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07 12:21:01

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例1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3-0194-02

1 成人教育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成人”是指成年的人,即已经发育成熟的人。它在现代有两种意思。其一是一个小孩长大成人,就是年成人礼龄上的成人;其二是在父母的心中,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甚至可以赡养父母的人,是生理上的成人。那么,针对于成人的教育,就被称为成人教育。成人受教育的观念已经逐渐成为社会教育体制中的任务之一,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于推动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成人教育作为有组织的教育,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成人教育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所针对的受教育群体。成人这类群体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且思想成熟;有一定的生活负担;维权意识强,但法律、纪律观念差;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突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等的不同于其他受教育群体的特点。

成人教育的普遍性主要是通过教育内容体现的。成人的教育内容广泛,大多于实际相关,适应成人本身的特点,具有宽泛性和复杂性。教育内容的大众化,使成人可以更好的、充分的吸收,从而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尽可能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因此,鉴于特殊性与普遍性,成人教育的社会普及就尤为重要了。对于成人教育应当如何完善,如何加强,如何贯彻到实际当中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已成为国家,乃至整个社会所必须关注的焦点。

2 成人教育的模式

2.1 成人教育的基本状况

成人教育的现状大致有两点。一是由于高等教育的格局稳定,就忽略了成人教育在现代经济发展时期的重要地位。高校墨守成规,观念转变不及时,对于成人教育没有一视同仁地看待。导致教学环境差,师资相对薄弱。二是教学相对不规范,教学时间安排不妥当,缺乏连续性、经常性地教育,教学内容疏漏而浮浅。尤其是教学内容的陈旧,体现在办学模式传统,教学方法单一,统一施教而不能把握重点,令“教与学”的矛盾日益突出。

2.2 教育模式的改进

教育模式应当遵循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在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一要对于课程的主要问题进行分类解决,加强教学实践,课程内容与实际紧密结合,切勿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二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PPT和实际案例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自学潜能;三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结合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四要利用现代化设备创造学习条件。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远程教育,以多方位的立体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五要精炼课程结构,科学化的设置课程重点与难点,努力实现可塑性人才的目标,从而正确定位成人的教育模式。

2.3 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

国外的成人教育比起中国来说,起步早,具有社会化趋势。

以发达国家为例。美国是最发达,人力资源开发最先进的国家之一,政府大力支持、参与并且高度重视成人教育,其培训的结构、形式多样,内容涉及范围广,经费有保障;英国经历成人教育的空白后,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国民的技能水平,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瑞典拥有成人教育的法律支持,政府给予额外的工资补偿,受教育的成人拥有津贴,学习资金等的权利。

那么,对于发展中过来来说,成人教育显得更任重道远。应以政府支持为后盾,法律维护为保障,建立新型的培养模式,最根本的是普及受教育的意识和观念,以教育作为终身目标,探索适合于成人的教育内容和形式。

3 “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由于“成人”这一受教育的群体里,存在较大的差异(即包括生理,心理,文化程度等方面),因此必须抓住学生特点进行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对于同一个学习目标,可以不同的方法与形式进行引导。例如成人教育的心理学,应当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承受力,进行分类教学。其中,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可通过面授、函授、电视、广播、多媒体、自学考试等教学形式进行教育。此外,个性心理、思维水平学习动机以及年龄、职业等方面的差异,也显出分类教学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成人教育过程都是通过技能培训实现的,可以这样表示:就业训练――工作岗位提供――再教育――再培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教学分类前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可以通过:挖掘学生的潜能――了解可塑造性――结合学生的态度与需求――利用实际、实效的方法进行教育。

成人教育是否充分、有效,反映在学习力的分析上。我们可以通过四大方面进行分析,即个人目标、学习能力、个人态度和社会动向。

3.1 个人目标

个人目标也就是对于实现自身理性所想要达到的结果。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自身努力和多方面支持等条件。对应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便体现在生存目标、职业目标、和生活目标上。以生存为基础,职业的好坏就会影响到生活质量,从而连锁到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心理特点。那么,对于个人目标的规划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是分类教学的必要之一。

3.2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不仅指个人学习的能力,还有学习的动力、形式和方法。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学生本身对于教育的观念。有了想教育的观念后,应当通过自我学习和学校教育进行学习。由于自我认知的不同,就需要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这是分类教学的必要之二。

3.3 个人态度

个人态度主要是对于成人自己的思想来说的。受教育不可一味的灌输知识,成人在受教育的同时会依托自己的思想、想法、对信息进行比较,评估和筛选,选择“有用的”来汲取。在积极了解学生的态度后,才能据顶如何施教。这是分类教学的必要之三。

3.4 社会动向

成人教育必须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社会动向是否充分掌握,是成人教育的关键。市场经济会把人才进行分类,归置到各行各业当中去,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应当教学分类。这是分类教学的必要之重。

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成人应做好以下几点:有主动、独立与持续学习的欲望;有改变自己的强烈欲望;应当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职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自我认知与自我反省;有充分的自信心;把握个人教育的大方向;克服矫性、惰性;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实用知识储备等。

4 社会任务与社会目的

成人教育所承载的社会任务中,以农村教育为例。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低,成人教育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面向农村开阵一片广阔的天地,积极建立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培养有素质、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村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成人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要人去有一下四点:一是面向广大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以及进城农民工的培训;二是开展农村劳动力的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对农村文化教育的建设,提供帮助与支持;四是开展就业与再就业的培训。

我国是农业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也就意味着就业难度非常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技能被广泛的应用,劳动力也已趋向技术型发展。这一状况导致农村剩余大量的劳动力,解决这一难题不仅要靠社会提供广大的就业岗位,还要加强素质教育与技能培训。就业补充分会拉大贫富差距,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有:发挥自身优势,对于在职,下岗和待业人员提供多样的岗位、技能培训,以提高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充分促进就业的优化。

成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更好的发展经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这些人员进行再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并释放出自身的最大价值。在“将教育实施与人生的始终”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成人教育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因此,实施终身教育成为成人教育的根本目的。

5 成人教育的发展前景

成人教育是以四大类教育形式来说明其发展前景的,即补偿教育、继续教育、成人职业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

5.1 补偿教育

补偿教育一直都是成人教育的基本类别之一,并且在几年前是成人教育的主导方向。这种教育的目的在于为未完成正规教育的和因为某种原因失去受教育机会的人提供再教育机会。但是现在已逐渐演变成继续教育,也存有少量补偿性质的教育。

5.2 继续教育

我国大力推行继续教育,并且视之为成人教育的重头工程。继续教育所针对的受教育人群十分广泛,包括已完成正规学历教育并想再接受教育的人,为争取职业岗位想再接受教育的人和为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想再接受教育的人。这种教育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并且会得到不断更新与完善。

5.3 成人职业教育

成人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或提高成人就业的问题。成人职业教育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性质的,二是企业、岗位性质的。他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夸大成人就业的机会,但是所争取的利益有所不同。社会性质的职业教育以社会办学的形式积极培养受教育人群,对平衡贫富差异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地发展。企业、岗位性质的职业教育主要是内部人员进行培训,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企业的生存与竞争力。也就是说,已经超出了教育的范畴,是一种工商企业行为。

5.4 社会文化生活教育

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组织形式,是覆盖面积最广的成人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想要受教育的愿望,组织并提供各种非正规的、非学历的教育活动,形式上较为自由并且涉及面十分丰富。对于以上三种教育有补充,扩大的效果。

总之,成人教育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并且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对于教育事业有着巨大的意义。

6 成人教育的意义

成人教育对于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意义是: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大龙头;教育对象生存发展的需要。一般来说,其意义是通过如何“发展”来体现的,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和个性的自由发展。成人教育不仅要靠社会的支持和推广,更要深入人心,摒弃旧观念、旧思想,这样才能使成人教育步步登高。

参考文献

成人教育例2

1.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外在合理性危机。我国的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一直以来采取的是“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理论型人才相对缺乏,因而成人教育学硕士生教育在起始阶段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促进了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是,随着近几年成人教育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社会对该专业硕士的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以成人教育教学、科研岗位为主转向以行政管理岗和教学辅助岗为主,这些岗位对就业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远远高于学术能力,对目前成人教育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能力本位”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成人教育硕士生培养仍旧采取“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所培养的人才便不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从而出现成人教育学人才供需不平衡、适销不对路的问题。因此,成人教育硕士生教育“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外在合理性危机。

