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美术中班教案

美术中班教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03 06:22:16

美术中班教案

美术中班教案例1

#小班美术活动1#活动目标:

1、运用搓、团圆、压扁等技能组合表现平面的花。

2、乐意积极动手塑造,体验成功的快乐。

3、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橡皮泥、泥工板、花朵图片、教师示范示意卡片。

活动过程:

1、欣赏花朵图片,感受花朵的美丽

"你喜欢这些花吗?为什么?"

2、引导幼儿复习花的构造

"每一朵花都是一家人,有花蕊妈妈,花瓣宝宝,和叶子爸爸。我们共同阅读他们是怎样排队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初步出示花的各部分并拼接。

3、教师示范塑造花朵

引导幼儿说说"花蕊妈妈可以用什么样的形状?花瓣宝宝要怎样围住花蕊妈妈?叶子爸爸的手要牵在哪里?"

步骤:(1)揉一揉,把泥揉软,再搓一搓,变成长条形

(2)一小团,揉一揉,团一团变圆形,再压一压变成"花蕊妈妈"

(3)剩下的分成几部分,分别揉一揉,搓一搓、压一压,变成自己想要的"花瓣宝宝"的造型,然后一一围在"花蕊妈妈"旁边。

(4)绿色的橡皮泥,揉一揉,团一团,压一压,变成"叶子爸爸"。

4、幼儿创作,教师提醒幼儿要先把橡皮泥揉软了,再进行创作,要注意把橡皮泥团光滑了。

鼓励幼儿创作出不同造型的花。

5、欣赏评价

重点引导幼儿欣赏花朵的造型,教师重点评价幼儿技能与创作表现。

教学反思:

1、教学准备的较充分,教学来源与生活实际,虽然没有实物,但是课件的制作却弥补了这一不足,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3、环境的创设合理,把幼儿带到了舒适的教学环境中,为教学营造了个好的氛围。

#小班美术活动2#活动目标:

1、认识树叶的颜色、形状和特征,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能力。

2、学习画树叶,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

3、游戏"帮树妈妈穿衣服",陶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关爱树木的意识。

活动重点:学会画树叶

活动难点:怎样帮树妈妈穿衣服才美丽

教师准备:树叶的实物,课件《美丽的树叶》,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

幼儿准备:彩色画笔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幼儿听儿歌《小松树快长大》进入课堂,教师问:"小树快长大离不开谁呀?"(树叶,树根,树干)"那大树的宝宝是谁呀?"(树叶)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学画树叶好不好呢?

二、观看树叶

1、教师出示树叶:几种形状不一的树叶:枫叶、竹叶、梧桐树叶、槐树叶、银杏树叶等。

2、让孩子观察树叶的颜色(红、黄、绿)

3、让孩子观察树叶的形状(扇形、心形、手掌型……)也可让孩子意会一下,不需要都说出形状的名字。

4、让孩子摸一摸树叶的构造(叶柄、叶脉、叶片)

5、导入画树叶

三、学画树叶

1、让孩子仔细观察教师示范画树叶的步骤

2、孩子学画,教师巡视指导

3、孩子练习画树叶

四、游戏"给树妈妈穿衣服"

1、教师播放课件《美丽的树叶》让孩子观看树叶的美丽。

2、大树因为有了树叶而美丽,可是寒冷的冬天到了,树叶都离开了树妈妈,大树不再那么好看,而小树叶多想念自己的妈妈呀!他们都想快快回到妈妈的身边,请小朋友帮帮他们好吗?

3、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让孩子在上面添画树叶,可以进行创意性的绘画,看谁画得最美丽。

4、作业展示:评选出好的作品进行鼓励表扬,把作业粘贴在好孩子园地上,以供大家观赏学习。

五、户外寻树叶

在音乐声中领孩子到外面去捡拾树叶。

#小班美术活动3#活动目标:

1、学习绘画小蜗牛。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春天的大背景图一张,水彩笔、油画棒、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背景图,老师讲述画面内容。

师:春天来了,红红的太阳照着大地,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着,小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着,地上的小草变绿了,五颜六色的花都开了。

(二)老师在大背景图上范画(边讲故事边画)

师:睡了一冬的小蜗牛也想出来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它从自己的房子里先伸出圆圆的小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将身体慢悠悠地爬出来,它坐在那,张着小嘴,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小蜗牛觉得一个人太孤单了,它想:要是能跟我的好朋友在一起,那该多好啊!我的好朋友在哪呢?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吗?

(三)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师:小蜗牛的朋友长得什么样呢?它和小蜗牛长得差不多,咱们来看看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师:它身上背着重重的房子,圆圆的头,一对短触角,一对长触角,一张小嘴,还有弯弯的身体。

提问:小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幼儿回答,老师可出示实物,如没有实物,老师在黑板上范画)

(四)幼儿在大背景图上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师:小蜗牛都等急了,咱们快来用画笔把它的朋友找出来,这样它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

(五)结束:小蜗牛看见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特别的高兴,来,咱们和小蜗牛一起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听音乐,做游戏)。

#小班美术活动4#活动目标

1、能顺利地画圆和放射性线条

2、能自主选择颜色给太阳涂色

3、感受太阳给大家带来的温暖

活动准备

教师范画、勾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谜语导入:一个勤劳小宝宝,天一亮就上工若有一日不见他,不是下雨就刮风

让幼儿猜出谜底(太阳)

(2)出示太阳。师:“今天,老师就把太阳宝宝请来了,你们看太阳宝宝怎么啦?”

(3)教师讲述太阳宝宝的光芒和笑脸到哪里去的故事。

师:太阳宝宝身上本来有许多漂亮的光芒,就在来幼儿园的路上,他遇见了一位太阳公公,太阳公公年纪大了,身上没有了光芒,生病了。于是,

太阳宝宝就把自己的光

芒全给了他。太阳宝宝的光芒给了太阳公公,他也就失去了笑脸。我们小朋友怎样来帮助太阳宝宝呢?

2、范画展示,引导孩子欣赏画面,学习装饰太阳宝宝

(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太阳宝宝的脸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红色的)它的光芒是什么样子的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表现太阳的光芒,说说:你想画什么样的光芒,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点、线和各种颜色来表现,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回

答,在操作纸上画一画,

帮助幼儿学习装饰的基本方法

3、交待绘画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用笔勾画出太阳宝宝的基本形象,然后用油画棒进行涂色

(2)鼓励幼儿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太阳光芒和太阳宝宝的笑脸

(3)教师交待绘画要求,提醒幼儿选择鲜艳的色彩装饰太阳宝宝

(4)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地在纸上进行装饰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示太阳宝宝,让幼儿说说:你最喜欢的太阳宝宝,并说出原因

绘画《暖暖的太阳》教学反思

太阳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亲身感觉到的事物,对于小班幼儿非常熟悉,幼儿也有感性的认识,因此本节课我以暖暖的太阳为主题,把

目标定位于通过绘画让幼儿在了解太阳的外形、颜色的基础上学习画圆及放射性的线条,学会自主选择颜色给太阳涂色,并让幼儿感受到太阳带给

大家的温暖。

教学亮点:

1、兴趣是的老师,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我用拟人化的手法,设计了太阳宝宝的光芒和笑脸到哪里去的故事,简短、生动的小故事,一

下就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同时还给幼儿进行了一次乐于助人的爱心教育,一举两得。

2、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许多启发性的问题,让幼儿根据问题,从具体的内容,有方向性地引导幼儿大

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对事物的认识,对太阳的外形、颜色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3、注意了幼儿绘画技能的培养。

小班幼儿才接解绘画,如何勾画,如何上色还是一张白纸,所以在这一环节,我进行了认真的示范和详细的

讲解,让幼儿进行了书空练习,从一开始就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启示:

1、长期以来,我们在上美术活动时都忽略语言方面的技巧,语言的感染力,和语言的精辟性。

一个有效的问题能引导幼儿乐学、好学,能引

导幼儿多看多思、各抒己见,发表出自己观点的问题。提问的导向性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找出新路,挖出新意。所以,教师不但要

在语言活动和要在教学中时刻注意提出有效性的问题,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有效,让幼儿能真正的去体会,去感受,去评析。

2、教师应充分地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这就须要给幼儿表达的充足的时间。

3、在幼儿绘画时,要鼓励幼儿大胆的作画,教师应注重活动的过程,而不要太过于注重结果。

#小班美术活动5#一、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紫三种颜色,学习使用彩色笔在一定的空间内涂色。

2、观察教师的示范,探索学习顺着一个方向细心地使用不同颜色的蜡笔涂色。

3、乐意使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涂色。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每人一盒彩色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

1、迁移使用蜡笔的经验。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说说:书上有什么?汽车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怎样做才能使这辆汽车变得比较漂亮呢?

