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3 11:27:19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篇1

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力,精彩的范读,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选择精彩的读,要求学生听清楚、听完整、抓要害,从语音、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方面充分感受、反复琢磨,并跟随练习,这样自然会使他们的语言变得流畅、正规,语言感受力得以提高。可采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听名家朗读名篇,使学生在听的过中受到“双重美”的熏陶;也可采用教师范读的方法,在具体语境中加强学生语言感能力。如在讲《安塞腰鼓》一文时,播放一段带视频的诵读,连续听几遍后,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了黄土高原后生那种粗犷、豪迈、热烈、奔放的性格特点,受到语感的熏陶。

二、读想结合,丰富语感

课文是形象性很强的文学作品,以生动、活泼、感人的具体形象反映客观事物。训练语感,需要与具体形象联系起来,才能领会其丰富的内涵。在教师启发性的提示下,学生顺着文章的内容合理展开联想,凭借想象使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在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中感悟语言背后的深奥与美妙,进入一个摸得着、看得见、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生活体验和调动知识储备过程,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如《台湾的蝴蝶谷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如果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活生生的动人的蝴蝶聚会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

三、朗读品味,领悟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它是有直觉的特征。朗读就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培养语感,必须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反复咀嚼、深入品味,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即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如《小蝌蚪找妈妈》,就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反复朗读。“蝌蚪”是生字,“妈妈”有轻声,断句为“小蝌蚪/找/妈妈”,这些学生都注意到了,并能一口读正确。一个课题三个词,谁重读?谁轻读呢?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是谁找妈妈呀?

生:小蝌蚪。

师:应该怎样读?

生: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重读)。

师:小蝌蚪干什么?

生:小蝌蚪找妈妈(“找”重读)。

师:小蝌蚪找谁?

生:小蝌蚪找妈妈(“妈妈”重读)。

三种读的方式,可以说是三种个性化的朗读,体现了对文本的三种理解,表现了三个重心,也就是这篇课文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其中“小蝌蚪”和“找”是本课的重点。

四、注重实践,增强语感。

篇2

如何在6岁前儿童的早期学习中了解孩子各种智能发展的水平,发现孩子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并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制定个别式教育方案,利用游戏化的教程进行个别式教育,发展优势智能成为多元智能评价提升系统的核心思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明显地感觉到多元智能课程与以往的传统课程不同,一个主题活动可以延伸几个小活动,并且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也由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在小班主题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中,我带孩子们到活动室玩耍时,孩子们无意中发现小瓶子里有一些黑黑的、长有长尾巴的小东西在游来游去。从那以后,孩子们就对小蝌蚪着了迷。于是我就从“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开始,引导孩子对小蝌蚪、小青蛙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小蝌蚪的家在哪里?小蝌蚪喜欢吃什么?听完故事后,孩子们对这些问题议论纷纷,于是,探究就从小蝌蚪开始了。

活动1:可爱的小蝌蚪。在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带上小桶,来到水池旁,准备捞小蝌蚪带回活动室进行观察。“这是小蝌蚪!”“这里有很多呀!”“看小蝌蚪游过来了。”孩子们兴奋地叫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捞到了许多只小蝌蚪,把它们带回了活动室后,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围着小蝌蚪议论起来:“小蝌蚪在睡觉呢。”“不是,它死了。”“没死,它又动了!”这时,我不经意地提出了问题:“小蝌蚪有没有眼睛和嘴巴?”“有几只眼睛?”并指导幼儿观察。“小蝌蚪有大脑袋,长尾巴,有眼睛还有嘴巴,它会在水里游来游去。”这是孩子们对小蝌蚪的总结描述。我接着说:“那我们把可爱的小蝌蚪画出来吧!”孩子们认真地画起来。他们用手指沾上墨汁,点画在白纸上,然后把手指轻轻地往后一划,就成了一只可爱的小蝌蚪。这时,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有的说:“青蛙。”还有的说:“是大蝌蚪。”“到底它的妈妈是谁呢?等到小蝌蚪长大了你们就知道了。不过你们要经常去看看小蝌蚪,看看它有没有长大,长成什么样子了。”在结束这一活动时我给幼儿留下了上述任务。

