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04 17:52:39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例1

1、大胆打破文本,进行创造性的重组。

2、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

3、层层推进,让学生的思想、情感一步步升华。

4、体现“情感性、哲理性、灵活性、创造性”的个人教学风格。

教学目标:1、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形态;懂得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2、培养学生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增强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具和有关青蛙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件出示: “找”字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谁可以用它来组词?

生:找人 找东西 找到 寻找……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群小蝌蚪――课件出示: 小蝌蚪图片

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小蝌蚪,看它像什么?

生:豆芽 逗号 鼠标 小汤勺

师:那我们看看课文是什么描写的,请大家看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1.课件出示: 第一自然段内容。――齐读 (找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

师:了解小蝌蚪样子,我们再看妈妈样子,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青蛙样子句子。

2.认识青蛙,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青蛙外形图)

【 教育专家们常说:“教就是为了不教”。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结构相似,我就以第一自然段做为指导学法的突破口,让学生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⑵读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 看图对比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打破常规按顺序进行教学,大胆进行教材的重组整合。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师:我们知道小蝌蚪和妈妈相貌相差太大了,小蝌蚪很难找到妈妈,他想出什么办法呢?

生:问人

师:他问谁?

生:鲤鱼阿姨 (课件出示:第二幅图)

师:课文哪个自然段写这幅图内容?

三、探索生长过程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第二自然段 完成练习

课件出示:

身体长出看到上去

问:。

答:

(2)检查练习

(3)理解“迎”

师:小朋友,你们是如何理解“迎”呢? (引导观察图:鲤鱼在小蝌蚪的什么位置?)

师:迎上去后小蝌蚪什么称呼?说什么呢?

生:鲤鱼阿姨 ……

师:看多有礼貌的小蝌蚪呀!请同学们有礼貌的读小蝌蚪说的这句话。

生:齐读

师:鲤鱼阿姨什么回答?

(4)角色表演读对话

【读与演结合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

师:小蝌蚪了解到妈妈特点――四条腿 宽嘴巴。他就急着找妈妈,它把谁误认做妈妈?

生:乌龟 ――――课件出示: 图课文第三幅图

师:课文哪段写这幅图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结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重点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把这部分作为指导学法的突破口,小结学习方法,让小组合作学习其他内容。这样突出重点,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2)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完成思考题

课件出示:思考题:

长出 看到 上去

小蝌蚪叫着:。

小蝌蚪知道妈妈:

(3)检查汇报 (小组长汇报)

(4)小结出答案 (课件出示)

(5)理解“追” 为什么这时是“追上去”?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读

师:虽不是妈妈,可他从乌龟嘴里知道妈妈是 大眼睛,绿衣裳 这时小蝌蚪对妈妈更了解, 他又出发,过几天,他发现尾巴变短了,游更快了,不知不觉游到了荷花旁,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 (学生读) ,他披着 (学生读) ,露着(学生读) ,鼓着 (学生读)。他们高兴地叫道:(学生读) 。(老师读青蛙的话)。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后什么做?

(2)齐读最后一句

(3)想象说话

师:见到妈妈以后,它们向妈妈诉说什么呢?

生1:妈妈找你好辛苦呀!

生2:妈妈原来你在这呢!

生3: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

【语文课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启发学生的思维,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师:说着,他们尾巴不见,和妈妈一模一样,和妈妈一样时,小蝌蚪身体发生几次变化?

四、给图片排序

1、先让个学生把错乱的蝌蚪成长图片摆好。

2、然后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练习说话。

【新课标提倡“语文课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即手、口、眼、耳、脑)”,本环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感情升华,懂得保护青蛙

师:......青蛙天天捉害虫,它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家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

六、回顾小结

师:课文写小蝌蚪几次去找妈妈?第一次不知道妈妈长得怎么样,找不到;第二次只从鲤鱼那里知道妈妈四条腿 宽嘴巴还找不到――只知道一部分的特点,不可能把事情办好。第三次小蝌蚪把鲤鱼阿姨和乌龟告诉他妈妈的特点综合起来,对妈妈的特点有了全部的了解,终于找到妈妈,由此看来,我们只有了解事物全部特点,才能很快地找到这事物。

