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低保审计论文

低保审计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7 15:20:04

低保审计论文

低保审计论文例1

一、引言

人们最初对审计的需求是始于其鉴证作用的。Chow,Kramer&Wallace(1988)认为,至少存在三种审计服务需求的动因,审计可以减少成本;向外部投资者传递企业未来前景的信息,如审计师会发表持续经营问题的审计意见,并把有关讨论称之为信号传递假说;为投资者提供某种形式的投资损失补偿,即保险假说。前两种动因便是审计的鉴证作用,其价值表现为鉴证价值;后一种动因便是审计的保险作用,其价值表现为保险价值。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审计鉴证需求和保险需求的动因、审计鉴证作用和保险作用以及审计的鉴证价值和保险价值。本文审计价值的定义是:投资者对审计前后企业价值评价的差值。

二、审计的鉴证需求

(一)审计需求的信号传递动因 审计需求的信号传递动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好消息的信号传递作用:审计质量的高低对股价的影响。由于有了强制审计的规定,人们不能根据有无审计来判断企业质量的高低,这样自愿审计的信息传递动因消失了。但人们可以通过审计师提供的服务质量的高低来判断企业质量的好坏,从这个意义上看,审计仍然具有信息传递作用。假如潜在投资者认为,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较高,那么,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市场,聘请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的股票就能够得到较高的市场定价(Titman&Truman,1986;Datar,Felthman&Hughes,1991)。(2)坏消息的信号传递作用:关于持续经营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的经验研究。经验研究表明审计师的持续经营意见具有相当的信息含量(Frost,1994;Chen&Church,1996;Jones,1996)。这些研究的内在结论是审计师关于企业持续经营的专家意见传递信息给资本市场,然后资本市场把这个信号反映到股票价格。然而,这些研究存在缺陷。在美国若审计师发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那么投资者在审计失败后可以从审计师那里得到损失补偿;若是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表示了意见,那么投资者将得不到或得到很少的损失补偿;这样,上述研究没有考虑股价中的保险因素的影响。O'Reilly et al.,(2000)控制了保险因素的影响,证实了审计信号传递作用的存在。

(二)审计需求成本动因 审计需求成本动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审计机制是一种降低成本的监督机制。Jensen&Meckling(1976);Simunic&Stein(1987);Watts&Zimmerman(1983)和Francis&Wilson(1988)认为,已审计财务报表降低了成本。从而产生对审计鉴证的需求。Dopuch&Simunic(1982)认为,审计是具有成本优势的、有竞争力的减轻冲突的机制。Jensen & Meckling(1976)将成本定义为以下三项的总和:委托人的监督费用(Monitoring Expenditures)、人的担保费用(Bonding Expenditures)以及剩余损失。按照Jensen&Meckling分析,企业契约的委托成本产生于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以及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的冲突。Jensen&Meckling(1976)所界定的所有者是指不占有信息优势的股东;管理者是具有剩余索取权的管理层,同时也是占有信息优势的股东。在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冲突中,所有者的监督费用是指所有者为了使自己对管理者的行为放心,而监督管理者产生的可能支出。就审计机制而言,担保费用就是管理者负担的审计费用。在成本的理论框架中,审计监督推动了所有者――管理者契约安排,从而使所有者能够获得分工(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的利益;依据Jensen&Meckling(1976)的观点,审计师在验证信息方面比所有者具有成本优势,由此引发了对审计机制的需求。所有者与债务持有者的冲突是指债权人担心自己的财富被股东侵占。因为管理者直接受雇于股东,所以管理者维护股东的利益,从而可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正是由于存在所有者――债务持有者的冲突,所以债务合约设定了很多限制条款。Palmrose(1984);Eichenseher&Shilds(1986)以及Simunic&Stein(1987)认为长期债务合同引发了对企业高质量审计的需求。(2)成本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的经验研究。关于成本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研究,Francis&Wilson(1988)和DeFond(1992)利用管理者持股比例(Managerial Ownership)、奖金计划(Bonus Plans)、股权分散度(DiffusionofOwnership)以及杠杆比率作为冲突程度的替代变量;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认为的审计质量较高。管理者持股比例越高,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利益越来越趋同。如果管理者持股比例较高,那么管理者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就较小。Simunic&Stein(1987)的研究结果与预期一样;而Eichenseher&Shilds(1986)的研究与预期相反,发现管理者持股比例越高越转向审计。理论分析认为,若奖金计划基于会计信息或者企业的股权较分散,那么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冲突较大,从而6P企业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较大。但Palmrose(1984)的经验研究结果却显示奖金计划的类型和股权分散度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在Palmrose(1984);Eichenseher&Shilds(1986)以及Simunic&Stein(1987)等文章中都假设,杠杆比率与选择有正相关关系,然而研究结果各异。Eichenseher&Shilds(1986)的研究结果支持了假设;Simunic&Stein(1987)的研究结果表明杠杆比率与选择有负相关关系;Palmrose(1984)的研究结果表明杠杆比率与选择无显著的相关关系。(3)成本与审计收费相关性的经验研究。低成长性企业拥有较高的自由现金流(FCF)意味着该企业管理者存在非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如增加在职消费,操控会计数字等,所以成本高(Jensen,1986;Shleifer&Vishny,1989;Lang et al.,1991;Christie&Zimmerman,1994);同时,审计师认为该企业固有风险高,要付出更多的审计成本,从而增加该企业的审计收费(Gul&Tsui,1998)。Gul&Tsui(1998)的研究表明在对六

大所审计的低成长性企业中,自由现金流的成本与审计收费有显著的正相关性。Gul&Tsui(2001)的后续研究认为,在低成长性的企业中,若董事持股比例较低(意味着股权分散,冲突比较强),那么自由现金流的成本与审计收费的正相关性较强。

(三)审计信息价值:审计鉴证价值 Dye(1993)认为,审计的价值是两部分组成的:一是信息因素价值,即审计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决策效率;二是责任因素价值,即在审计失败的情况下,报表使用者拥有向审计师索偿的权利。Tom Lee(1993)从社会和经济两个层面探讨了审计的鉴证作用。本文主要关注审计鉴证经济层面的作用。Tom Lee引用Wallace(1987)关于审计经济作用的论述,审计有利于提高企业理易的效率。这个定义与Dye(1993)的审计信息价值的界定大同小异。因此,审计具有信号传递和降低成本两种鉴证作用。具体地说,审计产出(即鉴证信息产品)有信号传递和降低成本的作用;笔者把审计产出的两种作用所产生的价值称之鉴证信息产品价值,简称鉴证价值。本文的鉴证价值便是Dye(1993)所言的信息因素价值;两者的不同只在于名称,实质内容是一致的,所以在本文中,两个概念可以相互替换。另外,本来信号传递意义包含信息价值的信号传递和保险价值的信号传递两种意义;但根据前面分析,除非特别说明,本文的信号传递意义仅指前者,即信息价值的信号传递。

三、审计保险需求

(一)审计保险价值的涵义 前文论述了Dye(1993)所谓的信息因素的价值,即鉴证价值。现在将重点关注Dye(1993)所说的第二类价值,也就是审计的保险价值。审计服务需求的保险动因(或审计保险价值)来源于审计能给投资者的投资损失提供某种形式的补偿(Chow,Kramer&Wallace,1988)。然而,此动因的存在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法律制度允许投资者可以从审计事务所获得一定程度的投资损失赔偿;二是审计事务所和审计师拥有足够的资本补偿投资者的投资损失(O'Reilly et al.,2000)。以前的研究文献一般把这种审计需求理论称之为保险假说(Insurance Hypothesis)(Kellogg,1984;Wallace,1987,O'Reilly et al.,2000)。由于美国满足审计保险价值存在的制度条件――投资者拥有法律上的受偿权利,如果研究者可以证明审计师赔偿能力和审计师的民事赔偿责任变化能够影响审计价值,笔者得出结论:审计保险价值是存在的。因此,对审计保险价值的研究主要是从两大方面人手的:一方面是审计师赔偿能力的变化对审计保险价值的影响,这主要有两种方法进行考察,即是观察审计事务所破产前后的客户市场价值的变化;对比不同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富的多寡说明审计保险价值的存在。另一方面检验不同的审计师的民事赔偿责任对审计保险价值的影响,主要方式是研究审计意见的不同导致对企业价值不同的评价。一般情况下,出具非标审计意见(MAO,Modified AuditOpinion)审计师的民事赔偿责任很少以至于无。

(二)审计师赔偿能力的变化对审计保险价值的影响 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比较分析:(1)会计师审计事务所破产前后比较分析。Menon&Williams(1994)和Baber,Kumar&Verghese(1995)是较早通过经验研究方法检验审计保险价值的研究者,他们都是针对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第七大会计师事务所Laventhol&Horwath(以下简称L&H)的破产来观察原L&H客户股票价格波动的情况。他们的研究都表明,由于L&H宣布破产,L&H客户的股票价格都遭受不正常的负回报。Menon&Williams(1994)认为L&H的倒闭使得审计的保险价值消失,进而直接导致其客户的股票价格下跌。然而,Baber,Kumar&Verghese(1995)认为,L&H的倒闭会使投资者怀疑审计师先前审计的质量,而这也可以解释Menon&Williams所发现的股价下跌现象。所以,Baber等人断言L&H的倒闭而导致客户股票下跌的原因不仅是由于保险价值的消失,而且有另外的可能性――审计的信息价值(或鉴证价值)也降低了。(2)不同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的财富多寡的比较分析。在某种意义上说,深口袋理论(Deep PocketsTheory)也是一种审计保险价值理论。Simunic&Stein(1996)认为,由于六大(现为四大)在审计业务中有较多财富,所以承担了更多风险,六大充当了投资者的深口袋。深口袋理论,原指审计师或审计事务所作为连带赔偿责任的承担者,投资者可以从审计师那里获得投资损失补偿。后来概念扩大为,审计师(或审计事务所)规模越大或越富有,投资者越有可能获得投资损失的赔偿。在集团诉讼高涨的时期,一些投资者及其律师往往把审计事务所当作保障投资损失赔偿的深口袋。

(三)不同的审计师民事赔偿责任对审计保险价值的影响 其主要体现于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比较分析。Johes(1996)发现,审计师对处于财务困境客户的财务报表发表不同的审计意见,会导致不同的市场发应。若是发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则客户股价上升;若审计师对客户经营的持续性表示了意见,那么客户股价下跌。在此研究中,Johes认为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是,如果审计师对客户的持续经营表示了意见,那么表明审计师以专家身份向投资者传递客户未来前景不妙的信息。所以,投资者调低了企业股票价值评价。但O'Reilly et al.(2000)认为,既然审计师已经在审计报告中提醒投资者对客户的持续经营状况进行关注,当未来客户真有什么不测,审计师就不大可能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投资者也就很难得到损失补偿。这样,审计保险价值就大为降低了,股价自然下跌了。根据O'Reiuy et al.(2000)的分析,我们很难将审计的信息价值和保险价值分离,从而单独证明保险价值的存在。但我们至少可以推断审计保险价值是很有可能存在的。

(四)对前述所用研究方法的改进:设计新的研究方法检验审计保险价值的存在性 前述的研究都不能直接支持审计保险价值的存在,因此,有些学者改进了经验研究方法,以控制审计信息价值的影响。Willenborg(1999)是通过对IPO公司的发展阶段划分控制审计信息价值(或审计质量、鉴证价值)对发行价的影响。作者把IPO公司分为发展阶段企业(DevelopmentStage Enterprise,DSE)和非发展阶段企业。根据SFAS NO.7的定义,如果一家公司只是致力于开拓新业务,并且它的主营业务还没开始,也没有实质性的收入,那么这家公司就是发展阶段企业。对于发展阶段企业,投资者不大关心它现时的财务状况和盈利情况。因为发展阶段企业此时的主营业务与未来不一致,所以不能通过现时的财务信息判断未来。这样,财务信息的审计质量(或鉴证价值)高低对投资者来说就没有多大意义。此时,投资者更关心企业发展计划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更关心在企业经营失败的情况下,能否从审计师那里获得补

偿。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阶段企业的审计价值主要是保险价值。Willenborg(1999)发现,发展阶段企业IPO的低价发行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显著相关。由此,Willenborg(1999)验证了审计保险价值的存在。另外,O'Reilly et al.(2000)改进了Johes(1996)纯粹的档案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实验研究方法排除信息价值的干扰。在实验中,他们提出了三个实验控制条件:投资者可以从审计师那里获得投资损失赔偿;行业专家认为公司是可以持续经营的;审计师发表两种审计意见,一种是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另一种是持续经营的审计意见,即认为公司不能持续经营的风险很大。在这种实验控制下,无论审计师的审计意见是什么,投资者都认为企业是持续经营的。所以审计的信息价值完全被剔除在外。然后,他们让财务分析师分别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对公司股票估价。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前者的股票评价显著地低于后者。因此,O'Reilly等人的研究直接支持了审计保险价值的存在。