活动2:小蝌蚪变成青蛙。为了利于观察,分组分发小蝌蚪。我引导孩子们仔细地看,观察后画下来,渐渐地,小蝌蚪长大了,“小蝌蚪长出脚来了”,我接着问:“它的脚长在哪里呀?”孩子们答:“长在后面。”又过了几天,孩子们又兴奋地叫了:“长出四只脚了。”“小蝌蚪像青蛙,它的妈妈是青蛙。”

活动3:小青蛙。随着孩子们的观察对象在变化,他们的问题也随之转移到了小青蛙身上。我提出疑问:“小青蛙吃什么?”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青蛙的眼睛很大,它的眼睛鼓出来了。”“青蛙的脚(趾)很尖的,像针一样。”“青蛙的肚皮是白色的。”孩子们总结说:“大眼睛,宽嘴巴,白肚皮,四条腿。”孩子们模仿青蛙的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根据故事内容需要,我指导孩子们分组进行了故事表演。孩子们在表演中积极参与和表达,他们越来越自然大方的表现都证实了故事表演对幼儿个性、语言发展的促进作用。最终,故事表演为活动画上了完整的句号。

篇3

在这里笔者将秉承谦逊而又谨慎的态度,在“以儿童为主体”的基础上分析“生成课程”与“方案”之间的关系。首先“生成课程”不是“产生课程”,前者更多地强调活动实施过程中,在把握总体活动方向的基础上,加强对儿童的观察、提问、交流、指导、记录,从而对活动进行灵活的调整和不断地修正,有时候甚至是总体方向上都会有一定程度的调整。

但是,在具体的活动中,生成课程和生成方案其实没有严格的界限,反而它们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而且课程生成过程会延续,时间长了为什么就不可以说是生成方案呢?

生成方案具有很强的即使性与连锁性,因为活动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新情况,并需要找到解决的办法,使活动继续往下进行。如果幼儿与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有中断也就意味着方案生成失败。

有这样一个案例,就是教师没有以儿童为活动主体而造成了活动中断,更不论方案的生成了。

案例呈现

“完全按照教材内容,不敢逾越

‘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说我是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自‘来来来,来上幼儿园’的主体活动开始后,小(一)班的孩子们可喜欢这首儿歌了。这天,在甜甜的带领下,课余时间全班孩子摇头晃脑地念诵起由甜甜改编的儿歌:‘小(一)班是我家,甜甜爱我我爱她,天天说我是好娃娃,我对甜甜笑哈哈。’新来的小李老师听了可不高兴了:‘甜甜,谁教你的?乱改儿歌课不好,’‘我和妈妈一起编的,我喜欢这么念!’甜甜解释说。小李老师严肃地说:‘以后只能在家里这么念,幼儿园还是按照老师教的念,知道吗?’甜甜噘着嘴说:‘晓得了’。”

分析

小李老师应该和甜甜进行有效开放式的交流对话,以了解甜甜这样改编的理由,并在了解缘由及其兴趣的基础上与甜甜合作完成更多的改编,鼓励她思考。或者由此了解全班同学为什么都喜欢跟着念诵,并在此基础上看是否有生成方案的可能性。这个案例只到了“甜甜噘着嘴说:‘晓得了’”就完结了,造成了活动和方案生成的中断,所以生成方案需要特别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儿童的合作者。只有这样,才有课程生成方案。

“生成方案”实践

案例呈现

Pre-E探究单元家长报告活动――故事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

分别用音乐剧(《小蝌蚪找妈妈》)、戏剧(《三只小猪》)、绘画(《三只蝴蝶》)、语言(《守株待兔》,《盲人摸象》,《狐假虎威》)来“讲”故事。

1、选小组,挑故事(2016年6月13日)

在所有预先安排的活动中,《小蝌蚪找妈妈》是小组中人气最高的故事。

Clare最喜欢《三只蝴蝶》

Clarlie最喜欢《三只小猪》

Becky与Kelvin最喜欢《小蝌蚪找妈妈》

2、故事熟悉与讨论(2016年6月14日)

基于前一阶段活动的实施,让孩子们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又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于故事的想法(又有其它小朋友加入到了这组,同时其它小组也照样在进行):

问题:这个小蝌蚪怎么跟那个小青蛙长得一点都不像呢?

Becky:因为,因为它还没有长大!

Kelvin:因为它,因为她没有眼睛。

Ginny:这只小蝌蚪没有眼睛,怎么这只又有眼睛呢?