七、拓展练习(任选一题)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例2

如何在6岁前儿童的早期学习中了解孩子各种智能发展的水平,发现孩子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并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制定个别式教育方案,利用游戏化的教程进行个别式教育,发展优势智能成为多元智能评价提升系统的核心思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明显地感觉到多元智能课程与以往的传统课程不同,一个主题活动可以延伸几个小活动,并且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也由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在小班主题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中,我带孩子们到活动室玩耍时,孩子们无意中发现小瓶子里有一些黑黑的、长有长尾巴的小东西在游来游去。从那以后,孩子们就对小蝌蚪着了迷。于是我就从“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开始,引导孩子对小蝌蚪、小青蛙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小蝌蚪的家在哪里?小蝌蚪喜欢吃什么?听完故事后,孩子们对这些问题议论纷纷,于是,探究就从小蝌蚪开始了。

活动1:可爱的小蝌蚪。在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带上小桶,来到水池旁,准备捞小蝌蚪带回活动室进行观察。“这是小蝌蚪!”“这里有很多呀!”“看小蝌蚪游过来了。”孩子们兴奋地叫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捞到了许多只小蝌蚪,把它们带回了活动室后,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围着小蝌蚪议论起来:“小蝌蚪在睡觉呢。”“不是,它死了。”“没死,它又动了!”这时,我不经意地提出了问题:“小蝌蚪有没有眼睛和嘴巴?”“有几只眼睛?”并指导幼儿观察。“小蝌蚪有大脑袋,长尾巴,有眼睛还有嘴巴,它会在水里游来游去。”这是孩子们对小蝌蚪的总结描述。我接着说:“那我们把可爱的小蝌蚪画出来吧!”孩子们认真地画起来。他们用手指沾上墨汁,点画在白纸上,然后把手指轻轻地往后一划,就成了一只可爱的小蝌蚪。这时,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有的说:“青蛙。”还有的说:“是大蝌蚪。”“到底它的妈妈是谁呢?等到小蝌蚪长大了你们就知道了。不过你们要经常去看看小蝌蚪,看看它有没有长大,长成什么样子了。”在结束这一活动时我给幼儿留下了上述任务。

活动2:小蝌蚪变成青蛙。为了利于观察,分组分发小蝌蚪。我引导孩子们仔细地看,观察后画下来,渐渐地,小蝌蚪长大了,“小蝌蚪长出脚来了”,我接着问:“它的脚长在哪里呀?”孩子们答:“长在后面。”又过了几天,孩子们又兴奋地叫了:“长出四只脚了。”“小蝌蚪像青蛙,它的妈妈是青蛙。”

活动3:小青蛙。随着孩子们的观察对象在变化,他们的问题也随之转移到了小青蛙身上。我提出疑问:“小青蛙吃什么?”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青蛙的眼睛很大,它的眼睛鼓出来了。”“青蛙的脚(趾)很尖的,像针一样。”“青蛙的肚皮是白色的。”孩子们总结说:“大眼睛,宽嘴巴,白肚皮,四条腿。”孩子们模仿青蛙的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根据故事内容需要,我指导孩子们分组进行了故事表演。孩子们在表演中积极参与和表达,他们越来越自然大方的表现都证实了故事表演对幼儿个性、语言发展的促进作用。最终,故事表演为活动画上了完整的句号。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例3

凡是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就自己去做,不依赖别人。比如,小班的幼儿在刚学绘画时,有的孩子常说:“老师我画不像,不会画。”那么,作为一名教师,这时就要尽量鼓励幼儿自己动手,虽然幼儿描绘出的形象,只能是最简单而粗略的,甚至是似是而非的形象,但是教师还应鼓励幼儿独立而大胆地描绘,对幼儿的事情不搞包办代替。我们应对幼儿从小就要灌输这种自立思想。

二、培养幼儿的自信意识

让幼儿在绘画中培养兴趣,坚定信心,从成功中体会自己的能力,尝试成功后的喜悦,不断增强自信意识。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幼儿各种美好的追求和积极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就能巩固与发展幼儿对美术活动学习的兴趣。如,在绘画《小奶牛》时,有的幼儿画得不太像,但大致的轮廓还是出来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并指出不足之处鼓励下次画得更好,幼儿听后就会很高兴,对绘画产生兴趣。教师这时以极大地热情和娴熟的技能指导幼儿,就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注意培养幼儿的好奇意识

