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编辑技术论文

编辑技术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21 23:30:39

编辑技术论文

编辑技术论文例1

国家标准规定;科技论文的提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技术性论文是工程技术人员为报道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而提交的论文, 这种研究成果主要是应用已有的理论来解决设计、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等具体技术问题而取得的。技术性论文对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力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对于提高研究水平、减少无效劳动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为科技工作者, 只有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 了解编辑出版对文稿质量和规格的要求, 熟悉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 并通过写作实践, 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才能得心应手地写出符合要求的论文。

题名是读者获得关于论文的第一条信息,一定要准确、具体地反映全文内容,切忌笼统。题名应使读者一看即可知其感兴趣的内容, 具有统领全文的作用。初学写作技术性论文者, 大多不太了解论文题名的特征, 致使不少论文题名不符合出版要求。笔者就此谈谈自己在技术性类期刊编辑工作中得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心得。

1 题名的概念

题名是用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1] 这个定义的内涵,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必须反映报告或论文主题的特定内容,包含最重要的主体要素。二是反应报告和内容的语言文字,必须包含最准确的语言要素,合乎语法。三是表达报告和内容的主题要素,必须与最简明最准确的语言要素相结合,形式上完美,合乎逻辑。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科技信息量猛增, 为了便于论文所报道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这一信息系统的收集、储存、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和传播,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各国标准化组织都对论文题名的技术规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如词语和符号的使用, 题名字数的限量等。我国颁布的科技论文题名字数的国家标准是, 题名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要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和公式,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和术语。这20个字是论文的总纲, 需要下工夫斟酌。

2 技术性论文题名的特点

一个好的技术性论文题名, 要具备3 个特点: 明确、正确、准确。

题名要明确, 避免含混空泛。题名语句所表达的意思清楚明白, 并有确切内容。使读者粗略一眼就可找到其感兴趣的内容,即可提起其继续阅读文摘和其全文。反之就失去此目的。这是对学术论文题名的起码要求并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题名要正确, 避免偏颇背题。题名与文章内容有关, 合乎文章内容的要求。这是对学术论文题名的基本要求。题名要准确, 避免过宽或过窄。题名恰如其分地反映文章特定内容,准确而具体地指出论文研究的对象, 并恰当地概括研究的范围、达到的深度等。题名准确, 研究者才可从中获取有效信息。题名尽量不要超过20个字,不要过分追求内容的详细,使次要内容也在反映其中,影响读者阅读的兴趣。

技术性论文题名文字不能太长, 又要概括论文的中心思想。力求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大的信息量, 用最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和明确反映论文的主题。 技术性论文题名还要求庄重严肃,语法结构要合理、专业术语要规范化。

3 题名拟制应避免出现的问题

一是表达的意思不明确, 含混不清。例如:“光伏发电系统优化分析”一文主要是对复合式供电模式进行的设计, 但题名并未反映该内容, 表述不明确, 读者无法从题名中获得该文章的主旨。

二是与文章内容不匹配, 空泛无物。例如:“天然气替代乙炔技术的研究”一文介绍为了尽快取代乙炔, 减少环境污染, 人们正在努力寻找和开发新型焊接气, 介绍了烯烃类品质不高, 提出了天然气替代乙炔的关键技术包括天然气添加剂、天然气件压阀、天然气焊接嘴三项。该文章不但逻辑混乱, 题名和内容之间关联也不紧密。

三是不同层面问题过多, 混淆层次。例如:“供热系统中动力设备的节能问题分析”一文介绍了供热系统中的风机和水泵存在的问题, 调节流量的方法分类和比较, 流量调节技术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 变频节能实例分析等内容。由于内容涉及的问题不在一个层面上, 且无必要的逻辑联系, 显得杂乱无章, 题名也无法概括主题思想。

四是小题大做, 题旨过宽。例如:“热泵技术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个题名可以理解为热泵技术的开发利用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内容, 但原文章主要是想通过对可再生资源与热泵关系的分析以及对热泵低温热能采集方式的论述, 来表明可再生资源是热泵低温热源的主要来源。所以, 题旨过宽, 误导读者。

五是大题小做, 题旨过窄。例如:“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品牌的清洁生产企业”一文由某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撰写, 想说明节约发展和清洁发展是我国啤酒国际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提出切实转变增长方式, 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持续化和常态化, 清洁生产提高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选题很好, 但题大内容小, 没有把握好尺度, 有故意拔高之嫌。

4 题名拟制的文字技巧

4.1 尽量使用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的偏正词组。

拟制题名是要使主题要素和语言要素合乎逻辑规则,或者说用语言文字表达主题信息的结构。技术性论文尽量不用动宾结构做题名。例如“解析链条锅炉分层分行给煤装置”可改为“链条锅炉分层分行给煤装置解析”;“研究一种制取苯乙醛的新方法”可改为“一种苯乙醛制取新方法的研究”。

但是当中心动词带有状语时, 则仍可用动宾结构。例如“用机械共振法测定引力常数G”。另外,“论…8943 .”“谈…8943 .”等形式的题名也可用动宾结构。例如: 试论物流系统的网络模式。

4.2 尽量精练并删去多余的词语。

4.2.1 “分析”“探讨”“研究”等词意义相近, 在题名中出现一次即可。例如:“地下商场冰蓄冷低温送风的分析研究”可改为“地下商场冰蓄冷低温送风的分析”。

4.2.2 “对比”一词往往也包含了“分析”的含义, 此时“分析”可不用[2] 。例如:“两种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性能对比分析”可改为“两种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性能对比”。

4.2.3 “浅析”“初探”“浅谈”等词不适合出现在技术性论文中。例如:“关于风力机异步变浆的初步研究”在文章内容足够深刻的情况下, 可改为“关于风力机异步变浆的研究”。

4.2.4 “关于”“针对”“就”等词使语句累赘, 在不影响表达的情况下, 能不用就不用[3] 。例如:“关于风力机异步变浆的研究”可改为“风力机异步变浆的研究”。

4.2.5 “我”“某”出现在题名中不能表达确切身份, 应该补全。例如:“浅析我省农业生物质能热电联产综合利用”可改成“浅析XX省农业生物质能热电联产综合利用”。

4.3 避免“的”的多用和漏用。

例如:“显热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意思为显热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显热储热材料的性能的研究, 多项定语中的“的”字多用则累赘,原题名改为“显热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更通顺。

例如:“高层建筑变水量供水电气控制系统”定语同中心语界限不清, 不便理解, 应改为“高层建筑变水量供水的电气控制系统”。

4.4 不能苟简[4]。

例如:“空冷散热器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若改为“空冷散热器换热特性的研究”就扩大了题旨, 因此“数值”二字不能省略。

4.5 慎重使用缩略词。

技术性论文大多在行业内传播, 对某行业共知共用的缩略词一般可以使用。但要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或非本行业内的缩略词。如属未公认者,就要在题名中写全称,而不必在其后用括号注明。另外, 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也尽量少用。

4.6 可适当使用副题名。

使用副题名有几种情况: 题名不易简化时, 可用加副题名的办法来减少主题名的字数; 题名语意未尽, 可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的特定内容; 一系列研究工作用几篇论文报道, 或者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 各用不同的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

4.7 尽量使用关键词语和规范词语。

使用论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规范词语, 有助于概括论文的基本思想并减少题名中的词语数量, 还可增加论文的被检次数, 便于论文传播中的摘引和检索, 从而可能增加被引次数。拟制题名时可以假设自己要在文献索引里去查阅与某一工作有关的论文时将会查找的分类或词语, 那些词语很可能就是该文章的关键词语。

参考文献

编辑技术论文例2

近年来,在广播电视行业中谈论最多的就是非线性编辑网络,它可以说是未来一段时间视频技术发展和人们注目的焦点。正是由于它的出现,使得我国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系统在由数字化和网络化过渡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非线性编辑网络集成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和网络的共同优势,有利于提高全台工作效率,所有网上资源实时共享,同时也为编辑人员的艺术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因而受到视频界的普遍关注。我台在去年由大洋公司承建了一个光纤网与以太网双网结构的非编网络,网络由8个有卡工作站组成。为了让技术人员能够进一步认识非线性编辑网络,现在对组建网络中所涉及的一些相关技术进行探讨。

1FibreChannel连接与SCSI连接

通常把FibreChannel简称FC。FC接口是SCSI接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许多方面FC都与传统的SCSI非常类似,它们都是与存储设备的快速接口。然而,FC在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增强了SCSI性能的不足,两者对比如下:

⑴速率与连接距离

FC是一个串行接口,也就是说,在某一瞬时,只传输一个bit,这与SCSI是不同的,SCSI传输信息时是多个bit同时传送的。FC的实际速度为1.06Gband/S二进制下,由于所有数据采用“8b/10b”的编码方式,所以FC有效传输速率为106M/S,而这个速度是FastWideSCSI(20M/S)的五倍,是UltraSCSI接口(40M/S)的二点五倍。使其能应用到对速度需求更高的应用领域,包括视频领域。FC可连接距离达到500米,而SCSI可连接距离仅为30米,不利于网络工程的实施。

⑵可靠性

FC被设计用来支持不间断的热插拔设备。也就是说,在环路中,增加设备时不会影响网络中的数据流。这是SCSI所不能支持的。FC还可用双环来增强性能和可靠性,如果在一个环路上出现故障,另一环路使FC网仍保持畅通。同时,由于使用双环将使环路带宽可达到200MB/S。

⑶容量

FC最多可以连接126个设备,如果每个端口连接9G硬盘,则在单环上存贮网络空间达1TB,而SCSI只能支持16个连接。SCSI不利于网络的扩展。

所以说,在SCSI的基础上,FC为了存贮界带来很多新的性能和可靠性。FC可以支持更多的设备,加上集线器和Switch,FC极大开拓了高速存贮器领域。我们在组建非编网的时候,坚定信念地使用了FC网+以太网的双网结构。

2硬盘容量和数据传输率

对于PAL制的视频数据,如果不压缩,其数据率为20MB/S(720×576×2×25),双通道音频数据率为192KB/S(48×2×2),由此可以计算出在某个压缩比情况下,一定素材量所需要的硬盘空间总和,如某个系统的总的素材量为8小时,在压缩比为4:1时,则总的硬盘空间需要20×3600×8/4=144000MB,即约144GB(由于音频数据相对视频数据很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计)。我们要求的系统存储空间是80小时,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采用了146G硬盘12块,其中1块用来热备份,RAID5校验占用146G,所以实际存储空间为1.46T。

视频网络系统所传输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的,同时,系统要求数据有很好的同步,即每秒严格25帧,因此在编辑回放和采集时,对硬盘的读写速度和网络通道的带宽要求比较苛刻,即要求速度高,而且高速度能够持续稳定。通常,一个非线性编辑系统有两个实时通道,假如系统压缩比为4:1,则该编辑工作站最大占用的带宽为10Mbps。我们要求的是8个有卡工作站,在极限情况下,所有站点同时双通道访问FC,所需FC带宽为80Mbps,而我们采用的FC硬盘陈列提供200Mbps的带宽,完全可以满足高质量素材的实时上载与存储。

3磁盘冗余阵列(RAID)技术

RAID是利用若干台小型硬磁盘驱动器加上控制器按一定的组合条件,而组成的一个大容量、快速响应、高可靠的存储子系统。由于可有多台驱动器并行工作,大大提高了存储容量和数据传输率,而且由于采用了纠错技术,提高了可靠性。硬盘阵列是视频网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硬盘阵列的容量、速度、稳定性往往决定整个网络的性能。而网络中是运用RAID3还是运用RAID5也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在通常情况下,RAID3比较适合大文件类型且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视频编辑、硬盘播出机、大型数据库等;而RAID5适合较小文件的应用,如文字、图片、小型数据库等。

RAID3:是把数据分成多个“块”,按照一定的容错算法,存放在N+1个硬盘上,实际数据占用的有效空间为N个硬盘的空间总和,而第N+1个硬盘上存储的数据是校验容错信息,当这N个硬盘中的其中一个硬盘出现故障时,从其它N+1个硬盘中的数据也可以恢复原始数据,这样,仅使用这N个硬盘也可以带伤继续工作(如采集和回放素材),当更换一个新硬盘后,系统可以重新恢复完整的校验容错信息。但是,当由于在一个硬盘阵列中,多于一个硬盘同时出现故障率的几率很小,所以一般情况下,使用RAID3,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RAID5:RAID5和RAID3的原理非常类似,硬盘的有效使用空间也是一样的,但是它将校验容错信息分散存储在N+1个硬盘上,所以它的安全性要比RAID3要好一些。

而我们考虑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我们选用了RAID5方式。

4FibreChannel网络及管理软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FibreChannel指光纤通道,并不是仅指光纤光缆。FC不仅试图解决计算机和各种外设(RAID系统等)间的数据传送速度问题,也解决网络间数据传送速度问题。FC的目标是在一定的时间和距离范围内保持高的带宽传输。

