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清明的来历和习俗

清明的来历和习俗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8 15:58:22

清明的来历和习俗

清明的来历和习俗例1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本文由收集整理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节日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打马球

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

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中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

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斗鸡

清明的来历和习俗例2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节日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打马球

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

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中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

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斗鸡

清明的来历和习俗例3

清明节的意义中国汉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天,民间有上坟扫墓、插柳、踏青、春游等活动。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清明节的由来简介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历史悠久,源于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春秋二祭,古已有之,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节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清明节气是上古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廿四个特定节令之一,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清明时节,吐故纳新、生气始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清明节将节气与民俗融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

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经历史发展演变,清明节吸收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的来历和习俗例4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春节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为主;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家人吃团圆饭,一起看春节晚会。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4、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5、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习俗:扫墓、踏青。

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6、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5、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带五色线,做香囊,门上插艾。

7、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女红。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8、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习俗:放河灯、祭祖、祀亡魂、焚纸锭等。

意义:俗称鬼节,祭祀先人、放水灯等。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按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9、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吃月饼。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10、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11、冬至:每年12月21、22日或23日。

习俗:吃饺子,吃汤圆,喝羊肉汤。

意义:冬季的开始,祭天祭祖。

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都要祭天祭祖。

12、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习俗:吃腊八粥、腊八蒜、腊八面。

意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的到来,就意味着离中国传统的春节越来越近了,浓浓的年味,在空气里蔓延开来。在这个芳香弥漫的腊月时分,品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不仅养生,更寓意丰收美好。

13、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习俗:除尘、吃灶糖。

清明的来历和习俗例5

祭祀先祖追思源,盛世中华继开来。

附件1: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xx年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习俗。

清明的来历和习俗例6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来源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纪念方式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的来历和习俗例7

关于清明的传说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寒食与清明节。寒食节在农历三月初三,寒食就是吃冷食。其二,介子推与清明节,清明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在清明节之前有寒食节,寒食节是祭祀鬼神的节日,它们原本是由于时间上比较接近,在民间将二者合而为一,于是就出现了清明有寒食、扫墓的风俗。这个节日起源于中国,后来传入越南。

二、清明节习俗

(一)时间的确定

清明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在立春之后45天到来。清明一般在农历的三月份,最迟在农历四月初。清明,意味着气清光明,是一年之中非常美好的时光。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越南的清明节(寒食节)为农历三月初三。

(二)清明节期间的祭祀仪式

1.节日习俗

从活动方面来看,同中国一样,越南人也借清明之际祭祖、扫墓和踏青。按照习俗,扫墓时,人们一般携带酒食果品、香、纸钱、鲜花、铁锹等物品到墓地,清除坟墓上的杂草,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焚香烧纸,献上鲜花,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有很多地方还有扫墓时燃放爆竹的习俗。由于拜祭祖先的民俗活动在春节时期已经举行过,因此在这一天人们并不一定要去扫墓, 而多数情况是外出踏青,感受新一年的开始。清明节正是春暖花开之际,春回大地,天气转暖,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此时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因此,清明踏青和祭祖一样成为节日习俗。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清明节是一个大节,节日期间的习俗内容丰富。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缅怀祖先和亲人的祭拜思念之情,又有踏青游玩快乐生活的理念,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2.中越清明节祭祀方式的差异

清明节祭祖这种风俗源于寒食节,寒食节主要以祭祀为主,祭祖源于对祖先的崇拜,这种风俗被历代传承延续下来。但是,中越祖先祭拜的方式却不同。在中国清明祭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家里或者祠堂祭祀祖先;另一种是上坟扫墓。祭祖扫墓不仅仅表现在对于亲人的怀念和敬仰上,还可以拉近家庭、宗族内的血缘关系,加强团结,使得家族内部更加和谐。

祭祖是越南民间信仰文化中重要的一种形式。祭祖的固定时间为祖先忌日、节日( 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新稻节、灶君节等)及每月的朔望之日等。在越南,祭祀祖先分家祭和族祭。族祭一般在宗族的祠堂里举行,家祭则在家中举行。祭祀祖先的供品必须清洁,并需专门操办,其他人不能随便接触。祭品准备好后必须先供祖先,供完后家人方可享用。祭品可繁可简,往往根据主人家境和祭祀场合而定,常包括槟榔、酒、水果、香、清水等。当遇到突发事件需祭祀祖先而来不及准备供品时,只需一杯清水及一炷香即可。而复杂的供品则往往包括糯米饭、茶、糕点、水果等。

