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6 16:03:47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例1

作为这位科技天才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史蒂夫・乔布斯》,在2011年上半年由美国出版商西蒙与舒斯特公司对外出版消息以来,备受全球媒体和业界瞩目。由于乔布斯的离世,该传记全球首发的时间将提前至10月24日,中文版也将同期出版上市。

该书记录了在富有开创性的数字化商业时代,一位令人羡慕的业界风云人物大起大落的经历和生活,向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乔布斯和他缔造苹果帝国的传奇过程。

书背后的故事

该书作者、《时代》周刊前主编、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沃尔特・艾萨克森,用两年多的时间对乔布斯进行了40多次采访,同时对乔布斯的100多位亲友、同事和竞争对手进行了访谈,然后执笔完成这本独家传记。

乔布斯给予本书的采访和创作全面的配合,对内容从不干涉,也不要求出版前阅读全文的权利。对于任何资源和关联的人,他都不设限,甚至鼓励他所熟知的人袒露出自己的心声。在书中可以看到,对于与他共事的同事或者竞争对手,乔布斯的评价从来都是直言不讳,有时甚至是尖酸刻薄。

同样,他的朋友以及他的同事们也提供了一个毫无掩饰的乔布斯――集激情、恶魔、完美主义、欲望,艺术气质、残暴、控制欲于一身的形象,经常让其身边的人感到愤怒和绝望。但其所创造出的产品也与这种个息相关。传记描写了乔布斯有如过山车般精彩的人生和犀利激越的性格,充满追求完美和誓不罢休的激情,使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数字出版等6大产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

在问及对采访全力配合的原因时,乔布斯回答说:“我希望我的孩子能了解我,我一直没有陪伴他们,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让他们明白我做了什么。”被外界认为固执、专制而暴躁的乔布斯,也会如此充满柔韧父爱。

这位富有远见、追求完美、充满创意的天才一生伴随着各种争议,这些争议不会因为他的离去而结束,只会在全世界的敬佩与怀念中愈显传奇。

乔布斯语录:

生命随时可能结束,无谓患得患失。

这就是我的秘诀――专注和简单。

好的艺术家模仿皮毛,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魂。

商业上杰出的东西不是由一个人来完成的,而是一个团队努力的结果。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例2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定 价:39.00元

【 智囊推荐 】

全球经济、政治乃至社会的动荡暴露出了未来的一种不确定性,人们逐渐聚焦于那些潜在的风险。在这种时刻,始终关注企业发展的哈佛商学院率先探讨了企业在当前经济中所应扮演的角色,提出企业对改变世界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所代表的商业力量将为广泛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找到解决途经。本书观点作为一种探讨,将为研究当下世界变化的人提供参考。

实在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原名《CAPITALISM RISK:Rethinking the Role of Business》的这本书被翻译成《企业在经济中的角色》,这个翻译完全是一种对原书内容错误的表达。显然,本书不是定义企业在经济中的角色,而是探讨在资本主义市场体系遭受危机的现实情况下,企业如何重新对自己的目标和行为进行定位。如果仔细的阅读完全文,你会明白,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恰好是本书中译名的相反——企业不但要在经济体系中扮演其固有的角色,而且应该在整个社会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企业走向前台成为历史使命

由哈佛商学院几位教授联合撰写的这本书,重新定义了企业的使命。这家世界上最古老的商学院以“培养让世界产生积极变化的领导者”为自身存在的理由。按照传统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企业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对社会做出贡献,而为了保持这种贡献的可持续性,企业就必须为股东获得盈利。那么企业领导者的任务就是带领自己创办或者管理的企业持续地实现盈利,也就实现了让世界产生积极变化的领导者,除此之外企业没有必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到目前为止,至少在中国,这依然是一种在企业家群体内最主流的看法。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随着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这种观点认为,除了为股东创造利润,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供应链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这种对于企业角色的新的定位,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普遍的认识。这种认同更多的来源于外界的压力。跨国公司发现,如果你想把生意做遍全世界,那么将更多的预算和精力用于和当地的员工、消费者、社区、合作者、环境搞好关系是你可以把生意做下去的前提。

本书提出了企业的第三种角色定位理论:“我们认为企业不能再把自己视为既定体系中独善其身的参与者,而是应该将自己视为保护和推进赋予自己生命力的这一体系的领导者”。通常我们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来区分市场和政府的角色。企业只要在“看不见”的那只手中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这种分工的前提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成功运行。然而,金融危机之后,市场经济的神话再一次遭受巨大的挑战。本书给出了对于企业角色定位迄今为止最为激进的观点——为了改变世界,企业应该从幕后走向前台,从跟随者变成领导者,从实干者变成思考者。

市场资本主义经济的几个基本特征包括:资产的私人所有制;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契约至上;健全的金融体系;企业自主的定价权;国家间的自由贸易。其实只要我们把其中的第一条稍作修改,改为“国有和私人的混合所有制”,我们就会发现,这也是所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这本书中的论证,同样适用于中国企业和中国社会。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市场资本主义经济(下称市场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较好的运营。从发达国家,到后发国家,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证明了这一体系的有效性。但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时代,一场金融危机让我们不得不产生这样的怀疑:这一体系是一成不变并且一直有效的吗?面对已经和即将到来的各种危机,已有的市场经济体系能够像过去那样发挥作用吗?

本书用一半的篇幅来论证市场经济体系面临的破坏因素,包括:全球金融体系的运行方式、贸易壁垒、巨大的收入差别和随之带来的民粹主义、移民、环境恶化、法律规则的失效、教育和公共卫生的失败、国家资本主义、激进运动和恐怖主义、传染病等,现在的问题是这个体系的参与者加剧了体系自身的问题,企业和政府都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角色。如果不对各自的角色进行重新调整,市场经济体系将进一步恶化。

如何成为真正的领导者?

本书在对几十位世界著名企业的CEO进行访谈后,对于企业在全球市场经济体系恶化的前提下的角色转型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企业应当成为直面挑战的领导者。在他们看来,市场体系的改善不是由政府部门和公共政策变革驱动的,而是由企业和个人发展创新商业模型以及改善管理实践推进的。同时,企业的全球化也决定了企业比政府具有更宽阔的视野。跨国公司的领导者的权威可以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这样,企业其实可以扮演一个更激动人心的角色: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通过企业的运营创新,成为改变世界的领导者。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例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

(一)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使哲学的主题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就要把握马克思所面临并生活其中的那个时代的特点。马克思生活的19世纪,是人类历史从封建主义转向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得以确立和巩固的时代。资产阶级在取得巨大的历史性胜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性问题: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这一矛盾导致人的劳动、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世界都异化了,人的生存状态成为一种异化状态。在这种异化状态中,资本具有个性,个人却没有个性,人的个性被消解了,个人成为一种“孤立的人”,国家也不过是“虚幻的共同体”而已。

由此可见,19世纪中叶的西方社会是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全面异化的社会。揭露并消除这种异化因此成为“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1]。可是,西方传统哲学却无法完成这一“迫切任务”。这是因为,西方传统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即关于超验存在之本性的理论,它在“寻求最高原因”的过程中把本体同人的活动分割开来,同人类面临的种种紧迫的生存问题分离开来,从而使得存在成为一种抽象的存在,物质成为一种“抽象的物质”,本体则是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无关的抽象的本体。从这种抽象的本体出发无法认识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这种“形而上学”的哲学形态表面上在给人们提供某种希望,实际上却是在掩饰现实的苦难,抚慰被压迫的生灵,因而根本无法消除人的生存的异化状态,将现实的人带出生存的困境。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断言:“形而上学将永远屈服于现在为思辨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2]。随着自然科学的独立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哲学应该从“天上”来到“人间”,关注人的生存的异化状态的消除,关注人类解放,“把人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般的抽象的人道主义,它所关注的不是一般的抽象的人的命运。马克思发现,被压迫的工人、劳动者占人口绝大多数,如果不能给他们以真实的利益和自由,那么,人类解放就是空话,甚至沦为一种欺骗。所以,马克思提出了 “彻底革命、全人类解放”的问题,并且认为能够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只能是无产阶级。在人类解放的过程中,哲学和无产阶级并肩作战,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则把哲学当作“精神武器”。因此,通过研究经济学和历史学,从哲学上探讨人类解放的内涵、目的和途径,就成为马克思的首要工作。这一工作的成果,就是“为历史服务的哲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主题,解答了“人类解放何以可能”。

