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地基基础工程

地基基础工程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8 15:55:54

地基基础工程

地基基础工程例1

一、前言

在建筑结构的建造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和基础工程的质量问题,使建筑物墙体和楼盖开裂影响使用的,有碍观瞻并使人有不安全感觉的,更有甚者使建筑物倒塌的事故,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其中地基和基础工程的质量问题,占总事故的确21%。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最难驾驭的并不是上部结构,而是该工程的地基和基础工程的问题,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尽管千变万最化,复杂万分,但是在电子计算机得普遍应用,今天,它们基本上都是在设计和施工中可以被预知和掌握。而对于建筑群所在场地的地下土层分布则不然,一般地说,人们只能在设计前通过几个钻孔的土样的试验得知其少数信息,也只能在施工后,槽底的钎探结果了解其表层信息,至于更深层更全面的情况却不能全面的掌握,往往凭经验加以处理,这就产生误差,甚至错误造成对建筑物建成后的损坏,而且,地基基础都是地下隐蔽工程,建筑工程竣工后,难以检查,使用期间出现事故的苗头也不易察觉,一旦发生事故难以补救,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发生可能是因勘测、设计、构造、制造、安装与使用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而这些因素中。某些因素引起突发事故。另一些因素可能导致消耗性逐渐发生的事故,从安全上讲,突发事故是危险的。所以,研究并探讨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更具有普遍性。地方性和经验性,对它的分析后得到的经验教训,更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不断积累的知识财富。并对地基基础工程事故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二、地基与基础的工程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因工程地质勘查中的错误而产生的事故

工程勘察报告要全面反映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预防地基与基础的工程事故,首先对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全面正确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搞好工程勘查工作,要根据建筑物场地的特点,建筑物情况合理确定工程勘察目的和任务,勘查工作是设计的重要称序,决不能忽视而不做,也不能随便做而不考虑是否适用。特别是对复杂的、软弱的地基,更应慎重对待。即使对单层的一般性建筑,也不能不做勘查。

事故实例:某市修建的一座库房楼,该库房为两层楼房,平面呈一字型,东西向长47.28m,南北向宽10.68m,高7.50m。库房正中为楼梯间,东西各两大间,每间长10.89m、宽10.20m。中部有两个独立柱基。内外墙均为条形基础。此楼在使用一年后。库房西侧二楼墙上既发现有裂缝。此后裂缝数量增多,裂缝宽度展扩。据详细调查统计,大裂缝已有33条,有的裂缝长度超过1.80m,宽度达10~30mm,且地面多处开裂。6年之后,再度调查,发现裂缝长达3.20m,裂缝宽为8~10mm,且内外贯通。说明6年多来库房的沉降一直都在发展。

事故原因分析:原勘查失误是事故的主因,原勘查报告虽有偿个钻孔资料但仅有库房对角线的41#、46#孔分别深5.10m、5.35m,其余5个孔只有2m多,远不及基础受压层深度。更值得注意的是有2个孔已穿过有机土和泥碳层,但却未做记录,在报告中未说明,只是简单地建议地基计算强度为fk=100KN/M2。这是该库房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根源;设计人员对这份粗糙的勘查报告,并未提出补做勘查的要求。此外按规范规定对于三层和三层以上的房屋,其长高比L/H宜小于或等于2.5;本例虽为二层砌体结构,但长高比L/H=47.28/7.5=6.3,次值》25,导致房屋的整体刚度过小,对地基过大不均匀沉降的调整能力太弱。设计人员又未采取加强上部结构刚度的有力结构措施,也是导致墙体开裂的重要原因。

应吸取的教训:第一,工程勘查工作做的粗糙;第二,地基的选择和处理方法不当,未能使房屋坐落在比较均匀的天然或人工地基上;第三,上部结构整体刚度弱。这三点教训也就是平时常说的“情况不明,决心不大,方法不好”。

此外,在勘查时要重视对钻孔深度的选择。由于钻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果不符合设计上对压缩厚度的需要,或者大不到桩所坐落的土层时,那就不可能正确计算出地基的沉降,或桩的正确承载力,也就达不到基础设计要求。因此必须按设计要求确定合适钻孔深度。如果由于勘查量不足,钻孔和探坑布点少,再加上钻孔深度不够,以致不能表达出土的不均匀性和层理的不一致性,就有可能引起建筑的翘曲和弯折而出现裂缝,造成危害和浪费。。

(二)因建筑物基础底面土压力过大超过地基承载力造成的事故

地基承载力是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指标。各类地基承受基础传来荷载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一限度,首先发生的是建筑物具有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开裂;如果超越这一限度过多,则可能因地基土发生剪切破坏而整体滑动或急剧下沉,造成房屋的倾倒或严重受损,下面列举全世界闻名的实例

事故实例:加拿大特斯康谷仓,平面呈距形,长度59.44m,高度为31.00m,宽度为23.47m。容积为圆筒仓,每排 13个仓,5排,总计65个圆筒仓组成,谷仓的基础为整块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基础厚度61cm,基础埋深为3.66m。1911年该仓开始施工,1913年秋完工。谷仓自重20000t,相当于装满谷物后总重量的42.5%。1913年底月起此谷仓装谷物,仔细装载,分布均匀。10月当谷仓装了31822m2谷物时,发现谷仓下沉,一小时沉降达31.5cm,结构物向西倾斜,并在24小时内,整个谷仓倾倒,倾倒度达26.53。谷仓西端下沉7.32m,东端上抬1.52m。

事故原因分析:经检查,谷仓工程未做勘察。设计根据邻近工程基槽开挖实验结果,计算地基承载力为352KPa,应用到这个谷仓。谷仓场地位于冰川湖的盆地中,地基表层为近代沉积层,厚度3m;表层下面为冰川沉积粘土层,厚度122m。1952年在离谷仓18.3m处打了一些钻孔,从钻孔的粘土原状式样测的:粘土层的平均含水率随深度而增加,从40%到60%;无側限抗压强度从118.4 KPa减少到70.0 Kpa,平均为100 KPa;平均液限ωl=105%,塑限ωp=35%,塑性指数高达IP=70。由试验可知这层土是高胶体、高塑性的。按太沙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f,如采用粘土层无側限抗压强度平均值100 Kpa,则地基承载力f为278.6 KPa,小于谷仓地基破坏时的基础底面压力329.4 KPa,若用qumin=70.0 KPa计算,则f=193.5 KPa,更远小于谷仓基础滑动时的实际基底力.

事故主要原因:加拿大特斯康谷仓破坏的是因为谷仓事先未做勘察,设计盲目进行,采取设计荷载远超过地基土的承载力,导致谷仓发生地基整体滑动破坏的严重事故。

应吸取的教训:地基整体剪切破坏事故,它造成的工程事故灾害很严重,必须引起土建工程技术人员的极度重视。设计人员应慎重对待工程勘查 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严格计算基础的实际土压力,若对勘察告的建议值有怀疑,可以在做载荷试验验证。施工人员在天然地基上建造大中型工程时,应复核设计地基承载力的合理性。一旦发生地基产生较大的沉降或倾斜,必须立即停工,会同勘查、设计和使用单位共同研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地基和建筑物发生灾难性破坏。

(三)因地基中暗沟、古墓等旧构筑物影响造成的事故

建筑物地基槽开挖后,可能遇到许多局部异常的情况,例如:在地基土中存在有暗沟、古墓、古井、旧基础等已废除了的构筑物,其中在暗沟、古井内往往填充疏松的建筑垃圾或淤泥软土,形成局部的松软部位,可能引起基础局部严重下沉。导致上部墙体或结构开裂;如遇古墓、防空洞等中空构筑物,则可能引起塌陷事故;至于遇到旧基础、废化粪池等构筑物,它们往往比周围天然地基坚实得多,形成软硬突变,也会造成上部结构开裂。因此在刨槽验槽过程中查明局部异常情况是十分重要的。

