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12 18:06:21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例1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072-01

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中学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1 课程性质

中学思想品德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品德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品德、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品德素质基础。

中学思想品德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中学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2 课程的基本理念

2.1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2.2 加强思想品德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本课程要重视中学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品德方向。

2.3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2.4 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品德、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2.5 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本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发展状况。

3 学习重点知识

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品德、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理解当代中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获得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例2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分强调接受,过于自我封闭而不与其他学科相融,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极端处理,认为死记就行。评价的标准也是看记住了多少,而不是看掌握了多少。这种学习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就要求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尽快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充分发挥本课吸引学生的独特优势(如时政热点等),把思想品德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中,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以科学性的态度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2.教师要积极设计开放的教学目标

开放的教学目标,按新课程理念可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的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考虑教学目标时既要着眼显性的(看得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短期的可检测目标,更要着眼隐性的(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长期的可检测目标;坚持单一与综合相结合,显性与隐形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例如:人类已进入新世纪,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既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又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某教育专家指出:新世纪的中国教育,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应用能力外,还要强调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有效地探究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意识。某权威专家提出:入世后,中国教育要努力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为此,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1)请你利用上述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学校拟一份“优秀中学生评价标准”。(2)为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你准备培养自己哪些能力?(3)请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以展示入世后中国中学生的风采。(4)请你举出两个由于科技进步改变了你的家或所在地生产、生活的例子。例如,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使我足不出户就能接受远程教育。上述问题是以时事材料为背景设计的开放性教学目标,有显性的、单一的、近期的,也有隐性的、长期的、综合的教学目标,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这正是新课标的体现。

3.教师要善于发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1)用好教科书。

读好课本、用好课本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为师生的教与学服务。

(2)指导学生阅读课外知识。

如指导学生阅读《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可从以下方面寻找切入点:①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等。此外还有《少年智力开发报文综专页》、“中央一号文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

(3)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无字书”。

生活是一本无字书,应让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例如,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等;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鼓励他们根据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学校举行法律知识竞赛、国旗下讲话等,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感悟人生的真谛,找到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支撑点。这正是新课标的德育目标。

(4)教师要注意学科间的综合,拓展教材。

中学各学科之间是融会贯通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科间的交叉,因此教师在思品课课堂教学中切忌把思品课讲成纯政治理论,应将各学科相关知识综合起来讲解。在这种综合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既通过各学科知识理解思品教材的知识点,又用思品课的辩证思维方式指导其他学科的学习。

(5)创造性地使用、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例3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

(一)编排上如何取舍

初中的德育课程由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后,主要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呢?在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并经过广泛的讨论后,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界目前已经取得了共识,即认为课程应包括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

(二)思想性如何体现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颁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德育课程建设的文件,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怎样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怎样进行这种教育,提出了具体和明确的要求。”

(三)国家的要求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关系如何处理

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把党和国家对学生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等要求与学生的身心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

(四)人生观如何引导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加入WTO后,进一步全方位向世界开放,与世界融为一体,各种文化、思想、观念的冲撞、交融将更加突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大大增强,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就成为思想品德课程的追求。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特点分析

(一)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现行课标“识记”“理解”“运用”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虽然一般而言,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包括知、情、行三个环节,学生的品德和心理发展相应地也应该是以认知、情感、行为三者为主体的综合发展。但是,在这三者之中,认知是“导向”而非“主导”,更应注重情感与行为的发展。这一点,已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多年来的经验与教训所印证。

(二)以全新的设计形式呈现课程内容

现行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是按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形式来限定课程内容的。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完全改换了这种方式,而采用以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形式来构架,这样,就给教学实施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更大的空间。

(三)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对改善学习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本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一理念,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尊重学生个性和独特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四)体现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例4