低保审计论文例2

计算机审计程序包括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终结,不包括传统审计程序中的制定审计项目计划。

计算机数据审计流程包括审前调查、数据采集、数据整理和转换、建立审计中间表、总体分析、模型分析和延伸取证7个步骤(如图1所示)。本文围绕审计事项重点阐述模型分析。

二、构建审计组信息工作平台――组建局域网

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组成员交互审计信息的方式很多,但最有效、最安全的是网络交互。因此组建局域网作为审计组信息工作平台就很有必要。

(一)组建局域网步骤

1、购置交换机;2、在个人PC设置工作组,指定ip地址;3、在个人PC设置共享文件夹或安装局域网聊天工具(飞鸽);4、资源共享,以便交互相关项目资料。

(二)使用局域网优点

利用局域网传输文件,有利于审计组交互资料,实现信息共享,减少利用存储介质(U盘、移动硬盘等)感染病毒机会,同时减少存储介质损耗。

三、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审计事项

项目背景:2010年省审计厅安排组织全省2009年农村低保资金专项审计调查。在对该项目审计调查前,在某县进行试审;试审完结后制定全省行业审计方案,再在全省铺开。

项目特点:涉及大量业务数据。在审前调查准备过程和实施中,审计组共采集转换了该县2009年全年度的业务数据,涉及14个乡镇22562人。全县每个季度发放低保金1次、另有年底增发1次,2009年春节慰问金1次,民政部门审批数据1次,共计7次90余张ecxel表格144,071人次,数据量18.1M。

项目审查结果:通过AO系统的运用,发现农村民政信息费挤占农村低保专项资金11.72万元;审批和实际享受低保人数不符;全县2009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含增发1个月低保金)低保户数据中,发现有89户、276人新增农村低保户,无县民政部门审批手续,全年发放低保金61,130元等违规问题。

具体应用举例:

(一)在采集数据要素严重缺失情况下,如何开展计算机审计

举例:新增农村低保户审核――没有身份证信息

1、审计思路:正常情况下,实际新增农村低保户与民政部门审批新增农村低保户一致。基于此,以身份证为关键字,将相邻两次农村低保户数据比较,筛选新增农村低保户。再将实际新增农村低保户与民政部门审批的变动农村低保户比较,如与其中新增农村低保户一致,说明人员动态管理较为规范。否则,整理不合规数据并延伸调查,得出审计结论。

但是实际情况是:由于农村信息化落后,本项目采集数据中没有低保户身份证号,有一部分低保户没有村组信息,仅有姓名、账号、人口等要素。鉴于此,为使审计方法能有效移植到其他乡镇,审计人员特制定对应的审计模型,由ASL语言来实现(审计流程图略)。

2、所需资料:全年每次农村低保户保障金发放表(字段有序号、姓名、账号、村组、人口、金额、标准)、民政部门审批变动农村低保户(人口)表(字段有序号、姓名、账号、村组、人口)。

3、审计步骤:第一步、根据姓名,在第一、二次农村低保户数据中筛查出非同名中新增低保户数据(不能筛出同名中新增低保户数据);第二步、先根据账号和人口,筛查同名中新增低保户数据1:筛选异常新增低保户数据2(异常数据第二次保障中重复享受低保户);第三步、将上述新增低保户数据汇总,形成第一次新增低保户数据。并将其与审批新增低保户比较,如一致,说明人员动态管理规范;否则整理不合规数据,并延伸调查,得出审计结论。

4、审计结果:在AO中运行程序,ASL脚本(略),得出数据审计结果。

总结:随着审计数据分析的深入,根据现有数据,不断调整审计思路,需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完成不完整(模糊)数据审核。所谓数据挖掘技术:指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先前未知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高级数据处理过程。

(二)如何将平时进行的计算机审计结果应用于审计实例和计算机审计方法

在平时,由于采集的业务数据量大或习惯性问题,我们大都是将数据在数据库SQL server中运行,利用sql语句来审查审计事项。但在写AO实例或计算机审计方法时,所应用的sql语句不能完全迁移到AO中,有部分sql语句必须修改,重新编译、运行。

1、应用于审计实例

例子:其他费用挤占农村低保专项资金问题的审核

(1)审计思路:根据相关低保政策,农村低保户享受标准严格按审批保障标准执行。如果农村低保户数据中实际保障金额超过保障标准,就存在其他费用挤占农村低保专项资金问题。

(2)所需资料:全年每次农村低保户保障金发放表(字段有序号、姓名、账号、村组、人口、金额、标准)、民政部门审批变动农村低保户(人口)表(字段有序号、姓名、账号、村组、人口)、保障标准相关文件。

(3)审计步骤及其在SQL server和AO中sql语句对比(表1):

(4)运行结果

步骤1-3运行结果显示:有19条记录超标准发放2850元。

总结:A02008在单机模式下后台数据库是ACCESS2000,在审计分析时使用ACCESS支持的SQL语句:在SQLserver中运行的sql语句,在迁移到AO环境中,有一部分语句需要修改后,在满足ACCESS2000语言规范后才能调试成功。

2、应用于计算机审计方法

A02008中审计方法需要使用审计脚本语言(ASL)。ASL是专为审计人员书写审计方法的编程语言。审计方法是可以使用SQL语句的程序,其包含SQL语句,但不能仅有SQL语句。如在上述新增农村低保户审核的ASL脚本中,有sql语句,也有PASCAL语言。如下所示:其中斜体部分为sql语句,其它为PASCAL语言。

ASL脚本:

var

sql, a, b, c, d, e, f, g;

begin

//筛查非同名中新增低保户

sql:=’select a.* from[业务-第2次农村低保户数据] as a where a. 姓名not in (select al.姓名from[业务-第1次低保户数据]as al[业务-第2次农村低保户数据]as a 2 where al.姓名=a2.姓名)’;

//筛查同名中新增低保户

sql:=’select a.* from[业务-第1次农村低保户数据] a,(select al.姓名 from[业务-第1次农村低保户数据]as al groap by al.姓名having count(*)>1) b where a.姓名=b.姓名’;

低保审计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F23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1-0020-04

一、引言

审计作为一种提高公司会计信息可信度的监督机制,其有效性的发挥依赖于审计质量的高低。DeAngelo(l981)将审计质量定义为审计师发现客户违约行为和披露该违约行为的联合概率。其中,注册会计师发现违约行为的概率取决于其专业胜任能力的获取、保持和发挥;注册会计师披露违约行为的概率取决于其独立性。Becker(1998)、Magee和Tseng(1990)的研究认为,在审计过程中,大额的审计费用可以增强审计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但另一方面,支付给审计师大额的审计费用,将会导致审计师在经济上更加依赖于他们的客户,这种经济依赖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将有损审计师的独立性,最终导致审计质量降低。

我国学者王跃堂、赵子夜(2003)用2000―2001年上市公司1 170个观测值为样本进行研究,并没有发现事务所对客户的财务依赖性与审计意见之间有显著关系,这意味着事务所对客户的财务依赖性没有削弱其独立性并导致审计质量的降低;但唐跃军(2009)以2004―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审计收费异常增加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负相关,即管理层有望通过增加审计费用实现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

可见关于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国内外学者至今未形成定论,归其原因是未能区分审计收费对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不同影响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当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时,由于成本较低,公司往往缺乏高质量审计需求(Fan and Wong,2003;曾颖、叶康涛,2005)。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引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这一因素来研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发现: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公司成本较低,缺乏高质量审计需求,高额的审计收费更可能是出于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进而会导致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受损,审计质量降低;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公司成本较高,存在高质量审计需求,此时高额的审计收费有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进而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

根据DeAngelo的理论,审计质量是由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决定的。从专业胜任能力这一角度看,审计收费有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进而提高审计质量。专业胜任能力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注册会计师获取并保持其专业胜任能力;二是在进行具体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将其专业胜任能力运用到审计项目中即专业胜任能力的发挥。审计收费作为事务所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会保障事务所从人力、物力上获取充足的资源,为其专业胜任能力的获取和保持提供经济基础。此外,当审计收费在补偿了相关的成本费用①后,随着审计收费的增加,事务所的利润也将增加,此时受经济利益的激励,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积极性将会提高,注册会计师将更有动力在具体审计项目中发挥其专业胜任能力,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从独立性这一角度看,由于审计收费使得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存在利益关系,从而可能有损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审计独立性包括实质独立和形式独立,形式上的独立要求注册会计师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出现在公众之前,一般比较容易判断;而对于实质上的独立,其他人则往往难以做出正确判断。当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出现问题时,由于审计收费这一利益纽带的存在,被审计单位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甚至会出现合谋。此时被审计单位购买审计意见,审计收费的增加将会导致审计质量的下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并不存在绝对正负相关关系,它们之间呈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与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这两个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程度有关。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引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这一因素,继而再讨论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审计收费

当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时,大股东或者他们的代表通常是董事和管理者,这使得他们可以直接对公司决策产生影响(李源,2007)。由于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未形成实质上的分离,公司成本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公司所有者不会形成对高审计质量的需求。从另一个角度看,此时注册会计师的聘任与否实际上也是由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者决定的,这使得注册会计师极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力,从而严重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当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时,公司所有者往往是知情者,由于会计信息会产生经济后果,所有者缺乏自愿性审计需求,他们更乐于利用私人信息来获取额外收益,此时公司大股东往往会有购买审计意见的意愿,注册会计师面对外界压力(如解聘压力),也更倾向于与公司大股东合谋。此时大股东以高额的审计收费购买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受损,即使注册会计师拥有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也不会提高审计质量,从而导致审计收费越高审计质量越低。基于此,本文提出:

假设1:当被审计单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负相关。

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成本较高,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明显,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主要矛盾。此时,公司所有者需要借助审计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害,因此公司所有者对高质量审计存在需求。当公司出现财务问题时,他们会更倾向于通过高额的审计收费来保证审计质量,从而了解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此外,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审计项目的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经营者相分离,这有利于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保持。此时较高的审计收费有利于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获取、保持和发挥,进而有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但较低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意味着分散化的股权结构,这可能会导致聘任注册会计师的委托方由所有者转变成经营者。由于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目标不一致,当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时,经营者可能会在所有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以高额的审计收费购买审计意见,进而导致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损,审计质量降低。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不明确,故本文提出:

假设2:当被审计单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相关关系有待检验。

三、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由于本文的假设提出是以财务状况出现问题的公司作为分析对象,因此在选取样本时我们以2002―2009年因年报出现问题而受到中国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剔除以下数据:(1)金融类的上市公司;(2)未按期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3)数据缺失的样本。最终剩余样本67个。本文的数据来源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补充数据来自于巨潮资讯网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上市公司审计快报。

(二)回归模型的建立

基于以上分析,构建模型如下:

OPINION=?琢0+?琢1LnFee+?琢2Size+?琢3Loss+?琢4RCOA+?琢5Age+?着

OPINION表示审计意见类型,陈汉文(2007)认为,选择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使得以审计意见类型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更为合理,可以有效改善前人研究中直接将标准意见认定为低质量审计所产生的谬误。故本文以审计意见类型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时OPINION取0,为非标准意见取1。LnFee为解释变量,表示审计收费的自然对数。此外,我们借鉴La Porta(1999)的方法,依据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将样本分为分散持有(无控股股东)和控股股东控制两类(以30%的股权比例为分界点,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30%时,公司的股东制衡效果较好,因此以30%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临界点)。

本文还选取了4个控制变量,其中:

Size表示公司资产规模。莫茨、夏拉夫(1990)把经济依赖性界定为影响审计独立性的重要负面因素。公司规模越大,其游说能力就越强,这使得大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可能性较小,故我们预期Size与审计意见类型存在负相关关系。

Loss表示公司是否亏损,净利润为负时Loss取0,否则取1。当公司面临财务困境时更有动机进行利润操作,从而导致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故预期Loss与审计意见类型负相关。

RCOA为总资产现金回收率。当公司资产产生现金能力较低时将面临着资金流动困难,故更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因此预期RCOA与审计意见类型负相关。

Age表示上市年限。Chen(2001)认为一个公司上市时间越久,就可能越难以达到规定要求的盈利目标,所以更易于卷入盈余管理,从而导致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因此预期Age与审计意见类型正相关。

