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0 15:04:10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例1

中图分类号:R19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84-02

恩施自治州地处鄂西山区,是全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辖区内共有八个县(含2个县级市),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以下简称CDC)是州、县两级政府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政府对重大污染、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疫情、重大灾害等突发事件最有效控制的实战单位,也是恩施州内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测检验、科研教学和健康教育等预防医学技术服务和指导中心。所以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水平现状,直接关系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基层的运行状况,本文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分析现有组织运行中遇到的问题,探寻合适的解决方案,以期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升山区县(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1 组织结构分析

恩施州内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是在原各县(市)卫生防疫站和各县(市)皮肤病防治所的基础上优化组建而成,分别于2004 年左右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均大体下设行政职能科室和业务科室,包括中心办公室、党群工办公室、财务科、健康教育科、传染病防制科、免疫规划科、性病与艾滋病防制科、公共卫生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科、寄生虫病与地方病防制科、检验科、中心实验室、预防医学门诊部等。

恩施州内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室设置大致分布如下:(1)行政职能科室:中心办公室、党群工作办公室、财务科、总务设备科。(2)疾病预防控制业务科室:传染病防制科、免疫规划科、性病与艾滋病防制科、消毒与媒介控制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科、寄生虫与地方病防制科。(3)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食品、环境、学校卫生科、职业病防制科、健康教育科。(4)实验室分析与研究:中心实验室、微生物检验室、理化检验室。(5)服务部门:预防医学门诊部。

2 人力现状分析

本文从员工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以及专业结构四个角度来分析恩施州内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人力现状水平,并将各项结果与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对比以寻找差距,并做了简要分析。

2.1 员工年龄结构

恩施州内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人力资源均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有着较好的年龄梯队状况,人力资源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全体员工中30 岁以下的40人,占总人数的9.96%,31-40 岁的117人,占总人数的29.10%,41-50 岁的152人,占总人数的37.81%,51 岁以上93人,占总人数的23.13%。总体平均年龄43岁, 50 岁以上员工比例高于30 岁以下员工13个百分点,因此,恩施州内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人力资源有老龄化的倾向。恩施州内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个别县员工老龄化较严重,其平均年龄高达47岁,远远高于恩施州内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 全体员工的平均年龄。

2.2 员工学历结构

恩施州内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员工学历结构比例为:研究生3人,占总数的0.75%;本科生114人,占总数的28.35%;大专生163人,占总数的40.55%;其他(中专及以下)人员122人,占总数的30.35%。硕士研究生代表的高学历人员比例很小,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117人,占总人数的29.10%,因此,恩施州内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相对缺乏高学历人才、低学历人员比例偏高的现象应引起重视。科室普遍缺乏高学历的人员,尤其是业务科室。由于缺乏高学历人才,业务科室常感到无法开展技术含量高、具有创新性的业务。

2.3 员工职称结构

恩施州内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现有员工402人,其中,管理人员35人,工勤人员8人。员工中具有高级职称54人,占总人数的13.43%;中级职称180人,占总人数的44.78%;初级职称157人,占总人数的39.05%;无职称者11人,占总人数的2.74%;具有初级和高级职称人数比较集中,占总数的52.49%。在人员职称构成方面,国家规定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的职称构成应为2∶4.5∶3.5,恩施州内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现有在职员工402人,其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三者比例为1.3:4.5:4.2,可见各县市CDC 的人员职称结构还有待改善,需要促进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增加中高级职称员工的比例。

2.4 专业技术人员结构

恩施州内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人员在各专业构成中,预防医学类专业82人,占总数的20.40%;卫生检验、微生物学专业69人,占总数的17.16%;其他医学类专业203人,占总数的 50.50%;其他包括计算机、财会等专业及无专业人员等行政后勤人员共48人,占总数的11.94%。非预防医学的人员比例最大,但是行政后勤类人员比例过高。在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方面,国家规定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85%,而恩施州内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88.06%,但预防医学、检验等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37.56%。在访谈中,业务科室普遍提到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上的缺乏,而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跟不上科技发展的要求。

综上述,恩施州内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全体员工年龄梯度正常,但平均年龄偏大,个别科室有老龄化现象;较缺乏高学历人才;各级职称人员比例未达到国家规定,尤其是高级职称员工比例过小,无职称人员比例较高;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管理后勤类人员比例过大。

总之,恩施州内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结构性问题:一是预防医学、卫生检验等专业技术人员过少,很多科室存在专业不对口人员;二是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学历不高,缺乏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三是高级职称人员相对偏少,而且中高级职称及无职称人员年龄偏大。