教师:“小朋友想的方法都可以使汽车变漂亮。我也有一个方法,就是用不同颜色的油画棒给汽车穿上漂亮的衣服。”

2、引导幼儿观察画册第9页图形。

提问:画册中有几种图形?圆形是什么颜色?正方形是什么颜色?长方形是什么颜色?

除了有图形,你们还看到什么?小汽车,好看吗?现在,我们把它装饰漂亮,好吗?怎么装饰,要按要求来。你们看,汽车的什么地方是圆形?什么地方是长方形?什么地方是正方形?圆形的轮胎要涂红色,正方形的窗子要涂黄色,长方形的车身要涂紫色。

3、幼儿操作活动。

(1)教师提出涂色要求:

①要顺着一个方向涂色。

②涂色过程中要经常更换自己手中的蜡笔,让自己的颜色更加漂亮。

③注意尽量不要涂到外面。

(2)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教师观察幼儿是否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提醒大家细心地给汽车涂色。

4、音乐游戏:开汽车。

大家一个跟着一个排成一队长汽车,听着音乐边歌唱边向教室外开去。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小班美术活动方案设计【5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设计方案【5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方案设计方案5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实施方案【5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方案实施方案5篇

小班美术活动方案设计

小班美术活动方案设计方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活动方案5篇

小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5篇】

美术中班教案例2

#小班美术活动1#活动目标:

1、运用搓、团圆、压扁等技能组合表现平面的花。

2、乐意积极动手塑造,体验成功的快乐。

3、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橡皮泥、泥工板、花朵图片、教师示范示意卡片。

活动过程:

1、欣赏花朵图片,感受花朵的美丽

"你喜欢这些花吗?为什么?"

2、引导幼儿复习花的构造

"每一朵花都是一家人,有花蕊妈妈,花瓣宝宝,和叶子爸爸。我们共同阅读他们是怎样排队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初步出示花的各部分并拼接。

3、教师示范塑造花朵

引导幼儿说说"花蕊妈妈可以用什么样的形状?花瓣宝宝要怎样围住花蕊妈妈?叶子爸爸的手要牵在哪里?"

步骤:(1)揉一揉,把泥揉软,再搓一搓,变成长条形

(2)一小团,揉一揉,团一团变圆形,再压一压变成"花蕊妈妈"

(3)剩下的分成几部分,分别揉一揉,搓一搓、压一压,变成自己想要的"花瓣宝宝"的造型,然后一一围在"花蕊妈妈"旁边。

(4)绿色的橡皮泥,揉一揉,团一团,压一压,变成"叶子爸爸"。

4、幼儿创作,教师提醒幼儿要先把橡皮泥揉软了,再进行创作,要注意把橡皮泥团光滑了。

鼓励幼儿创作出不同造型的花。

5、欣赏评价

重点引导幼儿欣赏花朵的造型,教师重点评价幼儿技能与创作表现。

教学反思:

1、教学准备的较充分,教学来源与生活实际,虽然没有实物,但是课件的制作却弥补了这一不足,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3、环境的创设合理,把幼儿带到了舒适的教学环境中,为教学营造了个好的氛围。

#小班美术活动2#活动目标:

1、认识树叶的颜色、形状和特征,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能力。

2、学习画树叶,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

3、游戏"帮树妈妈穿衣服",陶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关爱树木的意识。

活动重点:学会画树叶

活动难点:怎样帮树妈妈穿衣服才美丽

教师准备:树叶的实物,课件《美丽的树叶》,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

幼儿准备:彩色画笔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幼儿听儿歌《小松树快长大》进入课堂,教师问:"小树快长大离不开谁呀?"(树叶,树根,树干)"那大树的宝宝是谁呀?"(树叶)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学画树叶好不好呢?

二、观看树叶

1、教师出示树叶:几种形状不一的树叶:枫叶、竹叶、梧桐树叶、槐树叶、银杏树叶等。

2、让孩子观察树叶的颜色(红、黄、绿)

3、让孩子观察树叶的形状(扇形、心形、手掌型……)也可让孩子意会一下,不需要都说出形状的名字。

4、让孩子摸一摸树叶的构造(叶柄、叶脉、叶片)

5、导入画树叶

三、学画树叶

1、让孩子仔细观察教师示范画树叶的步骤

2、孩子学画,教师巡视指导

3、孩子练习画树叶

四、游戏"给树妈妈穿衣服"

1、教师播放课件《美丽的树叶》让孩子观看树叶的美丽。

2、大树因为有了树叶而美丽,可是寒冷的冬天到了,树叶都离开了树妈妈,大树不再那么好看,而小树叶多想念自己的妈妈呀!他们都想快快回到妈妈的身边,请小朋友帮帮他们好吗?

3、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让孩子在上面添画树叶,可以进行创意性的绘画,看谁画得最美丽。

4、作业展示:评选出好的作品进行鼓励表扬,把作业粘贴在好孩子园地上,以供大家观赏学习。

五、户外寻树叶

在音乐声中领孩子到外面去捡拾树叶。

#小班美术活动3#活动目标:

1、学习绘画小蜗牛。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春天的大背景图一张,水彩笔、油画棒、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背景图,老师讲述画面内容。

师:春天来了,红红的太阳照着大地,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着,小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着,地上的小草变绿了,五颜六色的花都开了。

(二)老师在大背景图上范画(边讲故事边画)

师:睡了一冬的小蜗牛也想出来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它从自己的房子里先伸出圆圆的小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将身体慢悠悠地爬出来,它坐在那,张着小嘴,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小蜗牛觉得一个人太孤单了,它想:要是能跟我的好朋友在一起,那该多好啊!我的好朋友在哪呢?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吗?

(三)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师:小蜗牛的朋友长得什么样呢?它和小蜗牛长得差不多,咱们来看看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师:它身上背着重重的房子,圆圆的头,一对短触角,一对长触角,一张小嘴,还有弯弯的身体。

提问:小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幼儿回答,老师可出示实物,如没有实物,老师在黑板上范画)

(四)幼儿在大背景图上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师:小蜗牛都等急了,咱们快来用画笔把它的朋友找出来,这样它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

(五)结束:小蜗牛看见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特别的高兴,来,咱们和小蜗牛一起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听音乐,做游戏)。

#小班美术活动4#活动目标

1、能顺利地画圆和放射性线条

2、能自主选择颜色给太阳涂色

3、感受太阳给大家带来的温暖

活动准备

教师范画、勾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谜语导入:一个勤劳小宝宝,天一亮就上工若有一日不见他,不是下雨就刮风

让幼儿猜出谜底(太阳)

(2)出示太阳。师:“今天,老师就把太阳宝宝请来了,你们看太阳宝宝怎么啦?”

(3)教师讲述太阳宝宝的光芒和笑脸到哪里去的故事。

师:太阳宝宝身上本来有许多漂亮的光芒,就在来幼儿园的路上,他遇见了一位太阳公公,太阳公公年纪大了,身上没有了光芒,生病了。于是,

太阳宝宝就把自己的光

芒全给了他。太阳宝宝的光芒给了太阳公公,他也就失去了笑脸。我们小朋友怎样来帮助太阳宝宝呢?