3.清明节中越食俗的差异

中越两国清明节的饮食不同,但这些食俗都有着共同的纪念意义。清明节从来源而论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当代人更是寄托了人们对祖先的怀念,对烈士的敬仰,节日期间还能加深人们温馨的亲情和真挚的友情。

越南的寒食节一方面是要铭记中国古人介子推的忠义之心,另一方面又是越南人祭祀祖先的机会。不过越南人寒食节不禁烟,不吃冷食,也不需要头一天把各种食品做好。越南人寒食节会吃元宵和汤圆,越南人认为三月是元宵和汤圆的季节。越南的元宵和汤圆都是用糯米面做成的,但味道和吃法却不一样,同中国的元宵和汤圆也有所区别。越南元宵是以冰糖为馅,个儿比中国的元宵要小。元宵下到开水中几经沉浮,煮熟以后捞起来摆在小碟子里。越南的汤圆是以绿豆为馅的,绿豆煮熟,去皮,捣碎,然后作为馅包在汤圆里。汤圆在开水中煮熟后,盛进已倒好糖水的碗里,毕恭毕敬地供奉在神位和祖先牌位前,待他们尝过了自己方可食用。出于对神灵和祖先的尊敬,过去越南人三月初三之前是不吃元宵和汤圆的。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上供的食品,在没有上供前,自己不能先吃。现在,城市里过寒食节的人越来越少了,但三月份吃元宵和汤圆的习俗仍然在延续。

清明的来历和习俗例8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1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还有另一种说法:

古人有迎接春天的习俗,农历3月初的天气正好是春意盎然的时候,适合人们开展各类活动,包括踏青出游,乃至“野合”,所以春季最主要的节日也在这个时候。早期的清明节并没有祭扫的功能,清明节的活动内容与3月初的其它节日是相同的。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历制定的历法,本身并非节日。清明恰好在农历的3月初,正好和古代春天的节日上巳节、寒食节重叠,久而久之清明也成为了春季节日的一部分。

今天,上巳节已经从中国人的节日谱中消失了,但过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则固定为农历三月三那天。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经开始流行,《论语》中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最早的时候,上巳节那天人们会去踏青郊游、到河边洗澡。另外,这天也有“驱邪”的功能,古人称为“祓除畔浴”。在上古时期,节日的作用就是驱邪避灾,譬如“重阳节登高”,实际的原因是为了躲避山下的瘟疫,“祓除畔浴”也是这个道理。朱旭强解释说,实际原因是由于冬天河水太冷,3月初的水温恰好,人们急着去洗越冬后第一次澡。

清明的来历和习俗例9

春节习俗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家家户户都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合家团聚、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岁前打扫卫生,掸灰尘,以驱邪除秽,干干净净迎新年。燃爆竹、贴春联、贴年画,寄托美好愿望,烘托节日气氛。除夕之夜,合家团聚,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叙旧话新,共享天伦之乐,习惯上称“团年”。新年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穿上漂亮的衣服,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逛庙会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庙会上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节目如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此外,过年还有包饺子、压岁钱、观社火等习俗,都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春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两天,禁火、冷食以及巫术性活动是其主要内容,后来两者的区别逐渐消失,合二为一了。

扫墓、祭祀祖先是清明节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中国的“孝”文化和人们的亲情观念,也是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的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斗草、打球等活动,既陶冶情操,又促进了身心的健康;既有对逝者的缅怀,又有对未来的期盼,意义非凡。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很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等。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不一,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百越民族图腾祭说等,但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中,中国民众也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活动,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比赛时,岸上挤满观众,而且充满了叫喊声、锣鼓声,各个龙舟争先恐后,破浪最快冲到对岸的就算胜出。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由来已久,花样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有枣的粽子,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的粽子为代表。吃粽子习俗,千百年来长盛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等地。此外,端午节也有佩戴香囊,悬挂菖蒲、艾草,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五毒饼等习俗,以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清明的来历和习俗例10

和风暖阳到高台,芳草绿野添春彩。

祭祀先祖追思源,盛世中华继开来。

附件1: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XX年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习俗。