好奇,就是对事物有新鲜、新奇以及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培养幼儿的好奇意识,不要只被动地等待幼儿,要时时主动将有关事物指给幼儿观察,不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好奇心逐渐转化为好奇意识。如,在绘画《小蝌蚪找妈妈》时,可使幼儿先观察到小蝌蚪生活在池塘里,池塘里有什么?有荷花、莲藕。小蝌蚪长大后就变成了青蛙妈妈。它长什么样子?它长了四条腿、大嘴巴、白肚皮。唱起歌来呱呱呱……这样幼儿就对小蝌蚪找妈妈产生浓厚的兴趣,画起小蝌蚪找妈妈来就容易很多。

四、培养幼儿的思考意识

平时,在幼儿询问难题时,教师不宜急于告诉幼儿答案,而应因势启发诱导,让其通过动脑、动手自己得出最后答案,并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同时,要借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向幼儿提出可以思考的问题,让幼儿寻根求源,得出正确答案,如,在绘画《迎春花》时,老师可在课前先提出问题:迎春花有几朵花瓣?它是什么颜色的?幼儿带着这样的问题,在平时生活中观察迎春花就会非常认真、仔细。寻找答案后,画迎春花时就不会弄错了。那么,这比教师直接告诉幼儿答案效果要好得多。

五、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例4

如何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实现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目前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都在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经验,对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方法谈几点个人感触。

一、实施兴趣性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们当前所使用的语文教学方法,很难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只会让他们的学习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所以,这就需要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去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一上课,我就给学生出了一个谜语:“身子像个小逗点,摇着一根小尾巴,从小就会吃孑孓,长大吃虫叫哇哇。”“蝌蚪!”“是小蝌蚪!”……学生争先恐后地说道。“没错,是小蝌蚪,有这样一群小蝌蚪,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于是踏上了寻找妈妈的征程,那么,途中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它们最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它们的妈妈到底是谁?你们想知道吗?”“想!”“好,接下来,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样,我通过在上课一开始给学生出谜语并引出有趣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实施多媒体教学法,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

现代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视频等于一体,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使语文教材中死板的内容和冷冰的语言文字以直观形象、色彩绚丽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创设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能多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实施多媒体教学法,让学生获得多重方位的刺激,在短时间内较快地掌握知识,从而增强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课文的文字描述和我们口头语言的讲解,学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认知只会停留在表面,不会有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于是,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多张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并介绍它的视频片段,于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景象立刻真实地出现在了学生面前,学生看着眼前的画面,震撼了,不时地发出惊叹声……这样,我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神奇的景象有了直观的认识,既加深了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又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实施探究式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是课堂教学主体,学生是客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按照老师的意愿来进行,学生极少有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个性被压制,学习主体性被忽视。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对语文新知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

比如,在学习《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我在课前给学生制订了一份预习导学案,具体内容如下:(1)看拼音写词语(具体略)。(2)多读几遍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内容是什么?(3)课文中,“再见了,亲人”是 对 说的,想想作者写了他们什么事?(4)找出直接体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段落,放声读读。(5)用横线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和同学交流想法。(6)预习之后遇到了哪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按照这份导学案,对课文进行自主阅读和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学习感悟和心得。这样,我通过实施探究式教学法,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性,对于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和自学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要总是使用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积极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丰富多彩,进而不断地促进他们在语文学习上的进步。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例5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是一项随语文教学活动发生就存在的教学技能艺术,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语文教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教师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能指明方向、承上启下、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成为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课堂提问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究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堂提问艺术,促使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显得更加重要。

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实施课堂提问时并未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针对此种现象,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师驾驭课堂、教材的能力,确是当前语文教研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的一些新思维、新做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课堂提问重精

苏联杰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高标准要求:课堂提问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那么“精问”就指教师注重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变通性、挑战性,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根据这个句子设问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准确地把握雨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刻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即表现雨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这样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为核心,层层递进,不仅使学生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理解达到全面准确,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如何才能使提问“精炼”呢?我想教师只有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认识结构,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使用,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二、课堂提问重度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入点。

首先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课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置问题,其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思维量,而不能是简简单单的用“是”、“对”、或“不是”、“不对”来回答的问题,因为只问“是”“非”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衡量学生的知识质量都是不利的,在“是”与“非”的判断中必然有侥幸答对的,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存在有侥幸答对的心理,养成不愿积极思考的不良习惯。要使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注意三点:一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二要有新意,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刻板僵化;三要有一点思维含量,一般直接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少些,让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后找到答案的问题多些。