2、范画展示,引导孩子欣赏画面,学习装饰太阳宝宝

(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太阳宝宝的脸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红色的)它的光芒是什么样子的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表现太阳的光芒,说说:你想画什么样的光芒,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点、线和各种颜色来表现,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回

答,在操作纸上画一画,

帮助幼儿学习装饰的基本方法

3、交待绘画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用笔勾画出太阳宝宝的基本形象,然后用油画棒进行涂色

(2)鼓励幼儿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太阳光芒和太阳宝宝的笑脸

(3)教师交待绘画要求,提醒幼儿选择鲜艳的色彩装饰太阳宝宝

(4)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地在纸上进行装饰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示太阳宝宝,让幼儿说说:你最喜欢的太阳宝宝,并说出原因

绘画《暖暖的太阳》教学反思

太阳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亲身感觉到的事物,对于小班幼儿非常熟悉,幼儿也有感性的认识,因此本节课我以暖暖的太阳为主题,把

目标定位于通过绘画让幼儿在了解太阳的外形、颜色的基础上学习画圆及放射性的线条,学会自主选择颜色给太阳涂色,并让幼儿感受到太阳带给

大家的温暖。

教学亮点:

1、兴趣是的老师,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我用拟人化的手法,设计了太阳宝宝的光芒和笑脸到哪里去的故事,简短、生动的小故事,一

下就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同时还给幼儿进行了一次乐于助人的爱心教育,一举两得。

2、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许多启发性的问题,让幼儿根据问题,从具体的内容,有方向性地引导幼儿大

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对事物的认识,对太阳的外形、颜色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3、注意了幼儿绘画技能的培养。

小班幼儿才接解绘画,如何勾画,如何上色还是一张白纸,所以在这一环节,我进行了认真的示范和详细的

讲解,让幼儿进行了书空练习,从一开始就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启示:

1、长期以来,我们在上美术活动时都忽略语言方面的技巧,语言的感染力,和语言的精辟性。

一个有效的问题能引导幼儿乐学、好学,能引

导幼儿多看多思、各抒己见,发表出自己观点的问题。提问的导向性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找出新路,挖出新意。所以,教师不但要

在语言活动和要在教学中时刻注意提出有效性的问题,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有效,让幼儿能真正的去体会,去感受,去评析。

2、教师应充分地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这就须要给幼儿表达的充足的时间。

3、在幼儿绘画时,要鼓励幼儿大胆的作画,教师应注重活动的过程,而不要太过于注重结果。

#小班美术活动5#一、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紫三种颜色,学习使用彩色笔在一定的空间内涂色。

2、观察教师的示范,探索学习顺着一个方向细心地使用不同颜色的蜡笔涂色。

3、乐意使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涂色。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每人一盒彩色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

1、迁移使用蜡笔的经验。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说说:书上有什么?汽车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怎样做才能使这辆汽车变得比较漂亮呢?

教师:“小朋友想的方法都可以使汽车变漂亮。我也有一个方法,就是用不同颜色的油画棒给汽车穿上漂亮的衣服。”

2、引导幼儿观察画册第9页图形。

提问:画册中有几种图形?圆形是什么颜色?正方形是什么颜色?长方形是什么颜色?

除了有图形,你们还看到什么?小汽车,好看吗?现在,我们把它装饰漂亮,好吗?怎么装饰,要按要求来。你们看,汽车的什么地方是圆形?什么地方是长方形?什么地方是正方形?圆形的轮胎要涂红色,正方形的窗子要涂黄色,长方形的车身要涂紫色。

3、幼儿操作活动。

(1)教师提出涂色要求:

①要顺着一个方向涂色。

②涂色过程中要经常更换自己手中的蜡笔,让自己的颜色更加漂亮。

③注意尽量不要涂到外面。

(2)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教师观察幼儿是否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提醒大家细心地给汽车涂色。

4、音乐游戏:开汽车。

大家一个跟着一个排成一队长汽车,听着音乐边歌唱边向教室外开去。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小班美术活动方案设计【5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设计方案【5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方案设计方案5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实施方案【5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方案实施方案5篇

小班美术活动方案设计

小班美术活动方案设计方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活动方案5篇

小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5篇】

美术中班教案例3

档案袋评价又称为“学习档案评价”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综合的评价,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评价工具。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在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等。档案袋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教育与评价的有机结合,全面深入地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二、档案袋评价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要求

(一)档案袋的内容要求

美术学习档案袋作为美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正确选择放入档案袋的内容才能充分发挥其评价的作用。

1.学生作品。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业,如绘画、手工、文字等作品;有代表意义的构想草图、设计方案,既包括作品的最终版本,也可以包括起初版本和修改版本。每个作品都应注明日期,以提供成长过程的证据。

2.过程资料。包括搜集的相关美术知识方面的文字或图像资料、创作过程的说明、创作日记、创作背景的描述、自我反思等。

3.评价记录。自我评价、小组成员评价、老师的评价还有家长的评价等。

4.获奖资料。学生获得的包括班级、校级、区级、市级等各种级别的美术类奖项荣誉证书、证明。

(二)展示、修订和整理要求

在初步尝试使用学生美术学习档案袋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种形式并定期进行档案袋之间的交流、展示,使其完善并最后定型。

1.班级内展示。每两周,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从各自档案袋中选出自己最优秀的作品进行相互比较和展示,其他同学可以提出有关这些作品的问题和意见。然后由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2.平行班交流。每月抽取每班建立得比较好的学生档案袋在其他平行班中进行展示,也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比较典型的学生档案袋放在一起,进行档案袋交流展示会,把比较好的想法与做法进行推广。

3.开放性评价。每学期,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将学生学习档案袋向家长展示,让家长了解学生美术学习情况,并参与学生档案袋的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档案袋评定要求

对于档案袋中的每一份材料,教师都要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评价,也可以用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评价的形式。对于每一个档案袋,教师不应只是用一个等级分数做出评价,教师可以写一个综合评定,说明学生档案袋的优点和缺点,并概括性地描述学生的能力情况;教师也可以按一定的标准评价档案袋,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三、档案袋评价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一)档案袋里收集的内容缺乏条理性

有的学生开始时把所有的资料都收集起来,把每次的作业都放进了档案袋,使档案袋变成了没有条理的放资料的容器。这些纷乱的资料由于缺乏目标和针对性,无法清晰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成长轨迹和发生的变化。

(二)结果性评价的内容投入多,忽视对过程性评价内容的投入

在新课标中,学科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从学生档案袋里存放材料看,基本上是学生的作业以及搜集的资料等偏重于对知识进行评价的材料,而反思、设计方案、创作过程方面的内容较少,这就没有充分发挥档案袋应有的作用。

(三)档案袋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档案袋评价法也有自身的局限性,档案袋内容的收集、编排、保存等工作可以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但是定期的档案袋的展示每次至少需要大约15到20分钟的时间。所以说档案袋的应用让本已十分忙碌的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四、档案袋评价有效实施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的

学期初始,让学生明确本学期美术评定的方法采用“档案袋评价法”,了解什么是档案袋,应用档案袋评价的目的,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有效地使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制定档案袋评价标准,不同的内容有相对应的分数标准(可与学生共同制定)。

(二)培训先行,定期研讨

美术中班教案例4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要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作为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

土布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蕴涵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还富含着感彩的精神寄托。土布的色彩:土布用色大都以红绿搭配,黑白相间,蓝黄穿插,图案色彩明快;染色大都为蓝、槐、黄、榴黑、豆灰、泥柴,色调古朴典雅,通过几何抽象图案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了农耕文化中所包含的特有的韵律之美。

幼儿美术是3~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大内容。那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关于土布图案的一系列美术活动呢?

