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麻醉护理论文

麻醉护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1 16:34:50

麻醉护理论文

麻醉护理论文例1

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2月本院184例手术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2例,年龄3~77岁,平均年龄40岁;对照组92例;年龄5~81岁,平均年龄43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进行麻醉苏醒室管理,建立苏醒室管理小组

首先护理人员应该对麻醉苏醒室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然后选出护士长任组长,选出骨干护士。根据存在的不同问题对小组内全体成员进行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麻醉苏醒室理论知识考核。

1.2.2制定实施护理管理方法和标准

①制定护理管理方法与标准:如麻醉苏醒室患者的转入、转出制度,护理制度,护士与医生交接制度等。②护士基本护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保证室内环境整洁,对呼吸机、监护仪使用检查登记;应随时准备好急救药品;交接时应做好交接记录,最好面对面交接。护理人员应保证患者安全,严防自拔管、坠床、躁动时损伤等;负责查对麻醉恢复室药品、器材的到位及有效期。

1.2.3基本护理

①患者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手术后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保证心情平静舒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②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机连接、心电图检测、血压和心率测定、体温的测定等。③观察患者手术伤口,腹带牵拉等情况,保证患者舒服,有利于手术的恢复。④严密观测患者易出现的并发症,如采用面罩吸氧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保证患者有效吸氧量等。采用抬起下颚或放置口咽通气管防止呼吸道阻塞的发生等。

1.2.4患者出入苏醒室的交接护理

将患者从手术间送到麻醉苏醒室途中,应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应由护士、麻醉医生向麻醉苏醒室护士面对面完成交接,包括病史、诊断情况、麻醉及手术方法、术中及其他手术药物的使用情况、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预计苏醒时间的交接等。苏醒室护士根据患者意识恢复情况,定向力恢复情况,肌张力恢复情况,呼吸通畅,心率和血压稳定情况,确定患者能否出苏醒室。由麻醉苏醒室护士和护工将患者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完成交接班。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两组对比分析,实验组显效61例(66.30%),总有效率93.47%;对照组显效45例(48.91%),总有效率75.0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麻醉护理论文例2

入组标准:①择期非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②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③能够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无认知功能障碍;④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II级;⑤同意进入本研究,能配合调查;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需要在全身麻醉下手术者;②有慢性疼痛史;③有药物或酒精依赖者;④合并恶性肿瘤、精神病、癫痫等疾病者;⑤依从性差或不愿进入本研究者。

1.2一般资料:

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选择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18~60岁,平均(43.67±9.11)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3例、高中或中专18例、初中7例、小学5例。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24例、神经阻滞麻醉13例和局部麻醉6例。对照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18~60岁,平均(43.18±9.04)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2例、高中或中专20例、初中6例、小学4例。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25例、神经阻滞麻醉12例和局部麻醉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麻醉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术前访视及交代注意事项、术中维护静脉通道安全及保证用物无菌、术后协助患者安全返回病房和完整交接护理用物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环境、心理及生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3.1环境干预:

①术前访视,交待病区责任护士做好患者的环境护理。②预计患者进入手术室前1h,调整手术室温度和湿度。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器械碰撞,仪器不用时及时关闭,术中减少人员进出的次数、避免频繁,不要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也不要在手术过程中分析患者的病情等。

1.3.2心理干预:

①术前访视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②寻求社会及家庭的支持系统。让家属及亲朋好友多与之交流,帮助患者正视现实,减少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反应。③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进行麻醉和手术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④护士可通过手机拍摄手术室环境、手术过程中可能使用的设备,可减轻患者进入手术室的紧张程度。⑤手术过程中,倾听患者的感受,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加强非语言沟通,如患者感到疼痛时,护士帮助擦去额头的汗水;术中情绪紧张时,握住其双手,轻抚其肩部及额头等,使其感到安全及重视。

1.3.3生理干预:

①术前,教会患者全身肌肉渐进放松技术,每天2~3次,每次30min。②音乐疗法: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个人对音乐的喜好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舒缓愉悦的音乐,每天听2~3次,每次30min。③意象引导。进入手术室后,引导患者自己找到一个舒适的,思想集中、排除杂念、闭目养神,想象自己在一个非常宁静和轻松舒适的空间,从而进入放松状态。

1.4效果评价:①负性情绪:

应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得分经相关公式换算成标准分。②舒适度:采用美国舒适护理专家Kolcaba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分数越高舒适度越高。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价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相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d,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下降(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舒适度比较:

围手术期观察组患者GC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麻醉护理论文例3

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病例42例,男12例,女30例,年龄24~56岁,平均40岁。

2麻醉前护理

(1)麻醉前探望患者时,根据其病情,掌握其主要病情的心理特征,与患者交谈时态度热情、诚恳,向患者介绍自己是手术、麻醉时的护士,通俗易懂地介绍所使用的麻醉方式以及需要患者如何配合,麻醉时的感觉以及麻醉所产生的效果,使患者对麻醉有初步认识,做到心中有数。(2)手术时护士应根据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做好适当的调节,使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40%~50%,所输液体经过加温处理,尤其儿童、老年人尽量常规下体温监测。(3)麻醉前用药:常用鲁米那、阿托品、度冷丁、氯丙嗪等药物,麻醉用药后注意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情况。(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排空膀胱,除去身上的装饰物,摘除活动义齿,帮助患者更换手术衣裤。给予术前用药后,将患者接入手术室或用推车接患者进入手术室。(5)手术开始,手术室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摆好,以利于各种麻醉操作的顺利进行。

3术中护理

麻醉护理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1(a)-0152-04

Exploration of relevant problem on training of nurse anesthetist

JI Fang CUI Xu ZHANG Jing-yue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730,China

[Abstract]The nurse anesthetists starts as a profession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anesthesiology in 19th century.Anesthesia nurs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icipant in clinical anesthesia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now,and the system for training and accreditation for nurse anesthetists had been established and worked well.In recent years in China,nurse anesthetists undertake important clinical work,however,there has not been a consistent criteria and standard on training and management for nurse anesthetists.To a certain extent,it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nurse anesthetist.Through sumarizing and exploring the training method of nurse anesthetist in our department,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our current methods ar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professional abilities of nurses.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will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esthesia nurses in China.