3 问题分析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对疾病控制机构队伍进行优化组合,使其能更进一步地适应当前疾病控制机构地改革和发展,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控制机构面临的新课题。从本次调查结果分析首先是:全州八县(市)总人口397万人(户籍人口),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队伍402人,每万人口仅拥有疾病预防控制人员0.98人。参照《湖北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指导标准》,县级原则上按1.2-1.5人/万人口配备,全州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配备476-596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在职工代表职工总数的80%以上,全州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381-471人。这与国家、省定标准相差甚远,与日益繁重的工作不相适应。其次是学历明显偏低,而且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占到了30.35%。从职称上看,以中初级职称为主,无学历和无职称的人员还占有相当的比例,总结概括为人才资源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专业结构不平衡,缺乏高学历人才等。

目前,全州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是影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的制度性因素。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才无法进入,而地方政府人事部门批准调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员基本上都是非疾病控制专业人才,造成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结构极不合理。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了满足工作需要,只有借入专业人员,而这批专业人才的编制、职称等均无法给予解决。在人才竞争激烈情况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部需要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招人、育人、用人的环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如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人员、考评人员、激励人员、吸引人员、培养人员的制度和措施。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是人才队伍建设最具体、直接的影响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地方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因此难以吸引优秀、年轻人才加入到疾控行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于资金紧张,经费只能维持人员基本工资和日常业务工作的开展,无力投入资金进行后续教育,导致人员水平难以提高。继续教育发展缓慢,专业培训机会不足,人才培养跟不上事业的发展。这对我州疾病队伍的建设和疾病预防工作都起到不利的影响。

4 总结和建议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分析上述现状产生的原因,发现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针对上一节中提到的相关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4.1 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加强疾病控制机构队的建设和优化组合,使其能更进一步地适应当前疾病控制机构的发展需要,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控制机构面临的新课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内容广泛,技术性强,需要有多学科的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为支撑,因此地方政府应有高度的人才紧缺意识,尽快根据经济和人口的发展状况,增加疾控机构人员编制,加大县(市)疾控机构人才调整力度,从而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财政也应保证他们的全额工资和绩效工资,并安排必要的业务经费,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在经费上的倾斜。

4.2 规范招聘制度。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进一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恩施州内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 的对内与对外人员招聘制度、人员准入制度, 严禁非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加大预防医学人员聘用比例,逐步分流非专业人员,全面推行以聘任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现有人才资源的优势。总之,建立起人才吸引机制,营造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4.3 完善培训体系。营造鼓励人才成长环境,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技术力量。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进一步加大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培训,大力开展岗前培训、学历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管理能力培训等,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新方法;从管理和技术两条线帮助员工做好个人职业规划,协调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中心需要。采取分级带教和重点培养的方法,建立结构合理、网络健全的人才梯队。

4.4 推进绩效考核体系。推进绩效管理体系,丰富激励内容,完善激励措施,加大激励力度,尤其要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可以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根据不同层次的员工实施不同的激励措施,如对于中高层管理者可以适当加大激励的比例。

4.5 建立科学薪酬制度。在不改变基本工资的前提下,完善现有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让薪酬制度逐步由高稳定模式向折衷模式转变,既能给员工安全感,又能起到激励作用。如提高岗位工资的比重,实施以岗位工资为主、技能工资为辅的工资结构,充分体现岗位价值的不同,让绩效工资与工作绩效挂钩。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例2

关键词:专业规范;培养方案;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在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5级之前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一直没有设置专业方向。从2005级培养方案开始设置专业方向,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网络与安全、可视计算与多媒体等方向。在修订2007级培养方案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提出参照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设置专业方向,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专业方向调整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三个专业方向;软件工程方向放在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三个专业方向的学生统一按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培养方案按照专业方向分模块设置,学生在不同模块中自行选择。

尽管2005级培养方案和2007级培养方案都是分方向培养方案,但是在修订2007级培养方案时还是遇到了一些很难处理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2005级培养方案中各个专业方向有相同的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不同专业方向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学科基础选修课上;而2007级培养方案中除了公共基础课完全一样外,由于各个专业方向对知识领域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学科基础课在原来的课程框架下很难达成一致,加上有培养方案总学时的限制,使得问题更加突出。