历经千余年历史的清明节,它沉淀的是一种道德、一种文化,它始终是以国家统一和宗族团结为其目的。我们的祖先非常重视在清明节祭祖,孔子曰: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祭祖先是为了事活人,使活着的人道德醇厚。孔子关心的是丧葬问题,看重的却是现实世界。可以说,千百年来的每一个清明节到来时,人们的心情是一样的,那就是向先人表达广泛的尊重与尊敬,对逝去的生命表示深切而又绵绵不绝的哀思。以现代人的眼光来挖掘和理解清明节的种种历史内涵,就是要以祭祀的方式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和敬慕,旨在不忘先人,增强民族凝聚力,让我们民族的优良风俗习惯和我们民族共同的记忆因子代代相传,万载永续;都寄托着炎黄子孙崇敬先人、仰慕先贤的民族精神,都延续着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都表达着对先人赐予后人生命的不尽感恩和对先贤道德风范的深切缅怀。清明节,可以让我们活着的人记住我们来自相同的祖先,我们的血管里流着相同的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就是一次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高度的认同,就是一次对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亲切的温习。对当今的青少年而言,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更是通过学习先烈获得一次精神的洗礼,通过敬仰先贤获得一次思想的升华,通过追忆先人获得一次灵魂的熏陶。

清明的来历和习俗例11

从民俗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民俗文化研究的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在不断地发展、充实和扩大。社会发展到今天,民俗事象是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是十分广泛的。目前民俗文化研究的领域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民俗文化、物质民俗文化、生产民俗文化、精神民俗文化、心理民俗文化等。作为文化母源的民俗,是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并演变流传至今,它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民俗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大致有四种:一是田野作业法;二是历史研究法;三是比较研究法;四是结构分析法。

为什么要把民俗文化引入课堂?原因如下:

1 中学语文教材民俗文化分析研究的缘起传承文化虽然不只是语文教材的事,但不可否认语文教材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应该包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语文课程的文化构建,尤其是语文教材的文化构建显得十分必要、紧迫。而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教材内容选择取向,哪些才是具有文化内涵与生命活力的内容呢?目前的语文教材文化分析,热衷于分析教材中的主流文化、性别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外国文化的方面,很少专门涉及到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层面。另外,很多人认为民俗文化即为粗俗之文化,上不了台面,说说可以。归根到底,是人们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很多人因此偏见忽视了民俗文化的美,身在其中而不知其味。悲夫哉!由此可见,民俗文化在语文教材的研究中一直是一个很重要但又是极易被忽视的问题。

2 学生最容易对自己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中的民俗产生兴趣,从民俗的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显得非常有趣,非常轻松,非常容易,既能举重若轻,又能体现愉快教学的原则

在纷纭世事中,肯定有许多事情是孩子们从很小的时候就一直想弄明白的,这些事情无非是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而人文方面的绝大多数与民俗有关,或者说孩子们一直想弄明白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些民俗事象,我们何不从这些民俗事象入手来教育孩子呢?比如清明节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清明节时人们要扫墓、插柳、踏青?为什么清明节又名寒食节?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个时节天气清洁宁静,所以称为清明。清明的意义绝不仅是自然状态的,其与寒食节相融合,包含了更多文化内涵。一是清明节的情感本体和它最原本的意思是纪念已逝的先人,当我们站在已故先人的墓前,他们的一生就浮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不由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命从哪里来的,到哪里去,这是一个永恒的疑问。那么清明节的文化意义就在于提升生命的品质和价值。二是寒食节是为纪念功不言禄的介子推而设立,后与清明节融合。相传,介子推抱母葬身火海前曾留诗曰:“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介子推对政治清明的期盼也成为千百年来中国百姓的期盼。三是清明时节正是万物生长之时,自古以来就有插柳的习俗,后发展为植树造林。民间也有谚语说,“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所以清明节从插柳发展到植树造林,发展到生态环保,是生态的清明、环保的清明,这正是我们当前所要提倡的。四是清明通常在农历三月前后,恰是大地春回的时节。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冬之后,人们纷纷走出居室,来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风,这些郊游活动便被称为“踏青”。踏青,又叫春游。

再比如民俗体育活动包罗万象,适用于体育教学的项目种类繁多,且具有简易、多样、有趣的特性,如踢毽子、抽陀螺、跳绳、跳橡皮筋、民俗游戏、滚铁环、放风筝、小篮球、走高跷等均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也适合在小场地内开展。而登山爬山、打野仗、打水漂、划龙舟、游泳嬉水、划木筏、手腕解脱、扁担顶力等则适合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层次,更适合在有较大的体育场馆或室外进行。