[Key words]Nurse anesthetists;Training;Post graduated education;Anesthesia nursing

麻醉o士是随着现代麻醉技术的出现而产生的。目前在大部分发达国家,麻醉护理作为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快速发展,不但有自己的学会(包括国际性和地区性)、学术期刊等,还有规范的培训认证体系。麻醉护士也因具有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而颇受市场欢迎。

在我国,随着麻醉学科的发展和手术量的急剧增加,各级医院麻醉医师不足的情况日益突出。为改善麻醉人员不足的状况,保证临床麻醉质量,除加快培养合格的麻醉医师外,也需要麻醉护士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目前对于麻醉护士的定位还存在争议,麻醉护士的培训、管理和使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建立完整的麻醉护士培养(培训)及认证体系,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显著。为尽快建立和规范我国麻醉护士的培训培养体系,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麻醉护士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19世纪40年代莫顿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公开表演乙醚麻醉用于外科手术获得成功,标志着现代麻醉学的产生[1]。随着对麻醉患者进行细致看护的需要,在麻醉医师出现之前,就有了专门协助外科医师进行麻醉的护士队伍。1861年专职从事麻醉的护理人员开始出现,1931年美国成立了麻醉护士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urse Anesthetists,AANA),并正式发行麻醉护士杂志(Nurse Anesthetists)[2-4]。1945年美国开始实施麻醉护士执业注册制度(certified registered nurse anesthetists,CRNAs),1952年所有麻醉护理教育实施认证制度(accreditation program for nurse anesthesia education)后,使麻醉护士的教育层次提高到硕士研究生水平,即护理专业本科生毕业,取得学士学位并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后,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达到大学入学要求,可以申请进入麻醉护理硕士课程的培训。经过2年半左右的课程学习和临床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护理科学硕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nursing,MSN)或护理专业硕士(master of nursing,MN)硕士学位。经过独立的认证机构考核合格,并在各州政府注册后,麻醉护士才可以在麻醉医师督导下在本州进行执业活动[5-6]。

相比美国等麻醉护理教育发展成熟的国家,我国麻醉专科护士的教育和培训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并没有麻醉护士这一专业,但实际上许多医院(尤其在部分基层医疗单位)都有护士从事麻醉工作。他们的工作性质实际上介于麻醉医师和麻醉护士之间。1993年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系和南京六合卫校联合在我国开设了第一个三年制麻醉与急救护理专业(中专),前者还与福建闽北卫生学校合作于1997年开办了不同层次的麻醉护理专业(大专和本科)[7]。2004年徐州医学院率先开办麻醉护理的本科教育,泰山医学院、湖北医学院及包头医学院也陆续开展麻醉护理本科教育[8]。2011年泰山医学院开始招收麻醉护理硕士,随后,上海、江苏、山东少数院校也开始招收麻醉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但人数很少,尚未形成规模。至此,我国初步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不同层次、尚不系统、亟待完善的麻醉护理学历教育体系。

2我国现阶段麻醉护士的培养与使用概况

对于麻醉护士的培养和使用,国内麻醉界的主流看法是:从国际上麻醉学科和麻醉护理学科的发展来看,我国在麻醉科设置护士岗位迫在眉睫。麻醉科在实际运行当中,在某些方面违规、违法状态普遍存在,发展麻醉专科护士是贯彻落实卫生法规、规章及麻醉科医疗运行的要求,是发展我国护理学专业的要求,是患者安全的要求[9]。麻醉护士与麻醉医生合理、精密、科学的专业化分工,使麻醉医师的精力集中在患者的治疗方案上,进一步提高了麻醉质量。麻醉护士在麻醉配合中完成药品、器械、仪器等方面的准备工作,术中监测,麻醉单记录,促使麻醉医生更加集中精力,完成患者的术前评估,麻醉管理,术后复苏与镇痛等工作。

麻醉护士在围术期护理方面能够发挥独特作用,尤其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方面作用更加明显。

麻醉护士在麻醉过程中动态监测和记录患者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在抢救患者时与麻醉医生默契配合,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在麻醉实施过程中的医护查对,对术中医嘱正确性及执行情况进行复核,有利于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麻醉管理质量。对麻醉恢复期患者的看护,更直接影响患者的麻醉转归;镇痛随访等护理工作也是患者需要,但麻醉医师很难有足够人力完成的工作。经过专业培训的麻醉护士在麻醉医师指导下对镇痛患者进行随访,既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能对镇痛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大大提高了术后镇痛的安全性,体现了麻醉护士的价值。更进一步,麻醉护士如果能够对麻醉前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精神安慰,p少或消除对于麻醉和手术顾虑,则对手术治疗的成功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0]。

由此可见,麻醉护士的工作不仅减轻了麻醉医生的工作负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各医院由于手术量不断增加引起的麻醉医师紧缺的困境,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同时更重要的是,麻醉护士的工作对提高麻醉质量和安全起了很大作用。

但目前我国麻醉护理专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麻醉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以“配合”或“辅助”麻醉医生的临床实践为主,对患者以看护、监护和记录为主,基本不参与麻醉管理,在临床麻醉的参与程度和工作自主性方面与美国麻醉护士有很大不同。同样,在如何培养和使用麻醉护士方面,国内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具体要求,各个地区、各个医院麻醉护士的工作内容不一致,麻醉护士的工作职责尚无统一的标准[11],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麻醉护理专业。

从长远来看,在我国设置麻醉护士岗位是大势所趋。如何制定合理的麻醉护士职责,使麻醉护士的培养、使用更加科学规范,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家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医学院校和各医院所共同面对的问题。这项工作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护理学会共同努力,结合中国国情,为争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麻醉专科护理的教育、培训体系探索合适的道路和方法[9]。

3麻醉护士的培养方式探讨

我国目前对于麻醉护士的培养,除个别医学院开设麻醉护理专业外,大部分地区仍是以医院(麻醉科)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以继续教育的形式培训为主[12]。

以我院为例,我院自1986年开始设立麻醉护士岗位,当时只有1名麻醉护士,发展到目前有20余位麻醉护士在岗。麻醉护士人数的增加,实际反映的是临床工作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变化。麻醉护士在我科临床工作中主要承担以下工作。①药品管理:其中包括麻醉、的管理;②麻醉相关物品的管理:包括常用麻醉用品、消耗性麻醉用品和贵重麻醉用品的管理;③麻醉机、监护仪、麻醉器具的维护、清洁、消毒、管理等;④麻醉急救箱的管理:包括紧急气道用具的准备、补充、日常检查等;⑤除颤仪及其他抢救设备的管理与维护:除颤仪定点放置,每周检查其功能,并确保仪器充电充足并能正常使用;⑥术后恢复室工作:协助麻醉医师对麻醉后恢复期患者进行管理。我科不但有常规术后恢复室,而且有24 h恢复室和非住院手术麻醉离院前恢复室,因而对麻醉护士的技术和培训要求也相应提高。

