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文科研究生论文

文科研究生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8-21 21:33:31

文科研究生论文

文科研究生论文例1

1.1研究生群体主观问题

1.1.1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党员素质有待提高当前理工类研究生党员的人数正在逐年的增加,他们中的大多数入党动机都是正确的、端正的,但是也不乏相当比例的不良因素,一部分研究生党员的思想状况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其已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是功利化和现实化因素的干扰。本次受访对象中,尽管有68.67%的党员入党初衷在于进一步发展自己、更好地服务人民,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约24.67%)的研究生党员认为入党只是为了给自己“镀层金”,甚至只是盲目地随大流。截至目前,笔者所在学院研究生党员在全体研究生中所占的比例已超过60%,但研究生党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入党后,不能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群众和集体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导致学生党组织的威信不高、作用有限。

1.1.2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工科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党建工作的复杂性。就以华南理工大学理工科研究生来讲,他们在学习、生活上一般均以实验室为中心,一个课题组的成员相当于一个群体,甚至形成了课题组观念强于党支部观念的思想。这就造成不同课题组成员间接触机会减少,交流沟通受限,甚至经常以时间不充足或难以调配为借口,对党组织活动消极敷衍或主动性不高,造成支部活动组织起来比较耗时费力,活动效果不明显。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72.67%研究生党员选择从互联网上接受一些新的信息,只有22%的同学会选择参加党活动并以此来加强对党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另外,部分研究生党员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偏向科研工作的开展,对党的基本理论问题认识模糊,对党的理论学习缺乏热情,并易受网络上一些不正常的、以偏概全的风气和一些消极因素传播的影响。

1.2党建工作客观问题

1.2.1重学术轻思想现阶段,在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管理中很多的理工科院校研究生管理都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重学术轻思想。而且目前大多数研究生群体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分散性、科研压力较大、参加集体活动的时间比较少,因而容易出现偏重业务而忽视政治的倾向。所以,研究生党建工作,特别是对理工科研究生的教育,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必须把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放在首位,这也是广大研究生能够健康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

1.2.2组织架构分工模糊随着研究生人数的增加和党员队伍的壮大,部分研究生党支部没有按照开展支部活动便利的原则进行设置,导致了所在支部研究生党员之间平时交往甚少,彼此之间缺乏了解,支部开展活动困难重重。部分研究生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频率较低,有44.67%的支部每一个季度甚至一年才开展一次组织生活,而且组织生活形式单调,缺乏深度,效果和质量不高,凝聚力和吸引力不强。另外,研究生党员活动经费得不到相应的保障也是阻碍组织活动正常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2.3党员管理缺乏良方入学第二年起,很大部分研究生被安排到校外各类公司企业、工厂进行专业实践,这种情况给研究生党员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使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着一个新的难题,那就是如何利用网络传播正确的思想文化,增强学生在众多的信息面前的识别能力。以现阶段大部分研究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现状来分析,党员管理缺乏良方。

2开拓创新,加快推进理工科院校研究生党建工作

为使党建工作做到有创新性、切实有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及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重视研究生党员的发展情况,将入党考察的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教育研究生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扬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一带多,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群众性特点,不定期的开展讨论,组织社团活动,让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2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首先,学校应明确导师不仅承担教书,更应承担育人的责任。结合理工科类研究生特点来讲,导师应该作为其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在思想上加强教导,学习上增强指引,生活上给予帮助,关心研究生思想动态。其次,学校应制定相关制度,明确研究生导师在党建工作中的具体任务。例如,每月至少要和其所在课题组的学生进行一次思想交流,评估研究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帮助学生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等。再次,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导师参与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将研究生党建工作要求贯彻于导师遴选、年终考核等各个环节,同时还可以结合研究生工作开展的具体特色,与一年一度的“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评选活动相结合。

2.3进一步创新和优化研究生党建的工作平台首先,优化研究生党组织发展平台。进一步完善党发展程序,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即使将符合党员条件的研究生吸收入党,促进发展党员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同时也得坚持满足标准、保持质量、慎重发展的原则,保证研究生党员的整体素质。其次,构建研究生党员争做“标杆人物”平台。例如积极响应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实施“标杆工程”的精神,在全体研究生党员中开展“争做标杆人物,树立党员形象”活动。在党支部选举思想政治标杆人物、学习科研标杆人物、社会活动标杆人物等,使这些党员在各个方面都发挥出旗帜和辐射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普通学生自立自强、成长成才。同时,这些标杆人物将接受身边同学和党组织的监督。再次,积极开发利用各种网络信息平台。引导党支部积极创新党建工作载体,使研究生党建工作向网络的延伸,例如可以选择微博、微信、QQ、飞信等有效信息平台来进行支部组织建设。这样,即使有时党员不在同一地点,但却能及时有效地在网上开展组织生活,增强组织凝聚力。同时,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等形式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突破了在外实习(社会实践)研究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2.4创立切实可行的奖惩激励机制本次受访的研究生党员中有98%的同学认为设立一个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是非常迫切的。激励机制的目的是激发、引导研究生党员的思想和行为向更高的境界发展。而激励的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包括了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典型激励、荣誉激励等多种手段,调研结果显示,有66%的研究生党员更偏向于精神荣誉方面的奖励。另外,在激励机制确定并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激励要制度化,激励的条件要公开,对于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

2.5大力推动研究生党组织文化建设高等院校党组织文化是其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于学生党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它是指全体研究生党员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目标方向、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因此,我们在考虑如何推动研究生党组织文化建设时,也应该从以上价值观念、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等层次出发。

2.5.1要树立研究生党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体系,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最新理论来武装党员队伍头脑,提高知识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培养广大研究生党员的使命意识、服务意识和价值取向。同时,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丰富研究生党员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涵养,树立一种全新的健康形象。

文科研究生论文例2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迅速地扩大。研究生数量的扩张未能带来其质量的同步提升,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是质量的下滑。其主要表现是作为文科研究生质量主要标志的毕业论文的质量明显下降。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状况存在的问题

文科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不如意,突出地表现在大部分研究生论文缺少不为任何功利因素所左右、单纯探求真理的学术精神。首先在学位论文选题上,存在选题创新能力不够,理论深度不够,大小不合适,不新颖,简单重复前人的研究,不善于发现亟待研究的问题等一系列问题。文献综述基本上是简单的罗列,看不到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独到的见解和学术理性分析。把论题的新颖与观点的独创混为一谈,在开题报告中提不出一个贯穿论文始终的、统领全篇的独创性观点;参考文献更是一个多多益善的大杂烩,把与论题看上去有点关联的著述统统纳入其中,遗漏了虽书名与论题无关但其学理却对本项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术著述;研究方法同样也是想当然地列举若干,以充门面。论文本身质量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创新性、独创性不足,把论文当做散文来写,或者把学术论文写成领导讲话稿。关于计量和统计学基本知识的缺乏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另外,管理制度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选题不尊重学生自身学术爱好和兴趣,开题报告、预答辩流于形式。论文评审专家碍于情面,给论文的评价普遍偏高,而没有对论文的不足提出实质性的修改意见。此外,诚信与道德问题也时常出现。一些人抄袭拼凑学位论文,甚至,形成了不良的学术风气。