四、实证结果分析

从对样本的描述性统计中可以看出(见表1),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大于等于30%的上市公司中,低审计质量个数为26个,高审计质量8个;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30%的上市公司低审计质量数为20个,高审计质量数为13个。这说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总体审计质量略高。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中,低审计质量公司的审计收费从均值、最小值、最大值、中位数及审计收费大于50万的样本比重来看都高于高审计质量公司的审计收费,即此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负相关;而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中,高审计质量公司的审计收费在均值、最大值、中位数及审计收费大于50万的样本比重上都高于低审计质量公司的审计收费,仅在最小值上小于低审计质量公司的审计收费。因此可以初步判断,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呈负相关,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呈正相关。

为了进一步验证假设,接下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综合检验均在0.01水平下显著,且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小于0.5,不足以影响模型结论,故此模型的设计是有意义的,具体结论如表2、表3所示。

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大于等于30%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负相关,且在0.1水平下显著,这与假设1的预期一致。公司资产规模与审计质量负相关,这与预期结果一致但其关系并不显著;公司是否亏损、总资产现金回收率与审计质量负相关且在0.1水平下显著,与预期结果一致,说明亏损公司及现金流动困难的公司更有动机进行利润操作,进而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公司上市年限与审计意见类型负相关且在0.1水平下显著,这与预期相反,即公司随着上市年限的增长,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增加,这可能是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公司更容易与事务所形成合谋,进而使得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增加。

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30%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正相关,但不显著;公司资产规模、是否亏损以及总资产现金回收率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也如上文预期的方向一致,即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上市年限与审计质量正相关,与预期方向一致但不显著。这说明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中审计意见类型受公司资产规模、公司是否亏损、总资产现金回收率和上市年限的影响较小,表明审计质量的高低受来自于事务所外界因素的影响程度较低。

五、研究结论

通过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呈负相关;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即此时并未发现证据表明经营者通过高额审计收费购买了审计意见。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中,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公司的主要矛盾,当财务状况出现问题时,所有者更乐于通过高额的审计收费来促进注册会计师履行职责、保证审计质量,进而降低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维护自身利益。但可能由于所有者和注册会计师较于公司经营者相比处在信息劣势的地位,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内的低价竞争等行为使得审计收费不足以保证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获取、保持和发挥,所以导致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中,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这种正相关关系并不显著。本文由于是以舞弊公司为研究样本,而未将正常上市公司考虑在内,可能使得结论具有一定片面性。此外,由于研究中并未考虑诸如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使得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同时这也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分析思路。

注释:

①审计收费由产品成本、预期损失费用和正常利润构成。

参考文献:

[1]DeAngelo, 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1,(3) :183-199.

[2]R Magee and M Tseng, Audit Pricing and Independence[J]. The Accounting Review,1990,65(2): 315-336.

[3]Fan, J. and T. J. Wong, Do External Auditors Perform a Corporate Governance Role in Emerging Markets? Evidence from east Asia. Working paper,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4]La Porta, R, F. Lopez - De - Silanes, and A. Shleifer. 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Finance, 1999,54.

[5]Chen C,S Chen and X Su, Profit ability Regulation,Earnings Management,and Modified Audit Opinions: Evidence from China[J].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2001,(20):9-30.

[6]莫茨,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7]李源.股权结构、利益相关者行为与成本[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8]王健姝,陈汉文.财务报告舞弊公司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基于非财务数据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15-124.

[9]宋衍蘅,殷德全.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J].审计研究,2005,(2):72-77.

[10]陈信元,夏立军.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6,(1):44-53.

[11]曾颖,叶康涛.股权结构、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J].会计研究,2005,(10):63-70.

[12]唐跃军,李维安,谢仍明.大股东制衡、信息不对称与外部审计约束――来自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6,(5):33-39.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t Fee and Audit Quality

Shen Fuping1, Ding Han2

(1. Headmaster Office,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低保审计论文例4

关键词:审计质量 权益资本成本 证券市场

引言

独立审计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外部监督机制,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更多体现为信息功能。由于审计的重要性,国内外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已有丰富的研究。权益资本成本是公司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从本质上说,权益资本成本是公司融资的机会成本,是公司融资进行风险项目投资必须要达到的最低利润率。权益资本由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筹得,因此从投资者角度来说,权益资本成本是在一定的公司风险状况下,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是公司财务的重要研究课题。传统文献关注宏观经济状况、公司基本财务特征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近年来,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也受到关注。但是国内对审计质量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却研究较少。

文献回顾

从国内外文献来看,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研究

理论研究方面,DeAngelo(1981)提出了“声誉理论”,认为审计规模会影响审计人员的动机,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事务所能提供更高水平的审计质量。Dye(1993)提出了“深口袋理论”,认为大事务所往往更有动力去发表准确的审计意见,因为其诉讼成本较高。实证检验方面,Clive S.Lennox证实了“声誉理论”和“深口袋理论”的合理性。DeFond et al.(1999)以1993-1996年中国市场为研究对象,结果都显示事务所的规模显著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国内学者对审计质量与事务所规模关系问题也有大量研究。王振林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上,审计费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差异。李树华的研究发现,大规模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显著高于小规模事务所,从而得出大规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显著高于小规模事务所的结论。另外,王跃堂、赵子夜、蔡春等学者都得出结论,表明事务所规模越大,独立性越强。

(二)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的研究

事务所行业专长是指审计师拥有的对某一行业的专有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师的专业技能。由于事务所的独立性和专业技能基本决定了审计质量,所以事务所行业专长自然就成为了影响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Owhoso et al.(2002)研究表明,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更好地发现会计错报和违规,行业专长与审计服务的可信度成正相关。Krishnan et al.(2003)以“六大”的客户为研究对象,发现相比其他客户,拥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的客户具有更高的盈余质量。国内关于审计师行业专长方面的研究成果还非常少。叶丰滢在其博士论文中(2007)考察了事务所行业专长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具备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给客户带来更高的附加价值,并能潜在地提高审计师的审计质量。

(三)审计意见与审计质量的研究

Dnopueh,Holthausen和Leftwieh(1986)的研究显示,市场对媒体披露的非标准意见表现出强烈的负反应。李增泉(1999)考察上市公司1993年至1997年的审计意见,发现收到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与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在年报公布前后有不同的市场表现,进而得出结论:审计意见会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单鑫(1999)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对保留审计意见的披露有显著的负反应。

(四)审计轮换与审计质量的研究

Ann Vanstraelen (2000)研究发现,会计事务所在审计任期的前两年,更倾向于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但是随着审计任期的增加,事务所更倾向于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可见其出具“非标”意见的意愿有所降低。Dopueh 等 (2001) 发现,强制轮换降低了会计事务所愿意出具客户所偏好的审计报告的可能性, 因此提高了审计独立性,而审计质量也随之提高。国内方面,曹伟 (2003) 分析了事务所轮换对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审计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得出有必要实行事务所轮换的结论。李兆华 (2005) 运用博弈理论得出结论:事务所定期轮换是解决审计合谋的最佳途径。另外还有其他对影响审计质量因素的研究,如施丹(2011)研究审计师性别组成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研究假设

由于投资者自身专业知识的有限,并且鉴定信息成本较高,投资者往往无法对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质量做出判断。会计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可信度的鉴定结果,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可见,高质量审计可能通过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增加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可信度,最终对权益资本成本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影响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审计事务所的规模和客户的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假设2:审计事务所的行业专业性和客户的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假设3:审计事务所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发表与客户的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4:审计轮换和客户的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从大所换到小所,会增加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相反,从小所换到大所,会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

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与界定

1.因变量界定。目前,权益资本成本的估计有很多方法。以往的研究在计算权益资本成本时,一般以当年每股股利或当年每股收益除以股票市价作为权益资本成本。他们的不足是没有考虑企业股利和收益在未来年度的变化。为了克服上述缺陷,Gebhardt 和Lee以及Swaminathan引入了剩余收益折现模型来计算权益资本成本。汪炜、蒋高峰认为GLS方法更能说明中国特殊的市场结果。本文也采用该模型来计算我国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为了增强结论的说服力Ohlson& Juettner-Nauroth(OJ,2005)提出方法作稳健性检验。

2.自变量界定。本文选取了四类变量来对审计质量进行衡量:

第一,会计事务所行业专长。本文对事务所行业专长的研究是基于全样本中“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样本,即本文假设,只有“四大”才具备行业专长。本文基于2002-2006年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数据,采用某事务所在特定行业的市场份额法(IMSik)(Zeff,Fossum ,1967)来测算:

其中FEE为某一客户的审计费用,分子代表i事务所在k行业的Jik家客户的审计费用总和,分母代表k行业中Ik家事务所的全部Jik家客户的审计费用总和。在参考以往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定义:若IMSik大于10%,则说明某事务所在该行业具有审计专长。

第二,会计事务所规模。对这个审计质量特征的研究,同样是通过设置虚拟变量来检验事务所规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本文首先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公布的“会计师事务所百强排名信息”,以“综合排名”作为参考指标排序,将事务所规模划分为两大类:十大、其他事务所。如果选择十大所时,BIGX=1,否则,BIGX=0。

第三,审计意见。表示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简写为 OP),是一个虚拟变量。本文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称为标准审计意见,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及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统称为非标准审计意见。如果上市公司收到的是“标准审计意见”,则设OP=1;反之,如果收到的是“非标准审计意见”,则设OP= 0。

第四,审计轮换。为考察审计轮换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本文设置了两个虚拟变量,Switch-NBtoB和Switch-BtoNB, 分别对审计轮换中的小所换大所、大所换小所这两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前一种情况的研究中,当上市公司将事务所由小所换为大所时,取1,否则为0。在后一种情况的研究中,当上市公司将事务所由大所换为小所时,取1,否则取0。

3.控制变量选取。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审计质量特征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中要控制其它因素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以使我们能较准确地测量审计质量特征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根据国内外已有文献的观点,本文概括了如下控制变量:

第一,β系数,本文采用的β系数为CSMAR数据库中提供的β系数值。

第二,资产负债比(LEV),本文将杠杆率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就是用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来表示。

第三,公司规模,本文预计公司规模与股权融资成本负相关,采用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代表公司规模。

第四,账市比(BTM),账面市值比与股权融资成本相关,但相关关系不确定。

第五,资产周转率(AssetTurn),本文将资产周转率作为控制变量,并预计资产周转率与股权融资成本负相关。

(二)回归模型与变量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审计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关系。本文使用下面的回归模型来检验假设:

(1)

其中,公式中的变量定义在前面已论述,变量代码说明如表1所示。

(三)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由于算权益资本成本时要用到滞后3年的数据,所以本文的样本来自上海、深圳2002-2006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了消除IPO 的影响,选择在2001年12 月31 日以前上市的公司,并且剔除了金融类、ST、PT 类公司。在利用行业平均ROE 估计公司未来的回归终点时,剔除了ROE 畸高( 如100%以上) 的数据和显著为负( 小于-50%) 的数据。对所有计算出来的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本文剔除了最高和最低各1.5% 的样本,保留其余的公司样本进入加权资本成本计算并进行回归分析。

本文的资本市场数据和相关的财务数据来自CCER、CSMAR数据库以及手工整理取得,并采用EXCEL和SPSS 等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和统计分析,权益资本成本计算借助 MATLAB 软件。

从表2可以看出,对资本成本模型进行的相关分析中,权益资本成本(CoEC)和所有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相关,并且相关系数符号与预期符号一致。在解释变量中,审计意见(OP)与CoEC显著负相关,说明“清洁”意见(即标准审计意见)能够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事务所审计行业专长(SPEC)和CoEC负相关,即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比无行业专长的事务所更容易降低客户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CoEC与BIGX正相关,说明选择大型事务所能够给上市公司带来较低的资本成本。

在控制变量中,CoEC与贝塔系数(BETA)、账市比(BVTMV)、财务杠杆( LEV)显著正相关,这与预期相符。贝塔系数(BETA)与CoEC正相关,表明市场系统风险越高,投资者的要求回报率越高,这符合经济学规律。财务杠杆(LEV)与CoEC正相关,说明资产负债率高即长期偿债风险大的公司容易获得权益资本成本。客户公司规模(LNSIZE)与CoEC负相关,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公司比小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更低。资产周转率(AssetTurn)与CoEC也在1%水平下呈负相关关系,说明较高的资产周转率代表较高的经营效率,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从而减少了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

本文执行了如下稳健性检验:改变权益资本成本的测算方法。采用Ohlson& Juettner-Nauroth(OJ,2005)提出方法重新计算样本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进行了上述更改后,本文对原模型进行了重新回归。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各个主要解释变量的估计值的大小、符号以及显著性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表明本文中模型(1)的回归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如表3所示。