其次要有一定的梯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难易应各各不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巳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

最后提问要有一定的广度,“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这是大语文观,也是新课改所要求的。因此课堂提问也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而充分展开,不失时机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使学生学有所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运用知识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课堂提问重效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真实、巧妙、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说有效教学提问是教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控制手段。

有效提问指向的阅读空间要大――激发自主阅读,注重整体把握。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小蝌蚪“询问鲤鱼―――错找乌龟―――找对青蛙”的情节,三段内容写法大致相同,三位教师抓住语文对话,设计了下面三种不同的问题:教师A: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问了什么?怎么问?鲤鱼又是怎么说的,说了什么?(第二、三次对话问题相仿,略)。教师B:同学们,现在你就是小蝌蚪,当你见到鲤鱼妈妈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教师C:仔细阅读三次对话,思考:小蝌蚪见到鲤鱼、乌龟、青蛙时它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蝌蚪?

第一种问题的设计共有4个小问题。前两个问题指向的阅读范围都在第2句中,后两个问题指向的阅读范围都在第3句中。我们暂且不论这些问题的思考价值,就引向的阅读空间来说也实在很小,答案一目了然,学生无须深入阅读。第二种问题设计指向的阅读范围是第二段内容,学生通过整段阅读可以感悟到小蝌蚪见到鲤鱼妈妈时,那份油然而生的思念妈妈的情感,感悟到小蝌蚪“迎上去”时的主动、有礼貌,或者有更多的感受。第三种问题设计指向的阅读范围就更大了,它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全文,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才能得出结论。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例6

一、指导预习,诱发兴趣。

预习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前应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如在指导预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可以先到野外捕捉一些小蝌蚪,养在玻璃缸内,然后进行了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平时看见过青蛙吗?谁知道它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出示玻璃缸内的小蝌蚪)这是小蝌蚪,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小蝌蚪不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它们要去找妈妈。小蝌蚪为什么要去找妈妈?它们是怎样找到妈*的呢?回去后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找一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和求知的兴趣,并且在课堂上学得生动、活泼、理解透彻。

二、注重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进课堂,已是当前教学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形式。它以有趣的音乐、图象、颜色、画面、动作,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把幻灯片、录象片、教学光盘等教学手段穿插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兴趣盎然。如教学《葡萄沟》等课文,教师让学生边听录音"我们新疆好地方"的乐曲,边听老师的讲解。乐声一起,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做起新疆特有的舞蹈动作,使学生一下子进入文章的角色。在讲读课文中,结合课文内容,为更好地理解"一大串一大串"、 "五光十色"等词语,适时放录象,当播放到葡萄沟的葡萄到处都是,伸手可及;有白的、绿的、灰的、紫的……什么颜色都有时,学生嘴里发出啧啧声,不禁脱口而出:"我都馋了","我都想到新疆去了".在愉快的乐声和动人的画面中去学习,有了乐趣,学生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三、做游戏,讲故事,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持久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容易疲劳,而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巩固和熟练。因此,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努力创设语文知识的故事性和游戏性情境,使他们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我在识字教学中经常用"一字开花","开火车"、"找朋友"等游戏进行扩词比赛、从而丰富学生词汇,巩固字词。"一字开花"就是老师在黑板上先画一朵花,再在花心里写上某一个生字,而后让小朋友口头扩词或板演。如果这个字的朋友多,就在花瓣外再画上一层花瓣,花儿越开越大,学生就越有兴趣,注意力非常集中。如我教"花"这一字时,用"花"字就扩词二十多个,为了进一步巩固词、"一字开花后就进行"开火车游戏。这样学生在欢乐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特别对那些后进生帮助很大,教师就能达到较好地传授知识的目的。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例7

什么是有效的提问?有效的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提问。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既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登入科学的殿堂,又是促进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手语表达意思的局限性,有些任课教师经常有意无意地把一些交流的内容简要化,使得课堂上对一些问题的阐述最后经常变成“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成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这样,问题比较封闭,容易造成孩子思维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能很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有些教师提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具有挑战性,同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有些教师的提问比较单一,往往以“是什么?有什么?做什么?”等问题为主,枯燥、乏味,压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些提问对学生的发展有害无益,是无效的做法,在语文教学中应尽量避免。