二、引发文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对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研究生自身因素。大学生考研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缓解大学毕业的就业压力,因此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怠于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没有转变为学术研究者。部分研究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很少查阅外文文献,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不敢挑战权威理论。

其次是导师的因素。导师终身制使得一些导师因缺乏竞争丧失了进取心,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生多师少形成“放羊”局面,一些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导师往往是本学科的知名人士,社会活动多,没有精力指导学生。一些高校热衷于聘请一些行政官员作为学校的研究生导师,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来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

第三是学位论文管理制度的因素。学校研究生的招生制度、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情况、研究生参与具体科研项目机会、答辩过程的监督机制都是也是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因素。另外,研究资源匮乏、经费短缺也会造成论文质量不高。

三、解决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问题的对策研究

首先,要从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上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要防止片面,克服为保障论文而保障论文的倾向,要将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纳入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之内。学位论文质量保障需通过外界干预和社会评价来促进高校内部保障活动的开展和深化,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学位论文乃至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目的。

其次,要发挥导师和研究生的双方面作用。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导师要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科学地设置课程,传授给学生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并介绍本学科最新进展,培养研究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再次,论文写作环节的各项制度要重视起来,发挥作用。中期检查制度和预答辩制度,这对于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应做到实处。

第三,做好论文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求。从论文写作环节、评阅环节、答辩环节、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等方面建立标准化制度,以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除了上述规范化制度的建立外,还可以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于学生的论文写作也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建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优制度,学校对评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生颁发奖状,予以表彰;对优秀硕士论文的研究生导师也有相应的奖励。对于连续在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中论文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后将暂停招生或取消其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王薇,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讲师,博士生)

参考文献

[1]辛逸.文科研究生学术精神的培养――以研究生毕业论文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2]周晓红.浅析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有关对策[J].高教论坛,2011(4)

文科研究生论文例3

研究生在读研期间要认真研究导师和所在院所相关导师的科研论文、科研方法和成果等,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到导师的研究课题中去,及时关注现有的研究新进展、研究中遇到的科研问题,通过科学研究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通过对文献资料整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分析统计及科研论文的撰写,主动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熟悉科学研究步骤,学到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科研能力[4]。在科研过程中,要加强对研究生科研学术态度的培养,严格及时书写每天的实验记录,同时认真思考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分析哪些问题是实验过程中人为疏忽造成的,哪些问题是实验本身造成的。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与导师、课题组成员商量,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定期向课题组汇报实验的进展情况,撰写研究工作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营造学术创新氛围

导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学术论坛、学术讲座、课题评审会、课题答辩会等,积极创造机会和平台使研究生有机会聆听国内外学者的学术历程、学术经验、学术成果,了解国内外最新学术研究动态、扩展学术视野、开阔学术思路、增长学术见识[6],能够有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发掘独特地研究视角,这些都使得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更加活跃;多鼓励学生参加毕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汲取别人的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同时也会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促使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全面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搭建科研合作平台

文科研究生论文例4

作者简介:谭德荣(1963-),男,山东青岛人,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教授;高松(1965-),男,山东潍坊人,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教授。(山东 淄博 255049)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dyc1106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19-01

当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中,研究生培养方式已分为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两种类型。基于工程实际的切实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正在快速发展,将成为今后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这对工科专业研究生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论文选题、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有所不同。[1,2]因此对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和论文选题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教育部文件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的转变,[3]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数都在50万人左右,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趋势来看,大量毕业生特别是工科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走向社会实际的工作领域。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在基础理论、整体素质、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规划,使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专业领域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管理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论文选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不能完全照搬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需要把握好诸多环节。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设置相关课程,加强基本技能培训,特别要加强工程领域的实践环节。对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课题研究、论文写作与答辩等都要有不同于学术性研究生的培养内容。其中学位论文选题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核心环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背景和发展方向,科学选题,尤其要定好研究方向和内容。选题的质量和方向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业前景。如果选题没有新意,那么论文写作内容也只是重复前人的工作。同样,选题如果脱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研究内容太理论化,那么也就无法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预期目标。[4]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论文的选题,要从提升实践创造能力的观点和视角来思考,选题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先进性,也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目标要求,确定具有一定难度的实用性课题;既要有理论分析,又要有实践验证;选题应为本学科、专业或工程实际等方面具有实现该课题的基本物质条件,并经过努力能按期完成。[5]

三、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模式研究

1.论文选题范围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论文选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导师已有课题确定选题。依据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选题,在研究经费、实验条件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保障,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相融合,为学生顺利完成论文提供较好的研究条件。二是结合工程实践进行论文选题。从工程实践中提出研究课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选题的重要来源之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解决工程实践的现实问题,学生在深入实践、广做调研的基础上,能够确定现实生活或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提升自己理论水平的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提升,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三是与企业联合培养确定论文题目。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选择企业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作为论文选题,这种选题不仅可以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会设计、研究与实际制作,培养他们从事科研、学习的基本素质和开创性的科研能力。

2.论文选题模式

从生产实际出发,工科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还可以是针对某个工程领域的软科学论文,如调查研究报告、工程管理论文等。根据多年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体会,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具体可从五个方面进行选题。

(1)产品设计研发类论文。研究内容来源于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和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要求遵循产品研发完整的工作流程,采用科学、规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研发产品。产品达到行业规范要求,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性能先进,有一定实用价值。

(2)工程设计类论文。该类题目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进行设计研究。要求按照工程类设计规范必备的辅技术文件,包括工程项目概况、所遵循的规范标准、技术经济指标等。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等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3)工程应用类论文。该类题目直接来源于工程领域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实验方案合理,数据翔实准确,分析过程严谨。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4)工程项目管理类论文。该类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专业领域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专业领域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工程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定性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并具可执行性。

(5)调研类论文。该类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提出命题,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调研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给出明确的调研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四、结束语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培养形式和论文选题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尤其是把好选题关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从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本文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求,并根据以往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作经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思考,给出了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可采用的几种模式。这些论文模式符合各专业领域实际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日益凸显,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德龙.搞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多元化创新性精英人才培养新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

[2]林超,赵海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选题模式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19).