首先,我们对土布图案进行了收集、整理、筛选、拓展,选择合适的图案探索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途径、方法。经过我们层层筛选,最终我们选定的是土布中最具有特点的条纹图案、格子图案、蓝印花布、东北大花布,它们的图案以条纹、格子、几何图形和由动植物、花鸟等组合而成的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为主,再配合土布浓墨重彩的色彩特点,借此我们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创作。

我们在各年级组开展了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美术活动。

一、在小班尝试了利用线条、格子和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例如,在小班的绘画活动“美丽的线条”活动中,教师把活动重点放在“认识土布中的横条纹、竖条纹,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棉签棒变化出美丽的线条”,在绘画过程中,帮助幼儿充分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同时,活动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幼儿逐渐认识土布图案里面的线条,帮助幼儿积累必要的绘画知识以及对土布图案的了解与认识。教师由巧虎宝宝引出斑马,斑马身上的条纹很快引起了幼儿的兴趣,然后由斑马引出了各种各样的土布(各种各样的条纹),包括孩子们身上穿的衣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幼儿作品如下: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孩子从斑马身上的花纹延伸至土布中的条纹,这个设计意图是成功的,孩子能够利用棉签棒涂鸦出横线、竖线,平行地组成了各种条纹图案,相交地组成了各种格子图案,孩子们在操作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功。

还有小班的绘本绘画――“花格子大象艾玛”

教师利用绘本故事引出给艾玛画花纹这一情节,然后让幼儿欣赏格子土布,引导幼儿理解格子是如何形成的,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积极性都很高,都能够给艾玛画出非常漂亮的格子花纹,格子的色彩也从单一走向丰富多彩。幼儿作品如下:

二、在中班尝试了利用土布拼贴、变形的动植物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及最基础的四方连续纹样、手工扎染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说起土布,中国红、青花瓷、红双喜、牡丹花、中国龙……就会映入脑海,它流露出淳厚、率直、诚实、乐观的感情,表现出鲜明、艳丽、圆满、夸张的特点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教师设计了“美丽的孔雀”活动,带领孩子进入一个充满土布图案的美丽世界,并引导他们借助土布上面的各种花纹,通过画、剪、贴、拼的方法创作出一幅幅有趣的土布拼贴画。作品如下:

扎染是我国传统的土布民间印染工艺之一,主要盛产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其制作方法是把布料用绳线捆扎后,再用染料煮染。它分为捆扎布料、浸染布料、展开呈现。教师引导幼儿将扎法图示和染出的图案两两对比欣赏,从中明了制作扎染手帕的关键所在:扎的方法、位置、松紧等直接影响扎染纹样的样式。在幼儿了解扎染方法后,有目的地选择了几块手帕引导幼儿欣赏、匹配扎染方法,然后过渡到让幼儿根据设计图稿讨论在手帕的什么位置运用什么方法来扎染,进一步明确图稿与作品的关系。教师提供了皮筋、各种珠子及小玩具等,还提供了封口带、细铜丝等一些用于扎的替代物,以便幼儿根据需要使用。

三、在大班尝试了以剪纸来体现土布图案中二房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的活动以及手工操作蜡染、扎染蓝印花布等系列活动

1.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具有我国特有的民族风格和表现手法,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剪纸在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很悠久,在很多地区逢年过节、娶媳嫁女,人们都要执剪铰花。剪纸主要采取镂空的方式形成多种多样的洞,而这些洞基本上都是对称的,大班教师设计的手工活动“剪窗花”,将这种民间艺术和土布图案中二房连续纹样和四房连续纹样相结合,教师准备了大量的剪纸和土布图案给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想象和创作。作品如下:

2.蓝印花布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历史上流传时间之久,普及面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染织艺术无法相比的。蓝印花布可分为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形式。

传统的蓝印花布图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汉字。从象形文字开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等演变形成了方正的汉字,汉字又为人所用,进行变体运用到蓝印花布上,用于表现龙的传人的“龙”有各种写法,有的形似龙,有的是简笔龙,还有书画同体的龙等;用于祝福和祈福的“福”也有很多种写法,这些寓意吉祥的汉字不仅提供了发散思维的途径,又将它们本身的吉祥带入生活。

(2)吉祥图案。吉祥图案有很多,典型的吉祥图案是“八吉祥”,即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等。

(3)自然图案。花纹、鱼纹、蝴蝶纹、蝙蝠纹等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真实纹样,是人们根据生活中的真实存在而绘制出的,是对生活的真切感受。

(4)表现风俗故事的图案。比如“和合二仙”,和仙、合仙,是指高僧寒山和拾得。“盒”与“合”、“和”同音,喻“和合”。年画中常绘两仙一持荷花,一捧圆盒,盒内盛满珠宝,并飞出一串蝙蝠,寓意财富无穷尽。民间嫁娶,喜挂和合像,取“和谐好合”的意思,寓意夫妻和谐,以求婚姻美满。

这些传统的图案在当时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寄托寓意。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图案虽然漂亮,但是过于复杂,所以我们进行了筛选和简化,以汉字、几何图形中抽象纹样为主,再将动植物加以变形,加上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引导孩子想象和创作。

我们本着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根本,用我们可以使用的一切方法,尽我们最大所能,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完美结合。要把土布图案这样一个美丽的传承融入幼儿园教学中,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美术中班教案例5

中图分类号:G613.6

本文是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西民办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编号:06ZD060)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 言

在美术教学中,教材的选用多数为各省市自定,并要求美术教师按照教材顺序上课。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效果往往难尽人意。我们通过调查一些高年级的美术教学,发现其中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不少学生对本节美术课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他们不配合教师去完成当堂的课堂作业,即使完成也是马虎了事,达不到美术教学的目的。

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状况?从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发现,10岁至12岁的学生对于美术处在一种分化期的阶段。在这之前,学生注意的重点是对绘画过程本身的一种愉悦的感受,同时这一时期是学生造型能力的一个分化期;在这之后,则注意到自己的作品是否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赏。这时出现了能力与审美的矛盾,有些学生因能力较强,选择素描、国画这一类造型要求较高的课题,另一些学生则选择手工、图案这这一类造型要求较低的课题。这个阶段也是学生美术兴趣逐步丧失的时期,我们考虑到学生的这种情况,决定采取在一节课里将几项内容同时展开,实行多课题同步教学,让每位学生尽可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课题。但有两个难题必须面对,一是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种美术技能和掌握丰富资料,二是有“复式教学”之嫌(复式教学已不为人采用)。问题一好解决,我美术学得比较杂,各种技能比较了解,基本具备教学条件,资料收集得较全面。关于问题二,我查阅了大量的美术教学理论书刊,尚无对这种教学方式的介绍和评价,但体育课里有分组训练这种教学方法,我可作参照。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多课题教学能否促进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我决定在五年级的两个班作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是本研究的目标。

方 法

被试的是我执教的五年级的两个班,每班54人,男女比例大致相同。我把两个班分别定为“实验班”和“对照表”,实验时间为四周,每周每班两节课,每班各8课时。

实验班采用自编教材,采用多课题同步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分成4个自然组,分别为素描组、国画组、漫画组、图案组,分组的依据是他们的爱好和低年级所学的知识。每组人数确定后,在这8个课时里不作调整。对照班采用指定教材。

由于本研究的周期较短,很难对美术课的多课题同步教学作一个长期效果的检测,故此本研究把每个课时学生课堂作业完成情况作统计。统计每课时学生课堂作业完成数量(即学生能否完成课堂作业就作为是否对美术课具有最基本的兴趣的衡量标准),同时按照美术课成绩的评定方式,把学生的作业分成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把每个等级的人数作个统计,通过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两班各自优、良的人数多少,来比较这两个班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的假设有二:假设1,多课题同步教学比单课题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去积极完成美术课堂作业。假设2,多课题同步教学比单课题教学更能促进学生美术课堂作业的完成质量。

结 果

表1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课堂作业完成量的比较。每次实验班比对照班完成课堂作业人数明显要多,8次课堂作业的完成数量累计表明,实验班平均每次完成量为全班人数的97.9%,对照班完成量为全班总人数的58.3%,实验班比对照班多出了39.6%。证实了假设1。