(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从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

为了解答“人类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了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本体,使哲学关注的焦点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有生命的个体要存在,首先就要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3]。人是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而这种统一恰恰是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的,直接决定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也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本体,而实践又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所以,人的生存状态也就处在不断的建构和改变之中。人的生存状态的异化及其扬弃也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完成的,“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4]。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揭示出人的社会属性,揭示出被物与物的关系掩蔽着的人与人的关系,并力图消除人的生存的异化状态,“确立有个性的个人”。

为了解答“人类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了现存世界及其本体,使哲学的聚焦点从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就是人的世界”,现实的人总是生存于现实的世界之中,而现存世界是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所构成的世界。一方面,现存世界生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现存世界中的自然与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融为一体的。实践构成了现存世界的本体。另一方面,现存世界一经形成又反过来制约甚至决定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现存世界的状况如何,现实的人的状态就如何。要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及其异化状态,首先就要改变资本主义社会;要改变现实的人,首先就要改变现实的世界。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实践不仅是人的生存的本体,而且是现存世界的本体,是改变现存世界、消除人的异化的现实途径,是“确立有个性的个人”这一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终极状态的现实途径。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实现了对人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统一。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例4

理解: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改造思想

运用:运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说明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能力方面:分析、综合能力

觉悟方面:改造思想的自觉性;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

教学重点: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教学难点: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内容、核心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自觉投身社会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有了切身体会,要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参加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己思想、认识水平会有所变化和提高。为了进一步从理论上完善这一认识,我们来学习最后一框。

三、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4页,并思考:

①什么是认识世界?认识世界目的是什么?

②改造世界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两项基本活动(板书)

(1)认识世界的含义(板书)

认识世界:就是正确地认识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我们所要了解的具体对象。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2)改造世界的内容(板书)

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包括两个方面: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如何理解?

2、改造客观世界(板书)

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1)改造自然界(板书)

改造自然界,就是按照自然界固有的属性与规律,变革自然物的原始形态,使自然界发生和谐的变化,创造出新的人工形态的物质资料,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改造人类社会(板书)

改造社会就是要通过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或管理体制,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使社会面貌发生变化,不断进步。提问:如何理解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改造自然的活动推动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从而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发展;正确地改造社会的活动调整和改变了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领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推动科学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从而也就推动着改造自然的活动越来越向纵深发展。楷体第7段的事例就已说明改造自然的活动,推动了社会环境的改变,脱贫致富事业的发展。

3、改造主观世界(板书)

同学们阅读课文125页,回答下列问题:

①改造主观世界包括哪些内容?

②在改造主观世界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什么?

③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1)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板书)

在改造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处于核心地位。所谓改造思想,主要是指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其他精神要素都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并在它们的支配下形成特定的精神活动的指向性。正常的人在社会生活中,虽然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在实践基础上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以及消极颓废人生观的影响,抵制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袭,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才能形成。李玉安是抗美援朝的英雄,隐功埋名40载以默默无闻的奉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在和平环境里继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改造主观世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提问:你每天从事的活动,哪些属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哪些属于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极为重要。其原因有:第一、当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大大增加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难度;第二、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各种观念,势必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来。其中一些观念不可避免地同我们一贯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背离的冲突。这种情况下,用什么样的尺度观察社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生,用什么样的价值准则规范行为?对每个人都是严峻的考验。近年来,有少数人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给党的事业造成极大的危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其它原因外,主要是少数人忽视世界观的改造,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错位。

漫画“新观念”有什么错误?(学生回答)

(2)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法(板书)

认识能力和思维方法是主观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造主观世界还要求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文化素质、科学水平和劳动技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既包含着科学知识又渗透着具体思维方法。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改善知识结构,从而改进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能力。提问:楷体“天之骄子”为什么傻了眼?我们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作为青年学生应该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掌握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但只掌握间接经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改善知识结构,改进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能力。“天之骄子”回乡的“遭遇”,说明在实践中提高自己认识能力的必要性。在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统一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世界观。世界观不仅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同时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和想问题、办事情的价值原则,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选择。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改造自己的世界观。</P><P>(3)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板书)

提问:怎样理解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改造主观世界就是使自己的主观世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符合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更好地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遇到新事物、新问题,不断地认识和解决新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种互相作用之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的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的目的。

提问:建设物质文明和建设精神文明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

“两个文明”建设与“两个改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形成物质文明,改造主观世界的结果形成精神文明,因而说,两个文明是两个改造的结果和表现,两个改造是两个文明的前提和基础。

提问:通过什么途径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达到哪两个境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4、在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板书)

无论是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也是个人在社会中进行的活动,因而实践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人们只有在实践中自觉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这应当是我们追求的人生观境界。达到这两个境界,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总之,实践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认识起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定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是当代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人们在实践中才能认识世界,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为社会做出贡献,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这就是我们学习本册教材的基本结论。

课后小结:

巩固新课

1、分析下列说法主要包含什么哲学道理?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2、辨别下列直接属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修身养性

经济体制改革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例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第十一条宣告“改变世界”哲学观的诞生,人们常常引用《提纲》第十一条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性、革命性、实践性。但随着世界复杂化,各种思潮不断涌现,以“解释”代替“改变”或把“改变世界”推离马克思哲学的叙述话语,甚至把生态问题归咎于“改变世界”,这些现象都对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观造成巨大冲击。解释哲学最大限度地批判“改变世界”的哲学观,把“改变世界”还原到“解释世界”的视野,解构马克思“改变世界”的革命性,其中海德格尔发轫了典型的学术传统。

一、诘问的提起及其回应

海德格尔对《提纲》第十一条的批判隐藏了对马克思哲学观的否定。“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对于这句话,海德格尔在其晚期讨论班中提出强烈批判:“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是否存在着真正的对立?难道对世界每一个解释不都已经是对世界的改变了吗?对世界的每一个解释不都预设了:解释是一种真正的思之事业吗?另一方面,对世界的每一个改变不都把一种理论前见(Vorblick)预设为工具吗?”[2]

紧接着,海德格尔认为,马克思所谓的“改变世界”实际上就是改变生产关系,由于生产关系的改变是在实践中发生的,而实践是由某些理论规定的,所以理论统摄了“改变世界”的实践。由此,海德格尔把马克思的“改变世界”还原为“解释世界”,实现解释优于改变或解释就是改变的哲学论证,以理论规定实践去否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进而宣告马克思现代哲学宣誓的破产。

