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办公室督办工作总结

办公室督办工作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17 04:09:43

办公室督办工作总结

办公室督办工作总结例1

一、认认真真学习,勤于思考,进一步加强个人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

始终坚持把在思想政治建设作为贯穿自己工作的一根红线,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xx大、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与县委三届二次党代会议精神、经济工作会议、科学发展观内涵、督查工作的规章制度等作为学习的重点内容。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作风建设活动的精神实质,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为契机,在思想政治上时刻做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同县委、县政府在思想上合拍、工作上协调、行动上一致,同时加深了对做好督查工作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党性和工作的责任感,提高了自己政治洞察力,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扎扎实实干事,善于创新,进一步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办公室督办工作总结例2

1、为使各项工作忙而不乱,开学初既制定了本学期的长远计划,又对短期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保证了督导考核的各项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2、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根据教学计划的不断调整而多次修订晚值班表,并做好本学期的出勤打卡的整理通报工作。

3、保质保量地完成各月的加班补助、课时、晚值班、坐班、出勤核算等各个项目,在工作中未出现过一次失误,较好地保证了教师的各类补助的按时发放。

4、完成了督导点评台考核方案的修订工作,有力地调动了各处室级部地点评积极性,通过点评起,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进行。

本学期的点评几乎未出现未点评现象,并且各处室级部都想点子,想办法,尽量做到点评有特色,点评出效果,较好地推动了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本学期共完成点评通报60余次,并且按学期初期点评方案进行成绩考核汇总,在学期末兑现奖励。

5、督导各处室完成了上学期的各项评优工作。

6、总结本学期在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为进一步修订考订细则做准备:如《关于加班补助和临时工工资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值班管理的补充规定》等。

7、做好本学期的督导迎查工作。根据潍坊市五项督导要求,制订了《青州六中督导自评工作机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督导评估领导小组,形成督导评估长效机制。

8、认真学习了潍坊市五项督导网络管理系统,并把一些网络系统的相关问题反馈到潍坊,得到了好评。

9、做好日常工作的考核以及出勤资料的保存等。

二、教育科研工作

本学期教科研工作任务繁重,既有部级课题的材料准备,也有潍坊市级课题的结题,还有行动研究的成果总结,为了做好这一系列工作,学期初在制订督导考核计划时也一交考虑了教科研工作计划。虽然教科研不是主要内容,但由于事关学校荣誉,不管怎么样都要尽心尽力地完成。

1、学期初召开了小课题研究开题会议,中期召开了小课题研究推进会,学期末有三项小课题申请结题。

2、召开行动研究项目组成员会议,并准备了行动研究成果《反思与提升》、《行动研究总结报告》,形成了完备的研究成果。

3、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的整体行动研究,成立课堂教学攻关小组,建立网络教研论坛,并定期开展活动。

4、完成潍坊市“十一五”规划课题《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的课题结题工作。

5、正在准备申请部级课题的结题申报材料。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1、6月25号前完成潍坊市五项督导考核工作的网络管理与培训工作,保证在7月1日正式填报评估项目时不出问题。力争在学期末与下学期初使网络督导评估工作常态化,日常化,真正使督导评估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

办公室督办工作总结例3

【正文】

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工作总结2021年工作要点

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市中教育督导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体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 在市教育督导部门的认真指导下,紧紧围绕“打造品质教育示范区”战略目标,统筹安排教育督导、扶贫协作、行政许可三项工作,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圆满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促进各类教育健康发展

一年来,教育督导工作坚持围绕重点、强化监督、指导服务,发挥了教育督导的职能作用。一是对学校日常管理随访督导。先后对39所中小学校容校貌、师生精神面貌的督导检查,促进学校不断优化教学环境,提升管理水平。二是扎实开展政府教育履职自评工作。协调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围绕教育系统党建、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发展、布局规划、消除大班额、教育经费管理、学校安全、教师政策及待遇、规范办学行为等,认真开展自评,查漏补缺,即时整改,规范和促进了各类教育的健康发展。三是组织办园行为督导评估。以促进幼儿园不断规范办园行为,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薄弱幼儿园为重点,组织了对省委机关幼儿园等55所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从办园条件、安全卫生、保育教育、队伍建设、内部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了幼儿园办园行为,优化了幼儿成长环境。四是坚持教育服务社会满意度调查。组织教师书面问卷、学生网络问卷调查和家长层面第三方电话问卷调查,三类受访人员总计32642人,社会满意度达96.65%,较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办学满意度调查,促进了中小学幼儿园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规范办学行为,提高育人质量。

二、坚持推进集团化办学,发挥优质资源辐射效能

一年来,集团化办学围绕结构优化、集团教研、教师交流等三方面工作,不断健全机制,深化发展。一是进一步优化了集团规模结构。经成小学纳入经五教育集团管理;七贤中学、育贤第二小学分别调整至育贤中学教育集团、育贤集团教育管理。二是健全完善了“校本教研—集团教研—区域教研”三级链条式教研体系。疫情背景下,围绕“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组织集团“空中课堂教学线上研究与同步教学”,开展线上德育专项主题教育,以集团为单位全员筛查学校心理安全,各集团基本建立起科学、符合本集团实际的集团教研活动制度,基本实现了对教研活动从设计、组织到评价的链条式管理。三是推进领衔学校与成员学校干部教师交流。新学年,教育集团514名干部教师交流到新的岗位,占符合交流条件的比例22.23%。进一步发挥了优秀教育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坚持教育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办公室督办工作总结例4

(一)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农民得到的实惠逐年增加。

1、实施“新农村新农业惠民工程”。从农业产业提升,市场拓展、护农保障、科技支撑、内外互动、农业生态工程等方面,解决农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通过“惠民工程”的深入实施,我市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民收入大幅增加。201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84.7亿元,比上年增长9.5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50元,比上年增长15.6%;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03家,其中超5000万元的48家,超亿元的18家。目前,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16家,比上年增加207家,增幅达40%,其中省级优秀示范性农业专业合作社4家、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41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53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比例达到60.4%;共有社员4万人,带动农户38万户,占全市农户的56%;联结基地50多万亩,社员户均增收800元。