比如在了解“丧葬习俗”时,就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那些复杂繁琐的动作、神秘难懂的语言,这只是一种文化展示过程,重要的是要挖掘其中的“扬善积德”内涵,对于很多封建迷信素材,更是要立场坚定的予以批判,不能一并吸纳。对于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民俗,也要有正确的评价。如过年时候小孩子在大年初一去别家“拜年”的习俗,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渐渐的消失。对于这种即将逝去的民俗风情,我们要指导学生从中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给这种风俗的变化赋予积极的时代意义。

其实,教材中许多内容都涉及到民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从民俗的角度去解释,很难解释清楚,而从民俗的角度去解释,往往轻而易举。

3 民俗可以扩大人的文化视野、人文视野

人是社会集体成员之一,人的一生都生活在民俗中,人一出生,诞生为她拉开了人生第一次帷幕。接着,他从周围人群中学习语言,从称谓和交际礼节中理解人际关系,成年礼,婚礼,使他懂得一个成人对社会家庭所承担的责任,教育他如何尊敬父母长辈和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直到死去,特定的丧葬礼俗送她离开世界。当一个生命还未孕育时,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就已经开始了,比如给孩子起名,孩子出生之后,总要有人为之命名。那么谁最适合为孩子取名呢?或者说,中国传统的命名习俗,一般是由谁来充当这个角色而最具有权威呢?原始社会的时候,起初应该是由母亲为孩子命名的。到了屈原的时代,便已经确立了父亲为孩子取名的绝对权威。除了父亲为子女命名外,谁还能担任这个角色呢?首先是祖辈。其次是皇帝。由于我国古代皇权和忠君思想的存在,因此皇帝也非常好为非皇族之人命名。第三,由舅舅取名。第四,当今社会,除父母、祖父母为孩子取名外,还常常保留着请父辈之友、祖辈之友为孩子取名的习俗。今天,同名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多,早已成为前所未有的重大社会难题之一,谁来命名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新生儿出世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甚至外祖父外祖母、姑姑舅舅纷纷参与,集思广益,献计献策而集体为之取名,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且来得更民主。取名咨询服务公司成立之后,请专家命名、向电脑咨询,也不失为明智之举,且更有点现代化和开放的味道。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俗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一个众所周知的著名理论是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我们也可以根据等量代换的原理说语文的外延与民俗的外延相等。所以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非常有必要懂一点民俗学知识,换言之就是应该有开阔的文化视野、人文视野。

4 对异地民俗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批判、创新精神

由于地缘、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各地风俗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这些同和异都表现在具体的民俗事象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研究,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民俗进行反思,从而主动接受自己生存环境和异地风俗中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同时批判地对待陋俗和民俗中消极的因素。对各地民俗演变过程的研究,还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角度理解文章和问题的能力。由于民俗实际上是文化的母源,所以民俗研究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研究。两种文化的碰撞往往为人的思考提供大量的信息材料,并且引人联想,从而使人产生比较、深思、批判、归纳、综合等心理活动,因而产生灵感的火花,催生新的创意和构想,并进一步进行思考,直至得出比较全面、科学、独到的结论。由于这种结论是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一步一步升华而来,其间经历了复杂的思维过程,所以能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并有可能对学生的生活态度和生活道路产生深刻的影响。

5 民俗研究进入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跨学科研究的水平

民俗作为一门科学,实际上是非常严肃认真的,它重视田野作业,强调实地调查,讲究实证,从不妄下定论。韩国人类学家金光彦教授在山东省沂源县、费县等地考察犁时,总是自己带着一块大黑布,在拍实物照片时放在实物后面,同时还带着可以显示实物大小的、以中间为界染成两种颜色的标尺,每考察一件实物,都要从不同角度拍下照片,然后还要在本子上画出样图,详细询问、记录每个部件的名称、大小长短尺寸以及与之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拍摄拆卸、组装、使用的详细过程。我们或许没有必要对学生做如此之高的要求,但如果引导他们参与进来,并授之以基本的方法,他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沐浴着科学的阳光,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民俗学的边缘学科性质决定了民俗是进行跨学科教学和学习的最佳材料,将民俗引入课堂,必定有利于跨学科教学和学习的研究,而且由于民俗学和语言学、文学的关系非常密切,操作起来也相对容易些。

所以,将民俗文化引入课堂,特别是中学课堂,有着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