海德格尔对《提纲》第十一条的批判,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强烈回应。我国学者认为海德格尔对马克思《提纲》第十一条存在很大误解,他们在指出海德格尔错误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提纲》第十一条的看法,这些看法紧紧围绕“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进行。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海德格尔批判的反应主要有三种论调:一是“协调论”,即认为马克思和海德格尔都强调“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统一性,只是各自用不同方式实现而已。如《论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统一 ――从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一个诘问谈起》认为马克思通过实践消除主客体对立,海德格尔用此在消除主客二元对立,他们都是为了克服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主客二元对立。在“协调论”看来,海德格尔并没有看到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在“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中的统一意义,由此才认为马克思把“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对立起来,可见海德格尔没有给予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应有的重要地位。实际上,“协调论”存在一个前提假设,那就是把为马克思辩护作为理解“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关系的出发点,带着和解原则去理解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批判,用统一与调和的方式思考马克思与海德格尔、“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这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愿望的,因而不能准确理解海德格尔的真实意思,没能对海德格尔的诘问做出有力的回应。其次是“层次论”,侧重于从存在论和认识论的不同层次理解“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关系,力图以此区分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两位不同哲学家不同的哲学观。如《“存在之思”还是“实践变革”?――评海德格尔论马克思的五个命题》认为,若从认识论角度上看,海德格尔的反驳是正确的;但若从存在论上看,海德格尔没有看到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因而是错误的,正由于海德格尔没有从纯粹的思中找到落地的方式,从而沦为更精致的形而上学。“层次论”实质是以不同标准分析问题,把存在论和认识论割裂,最后从存在论的角度摒弃海德格尔认识论的缺陷,以此对海德格尔的批判做出回应。这种反批判表面上很清晰明确,但事实上却把问题复杂化、模糊化,因为忽视海德格尔“此在”的本体论,无论是从认识论还是存在论,都没有进入海德格尔批判《提纲》第十一条的语境中,最后也就没有明白海德格尔的追问要义。三是“功能论”,即从“改变世界”的功能理解上指出海德格尔批判的狭窄与局限。如《“改变世界”的两个隐含维度――〈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第十一条的理解》认为马克思的“改变世界”存在理论构建和伦理诉求两个维度,海德格尔并没有看到这两个维度。在“功能论”看来,“改变世界”不仅仅包含理论构建,而且还是对共产主义的一种追求,所以功能论突出了改变的优先性与世界性的特点。“功能论”对《提纲》第十一条“改变世界”的理解是否合理是一回事,但对“改变世界”的功能诠释恰恰被海德格尔所批判。同时,对于同为读者的海德格尔而言,“功能论”的立场不同,见解不同,也就无法找出合理有力的论证。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虽然人们对海德格尔批判《提纲》第十一条的观点做出了反驳,但都存在各自的缺点,对海德格尔的批判并没有形成强大的合力。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诘问不是个案,以还原论思维理解马克思在《提纲》中的“改变世界”的不止海德格尔,如马尔库塞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中认为“我们从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知道,恰恰正是人们的实践这一概念,划清了马克思和费尔巴哈之间的界限。另一方面,也正是通过这一概念(更确切地说,是通过劳动这一概念),马克思超出了费尔巴哈而回到黑格尔那里。”[3]马尔库塞始终注重哲学的思辨性,而把实践还原为劳动,从而从劳动中获取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异同。

可见马尔库塞同样采用了不断还原的方式去理解马克思的“改变世界”,“解释世界”的不断还原成为一种哲学论调的怪圈。所以,当我们反思海德格尔对马克思《提纲》第十一条批判的时候,需要不仅要破除还原论的魔咒,还要对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观做出整体性、时代性和人类性的理解。

二、诘问的透视及实质

人们对海德格尔批判的反批判之所以没有形成有力的论证,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对海德格尔“解释世界”的语境分析。海德格尔对《提纲》第十一条的批判是在弗莱堡晚期(1928―1976年)进行的。在弗莱堡晚期,海德格尔有四个讲习班涉及马克思的讨论,分别是1966年的勒托尔讲座、1968 年的勒托尔讲座、1969 年勒托尔讲座、1973年的采林根讲座。海德格尔把哲学看成思的事业,在1969年勒托尔的讨论班中,海德格尔就《提纲》第十一条提出一系列追问。从整个弗莱堡晚期的讲习班看,要理解海德格尔的诘问,就必须注意不同讨论班主题的连续性。

这四个讲座大致以“逻各斯――理性――语言、科技、哲学――技术统治”为主题展开的,其中,海德格尔在“语言、科技、哲学、存在之遗忘”的主题讨论中对《提纲》第十一条进行批判。从这一点来看,海德格尔对《提纲》第十一条的理解并不是纯粹的“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问题,因为这四个讲座跨度大,必然包含海德格尔对马克思思想认识的变化轨迹,即在连续与断裂中显示海德格尔对马克思《提纲》第十一条的深刻理解。“语言、科技、哲学”之间内在的关系对海德格尔哲学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因为哲学本身的功能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海德格尔所处的时代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已然发生巨大变化,科技对世界的作用截然不同。然而人们对海德格尔批判的反批判却忽视了连续性和哲学的时代性,只是从海德格尔还原路径的始末两端,即“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进行抽象的回应,忽视恰恰最为重要的中间环节,所作的反批判当然存在许多偏颇之处。

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哲学的认识存在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阶段性区别来自他晚期讲座中所涉及的马克思问题。海德格尔从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到黑格尔的理性,从西方哲学辩证传统中把黑格尔和马克思在“建构和生产”上做出区分,在说明黑格尔和马克思在生产概念上的区别时,海德格尔引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句话,即“人自我生产……人是一个工厂。人的自我生产就像他生产他的鞋一样”,说明马克思的生产概念。在海德格尔看来,黑格尔的生产就是反思的完成,是绝对精神的显现。从黑格尔进入“科学、语言和哲学”中,信息科学化使语言失去趣味,语言面临无所指的境遇,从而对哲学提出挑战,表现为哲学解释力的反思。因为在科学化时代,哲学变成一种类似于技术分析的东西,马克思对生产的精辟见解恰好为海德格尔思考“科学、语言和哲学”提供了借鉴的视角,这也验证了海德格尔还原路径中“生产”的引用。当哲学面临危机时,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一个文件,《提纲》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引起海德格尔的注意。海德格尔不仅引用《提纲》第十一条说明思的过程所必须经历的路程,还对《提纲》第十一条提出诘问式的批判,进而把马克思“黑格尔化”,湮灭新唯物主义的革命性,提出自己在技术统治下解释世界的哲学。至此,要正确地思考海德格尔对《提纲》第十一条的发问,不能仅仅依据还原路径中三句话去理解,只有在正确解读海德格尔讲习班的基础上,才能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海德格尔的观点以及《提纲》第十一条。1973年的采林根讲座正像解剖人体有利于了解猿猴结构一样,有利于我们认识1969 年勒托尔讲座的批判。面对1973年采林根讲座技术统治人与统治世界的现实,海德格尔并没有屈服,而是把人作为一种此在,构建在思的敞亮之地栖居的哲学。在他看来,马克思就是人道主义者,是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者,马克思的思想就是虚无主义的极致,因为所谓的“改变世界”仅仅成为一个虚无的口号。在这种理解下,海德格尔认为如果马克思把人放在一个冲突的状态,生存在一个技术统治的环境之中,按照这种逻辑人不能全面自由解放,他转向“以此之在”的解释哲学,用解释驾驭改变,从方法沦、认识论的领域转移到本体论的领域,建立一种本体论的解释学,以变革以往哲学,甚至超越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这正是时代的特点。

由此可见,海德格尔沿着“改变世界”的还原路径,构建起一个解决“存在之遗忘”的“解释世界”的哲学观。在他看来,在技术统治下,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观成为一种自相矛盾的、极致的人道主义。那么,按照海德格尔所揭示的“改变世界”的尴尬,我们应当如何理解《提纲》“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呢?

三、“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

“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在哲学中所处的不同位置,体现哲学家不同的世界观。“改变世界”是马克思的世界观,正是这一世界观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说“这期间,马克思的世界观远长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之外,在世界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

对于哲学家的哲学观而言,“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是能够独立完整地存在的。通过怎样的方式理解《提纲》第十一条,也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我们思考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观,人们应从方式解读和内涵解读这两种解读路径理解马克思的“改变世界”。方式解读试图克服解读《提纲》的随意性问题,包括介词问题,以确立统一的解读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共同体的形成。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的新理解”一文认为传统的解读停留在“理论――实践”的理解框架上,强调理论的推演、功能等等,这与《提纲》前十条的线索不符合,因为《提纲》前十条就揭示了“实践――认识”的思维框架,所以《提纲》第十一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解读方式。这样就以纵向的思维打破了把“解释”和“改变”同时置于两端的理解,明确把“改变世界”优先于“解释世界”的理解贯穿于整个《提纲》。又如“也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的理解”认为完全可以多视角去认识第十一条,提倡用《提纲》前十条和写作《提纲》前后的著述为依据去理解第十一条,强调第十一条的革命意义,即消灭私有制,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以此超越由字词上形成的局限性。在内涵解读方面,对改变世界的意蕴,人们的理解是多样的。但主要还是强调从现实世界中改变世界,强调“改变世界”是对西方哲学强调先验传统的超越,认为从马克思哲学提出了西方哲学史上一直被忽视的问题。当然,有的人认为不应该夸大“改变世界”的哲学地位,如朱鲁子在《对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的异议》中认为国内把马克思的哲学性质定义为“改变世界”是错误的,错误的根源来自《提纲》第十一条,对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一是哲学,一是哲学应用,两者根本不一样,认为我们不要夸大马克思哲学的性质,不要把“解释世界”当做“改变世界”的副产品。