文科研究生论文例5

当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中,研究生培养方式已分为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两种类型。基于工程实际的切实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正在快速发展,将成为今后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这对工科专业研究生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论文选题、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有所不同。因此对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和论文选题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教育部文件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的转变,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数都在50万人左右,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趋势来看,大量毕业生特别是工科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走向社会实际的工作领域。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在基础理论、整体素质、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规划,使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专业领域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管理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论文选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不能完全照搬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需要把握好诸多环节。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设置相关课程,加强基本技能培训,特别要加强工程领域的实践环节。对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课题研究、论文写作与答辩等都要有不同于学术性研究生的培养内容。其中学位论文选题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核心环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背景和发展方向,科学选题,尤其要定好研究方向和内容。选题的质量和方向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业前景。如果选题没有新意,那么论文写作内容也只是重复前人的工作。同样,选题如果脱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研究内容太理论化,那么也就无法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预期目标。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论文的选题,要从提升实践创造能力的观点和视角来思考,选题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先进性,也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目标要求,确定具有一定难度的实用性课题;既要有理论分析,又要有实践验证;选题应为本学科、专业或工程实际等方面具有实现该课题的基本物质条件,并经过努力能按期完成。

三、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模式研究

1.论文选题范围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论文选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导师已有课题确定选题。依据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选题,在研究经费、实验条件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保障,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相融合,为学生顺利完成论文提供较好的研究条件。二是结合工程实践进行论文选题。从工程实践中提出研究课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选题的重要来源之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解决工程实践的现实问题,学生在深入实践、广做调研的基础上,能够确定现实生活或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提升自己理论水平的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提升,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三是与企业联合培养确定论文题目。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选择企业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作为论文选题,这种选题不仅可以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会设计、研究与实际制作,培养他们从事科研、学习的基本素质和开创性的科研能力。

2.论文选题模式

从生产实际出发,工科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还可以是针对某个工程领域的软科学论文,如调查研究报告、工程管理论文等。根据多年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体会,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具体可从五个方面进行选题。

(1)产品设计研发类论文。研究内容来源于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和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要求遵循产品研发完整的工作流程,采用科学、规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研发产品。产品达到行业规范要求,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性能先进,有一定实用价值。

(2)工程设计类论文。该类题目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进行设计研究。要求按照工程类设计规范必备的辅技术文件,包括工程项目概况、所遵循的规范标准、技术经济指标等。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等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3)工程应用类论文。该类题目直接来源于工程领域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实验方案合理,数据翔实准确,分析过程严谨。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4)工程项目管理类论文。该类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专业领域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专业领域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工程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定性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并具可执行性。

文科研究生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6908(2007)0410164-01

“文科”,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划分维度,其内涵与外延有所不同。最初,“文科”指“人文科学”或“人文学科”①,即“人类知识集合中除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外的那一部分” [1]。随着知识体系更新和教育领域中“学科”概念的引入,“文科”被重新定义为:区别于理、工、农、医之外的非自然科学的统称,包含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两部分,即文中所指之“文科”。

1、我国文科研究生培养的产生

“文科”的提法最先出现于1934年《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中。次年《学位授予法》中详细规定了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的相关办法,同年颁布的《学位分级细则》和《硕士学位考试细则》确立了具有明显学徒制特征的培养方式。上述规定使完整的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正式出现在正规的教育体系中。

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新文化运动,都证实了当时文科的强势地位,文科研究生教育在当时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中也处于优势地位。以清华大学为例,研究生院下设中文、外文、哲学、历史、物理等12个学部,其中有6个文科学部[2]。

虽然政府执政不利,地方政权混战割据,整个教育体系失控,却给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空间。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呈现出多样性到统一性的变化过程。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采取强调科学研究而轻视课程和学分的德国学徒式培养方式,清华大学采取具有英美特征的课程型集体培养方式。在总结吸收各种培养方式的优缺点后,最终形成了课程学分考核为主要手段,同时强调课程教学与科研紧密统一的培养方式的混合体。

研究生培养工作产生初期,文科研究生是整个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出的许多特点,从现在的观点看,是符合研究生培养规律的。但由于最终完成学业的人数较少,其意义更多是探索性,并未对社会发展产生实质性贡献。

2、我国文科研究生培养的衰落

建国后,我国的文科研究生培养工作面临着空前的困难。随着中国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两次自我否定,在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改革措施的影响下,文科研究生培养工作受到了负面影响。

1949年,我国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第一次否定。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指导方针。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未汲取建国前文科研究生培养中好的经验,而是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并开始了全盘苏联化进程。许多高校模仿苏联的模式开始了盲目的单科性发展,工学院、医学院、化工学院、石油学院等单科性校名纷纷出现。同志在期间说:“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指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 [3]。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文科专业在新的大学建制中失去了自己的位置。新成立的中国最高科学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共21个机构,其中只有5个文科研究机构。

随着1958年中苏关系恶化,我国开始了对研究生教育的第二次否定——对苏联模式的否定。当时,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整个社会重心就是生存——国家的生存和个人的生存。文科因其学科特点在这个特定时期被赋予了许多负面色彩,政治成为限定文科内容的唯一标准。文科被严重政治化,其涵盖的内容也被压缩到了极致,严重制约了文科的健康发展。

建国之初,我国的特色文科发展还是良性和高效的,有数量众多大师级学者活跃在研究前线。在中国科学院第一任五位院长中,郭沫若、陈伯达、陶孟和三位是文科专家,清华大学历史上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3]都是文科领域的巨匠,可见当时文科发展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这两次否定彻底破坏了文科的发展局面,也使得文科研究生培养工作走向衰落。可以说,第一次的否定,破坏了文科研究生培养体制,第二次的否定,破坏了文科研究生培养内容。在十年到来之前,我国的文科研究生培养已经开始了衰落的趋势,对于文科的衰落而言只是一个催化剂。

3、我国文科研究生培养的重生

经过了十年的严冬,我国研究生培养在中断12年后,终于在1978年恢复了招生。1980《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后几年相关制度的颁布,在总结自身的同时更多地寻求与国际接轨,通过参考国际上学科的划分方法与我国特点相结合展开学科划分工作,使我国研究生培养体制规范化、国际化。随着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成立和国家社会科学规划的出台,文科研究生培养工作得到了真正的恢复。

我国研究生恢复招生之初,正值国家百废待兴之际。而文科研究生培养工作在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发展中,出现了明显滞后。1985年5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曾明确指出“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了增强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要改进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而在《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面向三个层次,实施六大计划”中,文科却被彻底忽略了。因此在这次教育体制改革中,文科研究生培养工作因缺乏政策支持而明显滞后。