2不同专业方向对知识领域的不同要求

为了便于比较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信息技术三个专业方向对知识领域的不同要求,将专业规范中三个专业方向的知识领域要求集中在表1中。为了便于分析,将知识领域中相同或相近的知识领域进行归并,划分出11类知识领域。表1列出了专业规范中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信息技术三个专业方向的知识领域和最小核心学时数。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三个专业方向在知识领域的覆盖上差别不是很大,但是三个专业方向在对不同知识领域的要求方面差别比较明显。特别是表现在数学、电路与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组织等学科基础知识方面的差别很大。三个专业方向在知识领域上显示出的这些差别,体现出了三个专业方向的不同侧重和不同要求。但是,这些差别,特别是表现在学科基础知识方面的差别,为制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方向的专业培养方案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3不同专业方向对学科基础的不同要求

不同专业方向对学科基础的要求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仅就离散结构和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组织这两个知识领域的不同要求进行分析。

(1) “离散数学”课程

计算机科学方向给出的“离散结构”(CS-DS)为最少72学时;计算机工程方向给出的“离散结构”(CE-DSC)为最少43学时;而信息技术方向没有给出相应的课程,只是在信息技术基础(IT-ITF)课程中有不超过3学时的离散结构相关内容。表2摘录了专业规范中三个专业方向在离散结构方面的要求。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计算机科学方向和计算机工程方向除了“图和树”这一部分内容的学时要求一样外,其他内容的学时要求都不一样。

(2)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

计算机科学方向给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CS-AR)为最少82学时;计算机工程方向给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组织(CE-CAO)为最少63学时;而信息技术方向没有给出相应的课程,只是在平台技术(IT-PT)中包含了最少3学时的计算机组织和结构(PT.ao),以及选修的硬件(PT.har)内容。表3摘录了专业规范中三个专业方向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以及数字逻辑方面的要求。

表面上看,好像计算机科学方向对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知识领域的要求比计算机工程方向的要求还要高,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计算机科学方向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CS-AR)知识领域中包含16学时的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AR1)知识单元,而计算机工程方向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组织(CE-CAO)知识领域中并不包含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的内容,而是把数字逻辑单独作为一个知识领域看待,在计算机工程方向中数字逻辑(CE-DIG)为最少57学时的知识领域。

如果计算机科学方向和计算机工程方向都考虑数字逻辑内容的话,那么计算机工程方向的数字逻辑(57学时)加上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组织(63学时)就是最少120学时,远远大于计算机科学方向的最少82学时;如果计算机科学方向和计算机工程方向都不考虑数字逻辑内容的话,计算机科学方向的计算机系体结构与组织(82学时)减去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AR1,16学时)就是最少66学时,与计算机工程方向的最少63学时基本相等。

4制定分专业培养方案时提出的解决方案

通过前文的分析,三个专业方向之间的差别已经很清楚了。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如何在体现专业方向之间差别的同时,还能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课程体系的支撑就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 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知识领域要求的调整

在研究专业规范中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知识领域时,明显感觉到如果完全按照专业规范的要求,很难把信息技术专业方向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和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统一到一个专业培养方案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在很多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非常基础的知识单元的要求方面明显少于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同时也发现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知识领域的最小学时数只有290学时,远远少于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560学时)和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551学时)的最少学时数要求,估计是为安排特定应用领域相关内容留出的空间。

我们有这样一个认识,即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无论如何都应该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知识。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知识领域的要求提出了如下调整原则:在核心的知识领域,取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中相同知识领域要求低的作为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知识领域要求,实际上是在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之间取了一个折中。对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知识领域进行这样的调整,加强了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知识,同时不会带来明显的问题。

(2) 离散数学课程的改变

在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往设置的离散数学课程是按照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划分为离散数学I和离散数学II,共计80学时。从表2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在离散结构知识领域中知识单元的覆盖面基本相同,只是对不同知识单元的程度要求和学时要求上有所差异;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对离散结构要求很少,按照前文提出的调整原则,基本上可以靠拢到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要求上。

基于这样的认识,为了在课程体系上能够尽可能满足各个专业方向各自的要求,将离散数学课程从原来的按内容的先后顺序划分课程的方法,改变为按内容难易程度的分层次划分课程的方法,即开设一门离散数学导论(48学时)和一门离散数学(64学时)。离散数学导论为各专业方向必修课,能够满足计算机工程方向和信息技术方向对离散结构知识领域中知识单元的要求;离散数学为计算机科学方向限选课,离散数学课程在离散数学导论课程基础上对一些知识单元做更深入的介绍,从而达到计算机科学方向对离散结构知识领域中知识单元的要求。