人们对《提纲》第十一条理解侧重在“改变世界”的意蕴和地位上,尤其是把“改变世界”看作是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体现。马克思的“改变世界”就是对当时社会制度的革命,改变当时的社会生活,所追求的是一种立足于人类社会基础上的哲学。但从某个角度上讲,海德格尔所提的问题似乎超越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因为时代的不同,科技、语言等的发展似乎更加说明“解释世界”比“改变世界”更现实。所以,从理解方式和内涵上也不足以对“改变世界”的革命性做出新的思考。

四、“改变世界”的时代意蕴

无论是从反批判的角度认识“改变世界”,还是从文本本身把握“改变世界”的革命性,都存在一定局限。在现代,我们要正确理解《提纲》第十一条,就应该超出“解释”和“改变”的对比框架,突出“改变世界”的主体力量以及自然涵括,才能重塑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的解释力。

“作为一门学科的哲学,把自己看成是对由科学、道德、艺术或宗教所提出的知识主张加以认可或揭穿的企图。它企图根据它对知识和心灵的性质的特殊理解来完成这一工作。哲学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能够是基本的,因为文化就是各种主张的总和,而哲学则为这些主张进行辩护。”[4]马克思哲学对以往的、既有的哲学进行批判,提出新的哲学观,依据的是历史规律而不是心灵和知识。在《提纲》之前,马克思对哲学、宗教、技术等作出哲学的批判,进而以经济事实为基础,提出以往的哲学家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观点。可见,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使命穿透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学等多重屏障才到达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把握。现代化是一场“改变世界”的运动,它并不侧重于社会根本制度,而是以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内容的改变,科学、宗教和艺术都在其中发挥巨大作用,马克思哲学要参与“改变世界”,就要面临巨大的现实挑战,即“马克思哲学向何处去”,除非马克思哲学回到传统“解释世界”中去,放弃“改变世界”的人民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不断纠缠,正如理查・罗蒂所说的“为这些主张进行辩护”,否则就要在“改变世界”的方式方法上走出一条超越科学、宗教和艺术的道路。

“改变世界”的论点是从政治经济学的经济事实中得出的。从更广泛的意义讲,除了经济基础之外,按照海德格尔的路向,科学、语言、艺术等都得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改变世界”的哲学还应在科学、宗教和艺术中找到其符合时代需要的位置或把握问题的恰当方式,以此重申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合法性。在科学主导的时代,科学的概念浸润在思维中,成为一个时代象征的概念。相对于科学,艺术和宗教对于哲学的时代冲击并不落伍,艺术把主体的力量彰显,娱乐化成为变异了的艺术范式,大众娱乐成为反抗科学、反抗哲学的一种形式,娱乐化越强烈,科学精神越难以生根。沉思的哲学是被时代需要的,但表达沉思的方式却越被时代淘汰,艺术对人性欲望的释放比哲学更好,时代需要的是可信又可爱的哲学。哲学与宗教处于世界观层面,宗教是一定阶段的文化,是需要的形而上综合。然而在全民缺乏信仰的情况下并不会简单地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同时,艺术和宗教的东西科学化,在日常生活中传播,进行文化塑造,投向科学叙事成为它们的内在逻辑,这是时代需要。反过来说,是不是时代不需要“改变世界”的哲学观呢?换句话说,就是“改变世界”的时代意义是什么?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例6

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两个方面。在《实践论》中对此做了比较完整的说明,这就是:“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现在人们很少提改造主观世界了,因为它可能会使人产生不快的联想,如“整人”、“洗脑”、“政治运动”等等。其实,这是对改造主观世界的误解,也是“左”的路线下政治运动接连不断所留下的后遗症。实际上,人类改造主观世界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必然的。每个人到来世间都是不可避免地要改造自己,只不过这种改造有自觉或不自觉之分罢了。那么,人类为什么必须改造主观世界?人类的创新活动为什么必须以改造主观世界为必要条件?为了进行创新活动,人类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

其一,关于人类为什么必须改造主观世界的问题,应该从人类为什么必须改造客观世界中去寻找答案。众所周知,人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更主要是社会存在意义上的,也即: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别在于生存方式的不同。动物的生存方式是一种自在的生存方式,动物只能被动地接受自然界所给定的一切,而不能积极主动地创造一切。虽然有些动物(如蜜蜂等)可以创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但这种创造只是一种本能式的活动,是在漫长的自然选择下通过遗传而积淀下来的。人则不同,人要通过制造工具,从事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来改造世界,使客观世界的物质形态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生变化,创造出世界上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形态,从而建立起一个与纯粹自然界不同的“属人的世界”(或者称为“人化自然”和“第二自然”)。而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人类建立了复杂的社会系统,为了更好地生存,人类还必须不断进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因此,人类的生存方式就是一种实践的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活动的基本属性就包括如何创新的问题,没有创新,实践就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性活动;没有创新,客体就不能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变化;没有创新,实践就不能创造出属于人的世界。由此,我们又可以说,人类的生存方式是一种创新性的实践方式。既然人类的生存方式是一种创新性的实践方式,就存在着一个如何进行创新性实践的问题。人类创新性实践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这种目的性和意识性表现为创新性实践必须遵循两个尺度:一个尺度是外在尺度,即要遵循客观规律;另一个尺度是内在尺度,即要符合人的生存需要。而要使创新性实践遵循这两个尺度,人一方面需要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另一方面应该把握人的主观需要。为此,人就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本身就是改造主观世界的题中应有之义。由此可见,人类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就必须不断地改造客观世界,从事创新性的实践活动。而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从事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也就必须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因此,我们应该如总理所说的那样:“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

其二,人类的创新活动为什么必须以改造主观世界为必要条件?这是因为,人类的创新活动首先是在思维领域中进行的,也就是说,创新活动首先是在主观世界中进行的。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具有创新性的事物,都是人类在创新思维的指导下进行创新性实践的结果。没有创新性思维就没有创新性实践,没有创新性实践就没有创新性事物。因此,为了实现不断创新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否则,不仅不能进行创新性实践,而且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其三,人类为了从事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必须从以下方面改造主观世界。

第一,要不断提高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人类从茹毛饮血、洞居穴处、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发展到今天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都是取决于我们创新能力的极大提高,这也就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结果,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而也就必须持续不断地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

第二,要不断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要想持续创新,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善待大自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阶段,即人是自然的奴隶、人是自然的统治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几个阶段。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类慑于自然的灾害,又感恩于自然的赐予,因而匍匐于自然的脚下,把自然界当作超自然的神灵加以崇拜。随着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开始了无度地掠夺自然的行为,并把自己作为统治者而与自然对立了起来。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枯竭,生态的破坏都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使人类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平等、和谐、相互依存的关系。而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到可持续发展,使我们永远拥有创新的空间,就必须改造我们人类的主观世界,改造我们的思维方式,改造我们对自然的态度。

第三,要不断提高人类的精神境界。人类与动物的重要区别还在于人类有意识能思维,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正如恩格斯所云,人类思维着的精神是物质的最高精华。这些精华是精神的花朵,它们盛开在人类的思想意识、道德风尚、科学理论和文化教育的各个领域,构成了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精神百花国。这瑰丽的精神世界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精神家园。没有它,人类无法摆脱野蛮和愚昧;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将索然无味。而人类精神世界的不断创新、不断升华的过程就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二、改造主观世界必须在创新性的实践中才能进行

人类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整个世界的一部分,因此就不能是空穴来风、纸上谈兵,而必须与改造客观世界同时进行,换句话说,就必须在人类创新性的实践中才能进行。正因为如此,创新性实践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不论是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还是提高人类的精神境界,还是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既不是“天赐”的,也不是自发演进的,而是在接触、发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其一,创新性实践为人类提出了认识的新课题,规定了认识的发展方向。人类的认识总是与实践需要密切相关的。在创新性实践中,人类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使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愈益增强,使人的主观世界不断得到改造。