新课标在中小学实施以来,各门功课都面临着改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职责,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因此,思想品德课程的任课教师要积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思想品德教学情境,提高学习主动性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学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思想品德教学情境,提高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性思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体现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情境教学设置,充分利用教材和参考资料中的具有启发性的事例进行情境教学氛围的设置,创设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故事情境,既可以活跃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堂气氛,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我在进行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角色与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这一课时的教学时,创设了以下几种课堂情境:有的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指责;有的学生的父母经常深夜打麻将,严重影响了孩子的休息和学习,引起了孩子的愤怒和厌恶;有的行人在过十字楼口时,不遵守交通规则强行闯红灯,受到了交警的警告和批评。从这些情境中自然地可以看出,学生、家长、行人虽然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扮演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却没有履行相应的责任而产生不良的后果,使学生明确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不承担与社会角色相应的责任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可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教学,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氛围,又促进了其主动思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

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想品德教师,首先必须学会如何激发学生对自己的课堂产生兴趣,让自己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这应该是教学的关键所在。那么教师应该利用学生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在课堂的导课部分就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作为一堂课的开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了在课堂导课部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兴趣培养之外,对学生上课兴趣的培养还应该贯穿课堂的始终,在平时思想品德课的讲课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中涉及的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等方式方法来练习,如鼓励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事情的背景等,在课堂学习中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公平合作”这一课时,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导课教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与同学或者他人合作的生活事例,有的学生通过和同学的合作取得了成功,享受到了成功带来的欢乐,可是也有一些学生与学生合作不尽如人意,留下了很多的遗憾和无奈,那么哪位同学愿意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发言,引导学生与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合作过程,分析这位学生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从而调动大家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和爱好,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课堂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课由于理论性的东西比较多,因此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更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新课标对思想品德课程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不断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能够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和相关原理对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以及有关社会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进而发展和完善政治观点和理论。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积极实施,很多地方对思想品德课实行开卷考试,这种考试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智能,同时也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则在考查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方面的结合,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对学生以往学习思想品德课程单纯依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是一种教育模式上的转移引导,对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在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我们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积极创设一定的情境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导课部分还是其他教学环节,都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为了体现新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例5

思想品德活动课是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之一,它着眼于思想品德学科的开放特点,把“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活动的中心,通过活动去体会和实践,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因此,让学生搞好活动课教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对于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培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实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活动课并未真正突显其特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已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当前思想品德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当前,活动课程已在我国全面而深入地实施,但许多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它们严重地制约着活动课程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进程,主要体现:

1.认识上的偏差。在课程史上,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始终都交织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矛盾。即使到了今天,一部分教育研究者也仍然坚持认为活动课应处于从属、辅助、被支配的地位。在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心目中,活动课程仍然算不上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升学压力的迫使下,他们便随意地把活动课程当作学科课程的点缀或附属物。这种认识的偏差,实质上是仍旧把活动课程定位在过去的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层次上。

2.设计上的偏差。这方面突出地存在三个问题。首先是关于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问题。有人认为活动课程应着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有人认为应着重扩大学生的视野,完善其知识结构;有人认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等等,观点各异,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其次是关于活动课程类型的划分问题。活动类课程包括校会和班会、社会实践、体育锻炼、科技、艺术等活动。这种分类大致相同,实际上是简单地把过去所谓的课外活动拿过来,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再次是关于活动课程的组织问题。课程组织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序列安排,教学活动的形态结构,以及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方式等。

3.实施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师生间的相互关系与地位问题。一些人认为,由于活动课程主要是以学生独立获取直接经验为主,因此,学生应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不应过多干涉;另一些人认为,由于学生自制力差,在活动课程中,学生要更严格地按照老师的布置和安排去活动,教师理所当然应处于支配的地位,不然,活动课程便成了学生的自由课程,达不到教育目标。其二,教学模式的选择和活动层次的安排问题。当我们把活动课程正式纳入课程体系时,许多学校只是轻巧地把先前课表中的“课外活动”换成“活动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则照搬学科课程,毫无创新。甚至可以这样说,活动课程在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上,我们还没有达到杜威当年的水平。另一方面,在活动课程建设中,没有明显体现出小学、初中、高中的层次性和连贯性,未能很好地适应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二、思想品德活动课存在问题的对策