为使麻醉护士能够完成其职责和工作任务,上岗前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训。我院麻醉护士来源基本有3个:①手术室护士招聘;②院内外其他科护士招聘;③新毕业护士招聘(中专以上毕业生)。3个来源的护士培训内容略有不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麻醉护士,首先要经过作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基本培训,包括无菌观念与技术,手术室工作基本要求等,这些培训通常为3~6个月(从手术室招聘的护士可相应缩短此项培训时间)。基本培训合格后可进行麻醉护士专业培训,主要内容是品、器械的使用与维护管理,恢复室基本要求与技能,相关文书的规范书写记录,24 h恢复室的特殊要求等。尤其注意培养麻醉护士对恢复室患者出现术后并发证(与麻醉、手术相关)的早期发现和紧急处理能力,品的管理制度和使用流程的学习和掌握,以及紧急气道装置和除颤仪的摆放和日常维护等涉及患者安全和依法执业等内容的培训。通过这一阶段的培训,麻醉护士可了解麻醉和手术的基本过程和流程,对围术期的意外情况能够早期发现,积极上报,对危急情况能做简单有效的紧急处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通用技术培训,如CPR基本技能,与患者沟通的基本技能,麻醉科医疗安全基本要求等。这一阶段培训需要6个月左右时间。

麻醉护士的培训方法采用理论授课、临床实践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模式,以理论授课为基础,强调临床实践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一般而言,麻醉护士的麻醉基础知识有限,所以理论授课内容要重点突出,结合临床,力求深入浅出,简单易懂。特别要注意理论授课和临床工作内容紧密联系,避免脱离工作实际空谈理论。临床实践和基本技能培训要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并有指导老师负责临床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各阶段培训后进行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考核合格后可正式参与临床工作,在恢复室、器械维护、药品管理等方面继续进行专业技能学习,并参加继续教育项目培训。

4麻醉护士培训工作的发展与展望

众所周知,美国是麻醉护理的起源地,也是麻醉护士管理最为成熟的国家,有关麻醉护士的准入以及工作任务和培训、继续教育等都有成熟规范的标准。麻醉护士在角色定位、职能定位、培养体系、资格认证体系及立法等方面都已趋于完善[13],其麻醉护士工作内容和管理体制值得我国借鉴。在美国,麻醉护士的培训大致经过这样几个步骤:①护理本科学历;②1年以上的临床护理经历,并取得护士注册证书;③申请麻醉护理研究生课程,并参加相应的课程培训和临床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硕士学位;④在州政府注册成为麻醉护士。

在我国,目前虽然有部分医学院校开设了麻醉护理专业的课程(个别甚至有研究生课程),但并没有在国内广泛推广,护理学界对此尚未能统一认识。近年来,少量麻醉护理毕业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麻醉专科护士的空缺,但这还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麻醉护理工作的需求[11]。由于国内各地区、各医院麻醉护理培训差异较大,在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及培训方案方面未形成统一标准,对培训机构也没有明确要求,且我国目前尚缺乏麻醉专科护士考核及认证体系,这些都对麻醉护理质量的提高构成隐患,如何在我国开展标准化的麻醉专科护士继续教育模式需要进一步探讨[14]。

蒋莉莉等[15]的一项专家咨询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未来的麻醉护士在现有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将增加对患者的术前生理、心理评估,麻醉期间的呼吸道管理(其内容侧重于呼吸道的维护与通气功能的监测)等。此外,部分麻醉专家还要求麻醉专科护士能够正确评估、监测及记录患者的生理功能变化,协助麻醉医师患者异常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协助麻醉医师进行各项麻醉操作、参与院内外抢救及提供全院呼吸道管理咨询与服务等。这表明中国未来的麻醉专科护士可能要向美国模式靠拢,同时需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麻醉护士培训管理体系[16]。

[参考文献]

[1]Miller RD.米勒麻醉学[M].7版.邓小明,曾因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3.

[2]Matsusaki T,Sakai T.The role of Certified Registered Nurse Anesthet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J].J Anesth,2011,25(5):734-740.

[3]蒋莉莉,阮洪,王骏.麻醉护理的发展与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09,23(11):2829-2831.

[4]张伟英,陈秀琴,李景田,等.麻醉护理现状调查与专业构建思路[J].护理学杂志,2009,24(6):61-64.

[5]蒋鹤生,郑文广,张少英,等.美国麻醉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启示[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3):127-129.

[6]王秀英,肖琨婷,李湘萍.美国高级实践护士护理硕士教育现况[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22-23.

[7]郑观荣.护理学专科方向建设发展的思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6):125 C126.

[8]李智,胡秀英.我国麻醉专科护士发展现状及关注热点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5,30(2):104-106.

[9]马涛洪,刘保江.麻醉专科护士培训、资格认证及岗位职责论证会纪要[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18.

[10]商临萍,杨辉,马涛洪,等.我国开展麻醉专科护士资格认证的探讨与建议[J].中国护理管理.2009,9(4): 56-58.

[11]王志萍,曾因明,季永,等.对我国麻醉护理学专业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28-29.

[12]陈文真,晁储璋,陈松兰,等.毕业后教育是提高麻醉专科护士数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4,35(5):477-480.

[13]Inglis T.Nurse anesthetists:one step forward,one step back[J].Am J Nurs,2003,103(1):91-94.

[14]韩文军,梁新蕊,张玲娟.麻醉专科护士发展与培训现状[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3,34(2):188-192.

麻醉护理论文例5

在发达国家,麻醉护士早已是一项传统行业,美国和波兰开展麻醉专科护士教育已有近1个世纪的历史[1]。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逐步完善,护理行业日趋细化,开始向专职化发展,麻醉护士成为我国近年来新兴的护士工作种类。我国对麻醉护士的培养和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2]。个案追踪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访谈其就医过程每个环节,证实医院护理制度、工作指引是否完善以及护理措施是否到位,有助于规范护士行为,防止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护理质量[3]。我院自2015年起运用个案追踪法结合按能级分层次培训,在提高麻醉护理技能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追踪患者纳入标准:全麻,ASA评分Ⅱ级及以上。2015年我院全麻手术患者10474例,复苏室接收病人9861例,其中骨科2969例,胸科361例,腔镜手术2229例,其它类手术4302例。我院麻醉复苏室床位11张,护理人员15名,职称包括主管护师2名、护师8名、护士5名,学历为本科11名、大专4名。

