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3-20 10:24:51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例1

2、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3、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4、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5、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6、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7、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8、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9、 泥鳅跳,雨来到。

10、 泥鳅静,天气晴。

11、 青蛙叫,大雨到。

12、 云下山,地不干。

13、 云绞云,雨淋淋。

14、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15、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16、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17、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18、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19、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20、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21、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22、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23、 扑地烟,雨连天。

24、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25、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26、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27、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28、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29、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

30、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31、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32、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33、 东风急,备斗笠。

34、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35、 星星明,来日晴。

36、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37、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38、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39、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40、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41、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42、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43、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44、 星星密,雨滴滴。

45、 星星稀,好天气。

46、 星星明,来日晴。

47、 鸡进笼晚兆阴雨。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例2

2. 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3. 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云下山,地不干。

4. 云绞云,雨淋淋。

5.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6.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7.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8.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9.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10.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11.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12.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13.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14.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15.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16.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17.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18.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19.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

20.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21.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22.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23. 东风急,备斗笠。

24.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25.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26.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27.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28.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29. 星星密,雨滴滴。

30. 星星稀,好天气。

31. 星星明,来日晴。

32.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33.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34.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35.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36.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37.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38.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39. 泥鳅跳,雨来到。

40. 泥鳅静,天气晴。

41. 青蛙叫,大雨到。

42. 鸡进笼晚兆阴雨。

43. 燕子低飞要落雨。

44.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45.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46.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47.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

48.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49. 扑地烟,雨连天。

50.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51. 咸物返潮天将雨。

52. 柱石脚下潮有雨。

53. 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54. 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55. 云下山,地不干。

56. 云绞云,雨淋淋。

57.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58.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59.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60.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61.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62.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63.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64.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65.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66.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67.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68.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69.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70.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71.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

72.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73.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74.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75. 东风急,备斗笠。

76.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77.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78.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79.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80.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81.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82.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83.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84.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85. 星星密,雨滴滴。

86. 星星稀,好天气。

87. 星星明,来日晴。

88. 鸡进笼晚兆阴雨。

89. 燕子低飞要落雨。

90.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91.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92.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93. 星星密,雨滴滴。

94. 星星稀,好天气。

95.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96.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97.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98.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99.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100.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101.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102. 泥鳅跳,雨来到。

103. 泥鳅静,天气晴。

104. 青蛙叫,大雨到。

105. 云下山,地不干。

106. 云绞云,雨淋淋。

107.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108.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109.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110.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111.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112.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113.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114.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115.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116. 扑地烟,雨连天。

117.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例3

柱石脚下潮有雨。

咸物返潮天将雨。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扑地烟,雨连天。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 笠。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燕子低飞要落雨。

鸡进笼晚兆阴雨。

青蛙叫,大雨到。

泥鳅静,天气晴。

泥鳅跳,雨来到。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密,雨滴滴。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东风急,备斗笠。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例4

一、引言

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的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具有持久性、通俗性、口语化等特点。早在17世纪,英国牧师罗伯特·索斯(Robert South)在其传道书的第一章里写到:“What a proverb, but the experience and observation of several ages, gathered and summed up in one expression.(谚语乃众多时代经验积累、观察所获而集中表达之炼语也。)”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曾有名言:“The 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in its proverbs.(谚语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本文将从汉英谚语形式与内容上的对应、半对应及不对应现象着手,分析汉英谚语的异同之处,以期为汉英谚语的翻译提供借鉴。

二、汉英谚语的来源对比

(一)汉语谚语的主要来源

1.来源于普通人民的日常言语

大部分汉语谚语都是由各行各业的人集体创作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汉语中很多谚语都同农业生活中的耕作、饲养、天气、季节以及许多在农民中广泛流传的事物相关。例如:

(1)瑞雪兆丰年。

(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来源于文学作品

(4)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6)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唐寅《废弃诗》)

(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罗贯中《三国演义》)

(8)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曹雪芹《红楼梦》)

(9)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3.来源于国内少数民族语言

(10)名山不在高而在于景,人美不在貌而在于心。(朝鲜族)

(11)莫求金银堆成山,但原儿孙都成才。(回族)

(12)有桥的河流显秀美,有客的人家显和美。(蒙古族)

4.来源于英语

(13)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

(14)条条大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

(15)闪光的不都是金子。(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

(16)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He that can not eat the grapes says they are sour.)

(二)英语谚语的主要来源

1.来源于民间

和汉语谚语一样,大多数英语谚语来自于民间,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内容几乎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

(17)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ne.

(18)Ale will make cat speak.

(19)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

(20)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

(21)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2.来源于古典文学作品

许多谚语来自古典文学作品,更准确地说,它们主要来源于经文、古代神话、寓言和传说等。

(22)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金钱是万恶之源。(《圣经》)

(23)Much cry and little wool.雷声大,雨点小。(中世纪神秘剧David and Abigail)

(24)Haste makes waste.欲速则不达(《口渴的鸽子》)

(25)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伊索寓言》)

(26)All’s well that ends well.结局好就一切都好。(《麦克白》)

3.来源于其他语言

希腊语、拉丁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荷兰语、希伯莱语、阿拉伯语、汉语以及其他语言,为英语谚语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27)Still waters run deep.静水深流。(源于法语)

(28)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源于法语)

(29)Only an elephant can carry an elephant's load.巨象才能托重物。(源于印度语)

(30)A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starts with a single step.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源于汉语)

(三)汉英谚语来源比较

总体来看,汉英谚语大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学作品和其他语言,它们的起源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大多是由于在地理、历史、宗教、文学、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造成的。例如汉英谚语中对“春风”的概念就存在差异。在中国,“春风”指的是东风、南风,而在英国则指西风。另外,汉语中有许多关于农业生产活动或经验的谚语,而英国则有着相当数量的关于航海和捕鱼的谚语,这和两国的社会状况及地理位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中英两国的不同,相关谚语也有着较大区别。例如英语谚语“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译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比译成“谋事在个人,成事在上帝。”好得多。

三、汉英谚语的形式与意义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一)汉英谚语的形式与意义对比

1.汉英谚语中的对应现象

汉英谚语中有些使用的修辞方式和意象是一样的,虽然二者出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但出现了超越国家边界和文化限制而达到完全对应的状态。例如:

(31)Haste makes waste.(欲速则不达。)

(32)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心有余而力不足。)

(33)Out of blows friendship grows.(不打不相识。)

(34)Strike the iron while it is hot.(趁热打铁。)

谭载喜先生在其著作《翻译学》中曾说道:“两种语言在选择词汇时,不可能出现绝对的一致,因为人们的生活经验往往是互不相同的。然而,我们都属于人类,生活在同一物质世界里,自然生活条件基本上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我们各自的语言终究存在着不少选词、用词上的相同之处。”他从词汇的角度解释了使用不同语言的国家民族在某些时候会采用完全一致的修辞方式及意象这一现象,这也是汉英谚语出现完全对应现象的原因。“人类文化的共同根基大于每种文化的个体特征。虽然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们的具体生活方式各异,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生活和思考的基本方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尽管处于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中,整个人类还是共享着许多相同的事物。比如说,每个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这样的阶段,整个世界都共同享受着太阳、月亮、星星、山川和河流等自然赋予的东西,而这些反映在谚语中也就形成了一定的对应现象。

2.汉英谚语中的半对应现象

由于汉语民族与英语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不一致,因而人们对同一概念产生的联想也会不一样,因此会采用不同的意象或表达形式来反映同一事物。汉英谚语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反映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半对应现象。

(35)Three fools make one wise man.(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汉语谚语有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出自文学作品。而英语中虽然用的是“fools”和“wise man”,但是其含义和汉语谚语是一致的,都是表示多个普通人的智慧合在一起会超过一个天才智者的智慧。

(36)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上梁不正下梁歪。)

同样,这个汉英谚语含义基本相同,只不过采用了不一样的意象进行说明。

(37)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例(37)中的半对应现象与中英两国的社会地理密切相关。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许多谚语都来自农业生产活动,而英国的航海业发达,其谚语很多都与航海业息息相关。比喻不注意小事可能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的损失时,汉语中使用的是“堤坝”和“蚂蚁”,英语中使用的是“leak”和“ship”。