其二,创新性实践沟通了主客观的桥梁。人类为了生存,必须与客观世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人类首先要接触客观事物,然后再逐渐把握客观事物的属性,最后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存联系,揭示其本质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认识能力就提高了一步。在此基础上,人类继续前进,去认识新的更多的事物,发现新的更多的属性,揭示新的更多的规律。人类的认识就是这样川流不息的发展,人类的认识能力就是这样永无止境的提高,人类的主观世界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得到改造。

其三,创新性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践的发展不断提供着各种认识工具:有些工具延伸着人们的感觉器官,比如从放大镜到射电望远镜,从普通显微镜到电子显微镜,使我们人类的视野延伸到150亿光年之遥的宇宙和深入到分子层次之微的微观世界,而等离子加速器使人类能够探测到粒子层次的微观领域。有些工具增强着人们的思维器官,比如算盘、电子计算机等,使人类从繁重的计算中解放出来,并解决了许多科学难题。比如,人类早就从经验中知道描绘地图只需四种颜色就可将所有疆界区分开来,这就是著名的“四色定理”,但是始终无法从理论上证明它。只是有了电子计算机,人们才通过几千小时的计算从理论上证明了它。创新性实践源源不断提供着认识工具,使人类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主观世界不断得到改造。

其四,创新性实践开化着人类的精神。人类并不是从揖别动物界的时候就有了文化,我们的远祖与动物的区别仅仅是能够制造一些简单的工具而已。我们有了今天的精神文明,就是由于我们的先人不断创新,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长期过程中将对客观世界规律(包括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积累起来,同时也不断将对我们人类自身的认识(包括生理现象、心理状况和思维规律)积累起来,这个过程正是不断克服人类的愚昧,开启人类的智力,超越人类的思想界限的过程,一句话,就是不断改造人类的主观世界的过程。而人类精神境界的发展是没有尽头的,每一代人都在前人创造的精神文明基础上继续创造新的精神文明,使人类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这雄辩地说明,正是人类创新性实践促进着人类精神的开化。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例7

平凡的日子,总是一年又一年;每一个当下的心念,都可以是心田里的绿叶一片,在生活的风雨里绽出对这个世界的尊重,不一定美得出众,却能够给这个世界送来哪怕一丝的清凉,安静,淡然,带着内心世界的平和,丰盈生命的每一天。人生的幸福,并不在于在哪里生活,而在于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生活。幸福,不是自己的私有财富,不是一种自我的束缚,也不是对幸福一种狭隘的理解,幸福是一种共同的承担,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接力,能够寻找到幸福的方法,这何尝不是一种满满的幸福。去感觉生活中的那些细枝末节,来发现内心世界的幸福种子,用善意化解曲折,用柔软对接误解,这平凡的生活,没有什么轰轰烈烈,更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恰恰是生活中的不肯改变,缺乏适当的协调与释放,往往成为生活的烦恼和障碍,启动一种心的力量,去感受这生活的苦与乐,生活中所有高低起伏的故事,原本就是生活中的那些情节,躲不开,少不了,这就是生活。烦恼给命运带来的伤害,不是生活的故事有多么曲折,而是和心地的氛围直接相关。一分柔和,一段平静的时光;一种固执,一场情绪的凛然。人生没有永远的固定,只有不肯清扫的执着和不宽容。幸福哪里来?愿意接受的安然,愿意幸福的胸怀,愿意改善的坦白,愿意传递的友好。世界那么大,没有什么不可改变,所有的境遇和难堪,不过是内心那一道需要跨越的门槛。所有只愿世界为我改变,都是自己生活的虚幻;真正的幸福,就是愿意面对和承担,主动去为世界而改变,快乐,就是等在改变里的不期然。生活的遗憾,很多源于内心的狭隘,接受不完美的人生,拓宽心的视野,愿意去理解,这是对自己和他人最朴素的关爱;反思和调整自我的那些不适应,活出豁达的状态,有放下有容纳才是人生,有认同有宽宥才迎得来真诚。幸福,就是愿意为幸福付出的新常态。光阴里的固步自封,需要舍得扔出窗外,纷纷扰扰是生活,没有人能摆脱生活的无奈和苦恼,能够找到获得幸福的方法就是生活的旅程。幸福不遥远,努力就能改变;幸福不固执,随缘得安然;幸福不沉重,无执一身轻。即使生成一棵大树,也可以撒出种子来旅行,愿意分享的的心态,才是能够传播的自在。能够简单一些认识生活是对自己的一种解放与善待,走出对生活狭隘的认识,减少对生活的苛求,增加对生活的理解,更不要让那些生活的困惑成为一种心力交瘁,珍惜自己的拥有,更要点赞别人的获得,生活也就成了一个挑战自我,拓宽自我的过程,就像我们那种不追求完美的心态,又何尝不是对生活的一种宽宥与善待,能够调整自我的心态去迎接崭新的生活,而不是扛着生活的烦恼满世界乱跑。世界怎么样,在于你能够容纳的胸怀,在于能够在困惑中脱颖而出。瞧这世界,郁郁葱葱,包涵着无限的生机,蕴藏着无限的美好,这本身就是充满禅意,多么丰富,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儿。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例8

生命开始时,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什么都没有带来,可是当时间的流逝,这种差距就越拉越大。不同的道路,不同的选择,使人走入不同的未来,造就了人们的不同。命运之主从来都是公平的,而且他一定会给人很多条路来选择,在不同的时间,他给你改变的机会,也给你悔过的时间,但是尽管这样,大量的人还是默默终老。

有些人总会抱怨为什么不公平,给了别人那样的机遇,而给自己的却是各种各样的不顺心。每一天都会有各式各样的苹果在世界的各地以不同的方式掉落,可是只有一个牛顿抓住了这样的机会,成就了物理学。自问一下,如果这个苹果砸在了你的头上你会是什么反应,或许是大骂一声,或许是捡起来咬一口。

人们总是在看到别人站在巅峰时才回去眼红,感慨,也只会去抱怨命运的不公,却忘记了别人的付出,然后继续他们那种无聊的生活。终日不知所作,等待天上掉馅饼,只有看到别人成功时,才会有那么一时的感慨,想要改变命运,但是他们只有三分钟的热度。

真正的强者,他们敢于挑战命运,没有什么是他们的羁绊,战天,战地,战自己。他们的一生永远没有终点,不断的超越,不断地挑战极限。永不满足的信心,敢于实践的双手,哪怕面前是十万大山,无垠大海,他们照样闯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活着的意义,存在的价值,就是改变世界。

1955年,在美国加州硅谷诞生了一个小男孩,他没有俊朗的外貌,显赫的身世,也没有显出傲人的才华,并且被父母抛弃,一个普通的甚至有点悲哀的小男孩。他的生活也很普通,小学,中学,,高中,考上了当时一所不错的大学。或许,到此为止,我们还会认为他的一生会平淡无奇,但是也是从这开始,他开始了不平凡的一生。首先上了一年大学就辍学,并且开始进入当时的新兴产业——私人电脑。数年后和好友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电脑,并且开办了一家公司。效益一般,有时还有亏损,但是他没放弃,继续走自己的路,同时,他发现了鼠标的魅力,开始研究这种当时在美国被称为“电老鼠”的东西。八十年代末,因为公司高管的权利纷争,他迫不得已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但是他没有消沉,永不停止的信念成了他唯一的动力,因为同时他被发现可能患有癌症。他又开启新一轮的创业,动画制作公司,90年代九十年代,动画还是很陌生的词语,但是他凭借他敏锐的商机,再次告诉世人他的选择是正确的。90年代末,因为公司合并,他又重新回到了他的公司,当时公司的效益很差,但是,他再次化腐朽为神奇,一年扭亏为盈。21世纪到来,他的一个小小的创意,惊动了全世界,世界惊呼“宛若神人”。他就是iphone,ipad,itouch,imac的父亲,以及迪斯尼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拥有上帝第三个苹果的人,斯蒂文—乔布斯。他在他的最新产品IPHONE4S诞生时去世了,但是去依然没有停下他那改变世界的脚步,他的去世使全世界再次震动,世界上最强大的IT巨头纷纷表示哀悼,谷歌,英特尔,戴尔这些神一般的公司的统治者纷纷为这位神一般的天才的历史表示痛心,当微软总裁,前世界第一富豪,同样是旷世奇才的比尔盖茨公开表示哀悼时,人们突然发现,他,斯蒂文—乔布斯,就算是离开了这个世界,依然在改变这个世界。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是他的名言,这也是活着的价值所在。

