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麻醉学专业前景

麻醉学专业前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02 14:47:03

麻醉学专业前景

麻醉学专业前景例1

2结果

2.1中美两国麻醉护理教育的比较

以麻醉护理的教育类型、教育层次、学生准入要求和培训课程内容4个维度作为框架,对中美两国现有麻醉护理教育形式进行比较。

2.2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比较

美国的麻醉护理培训在1933年前由当地医疗机构承担,为非学位教育。随后,经国家出台相关学位文件,麻醉护理开始向学位教育变革,培训机构也由当地医疗机构向大学转移,直到1998年美国麻醉护理教育最终确定硕士学位教育是其最低教育标准。在美国发展麻醉护理教育的过程中,其教育类型一直都为职后教育,教育层次自1998年开始提升为硕士及以上层次。中国的相关教育主要以“护理学———麻醉护士专科方向”的形式出现在极少数医学院校,在1993年徐州医学院率先与南京六合卫校联合开办三年制中专层次的麻醉与急救护理专业;此后又与福建闽北卫校合作开办大专层次教育;直到2004年徐州医学院开设本科教育层次的“护理学———麻醉护士专科方向”,除了学院派的麻醉护理教育形式外,各地医院也开始自发组织小规模的麻醉科护士的岗位培训,但形式各异,缺乏统一的系统,在此不做详细比较。由此可见,中国的麻醉护理教育发展史并不长,具有一定规模的麻醉护理教育均属于职前教育,教育层次经历了中专-大专-本科的提升过程。

2.3学生准入要求比较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硕士学位麻醉护理教育项目每年仅招收24~36位学生,解读项目的培养目标发现,其以培养能在临床为患者提供专业麻醉护理服务、制订完善的麻醉护理计划的实践型护理专家为目标,因此,对学生的准入要求比较严格,从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多方面对申请参加培训项目的学生做了相关规定。可见,美国的麻醉护理教育属于精英教育,要求学生具备高水平的综合能力。中国的麻醉护理教育以学院派的职前教育为主,是在通科护理教育的基础上加入麻醉护理特色,对于学生的准入没有设定特殊要求。申请参加麻醉期护理教育的学生只需要具备相应教育学历,并通过国家组织的适用于所有专业学生的统一招生考试即可。

2.4培训课程内容比较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硕士学位麻醉护理教育项目的课程可分为三类:麻醉护理的高级医学课程、麻醉护理的专业课程和麻醉护理的研究课程。其中,麻醉护理专业课程占据了重要地位。从麻醉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美国采用的是模块式教学模式,即根据学生的能力及水平,将一门课程分为多个层次分段教学,如麻醉护理的原则和实践分为了五个层次,即Ⅰ~Ⅵ。这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培养个体,使其具备优秀的职业素质。其次,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麻醉护理教育为硕士以上层次的学位教育,因此,对于学生的科研能力具有一定要求,在课程中专门开设了研究方法的课程,以此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思维方式。此外,由于麻醉护理教育的专业实践性强,临床实习也为麻醉护理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划分了6个阶段进行(即临床实习Ⅰ~Ⅵ),时间占据整个培训周期的50%,约12~18个月。中国的麻醉护理教育以通科护理教育课程为主要部分,即基础医学课程和护理专业课程,麻醉护理专业课程仅占据全部课程比重的15%左右。研究方法类课程没有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另行开设。徐州医学院的“护理学———麻醉专科护士方向”分为三个阶段,第三阶段为历时1年的临床实习,其中半年为内外科实习,半年为麻醉科实习,临床实习时间在整个教学周期中仅占据10%。

3讨论

3.1形成系统的课程是培养麻醉护理人才的前提

美国麻醉护理学会已有全国统一的指南对麻醉护理教育应该涉及的课程领域、培训周期、理论/实践课时的比例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保证了麻醉护理教育的统一化和系统化。我国职后麻醉护理培训仅在各地医院内部小规模开展,缺乏统一标准,在培训周期、课程领域等方面存在百家争鸣的现象。因此,我国的护理界学者应尽快开展麻醉护理职后教育的相关研究,运用科学方法形成系统的麻醉护理课程,推动我国麻醉护理职后教育规范化,以促进我国麻醉护理教育的发展,同时为我国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提供依据。

3.2职后教育是中国麻醉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首先,麻醉护理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技术性,以及麻醉患者围麻期意识状态的特殊性(非清醒或半清醒状态),都对麻醉护士的素质、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接受没有任何临床工作经验的学生参加麻醉护理教育并不合适,可能导致他们进入麻醉科工作上手慢,无法快速胜任高强度和高难度的麻醉护理工作,这将对围麻期患者护理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其次,中国目前的麻醉护理教育形式,即“护理学———麻醉专科护士方向”是在普通护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部分麻醉护理相关课程,使得学生早期、初步地接触麻醉护理的概念。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处于核心地位的麻醉护理专业课程仅占据课程比重的小部分,培养的学生在实际进入临床麻醉科后,还需要进一步接受岗位的继续教育,才能完全胜任麻醉护理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导致教育成本效率不高。最后,麻醉护理教育走职后教育路线是国际发展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大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国应紧跟国际麻醉护理发展潮流,向职后教育转型。职后教育的发展将从两方面进行。

3.2.1以核心能力模型为指导培养麻醉护理人才“以能力为本位”是近些年国内外职业教育所提倡的方式,这种以职业能力为培训立足点的教育能够针对性的培养具有专业工作能力的护理人员。麻醉护理作为一门临床专科性强、能力要求高的专业,采用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临床对于麻醉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蒋莉莉、胡嘉乐等对麻醉护士的工作范畴和核心能力做了系统研究,这对开设以能力为本位的麻醉护理课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未来接受此类职后专业教育的学生将被授予相关证书,并能从事临床麻醉护理工作。

3.2.2麻醉护理教育走专业学位道路是未来展望美国的麻醉护理教育经由非学位职后教育向学位教育发展,截至1998年全部转型为学位教育,并以硕士学位为最低教育标准。它的发展轨迹可为我国所借鉴,我们应以能力为本位的职后教育为起点培养麻醉护理人才,首先发展非学位教育,随着麻醉护理教育发展逐渐成熟,可在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课程基础上增加科研类课程,使之逐渐达到研究生教育水平,发展麻醉护理的学位教育。这一方面可为临床优秀护理人才提供深造机会,开拓护理人才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背景下稳中求速,既保证了临床麻醉护理质量,又加快了麻醉护理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可推动护理学科下属二级学科的发展,为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发展借鉴和依据。

4小结

中美两所学校麻醉护理教育在教育类型、教育层次、学生准入标准和培训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美国麻醉护理为职后教育,硕士学位教育是其最低教育标准,参加培训项目的准入学生均具备一定的教育背景,并且是在临床相关科室工作过一定年限的注册护士,教育内容以麻醉护理专业课程为主。我国以“护理学———麻醉专科护士方向”的形式开展职前教育,教育层次历经中专-大专-本科的过程,学校对于接受麻醉护理教育的学生没有特殊的准入标准;教育内容以普通护理教育课程为主。经过中美比较,我们对中国麻醉护理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1)形成系统的麻醉护理教育课程;