以下几例都是汉英谚语的半对应现象:

(38)You can’t 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too.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39)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40)An evil-doer is his own grave-digger.(多行不义必自毙。)

(41)You can 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2)It is too late to lock the stable door when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43)Where there’s smoke, there’s fire.(无风不起浪。)

3.汉英谚语中的不对应现象

由于汉英民族在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一意象在汉英语言中会产生不一样甚至是对立的概念。由于各民族文化的独有特征,谚语中会出现意象缺省的现象,这就是汉英谚语中不对应现象出现的原因。西施是中国历史人物,代表“美人”,如果英语国家的人不了解这个历史人物的话,就无法正确理解谚语“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含义。在汉语民族中,“狗”往往是卑贱的动物,因此汉语谚语中狗的形象多含贬义。而英语国家的人一般将狗看作是人类的朋友,对狗有着怜爱之情,因此其谚语中狗的形象多为褒义,这就造成了二者谚语中的不对应现象。

以下谚语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英语中不存在相对应的事物:

(44)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45)小卒过河,意在吃帅。

(46)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同样,英语中也有包含其独有特征的谚语。如:“It’s better to reign in the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此句谚语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

下面的谚语表达了汉英语言对“狗”的不同看法:

(47)Love me, love my dog.

(48)Every dog has its day.

(49)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50)救了落水狗,反被咬一口。

(二)汉英谚语的翻译策略

谚语是人类千锤百炼的语言精品,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翻译谚语时仅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为前提,寻求对等的表现是不够的。译者须较多地运用汉英两种语言的表现手段,力求再现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

1.对等翻译策略

汉英语言国家的人民因为存在着相似的经验与阅历,有些汉语谚语与英语谚语使用的修辞方式和意象不谋而合,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对等翻译策略不仅可以使译文通顺,还能够使受众更好地理解与接受译文。比如说“笑一笑,十年少。”译成“Smiles make one younger.”。

(51)人勤地不懒。(If man is diligent,soil is not idle.)

(52)血浓于水。(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53)人靠衣装,佛靠金装。(Cloth makes the man.)

2.变通翻译策略

当汉英谚语存在着半对应和不对应现象时,采用变通翻译策略更为适合。变通翻译策略可以采用同义谚语套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与加注的方法。

1)同义谚语套用

(54)Don't gild the lily.(不要画蛇添足。)

(55)The burnt child fears the fir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56)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

(57)Murder will out.(纸包不住火。)

2)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有时在翻译汉语谚语时,单纯的直译和意译都不能确切有效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以采取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例如:

(5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A dog snarls at Lu Dongbin for it mistakes him as a bad man.)

(59)狗嘴里吐不出象牙。(A dog's mouth emits no ivory——a filthy mouth cannot utter decent words.)

(60)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手掌心。(Sun Wukong cannot jump out of Ru Laifu's palm——Be unable to jump out of another's grasp, however clever and capable one may be.)

3)加注

加注的翻译方法一般适用于汉英谚语中出现意象缺省情况时使用,特别是在涉及到双方历史文化人物或事件的谚语翻译时。加注是为了向读者介绍源语文化的相关背景知识或语义来源,既可保留源语谚语中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特点,也有利于谚语含义的理解。

四、结语

汉英语言中的谚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形象地反映了汉英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生活哲理及自然环境。要翻译好汉英谚语,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还要熟知相关的地理、历史、风俗习惯和等。翻译时,可采用对等翻译和变通翻译等策略,力求在准确表达源语意义的同时,再现目的语的内涵和本质。

参考文献:

[1]谢之君.文化中的语言与语言中的文化[J].外语界,1991,(1).

[2]王福祯.英语谚语荟萃[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3]朱峰.英汉谚语的翻译[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 [4]周玉亮.英汉谚语对比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01.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例5

谚语是人民智慧和生产斗争、对敌斗争以及各种生活经验之总结,是带有讽喻性、训诫性、经验性和哲理性特征的语言结晶。

一、语用意义的研究现状

语用意义包含语用学研究的所有意义,Yule认为语用学研究的意义是说话人/作者所传递的意义以及听话人/读者所理解的意义,也就是说话语的生成和理解[1],包括话语的字面意义和话语的言外之意。而言外之意与话语所处的语境及说话人传递的意图有关,且该意图可能明确也可能不明确,这样听话人对该意义的理解可能就离不开语境[2]。在理解话语时,需考虑话语的命题意义和言外之义。

二、中国谚语的渊源及分类

中国谚语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积累下的谚语不计其数,从谚语中人们可以看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一)中国谚语的渊源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中国的谚语源远流长,根据《古谣谚・凡例》记载,“谣谚之兴,其始止发乎语言,未著于文字”。说明谚语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有了文字之后,才被记录下来。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先秦古籍中都早已经有了谚语的存在,至宋、明、清时期,谚语进一步发展成熟,新中国建立之后,对谚语的研究得到了重视。斯大林曾说:“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随着社会的发展,谚语在数量上有增加,且在质量上也有飞跃。

(二)中国谚语的分类

中国谚语多种多样,丰富多彩,集结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内容简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1.自然谚语

自然谚语即认识自然和总结自然的谚语。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农业谚语也异常丰富,有农作物、节气、耕作等方面的谚语。《中国谚语资料》中农谚占了五分之一。如“稻花要雨.麦花要风”;“浅水插秧,寸水返青”等等。

2.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即总结社会生活及社会经验的谚语。揭示社会生活中的处事原则及客观真理,为后来人们处理相关事件提供参照。如“夫妻反目,犹如狼虎”表明夫妻间要和谐相处,才能促成家庭的和睦。“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表明用合作原则来解决遇到的困难。“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表明再也不敢尝试曾经历过的痛苦。

3. 表达情状的谚语

谚语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了一定的情状。其反映人们所处时代生活的现状,反映人们对事件的态度,且表明人们的喜怒哀乐的情感状况。如“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表明封建社会,对人民大众的剥削。

4. 成语、俗语和歇后语

《辞海》“成语”定义是:“熟语的一种。所指多为特定的转义,有些可从字面解释,如“万紫千红”“乘风破浪”;有些要知道来源才能懂,如“患得患失”出于《论语.阳货》。”《辞海》“俗语”定义是:“也叫‘俗话’、‘俗言’。”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带有一定的方言性。《辞海》“谚语”定义是:“熟语的一种。流传于民间的简易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

三、中国谚语的语用意义

中国谚语富有丰富的社会意义、情感意义、修辞意义、审美意义和文化传承意义等。

(一)谚语的社会意义

谚语的社会意义大体上包括对社会生产、社会平等、社会认知以及权势地位的揭示。社会生产上,通过谚语,农民能很准确的把握农时,进行收种;社会平等上,主要指古代封建王朝时,一些古谚反映出古代社会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及农民迫切希望改变这种状况,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社会认知上,谚语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和社会认知的产物,是外部客观世界和人类认知思维能力互动的结果。

(二)谚语的情感意义

谚语的情感意义指通过谚语能够反映出人们的情绪,如高兴、兴奋、愤怒等。语境不同,反映的情感态度也不同,而语境与人们的交际密切相关,交际语境不同,反映的情感就不同,由此可见,语境不仅是语用学的核心,也是谚语交际的核心。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表明人多智慧大,是一种赞赏的态度,而“三个和尚没水喝”则反映懒惰和依赖的性情,是一种谴责的态度。因而语境的不同影响交际时谚语的使用,正确能受益,错误则失败。

(三)谚语的修辞意义

谚语的修辞意义指谚语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更好的展示人们需要表达的事物及道理的内涵。谚语中含有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谚语要表达的意义。古代有许多谚语与黄河有关,多数使用其比喻意义,如“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修辞的魅力在于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和想象力,加入修辞的作用能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

(四)V语的审美意义

作为一种民间审美文化形态,谚语大多采用民众的口头语言,因而显得生动、活泼、形象、感人。在传承与完善中,不断提炼、加工和浓缩,使其变得更为准确、简明、精炼。而此特点的实现需靠各种修辞技巧,这就使谚语有了极为鲜明的修辞美,而这种修辞美,给我们带来了审美感受。“听话听声,锣鼓听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有一种简洁美。