事故实例:某厂铸钢车间厂房长度66.75m,宽度39m,为三跨等高排架,柱基为钢筋混凝土杯形基础,基础一般埋置深度为2m。基础夯实干密度》ρd≥16g/cm3,夯实影响深度0.3~0.4m。厂房主体结构完工。安装吊车前发现结构开裂事故:房屋东侧地面开裂,裂缝长达15m,裂缝最大宽50~60mm,。南墙东侧开裂,裂缝最大宽20mm,钢筋混凝土圈梁亦被拉裂,裂缝多达20余条。厂房东南角向外偏移20mm。厂房东南6个基础下沉。下沉速度平均每月约3~4mm。

事故原因分析:第一,未按设计要求探墓深度6~7m。实际探墓深度只有2m,事故发生后进行补探,在东南角10个柱基范围内,就探出木棺11个,位于基础下或旁边。木棺顶距基础底面约1.5~2.0m,木棺有的为空穴,有的充填淤泥。第二,厂房未经详细勘察,据初勘阶段临近厂房探坑资料,按地基土的承载力150KPa盲目设计,实际地基土非天然沉积土,而是填土,地基土的承载力仅为100~120KPa。

一点经验:在地基基础施工中,遇到暗沟、古墓等旧构筑物是经常发生的。这时候最重要的是设法弄清情况,除进行必要的勘测、挖掘之外,虚心向当地人和工人请教,进行细微的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然后才能作出符合实际的处理方法。

(四)因建筑地基发生溶蚀与管涌造成的事故

1.当建筑地基中存在地下水,并有下列条件时,则可能发生溶蚀与管涌事故:

(1)石灰岩地区经长期地下水的作用,可能发生溶洞。溶洞发育地区,将发生地基溶蚀。

(2)山区残积土或披积土颗粒大小相差悬殊时。在地下水流动作用下,可能发生溶蚀或管涌。

(3)如地基土质级配不良,地下水流速大,则地基中土的细颗粒可能被冲走,而产生管涌。

凡在上述地区建造的工程都应仔细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如果认为地基中存在上述溶蚀问题,应另选场地,因为上述溶蚀事故的措施相当不容易,并且费用很高。

事故实例:美国东南部亚拉巴马洲净水厂建在一座小山旁,基槽开挖6m深,以建造沉淀池和过滤建筑物,工厂完工并使用一个月后。一天早上,操作人员听到很响的咕咕声,随着一连串的隆隆声,像远距离开大炮一样,过滤建筑物发生严重摇动并开裂,从顶部一直开裂到底部,同时建筑物一半发生倾斜。

事故原因分析:净水厂的地基土为残积土,基岩为石灰岩,裂缝发育。建筑物施工其间,施工单位不慎打破直径457的自来水总管,结果将容量为226的大水箱放空,使得大量水渗入地下,当地基受水浸泡后,由于残积土颗粒大小悬殊,细颗粒被水冲走,发生溶蚀与管涌造成的事故,导致沉淀池底部出现大的洞穴,沉淀池基础与地基之间多处产生很大的缺口,宽达15~30。由于地基严重溶蚀与管涌结果。净水厂完全遭到破坏,无法使用。

应吸取的教训: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地下水对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法和工期、建筑工程的投资和使用都有密切关系。如果对地下水处理不当,可能发生工程事故。

2.地下水的主要影响有:

(1)基础埋深——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冻土层厚度以下,后者与土中的毛细水有关。

(2)施工排水——当基础埋置地下水位以下时,基槽开挖和基础施工必须排水。如果排水不好或基槽遭踩踏都会造成隐患。

(3)地下水升降——下降会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而上升会使粘土层软花、湿陷性黄土下沉、膨胀土层吸水膨胀。

(4)溶蚀与管涌——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水存在会造成溶蚀,在有承压水地区,如基槽挖除承压水以上隔水层,则可能出现大量涌水浸泡地基。

(5)空心结构浮起——水池、油罐、空旷地下工程埋深超越地下水位教多时,可能上浮,影响使用。

三、结语

当发生一次重大的地基基础事故后,最关键的事对这次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只有正确的分析,才能发现事故的原发症结。进行公正的仲裁,明确事故(下转第28页)(上接第26页)的责任;只有正确的分析,才能找到今后应吸取的教训,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也只有正确的分析,才能制定出适宜的防治措施,防患于未然。对于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和使用中的错误引起的,其中大部分是主观性的错误。而当严格遵守勘查、设计与施工的标准文件的规定和相应要求,则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基基础的设计应当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结构型式和工地的土质条件,并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在适用与经济的前提下,要保证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发生裂缝或损坏。

第二,地基基础工程事故是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出现得较多的问题。为防患于未然,有关人员应针对地基情况,“对症下药”认真细致地做好勘查、总体布置,选取基础类型和设计计算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有关人员不仅要研究已出现的工程事故作为“前车之鉴”,同时也应学习已有的成功经验与方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第四,在地震区中,对已发生的消耗性地基基础事故,不应忽视而应及时修好,否则在地震作用下可能转变为灾难性的工程事故。

第五,建议编制有关防止地基基础工程事故的法规,以使有关方面重视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崔干祥.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M].科学出版社,2002.

[2]罗福干.建筑结构缺陷事故的分析及防治[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地基基础工程例2

《地基基础工程》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与工程管理职业能力的课程。通过对建筑企业调研,与建筑企业实践专家、同行学者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地基基础工程课程标准》,使课程标准更加适应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并通过随堂听课、教学过程随机检查等方式检查课程标准执行情况[2]。

(二)根据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岗位的职业要求,更新、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就业的工程施工与工程管理岗位的需要,结合行业和工程实际,以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到“两个衔接、两个突出”,即:“理论教学与前、后续课程相衔接,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实际需求相衔接;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突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教学内容与前后续课程衔接,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地基基础工程》课程涉及的相关领域较广,与土木工程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之间重复、交叉的知识点较多,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教学内容的取舍标准,注意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尽量避免、减少与已学课程内容的重复,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并帮助学生学会寻找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地掌握专业知识,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3]。

2.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教学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兴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地基基础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也使得在地基基础工程中不断出现亟需解决的新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吸收前沿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将建筑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并注重现行的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或行业技术标准的应用,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实验项目的优化整合,增加设计型和工程应用型实验

对土工实验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如地基土的重度试验、含水量等实验不再单独开出,而是结合在地基土的液塑限实验、压缩实验、直接剪切等实验中进行。适当增加设计型和工程应用型实验,让学生掌握工程实验技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及严谨的工作态度[4]。如在地基土工程性质的评价实验中,选取某一实际工程项目的地基土,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与实验方法,自行制定相关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资料和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最后提交基础工程设计所需土性参数。

2.构建专项技能实训项目,强化学生专项职业技能训练

专项技能实训项目有:浅基础课程设计、基础施工图识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识读和使用等。如在浅基础课程设计中,提供某典型实际工程的建筑施工图、地质勘察报告和上部结构荷载等条件,真题习做,要求学生进行该实际工程的浅基础设计计算。此举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行岗位综合技能实训,加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岗位综合技能实训是在工程项目施工的真实职业环境中,“教、学、做”合一,学生全过程参与基础工程施工实践,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常见浅基础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熟悉基础施工质量标准、安全要求,逐步具有分析处理基础施工技术问题和进行施工质量检查验收的技术应用能力。

(四)实施多元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针对本课程理论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而学生感觉抽象、难学的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施工现场教学、工程录像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施工现场教学

地基基础工程的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如关于浅基础和桩基础的构造要求、基础的施工等内容,课堂讲述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针对这些实践知识可采用施工现场教学法,即选用正在进行基础施工的工程项目,带学生到施工现场,边观看工人施工过程,边结合实际进行基础构造、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等的讲解,并让学生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现场的对照和观察,使学生能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来自于《重庆三峡学院学报》杂志。《重庆三峡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2.工程录像教学

该课程具有注重实践、依赖实际经验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将不同基础类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的录像适时地插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对工程实践有了感性认识,以前难以讲清的问题通过影像、图片、动画直观清晰地展示,变得通俗易懂,也使得课堂教学生动、轻松,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动力。