离散数学课程的这种改变面临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没有现成的、适合于离散数学课程的教材,因此缺少合适的教材是离散数学课程的一个问题;二是离散数学为了课程内容的连贯性,不得不花一些时间重复离散数学导论课程中已经讲过的部分内容,从而导致离散数学总学时增加的问题。

(3)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改变

在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知识领域的内容一直都由两门独立的课程支撑,即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88学时)和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24学时)。但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需要有数字逻辑课程(64学时)作为基础。根据对专业规范中计算机科学方向和计算机工程方向各自对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知识领域要求的分析和理解,并且把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对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知识领域的要求靠拢到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的要求上,提出了一种兼容各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调整方案。

课程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内容中增加一些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的内容,大致可以覆盖CS-AR.AR1的主要内容,使得计算机组成原理成为一门不依赖于数字逻辑课程的独立课程;二是将原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涉及到的有些体系结构的内容适当简化,比较深入的内容留给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讲述。经过这样的增删调整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总学时基本保持不变。

课程体系的调整主要体现为计算机组成原理(88学时)作为各专业方向必修课;数字逻辑课程(64学时)和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40学时)仅作为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必修课,总学时从原来的176学时增加到192学时。

对课程和课程体系进行这样的调整后,主要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由于数字逻辑课程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在数字逻辑知识单元存在着一部分重复内容,使得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学生在数字逻辑课程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会重复学习数字逻辑知识单元中的部分内容;二是由于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一些与体系结构相关的内容被简化,同时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又仅作为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限选课,使得计算机科学方向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知识领域的要求有所降低。

5总结

在学习和研究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和CC2005基础上,结合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和多年的教学积累,提出和制定了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2007级分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本文介绍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知识领域要求的调整、离散数学课程的改变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改变等只是我们在制定分专业培养方案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研究讨论比较多、认识比较深的几个问题。由于2007级分专业培养方案刚刚开始执行,具体效果和存在的问题都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例3

第二条昆明市人民政府设立昆明市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市科技奖),每年评审一次。

市科技奖按突出贡献类、科学技术进步类、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类划分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

市科技奖突出贡献类不分等级,每年授奖数额不超过1个(可以空缺);市科技奖科学技术进步类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个等级,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60项;市科技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类不分等级,每年授奖数额不超过2个(可以空缺)。

第三条市科技奖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技术创新,鼓励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全社会科学技术进步。

市科技奖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为本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

第五条市科技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六条昆明市人民政府设立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市政府批准。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各专业评审委员会,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市科技奖的评审工作。

奖励委员会负责昆明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奖励委员会下设“市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作为奖励委员会的工作机构,设在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科技奖励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昆明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市科技奖评审的组织工作和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的组织推荐工作。

第八条市科技奖是昆明市授予公民和组织的荣誉,但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一节市科技奖突出贡献类

第九条市科技奖突出贡献类是市科技奖的最高奖励,授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进步中取得重要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突出建树的;

(二)在本市科学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第十条本办法第九条第(一)项所称“在当代科学技术进步中取得重要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突出建树”,是指候选人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或者重大发现,丰富和拓展了学科的理论,引起了该学科或者相关学科领域的突破性发展,为国内外同行所公认,对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十一条本办法第九条第(二)项所称“在科学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是指候选人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系列或者重大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现产业化,推动该技术领域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对促进本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十二条市科技奖突出贡献类的候选人应当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并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及推广工作。

第二节市科技奖科学技术进步类

第十三条市科技奖科学技术进步类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等方面以及其他科学技术工作中,在下列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公民、组织:

(一)在实施科学技术开发项目中,实现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

(二)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从事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经过实践检验,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

(三)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中,积极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保障工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

(四)符合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奖励范围和基本条件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

第十四条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一)项所称“科学技术开发项目”是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项目中,完成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和生物品种及其应用推广。

第十五条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二)项所称“社会公益项目”是指在标准、计量、科技信息、决策咨询、科技档案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自然资源调查和合理利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应用推广。

第十六条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三)项所称“重大工程项目”,是指列入市级以上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大综合性基本建设工程和科学技术工程等。该项目市科技奖仅授予组织。

在完成重大工程中做出符合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四)项的公民、组织,可申报和推荐市科技奖。

第十七条市科技奖科学技术进步类的候选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设计项目的总体技术方案中作出重要贡献;

(二)在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中做出重要技术创新;

(三)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过程中作出创造性贡献;

(四)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在科学技术活动中仅从事行政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市科技奖科学技术进步类候选人。