(五)谚语的文化传承意义

谚语的文化传承意义主要指谚语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产物,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实。在浩瀚的“谚海”里,一条谚语可以折射出一段历史风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指宋朝时期,随着程朱理学思想的宣扬和普及,读书考取功名被认为是当时出人头地的一条绝佳出路。“要想富,先修路”指上世纪八十年代,落后的交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公路建设成了那个时期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普遍共识。不同时期谚语表达了不同的文化社会内涵。

四、结语

中国谚语源远流长,在谚语的使用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谚语的字面意义,还要关注谚语的社会、情感等意义。深入了解其语用意义,有助于人们深刻的了解谚语的内涵、弘扬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Yule, George. 1996. Pragmatic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3]Jean Stilwell Peccei.Pragmatics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罗福腾.民间夫妻谚语中的比喻[J].修辞学习,1997(1).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例6

1.引言

谚语是成语的一种特殊类型。但它不同于其他种类的成语。谚语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通俗简练、生动活泼,使用时可作为句子成分,也可作为独立的交际单位,表达完整的思想。有传授经验教训的作用。

在一个民族的语言中,谚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用的好能使语言增色,文笔增辉。然而,作为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谚语可以启迪人生、指导人们的行为、传授经验、进行道德教育、宣传鼓动等社会功能。谚语的价值不仅仅囿于此,通过它还能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那么英语谚语的文化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就此作简要论述。

2.谚语的文化价值

2.1谚语反映大不列颠民族的历史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旧的语言逐渐衰亡,新的语言不断产生。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主要残留在习语当中,翻开一本中型英语词典,在“Rome”(罗马)的词条下就会找到至少三条与“罗马”有关的谚语:

DoinRomeastheRomansdo.(在罗马就要像罗马人一样生活。比喻:入乡随俗)

Romewasnotbuiltina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比喻:伟业非一日之功)

Allroadsleadto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比喻:殊途同归)

公元前六世纪,罗马人征服不列颠岛,其后占领不列颠岛长达400年之久罗马文化与风俗逐渐渗入不列颠,形成一个不列颠拉丁文化。罗马人走后,他们的文化及其对不列颠的影响仍然留在不列颠岛上,以上三条谚语可见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

大不列颠岛除了被罗马帝国侵占过以外,还曾先后被日耳曼部落、诺曼底族侵占过,所以,英语中有很多来自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等欧洲语言的谚语。

来自拉丁语语的谚语有:

Fortunefavorsthebrave.(勇敢者交好运)

Thereisnorulewithoutanexception.(没有一条规则没有例外)

来自法语的谚语有:

Don’tputthecartbeforethehorse.(不要本末倒置)

Onceisnocustom.(一次不是习惯)

Nurtureisabovenature.(教育生于天赋)

来自西班牙语的谚语有:

AcoldAprilthebarnwillfill.(四月寒冷谷满仓)

Hehastwostomachstoeatandonetowork.(他有两个肚子吃,只有一个肚子做工作。意为“好吃懒做”)

2.2谚语反映大不列颠的地理位置

英国是一个岛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颠诸岛上,英国所处的这样一个岛多的位置,对其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海上运输在英国运输业中占有特殊位置,因此许多英国谚语与航海有关。这些谚语大部分都是水手在长期航海生活中创造和使用的,既是水手们的经验之谈,直接适用于航海,又具有广泛的意义。例如:Iftheraincomesbeforethewind,loweryourtopsails,andtakethemin;ifthewindcomesbeforetherain,loweryoutopsails,andhoistthemagain.(如果先下雨后刮风,就收下你的中桅帆;如果先刮风后下雨,就把中桅帆再扬起。)这条谚语不仅指导水手何时扬帆,收帆而且是一种普遍的气象常识,它告诉人们,雨后刮风,雨要不停地下,而雨前刮风,雨下不长。

再如Hoistsailwhenthewindisfair.(趁着好风扬起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教育人们,要利用好机会干事情,趁热打铁,乘风破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Agoodsailormaymistakeinadarknight.(好水手在黑夜航行也会出错)Thegoodseamanisknowninbadweather.(坏天气才能使出好水手)等。

捕鱼业在英国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英语留下不少与渔业有关的谚语

Allisfishthatcomestohisnet.(进到网里的都是鱼)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任何有用的东西或有好处的事都来者不拒”,含有贬义。Thebestfishsmellwhentheyarethreedaysold.(再好的鱼三天也变臭)比喻“在一起相处得太久,再好的朋友都会生厌。

Thebestfishswimnearthebottom.(好鱼居水底)比喻“有价值的东西不会轻易得到”.

Fishbeginstostinkatthehead.(鱼要腐烂头先臭。比喻意义与汉语谚语“上梁不正下梁歪”相似)

Hewhowouldcatchfishmustnotmindgettingwet.(要像抓鱼就不能怕弄湿衣。比喻意义与汉语谚语“要吃龙肉,就得亲自下海”相似)

Neveroffertoteachfishtoswim.(不要教鱼儿游泳。比喻“不要再内行人面前卖弄自己”。相当于汉语谚语“不要班门弄斧”)

2.3谚语反映不列颠民族的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它包括很多、很广,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既受到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这些方面。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这个民族的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谚语更是与民族的风俗习惯紧密相关。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动物,宠物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中英两国人民都有养狗的习惯,但两国人对狗有不同的传统看法。英国人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关于狗的谚语:Letthesleepingdogslie(让睡觉的狗躺着。比喻“莫惹事生非;别自找麻烦”)Everydoghashisday(每只狗都有它的好时光。比喻“人人皆有得意日”。)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等。而中国人一般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常用狗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比如:狗拉耗子,多管闲事;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狗眼看人低;好狗不挡道等。

2.4谚语反映不列颠岛多雨多雾的气候

大不列颠地处欧洲大陆西部的中纬度,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风大雾多。英国不仅经常下雨,而且雨下得很大。因此产生谚语Itneverrainsbutitpours.(不雨则已,一雨倾盆)。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倒霉的事情总是一起发生的”相当于汉语成语“祸不单行”的意思。Smallrainlaysgreatdust.(小雨压大尘)比喻“小的东西也可派上用场“。另外,雨过天晴,天空会格外美丽:Afterraincomesfairweather.这条谚语告诉人们:“困难过后,胜利就会到来。”

大不列颠岛不仅雨多,而且雾多。过去伦敦素有“雾都”之称。多雾的天气也给英语留下不少谚语。Whenthemistcomesfromthehill,thengoodweatheritdothspill;whenthemistcomesfromthesea,thengoodweatheritwillbe.(雾从山上来,好天要变坏;雾从海上来,好天气会来).

气象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农民在长期与天奋斗的实践中,总结了关于气象的经验,也反映在有关的谚语中,Asnowyear,arichyear.(下雪的一年,丰收的一年)CastnotaclouttillMaybeout.(到了五月末,才把棉衣脱)Foramorningrainleavenotyourjourney.(早雨不耽搁旅行).Eveningredandmorninggrey,arethesignsofafineday.(晚霞和晨雾是晴天的征兆)Amistymorningmayhaveafineday.(有雾的早晨可能是晴天)Whenthewindisintheeast,it’sneithergoodformannorbeast.(风起东方,人畜不安)Whenthewindisinthewest,theweather’satthebest.(风起西方,气候最佳)。

2.5谚语反映大不列颠的币制和度量衡制

反映大不列颠币制的谚语有:inforapenny,inforapound.(一旦开始就干到底;一不做,二不休)Pennywiseandpoundfoolish.(小事聪明,大事糊涂)Takecareofthepence,andthepoundswilltakecareofthemselves.(小事谨慎,大事自成)Givehimaninchandhe’lltakeanell.(他得寸进尺)这几条谚语中的penny,pound,inch是大不列颠的货币单位和度量衡。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英语谚语中的文化印迹是很明显的,可以通过对谚语的溯源分析和分类研究来考察大不列颠文化。当然并非每条谚语都有它的文化含义,但是确实有不少谚语能够反映出大不列颠文化的面貌及其发展过程,因此可以说,英语谚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是研究大不列颠文化的重要材料,虽然不是唯一的材料。