……

3、定角色,捏自己的角色(2016年6月15日)

在兴趣保存的基础上开展排练。

上午探究阶段,小演员们温习了剧组角色,不仅帮助儿童熟悉自己角色,而且和小伙伴们一起熟悉同伴角色。角色共计9个。

下午探究阶段,将小演员照片挂在了帘子上,小朋友们根据出场顺序排列,并用胶泥捏出了自己表演的角色。

Rita制作了胶泥美术创作《小蝌蚪一家》。

4、表演完成(2016年6月16日)

记录与分析

为了维持儿童兴趣、创造力,教师以儿童活动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整个活动,并为了生成方案不断地进行开放性提问并做好了记录。

“猜猜这是为什么?――关于音乐剧《小蝌蚪找妈妈》的几个为什么”。

1、为什么小演员的“台词”未精简,也不流利?

本次录音采集时,我们尊重并使用了孩子自发的表达句式和思想,即便和我们计划台词不完全一样。

故事学习初期,Linda在探究结束时,兴奋地告诉我小蝌蚪变成了青蛙后的故事,我们也及时记录,将其纳入录音(结尾段)。

2、为什么会有“剪脐带”情节?

“青蛙妈妈剪脐带”院子探究中对幼儿的观察:他们进行角色游戏时,自发用剪刀手“剪肚子”。

我们发现,孩子们已有经验知道“剪刀剪脐带”,“生宝宝洗宝宝”,他们剪了又剪,演了又演,很感兴趣,因此,我们决定将此情景收入表演中。于是,就有了第一个情节:“剪脐带”。

3、为什么配音中会有“汽车声音”?

Kelvin和Clarlie开心地选择了“小蝌蚪”的角色,可排练时,我发现两位小朋友兴趣不如之前期待的那般浓厚。

后来,通过观察和反思,我将它们最为喜欢的“汽车”元素投放到音频中,当“小蝌蚪”听到汽车声音时,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开着汽车找妈妈去了……

4、地上照片是什么?

孩子们选定角色后,我们为每一位小演员准备了一张“演员证”,上面是他们戴着角色头饰照片,有角色标注,以此帮助他们记住自己的角色。

同时在排练中,他们可借用这些演员证找到自己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演员证的使用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关于“我是小演员”的责任和意识。

本方案从开始到完成总共持续了4天,在整个音乐剧实施过程中,方案不断生成,总的目标是为了完成家长报告活动,但是在活动期间儿童会不断的有情况出现,因此,教师作为儿童的合作者,要不断地促进方案生成,以保证有质量地帮助儿童在活动中不断探索和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并最终完成家长报告活动。

因此,生成课程和方案是密不可分的,将二者密切微妙的关系以及作用统称为“生成方案”是有其独特意义的。

参考文献:

篇4

点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

二、讲授新课

(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师:出示多媒体图片描述并提出问题“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两句诗都是描写了蛙的叫声,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一般在什么季节可以听到蛙叫?青蛙一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生:春末夏初青蛙叫得很厉害。青蛙一般生活在有水的地方,池塘里、小河旁。

师评价并进一步提问:说的很对。那么青蛙为什么会鸣叫呢?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歌喉还是有其他原因?是不是所有的青蛙都会鸣叫呢?

生:(1)我想青蛙唱歌和孔雀开屏差不多,都是为了吸引雌性。(2)只有雄蛙才会唱歌。

师评价并总结:回答得非常好,看来平时大家的观察很仔细。雄蛙的口角两边或一边有鸣囊,一到繁殖季节,它们便卖弄自己的歌喉,吸引雌蛙。雌蛙以鸣叫声来选择雄蛙。所以说青蛙的鸣叫是和生殖有关的一种现象。那么,除了鸣叫之外,青蛙在繁殖季节还有那些现象呢?

生各抒己见,会提到青蛙的抱对现象

师:出示多媒体图片,介绍青蛙的抱对,并让学生思考有什么意义?

生:雌雄蛙紧紧地抱在一块儿,可以使卵细胞和更好地结合形成受精卵。

师出示蛙卵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生:上面的颜色深些,主要是为了吸收光,利于本身的发育。

师:大家通过学习蛙的生殖活动,想一下青蛙的生殖有什么特点?必须在水里进行吗?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青蛙是体外受精,雌雄异体,并且生殖活动离不开水。

点评:运用谈话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借助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的和看到的现象自然而然归纳出知识要点。

(二)两栖动物的发育

师提出疑问:大家还记得“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下面请一名同学把这个故事讲一下。大家在听的同时思考为什么小蝌蚪总是找不到自己的妈妈?