2.从导师队伍现状看,“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内在合法性危机。成人教育学硕士生“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师资队伍。然而,目前大多数承认教育学硕士点并不具备这一条件。一方面,我国80年代初才开始把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加以研究。相关的理论人才和师资本来就很缺乏;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师资队伍更显不足,许多硕士培养单位不得不聘请大量兼职导师,以致兼职导师成了导师队伍的主体。兼职导师大多是学校各职能部门领导,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成人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这种以管理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应用型导师队伍现状与“知识本位”培养目标不相契合,从而使“知识本能”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内在合法性危机。

(--)传统的培养模式使教育功能弱化

1.培养模式上的趋同性和封闭性。培养模式上的趋同性一是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多以教育类课程为主,而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类、管理类、经济类和社会学类课程较少,因而学生选择的范围较小;二是表现在培养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学术报告等,而具有个性特征的实践教学、专题科研、导师指导等培养方法则成为点缀品。另外,当前的培养模式还具有封闭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培养一般都是在所在学校内或学院内独立进行,很少让学生走进社会或与外单位联合培养。

2.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学生需求多样性的根源是学生来源和特征的多样性。首先,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背景复杂多样,跨专业的多,教育专业的少,知识基础差异很大;其次,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年龄差异大,从20岁到30多岁不等;再次,学生来源性质不同,应届生和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同在,公费生、自费生、定向生和委培生共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职业规划不同,有想直接就业的,有想继续学习深造的。正是这种学生来源和特征的多样性,导致了学生需求的多元化和多样性。3.教育功能的弱化。多元化的需求必然要求有多样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与之相适应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目前具有趋同性和封闭性特征的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与学生多元化需求产生矛盾,从而使教育功能弱化。

二、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的现实回归

(一)回归“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

面对“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危机以及培养功能的弱化现象,成人教育学硕士生教育应回归“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首先,从其学科性质来说,成人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次,从师资队伍现状来看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队伍多数是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属于以管理经验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应用型导师队伍。最后,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社会对成人教育学方面的人才需求大多来自成人教育的行政管理部门、教学辅助部门与学生事务部门相关岗位对人才的应用性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知,坚持“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回归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外在的合理性和内在的合法性。在成人教育学初建时期,培养一部分硕士层次的学术人才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当前成人教育学博士层次教育已有一定规模,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应是博士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成人教育学硕士层次的培养就理应回归其应用性的学科性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二)坚持培养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多元化和开放性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要实现培养的多元化,就必须实行培养的开放,而培养的开放则会保证和促进培养的多元化。坚持培养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是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多样性的现实诉求,也是实现成人教育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说,需要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坚持课程体系的开放和多元。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应以培养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大量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种与教育学相关的学科门类的知识和方法。而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多以教育类为主,没有真正走出教育的视域,也没有真正走进成人教育的城堡;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较小,课程学习上表现出相对的趋同性和封闭性特征,这与成人教育学的培养目标很不协调。因此,应该建立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学生应用能力。一是要做到对现有课程进行合理整合,适当减少教育类课程数量,增加非教育类课程比例同时鼓励学生到其它学院或学校选修其它学科门类课程。为了不增加学生课程负担,可以采取灵活的学分计算方法。二是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模块设置,以增强课程的多元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学习,满足不同类别学生的需求。

成人教育例3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成人教育在以一体化和科技化进步为特征的全球化时代,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通过学习,成人获得了知识、技能,获得了改善自己生活的能力,而且使他们的家庭、社区和社会同样受益。成人教育在减少贫困、改善健康状况、提高营养水平及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1949年第一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与成员国一起为了确保每个成人拥有最基本的受教育权而努力。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关于发展成人教育的内罗毕建议书》,该建议书明文规定了各国政府有义务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将推广成人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72年“富尔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以及1996年“德洛尔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对推广终身学习的发展框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成人教育的内涵

(一)什么是成人教育

“对很多人来说,成人教育就是为人们提供他们没有接受过的基本教育。对于许多没有接受过完整教育的个体来说,成人教育是初等教育或专业教育的补充。对于那些通过成人教育来应对生活环境所带来的新挑战的人来说,成人教育是教育的延续。成人教育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提供进一步的培训。对于每个人来说,它是获得个体发展的一种手段。”

根据人的年龄可以将人的生命历程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和阶段,而文化和社会因素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终身学习是提供和实施教育与培训的连贯的、有意义的框架,朝着人人终身学习的范式转变是必然的,而成人学习和教育是这一范式转变的核心。

因此成人教育是“有组织的教育过程的统称,不论它的内容、水平和方法怎样,不论它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不论它是早起中学教育还是学院和大学教育、学徒教育的延续或替代,正是通过这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被所在社会认为是成人的人增强了他们的能力,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技术或专业资质。或者,这种教育过程在个人全面发展与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双重视角下为他们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有所改变。但是,成人教育不应该视为独立的实体,它是全球终身教育与学习计划的一个分支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成人教育的类型

成人教育学习即包括正规的、连续的教育和非正规的学习,也包括多元化的学习型社会所提供的,基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非正式的、随机的学习。

1.正规学习

正规学习是在教育和培训机构,通过有组织的学习目标、学习时间和支持最后得到证书的学习活动,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正规学习具有目的性。例如我国的成人学历教育,通过学习,学生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非常规学习

非常规学习不是由教育或培训机构提供的,通常不会得到证书,但却是有组织的(在学习目标、学习时间或学习支持方面),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非正规学习具有目的性。例如新东方教育,以英语学习为目的教育。

3.非正式学习

非正式学习是与工作、家庭或娱乐有关的日常活动。它不是有组织的(在学习目标、学习时间或学习支持方面),一般不会得到证书。非正式学习可能有目的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没有目的性的,或者说它具有“意外性”“偶然性”。例如对某国文化产生兴趣而开展的自我学习。

(三)成人教育的政策

成人教育政策一般都包含在常规教育政策里,很少在全面发展框架内成为主流。大部分成人教育政策既不连贯也不完整,更像是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反应的拼凑,而不是密切关联的原则和项目的框架。在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中,有154个国家提交了国家报告,其中126个国家宣布成人教育已经直接或间接的包含在某些政府政策中。区域之间的差异明显,欧洲比例最高,接下来是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撒哈拉以南非洲、阿拉伯国家。但是这里对政策的理解过于宽泛,从国家基本立法、宪法到行政命令和立法颁布,再到中期发展计划和十年发展计划等。

国家受困于普遍贫穷、高度的内部不平等和国际债务的程度,影响着成人教育政策制定的方向。而每个国家的成人教育政策在经济竞争力和社会凝聚力双重政策目标上侧重点不同,一些国家坚持以经济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一些国家强调“公益”模式,而且坚定地致力于将终身教育作为对个人和公民发展以及人力资源做出人本主义贡献的事业。

因此成人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使成人教育政策在整合的终身学习政策框架内成为主流。普遍的区域和国际合作可以为成人教育建立一个共同的平台,一个共同的监测系统,这可以作为国家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补充。公共政策的调整,建立起法律、经费和管理架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将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成人教育联系起来,组成连贯的体系。

二、成人教育的立法概况

各国对成人教育立法都十分重视,1997年以来针对成人学习和教育的立法也有很多具体的实例,这些立法法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成人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见表1)。

成人教育的立法为将民主和可持續发展变为现实,这是一种进步。当然,要想在世界各地公平和人人有权接受教育还不能实现,但成人教育立法的开始,已经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受重视程度的提高,各项配套措施逐步到位,成人教育未来必将有良好的发展。

三、德国成人教育概况

(一)德国成人教育制度的建立

“德国是一个思想的国度。教育和科学、研究和发展被赋予核心地位。在一个无国界的欧洲和一个市场全球化的世界里,教育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无国界和知识网络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在推行教育社会化、民主化的德国,终身教育的实践已相当广泛,以成人为对象并为之提供学习机会的主体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谓硕果累累。

德国的成人教育开始于19世纪前半叶,1919年《魏玛宪法》第148条明确规定:“继续教育是政府的责任,民众教育制度以业余大学为主,由共和国、州和社区共同来承办。”至1932年,德国有200多所業余大学。1949年德国政府的国家基本法就对成人教育高度重视,1960年德国教育委员会通过了《德国成人教育的现状与任务》。1969年德国又通过了《继续教育法》《教育假法》《工作促进法》以及其他相关法令,使得成人教育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迄今德国已建立了兼具多元性和辅助性的成人教育体系。