第十八条市科技奖科学技术进步类候选单位,应当是在项目研制、开发、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条件,对项目的完成起到主要作用的完成单位。

第十九条申报市科技奖科学技术进步类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技术创新性突出:在技术上,特别是在发展昆明高新技术的主要领域有重要创新,形成了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名牌产品;在昆明市行政区域内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加行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了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技术难度较大,解决了市域内本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行业的先进水平。

(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在昆明市行政区域内经过一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较好的生态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或者社会价值,为昆明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项目转化较成功,具有示范作用明显、关联度大、带动和扩散能力强等特点。项目在昆明的实施能提高本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竞争和创新能力,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

第二十条市科技奖科学技术进步类授奖等级按以下标准进行综合评定:

(一)科学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项目

在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接近国内领先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程度高,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在昆明市行政区域内对本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并接近国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程度较高,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在昆明市行政区域内对本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有一定创新,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并接近省内领先水平,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昆明市行政区域内对本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明显作用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二)社会公益项目

在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接近国内领先水平,并在昆明市行政区域内本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取得重大的社会效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并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并在昆明市行政区域内本行业较大范围应用,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有一定创新,有一定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并接近省内领先水平,已得到应用,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一定意义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三)重大工程项目

开展技术协作攻关,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接近国内领先水平,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对推动本市该行业的科技进步有重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开展技术协作攻关,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并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对推动本市该行业的科技进步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开展技术协作攻关,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有一定创新,有一定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并接近省内领先水平,取得一定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对推动本市该行业的科技进步有意义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三节市科技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类

第二十一条市科技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类授予在下列任一方面对本市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公民、组织:

(一)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我国公民或者组织进行合作研究、开发等方面取得重要科技成果,对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二)向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我国公民或者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提出重要科技发展建议与对策、培养科技人才或者管理人才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促进本市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并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

(三)促进本市与其它国家(地区)或者国际组织的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并对本市科学技术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第二十一条所称的外国公民、组织,是指对昆明科技事业做出主要贡献的外国专家、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管理、服务组织。

第二十三条昆明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不再设立部门的科学技术奖。

第二十四条推荐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类的人选从市科技奖突出贡献类的获奖者中产生;推荐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的项目从获得市科技奖的项目中产生。

推荐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具体人选、项目及推荐次序由奖励委员会确定。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根据当年情况进行推荐。

第三章评审机构

第二十五条市科技奖奖励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业评审委员会;

(二)审定专业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

(三)确定推荐申报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的具体人选、项目及推荐次序;

(四)为完善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提供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五)研究、解决市科技奖评审工作的重大问题。

第二十六条奖励委员会设委员11~15人,其中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2人、秘书长1人。奖励委员会委员由科技、教育、经济等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和有关行政部门的领导组成。

奖励委员会委员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3年。

第二十七条奖励委员会根据当年评审工作需要,设立若干专业评审委员会。专业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评审本专业范围内的市科技奖;

(二)向奖励委员会报告评审结果;

(三)对本专业范围内评审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处理;

(四)对完善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提出建议。

第二十八条专业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2人,委员若干人。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实行聘任制,任期1年。

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的资格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由奖励办公室根据当年市科技奖推荐的具体情况,选出部分已经认定资格的专家、学者组成各个专业评审委员会。

市科技奖评审实行回避制度。被推荐为市科技奖的候选人和候选项目的完成人,当年不得作为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参加评审工作。

第二十九条专业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熟悉本领域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动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二)能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较高的政策水平;

(三)仍然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作;

(四)身体健康,能参加评审工作,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

第三十条参与市科技奖评审工作的有关人员应当对候选人和候选单位所完成项目的技术内容及评审情况等严格保守秘密。

第四章推荐

第三十一条市科技奖候选人和候选项目由下列单位或个人推荐:

(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市人民政府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

(三)中央、省驻昆单位;

(四)经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可,具备推荐条件的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等;

(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类获奖人。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一)项所指的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的推荐工作由其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可推荐符合市科技奖候选条件的本行政区域内的公民、组织。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五)项所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类获奖人推荐,是指每年度可2人以上联名推荐1项所熟悉专业的市科技奖。

推荐单位或个人对申报市科学技术奖的人选和项目,应当根据有关方面的科学技术专家对其科技成果的评价结论和建议,择优推荐。

第三十四条推荐市科技奖,必须报送下列材料:

(一)《昆明市科学技术奖推荐书》;

(二)技术评价材料;