醒悟吧,为了自己,还不晚。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例9

任何一种哲学都不可能不解释世界,关键在于怎样解释世界,在于为什么要解释世界,而这恰恰取决于这种哲学对哲学功能的预设。马克思之前的一切哲学都无例外地将哲学仅仅视为穷究世界之理的学问,无论它们对世界是“从客观的形式去理解”还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都不可能不陷于对世界的抽象解释。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活生生的、历史地发展着的,而单纯的解释就是说明和分析,是不可能以活体为对象的,因此,对于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来说现实的生活世界在其视野之外。旧哲学之所以不能理解“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从来就没有打算这样做,在于它们对哲学功能单纯的解释性预设。旧哲学只是想解释世界,因此,它就只是把自然看作僵死的解释对象,而把人看作是独立于自然存在的解释者。在这样一种视域中,人和自然是相互分离的存在。由于作为主观者的人站在作为客观者的世界之外,世界也就只能以两种可能的方式获得理解:一种是纯客观方式的理解,即“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另一种是纯主观方式的理解,即从人“抽象的”、“能动的方面”去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毫无疑问,只要哲学没有打算在头脑之外说明头脑,它就不可能不受到头脑的束缚。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相信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到黄昏时才起飞,相信只有当对象成为一种客观性存在时才能为哲学所把握,因此,旧哲学也就不可能在建构生活世界中发挥作用。马克思哲学观中的革命因素首先在于它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预设,在于它不满足于哲学解释世界的功能,因此,它必然将哲学理解为照亮人间未来之路的普罗米修斯之火。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马克思自己对哲学所作的说明,即哲学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活动才能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和存在的价值,才能证明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这其实包含了马克思对哲学功能的预设,并且其哲学观的确立也有赖于这一预设。马克思并不是为了比前人更好地解释世界而进行哲学变革的,从一开始,他就将变革哲学的目的与改造世界的目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他能够撇开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寻找思维的此岸性,使他能够看到以往的哲学家们所无法看到的实践的价值。马克思从来反对将哲学理解为一种建构抽象世界观的活动,在他看来,哲学如果不为解除人间的饥饿而发挥作用,它就不可能是什么科学的世界观。可以设想,如果马克思没有将自己的理论活动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他就不可能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而实现哲学观的变革。马克思哲学观的科学性、真理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它为自己所设定的改造人类生活世界的革命性目标。这决定了它不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概括与反思而解释世界,更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不断地批判而建构作为现实世界否定形态的理想世界。马克思说:“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在这里,“实践的”一词的基本含义在于强调了他的现代唯物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非其他。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观的确立与他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理解是分不开的。

理论之所以能够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首先在于它将生活世界作为批判的对象看待,对其持批判的态度;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亦在于它关怀时代的命运,以建构理想的生活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在他的原始文本中系统地阐明过自己的哲学观,他的哲学观是在对现实生活世界从未终止过的批判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无论“回到马克思”还是“重读马克思”,都不仅是为了更准确地解释其原始的文本,而且是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是为了重新找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精神。生活世界是变动不居的,今天的生活世界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生活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继承马克思,因为任何一种哲学所体现出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都不等于具体的批判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具体批判可能会过时,可通过那些具体的批判而体现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却不会过时,只要它借以建立的现实生活世界尚存。所以,人们是否可以在今天坚持马克思哲学观的关键,必将通过对如下问题的回答而显示结论:19世纪的马克思所批判的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存在?即作为批判对象的这一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是现实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多重批判纬度

勿庸置疑,马克思毕生都在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但他并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没有看到20世纪之后市场经济所经历的一系列改变。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全面看待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并认真地从其具体批判中探讨他哲学的批判功能和批判精神。

以今天的立场看,马克思在19世纪对资本主义所作的批判,其实是对早期形态的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总体上说,这是一个由多重纬度、多种批判共同构成的总体性批判。在这一批判中,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虽然影响深远,却也只是整个批判中最为外显的部分;对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虽是最深刻的内容,却也只是整个批判的一个深度切口;而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总体性的社会批判才具有更为深远的内在意蕴。当年马克思针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所作出的有些具体结论可能的确已经不再适合于今天的现实,因为市场经济社会的存在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这意味着作为批判对象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巨大改变。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马克思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并非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单一政治批判,亦非对这种经济制度的单一经济批判,而是包含着多重纬度的社会批判和历史批判。而这一点恰恰就是奠立在实践观的基础之上,并包含了对现实世界和人的存在方式的全新理解的哲学批判。换言之,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所作的社会历史批判是他对生活世界的总批判,因而是以哲学的方式而不是以具体科学的方式批判现实的世界。不理解马克思哲学观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哲学观的独特性和它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不理解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批判,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马克思哲学观实践转向的真实含义。

马克思政治批判的主要对象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制度。这一批判显示了他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中具有强烈阶级对抗性质的现实政治生活之本质的揭示、反思和改变的诉求。借此批判,马克思所要达到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建立一种能够促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只有把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当作精神武器,才能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从而实现其自身和一切人的解放;同时,哲学也只有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成为起到促进人的解放作用的真正现实的哲学。正因为马克思把哲学活动看作是一种现实的批判活动,他的哲学观与他的政治批判之间的联系也是现实的。他说:“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67页。)应当说,和马克思的其他批判目标相比,其政治批判目标是最为具体的,是对实践活动最具指导意义的理论批判。一方面,在这一批判中,作为具有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是一种最为现实的社会主体条件,它的存在第一次使历史主体的活动和历史发展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早期市场经济社会中,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是一种最为现实的客观条件,它的存在以及它所导致的尖锐阶级对抗将历史主体与历史发展之间的互动变成了现实的历史运动。因此,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成为他所有批判中最为尖锐、最为直接、最具穿透力和最具实践价值的批判;而且,人们往往也最容易将这一批判看作是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进行批判的标志,最容易从这一批判出发理解马克思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

与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相比,他对这种政治制度得以建立的基础——早期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所作的经济批判更为深刻,也更具有持久的价值。直到今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等理论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但这里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否可以和市场经济的经济形态相剥离?即在理论分析的意义上,对资产阶级统治所作的政治批判是否可以与对市场经济所作的经济批判相剥离?对于意识形态化的思维模式来说,这种分析本身无疑就是用超阶级的原则取代了阶级分析的标准,因而是不可取的。可是,当与意识形态对垒的坚冰被逐渐打破之后,当多种模式的市场经济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不容质疑的现实的今天,我们将必须直面这种分析。当然,对于我们所作的这一剥离来说,还存在着另外一个显见的驳难: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批判是建立在对市场经济的经济批判之上的,因此将两者剥离开来必然会导致对马克思理论整体性的割裂。对此,我们可以找到历史的和理论的例证为自己辩护。正如在现实的历史过程定的经济结构并不绝对地导致唯一的政治后果一样,在理论上一种特定的经济分析也不绝对地导致唯一的政治理论。例如,在历史上,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既产生过英国的立体,也产生过法国的共和政体;在理论上,从自由市场的经济理论中既可以推断出洛克式的市民社会模式,也可以推断出孟德斯鸠式的市民社会模式。同样的道理,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从他对早期市场经济的经济分析中推断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结论无疑具有其合理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唯一可能的道路,也不意味着马克思对市场经济这种经济形态所作的经济批判只能得出政治革命的结论,马克思在不同的著作中所作出的不同论述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将马克思的经济批判同政治批判剥离开来,并不是想要说明马克思经济批判的超历史性,而是为了强调它作为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性。在这里,我们更是为了强调,市场经济并非只能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相结合,因此,马克思的经济批判,以及以之为基础的整个社会批判所指向的生活世界依然存在。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和他对市场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是具体的,它们分别代表了马克思政治学和经济学研究的成果,这些批判只是他对作为总体的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社会历史批判的不同侧面。只有当我们从马克思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的总体性批判中,才能真正把握住马克思理论中所透射出的历史感和哲学批判精神。