麻醉学专业前景例2

麻醉医生简历封面背景图片素材(一)

麻醉医生简历封面背景图片素材(二)

麻醉医生简历封面背景图片素材(三)

麻醉医生简历封面背景图片素材(四)

麻醉医生个人简历范文

名:xuexila.com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天津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天津

身材: 158 cm 40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3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文秘/文员:文员,客服、行政专员/助理:助理,专员、医院/医疗/护理/美容保健类:

工作年限: 1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000--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天津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广东普众人多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8-05 ~ 2008-12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医疗,卫生事业

担任职务: 检验

工作描述: 利用"一滴血"原理用显微镜仪器来为顾客检测血液并讲解,兼做部分文员工作,如记录、整理、输入信息,图纸分发和回收,电话回访,进行区域内的报刊杂志、盆景植物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等。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天津国康医药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7-12 ~ 2008-04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医疗,卫生事业

担任职务: 门店营业员

工作描述: 主要对需要的顾客讲述顾客想要的药品的功效,作用,用法或根据顾客的病症来引导顾客购买药品.在工作中,我熟记了药品的功效,用途,用法。也学会了以礼待人,与人沟通的技巧。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日期: 2008-07-01

所学专业一: 药物制剂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2-09 2005-07 天津市第六十七中学 高中

2005-09 2008-07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药物制剂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 精通

粤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正直.诚信,做事尽心尽责.实事求是.适应能力强,有上进心,与人相处融洽,富有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沟通协调关系.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熟悉一些药品基础知识,一些药品检验分析方法和药事管理法规,有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并且对文员等文职工作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熟悉。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如WORD,EXCEL等计算机操作.曾经在药品销售企业和保健品公司工作过,而且工作表现良好。

详细个人自传

个人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天津市白云区人和蚌湖江屋十巷15号 (邮编: 510475)

联系电话: 134XXXXXXXX 家庭电话: 020-XXXXXXXXX

机: 134XXXXXXXX QQ号码:

电子邮件: 个人主页:

看过“麻醉医生简历封面背景图片素材”的人还看了: 1.医学个人简历封面图片素材

2.医学生好看的简历封面图片背景

3.医学类个人简历封面背景图片模板

麻醉学专业前景例3

目前我国麻醉护士尚处于起步阶段[2],麻醉医生既要履行医生的职责,也要担当麻醉护士的双重角色。我院从2006年7月起对新到医院实习的麻醉专业实习生,先行1周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合格方可进入麻醉专业临床实习。培训实施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

选取2006年7月至今在我院实习的麻醉专业实习生共计164名,主要来自遵义医学院、泸州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麻醉系的学生,实习时间6个月,其中男85名,女79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2名。

1.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有手术麻醉科概况;手术麻醉科管理组织结构;手术麻醉科环境、层流手术室布局及环境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包括开取棉签,开无菌溶液,抽吸药液,推注药物,倾倒无菌溶液,开无菌包,使用无菌持物钳,铺无菌台,穿封闭式无菌手术衣,外科手臂消毒,术中无菌技术原则,指示卡带的判别,一次性物品开启方法等);手术室护士工作职责;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访视内容及方式、方法和技巧,保密性医疗制度,爱伤观念,术后护送病人及交接班内容);查对制度(包括三查七对,病人的查对,输血查对等);自身防护知识(包括标准预防,锐器处理,伤口处理等);手术室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和原理,常用化学消毒液及用途;手术后一般污染用物处理,污染手术后用物及手术间的消毒处理等。

1.3 教学方法

1.3.1 制定岗前培训计划

实验组:新到科的麻醉专业实习生由手术室教学组长介绍手术室环境、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规定和手术室各项工作流程及手术室着装要求等,正规演示手术室基本操作技能,同时讲解正确操作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不正规操作导致的不良后果。且由资深的手术室护士带教1周,经考核合格方可进入麻醉专业临床实习。对照组:新到科的麻醉专业实习生由麻醉教学组长介绍环境,按常规直接安排麻醉医生带教。

1.3.2 现场情景教学法

设立一堂《手术室无菌理念》专题讲座,采用多媒体教学、观看相关录像和实物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现场指导正确的护理操作技能,通过集中练习,将操作练习中的不足及时纠正,从而培养其动手能力。

1.3.3 评价方法

1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手术室专科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考试按教学计划规定统一标准出题闭卷考试,总分100分,大于或等于60分为合格,技能考核按照教学内容抽签考核,总分100分,大于或等于60分为合格,同时发放麻醉专业手术室临床调查表,对不知道或不了解的内容再讲解直至熟悉或掌握。

2 结果

培训前后的麻醉专业实习生护理理论、操作技能、协作精神评分成绩比较见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经χ2检验,P<0.01,说明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表1 护理理论、技能及综合成绩、协作精神评分效果(略)

3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与培训,笔者认为麻醉专业实习生实施手术室护理技能岗前培训是可行且有必要的,主要依据有:①实施手术护理技能岗前培训有利于手术室管理[3]。针对新到科的麻醉专业实习生,实验组进行相关的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其理论、技能、综合素质以及协助精神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有利于强化和巩固基础知识,使技能与实践相结合[4]。②采用现场情景教学法调动了麻醉专业实习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观看相关录像和实物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现场指导正确的护理操作技能,分析存在的问题,先观看再实践,并结合科室规章制度,观看术后感染的病例,再“一对一”由有资质的手术室护士的带教,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效果。③有利于培养麻醉专业实习生的爱伤观念和无菌观念[5]。通过“一对一”教学方式,了解手术期的手术护理工作流程,让他们扮演手术前后患者躺在推床上的角色,以体验手术前患者的紧张与焦虑及术后的不适,树立其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同时讲解感染控制、消毒隔离技术在围术期的重要性以及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大大增强了实习生的爱伤及无菌观念。④规范了麻醉专业实习生的手术室专科护理技能,提高了手术工作效率。培训后的麻醉专业实习生,既培养了护理操作技能,也培养了主动配合与工作的意识,同时为今后的麻醉专业医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⑤通过实施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使麻醉专业实习生较快适应手术室环境,熟悉与麻醉临床相关的手术室护理技能,正确执行各项基本操作技术,参与执行监督与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共同维护好手术环境,为患者手术安全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徐瑞芬,冯旭阳,徐礼鲜,等.麻醉学临床教学实习改革的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2):243-244.

[2] 商临萍,杨 辉,马涛洪,等.我国开展麻醉专科护士资格认证的探讨与建议[J].中国护理管理,2009,9(4):56-58.