生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师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妈妈呢?

生:小蝌蚪不知道自己和妈妈长的差别太大,因为一般动物孩子和父母都长的差不多。

师提问蝌蚪和青蛙有哪些主要区别,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结合学生的看法,出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视频,引导学生找出认识上的不足。

师让学生回忆发育过程并区别:

师:从外部形态上看蝌蚪和青蛙分别有哪些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师从蝌蚪和青蛙的呼吸器官、运动器官、感觉器官、身体的颜色等方面引导小结:蝌蚪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有侧线,用鳃呼吸,用尾游泳。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有四肢,后肢发达适于跳跃,趾间有蹼适于游泳,感觉器官发达,用肺呼吸,口腔宽阔,体色是保护色。

师看课本P48彩图或者出示青蛙发育过程图片提问:青蛙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几个时期?

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这里容易和前面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混淆,把青蛙的变态发育看成是完全变态发育,所以教师要强调一下。

师总结并进一步提问:像青蛙这样,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的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大家知道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那么根据以上所学的内容让学生确切的说一下什么样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师出示蝌蚪和青蛙的区别表格小结:像青蛙那样,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两栖动物。

师多媒体出示动物的图片大鲵、蟾蜍、乌龟、扬子鳄,让学生找出哪几个是两栖动物?

师:雌雄蛙把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并在水中结合,这样的受精方式叫体外受精,它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有明显区别,从而总结出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体外受精,(下转58页)(上接56页)变态发育。

师为了进一步了解青蛙的精神,师生诗词欣赏,并介绍少年就有远大的志向,让学生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的《咏蛙》:独坐池溏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师出示多媒体介绍青蛙在农田和仿生学的应用:青蛙捕虫的本领很大,当有小飞虫从它眼前飞过时,便一跃而起, 总能准确地把虫抓住。但奇怪得很,蛙那双凸起的眼睛,对静止的东西,却“视而不见”。即使有苍蝇呆在眼前,也不会引起它的注意。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电子蛙眼被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师为了更加了解青蛙,课下组织生物兴趣小组观察青蛙对食物的选择,鸡肉、馒头屑、水果碎片和活着的甲虫,青蛙会选择什么食物呢?是选择运动的食物还是静止的食物呢?从而了解青蛙的食性,蛙眼在仿生学上的功能。

师出示青蛙被危害和六条腿青蛙的图片,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青蛙呢?

生:保护水资源,不乱捕杀它们等。

师:如果你是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将对人们说些什么?

生积极回答。

点评: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根据原有的知识主动积极思考,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出示现实生活中的资料和图片,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三、板书设计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四、教学反思

篇5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问题和需求,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期待。如何点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需要把握好课堂的切入点,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也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1.切入点要新颖。一个新颖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鹅》的时候,我在课结束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三只鹅在我家都有写日记的好习惯,那它在我家最后一天的日记里会写些什么?请你把任意一只鹅写一写。”当学生听到这样的问题后,兴趣浓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迅速写下了日记。

2.提问要有启发性。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能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把握课堂提问的难度,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课堂提问要把握难度,问题太浅、太易,学生没有积极地思考,就起不到思维训练的作用。

三、课堂提问要有层次,促进学生感悟

课堂提问应当有一定的梯度,问题由浅入深、刨根究底。这是学生求知升能的良好途径。

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时候,我在黑板上板书“呼风唤雨”这三个字后,设计了这样的对话:

师:怎么读?

生齐:呼风唤雨。

师:谁能做到?

生(一些学生):孙悟空 神仙 一些道士……

师:这个可以怎么理解?

生:要风就有风,要雨就有雨。

师:的确神奇,可是现代社会也有人能做到,请读课文?

问题一出,学生认真地研读教材。这样的提问方式比直截了当的方式更有实效。

四、课堂提问要宽广,引发学生的个性

课堂上要有不同的声音。学生众说纷纭,是学生个性化理解的表现。通过争论,会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文本,深化情感,理解鉴赏。只要有学生在课堂上有思想上的交锋,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

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小蝌蚪寻找妈妈的过程,“鲤鱼—乌龟—妈妈”的情节,三段内容写法大致相同,三位教师抓住语文对话,设计了下面三种不同的问题:

教师A:小蝌蚪对鲤鱼说了什么?鲤鱼又是怎么说的?(后面的问题大致相同,略)

教师B: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小蝌蚪,你见到自己的妈妈时,你是怎样的心情?你会怎么做呢?