参考文献:

[1]汪榕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例7

正因为俄语谚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俄语谚语翻译一直是翻译问题中的一个难点。在翻译俄语谚语时,只通晓中俄两种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熟悉谚语背后两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才能使译文中保留原语文化的特色,让读者感到新鲜生动,同时充分传播原语文化,扩大译语读者的知识视野。下面就简单谈一下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以及俄语谚语形象汉译的方法。

一、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

俄语谚语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作为一名翻译和俄语研究者,希望通过谚语来了解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民族心理、、文学典故等文化因素。

1.谚语反映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

俄语谚语共有3万多条,许多谚语与俄罗斯民族历史有关,用鲜明的语言反映了真实的历史。如мамаевопобоище(一场混战);казанскаясирота(喀山孤儿,意指假装可怜的人);незваныйгостьхужетатарина(不请自来的客人比鞑靼人还坏)等,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每个谚语都能牵出一段历史。比如,谚语мамаевопобоище记载的就是1380年俄罗斯军队击溃鞑靼将军马迈军队的激战。谚语казанскаясирота描绘了1552年10月伊凡雷帝占领鞑靼人喀山汗国的首府喀山城的历史。再如,незваныйгостьхужетатарина反映了俄罗斯历史上鞑靼人入侵这一史实。1240年,成吉思汗之孙拔都远征到伏尔加河流域,击败俄罗斯诸公国后,建立金帐汗国,开始了鞑靼人对俄罗斯的统治。直到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才摆脱了鞑靼人对俄罗斯的统治而独立。俄罗斯人在鞑靼人的统治下生活了240年之久,受尽压迫和欺凌,所以十分痛恨鞑靼人。不受欢迎的客人突然造访,主人心里不高兴,可又不得不接待,所以说незваныйгостьхужетатарина.

2.谚语反映俄罗斯独特的风俗习惯

俄语谚语是俄罗斯语言的瑰宝,反映俄罗斯风俗习惯的谚语俯拾即是,这些谚语堪称俄罗斯风俗习惯的化石。如садитьсяневсвоисани(没有坐在自己的雪橇上,喻指“不称职”)。这个谚语的来历就和俄罗斯独特的风俗习惯息息相关。俄罗斯地广人稀,冬季漫长寒冷,сани是以前俄罗斯人冬天最常见的代步工具之一。谚语невсёкотумасленица,будетивеликийпост(好景不长,盛宴难再)。Масленица(谢肉节)是送冬节,是古斯拉夫的谢肉节,一般是在大斋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庆祝,其形式丰富多彩并伴有美味佳肴,但是大斋一到,教堂便禁止人们食用一切奶、肉制品,意思是别看目前大吃大喝,总有大斋的一天。再看谚语Кашамасломнеиспортишь(好东西不怕多,或者好东西多多益善),这里каша是俄罗斯民族日常生活中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人们用黄油拌粥吃营养丰富,而且认为黄油放的越多,粥就越好吃。

3.谚语反映俄罗斯的民族心理特征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俄罗斯民族形成了其特有的深层心理特征,许多俄语谚语反映了人民的世界观和对生活的态度。волковбояться,влеснеходить(害怕狼就别走进森林),степьлесанелучше(草原不比森林好),вчужомместе,чтовлесу (在别人的地方如同在森林里一样),ходитьвлесу–водитьсмертьнаносу(在森林里漫步,就是在玩死亡游戏)等谚语均表现出俄罗斯人对森林不友好、漫不经心的态度,同时也可以看出古代俄罗斯人对森林的畏惧心理。而богуугождай,ачертунеперечь(让上帝满意,可是也别和魔鬼顶嘴),богусвечку,ачертукочергу(给上帝献蜡烛,为小鬼递火钩),ангелпомогает,абесподстрекает (天使助人为乐,魔鬼教唆犯罪)等谚语则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性格的矛盾性,一方面,表达了人民对上帝的虔诚和坚定的信仰;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对魔鬼的恐惧。

4.谚语反映俄罗斯的

对于俄罗斯的社会制度和人民生活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宗教一方面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自基督教作为国教被引入之后,已经过去一千多年,基督教已经进入了俄罗斯人心灵和意识的深处,毫无疑问,这一切都会体现在民间谚语中。谚语начатьзаздоровье,акончитьзаупокой(开始得好,结束得糟)源自基督教礼仪;谚语доположенияризынапиться(酩酊大醉)中的риза是举行祈祷仪式时神甫等所穿的法衣;谚语безблинанемасленица(不吃薄饼就不算过谢肉节)中масленица是多神教宗教节日。这些谚语表明,俄罗斯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对俄语有着深刻的影响,相当数量的俄语谚语已经深深地刻上了宗教的烙印。

5.谚语反映俄罗斯的文学典故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不仅大量运用了谚语这一民间艺术创作的精华,并且不断地产生、创作着新的谚语,不断地丰富着民间谚语的宝库。虽然语言是个别作家创作的,但反映的却是群体的经验和智慧,由于它们得到普遍的认同,在民间广为流传,从而慢慢转化为了谚语。普希金奠定了近代俄罗斯文学的基础,建立了俄罗斯文学语言的规范,许多谚语均是出自其文学作品。比如:

безбожества,безвдохновения(没有神的启示,就没有灵感);блажен,ктосмолодубылмолод;блажен,ктововремясозрел(年轻时就年轻,该成熟时就成熟);всефлагивгостибудуткнам(各国来宾将云集于此)。克雷洛夫的寓言中不少句子接近人民的生活、思想和语言,为人民喜闻乐见,成为人们表达思想的有效方式。比如,谚语аларчикпростооткрывался(问题本来及其简单)和авозинынетам(毫无进展);而谚语аваськаслушаетдаест(猫儿瓦西卡一边听,一边吃)出自寓言《猫和厨子》,常用以指某人对别人的劝诫置若罔闻,你说你的,他干他的。这样的谚语比比皆是,对俄语谚语的深入学习也是通往俄罗斯文学宝库的有效途径。

二、俄语谚语的形象汉译方法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俄语谚语和俄罗斯民族文化之间关系十分密切。俄语谚语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俄罗斯民族文化保存、传承、交流的载体。而俄罗斯文化则渗透在俄语谚语中,在谚语的发展中得到传播。俄语谚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因此谚语的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两对矛盾。由此得出,处理文化差异成为俄语谚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下面从俄汉谚语文化差异的角度,简单介绍俄语谚语的形象翻译的几种处理方法。

1.保留形象的直译法,即保留俄文谚语的民族特色及比喻形象的翻译方法。比如:

без огня нет и дыма(无火不生烟);Близ норы лиса на промысел не ходит(狐狸不吃窝边鸡);Выше лба ушинерастут(耳朵高不过额头);шилавмешкенеутаишь(口袋藏不住锥子)等谚语。这样的译文既保留了俄语谚语的民族文化特色,又不失俄语谚语的语言结构特点,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文特有的风貌和形象,中国读者看了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这是一种十分成功的翻译方法。

2.保留形象的直译加注法

由于许多俄语谚语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果直接翻译,中国读者会因为不了解相关的俄罗斯文化背景知识而无法理解谚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直译原文的字面意思,然后通过加注指出其隐含意义,包括在译文后直接加上谚语中体现其含义而未出现的字,或者是在译文后用括号加注的形式,指出文化内涵。比如,谚语вТулусосвоимсамоваромнеездят 直译为“不要带着茶炊去图拉”。中国读者不知道俄罗斯图拉以制造茶炊著称,很难理解该谚语的含义。如果翻译为“带着茶炊去图拉—多此一举”,即便译文读者不清楚俄罗斯国情,也能明白该俄语谚语的寓意。当然,在译文“带着茶炊去图拉—多此一举”后以括号的形式再加个注释“图拉是冶金工业城市,以盛产茶炊而闻名”,使读者更加一目了然,既保留了原文的形象,体现了民族特色,又介绍了俄罗斯的国情文化。显然,这是俄语谚语常用的一种翻译方法,再现原语风貌的同时,充分传达原语文化。