FibreChannel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共享硬盘阵列的文件和目录信息对网络中所有工作站保持一致,即某个工作站对共享硬盘阵列的文字写入和删除,必须在其他工作站得到及时反映,否则,便失去共享的意义。另外,管理软件也被用来管理共享信息的读写权限控制和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平台。目前,国内一些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开发商,主要采用了两种FibreChannel管理软件:Transoft公司的FibreNET和Mercury公司的SANergy。

FibreNET是一种基于共享硬盘卷一级权限控制的管理软件,即在同一时刻,某个共享逻辑卷只能被网络中一个工作站拥有写权限,其他工作站对该卷只读,通过软件切换可实现逻辑卷写权限转移到其他工作站,当一个工作站在其拥有写权限的卷中写入或删除文件时,其他工作站需经过手动或自动定时刷新操作,才可保证文件和目录信息的同步。

SANergy是一种基于共享硬盘中文件一级权限控制的管理软件,即在同一时刻,多个工作站可以往同一个逻辑卷中进行写操作,但同一个文件在同一时刻只能被一个工作站修改,其他工作站对该文件只读。当一个工作站向某个卷中写入或删除文件时,其他工作站会自动同步整个卷的文件和目录信息。使用SANergy的优点是,工作站不用切换卷的写权限,不用进行刷新操作便可同步所有共享硬盘的文件和目录信息。但使用SANergy管理软件要求系统必须是双网结构,即FC网和以太网并存的网络。我们在网络实施的过程中,采用了后一种网管软件。

5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

⑴机的安全性

指网络中工作站点的安全性。一方面,主机本身的稳定性以及与各种板卡使用的兼容性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对此在主机或主板的选型方面会进行很严格和长时间的测试;另一方面,工作站点软件的稳定性,包括各个非线性公司自主开发的编辑软件和网络管理软件,在使用网络功能,如网络文件传输和调用网络素材时,会形成站点安全性的隐患,因此,在软件设计时,需充分考虑网络突发异常的应急处理。再次,考虑网络攻击的避免,采用norton公司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避免工作站遭受攻击。我们选用了大洋公司基于DigisuiteLE板卡的DY3000LE

⑵共享硬盘的安全性

共享素材硬盘是FC网络的核心,共享硬盘的损坏意味着音视频素材的丢失。与共享硬盘阵列安全性相关的因素有阵列的容错功能、阵列控制器的质量、硬盘的质量以及阵列的设计工艺包括电源、风扇、机箱工艺、防震特性等。目前许多硬盘阵列提供备份部件,如备份电源、备份风扇等。在选择硬盘阵列时,需根据其应用场合和资金预算进行综合考虑,如在节目制作网络中,其系统对硬盘的速度、容量要求比较高,可考虑使用非容错硬盘阵列,而在节目播出网络中,考虑更多的是安全性,所以通常会考虑使用容错硬盘阵列。

⑶服务器的数据安全

服务器负责的是网络系统的管理,包括素材、节目、栏目、操作人员权限、生产、文稿等管理以及高压缩比素材存储,所有的数据库都存放在服务器上,所以一旦服务器崩溃,整个系统的管理信息将会丢失。所以,服务器必须选用高性能名牌产品。在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系统中,利用windowsadvancedserver,采用服务器cluster方案。

⑷播出的安全

播出在电视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播出的安全性。通过如下的一些措施可以使得播出的安全性得到一定的保障。

把播出系统和编辑制作系统分开,尽量降低制作系统对播出系统的影响。

使用RAID5容错硬盘阵列,提高硬盘的安全性。

使用专业的工控机箱,使得系统的抗震性和散热性得到改善。

采用双机备份方法。使用两台播出机同步播出,或由备播机监控主播机的播出状况,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为备份播出。

编辑技术论文例3

工匠精神的灵魂是匠人专注、追求完美的造物品质,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行业精品,编辑的工匠精神是编辑对期刊、论文、网站等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其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7]。中国古代师傅带徒弟成就了大批技艺精湛的工匠,造就了中国古代文明;近代德国在高端制造业追求卓越成为他们在国际竞争协作体系中的最佳落脚点[1]。编辑工匠精神包括编辑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实质内涵就是的质量,包括学术质量与编排印刷质量。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卫生、航空航天均进入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精准成为科技工作者与科研产品的最基本要求。科技期刊供科技成果交流与发表,科技期刊及其编辑则成为科研人员、科研活动、产业、产品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桥梁与纽带。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就是精准、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将品质努力提高到99.99%236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3)www.cjstp.cn乃至更高。在追求完美品质的道路上要不惜时间和精力,保证态度严肃谨慎,工作细致周全,注重细节,确保每篇论文、每期刊物的质量;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耐心、专注、持之以恒,坚决保证对品质高标准、严要求[7]。

1.3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应因人而异

编辑的工作就是服务,为作者、读者及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服务。对于工匠精神,不同的编辑人员应有所区别。所有编辑需尽快完成当代编辑角色的科学定位与转换,要从日常化、程序化、简单化向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转换。新入职编辑要求具有编辑的基本素质,包括精神伦理与编辑实务技能,即应加强培养工匠精神和职业伦理,学习先进技术,掌握过硬技能,开拓理论视野,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编辑[10]。编辑的基本素质是要在忠实于原文、原作者的基础上规范论文,但这并不表明编辑对投稿论文学术质量无所作为。期刊征稿简则上往往会注明编辑有权对论文进行必要的修改。编辑要对论文的政治性、学术性、规范性等把关,所以不要把编辑工作看作为认识字、坐得住、对对红的简单工作。一个好的编辑应该首先努力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成长为一名专家型的编辑,以便真正做好编务、办好期刊。对于老编辑而言,其业务熟练、动作规范,但倘若就此满足,工作中老一套地看稿、改稿、编排、审定、付印,久而久之会感觉迟钝,思维衰退。编辑手法一旦成了“一定之规”,编辑就会变为“编辑匠”。瓦匠、木匠、铁匠之所以称为匠,是基于他们所掌握手艺的熟练程度而言,是尊重的称谓;可是“编辑匠”一词却略有贬意。顾名思义,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就是“编”和“辑”,是各类文稿的“加工者”和“把关人”[11]。我国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差不多”的思维要不得,同样,编辑工作需要投入编辑的智力劳动,来不得半点得过且过。科技期刊发表报道的是最新科研成果,一般与纯文字、文学类论文差异明显,高新是论文的特点,快速、及时、精准是发表的基本要求,科技期刊是学术交流的载体,编辑则是桥梁。科技期刊编辑除应该具备一般编辑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该怀有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新老编辑,都需要重新认识新时期发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在编辑实务中踏实践行工匠精神,办好期刊,努力为读者与作者提供优质服务。

2.1职业精神的培养

2.1.1基本工匠素质

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还是一种精神品质[9],新时期需要构建良好的编辑职业精神[12]。德国制造质量的蜕变是基于“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日本制造打开欧美和全球市场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实施的“质量救国”战略[9],均以工匠精神为主旨。新时期编辑首先应该具有工匠精神,同时具有工匠技能。培养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人才培养与社会生存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才能力与品质的需要[8]。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因此,编辑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审查论文,就是鉴别作者实验研究、思维成果以及科研价值,对审稿通过的论文给予进一步加工,使其更完善。促使这些成果实现社会价值,同时也实现编辑的自身价值。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定的每年72学时业务学习就是非常必要的业务培训,值得坚持并强制要求,基层单位则要从编辑参加学习的时间、经费等方面予以全面支持与保障。

老编辑虽然编辑业务熟练,但往往会有经验主义、见怪不怪等马虎思想;新入职的年轻编辑思想活跃,精力充沛,但往往需要培养耐心与细心;而近年来有许多从科研教学岗位转入编辑岗位的人员,他们具有科研教学的经验,有写作、的体验,多数遇到过退稿、退改,或曾收到审稿专家与编辑的大段意见与建议,或曾数次投稿,数次退稿或退改,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有利于做好编辑工作。无论哪一类编辑人员,都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为学术发展服务的思想。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编辑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文字处理软件、计算机自动校对系统、文字复制率检测系统、参考文献编校系统等极大地便利了编辑工作,然而编辑才是主体。针对近年来的学风浮躁,在倡导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需重视并强化编辑的主观因素,充分调动与发挥编辑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工匠精神,对投稿论文精益求精,对有创新的论文成果予以呵护并加快发表,而对粗制滥造的论文果断说不,叫停快餐式论文,维护学术发表的科学准确与公平公正。现代通信技术发达,编辑人员都能够较熟练地应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与资源,编辑学会、协会、各编辑部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问题讨论,引导编辑树立正确的观念,弘扬正能量。

2.1.3奉献精神

新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搞教学科研的不如搞房地产的”“做编辑的不如搞科研的”现象,编辑实际收入与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置身于如此商品化的社会环境中,除加强编辑培训、管理与考核以外,有关部门宜适当考虑采取措施调动编辑积极性,让编辑生活得体面、有尊严,让编辑有健康的竞争环境,有相对平等的权利获得奖励、职称晋升的机会,把科技期刊编辑归类为科研教学队伍的一部分[5],鼓励编辑开展编辑业务学术研究与交流,不定期为编辑提供参加国内外学术合作研究与交流的机会。让面对“白卷青灯”的编辑不再有为他人作嫁衣、社会地位低人一等的感觉,以使编辑积极主动地学习业务,踏实工作,践行工匠精神。应倡导编辑向先进人物学习,保持高风亮节,不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不为名利所动,应正确对待并处理好地位与待遇偏低等问题,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办好期刊,发扬敬业精神及无私奉献精神,为教学科研、作者及广大读者服务[13]。

2.2职业技能的培养

2.2.1策划能力

编辑传统的“编”与“辑”的功能已经远远不够,信息化时代要求编辑转变职能。新时代编辑应首先做个优秀“策划人”,策划深化报道主题,强化舆论导向。不仅要具备传统的质量意识、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还要具备并确立策划意识、导向意识、创新意识、超前意识、时效意识、价值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品牌意识等现代意识。编辑现代意识的核心是策划意识、超前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包括掌握现代化的传媒技术,努力放大“原创”元素[11]。编辑应该是一个出版潮人,不仅要运用传统纸质出版,还要结合多媒体、微传播,提供出版“后服务”,如知识板块凝练、专业目标精华推送。可在纸质出版物基础上,建设维护好网站。网站除设立作者注册、投稿、专家审稿、编辑办公等模块,目前多数期刊网站还提供在线发表、优先线上发表、过刊论文开放获取等,但还需要编辑对已模块化、对某专业领域论文成果集成,接受或邀请业内专家综合述评,提供板块式推介服务;建立专业领域作者、学者数据库,有选择、有目标地开展微网推送等创新。这样,在传播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扩大期刊的影响力。科技期刊编辑能力培养需要编辑了解国际科技前沿,这就要求编辑必须具备较强的外文文献阅读能力,随时了解所在学科领域的学术动态与进展,一方面提高自身栏目编辑的理解与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必要时将最新进展推送给作者群,策划栏目或主题,以便于把刊物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所以,新时代呼唤编辑准确定位,转换角色,尽快成为具备策划力和工匠精神的现代编辑。

2.2.2前瞻能力

近些年来,人们追求“短平快”的即时利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导致产品品质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往往就是缺乏工匠精神。科技期刊编辑不仅仅要熟悉编辑业务,还应该是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13-14],以适应策划选题及审稿编辑之需。新进编辑必须具有相关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老编辑要努力学习,争取机会进修。撰写与配发论文编者按语、论文导读或本期导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有利于推介论文,发挥期刊的导向作用,也是对编辑的组织与综合能力的考验,更是提高编辑学科专业水平及写作能力的良策[15]。科技论文质量差常因为缺乏有效实验重复,实验仅做一次或一个周期就撰文投稿。科研论文坚持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作者从实验设计到论文投稿,均需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人们常说科技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设计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即通过优秀的实验设计及精密的实验,最终总结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规律与问题,从而形成论文。编辑在策划、组稿、初审程序中,应当按照工匠精神的精髓要求,为作者的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论文撰写与投稿等开展全程服务指导。近年来,在《西北林学院学报》编辑过程中,先后发生多起论文终审通过,安排刊期后,发现主要内容已经发表或发表前作者撤稿的现象。究其原因,多是由于个别学生作者担心退稿或投稿命中率低,不从论文质量源头完善,而是一稿多投,或等不及审稿而转投较低影响因子的期刊。如果编辑不具备工匠精神,类似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将会造成重复发表,后果难以弥补。可见,科技期刊编辑过程一方面要加强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另一方面要广泛培养编辑发现问题的前瞻力,防患于未然。鉴于此,《西北林学院学报》编辑部针对大学生、研究生开展科技论文写作系列讲座或报告,如论文的规范性投稿、优秀论文述评、论文编校案例分析、实验研究与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学术不端行为案例分析,受到了有关师生好评,同时发挥了编辑的特长,促进了编校工作。因此,编辑部或期刊社可以单独或与研究生院、教务处、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合作举办“学生与工匠精神”的征文比赛或演讲活动,或在学报网站编读园地举办“作者与工匠精神”类似的征文或讨论,以提高作者、特别是学生作者的品质意识。编辑可以将本刊或国际顶级行业刊物的优秀论文作为样板,解剖分析,或开展本刊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与奖励,以身边的优秀作者、优秀论文为示范,塑造作者及编辑的工匠精神。