教师C:仔细读一读上面三次对话,想一想,小蝌蚪们每次问话的方式有哪些不同?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蝌蚪?

篇6

一、教师随机点拨,让问题“活”起来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的充满灵性的“小世界”,课堂上就要灵活把握问的时机,及时点拨。针对问题的难易,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切忌“蜻蜓点水”、“我呼你应”、即问即答,要使学生在充分思考后产生顿悟。如教学《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讲解完第N自然段后让学生分层,有的学生把第二句划到了“飞机遇险,情况严重”这一层里。教师不用急于对学生的意见表态,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认识到语言的内在关系。当然,这仅仅是浅层次的。一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教师针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地引导,及时调控课堂节奏,真正使学生在教师灵活自如的点拨下“活”起来。

二、借助情境,让课堂因“问”满堂生辉

课堂提问,如果设置谐趣的情境,或提供有关的材料,或给予必要的提示等,都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明确的方向,有广阔的思维背景。课文《美丽的公鸡》的第一幅彩图,画的是公鸡自以为很美丽,得意洋洋的样子;第六幅彩图,画的是公鸡打鸣,帮助人们做事的样子。教学最后一段可以让学生把这两幅彩图联系起来,组成新的情境设问:“看第一幅图和第六幅图,比一比,想一想,哪一幅图的公鸡美?为什么?”引导学生评价公鸡的行为,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这样设问,结合画面的形象,更能启发学生思考,使分析比较能顺利进行,由此可见,恰当运用提问,如水中投石,妙问连珠,将使教学满堂生辉。

三、把握提“问”的度,让“问”彰显效益

要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还需要把握好课堂提问中的几个“度”。第一,难易适度。课堂提问中,问题过于简单,激不起学生的兴趣;问题太难,超出学生思维所能达到的水平,使学生望而生畏,挫伤其思维的积极性。难易适度的提问,应当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即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积极思考能够比较准确地回答问题。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应该把问题设计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小问题。第二,适宜的广度。教材内容纷繁复杂,教师的课堂提问既要做到突出重点,还要做到灵活把握,切忌面面俱到。如果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只能是蜻蜓点水,不能深入理解,难以突破。第三,合理的坡度。所谓坡度,就是在提问时,做到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入求知的高度。如教学《月光曲》一课,课文重点部分应放在贝多芬听兄妹俩谈话一段,即课文的第三段,兄妹对话感人肺腑。在阅读这段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句话人手,提出这样一些问题:1、妹妹是“随便说说”吗?2、妹妹为什么要对静哥说“随便说说”?3、从妹妹的“随便说说”中,你会对她如何评价?4、假如你是贝多芬,听到“随便说说”,你会怎么想?怎样做?这些问题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所蕴含的知识面既大又广,直人中心。

四、课堂提问重在实效,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7

习惯的核心是独立,无需督促。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自动化”,从而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习效率,有着巨大的作用。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学习习惯的优劣是学生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决定性的因素。如果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培养,智力较高的学生的学习潜力将得到充分发挥,而占学生总数60%的智力集中的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将显著改善,他们的学习成绩将达到或接近智力较高的学生的水平。即使是智力较低的学生,也可以借助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较好的成绩。外国学者对世界800位科学家作了跟踪30年的调查,凡有大成就者,80%都不是智力异常发达者,而且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了坚忍不拔的毅力者。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呢?

读书的时候,精力集中,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一边读书一边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敷衍马虎,不绕开走,不仅能学到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语文知识,而且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能力,认真读书会受益匪浅。

一、定时读书

把读书当成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用来读书,我要求全班学生早晚读书半小时,各小组长认真负责:齐读,分角色表演读,小老师领着读……,13岁进入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周峰读书认识汉字,每天10个,一年下来,记住了3000多个汉字。这样持之以恒,就能养成习惯。到那时,如果一天不读书就会觉得生活里缺少了什么。