3.转换形象的活译法

中俄两个民族文化差异很大,经常遇到用不同形象表达相同含义的谚语。但是,原文形象可能会让译文读者产生非谚语原本想表达的感情联想,在翻译时就需要转换形象。转换形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局部转换,比如:

трусливыйкакзаяц(胆小如鼠);какгрибыпоследождя(雨后春笋);однимвыстреломубитьдвухзаяц(一箭双雕);另一种是全部转换,如щукубросиливреку(放虎归山);всякаялисицасвойхвостхвали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словоневоробей–вылетит,непоймаеш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转换形象译法的好处在于,形象转换之后,译文语言仍然保留了谚语的生动性。

然而,在用转换形象法翻译俄语谚语之时,要避免在译文中出现具有浓厚汉民族文化色彩的词汇,翻译时不能用汉语惯用的形象去生搬硬译。比如,умхорошо,двалучше(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智广);яйцакурицунеучат(班门弄斧;自不量力);нетхудабездобра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祸得福);непохорошумил,апомилухорош (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眼里出美人);усеминянекидетябезглазу(三个和尚没水吃;人多瞎捣乱,鸡多不下蛋)。前一种翻译具有强烈的汉民族文化形象,不仅使俄语谚语失去了俄罗斯民族文化内涵,还会使俄语谚语失去表达效果,令中国读者对原语的文化背景产生误解。

4.保留原文的意译法

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许多俄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含义相同、比喻形象不同,但是在汉译的过程中没法保留原文的形象,如果直接使用原文的比喻形象,译文读起来生硬晦涩,中国读者难以接受,甚至无法理解或者会产生错误的情感联想。特别是遇到字面意义与实际含义相反的俄语谚语,要特别注意,稍不注意就会出错。为了将原文的意思忠实、准确地传达给读者,需要翻译明确俄语谚语内涵及情感联想之后,用汉语再创造性地把原语含义表达出来。比如,俄罗斯人习惯对出门办事或者考试的人说祝福语“нипуханипера”,谚语нипуханипера直译为“祝你一根羽毛也打不着”,而实际意思却是“祝你成功,祝你满载而归,祝你一帆风顺”的意思。该谚语本是对猎者的祝词,但是俄罗斯人迷信,担心把好事说坏了,所以习惯用反语相祝。再看谚语вогородебузина,авКиеведядька。该谚语直译为“菜园里生长接木骨,基辅城里有大叔”,译文读者看着直译之后一定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而其引申意义是指“评价某人说话毫无道理”,明白其引申意义后就可以将其意译为“满嘴跑火车”“胡说八道”“驴唇不对马嘴”。由此可见,在保留原文会造成错误理解的情况下,必须对原文进行意义翻译。

综上所述,俄语谚语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俄语谚语是俄罗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俄语谚语的形象翻译中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翻译标准,必须考虑俄汉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在具体的上下文中选择上述各种翻译方法,创造性地表达原文的语义内涵和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1]贾淑芬.简明俄汉谚语词典[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

[2]彭在义.俄语成语释源[M].重庆出版社,1983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例8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200-02

西方谚语的翻译一直是我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下面的文字中我将从翻译的基础点着手,以搜集到的部分动物类谚语为例,分析英谚汉译体系的基本内容。

1从一般翻译到英谚汉译的基本内容

根据翻译在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把翻译定义写成: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义的桥梁,使通晓不同语言的人能通过原文的重新表达而进行思想交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即原语)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即译语)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都能得到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其次要把握翻译的标准。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是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严复提出了翻译标准"信达雅",而对新内容提出的标准可概括为"忠实、通顺"四个字。

所谓“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译者必须把原作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或任意增删的现象。内容通常指作品中所叙述的事实,说明的事理,描写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叙述、说明的描写过程中所反映的思想观点和所流露的感情等。忠实还指保持原作的风格即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及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等。译者对原作的风格不能任意地破坏和改变,不能以译者的风格代替原作的风格。原作如果是通俗的口语体,不能译或文绉绉的书面体;原作如果是粗俗琐屑的,不能译成文雅洗练的;原作如果是富于西方色彩的,不能译成东方色彩的。总之,原作怎样,译文就应该是怎样,尽可能还其本来面目。正如鲁迅所说的,“翻译必须保持原作的风姿”。

所谓“通顺”,即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译文必须是明白晓畅的现代语言,没有逐词翻译和硬译的现象,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鲁迅所说的,“翻译必须力求其易解”也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在通常情况下所必需遵循的准则。

具体到谚语的翻译,除了做到基本的翻译准则外,还须考虑诸多因素。 下面我将从基本的谚语知识开始,依次揭开谚语翻译的面纱。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谚语,英语中的谚语(即英谚)和汉语中的谚语(即汉谚)是怎样定义的。我分别从颇具权威的汉语词典和朗文词典上查到这样的词语解释:“谚语是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多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某种经验和深刻的道理”。/“Proverb is a short well-known supposedly wise saying usually in simple language.”单从定义上看,可以说英汉谚语是相似,甚至是相同的。因此从这点上讲,谚语是没有地域差异的(除了语言上的不同)。

其次一定要明确谚语是怎样形成的,英谚和汉谚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又有什么特点。谚语是古圣先贤的智能结晶,历经年月的考验,纵便是起源于千年以前的谚语,所反映的人生百态依然是真。因为千年以来人生并无多大改变,虽然科技发达,但并未改变人性。谚语也是语言文字的结晶(在日常沟通或写作中若适时引用谚语,可以让我们的语言更为精彩生动。)。

我们都知道,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谚语,谚语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和短句,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适宜于用来比喻事物,因而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谚语有的意思明显;有的富于含蓄,意在言外可引起丰富的联想;有的可能含有几个意思,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来明确它的意义。谚语既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同时其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不少谚语前后对称,音节优美,韵律协调。

2从一般翻译方法到英谚汉译技巧

由于谚语具有以上这些特点,翻译时就应尽量保持这些特点,除了忠实的表达原文谚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原文译文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修辞效果以及其民族、地方特色等。然而把翻译工作做到原汁原味,几乎是不可能。所以翻译谚语时保留了英文或中文的味道是不可避免的。但至少应做到两点:一是不要让外国读者产生误解,二是不要违背英语的词法句法,也就是不要把汉语的句法结构强加在英语上,反之亦然。

基于有关谚语翻译的一些必要理论,下面我将通过引用大量的动物类谚语谚语,辅之于正确的英谚汉译方法,逐步琢磨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并领略其中的乐趣。谚语的英译汉有三种主要方法:直译法、汉语同义谚语的套用法、意译法。

(1)直译法,即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有时,尽管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对汉语读者可能比较生疏,但由于在一定上下文中具有明显的西方民族、地方、历史等色彩,所以也应采用保留原文表达方式的直译法。用这种方法处理谚语,把西方谚语移植到汉语中来,往往可以丰富译文语言。

(2)汉语同义谚语的套用法:有的英语谚语和汉语同义谚语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符合,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色彩,而且有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形象比喻。

(3)意译法:如果不可能或没有必要用直译法保留英语谚语的表达形式,并且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合适的同义谚语可供套用,就得用意译法配合上下文把英语谚语的含义表达出来。

下面摘取了广泛的有关动物类英语谚语的汉语翻译:

The wolf may lose his teeth,but his nature.

狼可以失去牙齿,但决不会失去本性。

A crow is never the whiter for washing herself often.

乌鸦经常洗澡也不会变白。

A fox may grow gray,but never good.

狐狸会变灰色,但不会变善良。

A leopard cannot change its spots.

花豹无法改变自己身上的斑纹。

以上采用的是直译法,而采用汉语同义谚语套用法则译为:“狗改不了吃屎。”若用意译法,则译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以上四句谚语分别以狼、乌鸦、狐狸和豹子四种不同的动物为喻,指出他们不可能改变本性的事实。通过分析可以明显感觉到,直译后的汉语很容易被我们理解和接受,而且意思很丰富。而使用汉语同义谚语套用法,虽然在内涵上很好地传达出英谚要表达的意义,语言也通俗易懂,但损失掉如此美妙的译入语,实在是在翻译工作上留下不可弥补的缺陷。再看意译后的谚语,相比之下,缺失的精华更多。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这四句谚语最适合采用直译法。当然,我不否认在特定的语境下,其它两种方法未必不好。我则从英汉谚语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翻译问题的。

下面又摘录了三句意义一致的谚语,关于翻译上的问题同样适用于上组谚语的分析。所以重点对比英汉谚语本身,我想这对促进谚语翻译不无裨益。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

宁为犬首,不为狮尾。(直译)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汉语同义谚语套用)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lizard than the tail of a dragon.