三、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之维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例10

    马克思不再从抽象的类本性来看待人、人的生活和人的世界,而是以实践的观点来理解人、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践观点即是实践的立场、实践的视野,亦即马克思所说的从感性物质活动的视野去理解现实、事物、感性的思维方式。[3]以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看问题,人的感觉、所谓的人性,都只是因为它的对象的存在,因为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131),而现实生活中“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2](127),现实中神秘主义的面纱都被揭去,一切都不再是抽象思辨的或僵化直观的。正是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形成,才有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后来的问世;反过来说,后者正是对《手稿》时期已经形成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正式表达。所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正是这一思维方式的必然产物和结论。早在1988年出版的《哲学和主体自我意识》一书中,高清海教授就明确提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是创立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笔者以为,这一观点尽管过分夸大了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论地位,但就指出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中的重要意义来说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以往的哲学,无论是以客体、直观为原则还是以抽象能动为原则,都是本体论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即先在本质决定或者本质还原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总是力图获得一种用于支配宇宙的绝对的、确定的、终极的真理性认识。因此,它把哲学所追求和承诺的“本体”视为某种高于人类的本质,最终造成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直观与抽象的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的结果。而马克思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下,以人类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了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真正统一,得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的科学结论。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用实践中的历史生成理解一切事物的实践论思维方式是对西方两千多年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超越,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上的真正的“哥白尼革命”。“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导致了整个哲学理论观点的改变。它克服了旧唯物论和唯心论在‘本原’问题上的抽象对立,扬弃了它们在思维方式上的客体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互不相容。它要求对哲学的对象、内容、性质、功能、体系等全部问题作出新的解释和论证。”[4]从此开启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征程。

    哲学革命的中介:哲学观变革

    哲学革命必然表现为哲学观的变革。从1842年六七月间的《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开始,经由1843年年底至1844年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就充分表达了对当时哲学的不满,提出要“消灭哲学”。在批判旧哲学的过程中凸显了马克思所主张的“成为现实的哲学”。特别是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5](213)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其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从研究对象、价值功能、研究方法、阶级立场等方面彻底表达并实现了自己的哲学观变革。首先,哲学的研究对象与价值功能。马克思认为,哲学应当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他反对“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爱好宁静孤寂,追求体系的完满,喜欢冷静的自我审视”[6](219-220)的理论态度,明确指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7](2)即哲学的研究对象应从对“整个世界”的猜测转向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哲学的功能应该由揭示“世界普遍规律”转变为变革“现实世界”。哲学的关键“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57),“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7](75)。这种以改变世界为目的的哲学深切体现了对人的现实境遇的关注,对人的解放的追求,是一种真正为人的哲学。其次,哲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表现为研究前提的确认、反思基础的建立以及解释原则角度的设定。第一,马克思认为,哲学应以现实为前提。这个现实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而是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确认的“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7](67)。而德国哲学却是以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为前提,从来不提哲学与现实之间、哲学批判与人们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所以,不管其言辞何等激烈,终归只是形式上的批判,不具有革命性。“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7](73)第二,哲学反思应建立在实证的“历史科学”的基础上。马克思反对那种脱离现实前提的抽象思辨,尤其是哲学转向“生活世界”以后,更应该建立在描述人们实践活动的真正知识的基础之上,即“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取代。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种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7](73-74)。这段话常被误解为马克思是倡导实证哲学。其实,马克思这里内涵两个层次的概念:一个是对现实描述的历史科学,一个是对历史抽象概括的马克思哲学。前者是后者得以实现的基础,而后者是前者得以可能的前提。第三,哲学应以“历史观念”作为解释原则。“历史观念”就是以“人的活动”来揭示人的存在方式、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揭示人的现实世界的哲学理念,即关于世界观的解释原则。[8]这种原则不再把世界看成是人之外的神秘之物,也不再把人独立于世界之外,而是从人的活动去理解世界。由此,世界不再凝固不变,活动的人也不再是无所作为,世界正是在人的活动中运动、变化。再次,哲学的阶级立场。哲学的阶级立场就是哲学为谁、为什么服务的问题。马克思是中外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该问题的人。他认为他的哲学立场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7](57),即他的哲学是为社会化的人类和未来的人类社会。而德国哲学却是站在“市民社会”的立场上为现行社会辩护的。它们本身就是这个社会及其制度的一部分,能做到的最大限度不过是理论的批判。但这终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鲜明的阶级立场决定了其哲学研究目的和功用旨在为变革世界提供理论支撑,决定了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6](220),即内容的革命性和参与实践改造的现实表现,还决定了哲学要与无产阶级结合的必然性。由此,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的哲学,他坚决反对像黑格尔那样在意识当中去消灭主人和奴隶的对立。马克思明确写道:“对立的解决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2](127)他继而提出了哲学改变世界的功能定位,与此前提出的哲学与无产阶级相结合的历史使命前后呼应,成为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就在于:它打破传统哲学的框架,抛弃哲学追求“绝对真理”的幻想,把哲学改造成无产阶级“改变世界”的精神武器,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以及实现人类解放提供了新的哲学理论形态和世界观方法论指导。[9]仅仅止步于哲学观的变革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革命,但哲学观的变革无疑为马克思实现彻底的哲学革命提供了可能性,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中介。

    哲学革命的关键:“新世界观”的诞生

    在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影响下,马克思的“新世界观”诞生了。这种新世界观是以实践为基础、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生活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在人的实践作用之下由自在自然界向人化自然界转变的过程,它以人类解放为其价值诉求,以“改变世界”为其理论指向。“新世界观”是马克思哲学的现实形态,也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关键。首先,新世界观以“历史观念”作为解释原则,即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世界,把世界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它是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必然产物。其次,新世界观的世界是生活世界。在“历史观念”原则解释之下的世界是和人密切联系的,人生活于其中并且是被人所创生和利用的世界,它是属人的世界。马克思拒斥将世界视为脱离人的日常生活、处于人的生活之外或超乎生活之上的东西的形而上学,因为那个“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2](178)。马克思强调指出,哲学应面向“现存世界”,应该关注“人类世界”本身,必须把现实世界看做人生活于其中、与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人有价值和意义的价值世界或意义世界。生活世界就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所建构的包括人、人类社会、人化自然界为一体的世界。再次,生活世界是在现实的人的实践基础上生成的。这个被实践所重构的世界既不能被归结为天然自在的自然,也不能被归结为与自然对立的狭义的社会,因为它实际上处在由自在自然生成为属人自然的过程之中,实际上是自然与社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历史性存在。强调世界的生成性是马克思世界观最具革命意义的观点,它正确地揭示了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彰显了人的主体价值。以往“解释世界”的哲学是追求绝对真理的超验形而上学,其思维方式是以意识的终极确定性为基础或目标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或理性主义,其功能和作用是以最高真理和人类理性名义发挥思想规范和统治作用的意识形态。它们都关注于对世界的终极真理的追求,都力图通过本体论的明证性前提构建现实世界的真理,因而都内在地包涵着世界观的澄明,但最终都只在观念中确立现实世界的绝对价值和终极尺度。所以本质上是“一种脱离现实而又统治现实的颠倒的世界观”[10](22)。而马克思所创立的新世界观变革了以往世界观抽象分裂的解释原则,改变了以往哲学着眼于整个宇宙而无视生活世界的理论视野,是一种与哲学相区别的世界观。它“在各种现实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出来”[11](481),其“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7](75)。马克思以超越“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而实现了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批判,没有这个以“感性的人的活动”为立足点的“新世界观”,马克思就不可能实现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真正批判。[12]马克思所实现的新世界观的历史性变革,其深刻性就在于将对世界本身的理解诉诸现实的历史的过程之中,将对世界的把握看做是对历史“事件”客观逻辑的理解,从而导引出新世界观的真实的现实的历史的内容。这充分表明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变革的实质恰恰在于从“历史的客观性”、“历史发展的有条件性”和“感性的人的感性活动的实践性”这些制约条件来理解现实的世界,由此超越了无任何条件性制约的哲学对“世界”的抽象理解。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例11