虽然缺少政策的有效支持,但改革开放后,通过学习国外大学先进办学经验,总结我国多年经验教训,有关部门和学界都认为单科性大学已难以完成大学的使命,综合大学成了各地高校的发展方向。文科的恢复和建设在高校中悄然开展,文科学科建设和文科研究生数量都大幅增加,文科研究生培养工作也得到长足发展。需要指出的是,这个阶段虽然是文科研究生培养高速发展时期,但其发展有明显的功利性,并非都是为了发展文科和培养文科人才,更多则是以打造综合大学为目的。

4、我国文科研究生培养的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是有史以来针对文科发展的最高级别文件,进一步使文科的作用和发展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标志着文科的作用被提到应有的位置上来。“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建立和2003年在清华大学召开的“大学文科发展研讨会”都表明,在各界的努力之下,文科研究生培养终将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

[1] 沈志富,陈东.人文教育与综合文科之异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 陶春莉.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时代特征[D].兰州:兰州大学,2006.

[3] 蔡曙山.论我国大学文科的发展阶段及办学理念[J].学术界,2004,(1).

文科研究生论文例7

关键词:社会科学 学位论文 评审制度

Key words: social science dissertation review system

作者简介:成龙(1987―),男,江苏泰兴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创业理论研究。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综合体现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总结性成果。有专家倡议,为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应“从学位论文的设计、研究与写作到评审、答辩,实行全面质量管理”[1]。近年来,研究者不约而同地聚焦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审制度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作者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社会科学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 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的方法与程序

学位论文评审是由学位管理部门组织的,受聘专家以通讯、书面或其它形式,对学位申请者所提交的学位论文进行科学评价的具体活动。通过评审,学位申请者本人及其导师可以得到来自不同角度的意见和建议,丰富和完整文章内容;另一方面,作为学位管理部门,通过反馈回来的评审意见,可以了解学位论文的实际水平,并对其质量进行监督,同时作为审批答辩的依据;此外,通过对不同学科的评审意见进行收集、分析、整合,可以找到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提高学位论文水平提供决策支持[2]。

学位论文评审通常采用“专家评审”的方法,即国际上所说的“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是指由该领域或邻近领域的专家以通讯或现场接触的方式,来评价研究工作科学价值的一种评估方式,是国际科技界公认的科学评价的最重要的方法。根据马莉萍(2005)的观点,论文评审方法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1)校内评审和校外评审;(2)定性评审和定量评审;(3)公开评审和匿名评审;(4)书面评审、网上评审与口头评审[2]。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第三种,即根据评审的方式分为公开评审和匿名评审,国际评审是匿名评审的一种衍生评审方式。

学位论文的评审程序一般按照以下五个步骤进行:(1)建立评审标准;(2)提交论文;(3)确定评审方式;(4)选聘评审专家;(5)意见反馈与处理[3]。

二、 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制度的现状

公开评审与匿名评审是国际上并存的两种常见学位论文评审方式。美英等国的大学一般采用公开评审的方式,这是一种直接由导师提出拟参评专家名单,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送这些专家评阅的方式。但也有一些国家采用匿名评审方式,如澳大利亚很多大学,要求博士生在预计答辩前2个月将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提交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选定国内外3为专家对其进行评审。我国香港地区的大学,对博士论文也采取类似的匿名评审方式。在我国,自建立学位制度至90年代中期以来,各培养单位一直采取公开评审方式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评阅[3]。

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公开评审方法实际操作中,评审专家名单通常由导师来确定。这种做法的优越性在于:操作性强、易于聘请合适的专家。然而,这种评审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和论证,暴露出了一些必须引起重视的弊端:一是导师一般聘请熟识或有学术往来的专家,因此评审专家通常会做出高于学位论文实际水平的评价,不利于对学位论文的监督,淘汰制也就更无法实现;二是导师所认识的专家有限,由导师来确定评审专家名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重复性,片面的评审意见既不能反映学位论文的水平,也不能反映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2]。

为了解决传统评审办法带来的弊端,90年代中期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陆续改革公开评审制度,试行匿名评审并逐步扩大匿名评审比例,甚至出现了国际评审的方法。

三、 匿名评审制度的实践与改进

(一) 匿名评审的实践与作用

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分为单匿名评审(又称“单盲审”)和双匿名评审(又称“双盲审”)。单匿名评审是只隐去评审专家的信息,研究生和导师的信息是公开的;双匿名评审是同时隐去评审专家的信息、研究生的信息和导师的信息。具体操作分为两种情况:(1)各高校研究生院管理部门将学位论文寄给其它高校研究生院,再由对方研究生院管理部门将论文派发给本校相关专业的专家;(2)各高校研究生院管理部门自行建立专家库,根据专家库将学位论文寄给相关研究方向的专家[2]。

王则温、赵张耀(2009)通过相同的博士学位论文在两种不同的评审方式中的评价差异探讨不同评审方式对学位论文评价的影响[4]。结果表明:(1)双向匿名复审大幅度降低了各项评价指标的优秀比例;(2)双向匿名复审使中等及以下的评价比例有较大的提高;(3)评价为较差等级的比例在双向匿名复审和原始评阅中都是极低的。王珞晶、张春元等(2005)对参加普通评阅的博士论文和匿名评审的博士论文评阅意见做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匿名评审使论文评阅更加客观、公正、规范;(2)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高[5]。

可见匿名评审制度可以有以下作用:(1)避免了论文评审过程中的人为影响,提高评阅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2)对提高学位论文水平具有督促作用;(3)有利于管理部门及时了解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2][6]。

(二) 匿名评审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尽管匿名评审制度对解决传统评审制度的问题起到比较大的作用,不得不注意的是在实行匿名评审的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立足点不正确,建立在对学位申请者、导师及评审人不信任的基础上;(2)增加了评审的中间环节,评审的科学性、权威性打了折扣;(3)成本较高;(4)学校对外校专家缺乏联系性和约束性,专家积极性不高 [7]。

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很多解决措施,概括起来包括:(1)科学建立高质量的匿名评审专家库;(2)制定较为详尽的评价指标体系;(3)健全对评审专家的选聘和监督机制;(4)建立配套的保障措施等。李秀兵(2007)结合西安交通大学“双盲”评审的情况,从学位论文应包含的信息问题、评阅人的确定问题、评阅意见的表达问题和评阅意见的后处理问题等角度出发,分析了问题的表现形式、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8]。