1.思想重视是上好活动课的前提。新教材对活动课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它适应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突出时代精神与创新精神,加强活动实践教学的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与活动,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认识社会、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因此,活动课属于课程范畴,它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可以代替的。但也有教师对活动课的意义、目的认识不足,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钻研、领会不够,因而不能准确对待活动课教学,往往敷衍了事,在教学中将之淡化。

2.充分准备是上好活动课的关键。活动课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课需要学生从主题出发,亲身调查、访谈,搜集有关事例、数据或图文资料等。只有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才能使活动课更加充实和富有意义。作为教师,在学期初,要统揽全书活动课内容,长计划,短安排,早布置。如搜集资料类的,开学初就得告诉学生,使其平时注意积累有关材料;调查、访谈类的,至少得提前一周告诉学生,使其能利用假日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个别访谈等。教师自身要做好充分准备,也要指导学生学会去准备。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导演”功能,上好活动课

在活动课教学中,教师需发挥教师的“导演”功能。因为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容改变的,否则活动课就会成为自由式、放羊式的休闲课、游玩课。

1.认真选择活动主题。活动主题及内容一般是教材中所提供的,但就教材而言,有的活动在农村根本无法开展。针对这种状况,在实际教学中应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创新。如九年级“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学习中,可及时开展“科学技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活动课。通过查阅资料、演讲等活动,学生感悟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到当前我国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重视科技,重视科技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同时,也认识到国家要发展,还必须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

2.精心设计活动程序。如学习“维护人身权利”时,可结合“2011年5月1日起施行酒驾新规定”以及莆田近一年来报纸、网络上的重大交通事故的报道和图片设置问题并讨论:创设情境(重大交通事故的报道和图片)问题讨论(“酒后驾车可能产生什么危害?”“司机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超级链接(碰到酒驾,你会怎么做?)反省提高(依法维护人身权)。通过学生自己参与设计活动课教学,他们对维护人身权有了理性的认识。让学生参与设计活动程序,有利于提高活动课教学的效果,使活动课具有教育性和实用性。

3.灵活使用活动形式。初中学生兴趣爱好各异,个性也不相同,又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性格特点。如果活动课单一化、成人化、模式化,就会使活动课单调、枯燥、缺乏活力。因此,活动课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如在教学中可采用抢答、竞赛法,以此来夯实基础。设计的题目要本着抓住重点、带动一般的原则,可以用投影、教师口头提出主题,学生个人或分组的形式,视情况可分为必答或抢答,在抢答时先举手先回答。要注意答案的唯一性或多元性,设计题目时就先要考虑好。在分组竞赛时,要找得力的学生协助监督、记分、统分等,教师甚至可以只做旁观者,让学生来主持。心理水平测试法:由于培养和锻炼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内容十分丰富,因此要求学生进行锻炼时需找准重点和方向,这就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心理特点,除了通过自我比较和他人评价来了解,心理水平测试的方法也可为学生了解自己提供帮助。总之,凡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利于提高活动质量、达到预期效果的形式手段,都可以为活动课所使用。

4.适时调控活动过程。“导演”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调控、引导。由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年龄及对事物的认识等方面的差异,其表现欲的反应方式和方法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真正了解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有机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全过程。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实施“宏观调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抓住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保证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

5.及时做好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总结是知识升华的重要步骤,是使学生由直接体验上升为理性思维,继而转化为能力与技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的过程。总结的形式一般分为三种,各有特色。其一,完全由学生总结,可安排一名或数名学生发言。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其二,只由教师做总结发言。教师用精炼的语言,分析活动课的得失,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并概括活动的主题,有助于实现学生的知识升华。其三,学生先谈活动体会,教师再补充和归纳,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总结方式。学生畅所欲言交流体会和感受,有利于消化活动课所获取的新知识,弥补彼此的不足之处。教师的总结则能深化和突出活动主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认识目标、能力要求和觉悟目标。

总之,在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作为立足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进而达到理论的内化和情感的升华,增强社会责任感,最终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21世纪合格

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鸿.活动课教学的规范性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1999(9).