2.2.3求实能力

编辑实务包括策划、组稿、初审、外审、退修、终审、编辑排版、校对、发表等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编辑努力践行工匠精神。编辑过程中,不但要按照期刊格式规范论文,增补缺项,如参考文献缺项(缺卷、缺期、页码不全),还要纠正论文中的学术概念、计算数据的表达分析、语言等问题。《西北林学院学报》编辑过程及对林学类期刊审稿中经常发现,存在作者学术概念不清楚问题。如不定芽与腋芽、消毒与灭菌等概念混淆,多样本比较分析不用多重比较,而用t测验两两比较等方法学问题;有些作者写作语言欠规范,如:两个地区某实验结果分析,作者表述为“某地与某地差异显著”,实际应该为“某地与某地的某种实验结果差异显著”;“将直径小于2~5mm的根定义为细根”应表述为“将直径小于2mm的根定义为细根”,“截至目前为止”宜简化为“截至目前”,将“类型划分时遵循如下几个原则。”宜简化为“类型划分原则:”,“播种前用蒸馏水浸种24h,浸种结束后开始播种”宜简化为“用蒸馏水浸种24h后播种”。可见,编辑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论文格式规范化,也需要编辑补正学术问题、简化语言表达。可以通过行业学会的学术交流,编辑部内部的交流,编辑个人在编辑实践中的总结积累等方式,提高编辑在论文编辑过程中的业务能力。

看起来校对似乎与编辑的工匠精神关系并不大,其实,对校对工作马马虎虎也是编辑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会导致出版质量问题。现在许多学报无专职校对人员,责任编辑亦是责任校对。科技论文常有复杂的公式图表、较多的数据,在编排过程中难免出现错排漏排[16]。因此,必须培养编辑一丝不苟、认真严肃地做好校对工作的能力,把纵然微小的错误消灭在校对过程之中。校对工作无小事,再细致也不过分,要把工匠精神体现在校对中。《西北林学院学报》为了强化编辑校对,同时采取请作者对编修稿word文档与清样pdf稿两次校对,即使无修改,也要求作者回复编辑部,这样,常会发现编辑或作者自己不能够发现的学术或表达问题,从而尽早完善或改正,也给编辑和作者一些警示。

2.2.5疑难问题处理能力

1)“人情稿”处理能力每一名编辑都具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领导、老师、同学、同事、学生及朋友,因为毕业、职称评审、项目验收、年度考核等需要,少不了托人情、找关系[14]。编辑必须坚持“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一视同仁地处理名家约稿或自然来稿,正确处理“人情稿”“关系稿”,对达不到学术标准的坚决退稿,对学术质量好但写作欠规范、表达分析不到位的坚决退修,直至达到发表要求。若依人情发表质量不尽如人意的来稿就是编辑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是对作者的不负责任,同时损害了读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刊物与编辑自己的信誉。2)编辑情绪控制力编辑在初审与编修校对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耐心。对于投稿论文的学术质量把关应以审稿专家意见为主,对与自己学术观点有异的稿件,应注重听取审稿专家的意见并咨询作者;对于语言表达与写作格式欠规范的论文,要耐心向作者指出。鉴于期刊范围、版面数等局限,大多数期刊只能发表优秀投稿,有许多稿件未能采用,而这些作者心态往往不同。一些熟人可能由于稿件或推荐的稿件未被采用,对编辑产生不满;有些年轻作者投稿的劣质论文一旦被拒稿,往往产生偏激情绪,甚至过激言语相向。《西北林学院学报》曾有论文退修总次数超过10次的例子,有时候极个别作者的写作水平有限、态度不认真,个别学生作者不通过导师与其他署名作者的审阅修改草率提交系统,编排定稿付印前作者撤稿,刚提交印刷作者来电请求修改,面对此类情况,编辑的情绪控制力则尤为重要。多次退修,还达不到发表要求的必须再次退修。编辑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严谨求实,对作者的不理解大可不必解释,时间会证明编辑人员是为了保障与期刊的质量,也是为了爱护与保护作者及读者。因此,必须培养与树立科技期刊编辑宽广的胸怀,提高编辑的情绪控制力。《西北林学院学报》编审中,采用初审退修、专家审稿后退修、作者修改稿退修、后退修等环节,多次退修只为保障的质量。

编辑技术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6-0042-03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training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experienced by editors of sci-tech journals and proposed a training mode for the editors with different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 As an important promotion for career development, current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sci-tech journal editors can be concluded as lack of speciality, practice and individuation. With the increase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young editors in sci-tech journals,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guide them for right occupation morality and value conception, and to cultivate them for self-realization, as well as for positive suppl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ditorial staff.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ay to provide valuabl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editors by considering their specialized backgrounds an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This paper also designs education plan for different stages in care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Training mode Sci-tech journal Professional quality

职业培训和交流是科技期刊编辑提高自身素质[1-2]和编辑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的编辑培训方式比较单调,各类培训班通常以讲授、讨论等形式进行,缺乏必要的编辑实例操作、深化培养编辑的专业背景等比较科学的培训方法,培训过程中往往忽视编辑的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由于培训形式单调,忽视科技期刊编辑的年龄、心理特征和编辑素养等[3-5],使培训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科技期刊编辑部对编辑人员进行培训的评估并未完全科学化和社会化。编辑部和其上级部门对编辑培训考评的管理制度只是规定[6]:编辑培训部门通过课时来评定编辑的学习情况,只是作为编辑证书年审的依据。期刊编辑部应提升相关培训在提高编辑素质中的地位,结合编辑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7],把培训与编辑的晋升和任职有机地绑定在一起,使培训工作成为期刊编辑部和编辑的切实需要。

从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培训教育的现状来看,有两方面问题亟待解决。

1.1 科技期刊的编辑培训教育缺乏个性化和系统性

科技期刊编辑行业有其特殊性,案头工作多于交流,很多培训可能只是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培训机构的一纸通知或网上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也不连续,再加上编辑部内部的安排和资源的限制,不是每个编辑都有连续的培训机会。这种时断时续的职业培训,可能对编辑的职业素养并无太大的提高,加上有些培训内容大同小异,就是为了得到相应的培训课时学分,更失去了培训的本质。因此,科技期刊编辑部和编辑应有选择地进行相对连续和对自己有启迪的培训。当前,期刊编辑培训侧重于知识介绍,主要是对当前期刊的发展形势、政策法规、编校知识理论等的论述[8],侧重于提高期刊编辑能力的培训却很少。这些培训内容不能完全满足编辑的发展需求,不能有效地促进期刊编辑业务水平的提高。

1.2 科技期刊编辑培训过程中的专业性不够

科技期刊编辑培训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科技期刊的独特性,科技期刊编辑接触的主要是科技论文,编辑不仅要熟识期刊编校规范,还必须了解和洞悉相关专业的进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论文所要表述的涵义,在编校阶段同作者沟通时,才能更好地根据作者意图优化稿件。科技期刊编辑对相关专业的熟识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其赢得作者的尊重,形成自己的编辑风格,进而提高刊物质量。但现在编辑培训的内容,基本都是编校规范、编辑部先进经验或科技期刊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基本不涉及专业知识,这对编辑的成长并不利。因此,应该加强对科技期刊编辑的学科专业知识培训。

2 具有专业背景的科技期刊编辑培训模式

2.1 具有专业背景的科技期刊编辑培训模式

基于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需要和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针对有专业背景的期刊编辑分培训模式(如图1)。根据该模式,科技期刊可以制定符合编辑自身特点与专业背景的培训计划,帮助编辑有效提升个人编辑素养[9]。

具有专业背景的期刊编辑培训模式分为培训教育积累期(实习编辑、编辑)、编辑素养培养期(编辑、副编审)和编辑素质推动期(副编审、编审)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培训内容和重点不完全相同。

2.2.1 编辑培训教育积累期的培训内容

期刊编辑培训教育积累期应对编辑职业生涯初期,培训主要面向刚参加工作的实习编辑和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编辑。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提升期刊编辑敏锐的政治性、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精神,科技期刊编辑的编辑加工技能和数字出版知识,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研究有关出版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学习,网络传播理念、大数据、网站运营、微信营销、期刊群运作、数字印刷等方面的知识。从科技期刊编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国家标准、业务规范、一般常识直至语法、修辞、逻辑、遣词造句、错别字、标点符号。为了让年轻编辑更好地了解期刊所属专业领域的发展,培训教育应结合编辑自身的专业特点,开设针对编辑职业发展的专业概览或专业导航课程,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其实,科技期刊编辑培训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各期刊涉及专业对科技期刊进行学科分类,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编辑进行相关专业知识普及。专家的培训讲座不需要专深,应侧重于让编辑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使编辑在接触相关稿件时能心中有数。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为例,论文主要涉及测绘领域,如大地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图像处理、国土资源与土地利用规划等专业方面的论文。因此,编辑部在选择编辑时充分考虑了论文所涉专业的分散性,英语、大地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城镇建设等支柱专业的编辑各招了一名。事后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编辑可以很好地负责自己所属专业的稿件,并与其他编辑交流心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身专业学习的积累,再加上编辑部定期邀请测绘专业的专家与编辑座谈,邀请审稿专家与编辑交流沟通,以及编辑攻读学位进一步深造等,现在《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编辑基本熟知测绘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校内各重大项目组的研究情况和进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期刊的稿件数量和质量,也使期刊本身的质量有较大提升。

编辑职业素质培育期的培训主要面向副编审和编辑,强调编辑学研究能力和编辑职业素养的提升。这一阶段的培训教育包括:协助主编开展工作,做好编委会沟通和联络工作,加强各编委重点稿件约稿和审稿工作,提升期刊文章的学术水平。在杂志社总体要求和授权下,负责编辑部运营管理工作,负责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工作,特别是要提升在同类期刊中的相对位置;做好编辑团队建设工作,带领编辑团队,策划本学科领域重点和热点专题文章,提高期刊文章学术质量;负责对学术文章初审、出版质量把关工作,完成年度出版任务;配合杂志社领导,做好国际交流等工作;营销推广力的培养;编辑自身专业的深造。

这一阶段是编辑素养提升的重要时期。培训应结合社会需求,构建供需联动的内容体系。同时根据编辑的特点和新媒体对编辑的影响,及时而适当地调整培训课程,使其更加适应编辑的需求,紧跟时展步伐[10]。要拓展编辑学理论培训,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升编辑的实践能力。

编辑素养推动期的培训主要面向副编审和编审。这一时期的职业培训包括:加强各编委重点稿件约稿和审稿工作,提升期刊文章的学术水平;负责编辑部运营管理工作,负责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工作;做好编辑团队建设工作,提高期刊文章学术质量;负责对学术文章终审、出版质量把关工作;全面解读国内和国外主要期刊的评价体系,运用新思路、新方法提升期刊品质及内涵,拓展期刊生存发展空间,促进期刊向品质化、专业化、数字化、集团化、网络化、国际化模式转变[11-12]。

这一阶段培训教育侧重于对国家期刊政策法规、期刊发展策略、期刊编辑部发展方向等的共同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编辑应深入思考学术期刊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分析国内外先进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数字出版与经营、办刊模式与机制、办刊能力与发展趋势等,学习其先进的办刊理念和成功实践。并能与期刊所属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实时互动,在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同时,及时把握期刊论文未来的热点和研究重点。科技期刊要积极应对数字化的挑战,通过加快期刊出版和传播的数字化、国际化步伐,全面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13]。

3 结 语

针对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培训教育个性化、专业性、系统性缺失的问题,本文结合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背景特点,构建了符合编辑职业生涯不同阶段需求的培训模式。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培训教育应成为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对编辑进行职业培训指导,不仅有助于编辑提高业务技能和编辑素养,更重要的是引导编辑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把自身素质的提升与期刊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注 释

[1]接雅俐,郭立锦.学报编辑培养策略研究:明确职业定位,提升专业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6):956-958

[2]国荣,胡爱玲,邱芬,等.新时期高校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职业定位与素质培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3):548-550

[3]郑丽娥.浅谈科技期刊技术编辑的素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6):878-879

[4]章燕.医学编辑加强自身修养的几点思考[J].编辑学报,2012,24(S1):91-92

[5]郭长寿.观看体育赛事是体育科技期刊编辑提高业务水平的战略路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1):150-152