(三)国际评审制度的出现

在学位论文评审制度改革的浪潮中,国际化评审也在少数高校中推行开来。论文的国际评审,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选取用外文撰写的学位论文,将其送至外国同行专家进行评审。这种评审主要是充分发挥国外同行专家作用,评审往往更严格、更具体、要求更高,对促进研究生用外文撰写论文、扩大国内研究生在国外的知名度、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国际化评审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如时间长、费用高、选聘合适的外国专家比较困难以及学位论文必须用外文撰写等,因此,要想使国际化评审达到预期效果,并能大面积推广,尚需建立一系列配套保障体制和措施。目前,中国地质大学在组织学位论文评审工作中,大胆地尝试了这种评审方式,其他大学也有涉及[9]。

参考文献:

[1] 吴宏翔,顾云深.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23

[2] 马莉萍.浅析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主要办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131

[3] 孙,高虹等.谈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方式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7):23

[4] 王则温,赵张耀.关于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有关问题的探讨[J].研究生培养,2009,3:39-40

[5] 王珞晶,张春元.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改革成效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1):48-49

[6] 蒋红燕.硕士学位论文盲审制度效果探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39

文科研究生论文例8

 

    如 何 选 题?     确立论文题目,就是确定研究的目标,研究 的主攻方向。考生在选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论题要大小适中。题目不要太大,尽量"小题大做"。

2、注意研究角度要有新意。进行科学研究,就是找问题,没有新问题就谈不上研究,更谈不到创新,论文也就没有写作的价值,因此,确定研究方向只有从新的角度去研究、研究以前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或者是研究过探讨过但说法不一的问题去分析论证,才会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才会见出新意。

3、要知己知彼。在选题中,要了解本专业本领域中已有的科研成果,了解别人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还存在什么问题;是否有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只有知己知彼才能避免重复和雷同。       拟 提 纲?  

根据论文题目,充分、大量的搜集查找资料。  

收集资料主要注意三种:

1、与论题直接相关的原始材料;

2、他人对该论题或相关论题的研究成果材料;

3、与论题有关的社会、文化、语言、历史背景等方面的材料。  

形成论点时应注意:

1、论点要鲜明,不能含糊其词,同时论点又要辩证,不能走极端;

2、论点要科学正确,不与常理和事实相背离;

3、论点要准确,不要夸大其词,防止偏颇。

 

      撰 写 正 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据论文的主要篇幅,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作者理论水平和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它决定着论文水平的高低和质量。

论文的正文一般包括三大部分:绪论、本论和结论。

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讲清研究的动机、写作的理由、目的和意义、提出问题、概述内容、明确中心论点等。一般要求语言简洁扼要,开门见山,引人注目。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要求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条理要清晰,逻辑要严密,要求内容扎实、丰厚。考生在这一部分,必须根据论题的性质正面论证,或反面批驳不同的看法,或解决别人未解决的问题,或论述新思想新发现等。在该部分中论证是极其重要的,它决定着论文的成败。要写好这一部分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论点是明确新颖、深刻、严肃的。论点不管是否需要论证,都必须是可以论证的。

2、论点必须有材料的支撑,必须有可用来证明使其成立的材料。

3、论证必须根据论题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论文结构形式,不同的论证结构形式,决定了本论部分的结构。

4、论证逻辑要严密。合乎逻辑的论证,别人是无法驳倒的。           修 改 、定 稿  

正文初稿写好以后,考生应该多修改几遍,对整篇论文逐行逐句逐段反复推敲,检查每一个具体论点、论据、论证是否恰当有力,表达是否合乎逻辑,务求不留疑点,直到确实有说服力为止。 检查并修改初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论点与论题的一贯性;

2、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性;

3、论文的结构层次与逻辑思维的密切性;

4、论文的语言表达意思的准确性;

文科研究生论文例9

2对妇产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和对策

2.1加强人文教育,关心爱护患者

“救死扶伤”是每一个医生的天职。导师应该结合妇产科专业特点,对研究生进行人文教学。导师应针对妇产科的特殊性指导学生,在做妇科检查时,应该告诉学生以患者为中心,多为患者考虑,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在门诊看病人时,要换位思考,作好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纠纷;在产科学习时,告诉学生在妊娠、分娩过程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孕妇,尤其是在观察产程的过程中要及时跟孕妇和家属沟通,让他们充分了解分娩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积极配合医生的处理,使患者在妊娠、分娩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在临床实践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患者解除病痛。

2.2开展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中,使得复杂、抽象的医学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便于学生们理解和记忆。比如在产科学分娩动因、分娩机制的理论课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技术将分娩机制、产程处理产等一系列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充分理解、印象加深,并激发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观看妇产科手术录像等,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逐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妇科肿瘤轮转时,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了解卵巢癌的综合治疗,以及化疗耐药的发生和相关机制。通过互联网学习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了解目前化疗耐药的机理及基因靶向治疗,使学生们将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加强了学生们对临床病例的了解,也培养了学生们的科研意识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形式,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具体的病例进行分析,不仅指导学生复习书本知识,更要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

2.3重视研究生临床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个好的医生不仅仅要有好的临床技术,还要善于从复杂的临床现象中寻找科学本质。对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更应注重临床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索,从复杂的临床表现中去分析问题,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得出正确的诊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妇产科工作需要许多相关科室的经验,更需要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同时,也要提醒学生不要局限于书本,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要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导师在这方面要以身作则,在临床活动中的点点滴滴中影响学生。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开阔学生视野。导师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让他们亲身参与融入其中,增加学生们的兴趣,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学术动态,增长他们的学术见识,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2.4加强研究生管理,优化考核制度

良好的管理和有效的考核是培养专业型研究生的关键之一。首先,教学部门要对即将进入临床的研究生进行岗前培训。使学生们了解医院的规章制度,做好医德医风教育。同时也要学生了解当前复杂的医疗环境,以及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一些技巧。其次,教学办公室、导师、研究生要针对妇产科临床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制订适合研究生轮转计划、临床工作程序,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导师在研究生临床轮转时,应及时了解学生完成临床工作量。例如,在产科轮转时,要从具体的病例中进一步掌握妊娠高血压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相应的临床处理。研究生们往往喜欢做手术,而忽视病历的书写与及时记录,以及和患者沟通的技巧。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完成后,指导学生总结临床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优化解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有效的管理和考核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临床知识与技能。

文科研究生论文例10

但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启始阶段更加关注的是经济增长、“翻番”,生活方式的问题除了仍然被赋予某种意识形态功能外,主要被纳入了实现经济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的范围。90年代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还没能相应配套地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市场机制在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同时,也对社会生活发挥着支配性的影响,表现在生活方式领域则出现了同生活方式研究提出时期不一样的新问题和走势。如今改革开放走过了25个年头,这期间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活发生了趋势复杂的巨大变化。只有在今天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之后,我们才能更深切感受到研究生活方式的重大价值和解决好生活方式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