麻醉学专业前景例4

醉麻醉学是现代医学发展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的研究的方向是临床医学麻醉,并且麻醉学已经有了二百多年的历史,麻醉学的运用帮助人们在治病的治疗过程中最大成都的减轻患者的痛苦[1]。随着现代医学麻醉学的不断完善,麻醉学的主要工作内容不再单纯的以手术镇定麻醉为主,而是成为了一门包含危重急救、麻醉护理、临床治疗等多个方面的新麻醉学,而麻醉护理学则是麻醉学实践应用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1对于麻醉护理学的认识

由于麻醉学的不断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医疗思想的作用下,麻醉所关注的内容不再是单一的手术过程,而是要考虑患者在手术中的麻醉情况以及术后的恢复状态等等,所以麻醉护理学将术中麻醉与术后护理两方面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麻醉护士作为手术全过程的护理人员,享有高度自由的操作空间,同时他们也肩负着重要的麻醉责任,麻醉护理人员需要有专业的医学技术,包括在解剖、生理、病理、化学、物理、药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在美国,CRNA是最专业的麻醉护理人员,要成为一名CRNA要通过严格护理教育资格培训。可以肯定的是,麻醉护理学在随着现代医疗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会成为麻醉学新的实践应用。

2麻醉护理学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2.1手术前的麻醉护理

在手术前首先应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了解患者手术的主要内容并且对患者的信息进行准确的核实,同时准备患者的病历资料,将病理资料由主治医生进行手术前确认,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保患者对手术中的内容没有过敏情况。由于手术内容的不同,所以在手术前,患者会对手术产生一定的心理情绪,具体的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坐立不安、出现头晕、精神紧张等,麻醉护理不仅要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内容,同时应对患者关心的麻醉知识进行详细的解释,鼓励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配合麻醉的过程,使手术更加安全的完成。在手术开始前的设施准备方面,品是受到国家严重控制的药品,所以在手术前的准备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品的储存、使用进行完全的控制,明确手术所需要使用的麻醉品种类,并且严防品与其他药品的遗失、混乱。同时,医护人员应选择性的根据手术的部位建立静脉通道,建立通道的同时应当尽可能的避开手术区域,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下肢静脉的建立主要是用于上肢或腹部的手术,同理,上肢静脉的建立主要是在针对下肢进行的手术中。

2.2手术中的麻醉护理

在手术中的麻醉护理过程中首先要帮助患者做出正确的手术姿势,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内容与主治医生进行讨论,为患者提供最合理的,在进行椎管内麻醉时,保持患者侧卧在手术床上,并且使其背部尽可能的向前弯曲,将整个背部贴近于手术床的边缘。在进行气管插管全麻时,保持患者尽可能的平躺于手术床上,帮助患者仰起头部,抬高其双肩。其次在手术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整体状态,患者的状态包括心理层面与生理层面,在心理层面上,局部麻醉的患者会在手术过程中产生心理波动,恐惧、激动的情绪严重情况下会影响手术进行,危及自身安全。麻醉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患者心理上的变化,安抚患者的紊乱情绪,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在生理方面,由于品影响的是患者的神经系统,所以在麻醉之后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护士应当关注各项仪器的指标显示,及时的向主治医师汇报病人的生命体征,并且对突发的各种事件,例如呼吸、心跳骤停等做出足够的准备。最后要保证患者的血液流通,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的稳定对于手术来说是成功的重要保障。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手术进行的程度与患者生命体的状况对输液过程进行准确的调控,维持速度、容量的稳定,并且对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过敏性反应做出及时的应对[2]。

2.3手术后的麻醉护理

手术的结束并不等于麻醉的结束,尤其是在患者全身麻醉的情况下,手术结束之后,患者由于自身的情况可能会需要一段的苏醒时间,这时候就要求麻醉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具体观察的指标有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伤口渗液、脉搏、中心静脉压以及尿量等,手术后应当保持患者身体平躺于病床之上,并且对患者身体进行保暖,提高患者身体内的血液流速,加快术后恢复。同时对于手术后出现的严重的并发症情况做出全面的准备,对于情况危险的患者,应及时送入重症患者观察室进行治疗。对于手术后的麻醉护理来说,最主要的是与患者进行沟通,观察出麻醉和手术对于患者的影响,由于患者身体情况各异,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具备高质量的护理技术,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3]。

作者:王金福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

参考文献

麻醉学专业前景例5

在发达国家,麻醉护士早已是一项传统行业,美国和波兰开展麻醉专科护士教育已有近1个世纪的历史[1]。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逐步完善,护理行业日趋细化,开始向专职化发展,麻醉护士成为我国近年来新兴的护士工作种类。我国对麻醉护士的培养和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2]。个案追踪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访谈其就医过程每个环节,证实医院护理制度、工作指引是否完善以及护理措施是否到位,有助于规范护士行为,防止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护理质量[3]。我院自2015年起运用个案追踪法结合按能级分层次培训,在提高麻醉护理技能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追踪患者纳入标准:全麻,ASA评分Ⅱ级及以上。2015年我院全麻手术患者10474例,复苏室接收病人9861例,其中骨科2969例,胸科361例,腔镜手术2229例,其它类手术4302例。我院麻醉复苏室床位11张,护理人员15名,职称包括主管护师2名、护师8名、护士5名,学历为本科11名、大专4名。

1.2方法

1.2.1建立质控小组及完善质控体系

(1)建立质控小组,培训质控小组成员学习个案追踪方法,按照每周追踪2例的频次,在10:30~16:00期间,确定麻醉复苏高峰段为追踪时间。制定追踪表,报批护理部审核后使用。主要内容紧扣“人机料法环”:人———被追踪对象主要是护士或专科护士,追踪的内容包括仪容仪表、资质、能级、职责、药品了解、操作技能,培训、考核。机———主要追踪护士对日常工作中使用的机器能否掌握应用方法,保养和维护知识以及当机器出现故障时解决方法是否正确。料———追踪内容包括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复苏病人的护理常规,入、出复苏室标准,拔管指征,steward评分标准,精麻药品管理规定规范,门诊麻醉配合。法———主要包括护理常规、制度、规范、流程、预案、不良事件的制订、修订、培训、考核、落实情况。环———包括两个方面即环境和环节,其中环境主要指手术间药柜、复苏室、准备间、库房的环境是否安全、安静、整洁、整齐,环节指交接班环节以及不良事件、预警、危急值报告等环节。(2)建立并完善与追踪表内容相匹配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1.2.2对象选择

Braden评分≤18分者;全麻患者手术时间≥3h者;术后苏醒延迟(≥2h)者。

1.2.3追踪方法

手术患者入复苏室后,根据追踪患者纳入标准筛选出需要追踪的患者,对当班护士进行个案追踪,先现场观察当班护士对追踪患者的各项护理操作,并记录不规范的环节,待当班护士操作完毕,根据“人机料法环”的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并设计突发状况,考察被追踪护士的专业技能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将追踪记录录入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1.3结果

追踪方法实施后与实施前质量监测指标比对:压疮发生率降低0.6%,精麻药品管理合格率提升11%,输血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全麻复苏患者导管脱落率降低2.9%,全麻患者坠床发生率为0。