[6]蒋永华.回归杂家:就“学报编辑学者化”与杨焕章先生商榷[J].学术界,2015(5):146-155

[7]杨恬.高校学报编辑的内涵与外延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6):67-71

[8][11]游俊,胡小洋.“编辑学者化”的实质及现实可行性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3):340-343

[9]陈卉.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的转型:全国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综述[J].新闻前哨,2013(9):23-24

编辑技术论文例5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发展,传统的传播领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多种多样的传播技术正在广泛传播,对编辑记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编辑记者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自我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并且合理利用自己储备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具备高素质能力,有效利用自己身边的网络、计算机等现代高科技设备和技术。本文对在数字时代编辑记者技术素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一)思想道德素质

编辑记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自己和所在单位的发展,还关系到出版新闻的社会舆论导向、普通大众心理导向、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编辑记者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自己的社会主义立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提升自己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强化自己的政治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能力,通过各种学习和培训提升自己的政治水准。编辑记者在进行工作时要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传播社会主义思想,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编辑记者还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服务观念,广泛宣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普水平,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二)职业道德素质

编辑记者在工作过程中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职业道德,以职业道德为自己的工作准则和行为规范,在长期的实践中注意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处理好与社会各界之间的关系。编辑记者在工作中要自觉抵制住诱惑,不受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让自己的工作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利益。信息时代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这要求编辑记者工作作风求真务实、严谨精细,在经过大量细致、严密的工作之后,甄选出其中有用的信息资源,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放过其中的任何一点有用信息。编辑记者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理想,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情,不会在工作中产生懈怠的情绪,错过其中的有效信息。

(三)理论知识素质

数字时代的到来对编辑记者的工作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这需要编辑记者具有更加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素质,应提升自己的新闻理论素质。为了适应数字时代,编辑记者必须不断进行培训和学习,增强自我学习意识,完善自己所掌握的新闻理论知识结构,了解掌握新闻发展史、新闻学概论、传播学等理论知识,熟练应用策划、摄影、录音、剪辑、制作、版面设计等相关专业技能,增强自己的理论素质和技能掌握。编辑记者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自主学习各方面的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到最新的自然科学发展动态,丰富自己的采编思路,让自己的采编质量变得更高,获得更好的采编文章。

(一)采访技术

作为一名编辑记者,采访技术是其必备的专业技术素养之一,编辑记者通过采访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源,截取其中对自己有利用价值的信息。编辑记者应该以自己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和特殊开放的视角为基础,发挥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设计多样化的采访问题,根据受采访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采访问题。在采访时,编辑记者应采取开放式的问句,让受采访者有一定的回答空间,避免出现回答封闭的情况,问题应该是受众所关心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应避免出现过度关于隐私问题的出现。

(二)策划技术

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众由原来的被动接受信息变成了主动获取信息,他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并且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编辑记者必须积极适应这一变化,有效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突破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精心策划新闻报道,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多样化的深入报道,满足受众的各种需求。

(三)摄影技术

编辑记者可以通过摄影技术及时捕捉到现场的第一手素材,记录下当时发生的真实场景,通过照片和视频片段增强新闻报道的直观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受众更容易接受新闻报道。所以编辑记者应该增强自己的摄影技术,提高自己的视觉化创作思维能力,掌握在不同场合的不同摄影技巧和摄影方法,用自己独特的角度和视角组合所收集到的素材,再配以真实的文字报道和声音报道,增强新闻报道的可阅读性,激起受众的好奇心理。

(四)计算机操作技术

在这个数字时代,传统的采写编辑方法已经不适应了,大部分编辑记者的采写编辑工作需要依赖与电子计算机,所以编辑记者应该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不仅如此,编辑记者可能会在野外操作计算机,所以应该对计算机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掌握一部分简单故障排除技术,如病毒查杀,操作系统的重装,被破坏应用程序的修复等,不影响自己计算机的正常使用,避免妨碍正常的工作。

(五)专业外语能力

编辑记者应该合理利用现在的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查询相关英语资料,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阅读书写能力,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采访、写作报道、书面邮件等,在第一时间收集到独家资料,为受众提供准确无误的新闻报道。

结论

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从多方面要求新闻编辑记者的素质和能力技术,编辑记者只有不断进行学习和参加培训,才能适应大时代的变化。编辑记者应该合理利用自己储备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效利用自己身边的网络、计算机等现代高科技设备和技术,完善自己的采访技术、摄影技术、计算机操作能力、专业外语能力的能力等技术素养,争取成为一名多样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璐;数字时代影像文化的转型[J];传媒观察,2009(09).

[2] 文然;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优势与挑战[J];青年记者,2009(03).

[3] 安静;新闻摄影在数字时代的突围J];编辑之友,2010(S1)

[4] 郑瀚;论数字时代出版业编辑角色的转变[J];现代商贸工业,2010(07)

编辑技术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2-0041-06

The Rational Refle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Integration: What’s the Editor?

Wu Ping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430070)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trospect of the studies on editing in 2016, the reflection and elaboration have been made on edit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integration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the edit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integration, the editors are those who have clear editing ideas, who have the spirit of creation and craftsman, who are the essential human resources in digital publication, who are the practitioners of publishing theories, who promote their own development through strengthening teaching practices and accumulating vivid cases, and who have created the history of publication.

[Key words] Media integration Rational reflection Editing Retrospect of the study

“互联网+”如火如荼地发展让传统出版业和出版业中的编辑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有线网、移动网络三网融合,出版业态多样化,电子出版方兴未艾,自出版直接登场。“有数据显示,在Kindle上排行前100名的畅销书中,有28种是作家以自出版模式出版的;排行前50名的图书中,也有11种采用自出版模式”[1],技术对传统出版行业进行了彻底革命。既然如此,还需要编辑吗?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到底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如果需要、存在合理,又该如何发挥好编辑的作用?过去的2016年让诸多出版人心存疑惑。

阅读不灭编辑就不会消失。《互联网环境下编辑的价值思考》[2]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这一观点,自出版无法取代传统出版和编辑的作用,且将更加凸显“好编辑”的价值。它否定了技术派所持的“传统出版没有未来,编辑终究要被技术和机器替代”的观点。其中提到的“好编辑”一词意蕴深远。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是什么?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编辑思想是编辑工作的明确指引,清晰而鲜明的意识、理念在出版物的生产过程、热菪问缴系募中体现即编辑思想。并非所有编辑都有编辑思想,有人在编辑岗位上工作一辈子,平庸无为,得过且过,理念浅薄,难得建树。但优秀、杰出的编辑一定是有编辑思想的人,为达到目标付出的智慧、心血与顽强精神凝聚于出版物中。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编辑思想研究被大家所重视,并成为2016年的热点之一。

的编辑实践活动多集中在他的青年时代,编辑思想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过去有零散文章对此予以关照,但明显缺乏系统性、专业性。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李文邦的《青年编辑实践与编辑思想研究(1918―1927)》[3]。作为编辑思想专题研究著作,它较之以往的论文更具系统性、深刻性与专业性。该书是对青年编辑思想的全面总结,具有史料积累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除此之外,《青年编辑思想模式及其现代价值研究》[4]系思想研究专项之“青年编辑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它从同志创办《湘江评论》《政治周刊》等编辑活动入手,概括其思想内涵,建构青年编辑思想模式,对现代编辑出版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备鲜明编辑思想的人有许多共同特征,他们以及他们编辑的书籍都会让人久久记住。编辑中有一批这样的人。

创新是编辑出版业深入发展的源泉,如何策划出既有特色又具新意的作品,一直是编辑出版学界和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论叶圣陶编辑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以英语教辅书的创新性策划为例》[5]一文将叶圣陶先生的中小学教科书编辑理论与当前英语教辅书籍出版有机结合,弘扬了以叶圣陶为代表的老一辈编辑家崇尚质量的编辑理念,以编辑理论指导编辑实务,以案例诠释创新,以历史启示现实,起到了宣传优秀教辅图书、鼓励创新的作用。杨牧之曾在中华书局从事编辑工作长达二十年,对编辑艺术体会深刻,见解独到。“马克思主义是杨牧之编辑工作的指导思想,唯物辩证法贯穿于杨牧之编辑艺术的各个方面”[6]。杨牧之编辑艺术中的唯物辩证法为新形势下的编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吴颖是高校学报界的知名编辑,是“典型的学者型编辑”,创办学报有声有色,提倡编辑向“学者化”“杂家化”方向发展,为留住优质稿源,求真务实。虽然他在编辑研究方面少有长篇大论,但因其思想有见地、实务有创新,《韩山师范学院学报》以《吴颖的编辑理论与实践述论》[7]为题进行了传播,希望供媒介融合时代的年青编辑们“认真研究”“发扬光大”。《游苏宁30年编辑思想述评》[8]同样展示了其作为优秀编辑的思想魅力。林穗芳是大家公认的编辑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带头人,他的研究成果为编辑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2016年第3期《中国编辑》刊登了刘杲四年前为《林穗芳自选集》所作的序文,无疑是想借林穗芳思想理论的进一步传播之机,为媒介融合时代深化编辑学、出版学研究,优化编辑出版工作质量提供新动力。

编辑思想研究不限于现当代编辑家,还有名留史册的编辑家,他们是带给我们厚重历史的人,在媒介融合时代也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迪。

《魏晋南北朝编辑思想研究》[9]是编辑思想断代史总结。作者分析该时期编辑思想的社会基础,总结概括存在于总集别集、经书史书、佛教典籍及书目等各种类型出版物中的经世致用、垂训鉴戒、精剪别裁、以事分类、通融古今等多方面的编辑思想。史料丰富,条理清晰,有点有面,在收获编辑思想断代史研究重要成果的同时,展示了作者的文史功力。

戴震为乾嘉学派朴学大师,充任纂修官时曾亲手校订《仪礼集释》《大戴礼记》《水经注》等近二十部书籍,《清史稿》曰:“震为学精诚解辨,每立一义,初若创获,乃参考之,果不可易。”[10]戴震编校之功与其编辑思想密不可分。《戴震的编辑思想与实践述论》[11]一文将戴震“及物求理”“因物求则”的哲学思想与编辑实践相结合,赞扬他灵活调整、删削处理旧志体例的方法,推崇他重视校对、综合运用各种校勘方法保证书籍质量的举措。戴震为训诂者提供了推求本字的思路,为今人总结乾嘉学派书籍出版的编辑思想拓展了新径。

民国时期的出版业十分活跃,除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实力派出版机构的先锋引领作用外,各中小型书局对出版市场的充实作用也值得探讨。《在追随大势中找准势态:会文堂新记书局的出版特色和图书广告营销》[12]总结会文堂凝聚出版方向、明确设计理念、拓宽促销思路等方面的出版特色,为媒介融合变化中的编辑提供了学习启示的蓝本。

媒介融合是发展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解编辑之困惑从出版历史发展中可得其思想、析其优劣。上述研究证明,无论何时、无论何种社会状况,编辑都需要把握方向,认真思考,积极行动,以鲜明的编辑思想指导具体工作。

2 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是具有创新意识与工匠精神的人

在传播技术和媒介技术的推动下,媒介形态日益改变,原来的单一形态转换为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整合形态,这个变化使传统编辑难以适应,但变化的时代更加需要编辑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的人。创新意识是开放进取理念,工匠精神是专业技能素质。2016年的编辑学研究中不乏类似的讨论。

《媒介融合视域下编辑活动主体论》[13]一文认为,媒介融合带来编辑主体构成、地位、职责三方面的变化。主体,“从一体多元到立体多样”;地位,“从要素中介到组织中心”;职责,“从选择完善到聚合交易”。不同传统媒介线上线下的交互发展引领商业模式的改变,社会各行业正在“建构以数据库为基础的新的商业模式”,引发“大批以数据库运营为中心的新的编辑主体迅速崛起”,同时不断分化,媒介生成的枢纽性强化了“整合者”的地位,因而,应注重发挥编辑的“整合功能”和“交易功能”,强化创新意识,从精神力量转化为工作动力,正确面对和处理复杂多样的媒介关系,服务于出版。《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的哲学思考》[14]认为数字出版时代是推动编辑工作发展的动力,编辑工作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这个时代的编辑工作是凸显先进性的精神产品物化工作,凸显专业性的信息知识优化工作,凸显文化性的两个效益转化工作。同样,《哲学视阈下的青年编辑职业道德:从尊重与责任谈起》[15]从辨析编辑道德概念入手,引入哲学层面的尊重、责任理论,探讨了青年编辑的职业道德精神。