二、在课前预习中读书

上课前可根据课文中的预习提示或根据老师的要求与提示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认真读书,小组同学边读边画,兴趣浓厚。例如:在指导预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可以先到野外捕捉一些小蝌蚪,养在玻璃缸内,然后进行了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平时看见过青蛙吗?谁知道它小的是什么样子呢?出示玻璃缸内的小蝌蚪:这是小蝌蚪,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小蝌蚪不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它们要去找妈妈。小蝌蚪为什么要去找妈妈?它们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呢?回去后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找一找问题的答案。读书读的生动活泼,主动靠自己的理解去解决问题,去发现新问题。

三、在课堂学习中读书

上语文课时,要随着老师的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深入领会,文章在“炼字”、造句、布局、谋篇上的妙处,精彩之处还要圈圈、划划、认真琢磨。小组合作读书时认真理解交流,然后让学生看图书资料,再深入体会感受。我和学生一起读课文,一起绘画,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讲解时我运用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精辟透彻的分析,让学生身临其境,备受感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十里长街送总理》时,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教师巧设巧引,满怀哀痛之情的引入,低沉抑郁的气氛,学生专注有兴趣与老师交流,感受老师情感脉搏和文章的写作基调,与作者产生共鸣,愿意读课文,从而突破了难点,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这样,不仅激发了兴趣,而且阅读理解水平提高了。

四、在课后作业中读书

课后作业时,要对上课时学习的内容复习巩固,可根据作业题的要求,逐字逐句地反复阅读课文的有关内容,养成“先阅读课文、后完成作业”的习惯。

五、着力提倡出声朗读

小学生最主要的读书形式是朗读,就是出声地读。要求读时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即眼、口、耳、脑多种器官并用。要读得正确清楚、流畅、连贯、响亮,并注意借助停顿、语速和语气等技巧,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与语言表达能力。

六、不动笔墨不读书

篇8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334-01

21世纪是知识领先的世纪,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如何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成为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我们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知过程,是学生个体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内在过程。教师的主观努力仅仅是个外因,这个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起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利用网络环境下开展的教学,它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直接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能很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对发展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起了不可言喻的作用。使“教你学”变成“自己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吸引了广大教育者的目光。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自主学习兴趣和情感

课堂学习化环境的营造是多方位的,它包括课堂教学的外环境和学生自己的行为作用和素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外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并形成内在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事物有了兴趣,才能不遗余力地去学习,去探究,这样的学习才会主动,才会自觉,学习效率也才会更高。因此,教学中,就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平等、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愿意参与,不觉得拘束,让学生轻松参与,并逐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望月》一课时,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播放了一段江景的录象,配上了优美的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并在播放的同时,深情并茂地朗诵课文第2小节,把学生带到了江边,使学生陶醉在江边优美的夜景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仿佛自己就是小外身外甥,想和舅舅对月吟诗,并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把月亮想象成天的嘴巴,把月亮想象成宇宙飞船,可以驾驶它翱翔太空。由于运用了现代化教学,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盎然,人人至始至终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这是传统教学法很难达到的。

再例如:在教《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出示CAI教学软件,屏幕出现带声音的画场面: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找妈妈,小蝌蚪先找到鲤鱼妈妈询问自己的妈妈在哪里,这时他们长出了两条后腿;后来见到乌龟妈妈,以为是自己的妈妈,这时他们又长出了两条前腿;最后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变成了小青蛙,终于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当同学们进入角色,兴趣盎然的时候,根据教学内容巧用计算机打出疑问,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他们的身体有什么变化?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吗?将学生引入了欲言不能的愤悱境地,一种迫切要求获取新知,解决疑问的强烈欲望产生了。他们就能在自觉自愿的学习过程中解惑,从中了解小蝌蚪到青蛙的演变过程,解决了教学的重点。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枯燥无味的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在多边互动,轻松愉快,生动活动的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尽情地展示自己,不断地创造自己。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势,确保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由教师、教材和学生组成,都是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主要内容,教师为课堂主导,学生为学习中心,不能让教材领着师生跑,要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让确保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进行《恐龙》一文的学习时,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把恐龙的形态确立为教学重点,并把这个教学重点分割成若干块,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过程:第一块,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介绍的几种恐龙的名称和特征。第二块,老师出示四种恐龙的图片,不出示名称,让学生根据刚才所读的内容来判断图上出示的是什么恐龙,说说你的理由,并评价判断是否正确。第三块,选择你所喜欢的恐龙,自由阅读,要求读出它的特点。第四块,出示另外几种恐龙,要求学文中的介绍方法介绍它们并给它们起名字,完成后由电脑进行评价判断。第五块,再出示其它恐龙形象,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满足学生更多的学习需求,验证文中恐龙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使本课建立了人机双向的交流和反馈,使教学流程更加顺畅,促进了课堂教学结构的改进。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实现学生主体性。