(二)德国成人教育思想的形成

1970年,终身教育的思想在德国开始受到重视。1990年,德国联邦议院的研究委员会的报告《未来的教育政策:教育2000》为德国未来的教育政策提供了建议和方向。1994年德国又提出了《联邦法令规章与联邦、州、地区共同发展继续教育使之成为第四教育领域基本原则》。1995年德国的研究、科技与革新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信息社会:机会、革新与挑战》的报告书。1997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了《终身学习:职业继续教育的情况与展望》报告。1998年又发表了《终身学习的新基础:发展继续教育成为第四教育领域》。

(三)德国成人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一是企业或企业联合会举办的成人教育机构。

二是国家、社会团体和大学主办的成人教育机构。

三是教会举办的成人教育机构。

四是其他机构。私人的函授机构通过训练班提供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普通和职业领域里的进修机会。而图书馆、博物馆、社会文化中心等机构也提供众多的学习和进修机会。大众传媒机构则以讲座的方式和业余大学密切合作,进修计划通过媒体进入千家万户。

五是互联网教育。德国注重运用互联网发展远程教育,通过扩展成人远程教学服务以支持成人教育的推广。德国在1996年便开始推行“学校网络计划”。

(四)德国成人教育经费来源

德国成人教育经费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私人企业出资、举办单位筹资以及参加学习者交纳的学费。

四、中国成人教育发展

(一)中国的成人教育制度

中国成人教育近几十年来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制度建设还尚不完善。在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尚无法典形式的中国成人教育制度。部分成人教育的内容包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成人教育的专项制度有一些如:

(1)岗位培训制度:是指对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主体行为或对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活动进行规范的一系列行为规范。

(2)继续教育制度: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主体行为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活动进行规范的一系列行为规则。

(3)学历教育制度:是指以书面的文字形式反映在政府文件或法律法规文件中成人中、高等教育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系。包括管理体制、招生考试、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制度等。

(4)自学考试制度:是指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按照国家指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6)现代企业教育制度。

(7)农村成人教育制度:扫除文盲、成人学历教育、乡镇企业职工教育、农村绿色证书、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农村文明教育、农村老年教育、督导评估等。

(8)社区教育制度: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

目前,虽然专项制度很多,但是执行起来情况不一,有的执行的较好,有的则流于形式。由此可见,没有法律形式的规定,仅靠各专项制度是不能保证成人教育的有效实施的。

(二)中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成人教育学萌芽期开始于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成人教育被纳入到大教育的行列中。建国初期称成人教育为社会教育,后又改称为工农教育、业余教育,1982年开始正式称成人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学起步期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结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学科群起步期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通过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成人教育学科框架结构基本形成,在成人教育学科的概念、范畴、理论、原则、方法等方面相继出版了一批有关成人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建设的专著。

(三)中国成人教育的类型(图1所示)

通过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成人教育的类型主要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大类。其中学历教育又分为初等学历教育、中等学历教育、高等学历教育,初等学历教育基本已经不存在了,主要以中高等学历教育为主。而非学历教育分为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和成人自我教育三种。类型多样,可见社会对成人教育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四)中国成人教育经费来源

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而教育投入的主要形式有教育财政、学校财政、学生贷款、教育资助、教育经费筹措等。

成人学历教育的投入来源是学生的学费,由政府部门进行定价。低学费虽然为学生报考减轻了经济负担,但教育成本却不断增大。成人非学历教育经费基本上是学生的学费,也包括部分社会的经费。

五、从德国成人教育立法看中国成人教育立法

德国的成人教育已经非常成熟,在金融危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德国能够保持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其发达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实体化为基础的经济配以丰富多样的人才队伍促使德国的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发展,这对中国的成人教育有很大的启示。目前在中国,虽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并非每一个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且在边远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保障也存在一些问题,读书无用论、女童辍学率等问题常有发生。德国和中国的成人教育虽有很大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让成人接受各类教育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为了保障成人教育的实施,必须从更高的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将成人教育立法提到日程上来。像德国一样,将成人教育纳入法律范畴,以法律的力量来保障成人教育的实施。

成人教育制度是通过公共规则和社会规范而实现的个人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权益得到保障。成人教育制度要创新,主要表现在保障性、规范性、资源性三个层面,如理论创新、创制技术创新、运行模式创新、制度监督创新等。要解放思想,完善教育体制,实现人们终身学习理想;促进基本的规范性结构的完整;保证受教育者权利的压制、歧视、阻挠都能被纠正;同时制度异化的问题得到有效抑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加快成人教育立法的进度和执法的力度,保证成人学习与教育的基本权利,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把成人学习与教育融入国家政策关注点之中,特别是教育决策部门要理顺、理解与成人教育相关的范畴、概念,使相关表述更准确;加大对成人学习与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各个部门协同参与成人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完善管理模式;扩大成人教育的参与度和全纳性;鼓励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成人教育队伍,提高素质;建立检测与评估机制。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使前人制度文明的成果必须在新的制度设计中得到体现。一个制度、一部法律本应有的形式要件不得随意缺失,它的逻辑结构必须完整,否则理念再好如果技术上随意性太大、漏洞太多,这个制度、这部法律所应承担和完成的任务就会付诸东流。另外成人教育制度规范化,需在立法和制度创制的每一个环节、在法律和制度执行的保障和督促等方面稳步跟上。

要落实成人教育依法治教的精神。第一个要义就是在成人教育的各个层面都要有保障以人为本、保障每一个公民都有通过学习开发潜能并达到自我实现的一系列制度。第二,这些制度还必须能够从虚拟的课堂上和书本里真正走向现实,具体些、细致些、以便做到可操作、可落实。

虽然,成人教育立法还存在困难,但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举措。一是巩固成人教育改革成果的需要。成人教育办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需要用立法的形式来巩固和确认。二是解决成人教育问题的需要。管理体制的多元、指导思想的模糊、生源的不稳定、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三是完善教育法制的需要。制定一部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操作性强,适应市场经济的成人教育法对于完善教育法规,实现依法治教有现实意义。随着成人教育立法工作的进行,将有效地推动我国成人教育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各级各类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东升.我国成人教育立法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08(18).

[2]刘畅,黄梅.论德国成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成人教育,2008(5).

[3]任春.德国成人教育[J].德国研究,2007(1).

[4]崔玉玲.经营理念视域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7(1).

[5]宋孝忠.欧美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1).

[6]李胜春.德国成人教育研究[J].成人教育,2006(2).

[7]孟庆梅.中德成人教育比较及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新认识[J].成人高教学刊,2006(5).

成人教育例4

一、认真开展调研工作

我们坚持学习实践调研结合成人教育学院工作实际,围绕成人高等教育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展调研,针对成人教育工作的实际确立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成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这一调研主题,并就以下参考选题展开了充分的调研。

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分析和思考现阶段制约成人教育发展的主要题目。

成人教育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步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效益,在学校“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同类一流”的工作中做出新贡献。

应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如何在危机中寻求机遇,谋划发展,不断拓宽办学途径,开创成人教育的新局面?