表2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课堂作业完成质量的比较。实验班的课堂作业8次平均获优秀率为23.1%,获良率为37.7%,对照班课堂作业平均获优率为9.3%,获良率为17.6%。平均获优率实验班比对照班多出了13.8%,获良率实验班比对照班多出了20.1%。课堂美术作业质量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证实了假设2。

讨 论

本研究发现,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课题同步教学比沿用指定教材里规定的单一课题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班的具有最基本兴趣——即能正常完成课堂作业人数比对照班明显增加。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实验班四种美术课题同步展开教学,这就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兴趣。美术课既是一门技能课,同时还需学生对它具有一定的感悟力。感悟力不同,操作能力就不一。感悟力强,动手操作能力就强;感悟力弱,动手操作能力就弱,也就丧失了兴趣。

从表2 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实验班的学生课堂作业获优人数和获良人数呈上升趋势。在第一节课里,获优人数为8人(占全班人数的14.8%的),获良人数为15人;在第七、八节课中,获优人数上升到16人(占全班人数的29.6%),获良人数为23人。这种现象说明了三种情况。第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因素,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限。如果高年级给定的课题难度过大,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导致兴趣丧失。如何促进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在本研究中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料符合他们能力的要求。第二,本研究在实验班设置多课题同步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朝着提高自己绘画水平的方向进行训练,多课题教学起着催化作用。第三,多课题同步教学给兴趣和天分不同的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是他们的美术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为他们美术能力的进步提供了一种合适的训练方式,也就是为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小学高年级美术多课题同步教学尽管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它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和教学质量,但多课题同步教学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本实验的四种课题,在实际教学中,每节课如何安排这四种课题各自所需的单位教学时间破费周折。在我的教学中,素描、中国画各安排了两个单位时间讲解和示范,而漫画和图案各自安排一个时间段。在今后的教学中,随着教学的深入,各课题的时间安排上还需调整。多课题同步教学另一个难点就是资料的配置。资料要求齐全,难易适中。这种对教学资料配置的要求,实际上是要求美术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历,同时还需要有各种课外辅导的经验,这对于刚走美术教学岗位的新手们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把多课题同步教学推广,还需要对各课题所需单位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料的配置这两方面作系统研究。

结 论

本研究表明,当美术教师具有较全面的美术基础,并具有一定的教学经历和课外辅导经验,采用多课题同步教学比单一按照指定课本单课题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美术中班教案例6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31-01

小班刚入园的孩子又哭又闹,他们对美术活动感兴趣吗?怎样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游戏时进行美术活动,还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呢?……我接过以前的美术教案后,一直在思考。游戏是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美术活动也是一种游戏。我面对的是一批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该怎样入手呢?选择哪些内容比较合适呢?在我教小班美术的这几学年里,我一边实践,一边不断反思,究竟怎样才算“面向全体幼儿,以幼儿发展为本”?

一、充分的准备是美术教学的有效保障

1、进行有关知识准备,提高美术方面的能力

为了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小班幼儿在我满满的一桶水里取到一杯水,我利用节假日学习了《儿童绘画成功施教策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早期教育》(美术版)等有关书籍,特别仔细阅读了小班美术教学的有关内容,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认识。通过学习,我在小班的这一年美术教学中底气十足。如:在小班开展第一次绘画活动《颜色妙妙妙》时,孩子刚入园不久,哭闹声还此起彼伏。我利用幼儿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的特点,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一盒油画棒,我问幼儿:“你知道这是什么吗?”通过提问引出这是“奇妙的小画笔”,并告诉幼儿:老师用它想画什么就能画出什么。我边讲边顺手用不同颜色的笔在黑板上的画纸上画着,我一连画了几样物品,活动室里不知什么时候没有了哭声,一个个宝宝睁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画……通过这次绘画活动,我发现幼儿很喜欢画画,有的喜欢边画边讲,有的则相反。

2、慎重选择教学内容

阅读完以前的小班美术教案,我发现这些教案确实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但我觉得内容的选择上有点偏,很多活动都是围绕“色”开展的,有的涂色,有的用色,有的玩色……这些活动对于处在涂鸦期、象征期的孩子来说能激发和保持兴趣吗?能很好地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吗?我又该换掉哪些内容呢?从阅读过的书籍中,我很快找到了了答案:爱涂画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喜欢的活动,孩子们常常会在美术活动中表达内心的心情和对美术的感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孩子所喜欢的”……有了理论支持,在选择教学内容上,我显得理直气壮了许多,我决定选择各种类型的美术形式穿插安排:绘画、涂色、手工、泥工、拓印、手指点画、喷刷画等,其中绘画的次数比其他形式安排得略多。通过这一学年的实践,我发现我没有错,我班的孩子美术兴趣越来越高,动手能力越来越强,做到了“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

3、反复推敲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指引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是最后要达到的要求,是检验活动是否有效的依据,它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活动目标必须制定得明晰合理,并具有整体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充分的发展。我选择小班美术教学内容前,学习了有关书籍,并考虑到自己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小班孩子,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制定出符合我班现状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的精心开展是美术教学成功的关键

1、让幼儿在游戏中学绘画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通过对游戏和审美自由之间的关系的比较研究,首先提出了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揭示了精神上的自由是艺术创造的核心。游戏是儿童的生活,儿童通过游戏来展现其潜在的精神。

2、多媒体的合理运用

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创造性思维和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为了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见识,我常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欣赏中外名家和儿童优秀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引导幼儿产生感受、理解和发现作品表现手法和含义,使他们在获得艺术“营养”的同时,激发他们大胆地表现与创新。

3、技能的传授有必要

小班孩子虽然有绘画兴趣和热情,可是他们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少,他们如果再缺少绘画技能的话,就会无从下手。事实就是这样的,在我没有传授绘画技能前,给幼儿发绘画纸和笔,多数幼儿只会乱涂乱画,也有幼儿坐着一动不动,还有幼儿就是喊:“老师,宝宝不会画!”……因此,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传授简单的绘画技能必不可少。一旦幼儿掌握了绘画技能,他们就会忙得不亦乐乎。

美术中班教案例7

教师评价模式不但影响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评价教师不能“唯论文”“唯帽子”,要建立多元教师评价制度,全面衡量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业绩、态度和师德。教师评价应强调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就是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较长时间的、循环往复的评价。教师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式:校长评价(行政人员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

1.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我校通过教职工大会反复讨论制定了科学有效的《临泽一中教师考核办法》,作为对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模首要要求。

由于高考竞争压力大,有些教师注重课堂教学,轻视德育工作,学校在考核中加大了德育考核的分值,引导教师注重德育工作,好多女教师积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担起了教书育人的责任。

2.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评优树模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这些措施的落实,激发了老师的干劲,使临泽一中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迈入全市前列,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不断完善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考是教育事业最重要的评价指挥棒,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克服“五唯”最重要的举措是建立和完善多元评价高考制度,不“唯分数”,建立综合的学生水平评价体系,录取学生以学生的综合水平为依据。

1.完善德育评价。我国的教育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的领先地位不容置疑。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更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我们要明确“德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深刻道理。我校通过每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开设立德班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德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2.强化体育评价。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学校每年请小屯卫生院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检测,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测试,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

3.改进美育和劳动教育评价。把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临泽一中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校的智育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相对而言美育、劳动教育成为短板。为了提高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质量,学校建立健全艺术教育机制,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的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艺术教育工作。学校把艺术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制定和完善了《临泽一中美育工作年度计划》、《临泽一中艺术教学规范》、《临泽一中音体美教师单列考核办法》等制度,认真贯彻执行课程规定标准,在各学年开齐、开足、开好音体美课程。开课达到体育每周2节,音乐、美术每周各1节,做到教师到位,课时落实到位,任何时候都不得随意删、减、挤、占音体美课程。