(五)完善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

课程的考核评价不仅检查教学效果,也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手段。传统的课程考核不仅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应根据地基基础工程课程的特点与课程教学目标,将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把学习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有机结合,即课程考核=平时考核+阶段考核+期末考核+实践考核[5]。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阶段考核则根据各章节教学要求,采用单元测验、撰写小论文等方式进行;期末考核即采用试题库或命题试卷进行考试,主要考核学生课程主要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考核主要包括实验操作、实验实训报告等,主要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考核内容也不局限于教材,不偏重于知识的记忆,而是延伸到课外知识、前沿信息上,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结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改革保障条件的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执教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目前承担本课程教学和实训指导的团队教师共8名,专任教师中副教授2名,讲师2名,4名兼职教师均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团队教师通过进修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熟悉和掌握基础工程新技术、新工艺等,不断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教学研讨和教学观摩,提高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材建设

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国家已颁布的现行新规范和新标准,结合近几年土木工程中的“四新”技术及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编写的《地基基础工程》教材已于2012年8月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该教材已在相关院校和专业使用,经对使用师生进行调查,该教材使用效果好,可作为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和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参考书和广大土建类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书。此外,还编写了土工实验指导书和土工实验报告、地基基础工程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训指导书等,满足了实践教学需要。

(三)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课程教学团队从2010年开始就不断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目前,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已基本完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学习指导、习题及解答等已陆续在校园网上,实现了资源共享。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条件,方便教师课后为学生进行网上答疑,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地基基础工程例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工业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众多工厂不断竣工。每一间工业厂房都是由许多分部分项工程(如土石方工程、砌体工程、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等)组成,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规模和实际情况各不相同,都可以应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机具来完成。我们在这里重点研究工业厂房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

1 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定义

地基是指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基底下方产生的变形不可忽略的那部分地层,而基础则是指将建筑物荷载传递给地基的下部结构。作为支承建筑物荷载的地基,必须能防止强度破坏和失稳,同时,必须控制基础的沉降不超过地基的变形允许值。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相对埋深不大,只须普通的施工程序就可建造起来的基础类型,即称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地基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则应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在处理后的地基上建造的基础,称人土地基上的浅基础。当上述地基基础形式均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应考虑借助特殊的施工手段相对埋深大的基础形式,即深基础(常用桩基),以求把荷载更多地传到深部的坚实土层中去。

2 工业厂房地基的加固与处理技术

2.1 工业厂房地基的加固

2.1.1 施工前应验槽,将积水、淤泥清除干净,待干燥后再铺灰土。

2.1.2 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其含水量,以用手紧握土料成团,两指轻捏能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可以晾干或洒水润湿。灰土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拌好后应及时铺好夯实。铺土应分层进行。厚度由槽(坑)壁预设标钎控制。

2.1.3 每层灰土的夯打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密度在现场试验确定。

2.1.4 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墩及承重宙间墙下接缝,上下相邻两层灰土的接缝间距不得小于0.5m,接缝处的灰土应充分夯实。当灰土垫层地基高度不同时,应做成阶梯形,每阶宽度不少于0.5m。

2.1.5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槽、坑内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措施,使在无水状态下施工。入槽的灰土,不得隔日夯打。夯实后的灰土3日内不得受水浸泡。

2.1.6 灰土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并及时回填土,否则要做临时巡盖,防止日晒雨淋。刚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受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使用。

2.1.7 冬季施工时,不得采用冻土或夹有冻土的土料,井应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

2.2 工业厂房地基的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地基土质过硬或过软不符合设计要求,或发现空洞、暗沟等存在,应本着使建筑物各部位沉降尽量趋于一致,以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则进行地基处理。我们以砖井或土井的处理为例说明。砖井在沟槽中间,井内填土已较密实,则应将井的砖圈拆除至沟槽底以下1m(或更多),在此拆除范围内用2:8或3:7灰土分层夯实至沟槽底:如井的直径大于1.5m时,则应适当考虑加强上部结构的强度,如在墙内配筋或做地基梁跨越砖井。若井在基础的转角处,除采用上述拆除回填办法处理外,还应对基础加强处理。

2.2.1 当井位于房屋转角处,而基础压在井上部分,并且在井上部分所损失的承压面积,可由其余基槽承担而不引起过多的沉降时,则可采用从基础中挑梁的办法解决。

2.2.2 当井位于墙的转角处,而基础压在井上的面积较大,且采用挑梁办法较困难或不经济时,则可将基础沿墙长方向向外延长出去,使延长部分落在老土上。落在老土上的基础总面积,应等于井圈范围内原有基础的面积(即A1+A2=A),然后在基础墙内再采用配筋或钢筋混凝土梁来加强。

如井已回填但不密实,甚至还是软土时,可用大块石将下面软土挤紧,再选用上述办法回填处理。若井内不能夯填密实时,则可在井的砖圈上加钢筋混凝土盖封口,上部再回填处理。

3 工业厂房常见的两种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

桩基础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高层建筑物和重要建筑物工程中被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桩基础的作用是将上部结构较大的荷载通过桩穿过软弱土层传送到较深的坚硬土层上,以解决浅基础承载力不足和变形较大的地基问题。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而均匀,沉降速率缓慢等特点。它能承受垂直荷载、水平荷载、上拔力以及机器的振动或动力作用,已广泛用于工业厂房、桥梁、水利等工程中。

(1)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打桩机打桩施工噪声大,特别是当工业厂房建在离居民点不远处,打桩会影响居民休息,为了减少噪声,可采用静力压桩。静力压桩是在软弱土层中,利用静压力将预制桩逐节压入土中的一种沉桩法。这种方法节约钢筋和混凝土,降低工程造价,而且施工时无噪声、无振动、无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小,适用于软土地区、居民点附近或建筑物密集处的工业厂房桩基础工程,以及精密工厂的扩建工程。

静力压桩在一般情况下是分段预制、分段压入、逐段接长。每节桩长度取决于桩架高度,通常6m左右。接桩方法可采用焊接法、硫磺胶泥锚接法等。

(2)振动沉桩施工 振动沉桩是利用固定在桩顶部的振动器所产生的激振力,通过桩身使土颗粒受迫振动,使其改变排列组织,产生收缩和位移,这样桩表面与土层间的摩擦力就减少,桩在自重和振动力共同作用下沉入土中。

振动沉桩设备简单,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重量轻、体积小、搬运方便、费用低、工效高,适用于在粘土、松散砂土及黄土和软土中沉桩,更适合于打钢板桩,同时借助起重设备可以损桩。打桩开始时,应先采用小的落距(0.5-0.8m)作轻的锤击,使桩正常沉入土中约1-2m后,经检查桩尖不发生偏移,再逐渐增大落距至规定高度,继续锤击,直至把桩订到设计要求的深度。打桩宜采用“重锤低击”。

4 小结

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对于工业厂房土建施工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这是一个很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的新趋势,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地基基础工程例4

【摘要】地基是支撑建筑的基础,地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牢固度、稳定性。本文从土建工程地基基础的施工特点出发,针对土建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 土建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ase foundation

Li Liang-liang

(Ningxia Second Construction Company LimitedYinchuanNingxia750021)

【Abstract】The foundation is to support the building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directly affects the firm foundation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From the basic foundation of civil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iew, to explore in detail th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foundation.