那么,如何在聋语文教学中做到有效提问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工作中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做到以下几个特性:

一、提问应有挑战性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问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通俗易懂,让学生容易理解,提问后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各抒己见,给他们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有时可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或障碍来引导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如,在教学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入学教育的指导看图时,我不急于提出:“图上画了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而是问到:“你看到了什么?”我的话题刚一提出,各种答案就出来了,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到:“我看到操场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操场上有两个漂亮的花坛”、“操场中央有一群孩子在跳绳”、“有四个学生在拍球”、“两个孩子在滚小圈”、“三个学生在看墙报,一个同学把手搭在另一个同学的肩膀上” ……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学生仔细地观察画面,对画面产生感性的认识,所以学生对画面能进行详细具体地描述。如果所提的问题是: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答案大多是: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这样的提问对学生是没有挑战性的,只是简单地回应教师的问题,学生不会积极地观察画面,理解画面,达不到训练学生仔细观察和积极动脑思考的效果。

二、内容应有发散性

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想象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想象,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又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教师要善于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学生想象的因素提出问题,且提问要有创意,具有开发性、发散性,激励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创造,使他能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来探索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如在教学《捞铁牛》一课的导读环节时,我问学生:“铁牛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你有哪些办法来把铁牛捞回来呢?”这是一个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从方方面面来为捞铁牛设计了方案:可以用潜水艇拉回来,可以让飞机用铁绳绑着飞到地面上再放着,可以叫很多大力士游到水下一起用力顶上来,可以叫上奥特曼一只只抱上来……等等,学生回答的内容就更丰富多彩了,让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空间进行独立构思,学生想出的办法,只要合乎情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挖掘和开发。

三、问题要有层次性

聋孩子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的提问设计要既简洁扼要,又循序渐进,要有层次性,根据聋生的特点和经验水平,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由粗及细地展开,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挥想象。对于反应较慢的学生,教师可将第一层次的问题抛给他们,在语速上适当放慢一些;对于反应较快、脾气较急的学生,可将一些突破常规的问题抛给他们,语调要显得沉稳,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深入地理解,在原有水平上,用不同的速度去实现自身的发展。如在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提出以下问题:小蝌蚪遇到了哪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说的?为什么会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最后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我认为:这些问题的设计太过于表面化,完全是让学生在回忆课文的内容,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只要学生记住故事的内容就能回答出问题,对于多数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我觉得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问题:①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妈妈?为什么会认错妈妈呢?②小蝌蚪的妈妈究竟是谁?为什么小蝌蚪和妈妈长得不像呢?③小蝌蚪为什么问了那么多动物都没有找到妈妈呢?随着这些问题的层层深入,就能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课文内容的状态,逐步引导他们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是几个问题的综合,在问题的答案中隐含着事物的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的道理。

四、过程要有互动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经验的有效途径。要创设这样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提问语言就要产生互动效应。例如:在学习《海底世界》一文后,我是这样问的:“你还想知道海底的哪些奇妙知识呢?说出来,大家一起来帮你!”又如学习了《蝙蝠和雷达》一课后,我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学习这课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呢?”这种由原来的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由学生问,教师答或同学帮助答的教学现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但提问的方式方法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专家学者的理论支持,更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的实践探究和总结反思。

参考文献: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例8

妈妈终于答应带3岁半的悦悦到动物园去看动物了,悦悦很是高兴。一进动物园的大门,悦悦就看见许多小朋友围着一个小水池,说里面有很多的小蝌蚪。悦悦也急忙跑过去想亲眼看看蝌蚪是长什么样子的……

坏妈妈的做法:

妈妈一把拽住悦悦,说池塘边太危险,而且不是真正的动物。悦悦无奈,只好提出去看骆驼,妈妈却说骆驼栅栏旁边都是草,蚊子多,也不能去。悦悦不知道自己到动物园来干什么了。

好妈妈的做法:

看到悦悦想到池塘边看蝌蚪,就顺势问:“你知道小蝌蚪长大了会变成什么吗?”“不知道。”

在池塘边,妈妈一边紧紧地拽住宝宝的衣角,让他看池塘里各种各样的小蝌蚪,同时一边讲小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小悦悦瞪大眼睛看这看那的,专注极了。

专家点评:

我们家长的一个“不”字,既阻止了孩子前进的脚步,也扼杀了孩子用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欲望。做父母的要鼓励孩子先天的创造性,不要限制孩子对周围环境及事物的探索爱好。好奇心是孩子获得扎实全面教育的基础。

情节二:多提问题,鼓励孩子多表达

周末,阳光明媚,妈妈带着5岁的轩轩到世纪广场去喂鸽子。

坏妈妈的做法:

妈妈给小轩轩买了一包鸽子食后,就自己坐到了旁边的椅子上。轩轩想让妈妈和他一起去喂,可妈妈拒绝了。一会儿,轩轩又跑过来喊妈妈,妈妈却仍然没有动,轩轩只好悻悻地自己去了……

好妈妈的做法:

妈妈一边和轩轩一起喂鸽子,一边问:“鸽子是什么样子的?”轩轩说:“眼睛圆圆的,羽毛白白的。”“那鸽子怎样飞呢?”“鸽子用翅膀飞,真好看!”轩轩一边仔细观察鸽子飞起的样子,一边认真地回答。妈妈马上鼓励道:“你观察得真细致!”

专家点评:

对于孩子的活动,父母参与与否大不一样。单由孩子去看,不管他看到了什么、看得怎样,他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看多久就看多久,父母不关心、不过问,孩子的眼力提升毕竟不如被指引,一是增加兴趣,二是可以学习注意重要的东西,或是连续性的东西。而孩子靠着本能自我观察、自我搜寻会有很大的片面性、局限性。当然,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孩子也有他们独到的眼光和视角,我们成人给他们的往往又有不同。在成人经验的引导下,孩子会见识得更多。但要注意,我们要做的只是引导,而不是强加给孩子任何东西。

情节三:给孩子自我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童童与妈妈在林间散步,看到有树叶不断地被风吹落,就蹲下身抓起一把落叶,自语道:“这些树叶长得都一样吗?”

坏妈妈的做法:

妈妈看了一眼童童手中的落叶,说:“不一样,只有相同的树,才会长出相同的叶子来。”童童低头仔细看树叶哪里不一样,妈妈却说:“从地上捡的东西太脏了,快扔掉!”童童不高兴地撅起了小嘴……

好妈妈的做法:

听了宝宝的疑问,妈妈连忙蹲下身,亲自捡了几片干净的树叶,让童童观察这些树叶是不是有不一样的地方。而妈妈只是在一边耐心地等待。过了一会儿,童童从树叶的形状、颜色以及大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比较之后,终于得出了答案:“叶子有一样的,有不一样的。”妈妈问:“你再看看树上长的叶子,他们有什么不同?”于是童童仔细观察不同的树,然后说:“我知道了,不同的树,长的叶子是不一样的。”妈妈微笑着竖起大拇指,夸宝宝真聪明!

专家点评: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例9

一、营造宽松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探究

要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首先是摆正教师的位置,要做到真正的"主导"而不是"主宰",就要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另外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确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自我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进而引导学生在每次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1、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得到儿童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到底还要取决于他自己,取决于他活动和他对儿童的态度。"教师的音容笑貌可能给学生创作的是一种愉悦和谐、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因此,教师应以和谐可亲的教态、亲切关怀的语言、温柔亲和的目光组织教育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宽松的氛围。

2、课堂上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和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改"一言堂"为"群言堂",提倡活跃和活动,提倡质疑发问,鼓励标新立异。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敢于想象、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争辩、敢于实践、主动参与探究学习。

3、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运用儿童理解和熟悉的语言,联系儿童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插入儿童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多费心思设计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积极探究的学习气氛。如《小马过河》、《狐狸和乌鸦》、《小蝌蚪找妈妈》和《骆驼和羊》等等以对话为主的,故事情节强的课文,就可以采取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如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讲一讲来进行探究,让学生真正自主、投入地参与到探究学习中去。

二、 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是"牵牛式"的,即使是启发式教学,也是启发学生答出老师事先设计好的现成答案,而且最好把老师将要板书的内容和词语答出来;若有"越轨",老师马上会"启发"其转回到老师的思路上来。长此以往,学生难免形成一种思维定势,阻碍学生质疑、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自学、合作、交流、尝试、实践等活动来亲身经历学习过程,最终完成学习目标。如《捞月亮》一课,教师首先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并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几点:"为什么要捞月亮?"、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去读书,找伙伴交流、指图说说、合作演演。整节课,学生始终都是积极参与学习、探究的主人,学习效果非常好。