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02-2006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审计质量特征是否会影响权益资本成本。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在控制贝塔系数、账面市值比、公司规模、杠杆率、资产周转率等因素的条件下,高审计质量会对客户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产生积极影响。具体可分为如下几个结论:第一,事务所规模与权益资本成本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第二,“四大”事务所的行业专长能带来更低的权益资本成本。第三,“清洁审计意见”(即标准审计意见)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第四,审计轮换会影响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其中,将审计事务所由小所换成大所,对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有积极影响;反之,则会造成消极影响。高审计质量使得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降低,说明低审计质量有其经济后果 ,也说明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区别对待审计质量不同的上市公司。而目前国内的学者对审计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有必要鼓励进一步加强审计质量与股权融资的联系,并探讨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

(二)政策建议

第一,鼓励进一步加强审计质量与股权融资的联系,并探讨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高审计质量使得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降低,说明低审计质量有其经济后果,也说明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区别对待审计质量不同的上市公司。而目前国内学者对审计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有必要鼓励进一步加强审计质量与股权融资的联系,并探讨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

第二,加强公司治理,尤其是加强公司内部监管机制和信息机制的建设。高审计质量之所以能降低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审计质量提高了公司信息披露的可信性,即提高了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从而降低了投资者的要求回报率。因此,有必要由公正独立的机构开发和建立一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水平传递给投资者,从而使信息披露质量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变得更为明显。

第三,继续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合理的规模化发展战略。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审计市场行业集中度日趋提高。各类会计事务所的规模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鉴于事务所规模和对降低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有积极影响,应继续鼓励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强强合作来扶持已有信誉和品牌的大事务所,以满足上市公司的需求。

参考文献:

1.Anwer S. Ahmed,S.Rasmussen,Senyo Tse. Evidence on Audit Quality Differences across Big Audits:The Effect of Using an Industry Specialist on Cost of Equity[R].Texas A&M University, 2007

2.Anwer S.Ahmed,S.Rasmussen,Senyo Tse.Audit Quality,Alternative Monitoring Mechanisms, and Cost of Capital:An Empirical Analysis[R].Texas A&M University,2008

3.蔡春,杨麟,陈晓媛,陈任汉.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沪深股市2003年A股年报资料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5(1)

4.李春涛,宋敏,黄曼丽.审计意见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6(12)

低保审计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16日

一、低碳经济审计的含义

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一概念最早见诸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并很快在联合国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即巴厘路线图中得到进一步肯定。

而低碳经济审计主要是指由相关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政策、法律和有关规章、制度、标准,遵循审计准则,对被审计单位的低碳生产经营、财务信息、资源利用、职责履行等的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鉴证的特殊管理。意在提高被审计单位的低碳生产责任意识、管理水平和绩效,提出审计建议。

二、我国低碳经济审计存在的问题

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承担国际责任、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战略举措。虽然目前各国际组织还没有给我国强制性减排任务,但是由于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压力,且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我国无疑是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但是,我国在低碳会计、审计方面无论是理论还是实务都存在许多问题。

(一)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执法不严。完善低碳经济审计法律制度,是实施低碳审计的根本保证。尽管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审计及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排污费征收管理条例》等,但却没有颁布专门针对低碳经济审计的法律,甚至于低碳经济审计还仅限于专家学者的文章当中,更谈不上形成具有操作性低碳经济审计准则以满足相关审计实务工作的各项需求。

低碳经济审计不仅涉及资金还包括很多的低碳技术和产品数据,如果被审计单位对低碳审计的法律依据提出质疑,认为审计机关没有权限获取相关数据,就会导致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不完整,审计取证难以进行,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低碳审计的顺利进行,也就难以保证国家相关低碳政策的实施及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审计专业人才匮乏,理论研究欠缺。低碳审计作为一个全新的审计概念和审计门类,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深谙会计、审计理论,又要熟悉政策、技术、管理等内容。有学者还提出应设置专门的碳账户对温室气体排放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进行处理,而现有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有限,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审计技术和方法,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相关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也相对滞后,成为广泛实行低碳审计的障碍;相比较之下,美国环境审计部门主要由会计、项目评估师、科技专家、公共政策专家等人员组成。在缺少低碳审计培训的情况下,低碳审计是难以取得很大的成绩的,这也是制约我国低碳审计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碳交易市场尚不成熟,相应的会计准则尚未出台,公众缺乏认知。碳交易市场存在的基础是国家制定排放限制额,而后给各个商业领域一定的排放配额,排放许可权的持有者可以对许可权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目前有关国家排放权分配计划的原则、排放交易权分配程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知。

2008年8月5日,我国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市场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这两家交易所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环境交易市场的初步形成。但是我国的碳交易制度并不成熟,极易造成相关部门新的权力寻租问题。对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也未达成一致意见,相关审计标准更难以确定。要实现碳交易的良好运作,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尽早统一会计、审计准则,才能促进低碳经济的良好发展。

三、国外在低碳经济审计方面的经验

(一)英国低碳经济审计发展及特点。英国低碳审计的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1年英国地方政府管理委员会(LCMB)提出了环境审计原则和具体指南,这标志着环境审计在英国的诞生。2003年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第一次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其发展模式做了详细的解释。2009年12月7日,英国环境审计委员会了2008~2009年工作情况的报告,这是英国环境审计委员会首次针对低碳相关问题进行的全面审计报告,代表着当今社会最先进的低碳审计发展方向,是我国低碳经济审计发展需要参考的重要文件之一。

英国的低碳审计主体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家审计署;二是地方审计委员会。其中,国家审计署只限于对中央管辖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审计,地方审计委员会一般不受国家审计署的领导,而是独立负责包括低碳审计工作在内的地方政府的审计工作。英国是地方分权的联邦制国家。

英国低碳审计的内容总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5个部分:调研政策提案、新政策或现行政策的不足、检验开支方案和结果、检验公共服务协议的目标及所采用的统计方法、检验法规及重要政策提案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二)美国低碳经济审计发展及特点。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国家审计署(GAO)就开展了环境审计项目,如1969年就对水污染控制项目进行了审计。近年来,美国审计署了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多个审计报告,为国会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这意味着美国正渐渐将低碳审计纳入正式审计轨道。

美国低碳审计的主体集中于美国审计总署和美国环境保护总局(EPA)。美国审计总署在美国低碳审计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美国环境保护总局是联邦一级的权力机构,它鼓励美国各州各企业使用低碳审计作为一项公司管理制度,进行自觉自愿的低碳审计。

美国低碳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评估美国能源与政策对保证能源来源、满足市场需求的影响;评估联邦土地开发经营项目的成本和效益;评估对垃圾和核废料管理及处理情况;评估面对全球化和国家化环境问题,美国采取国际协调策略。

四、加强低碳经济审计的建议

(一)国家审计的作用

1、对低碳经济审计法律制度的制定进行监督,严格执法。完善的审计制度、法律法规是实施低碳经济审计的根本保证,是保证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低碳审计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依据。因此,国家审计署应适当修改《审计法》,以明确低碳审计的法律地位,确定低碳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中国证监会也应相应修改《证券法》,增加上市公司的低碳审计内容。

完善的法律制度还需要严格的执法来保证实施。审计机关在法律制度的执行中需要发挥的作用是审查执行法律政策的手段是否合理、可行,法律制度的执行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是否有助于低碳审计及低碳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低碳政策的贯彻实施,使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2、加强对低碳经济资金的审计。对低碳经济专项资金的审计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预算草案编制的审计。对预算草案编制的审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审核企业在申报中央财政低碳专项资金时,有无弄虚作假,联合地方当局骗取中央财政资金的情况;二是审查财政部门及相关单位有没有围绕低碳经济的要求,将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技术的引进和开发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来编制预算草案,低碳经济资金的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有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2)对专项资金拨付的审计。完成了对预算草案的审计,就要对预算的执行进行审计,其中十分重要的是审查监督相关部门有没有将低碳经济专项资金及时足额拨付,有没有违规截留资金现象。

(3)对专项资金使用的审计。对低碳经济专项资金的审计主要是审查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有无非法挪用、挤占等情况,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财务漏洞以及铺张浪费等违背低碳经济的现象。另外,还要审查资金使用部门是否按照预算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则使用资金,如是否选用了节能环保的技术设备,是否使用了新能源,有无违规购置大排量运输工具等等。

3、加强低碳审计的理论研究,加快制定低碳经济审计标准。审计标准是用于衡量、判断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事项的评价标准。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低碳经济审计标准,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很难做出合理、科学的判断,从而导致低碳经济审计依据不足,审计证据缺乏客观性,容易产生审计风险。为了降低或避免这类审计风险,制定专门的、具有操作性的低碳经济审计标准是关键一环。

要制定统一的低碳审计标准有较大的难度,因为不同行业的排放标准不同,即使是同一行业同一产品中的碳排放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笔者认为要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低碳审计标准。并且在制定低碳审计标准时要参考国外的相关指标,以避免影响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为此,可考虑由国家审计署、发改委、环保部、财政部、及企业界等联合成立专门低碳经济委员会,共同研究低碳经济审计一般准则和具体准则,共同商讨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审计模式。

(二)社会审计的作用

1、为企业提供发展低碳经济的咨询服务。首先,协助企业熟悉国家有关低碳经济政策法律以及国际上的低碳趋势,以提升企业的低碳意识,使企业更快地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其次,若企业有清洁能源项目,则可为其提供方案咨询服务和法律、技术、财务等的调查服务,并协助企业完成清洁能源项目申报、审核、注册、核查、监控等流程;最后,若企业有减排责任,则可为其提供系统性的节能方案,帮助企业在完成任务指标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2、对企业低碳经济专项资金的使用及相关信息的披露发表审计意见。企业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往往会隐瞒企业低碳资金的使用、能耗、碳排放等情况,从而导致企业与政府及公众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会影响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对企业现状和低碳政策执行情况的判断。这时,社会审计就能通过合法的低碳审计,审查、鉴证、评价企业低碳资金的使用情况,看是否存在恶意套取政府在低碳经济方面的资金以及资金是否用于预定项目上。同时,对企业披露的相关碳排放信息的客观性、充分性及合规性发表审计意见。

通过对资金使用情况及信息披露的审计并出具有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一方面可以使企业了解自身在碳排放方面与其他企业的差距和改进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政府部门了解低碳政策的执行情况及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便于统计部门对企业节能、降耗、减排等指标的测算。

主要参考文献:

低保审计论文例6

关键词:审计动因;受托责任;理论

一、引言

审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出现的。从国内外审计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审计根据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并相应地形成三类审计组织机构,共同构成了审计监督体系。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审计动因是指审计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和原因。研究审计动因对未来审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现代审计主要的动因理论包括:1、受托责任理论,2、信息理论,3、理论,4、保险理论,5、冲突理论等。

二、基于现代审计动因的若干理论

2.1、受托责任理论

受托责任是一种普遍的经济关系,也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关系。委托人将资产的经营管理权授予受托人,受托人接受委托后承担起所托付的责任,我们把这种责任称为受托责任。委托人可以是投资人、债权人、股东,也可以是政府和管理当局;受托人可以是公司的董事会、总经理、部门经理。站在受托人的角度看,要想得到委托人的托付,就必须创造出令人满意的投资报酬;受托责任理论认为,受托责任是资源占有人对经济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使用的保证机制。当受托责任关系确立后,委托者需要对受托者的经营状况实行监督。由于委托人受到时间、专业能力及成本等条件的限制,不能亲自监督受托人的经济行为,这就需要具有相对独立身份的第三者对受托人进行检查,这就是审计。由于审计人员独立于受托责任双方,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于是审计成为受托责任关系能够实现的必要手段,可以说,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

2.2、信息理论

信息理论认为,非对称性的信息是民间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审计可以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经过审计的财务信息可以降低潜在信息的非对称性,从而降低产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利用信息理论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成本,信息关注者应对管理当局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查实,如果每个人都去查账,则获取可靠的信息成本显然高了。所以,通过聘请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当局提供的信息进行审计,可以大大降低这一成本;也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发生。注册会计师的职责是运用专业技术,对管理当局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审查和判断,进而做出合理保证,并向公司股东及利害关系人报告。从这个角度来说,审计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发生,使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的决策,从而提高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

2.3、理论

是指人在权限内,以被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制度。由于企业中的股东、债权人、经理人员等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并非完全一致,所以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然会牺牲他人的利益,这种利益冲突关系反映在公司股利分配决策过程中表现为不同形式的成本。以下是问题中几种常见的冲突:

2.3.1、经理人员与股东之间的冲突

当企业拥有较多的自由现金流时,企业经理人员可能把资金投资于回报相对较低的项目,或者为了个人私利而追求额外补贴等,这可能使得经理人员和股东的经营理念产生了冲突。

2.3.2、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冲突

企业股东在进行投资与融资决策时,可能会为了使自身的权益增加而选择加大债权人风险的政策,比如,公司通过发行债务来支付股利或者为发放股利而拒绝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存在冲突时,债权人为保护自身利益,希望企业采取低股利支付率,通过多留存收益少分配的股利政策以保证有较为充裕的现金留在企业,以防资金链断裂。

2.3.3、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冲突

现代企业股权结构的一个较明显的特征是所有权与控制权集中在少数大股东手中,公司的管理层通常由大股东直接出任或委派,管理层与大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但所有权集中使得控股股东有可能通过各种手段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变产生了冲突。

2.4、保险理论

保险理论认为,审计是降低风险的活动,审计费用被认为是财务信息使用者为防止管理层舞弊而支付的保险费用;同时审计被认为是风险转移的一种机制,所有者之所以愿意支付额外的审计费用,是因为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所产生的损失做出了赔偿的承诺。在审计动因的保险观念下,审计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这为政府、审计人员及管理层划分权责提供了理论依据。

2.5、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认为,之所以审计能够存在,是因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利害冲突,管理层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使得财务报表存在着虚假报告,这是导致公众需要审计的最基本原因。为使财务报表为预期使用者所信赖,必须要求有独立于利害关系的审计人员对财务信息予以佐证。冲突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审计独立性的问题,但也有其不足,即不能充分地解释审计为何产生。

低保审计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10-0058-06

一、引言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债务融资逐渐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一种主要融资方式。针对企业的资本成本来讲,债务融资不仅是一种资本来源,其自身更是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债务融资成本不仅意味着企业负债所承担的代价,还意味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债务融资的难易程度。国内学者将焦点主要集中于债务融资的比例和规模、期限结构方面的研究,但对于债务融资的维度方面缺乏关注,所以对于债务融资进行更深入的考察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金融生态环境提出伊始便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降低金融运行风险、改善金融交易环境、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但迄今为止,我国对于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并不多。基于我国现有的资源及背景,本文试图从金融生态环境和外部审计这两方面治理因素入手,实证检验其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程度。

随着国内外财务舞弊案件的逐年增多,如何更好的发挥外部审计的作用已经被推至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风口浪尖。(Pittman,Fortin,2004;Anderson等,2004)[1][2]研究表明,基于审计质量的研究视角,审计对于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具有关键的作用,选择高质量和高声誉的审计师有利于上市公司获得较低的债务资本成本。并且,审计意见作为外部审计出具的最终证据,也将影响企业利益相关者做出财务决策,包括银行作为债权人做出贷款决策,然而关于债务资本成本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关系的研究却不多见。

本文主要研究金融生态环境、外部审计监督在债务资本成本中所起的作用。构建了金融生态环境与债务资本成本关系的基本理论模型,从宏观层面揭示了金融生态环境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不仅丰富了我国债务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而且也扩展了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范畴。探讨了金融生态环境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结论不仅对企业的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还提供了外部审计监督影响债务资本成本的经验证据。

本文第二部分为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包括样本选取、研究模型与变量设计;第四部分为本文的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最后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概括。

二、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一)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

近年来,国外关于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特征与治理结构两个方面。Bhojraj和Sengupta(2003),Minnis(2011)[3][4]指出,现有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从盈利能力、公司规模、企业成长性、市场风险、利息保障倍数等特征如何影响债务资本成本方面展开。一般而言,盈利能力越强、公司规模越大、企业成长性越高、市场风险越低、利息保障倍数越高的企业可以获得越低的债务资本成本。Bhojraj和Sengupta(2003)[5]研究结果显示,董事会独立性较强及机构持股比例较高有利于企业获得更低的债务资本成本。Pittman和Fortin(2004)[1]研究表明,相比较之下,聘请“六大”担任审计师的企业承担具有较低的债务资本成本。Anderson等(2004)[2]对500家上市的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越大、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越强、董事会独立性越强,则公司可获取的债务资本所承担的成本越低。Qian和Strahan(2007)[6]研究结论表明,金融市场的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与企业获取贷款的利率显著正相关。Qi等(2010)[7]实证表明,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与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呈现正相关。本文基于金融生态环境和外部审计两个维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考察,为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二)外部审计与债务融资

在理论上看,目前国内外关于实证研究检验外部审计与债务融资关系的成果不少,已有的研究主要围绕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对债务融资的有用性展开,大部分文献从审计意见的视角对债务融资展开研究,忽视了外部审计是否由“四大”审计以及审计意见类型等多角度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从现有的文献来看,Estes& Reimer(1977)[8]通过问卷调查法得出,根据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意见可以有助于贷款主管做出决策。Beatty(1989)[9]等对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定价行为进行研究,发现聘请高质量高声誉大规模审计师事务所的公司,其IPO折价相对较低。Antonio(2003)[10]对银行业做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需要考察贷款公司各种信息以决定贷款公司贷款期限结构、贷款限制额度、贷款利率以及有关贷款担保事项等,审计意见类型是银行的重要考量因素。Pittman & Fortin(2004)[1]对于刚上市不久的公司进行研究,其中聘请“六大”会计师事务的企业负担较低的债务资本成本,而随着公司上市年龄的增长,其信息披露逐渐完善,与银行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也逐渐降低。因而“六大”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程度也逐渐降低。Kim(2006)[11]对审计质量(包括审计师规模和审计任期两个维度)与债务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审计质量对贷款利率差异的影响是显著的,即当贷款公司发生审计师变更时,银行会要求更高的贷款利率,而且如果贷款公司以前由“四大”事务所审计,当变更为非“四大”事务所审计时,银行会更加强烈地要求更高的贷款利率;另外,事务所审计师规模也与贷款公司债务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

在国内,代表性研究包括江伟、雷光勇(2008)[12]运用事务所资产规模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聘请事务所资产规模与上市公司债务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但是,在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越高时,这种负相关的效果越弱。王少飞、孙挣和张旭(2009)[13]采用现金—现金流量敏感性为融资约束的变量,通过数据实证研究外部审计对于贷款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发现审计意见的质量(即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会影响审计意见的融资契约,而审计意见对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有更显著地效果。李源(2006)[14]以利息支出率作为上市公司债务资本成本的衡量标准,研究表明,获得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将会承担更高的银行贷款利率。

综上国内外研究文献可以得出:(1)外部审计(尤其是审计意见类型和审计师选择两个维度)对上市公司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2)外部审计的作用在于为企业财务报告内含信息的可靠性、公允性和合法性提供保证,而这种保证是通过市场的反映影响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的。

(三)金融生态环境、外部审计与债务融资

外部审计对于信贷资源的配置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进而影响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胡奕明和唐松莲(2007)[16]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银行在为上市公司提供贷款,确认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同时更多考虑上市公司所获取的审计意见,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公司更容易获得较低的银行贷款利率,即较低的债务资本成本。Karjalainen(2011)[17]实证研究表明,企业聘请“四大”事务所审计,并在审计过程中由两个以上的审计师审核,最后被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这时企业再通过债务融资更加容易,并且债务资本成本也相对较低。朱凯、陈信元(2009)[15]运用1998—2005年的数据研究了不同金融生态环境下审计意见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发达的金融生态环境下,公司整体融资约束较低,但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其投资者会自然而然认为企业粉饰财务报告以掩盖更多不利的财务信息以扰乱投资者决策方向,因此,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投资收益率,这必然导致公司面临着更大的融资约束,增加公司债务资本成本。在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由于政府的不断干预,即便国有企业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对国有企业具有较浓厚的“父爱主义”情节,因此国有企业仍然能够获得银行较低利率的贷款。市场的不完善与不成熟会致使金融信贷部门未能充分地认识外部审计这一评价指标对贷款企业风险的揭示功能。但是,在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较高时,政府的干预会逐渐减少,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较成熟,投资者会更加依赖外部审计出具的审计意见进行投资决策,同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流向受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会逐渐加强(李扬和张涛,2009)[18]。外部审计所包含的信息量,尤其是非“四大”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所揭露的企业风险将在债务资本成本的定价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前述文献的综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三个假设:

假设1: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聘请“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承担了更低的债务资本成本。

假设2: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承担了更高的债务资本成本。

假设3:在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下,外部审计的选择有利于降低债务资本成本。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沈洪涛(2007)[19]的研究结果表明,沪市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披露状况一般优于深市。所以,本文选取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根据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所列的行业门类,对每个行业内的上市公司都选取了一些样本进行分析。

本文选取2008—2011年的全体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为了保证文章研究的准确性和谨慎性,对所选取的数据进行了如下筛选:第一,鉴于金融、保险行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公司治理、行业特点等方面与其他行业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剔除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第二,为了避免研究异常值的出现,从原始样本中剔除了财务状况异常的ST、*ST、PT及数据不全的企业。第三,剔除债务资本成本无法计算及相关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第四,为了避免极端值的影响,剔除债务融资成本指标的5%以下和95%以上的分位数极端值。最后得到694家上市公司共四年有效研究样本2776个。样本公司年报资料来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的上市公司披露财务报告的网站(http://.cn),相关的变量来源于瑞思金融研究数据库和国泰安(CSMAR)数据库,并逐一与公司年报进行核对。

(二)变量定义

1. 债务资本成本。本文借鉴Pittman和Fortin(2004)[1]、李广子和刘力(2009)[20]以及Minnis(2011)[4]的研究结论,采用净财务费用占比来衡量公司债务资本成本,即净财务费用与公司总负债之比。由于企业通过债务融资不但要支付利息费用,还有可能存在手续费等其他成本支出,因此本文中提及与债务融资相关的总成本由利息支出加上手续费支出和其他财务费用构成。

2. 金融生态环境。本文借鉴中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地区金融生态坏境评价”课题组中的数据,以中国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作为衡量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变量,刘煜辉(2007)[21]、李扬和张涛(2009)[18]。

3. 外部审计。针对外部审计这一变量,本文采用是否由“四大”审计和最终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来衡量。当上市公司年报是由“四大”审计时取1,否则为0;当上市公司年报被事务所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时取1,否则为0。

4. 控制变量。借鉴其他相关研究文献,本文主要选取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公司成长性、市场风险、利息保障倍数等作为控制变量,并考虑行业和年度因素的影响。

(三)模型构建

为了检验上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构建了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中各个研究变量的具体定义见表1。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对选取的694家沪市上市公司四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处理分析后,得到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信息如表2所示。

表3和表4是对样本进行的均值差异检验,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和Whitney U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四大”事务所进行审计的上市公司,其债务融资成本显著低于非“四大”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其债务融资成本显著较高。因此,研究假设1和假设2得到了初步的验证。

(二)相关性分析

表5是对各个研究变量进行的相关性分析检验,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5(除了企业成长性),因此,不存在变量之间的自相关,不会对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inaE与COD和Opinion与COD在10%的水平上负相关,TOP4与COD在5%的水平上负相关,也就是说,金融生态环境越好、选择国内排名前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其债务资本成本越低。所涉及到的各控制变量均与COD存在相关性,说明在检验金融生态环境、外部审计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过程中,有必要对这些变量加以控制。

(三)多元线性回归

以2008—2011年沪市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上市公司为测试样本,以金融生态环境恶劣的公司为控制样本,来检验债务资本成本是否受到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多元回归结果见表6。通过对全样本与子样本的回归结果分析,可以看出F值高度显著相关,但Adj.R2为0.164和0.185,说明可能有其他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变量没有被引入。VIF值最大为2.101且Durbin-Watson值基本都在2左右,表明模型中的自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样本符合多元线性回归的要求。回归结果中,解释变量FinaE在全样本中的系数为-0.008,在子样本中的系数为-0.015,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与子样本相比,通过对全样本的回归结果表明,TOP4在全样本中的系数为-0.029,在子样本中为-0.012,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Opinion在全样本中的系数为-0.005,在子样本中的系数为-0.015,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在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外部审计的选择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即投资者既关心金融生态环境,又关心财务报表审计是由谁出具的和出具了怎样的意见。外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质量提供了保证,有利于提高公司价值、降低企业风险,上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得到验证。

(四)稳健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本文采用城市生态指数来衡量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水平、用国内前10大会计师事务所代替前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估计审计师选择,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样本进行回归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变量之间略有差别,但相关解释变量均通过了检验,并且回归结果与预期一致,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以2008—201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验证金融生态环境、外部审计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首先,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降低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其次,对于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企业,其聘请“四大”事务所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审核,向市场传递了较好的信息,有助于投资者从正面理解企业业绩及风险,从而降低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这表明金融生态环境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还存在审计师选择的因素;最后,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具有更低的债务资本成本,这表明审计意见揭示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并加强了债务资本成本的定价作用。进而,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具有增强审计意见风险的揭示功能。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良好的生态金融环境和外部审计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些研究在金融生态环境和外部审计方面不仅丰富了其研究成果,还对监管机构、企业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等提供了科学的参考意见,有利于上市公司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加强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理论积淀与降低债务资本成本方面的动机。本文为金融生态理论、外部审计的公司治理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证据,也丰富了债务资本成本领域的相关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方面的经验证据。

参考文献:

[1]Pittman,J.and S.Fortin.Auditor Choice and the Cost of Debt Capital for Newly Public Firm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4,37(1):113-136.