(三)推广应用证明或经济(社会)效益证明;

(四)研究、实验报告或其它有关技术资料。

第三十五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取得有关许可证,且直接关系到人身和社会安全、公共利益的项目,如动植物新品种、药品、食品、基因工程技术和产品等,在未获得主管行政机关批准之前,不得推荐参加市科技奖评审。

第三十六条凡在知识产权以及有关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存有争议的,在争议解决前不得推荐参加市科技奖评审。

第三十七条凡主要内容已获得国家、省科学技术奖和其他地州市级科学技术奖的,不得再推荐参加市科技奖评审。

第三十八条被评定未授奖的候选人、候选单位,如果其完成的项目或者在此后的研究开发活动中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并符合本办法有关规定条件的,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重新推荐。

第三十九条被推荐申报市科技奖的公民、组织(不含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类),应当按有关规定交纳评审费。

第五章评审程序

第四十条符合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推荐单位和个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奖励办公室提交《昆明市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及相关材料。奖励办公室负责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可以要求推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规定的,可以不提交专业评审委员会评审并退回推荐材料。

第四十一条对形式审查合格的推荐材料,由奖励办公室按专业(学科)分类提交各专业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各专业评审委员会向奖励委员会汇报评审结果。

第四十二条市科技奖评审时,奖励委员会和各专业评审委员会以会议方式进行并表决,其规则如下:

(一)奖励委员会的审定会议和各专业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会议,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委员出席,会议方可举行;

(二)表决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结果应当经全体委员的二分之一(不含二分之一)以上同意,方为有效。

第四十三条奖励委员会对各专业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进行审定,作出获奖人选和奖励等级的决议。经奖励委员会审定的结果向社会公示。

第六章异议及其处理

第四十四条市科技奖接受社会监督,实行异议制度。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市科技奖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项目持有异议的,应当在评审结果公示之日起30日内向奖励办公室提出,逾期且无正当理由的不予受理。

第四十五条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必须提供书面形式的异议材料,以及必要的证明材料。

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单位公章。

第四十六条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对涉及候选人、候选单位所完成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等,以及推荐书填写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

奖励办公室在接到异议材料后,应当对异议内容进行审查,如果异议内容符合本条上述规定,并能提供充分证据的,予以受理。

第四十七条实质性异议由奖励办公室负责协调,有关推荐单位或者推荐人协助。涉及异议的任何一方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推诿和延误。推荐单位或推荐人在接到异议通知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核实异议材料,并将调查、核实的情况报奖励办公室审核。奖励办公室认为必要时,可以组织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

非实质性异议由推荐单位负责协调,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奖励办公室审核。涉及跨部门、跨地区的异议处理,由奖励办公室负责协调,有关推荐单位或者推荐人协助,其处理程序参照前款规定办理。

推荐单位或推荐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提出调查、核实报告和协调处理意见的,不得提交审核。

第四十八条奖励办公室应当向奖励委员会报告异议核实情况及处理意见,提请奖励委员会决定,并将决定通知提出异议方和推荐单位或推荐人。

评审结果经公布没有异议,或者虽有异议但已在规定时间内解决的,由奖励委员会提交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审核。

第四十九条异议自公示之日起60日内处理完毕的,可以提交本年度审核;一年之内处理完毕的,可以提交下一年度审核;一年后处理完毕的,可以重新推荐。

第七章授奖

第五十条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奖励委员会作出的获奖人选、项目及等级的决议进行审核,报市政府批准。

第五十一条市科技奖突出贡献类,由昆明市市长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为30万元。其中10万元属获奖者个人所得,20万元由获奖者自主选题,用作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

第五十二条市科技奖科学技术进步类,由昆明市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分别为:一等奖5万元,二等奖3万元,三等奖1万元。每项授奖人数和授奖单位数实行限额:一等奖的人数不超过9人,单位不超过6个;二等奖的人数不超过7人,单位不超过5个;三等奖的人数不超过5人,单位不超过3个。

第五十三条市科技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类,由昆明市人民政府颁发证书。

第五十四条获奖项目的奖金不重复发放。已获市科技奖的项目,又获上级科学技术奖的,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其奖金只补发差额部分。

第五十五条市科技奖的奖励经费由市财政列支。

第八章罚则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例4

今年的科技奖励评审工作始终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与往年相比有所创新:

一是评审专家数量更多,层次更高。今年共邀请58名评审专家,比去年49名多。评审专家都是从省科技咨询专家库中选取的优秀科技工作者,无论是专家的数量还是专家的层次,都是历年之最,保证了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二是技术领域划分更细。我们根据项目的技术领域进行了更为专业的分组,由原来的9个专业组细分为11个专业组,尽量使项目的技术领域与专家的技术专业相一致,保证评审结果的专业性。

三是评审组织工作更规范。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人员工作文件》和《评审专家工作文件》,使工作人员和专家都能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职责、程序、要求,保证了评审工作的科学规范。

四是评审过程更加科学。专业评审组的专家先签署《专家承诺函》,在确保诚信、公正、保密的前提下,分别对所属专业的每一个申报项目按技术创新、经济社会效益、推动科技进步作用、知识产权四个方面的11项评价指标逐项打分,力求评价客观公正。

*年申报我市科学技术奖的科技成果共129项,符合受理条件115项。根据《*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市科学技术奖励实施细则》的规定,我市成立了由23名从事科技管理的领导、专家组成的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和由58名专家组成的11个专业评审组。评审采用书面、会议等方式。专业评审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经投票产生本年度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奖候选项目,向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作推荐。

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听取了各专业评审组的评审意见及总结,对候选项目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然后采用投票方式产生*年的市科学技术奖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奖拟奖项目85项。市科技局组织了3位评审委员会成员组成考察组,对*年特等奖和4个有疑问、评审委员会提出需考证的拟奖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

评定的拟奖项目于*年4月14日在《*日报》和*科技网上刊登通告,异议期为一个月,广泛征求和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异议期内没有收到任何异议。

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年*市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共85项,其中市科学技术进步奖83项,市技术发明奖2项。包括授予由东华机械有限公司完成的《网络化智能型高速数控板材柔性加工成套装备》项目为*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种新型的免双芯48KVA大功率UPS内置带漏感隔离变压器》等18个项目为*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YFD系列风机用低噪声三相异步电动机》等26个项目为*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节能建筑用塑料隔热条专用料》等38个项目为*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授予由*旭和抗菌技术有限公司完成的《表面抗菌耐磨制品及其制备方法》等2个项目为*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因没有项目或企业符合技术最高奖、科学技术贡献奖的要求,今年技术最高奖和科学技术贡献奖空缺。

*年的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是认真负责的,评审过程完全符合《*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

二、*年市科技奖授奖项目特点

(一)技术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年授奖的85个项目中,达国内先进以上水平的有76项,占授奖项目总数的89%,较去年提高8个百分点,其中属国际先进水平11项,国内领先水平34项,国内先进水平27项。自主研发的项目有82项,占授奖项目总数的96%,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共获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214项。如由广东五星太阳能有限公司完成的《高效太阳能平板集热器》项目,在国内率先采用真空溅射选择性涂层、低铁玻璃、先进的超声波焊接设备和工艺以及聚胺脂整体发泡保温技术等,减少了集热器的热损系数,使集热器具有热效率高,保温性好,结构合理,造型美观,适于与建筑一体化,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缩小了我国太阳能平板集热器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

由*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完成的《双头空白DVDR光盘生产线》项目,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产品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已申请5项发明专利,已获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产品从*年开发成功以来已经在国内新增空白光盘生产线市场占有70%份额,在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占有80%的市场,从*年开始更远销到欧洲和南美等地。该产品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实现利税2000多万元。产品的开发成功,填补了国内可录光盘生产线的空白,促进我国整个光盘产业规模的快速发展。

(二)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日益成为我市技术创新的主力军。

*年授奖的85个项目中,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三大领域来看,属工业类的项目数量最多,达55项,占了65%。其中获一等奖以上的工业类项目19项,占同等级授奖项目数的74%;二等奖以上的工业类项目20项,占同等级授奖项目数的71%。从项目完成单位属性看,企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达44项,占总项目数的52%,其中由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完成的37项,占44%;由市级民营科技企业完成的34项,占40%。如:由东华机械有限公司完成的《TTI-(900-2800)J电脑两板式注塑机》项目,是该公司于2001年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自行研制开发的,已申请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已获授权,该项目设计的各项技术参数达到当今世界先进水平,而其价格只是同类进口机型的1/4~1/5左右,不仅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而且对我国注塑机行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自开发至*年底,已售出21台,销售收入达5000多万元;实现利税1920万元,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创新资源集聚效应显现,产学研结合成果取得突破。