又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教师先将学生预习时产生的疑问归纳为一个问题:"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很不同,青蛙会是小蝌蚪的妈妈吗?"然后让学生通过读书找出问题的答案,再让学生分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小组喜欢的方法去证明:青蛙就是小蝌蚪的妈妈。学生分别选择了小组齐读书,分角色读书、演一演、画一画、讲故事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探究证明,学生学得非常主动,非常投入。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例10

情景教学是《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形式之一,情境创设有多种形式如:故事情境、比赛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因素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所以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

例如:创设童话情境,把数学学习变成童话角色扮演:

【案例】《可爱的小青蛙》

本课是一节巩固2、3、5乘法口诀的复习课,大量的口算练习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所以将书上干瘪瘪的教学内容连一连创设为有趣的童话情境小蝌蚪找妈妈。让学生在边听故事边解决问题,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小蝌蚪找妈妈:星期六,小明到河边捉了许多小蝌蚪,回家后妈妈告诉他:小蝌蚪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所以小明就把蝌蚪放回了河里,可是这时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妈妈。怎么办?你能帮帮它吗?

〔通过学生喜欢的故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设疑,让学生怀着助人为乐的精神帮助小蝌蚪,积极投入到数学探索活动中,这时学生们非常乐意,会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学习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小组的有效合作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新课程标准大为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专家认为,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生生互动提供了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发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那怎样让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呢?

1.激发学生合作欲望,使合作有目标有动力。

2.培养学生交流习惯,在小组交流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倾听和接纳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想法,使思维更明晰。

三、自主探索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自主探索的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主动的去获取知识。所以自主探索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自主探索数学知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呢?

【案例】《一个星期有几天》自主探索,创编口诀。

师: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生:我认为7的乘法口诀有9句,因为前面学的2至6的乘法口诀都有9句。

师:非常好。是9句。你能编制7的乘法口诀吗?

生:能。(学生开展编制口诀的数学活动,教师参与其中,巡回指导)

生1:(不会编)师就引导说,7的乘法口诀中,一定有7,根据6的口诀,找出一个有关七的口诀(六七四十二)在想想以前学的口诀中,还能找到7的口诀吗?

生2:我从2至6的乘法口诀中找出了七的乘法口诀: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

师:还有七的口诀吗?可以根据6的口诀之间的规律,想一想?

生3:后面还有七七( ),七八( ),七九( )(怎样补充完整?)

生:七七比六七多一个七,结果也就加上7,42+7=49,所以七七四十九,用同样的方法得出:七八五十六,七九六十三。

师:在你编写口诀后,自选你的伙伴或与老师交流。(编的快的孩子自己下位去找自己的伙伴交流、订正、分享。课堂活而不乱,孩子们兴致很高。)

生:我知道为什么要把二七一十四编成二七十四因为这样编口诀简洁,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口诀从小到大,结果每次增加了7。

师:现在请孩子们汇报你编写的乘法口诀。

生1: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七八五十六,七九六十三。

生2:还差一句一七得七

师:在编写口诀时,有没有要提醒的地方?

生1:注意口诀简洁,完整,如:二七十四,不要编成二七一十四,五七三十五不要编成五七三五

生2:口诀有9句,一定要编完整。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例11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入门,聋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强烈的获取欲望,才能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去主动地思考,努力地探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起聋生的新奇感和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唤起聋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把图形藏在幕后,先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由于他们的好奇心特别强,注意力一下集中起来,纷纷猜测并急切地想知道猜测的结果是否正确,然后教师再拉开幕布揭开图形,这样逐一进行,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惊奇、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营造创新氛围,诱发创新欲望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确实,每个人都有创新的能力,聋生也不例外。但如何使聋生的创新潜能释放出来,让聋生更加积极自由地发展,就成为当前课堂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和谐、融洽、民主、恬静、活跃的教学氛围。因为实践表明,不同的课堂氛围,聋生的学习状况是不相同的。在和谐、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聋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感知清晰,想象丰富,思维敏捷而有条理,理解、思考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而在沉闷、呆板及武断的教学氛围中,聋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思维也出现惰性,头脑反应迟钝,神情茫然,创新意识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培养聋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和保障。