[2]Anderson.R.C,S.A.Mansi and D.M.Reeb.Board Characteristics Accounting Report Integrity and the Cost of Debt[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4,37(3):315-342.

[3]Bhojraj.S.and P.Sengupta.Effec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Bond Ratings and Yields: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the Outside Directors[J].Journal of Business,2003,76(3):455-475.

[4]Minnis,M.The Value of Financial Statement Verification in Debt Financing:Evidence from Private U.S.Firm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1,49(2):457-506.

[5] Bhojraj,S.and P.Sengupta.Effec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Bond Ratings and Yields: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the Outside Directors[J].Journal of Business,2003,76(3):55-475.

[6]Qian,J.and P.Strahan. How Laws and Institutions Shape Financial Contracts:The Case of Bank Loans[J].Journal of Finance,2007,62(6):2803-2834.

[7]Qi,Y.,L.Roth and J.K.Wald.Political Rights and the Cost of Debt[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0,95(2):202-226.

[8]Estes,R.,M,Reimer.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Differential Effect of Standard and Qualified Auditors Opinions on Investors' Price Decision[J].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1977,(Spring).

[9]Beatty R.Auditor Reputation and the 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J].Accounting Review,1989,(64).

[10]Antonio Durendez Gomez-Guillamon.The Usefulness of the Audit Report i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Decisions[J].Managerial Accounting Journal,Bradford,2003,(6).

[11]Kim,J.B,B.Y Song,and Tsui,J.S.L,”Auditor quality,tenure and bank loan pricing” SSRN Working Paper,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2006.

[12]江伟,雷光勇.制度环境、审计质量与债务融资[J].当代经济科学,2008,(2):117-123,124.

[13]王少飞,孙挣,张旭.审计意见、制度环境与融资约束[J].审计研究,2009,(2):63-72.

[14]李源.股权结构、利益相关者行为与成本[D].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

[15]朱凯,陈信元.金融发展、审计意见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J].金融研究,2009,(7):66-80.

[16]胡奕明,唐松莲.审计、信息透明度与银行贷款利率[J].审计研究,2007,(6):74-84,73.

[17]Karjalainen,J. Audit Quality and Cost of Debt Capital for Private Firms:Evidence from Finlan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ting,2011,15(1):88-108.

[18] 李扬,张涛.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8-2009)[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低保审计论文例8

一、引言

审计独立性是指在执业过程中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它是审计的灵魂,是审计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审计的存在前提是两权分离,在受托经济责任制下,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以需要独立的且具有足够专门知识和经验的第三方――审计人员来验证受托方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可信性。没有独立性 ,审计就不能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审计也就失去了其存在价值。

公司与事务所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在提供审计服务时事务所要收取审计费用,这样两者之间就存在了经济利益关系,而非单纯的审计与被审计关系。那么审计收费是否会对审计的独立性产生影响,本文就结合我国的现状对此进行浅略的分析。

二、审计收费对独立性影响

在我国由于经济利益屈服于被审计客户或者与被审计客户合谋的情况很多,另外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出现了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的恶性竞争。分析我国审计收费的现状,可以看出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审计收费制度,二审计收费标准。这两个问题给独立性带来了什么影响,以下将进行分析。

1.审计费用由谁支付(审计收费制度)带来的影响:

审计主要是为所有权者审计管理者履行经济管理责任的情况,而在我国审计费用是由被审客户直接支付,那么这就会产生一种典型的“审计博弈悖论”:拥有私人信息,且尽量回避监督的管理层聘请事务所来挖掘自己拥有的私人信息,这在逻辑上是不通的。我国采取这种支付方式,主要是由于由股东进行委托在现实中很难实现,这个委托人的角色就由管理层来担当了。选择哪所事务所,支付多少审计费用都完全由管理层掌控,这样事务所就处于一个相当被动的地位。基于利益考虑,为了不失去客户,为令客户满意而违背职业道德出具不实的报告。无疑,审计的独立性已被侵害。

2.降低费用(审计收费标准)对独立性带来的影响:

在我国事务所数量增长较快,但规模较小;大部分业务都被“四大”以及中国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包揽;市场分割较细,其他经济类鉴证机构也与会计师事务所产生竞争。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为了争取客户、寻求生存,就出现“低价揽客”的,夺取市场份额的现象。恶性 “低价”导致无法保证必要费用,事务所就会尽量减少成本,比如减少一些必要的审计程序,最终导致审计风险上升。而且由于刚开始的低价,事务所一般都希望能够与客户保持长期审计关系,在后期来提升费用,以弥补一开始低价带来的损失。所以在经济上对客户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如果出现分歧时,事务所也可能“迁就”客户,来保住收入,这就更加剧了独立性的丧失。

三、完善审计收费制度,保持审计独立性

为了保持审计独立性,本文提出以下措施来规范审计收费:

1.规范行业收费标准,加强对审计收费标准执行的监督和管理

目前在我国只有一些收费指导意见,缺少统一的收费标准或要求,客观上给评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情况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需要制定一个全国性的审计收费标准,确定最高和最低的价格标准,规定事务所收取费用时不得低于最低限价。这也有利于对审计收费情况的监督和管理。

2.扩大事务所规模,形成规模经营

扩大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加强其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太多,审计市场供给过剩,但大部分事务所规模小,执业质量不高,信誉度不够,在审计价格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而那些信誉卓著的大事务所收费是很高昂的,因为他们出具的报告对被审计单位是一种充分的肯定。所以应该让小事务所进行合并、联合成为较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这样既可以减少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不良竞争,又可以使规模较大的事务所形成品牌效应,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在审计收费价格的谈判中有足够的实力来捍卫自身的利益。而且大会计师事务所更注重长期发展,更在乎自身声誉,所以往往更注重保持独立性。

3.加大对执业质量的查处力度 ,明确审计人的法律责任

加强审计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对执业质量的查处力度。加强在行业内部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监管,明确其职责,并加大失职的法律责任。这样使注册会计师意识到违法带来的损失高于收益,让他们自然的偏向监管压力,选择遵守规定。另外,注册会计师行业内也应加强行业自律,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形成良性竞争。

4.建立由独立第三方进行委托模式,彻底改变现有支付方式

现行财务报表审计模式中的三方关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实质上只剩下两方――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所以应在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之间加入一个中立的第三方机构。美国罗恩教授提出了财务报表保险制度(FSI):将传统的审计三方关系改变为四方关系,由经营者向股东提交投保计划,股东向保险公司保险,保险公司接受业务并聘请会计师事事务所来对管理层进行审计,保险公司对审计报告质量负责,出现问题由保险公司对投保公司进行赔付。这样就产生了很好的制约效果:首先,保险公司会对审计人员施加压力,以减少财务报表审计失实而造成损失。而审计者也因为直接从保险公司获取报酬,加强了其独立性。另外保费高,保费率低的公司的财务报表质量好,市场会选择那些投保额高、保费率低的公司,相应的公司的股价也会上升,这也就给公司管理层提高财务报表质量反映真实经营情况带来内在激励和外在压力。这样由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来进行审计委托,将会大大提高审计独立性。不过要使FSI在我国能够从理论变为现实还需要不断努力,对此理论继续深入研究,设置和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

参考文献:

低保审计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7日

一、引言

现代工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发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昌盛,但是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开始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十七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为“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十报告提出:“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2014年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2014年7月颁布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指出,自然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保护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是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环境治理的紧迫性。

有鉴于此,除了在环境治理的技术发展上寻求解决途径之外,其实最关键的还在于控制人们的环保行为方式。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者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同理,环境责任当然可以通过环境责任审计对领导者的环境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估。但总体来看,目前所进行的环境审计主要还是合规性审计,包括环保政策的执行情况和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的绩效审计。环境责任审计是对环保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在中国,环境问题的责任主体是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要加强环境保护,其重点应该是将环境责任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融为一体。怎样才能使环境责任审计在强化国企主要负责人应承担的环境责任以及对环境损害责任进行问责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怎样更好地揭示国企主要负责人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哪些路径可以更好地服务环境治理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有重工业企业环境责任审计理论框架

(一)国有重工业企业环境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20世纪60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颠覆了传统的“股东至上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不是股东一方的。弗里曼(1984)从所有权、经济依赖性和社会利益三个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上述各类对企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对象。环境责任是企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责任,在新型的社会责任体系中,环境责任被认为是与经济责任同等重要的两个基础责任;二是受托环境责任。受托责任是伴随委托关系的建立而发生的,委托关系可以通过托付行为建立,也可以通过聘请和任命行为建立。但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人不可能规定人的所有行为,会相应产生一些委托问题。委托人必须选择有效的机制来对受托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审计由此产生。公共受托责任在环境领域拓展形成受托环境责任,它催生了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三是权力制衡理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王勤学、吴瑞勤,2010)。我国企业现在的控制权日益沿着“股东――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者”方向转移,经营者掌控了绝大部分的决策权,如果没有其他权力与其控制权相制衡,管理者就很有可能滥用权力,不能履行其受托责任的勤勉义务,环境责任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权,可以与监督者的控制权相制衡。环境责任审计后的问责制则可以作为一种惩罚权与管理者的控制权相制衡;四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主张建立人、企业、政府、社会与环境的新型关系,确保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五是环境压力承载理论。环境承载力会因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而变化,通过适当的资金投入、技术投入和政策运用,区域资源的承载能力可能有所改善,因此企业对生产废弃物进行处理,进行技术改进,提高绿色生产意识是有必要的,国企领导人(此处指股东)实施环境保护方面的审计是有意义的。

(二)国有重工业企业环境责任审计要素。国有重工业企业环境审计主体和客体。由于委托人和人的不同,审计类型也不同,国有企业股东对环境保护履行情况可以由国家审计部门对其进行环境责任审计。股东为了免除其受托环境责任,作为原始委托人,需要对组织的最高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问责,因此需要民间审计作为独立的第三人对最高管理层进行审计。最高管理层是派生的委托人,组织内部的中层和基层管理者甚至重要岗位上的员工是派生的人,最高管理层作为问责主体,需要设立专门的部门为其问责服务,即内部审计。通过一层一层的责任追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产生间接的影响,最终服务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国有重工业企业环境审计的内容。国有企业环境审计的内容是环境责任人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做出的、能够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的行为。环境责任人是指拥有环境管理决策权和对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执行人。他们要承担履行环境责任的义务。企业环境行为,是指责任人在使用公共资源或在相关经济活动中,做出的能够对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破坏产生影响的所有行为。例如,生产“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产品。

企业内部的最高管理层及中层和基层管理者作为承担受托环境责任的人格化核心主体,其个人环境责任是对环境方面的决策、执行的信息报告、行为过程、活动绩效等应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如果仅以利润指标作为考核管理者业绩的标尺,管理者通常会为了突出业绩,而不顾环境责任的履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自己薪酬待遇的提升。环境责任审计则可以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出发,妥善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评价、追究相关管理者的环境责任,督促管理者积极、主动地履行环境责任,实现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

三、国有重工业企业环境责任问责实施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家环境战略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努力,作为资源环境的最大使用者,国有重工业企业对环境保护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细分环境责任,明确审计内容,规范审计实施

1、决策责任。第一,最高层管理者在决策中应树立环境责任意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指导企业由“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三高一低模式向“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三低一高模式转变;第二,广泛树立环境教育和环境意识,把绿色经营管理理念作为环境竞争力之一;第三,如实向相关部门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第四,合理利用环保资金;第五,重视内部环境审计工作;第六,其他与环境有关的决策行为。

2、执行责任。第一,中低层管理者应妥善保管和合理使用环境资源;第二,如实向高层管理者披露企业污染治理和周边环境质量和污染事故;第三,其他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3、监督责任。董事会应建立严格的考评制度,依据环境责任履行指标完成情况对责任人进行奖惩,监督管理层环境责任履行情况。

(二)多元化问责主体,完善环境问责机制。国有重工业企业环境审计问责行为的实施者由国家审计机关对董事进行问责,董事根据民间审计结果对最高层管理者进行问责,最高层管理者根据内部环境审计结果对中低层管理者进行问责。这一过程是实现国有重工业企业环境治理的必然途径。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问责效果,必然需要更多的主体参与来共同推动。比如,道德责任需依靠舆论平台的支持。如图1所示,这是一个多层级问责主体框架。这样构建的理论依据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图1)

要提高问责效果,国有企业内部必须建立完备的管理契约,建立起严格的考评制度,依据环境责任指标完成情况对责任人进行惩罚。人民作为消费者,应增强绿色消费的观念,通过消费者权利对企业施加外部市场压力来监督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情况,推动企业环境责任不断走向规范化。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监督的重要力量,对任何一家拒绝履行环境责任的国有企业均可进行全面曝光,以督促其履行环境责任。同时,对积极履行企业环境责任的企业应给予大力支持和宣传,提高企业信誉,赢得社会公众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蔡春,陈晓媛.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未来发展之研究.审计研究,2007.1.