成人教育学院与盐城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下设的各分院(函授站)之间如何进一步理清分工合作的权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成人教育学院对各分院(函授站)服务、评估、检查、督导具体应包含哪些内容。

盐城工学院“成人教育教学服务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的思考。

我们分别举行了成人教育学院全体职员座谈会、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座谈会,各分院、教学站(点)负责人座谈会。通过调研与研讨,大家以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成人高等教育工作,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机制,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串成人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成人教育工作一定要从学校整体发展为出发点,要在“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同类一流”的基础上,深进思考,凝聚聪明,发现制约成教发展的瓶颈题目、关键题目,积极为学校的科学发展贡献我们的气力。

二、找出成教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题目

1、成人教育招生宣传在各分院、教学站(点)存在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的地方。

2、深化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不够有力,不够到位。

3、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投进不足,努力不够。

4、硕士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资源整合不够,*宣传和对外联络力度不够大。

5、开拓新业务、新市场、新热门、新项目投进精力不足。

三、对策研究

1、进一步明确成人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

(1)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的重任,职责明确、责任重大、使命神圣、任务光荣。

(2)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要更加注重“权利优位”意识。以人为本,教育为民,关键在于正确把握和处理成人高等教育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向往成人高等教育的权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服务好。

(3)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要求。一方面,要统筹兼顾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及时调整服务理念和服务内涵,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全面贯彻教育公平理念,充分体现利益*的价值取向。

(4)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注重“保障促进”的功效。一方面,坚持教育为民思想,坚持与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决策相结合,坚定不移地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另一方面,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教会学生真才实学为服务宗旨。

2、进一步突出成人教育工作重点

(1)切实加强成人教育招生工作,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效益。要严厉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不断加大招生力度,稳步扩大规模,不断提升效益。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进步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不断深化成人教育教学改革,进步教学质量,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打造成教学生竞争力的核心所在。要深化课程改革,大力推行学分制,打造特色专业,探索成人教育模式,切实为学员服务。

(3)加强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寻求多元化发展。为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顺应全球化发展潮流,成教工作必须不断拓展业务,实施多元发展战略,非学历教育培训就是成教未来发展的工作重点。

(4)加强内部治理制度建设,规范运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修订、完善一系列成人教育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事管人。

(5)大力推进联合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想方想法,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加强与市政府部(委、办、局)和有关行业(系统)的联系,切实推进联合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

(6)加强各分院、教学站(点)治理,严格招生治理、学生治理、教学治理、经费治理,始终坚持做到办学规范、治理有序、运作良好。

3、进一步创新成教工作机制

(1)建立有效的赏罚机制。特别是在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努力做到赏罚分明,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十分必要。

(2)对各分院、教学站(点)进行定性、定量考核,切实增强成教工作的公道性、科学性,努力做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成人教育例5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5-0008-03

一、问题的提出与自由的多义性

当代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启发下,随着社会人本化进程,已经开始展现以学生为本、努力促进学生成“人”的气象,即体现人是最高目的,避免把人工具化。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是自由自觉的存在,促进学生成“人”也就是促进每个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帮助其实现完整的“自我”。那么,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显然就需要教育本身的自由来保障人的自由发展,本文试图分析,教育核心价值取向即促进学生发展,使其成“人”视域下的教育自由如何理解?以澄清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对教育自由的误解。

对教育自由的误解往往来自对自由本身的狭隘理解。尽管自由是人人向往的实现幸福生活的基础价值,但是对于自由内涵的理解却莫衷一是。“没有一个词比自由有更多的涵义,并在人们意识中留下更多不同的印象了。有些人认为,能够轻易地废黜他们曾赋予专制权力的人,就是自由;另一些人认为,选举他们应该服从的人的权利就是自由;另外一些人把自由当作是携带武器和实施暴力的权利,还有些人把自由当作是受一个本民族的人统治的特权,或是按照自己的法律受统治的特权。”[1]通常来看,对于自由的解读,大多数唯心主义者强调的是人对自己活动的绝对自主的选择;唯物主义者注重的是人对规律或必然性的认识与服从;功利主义者往往从效用来看待人的自由,而人本主义者看重的是自由可以带给人的独立和尊严的价值。这种对自由的多重理解显然带来了对教育自由理解的困难,但从存在主义的绝对自由观,即自由本身是人类的一种绝对需求,是人得以证明“自我”存在的标志出发来探讨教育自由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途径,这对教育的核心价值使命,即教育使人成为“人”的实现有重要启示。

二、自由的绝对性及其对教育成“人”的启示

自由是复杂的,每个人对自由的理解都千差万别、无法统一。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自由会因此自行消解其价值,变得虚无。我们必须承认自由的绝对性,承认其对于教育成“人”的基础性。这从大量的哲学考察中可以印证,更可以从存在主义的自由观中获得启示,他们理解的人的前提条件或根本标志是精神的“绝对自由”,基本命题是存在先于本质,而存在本身不是给定的或自在的,而是自由创造的,是在创造中逐渐生成的。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思考自己的处境、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自由是最高的善,“对于存在主义者来说最高价值是什么?它不是个人的幸福,不是对群体的适应,不是群体中的保障,也不是摆脱需求与苦难,它就是选择的自由。选择的自由是最高的善,因为它能给每个人自我创造的机会。”[2]“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人的存在的本质悬置在人的自由之中……人并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两者之间没有区别。”[3]这种“人就是自由”的观念反映了自由不容质疑的绝对性。在萨特看来,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人”。自由是人的存在的根本性依据。可见,他把自由等同于人的存在,并从中得出了自由是绝对、无法回避的结论。当然,其要求的自由并非随心所欲,而是要求相应的绝对的责任,责任是自由的前提,也是其必然结果。

另外,人是无法确定本质的,未来的一切是自己在超越中创造的结果,人只能在选择中走向未来。总体来看,存在主义者眼中的自由是人依靠自由意志的自主活动,这种自由是人人都具备的天生的绝对自由,一个人外在的行为自由可能被限制或剥夺,但内心的精神自由却始终无法剥夺,尽管其可能仅仅以抽象的精神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

这种自由观对于教育成“人”的探讨有什么启示呢?对教育做过专门论述的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比较集中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人是精神的存在,人的本真在于精神的丰富和充实,教育旨在成“人”,即丰富人的精神涵养,把握“大全”,能够成为他意志期待成为的人。“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4]53-54在他看来,把握大全的过程也是成为自由人的过程,自由的问题事关重大,是一切人的“命脉”。他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作为自身存在的人,就是因为他是自由的,正是自由,把人和他物区别开来。尽管人的人生历程总是有限的,但这种有限性与其他生物的有限性截然不同,因为这种有限只是体现于物质生命,精神生命却是充满了开放和无限可能性。

这里,雅斯贝尔斯其实认为只有在个体体验到自由时才完全是其自己,成为自由的“我”。他将自由看做是人作为人而成为“人”的根本依据,因而他不断强调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它应该“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4]3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性,教会学生把握自由,摆脱任性妄为,使其自由地成为他真实的自己,而绝不能用一个固定的预设的模子要求所有人保持一致,强求一律。他批评教育的本真被遗忘了,教育成为塑造有用之才的工具。这样的教育实践关注机械的知识和实用的技术,但缺少整体性的处于关键地位的教育的精神,我们“缺乏现代哲学教材,即有关整体的精神与道德教育方面的书籍。在教育中,教学和教育的精神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关注这些关键问题,而少管一些细微末节之事。”[4]54-55可见,从其自由观出发,存在主义教育提倡“个人的自由选择”,“对真正的自由和个人的独特性的坚决肯定是存在主义为今日的教育哲学提出的动人的使命。”[5]在存在主义看来,教育要尊重学生的自由,避免灌输和说教,也绝不能放弃职责、袖手旁观,教师能够做的是提供充分的让学生自由觉醒的条件,不断的激励、启发和引导,教育成“人”首先体现于人对自由本性的察觉,教育要主动唤醒自由意识,使其意识到我可以是自由的,我能够成为我想成为的人,它是个体自由地实现自我的观念表现和走向实现的准备。当然这也是一个教育智慧的生成过程。

教育能够促进成“人”建立在每个人都是绝对自由的这一认识基础上,这是教育走向成“人”的先决条件。不过,尽管存在主义要求自我选择和决定的自由对于成“人”有重大作用,但其在现实生活中是受到重重阻碍的,这种阻碍按照笔者的分类,分别是无知盲目、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认识论自由缺失;遭受强制剥夺或干涉的社会自由缺失;不能把握人特有的自由个性发展方向的类自由缺失;因而构成成“人”历程中的三道屏障,这决定了对教育自由的理解需要以克服这三种自由缺失为前提。

三、教育成“人”期求的教育自由内涵

显然,按照存在主义的理解,人本身就是自由,自由对于教育成“人”不可或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自由处于最核心的地位,没有自由,其他任何价值都因为选择的剥夺而无法实现,而只能是强人意志的傀儡。“如果我的生活是因为我的欲望受到控制而被控制了,那么我只是一个傀儡。但如果我只是一个傀儡,那么我的生活就变得毫无意义。我丧失了作为一个行动者的尊严或者重要性。没有自由意志,我只是一个,一个消极的玩具。”[6]其实,即使是动物,也会渴望自由,尽管其自由的层次和内涵与人类的自由不可同日而语,但在逃出束缚、避免被强制方面是一致的。我们看到小鸟、野兽等在人类设计的笼子中为了回归大自然而苦苦挣扎的情状,就可以体会到自由对一切会活动的“物”来说是多么不可剥夺。