【Key words】Construction technology;Basic foundation;Civil engineering

1. 引言

地基施工是土建施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基也是影响土建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地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土建后期施工建设进程,必须作为重要施工项目重点施工,特别在当今建筑业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土建施工企业必须积极关注地基处理技术,采用现代化的地基施工技术,引入科学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良好的施工效果,提高施工建设水平,使建筑物结构更加牢固,质量更加安全。

2. 土建工程地基基础的施工特点

2.1地质条件的复杂性。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横跨面积大,从南到北因环境不同,其地质条件也大不相同。我国常见的土地类型有盐碱地、冻土地等,常见的地形类型有丘陵、盆地、山地、平原等,山地多伴有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因此在地基基础动工前,要充分了解和勘察当地的地质环境,做好充足的施工准备工作,既要分析所处土地类型,又要了解周边的地质状况,将一切可能出现的危险排除在外。

2.2工程的连锁性。

建筑施工是一项整体、系统的工程,并非某一阶段工程完成便能检查出是否存在问题,而往往是后一项开始了才能发现前一项的问题。为杜绝潜在问题的威胁,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施工人员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在每项工程结束后,下一项工程开始时,及时对上一项工程展开细致检查。工程的连锁性相对比较繁琐,但却是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和良好运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2.3多发性。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些年,我国房屋倒塌现象十分严重,楼脆脆、楼歪歪现象时有发生,其原因大多时施工建设过程中的不当所致。由此可见,把好地基基础质量关,对保证房屋建筑整体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减少或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着眼全局、从小处着手,把好质量关。

2.4重要性。

地基时深埋地下的工程,之于建筑本身而言是其根基,是建筑屹立不倒的重要支撑。地基不稳是导致房屋坍塌的重要因素,加强地基稳定性施工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来说极为重要。作为地下工程,地基一旦出现问题,则很难返修,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力,同时也会影响开发商经济利益和威胁居民生命安全。由此可见,地基基础在建筑物施工中的重要性 [1]。

3. 土建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究

3.1优选地基基础。

地基是整个建筑的基础,整个建筑物重量的施加对象,要确保所选地基基础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满足未来所建设的建筑物重量所需,地基施工建设过程中应该试着选择独立基础,如果所建设的建筑物规模较大、重量较大,然而所选地基却相对软弱、脆弱时,则应该选择筏形基础。软土地基主要特征为:土壤有空间、富含水分,软土地基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土体成分的分析,参照土质特征来优化选择与处理地基。

3.2预压法。

在建筑建设前,根据施工地址能够承受的重量来施加压力,积极排除工程所在地地质中的一切不利因素,以此确保地基能够满足对建筑物的承重,通过预压处理能够有效排出土壤内部的气体、水分,常见的预压法有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法等等,前者通常用在地面之下的地基施工,通过设计竖井来确保土体中的水分能够全部排出,从而获得最佳预压效果;后者则通常用在软土地基施工中,把其中的软土换成质地较硬的土体,可以是砂石等等,再实施预压,以此夯实地基,提高其承受重量的能力,预压法能够极大地控制地基沉降 [2]。

3.3强夯法。

(1)这一地基施工方法的实施前提是要做好数据调查,也就是要对施工地基的各种数据做出细致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强夯的方法。第一步要对地基场地实施预压、平整处理,再根据已经调查好的数据资料依靠实验的方法来定位夯点。如果地基土壤中有较多的水分,应该引入竖井排水法排除水分,也可以采用砂石填充法来解决问题,预防强夯中的下陷问题,为机器的正常工作运转提供良好环境,科学的强夯法应该从四周开始向中间逐步开展,这样才能减少场地再次平整带来的麻烦。强夯过后,施工场地得到了有效平整,为了提高夯实质量,应该再开展再一次夯击,具体的夯实顺序体现为首先实施深层土牢固,再实施中层土牢固,末尾实施表层土牢固。当所有的牢固工作顺利完成后,可以启动夯锤再次进行夯实,确保整个地基能够平衡地受力,以此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2)例如我公司在承建山西潞安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中,由于该项目临山而建,厂区内各装置施工前需进行土方平衡施工,我单位即采用强夯法对厂区内各个装置的地基进行处理,在强夯施工完成后,通过质量检测单位的静载等检测后,各个强夯区域均满足设计单位要求,达到施工要求。

装置内单位工程建设中和建成后均未见大幅度不均匀沉降现象。

3.4注浆法。

(1)在注浆前,首先需要对钻孔点实施科学定位,并深入、细致地检查钻孔的深度,从而得出注浆的调配比例,在实际注浆进行中,必须根据预先定好的钻点以及孔的深度来打孔,再把合适容量的浆液注入孔内,为了保证注浆质量,减少漏孔、浆液溢出等问题的出现,为日后复查提供便利。同时,在钻孔注浆过程中,必须着重考虑到土地承受压力的能力,要确保所注浆液量在土地可承受范围内,当临近地区同工程所在地的土壤、土质有着巨大差别时,则需要首先对渗透性强的土体实施加固。在注浆过程中,为了防止浆液溢出,应该在先对土层土方进行硅化加固,而且要在上方添加厚达1米的自然土,或者添加素土来进一步夯实。同时,要特别关注的是,应根据地质情况和施工环境随时抽检浆液性能、调配比例等等,保证注浆的孔位、顺序、孔深、压力值等同事先的登记调查保持一致,确保施工过程达到科学、标准和设计要求,这样才能全面确保注浆施工质量。

(2)在注浆工作进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临近的建筑物发生变形、错位等问题时,则应该立即暂停施工,仔细分析变形的原因,需要的时候要对注浆参数做出科学的变化与调动,以此来提高注浆质量 [3]。

3.5DDC灰土挤密法。

这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地基施工技术,其原理体现为:主要依靠孔内深层强夯法开展施工,凭借螺旋钻机将灰土倾注到孔中,本着分层的原则进行夯实成桩,再进行不断锤击,确保桩径不断扩大,同桩间土共同构建出复合地基,复合地基具有自身的优势特征,例如:改善湿陷性黄土的打孔结构,有效遏制地基土的湿陷性,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地基土的牢固度,改善地基,打造出高质量的坚实地基。我单位在施工山西潞安集团常村煤矿综采检修车间工程中,即可用灰土挤密桩法对地基进行处理,桩基施工前在设计边线外侧5m侧采用钢板桩进行固化处理,防止因桩基强夯造成土层外扩,影响临近建筑物基础。在桩基施工完成后,经检测,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能够有效承载所建建筑物的永久荷载和活荷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土建地基施工正在朝着智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地基技术不断发展、日益进步,是建筑行业面临的一大艰巨任务,在我国建筑行业日新月异发展的现代社会,必须积极发展地基施工技术,使地基施工技术朝着复合型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103~104.

地基基础工程例5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建筑工程的地基在整个建筑工程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建筑工程的地基不稳固,那么建筑工程的地基就无法承载整个建筑物的重力,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就容易发生坍塌,给建筑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严重的话还会造成社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目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进行地基基础检测的检测机构的管理需要进行完善

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当中,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部门主要分为两种检测机构,通常情况下,国家会设立一个国家的检测机构,除了国家的检测机构外,在我国的检测市场中还会存在一些中介的检测机构[1]。由于存在两种检测机构,如果不能在检测标准以及检测流程等方面做到统一,就会使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对建筑施工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目前相关部门对一些地基基础检测机构管理不善,地基基础检测行业常常会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使建筑物的地基基础检测效果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2]。

(二)地基基础检测单位内部管理存在问题,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目前,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相关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也存在着严重不足[3]。在一些地基基础检测单位,没有对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培训,为了节省开支,没有对招聘的检测人员进行严格的挑选,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较差,对这些人也很少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结果造成检测结果偏差和错误。除此之外,在进行工程质量检测的过程中,一些检测人员或业务人员,由于管理混乱,为了个人利益,缺乏职业道德弄虚作假,出具虚假数据和检测报告,使建筑物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三)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通常情况下,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进行检测的工作往往都是在建筑施工场地进行的,除此之外,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一般情况下也是和建筑物施工同时进行的,因此,由于施工环境常常会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检测人员在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各种危险,所以检测人员在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进行检测的时候,一定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4}。

(四)检测工作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

由于检测单位对检测过程不够重视,这样就会使检测人员在检测的时候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场地条件、检测对象是否满足检测要求没认真处理,随便应付致使检测数据的真实性达不到要求,最终影响检测结果。除此之外,一些检测单位在进行检测工作的时候由于没有对检测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和责任划分,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互相推诿。作为检测企业,在进行工程质量检测的过程中,必须检测对检测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提高检测人员对检测过程的认识水平。

除了检测过程环节存在问题外,检测结果也存在一些不全面的现象。在检测工作完成后,检测人员就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在检测结果总结当中,由于检测人员缺乏对检测结果总结工作的重视,往往就会使检测报告的总结出现操作不规范,甚至还会导致报告不够严谨,有时还会出现一些数据前后矛盾的现象。