2、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完善。全市各地执行各项惠民政策态度坚决,措施有力,农民普遍感到满意。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我市把加快推进农民增收、改善民生作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和重要抓手,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去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达27.97亿元,同比增长28.77%。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取得了巨大效应:一是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三是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农民负担监管力度加大,农民负担逐年降低。

1、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一是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 坚持“一个漏斗下”的原则,依法设立、调整、清理及取消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从源头控制农民负担。二是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通过统一制作涉农收费和价格公示牌,张贴涉农收费价格表,发放《浙江省涉农收费简明手册》等形式,让涉农收费置于“阳光”之下。目前,全市所有农村社区都实行了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制”,做到公示内容及时更新。三是农村订阅报刊“限额制”。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采取多种方式将“限额制”落到实处。如莲都区、龙泉市、缙云县、庆元县、景宁县等5个县(市、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为农民订阅《农村信息报》。青田县所有乡镇债务由县财政承担,行政经费由县财政统管保障,全县村级订阅报刊平均额在500元左右,远低于限额标准。四是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落实信访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对来信来访、明查暗访和各种渠道查到的农民负担案(事)件,一查到底,并按《浙江省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追究责任,同时落实专项整改,做到警钟长鸣。

2、农民负担监测网络不断完善。

一是完善农民负担监督员制度。共聘请监督员137名,赋予其监督、举报职责,并承担及时上报农民负担案(事)件和提供暗访线索的义务。去年各级监督员共走访了60多个村、300多户农户、30多个单位,提出农民减负工作意见建议和暗访线索120多条。二是完善农民负担监测点的运行管理。设立龙泉市、遂昌县和缙云县等三个县(市),12个乡(镇)、21个村、130户农户作为农民负担动态监测点。通过对监测农户的记帐观察,分析农户的生产经营和生活的日常收支,观察农民增收,监督涉农收费,监测农民负担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建立农民负担预警机制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完善农民负担月报制。按照“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的要求,每月由下一级农负办向上一级上报涉农负担案(事)件发生情况,层层监督,层层把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监测网络体系。

3、村内筹资筹劳“一事一议”制度得到完善。根据《浙江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施办法》的要求,在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补助力度的基础上,加强对村组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指导监督,严防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变成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每年我市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以资代劳工价标准,经省农负办批准公布后实施。去年的工价标准在30-50元之间,其中:青田县每日50元、松阳县每日40元、云和县每日35元,其余各县均为每日30元。2010年,全市共有8个县69个村开展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活动,涉及人数4.55万人,涉及筹资金额151万元,筹劳2.53万个,没有出现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促进了农村公益事业发展。

4、专项治理深入开展,损害农民利益行为得到有效纠正。积极开展农民负担明查暗访,重点检查农民建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级组织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收费、农村中小学校收费、农村报刊征订等涉农收费、价格项目。对明查暗访中发现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和整改,保障了农民合法权益。去年全市共组织明查暗访 77次,发现并查处案(事)件6件,清退违规金额7.79万元。 共5页,当前第1页1

(三)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不断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权益得到了维护。

1、农村财务管理得到全面加强。全市共有179个乡镇3347个村全面推行了会计委托制,分别占乡镇和村总数的97.8%和96.1%,其中云和县全面实行了村财务会计、出纳统一的“双”制度;141个乡镇2937村实行电算化管理,分别占乡镇和村总数的77%和84.3%。3484个村实行财务公开,占总村数的100%,其中按季公开的村有3151个,按月公开的村有103个,龙泉、缙云、遂昌等县实行按季统一公开日制度;利用电算化软件公开的村有2340个,占总村数的67.2%。3484个村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占总村数的100%,成员一般由3-5人组成,对村级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同时,以千村审计为抓手,全面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去年全市共审计1409个村,其中:财务审计940个村,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158个村,村干部离任审计280个村,其他专项审计41个村;完成财务清理402个村。审计资金总额23亿元,发现违纪违规案件64件,涉案金额401.64万元,其中:万元以上案件36件,移交司法机关2件,收回各类款项216.7万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42.7万元,落实整改措施1461条,维护了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

2、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松阳、遂昌、莲都区等已完成试点工作,共量化资产555万元,享受股份人口2716人,按股分红总额155.5万元。加大集体经济空白村、薄弱村的扶持力度,推动集体经济发展。2010年,青田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集体经济收入不足2万元的村给予配套补足;莲都区财政安排75.84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村干部误工报酬、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补助;云和县出台了《村级组织运转目标管理以奖代补制度(试行)》,对当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1万元,并能认真实施村级组织运转目标管理的村给予4000元补助;遂昌县安排200多万元资金,落实62个项目,扶持村集体开展资源开发、闲置资产盘活、建批发市场、建民工公寓、农家乐开发项目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去年全市共争取省级村运转经费 1440 万元,比去年增加27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

3、开展村级债务调查,指导村级债务控制化解。到2010年12月底,全市农村村级债务总额近4.24亿元,涉及村数2624个。其中:因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债务达2.23亿元,占52.9?;因发展除基础设施建设外的公益事业形成的债务达0.27亿元,占6.3?;因生产经营性项目建设形成的债务达0.3亿元,占7.2?;因举办农村义务教育、替农户垫交农业税等国家税费而形成的等其他原因形成的债务1.42亿元,占33.6?。村级债权总额1.29亿元,涉及村数1366个。其中:因债务人死亡、倒闭、破产等原因不可能再收回的债权达777万元,占债权总额的6?。通过调查,摸清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债权的底数,为各级制订化解村级债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四)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进一步强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得到维护。

1、加强权证管理,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依法及时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变更、注销,保证地证相符,切实落实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目前全市共签订家庭承包合同55.2万份,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51.3万份,分别占家庭承包经营农户的94.68%和87.96%。龙泉市、缙云县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全市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2、创新流转体制,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组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为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提供了规范管理和有效服务。目前,全市共流转土地18.52万亩,有8个县(市、区)的8个乡镇 4个村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组织。