有些人批评自由,说如果给予了每个人自由,会带来混乱、无序,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自由根本不是要破坏正当的秩序,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一种和谐秩序,保障每个人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存在,充分实现每个人珍视的诸多价值,使人既可以选择阳光大道,也可以选择独木小桥,可以努力选择高尚,也可以选择平凡,只要不妨碍别人,不伤害集体和社会,可以任由个人选择。只有有了自由,才有机会获得个人所珍视的价值的实现,而缺失了自由,人类任何试图获得美好价值的道路都将被封闭,人就只是单一轨道上被迫前进的驴子,哪怕前面是万丈深渊,也无法回避。试想,如果不是自由作为首要的条件,哪一种价值可以有机会展现呢?自由是人类多元价值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它给予多元价值的存在一种捍卫。有人批判说,幸福才是人类的终极追求,为了幸福牺牲自由是值得的,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人是否幸福主要是内心的体验和感觉,它受到现实状况、个人主观愿望等影响,其获得本身与教育并无直接的联系,换句话说,教育不可能也无力以幸福作为自己的目的。而且由于它是基于个人的内心感觉,这种感觉只有避免恶的强制,基于个人的真实意志才能被合理追求,如果幸福是别人的恩赐,或者在别人的控制诱导中,则会陷入幸福的奴隶陷阱中。所以自由是具有优先性的,只有充分的自由生长,人才可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论述至此,有必要给出教育成“人”期求的教育自由内涵,按照罗尔斯的看法,自由总是可以参照三个方面的因素来解释:自由的行动者,自由行动者所摆脱的各种限制和束缚,自由行动者自由决定去做或不做的事情。对自由的完整解释提供了这三个方面的有关知识。“当个人摆脱某些限制而做(或不做)某事,并同时受到保护而免受其他人的侵犯时,我们就可以说他们是自由地做或不做某事的。”[7]“无论何时在讨论一个主体或众多主体的自由的时候,总会涉及到摆脱什么限制、束缚、干预和障碍而得到自由,从而能做或能不做什么事情,能成为或能不成为什么状态。因此,自由总是什么主体的自由,从脱离什么障碍中获得自由,从而能做或能不做和能成为或能不成为什么。”[8]

据此,教育成“人”视域中的教育自由是指教育中的人排除来自各种威权的任性的强制、干涉和规训,只遵从基于正义、责任和良心的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在真善美的文化传承和价值引领中努力促进学生自觉地实现自我潜在可能性的持续生长,最终指向自由个性的实现。这也就是教育成“人”的基本要求。教育自由绝非教师不加任何限制、任由学生随心所欲,但限制的前提必须是基于正义和良心,为了学生更高层次自由的获取,为了其生命获得和谐完整的发展。笔者经常听到一些现实的举例来说明不能给孩子自由,例如,如果一个小孩喜欢吃糖果,每天过多地摄入已经使其肥胖不堪,影响了身体健康,那么教师或家长是尊重其自由不加干涉呢?还是有权强制其不得吃糖果?这里的问题在于自由以生命作为依托,生命的受损直接意味着自由的减少,孩子更多地吃糖果影响了其身体健康,减损了其生命质量,降低其可能的自由程度,应该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告诉其危害,由于其理性能力的不成熟和意志的脆弱,在某些情况还可以强制其暂时无法吃到糖果,其核心目的是促进其理性的自觉和成熟,通过暂时强制反而维护了其自由。当然,如果吃糖果的是成年人,则按照古典自由主义者密尔的看法,别人可以劝告、可以提醒,但不得强制,因为这只涉及到个人行为,与社会他人无关。

参考文献:

[1]邓正来.哈耶克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96.

[2][英]杜普伊斯,高尔顿.历史视野中的西方教育哲学[M].彭正梅,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4.

[3][德]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宜良,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55.

[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5][美]白恩斯,白劳纳.当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哲学[M].瞿菊农,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105.

[6]徐向东.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3.

成人教育例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未成年人发展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家庭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新规律、新途径、新机制,着力构建家庭教育新模式,合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是目前和将来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1、未成年人不同领域的家庭教育

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德育、智育、个性心理培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是未成年家庭教育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

1.1加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的德育培养

家庭的伦理道德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石。家庭道德责任教育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未成年人家庭道德责任教育是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最基本的内容。社会发展对未成年人家庭道德责任的形成造成冲击;家庭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家长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孩子道德责任的形成受到影响;未成年人的家庭道德行为失范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都使得人们有必要探讨未成年人的家庭道德责任教育问题。孔子曰:“少若成大性,习惯成自然”,就是说孩子自小养成的习惯,对其今后的发展,甚至一生的前途将产生重要影响。未成年人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是实现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和知识培养均衡的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1.2加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的智育培养

所谓智力教育,就是知识教育。当前,我国对未成年人治理教育非常重视,并且已经有了很多探索。未成年人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的兴趣远远超过理性认识。所以,作者认为,如果采取未成年人智力教育生活化的方式将会更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学习兴趣,提高未成年人学习效率,同时,智力教育也是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家庭教育有效方法和途径。所谓智力教育生活化,就是把智力教育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从实践中找到学习的乐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则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改造”。比如,家长在教孩子识别动物时,就可以把孩子带到动物园,对这活生生的动物进行现场教育,这要比在书本、画册上教育孩子效果好得多。

1.3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的个性心理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一些全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在极大地冲击着我们,而且以惊人的力量和速度改变着青少年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家长和家庭教育要转变旧有的思路和模式,以适应新的变化。然而,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却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十分缺乏。家长对孩子精神上的过度保护,如同身体上的过度保护一样,极大地降低了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家长应对心理健康教育常识充分了解,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重视和指导。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及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其意义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首先,它有助于孩子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其自主性和自律性。作为家庭成员之一,孩子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无形中培养了独立思索的能力;同时,家庭中有原则可循,这就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从小培养孩子自我约束、按一定行为规范办事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意志。其次,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发展孩子的情感、意识、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同时,又可以提高孩子的智能水平。健康心理可以使个体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这对于调动个体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的形成,以及新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和所有神经联系的复活,都是十分有利。

2、未成年人不同发展阶段的家庭教育研究

2.1婴幼儿期家庭教育

婴幼儿的发展应是全面、和谐的发展,应该重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在幼儿教育中的交互和渗透作用。行为是一个人品行的外在表现,加强对婴幼儿行为的指导,让婴幼儿在知行合一中快乐而健康地成长。完美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的,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与幼儿园相互配合,激发幼儿的行为意识,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力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2.2小学期家庭教育

在对未成年人实施小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然而家庭教育却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这种关系,二者必须有机结合达到合谐统一。作为家长,应该主动到校了解学生在校表现,配合老师做好工作,限事态于萌芽状态,切实负起家长的职责。避免临渴才掘井,发现自己的孩子落后很多了才来关心,表现为被动教育,不利于孩子成长。

2.3青春期家庭教育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有很强的叛逆心理,那是很正常的也是发育的必经过程!由于这个阶段孩子随之自己的长大和与社会接触面的扩大,知识面的拓展和经验的增多,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兴趣也逐步由家庭转向外部世界。他们希望独立,不再像儿时那样事事听从父母,如果父母过多地干预他们的事,他们则会不高兴,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这种强烈的独立倾向表现不理解,感到悲伤和失望,认为自己为孩子吃了很多苦,而现在孩子翅膀硬了,不需要自己了,于是总是把孩子紧紧抓住不放,事实上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认识到青少年寻求独立的倾向有着积极的意义,问题是做父母的应该如何去进行科学引导。没有认识到这点,仍然按照自己的逻辑来管理孩子那将带来更多的麻烦!作为家长要管理好孩子就必须注意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变化规律,特别是心理,抓住他们内心的动向,正确引导,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合理处理,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答复,为孩子树立榜样!