2讨论

2.1麻醉护理专科理论基础薄弱

麻醉护理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麻醉护理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麻醉学科的发展[4]。广东省对117所医院麻醉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显示,麻醉护士学历组成是中专54.1%、专科38.4%、本科7.5%[5]。由于麻醉护理专科人力资源有限,麻醉学科发展迅猛,专业的麻醉护士无法满足临床麻醉学科的需要,因此目前临床大部分麻醉护士由手术室护士转为麻醉护士,麻醉护理专科理论基础薄弱。我院是教育部直属三级甲等教学医院,麻醉科是省临床重点专科,针对麻醉护理专科理论基础薄弱现状,护理部自2015年起成立麻醉复苏护理单元,设立护士长,将麻醉复苏护理单元人力资源学历结构进行调整,麻醉复苏护理培训实施按能级培训结合个案追踪法,夯实麻醉护士专科理论基础,提升了麻醉护士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2.2麻醉护理人员培训内容应突出临床麻醉的“护理”工作

麻醉护理人员培训目前多是与医生一起共同接受麻醉专业医疗培训,缺乏专业护理内容,对复苏室护理工作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本研究,作者认为,麻醉护士在接受麻醉专业医疗培训的同时,必须进行麻醉护理专业培训如麻醉护理、重症监护护理、疼痛护理等,对麻醉专业使用的仪器设备使用保养纳入培训和考核内容,并通过个案追踪形式强化培训效果,提高麻醉护士实践技能。

2.3利用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确保培训效果

精麻药品管理是复苏室护士工作重点之一,建立精麻药品管理制度和流程,利用个案追踪,协助复苏护士做好精麻药品规范管理。手术患者全麻复苏时易发生压疮。在个案追踪时,通过查看患者易受压部位皮肤状况,提问压疮分期等知识,根据质量标准,监测复苏护士对压疮预防的措施落实情况。全麻复苏患者在苏醒前烦躁,易导致意外拔管,通过个案追踪,有利于考察复苏护士对预防管道脱落的预判断和护理措施执行情况。

2.4个案追踪法能有效降低麻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魏霞等[6]认为,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作为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且与人、设备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林娟等[7]认为,重点科室护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与其他科室衔接环节多,细微差错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护理安全尤为重要。麻醉护理个案追踪以患者为中心,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结合现场考核,先看麻醉护士操作,对操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根据提问结果再追踪制度流程的完善,同时也便于对培训效果,如麻醉护士对麻醉患者入、出复苏室标准,拔管指征等护理专科知识掌握和应用等进行评价。追踪法的实施可有效降低麻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麻醉护理如何适应现代麻醉学科发展,培训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能在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护治疗及疼痛诊疗领域内从事临床麻醉护理、护理管理、教学和科研的应用型人才[4],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王朝松 刘丹丹 杜万秋 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参考文献:

[1]曹华丽,丛培丽.澳大利亚麻醉护士简介[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81-382.

[2]王莹,李秋洁,洪素.国内外麻醉专科护士的培养方式学历要求及需求量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8):2821-2823.

[3]何利君,周宏珍,赵志荣,等.个案追踪法在护长夜查房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221-224.

[4]韩文军,梁新蕊,张玲娟.麻醉专科护士发展与培训现状[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3,34(2):188-192.

麻醉学专业前景例6

2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

麻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麻醉科实习时间短,对于一些基本操作不一定有时间观摩和实践。而现今的医疗环境下,病人拒绝实习生检查和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一些麻醉技能如心肺复苏、气管内插管,客观上不允许在病人身上进行训练。因此,我们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达到了教学目标,弥补了目前实习生临床实践的不足[4]。多媒体教学方式生动、形象,我们借助多媒体对教学的一些重点、难点进行补充。例如,让学生观看动脉穿刺、深静脉穿刺的视频,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不断完善,一些接近于真实的模拟医疗教具应运而生。因此,我们根据学生实习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临床技术模拟教学,如配置心肺复苏模型、气管插管模型等。我们安排专人负责学生的模拟训练,给学生创造反复模拟临床练习技能的机会,培养学生各种规范化的操作技能。

3结合临床路径进行带教

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CP)是由医师、护士与其他人员对一特定的诊断或手术做最适当的、有顺序的、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照顾品质[5]。将CP理念引入临床教学工作过程之中,以CP为平台对临床医学生组织教学的方法,称之为CP式教学法。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要求,我们选择制订了剖宫产手术麻醉、腹腔镜手术麻醉和上肢骨折手术麻醉的临床路径,分别进行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路径教学。带教教师结合病人和手术讲解每种麻醉方法的适用对象、术前访视和评估、麻醉前准备、麻醉管理、术后病人的镇痛和随访,对实习医生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

4结合循证医学进行带教

它能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使临床医学教育从传统的经验医学模式转变成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模式。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如下:提出问题查寻证据分级评价证据筛选证据应用证据。教师指导学生针对循证医学的各个环节,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系统训练。教师与学生一起诊察病人,教师根据病人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给出诊治意见,并询问学生诊断的依据和治疗的合理性在哪里(提出问题);让学生讲解联机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MEDLINE)、中文CNKI检索系统、Cochrane图书馆资料库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熟悉、掌握网络医学技术);让学生讲解如何对被查阅的文献做批评性评价,指导学生把相关的信息应用到临床情景中去,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文献、查询课本或咨询其他教师(查寻证据);询问学生有没有其他类似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分级评价证据);让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等(筛选证据);让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答案,并要求其在以后临床遇见类似问题时能进行分析和应用(应用证据)。我们结合循证医学进行临床麻醉带教,按照以上步骤进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麻醉学专业前景例7

在我国现行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是多数专业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而麻醉解剖学是解剖学与麻醉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边缘学科,是医学院校麻醉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1]。它是在站在麻醉学的角度上,认识人体结构局部分布规律及在临床麻醉实践中应用的一门科学。掌握扎实的麻醉解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成为一名合格麻醉医生的必要条件。PBL(prob1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兴教学模式,重在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创新能力和主动获取新知识、积极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2]。麻醉解剖学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特点更适合应用PBL教学法。因此在麻醉解剖学教学中探索和实践PBL教学法,改革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教学对象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及分组

本校临床麻醉学专业的学生,总计70人(男生32名,女生38名),均为2012年高考统招学生,各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入学成绩等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将其随机分为传统组(35名)和PBL组(35名),两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完全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教师和学生准备

传统教学组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课前充分备课,制作好PPT课件。PBL组按照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能力特点编写病例及相关问题,选取的病例要求将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融合在其中,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针对疑难点和课堂中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好充分准备。例如臂丛麻醉我们编写了肩部和上臂手术、前臂骨折等病例,提出臂丛神经的组成及分支,周围有哪些重要结构,可靠的标志,可能遇到的意外及并发症等问题,于课前2周将病例交给生.并介绍文献的查阅方法。