1.2方法

1.2.1建立质控小组及完善质控体系

(1)建立质控小组,培训质控小组成员学习个案追踪方法,按照每周追踪2例的频次,在10:30~16:00期间,确定麻醉复苏高峰段为追踪时间。制定追踪表,报批护理部审核后使用。主要内容紧扣“人机料法环”:人———被追踪对象主要是护士或专科护士,追踪的内容包括仪容仪表、资质、能级、职责、药品了解、操作技能,培训、考核。机———主要追踪护士对日常工作中使用的机器能否掌握应用方法,保养和维护知识以及当机器出现故障时解决方法是否正确。料———追踪内容包括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复苏病人的护理常规,入、出复苏室标准,拔管指征,steward评分标准,精麻药品管理规定规范,门诊麻醉配合。法———主要包括护理常规、制度、规范、流程、预案、不良事件的制订、修订、培训、考核、落实情况。环———包括两个方面即环境和环节,其中环境主要指手术间药柜、复苏室、准备间、库房的环境是否安全、安静、整洁、整齐,环节指交接班环节以及不良事件、预警、危急值报告等环节。(2)建立并完善与追踪表内容相匹配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1.2.2对象选择

Braden评分≤18分者;全麻患者手术时间≥3h者;术后苏醒延迟(≥2h)者。

1.2.3追踪方法

手术患者入复苏室后,根据追踪患者纳入标准筛选出需要追踪的患者,对当班护士进行个案追踪,先现场观察当班护士对追踪患者的各项护理操作,并记录不规范的环节,待当班护士操作完毕,根据“人机料法环”的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并设计突发状况,考察被追踪护士的专业技能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将追踪记录录入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1.3结果

追踪方法实施后与实施前质量监测指标比对:压疮发生率降低0.6%,精麻药品管理合格率提升11%,输血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全麻复苏患者导管脱落率降低2.9%,全麻患者坠床发生率为0。

2讨论

2.1麻醉护理专科理论基础薄弱

麻醉护理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麻醉护理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麻醉学科的发展[4]。广东省对117所医院麻醉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显示,麻醉护士学历组成是中专54.1%、专科38.4%、本科7.5%[5]。由于麻醉护理专科人力资源有限,麻醉学科发展迅猛,专业的麻醉护士无法满足临床麻醉学科的需要,因此目前临床大部分麻醉护士由手术室护士转为麻醉护士,麻醉护理专科理论基础薄弱。我院是教育部直属三级甲等教学医院,麻醉科是省临床重点专科,针对麻醉护理专科理论基础薄弱现状,护理部自2015年起成立麻醉复苏护理单元,设立护士长,将麻醉复苏护理单元人力资源学历结构进行调整,麻醉复苏护理培训实施按能级培训结合个案追踪法,夯实麻醉护士专科理论基础,提升了麻醉护士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2.2麻醉护理人员培训内容应突出临床麻醉的“护理”工作

麻醉护理人员培训目前多是与医生一起共同接受麻醉专业医疗培训,缺乏专业护理内容,对复苏室护理工作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本研究,作者认为,麻醉护士在接受麻醉专业医疗培训的同时,必须进行麻醉护理专业培训如麻醉护理、重症监护护理、疼痛护理等,对麻醉专业使用的仪器设备使用保养纳入培训和考核内容,并通过个案追踪形式强化培训效果,提高麻醉护士实践技能。

2.3利用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确保培训效果

精麻药品管理是复苏室护士工作重点之一,建立精麻药品管理制度和流程,利用个案追踪,协助复苏护士做好精麻药品规范管理。手术患者全麻复苏时易发生压疮。在个案追踪时,通过查看患者易受压部位皮肤状况,提问压疮分期等知识,根据质量标准,监测复苏护士对压疮预防的措施落实情况。全麻复苏患者在苏醒前烦躁,易导致意外拔管,通过个案追踪,有利于考察复苏护士对预防管道脱落的预判断和护理措施执行情况。

2.4个案追踪法能有效降低麻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魏霞等[6]认为,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作为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且与人、设备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林娟等[7]认为,重点科室护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与其他科室衔接环节多,细微差错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护理安全尤为重要。麻醉护理个案追踪以患者为中心,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结合现场考核,先看麻醉护士操作,对操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根据提问结果再追踪制度流程的完善,同时也便于对培训效果,如麻醉护士对麻醉患者入、出复苏室标准,拔管指征等护理专科知识掌握和应用等进行评价。追踪法的实施可有效降低麻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麻醉护理如何适应现代麻醉学科发展,培训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能在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护治疗及疼痛诊疗领域内从事临床麻醉护理、护理管理、教学和科研的应用型人才[4],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王朝松 刘丹丹 杜万秋 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参考文献:

[1]曹华丽,丛培丽.澳大利亚麻醉护士简介[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81-382.

[2]王莹,李秋洁,洪素.国内外麻醉专科护士的培养方式学历要求及需求量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8):2821-2823.

[3]何利君,周宏珍,赵志荣,等.个案追踪法在护长夜查房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221-224.

[4]韩文军,梁新蕊,张玲娟.麻醉专科护士发展与培训现状[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3,34(2):188-192.

麻醉护理论文例6

麻醉护理是是麻醉和护理的交叉,其护理工作是一般护理无法取代的[1]。麻醉工作对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据具有较大的意义,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我们对54例手术患者使用麻醉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对其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的手术患者108例,分为两组,每组各54例。研究组中男性29例,女性25例,年龄16-63岁,平均(42.5±4.7)岁,其中普外11例,脑外8例,胸外10例,骨科13例,妇科12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6例,年龄18-60岁,平均(42.1±5.2)岁,其中普外12例,脑外9例,胸外9例,骨科11例,妇科13例。两组在一般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别。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使用一般护理;研究组在麻醉过程中使用麻醉护理,具体为:①的放置:麻药注入前,协助麻醉师摆放好患者的,以方便麻醉师及主治医师的操作,但是应以患者的呼吸正常,循环系统稳定,防止肢体、神经受到挤压。如需要变换时,应注意动作的缓慢,防止的急剧改变造成患者发生低血压。②建立静脉通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是麻醉及手术的重要保障。每位手术患者均建立一条或多条静脉通道,以维持麻醉及术中给药、补液、输血及遇紧急情况时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患者补液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在麻醉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维持患者正常的水、电解质及血容量。如遇输液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进行处理。对全麻的患者在使用诱导剂后应加快输液的速度,以增加诱导剂进入血液循环。③严密观察:麻醉开始后,护理人员应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参数,发现异常时及时分析,并配合麻醉医生进行处理。根据患者的血液、尿量、出血情况及时调整输液的速度。注意维持呼吸道的通畅,当出现异物堵塞呼吸道时,及时清除。低体温是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应注意密切观察体温。④紧急情况的护理:物对人的中枢、循环等系统均有一定的抑制,常给患者带去较大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具备熟练的抢救技术以及各种抢救及监护仪器的使用方法,药物的剂量等,遇到紧急情况时主动、及时的参与,熟练地与医生配合,切忌手忙脚乱的进行救治。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本文中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器V1.61分析,均数资料经简明统计学处理器2.0分析,P