低保审计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05-0101-07

一、引言

自1990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设立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取得长足发展,为我国上市公司提供了多层次的融资渠道。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监管不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严重,距离成熟市场还存在相当差距。从20世纪90年代的琼民源、红光实业,到近年的绿大地、万福生科,个别的财务报表造假事件无疑会触动资本市场的神经,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整个市场的信任,使信息不对称程度居高不下,使上市公司整体面临着融资约束。研究如何缓解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迫在眉睫。

独立审计作为一项制度安排旨在提高资金需求方的财务信息的可信度。成熟市场上,审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能够向投资者传递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能降低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进而缓解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由于审计意见是一种无形的产品,因此投资者难以辨别其质量。在成熟市场中,审计师声誉越高,其审计质量越高,被其发表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企业更易取得投资者的信赖,融资约束缓解会更明显。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转型之中,不同于西方成熟的资源配置市场。独立审计服务能否发挥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作用?审计意见在上市公司融资中是否有不同的信息含量?审计师的职业声誉能否发挥作用,它又是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呢?这些问题都有待验证。因此,本文从上述理论出发,研究不同审计师声誉下审计意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本文的后续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第三部分对变量进行界定,并构建研究模型;第四部分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并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五部分为本文研究结论及启示。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融资约束源于信息不对称。Modigliani and Miller(1958)认为,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中,企业的内部资本和外部资本可以相互替代,因而企业的投资行为只会与投资需求有关,并不会受到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完美的资本市场并不存在。Myers and Majluf(1984)在不完美的资本市场上创建了优序融资理论,他们认为,外部融资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两者并不存在完全替代性。内外部资本成本之间的这种差异就是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的程度,它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正相关。由于企业机会主义的存在及市场法律监督与惩罚制度并不完善,市场中确实普遍存在着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行为,使得投资者不得不面对这两种行为。资本市场上这两种行为的存在制约着上市公司的融资。

(一)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

由于会计信息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因此,取得投资或借款成为很多企业操纵会计信息的动机。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降低信息不对称最好的途径是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来进行审计。独立审计可以用来减轻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程度,可以在投资者保护中发挥信号显示、监督和保险的作用。独立审计发挥以上作用的载体便是审计意见,它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成果最凝练的总结,能向投资者传递有用的信息。审计意见的信号传递功能主要体现在对财务信息的鉴证和对投资风险的预警两个方面(王少飞等,2009)。

审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是对财务信息编制过程和财务信息可靠性的肯定,向市场传递的会计信息更可靠、更公允,能够引导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Firth(1978)对银行业的调查发现,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获得的“最高贷款额”显著大于被出具持续经营和资产计价保留意见的公司。通过对银行贷款决策的调查发现,对于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企业,银行对其风险评估更低、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更大(高雷、戴勇和张杰,2010)、贷款利率更低(Firth,1978;张纯和吕伟,2007)和贷款期限更长(江金锁,2010);另外,企业不仅更容易获得银行的续新贷款,而且获得的授信额度较高(孙新宪、田利君,2010)。标准无保留意见表示企业的财务信息是真实可靠的,能够增加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信任,减少融资过程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进而缓解融资约束。

而非标准审计意见则说明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存在错报或者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一方面,一些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是由于公司被证监会调查或是涉及违规担保、诉讼情况,这些原因也隐含着公司管理层诚信不佳、偿债能力下降、公司管理层或董事会掩盖公司资产流失或虚增资产收入等问题,使得投资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信任程度下降,可能会使公司在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后发生增发或配股的可能性更小,获得的银行贷款更少(李莫愁等,2013),进而加剧融资约束。另一方面,审计师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能够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对可能出现经营失败的公司投资进行预警。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规定,当存在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但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意见段后增加强调事项段对该事项予以强调。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预示着公司可能会出现经营失败,会给投资者带来非常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表示公司可能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投资者会收紧贷款规模或提高风险估计和风险补偿率,这无疑会加剧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相对于非标准审计意见,标准无保留意见能显著缓解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

(二)审计师声誉、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

审计质量是审计师发现并且消除财务报告错报的能力,取决于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联合作用(Watts and Zimmemran,1986)。不过,这种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难以通过具体有形的实物予以呈现,只有当违规现象被发现时使用者才知道审计质量有问题。市场唯一能看到的是审计师的声誉。根据声誉理论(DeAngelo,1981),审计师的声誉是极具价值的,如果其向客户妥协,出具了低质量的审计报告,一旦该报告被爆出审计质量问题,审计师的声誉受损,必将导致客户流失和审计收费降低,审计师从单一客户那里获得的审计收费远远不能弥补由于声誉受损所遭受的租金损失。因此,高声誉审计师不会向单一客户妥协,它会理智地保持高的审计质量。声誉机制将驱使会计师事务所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高声誉已渐渐成为高审计质量的代名词。在融资领域,对于融资方和投资者而言审计师声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融资者而言,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向市场传递着公司高质量的信号。由于投资者与公司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当投资者无法区分公司质量时,就会对所有公司的股票进行折价,从而迫使高质量的公司退出市场,最后市场上将剩下质量最差的公司,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高质量的公司为了将自己与低质量公司区分并获得低成本的融资,会主动披露高质量的信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同时,会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有研究显示,审计师声誉显著降低股票抑价率(Beatty,1989;胡旭阳,2002;王兵等,2009),还能降低公司在债务市场的融资成本,这表明审计师声誉影响了上市公司融资。但是也有学者的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这表明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只看审计师声誉,而主要看公司不同审计意见传递出来的经营状况和投资风险。

对于投资者,他们更信赖高声誉审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更认可其审计的会计信息。因为职业声誉高的审计师确实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业绩的盈余管理程度(Bartov,Gui and Tsui,2000),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我国,市场一致认同“四大”的审计质量。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向市场发出公司资产质量良好的信号。如果该意见是由高声誉审计师发表的,那么投资者会更加确信公司是好的,这无疑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提高股票价格,使融资约束状况得到缓解。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2:相对于较低声誉的审计师,高声誉审计师发表的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强。

三、样本数据与模型构建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这可能会对审计意见类型产生一定影响。为控制该影响,本文以2007―2012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为消除异常值对研究结论的影响,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本文剔除数据缺失和金融类的样本数据,剔除连续变量中最低1%和最高1%的极端值数值,最终得到有效样本数据8 393个。其中2007―2012年的有效样本量分别为1 403、1 399、1 395、1 397、1 399、1 400。其他财务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数据处理与实证检验采用Excel和Stata统计软件。

(二)研究变量的衡量指标

1.融资约束的衡量

Fazzari et al.(简称FHP)(1988)开创性地采用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来衡量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他们认为,外源融资较内源融资存在较高的风险溢价,公司投资会更多地依赖内源融资,由此得出融资约束较大的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较高。很多学者参照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模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Kaplan and Zingales(1997)(简称KZ)对融资约束的研究却得出相反的结论。Moyen(2004)发现FHP与KZ研究结论的差异关键在于融资约束的确认标准不同,按股利支付率高低作为融资约束标准得到的结论与FHP一致;而采用受约束模型得到的结论则与KZ结论一致。FHP也曾强调,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本身可能并不足以反映融资约束的程度,只是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截面差异说明了融资约束的存在。因此,将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用于度量融资约束程度存在很大的缺陷。

Almeida et al.(2004)以现金―现金流敏感度作为融资约束的替代变量提出了新的模型。他们认为,较之于没有融资约束或者约束较轻的企业,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会从现金流中留存更多的现金来满足未来的投资,其现金―现金流敏感度也会更高。该模型能够避免FHP模型存在的问题,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采用现金―现金流敏感度作为融资约束的变量。

2.审计意见的界定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规定审计师可以根据公司财务报告的不同情况分别发表以下四类不同的审计意见: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其中无保留意见包括标准无保留意见和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本文将标准无保留意见之外的审计意见并称为非标准审计意见,以审计师是否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来研究标准无保留意见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

3.审计师声誉的界定

本文研究的是在资本市场上审计师声誉对上市公司融资的影响,需要用审计师的声誉作为解释变量。一般认为事务所规模越大,审计师的声誉就越高。大规模事务所的优势在于丰富的审计经验、充足的成本投入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且即使出现审计质量问题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因其规模较大、赔偿能力较强,投资者的损失也容易通过事务所的赔偿得以弥补,所以市场更认可大规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王咏梅和王鹏,2006)。而小型事务所由于规模小,普遍存在执业质量控制不够规范、员工的整体素质较低、内部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其品牌和执业质量难以得到市场认可。

为了能够全面地量化审计师声誉,本文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7―2012年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中的综合排名平均分高低来衡量审计师声誉。该项排名涵盖了事务所年度总收入、分所数量、注册会计师人数、学历结构及其年龄结构、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和惩戒情况等内容,它能全面反映事务所的综合实力,这正是审计师声誉的体现。通过计算平均得分发现,普华永道中天、德勤华永、安永华明、毕马威华振、中瑞岳华、立信、信永中和、国富浩华(原万隆亚洲)、大信和天健稳居我国审计市场前十名(简称为“十大”)。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将“十大”作为高声誉审计师的代表进行研究。

(三)模型构建

1.研究模型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参照Almeida et al.(2004)关于融资约束的模型,加入本文研究变量后,构建以下基本研究模型来检验研究假设:

CH=β0+β1CF+β2OPIN+β3OPIN・CF+β4STD+

β5NWC+β6SIZE+β7EXP+β8Tobin's Q+year_dummy

+ind_dummy+ε (1)

2.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

CH代表现金持有量增量,用现金、银行存款和有价证券当年度增加的金额/公司上一年度的总资产表示。

(2)解释变量

CF代表经营现金流量,用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公司上一年度的总资产表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公司产生现金的主要来源。CF的系数β1即为现金―现金流敏感度,用来衡量公司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

OPIN代表审计意见类型,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取值为1,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之外的意见类型取值为0。OPIN・CF反映标准无保留意见缓解融资约束的情况,该交叉乘积项的系数β3符号预期为负,表示标准无保留意见能缓解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

(3)控制变量

STD代表流动负债增量,用流动负债的增加额/公司上一年度的总资产表示。公司借入短期债务作为现金持有以备不时之需,该变量预期符号为正。

NWC代表非现金营运资本增量,用当年的非现金营运资本的增加额/公司上一年度的总资产表示。营运资本是公司现金的一种来源,可以增加公司现金持有;营运资本可以作为现金使用,又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持有。该变量预期符号不确定。

SIZE代表公司规模,以公司当年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一种理论认为,规模越大,现金持有量越少。第一,因为规模大的公司有更好的声誉和比较稳定的经营收入,比较容易获得信贷资金;第二,证券发行的固定成本能带来规模经济,使得大规模公司的外部融资成本低于小规模公司;第三,大规模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可以出售非核心资产获取现金,从而避免财务困境的发生,而规模小的公司将持有相对较多的现金避免财务危机。也有学者的研究显示,规模越大,现金持有量越大。规模大的公司能产生更多的现金流量,能累积更多的现金和有价证券。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规模大的公司持有相对少的非现金流动资产,可能会选择高现金持有水平。该变量预期符号不确定。

EXP代表公司当年的资本支出比例,用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除以上一年资产总额表示。公司发生资本支出会减少公司持有的现金。该变量的系数预期为负号。

Tobin's Q代表公司的成长机会。虽然公司具有使公司价值增加的投资机会,但是由于自身缺乏现金,而不得不错过这些成长机会。Opler et al.(1999)认为成长性高的企业面临的未来投资机会多,需要储备现金来满足未来投资,本文认为成长机会的预期符号为正。相关变量定义表见表1。

四、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为全部样本及按是否由“十大”审计划分的子样本的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并对两个子样本的均值进行T检验。样本中由“十大”审计的3 171个,占总样本的37.78%;“非十大”审计的5 222个,占62.21%。审计意见类型OPIN虚拟变量均值为0.9259,表明7 771个公司样本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其余622个公司样本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这与我国审计市场的现实情况基本一致。另外,“非十大”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占其发表审计意见的比例显著高于“十大”组。

