Cole J H. Contribution of Economic Freedom to World Economic Growth, 1980―1999[J]. Cato J, 2003,23(2):189.

[11] 肖卫东.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建构性分析――一个经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理论学刊,2012(4):6265.

[12] 耿修林.经济发展对人口素质的影响分析[J].管理世界,2008(11):168169.

[13] 张传平,余磊,曹肖,等.中国石化工业园区升级壁垒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7(4):186190.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SEM: Based on the Facts of Jinan

ZHANG Chuanping, PENG Yujie, MEI Jiajia, ZHAO Qian, ZHANG Dong

经济与社会发展例7

基于结构方程分析法,借鉴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统计年鉴相关统计指标,在指标选取时,遵循全面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原则,本研究采用2000—2011年《青岛市统计年鉴》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Cranach’salpha系数对全部数据做信度检测。结果显示,总体Cranach’salpha为0.831,表明所采用数据具有很好的信度,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

1.2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及求解

为探究经济发展内在结构和社会发展内在结构之间的关系,在综合相关决策影响理论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所选指标体系,进行如下假设。

假设H1:经济结构对社会结构存在负向影响;假设H2:经济发展对生活质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3:经济收益对生活质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4:收入分配对生活质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5:收入分配对社会秩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6:社会结构对人口素质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7:社会结构对社会秩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8:人口素质对社会秩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9:生活质量对人口素质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10:生活质量对社会秩序存在正向影响。运用AMOS7.0软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以上模型进行运算,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潜变量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以及模型不显著性概率值P,说明本模型各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及观测变量与对应的潜变量的路径系数在95%的置信区间显著,指标选取合理,各指标对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模型假设成立。绝对适配度指数中,统计值为4.18,小于模型可接受所需要的参考值5.0;近似误差均方差(RMSEA)为0.076,符合参考标准;GFI的指标为0.814,略小于模型可接受所需要的参考值0.9。增值适配度指数中,NFI的统计值0.901,高于理想模型的参考值0.9;IFI的统计值为0.815,高于模型可接受所需要的参考值0.8;CFI的统计值为0.71,略小于参考值0.8;简约拟合指数PNFI和PCFI符合大于0.5的参考标准,整体来看,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因此认为经济发展因素对社会发展因素影响显著。

2结论

经济与社会发展例8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已经知道,当前世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系有着明显的生态化趋势,而表现出这个趋势的有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从知识这个概念本身来发现的,知识本身具有的客观性和环境局限性直接的影响到了知识经济的本质,人类经济的增长方式因为知识本身所带有的特征而显示出了生态化趋势,也是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本质内涵表现。第二个特征则是从知识性的角度来看的,人们自从有了智慧之后就不断的利用本身的知识对世界进行探索,知识其实贯穿了人类整个文明社会的始末,从各个方面都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经济阶段的每一个发展都是知识的变化在推动,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到现在的知识经济始终有着知识的力量在推动,这种现象表示了人类经济活动的内在趋势。

人们在探索前进的过程当中,对于推动自身发展的动力已经开始有着越来越明朗的了解,从最开始的完全受制于自然环境接着到了重视资源,以资源推动经济活动发展到最后的以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这些都表明了一个对推动经济本质认识的突破。人们对资源重视的时候,资源是推动经济的最重要能量,然后社会发展到现在,知识的作用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也预示出人们创造财富和推动经济的方式出现了一个本质上面的变化。知识能创造出来的财富是无穷的,它本质上是能够实现对一项效益成果进行低成本的投入并且不断的提高收益的,这种经济模式的确立,让人们摆脱了对资源的单纯依赖,不再无止境的对资源进行掠夺和滥用,能够对保护自然环境起到根本性的作用。这一点就是知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最显而易见的生态化趋势表现。

二、知识经济生态化趋势

1.知识经济演化趋势

人类经济社会踏入知识经济阶段以后,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在按照知识经济作为基础的,全球企业的管理模式也趋向于生态化,例如提出来的低碳管理理念、绿色经济理论还有我国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这都是被知识经济大环境影响之下才有的崭新的管理模式,从本质上面来说都可以归类到知识经济的范畴之内。但是这些理念其实是对知识经济更进一步的阐述,它们将知识这个经济基础更进一步的演化为将生态规律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将生态发展作为引导经济发展的动力。虽然上面所提出来的这些理论是在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环境之下提出来的,而且内容上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它们提出来的目的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保护能源的开掘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一起为了建设一个能量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的社会而努力。