[2]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吴炜.关于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实效性的探析[J].广西教育,2009(23).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例6

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中学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1 课程性质

中学思想品德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品德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品德、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品德素质基础。

中学思想品德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中学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2 课程的基本理念

2.1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2.2 加强思想品德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本课程要重视中学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品德方向。

2.3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2.4 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品德、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2.5 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本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发展状况。

3 学习重点知识

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品德、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理解当代中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获得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例7

1 研读《考试说明》,把握考试动向

《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它明确规定了考试范围、内容、形式、试题结构等。并辅以样题和综合训练题,还会附上头一年的中考试题。所以,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认真研究市教研室编写的思想品德《考试说明》。很久以来,思想品德课中考只考初二、初三的内容,新课改之后,考试范围扩展为七年级、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下册、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的内容和上年度5月至当年4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这样就增加了复习的内容,加大了复习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任课的教师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努力把握考试动向,这是提高中考成绩的必要前提。

2 夯实基础,灵活运用

《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考点范围,在立足教材、全面精读、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以主干知识为核心,将各单元、各课、各框、各目的知识点梳理出来,按相互联系的顺序排列,构建整体知识网络,这样才能抓住每课的主线。把每课的基本概念、原理、观点等提取出来,依据其内在联系,把这些点串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3 制定计划,直面中考

进入复习之后,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一般建议做好三轮复习安排:

第一轮复习(09年3月-4月下旬):这一轮复习要抓“面”,大约需一个半月时间。主要是回扣教材,目标是夯实基础,让学生系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这一阶段,我们要全面掌握教材中涉及的考试范围内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思想品德课中考强调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能力的形成是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的,能力考查实际上是对知识记忆和运用的双重考查。因此,我们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做全面、系统的梳理。首先可从目录开始,从宏观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全面、系统、牢固、准确地掌握教材,只有做到“心中有书”,在考场上答题时才会得心应手。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全体性、层次性是老师在教学上坚持的原则,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兼顾能力渗透。所以,这一阶段,在复习回顾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渗透与课本知识相关、与现实生活相联的时政材料。

第二轮复习(4月下旬-5月下旬):这一轮复习要抓“ 专题”,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目标是提升能力,主要是专题讲座形式。这一阶段复习的目的是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从4 月下旬开始,我们进入一个综合复习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打破课与课、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的界限,将相关知识综合归类,形成一条条知识线,进行归纳复习,这就是连“线”的过程。经过第一轮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如果说我们对教材有了宏观的把握,在头脑中形成了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下一步就需要进一步深入教材,进行微观上的细致掌握,也就是说进一步突出重难点,初步形成灵活运用教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分析认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找“点”的过程。我们在复习时应把“点”和“线”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既要归类复习,又要重难点突出。在这一轮中,更要联系时政热点进行复习。关于时政材料,此阶段教师可帮助学生搜集补充一点,但仍以《时政教育》为主,特别是5、6期合订本中的时事综合检测题,没有特殊情况,基本囊括了中考试题所体现的时政问题。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例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0-085-02

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所以我们每位任课教师都应该自觉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着重应从以下几方面更

新教育教学观念。

一、教材观

过去我们讲课时,总认为把教材上的内容都讲授给学生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了,所以有些老师上课只是死死扣住教材,盯住教材上的知识不放,对于课堂上的其他情况都不在意。新教材观认为,教材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范例、题例,是教师进行教学知识的工具,是调动学生思维活动和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学习教材的目的不在于仅仅掌握知识,而在于通过对教材中概念原理、事实、教学背景的认识,培养学生处理事务的能力,发展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健康的情感。

教材不是包含了所有的教学资源,它只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过去书本便是世界,现在是世界就是书本。教材观认为,教师要想达到教学目标,在用好教材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利用和开发其他课程资源。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充分利用社会生活中和学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把教学和社会生活,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活动,国际信息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也只有在实践中,对知识、规范、道德和情感的理解才能深刻,才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学生观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每天都要接触学生,教育学生,教师如何认识学生,对待学生是个学生观问题。持旧学生观的教师上课时只是把学生看成是装知识的“物”,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学习的主动性,很少考虑学生的知识不是老师灌输的,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的。

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思想头脑,有主动积极性,有潜在创造力的主体,学生学习好不好,有无学习积极性,主要的原因是学生自己,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时要尊重和爱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客观世界,自觉地认识自我。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支持和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去,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挥他的潜能和素质的环境。只有学生的生命活力被焕发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的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我们的使命。

三、教师观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例9

[2]冯青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下何以为师[J].教育发展研究,2012,(4):3.