PBL教学组的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方式查问相关文献资料,在充分熟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结合要求思考的问题,每小组学生(5人)进行整理、归纳,准备发言。课堂上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班级讨论,各抒己见,在教师的指导下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1.3 课程实施

传统教学组采用教师结合PPT进行课堂讲授,学生根据教师课堂重点内容做好笔记,并及时对疑难知识点提问和解答,课后学生自行复习和总结。PBL教学组授课教师首先在较短时间内介绍本次课程基本知识和背景资料,之后学生们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分组讨论总结,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发言,组内其他学生逐一补充,详细阐述其对本次课程中所涉及到病例的看法。授课教师主要起诱导,启发和协调的作用,鼓励不同意见的各组学生通过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提出创新性的意见及想法。最后由教师对本节疑难点和学生回答模糊的问题作出小结。

2 PBL教学效果

以问卷调查和成绩考核的形式进行PBL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显示:(1)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学组68.5%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好,学习兴趣和效率高,69.7%的学生认为学习过程自主性,创新性更强,72.0%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扩展知识面,培养沟通等综合能力,73.5%的同学认为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增强了独立思考合并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2)成绩考核:从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看.PBL组的平均成绩和优秀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不及格率显著低于传统教学组,表明PBL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学科的知识。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知识的不断丰富、交叉和深化,社会对于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教育中以教师为主角,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授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需要,如何解决医学生死记硬背基础知识的枯燥,缺乏主动思考,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的训练成为目前医学教育的首要问题。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学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法,其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已在多个医学学科被广泛接受和采纳,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我们在麻醉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探索了PBL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教育心理学认为,疑问最能引起定向探索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顺应而生。可以说,疑问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让兴趣和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钥匙。在设立的一个个病例情景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动力,使其深入理解相应麻醉入路的原因和方式。在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集体讨论和分析,结合自己所学基础知识和课前扩展的知识和内容,推理、总结并得出结论。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4]。

但由于长期传统教育的模式影响,部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扩展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快速进步,还需一定的时间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其次,PBL教学内容也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大量积累临床相关知识,把握学科最新动态,并且应用到病例和课堂中。我们将PBL教学法恰当的贯穿于麻醉解剖学教学中,增加了学生对麻醉解剖学的兴趣,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主动理解麻醉入路的解剖学基础,有效地提升了独立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提高,获得了传统教学法无法比拟的效果。在麻醉解剖学教学过程中使用PBL教学方法与高等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目标高度一致,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励才.麻醉解剖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麻醉学专业前景例8

武汉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创立于1955年。在经过了半过多世纪的发展后,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如愿获得两项桂冠:一个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的牵头单位;一个是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的牵头单位。两项桂冠集于一身的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麻醉学临床、教学、科研和培训中心,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医学殿堂。

在那些为麻醉医学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一代又一代协和人当中,有2个人是不得不提及的人物:一个是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创始人、“中国麻醉医师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刘俊杰教授;另一位则是在当今医学麻醉领域久负盛名、被行业内广为称道“姚麻”的姚尚龙教授。这两人如同是在医学海洋里驾驶着同一艘航船驶向同一个目标。前者是浪里飞舟驶出江河,后者则是驾驶着这艘航船驶向大海,乘风破浪,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扬帆远航。

立志从医,承前启后

少年时代的姚尚龙心中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立志从医,当一名好医生。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姚尚龙如愿走上了医学的道路。

1982年7月,毕业于皖南医学院的姚尚龙在皖南医院做起了麻醉科住院医生。从那时起,从事临床一线的姚尚龙才真切的感悟到医学对于战胜人类疾病的手段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所力不从心。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麻醉医生。一次手术后,病人满怀感激地握住外科医生的手说,“您的医术真高明,我一点都不觉得痛。”听到这番话,为了病人忙碌一天麻醉的姚尚龙感到有些困惑,“明明是麻醉师的作用,可是病人们却并不明白。”从此,姚尚龙就暗自下定决心,既要做幕后英雄,还要做出色的麻醉医生、全国知名的麻醉学者,要让大家认识到麻醉的价值。

1984年9月,姚尚龙来到了武汉协和医院的麻醉科,师从当时麻醉学界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刘俊杰教授。正是刘俊杰教授的言传身教和悉心培养,姚尚龙从一个真知实干的麻醉医生一步一步成长为麻醉学界颇有名气的领军人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姚尚龙教授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没有刘俊杰教授就没有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就没有今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他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麻醉人之一。”他与刘俊杰教授的师生情意及两人在中国麻醉界的学术影响早已成为医学界的一段佳话。

传道授业,激励后人

熟悉姚尚龙教授的人总能被他充沛的精力所感染。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他仍然在不知疲倦的奉献。

除了担任武汉协和医院副院长、麻醉科主任之外,姚尚龙教授还有一长串头衔: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疼痛医师学会中国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初级创伤救治培训首席专家;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麻醉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大专院校教材委员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麻醉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麻醉质控中心主任等等。

这么多的头衔如其说是一串串耀眼的光环,不如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他熟知我国的麻醉医学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有差距。面对13亿人口的大国,这个差距必须依靠这一代代人来缩小,让先进的技术能够造福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姚尚龙教授深知必须要把自己所在医院的麻醉科建成示范学科,并以此形成带动和示范效应。正是在这种愿望的驱使下,姚尚龙教授带领的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开始从基础抓起,瞄准国际医学前沿,加快发展步伐,一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科发展的果然成绩斐然,并于2007年成为教育部部级重点学科,2010年又获卫生部部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助学科。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至此成为拥有临床麻醉中心、重症监测治疗中心、疼痛治疗中心、麻醉与危重病医学教研室和实验室等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科室。

姚尚龙教授致力于把麻醉医师协会发展为麻醉医生之家,承担更多麻醉医生维权的工作。他不仅切实奉行医师协会的宗旨,致力于维护麻醉医师的权益,还要求通过发展协会会员、健全地方协会组织、加强多学会间合作等措施以实现临床麻醉、ICU、疼痛等整个麻醉相关学科和谐发展。在姚尚龙教授的带领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人心齐、人气旺、基础研究硕果累累,学术交流互助互进,麻醉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实现了整体进步。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初级创伤救治培训首席专家,姚尚龙教授努力在中国推广初级创伤救治技术。2008年的汶川地震,姚尚龙教授亲自带领武汉协和医院组成的医疗队赴灾区救援。看着满目苍夷的场景和伤残的百姓,他一边指挥,一边还利用间隙时间亲自做了17台手术的麻醉,是全队手术麻醉做得最多的专家。过硬的作风和精湛的技术赢得了患者和同仁的高度赞誉。“虽然我是一名专家,但是在地震的现场,我仍然感到无能为力。” 姚尚龙坦言自己能救助的人只是少数。但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却并不是因为中国没有好的医生与药品,而是因为中国人尚未熟练掌握科学的创伤治疗方法。在姚尚龙教授看来,怎样让病人在受灾现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使他们远离死亡和残疾,是中国灾后救治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之一。2010年9月,卫生部医院管理所与国际初级创伤救治委员会(PTCF)共同合作的“初级创伤救治”国际培训项目工作在正式拉开帷幕,而姚尚龙教授正是这个项目有力推动者。