同时,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劳动课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生每学期参加劳动教育课不少于20课时。根据我校实际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每班每月集中上劳动课半天4课时,由教导处制订学期总课表,每天安排一个班级上劳动课。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的加强和落实,学生的美育和劳动教育评价更加规范,也促进了我校美育和劳动教育同德育、智育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弥补了短板,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逐步探索、健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美术中班教案例8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既要研究幼儿如何通过美术活动这一媒介,培养幼儿轻声细语,不影响他人的良好品格及培养幼儿目标意识、专注性、独立性等学习品质。同时要研究如何让幼儿在真实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把握他们已有经验和情感需要的特点,引导其积极参与、专注投入地开展富有想象和创造的美术活动。也要研究如何在幼儿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渗透其他方面的内容,丰富其认知,促使我园的美术特色教育跨进一个新阶段,成为本园在课程改革中开展幼儿素质教育的又一新亮点。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从幼儿发展方面看。本研究是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以美术活动为手段,通过对各种媒介物、技巧和操作过程的实践,帮助幼儿对各种形状、物体、材料和色彩进行视觉、触觉探索,为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自我表达提供一种机会。幼儿美术活动不仅是孩子掌握的一种技术,更是培养孩子一种对美的欣赏能力基础上,实现我们所倡导的“不言教令,顺其自然”的现代儿童美术教育观,其特点就是从“解放”孩子开始,从“年龄阶段”入手,让更多的孩子回到自然中去,视美术活动为“游戏”,为“工作”,不强化,不加速,重过程而轻结果,打破固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创造的潜能。通过教师的引领,极致地运用身边可运用的材料,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充满艺术遐想的空间里,结合幼儿期特有的感知与表现能力,通过多种材料的运用,以丰富的活动使幼儿习得一种无障碍的自由表达的艺术语言,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畅想遨游。

(二)从幼儿园发展方面看。我园以“美术特色”作为办园的品牌,一直坚持不断的深入研究,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改革传统美术教育样式,激发培养幼儿创造潜能”、“体验式美术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社会发展” 等的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园还致力于课程改革的研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创设出更为适合孩子发展的园本特色课程。

(三)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看。

本课题,深化我园“美术特色”的研究,通过研究课题,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整体专业素养的提升;夯实幼儿园特色品牌的内涵。遵守“互助共建、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园的省级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开展发展共同体的结对帮扶活动,引导共同体园所教师共同成长。

三、课题的实验研究

(一)研究对象:小、中、大班幼儿

(二)研究方法:主要采取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等,进行“遇见材料重塑想象” 创意美术课程,研究、追踪幼儿的社会的变化;追踪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美术活动的课程研究还包括课题目标研究、课程的内容研究、课程的形式方法、课题的评价、研究结果等五方面。

(四)建设条件:

1、设备条件。蓓蕾创意美术基地设有专门的活动场室150O、教学设备(电视机、电脑、投影机)、操作工具(热熔枪、搅泥机、石蜡漏刻板、胶板等)、操作材料(综合材料、常用材料);

2、师资队伍。蓓蕾创意美术基地设有专职老师2名,并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课程研发小组、班级建设小组、档案管理及宣传小组。

3、课程建设。从2001年9月开始,我园以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多元智能理论与实践、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的理论为依据,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研究与开发了《本土化的方案教学》的园本课程,经过十一年的实践,课程已日趋成熟,并得以深入推广。

4、科研工作条件。我园坚持以研促教,科研兴园的原则,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引,先后完成了部级课题《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孩子学习礼貌用语》的研究,获得部级课题评比二等奖;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体验式美术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社会发展的研究》,并把科研成果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扎实推广,取得显著成效。

(五)保障与措施:

1、幼儿园建立蓓蕾创意美术基地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障美术基地工作的顺利开展。

领导小组――组长:林小芬(园长) 副组长:孔敏仪(副园长)、潘燕卿(园长助理)

成员:严肖环、胡婉仪、戴Z珩、梁丽霞

职责:负责对特色项目建设的管理、协调、检查和指导工作。

特色课程研发小组――负责人:严肖环(美术专职老师)

成员:罗小焱、李汉汾、潘丽仪

职责:(1)创意美术活动的设计与组织;(2)幼儿园创意美术环境的创设与布置;(3)园本创意美术活动课程的开发编写;(4)指导各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5)对幼儿实施发展性评价。

班级建设小组――负责人:胡婉仪、戴Z珩、梁丽霞

成员:各班美术老师

职责:(1)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美育,打造各具特色的创意美术工作坊,建设个性化的美术特色班级文化。

(2)以活动为载体,凸现美术教育的育人实效。

(3)建构家园一体的美术教育网络。

档案管理及宣传小组――负责人:严肖环

成员:李汉汾、刘婉茹、潘丽仪

职责:资料收集与整理、特色宣传

2、完善创意美术特色项目的管理机制及措施。

(1)建立“人人关心幼儿园特色建设、个个参与特色建设”的局面;

(2)建立考核机制,根据幼儿园特色建设的方向建立必要的考核、评估制度;

(3)每学年对特色发展项目有明确的目标,并保证一定经费投入美术教育设备、材料的添置、更新;

美术中班教案例9

幼儿美术是3~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大内容。那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关于土布图案的一系列美术活动呢?

首先,我们对土布图案进行了收集、整理、筛选、拓展,选择合适的图案探索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途径、方法。经过我们层层筛选,最终我们选定的是土布中最具有特点的条纹图案、格子图案、蓝印花布、东北大花布,它们的图案以条纹、格子、几何图形和由动植物、花鸟等组合而成的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为主,再配合土布浓墨重彩的色彩特点,借此我们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创作。

我们在各年级组开展了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美术活动。

一、在小班尝试了利用线条、格子和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例如,在小班的绘画活动“美丽的线条”活动中,教师把活动重点放在“认识土布中的横条纹、竖条纹,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棉签棒变化出美丽的线条”,在绘画过程中,帮助幼儿充分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同时,活动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幼儿逐渐认识土布图案里面的线条,帮助幼儿积累必要的绘画知识以及对土布图案的了解与认识。教师由巧虎宝宝引出斑马,斑马身上的条纹很快引起了幼儿的兴趣,然后由斑马引出了各种各样的土布(各种各样的条纹),包括孩子们身上穿的衣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幼儿作品如下: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孩子从斑马身上的花纹延伸至土布中的条纹,这个设计意图是成功的,孩子能够利用棉签棒涂鸦出横线、竖线,平行地组成了各种条纹图案,相交地组成了各种格子图案,孩子们在操作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功。

还有小班的绘本绘画――“花格子大象艾玛”

教师利用绘本故事引出给艾玛画花纹这一情节,然后让幼儿欣赏格子土布,引导幼儿理解格子是如何形成的,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积极性都很高,都能够给艾玛画出非常漂亮的格子花纹,格子的色彩也从单一走向丰富多彩。幼儿作品如下:

二、在中班尝试了利用土布拼贴、变形的动植物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及最基础的四方连续纹样、手工扎染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说起土布,中国红、青花瓷、红双喜、牡丹花、中国龙……就会映入脑海,它流露出淳厚、率直、诚实、乐观的感情,表现出鲜明、艳丽、圆满、夸张的特点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教师设计了“美丽的孔雀”活动,带领孩子进入一个充满土布图案的美丽世界,并引导他们借助土布上面的各种花纹,通过画、剪、贴、拼的方法创作出一幅幅有趣的土布拼贴画。作品如下:

扎染是我国传统的土布民间印染工艺之一,主要盛产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其制作方法是把布料用绳线捆扎后,再用染料煮染。它分为捆扎布料、浸染布料、展开呈现。教师引导幼儿将扎法图示和染出的图案两两对比欣赏,从中明了制作扎染手帕的关键所在:扎的方法、位置、松紧等直接影响扎染纹样的样式。在幼儿了解扎染方法后,有目的地选择了几块手帕引导幼儿欣赏、匹配扎染方法,然后过渡到让幼儿根据设计图稿讨论在手帕的什么位置运用什么方法来扎染,进一步明确图稿与作品的关系。教师提供了皮筋、各种珠子及小玩具等,还提供了封口带、细铜丝等一些用于扎的替代物,以便幼儿根据需要使用。

三、在大班尝试了以剪纸来体现土布图案中二房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的活动以及手工操作蜡染、扎染蓝印花布等系列活动