2 结果

研究组中术中出现低体温2例,术后发生尿潴留2例,共发生并发症4例;对照组术中发生低体温6例,术后头痛3例,尿潴留3例,共发生并发症12例,见表1。经护理人员及医师的救治后,所有患者均顺利的渡过麻醉期。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麻醉学科也得到了相应的进步,为适应麻醉学的发展,麻醉护理也随之诞生,其中心任务是麻醉配合与辅护理工作[2]。麻醉护理在麻醉中的主要作用是配合麻醉师,了解患者的麻醉程度、意识状况以及静脉通路等相关问题,从而提高麻醉护理工作的质量。麻醉护理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①麻醉前护理:麻醉前应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适应环境,减少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连接监护仪,做好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准备好常规药品以及救治用的特殊药品、相关器械等;准备好麻醉的常用物品,如静脉穿刺、阻滞包、呼吸机、吸痰器等。②麻醉中的护理:麻醉开始前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手术部位、名称;指导患者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如不化妆,不佩戴耳环、项链等;做好药敏试验等基础护理工作,以配合麻醉师的操作。③麻醉后护理:麻醉结束患者进入复苏室后,整理好麻醉物品,该归位的归位,该整理的整理;在患者未苏醒之前应继续对其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如出现异常变化时及时向麻醉医师进行报告并协助其处理。同时还应对切口处进行检查,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做好与各科室护士的交接工作,交代麻醉方法、手术名称以及麻醉后的注意事项。我们通过对54例手术患者在麻醉中实行麻醉护理,并选择另54例使用一般护理的患者进行对比,发现使用麻醉护理的一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优于使用一般护理的一组。因此综合本次分析及临床资料,我们认为:麻醉的方式多种多样,而麻醉护理能有效的减少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有利于患者的临床恢复。

参考文献

麻醉护理论文例7

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麻醉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44例,年龄25-78岁,年龄平均(38.99±2.30)岁;按照手术疾病分析,妇科35例,40例普外科,其他21例。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作为实施麻醉后恢复室的麻醉护理一体化之前的对照阶段,研究对象96例,其中,男55例,女41例,年龄26-79岁,年龄平均(40.20±2.19)岁;按照手术疾病类型分析,妇科38例,普外科44例,其他14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术后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术后护理措施基础上加入麻醉护理一体化进行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2.1成立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小组

[3]以本院护理部、手术室护士长分别为麻醉护理一体化的组长及副组长,由手术室护士担任管理小组成员,下设三个小组,重新排班后安排工作岗位,划分岗位职责,将工作责任到人,逐渐细化工作职责,嘱咐护士在明确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工作,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当年年终考核中。同时积极开展院内麻醉护理一体化相关医学知识培训课程,强化小组成员的专业素养,并且鼓励其他临床科室成员参加本次研究,多次开展讨论,同样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当年年终考核中。

1.2.2评估麻醉苏醒时间

针对患者麻醉后临床表现,护理人员通过麻醉恢复评分(Steward)标准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临床差错或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以及注意事项,结合患者自身特点,总结并打印出来,方便查阅。同时对Steward评分较低的患者,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并对护理人员排班进行相在麻醉后恢复室中应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郭丽燕,晁云萍(云南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云南昆明)摘要:目的分析在麻醉后恢复室中应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后阶段,即管理阶段,将在此阶段内手术麻醉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未实施管理措施前阶段,即对照组,将在此阶段内手术麻醉治疗的患者96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复苏时间、Steward标准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麻醉恢复室使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更快苏醒,临床效果良好。关键词:麻醉后恢复室;麻醉护理一体化;护理管理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7.24.090本文引用格式:郭丽燕,晁云萍.在麻醉后恢复室中应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4):166-167.应调整,让工作时间长、专业素质过硬的资深护理人员对其实施护理措施。同时注意拔管时间,达到拔管条件后及时拔管,缩短麻醉后恢复室内停留时间。

1.2.3心理护理

对于麻醉后恢复室内患者,可能出现的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需在掌握其信息的前提下,通过语言及非语言方式,耐心真诚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消除其负面情绪,解答其提出的问题,满足其合理要求[4]。

1.2.4预防并发症

合并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需在术后麻醉恢复室中观察时间持续监测其血压情况,做好降压相应准备工作,以及心电监护仪等仪器、设备,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抢救[5]。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观察指标包括Steward标准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Steward评分标准从对刺激是否有反应、呼吸道通畅情况、肢体活动是否有意识伴随以及意识清醒程度进行判断,不良反应监测主要包括低氧血症、异常心率、意识障碍以及恶心呕吐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施行χ2及t检验,以(±s)及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当P<0.05,提示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复苏时间(98.88±3.76)min明显延长于观察组的(69.85±3.55)min(P<0.05);观察组患者Steward标准评分结果(8.98±0.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5±0.16)分;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4例(4.1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7例(17.71%)(P<0.05),详见表1:3讨论PACU是为了手术后麻醉效果尚未消除的情况下观察临床表现专门设立的场所,其原因在于患者停止使用物之后,机体诸多反射尚未完全恢复,免疫系统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发生并发症,尤其是对于老年及儿童,故在临床面对体弱者需格外注意[6]。在PACU实施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体现此阶段内的临床特点,并显示护理工作的独立性及科学性,针对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如血压、呼吸、心率以及意识等波动进行持续性观察,并给予具有一定前瞻性作用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对患者更好地管理,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风险[7,8]。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实施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工作,促使护理工作具有良好的条理性,使得护理工作高效化,护理安排科学合理化,医护交接时,按照风险及临床表现表格逐条观察,避免临故发生,优化PACU服务质量;相对于传统常规护理而言,观察组的复苏时间、Steward标准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支持上述观点。

总之,在麻醉恢复室使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更快苏醒,优化PACU工作质量,促使PACU工作高效化、科学化,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丽燕 晁云萍 单位:云南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参考文献

[1]王红丽.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01):162-163.

[2]孟凡松.麻醉后恢复时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处方药,2014(01):77-78.

[3]朱海娟,吕娜,黄丽华,等.创建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6,27(23):3950-3952.

[4]郭敏.麻醉恢复室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211-212.

[5]郑虹彩,冯丹丹,张静,等.麻醉恢复室内术后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杂志,2016,33(19):44-45,47.