“两鬓斑白终不悔,为医消得人憔悴”。如今已是年近六旬的姚尚龙教授仍然在为麻醉医学的进步和发展禅精竭力,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和治学严谨的作风激励后人,力促麻醉医学在上新台阶。

良相良医,桃李满天

姚尚龙教授常说:有为才有位。既然在其位,当谋其职,尽其责。作为一名专家型领导干部,姚尚龙教授自担任武汉协和医院副院长开始,就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在麻醉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领域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还要系统学习医院管理方面的知识,从医院管理的大局上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人们眼中,姚尚龙教授不仅充满活力,而且充分显示出了专家型领导的管理才能和工作魄力。他强调医院要从以往的惯性运作和粗放型管理的形态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模式过渡,坚持以人为本,患者利益至上的办院宗旨,强调医院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满足患者的诉求,办人民满意的医院。他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医院各种规章制度,依靠制度管理,对事不对人。特别是涉及医疗质量和患者利益方面的问题,他能做到铁面无私,形成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手术室的“血荒”是阻碍病人进行手术的一大难题。姚尚龙教授大力倡导术中节约用血,并且在武汉协和医院率先推行回收式自体输血项目。近几年来,平均每年有500余台心脏手术应用回收式自体输血。2012年5月起,武汉协和医院手术科室全面启动了自体血回输技术,节省了大量宝贵的血源。

祖国偏远的山区麻醉技术较为落后,姚尚龙教授经常带队支援这些地区。例如在新疆的博州,他每年都会不远万里带队赶赴那里,开展疑难杂症调研诊治、专家查房、专题讲座等活动。不仅派武汉协和医院的专家常驻新疆,还经常邀请当地的医生来协和医院进修学习,并定期选派麻醉科有经验的医生去帮助地方医院开展工作。

作为一名麻醉学者,姚尚龙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对科研要求十分严谨,对学生要求一丝不苟。姚尚龙教授成功申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主持多项卫生部重点研究项目,不仅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还积极参加多项国际合作的课题研究,扩大了麻醉学科的国际影响。姚尚龙教授不仅多次邀请美国、英国、德国等麻醉学专家讲课,成功举办麻醉与镇痛进展国际研讨会,还定期派科室年轻麻醉医师前往德国、英国、美国、奥地利和香港等地留学,并与美国杜兰大学建立住院医师互相培训关系。

姚尚龙教授十分注重对麻醉人才的培养,不仅悉心指导其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还不断强调年轻的麻醉医生需要开拓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姚尚龙教授指导和发表麻醉论文30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国际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他主持的“985工程国际研究生课程”,定期邀请国内外麻醉名师给所有的医学生讲授麻醉临床和科研相关知识。他强调麻醉科室需要进行定期的麻醉专题讲座和病例讨论,以扩充麻醉学生们的临床知识和经验。同时,姚尚龙教授力推每周一次的住院医师读书报告会,希望住院医师更多学习先进的医学知识,同时锻炼自己的口才,不仅需要麻醉做得好,还需要讲课讲得好。

几十年来,姚尚龙教授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麻醉人才,遍布祖国各地。对他的研究生,他时而是一名严格要求的“严师”,时而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好朋友”。正是姚尚龙教授的悉心培养,其学生包括连庆泉、类维富、苏帆、王月兰、姜丽华、武庆平、尚游、金胜威、王寿勇等,目前大多数都是国内麻醉届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骨干,其中不少的学生已经成为科室主任、教授和博硕研究生导师等。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麻醉学专业前景例9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g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ostanesthesia practice teaching application and the role in the control of medical risk.Methods 64 patients in anesthesia recovery room practice in anesthesiology undergradua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group P (stage teaching group,n=32):the stage of teaching;C group (control group,n=32):the use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with practice.After the end of the internship operation skills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risk assessment,and calculate the risk event rate.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efore and after practice the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P> 0.05),P group at the end of the training the skill score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and risk assessment scores were higher in C group (P

Key words:Stage teaching;Anesthesia recovery room;Medical risk control

麻醉恢褪沂锹樽砗蠡颊吒此铡⑸命体征监测与调控的重要单位。麻醉恢复作为一项专业性极强的麻醉技术,是麻醉学本科生实习期间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麻醉恢复具有高强度、高风险的特点[1],怎样让实习生在快速掌握患者复苏技能的同时有效控制实习带教的医疗风险目前尚无良策。阶段式教学法因其具有目标明确、管理规范的优势而被广泛用于临床教学,而该方法在医疗风险控制中的应用及效果尚不明确。故本研究旨在探讨阶段式教学法在麻醉恢复室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及在医疗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校64名麻醉系本科实习生,已完成临床医学及麻醉学相关理论学习,于2014年10月~2015年5月在我院麻醉科进行实习。64名同学分8个批次进入恢复室实习,每批次8名同学,实习周期为1个月。

1.2分组 将64名实习同学随机纳入到两组:阶段教学组(P组)和传统教学组(C组)。阶段教学组(P组)采用阶段渐进式培训教学,共32人;传统教学组(C组)采用传统讲解示范培训教学,共32人。两组带教均由麻醉学恢复室培训教师进行,两组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两组同学制定教学培训计划,在讲授及培训内容间无统计学差异。

1.3教学方法

1.3.1阶段式教学组 纳入阶段式教学组的同学将4 w的实习期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为期1 w。第一阶段为恢复室认知培训期,培训时结合实际病例进行讲解。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意识、恢复室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恢复室环境、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恢复室常见的危急事件及处理。第二阶段为常规操作培训期,带教老师按照操作风险高低渐进式培训,包括患者的监护、常规吸痰及患者转运等,在熟悉一项操作后再开始下一项操作的培训。第三阶段为高风险操作培训期,实习同学基本掌握了常规的操作技能后开始培训高风险、高难度的操作,包括动静脉穿刺、气管拔管等操作。第四阶段为综合能力培训期,实行分管床位,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患者的复苏,尤其对于老年、重危患者的恢复期管理。

1.3.2传统教学组 纳入传统教学组的同学进入恢复室后,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先进行入室培训,培训3 d,培训内容主要是恢复室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培训结束后分管床位,带教老师一对一传统讲授带教实习,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技能培训,并学习患者恢复的相关知识。

1.4考核内容及方法

1.4.1教学质量分析 对实习同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每项满分均为100分。理论考核分两次,分别在开始恢复室实习前和恢复室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试题根据实习教学大纲内容确定,两组考核内容相同。操作技能考核在恢复室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内容为恢复室培训过的所有项目。