篇9

传统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是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可以说,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从而使课堂走向和谐。

但是,审视当前的课堂,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变重量无序起来,教师给了学生自由读的机会,给了学生自由说的权利,给了学生学的时间,自己却退居一旁,成了现代媒体的操纵者,成为让学生回答总是的点名人,甚至完全被学生思路牵制着。在相当多课堂上,教师的引领作用发挥得还不到位,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存在着认识上和操作上的误区,教师的引领只有其“形”,而无其“实”。

下面,我以案例的形式,依据一些教学理论和平时的教育实践,阐述如何在动态生成才能实现有效引领。

【案例1】利用偶发教学资源,转危为安

教学片段:一日下午,语文课上一半时,万里晴空突然乌云密布,天越来越暗。安静上课的学生骚动起来了,眼睛不时瞟向窗外,并传来的窃窃私语声。显然这时如果整顿纪律再讲下去效果肯定不佳,干脆停下来让学生做作业或读课文也不是好办法,这时老师不但不气亦不急。却顺水推舟,停下课与学生哲学起窗外的景象。老师兴致勃勃地一会指点学生注意这儿,一会提醒学生观察那边。天空一声霹雳惊天动地,许多学生吓得叫起来。老师又让学生观察这些同学的神态、动作。一场暴雨哗哗地下,操场、树伎、远山、房屋等都成观察的对象。暴雨很快过去了,教师却叫同学站起来讲讲这场暴雨,学生发言热烈,讲得头头是道,一会儿下课了。老师不慌不忙地布置作业。结合动态静态描写作文训练的片断练习——《暴雨》,第二天作业交上来,效果出奇的好。

思考与引领:在我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产生新问题,而这些事件、问题又往往在教师预设之外,是教师始料未及的。很多老师将这些偶发事件、总是视之为课堂的“最大干扰”。这是一次看图写话,但我觉得最美的图就是大自然的真实美景,而不是教师手中那些死板教材。所以,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下去看、看说、去想、去写。还有比这更好的教材吗。这时孩子们的思想才是最纯真的,发自内心的。聪慧地利用偶发教学资源,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动,借助其积极的一面,为促进课堂生成服务,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适时引领,把它作为资源加以利用,让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碰撞,迸发创造火花,产生新的学习需求、方向、就会使课堂出现更多的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使教学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案例2】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突破常规

教学片断: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学习中,我接预案向学生提问:“小蝌蚪是会用什么办法找妈妈的?”有学生说:“它一个一个问着找。”另有一个学生到:“现在条件先进了,小蝌蚪只要写一则《寻妈妈启事》在电视上播放一下,不就简单了。”这时又有学生迫不急待地举起手:“青蛙妈妈也可以写一个《寻儿启事》,小蝌蚪看到了,就会直接找妈妈。”于是,我临时改写了原来设计的教法,顺着学生的思维设计教学过程:请同学们认真读书,帮小蝌蚪写一则《寻妈妈启事》,或者帮妈妈写一则《寻儿启事》,设计好文字、图片、拿到电视台去播放。

学生兴致高昂,组成了一个个合作小组,有研究“启事”语言表达的,有画青蛙生长过程简图的,有为“播音”而训练朗读的……这样,教师不露斧凿,不露痕迹,善于倾听,敏锐地判断、发现、评价答案的正误优劣,并及时调整,使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思考与引领:语文课堂生成资源错综复杂,又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方向,教育价值的大小也不同,有的还能产生负面效应。教师要及时捕捉来自学生的原始信息,作出智慧回应,迅速进行判断、分析,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资源,适时调整教学思路,进行有效利用。只有这样,才是对它最完美的呵护,也才能不断地促进课堂煌动态生成。