3、扩大仲裁试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创新。全市共有遂昌县、莲都区、缙云县等已建立土地仲裁机构,其他一些县(市、区)正在积极建设之中。松阳县在全县20个乡镇建立了“农村土地纠纷调解机构”;遂昌县自XX年9月被农业部列入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单位后,认真做好各项试点工工作,聘任了7位仲裁员,制订了各类文书资料,出台了《遂昌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行)办法》。从XX年年10月开始开展仲裁工作,去年共受理案件6件,已仲裁6件,仲裁率100%。

(五)“绿剑”护农执法深入开展,农民群众利益有了“保护神”。

近年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把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作为保障农业和农产品安全、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扎实开展“绿剑”系列专项集中执法行动,加强农资市场上种子、农药、肥料、畜产品等农业投入品的执法检查。加大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和市场巡查力度,充分发挥 “12316”投诉、举报电话作用,切实加强源头治理,狠抓市场监管,强化服务指导和制度建设,切实把农资打假工作引向深入。据统计,自全市农业行政执法队伍成立以来,已出动执法人员17764人次,出动执法用车5434车次,检查农资经营网点13417家次,抽检农资样品1126批次,受理投诉、举报、咨询电话1306件,立案查处农业违法案件2956件,罚没款170.3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923万元。通过农业综合执法,有效遏制了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农民群众利益切实得到了维护 共5页,当前第2页2

二、当前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表现

几年来,通过各级农业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全市的农民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负担大为减轻,农民得到的实惠明显增加,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了进一步保障。但是,当前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仍时有发生,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一)加重农民负担的隐患依然存在。

1、农民的隐性负担有上升趋势。当前,加重农民负担行为已由过去的乡村基层政权行为转变为带有部门特征的行为,隐蔽性更强,预防和查处更难。如:征订报刊突破“限额”,发生在村里,根子在上面,很难进行有效的责任追究。

2、村级债务问题日益突出。我市是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农村经济较为薄弱,村集体缺乏创收渠道,收支矛盾突出。但是,农村群众要求兴办公益事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十分迫切,上级部门下达的许多项目立项和建设都要求当地提供足额配套资金,致使许多村纷纷举债跑项目。村级债务已成为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容易成为日后农民负担反弹的重大隐患,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二)支农惠农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

一些地方存在挪用、截留各种支农资金的行为。如项目资金拨付时间迟,没有足额到位,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我们在XX年7月对获得XX年度省补助项目资金的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抽查中发现,一是项目资金到位迟;二是75万元省补助资金中有21万元未到位,占28%。在发放补贴款过程中,有的地方违规操作,强行把各种补贴款项用于抵顶农业税尾欠或者用于“一事一议”筹资。有的地方克扣村级的财政补助资金,弥补自身经费缺口,或者用于各种项目的配套资金,导致村级组织运转困难。

(三)农村土地承包、征用承包地造成农民利益损失。

1、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在农村二轮土地承包中存在着不按政策给农民承包地,强行收回、私自调整承包地,二轮延包完善工作不彻底等现象。

2、农村征用土地纠纷大量增加。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招商引资和房地产开发等使大批农村土地被征用,因管理不规范,农民群众对征地程序、补偿安置费标准没有知情权、参与权,极少数村组织拖欠、截留、挪用征地补偿款,给予被征地农民的补偿不合理或未能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导致征地纠纷大量增加。特别是在一些城乡结合地区,不按法律规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用途管制进行非法交易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仍存在问题。

目前,在全市183个乡镇3484个村中,尚有4个乡镇137个村未实行村会计委托制,42个乡镇547个村未实行电算化管理。虽然全市所有的村都已实行财务公开,但仍有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执行财经法规不严,财务制度不健全。公款私存、白条抵库、借支挪用等情况突出;少数村干部公款吃喝,请客送礼,挥霍浪费集体资产,利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挪用、侵占集体资产等等。

(五)农业综合执法力度不强。

一是农业综合执法体制不够健全。我市部分县(市、区)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分散在农业局内部各个科室,造成内部各科(站)多头执法,执法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二是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执法装备落后,执法队伍力量不足,影响了执法队伍战斗力,难以适应点多面广的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三是农业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食用菌生产事故影响面广,农民损失严重。

三、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1、突出监管重点,解决农民隐性负担重的问题。要在做好对农民、村级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的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费用、村内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各类涉农集资摊派和政府强农惠农补贴到位监管的基础上,突出对农民建房乱收费,农村义务教育集资,农村殡葬罚款,村级组织公费订阅报刊超限额,农村社会治安综治费、协会费、捐款赞助费等领域和村级组织向农户乱收费进行重点监管。

2、进一步完善和贯彻执行“四项制度”。四项制度是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基础性工作和制度性约束,必须长期坚持。要继续抓好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农村订阅报刊“限额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等四项制度的落实,加强对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审核、监督,防止以经营服务性收费为名变相加重农民负担。另外,目前政策允许的涉农收费多为经营性、审批性收费,可进一步调整政策,予以取消或降低标准。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由学校代收或推荐的非强制性收费项目,如保险费、防疫费等,要加强监管,防止成为学生新的经常性负担。

3、加大投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免征农业税后,面向全体农民的负担主要限于“一事一议” 筹资筹劳,如解决不好,有可能成为新的乱收费的温床。为此,各级政府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要完善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严格程序管理,杜绝乱议、乱筹、乱用。在严格控制“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筹资筹劳的上限标准,弥补目前筹资标准低、难办事的缺陷。积极探索政府资助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办法,鼓励和引导农民兴办农村公益事业。 共5页,当前第3页3

4、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各级党委、政府要在充分调研,摸清村级债务底数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扶持政策,积极化解村级债务。一方面,要尽快开展化解村级债务工作,并严防新债发生,特别是在要求农村基层提供配套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的问题上,要出台相应制度予以严格控制,有关部门在拨付资金时不能要求下级层层搞配套,防止出现“钓鱼工程”;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逐年加大对村级组织的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防止旧债未了,新债又生,确保农村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防止因村组织负债而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发生。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管理。