1.4.2风险控制评价 风险控制的效果评估包括理论考核和风险事件发生率两部分。理论考核内容分两次,分别在开始恢复室实习前和恢复室实习结束后,主要包括:医患沟通、常规操作的并发症、麻醉文书的书写等内容,满分100分。风险事件发生率按照实习期发生的风险事件次数占总操作次数的百分比计算,详细记录两组同学在恢复室实习期间的操作次数及医疗风险事件发生次数,医疗L险事件包括:医患矛盾、操作并发症、恢复室记录单缺陷等。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以P

2 结果

教学质量考核结果:在开始恢复室实习前阶段式教学组(P组)与传统教学组(C组)两组同学的专业理论成绩和风险意识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习结束后P组和C组同学的专业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组同学的操作成绩高于C组(P

3 讨论

麻醉恢复室也称麻醉后监护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患者由手术和麻醉后转运回病房的重要中转站,患者经历手术和麻醉,在短时间内因全麻作用尚未消失,机体的呼吸、循环功能均未恢复正常,在此期间极易出现呼吸道梗阻、缺氧、循环波动、呕吐误吸等并发症,因此麻醉恢复室的工作要求恢复室人员理论知识扎实、风险意识强、应急反应能力突出。麻醉实习同学理论知识薄弱,尤其医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差,基本操作技能缺乏,这给其在麻醉恢复室的实习造成阻碍,同时也增加医疗风险[2]。

目前麻醉学同学的麻醉恢复室实习多采用传统的分组带教法,实习期间根据同学的技能掌握情况和熟悉程度由带教老师有选择地讲授麻醉恢复知识,这必然造成实习生学习缺乏目标性和计划性,不利于实习同学对于麻醉质量的自我控制意识培养,增加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增加医疗风险[3]。阶段式教学法,教学目标明确,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恢复室各项操作的风险程度,安排实习同学循序渐进、阶段培训、阶段达标,使实习管理更规范,从而既提高实习的教学质量又明显抑制医疗风险的发生[4-5]。

本研究中针对P组同学在恢复室实习期间实行阶段式带教,阶段教学目标明确,过程规范。在开始恢复室实习前,两组同学的理论知识和风险意识均较缺乏。实习期间,实习带教的内容两组均遵循教学大纲,因此在实习结束后,两组同学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均无统计学差异。但采用阶段式教学的P组,由于阶段目标明确,对于各技能操作和风险意识的掌握比较深入,在实习结束后P组同学的操作成绩和风险理论知识均高于C组,且实习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也低于C组。综上,本研究显示在恢复室实习带教中采用阶段式实习带教法有助于实习同学的操作技能掌握和医疗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Allen A,Badgwell J M.The 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unique contribution,unique risk[J].Journal of Perianesthesia Nursing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Perianesthesia Nurses,1996,11(4):248-258.

[2]王耀岐,贾树山,王颖,等.麻醉学专业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教育,2013,3:78-79.

麻醉学专业前景例10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2(b)-0145-02

医学专科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比本科教学时间短,麻醉专业的主干课程如麻醉解剖学、麻醉生理学、理学、临床麻醉学、疼痛治疗学、重症监测与治疗等课程在专科生都未涉及,而通过临床十个月实习将来从事麻醉专业,时间紧张,难度很大。如何尽快使学生适应学科特点,培养学生临床技能和麻醉管理能力,以满足临床的需求是目前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笔者进行了学生实践教学的研究,并且在不断的探索中,初步构建了多层面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1 充实教学内容,快速了解学科专业特点

麻醉学科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极强的学科,因此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临床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生产实习是从“课堂理论知识学习”向“理论联系实践”转变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由医学生到临床医生转变的重要阶段。尤其对于三年制医学专科生教学中,实习前麻醉专业理论知识缺失、基础理论薄弱,而且对自己即将参加的临床实习、甚至是自己今后从事的临床麻醉工作可谓全然不知。面对这样一些急需全方位“充电”的学生,为了更早地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专业,更早地接触临床、接触患者,初步培养起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我院采用了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补充课堂未学到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麻醉的工作范围、环境、工作流程、物品的管理、人员安排等,缩短了学生进入科室后的适应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安排约46个学时麻醉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具体内容包括术前访视、病史的采集、物的使用、基本操作、麻醉维持、术中并发症的防治、临床病例分析、专科手术的麻醉管理等,我们抓住集中授课便于高度集中的特点,辅助专人带教措施,使学生们在实习早期就尽快了解了相关专业基础及临床理论,从而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较为清晰的认识,为下一阶段开展以问题为中心(PBL)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的教学实践活动,最终形成具有特色的临床实践教学和考核模式[1]提供了条件。

2 制订阶段目标,实施“点对点”跟班教学模式

创新的管理模式、全新的教学理念、详细的阶段目标、规范的教学实践能够确保培训工作的有序和高效。为此,在漫长的十个月的实习培训中,我们打破了以往在临床带教中过分依赖专家理论讲座和专人带教的单一死板的教学管理模式,大胆地尝试制订了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阶段目标并辅助以“点对点”跟班教学新模式。

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本着注重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我院把十个月的实习培训划分成不同的三个有着明确学习目标的阶段。即第一阶段,重点掌握麻醉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药物;第二阶段,侧重掌握麻醉学常用的临床技能以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使学生能够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实施正确的常规临床麻醉。第三阶段,有计划安排麻醉学所有亚专科的基本训练和培养“举一反三”的扩散思维能力,在培训结束后,多数学生能够独立且正确运用常规麻醉方法,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对接受常见手术和检查的患者实施麻醉和监测,以确保患者术中的安全。

全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所有入科实习的学生,全部配以麻醉老师辅导,实施“点对点”的跟班教学模式,让师生间近距离的相互交流学习。还对“点对点”跟班带教老师实行定期轮训,和统一考核,并记继续教育学分,以保证临床教学质量。实践表明,这一模式不仅便于及时准确掌握各班次的工作流程和职责履行情况,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带教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同时通过出科学生考核的比较,促进了带教老师的学习意识,达到了教学相长,保证了带教效果。

3 开展多媒体视频讲座与模拟临床实践结合为主的综合训练

目前医学模拟教育已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2],它可以开展的技能训练项目非常广泛,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具备一定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仅体现在设备上的操作,而且还可以将理论知识、临床病例以及模拟训练、讨论相结合,进一步缩小模拟训练与临床技能训练方面的差距。可以预测,未来随着计算机科学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相信在模拟设备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情况下,麻醉模拟教育将更好地发挥其提高临床医生技能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在临床实践中的医疗事故和纠纷。因此,我院在大胆地尝试开展阶段目标及“点对点”跟班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借助最新的医学模拟教育,开展了多媒体视频讲座与模拟临床实践相结合为主的综合训练,教师将复杂难懂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立体化,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模型,让学生在理论学习、提出问题的时候,可借助科教科模拟实验室进行反复模拟操作。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实习培训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带来的诸多弊端,顺利地完成了多层面的临床教学任务。