[3]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教基二2011]9号)[EB/OL].(2011-12-28)..

[4]现在绝大多数教师都不合格?[EB/OL].(2005-11-03)..

[5]黄勇樽.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摭谈[J].思想理论教育,2012,(20):63.

[6]林玉体.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例10

本刊记者毛伟娜(以下简称记者):高教授,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参与者,您是否能概括一下此次修订的主要特点?

高德胜:作为一个有实践情怀的理论工作者,能够全程参加《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的修订工作,我感到非常荣幸。课程改革十年表明,实验稿所进行的改革和创新得到了一线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因此,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坚持,坚持得到实践认可并证明正确的改革理念、思路和方向。正是在坚持中,原来拿不准,或者说有感觉但并不清晰明确的东西,在这次修订中变得清晰明确了。实验稿虽然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同,但依然有完善的空间。本次修订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在完善中提高”。其实,在“在坚持中明确”也是“在完善中提高”的一种形式,因为坚持了成功之处,明确了以前稍显模糊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在修订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完善课程标准原则”,一方面,进一步厘清和明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微调课标的框架结构、修正课标中个别表述或用词不当的地方以及完善课程标准各部分内容,细致审定各部分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当;另一方面,修订组全体成员群策群力,重点关注小学、初中、高中品德课课程标准之间的衔接问题,努力理顺课标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始终注意兼顾品德形成的两个重要方面――满足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的需要。

记者:我们在2011版课程标准中看到,“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这一基本理念得到了坚持。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此次修订意味着沿袭了或说是坚持了生活德育论的指导?

高德胜:是的,之所以坚持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在于此一理念为德育课程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杜威对“直接道德教学”的论断对后世影响至深,即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这一论断影响了20世纪德育课程的设置,尤其是西方国家德育课程的设置。这一论断将德育课程的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困局凸显出来:作为直接的道德教学,德育课程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微乎其微。正是碍于这一无法解决的困局,很多国家回避开设直接的德育课程,采取“间接德育”的策略,将德育融入各类课程之中,使之成为间接和隐含的因素。这样做确实有一定的好处,一方面回避了直接的道德灌输,另一方面又使道德学习与所有课程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所有课程的德育作用。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常常会遇到解不开的伦理困惑和“道德死结”,而分散性的课程无法满足青少年“排忧解难”的需要,没有一个专门的课程帮助他们集中而又深入地解决成长中的问题,“间接德育”策略的缺陷也因此而暴露出来。

我们基于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政治需要,一直开设专门的品德教育课程。应该承认,几十年来,我国相关德育课程一直在改革探索中进步,在贯彻国家意志的同时,也越来越贴近学生,贴近学校,对青少年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课程自身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成绩是不容否认的。但从根本上说,我们的德育课程并没有突破杜威所指出的直接道德教育的困局,仍然存在着将“关于道德的观念”代替“道德观念的问题”,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得到的更多的仍然是道德知识概念。回归生活实际上是要求德育课程从德目和知识体系中走出来,关注儿童及其生活,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回归生活的理念,经过将近十年的实践检验,证明是既能解决“间接德育”课程困局,又能回避“直接德育”课程缺陷的全新道路,为德育课程的设置开创了独特的“中国道路”,必须坚持。

记者:此次修订对思想品德课程性质的表述作了哪些调整,这种调整基于怎样的思考?