任何一种哲学都不可能不解释世界,关键在于怎样解释世界,在于为什么要解释世界,而这恰恰取决于这种哲学对哲学功能的预设。马克思之前的一切哲学都无例外地将哲学仅仅视为穷究世界之理的学问,无论它们对世界是“从客观的形式去理解”还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都不可能不陷于对世界的抽象解释。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活生生的、历史地发展着的,而单纯的解释就是说明和分析,是不可能以活体为对象的,因此,对于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来说现实的生活世界在其视野之外。旧哲学之所以不能理解“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从来就没有打算这样做,在于它们对哲学功能单纯的解释性预设。旧哲学只是想解释世界,因此,它就只是把自然看作僵死的解释对象,而把人看作是独立于自然存在的解释者。在这样一种视域中,人和自然是相互分离的存在。由于作为主观者的人站在作为客观者的世界之外,世界也就只能以两种可能的方式获得理解:一种是纯客观方式的理解,即“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另一种是纯主观方式的理解,即从人“抽象的”、“能动的方面”去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毫无疑问,只要哲学没有打算在头脑之外说明头脑,它就不可能不受到头脑的束缚。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相信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到黄昏时才起飞,相信只有当对象成为一种客观性存在时才能为哲学所把握,因此,旧哲学也就不可能在建构生活世界中发挥作用。马克思哲学观中的革命因素首先在于它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预设,在于它不满足于哲学解释世界的功能,因此,它必然将哲学理解为照亮人间未来之路的普罗米修斯之火。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马克思自己对哲学所作的说明,即哲学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活动才能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和存在的价值,才能证明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这其实包含了马克思对哲学功能的预设,并且其哲学观的确立也有赖于这一预设。马克思并不是为了比前人更好地解释世界而进行哲学变革的,从一开始,他就将变革哲学的目的与改造世界的目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他能够撇开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寻找思维的此岸性,使他能够看到以往的哲学家们所无法看到的实践的价值。马克思从来反对将哲学理解为一种建构抽象世界观的活动,在他看来,哲学如果不为解除人间的饥饿而发挥作用,它就不可能是什么科学的世界观。可以设想,如果马克思没有将自己的理论活动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他就不可能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而实现哲学观的变革。马克思哲学观的科学性、真理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它为自己所设定的改造人类生活世界的革命性目标。这决定了它不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概括与反思而解释世界,更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不断地批判而建构作为现实世界否定形态的理想世界。马克思说:“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在这里,“实践的”一词的基本含义在于强调了他的现代唯物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非其他。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观的确立与他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理解是分不开的。

理论之所以能够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首先在于它将生活世界作为批判的对象看待,对其持批判的态度;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亦在于它关怀时代的命运,以建构理想的生活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在他的原始文本中系统地阐明过自己的哲学观,他的哲学观是在对现实生活世界从未终止过的批判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无论“回到马克思”还是“重读马克思”,都不仅是为了更准确地解释其原始的文本,而且是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是为了重新找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精神。生活世界是变动不居的,今天的生活世界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生活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继承马克思,因为任何一种哲学所体现出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都不等于具体的批判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具体批判可能会过时,可通过那些具体的批判而体现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却不会过时,只要它借以建立的现实生活世界尚存。所以,人们是否可以在今天坚持马克思哲学观的关键,必将通过对如下问题的回答而显示结论:19世纪的马克思所批判的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存在?即作为批判对象的这一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是现实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多重批判纬度

勿庸置疑,马克思毕生都在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但他并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没有看到20世纪之后市场经济所经历的一系列改变。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全面看待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并认真地从其具体批判中探讨他哲学的批判功能和批判精神。

以今天的立场看,马克思在19世纪对资本主义所作的批判,其实是对早期形态的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总体上说,这是一个由多重纬度、多种批判共同构成的总体性批判。在这一批判中,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虽然影响深远,却也只是整个批判中最为外显的部分;对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虽是最深刻的内容,却也只是整个批判的一个深度切口;而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总体性的社会批判才具有更为深远的内在意蕴。当年马克思针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所作出的有些具体结论可能的确已经不再适合于今天的现实,因为市场经济社会的存在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这意味着作为批判对象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巨大改变。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马克思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并非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单一政治批判,亦非对这种经济制度的单一经济批判,而是包含着多重纬度的社会批判和历史批判。而这一点恰恰就是奠立在实践观的基础之上,并包含了对现实世界和人的存在方式的全新理解的哲学批判。换言之,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所作的社会历史批判是他对生活世界的总批判,因而是以哲学的方式而不是以具体科学的方式批判现实的世界。不理解马克思哲学观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哲学观的独特性和它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不理解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批判,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马克思哲学观实践转向的真实含义。

马克思政治批判的主要对象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制度。这一批判显示了他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中具有强烈阶级对抗性质的现实政治生活之本质的揭示、反思和改变的诉求。借此批判,马克思所要达到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建立一种能够促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只有把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当作精神武器,才能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从而实现其自身和一切人的解放;同时,哲学也只有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成为起到促进人的解放作用的真正现实的哲学。正因为马克思把哲学活动看作是一种现实的批判活动,他的哲学观与他的政治批判之间的联系也是现实的。他说:“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67页。)应当说,和马克思的其他批判目标相比,其政治批判目标是最为具体的,是对实践活动最具指导意义的理论批判。一方面,在这一批判中,作为具有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是一种最为现实的社会主体条件,它的存在第一次使历史主体的活动和历史发展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早期市场经济社会中,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是一种最为现实的客观条件,它的存在以及它所导致的尖锐阶级对抗将历史主体与历史发展之间的互动变成了现实的历史运动。因此,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成为他所有批判中最为尖锐、最为直接、最具穿透力和最具实践价值的批判;而且,人们往往也最容易将这一批判看作是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进行批判的标志,最容易从这一批判出发理解马克思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与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相比,他对这种政治制度得以建立的基础——早期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所作的经济批判更为深刻,也更具有持久的价值。直到今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等理论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但这里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否可以和市场经济的经济形态相剥离?即在理论分析的意义上,对资产阶级统治所作的政治批判是否可以与对市场经济所作的经济批判相剥离?对于意识形态化的思维模式来说,这种分析本身无疑就是用超阶级的原则取代了阶级分析的标准,因而是不可取的。可是,当与意识形态对垒的坚冰被逐渐打破之后,当多种模式的市场经济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不容质疑的现实的今天,我们将必须直面这种分析。当然,对于我们所作的这一剥离来说,还存在着另外一个显见的驳难: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批判是建立在对市场经济的经济批判之上的,因此将两者剥离开来必然会导致对马克思理论整体性的割裂。对此,我们可以找到历史的和理论的例证为自己辩护。正如在现实的历史过程定的经济结构并不绝对地导致唯一的政治后果一样,在理论上一种特定的经济分析也不绝对地导致唯一的政治理论。例如,在历史上,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既产生过英国的立体,也产生过法国的共和政体;在理论上,从自由市场的经济理论中既可以推断出洛克式的市民社会模式,也可以推断出孟德斯鸠式的市民社会模式。同样的道理,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从他对早期市场经济的经济分析中推断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结论无疑具有其合理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唯一可能的道路,也不意味着马克思对市场经济这种经济形态所作的经济批判只能得出政治革命的结论,马克思在不同的著作中所作出的不同论述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将马克思的经济批判同政治批判剥离开来,并不是想要说明马克思经济批判的超历史性,而是为了强调它作为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性。在这里,我们更是为了强调,市场经济并非只能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相结合,因此,马克思的经济批判,以及以之为基础的整个社会批判所指向的生活世界依然存在。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和他对市场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是具体的,它们分别代表了马克思政治学和经济学研究的成果,这些批判只是他对作为总体的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社会历史批判的不同侧面。只有当我们从马克思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的总体性批判中,才能真正把握住马克思理论中所透射出的历史感和哲学批判精神。

三、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