宁为蜥蜴首,不为长龙尾。(直译)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汉语同义谚语套用)

Better be the head of an ass than the tail of a horse.

宁为驴首,不为马后。(直译)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汉语同义谚语套用)

这组谚语相对于上一组来说更难以理解。因为直译后的译文中的动物,像蜥蜴我们并不熟悉。但我们能推敲出,长龙应该是比蜥蜴庞大得多的一种动物。可以把长龙理解为我们所认为的龙(尽管东西方人心目中龙的形象并不一致)。另外,从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英语中动物类谚语是相当丰富的。仔细一想不难得出,《伊索寓言》对其的影响之大。

从英汉谚语对比的角度上看以上两组谚语,显然汉语中存在同义的谚语,而且表达相同意义的英语谚语很多。例如:

The fox preys farthest from home.

狐狸到远方猎食。/兔子不吃窝边草。

Kill not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别杀会下金蛋的鹅。/勿杀鸡取卵。

He sets the fox to keep the geese.

让狐狸来看管鹅。/引狼入室。

When the fox preaches, take care of your geese.

当狐狸讲道时,小心自己的鹅。/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又如英谚:

Better lose the saddle than the horse.

宁可丢鞍,不可失马。(直译)认为马不可失。而汉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则认为失也无妨,说不定会带来好处。还有一则更奇怪的谚语,是让中国人很难接受的。我们都知道汉语谚语中有“坐井观天”而英语谚语有这么一句:

The frog in the well knows nothing of the great ocean.

井底之蛙不知道有大海。

不理解英国文化背景肯定不能接受。井底之蛙跟天有关系很自然,若跟海有关系,还只能从《伊索寓言》中加以考证了。还有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汉语中有一条的谚语,表示主动防范有效,“篱牢犬不入”即:篱笆关牢了,狗进不来。而英谚从反面角度表达同一个意思:

At open doors dogs come in.

开着的门狗进来。

下面举这个例子,反映英国和中国的地理条件的不同导致气候不一样,从而形成矛盾的谚语。

One sparrow does not make a spring.

一只麻雀不成春。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一只燕子形不成夏天。

而汉语中的谚语为“一燕不成春”。从地理知识上分析,其实并不矛盾。英国的夏天并不像中国的夏天那么热,反而更像中国的春天;而英国的春天用了麻雀来做预兆,正如中国的燕子。

由以上观之,英汉谚语之间存在如此多的有趣现象。这不禁激起了我们对英谚汉译的兴趣。反之,随着大量的英语谚语被译成汉语,我们又可以有更多的实例来分析英汉谚语的对比,从而发现更多有趣和有用的现象。下面列举更多动物类英谚汉译的例子,来加深我们对之了解。

Crows weep for the dead lamb and then devour him.

乌鸦为死羊哭泣,而后吃它。/猫哭耗子假慈悲。

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好奇心杀死一只猫。/好管闲事,往往惹来一身麻烦。

Curses, like chickens,come home to roost.

诅咒像鸡一样终会回巢。/害人者终将自食恶果。

Each bird loves himself sing.

鸟儿最喜欢听自己的歌声。/孤芳自赏。

Eagles do not catch flies.

老鹰不会捕食苍蝇。/大人物不计较小事情。

Hungry dogs would eat dirty puddings.

饿犬会吃脏布丁。/饥不择食。

以上六句谚语分别用直译法和汉语同义谚语套用法。它们来自西方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却以一种幽默直接的方式传达了出来。而同义的汉语谚语显得有些抽象,文笔多了些含蓄,寓意更深刻。这同时体现了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另外两则谚语:

Two dogs strive for a bone,and a third runs away with it.

两只狗争骨头时,第三只狗拿走骨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Hares may pull dead lions by the beard.

野兔也敢拖者死狮子的胡须走。/虎落平阳被犬欺。

从中更能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既然英汉谚语存在着差异性,我们不禁要寻找其原因。由于语言的形成有规律性,同时又有随意性,可以因角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联想。有的联想是由于历史而形成的,现在情况变了,但是旧的说法仍沿用至今。不同民族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语言习惯,使用不同的比喻。凡此种种,常常造成语言表达出来的意思和词的表面意思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不同,语言习惯不同的根本原因。

3结语

以上内容不见得全面,但从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英谚汉译的标准、具体方法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西方文化的思考和传播。由此可见,英谚的汉译工作极大的推进了西方文化向东方的传播。我相信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和更深入的了解,汉语文化会源源不断地涌入西方。这无疑对汉语谚语的英译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同时,也欢迎大家共同学习!

参考文献

[1] 陈明华.英文谚语精选[M].科学出版社,2007.

[2] 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6.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例9

    一、 引言

    英国作家和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曾经说过:“The genius,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in its proverbs.”谚语是一个民族天赋、智慧和精神的体现。谚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民族形式和各种手段的集中体现,是语言中的某些部分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沉积而形成的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寓意深刻的语言精品。谚语是人类语言文化大树上硕果累累的一枝,是语言白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何为谚语呢?《谚语·歇后语概论》给谚语下了如此定义:“谚语是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传授经验和教训劝戒功能,流传于人民群众口头的话语”。英语一则谚语告诉我们:“Proverbs are the daughter of daily experience。”(谚语是日常生活的产物)英国搜集家Thomas Fuller曾对谚语作过描述:“众多的事理经过煎熬,凝练成寥寥数词,这便是谚语。”英国首相John Russel认为谚语是:“众人的智慧,一人的妙语。”

    以上观点虽各不相同,但都反映了谚语的特点:1、智慧的闪光2、经验的结晶3、精美的语言4、人生的启迪5、无翼的飞翔6、真实的写照。一般我们对谚语的含义理解为谚语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句子,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熟语。大部分谚语是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人类智慧的闪光,它启迪人生,指导人们的行为 。

    学习英语语言不可能不学习英语谚语,但是英语谚语是几千年英美文化的沉淀,特别是英美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加了我们学习和理解的难度,尤其是谚语的翻译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谚语本身的含义及其折射出的民族文化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人试图从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和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两个方面对英语谚语的翻译策略做一些浅层次的探索。

    二、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

    谚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谚语的翻译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为了能够反映其特有的文化特色,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话等方面全方位考虑影响其含义的因素,正确理解和翻译谚语自身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历史背景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旧的语言逐渐衰亡,新的语言不断产生。在历史的进程中,谚语好比一面镜子,能清楚地反映其历史的变迁。因此我们在翻译谚语时需要考虑其历史背景,才能正确理解谚语的含义。

    公元前55年,古罗马统帅恺撒征服不列颠岛,而英国历史上真正的“罗马人的征服”(Roman Conquest)是在公元43年开始的。从此罗马人占领不列颠400年之久。罗马人的文化对不列颠的影响仍留在岛上,在今天的英语谚语中仍然可以找到历史的痕迹。例如: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在罗马就要过罗马人的生活。(喻:入乡随俗。)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喻:伟业非一日之功。)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道路通罗马. (喻:殊途同归。)

    这三条谚语足以反映出“罗马人的征服”(Roman Conquest)对英语谚语的影响,足以反映出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

    地理环境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生活和劳动的地理环境习习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颠诸岛上,南面有英吉利海峡(the English Channel),多拂尔海峡(the straits of Dover),东面隔北海(the North Sea)。这里的海上运输业和渔业特别发达,因此留下了不少与航海业和渔业有关的谚语。例如:

    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his net. 进到网里的都是鱼。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任何有用的东西或有好处的东西都来者不拒”,含有贬义。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不要教鱼儿游泳。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不要在行人面前卖弄自己”。相当于汉语谚语“不要班们弄斧”。