1.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具有我国特有的民族风格和表现手法,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剪纸在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很悠久,在很多地区逢年过节、娶媳嫁女,人们都要执剪铰花。剪纸主要采取镂空的方式形成多种多样的洞,而这些洞基本上都是对称的,大班教师设计的手工活动“剪窗花”,将这种民间艺术和土布图案中二房连续纹样和四房连续纹样相结合,教师准备了大量的剪纸和土布图案给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想象和创作。作品如下:

2.蓝印花布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历史上流传时间之久,普及面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染织艺术无法相比的。蓝印花布可分为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形式。

传统的蓝印花布图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汉字。从象形文字开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等演变形成了方正的汉字,汉字又为人所用,进行变体运用到蓝印花布上,用于表现龙的传人的“龙”有各种写法,有的形似龙,有的是简笔龙,还有书画同体的龙等;用于祝福和祈福的“福”也有很多种写法,这些寓意吉祥的汉字不仅提供了发散思维的途径,又将它们本身的吉祥带入生活。

(2)吉祥图案。吉祥图案有很多,典型的吉祥图案是“八吉祥”,即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等。

(3)自然图案。花纹、鱼纹、蝴蝶纹、蝙蝠纹等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真实纹样,是人们根据生活中的真实存在而绘制出的,是对生活的真切感受。

美术中班教案例10

1、精心策划,让教室内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作用,彰显班集体和五步式教学特色

2、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常用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使学生在建设班级文化和学科文化中受到锻炼,受到教育。

二、实施原则

个性化、人性化、情感化

三、具体要求

1、教室物品布置(10分)

(1)地面整洁,桌椅排列整齐横竖对齐成直线。

(2)讲台内物品放置整齐,无杂物,无积灰,面上清洁。

(3)卫生角扫帚、垃圾篓整齐放在墙角。

2、教室环境布置(90分)

(1)班级口号:各班师生共同确立口号,能体现各班的风格与追求。

(2)奖状:奖状张贴评比栏内。

(3)班级个性化园地:设计新颖,有创意,布置美观、精致,内容具体有时效性。作品展示应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可以是学生才艺展示园地、读书及写作园地、美术作品展、书法展学生荣誉展示栏、我们的骄傲,成长的足迹等:各班还可自主设置具有班级特色的专栏。

(4)图书角:布置要整洁,有目录、读书心得体会等。

(5)黑板报:围绕主题设计、构思、内容能体现实际教育意义。

3、教室布置特色(5分)

(1)教室布置能体现班级风格。如自制班训、班级公约等,要醒目、有创新性,健康向上,能体现班级特点,体现奋斗目标。

(2)班级评比栏、学习园地、个性化园地设置有特色。

(3)开发其他有创新园地。

四、评比时间

周二(20xx年9月18日)中午1:00

五、评委人员

校领导行政人员。

六、奖项设置

政教处组织评委人员对各班教室布置评比项目逐项进行考评打分,按最后得分高低评选出优胜班级,设一、二、三等奖。

一等奖:2个,奖金50元/个;

二等奖:3个,奖金40元/个;

三等奖:4个,奖金30元/个;

中学教室文化布置评比方案范文2一、活动目的

1、精心策划,让教室内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都具有教育作用,让师生感到舒心。

2、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真正做到不同的学生受到不同的教育。

二、活动要求

1、教室物品布置(40分)。

(1)地面整洁,桌椅排列整齐横竖对齐成直线(10分)。

(2)教室内无杂物,无积灰、无蜘蛛网、无乱涂乱画(10分)。

(3)卫生角内卫生洁具清洁,摆放整齐、有序(10分)。

(4)制度、表格、奖状、标语等张贴规范、美观(10分)。

3.教室布置特色(60分):

(1)充分利用黑板报、公告栏、窗台等地方营建富有生命气息的班级文化环境(20分)。

(2)颜色搭配(色彩运用是否协调,是否注重美观大方,富有美感)合理,各专栏设置有特色(20分)。

(3)开发其它创新园地,根据各班特点选择符合本班特色的版块内容,要求有主题,构成系列,体现出班级的特色(20分)。

三、评委。

刘君贤、罗发平、刘水贵、文树勇、刘发贵、李凝。

四、评比时间。

20xx年9月18日(第3周星期三)早读时间。

五、评比奖励。

1、比赛分年级评奖,一、二、三、五年级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四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六年级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

2、一等奖奖金70元,二等奖奖金50元。

备注:学校统一提供红纸、吹塑纸、胶水等材料,请各班主任到刘志荣处领取。

中学教室文化布置评比方案范文3一、目的

创设温馨、和谐、优美、整洁、富有人文性、教育性、艺术性、活力的教室环境,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

二、布置班级

七九年级

三、教室布置内容及分值分配

共分为九个项目:

1. 国旗、班训、名言警句(10分)

讲台黑板正上方张贴崭新的国旗,班训适合班级学生实际,一般布置在教室前后正上方,教室两侧张贴或悬挂精选名言警句或勉励性佳句。

2. 班级管理栏(15分)

班级课表、值日表、作息时间表、各种规章制度、公约等统一规范张贴于醒目位置,方便学生浏览。

3. 图书角(15分)

位置合理、有一定数量的精选读物,有相应登记表册,鼓励阅读与共享读物,杜绝搞形式和摆设。

4. 卫生角(15分)

工具归类摆放,整齐悬挂,无废弃杂物堆放,无卫生死角。

5.室内物品摆放及卫生(15分)

课桌摆放横竖对齐成直线,窗帘悬挂得体且清洁,视力检查挂图张贴于教室前方适当位置,卫生较好。

6. 班级个性化园地(20分)

根据班级实际设计新颖的专题教育板块或艺术展示园地等,具有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鼓励自信、树立理想、健全人格、促进交流与展示等独特教育功能。

7. 整体效果(10分)

整体布置富有温馨感、艺术感、和谐感,积极向上、富有特色与活力。

四、评分办法:

美术中班教案例11

一、问题的提出

(一)当前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组织现状。

案例1:教师只讲评优秀作品,被选的个别幼儿高兴,大部分幼儿失落且不知所措。

一次绘画活动中,李老师在小朋友完成作品后开始组织评价环节。李老师从班里小朋友的作品中挑出几幅自己认为比较优秀的作品,针对其色彩、造型、构图进行了详细讲评。作品被选上的幼儿非常高兴,作品没有被选上的幼儿则非常失落,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画得不好。

案例2:举手的个别幼儿讲解作品,大部分幼儿或失落,抑或无缘参与评价。

一次绘画活动中,钱老师在小朋友完成作品后开始组织评价环节。钱老师先把幼儿的画作贴到活动室前面的展板上,然后请举手的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钱老师只请了三位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没有请到的幼儿有些失落,没有举手的幼儿则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评价活动中。

案例3:幼儿逐一讲评作品,只专注自己的作品,浪费了大部分时间。

一次绘画活动中,张老师在小朋友完成作品后开始组织评价环节。她先把幼儿的画作全部贴到了活动室前面的展板上,然后让幼儿按照作品的顺序逐一介绍自己的作品。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再加上教师给予幼儿一些简单的点评,这一过程花费较多的时间。幼儿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比较专注,但在听别人介绍时大多注意力转移,与同伴说话或做其他事情。

在幼儿绘画教学活动中,评价环节不可或缺,却大同小异,教师大多采用以上三个案例中的组织形式,随意组织评价环节。但是组织评价环节在整个绘画教学过程中意义重大,不可或缺。

(二)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意义和作用。

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教学活动中的评价环节是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过程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不断地发现价值、判断价值和提升教学价值的环节。有效组织评价环节能帮助教师总结教学活动经验、提高专业教学技能,而且通过有效的评价能捕捉到幼儿的个性和闪光点,促其健康发展。