媒介融合现状不仅使图书编辑感同身受,期刊编辑亦然。《从大数据时代看现代期刊编辑意识形态的转变》[16]论述现代期刊传播途径与印刷形式的革新,分析时代对现代期刊编辑的挑战,编辑必须改变工作方式,提升综合素质。文章认为“编辑本体意识一般在审稿中体现,编辑统筹意识是体现本体意识的关键”,现代期刊编辑应注意导向性统筹组稿,发展创新思维,推进期刊数据化迈向正确的轨道。《互联网+在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中的应用及问题分析》[17]根据自身办刊实践,总结在线投审稿系统、数字化校对工具、数字化出版的具体情况,对学会应用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发挥复合型网络编辑高级人才在科技期刊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目的是“实现科技期刊信息化管理和全自动办公”。这些是增强编辑创新意识、提高专业能力的一批研究成果的代表。

编辑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精神源于职业认同。《科技期刊编辑职业认同的理论研究现状》[18]一文,认为职业认同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在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影响编辑的职业行为、编辑自身的成长,也事关编辑活动的开展和出版物的质量。文章查阅了2003―2015年间关于职业认同的29篇文章,认为现有研究大多是从专业、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的,对编辑职业认同关注得很少,对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认同现状调研、职业认同与编辑行为相关性的研究更是鲜有论及,缺少具体量化指标,期望能够构建一个科技期刊编辑职业认同的理论体系。《我国青年编辑职业认同研究》[19]认为职业认同是“编辑个体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一种积极和肯定的评价,是对编辑职业基本性质、职业价值、职业规范、职业群体等要素的认可程度”。《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20]提出了青年编辑人才培养的原则、成长的途径与方法,确保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当编书匠其实不简单》[21],当编辑不容易,创新意识要在专业素养中体现,有工匠精神的编辑追求精益求精的完美,他们至少要有“敬畏文字的精神”、“继承和创新的精神”和“甘于平凡的奉献精神”。

3 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是数字出版重要的人力资源

自从有了数字出版,出版物更加生动和丰富,但从业者却呈现出“有职务无职称”的“无政府”状态。被称之为数字出版主任、数字出版分社社长的出版人在职称序列中找不到相应的位置,或者只有出版编辑、副高级编辑的头衔。这种职务与职称不匹配或者不完全匹配的情况终于在数字编辑职称确立后被终止。数字编辑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推动媒介融合的重要人力资源。

2016年初,《北京市新闻系列(数字编辑)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出台,正式启动了数字新闻、数字出版、数字视听等编辑专业领域职称评价工作。半年内,北京市分别完成了首次数字编辑初级(助理级)、中级、副高、正高职称的评审工作,组织了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它“极大地提高了数字出版从业者的积极性,增强了从业者的信心,有利于整个数字出版行业健康、快速、科学地发展,也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和政策保障”[22]。《我国数字辑职业化历程回顾与价值分析》一文介绍了数字编辑职称制度从无到有、从一个整体到九个细分方向的相关内容。数字编辑职称首创“三横三纵”体系:“三横”指数字新闻、数字出版和数字视听,三领域构成数字传播产业的主体和核心;“三纵”指内容、技术、运维,贯穿数字传播产业链的全部环节。“三横三纵”职称体系首次梳理和概括了我国数字传播产业的主体和产业链,从业者的具体构成和业务环节由此也得到官方的认可。

数字编辑职称序列为:初级编辑、中级编辑、副高(主任编辑)、正高(高级编辑)。与传统编辑职称序列比较,数字编辑职称没有沿用编审、副编审的称谓。副高系列以“主任编辑”命名,命名初衷虽然无法知晓,但一定含有“对数字出版负责人多年来辛勤工作官方认可”的意义。数字编辑的职业化是“数字出版从业者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23],它既明确了数字出版部门主任、内容编辑、技术编辑、运维编辑等的职务属性和内容,也以法定化、公开性的政策文件确认了数字出版从业者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数字出版编辑发展先后经历了兼职、部门主任或分社社长、公司高管、高管后四个阶段,此四个阶段也是数字出版发展模式的反映。北京市数字编辑职称辅导教材第一次较为全面地概括和阐述了近年来数字新闻、数字出版和数字视听领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考评结合”的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方式,既重视助理编辑、中级编辑的数字传播能力与知识结构,又强调副高、正高级数字编辑应有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前瞻性业务把控能力。相信该篇文章会引起诸多数字编辑和数字编辑研究者的兴趣。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社从单一出版领域向综合领域发展,逐渐建立了面向不同学科、领域的选题策划部门。新部门的产生与发展,带来编辑、部门之间的一些不良、无序竞争。《论公平理论视角下的出版社编辑部门内部竞争》[24]认为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是出版社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它倡导依据公平理论,明确策划边界,避免领域重叠,建立健康、有序的竞争制度。

2016年的编辑学研究有许多关于出版理论与编辑实践关系的探讨。这是媒介融合背景下二者发展的必然要求与不二选择。

一直以来,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始终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关联,当人们认为理论“不起作用”时,实际上是“它对编辑实践互联互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关注不够”。《论编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调适》[25]明确了“编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应是以共生共荣为特征的互汲与互渗关系”。作者认为“编辑理论与实践间的深层内涵就在于它们的互汲与互渗关系”,明确提出“编辑理论依靠编辑实践生存”,“编辑理论只有汲入并融进编辑实践才有可能实现自身”,并指出“编辑理论与实践互汲的路径是自然配置和相互适应”,“互渗的有效方法”是“边缘渗入”。文章的实质是“在理性的编辑年代,要让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间的互渗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就须对二者保持适度的观照,对二者的任何偏见都是不妥的”。

近年来关于新闻编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取得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但仍然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的错位探讨:以报纸民生新闻的报道为例》[26]认为,报纸民生新闻编辑理论与新闻编辑实践之间出现“低俗化、琐碎化、媒介角色错位”现象,主要是快速发展的民生新闻实践与滞后的民生新闻理论引发的矛盾所致,民生新闻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自然容易偏离发展的轨道。文章提到“报纸民生新闻的文化价值”,并说明首先是政治价值,即舆论的监督与引导;其次是文化价值,即提升民众的精神理念。文章条理明晰,观点有新意。与此类似的还有《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的分歧:兼论我国新闻编辑理论的经验主义倾向》[27]一文。文章认为新闻编辑理论研究的是新闻编辑工作的原理和规律,新闻编辑实践负重于工作方法,它们之间理想的关系应当是理论引导实践,实践检验和推进理论。产生分歧的原因主要是,新闻编辑理论的经验主义倾向较为明显,注重微观技术,忽视“专业”思想。

《选择・浓缩・聚合:文摘期刊编辑工作的三大环节及其编辑学意蕴》[28]认为文摘是“期刊中的期刊”,高度体现了编辑工作的本质。“文摘期刊编辑活动主要包括发现稿件(选择)、加工稿件(浓缩)、组配稿件(聚合)三大环节”,作者选取国内《读者》《青年文摘》和国外《农业万用手册》《读者文摘》《连线》等著名杂志主编及编辑家的感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指出文摘编辑“通过发现选择、浓缩加工和聚合组织等编辑手法”,不仅使文摘期刊获得生命、意义和价值,也补充、完善和丰富了经典编辑学理论。

出版业跨界大融合大发展时期,“跨行业、跨媒体、跨国融合的发展态势初具规模”[29]。长江传媒旗下的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与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合并成立山东长江水浒文化传媒公司,凤凰传媒投资影视业,时代出版社与安徽大学携手成立影视中心……在互联网、有线网、移动网络三者的初步融合中,读者由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变为信息传播者,传播内涵与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时代的编辑应该有什么变化呢?《出版业变革时代传统出版社图书编辑的应对策略》一文,明确提出三网融合状态下的编辑应更加重视目标读者和内容资源。作者认为,“尽管传播媒介在更新,传播向度在变化,传播环节在缩减,但‘内容+传播’的规律没变”,因而,可对编辑实行项目管理制,发挥各自专长,让策划编辑提升策划效率,让文字编辑静心案头工作,提升编辑力。《基于科学化理念的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实践》[30]也针对科技期刊编辑长期超负荷工作的现状,提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科学化理念,以利于期刊的良性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出版进入产品数字化、业态多元化的时代,《学术编辑在“互联网+”转型中的变与不变》[31]提出,“在转型中,学术编辑需要面对读者需求的改变、编辑角色的改变、媒体元素的改变和编辑知识结构的改变”,不变的是学术编辑的价值追求、责任、读者群和作者群。传统出版业的教材编辑也需要创新实践,加强学习,重新定位编辑角色。《教材编辑的数字出版转型与实践》[32]主张教材编辑应成为“先进教学理念的引д摺薄澳谌葑试吹恼合与策划者”“优质教学内容的集成者”和“新兴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专业学术图书审读及编辑加工的三个能力:以社会学类图书为例》[33]一文作者为一线编辑,从工作经验出发,提出社会学类图书编辑审读和加工应注意提升“语言文字规范能力”“专业学术问题处理能力”“专业学术图书尺度的把握能力”,既有规律总结也有很强的实践性。

5 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是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积累鲜活案例并带动自身发展的人

培养后备编辑队伍的编辑出版专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数字出版专业等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深感压力与动力。作为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全媒体时代报刊编辑实践教学的“六个转变”》[34]提倡高校报刊编辑实践教学因时而动、因势而变,实现教学目标、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考核方式六个方面的转变。《出版策划与编辑制作课程教改探索与实践》[35]一文作者工作于高校,给本科生上课,十分熟悉教学工作,制定了明确的“出版策划与编辑制作”课程目标,认为出版物“选题要兼具商业与文化双重属性”,成品要“兼具技术与艺术双重特征”。为了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效果,作者所在专业引入了过程性评估与监督机制,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编制了《书刊编辑实训手册》、《书刊制作实务手册》及《出版策划与编辑制作暨“四年一本书”教学项目学习与实训手册》,内容细致周全,操作性强,授课模式、考核方法有许多改革之举,相比一些大而空的研究来说此文应点若干个赞。

各高校也围绕编辑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新疆大学编辑出版专业为例》[36]讨论了实践教学的不稳定性,强调通过制度保障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编辑实践能力。学院配套建设了数字出版实验室,以实现培养目标。《全媒体时代新闻美术编辑如何转型创新:以湖北新闻美术实践为例》[37]提出转变理念、创新方法。《浅析全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38]归纳了“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善、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与新闻媒体实践脱节、教学实践不足、滞后于实务发展、教学方法蔚鳌⒋葱滦圆蛔恪钡任侍猓探讨有助于课程改革,有助于为新闻媒体提供优质的新闻编辑人的路径。《思维创新理念在电视编辑中的探索与实践》[39]认为创新思维因素应是每一个电视人着重把握的重点问题。

网络编辑专业办学历史不过四五年,有的学校是在编辑出版专业中设置数字出版或网络编辑方向,无论是否独立,都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编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40]的作者专门设计了一个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框架图,含实习、文献阅读、技能训练、创新设计、综合实践五部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网络信息编辑教学方法实践探讨》[41]实地调查了陕西多家电子商务企业,了解到企业对网络信息编辑岗位的技能要求,提出“教学做教学法”,即“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以此方可提高网络信息编辑课的教学效果。《数字化时代〈报纸编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思考》[42]提出注重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增加实验设备,强化实践教学,改革课程考试方法等思路。现代汉语是许多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编辑出版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与编辑实践之对接》[43]认为当下现代汉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对学生语言文字功底的培养及编辑实践能力的提升,编辑出版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与编辑实践对接的主要途径是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编辑是出版历史的创造者,通过编辑的书来“发声”,通过电子产品记录与传播人类知识,通过数字出版、网络传播显示自身的存在。从2016年综述类的专著、述评集中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1949―2009)》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著作,该书对我国1949―2009年的编辑学学科史、学术史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展示了中国编辑学从无到有、由浅入深60年的发展历程。《编辑学研究的集成与创新:评〈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1949―2009)〉》[44]从“系统梳理了编辑学学科发展的脉络”“深入研究了编辑学学科史”“以创新理念为编辑学修史立传”三方面展开评价,认为该书“既凸显了中国编辑学研究的系统性与发展历程,又具有扎实的材料基础和鲜明的理论取向”。该文既有书籍内容的介绍,也有为读者导读的指引,无论编辑学研究者还是初学者均可从中受益。

类似总结性的论文还有《近五年我国编辑学理论与实务研究述评》[45]、《长三角区域作者发表编辑学论文的统计与分析》[46]等。前者聚焦2011―2015年中的编辑学基本概念、原理、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肯定“大编辑”鲜明的时代性,显示编辑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实务研究集中在全媒体数字时代编辑工作的变革与创新、报刊体制改革等方面,研究者较多地将当前媒介融合、体制改革与编辑工作创新结合起来,且将编辑过程、编辑环节与数字出版技术紧密联系,呈现出务实的研究特点。后者反映长三角区域编辑学情况,发表文章多的期刊发展态势良好,说明“编辑人才的高素质和刊物的高影响力互为促进作用”。