高德胜:实验稿对课程性质是这样界定的:“本课程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这一规定,反映了当时的谨慎态度――只说到是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之所以如此谨慎,我认为设计者主要是想反映,这是一门将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给定内容”(必须有的)融合在一起的新课程,到底是一门什么课程,还没有太大把握。对没有把握的方面留有余地,把有把握的方面说清楚,这既是谨慎,也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但也正是这种谨慎和留有余地,也造成了一些困扰,比如,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课只有这一门吗?本课程与其他也起到类似作用的课程的区别在哪里?这些都是未能回答、未能解决的事关课程定性的根本问题。除此以外,这种谨慎和“模糊策略”也给教学实践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比如,有些人就以为心理、道德、法律、国情是课程并列的四大内容,因为缺少统一的内在精神,所以可以各自为政,可以分开进行教学。

在修订中我们明确了本课程的德育课程性质:“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这一表述有三个维度:(1)课程基础:初中学生生活;(2)课程目的: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3)课程类型:综合性课程。课程基础(初中学生生活)既是对课程基本理念的重申,也是建构课程目的的逻辑前提。课程类型只是标明了本课程所属种类,并未道明课程的性质究竟为何。课程目的才是核心,正是课程目的界定了课程的性质,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课程当然就是德育课程。在修订过程中有人提出,这一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最后落在“综合性课程”上,会不会引导人们将本课程的性质理解为综合性课程。我们经过讨论后认为,“综合性课程”只是说明了本课程的类型,类型与性质不同,比如,我们说“人是会说话的(或有理性的、有感情的)动物”时重点不在说人是动物,而在动物前面的限定语“会说话”“有理性”“有感情”。同样,本课程是综合性课程,但关键点在于是什么性质的综合性课程,2011版课程标准说得很清楚,是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记者:明确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对于课程标准的修订具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

高德胜:课程性质的明确,为课程标准的修订明确了方向,因为无论是课程设计的思路、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标准的选择、实施要求与建议的表达,都与课程性质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例如,课程性质的明确,为课程内容的安排与选择确定了指导思想,也就是说,无论是心理、道德,还是法律、国情的内容,在完成自身内容所要求的教育任务之外,都承担着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课程性质的明确,为教学实践明确了方向,那就是无论是哪种教学内容、哪种教学环节和方式,归根结底都要围绕课程的根本目的来组织和实施。

思想品德类课程,在过去由于有灌输的“恶名”,在学生中很不受待见,任课教师也因此受到拖累,常常成为学生迁怒的对象。实验稿确立与实施的自主学习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实践得到重视,渐渐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这既为本课程正了名,也为任课教师正了名。教育必有引导,没有引导就没有教育。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引导,因为课程的设置必有价值预设,必有需要达成的课程与教育目标。思想品德类课程当然也有教育引导,尤其是价值引导,否则就不必设此类课程了。但我们过去在教育和价值引导上走了极端,只强调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不注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变成了灌输,吃力不讨好,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使课程目标难以实现。实际上,教育永远不能脱离学习,不借助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实践,一切价值引导都会落空,都会走向灌输,走向教育的反面。实验稿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本次修订中,这一基本原则得到了坚持和完善,被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

初中学生对生活问题、社会问题、国家事务有强烈的学习探索愿望,课程与教学应顺应并满足他们的愿望,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潜能。另一方面,作为成长中的人,他们有许多生活与价值上的困惑,迫切需要得到价值引导。思想品德课程不是一般的知识课程,而是事关道德与价值的德育课程。“价值无法直接插入心灵”,必须经过作为主体的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没有这一点,德育课程就不成其为德育课程,就会走向违反价值与道德规律的反德育课程。

记者:2011版课程标准规定:“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与实验稿相比,不再力求全面,课程总目标的表述感觉也更为明确和清晰。这一修订经历了怎样的思考呢?

高德胜:课程目标对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验稿对课程总目标是这样规定的:“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这一论述,兼顾到了课程任务的复杂性,对课程目标的界定力求全面,但却不够明确。

在本次修订中,我们明确本课程的基本目标在于两个方面:培养“好人”与培养“好公民”。这一基本思想既体现在课程基本理念中,也体现在课程总目标之中。课程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这一核心理念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好人”(积极健康)的维度,一个“好公民”(负责任的公民)维度。修订后的课程总目标,其核心思想依然是两个基本点:“好人”与“好公民”的培养,但与实验稿相比,清晰明确得多。课程目标的表述吸收了学术界关于“好人”与“好公民”的研究成果,这也是本次修订特别留心吸收学术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体现。

记者:您刚才提到本次修订特别留心吸收学术研究成果,能具体谈一下吗?