CASH表示公司持有现金及等价物之和占当年总资产的比例。由表2发现,样本公司持有现金比均值高达16.49%,与2005年之前样本相比(15.48%)显著提高,与日本(17.1%)接近,明显高于挪威(14.8%)、巴西(14.6%)、美国(12.2%)和35个国家的平均水平,表明我国的现金持有水平仍然很高,并且有持续上升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上市公司面临的竞争环境愈加激烈,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让很多公司由于资金短缺问题导致经营失败,“现金为王”呼声愈加高涨。高现金持有现象在我国面临融资约束的公司中表现尤为突出,当面临较少的外源融资机会和较高的外源融资成本时,存在融资约束的公司通常会持有更多的现金来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风险。

CF表示经营现金流量与上年总资产的比值,样本公司平均为5.51%,较2005年之前(4.6%)有所提高,但仍低于美国(7.6%)和35个国家的平均水平(7%),说明我国上市公司通过经营活动产生财务资源的能力还明显偏低,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融资。经营现金流量预示着企业的长期经营能力,也是企业偿还贷款的重要资金来源,经营现金流量的匮乏直接影响到企业是否能从银行得到借款。

我国上市公司成长性Tobin's Q均值为2.0889,但样本之间的差异较大,最大为13.9494,最小却只有0.7404。STD为短期流动负债增加额占上年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7.79%;非现金营运资本增量NWC的均值为0.33%,现金持有增量CH的均值为4.13%,所以营运资本增加额为4.46%(即0.33%+4.13%),说明上市公司部分流动资产来源于长期资金,这与1998―2005年上市公司的总体情况(朱凯和陈信元,2009)恰恰相反,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2007―2012年采取的融资策略比2005年之前较为保守,可能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通过对两组样本均值进行T检验得知,“十大”样本组与“非十大”样本组在经营现金流CF上存在差异,但差异并不显著;在审计意见上则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非十大”组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更高。“非十大”组的公司规模SIZE和资本支出变量EXP的均值均显著低于“十大”组,这说明“十大”组凭借其声誉与审计经验更容易承接规模较大的项目。此外,“非十大”组的现金持有量CASH、现金持有量增量CH、非现金营运资本增量NWC和Tobin's Q变量的均值均显著大于“十大”组,“非十大”审计的公司规模较小,但是有较高的成长性,为满足未来投资需求会选择高现金持有政策。

(二)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以是否“十大”作为审计师声誉的衡量标准,得到“十大”组3 171个和“非十大”组5 222个,从而对模型1进行分组统计检验,即全样本、“十大”组、“非十大”组,各组具体回归结果见表3。

1.审计意见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

根据表3中全样本回归结果得知,经营现金流量CF的系数为0.513,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样本上市公司普遍面临着融资约束。现实中并不存在完美的市场,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严重。从证券市场的发行主体看,有些上市公司通过财务信息造假、故意漏报重大信息等来达到证券发行的硬性指标,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市场监管不到位,一些持股大户通过不正当手段操纵资本市场,严重侵犯投资者利益。这都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整个市场的信任,使信息不对称程度难以降低,上市公司存在融资约束也就不足为奇。

OPIN・CF反映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对融资约束的缓解情况,该交叉乘积项的系数符号为负,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每提高一个单位,上市公司对内源融资的依赖程度会下降0.155个单位,表明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能显著缓解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该结果有力地验证了H1。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意见向投资者传递出不同的信息。前者传递出企业的财务信息是真实可靠的信号,增加了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信任,减少了融资过程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进而缓解了融资约束;而后者则表示公司可能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投资者可能通过收紧贷款规模或提高风险补偿率控制风险,这加剧了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从投资者角度,该结果也表明投资者根据不同的审计意见作出不同的决策,即审计意见是具有信息含量的。

流动负债增量STD的系数为0.3229,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样本上市公司增加流动负债是为持有现金以备不时之需,与预期一致。非现金营运资本增量NWC的系数为0.1333,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非现金营运资本是现金的一种来源,能够增加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公司规模SIZE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样本公司规模越大,现金持有量越少,与第一种预期一致。主要是由于大规模的上市公司声誉高在资本市场上更容易筹到投资所需的资金,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多元化经营来应对财务风险,从而减少对内部资金的依赖。上市公司成长性Tobin's Q的系数显著为正,与我们的预期一致,说明成长性高的公司会持有更多的现金来满足其未来投资需求。

综上所述,表3全样本的回归结果有力地验证了本文H1,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能够增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信任程度,减少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从而能够有效缓解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状况。

2.审计师声誉、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

从表3“十大”组和“非十大”组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十大”组和“非十大”组经营现金流量CF的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无论是“十大”组还是“非十大”组上市公司都存在明显的融资约束。“十大”组中,审计意见与经营现金流量的交叉项OPIN・CF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而“非十大”组中该交叉项的系数为负,但并不显著。结果表明,高声誉审计师(“十大”组)发表的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能加强投资者的信任,降低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有效地缓解融资约束。这说明高声誉审计师的审计质量能得到市场的一致认可。一方面,规模大或声誉高的审计师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业绩的盈余管理程度,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2008―2012年被证监会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都是“非十大”,这正向加强了“十大”的声誉,投资者可能会因此更信任“十大”的审计质量。表3的实证检验结果有力地验证了H2。综合考虑审计师声誉的影响后,“十大”组的融资约束程度为0.2771(即0.613-0.3359),而“非十大”组的融资约束程度为0.473,两组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是存在显著差异的。

在两子样本组的回归结果中,控制变量与之前全样本回归结果基本一致,只有资本支出比例EXP变量呈现出不同结果。“十大”组资本支出比例EXP的系数为负,而全样本和“非十大”组的该系数为正,但都不显著。

(三)稳健性检验

本文模型中采用的成长性指标是国际通用的Tobin's Q值。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股票市场的有效性与国外成熟市场存在一定的差距,股票价格的高波动性和高换手率很可能会导致Tobin's Q存在较大的偏差(徐莉萍等,2006),可能会对模型回归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本文采用营业收入增长率G作为成长性的替代指标,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见表4。

CF所有回归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确实面临着融资约束。全样本回归结果中,OPIN・CF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依然显著为负,表明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确实能够缓解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状况。区分审计师声誉后的回归结果中,“十大”组的OPIN・CF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而“非十大”组中该系数为负但并不显著,说明不同声誉审计师出具的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缓解融资约束的程度存在差异。

五、研究结论及启示

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融资约束问题出发,实证研究了不同审计师声誉下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的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面临着融资约束问题。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并不完善,资金供需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面临上市公司可能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而提高信息风险溢价,加剧了融资约束状况。(2)审计师发表的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证明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公允性,是对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肯定,能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进而缓解融资约束。(3)高声誉组(“十大”)的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更能缓解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而“非十大”并不能够提高投资者对其审计质量的认可度,使得审计意见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有限。由于审计服务的无形性,投资者无法直接判断其质量,需要借助审计师声誉机制,投资者更信任声誉高的审计师提供的审计意见,进而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缓解融资约束。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监管部门三个角度提出建议:第一,上市公司在审计意见和审计师声誉作用机制下,只有不断提高公司的实力和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才能缓解目前面临的融资约束状况;第二,会计师事务所只有不断增加声誉投资,提高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等,才能得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认可;第三,监管部门要注重审计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建设的监管,进一步发挥审计师声誉在市场上的作用,提高资本市场运作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 高雷,戴勇,张杰.审计实务影响银行贷款政策吗?――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2010(5):191-206.

[2] 孙新宪,田利军.审计意见与银行贷款续新决策关系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2):48-53.

[3] 王少飞,孙铮,张旭.审计意见、制度环境与融资约束――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审计研究,2009(2):63-72.

[4] 王兵,辛清泉,杨德明.审计师声誉影响股票定价吗? ――来自IPO 定价市场化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9(11):73-96.

[5] 张纯,吕伟.机构投资者、终极产权与融资约束[J].管理世界,2007(11):119-126.

[6] Almeida H,Campello M,Weisbach M.The Cash Flow Sensitivity of Cash[J]. 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4,59(4):1777-1804.

低保审计论文例1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不断的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风险也越来越被我国所关注。随着人们利益的保护主义的兴起,人们对审计结果产生了很强的依赖。而审计如果出了问题,往往容易成为被审计单位投诉的对象。使审计人员不仅可能承担经济损失,还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为了规避这种审计风险,需要对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审计机构自身的因素

在对同一被审计单位进行业务审计时,不同的审计人员能力和素质有高有低,而且其职业道德也存在差异。所选择的审计方法不规范,存在主观判断。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业务取证上,不同的审计人员所选用的证据也不相同,种种因素使审计行为没有一个标准,必然会导致审计行为和审计结论的偏差。

(二)被审计单位制度的因素

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没有觉察到被审计单位因制度不完善会造成什么样的风险。而审计人员在觉察到被审计单位存在着不合理现象时,其所提出的意见也不一定能够让被审计单位接受,或者其意见无法得到被审计单位的真正实施。所以说,审计风险的高低与被审计单位审计意识的强弱有关。

(三)经济环境因素

在市场经济中,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行为不是固定的。通常存在着改组、合并、债务重组等各种行为,使审计人员在取证时往往存在取证不全、取证困难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能全面反映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审计风险由此加大。

(四)法律环境因素

我国的《审计法》等明确规定了审计人员所需要承担的失职后果。作为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的依据,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会让审计人员在选择审计标准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会使审计风险增加。

(五)审计方法因素

目前我国使用的审计方法相对落后,审计人员存在着主观判断、凭经验办事等现象,在选择审计方法上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也不够明确。

二、避免审计风险

(一)社会环境方面

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单位承担着各自的责任,首先要在程序上将这两种责任区分开来。审计所依据的是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直接影响到审计结论。因此在审计前应做好会计资料搜集整理和保管工作,让注册会计师所运用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这不仅可以降低审计风险,同时也可以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

对于被审计单位来说,在内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可以使审计风险得到降低。因此,有必要在岗位分工上明确各责任人的责任。同时,为防止发生舞弊行为,可以定期地对各岗位进行轮换,使各岗位之间互相监督和监管,为审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期环境。

为确保审计报告公正、合理,注册会计师需要保持独立,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不良干扰。

(二)会计事务所方面

会计事务所在接到业务时,应首先对该业务所存在的各种审计风险进行事前评估。以确保审计工作的效果。审计人员在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后,再制定出相应的审计策略和审计计划。如果事前评估的风险不在会计事务所的接受范围之内,应该拒绝该业务。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以减轻、规避或者转移审计风险。为使审计风险最大限度地得到降低,还需要对所做的工作进行检查和修正,确保审计工作有效的开展。会计事务所内部应建立有效、高效的运行机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在审计过程中,加强监督和引导。同时会计事务所和执业人员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保障制度以增强风险承受能力。

三、审计风险具体控制措施

(一)首先要提高会计事务所审计人员的素质

审计的执行者是审计人员,审计风险的大小与审计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防范审计风险首先必须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需要保持严格的独立性,对自身的行为要加以自律和规范,不受外来不良因素的干扰。对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审计人员应予以及时了解,确保在政策理解上不出现差错,保证审计结论的合理、适当。在个人业务素质上,审计人员应该不断地接受教育和培训,以更新和提高会计方面和审计方面的专业水平。熟悉会计、审计方面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准则,并在审计过程中规范操作,以防范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对审计环境的适应性也必须提高,杜绝由于自身因素诱发的审计风险。

(二)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测评

审计风险形成的一个原因就是被审计单位内部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内部制度的缺陷必须予以正确把握,否则就会产生不可知的审计风险。因此,要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制度的测试和评价,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管控情况进行了解,通过对其制度的健全、有效和功能性作出测评,为审计风险的控制和规避提供有利的条件。

(三)正确运用审计方法

目前,国外所使用的审计方法都是利用风险导向。而在我国国内所采取的方法相对落后,不能有效地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所以,会计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并运用这些方法和技术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信息的准确,并不是由任何一种审计方法的运用就能够保证的。在实际审计活动中,应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获得的审计证据比选择单一的审计方法更充分,提高审计报告的准确性,从而降低了审计风险。

(四)健全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审计准则

审计风险的大小与法律法规是否健全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应制定适合时代的新准则、新法规来减少审计风险。

四、结语

目前,我国审计工作的风险问题已经造成相当不好的影响,需要在查找其原因的基础,采取对应的措施加以改进。本文的分析研究对于审计风险的避免和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