篇10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是口语训练的重要内容。利用多媒体可开拓学生视野,丰富说话内容,可以变无话可说为有话爱说,有利于拓展说话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先谈话导入:“我们是一群快乐的小蝌蚪,我们长着黑黑的、圆圆的大脑袋,细细的长尾巴。大家知道我们是怎么生出来的吗?”让我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教师讲解:春天来了,青蛙妈妈跳进池塘里,产下了许多黑黑的圆圆的卵。慢慢的卵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我们知道了是怎样变成小蝌蚪的,现在我们一起玩游戏吧(为什么小蝌蚪不能到荷叶上玩,小蝌蚪没有腿,只能在水中游),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说儿歌,同时放小蝌蚪游背景音乐。接着播放鸭妈妈带着孩子出来游玩的课件、金鱼妈妈游过来课件、乌龟游过来的课件以及青蛙妈妈游过来的课件,着重展示小蝌蚪尾巴的变化。学生认真观看后再出示问题:“说出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它们是怎么找到妈妈的。”然后通过课前资料的寻找以及课上资料的交流,让学生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并且开动脑筋说出一些保护措施,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课堂教学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二、利用现代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实现教学互动,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

学校教育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语文学习一向讲求博览群书和广积薄发的良好做法。由于再加上传统教学方式的视野比较狭窄,只是根据课文有选择地录用一些信息,而不能充分展示所有相关知识点,这就使得课程内容和教学的深广度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大幅提高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储藏丰富、操作简洁方便的优势功能,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学习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手段,对教学信息通过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将之形象地表现出来,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同时通过人与机的多种交互方式,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质量高、使用方便、易于操作,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解放心灵、发展个性的舞台,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主动探究。如生字的学习、课文的理解、课外延伸等方面,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教学课件进行自学,老师通过网络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通过网络交流说说自己学会了哪些生字,知道了哪些知识,最后由老师帮助学生进行小结整理。在这样的协作交流中,不但很好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加了与人交流的经验而且提高了学生听、说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更自由,更灵活、更便捷。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所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内容应当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形成,可以创设辩论时刻、谈古论今、合作探究、大家来参与、故事续演等形式。这样,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既可以增加导学成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化学习能力。

三、把信息技术能量融于教学课堂,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还需要一本一本地找,一页一页地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料,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教师平时要利用现代媒体的大容量存储技术,广集信息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还要利用现代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有效认知。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教学效果,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状况,学生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

篇11

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尝试着将讲解的数学知识编成幼儿们喜爱的小故事,比如在教幼儿认识数字“1”、“2”、“3”、“4”时,我就利用幼儿熟悉的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来讲解:有一天,小蝌蚪去找妈妈,它们找呀找,终于找到了妈妈,青蛙妈妈可高兴了,给了小蝌蚪们每人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饼干,一只小蝌蚪问妈妈:妈妈,今天小鲤鱼问我,一只笔、一本书、一块饼干可用数字几来表示呢?青蛙妈妈说,可用数字“1”来表示。讲到这里,我暂停下来,举起早准备好写有“1”字的大卡片,告诉幼儿这个数字读“yi”,用同样的方法,幼儿很容易认识了“2”、“3”、“4”,为了让幼儿记住这些数字,我继续编下去:小蝌蚪们都很聪明,很快记住了这些数字的读法,可是怎样去记住它们呢?青蛙妈妈说,可以这样记:“1”像粉笔能写字,“2”像鸭子点点头,“3”像耳朵会听话,“4”像红旗迎风飘。接着我要幼儿跟着我一起读这首顺口溜。每读一个数字,我便把早准备好的实物如粉笔、画有蚂蚁的卡片、小红旗、塑料小鸭子依次展示在幼儿面前,以增加幼儿的感性认识。在这充满愉悦的宽松的氛围下,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儿学的开心,老师也教得轻松,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寓教于乐,这种方法也符合幼儿以无意注意的记忆特点。

二、创设情境,让幼儿自编小故事

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能力素质。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我尝试着由接教授者变成旁观者,在复习“1+1”=2时,我试着让幼儿自己编小故事,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加深幼儿对数字的感性认识。比如,有的幼儿在我的鼓励下,会这样编:妈妈给了我一个苹果,后来爸爸也给了我一个苹果……“那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我暗示幼儿数一数手指,结果很顺利地知道了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有的幼儿还能仿造我编的小故事:小狗狗到小花猫家玩,小花猫很客气,拿了一块饼干给小狗狗吃,小狗狗吃完后又拿了一块给它吃,小狗狗一共吃了“一块加一块”等于两块……就这样,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旁鼓励,暗示幼儿自由发挥,幼儿的临场发挥水平大出我所料,很是令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