首先,我国的现代化实践表现出明显的跨越性质。在经济上我国既要实现工业化又要推进信息化,在社会领域我们遇到的问题比传统工业化要复杂得多。我国目前现代化的总体水平虽然仍较低,但在短短20多年中却以浓缩、强化、变异的形式再现了发达国家在200多年从现代化的启动、成长直至“后现代”发展大周期所经历的许多社会问题、社会断裂、社会困惑,其中包括生活方式问题。在我国(特别是在城市),人们在分享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进步红利的同时,也开始有了“富裕不等于幸福”的体验,出现了类似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失衡”社会问题,这就同改革开放初期主要在同物质生活水平相关层面上谈论生活方式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解决生活方式失衡、追寻幸福的问题提到了日程。

其次,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千美元,达到1090美元,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进入了注重质量、追求全面发展和进步的阶段。我国提出的21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就体现了这一点。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适时重大调整。我们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还是贯彻新发展观,生活方式都将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提出来并发挥不可替代的理论功能。

第三,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全球化及全球社会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变革的大趋势。一些学者指出,在当今时代首先在发达国家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变化是重视生活质量和幸福最大化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并且把解决个人和集体“如何生活”的问题提升为主要的政治问题,即“生活政治”的高度,而全球化的实质则被表述为“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些论述表明,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变革中生活方式的地位在提升,生活方式概念的涵义在扩展。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全球化的建构方向,这就为我们揭示生活方式的内涵和当代意义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背景和根据。

如果说无论从中国或全球的视角看生活方式问题都将在现实和未来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话,那么目前的生活方式研究和理论地位却不能适应这种发展要求。在西方经典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中,生活方式大体上是作为社会分层、亚文化构成和民族性等等的描述性概念而出现的,“是用于解释别的概念的,而不是一个被解释的概念”,因而处于边缘地位;而在我国长期居支配地位的“马克思学”(指后人对马克思的研究)中,生活方式理论不是被误读就是被遗忘。在学术领域,生活方式大体上是作为一个层次较低,主要限定在衣、食、住、行、乐等日常生活狭小领域的概念加以使用的,没有获得应有的理论地位。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生活方式研究课题时不具备今天这样实践对生活方式研究迫切需要及需要重新审视生活方式理论定位的条件,因此有再提生活方式研究的必要。

本文着眼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需要,在发掘马克思关于生活方式理论资源的基础上,重新诠释生活方式的涵义及理论定位,揭示生活方式研究的当代意义,并对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提出看法。

二、“回归”马克思的理论原点

从现时展的理论需要出发,在所有的近现代学术资源中,对构建生活方式理论体系最有价值的仍然是马克思关于生活方式的一些理论思想。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却为在阐释马克思社会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时所忽略,今天我们需要为挖掘这些理论资源,并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以回答当今时代的问题。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着不少关于生活方式的理论思想。比如,把生活方式作为分析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描述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特征,以及揭示阶级阶层、城乡差别和个人生活特点的概念工具等等,对于这些我们在此不做讨论。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马克思是如何在社会结构形态层面阐释生活方式的地位及与生产方式的关系的。

人类的生存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可作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大类划分。马克思十分强调生产力、生产方式对生活方式变革的革命性作用。针对一项具体的技术发明,他曾写道:“近年来,任何一种机械发明都不象‘珍妮’纺纱机和精梳纺纱机的创造,在生产方式上,并且归根到底,在工人的生活方式上,引起那样大的改变”,“‘机械发明’。它引起‘生产方式上的改变’,并且由此引起生产关系上的改变,因而引起社会关系上的改变,并且归根到底引起‘工人的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在具体分析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作用时他指出:“当18世纪的农民和手工工场工人被吸引到大工业中以后,他们改变了自己的整个生活方式而完全成为另一种人。他还指出,正是资本的力量,在“克服流传下来的,在一定界限内闭关自守地满足于现在需要和重复旧生活方式的状况”中起到了“伟大的文明作用”。强调物质生产对生活方式变革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思想。

但是,当人们在引述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论论点时,常常忽略了马克思理论观点的另一重要方面,即马克思在强调社会生产和生产方式的决定性作用时所讲的是,生产方式是“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是“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是“生活的生产”。这就是说,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很重要,但它又是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生产活动是为“生活”而存在的,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而同生活活动相比又具有“工具”、“手段”的性质。

其实,马克思在创建历史唯物论时,是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个概念同时提出来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作了这样的表述:“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马克思的这段话实际上表述了两个重要思想:一是生产方式是生产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具有手段的性质,而生活则体现社会生产的目的;二是生产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一定的生活方式”,是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以往人们对马克思的这一论述不好理解:生产方式历来被视为龙头老大,怎么也能归结为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呢?但只要回顾一下人类的形成与发展史就不难理解了。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和其他高级动物有共同的生物学基础,这就是都有遗传记忆编码系统,靠遗传记忆编码系统,动物世界形成了自己的生存方式。人类的存在离不开这种生物性。人类形成伊始同动物并没有更大区别,但人类在自然演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比自然遗传编码系统更为复杂的生命再生系统,这就是文化系统,建立起了“有文化”的社会生存方式即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人为了生活首先要劳动和从事生产活动,并不断改进生产工具,传授、积累和发展知识与技能,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活动得以运行,就要建立组织,形成规范,并要从事精神生活活动等等,从而使人类自身和生活逐渐具有了高度的复杂性和生成性。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和社会史就是一部体现人的生成的生活史、生活方式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生活方式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把握社会的基本方式,“生活世界”是更为本原的东西。因此,只要回顾人类的形成和发展史,我们对马克思所提出的生产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一定的生活方式”的论断也就可以理解了。

马克思上面的论述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广阔背景上给以生活方式以很高的理论定位,生活方式实际上是人的生成方式和人自身的需要满足与实现方式,因而我们才说生活方式是把握社会和人自身的基本方式。当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其实现程度是不同的。

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在阐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社会理论时,在强调物质生产的重要性的同时,恰恰丢掉了“生活的生产”、“为了生活的生产”、“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这样一些基本命题,其结果是历史唯物主义成了“见物不见人”、“遗忘生活”的发展观,并在实践上造成了一系列偏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出要“回归”马克思的理论原点。我们还认为,阐释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不但要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样的重要范畴,还要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对重要范畴,即把生活方式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也需指出的是,马克思自己对所提出的关于生活方式的理论思想阐述得也不够,对此恩格斯在晚年曾提到这一点,认为马克思和他自己的著作“都有同样的过错”,即最初他们的理论工作“是把重点放在从作为基础的经济事实”方面,而忽视了和没有来得及对其他方面加以论述,但马克思从来没有像“后来者”那样把经济的作用强调到“唯一”的不适当地步。