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平等、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间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聋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意识。同时,教师要具有宽容精神和虚怀若谷的风范。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教师如果一味苛求聋生,那么聋生将由“敢想、敢说、敢做”变得“你教什么我学什么,你说什么我听什么”,从而扼制了他们的创新动力。所以,要让聋生敢于创新就必须“宽容”他们的一些失误,要赞赏其勇敢精神,从而营造一种人人想说,人人敢说,人人会说,人人善说的创新民主氛围。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说错了没关系。”“谁有不同意见?请大声说出来!”话虽简单,但足可以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做既可以保护聋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聋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久而久之,就会激发创新欲望,进而达到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诱导质疑问难,挖掘创新潜能

古人云:“学贵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了疑问,才能促使聋生去思考,去探索,聋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聋生大胆质疑,主动参与,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及最佳方法,从多角度培养聋生的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鼓励聋生提问,大胆质疑是培养聋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鼓励聋生敢于发问。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目标和聋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来启发聋生多思、多问。要激励聋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不墨守成规,敢于标新立异,想他人所未想,言他人所未言,为他人所未为,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让聋生的天赋和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另外,还要给聋生提供提问的时间。因为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就需要聋生有时间去思考,有机会发现问题,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不要对聋生提出的“离奇古怪”问题不予理睬。这样疑问激起了聋生的求知欲望,聋生便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从而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讲的是《小蝌蚪找妈妈》,通过运用视频、在白板上现场画等手段进行教学后,大部分学生都形成了“一群小蝌蚪出生后,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它们的妈妈―青蛙”的共识。但这时却有一位学生提出了异议:小蝌蚪的妈妈不是青蛙,而是癞蛤蟆!一语惊人,那位教师有些惊慌失措,问他:“你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生活在农村,经常见到小蝌蚪。青蛙的蝌蚪颜色比较浅,是灰色的,癞蛤蟆的蝌蚪身体是全黑的。癞蛤蟆的蝌蚪是一群一群的,而青蛙的蝌蚪都是分散行动的。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一群全黑的小蝌蚪游着找妈妈。所以小蝌蚪的妈妈是癞蛤蟆!”且不说“小蝌蚪的妈妈是癞蛤蟆”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却充分体现了学生大胆怀疑的精神。庆幸的是那位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观点,耐心听取了学生的见解,并对学生的怀疑精神表示赞赏。不正是由于这种精神、这种品质,才有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真理吗?

四、设悬设疑新颖,激活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悬设疑是激活聋生思维,培养聋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设悬设疑,引导聋生质疑,启发聋生思维,调动聋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设疑时要做到设疑新颖,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围绕一个中心,按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巧妙设计出既有助于聋生理解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的问题,适时以精妙之语激起聋生思维的浪花,启发聋生拓展思路,发挥创新潜能,逐步解疑,去获取新知识,从而达到唤起聋生创新意识,培养聋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如一位教师在教《乌鸦喝水》一课时这样问:“乌鸦真聪明,想出好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我们同学们更聪明,大家动脑子想一想,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做呢?还有哪些办法能让乌鸦喝到水?”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有的说:“乌鸦可以找来一根吸管,就可以像我们喝牛奶一样喝到水了。”有的说:“乌鸦可以把瓶子推倒,就可以喝到水。”……这不就是创造性思维了吗?

五、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精神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滩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创新必然会遇到挫折,有时还会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同时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多数聋生具有从众心理,教师怎样讲就怎样做,人云亦云。这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聋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要培养聋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改变聋生不正确的观念,教师也要改变那种以教师讲授为主,聋生被动接受的“满堂灌”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时,需要聋生有敢于创新,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不怕挫折,对真理执著追求的勇气和胆魄,还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聋生的人格,相信聋生的创新能力,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使聋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注重引导,鼓励聋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对聋生提出的那些有创意的见解,即使是不成熟、不完整的,也要给予正确的评价,给予应有的肯定,以保护聋生的自尊心,从而使聋生迸发出创新火花,闪烁应有的光亮。

六、重视实践操作,发展创新能力

“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聋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办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因此,在教学中要多给聋生提供操作机会,让聋生在拼一拼、剪一剪、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使创新物质化,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创造成果,体验到创新的快乐,能进一步引发创新探究的意识。这样,学生的创新潜能就会得到开发,创新能力就会得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