    He who would catch fish must not mind getting wet. 要想抓鱼就不能怕弄湿衣。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与汉语谚语“要吃龙肉,就得亲自下海”的比喻意义相似。

    The great fish eat up the small. 大鱼吃小鱼。

    这条谚语形象的描绘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激烈斗争,相互倾轧的状况。

    He that would sail without danger must never come on the main sea. 谁在航行时不冒险,他就永远不要来到大海上。

    这条谚语比喻“不付出就没有收获”,相当于汉语谚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大不列颠岛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风大雾多,降雨量特别大。因此产生了一条谚语: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不雨则己,一雨倾盆)。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倒霉的事情总是一起发生的”,相当于汉语成语“祸不单行”的意思。

    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的东西很多,涉及生活的各个地域。它既受到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等方面的影响,又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谚语更是与风俗习惯紧密相关,英语谚语的翻译离不开对英美风俗习惯的了解。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中国人一般都鄙视狗,常用狗来比喻坏人坏事。但英美国家大都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其中一部分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没有贬义。在英美文化中,“狗”经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派生出许多谚语。

    Every dog has his own day. (每只狗都有他的好时光。)

    这条谚语比喻“人人都有得意的一天。”

    An old dog barks not in rain. (老狗不乱吠。)

    这条谚语比喻“老年人做事有经验。”

    Dog does not eat dog. (狗不吃狗。)

    这条谚语比喻“一个人不应该攻击或伤害同伙,或赚他的钱。”与这条英语习语相近的汉语有:“同室不操戈,同类不相残。”

    Love me, love my dog. (喜欢我,也要喜欢我的狗。)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思是:任何希望与我保持友谊的人,都必须接受和容忍所有属于我的东西。我的个人爱好和我的观点意见。同这条谚语相近的汉语习语有“爱屋及乌。”

    He that lies down with dogs must rise up with fleas. (与狗同眠的人身上必然有跳蚤。)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近似与汉语谚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猫也是英美文化的宠物,多用来比喻女人,猫和狗一样,常被比喻成人,自然也引出不少谚语。

    All cats are grey in the dark.(所有的猫在黑暗中都是灰色的。)

    这条谚语比喻“人在未成名时,很难看出有什么区别”。

    A cat has nine lives. (猫有九命。)

    在英美文化习俗中,传说猫天资聪明,动作灵敏,在很多其他动物会被伤害的情况下,猫都能逃脱劫难。这条谚语比喻“生命力极强”。

    A cat in gloves catches no mice. (戴手套的猫捉不到老鼠。)

    这条谚语比喻“四肢不勤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出来”。

    宗教信仰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谚语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更能折射出宗教对谚语的影响。英美国家,基督教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谚语源自《圣经》,或与基督教有关。了解英美人的信仰对翻译相关谚语起重要作用。

    The heart knows his own bitterness. 《圣经·箴言》

    一颗心知道它自己的痛苦。

    Every man must carry his own cross. (每个人必须背他自己的十字架。)

    这条谚语来自《圣经》,cross(十字架)是耶稣走向死亡之地所带的十字架,钉上十字架而死。cross一词就有了“苦难”的转义。这条谚语的意思是,人人都要忍受生活中的苦难,承担自己的生活负担。

    Forbidden fruit (禁果)一语也出自《圣经》,并为众人所周知。在《创世纪》中,亚当在伊甸园所吃的苹果是禁果,这个典故使“Forbidden fruit”一语获得“因被禁止反而想弄到手的东西”的转义。从而产生:

    Forbidden fruit is sweet.

    禁果是甜的。这句谚语表示“不让得到的东西格外有诱惑力”。

    在英语谚语翻译的过程中,除了以上四个主要的因素需要认真考虑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寓言神话、文学艺术和体育美术等因素还会影响到我们对英语谚语的翻译和理解。

    三、 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卢梭说过:“谚语是一个人的机智,所有人的智慧”。既然谚语反映的内容是经验的结晶,智慧的闪光,历史文化的沉淀,那么谚语的翻译也是必然要反映谚语的本质,揭示谚语的内涵。着名美国翻译家奈达(Nida)指出:“所有的翻译,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必须关心接受者的反应;因此,翻译的最终目,从它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看,是评价任何翻译最基本的因素。”所以我们应是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再现英语谚语的内涵和本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针对不同的谚语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直译法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直译法更好地保留了英语中“原汁原味”的成分,因此,如果读者能对译后的谚语寓意一目了然,我们首先用直译法。例如:

    A home without love is no more than a baby without a soul. (没有爱的家庭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

    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Knowledge is power. (知识就是力量。)

    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Life is short and time is swift.(人生苦短,岁月易逝。)

    The eye is the window of the mind.(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可见,直译法保留了原文的形象和比喻,保留了其表达手法,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意译法

    所谓意译是指用译语常用的语言和熟悉的形象来翻译英语谚语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因此其表达方式和汉语有着某些差异。当原文的意思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取直译法处理,或用直译法处理会给读者带来歧义时,就应采用意译法。例如:

    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 (两雄相遇,必有一争。)

    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Every bean has it’s black. (凡人各有其短处。)

    A new broom sweeps clean. (新官上任三把火。)

    直译兼意译

    有时在翻译英语谚语时,单纯的直译或意译都不能确切有效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在直译后再加上谚语的真实含义,“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曾自立,1983)。例如:

    Cut your coat according to your cloth. (量布裁人,量入为出。)

    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 (荷马也有瞌睡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A daughter is fairer than fair mother. (女儿比母亲更漂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释意法

    释意法就是指在对一个谚语翻译的同时,其后再附上注释或解释,以便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该谚语的内在含义。在英语谚语中有一些本民族持有的人名、地名和历史典故等,给我们的理解和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在直译和意译都不能完全达到翻译准确的情况下,笔者认为翻译时需要用一定手段来补偿,可采用直译加注释,意译加注释或直译意译加注释的方法,达到对谚语原文化内涵的全面理解。例如:

    If the sky falls, we shall catch larks. (天塌下来正好抓云雀,意指:何必岂人忧天。)

    Bacchus bath drowned more men than Nepture. (酒比海淹死的人多,Bacchus-酒神,Nepture-海神。)

    What is a workman without his tools. (没有工具的工匠有什么用,意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He that lives with Muse shall diein the straw.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文艺、音乐、天文等的女神。文学艺术家生前大都穷困潦倒,不受世人的重视,只有死后才出名。)

    四、 结语

    英语谚语是英美文化宝库中的一笔可贵的财富,是英美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经过历史的演变把丰富多彩的内容浓缩在精炼的形式中。所以在翻译时我们必须全面考虑到其历史演变、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神话等因素,灵活地运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兼意译法、释意法等方法,力求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全面正确理解谚语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 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2] 王德春, 杨素英, 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 张培基, 喻云根, 李宗杰 ,彭谟禹.《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4] 胡文仲 ,平洪 ,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5] 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Z]. 北京:外语教育与文化出版社,1995.

    [6] 曾自立.《英语谚语概说》[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7] 张宁.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 中国翻译,1999,(3).