同生活方式理论思想相关的,还有一个马克思的“社会形态三阶段说”值得我们研究。马克思从人的生存状态角度把人类社会划分为相继演进的“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未来以“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为基础的三大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变迁的理论是以人的主体生存状态及自由度作为划分标准的。但是人的主体生存状态同人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因为生活方式就是人自身的实现形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

我在1988年曾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关系的视角概括了人类社会形态三阶段的宏观变迁的脉络。即:自然经济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不发达,生产和生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区分开来,并以生产方式“吞没”生活方式体现出来;在工业时代,生产和生活分离,生活方式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这是人类在资本主义工业时代取得的巨大进步;而在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和未来的共产主义时代,生产和生活将在否定之否定的基础归于一体化,即如果说第一阶段体现的是生产吞没生活、生产就是生活的话,那么到了新的第三个阶段将体现为生活方式涵盖生产方式,生活就是生产,生产也成生活的内容。这种情况即使在今天也不完全是梦想,在现实生活中已遥见曙光。在发达国家,人们的休闲时间正在超过工作时间,工作和休闲的界线正在模糊化,生活时间通过人力资本和知识的生产而成为“生产”时间,重视生活质量、以人为本,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导社会价值观。面向未来全球的发展,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提出的生产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人们“一定的生活方式”的论断,将日益放射出真理的光茫。

三、现代化与生活方式的建构功能

从以上对马克思理论的再解读中发掘出了生活方式最有价值的本源意义。当然,生活方式作为人的生成和需要现实方式具有无限的丰富性,体现为主体和客体、理性和情感、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等等的具体的统一,我们研究生活方式就要具体和现实地把握这种丰富性和全面性。但如前所述,迄今以往对生活方式研究主要局限在衣、食、住、行、乐等“日常生活”层面进行,这有其必然的和合理的方面。首先是因为人的生活方式总要通过具体的日常生活活动得以展现;其次是因为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们的生活活动虽然从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但仍局限在相对狭小的生活空间,体现为对人的需要实现形式的局限性。当然也与以往的社会理论没有给生活方式以应有地位的因素有关。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居于统治地位的科学理性(严格地说是工具理性)世界观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社会科学体系,在为人们的生活世界提供理性基础的同时也了生活世界,因而包括西方经典社会学在内的传统社会科学体系,不可能成为把握生活世界的完整科学,也不会给生活方式以应有的理论地位。但是到了今天的全球文明转型时代和面对着我国所致力于的新型现代化来说,生活方式的这种作为描述性、附属性狭小概念的理论地位就远远不够了。从实践需要推动理论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现代化需要生活方式完成自我理论建构,回归其本源意义;同时能满足时代需要的生活方式涵义又将对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发挥重要的建构功能。

在上述生活方式和现代化的双向建构关系中,中心环节是现代化实践对理论需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首先要界定一下中国现代化特有的性质和内涵。同西方社会传统现代化相比,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是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背景下所进行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不是以实现传统工业文明为目标,而是要完成“双重社会转型”,是具有跨越发展性质的“新型现代化”。“新型现代化”不但在经济发展上超越传统工业化,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转型,而且在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发展层面也将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从“人的依赖”到“物的依赖”再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双重转型,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的综合发展。依据中国现代化新型、综合发展的性质,我国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发展观。可以认为,无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还是科学发展观的确立都反映了我国社会跨越发展的性质,都需要建立新的全面发展的机制。

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展示的不是单纯经济学概念,而是体现社会全面进步的概念和更深层次的生活方式概念。归结起来,“全面小康”不但要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而且也要实现“生活幸福”的价值目标。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看,传统现代化时期社会的核心目标是经济增长最大化,而进入“后现代社会”发展阶段后核心社会目标演化为追求生活质量和人的幸福最大化,社会价值观发生了从物质主义向后物质主义的转变。我国把“民富国强”和“生活幸福”同时作为现阶段的发展目标,本身就是对传统现代化的超越。

其次,按着马克思的社会形态“三阶段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后资本主义工业和市场文明时代即共产主义时代的特征,而传统工业和市场文明所确立的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即人虽然在法权上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但却处于“物支配人”的关系之中,生活方式也必然以经济学为模式,服从于利润最大化。其结果是整个社会在获得物质巨大增长的同时,人却付出了痛苦代价。我国虽然还没有完成工业化任务,但在当代确立以人为本价值体系的全球文明总趋势下,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代化目标,正是新型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传统工业化追求的是“量”的扩张,生产最大化和消费最大化是以资源无限可利用为假说前提的,其发展不但造成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失衡,而且也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后现展观强调生态保护,强调发展的可持续和全面协调性。我国提出的“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坚持做到“五个统筹”,则体现了“生活的生产”的全面性和协调可持续性,同样体现了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的跨越发展性质。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就是坚持新发展观。如果把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和新发展观联系起来考察,我们可以说“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那么,实现“全面小康”如何做到人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呢?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联又是怎样的呢?回答这个问题离不开生活方式的概念。

从“生活的生产”视角看,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就是对人的“生活”供给和“社会生产”的全面性。我们不能把“社会生产”仅仅理解为物质生产,它应该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文化的等等的全面生产和供给。全面的生产供给即社会发展的全面性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链接两者的中介环节就是“生活方式的全面性”。如同马克思所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为生活方式是人自身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动力学体现为社会条件的规定性和主体价值能动性的统一,社会全面发展的条件正是通过生活方式的中介环节实现人的需要满足的全面性,从而生成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把人的发展的全面性、生活方式的全面性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链接起来,其中构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将成为整个发展链条中的重要环节。

这就是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在新发展观指导下确立相互联系的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两个目标;社会的全面发展应以人为本,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但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不能自动地发生转化关系,其必不可缺的中介环节就是生活方式的全面性和丰富性;生活方式通过主客体的互动把“生活的生产”和主体全面而丰富需求的满足即“人的生产”结合起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样的人的生成又体现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

因此,面向中国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我们必须走出传统理论的局限和误区,提升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同时要扩大生活方式的边界,使之从主要是表述日常生活的低层次概念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框架性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所涵盖的领域将逐步扩大。比如,随着知识将成为核心生产力,工作和休闲的界限将模糊化,劳动活动将生活方式化;终身学习也将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随着社会民主程度的提高,政治参与也将成为大众生活方式,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面向人类未来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程度是以生活方式涵盖领域的扩大和层次提升为标志的。我们可以借用吉登斯的话来说,中国未来现代化过程就是“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的过程。