二、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进行改进的一些方法

(一)对检测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加强单位的动态管理

建筑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了维护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就需要相关部门建立与质量检测相关的安全运行管理机制。首先,就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各个行业的运行规范和质量要求,对检测行业的检测标准、检测流程、检测结果规范进行统一的制定,使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工作的时候可以依据相关准则进行[5]。除此之外,还要相关部门对质量检测单位的检测工作进行相应的监督,使检测人员在检测的时候有所畏惧,从而端正工作态度,相关部门还要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并把评估结果过进行公示,促进各个检测单位能够科学合理竞争。与此同时,检测单位还要对本单位的检测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保证检测单位的检测人员具有较高的检测水平。

(二)对地基基础的检测活动进行相关的保护

在通常情况下,往往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检测工作会在建筑工地进行,而建筑工地通常都是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因此,为了保证地基基础检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就需要相关部门保障检测人员的安全问题。首先需要做的是相关部门要制定一些安全工作的工作规则,使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工作的时候能够严格遵守相关工作标准。其次,检测单位需要对每一个检测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监测工作教育,使检测人员能够具有安全检测工作的意识。

(三)及时更新地基基础检测的技术操作规范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已经被利用到相关工作当中,为了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就需要检测单位及时把握技术的变化,并且能够及时掌握新技术,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使检测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新技术,并且能够把新技术运用到检测工作当中,提高检测的效率和质量[6]。

(四)加强地基基础检测的实际操作

在样品的搜集环节中,检测人员首先要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且对样品进行合理的检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样品的质量问题,确保检测的参数具有科学性;其次,在对样品进行取样的时候,要根据相关标准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最后,还要对样品的适量问题进行一定的信息化的管理。

在样品的封存环节,检测人员一定要根据样品对环境的需要,对检测样品进行合理科学的储存。并将样品保存在容器里面并贴上相应的标签,避免将样品弄混。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的地基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就需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部门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进行检测。

参考文献

[1]张油军.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若干问题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5):157-157.

[2]张海东.地基基础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8).

[3]战功武,周健.论如何做好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253-253.

地基基础工程例6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基基础作为房屋建筑物的重要项目,地基基础施工对建筑工程质量以及使用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必须根据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保障施工质量以及建筑物稳定性;在不断整合土质实际情况、施工环境、地基状况等相关要求的同时,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增强施工质量,保障居民人身以及财务安全。

一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特点

(1)多发性。我们国家近两年出现了很多建筑物倒塌事件,这些事件都是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和建筑施工问题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设计、施工导致的,这些事件都造成了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充分说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2)隐藏性。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复杂的工序,每一道工序之间都有重要的衔接,有时会出现前一道工序被后一道工序所覆盖,隐藏性是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隐藏性的特点使得建筑监管部门增加了监管难度,因此,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监督,尤其要加强对隐藏部分的监管。

(3)严重性。建筑地基作为整个建筑物的基础,建筑地基的好坏对建筑的整体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有些施工单位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不重视,在工程建成之后发现建筑地基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无法弥补的,这些问题所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所投入的资金。因此建筑公司在决定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方案时要严格考察本地区的地质环境,做好全方面的准备,只有将实际情况考察清楚了才能保证建筑地基的坚固性,只有地基的坚固才能保证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

(4)困难性。地基基础工程如果出现事故在修复起来难度是相当大的,由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时是在地下进行的工程,如果地基工程出现问题,要在地下进行修复,工作难度是相当大的。而且一旦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出现问题,对于整个建筑物的整体质量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对建成的工程,它将会对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严重后果。

二建筑基础性工程常遇见的问题以及原因

(1)混凝土出现裂痕。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建筑基础工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两点:①因为混凝土在施工之前并没有重量平均的摆在垂直线上,造成的力量之间的不均:②因为外力作用导致混凝土水分蒸发过快,导致的拉力过大形成裂痕。

(2)施工材料质量低下。施工材料对施工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施工队伍使用的建筑材料的抗压能力差,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施工材料难以达标的原因有两个:①因为施工人员缺乏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了减少经济付出采用低质量的建筑材料;②因为设计人员没有将标注的施工材料加以标注,导致材料的错误使用。

(3)通风孔堵塞严重。通风孔堵塞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对通风孔进行合理的设计,还有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注意到通风孔的重要性,不小心将杂物堆积在通风孔处,导致通风孔堵塞。

综上所述,虽然建筑在施工过程产生的问题的原因不同,但是除了个别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处于主要原因,因此在对建筑建设的时候需要加强基础工程的施工控制力度,并且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以及混凝土浇筑技术

(一)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选型

基础作为建筑物和地基项链的的部分,它能准确将竖向体系传输的荷载转换成地基;当地基不能够完全承受时,竖向构造散步形式和基本散步形式一样,都可以采取基础筏形的形式,由于它具有极大的地基接触面积,与突出基础相相比,它的造价相对较高;当土质基础较好时,对于水位较低的地下亚粘土、粘土,必须采用人工灌注桩的方式进行挖孔支撑。

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对于软土地基一般采用软弱地基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在建筑工程中,软弱地基主要由湿陷性黄土、淤泥质土或者其他构成,在土质检查时,必须明确软弱土层均匀性、土质泥沙、散步范围等,为地基处理方案提供对应的参数。在初步计算中,通过计算房屋结构荷载,假设它均匀散布在整个房屋结构中,从而获得平均荷载位置,与地基本身承载力相比,当地基承载力超过四倍平均荷载位时,则尽量采用更加精进的独立基础;当地基容许的承载力低于两倍的平均荷载位时,则采用满铺的筏形基础;当地基承载力处于两者之间时,一般采用沉井基础或者桩基础的方式。

2、桩基础施工技术以及钢筋连接方式

在房屋建筑地基为淤泥性基地土质,上部土质较薄时,必须采用对淤泥土扰动以及淤泥的措施。在建筑物垃圾废料、填充土中,当密实度和均匀性较好时,根据持力层特点,一般采用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废料等杂填土,避免未经处理就作为持力层。在地基处理方法选择中,通过综合地质水文条件、地质工程地基要点、基础型式、结构类型、材料供应状况、环境条件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在经济技术指标分析后,再择优选用。在地基处理中,通过采用有效措施,提高上部强度、刚度,在方便建筑物对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的过程中,明确地基处理方式,进行后续检测,为施工质量准确依据。为了满足现行建筑工程要求,在施工期间必须对沉降进行观测,当地基欠湿润性黄土、膨胀土以及固结土时,通过增强施工工艺,选择最佳的填土。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中,由于浇筑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为了保障温度应力,混凝土施工必须尽量在白天施工,在输送不间断的过程中,进行分层浇筑,每层高度适中控制在300到500毫米之间,时间间隔在1.5到2个小时之间。在振捣中,一般采用机械振捣,人工辅助的方式,使用快插慢拔的方式的,以振动泛浆为基础,插入点距离始终在半径为1.25倍范围的振动棒中。在梁柱节点处,如果不能插入振动,钢筋太密,一般采用人工振捣的方式进行弥补,使用橡皮在梁柱侧模进行敲打(如图一、所示)。

在楼板浇筑中,除了在梁处必须采用振动器,平板振动器必须根据垂直浇筑方向进行来回式振捣;根据回字形路线形成振捣,在排与排之间形成对应的接线,保障混凝土始终没有漏振现象。在泵送施工中,除了必须依据常规施工,还必须严格配置施工缝以及施工顺序留设需求,在管泵送前,对管体以及湿润管进行压送,特殊情况时,通过覆盖湿麻袋,保障混凝土温度;在泵送过程中,通过控制泵冲击力,避免对深梁锚固筋的影响。

四结束语

建筑地基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部分,是建筑物的基础,建筑地基的好坏对建筑实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筑地基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整体质量。建筑地基在整体建筑中处于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建筑地基的质量,本文是作者对我国现阶段建筑地基工程施工技术进行论述,并且提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实际的相关措施,从而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祝成展.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

[2]杨春梅.关于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论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7).