虽然这些理论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但是它们最后都直接或者间接的造成了同样的一个结果,就是取得了生态化的社会经济效益,因为这些理论当中或多或少都将生态规律作为一个中心理论,人的经济建设活动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必然是会有这样后果的出现。这种经济发展的演进,正是生态化管理理论所带来的影响和推进。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作为基础的推动力的,上面已经说过知识本身带有着实践性的特征,知识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开始的趋向于生态化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其实更接近知识的本质特征,也更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一种管理模式。生态经济管理模式的出现,让我们对于经济产业发展的规律开始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人们首先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艰难的对自然进行改造,接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走到了自然的对立面,毫无限制的对自然资源进行挖采,而后到了现今却开始向自然达到回归,提出和谐统一的理念。传统的经济产业是对资源的重视,也就是“凝聚资源”的中心概念,随着人们生产力的发展还有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已经是不用也是不敢那么强烈了,所以转向“凝聚知识”其实是一件必然的发展,而以知识为核心演变出来的生态化管理模式则更是应验了这个规律的发展。由此可见,生态化管理创新是人类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必然会产生的理念产物,它的存在适应了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必然能够很好的推动经济生态化的良好发展。

2.生态化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经济与社会发展例9

一、引言

在经济管理中,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伴随着当今社会环境的变化,会计的发展也应该及时做出相应性和适应性的调整。这不仅是因为,会计必须在适应环境的时候才能发展,更是因为会计能够直接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对世界的经济环境做出重大影响。只有在会计环境的宏观视野内研究会计的一些科学问题,才能更准确的把握会计发生与发展的规律,进而更好的认识和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目前学者对于此问题的探讨分别从经济、科技、法律、文化等因素进行,我则主要是对经济因素进行讨论。

二、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1.经济体制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会计的发展极大一部分受到经济体制的影响,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体制和理论,会计模式必须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体制相适应。例如,对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决定了占主导地位的必须是会计的计划性,企业会计主要是为上级管理部门和国家计划服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服务的对象扩大为与企业相关的所有利害人,这是因为在当今市场开放的格局下,会计主体拥有相对来说极大的自,实时清楚和细致的披露企业的会计信息给企业的债权人和投资者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和资本主义经济相比,则相差更大。

会计的发展需要适应经济体制的变革:从微观方面来看,需要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经营和管理制度,建立发展观,进一步提升面对困难和危机的抗压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会计的良好稳定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环境;从宏观方面来看,则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调节,建立一个稳定的以各种市场为主体的经济环境,以使会计行业更健康的发展。

2.经济发展水平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等影响很大。从整个会计发展史来看,经济发展的水平与会计实务的复杂程度成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关系越复杂,会使得其会计实务的复杂程度更高,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更广泛,会计的发展更科学,会计各方面的工作更完善。

3.知识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为主的经济,是以知识投入为导向的经济。在知识经济体系中,这种无形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会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经济的发展也由资源依赖型向知识依赖型转变。作为可以保持长期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它的发展,必会导致产业结构发生重大的调整,促使产品成本迅速降低,加快产品更新速度,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网络与信息技术在经济活动中会扮演重要角色。这就要求财会的重心应及时的向无形资产倾斜,衡量生产效率的标准也应从以劳动生产率为标准过渡到以知识生产率为标准,并且应将企业的无形资产放在企业财务报告的显要位置,详尽地予以披露,恰当的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价值,突出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下的地位。

4.经济全球化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当今世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和资金技术流动的加快,各国的经济市场进一步紧密联系,并且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使得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也逐渐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这在客观上会将本国的经济机制与财政政策扩展到全球范围内。因此,就要求各国在对经济环境的认识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行动上要有积极的措施,使本国的会计理论和准则与国际接轨。这样,才能以一种主动的姿态使会计与经济环境融为一体,使会计这项经济管理活动在新的环境里有着全面的发展。

5.企业组织形式及规模的变化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企业的组织形式决定着会计核算的方法。因为企业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等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同的组织形式通常会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这是因为它们的所有者权益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于独资企业来说,业主独资出资并承担无限责任,所以业益无需分类;而对于合伙企业,由于是合伙人共同出资,其权益分配就应该按照合伙企业的规定进行。并且,企业规模的不同也会导致会计核算方法的不同。例如,同样是对于一笔宣传广告的费用,在一个大公司里,可能会直接被作为当期费用,但是对于一个小公司来说,这笔费用可能相对来说占了公司支出的绝大部分,这时,在小公司中,则可能会采用递延的方法进行处理。

三、会计发展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1.会计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效益好的企业会吸引会计信息流向本企业。理论上,如果每个经济主体都做出了对社会而言最合理正确的经济决策,就意味着全社会做出了最合理正确的经济决策,就可以使宏观经济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并且,通过运用会计手段,政府有关部门不仅可以正确评价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和结果,还可以监督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发挥预警作用,以便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避免限制、阻碍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有效促进经济发展。

2.会计对微观经济管理的影响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结构复杂,替代品多,价格波动大,仅仅凭借和依靠个人的管理经验或直觉已经很难及时有效的制定出科学的经济决策。所以这决定了企业管理者必须要采用科学合理可行的方法和手段,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决策,明确企业主体经济活动中不同方面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责任,使得企业既能满足市场需求,也能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但是,不合理的使用会计信息系统,会使得生产环节日益增多,生产过程也越来越复杂,因此要想合理降低自身生产成本,就要依靠管理者将生产的各个环节所发生的成本进行科学的计算与记录,使得企业内部能够积极有效地执行经济活动,促进微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3.会计对经济秩序的影响