四、社会学理论创新的走向:通向“生活何以可能”之学

最后,我们再简要说一下生活方式概念的提升对社会学学科建构提出的问题。如果我们像上述那样从本源的意义上把生活方式视为一个框架性概念,并且认为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将充分显现其理论功能的话,那么它必然对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提出新的问题和要求。

文科研究生论文例11

2Z高校衍生企业—XF公司案例分析

在对Z高校这些研究生创办的衍生企业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企业有一定的共性。首先创业类型是科技型创业。这一点是因为这些公司是按照Z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进行统计的。事实上Z高校的学生创业中,选择较多的是低成本的服务行业和培训行业。但本文关注的是学生的科技创业,因此其他类型创业不在本研究范围。第二,创业的研究生得到了学校、导师和实验室的支持,尤其是技术成果的支持。第三,这类研究生创业者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第四,这类研究生创业者普遍参加了挑战杯的创业计划比赛。这些衍生企业可以归纳为以研究生为主导、以导师和实验室(课题组)为后盾的科技创业模式。在这些企业中,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XF公司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通过对XF公司创业模式中的微观因素分析,比较该模式相较于Z高校其他模式的优势。XF公司是我国语音产业中重要的一家上市公司,目前占有国内市场份额的70%以上,其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XF公司的创立由Z高校的一群研究生发起创立,其主要发起人是Z高校语音实验室的一名博士研究生LIU。XF公司初创期,其核心技术来自于Z高校语音实验室的发明成果,主要成果发明人是LIU的导师。LIU在学习期间,参与很多成果的研发,对实验室取得的发明成果十分了解。同时在实验室学习期间,LIU还在Z高校语音实验室与国内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中,了解了国内外语音技术的发展。LIU通过取得学校的授权,同时整合了国内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奠定了XF公司在国内语音产业的领先地位。XF公司的成功,虽然很大部分归功于创业团队,尤其是创始人LIU的创业素质,同时这种模式的成功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1创业者特质

研究生敢于创业者,一定具有冒险精神和强烈的成就动机等创业者特质。这种特质在XF公司的创始人和创业团队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相对于教师创业者来说,这种特质并不是说在教师创业者中不存在。而是在研究生依托导师和课题组的技术成果进行创业的模式,决定了研究生创业者相对于教师创业者,创业者特质更能够被准确地发现。因为研究生如果要应用实验室成果进行创业,不仅在自我认知上,认为自己能够创业成功,同时导师或课题组愿意把科技成果许可和授权给研究生创业,至少在实验室内部对研究生的创业素质是持肯定态度的。自我认知加上与其关系密切者的外部判断的叠加,才可能促使研究生进行科技创业。而教师创业往往都是基于自我认知,缺少了外部较为权威的评价反馈。

2.2创业者的机会识别

研究生创业者由于其在学习期间接触并参与到专业领域的研究中,熟悉和了解专业领域的发展状况,同时在导师和实验室其他人员的帮助下,能够识别和把握科技创业中的机会。由于研究生的存量较少,创业立足于增量的发展,所以对新事物的接受度相较于教师要高。教师创业者一般是成果的发明人,往往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原有的财富、声望、地位和学术的积累有可能对创业过程产生一定的阻滞作用。

2.3创业者的技术支持

从表面上看,研究生创业者相较于教师创业者,在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劣势。但仔细观察后续的创业过程,发现研究生创业者获得的技术支持往往更持久。教师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为了实现创业的目的,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上,大大削弱了在学术上的继续精进。Z高校的实践证明,很多教师创业者最后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创业效果,同时,高校也失去了一个优秀的科研人才。而研究生创业者所依靠的技术来自于导师和实验室,研究生创业并没有改变原有技术创新团队的主要构成。在研究生创业过程中,原有技术创新团队依然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生进行科技创业得到了导师和实验室的认可,并给予技术方面的支持,同时研究生作为团队的内部人,在技术交流、文化认同等方面和技术许可方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比起将科技成果许可给外部人,一些关键参数和技术诀窍,导师及其团队更容易提供给自己认可的研究生。

2.4创业者的社会网络

研究生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很大程度是来自于校园的人际关系。在对Z高校研究生科技创业者团队分析发现,团队普遍是参加挑战杯等创业大赛过程中组建的。XF公司的初创团队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校园BBS的招募。创业大赛、学校的创业者协会、BBS创业论坛等途径为研究生创业者建立多学科、多专业的团队奠定了基础。目前学术界开展的创业研究没有形成公认的创业模式。本研究依据的也只是Z高校的具体实践,样本量较少。虽然很难运用归纳法得出研究生创业成功模式的充要条件,但是通过对XF公司创业者以上分析总结出的四个方面因素,还是能够获得对研究生创业教育有所启示的结论。

3研究生创业素质教育的内容

3.1创业特质教育

创业特质包括了有利于创业的个性特征、创业意识和价值观。在对个性特质研究上,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个人特质受到了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先天基因占主导地位。后天环境因素是否能够改变个体的个性特质还没有得到足够数量的研究结论支持。创业意识和价值观是社会因素的产物,主要依靠个体后天的习得。Z高校进行学生创业教育的创业课程主要分布在两个领域,一个面向本科生的通识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为主要教学目标,另一个是面向管理类学科,主要针对MBA学生,呈现出一定的体系化。在通识教育上,Z高校创业课程同样存在着学者总结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纸上谈兵较多,课程不成体系,课程质量不高等。在对Z高校研究生创业者的访谈中,研究对象并没有提到这些创业课程对他们从事创业产生了影响和帮助。原因可能是这些访谈者并没有选修过这些课程或者是这些课程的针对性不够,课程质量不高。

3.2创业能力教育

对个体能力的研究表明,构成个体能力的维度很多,学术界也没有形成公认的能力模型。本文中所讨论的创业能力,因为除去了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所以定义为创业者所具备的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技能。这种创业技能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因素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不断获得和提升的。在对Z高校研究生创业者的访谈中,研究对象普遍提到Z高校的创业实践活动对他们选择创业和创业成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帮助。Z高校的创业实践活动主要由学校各级团组织负责开展的“挑战杯”等创业计划竞赛和社团组织如创业协会开展的各类活动。创业计划竞赛尤其是“挑战杯”的比赛在Z高校的创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Z高校在组织参加“挑战杯”比赛中,对被遴选出参加省级和全国比赛的团队都要进行创业知识的辅导。辅导课程邀请了工商管理、公司法务、企业实务等方面的教授和实务界专家进行授课。Z高校的研究生创业者认为参加创业大赛的经历和学校组织的辅导课程对于创业帮助很大。同时Z高校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对于研究生创业团队的建立,研究生创业者社会网络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