高德胜:本次修订在吸收学术研究成果方面特别留心,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使课程标准的学术品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比如在内容标准的修订中,我们将学术界公认的学术成果体现出来。将实验稿“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改为“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之所以做这样的修改,是基于学术考虑。一般的心理学教科书都将青春期特点概括为:过度性、闭锁性、反叛性等等。受这种消极判断的影响,很多人对青春期的看法都很消极,以为这是人生当中一个危机四伏、充满动荡的时期。但心理学研究发现青春期的种种理论充满了成年人的偏见,是成年人的“意识形态”,人生周期之中,哪个阶段都有自己美好的一面,也有问题的一面,夸大青春期的问题一面而忽略其美好的一面,反映的是成年人对将要长大的青少年一代的戒备与恐惧。我们过去之所以对青春期有那么多负面的看法,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冲突多。过去,我们往往将这种冲突归罪于孩子的“闭锁、逆反”,却忘了分析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所处的特殊人生阶段。斯滕伯格发现,“当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步入青春期的时候,父母一般来说年龄接近40岁。有些研究表明,40岁这一阶段对许多成年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困难时期。”(《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劳伦斯-斯滕伯格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58页。编者注)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孩子的青春期与父母的人到中年往往碰到一起,如果说有危机的话,那是两代人都有危机,怎么能将冲突的原因都归罪于孩子呢?

记者:您在《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一书中曾对电子媒介、网络、全球化、环境问题、城市化等问题进行过专门论述,2011版课程标准也增加了诸如“公共精神”“媒介素养”等内容。感觉此次修订的课程标准时代气息更浓厚,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引导性。请您为我们解析一下相关内容。

高德胜: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必然要关注自身的时代境遇,回应时代的挑战。课程标准的修订必然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在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特点的前提下,紧跟时展的步伐,体现以人为本,合理增加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观、公民教育三部分教育内容,注意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和确立全球化视野,强调情感发展对品德培养的重要性。第一,在目标中增加了“公共精神”的要求。在我们这个消费时代,埋头自己的利益是普遍倾向,特别需要作为时代精神之一维的“公共精神”。基于这种考虑,除在目标中增加公共精神培养的要求之外,我们在内容标准中也对这一要求进行了落实:“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第二,增加了“媒介素养”的培养。当今社会是一个电子媒介盛世,电子媒介不仅是我们每日生活所必须依赖的外在工具,还如空气一样,随着我们的一呼一吸进入我们的心灵深处,因此媒介素养的高低不仅决定着我们能否有效地使用电子媒介,更决定着我们自身存在。本次修订除了在目标中突出了“提高媒介素养,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也在内容标准中提出了具体要求,就是针对电子媒介盛世对年轻一代所提供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另外,关于生态教育的内容、关于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的要求、关于认同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要求等内容的调整,都是本着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要求,提升课程标准的时代高度的宗旨进行修订的。

记者:应试考试对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威胁已是众所周知,各界都在呼吁改革评价和考试制度。此次修订对评价和考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高德胜:在应试的大环境下,客观地说,正是因为有考试,所以学校才比较认真地开思想品德课,才给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的待遇。否则,思想品德课在学校中地位肯定会一落千丈,连课时都无法保障,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学校中将被进一步边缘化,成为“二等公民”甚至“三等公民”。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考试的存在保护了思想品德课的生存,似乎思想品德课的命运系于考试。但目前思想品德课程遇到的最大挑战也是考试。因为考试的存在,教师在上课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满足考试的需要,而不是学生生活和发展的需要。