3、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因素

3.1不同文化背景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有一定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也会不同。不同的家庭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是不一样的。家长的文化程度和教育背景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影响不同。在我国未成年人教育中,应当重视不同家庭背景的文化差异,使他们获得与其家庭相一致的教育,以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文化差异包括地区差异、民族差异等)。

3.2社会变迁影响着未成年人家庭教育

社会变迁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社会风气、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心理、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局部性变化。社会变迁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冲击着家庭教育的理念、方式。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理念,甚至对教育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也是很有影响。现代社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一部分家长由于忽视子女主动探求新事物能力的培养,忽视子女性格和情感的培养,忽视子女的自信心和创造力的培养,忽视子女的劳动能力培养,使一部分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家庭教育已是社会变迁中的突出的社会问题。就当前而言,家庭教育应该与时代同步,掌握教育规律,把孩子培养成合格人才。

3.3社区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社区文化对家庭教育也有很大影响。社区文化是通行于一个社区范围之内的特定的文化现象。包括社区内的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象征等。我国城市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工作性质、经济收入在总体上处于优势地位。与农村青少年的父母比较,城市青少年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相对更全面、自觉和科学,其精力和物质投入也更大。表现在教育方式上就是给子女的温暖多。要求也多,管理也严。在农村,父母虽然“望子成龙”,但囿于自身文化素质和各方面条件限制,他们对子女的教育相对来说主要还是处于一种自发的或自然而然的状态,因此在教育方式大多数维度上的得分低于城市父母。从农村和城市两类社区的文化背景来看,父母角色的认知和分工存在差异。

3.4家庭因素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影响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家庭的生活氛围、父母的品格和文化修养、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的等等诸多方面。父母应该多创造有利因素,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父母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作风民主、和蔼可亲,这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将产生极为有利而深刻的影响,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多示范,少说教。父母乐观、镇定、愉快的情趣对孩子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父母应自觉克制来自各方面的烦恼、伤感和忧郁,控制自己的不良性格,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孩子感到家庭是温馨安全的。另外,家庭中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气氛也应充分考虑其教育的影响。

4、未成年人家庭卫生保健与营养

4.1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

要想对未成年人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必须了解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因素。一是避免家长对未成年人的期望过高,这让孩子的压力过大。二是不要过度对孩子保护,养成孩子的过度依赖心理。三是对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要过多干涉,应该相信孩子自己能够解决好安排好学习和生活。四是避免网络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网络上充满了很多新奇的东西,很多未成年人由于抵制力差过度沉迷于网络世界,家庭在这方面应该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合理应用网络。

4.2未成年人的保健与营养

未成年人正处于心理和生理上的成长期,所以这个时候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的保健与营养很重要。目前很多孩子由于营养过剩或者不均衡造成肥胖症等等。家长应该准备合理的饮食习惯,为孩子合理搭配饮食,避免孩子暴饮暴食或者不吃早餐等不良习惯。

5、结论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性格、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础,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教育中,应该坚持德育与智育相结合,充分考虑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营造愉快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关于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环境的理性思考》,高布权;冯晓琴,2006年01期

成人教育例7

3.强化历史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孟学华

4.新形势下成人教育模式的探讨 陆海琴

5.经典道德认知系统与现代道德教育反思 王群

6.试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探索 王明有

7.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之关系 潘明,庞波

8.网络远程教育VS传统教育 齐剑

9.大学文化的品格追求 吴宗元

10.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评价原则与方法 谭璐

11.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杨琰

12.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道德诉求 朱萍

13.高校教师激励透析 任连娣

14.女大学生管理模式的现状与对策 熊良蓉

15.高校财务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雷平

16.试论成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龚喜林,罗双凤,徐春

17.论诚信档案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 王艳玲

18.民办高职班级矩阵化管理模式初探 李海峰

19.加强和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思考 李品艾

20.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陈泽龙

21.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对策 张淑兰,王万军

22.建设监理人才培养刍议 陈建国

23.高校专升本毕业生就业制约因素及对策 史佩宇

24.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探析 路瑞峰

25.E-learning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教育资源服务探析 容海萍

26.高校图书馆与新型成人教育模式构建 曹雪琦,马小惠

27.谈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服务模式创新 孙安玲

28.试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黄淑娥

29.职业学院成教班主任工作研究 吴建伟,吴光伟

30.论休闲教育与体育教育 刘宏,孟凡强

31.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刍议 刘鹤

32.谈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建设 刘松,刘颖,于情

33.论大学校园文明学风的建设 李海江

34.渗透环境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耿云巧,靖桥

35.发挥校园文化功能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李菊华

36.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入党的影响 周化军

37.论高校教务秘书的职业素养 曾云燕

38.论情感因素的发掘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 李秀红

39.余暇体育对高校学生体质促进作用研究 赵青山,王晓红,张迪,李小平

40.当前企业职工培训问题及对策 韩萍

41.网络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王成礼

42.从高校组织文化建设看专职辅导员的心理保健 周媛媛

43.立足市场需求构建保险职业培训体系 罗向明

44.创新成人教育的几点思考 龚彬

45.职业理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向标 张斌

46.网络时代教育的特征和教师角色重塑 卜文华

47.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成人教师角色创新 李彦

48.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梁社会

49.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实践与思考——河北自学考试与电大教育沟通试点初探 高惠,李刚

50.小学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现状与改革 孙燕

51.大学教师精力投入状况与对策研究 潘恒,何宝海

52.试论高校"两课"教师的必备素质 何朝功

53.教师新课程实施度评析 戴军

54.体育英语教师专业化培训研究 赫蓉蓉

55.塑造教师从小事做起 宋丽萍

56.彰显技术应用能力——浅析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学术漂移"现象 赵峻岩

57.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思政教育研究 颜莉芝

58.高职高专院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设想 李群

59.高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向沟通的策略 金万哲,梁日成,玉险峰

60.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职业道德教育新探 易际培

61.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罗胡英,徐雅玲,王丽君

62.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建构与评价 刘高远

63.不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张勇

64.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初探 邓彦君

65.高职学院创新教育泛议 鲁健生

66.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人才评价调查与实证分析 杩海霞,王鸿喜

67.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孔令桐

68.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探 胡知元

69.设计专业基础素描教学的反思与突破 郭景森

70.日本英语考试新举措及对我国的启示 张航

71.模拟课堂教学在物业管理实务中的应用 朱界春

72.新加坡"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启示 张小菊

7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与师范教育应对策略 王萍,王多明

74.教学过程中有价值问题的研究 王茹

75.论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教学 昌晓莉

76.教学艺术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程广让

77.高等教育实践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罗冬梅

78.高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的优化整合 南秀蓉,陈玉芳,潘淑微

79.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实验课堂教学的尝试 朱红香

80.以实践教学为平台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康华,王广良,张磊

81.提高高校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思考 刘冰

82.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新思路 王晓兰

83.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建构的思考 许均秀,周树清

84.让经典的光辉重新闪耀——关于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经典阅读兴趣的几点思考 陈广士