1、做好二轮土地承包完善扫尾工作。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全面落实农民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尚未完成二轮土地延包工作的村组,要组织专门力量及时开展完善扫尾,彻底解决遗留问题。切实加强四荒地、机动地等农村集体土地的承包管理,扎实搞好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督促乡、村、组严格落实土地承包合同、承包地块、承包面积、承包经营权证“四到户”制度,切实把我市的二轮土地延包工作完善到位。

2、强化管理服务,规范流转行为。一是建立网络,构筑服务平台。各县(市、区)、乡镇、有条件的村要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为土地流转提供信息、合同签订、合同鉴证、政策咨询、价格指导、纠纷协调等服务。加强耕地承包和流转信息化建设,实现县、乡、村三级联网并实行信息化管理。二是完善机制,构筑保障平台。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民间协商、乡村调解、县(市、区)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调处机制,依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纠纷的仲裁,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矛盾纠纷。三是规范流转管理。严格执行“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自主权,倡导积极作为,防止强迫命令,切实维护农民对承包土地流转的收益权,严防截留、扣缴。流转合同文本采用省统一制定的格式。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流转管理工作制度和规程。

(三)进一步深化农村财务管理。

1、规范村级财务公开。财务公开是民主理财的重要手段,是新形势下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推进村民自治的一项有力举措。当前,应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公开要及时。村级财务情况至少要每季度公布一次,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村和条件许可的村,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布一次。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和群众普遍关注的集体资产去向、大额资金管理使用、土地征用补偿费到户明细等,根据需要要随时公开,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二是内容要具体。凡是上级和村民要求公开的财务项目,都要按照内容全面、详略得当、层次清晰、通俗易懂的要求,及时向村民公开。公开项目要到人到项目,力求具体化,有的还要逐笔公开,不能遗漏和隐瞒。三是程序要规范。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财务公开流程,对审核不符合财务公开要求的,要责令纠正;对规避公开程序,搞虚假公开的,要及时严肃查纠。

2、加强村级财务监管。要进一步健全落实村级财务管理责任制,做到财务运行的各个环节都有人把关,有人负责。要切实重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定期分析村级财务运行情况,对出现的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专题研究,提出改进办法和措施。要强化审计职能,实施村主要干部离任、任期审计和村年度财务审计,对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行为,在抓好查纠的基础上,着力从健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上下功夫。乡镇会计中心要在搞好记帐、算帐、报表编制等日常工作的同时,认真履行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两大职能,切实加强对村级财务运行的监督管理,做到善于监督,敢于监督。村主要干部要认真履行村级财务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操作。其他村干部和财会人员要相互监督,真正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村民主理财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村级财务活动的民主监督,检查审核财务帐目及相关经济活动,及时否决各种不合理开支,确保村级财务规范、安全、可靠运行。

3、加强征地补偿费监督和管理。建立村级征地补偿费监测体系,加强征地补偿费管理人员培训,加大征地补偿费专项检查和监督力度,推动村级征地补偿费的管理和使用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杜绝在征地补偿工作中出现贪污、挪用、挥霍等问题的出现,保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

(四)改变国家对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方式,加大直补力度。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长效机制的建立,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方式应减少中间环节,改间接补贴为直接补贴,扩大对农民直补的范围。采取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社会监督并举的做法,加强农资价格的监管和调控力度,发挥价格杠杆职能,搞活流通领域,督促各项政策的落实,推进农资价格平稳运行。

(五)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

一是完善农业综合执法体制。推进和完善以集中行政处罚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理顺管理体制,规范执法主体。二是加大农资打假力度。实施农资事故源头监控,最大限度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生产事故的发生。规范农业生产事故技术鉴定,建立农资事故协调处理机制,探索形成一套受理农民投诉,实施事故调查、疏导、协调和处理事故的有效程序,保障当地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农资市场的长效管理。实现农资生产、经营、使用依法诚信,农资监管监督切实有效,农民和消费者利益得到保障。 共5页,当前第4页4

办公室督办工作总结例5

(一)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农民得到的实惠逐年增加。

1、实施“新农村新农业惠民工程”。从农业产业提升,市场拓展、护农保障、科技支撑、内外互动、农业生态工程等方面,解决农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通过“惠民工程”的深入实施,我市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民收入大幅增加。201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84.7亿元,比上年增长9.5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50元,比上年增长15.6%;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03家,其中超5000万元的48家,超亿元的18家。目前,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16家,比上年增加207家,增幅达40%,其中省级优秀示范性农业专业合作社4家、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41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53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比例达到60.4%;共有社员4万人,带动农户38万户,占全市农户的56%;联结基地50多万亩,社员户均增收800元。

2、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完善。全市各地执行各项惠民政策态度坚决,措施有力,农民普遍感到满意。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我市把加快推进农民增收、改善民生作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和重要抓手,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去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达27.97亿元,同比增长28.77%。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取得了巨大效应:一是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三是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农民负担监管力度加大,农民负担逐年降低。

1、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一是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 坚持“一个漏斗下”的原则,依法设立、调整、清理及取消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从源头控制农民负担。二是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通过统一制作涉农收费和价格公示牌,张贴涉农收费价格表,发放《浙江省涉农收费简明手册》等形式,让涉农收费置于“阳光”之下。目前,全市所有农村社区都实行了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制”,做到公示内容及时更新。三是农村订阅报刊“限额制”。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采取多种方式将“限额制”落到实处。如莲都区、龙泉市、缙云县、庆元县、景宁县等5个县(市、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为农民订阅《农村信息报》。青田县所有乡镇债务由县财政承担,行政经费由县财政统管保障,全县村级订阅报刊平均额在500元左右,远低于限额标准。四是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落实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对来信来访、明查暗访和各种渠道查到的农民负担案(事)件,一查到底,并按《浙江省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追究责任,同时落实专项整改,做到警钟长鸣。