2016,还有许多编辑学研究文章未能在此叙述,主要论点难免挂一漏万。但值得肯定的是,无论外在空间发生多大变化,编辑都将从自身与外界的交流中获得发展动力,增强信心,让媒介融合为出版服务,为研究定重点,为自身拓展定位,为编辑角色注入时代气息。这就是编辑。

注 释

[1][2]赵明霞.互联网环境下编辑的价值思考[J].出版广角,2016(3)上

[3]李文邦.青年编辑实践与编辑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0)

[4]杨宇勃,汪全莉.青年编辑思想模式及其现代价值研究[J].出版科学,2016(5)

[5]李立云.论叶圣陶编辑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以英语教辅书的创新性策划为例[J].出版广角,2016(1)下

[6]税少兵.杨牧之编辑艺术中的唯物辩证法[J].出版广角,2016(5)上

[7]温优华.吴颖的编辑理念与实践述论[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8)

[8]唐慧.游苏宁30年编辑思想述评[J].编辑学报,2016(6)

[9]段乐川.魏晋南北朝编辑思想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6

[10]赵尔巽等.清史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508

[11]徐玲英.戴震的编辑思想与实践述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12]吴平,李昕烨.在追随大势中找准势态:会文堂新记书局的出版特色和图书广告营销[J].中国编辑,2016(5)

[13]段乐川,路畅.媒介融合视域下编辑活动主体论[J].出版科学,2016(3)

[14]吴平.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的哲学思考[J].出版科学,2016(2)

[15]吴硕.哲学视阈下的青年编辑职业道德:从尊重与责任谈起[J].出版广角,2016(3)上

[16]孔九莉.大数据时代看现代期刊编辑意识形态的转变[J].出版广角,2016(7)上

[17]舒安琴等.互联网+在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中的应用及问题分析[J].编辑学报,2016(1)

[18]曾敏莉.科技期刊编辑职业认同的理论研究现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1)

[19]周畅.我国青年编辑职业认同研究[J].出版科W,2016(4)

[20]代艳玲,朱拴成.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编辑学报,2016(2)

[21]陈鹏鸣.当编书匠其实不简单[J].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06-06

[22][23]张新新.我国数字编辑职业化历程回顾与价值分析[J].出版广角,2016(3)上

[24]邢剑飞.论公平理论视角下的出版社编辑部门内部竞争[J].出版参考,2016(6)

[25]郑确辉.论编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调适[J].编辑之友,2016(2)

[26]段锦娅.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的错位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6(5)

[27]梁燕.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的分歧:兼论我国新闻编辑理论的经验主义倾向[J].西部学刊,2016(8)下

[28]李钊平.选择・浓缩・聚合:文摘期刊编辑工作的三大环节及其编辑学意蕴[J].中国编辑,2016(2)

[29]张立武.出版业变革时代传统出版社图书编辑应对策略[J].出版科学,2016(1)

[30]黄雅意,等.基于科学化理念的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实践[J].编辑学报,2016(8)

[31]贾晓巍.学术编辑在“互联网+”转型中的变与不变[J].出版广角,2016(6)上

[32]侯良健.教材编辑的数字出版转型与实践[J].现代出版,2016(4)

[33]谢蕊芬.专业学术图书审读及编辑加工的三个能力:以社会学类图书为例[J].出版广角,2016(1)上

[34]薛冰华.论全媒体时代报刊实践教学的“六个转变”[J].中国报业,2016(12)

[35]李新祥.出版策划与编辑制作课程教改探索与实践[J].现代出版,2016(2)

[36]彭静,等.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新疆大学编辑出版专业为例[J].新丝路,2016(2)下

[37]张大磊.全媒体时代新闻美术编辑如何转型创新:以湖北新闻美术实践为例[J].传媒,2016(11)

[38]李云雅.浅析全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J].采写编,2016(2)

[39]赵海霞.思维创新理念在电视编辑中的探索与实践[J].西部广播电视,2016(10)

[40]陈敬宇,张阿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编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新闻传播,2016(1)

[41]苏秋芬.网络信息编辑教学方法实践探讨[J].亚太教育,2016(16)

[42]刘阳,李斯媛,等.数字化时代《报纸编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9)

[43]刘英玲.编辑出版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与编辑实践之对接[J].武陵学刊,2016(5)

编辑技术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7-0002-02

在科技发展进程当中,科技期刊起着关键性的载体作用,其职能是为了实现科技知识与思想、技术的有效传播,推动学术之间的相互交流,不断促进科技知识的发展与创新,这也突显出了学术质量占据着科技期刊的灵魂位置。通过查阅与研究国家的精品期刊内容来说,同样可以将该理念充分体现出来。科技期刊质量涵盖有学术跟编辑两个方面内容[1],其中,高水准的科技期刊学术内容则是首要根本,编辑质量包括有合理的逻辑以及规范的编辑、顺畅的语句以及分明的层次等等方面,编辑的目的在于为论文的实际学术内容进行更为优良的展示,促进科技期刊使用价值的优化提升。

1在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中,编辑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科技期刊的实际学术质量主要是通过刊登出来的论文学术水平来进行体现的[2],可是,编辑人员的素质对整篇论文的学术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3],就编辑具体的工作流程而言,在科技期刊的整个制作出版过程当中,编辑活动是始终贯穿于其始终的,作为刊物出版的关键组织缔造者,编辑所具备的相关素质会对科技刊物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4]。

1.1栏目优化设置与文章的精心策划选题

在进行科技刊物出版的时候,主要是将充足的论文数量作为刊物出版的基础的,仅仅就论文数量来说,足够的数量难以保障整个科技期刊的质量水平,即使编辑人员在选编作者自由来稿的时候是处于被动地位的,敬业且热爱刊物编制的编辑人员总是可以依照实际的稿源状况来实现贴切栏目的合理设计与制作。与此同时,在其他相关方面,编辑可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发挥出来,譬如说,实施吸引选题的有效制定,经过征稿简则的形式来为作者以及读者进行选题计划的合理宣传,编辑还可引导作品创作人员贴近选题目标,旨在帮助作者创作出编辑所需刊物论文这类型的精神产品,如此一来,则能够栏目设计以及选题策划放置于主观能动地位。为了保障论文作品与学科研究的紧密联系,以及作品选题的高水平精心设计,这都要求编辑人员具备有较高的知识累积程度、较为敏锐的目光与开阔的视野、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素养,所以,编辑工作者需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有效实现经验积累,为科技刊物学术质量提高奠定扎实基础。

1.2优质稿件的合理组织

在进行科技刊物的编订时,编辑工作者能够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主动出击,依照所制定好的选题计划针对性地诚邀相关专家学者来进行刊物撰稿,对由于自由来稿所导致的零散性以及盲目性实施弥补,让其所出版的科技刊物能够在大方向上趋向于预期制定好的具体发展目标[5]。科技刊物的实际发展趋势跟编辑动态问题的追踪洞察能力有着很大联系。若想实现期刊的年度计划及每期报导重点,约到符合办刊宗旨的高水平稿件,则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是编辑针对所负责学科内的专家、学者的研究状况要充分掌握与了解;第二是编辑必须加强与相关专家在同一水平层次上的专业化交流,得到专家的认可,这主要是因为撰稿专家对刊物的认可信任程度来源于其对期刊编辑的了解与信任。所以说,科技刊物在获取优质稿件的时候会深受编辑工作者的直接影响。

1.3审稿专家的有效选择

科技刊物文章的取舍是会受到审稿专家选择准确度的直接影响的,与此同时,审稿专家所作出的准确选择还觉着刊物文章的高水平提升,从而对科技周刊的学术质量造成重要影响。第一步,审稿专家需要对科技刊物的制作宗旨以及层次、定位有着深入了解,第二步,审稿专家需掌握科技期刊稿件选择的相关特殊需求,认真负责的专业审稿人员可以实现文章细小问题的有效查找,并及时发现稿件文章中的闪光点,并积极地提出可靠的修改建议,及时针对关键问题实施合理补充,强化作品学术水平的优化提高[6]。然而,对于审稿专家的选择来说,编辑有着绝对的决定权,编辑对科技刊物实际层次的确定以及审稿专家层次所进行的准确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唯有其依照相关学科内容来实施具备认真专业素养的审稿人员选择才能保障刊物的质量提升。合格的编辑要通过对不同审稿专家的长期分析研究,逐步筛选出一批学术观点明确,审稿公正及时,并认真负责的审稿专家;淘汰那些学术观点不明确,审稿意见模棱两可、不负责任的审稿人,逐步构建适合自己期刊的审稿专家库。

1.4针对具体审稿意见展开评判,慎重决定稿件取舍

不同的专家针对同篇稿件实施审阅的时候,可能出现不同结论,稿件的实际取舍则是由编辑所决定的。编辑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科学的态度分析不同专家的学术立场,学术研究背景及给出的审稿意见,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审稿意见,拿出自己的倾向性意见非常关键[7]。如果编辑专业知识雄厚,又善于分析判断,在处理审稿专家否定意见退稿时,慎重细心,能以公正、慎重的态度处理学术上的意见分歧,综合多位专家意见而决不轻易下结论,就会避免一些富有创意的论文被封杀,甚至还会发现学术上的新苗头。编辑处理稿件的这种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不仅在帮助、扶持作者,也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还在有力地提升自己期刊的学术影响力[8]。

2 培养编辑的科学素养,保障科技刊物学术质量提升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编辑需要不断进行学科知识学习,汲取精髓,实现自我能力提升。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一方面系统学习所负责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的参加该学科的学术交流会,参与该学科的科研活动,熟悉和掌握科学研究的规律和特性,逐步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和习惯,善于发现问题,并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和途径。跟相关科研人员广交朋友,经过与其的交流,实现自身素养水平的提高[9-10]。除此之外,编辑应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勇于接受新事物,不断进行新问题的积极探索,本着团队合作精神,用理性地思维来参与刊物出版,努力适应当代科技编辑的高水平工作需求。

3 结论

综上可知,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对于稿源质量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所以,作为科技期刊的相关编辑人员,在不断充实自身素养的同时,需将较多精力投入到优质稿件的组织收集过程当中,在有计划地统筹安排下,实现稿件处理速度的合理提高,尽可能地将稿件刊出周期进行缩短,加大对优秀稿源的吸收力度,与此同时,编辑需努力强化组稿力度,使得科技期刊真正顺应学术发展,充分满足读者需求,实现杂志学术水平的稳步提升[11]。

参考文献

[1]赵粉侠,许易琦.编辑科学素养与期刊学术质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22-25.

[2]李玉红.科技期刊编辑的主动性在稿件初审中的重要作用——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的编辑初审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6):1051-1053.

[3]高宏,张晓冬,张琳琳,游苏宁.从源头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42-144.

[4]王耀,华海清,孔洁,张超,贾佳,.科技期刊编辑对稿件的学术质量初审量化研究与应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1):146-149.

[5]何洪英,李家林,朱丹,等.论科学技术期刊论文的编辑初审[J].编辑学报,2007(1):17-19.

[6]王晓宇.关于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质量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1(2):52-53.

[7]刘根林,孙体如.论科技期刊编辑必备的素质[J].编辑学报,2006(10):384-386.

[8]姚明慧.编辑人员素质对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性[J].地震学刊,1999(2):62-66.