85.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环境教学中的应用 王建英

86.《财经新闻报道和写作》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全彩宜,王立新

87.优化案例教学的途径及意义 张林

88.浅谈师范美术类学生的审美教育 陈涛

89.现代光学技术在普通物理教学中渗透之研究 田瑞泓

90.网络环境下高职师范生的书法教育 符君健

91.经济类高校数学教育改革之我见 沈大庆

92.大学数学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探讨 胡香兰

93.独立学院《数据库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的探讨 王钟庄,邓伦丹,吴赟婷

94.强化辅导员角色意识培育学生健全人格 刘琰,魏永强

95.多媒体教学在成人体育教育中的应用 王永前,李玉宝

96.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赵春峰,苏爱艳

97.《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覃焕昌,颜锦,陈孟臻,潘大胜

98.高校德育课程设计整合模式新探索 林琳

99.谈平面构成的教学设计 田蓉,武海燕,杨华

100.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 梁士奇

10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改探析 梁萍

102.现代设计&计算机绘图 谭青

103.远程开放教育《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 禹桂枝

104.大学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李香玲

105.面向对象方法及其应用 杨磊,张志军,胡雪梅,孙翠娟

106.高职土建类课程设置的思考 付玉辉,王晓峰

107.高师数学教学改革探讨 肖春梅

108.论英语自主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李雪顺

109.《概率统计》教学刍议 陈萍

110.论成人英语培训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施晓伟

111.大学英语写作中的篇章概念 李地

112.透视英语融合词结构与词义显现 杨丽娜

113.语言磨蚀与成人外语学习 马靖香

114.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应用实证研究 陈玫

115.高校英语精读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 郝志平,董小莉

116.应用信息加工理论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张哲,张艮山,马楠

117.大学英语课堂活力之源——生成性教学 刘倩

118.高职院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研究 贾爱平,王云飞,霍丽娟

1.论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张轶坤

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策略探讨 徐茂

3.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李凤香

4.试论和谐休闲的基本道德规范 钱结海

5.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探析 杨兆兰

6.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田燕飞

7.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交往冲突 刘贵占

8.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现状及评价 童少颖

9."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 王其增

10.成人教育建立"学分银行"的思考 崔铭香,乐传永

11.地方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杨旸

12.高校落实"以人为本"的思考 刘学政

13.制定大学章程若干问题探析 周发强

14.教育行政行为存在问题及对策 黄业育

15.研究生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温晓

16."2+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施泽全

17.发挥高校优势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颜廷兰

18.控制到服务:大学生管理的职能转变 钟贞山,邹立旋

19.论工学结合参与方的利益矛盾与协调 易际培

20.高教成本分担调节机制乏力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张继华

21.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性化管理 李晓

22.构建"主辅双线,三方互动"高职教学管理新模式 何静

23.全日制自考学生旷课现象分析与对策 徐金荣

24.论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 杨凯

25.成人脱产生就业难的成因与对策 李玉玲

26.高校德育如何应对新形势的挑战 陈群英

27.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 王彦勋,任素梅,王华彪

28.人力资源理论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彭志荣

29.围绕市场需求打造合格中职生 姜爱华

30.网络教育在高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与障碍分析 张进超

3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索与建议 苏珊

32.浅论大学生犯罪的预防 余军

33.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胡良人,江华

34.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吴学婷

35.高校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蔺永政

36.在校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及危害研究 杨云

37.高师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 曹杰旺

38.对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再思考 王静

成人教育例8

这些理论集中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推动了世界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启发意义。

 

一、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的哲学理论基础

 

诺尔斯创建了成人教育学,倡导自我导向学习模式,这源于他的亲身阅历和实践以及汲取了约翰·杜威、爱德华·林德曼、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卡尔·罗斯杰等哲学家的思想,诺尔斯说:“我自己的哲学导向是人文主义与实用主义,特别是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哲学思想对我影响尤甚。”[1]

 

1进步主义哲学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许多流派的哲学家或教育学家纷纷提倡以教育作为革新社会的有效工具,其中进步主义哲学对美国成人学习产生了其他任何哲学流派都无法比拟的影响,“尤其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哲学,奠定和系统地阐述了进步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2]

 

杜威大力提倡“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

 

在他看来,学校生活要和社会生活相融合,教育来源于生活融于生活,个人和群体的生活是持续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是相伴个人一生的;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活动应围绕学生需要展开,学生以往的经验应是他们继续学习的资源和优势,学习的关键环节应是解决问题;教师应处于辅助地位,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进步主义哲学认为,教育是改造自我的以往经验;教育是改造社会的工具;教育是通过改造自我达到改造社会的功能。进步主义的教育观,对诺尔斯创建成人教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伊里亚斯?梅里安说:“……诺尔斯(Knowles)、罗杰斯(Rogers)、赫勒(Houla)等主要成人教育理论家的著述无不含有进步主义的思想色彩”。[3]

 

2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

 

人本主义发源于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提倡以人性和人的利益作为判断价值的标准,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性本善,爱和自由的环境能够促进个人成长,能够促进社会发展;人们的所作所为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人的行为虽然受外在环境、外在压力的影响,但是作为完全自由的生物,人的行为归根结底是人们自由意志的体现;

 

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改善个人和社会的生活,对于外界事物,人不仅是被动的反应者,更是行动的创造者;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个人是独一无二的、有价值的,理性、智力、直觉和情感等使人有无限的潜能,使人发展成为完善的人;自我实现是人最内在的本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以需求层次为基础的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所以人本主义者认为自我是真实的个人,自我对于个人最负责任感,人最内在的本质就是实现自我。

 

人本主义的观点,尤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对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的哲学构建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诺尔斯还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华生的行为主义等哲学家思想的影响。不过诺尔斯说他的理论在哲学上处于“中性”的地位,所处环境不同,适用的哲学理论也不同,并宣称不受任何一种理论的限制。

 

二、诺尔斯成人教育思想在哲学上的体现

 

诺尔斯成人教育学习理论是他的成人教育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其详细阐述了关于成人教育的假定,分析了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重新定位了成人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使命、角色定位等问题,对于成人教育的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方式方法等许多方面,提出了真知灼见。在充分吸收哲学、心理学与普通教育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诺尔斯创新了成人教育理论,其中他对成人学习者特征的分析与阐述影响最为深远也最能体现他的哲学思想。诺尔斯坚信不疑地认为,成人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如果成人学习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原因常常是缺乏有效的学习时间和动机不强烈。他把成人学习者和青少年学习者进行比较,认为成人学习者有四个突出特征:

 

1自我概念从依赖型转变为自我指导型

 

学习者从幼年到成年成长的过程,也是自我概念转化的过程。儿童的生活依赖于成人的保护和管理,社会把他们的职责定义为学习者,并以此作为受到奖励或惩罚的依据,因此绝大多数儿童的自我概念是依赖人格。当儿童成长为成人后,自我概念就会出现转化,转变成自我指导型。成人一旦形成这种自我概念,他们的心理需求会迥异于儿童,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出决定、承担后果和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并希望借此得到尊重。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常常忽略儿童和成人自我概念的不同,把成人当成儿童来看待,这就与成人学习者要求自我指导的心理特点不匹配,成人学习者会从心理上反抗和抵制传统的教学模式,致使按照传统方式实施的成人教育常常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成人自我概念的特点,教师应摒弃依赖型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明确学习需要;设定学习目标;确定可以利用的资源;选择最适宜的学习方法;建立有效的结果评价机制等。只有改变我教你学的模式,实施我帮你学的模式,才能使教育与成人的心理发展自然过程更合拍更一致,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诺尔斯指出:“他们学习时有更明确的目的和更强的动机,与反应式学习者相比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也往往记得更牢,用得更好。”[4]

 

2成人经验是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诺尔斯非常重视成人的经验,他认为成人学习就是与以往经验相结合并运用经验的过程。成人的社会化过程已经基本完成,已经积累的经验对继续学习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因此成人教育应该更多地借助他们已有的经验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授成人学习的模式,借助成人经验以实现教学要求。

 

不仅如此,诺尔斯甚至认为成人学习者最实用、最丰富的资源就是经验,在社会中日积月累的经验是他们选择和参加各种学习班的参照,是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基础,围绕这些在生活中积累的独特经验展开进一步学习是成人学习者的最大优势,诺尔斯说:“人们在成长中已经积累许多经验,于己于人都是丰富的学习资源。人们从经验中学习比被动学习收获更多。”[5]他认为对于经验的解释应是成人教育的教学重点,只有让成人已有经验与新经验和新知识相结合,才能使他们的学习效率更高。

 

诺尔斯还认为,经验是成人自我认同的依据,成人常常用亲身经验和经历来界定自我个性,“假如你问他们是什么人,他们说明自己的方式很可能是告诉你他们的职业是什么,他们都在哪里工作过,他们都到哪里旅行过,他们的训练和经验使他们干过什么事情,他们取得了什么成绩等。成人就是他们的经历。”

 

[6]成人的经历是他们更深层次的价值存在,因此成人教育应利用成人学习者的经验,明确学习准备状态,围绕生活问题组织学习,而成人学习者也能够在不同环境中运用他们的经验,用经验引导他们以后的行动。

 

3成人学习与社会角色需要相关

 

诺尔斯认为成人学习与其扮演的社会角色密切相关,成人的学习任务就应该是为了完成一定的社会职责,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学习,这就使得成人学习动机更强烈,更具有针对性。

 

诺尔斯发展了罗伯特·哈威格斯特的“发展任务”理论,“发展任务”指个人在人生的每一阶段必须面对的任务,人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相应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就是每个阶段必须扮演的社会角色。

 

只有完成了当前的发展任务,才能为个体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成人的发展任务受到他们必须面对的社会任务制约。学习者从一个阶段到下一阶段面临的发展任务,就会产生“学习的准备性”,学习的准备性达到高潮就会产生“可教时刻”,诺尔斯称之为“有效学习”,诺尔斯认为成人学习是有效学习。

 

诺尔斯同意哈威格斯特把“成年”分为“成年早期”“中年”“后期成熟”三个主要阶段的观点。成人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需要解决的发展任务不同,社会角色要求不同,相应的学习需求也会不同。

 