针对这一现实遭遇,我们在修订中没有回避,而是直面现实。在教学建议中增加了这样的话:“准确把握本课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努力使知识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这是从课程性质出发,引导教学跨越因应试而导致的单纯知识记忆式模式,使知识教育为思想道德发展服务。在课程评价上,除了从评价目标的把握、评价方式的多种选择等方面进行正面引导外,还在评价实施要求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形成性评价,“不能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唯一方式,警惕应试倾向的评价方式对本课程目标和理念的偏离。”

记者:听了您刚才的介绍,我们对此次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的特点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此次修订工作应该是原有标准的局部调整,大结构保持不变。

高德胜:的确如此。此次修订在总体框架结构上没有做大的调整,仅做具体内容和表述上的微调。比如我前面谈到的课程目标的细微调整,修订的重点是具体课程内容条目的调整。

本次修订对课程标准的体例和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第一,将内容标准第三部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集体”,前移到第二部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修改为“我与他人和集体”,使结构更为均衡合理。第二,在“内容标准”部分,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的内容标准所涉及的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四部分内容的修改均属于微调,将原来的“学法用法”改为“心中有法”。之所以做这样的修改,主要考虑到既与大标题“成长中的我”匹配,又与“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并列和对应。第二部分“我与他人和集体”,由原来的“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三个部分改为“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权利与义务”,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原来第二部分“法律与秩序”移到第三部分,保持与前两个部分的结构一致。后两部分的内容标准所涉及的内容做了一些较大的改动。包括内在逻辑顺序的调整、增加、删减、合并条文。

第三,为了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标保持一致,同时也为了避免原目标条目与内容标准难以吻合的问题,将内容标准中诸表格板块前的目标删除了。

第四是各部分的“活动建议”部分做了较大的修改。新增的活动建议主要涉及正视学习压力、了解自然灾害、学习自护和自救、感受班级温暖、体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多样性、正确认识网络、学习志愿精神等多个方面的活动内容。

课程标准是一个规范性文件,文字表达的准确、平易是一个基本要求。从前言、目标到内容标准、活动建议和实施建议,我们对文字都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推敲和斟酌。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例11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55-02

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目前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基本脱离了应试教育,但是,它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掌握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尺度,正确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会对学生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道德观、人生观乃至世界观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师们必须牢记自己肩上的重大责任。而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还必须遵循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根据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来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品德学科算得上是教材变化最快的一个学科,3~5年教材就要来一次较大的改版,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也可以说是走在其他学科的前头,大概在2000年左右,思想品德课教师就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2003年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出版后,教师们在各级教研活动中,细细研读,并且逐步把其中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中。如今,“实验稿”中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课堂,在这种情况下,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正式出版,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怀着期待的心情通过网络仔细阅读了它,并且将它与“实验稿”进行了对比,找到了多处令人欣喜的变化。现把一些让我觉得值得一说的地方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一、前言

导语增加了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为适应初中学生成长的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较之“实验稿”,更能让人对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一目了然。《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增加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这一段话,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初中学生的实际,重视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现在的初中学生,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和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或限于自身文化,或限于自身的精力,无法与孩子较好地交流和沟通,心理问题很多,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与时俱进,在教学之余更多地了解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真心关爱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疏导,做家长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走出成长中的困惑。

二、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分类目标》里,三维目标的表述较之“实验稿”更加具体和有操作性,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学会用法律维权”,知识目标增加了“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目标中,更加注重对环保知识的灌输,让学生树立更加牢固的环保意识。内容标准表述更加成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体现社会的发展变化。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三处:(1)《认识自我》板块增加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游戏观念,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这一内容标准切准了现在很多中等生和学困生的脉,因为这类学生,没有学习动力、沉迷于游戏、怕困难而厌学的多,但他们仍然希望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教给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再加上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重新鼓起学习的勇气的。(2)法律知识板块增加了一句“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可不能小看这一句话,由于初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逐渐增多,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学生恰恰缺乏平等意识,所以才会在与同学相处中“拼爹”、攀比。我想,从学生开始灌输平等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甚至全社会的素质。(3)《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板块中,增加了“合理利用网络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在网络等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指导学生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已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