编辑技术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308-02

0引言

众所周知,与时俱进是,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和发展。观念、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快速进步,编辑出版业遇到的冲击越来越大,对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素质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愈来愈高。对编辑人员的学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方面的要求和竞争日益增强。对知识结构来说,以前学科知识面单一,而现在懂专业、会管理的人员层出不穷;对工作能力来说,以前的编辑人员注重的是对文稿的编辑处理,而现在的编辑不仅要懂选题策划、会文字处理,还要善经营管理、熟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因此,对不同时期从事编辑工作的编辑人员而言,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能够适应当今出版业的竞争要求。

1从选题策划角度来说,编辑人员必须与时俱进

1.1 选题策划应有特色农业科技期刊肩负着科教兴农和目前的“三农”服务的重要任务,高质量的农业科技期刊能更好地为我国农业科研和生产服务。选题策划与期刊质量密切相关,认真选题向来被编辑人员所重视,因此应做认真的研讨。农业科技期刊的生命力在于稿件的质量和水平,选题策划既要选具备专业特色。有要选具备本学科发展前沿信息的稿件。近年来,随着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的发展,选题策划中对农业科技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1.2 选题要注意实用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个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问题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农业科技期刊是为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服务的,是我国现阶段传播农业科学知识,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使用技术,引导农民依靠科学脱贫致富的重要传播媒介,因此,在选题上应在服务于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实际上下功夫[1]。

1.3 选题应具有及时性当今世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的发展也得到迅速的进步。从国内来看,近年来农业科技工作者坚持科研为生产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科技兴农服务的方向,研究开发出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新成果。特别是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作为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应当树立推广科技成果的责任感,紧迫感,密切关注科研前沿动态,及时把一些科研成果列入选题计划,以便加速成果的推广和农业生产上的利用[1]。

在国内和国际行业间的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农业科技期刊要创造品牌,就必须精心策划、认真实施,从优秀论文产出的源头抓起。再说,每一份刊物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工作任务和报道范围。如何在众多期刊之中,办出自己的特色则是编辑人员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就是选题策划问题。选题策划正确、措施得力、方法得当,优秀的稿件就会源源不断。要想把选题策划工作做好,必须明确本刊的报道重点、学科范围、涉及领域以及这学科、范围、领域在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那些专家、学者目前在做这些方面的工作等等。这就要求编辑人员掌握与本刊相关的多方面的信息[2]。编辑人员还要深入到科研第一线,深入到科研工作的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主动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听取他们关心的话题和热点,了解有关学科的研究重点和课题进展情况,及时掌握研究动态。同时编辑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定期开展调研,听取农业科技人员、基层干部和农牧民对农业科技期刊的意见和建议,选题要贴近农业生产实际,把农业科技期刊直接面向农业生产的第一线,提高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生产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只有这样,选题策划工作能落到实处、才能富有成效。

农业科技期刊规范化是同样与其他期刊近年来在我国编辑界一直关注的一件大事,这方面,国家有关部门也陆续颁发了一系列标准。至今,对于语言文字规范化、科技论文编写格式规范化、科技期刊编排格式规范化和开本板式规范化的具体要求,大家的认识已逐步一致,并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地贯彻执行,成绩是突出的。编辑出版农业科技期刊的目的是及时报道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宣传党的“三农”服务政策,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建设,即使是直接为理论研究服务的纯学术期刊,其最终目的仍然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规范化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增强刊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目标是推动经济建设[3]。农业科技期刊分农业技术类期刊和农业学术类期刊,也有不同的特点:

2.1 办刊宗旨不同,主要服务对象有别农业技术类期刊主要是在推广科技成果、交流生产经验、普及科技知识、提供市场信息等方面发挥作用,既为农业科研和教学服务,又为各级农技推广部门服务,还为生产第一线基层干部和农民大众服务,受到中级和初级科技人员、知识青年、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农业技术类期刊的内容大多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有的以普及为主兼顾提高,有的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有的则是普及与提高并重。

农业学术类期刊肩负着传播和交流农业科研最新成果、最新动态,推动科研工作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它能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农业科技实力,代表最高的专业水平,农业学术类期刊以农业科研和教学单位为主要服务对象,读者多数是高级和中级农业科技人员及院校师生[3]。

2.2 读者范围不同,文化基础有差异农业技术类期刊的读者面较大,文化、科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除一部分从事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人外,大部分读者是搞农技示范推广的基层技术人员、生产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和广大劳动者。他们订阅技术类期刊主要是想从中了解新进推广的农业科技知识、农作物优良品种,学习新经验,掌握新技术以及市场供求信息等。

农业学术类期刊的读者,多数是科研人员或院校师生,文化水平较高,科学知识基础也较好,理解接受能力较强,他们阅读期刊主要是为了解相关专业的最新成果,掌握国内外科研动态,增强知识积累,扩展视野,启迪思维,以便进一步明确科研主攻方向,加快研究进度,或者收集最新资料,丰富教学内容,他们希望学术期刊报道的内容新、信息多、学术水平高、参考价值大[3]。

2.3 选题重点及文章写作要求不同农业技术类期刊由于要照顾量大面广的读者群,特别是文化水平较低的读者,在组稿和选稿时就不能过分追求“高”和“新”。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有些在内地生产力水平较高地区已经普及的农业技术,在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仍然需要花大力气去推广。技术类期刊的文章写作,要力求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既要有科学性、先进性,还要注重可读性。少讲高深玄妙的理论,多介绍“短、平、快”实用技术;少罗列试验数据和公式图表,多写点具体操作办法和生动活泼的文字。

农业学术类期刊要尽量及时、全面、准确地报道国内农业科研最新信息,多组织发表一些内容先进、学术性强、论点鲜明、富于创新的文章。写作上不仅要求文理通顺,脉络清晰,结构完整,重点突出,还要求高度的概括性、严密的逻辑性,强调结论的科学性[3]。农业学术类期刊的基本板式、论文撰写格式、摘要和关键词、参考文献和注释、图表、公式、计量单位、数字符号、缩略语、名词术语等都是规范化[4]。

实施农业科技期刊规范化无疑为信息部门收集信息、存储信息、编制索引工具和读者查阅资料提供了便利。但是,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善于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善于累积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做到熟练和精通。同时,要求编辑人员熟悉国家关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方面的法规、法令、规范和标准;熟悉科技期刊的标准化编排格式,做到期刊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就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3从编辑手段角度来说,编辑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及具备以下素质

3.1 要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农业科技期刊虽然不像社科类期刊那样政治性强,但也常常碰到一些与政治有关的问题,如论文中的一些观点是否有违背国家的相关政策?是否执行国家有关科技、出版的政策法令?是否有涉及保密、版权、专利、民族、宗教、国界等问题[5]。

3.2 要有良好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同所有编辑一样,要保证刊物成为高质量的精品,编辑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要有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有全心全意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为农技推广人员和基层干部服务、甘为他人当辅路石、甘做无名英雄的自我牺牲、默默奉献的精神。要有谦虚谨慎、虚心求教、和谐写作的精神[5]。

3.3 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农业科技期刊的编辑,既要不断拓宽、深化自己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了解、掌握相关学科、新兴学科与本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情况与进展。因此,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充实发展自己,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5]。

3.4 要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和社会文化知识编辑工作主要是文字处理工作,一个合格的编辑必有一定的文字修养和编辑加工能力,这样才能将稿件加工成文理通顺、层次清楚、文字简练、标点准确、无病句、无错别字的文稿[5]。

3.5 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科技期刊出版的传统工作方式,影响了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包括选题、组稿、审稿、编辑、排版、校对、印刷,甚至到发行和读者阅读[6]。其一,上网收稿。编辑部可以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开设电子邮箱或在线投稿。其二,上网审稿。编辑人员可以通过建立专家数据库或从网上获得审稿专家的信息,包括电子邮箱地址,通过收发电子邮件可以方便快捷地传递稿件,进行网上审稿。其三,网上编排。在网络环境下,借助网络技术和数据库,编辑人员可以直接参与编辑、排版、绘图、校对等项工作,真正实现科技期刊的编、排、校一体化,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科技期刊的编排质量,实现了编排过程的现代化,实现了由传统模式向新型模式的转变[7]。其四,网上检索。通过因特网,编辑人员可以随时浏览国际上众多的专业学术期刊,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不断开阔眼界、扩大视野;通过因特网,编辑人员可以直接搜索和查阅网上的各种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了解国内外主要专业性期刊的学术水平,以保证自己编辑出版的刊物的学术水平和社会价值。通过因特网,编辑人员还可以查阅、核准所编发论文的文后参考文献[8]。

总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可以实现编辑出版过程的现代化。但是,最关键的还是编辑自身现代化。这就要求编辑人员不断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掌握过硬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和市场经济的考验。

4从营造和谐工作氛围角度来说,编辑人员必须与时俱进

4.1 正确认识编辑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和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普遍要求。在编辑活动中,涉及编者、作者、审者、读者等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信赖、相互合作、相互促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编者是编辑活动的主题,是和谐工作氛围的主要营造着,在多个因素中起决定作用。同时,编者还依赖于作者、审者和读者。编者需要从作者那里获得源源不断的优质稿件,并且希望拥有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作者队伍,使刊物充满生机与活力。编者也依赖于审者对学术论文的质量进行把关。编者又依赖于读者,因为读者是科技期刊的社会和经济嫌疑的评判者。作者是编辑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积累、传播的源泉。作者更需要编者、审者的支持与厚爱。因为作者的又蕴含了编者、审者的辛勤劳动[9]。

4.2 正确处理编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个编辑群体来说,有不同年龄的人,也有不同学历的人。在这个不同层次的编辑队伍中,发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互相尊重、互谅互让、互相信赖、互相学习、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密切协作,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组织实施和按时完成,发挥一个群体的凝聚力[9]。编辑人员要正确行使对文稿的修改。在修改过程中,遵循必改的一定要改,不必改的一定不改,可改可不改的尽量不改的原则。编辑人员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经常听取读者、作者、审者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以赢得读者的信赖、作者的支持、审者的厚爱[10]。

总之,农业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只有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拓宽、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深化自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计算机操作技术和网络知识,才能适合与时俱进对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素质时展的必然要求,在编辑出版行业中创造优秀的作品和优异的工作业绩。

参考文献:

[1]王秀蓉,王茂福,许立峰.农业科技期刊的选题策划[C].新时期农业期刊工作研讨会的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6月.

[2]郭爱缨.科技期刊质量的全面控制:以《地球物理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5).

[3]刘星昌.农业技术类期刊与学术类期刊规范要求之异同[C].新时期农业期刊工作研讨会的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6月.

[4]张铁莉.高校学报编排规范化探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1(4).

[5]傅克文.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及提高素质的途径[C].新时期农业期刊工作研讨会的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6月.

[6]陈力勒.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学报编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开放潮2007(8).

[7]李无双.信息网络化与学术期刊编辑[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2).

编辑技术论文例9

2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学术期刊编辑的编辑业务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期刊质量的高低,最终影响到学术期刊的学术效果和社会效果。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编辑业务能力。期刊编辑出版的双层学科性质决定了期刊编辑人员既要具备学科专业业务素质,也要具备编辑专业业务素质。关于期刊编辑的业务素质,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期刊编辑的业务素质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即:狭义上的业务素质和广义上的业务能力。狭义的业务素质如文献[2]中所提出的,包括:①语言文字修养,②论文审读与编辑加工能力,③现代化办公能力;而广义上的业务能力包括选题策划能力、编辑加工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特别是要对市场发展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无论是狭义上或是广义上的理解,总体来说,一个合格的、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应该既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通晓编辑工作的规律;同时,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日新月异,自然科学学术编辑又必须要有过硬的英语技能,并且还要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

首先,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要有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来说,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大多分为两类:综合类和基础学科类。综合类学术期刊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电子学、环境科学等各种自然科学学科,如:《中国科学》杂志。基础学科类一般只涉及某一种或者几种相互交叉的自然学科,如:《数学学报》、《物理学报》等。无论是综合类还是基础学科类的学术期刊,都对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要求。现在我国学术期刊的编辑,尤其是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许多已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极大部分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我国现代社会中是一支科学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专业知识都基本满足要求。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需要在已有专业知识基础上努力成为自身学科的“专家”,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学术素养,及时更新各种自然科学专业知识,调整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一名“杂家”,从而更好的完成编辑工作,为读者服务。

其次,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要通晓编辑工作的规律,具有较强的编辑业务能力。一般来说,期刊编辑主要是熟练掌握编辑出版学科知识及详细了解国家关于出版方面的方针、政策。而对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来说,学术文章中涉及到的数理公式较多,变量符号、图表更是数不胜数。由于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的自然学科知识,也不可能像电脑硬盘一样存储大容量的数据,因此,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需要更多的将自然科学常识与编辑理论常识以及编辑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运用,指导日常的编辑活动。

最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要有过硬的英语技能,并且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现代科技迅速发展,无论是稿件由纸质版变为电子版还是接收方式由邮寄变为互联网接收,都显示出期刊编辑工作方式的改变。现在我们面临的是计算机网络,是多媒体世界,是电子出版物,这些都要求期刊编辑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应用,从而使期刊编辑工作更方便,更大程度上的提高编辑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于自然科学学科来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国际间的交流变得更容易,因此要求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要有过硬的英语技能,做好国内与国外学者交流的纽带,从而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3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对于期刊编辑来说,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娴熟的编辑业务技能,同时也要有道德素养,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高度的敬业精神,使自己所编辑的刊物成为对读者、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精神食粮。期刊编辑的职业道德是用来维护编辑与作者、编辑与审稿人、编辑与读者、编辑与编辑群体等相互关系和利益的准则。为此,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只有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奉献精神,以质量为标准选稿,始终坚持为作者、读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保证期刊质量严格把关,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精品力作。

编辑技术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205 文献标识码:A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ci-tech Periodicals and Create High-quality Goods

LIU Jianjun, LIU Lijun, ZHAO Tingting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editorial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power plant", Jinan, Shandong 250014)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is faced with severe challenges,How to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has becoming an urgent task that the current sci-tech journal workers faced with.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power plant" journal,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expand journal contribu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manuscript.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Quality of the Manuscript; high quality articles; editor quality

科技期刊不仅是科研成果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科技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几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科技期刊也如雨后春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据统计,我国目前出版标有国内统一刊号和内部标准印证号的科技期刊有5400余种。①到今天,科技期刊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当下科技期刊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本文结合《内燃机与动力装置》期刊多年办刊经验,对如何扩大科技期刊稿源、提高稿件质量方面做了阐述,也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办刊水平,提升学术质量,打造一个专业性强的精品期刊。