2、农民负担监测网络不断完善。

一是完善农民负担监督员制度。共聘请监督员137名,赋予其监督、举报职责,并承担及时上报农民负担案(事)件和提供暗访线索的义务。去年各级监督员共走访了60多个村、300多户农户、30多个单位,提出农民减负工作意见建议和暗访线索120多条。二是完善农民负担监测点的运行管理。设立龙泉市、遂昌县和缙云县等三个县(市),12个乡(镇)、21个村、130户农户作为农民负担动态监测点。通过对监测农户的记帐观察,分析农户的生产经营和生活的日常收支,观察农民增收,监督涉农收费,监测农民负担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建立农民负担预警机制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完善农民负担月报制。按照“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的要求,每月由下一级农负办向上一级上报涉农负担案(事)件发生情况,层层监督,层层把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监测网络体系。

3、村内筹资筹劳“一事一议”制度得到完善。根据《浙江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施办法》的要求,在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补助力度的基础上,加强对村组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指导监督,严防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变成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每年我市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以资代劳工价标准,经省农负办批准公布后实施。去年的工价标准在30-50元之间,其中:青田县每日50元、松阳县每日40元、云和县每日35元,其余各县均为每日30元。2010年,全市共有8个县69个村开展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活动,涉及人数4.55万人,涉及筹资金额151万元,筹劳2.53万个,没有出现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促进了农村公益事业发展。

4、专项治理深入开展,损害农民利益行为得到有效纠正。积极开展农民负担明查暗访,重点检查农民建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级组织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收费、农村中小学校收费、农村报刊征订等涉农收费、价格项目。对明查暗访中发现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和整改,保障了农民合法权益。去年全市共组织明查暗访 77次,发现并查处案(事)件6件,清退违规金额7.79万元。

(三)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不断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权益得到了维护。

1、农村财务管理得到全面加强。全市共有179个乡镇3347个村全面推行了会计委托制,分别占乡镇和村总数的97.8%和96.1%,其中云和县全面实行了村财务会计、出纳统一的“双”制度;141个乡镇2937村实行电算化管理,分别占乡镇和村总数的77%和84.3%。3484个村实行财务公开,占总村数的100%,其中按季公开的村有3151个,按月公开的村有103个,龙泉、缙云、遂昌等县实行按季统一公开日制度;利用电算化软件公开的村有2340个,占总村数的67.2%。3484个村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占总村数的100%,成员一般由3-5人组成,对村级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同时,以千村审计为抓手,全面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去年全市共审计1409个村,其中:财务审计940个村,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158个村,村干部离任审计280个村,其他专项审计41个村;完成财务清理402个村。审计资金总额23亿元,发现违纪违规案件64件,涉案金额401.64万元,其中:万元以上案件36件,移交司法机关2件,收回各类款项216.7万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42.7万元,落实整改措施1461条,维护了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

2、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松阳、遂昌、莲都区等已完成试点工作,共量化资产555万元,享受股份人口2716人,按股分红总额155.5万元。加大集体经济空白村、薄弱村的扶持力度,推动集体经济发展。2010年,青田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集体经济收入不足2万元的村给予配套补足;莲都区财政安排75.84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村干部误工报酬、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补助;云和县出台了《村级组织运转目标管理以奖代补制度(试行)》,对当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1万元,并能认真实施村级组织运转目标管理的村给予4000元补助;遂昌县安排200多万元资金,落实62个项目,扶持村集体开展资源开发、闲置资产盘活、建批发市场、建民工公寓、农家乐开发项目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去年全市共争取省级村运转经费 1440 万元,比去年增加27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

3、开展村级债务调查,指导村级债务控制化解。到2010年12月底,全市农村村级债务总额近4.24亿元,涉及村数2624个。其中:因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债务达2.23亿元,占52.9℅;因发展除基础设施建设外的公益事业形成的债务达0.27亿元,占6.3℅;因生产经营性项目建设形成的债务达0.3亿元,占7.2℅;因举办农村义务教育、替农户垫交农业税等国家税费而形成的等其他原因形成的债务1.42亿元,占33.6℅。村级债权总额1.29亿元,涉及村数1366个。其中:因债务人死亡、倒闭、破产等原因不可能再收回的债权达777万元,占债权总额的6℅。通过调查,摸清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债权的底数,为各级制订化解村级债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四)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进一步强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得到维护。

1、加强权证管理,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依法及时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变更、注销,保证地证相符,切实落实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目前全市共签订家庭承包合同55.2万份,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51.3万份,分别占家庭承包经营农户的94.68%和87.96%。龙泉市、缙云县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全市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2、创新流转体制,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组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为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提供了规范管理和有效服务。目前,全市共流转土地18.52万亩,有8个县(市、区)的8个乡镇 4个村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组织。

3、扩大仲裁试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创新。全市共有遂昌县、莲都区、缙云县等已建立土地仲裁机构,其他一些县(市、区)正在积极建设之中。松阳县在全县20个乡镇建立了“农村土地纠纷调解机构”;遂昌县自XX年9月被农业部列入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单位后,认真做好各项试点工工作,聘任了7位仲裁员,制订了各类文书资料,出台了《遂昌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行)办法》。从XX年年10月开始开展仲裁工作,去年共受理案件6件,已仲裁6件,仲裁率100%。

(五)“绿剑”护农执法深入开展,农民群众利益有了“保护神”。

近年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把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作为保障农业和农产品安全、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扎实开展“绿剑”系列专项集中执法行动,加强农资市场上种子、农药、肥料、畜产品等农业投入品的执法检查。加大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和市场巡查力度,充分发挥 “12316”投诉、举报电话作用,切实加强源头治理,狠抓市场监管,强化服务指导和制度建设,切实把农资打假工作引向深入。据统计,自全市农业行政执法队伍成立以来,已出动执法人员17764人次,出动执法用车5434车次,检查农资经营网点13417家次,抽检农资样品1126批次,受理投诉、举报、咨询电话1306件,立案查处农业违法案件2956件,罚没款170.3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923万元。通过农业综合执法,有效遏制了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农民群众利益切实得到了维护

二、当前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表现

几年来,通过各级农业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全市的农民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负担大为减轻,农民得到的实惠明显增加,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了进一步保障。但是,当前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仍时有发生,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一)加重农民负担的隐患依然存在。