成人为了完成特定阶段的发展任务,就需要学习他们想了解和能够理解的东西,这就对成人教育提出了不同于儿童教育的要求。成人教育的教师应针对成人在每个发展阶段不同的学习需求,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安排特定的教学内容和选择灵活的授课方式,使之和成人面临的发展任务相协调,学习者就会乐意学习,学习效果会更好。

 

4成人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诺尔斯认为,成人学习大多数是因为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作要求的提高以及现实生活的变化,学习的目的是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完成目前的发展任务,应对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成人学习是为了能够立即运用知识。诺尔斯指出成人有更强烈的学习目的性,只有在意识到某种学习能够帮助解决某一问题时,学习的动机才会更强烈,他们希望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对于成人来说,教育是一个提高能力以应付生活中面临的问题的过程。”[7]

 

诺尔斯认为成人学习是迫于现实的需要,是应对所处环境中外部压力和承担社会角色的需要,因此成人学习具有自我指导性。他说成人学习者在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会在学习需要、目标、资源、学习策略等方面发挥主体性,形成自我指导学习。他对于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自我指导学习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自我指导学习是成人教育学的目标,是成人教育的主宰性哲学,旨在促使人们意识到他们是自己思想与情感的原创者。”[8]

 

三、关于诺尔斯成人教育哲学思想的评价

 

诺尔斯是构建成人教育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他的著述和理论为他赢得了许多堪称世界第一的声誉,波义尔(P.G.Boyer)评价说,诺尔斯和罗杰斯介绍他们的理论给现代教育家的目的,在于使学习者面对旧式的学习制度仍有所获,进一步了解成人人本主义教育家和儿童人本主义教育家的潜在联合。[9]

 

诺尔斯的著述包含着进步主义的思想色彩,他堪称美国成人教育界典型的进步主义教育家,他将成人学习和传统学校教育区分开来,明确了成人学习和儿童学习的不同特征,提出了自我导向学习模式,颠覆了以往的教师中心论、学科中心论的观点,使成人学习者受到应有的尊重,最大化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这些理论适应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对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的要求,也促使成人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成人学习的特点和要求,重新探寻成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诺尔斯的成人教育思想同时体现着人本主义的观点,他十分重视个人成长和发展,“他关心的是人的发展,深信每个人的价值,坚信只要人们能够得到必要的信息和支持,那么他们就会为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

 

他强调解放人的潜力而不是控制人的行动”。[10]他以成人学习者为主体,以探索成人学习者的独特性作为研究对象,以成人已有经验为宝贵资源,以成人最真实的社会需求和最本真的人生向往为导向,探求成人的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性,为实现他们的人生利益最大化创造条件。

 

尽管诺尔斯对成人教育理论和实践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对他的批评之声一直不绝于耳。诺尔斯过于关注成人个体性问题,忽略了“人从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社会特征,他自己也承认,“我恰好不善于政治活动,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帮助成人个体成为更胜任的实践者创造可能性中去。”

 

成人教育例9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成人教育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传统的信息类成人教育转型已成为其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长期以来,许多高等院校的成人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无法摆脱高等院校固有的传统模式,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综合素质培养问题上,没有做到适应社会化、企业化的需求,教学与应用脱节,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考核模式等缺乏成人高教特色等问题日趋严峻。

 

二、现阶段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相对于我国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在教学上有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整个通信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体现出所有工程知识的系统性问题。学校课程设置分割了工程课程,并未从一个总体系统去设置。第二,信息类专业教育中工程能力与实践缺失。由于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第三,对人才的工程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目前高等院校的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固化,教学管理手段陈旧等,均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应加速对目前教学形式和方案的改革,以达到社会和企业对信息类人才的各种要求。

 

三、信息类专业培养体系的难点与探索

 

开设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学院,并非在课堂上讲授信息基础理论就能符合信息企业人才的要求,其对工程应用能力、综合素质能力都有更高要求。

 

对我院成人教育学院大四下学期学生的通信专业知识调查,样本人数为149人,主要调研专业为通信工程,问卷内容包括历年企业笔试、面试题目,经分析,学院成人教育的教学效果仅停留在基本知识点和名词解释上,对贯穿前后要点的认识深度极为不足。从考查分析实际问题的文档编写能力来看,几乎无人能做出相对规范的文档,这些与信息类企业所需的工程技术人才相去甚远。

 

四、CDIO工程教育体系

 

CDIO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行(operate),CDIO的核心在于根据工程行业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工程设计为导向,以项目训练为载体,重新设置课程和教学模式,重点将个人、社会和系统的制造技术与基本原理相结合,使之适合工程学的所有领域。

 

而成人教育应传承“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4个学习及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变革措施,在现代高等教育中为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实用型信息人才服务,使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培养成为成人教育的最终目标。

 

五、基于CDIO模式的通信工程师培养体系

 

南京邮电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校企合作”的发展战略,将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为:在信息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通信工程技术人才。

 

1.制订“订单式”培养方案。我校成人教育在充分调研通信类企业和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引入CDIO理念重新改革,针对不同信息学科所需的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形成“订单式”的信息类人才培养方案,使毕业生更加贴近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2.培养方案的设计。以江苏省各大部级大学科技园为平台,嵌入CDIO工程教育理论,构建突出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螺旋式实践教学体系。首先,每个实训分三个层次,课内实训模块由基础内容实验层、新技术应用与设计层、综合设计与实践层构成,我院在设计成人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学大纲时,可以借鉴CDIO的思路,将具体课程以项目的形式体现。比如,可将所有项目分为三级:一级项目包含通信类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二级项目涵盖通信类周边相关课程和能力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三级项目解决独立设计参与通信项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最后,要在毕业时设计一个毕业项目,通过后才能说明这个学生的能力满足培养要求。

 

3.项目式教学法的融合。引入基于CDIO模式的项目教学法,整个实训项目从项目论证阶段就要求学生参与,在后期的分析、设计、实施阶段要将学生分组,以竞赛形式参与项目,使学生更早地以项目工程师的思维从系统的高度了解工作流程和实施细节。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教师仅仅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4.建立以项目效果评估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由于成人教育的评估体系不同于常规高等院校,在CDIO模式下的成人教育需要结合项目效果评估和考量学生的能力,因此,我校聘请“甲方”客户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验收,这一考核评价体系会更公正、综合和全面。

 

正确衡量和评估成人教育学院的培养成果,应考虑社会效应、企业效应、应用性和就业性,其考核评价内容应以知识测验为主转向以能力测验为主。

 

六、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人才

 

南京邮电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与通信企业联合共建实践基地,已列入高年级的学分考核。通信IT企业分类细致,运营商(provider)和制造商(producer)各分天下,目前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外包(outsourcing)服务,已经从ITO跨入业务流程外包BPO,呼唤更多的外包服务人才。运营商部分业务也开始分包,制造商将部分集成子软件外包,学院紧密抓住这一时机,与运营商、制造商、优质外包企业合作,不断培养和发掘人才资源,先后与60多个企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企业实习基地,真正将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为成人教育毕业生就业预先铺设通道。

 

基于CDIO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可以解决长期以来高等院校与信息企业之间的“双向瓶颈”问题。“双向瓶颈”的含义是:企业找不到适合的毕业生和毕业生不胜任企业需求。学院通过以下四大措施可以解决。

 

1.假期社会实践。通过组织一些低年级学生参观通信企业,了解实际运营和企业发展方向,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入一些对能力要求不高的部门实习,如营销部门进行推广销售、设计部门实施简单路测和勘察等。

 

2.把实习部分纳入学分考核。学生到了高年级之后,可以选派与学院有合作关系的通信实践基地,参与生产一线的工作或配合实际项目的开发实施,对理论联系实际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3.创办认证培训中心。结合通信行业特色,引进并联合开展CCNA认证中心、华为工程师认证中心、中兴通信学院认证中心等结合实际交换机设备的开通联调测试项目,要求毕业生离校时至少握有三证:学位证、学历证、工程师认证。

 

4.“直销式”培养。通过详细了解常年合作的通信企业的需求,调研该企业对毕业生的开发水平、工程能力要求,指定该企业培养专业人才,有目的地培养毕业生,解决学校要求的就业指标。

 

七、结束语

 

成人教育例10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中央教育科研所;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河南省教委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河南省郑州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3-4269

国内刊号:41-103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成人教育例11

江阴市成人教育协会成立,对推进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城乡居民的素质,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