1 开拓多种渠道 吸引优质稿源

由于内燃机的专业性强,而相关专业期刊较多,学科之间的稿源竞争性也较强,为此编辑部人员需要不断开拓渠道,扩大稿源,并从现有稿件中,择优录用。

1.1 参与学术交流

准确把握本学科的学术前沿是科技期刊质量建设的重要基础。科技期刊编辑部通过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议,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科前沿,进而优化稿件结构,同时也可以提升编辑部编辑人员的素质。我期刊编辑部通过参加华东四省一市内燃机学会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内燃机学会学术年会等行业内学术交流会议,在参会期间发放部分期刊,扩大期刊影响力,吸引部分优质稿源。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听取他们对我刊发展提出的一些建议。并通过交流,把握行业内各专家学者主研方向以及当前热门的技术,此类专家学者所撰写的论文学术水平高,能够代表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有针对性地向他们进行约稿,也有助于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

1.2 建设高素质作者队伍

优秀的科技期刊离不开优质的稿源,而优质的稿源则离不开优秀的作者。科技论文的主要撰写者不外乎来自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和各个企业,因此加强同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刊编辑部历来重视和各大院校及企业的联系。首先,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借助山东内燃机学会的平台,和山东省省内各个院校以及各大内燃机整机和零部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各个企业设立联系人队伍,以便及时了解企业的研况并向编辑部推荐优秀论文,例如潍柴控股集团每两个月定期向编辑部推荐两到三篇该企业技术人员撰写的论文,经过审核后在我刊发表。本刊编辑部也和山东省各大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刊发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撰写的论文。

同时,对于其他向本刊投稿的作者,编辑部一律坦诚相待,加快审稿进度,缩短作者等待时间。对于撰写论文水平较高的作者,根据不同研究领域、地域分布等情况,本刊设立优秀作者库,加强感情投资,定期向优秀作者赠阅期刊,发送约稿函,向作者约稿。

2 杜绝学术不端 提高稿件质量

在阶段,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一般包括:抄袭剽窃、故意隐匿重要参考文献、一稿多投、署名不当、虚假数据、引文标注不合理、同一科技成果重复发表、请人撰写论文等。②

随着论文稿件数量的增加,稿件的质量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态势,同时,在科研成果的发表阶段,各种(下转第96页)(上接第57页)学术不端行为也不断增加。这给科技期刊质量的提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2.1 通过不端文献在线检测,控制稿件质量

本刊编辑部于2012年和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签约,进行来稿“学术不端文献”在线检测,及时检索出疑似不端论文,有效遏制了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文献在我刊的刊发,③参引率超过30%的稿件,视稿件具体情况:对于论文系原创性,有作者独立观点,且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稿件,则返回作者修改。对于大篇幅抄袭他人论文,且无独立观点和科研成果的文章,则直接退稿。

对于已投稿件,作者要求更改署名或者更换单位及职务、职称的情况,编辑部则要求该论文第一作者出具书面说明材料,理由正当合理的,则予以修改。

2.2 不断完善审稿流程,注重审稿专家队伍建设

由于稿件评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因此稿件进行审稿专家外审是确保论文原创性、研究成果时效性、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环节。本刊编辑部设立了完善的稿件审阅流程,并建立了完善的审稿专家队伍。编辑部聘请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潍柴控股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等知名院校和企业的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作为本刊审稿专家,并颁发聘书。根据各个专家的研究领域、专业水平以及时间和精力等分配稿件。确保每篇稿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审阅。

科技期刊的发展是建立在相关科技发展和编辑人员良好素质的良性互动基础上的,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及能力,直接影响期刊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普遍认可的编辑标准有三条:一有专业知识,二有能有效地将本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结合并运用到实际的能力,三具有良好的人格品德。④自创刊以来,本刊编辑部就注重期刊编辑素质的提升。不断学习内燃机领域相关专业知识和最新科研动态,编辑部每年安排编辑人员到山东大学学习内燃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不断学习期刊编辑的相关知识,以此提高编辑的业务水平,编辑部每年参加山东省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和新闻出版总署网络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同时加强编辑道德建设,提倡乐于奉献、忠于职守、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避免了期刊编排过程中出现的专业性错误和编辑错误。

4 结语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科技期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期刊质量,走精品期刊之路是必然选择。本文概述《内燃机与动力装置》期刊办刊经验和实践,和各位同仁交流学习。

注释

① 戴良香,郑亚萍,田云云等.坚持办刊宗旨 努力提高期刊质量――《花生学报》的办刊实践与经验[J].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第1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编辑技术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G238

0引言

编辑对科技论文进行编辑加工在提高科技期刊质量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虽然被选用的稿件在质量方面可能问题不大,但要正式发表,编辑还要做许多细致、繁杂的加工工作,纠谬、删繁、补漏、规范、归纳、升华,使之完全符合出版要求,对这样高知识的工作,编辑只有处在正常的心理状态下,才能感觉清晰、思维敏捷,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及创造性思维,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1]。

青年编辑的状态直接关系到科技期刊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青年编辑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为己任,牢记编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学习,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早日成为优秀的编辑人才。同时,青年编辑应该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自我激励,对工作不断产生兴趣,这样才能享受到学习和工作的乐趣,真正体会到快乐人生。通过对编辑人才资源整体开发的内涵、外延和原则的分析,针对我国科技期刊编辑人才资源的现状,提出了整体开发编辑人才资源的措施.

1.1政治素质

科技期刊的青年编辑应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使期刊的管理体制与国家的技术和文化市场体制相结合,出版高质量的科技期刊,并使期刊编辑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体制。

思想道德修养,编辑工作是无名无利,为别人做嫁衣的工作,编辑通过自己的工作,为作者审稿,编辑稿件,排版出版,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别人是看不见的。编辑应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正确处理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甘于奉献,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作者为读者服务,爱岗敬业。

职业道德修养,编辑对来稿的录用起着关键的作用,青年编辑应积极向老同志学习,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原则,关心尊重作者,对于来稿者耐心回答问题,加强与作者沟通,帮助作者查询资料。

1.2 学术素养

编者再创造作用的最大体现是再发现,即如何慧眼识珠辨识和发现论文的学术价值,这是编者应该发挥的最大功能。这一主题的确立和强化,必然要求编辑思维和编辑知识结构的变革:一是必须突破编辑思维的单一定势,向思维多元化发展,编辑思维也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二是必须跨出思维对思维的编辑模式,方能真正保持思维的正确性;三是调整编者知识结构,增强学科纵、横向相似信息的贮备。只有如此,编者方能由被动的“为人作嫁”,走向主动的再发现之路,真正体现编辑的学术贡献[2-3]。

编辑的学术素养与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有着重要的联系。提高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素养,需要从科技期刊主办挝坏闹厥映潭取⒈嗉部的氛围以及编辑自身努力等3个角度进行考虑。前两者是外因,后者是内因。只有三者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编辑的学术素养,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也就相应提高。

1.3 业务素质

青年编辑刚刚入门,应积极参加国家广电总局举办的编辑业务培训班,熟练掌握编辑规范。坚持期刊的三审制度和清样三校制度,积极约稿和组织稿源,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熟练掌握期刊的审稿,编辑,校对,出版,印刷,发行流程。

青年编辑成长过程中要参加上岗培训,通过上岗培训,科技掌握编辑技能以及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使青年编辑获得上岗资质。青年编辑参加编辑的学术会议以及研讨会,可以扩大交流范围和视野,更好地接触优秀编辑部的编辑。有条件的编辑部应支持青年编辑继续深造,取得更高的学位。鼓励青年编辑参加与本期刊专业内容有关的学术会议或研讨会,使编辑能接触与本专业有关的专家学者,有可能使编辑部能够选择对口的审稿专家以及约到高质量的论文。鼓励青年编辑自学,编辑部可以买一些有关编辑等方面的书籍,鼓励编辑在业余时间自学,提高工作能力。责任编辑应是稿件质量的主要责任者,而不应是经济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只有在经济责任上解放了责任编辑,才能促使他们对稿件质量真正负起责任,才能最终实现“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4-5]。

1.3.2 注重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青年编辑应注重语法、修辞、逻辑知识,在编辑工作中应严格纠正语法错误,错别字,编辑部的编辑应订阅《咬文嚼字》,同时应教育青年编辑提高写作能力,积极写作投稿,在实践中加强自身素质,提高职业素养,在编辑中减少差错率。.

1.3.3注重学习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以媒体角色进入传媒环境伊始,一面是新媒体造势咄咄逼人,一面是传统媒体杞人忧天般地生发出很有可能被取而代之的恐慌。而经过短期震荡后的传媒环境呈现的局面是传统媒体依凭网络如虎添翼,网络媒体则呈捉襟见肘之态。由于网络编辑客体转变的特点,相应地要求编辑主体随之转变。表现为编辑角色的重新定位和编辑理念的更新。很多编辑部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站维护、建设都需要计算机方面的人才。

1.3.4经常阅读已经出版的自己编辑的文章

编辑们编辑每篇文章都是认真负责的,但是编辑们的能力、学识有限,对已经出版的自己编辑的稿件进行阅读,善于总结提高,总结经验和不足,有助于更好地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编辑能力。及时发现不足,更好地向优秀期刊的编辑们学习,取长补短,力求完美,培养谦虚谨慎,戒娇戒躁的思想,更进一步提高期刊的质量。

2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

一些青年编辑在他们的岗位上爱岗敬业,兢业业,对成绩突出的编辑在职称评定上应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对优秀的青年编辑在职称评定上应给予一定的倾斜,对获得期刊,编辑省部级优秀奖励的青年编辑本单位应给予适当物质奖励,这样才能鼓励青年编辑干一行,爱一行。这种方式才能鼓励青年编辑钻研学习,不断进取,攀登新的高峰。

3.1.创造意识

在整个编辑过程中都要有创造意识,编辑在工作中是否能有创造意识以及在工作中能否自觉地创造,决定着编辑的稿件的水准。因循守旧的编辑方法在现代编辑中行不通。但是,编辑的创造性也不能背离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编辑在从事创造性劳动过程中也必须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产生与社会相适应的新的思维。编辑在编辑工作中还要学习新的理论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工作中。

3.1.2信息意识

现代编辑工作中,信息不仅是创造意识所依赖,而且也是与工作密不可分的。编辑的信息意识表现在与编辑工作有关的一切信息来源,应通过各种手段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与编辑工作有关的信息来源包括:本专业理论和应用方面的重大新成果,编委的信息,审稿人的信息,作者的信息,国内外出版界编辑同行的动态信息等。

3.1.3综合决策

当好伯乐:青年编辑对不同的学术流派,要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博取百家之精华。对新人青年作者不求全责备,在选稿过程中,青年作者的稿件只要有创新,符合科学性,言之有理,就应该录用。编辑应该唯才是举,摆脱人际矛盾,以科学性、学术性取舍稿件。

当好开拓者:开拓创新意识就是不满足现状,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同行和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就是不断呈上启下,昨天超越前天,今天超越明天,在纵向比较中寻求发展,不断进取。目前,各种评优和分级活动给这种开拓意识提供了机会,给期刊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作为青年编辑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在各种评比,分级活动中对照先进的编辑部找差距,学习兄弟期刊的经验,取长补短。超越现实,这就要求青年编辑了解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在选题组稿方面瞄准前沿科学,报道最新成果。

3.2发挥潜能,调动内因

青年编辑从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开始到成长为“编辑家”,“编辑学者”离不开编辑部的培养,更离不开个人的努力,青年编辑更应该自立自强,追求上进的精神,才有发展空间,所谓“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动力”。在青年编辑的培养中存在“拔苗助长”的现象,强调工作任务指标和工作量,忽视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也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以工作经费不够为由,不提供培训学习机会,使青年编辑没有与编辑同行学习互动,青年编辑们看不到希望。因此编辑部要关心青年编辑的学习生活,使他们感觉到单位的重视,从内心激发出工作热情和社会责任感[5]。

3.3实行多角色转换机制

青年编辑若在工作中只担任一种角色,长期以往会造成技能单一,青年编辑在干好一种角色后,还可以与其他角色转换,比如轮换担任英文翻译,参与论文的组稿工作以及编辑部的网站建设以及管理工作,这样在角色D换中应科技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有利于成为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4结论

科技期刊编辑素质深刻影响着期刊的质量,高水平的编辑队伍,是创办精品期刊的重要保障。面对社会发展迅猛化、经济发展市场化、文化发展多元化的新形势,科技期刊编辑应当更新观念,树立科学、奉献、敬业精神,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做到工作学习化、问题课题化,同时有关部门要努力优化编辑人才培养的软环境,为编辑出版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进而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秋玲.科技期刊编辑的常见心理问题与调析[J].编辑之友, 2004(3):25-27.

[2]张洋.试论科技期刊编辑培训[J].中国科技信息,2007(0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