1、农民的隐性负担有上升趋势。当前,加重农民负担行为已由过去的乡村基层政权行为转变为带有部门特征的行为,隐蔽性更强,预防和查处更难。如:征订报刊突破“限额”,发生在村里,根子在上面,很难进行有效的责任追究。

2、村级债务问题日益突出。我市是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农村经济较为薄弱,村集体缺乏创收渠道,收支矛盾突出。但是,农村群众要求兴办公益事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十分迫切,上级部门下达的许多项目立项和建设都要求当地提供足额配套资金,致使许多村纷纷举债跑项目。村级债务已成为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容易成为日后农民负担反弹的重大隐患,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二)支农惠农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

一些地方存在挪用、截留各种支农资金的行为。如项目资金拨付时间迟,没有足额到位,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我们在XX年7月对获得XX年度省补助项目资金的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抽查中发现,一是项目资金到位迟;二是75万元省补助资金中有21万元未到位,占28%。在发放补贴款过程中,有的地方违规操作,强行把各种补贴款项用于抵顶农业税尾欠或者用于“一事一议”筹资。有的地方克扣村级的财政补助资金,弥补自身经费缺口,或者用于各种项目的配套资金,导致村级组织运转困难。

(三)农村土地承包、征用承包地造成农民利益损失。

1、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在农村二轮土地承包中存在着不按政策给农民承包地,强行收回、私自调整承包地,二轮延包完善工作不彻底等现象。

2、农村征用土地纠纷大量增加。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招商引资和房地产开发等使大批农村土地被征用,因管理不规范,农民群众对征地程序、补偿安置费标准没有知情权、参与权,极少数村组织拖欠、截留、挪用征地补偿款,给予被征地农民的补偿不合理或未能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导致征地纠纷大量增加。特别是在一些城乡结合地区,不按法律规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用途管制进行非法交易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仍存在问题。

目前,在全市183个乡镇3484个村中,尚有4个乡镇137个村未实行村会计委托制,42个乡镇547个村未实行电算化管理。虽然全市所有的村都已实行财务公开,但仍有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执行财经法规不严,财务制度不健全。公款私存、白条抵库、借支挪用等情况突出;少数村干部公款吃喝,请客送礼,挥霍浪费集体资产,利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挪用、侵占集体资产等等。

(五)农业综合执法力度不强。

一是农业综合执法体制不够健全。我市部分县(市、区)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分散在农业局内部各个科室,造成内部各科(站)多头执法,执法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二是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执法装备落后,执法队伍力量不足,影响了执法队伍战斗力,难以适应点多面广的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三是农业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食用菌生产事故影响面广,农民损失严重。

三、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1、突出监管重点,解决农民隐性负担重的问题。要在做好对农民、村级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的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费用、村内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各类涉农集资摊派和政府强农惠农补贴到位监管的基础上,突出对农民建房乱收费,农村义务教育集资,农村殡葬罚款,村级组织公费订阅报刊超限额,农村社会治安综治费、协会费、捐款赞助费等领域和村级组织向农户乱收费进行重点监管。

2、进一步完善和贯彻执行“四项制度”。四项制度是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基础性工作和制度性约束,必须长期坚持。要继续抓好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农村订阅报刊“限额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等四项制度的落实,加强对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审核、监督,防止以经营服务性收费为名变相加重农民负担。另外,目前政策允许的涉农收费多为经营性、审批性收费,可进一步调整政策,予以取消或降低标准。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由学校代收或推荐的非强制性收费项目,如保险费、防疫费等,要加强监管,防止成为学生新的经常性负担。

3、加大投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免征农业税后,面向全体农民的负担主要限于“一事一议” 筹资筹劳,如解决不好,有可能成为新的乱收费的温床。为此,各级政府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要完善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严格程序管理,杜绝乱议、乱筹、乱用。在严格控制“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筹资筹劳的上限标准,弥补目前筹资标准低、难办事的缺陷。积极探索政府资助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办法,鼓励和引导农民兴办农村公益事业。

4、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各级党委、政府要在充分调研,摸清村级债务底数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扶持政策,积极化解村级债务。一方面,要尽快开展化解村级债务工作,并严防新债发生,特别是在要求农村基层提供配套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的问题上,要出台相应制度予以严格控制,有关部门在拨付资金时不能要求下级层层搞配套,防止出现“钓鱼工程”;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逐年加大对村级组织的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防止旧债未了,新债又生,确保农村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防止因村组织负债而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发生。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管理。

1、做好二轮土地承包完善扫尾工作。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全面落实农民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尚未完成二轮土地延包工作的村组,要组织专门力量及时开展完善扫尾,彻底解决遗留问题。切实加强四荒地、机动地等农村集体土地的承包管理,扎实搞好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督促乡、村、组严格落实土地承包合同、承包地块、承包面积、承包经营权证“四到户”制度,切实把我市的二轮土地延包工作完善到位。

2、强化管理服务,规范流转行为。一是建立网络,构筑服务平台。各县(市、区)、乡镇、有条件的村要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为土地流转提供信息、合同签订、合同鉴证、政策咨询、价格指导、纠纷协调等服务。加强耕地承包和流转信息化建设,实现县、乡、村三级联网并实行信息化管理。二是完善机制,构筑保障平台。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民间协商、乡村调解、县(市、区)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调处机制,依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纠纷的仲裁,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矛盾纠纷。三是规范流转管理。严格执行“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自,倡导积极作为,防止强迫命令,切实维护农民对承包土地流转的收益权,严防截留、扣缴。流转合同文本采用省统一制定的格式。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流转管理工作制度和规程。

(三)进一步深化农村财务管理。

1、规范村级财务公开。财务公开是民主理财的重要手段,是新形势下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依法行使民利,推进村民自治的一项有力举措。当前,应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公开要及时。村级财务情况至少要每季度公布一次,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村和条件许可的村,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布一次。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和群众普遍关注的集体资产去向、大额资金管理使用、土地征用补偿费到户明细等,根据需要要随时公开,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二是内容要具体。凡是上级和村民要求公开的财务项目,都要按照内容全面、详略得当、层次清晰、通俗易懂的要求,及时向村民公开。公开项目要到人到项目,力求具体化,有的还要逐笔公开,不能遗漏和隐瞒。三是程序要规范。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财务公开流程,对审核不符合财务公开要求的,要责令纠正;对规避公开程序,搞虚假公开的,要及时严肃查纠。