[3]邢其璋.关于对现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论述[J].科技与企业,2012(10)

地基基础工程例7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特点及其重要性分析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区域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等条件都存在差异,而且各具特色,这种情况就造成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较为复杂。由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各个工艺、步骤之间的衔接较为紧密,需要对前一步工序进行合理质量控制才能开展后续施工,若不能有效管控,必然会造成一系列的质量、安全问题,最终引发一系列的工程事故。由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需要进行基坑作业,所涉及的技术内容较多,安全标准较复杂,若不能合理管控,并选择有效的结构形式,必然会对建筑工程整体产生影响。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由于工程设计或现场施工存在问题造成一系列问题或后果,建筑地基基础持力层与下卧层构成建筑结构地基,这部分地基需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地质灾害,因此,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施工方案[1]。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避,避免各类不利因素影响的施工质量问题。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是材料质量、混凝土裂缝和地基基础漏水问题。

3.1施工材料方面

现场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原材料质量会对工程产生影响。若不能从采购源头、材料储运等环节就控制好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必然会影响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建设质量。要通过合理的制度管控及质量教育提升各个层级人员的责任,制订合理的标准筛选合适的材料,避免因原材料问题影响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整体质量。

3.2混凝土裂缝问题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较多,出现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模板、浇筑、养护等工艺中存在问题,如混凝土受力不均、养护不到位、未能定期扫水等。在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问题是比较常见的,需要通过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来改善地基基础工程质量[2]。

3.3地基基础漏水问题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出现漏水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施工技术、工艺存在不足,另一方面是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环境等条件多变,造成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出现漏水,较为常见的漏水结构主要是山墙和变形缝等。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核心要点

总结过去工程施工经验,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核心要点主要有以下3方面。

4.1选择稳定的基础场地

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来说,地基基础工程是根本所在。地基基础工程需要承载整个建筑工程,必须具备良好的竖向载荷承受能力。所以,在建筑工程现场必须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区域。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开始施工之前,相关技术人员要提前进行工程水文、地质勘察,了解施工现场土层、地下水等条件。若存在软土地基,必须先进行换填处理,确保地基基础强度、稳定性都能满足建筑工程整体建设需求。而且,由于软土地基多由杂填土、淤泥土、湿陷黄土等土质构成,现场技术人员必须对软土基层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组成成分、分布情况、泥沙情况等,然后根据这些条件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法。若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载荷较大,工程实体要与地基基础的竖向结构统一分布,可以通过独立的地基结构形式进行处理。若建筑工程垂直高度较大,需要地基基础提供较高的承载能力,可以选择筏形地基结构,这主要是由于筏形地基结构相较于独立的地基结构形式的载荷能力要高得多,而且筏形地基结构较为稳定,但整体施工成本较高,所以,需要结合建筑工程整体情况进行结构选择[3]。

4.2选择合理的基础处理技术

当前,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有多种类型,这里分析粉煤灰水泥粉喷桩、碎石桩及强夯2种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当采用粉煤灰水泥粉喷桩及碎石桩进行地基处理技术时,可以有效提升地基固结能力,促使地基呈现复合型特点,通过地基侧面较强的约束作用来充分发挥出粉煤灰水泥粉喷桩及碎石桩高强度载荷能力。建筑地基基础上部可以采用碎石桩改善基坑形变能力,提升地基抗剪能力,避免粉煤灰水泥粉喷桩及碎石柱施工过程中对已固结基础造成破坏。不管是使用粉喷桩及粉煤灰水泥碎石柱,还是使用粉煤灰水泥粉喷桩和碎石柱,都要严格依照建筑工程标准规范及设计要求开展工作,确保提升地基基础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进而提高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当采用碎石桩及强夯地基处理技术时,为提升地基基础稳定性和承载力,必须采用排水固结与挤密措施改善地基基础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碎石桩填土层,结合地基基础现场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地基强夯点,通过强喷压作用,将碎石桩击散到地基基础当中,将桩径融入周边土层当中,碎石桩与硬壳层形成地基复合层,从而大大提升地基基础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在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基础处理时,要结合工程现场地基土壤条件、厚度、属性等内容,控制好相应的夯击次数、深度、夯沉量,确保现场施工夯击效果能够充分展现出来。

4.3控制基础施工材料质量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期间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控制现场施工质量。1)从采购源头到现场材料管理进行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各类施工原材料必须具备合格证明、出厂证明等,需要检验的必须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查检验,确认满足各类标准后才能进行使用;2)对于地基基础施工中所使用的混凝土,要严格依照设计标准进行配制,通过向混凝土中加入适量减水剂,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在基础完成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安排专业人员,依照标准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最终浇筑质量[4]。

地基基础工程例8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经济收入水平有所提升,对居住环境的舒适与安全提高了要求。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严控房屋建筑的安全稳定性,探索科学、有效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结合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优化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效率,从而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施工的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由此,本文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主要分析。

一、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特点

(一)地理情况复杂性

由于我国地理面貌与地形的复杂性,不同地理情况下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也具有复杂性特点。淤泥质土、实现性黄土、杂填土与季节性冻土等不同的地理情况下,增加了地基施工的困难程度,要求较高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施工也应当制定相应不同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应用专业型技术,严控复杂地理情况下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1]。

(二)施工处理困难性

地基工程是整个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基础部分,建筑结构复杂,地基基础施工中如果出现问题,救援与处理工作会非常困难。而由于不同土质的影响,建筑地基处理又非常容易由于土质问题,出现地基受力不均导致的塌陷等问题[2]。建筑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环节的考察与测量,避免由于地基问题影响整个建筑施工效率。

(三)施工故障严重性

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第一步基础施工程序,建筑施工后续环节会在施工时覆盖住地基基础工程,有些细微问题质量检查部门难以检查出来。如果地基基础工程出现问题致使建筑施工无法继续,则要返工整个建筑工程,从地基基础部分重新施工,浪费大量的建筑施工材料,增加建筑施工企业的建筑施工成本,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施工效率和水平[3]。

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一)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谨慎化

由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存在复杂性的特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确立前,需要对施工环境、土质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综合调查,分析综合性调查数据谨慎制定施工方案,将施工方案绘制成施工图纸,详细标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要求,防止由施工环境土质等问题引起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障碍或后期问题。

若遇到较软土质,为避免塌方事故应注意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牢固性,采用软土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加固技术,采用表层排水法、垫层法、稳固剂表层处治法等方法处理地基表层,并施以排水砂垫层、碎石桩等方法予以软土地基加固,严格控制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安全稳固性。若遇季节性冻土层地质,建筑施工人员应当仔细测量冻土层深度,计算基础最小埋深标准,首先测算东夹层消融时间,并在施工计划中加入强夯施工、场地土方回填等施工措施。观察施工环境的土质与地理情况,更能有效预防施工方案疏忽造成的严重后果,避免施工企业出现返工情况,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施工效率[4]。

(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智能处理技术优化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职能处理技术主要指的是施工环节应用信息化技术处理,严格监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情况,将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与实际施工情况,通过信息处理技术进行核对,更加精确掌握建筑地基及处工程的施工情况,能够更加有效的发现地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效率。

智能化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环节中,建筑地基的施工地质、地理环境的测查结果,将绘制出的平面或立体图纸扫描到信息系统中,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环节对实际施工进度进行缜密勘查,记录每天的建筑地基工程施工数据情况,并将实际施工数据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中,与建筑地基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比对,发现有严重差别应立即采取解决措施。此种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职能处理技术,可以对每天的建筑地基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与观察,降低施工完成后的返工情况,提高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优化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管理强化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主要对建筑地基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是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一大要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建立较为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大对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地基工程施工效率。

实际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可以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管理级别,根据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与业绩评定记录。一级表示质量较好,客户对工程信誉度与质量水平均比较满意,在建筑施工企业年检评定中加分;二级则表示质量一般,客户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与信誉度无较大意见,企业应当针对地基工程施工组予以专业技术指导与培训,鼓励施工组提高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三级则为质量较差,施工环节中发生重大事故,施工过程不遵守施工规则,企业应当针对三级地基施工项目予以通报批评和警告,在后期施工中加大监管力度,以免再次发生重大安全性事故,影响建筑施工企业整体建筑团队素质水平。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经济与建筑施工技术不断进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施工行业对企业建筑施工整体质量的管理加强,要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达到较高标准的安全稳定性。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针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特点,对地基施工技术的要点与核心进行完善,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运用智能化的地基工程处理技术,加强地基施工质量控制,从而实现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春梅.关于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论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07):114.