麻醉护理论文例8

随着现代护理的不断发展,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巡回护士除配合手术外,还需配合麻醉医生开展工作,同时,其对于麻醉工作的配合也是衡量手术室护士业务素质的一方面,也是在手术室内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和内容.手术室护士在麻醉的过程中担负着大量护理配合工作,不仅要求掌握各科室护理技术,同时对麻醉工作也要有一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要求护士要具备全面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各种操作功能,才能更好地完成和麻醉医生的配合,顺利完成麻醉手术工作.

1临床资料

由于我院每年接收手术患者有数千例,而全院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和麻醉师人数有限,其工作较为繁忙,劳动强度较大,这些因素就要求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要有一个非常默契的配合,以保障术前麻醉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整个手术的圆满完成。2012年在我院有1809例手术患者,男性有1128例,女性有681例,其中,全身麻醉671 例、椎管内麻醉910 例、局部麻醉228例,年龄最小为6个月,最大为94岁。在我院进行的每例手术均有一个麻醉师进行麻醉工作,因此,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的配合十分重要。

2 麻醉护理配合方法

2.1 麻醉前护理配合 将手术室温度调节至22℃至25℃,湿度为50%左右,以利于维持患者的正常体温。严格按照制度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部位进行核实,并对麻醉前用药进行检查。同时告知患者在术前禁止进食和水,若患者有假牙应去掉,不可佩戴贵重物品等。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对其讲解麻醉的和配合方法,以消除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紧张心理,以便更好的配合完成整个手术。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为保障麻醉和手术的补液、输血、给药等需要,手术室护士应建立正确的静脉通路。为保证麻醉抢救用药的快速使用,应采用静脉套管置针和三通。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及时调节输液的速度,同时认真与麻醉师核对各种药物的应用。

2.2 麻醉中护理配合 手术室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物的应用和性能以及麻醉方式,做到在与麻醉师配合时心中有数,以避免忙中出错。配合麻醉师将麻醉用药、吸引管、氧气以及各种检测设备的准备。

麻醉前,手术室护士配合麻醉师将患者的摆好,告知患者应做好相应的配合,以保证麻醉操作能够顺利进行。麻醉后,手术室护士应配合麻醉师及手术医师共同将患者的摆好,保持其呼吸顺畅,将手术视野充分暴露出来,避免患者的骨突部位和神经损伤部位受压,患者在术中感觉较为舒适。

由于物对人体的的呼吸系统、中枢神经及循环系统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因此手术室护士应积极配合麻醉师,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血压、呼吸、尿量、脉搏、出血量等变化,相应的给予麻醉师合理的配合。

2.3 麻醉术后护理配合 术后手术室护士应用温盐水将患者皮肤上的血迹轻轻擦拭,然后为患者盖好被单,配合麻醉师把术中的所用药、输液量等做好记录,并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在患者返回病房后,手术室护士应与病房护士交接好患者所施手术基本情况以及术后麻醉的注意事项。如有创伤性监测,应准备好特殊用品,按照无菌操作,同时应观察和及时处理并发症。

3 结论

手术室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工作环境,需要严格按照特定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临床护理知识,同时还要了解麻醉学相关知识,掌握麻醉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以及麻醉意外处理方法,更好的与麻醉师进行配合,使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期。

对于进行手术患者来说,手术的安全成功与否是患者及其家属最为关注的事情,因此加强手术环节中的麻醉护理配合工作,是保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非常重要的条件。作为手术室的护士,不仅要很好的配合麻醉师顺利完成麻醉工作,而且还要具有扎实的护理基本功、高度的责任心和冷静的紧急应变能力,同时对各类抢救设备和检测仪器应熟练操作,对、镇疼药、肌松药和抢救药要熟练掌握用法、用量,分工明确,与麻醉师积极配合,预防和处理各种在手术过程中的意外发生,切实有效的提高麻醉安全性,使手术患者成功完成手术,并成功完成手术,痊愈出院。

综上,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良好的护理配合能够提高麻醉的质量,对保障患者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麻醉护理论文例9

本文通过介绍麻醉科护士对麻醉前访视的了解及其工作现状,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从而为麻醉科护士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1 麻醉科护士的工作现状

麻醉技术近些年有所发展,手术是否进行的顺利并且成功,其前提是麻醉是否成功。麻醉前,患者对麻醉不了解,对手术知识不了解,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的情绪,这种情绪会影响手术的进程,甚至增加并发症的可能,因此,麻醉前访视有利于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快速康复[1]。麻醉前访视工作高质量完成,则可以保证术中患者的安全、确保麻醉和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2]。但是目前来看,麻醉科护士基本不会参与到麻醉前访视的工作中,其内容也没有统一的参考标准,因此麻醉科护士术后为患者进行麻醉恢复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术后访视工作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1.1麻醉科护士的主要工作 麻醉科护士的主要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麻醉前护理、麻醉中护理和麻醉后护理。

麻醉前护士的主要工作是:①品的管理:现在医院麻醉科都能规范管理品,对毒麻药品严格执行"五专管理",即专人、专柜、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用登记本[3]。现在医院的麻醉科护士主要管理毒麻药品的取放工作;②一次性耗材的管理:常用的一次性耗材包括面罩、牙垫、呼吸回路、吸痰管、钠石灰、三通、各种型号的气管导管、连接管、口咽通气道、心电电极、麻醉处方等,麻醉科护士的主要工作是每日检查余量,如有不足则提出订购申请;整理和摆放一次性耗材;管理一次性耗材的领用;③麻醉仪器的管理:麻醉科护士需要每日检查麻醉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麻醉中护士的主要工作是:①辅助麻醉:主要是配合麻醉师操作,如推注麻醉诱导药物等;②患者监护:按照医嘱填写麻醉单,并按需要安排床位等,并不进行手术过程全程监护。

麻醉后护士的主要工作:①患者监护:患者转入复苏室后,与麻醉师做好交接工作,为患者接好呼吸机,对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电指标等进行观察,准备好急救用品、药品;②并发症的发现及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则及时通知医生;③熟记拔管指征:熟知呼吸机的操作规程,待患者复苏后拔管;④熟记出复苏室的条件:注意患者复苏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如血压、心率、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如果稳定,则通知医生,得到同意回复后,安排患者转出复苏室;⑤进行麻醉后访视:给患者提供"麻醉访视单",涉及到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有无不良反应、对疼痛的评估等[4]。

综上所述,我国麻醉科护士的主要工作没有涉及到麻醉前的评估工作,并且很少参与手术中的麻醉工作。相比较国外麻醉科护士,我国麻醉科护士显得专业特色不够,工作范围局限,没有充分发挥专业水平。