4 运用PBL教学法,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教学模式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斯特大学首创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法[3]。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能够培养出具有个体发展优势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运用PBL教学法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4]。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麻醉科的带教老师们将PBL教学法引入临床实践教学中,形成了具有科室特设的教学模式:由主动传授变为引导角色,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接触患者后教师立即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让麻醉术前访视的同学分别进行病例汇报,归纳和分析患者的病史与临床特点、相关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实施手术的范围等,拟定麻醉方案,然后再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提出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并提供新的意见。多数情况下,学生在讨论中往往会发现自己在问诊和查体方面的某些遗漏和错误,当学生考虑问题不周全时,可由学生自行提出解决的办法,再由指导教师适当提示并提供必要的补充。

5 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及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

临床实践的关键是对其临床技能的培训及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问题引导式专题讨论教学及“一对一”跟班学习,加强自学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的技巧;提高文献检索、资料整理的能力;培养整合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打破学科界限,系统掌握以疾病为中心的临床思维方法[5]。

医学实践技能考试是评价医学生临床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标准化、考核具体化的目标,科室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引入临床实践考核中,形成了具有科室特色的阶段及出科考核模式,所采用的测试手段与临床实际情景结合的非常密切。综合考察其临床思维能力、术前评估能力、无菌观念和技术、心肺脑复苏技能以及团队协作能力[6],做到“以考促学”、“分阶段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针对具体受训者的个性特点进行指导帮带[7],促进人才的快速成长。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麻醉专业实习学生的实际能力,笔者改变了一些传统的学习方式,尝试了一些新的多层面的教学管理方式。通过五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临床实习是深化理论课的重要手段,是由基础理论进入临床工作的桥梁,也是把“学生”转变为“麻醉医生”的必经阶段。学生能否在实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临床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因此,构建麻醉专业多层面临床实习教学新模式,不断培养出高素质的、适应社会的麻醉医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孙国超,李连宏.新形势下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39.

[2] 段志军,金艳玲.将医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用于问诊考核的实验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1):2683-2685.

[3] 黄东林,田彩云,倪萍.PBL教学法在我院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角色转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4-15.

[4] 韩伟,向桂华,周利玲. 医学实践教学中PBL教学法运用探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9,9(31):3.

[5] 赵宁志.军队医院科室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人民军医,2011,54(1):77.

麻醉学专业前景例11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校教学的环境和条件,许多高校开始建设各类型的网络课程,但网络课程的建设和应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此背景下,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BL)的提出[1]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基于此,我们尝试运用混合式学习的相关理论,依托学校的网络平台,将教学活动从课堂延展到课外,在临床麻醉学课程的教学中,开展融合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 临床麻醉学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现状分析

临床麻醉学是麻醉学专业的重要临床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包括五大部分:对病人的麻醉前评估与准备;麻醉的实施与处理;专科病人的的麻醉处理;危重疑难病人的麻醉处理;麻醉并发症的预防与诊治。这些内容是以基础医学及其发展作为基础的,同时又与临床医学中的其他学科如内外妇儿学科等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另外,在上述知识理论体系之中,还包含了麻醉学专业的核心技术如气管插管术、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动静脉穿刺等等的实践操作知识。然而由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修订,理论课时的学时数精简,教师在课堂上授课传递的知识非常浓缩,许多知识点不能展开讨论,学生难以理解透彻,同时由于课程涉及到麻醉生理学、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学生遗忘度较高。因此我们依托校园网建立了一个临床麻醉学教学网站,尝试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探索出一种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两者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2 基于网络的混合式学习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实施

2.1课程导入 在BL的教学环境下,课程导入包括课程结构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在第一次授课时,由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秘书向学生介绍临床麻醉学课程的定位、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特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由于实施BL需要运用网络平台,而学生习惯了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对网络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的方式不熟悉,不适应,如告知学生如何进入课程网络平台,如何注册、如何上传作业、讨论、答疑等等。

2.2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课堂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新的知识阶段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因为课堂教学有利于系统化地传授知识并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充分利用面对面(face to face)教学的机会,适当将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共性问题展开讨论解答,同时增强学生使用网络平台学习的意愿和自觉性。教师在课堂讲授完成后,必须及时将临床案例、图片、视频和课程讲稿等上传至学习网站,而教研室也会把教师的讲课过程拍下来,制作成录像,放到学习网站,供学生业余时间观看及复习。

2.3网络教学活动的组织 完成课堂教学后,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巩固。学生在课余时间登陆教学平台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教师在学习网站上提供的参考资料、拓展内容、授课录像等资料进行查漏补缺,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如气管插管术、神经阻滞等等,学生可通过学习网站观看操作视频,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的麻醉操作,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和缺陷。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上的在线自测系统进行知识的检测,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指导学生分析解答,使学生逐渐学会应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案例中的临床措施,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了临床麻醉的分析能力。教师也会通过互动平台配合课堂教学布置相关作业并通过在线作业批改系统完成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既督促学生的学习,同时也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论坛系统、在线答疑系统等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或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共同解答。最后学生还可以通过课程评价对教师的面授过程进行评价和交流,以便教师及时了解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修正。

2.4学习支持 学习支持包括课程支持、技术支持和学习方法支持。①课程支持主要是指有关课程内容的咨询、辅导与答疑,特别是针对课程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的专题进行讲解。课程内容的支持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具体方式由授课教师根据所负责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②技术环境支持主要是依托校园网而建的临床麻醉学学习网站。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设计和制定好教学大纲和教学进程表,明确课程性质、学习目标课程重点和难点,建立教学交流和教学评价机制,网站设立了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内容”、“CAI课件”、“知识拓展”、“专题学习网站”、“授课录像”、“互动程序”等多个栏目。③学习方法支持。由于混合式学习是一种较新的学习模式,其学习策略与传统课堂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不同,学生有可能在开始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这时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与帮助,及时提醒学生上传作业。

3 讨论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BD)是从e-learning演化而来的教学策略,其内涵就是把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 to Face)和数字化学习(Onling Learning或e-learning)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现今大多数医学院校大部分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临床麻醉学课程也不例外。基于医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医学专业课程不可能完全依赖于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在医学课程中的应用仍然有其优势,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搭建一个专业知识框架,让学生知道该门课程需要掌握的重点难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能快速有效地掌握系统知识。实施混合式学习的教学策略,可以在保留课堂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开放性,提高整个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2]。医学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而教师则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结合授课内容,将麻醉专业最新的知识呈现出来,供学生学习,学习资源的丰富,拓宽了学生麻醉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3]。如今通过在线与非在线的结合,学生与教师可以充分展开讨论,教师通过讨论深入了解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态度动向,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学生也可通过在线互动消化理解了许多难点知识,通过对病例的思考讨论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

4 结论

混合式学习的“混合”包含了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的混合,是多种教学要素的有机融合,然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包括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整合能力、对学生在线学习的辅导指引能力、学生在线学习的自律性、主动性等。另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具体实施模式,需要我们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