地基基础工程例9

在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质量致关重要,如不认真设计、施工,将会留下安全隐患,以至影响建筑物使用寿命,严重时将导致建筑物倒塌和人生伤亡事故。基础施工时,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结构类型、机具设备、材料供应等情况,综合考虑,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法,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按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范的要求严格认真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1.地基基础概念

房屋建筑的建造或使用过程中,其建筑负荷全都由地层来承担。承担建筑物负荷的那部分地层被称之为地基,向地基传递负荷的下部结构被称为基础。基础的型式可以分为深埋和浅埋两种型式,深埋是指利用特殊施工工艺进行地基的深埋,主要是以桩基施工为基础的地基施工。桩基施工主要应用于浅层土层不好的建筑工程或高层建筑的施工。浅埋是指埋置深度较浅,施工中只采用挖槽和排水等施工工序就可以建造起来的地基基础工程。

2.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特点

2.1 复杂性

中国幅员广阔,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差异性大,例如淤泥质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冻土、季节性冻土等。同时,中国又是个多地震、高震级的国家,而地震对地基基础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对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设计处理以及工程施工增加了难度,提出了大量且复杂的技术难题。

2.2 多发性

由于地基基础设计或施工方案不当而导致房裂屋倒,导致严重损失的实例时有发生,所造成工程建设中的恶性的巨额浪费十分惊人。

2.3 潜在性

从主体结构本身复杂的工序衔接来看,后一道工序都在不同程度上覆盖前一道工序,工序质量具有明显的隐蔽性,这也是主体结构工程必须加强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存放完整的隐蔽验收资料的原因所在。

2.4 严重性

一定程度上讲,建设工程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地基基础出现质量事故问题往往是无法弥补的,由它所带来的损失,远比地基基础工程建设所要投入的成本大得多。不管是选择场地、勘察设计,还是施工质量问题,地基基础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往往会引起地基失稳和建设工程整体结构的破坏,导致建设工程致命性、毁灭性的重大质量事故,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直接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由于地基基础承受上部建筑实体的全部荷载,因此一旦出现局部损坏,其损坏程度扩散很快,而事故的发生又往往是突发性的,常常不易被人们发现,这就更加剧了其危害性和严重性。

2.5 困难性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处理难度大是指它与建设工程其它部位事故处理相比而言,造成的原因是和它的地位与作用密切相关的:1)地基基础工程是地下工程,事故处理的施工操作困难性较大;2)一旦地基基础承担了上部荷载,对它本身的处理,必然影响建筑物上部结构性能,尤其是对于建成交付使用的工程,它承受了所有建设工程的全部荷载,再加上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连锁性,因此它的处理是非常困难的。

3.影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主要因素

(1)地基基础缺陷的种类及其对建筑物使用、安全、耐久性等方面的影响。

(2)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安全度、使用要求等具体情况对地基基础变形的适应性。

(3)地基基础变形、结构变形的数值,发展速度和趋势。

(4)地基基础缺陷和加固上部结构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4.确保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有效性措施

4.1常用加强地基处理技术

1)C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是通过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搅拌所形成的高粘度桩(简称CFG桩),利用在基础和桩顶之间加设有些许厚度的褥垫层来保证桩、同承载荷重,从而使得桩、桩间土和褥垫层共同形成复合地基。桩端持力层适合采用承载力较高的土层。

2)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夯实水泥土桩是通过人工或机械成孔,采用相对来说比较单一的土质材料,与水泥按一定的比例掺和,在孔外充分拌和均匀而形成的水泥土上,分多层向孔内回填还需强力夯实,从而形成均匀的水泥土桩。

4.2提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地基基础的设计应当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结构型式和工地的土质条件,并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在适用与经济的前提下,要保证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发生裂缝或损坏。设计人员应慎重对待工程勘查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严格计算基础的实际土压力,若对勘查报告的建议值有怀疑,可以再做载荷试验验证。施工人员在天然地基上建造大中型工程时,应复核设计地基承载力的合理性。一旦发生地基产生较大的沉降或倾斜,必须立即停工,会同勘查、设计和使用单位共同研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地基和建筑物发生灾难性破坏。

4.3加强工程勘察质量,提高工程勘察的准确性。

工程勘察报告要全面反映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要预防地基基础的工程事故,首先必须对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做全面正确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搞好工程勘察工作,要根据建筑物场地的特点,建筑的使用要求,合理确定工程勘察任务和目的。勘察工作为建筑物的设计提供举足轻重的参考资料,因此决不能忽视而不做,也不能弄虚作假而不考虑是否适用。特别是对复杂的、软弱的地基,更应慎重对待。

此外,在勘察时要重视对钻孔深度的选择。由于钻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果不符合设计上对压缩厚度的需要,或者达不到桩所坐落的土层时,那就不可能正确计算出地基的沉降,或桩的正确承载力,也就达不到基础设计要求。因此必须按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钻孔深度。如果由于勘察数量不足,钻孔和探坑布点少,再加之钻孔深度不够,以致不能表达出土的不均匀性和层理的不一致性,就有可能引起建筑物的翘曲和弯折而出现裂缝,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结束语

建筑房屋地基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和期限,也关系到建筑房屋的安全,影响建筑工程的成本,因而必须根据施工地区地质特点,使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加强地基质量。

地基基础工程例10

[中图分类号] TU4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314-1

地基是指基础持力层及下卧层,基础分部工程是指需要施工的基础工程。基础分部工程包括地基持力层处理,如软土加桩挤密、“橡皮土”换填等。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控制要点

1.1基槽的开挖与建设

1.1.1基槽的开挖

基槽开挖作为地基基础工程的必要环节,关系到地基工程的质量。通常来说,在施工场地放线后就可以进行基槽的挖掘了。一般来说,在进行基槽挖掘时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整边和局部清理的方式进行。在进行挖掘工作时要及时清理现场的杂土,并将可利用土进行回收,方便二次利用。并且要随时测量基槽的深度,保证基槽的尺寸符合工程施工标准。另外,在基槽挖掘完毕后要尽快进行下一道施工程序,防止基槽过度暴晒或被雨水浸泡,降低承载力。

1.1.2基槽的质量检验

必要的质量检验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基槽开挖完成后要对基槽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基槽的尺寸与图纸设计是否一致,基槽的挖掘深度是否合理。同时,也要重点检验基槽的受力部分是否稳定,如墙角、承重墙下、基柱等。另外,还要进行必要的地下水勘探,确保地基的建设不会受地下水流动的影响,从而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1.2地基的局部处理与加固

由于地基建设的土壤地质环境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建设环境应该采用不同的建设手法和加固手法,尤其是对于比较特殊的地形和地质,要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就要进行必要的处理,防止沉降、断裂等现象的发生。对土壤地质的处理也是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难点。

1.2.1松土的处理

当基槽开挖过程中出现松土或淤泥的时候,应该将其全部挖除,直到出现坚硬的老土,同时要采用与坑底土壤压缩性相近的土料进行必要的回填,加固基槽底部。当附近有较多地下水或地下水位高于基槽底部时,要设置必要的防潮层或者在基槽底部利用钢筋、混凝土等建筑必要的圈梁进行结构的支撑,防止沉降的发生。

1.2.2砖井或土井的处理

在基槽开挖过程中如发现砖井或土井,就要对其进行回填,要选用与井底土壤压缩性相近的土料进行回填,以确保回填效果。必要情况下,要进行井壁的拆除,并夯实基底,以保证基底不会发生沉降。

1.2.3局部硬土处理

由于基槽在进行挖掘过程中,不同地质对其有不同影响,因此,在基槽挖掘过程中如发现硬土层或旧墙基等,要进行相应的挖除,并在缝隙处进行回填,防止地基建成后出现沉降。

1.2.4“橡皮土”的处理

“橡皮土”是地基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对工程地基影响较大的问题,通常在这种土质上用夯实机进行夯实不仅达不到很好的改善效果,甚至会使土质更加松散、柔软,造成后续施工问题。因此,针对这种土质,就要利用砂石和混凝土进行回填、夯实,从而增加土地承载力。