1.2麻醉科护士工作范围局限的原因

1.2.1麻醉科护士人力资源短缺 目前我国麻醉科护士基本没有达到《麻醉专科护士职责与工作细则》[5]所建议的比例,就拿三级甲等医院来说,建议的麻醉护士与手术台数的比例为0.6~0.8:1,建议的麻醉护士与复苏室床位的比例为0.5:1,建议的麻醉护士与ICU床位的比例为3:1。麻醉科护士人员不足容易导致很多问题,一方面不能满足患者对麻醉护理的要求,无法保证患者围麻醉期间的安全,另一方面,人员不足导致每个人工作的强度增加,使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下降,更加不愿意从事麻醉科的工作,导致人力资源的流失,从而进入恶性循环[6]。现在,我国虽然要求复苏室必须配备麻醉护士,但是并没有明确设置麻醉护理工作岗位。

1.2.2麻醉护理处于起步阶段 护士为患者提供麻醉服务的历史悠久,超过160多年,在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麻醉护理工作规模已经成熟,但是我国的麻醉护理是近些年才逐渐开展起来的,我国的麻醉护理教育从开展到现在也仅有20年左右[7]。我国的麻醉护理专业人才极为短缺,真正经过医学院正规培养,学习过麻醉护理专业知识的人员只占全部护理人员的4.9%,麻醉护理的专业人员短缺,极大程度限制了麻醉护理工作。

1.2.3麻醉科护士的培训有待加强 麻醉科护士本身所受的教育和普通护士有所不同,其要求具备普通护士所没有的专业知识,但是我国大部分医院的麻醉科护士不是全部接受过专业知识教育的人员,而是普通护士,这就限制了麻醉科护士的工作范围。有很多麻醉科护士反应"不知道自己充当的什么角色",对于麻醉护士该做什么,该学习什么知识,很多医院的麻醉科都表示不太清楚。因此,有必要对麻醉科护士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从而使麻醉科护士成为医护团队中称职的一员,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敏捷的应变能力及丰富的临床经验[8]。

2 麻醉科护士对麻醉前访视的认知

麻醉护理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a)-0031-02

椎管内麻醉是临床常用的手术麻醉方式,通过麻醉局部的脊神经来发挥镇痛效果。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神志清醒,会受到手术室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各类负面情绪、并引起生命体征不稳定,进而影响手术的进行。因此,需要在麻醉维持过程中给予相应的环境护理,以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实施。为探讨研究手术室环境护理在椎管内麻醉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该研究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手术室环境护理在椎管内麻醉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期间在该院接受椎管内麻醉的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①明确的原发疾病诊断,符合手术指征;②收住院完善各项检查后给予椎管内麻醉手术;③麻醉方式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和骶管麻醉;④无其他合并症;⑤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⑥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共入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给予手术室环境护理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37~57岁、平均(45.2±6.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35~56岁、平均(44.8±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包括摆放、体温维持、环境清洁、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环境护理措施,具体包括:①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向其交代手术室环境,使其尽快熟悉陌生环境、较少不必要的焦虑;②麻醉诱导及维持过程中,保持手术室安静、亮度适宜,避免噪音及强光对患者的刺激;③保持环境温度与患者体温适宜,及时为患者覆盖被褥。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 麻醉诱导前,观察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情况,包括HAMA焦虑评分、HAMD抑郁评分。

1.3.2 两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 做手术切口时,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做手术切口时,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椎管内麻醉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式之一[1],通过将物注入椎管内的某一间隙,来阻断脊神经的传导功能,进而发挥麻醉效果[2]。对于接受椎管内麻醉的患者而言,一方面,当其进入手术室后,处于陌生的缓解之中,加以对手术操作认知不够,会引起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不利于麻醉诱导工作的进行[3];另一方面,在麻醉完成后,又由于患者神志清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医生的手术操作过程,当手术开始时可诱发应激反应并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4]。因此,需要针对该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5]。

目前的临床经验表明,麻醉诱导前的负面情绪情况以及手术切口时的生命体征情况是评价椎管内麻醉患者围手术期状态、反应手术室环境护理价值的重要指标[6]。为此,在上述研究中,我们就从麻醉诱导前的负面情绪以及手术切口时的生命体征两个角度分析了手术室环境护理在椎管内麻醉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探寻椎管内麻醉患者合适的手术室环境护理方式提供参考和依据。

首先,我们观察了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这就说明通过手术室环境护理有助于缓解在进入手术室直至接受麻醉诱导前的负面情绪。进一步分析做手术切口时的生命体征情况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这就说明手术室环境护理有助于控制患者因感知手术过程而产生的生命体征波动。

综上,手术室环境护理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稳定生命体征,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璇.椎管内麻醉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27-28.

[2] 方祝英,陈立萍,畅英才. 综合护理干预对椎管内麻醉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尿潴留的影响[J]. 护理与康复,2012,11(10):936-938.

[3] 李猜.舒适护理在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2(6):108-110.

[4] 杨丽华.手术室护士在椎管内麻醉手术中的配合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2,15(2):300.

麻醉护理论文例11

  一、汇报

  今年以来,全科医护人员响应院领导号召,从思想上和政治上与院党委保持一致,继续深入学习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医德规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对照学习,共同提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效能型,廉洁型科室。本着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及时自查自纠,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围绕着我院发展的大局,积极开展我科各项工作,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手术麻醉科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临床科室,我们是一切工作以质量为核心。

  为了把医疗质量真正摆上科室管理的核心地位,今年,继续完善和进一步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和探讨各项流程和规范,强化了各质量管理者和各医护人员的责任,将质量管理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形成人人参与、各尽其责、层层把关的质量安全氛围,避免了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全年内无医疗事故发生。

  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手术室每月一次采样送检监测,患者院感发生率为零。

  科室质控小组认真负责,每月检查卫生医疗安全隐患,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记录在册。

  三、医疗业绩

  截止12月底,我科完成麻醉及相关268例,同比去年减少51例。其中:气管插管全麻32例(减少8例约20%),其他麻醉94例(减少58例约40%),疼痛治疗17例(增加1700%),抢救气管插管5人次,全科业务收入约17万元。

  四、业务培训与学习

  每月组织全科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利用空余时间进行特殊病例针对性讨论或经验交流。一年来我科学习气氛浓郁,业务素质提高很多。全科医护人员在业务工作安排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理论学习及医学会组织的继续教育,特别是“三基”的学习,提高了整体的理论水平、技能和法律法规意识。

  五、存在的问题及打算

  由于手术量和较大手术的减少,医护人员在操作技能方面有所下降,对此以后要有计划的进行理论学习或外送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以弥补操作技能的疏生。