在新时期下,会计发展的重要职能就是对经济秩序的维护。市场经济在一步步地建立、完善和发展,在这整个过程中,正常并且稳定的经济秩序是一道重要保障。当然,有时候会不可避免的发生经济秩序混乱的现象,这就要通过会计职能的发挥,尽最大可能减少市场混乱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总体而言,经济秩序的混乱总会反映在会计活动中,无论是在票据管理还是收入管理,会计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会计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在不断进行,社会经济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且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对会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会计在维持和创新自己强势的同时,针对劣势采取对策,积极探索改变劣势的方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于政府来说,政府应制定完善的会计准则,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营造良好的会计法制环境,对于会计行业来说,应该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扩大对外交流,在会计国际化中做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如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管理经济活动的功能,如何尽快实现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更好地融入国际惯例,将成为我们今后要致力解决的问题,此路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正刚.浅析会计与经济环境[J].当代经济,2008,(2).

[2]小丽.现代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J].现代商业,2000,(3).

[3]刘永祥,刘晓春,杨秀兰.论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06).

[4]汪小英.会计与知识经济的适应性分析[J].财务与会计,2000.

经济与社会发展例10

关键字:

社会保障;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研究

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和保证,正确处理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

一、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它既不可以赶超经济发展速度也不能滞后于经济发展。

1、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之一就是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工业革命后资本社会主义发展的结果。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由于长期以来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斗争始终持续不断,资产阶级为了阶级统治,于是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来缓和这一局面。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可以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2、社会保障的结构

一个国家的政治、人口、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但经济发展水平才是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根本因素。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能力和政府的支付能力等都由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以欧洲国家为例,欧洲的高标准社会保障制度是以雄厚的物质作为基础的,究其原因还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再以日本为例,在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较为丰厚的物质基础,让日本成为了一个富裕社会,这也使得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置和完善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并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国民经济和国家财力不断得到增强,社会保障事业才能顺利发展。相反,如果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国家所提供的社会保障也只能是低水平的,同时也就反映出社会保障制度的低层次和不完整,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国民需求的增长。

3、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在遭遇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时,经济会出现发展缓慢或者停滞的现象,然而社会保障却需要庞大的开支,面对此种情况,各国政府不得不对社会保障制度做出重新部署。一些国家会把完全公费医疗改为国民支付一定费用比例的医疗保险制度,从而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显而易见,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发展所决定的。

二、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当然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因此,社会保障制度项目的设置健全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社会保障制度,它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稳定发展,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社会保障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由于社会成员的自身条件、劳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都不同,有些劳动能力弱的群体收入相对较少甚至是没有收入而生活贫困,而有些社会成员则收入颇丰,生活富裕,长此以往就会产生贫富差距,激起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第二,社会保障在调节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调控作用,帮助促进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此外,社会保障制度是扩大总需求规模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工具之一。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消费结构与社会需求进行合理调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不仅可以起到调节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同时也为劳动者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为促进劳动者技能素质与自身素质提供了有效保障与重要途径,从而实现直接促进着经济的发展。第四,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对解决当前就业难的局面也有很大帮助,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就业率。社会保障事业既可以解决社会成员面临的生活困境,同时缓解了当前就业难的局面,因此社会保障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保障和良好条件。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保障力度与经济发展应当在同一水平线上,社会保障力度发展过快,必然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担,从而会破坏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但是如果社会保障发展过于滞后,就会阻碍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自由流动,影响社会稳定,进而制约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从总体上讲,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相互促进发展的。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就需要保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但不可否认,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承受力弱,所以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还需要从我国国情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大局出发,进而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换言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共同推进了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保障制度需要与其他经济制度相互呼应,共同协作,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波.论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2]杨亮;丁金宏;郭永昌.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4(04)

[3]孙祁祥;肖志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中国经济内外再平衡[J].金融研究.2013(06)

经济与社会发展例11

    和谐社会作为多方面、多层次与广范围的系统工程,无疑需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和谐与深入发展。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经济是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根本的还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刻意求新,而是有着坚实的经济社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21万亿元人民币,比1952年增长了331倍,是同期世界年均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经过5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基本解决了世界近1/5人口的温饱问题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如果没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的成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只有进一步发展,增大生产力总量,才能给解决矛盾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就会像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通过暴力对抗的形式来实现对存量的重新划分,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至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迈进。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快速发展的数字指标掩盖了一些不容小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影响着社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如:局部地区形成的以GDP为中心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导致大量资源被掠夺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作用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必须实事求是的承认,经济增长和质量的不和谐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表现在资源消耗与浪费严重,在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火电供电耗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乙烯综合能耗高3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改造自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科学的、有远见的开发利用自然,而不是盲目的、鼠目寸光的将自然视为可以任人宰割的对象。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的有序、稳定与和谐为人的生活劳动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违背社会规律,按主观意识办事,必然会受到惩罚。

   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说和谐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社会的和谐,也谈不上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