2、加强村级财务监管。要进一步健全落实村级财务管理责任制,做到财务运行的各个环节都有人把关,有人负责。要切实重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定期分析村级财务运行情况,对出现的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专题研究,提出改进办法和措施。要强化审计职能,实施村主要干部离任、任期审计和村年度财务审计,对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行为,在抓好查纠的基础上,着力从健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上下功夫。乡镇会计中心要在搞好记帐、算帐、报表编制等日常工作的同时,认真履行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两大职能,切实加强对村级财务运行的监督管理,做到善于监督,敢于监督。村主要干部要认真履行村级财务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操作。其他村干部和财会人员要相互监督,真正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村民主理财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村级财务活动的民主监督,检查审核财务帐目及相关经济活动,及时否决各种不合理开支,确保村级财务规范、安全、可靠运行。

3、加强征地补偿费监督和管理。建立村级征地补偿费监测体系,加强征地补偿费管理人员培训,加大征地补偿费专项检查和监督力度,推动村级征地补偿费的管理和使用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杜绝在征地补偿工作中出现贪污、挪用、挥霍等问题的出现,保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

(四)改变国家对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方式,加大直补力度。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长效机制的建立,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方式应减少中间环节,改间接补贴为直接补贴,扩大对农民直补的范围。采取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社会监督并举的做法,加强农资价格的监管和调控力度,发挥价格杠杆职能,搞活流通领域,督促各项政策的落实,推进农资价格平稳运行。

(五)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

办公室督办工作总结例6

1、办公室工作:不断强化奉献意识、参谋意识、勤政意识和进取意识,坚持做到工作想到前、做到前、服务到前。务实高效地做好各类服务工作,精心谋划,统筹安排,扎实做好办文、调研、督查、会务、接待、档案、后勤等繁杂的服务性工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办理人大建议5件、政协提案25件,均按时高效办结。全年共开展各类会议服务40余次,起草制发各类文件120多个,组织撰写领导讲话稿及各种综合材料60余篇,组织在主流媒体发表稿件50余篇,其中省级6篇,市级10篇,县级34余篇。成功组织开展了全县十佳“最美医生、最美护士”评选及表彰活动。

2、红十字会工作:不断拓展人道服务领域,积极开展各项救助活动。为减轻患乳腺癌和宫颈癌妇女家庭的困难,利用市级福利公益金开展了贫困妇女乳腺癌和子宫癌专项救助活动,共救助患者61人次,资金达6.1万元。为小学10名特困学生发放助学金15000元。从市红会争取物资,为中小学捐助运动鞋120双,价值7200元。为小学捐赠价值2万元的“六个核桃”书目。推进造血干细胞、人体器官捐献和遗体(角膜)捐献工作。在全县开展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血样采集工作,共采集血样300人份,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动员我县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捐献血样3人次,今年被上级红会评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先进集体。全面开展了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登记工作,5月份,村捐献了眼角膜、心脏和肾脏等器官,成为我县第三位遗体和器官成功捐献者,总数居全市首位,同时也被上级红会评为遗体及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先进集体。加强应急反应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卫生救护培训。积极协调社区、学校、厂矿、建筑等行业开展针对性强的应急救护培训,组织对鞋帮厂、制帽厂和污水处理进行应红十字急救护培训,共计130人次。对教育系统、华润风电厂的技术工人进行了医疗救护培训,培训人员达300多人。

办公室督办工作总结例7

1. 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有了新作为。紧紧围绕教育均衡、教育公平、队伍建设、质量提升、特色建设等方面,强基固本,创塑特色,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域教育现代建设取得新突破,我市顺利成为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工程首批8个首批试点地区之一。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有了新进展。年初,开展了20个镇(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情况调研,分别召开了20个镇(区)分管领导和镇中心初中校长专题座谈会,调查统计了全市义务教育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深入研究分析了全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思路。配合市政府召开了第三次、第四次义务教育示范区创建现场推进会,出台对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考核方案,加大对各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的督查力度,编印12期创建工作简报,培育典型,促进了全市义务教育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我市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现场推进会做经验介绍。

3.教育质量监测有了新突破。率先在全国建立县域“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建立健全质量监测网络,成立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强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意见》,分年级、分学科组建了教育质量监测专家队伍。加强业务培训,邀请知名教授来如做教育质量监测专题报告,召开了全市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会议,提高了监测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制定了《2011年xxxx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工作计划》和《xxxx市学校体育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实施方案》,通过问卷调查、技能和体能测试等形式,有序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体育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引导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促进我市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实施。

办公室督办工作总结例8

村监督委员会每季度一次开展集体学习,还积极参加市、镇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实行工作例会制度,每月24日财务监督小组审核监督每月财务收支情况。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月召开工作例会,如遇特殊情况则随时召开。

二、实施“六有”,明确职责,切实领引监督职能

村实现了“有牌子、有公章、有场所、有制度、有箱子、有本子”的六有标准,镇纪委也加大了对西门外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力度,村级事务得到了很好的监督,融洽了干群关系,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安全稳定。

三、切实做好各项村务监督工作,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

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重在发挥作用。根据慈溪市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标准和我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实际情况,村务监督重点突出以下十个方面1、加强对村级民主决策的监督。按时列席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列席村党组织召开的涉及村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开支以及其它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有关会议,了解掌握村务的决策和管理执行情况。对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集体经济大额资金的使用、集体举债、集体资产处置、村集体土地房屋等集体资产的承包和租赁、宅基地的安排和使用、征收征用土地各项补偿费的分配和使用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情况实行监督。重点监督村务决策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及时纠正违反民主决策程序的行为。