  过去的一年有成就,有收获,也有困难,有挑战。我们有信心在新的一年里,为科室、为医院的发展做更大贡献,为广大病患者解除痛苦。

关于麻醉医生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期一年的进修生活已经结束,期间收获颇多,受益匪浅,感受很深。在麻醉科重点学习老年病人和小儿的麻醉及其相关诊疗技术。掌握了老年病人基本麻醉和注意事项,对麻醉中各种老年合并症有很好的了解和对症处理。了解掌握了小儿麻醉的基本方法和特殊处理,在小儿麻醉理念和具体管理能力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对麻醉不仅要做到绝对安全,更要做好做细操作,精细管理,仔细用药,合理规范最大可能性的减少麻醉围手术的并发症。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西北最大的一家三甲医院,教学科研一体化,麻醉科还是陕西省疾控重点科室。麻醉科现在有94人,承担全院36个手术室,56个科室的麻醉任务。麻醉科重视理论教学,提高医师的基础理论水平,科室定期组织教学专题讲座,重点讲述为手术期处理及治疗对策,以及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科室五个教授定期监督诊疗计划的正确实施。对疑难病例、麻醉意外及教学、麻醉并发症的处理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每周一、四为学习讨论日,星期一讨论上星期临床麻醉出现的问题,每个人都要发言包括进修生更应该发言。星期四是专题讲座,有课题,早上7:00开始,科室管饭。另外每天交班结束由住院医生讲述病人基本情况,特效的大家讨论,还经常提问,吓得我们每天晚上都要复习第二天的病人麻醉知识,做好笔记,写好麻醉计划,以前学过的知道但又不全,没有系统整理过,有的根本就没听说过,这次都认真的做好笔记。早上没大事的时候由教授讲授最近学习的国内外文献,提高了医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理论水平。和我们相比我很喜欢这种学习风气,大家这种相互讨论的气氛。我们相比不太注重学习,大家自己管自己,有毅力的人还学习,那种环境你不学很快就落后。再一个就是麻醉计划,术前访视看了病人后,你就要制订这个病人的麻醉计划,手术中可能预计要发生的问题,应该准备什么急救药品和器械。第二天巡回教授会对你的计划作出评价和指导,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我觉得在麻醉的理念和具体的管理能力上进一步的提高,对于普通手术的麻醉不仅要做到绝对的安全,更应该做好做细(操作精细、管理仔细、用药规范),每一个麻醉都不一样。对急诊、高危、重症的病人的麻醉强调抓重点器官的维护和病人整体的综合处理,尽可能减少围手术期的风险。在进修期间,在带教老师的的指导处理过:嗜铬细胞瘤、重症肌无力、心脏及大血管置换手术的麻醉,活体同种异体肝、肾移植手术,以及颅内巨大肿瘤、脑动脉瘤等高风险、快速变化的手术。在脑保护和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方面有了较深一步的认识。遇见并处理过急性肺栓塞、上下腔阻塞的急症,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麻醉中的急症,积累了一定的临床处理经验。当然在小儿麻醉也有经验,100%都是全身麻醉,95%都是气管插管全麻,给药非常规范,什么药每毫升多少量,什么药对小儿可以用大家都一样,他们叫做标配。每个人就不会给错或给多,便于操作。也许是教学医院,各种操作都比较规范,同我们一样在做硬要联合麻醉时,入脑脊液的药物都要过滤,麻醉包里有两个,我们以前从来没用过,也许有人就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与我们相比我们麻醉太粗糙了,反正就是把你麻到。

  还有一点就是团队协作精神,越是手术多越能体现出来,麻醉不管是那个房子有问题,别的同志立马就来帮忙。对外统一性比较强,工作能力强。小儿手术,和我们一样,麻醉师、主管大夫、巡回护士三方都到齐了才统一行动。麻醉师要问巡回保温毯、输液管道、垫肩等准备好了没,大夫准备好了没,都同意了然后和巡回给小孩才打针。大家都非常协调,哪一方都不能出错。不能因为大夫今天心情不好,护士家里有事,手术的安全环节就有所减少,手术就是手术,工作就是工作。每个人都可以批评你,监督你。

  最后是学到的新东西,有创监测。有创监测费用比较高,广泛开展必然不切实际。但对于危重病人有创监测别人是无法取代的,现在的医疗安全是第一个,必要的操作可以救命。我学会有创动脉,有创深静脉的插管技术。动脉可以随时监测血压,肺动脉压,血气等。静脉可以监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和各种大量体外灌注。

  不学不知道,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里要更加努力,走好每一步,打好每一仗。最后谢谢领导的支持,希望有机会再出去。

关于麻醉医生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自从事麻醉医生岗位以来,自己在完成临床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科主任负责科室日常管理工作。一年多来,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和科主任、护士长一道勤奋扎实工作,各方面取得满意成绩。以下为我本年度的工作总结。

  一、始终注重麻醉学新技术的开展应用

  麻醉学科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临床学科,只有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才能站在知识最前沿。工作中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国内外最新医学动态,临床麻醉技能精益求精,始终注重把标准化的麻醉技术与个体化病人有机结合,使个体化病人的麻醉艺术化。

  近年来,主要围绕麻醉科业务范围即临床麻醉、危重症处理、疼痛治疗三大领域开展工作。譬如:配合临床开展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普及提高高龄病人监测治疗水平,让高龄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开展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神经阻滞,以提高麻醉满意率;引进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使全麻病人术毕及时苏醒;还和胃镜室合作开展静脉麻醉下小儿食道异物取出术;普及推广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有利于危重病人及术后病人的治疗;普及推广气管插管术和危急气道管理技术,以提高急诊急救水平等等。

  二、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麻醉科是医院技术要求高、风险较大的科室,容易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我与科主任团结一致,协助科主任完善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使麻醉科工作有章程,技术有规范。自己深知所处的位置,能正确处理好与科主任的关系,当好科主任的助手和参谋,对自己分内的工作也能积极对待,努力完成,做到既不越位,又要到位,更不失职。积极为科室的发展献计献策。多次主持麻醉科手术室例会,传达院中层干部会议精神。

  主持科室定期业务学习,亲自制订学习内容、时间,按时授课,以提高大家医疗安全意识,把握学科发展动态,遇到疑难危重病人,组织讨论,分析病情,让全科医生得到提高。通过强化科室医护质量管理,近年来科室无医疗事故、重大差错及纠纷发生,科室多次被评为我院先进科室。这一年,在xx年终麻醉质控检查中,受到上级质控检查专家的一致好评。

  另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麻醉学科普工作,让社会公众加深对麻醉学科的了解。定期对麻醉科的有关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我院外科开展复杂疑难手术情况进行相关宣传报道。近年来,为院报撰写稿件xx多篇,普及提高了麻醉科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起到宣传科室、宣传医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