1.2.5地基加固处理

地基的加固是整个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的重点,通常对地基进行加固要根据施工特点、土质情况、施工要求、施工设备等多方面进行确定,较常用的方式是灰土垫层,将石灰与粘土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均匀,铺在基槽内夯实,从而防止沉降。这种方式操作简便、施工时间短,另外还能有效提高施工速度。

2提高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2.1重视工程前期勘查工作

在工程施工前进行必要地质勘查,研究勘察报告十分必要。勘察报告中要包括施工场地的地质、水文情况,有必要的要考虑到工程周围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从而制定有效的施工进度计划和事故预防措施。首先,要对工程建筑的使用要求、建筑特点、建筑功能等进行调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工程周边的地质、水文进行勘查,确定勘查项目和目标。其次,要搜集相关建筑资料,包括建筑风格设计要求、建筑材料要求等,特别是对复杂地质的勘查更要注意。此外,还要重视对钻孔的布局、深度、数量的勘察,确保钻孔的设置合理,从而满足设计要求,防止地基建成后出现沉降、断裂等。

2.2确保工程设计的合理性

在进行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整个工程的实用性、建设风格、建设功能,并且综合工程现场的实际地质条件、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等进行图纸的设计,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也要进行严密考察、设计,以防止损坏。另外,设计人员也要充分整合勘察报告内容,综合考虑设计内容,当设计中存在问题时要及时与建筑方进行沟通,并进行必要的试验,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在工程施工中一旦发现地基出现沉降、倾斜、断裂等问题,应立即停工,并联合相应人员对工程进行研究,采取必要的修缮措施,将工程损失降到最小。

2.3选用合理的地基基础类型

作为和地基的连接结构,地基基础承受着来自地基和上层建筑施加的压力,一旦地基基础不够牢固,将无法使地基承受上层建筑所施加的压力,就会很容易造成地基的断裂、沉降,从而使地基的承载力不能达到设计标准,也就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在进行地基基础类型选择的过程中,要选用“筏型”的地基基础,从而增大地基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积,保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在土质较好的施工场地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灌连接地基的方式,增加地基基础的稳定性。而在较为松软的地质上可以采用桩基或沉井基等方式进行施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

3结语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工程建设越来越趋向复杂化、多样化、功能化,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建设过程中,确保地基平稳、地基基础工程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工程设计建设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要积极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充分考察、合理布局,提高建设质量,只有不断完善建设方法和设计方法,提高工程质量,才能促进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硬件保障。

参考文献

地基基础工程例11

1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工程建筑的数量也在快速的增长,工程建筑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工程建筑质量的好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地基作为房屋建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如果房屋建筑的地基质量不达标,会直接导致房屋建筑的质量,其后果将会十分严重。因此,确保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2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地基基础工程是房屋建筑工程的核心,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房屋建筑的地基主要包括基础持力层和下卧层,这两部分的工程具有较高的隐蔽性,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物的安全性的高低,尤其在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对我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是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最有名的实例,该塔于1173年开始建设,但建筑施工到一半的时候,该塔开始逐渐向南倾斜,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地基基础施工存在问题,从而出现了不均匀的沉降,因此不得不中途停止施工,该塔在1730年竣工以后,仍然不断地向南倾斜,通过多次对其纠偏和加固地基,才保住了这一著名的建筑物。通过此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结合我国的地质特点,地基基础工程在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尤为重要。我国的国土范围比较广阔,地质条件的差异也比较大,再加之地震、滑坡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我国的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房屋建筑的质量水平整体还比较低,尤其是对于地基基础工程,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很多潜在的问题并没有被及时的发现,使得很多地基基础工程存在潜在质量问题。在对房屋建筑的地基进行施工的时候,地基必须具有能够承载整个上层房屋建筑的能力,因为房屋建筑的整个上层结构都是建立在地基的基础上,如果地基基础施工出现问题,房屋建筑的上层建筑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工程事故。

3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特点

3.1 复杂性

我国的国土面积比较大,地质条件的差异也比较大,相应的我国建筑施工的土质条件也比较复杂,包括湿陷土、冻土、杂填土等多种土质,此外,我国的西南地区还有大量的溶岩地质分布。与此同时,我国还是一个地震高发的国家,而地震对于房屋地基基础工程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我国复杂的地质条件大大增加了我国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难度,也提出了大量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难题。

3.2 严重性

一般来说,一旦房屋建筑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地基基础出现质量问题往往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要远远超过房屋建筑过程中的地基基础工程的投入成本,而且地基基础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往往是无法弥补的。在进行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无论是场地选择、设计勘探,还是施工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往往都会影响到房屋建筑的稳定性,破坏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对于施工工程来说,是非常严重的质量事故。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由于房屋的地基承受着上层房屋建筑的全部重量,因此,一旦房屋地基出现损坏,其损坏的程度往往会迅速的扩散,而房屋建筑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突然发生的,非常不容容易被人们察觉,这就更加重了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问题的严重性。

3.3 隐蔽性

由于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往往具有复杂的施工程序,大多情况下,前一道工序会不同程度的被后一道工序覆盖,因此,地基工序的施工质量比较具有隐蔽性,存在的质量问题往往不容易被发现,为此,必须加强对于房屋建筑地基隐蔽工程的验收检查,并且存放保管好完整的隐蔽工程验收资料。

4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4.1 地基基础工程的勘探技术

在对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进行施工之前,应该对房屋地基的基础进行认真地勘探,相关勘探可以以《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为依据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集好房屋建筑的总平面图,然后结合房屋建筑的规模、结构以及性质,对平面图的坐标和地形进行分析,对房屋建筑的荷载力作出准确地判断,以此为依据进一步确定房屋低级的深度以及允许变形的范围。二是通过认真地勘察地基基础,准确查明施工工程的地质类型以及工程特点,对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进行初步的分析评价,以便及时发现不良的地质类型,提前做好防控准备。三是在对单栋高层的房屋建筑物进行地基勘探时,应该将勘探点设计在4个以上,而对密集高层的建筑物进行勘探时,可以适当的减少勘探点的数量,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该保证有一个勘探点。

4.2 地基基础工程的支护设计和土方开挖技术

一般来说,在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支护进行设计时,通常可以采用小放坡,用水泥砂浆来护坡支护的技术,具体设计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清除好挖方区域的障碍物,将区域内的电缆和地下排水管道采取搬迁处理,绘制好施工现场的平面图,从而确定好挖掘的路线、边坡坡度等。此外,要设计好临时性的排水设施,确保施工场地不会出现积水。二是在施工工艺方面,应该使用反铲挖掘机来进行较硬土质的挖掘,使用岩石粉碎机来对施工场地的岩石进行处理。三是在对土方进行挖掘形成基坑之后,应该加强相应的保护工作,可以在基坑的附近设计几处排水渠道,并保持施工场地具有适当的坡度,防止基坑内出现积水,避免积水浸泡基坑现象的发生。

4.3 地基基础工程地下水的防控技术

地下水严重影响着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如果地下水位由于高,就会腐蚀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极易造成房屋地基沉陷,因此,在进行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时,控制好房屋建筑的地下水位是十分重要的,为此,相关施工单位可以考虑选用管井降水的方法。

4.4 强化桩基础工作

在施工现场也需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的取样送检,确保每一次检查都能够达到安全标准,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的质量。在施工之前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清洗,以免施工材料中混入杂物引起材料的质量问题。在桩基施工之前,需要对桩位做好测量工作,参照施工设计图,对需要进行桩位测量的地点进行总体测量和放线,这样能够提高桩位在核对和数据恢复时的准确性。同时,在进行钻孔作业的时候,需要用泥浆做好护壁工作,以免出现塌孔事故,这样也能提高钻孔作业的准确性,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5 结论

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房屋建筑的质量是核心,房屋建筑的质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财产密切相关。因此,在进行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时,对地基的质量进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监督和管理好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才能保证这个房屋建筑的质量,从而确保整个房屋建筑的耐久性以及房屋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样也有助于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