    [8] 田静. 试析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 北京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5(1).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例10

1.引言

汉语中的“谚语”一词与英语中的“proverb”大体一致,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将“谚语”定义为: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词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proverb”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英语版)中的定义为:a short well-known statement that contains advice about life in general。学习作为人类语言和思想浓缩的结晶的谚语,有助于深刻理解西方文化,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2.英汉谚语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谚语,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文明成果,反映着各自民族的文化、生活习俗和道德取舍。由于不同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宗教习俗等诸多方面的不同,所创造的谚语在某些方面所体现的文化色彩有着很大的地方差异。

2.1与历史典故有关的谚语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谚语。在中国的典籍中,谚语多出自诗书、诸子论著,如:“千丈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很有教育和警示作用。

而英语中的典故多来自《圣经》、古希腊罗马神话等西方经典著作,根据《圣经》记载,Adam是人类的始祖,即最古老的人,所以as old as Adam就是“非常古老,非常陈旧”的意思。再比如:A great ox stands on my tongue.(一头壮牛站在我的舌头上。)“壮牛”代表不可挪动的重物。全句的意思是:说话极其谨慎。与汉语“三缄其口”相近。

2.2与地理有关的谚语

每个民族都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因而不同民族的一些谚语的产生和该民族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山川物产密切相关。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有关农业的谚语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如:“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田要深耕,土要细碎”;“春天起的早,秋后吃得饱”。而英国是一个岛国,因此,英语中有很多与水和船有关的谚语。如: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平静的海水很难造就优秀的航海家。);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没有目的就好像航海没有罗盘。);Still waters run deep.(静水流深/沉默者深谋。)。

各国的地理特点,作为素材反映在谚语里也会给谚语增加民族的色彩。如英谚中有一句“Northampton stands on other men’s legs.(北安普敦靠别人的腿站住脚。)”。由于这个地方从古以来皮革及制鞋业就很发达,所以在17世纪就有了这句风趣生动的谚语。Lemster’s bread and Weabley’s ale,Dunmow’s bacon and Doncaster’s daggers.这句谚语说的是Lemster,Weabley,Dunmow and Domcaster are known for the products:bread,ale,bacon and daggers.这句谚语就和中国的那句俗语很像: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车的姑娘美如花。汉谚中也有反映我国地理特点的谚语,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等。

2.3与宗教文化有关的谚语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许多民族的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人大多信奉佛教,因此有许多谚语与佛有关,如:“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不看僧面看佛面”等。而西方人信奉基督教,他们认为上帝是至高无上的神,有许多谚语借助宗教来宣扬为人处事之道。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The mills of God grind slowly.(天网恢恢,疏而不漏。);Whom God would ruin,he first deprives of reason.(上帝要毁灭谁,必先夺其理性。)。

2.4与民族心理有关的谚语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性,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文价值取向,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心理特点。从对某些动物的不同态度即可看出不同的民族心理。在汉语里,“龙”是吉祥之物,“正月十五把龙蒸,保得一年好收成”;“二月二,龙抬头,妖魔鬼怪犯了愁”是我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两句谚语,它们都体现了人们相信龙有保佑人和庄稼的威力。而在西方,人们却把dragon看成是邪恶的象征,认为龙是凶残的怪物,应予消灭。比如the old dragon用来指魔鬼,dragon’s teeth用来指争斗的根源。

即使对于同一种动物,两个民族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以狗为例,狗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谚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仗人势,雪仗风势”;“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好狗不挡道”等。在西方人的眼中,狗是人们所钟爱的动物,英语中与狗有关的谚语,大多含有褒义。如: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同室不操戈。);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之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度难关。)。

3.结语

语言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精华的谚语,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智慧,展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从不同文化角度对中西方谚语进行比较,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特性,这对于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搞好对外交往很有益处。

参考文献:

[1]李庆军,丁华.轻松学谚语.新世界出版社,1998.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例11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谚语是语言的花朵”。早在三千多年前,谚语就已经产生了,它凝聚着各个民族语言的精华。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它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谚语最大的特点是简练通俗、含义深刻,准确、凝练,富有启发教育意义。英语写作时引用谚语既可以节约语言,又可以使语言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让人们享受到令人陶醉的英语语言艺术。

培根曾说过:“Genius,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才、机智和精神都可以在这个民族的谚语中找到)。从谚语中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智慧、处世哲学和共同心理,也可以看到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经济水平等发展变化的历史痕迹。作为一种不同于汉语谚语的语言艺术,英语谚语反映出了英语国家在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一、宗教差异

西方国家许多人都信仰基督教,《圣经》是他们的必读之书,因此英语中有许多谚语就是源自圣经故事。起初《圣经》只是一本宗教书籍,但随着人们对它的不断认识和理解,《圣经》中的许多语言被人们重新提炼,赋予了它们新的内涵和意义。这些被提炼的语言很多以谚语的形式存在,广泛为世人所接受,成为妇孺皆知的日常用语。例如:eyeforeye,toothfortooth(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就出自于《旧约,出埃及记》,指的是上帝向摩西的惩处暴力行为的法则。在现实生活中,这旬谚语引申为“以暴制暴”。Atreei8knownbyitsfruit,(观其果而知其树;观其行而知其人)也出自于《圣经》,上帝耶稣说道:“Make atree giid anditsfruitwillbe good,ormakeatreebadanditsfruit will be bad,for a tree is recognized by its fruit,”这则谚语引申为“观其行而知其人”。

在西方,《圣经》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和思想宝库,他们把上帝耶稣视为自己的神灵,上帝指导着他们的思想,因此很多英语谚语都和God有关。例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 selves,(天助自助者);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傻人有傻福);Godgivesthemilk,butnotthepail,(上帝赐牛奶,桶要自己买)。对基督教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耶稣最后被钉在十字架(cross)上,“cross”一词也常应用在英语谚语中,用来指代“苦难”。例如:No cross,no crown,这句谚语中的CROSS比喻苦难,crown意为皇冠,比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再如:Thecross on the breast,and thedevil in the heart,(十字胸前挂,恶念心中藏),Every man must carry his cross,(每个人必须背他自己的十字架)等。

汉语里的许多谚语同样也受到宗教的影响,但和英语谚语不同的是,它的影响来自于佛教、道教等宗教。因此在汉语谚语里出现的不再是“上帝”、“十字架”、“禁果”等词汇,而是和佛教和道教有关的词,如“佛”、“道”、“仙”等。例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借花献佛”、“佛要金装,人要衣装”、“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等就与佛教有关;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则与道教有关。

二、历史差异

英汉谚语有很多来自于历史,谚语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反映着社会的变化。例如:Jack would be a gentleman if he could speak French,(只要会说法语,人人可做绅士)代表着英国历史上的某个特定时期。在英语的发展史上,英语与许多外族人和外来语的联系十分密切。1066年,以诺曼底公爵威廉为首的法国封建主统治了英国,诺曼人对英国的征服给英语语言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第一则谚语就出现在诺曼人征服英国的时代,当时法语(诺曼第语)以及法国的文化在英国占统治地位。1066年诺曼征服后三百年内,英格兰的国王只讲法语,因此会讲法语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直到今天,人们对三国的著名人物、事件仍是耳熟能详。当然源自于三国时期的谚语也十分的丰富,例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过五关,斩六将;过关斩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既生瑜,何生亮”、“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说曹操,曹操就到”等。

三、文学作品的差异

在中英文里,文学书籍都是谚语的重要源泉之一。没有这些文学和历史著作,就不可能创造出如此丰富多彩的谚语。由于文学著作的不同,它们所产生的谚语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英语中的谚语很多源于莎士比亚的著作。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中最优秀的代表人物,是语言的大师。他的语言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比喻新颖,寓意深刻。他的许多话语已成为世代流传的名言、警句,甚至演变成家喻户晓的谚语,并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所应用。来自于莎士比亚著作中的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语言,并对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介绍的几则谚语均源于其文学作品。例如: Brevity is the soul ofwit,(简练是智慧的真髓);再如:To be or not to be,that’s question,(生存还是死亡,那是个问越);Time gives up those who give up time,(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Jealous brothers is falsehood,(嫉妒的手足是谎言)等。当然,英语谚语的来源不是单一的莎士比亚著作,还有很多来自于其他文学家的著作和《伊索寓言》。如:Reading makes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and writing an exact man,(读书能使人充实;谈话能使人机敏:写作能使人精确)这一谚语就来自于培根的《论读书》。Neversaydie,(不要绝望)出自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Pickwick Papers),表达了一种永不言败的豪情。

中国的谚语很多也来自于文学著作,但不同于英语谚语的是,它们源于中国历史上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如“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出自《礼记・曲礼上》的“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这句话,意为傲慢之气不可继续增长,欲望不能放纵,傲、欲都应该有所节制。谚语“百密未免一疏”出自《唐史演义》第十二回:“百密未免一疏。不死还是大幸。”比喻事情考虑得再周密,也可能有疏漏之处,强调应常持谨慎之心。

纵然中英文谚语有诸多的差异,但它们都是各自语言的精华,是人民对生活的总结和归纳,体现着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机智。对中英文谚语差异的了解,可以让我们彼此了解对方语言所产生的背景,从而让交流更为顺畅,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