2、加强对村务、财务公开情况的监督。主要监督公开内容是否全面真实,公开时间是否及时,公开形式是否科学,公开程序是否规范,广大群众是否明白。对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村务监督委员会应督促村民委员会按时答复和处理。对财务公开实施全过程监督,每季度财务公开时,都要经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理财审核后公开;对涉及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粮食直补等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财务开支是否做到随时公开;对已完工的重大工程决算,是否实行专项公开。

3、加强对村级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的监督。重点是对村级各项收支、集体土地征收征用补偿费、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的使用和处置等情况进行监督;对财务支出事项,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逐项审核签字后生效;对村级集体投资经营情况和集体土地、房屋、鱼塘等资产、资源处置情况实行全过程监督。

4、加强对村工程建设项目的全程监督。建房监督小组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确立、施工单位的选择、质量验收到资金预决算及支付等进行全过程监督。经常开展监督小组会议,重点监督项目确立是否合理;施工单位是否按有关程序实行竞争性选择;有无随意变更工程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质量是否合格;资金管理和支付是否规范等。

5、加强对村级债权债务的监督。对村级集体债权债务的情况进行跟踪监督,重点监督村级产权是否明晰;清收债权是否依法;化解债务是否有力;有无随意处置债权的行为。

6、加强对合同履约情况的监督。对村级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合同违约情况的处理等进行全程监督。重点监督合同订立是否合理;程序是否规范;发包管理是否到位;履约情况是否公开;合同违约是否实行责任追究。

办公室督办工作总结例9

今年,服务工作在市公司领导的严格要求下,服务有了一定的提升。

1、积极配合齐市1860的工作,认真处理1860的咨询、投诉问题。截止11月末,我市1860后台人员共受理咨询、投诉派单520件,均及时处理。截止第三季度末,越级投诉一共只有2件,在全省各地市越级投诉量中是最少的。版权所有

2、按照省公司“服务和业务双领先”的要求,认真作好服务提升工作。

1)组织业务和礼仪培训

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服务提升的基础,今年我组织了多次业务学习培训,并在培训后进行了考试,真正起到了培训的目的——提高。

在业务培训的同时,按照省公司的要求,对全市营业员、大客户经理、营销员分别进行了礼仪培训。对营业员还进行了.礼仪服务的操作演示考试,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人员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2)坚持业务知识考试

一直在全市范围内坚持“每周一试”的考试,考试内容为业务知识试题。经过“每周一试”的考试,营业员的整体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在今年省公司组织的全省星级营业人员的考试中,我市有2名营业员考取了二星级营业员,6名营业员考取了一星级营业员,2名客户经理考取了一星级客户经理,2名12580信息话务员考取了星级话务员。

3、加强服务质量的检查和要求

本年度对全市各单位进行了多次暗查和正式检查,随时发现服务工作中的不足,立即要求整改,并通报全市引以为戒。经过检查和要求,服务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第二季度省公司聘请的“神秘客户”对全省各地市的检查中,我市自有营业厅+合作营业厅的成绩位居全省第二名。

在今年9月份集团公司对全国各省市服务的专项检查中,我市中心区营业中心被抽检,成绩位居全省第一位、全国第三位。

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在省公司“服务领先、业务领先”的精神指引下,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今年我们在服务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上级检查机关的检查反馈表明,我们距离标准的服务还有一定差距。针对各种检查和回访客户满意度情况,我对我市的服务提升工作计划如下:

1、继续加强对营业员礼仪服务的培训及要求

服务质量监督办在检查中对营业员实地再进行培训,营销部主任也要经常组织营业员观看礼仪服务规范光碟,带领员工对照标准找差距。对再次发现不按规范做的营业员,服务质量监督办要对其予以通报批评、罚款、待岗培训等的处理。

2、加强对营业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考试版权所有

业务知识培训每季度一次,组织全市营业员参加,培训后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待岗培训,服务质量监督办负责组织,培训内容和讲课老师由相关人员提供。

3、加强对全市的服务检查力度

1)每月保证对全市各单位检查频次至少一次,检查分正式检查和暗查暗访,暗访时找营业员不认识的人员扮演客户来检验营业员的服务情况

2)开展“每日一题”活动,每天由市场部相关部门(数据中心、大客户中心、计算机中心)提供最新的业务知识和应该掌握的内容,放到1p地址中指定的文件夹中,由各部主任安排员工学习,并要求切实掌握。

3)继续坚持“每周一试”活动,考试内容为营业员应知应会手册内容。每月初公布全月每周考试范围,每周一将试题放到ip地址中,由主任提取并组织员工考试,批阅试卷后存档。

4)实行“每月一考”制度。以后每次检查带试卷下去,对营业员进行现场考试,考试内容为“每日一题“和“每周一试”内容,达到卷面分70%为合格,不合格累计达3次者待岗培训。

5)实行“每月一报”制度。每月向全市通报各单位的服务质量,并根据检查和对客户的回访情况进行全市排名。

办公室督办工作总结例10

二是实行“一交二辩三定”网上交办机制,全面压缩交办时限。“一交”即办公室首次交办后,承办处室若有异议,须在一个工作日内申请改办并提出改办建议;“二辩”即改办申请理由充分的,办公室根据处室建议再次交办;若承办处室也有异议,须在一个工作日内提出答辩意见;“三定”即在再次交办后仍有异议的,办公室一个工作日内将双方改办申请意见汇总送委分管领导裁定。今年以来,上述交办改办的所有流程都已实现办公内网在线办理,将以往纸质交办10个工作日压缩至网上交办3个工作日,为后续办理工作预留了更多时间。

办公室督办工作总结例11

二是实行“一交二辩三定”网上交办机制,全面压缩交办时限。“一交”即办公室首次交办后,承办处室若有异议,须在一个工作日内申请改办并提出改办建议;“二辩”即改办申请理由充分的,办公室根据处室建议再次交办;若承办处室也有异议,须在一个工作日内提出答辩意见;“三定”即在再次交办后仍有异议的,办公室一个工作日内将双方改办申请意见汇总送委分管领导裁定。今年以来,上述交办改办的所有流程都已实现办公内网在线办理,将以往纸质交办10个工作日压缩至网上交办3个工作日,为后续办理工作预留了更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