一方面,它有利于提高艺术教育的完整性。有效组织评价环节,可以帮助幼儿充分了解自身及同伴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提高艺术鉴赏水平的同时获得必要的绘画技巧,提高艺术创作能力。同时,有效组织评价环节,将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兼顾各个层次的学习情况,这有利于幼儿获得良好的艺术体验,提高幼儿艺术创作的积极性,提高艺术教育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它有利于调控教学进程,提升教学价值。有效组织评价环节,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创作构思与构图,进而明确是否有效地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有利于帮助教师认识到设计、组织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的不足,促使教师根据评价环节的组织结果对自己的教育活动方案、教育活动的组织方法等做出调整和改善,提高幼儿美术教育效率的同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小结。

通过上文的案例和意义分析,我们发现了绘画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方面,评价环节是教师在组织美术活动时比较容易忽视的环节,很多教师随意组织评价活动。另一方面,评价环节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它不但可以引导师生充分交流分享,丰富知识,提升经验,还可以引导幼儿针对自己的不足展开思考,为下一个阶段的活动打好基础,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那么教师在绘画教学中应该如何有效组织评价环节呢?这个课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的思路框架

(一)研究指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笔者认为教育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三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课程的发展。本研究以绘画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作为研究指向。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有效组织,换句话说,主要探讨如下三个重要问题:

1.当前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组织现状如何?

2.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3.如何开展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有效组织?

以上三个问题环环相扣,紧密相关,为了组织和探讨有效的评价环节,必须对现状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

(三)研究思路。

为此,本课题调查小组首先通过查阅文献、随堂笔录、随堂录像、教师访谈和专家咨询等形式大量收集大班日常绘画教学评价环节组织案例(详见表1)。

其次,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分类、分块和分析,指出“病例”案例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对策(详见表2)。

再次,课题小组对案例中的任课教师进行录音访谈和交流,探讨其环节组织的有效性;与高校和教育部门的资深教授和专家教师进行电话采访和当面访谈,了解评价环节的有效组织。

最后,尝试总结有效策略并进行实践调整。尝试总结绘画教学评价环节的有效策略,并在平行班实施、比较与调整。

表1 评价环节组织案例收集和分析情况一览表

(说明:1.由于案例内容涉及幼儿园及任课教师,为了保护隐私,幼儿园仅取拼音首字母,人名留姓取名字首字母。2.上表左边一栏为笔者去所在区的其他幼儿园听课的数据,右边一栏为笔者所在幼儿园听课的数据。)

三、大班绘画教学活动中评价环节的组织现状和策略

通过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大部分教师在评价环节过于随意,草率组织,效率较低,诸多方面存在不足。(见表2)

基于大班绘画教学活动的评价现状,做到有效组织绘画教学中的评价环节,应关注评价目标和内容、评价时间、评价方法和评价对象,采用针对性评价、适时评价、分类评价、关注全体等策略,提高评价环节组织的有效性。

表2:当前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现状分析和“四位一体”组织策略

(一)针对性评价策略:目标为先,基于明确目标进行评价。

在具体评价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泛泛提问,用“好不好?好在哪里?”“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提问。让幼儿从头到尾介绍整张画,幼儿往往不知道从何说起,可能一会儿说东,一会儿道西。同时,这也会影响其他幼儿的倾听。

因此,每次绘画活动时,教师可以预设2—3个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讲评时则组织幼儿围绕这几个目标进行绘画。

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幼儿围绕具体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交流。这样,幼儿交流的目的性很明确,既节省了时间,又使交流的问题比较聚焦。

(二)适时评价策略: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采用结果评价的方法,在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进行评价。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往往会出现评价所需时间不够、评价只涉及部分幼儿作品等缺点。

对于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的评价,我们不应将其理解为仅是一个单一的孤立的活动环节。要取得良好的评价效果,可以和教学活动中的其他环节结合起来,灵活运用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

在幼儿的操作实践中,教师如果已经发现幼儿作品中存在的不足,等到幼儿绘画环节结束时再进行评价,那么幼儿的作品已经完成,对幼儿绘画能力的提高、活动目标的达成无益处。指导是评价的基础,评价是指导的深化和升华,二者密不可分。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将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的评价与指导环节结合起来,提高幼儿在绘画实践中的学习效率。

(三)分类评价策略:幼儿作品分类呈现,具体评价。

无论是什么美术活动,幼儿创作的作品很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即便画的是同一物体,幼儿的表现方法也可能不同。我们可以把内容雷同的画作放在一起展示以便幼儿观察,并利于幼儿发现作品间的异同。根据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根据画面内容、构图、构思、绘画语意和色彩等方面将作品分类展示,再组织幼儿进行评价。

分类评价幼儿作品,便于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作品间的异同。同时,分类评价的形式使班级幼儿都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明确自己在表现方式上的优点及值得改进的地方,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获得必要的绘画技巧,促进艺术创作能力的发展。

(四)参与性评价策略:评价环节应面向全体。

在组织幼儿开展评价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时常发现,有的幼儿内向,在评价环节保持沉默,不敢表现或者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有的幼儿外向,高高举起小手,一旦说起来就滔滔不绝。

评价环节应面向全体,不应变成个别幼儿的舞台。面对胆小不敢表现或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的幼儿,教师可发现其作品中的亮点,采用支持、提问、引导等方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面对滔滔不绝的幼儿,教师则要巧妙地加以引导,如“你讲得很好。现在请让其他小朋友也介绍介绍好吗?”既要保护他的积极性,又要引导他集中注意力,学会倾听别人的介绍。

四、“四位一体”评价策略在大班日常绘画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收获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评价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改善。评价组织得好,可引导幼儿充分交流分享,互相观摩、学习,在交流中学会评价;可加深幼儿对绘画对象的感知、理解;可引导幼儿针对自己的不足展开思考,为下一次、下一阶段的活动打好基础。

(一)针对性评价——使幼儿更好地感受美。究竟什么是美呢?大班幼儿尽管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然而在对事物的逻辑判断能力上还有一些欠缺,因此在评价作品时,时常带着很大的随意性,并不能很好地感受同伴作品中的美。针对性评价策略倡导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每一幅作品,更好地感受同伴作品中的美。

(二)适时评价——使幼儿更好地表现美。儿童有一百种语言,绘画是儿童表现自我的一种美妙方式,但是偶尔孩子们也会遇到表现上的困难。适时评价策略倡导教师及时发现幼儿绘画实践中的困难,为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从而使幼儿更好地用手中的画笔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表现自己所感悟到的美。

(三)分类评价——使幼儿更好地体验美。每个艺术家都渴望得到一个知音,也不例外。分类评价策略倡导使幼儿的作品都能得到艺术化的呈现,满足他们渴望被理解与关注的心。按照创作内容和表现方式的不同,分类呈现幼儿的作品,幼儿在老师的组织下分类欣赏,体验同伴作品中的美,讲述自己所体验到的美。

(四)参与性评价——使幼儿更好地享受美。如果说绘画教学的过程是一幅张扬个性的图画的话,那么评价则是画卷中画龙点睛的一笔。如此重要的评价环节,当然不应该是个别孩子的舞台。参与性评价策略倡导关注评价活动中的每一名幼儿,给予他们享受完整的艺术教育的机会,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美。既有利于提高自身能力,更能促进同伴间的共同成长,使每一名幼儿都能在评价过程中得到发展。

五、研究的思考与后续研究

虽然本研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但是调查的样本还是太少,涉及的只是一个区的部分幼儿园;由于幼儿具有独特性,在同一班级重复课程内容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为此,在后续研究中,一方面可以设计《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组织现状》调查问卷,在各大区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中发放,调研当前评价环节的组织形式与所采用的策略,进一步拓宽研究的思路。

另一方面,在年级组教研活动中,实施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靶子课”活动,尝试“同课异构”、“一课多研”等形式,深入探讨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有效组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

[2]陈小香.幼儿美术教学活动评价的新思考.学前课程,2009(9):44-45.

[3]彭兵,刘秀华.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改进.学前教育研究,2008,(1):42-44.

[4]李慰宜.2—6岁儿童绘画活动指导.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