在授奖的项目中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有14项,约占16%,产学研科技合作向深层次发展。企校合作,进一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如今年评选出的特等奖项目是*年*关键领域重点突破中标项目;一等奖以上的19个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里有5个属于产学研合作项目。如由东华机械有限公司和广东工业大学联合承担的《网络化智能型高速数控板材柔性加工成套装备》项目,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中标项目,该项目是板材加工设备中最具生命力的集机电液气一体化的前沿产品,精度高,速度快,功能强大,实现了柔性板材加工的远程诊断、远程调试、远程管理和五轴联动智能路径优化功能,节能效果显著,比国外同级别设备节能25%以上。经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广泛用于多品种的板材加工行业,可以大大减少用户的模具费用及产品开发周期。该项目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完成,产品自*年投放市场以来,已实现新增产值12650万元,新增利税2387万元,为*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供有力保证,并在全省、全国起到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由*市光华实业有限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一种新型的免双芯48KVA大功率UPS内置带漏感隔离变压器》项目,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认为,产品属国内首创,填补单芯内置带漏感隔离变压器的国内空白。产品投放市场一年半来,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288万元,净利润1084.9万元,税收581.7万元,节支总额达414万元,效益显著。

(四)公共领域创新成果涌现,科技对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

授奖项目中涉及食品安全、信息安全、节能、资源化利用、环保和医疗卫生等社会发展领域的共34项,占获奖总数的40%,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6项。如由*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完成的《*市建筑节能对策研究》课题,通过大量民意调查、民用建筑与公共建筑的能耗调查、新墙材的生产及使用状况调查,掌握了*市的建筑能耗状况。系统分析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市建筑节能中的可行性分析及应用前景,提出了适合*地区的建筑节能技术与措施,为节约大量社会能源和社会资金,缓解当前电力紧张提供了有效手段。

由*市妇幼保健院完成的《改进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的研究》课题,是目前国际上同领域最大样本最全面的前瞻性研究,筛选、优化、制订出包括5项指标的新诊断标准,经近2万例临床应用验证确证了其准确性。有利于指导新生儿窒息的诊疗,降低病死率、伤残率,减少国家和人民在医疗、康复和社会福利方面的经济负担。共4篇,经国内专家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五)成果转化率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年授奖的项目中,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获奖项目实施成果转化以来新增产值22亿元,新增利税4.3亿元,创汇6781万美元。如由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完成的《工业用大型特种变频不间断电源系统》项目,是光、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人员仅用一年时间便开发成功。产品自*年投放市场以来,实现新增产值22300万元,新增利税4826万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又如由*市石龙镇人民政府、*市石龙广播电视站、广东巨龙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市开普互联信息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石龙镇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工程》项目,集成和应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率先在全国镇一级单位实现了基于HFC的“三网融合”,建设了石龙公共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了城建图文一体化办公系统、广发行“医银通”、社区管理系统和96993社区服务热线等一批信息系统,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推动信息化应用,加快了城镇现代化建设步伐,推进了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提升,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54.38亿元,同比增长14.25%;税收总额5.02亿元,同比增长22.6%,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的第19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例5

二、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战略研究的目标

通过战略研究,力争实现“三个突破”。

一是在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上有所突破。提出未来5-15年我市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方针和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二是在重大科技发展任务上有所突破。根据市长远发展和近期需求,提出我市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等,力争能凝练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发展任务和项目。三是在科技环境、科技政策上有所突破。根据科技发展需要,提出科技发展的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等,以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战略研究的内容包含12个专题。

1、市中长期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研究国内外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客观评价我市科技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结合实际,研究如何通过科技体制创新提高我市持续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和“四化”发展理念对科技的总体需求,确定未来5-15年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基本任务、重点布局和战略途径。

2、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在客观分析世界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我市农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第三产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对科技的需求,明确我市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提出加速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确定我市基础应用研究的重点与方向,提出加强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分析世界性产业与技术转移的趋势和我市现有条件与优势,提出应对策略、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重大专项;提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发展的战略目标与重点,确定优先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系统成套技术和重大科技专项。

4、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市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研究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科技人才和教育的需求,明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科技人才的类型及数量,比较我市与国外和国内其他城市人才政策,研究提出加强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思路、目标任务及政策措施。

5、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科技问题研究。

研究分析我市传统产业发展现状,明确我市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战略重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确定技术引进、二次开发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应对世界产业转移趋势,明确加速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确定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研究分析几年内有望成为10个年产值过百亿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

6、军民融合科技发展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军民融合科技发展现状,研究我市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和推进机制,明确军工科技资源与地方经济密切融合的切入点,确定军工技术民品化和民用技术军品化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提出加快军民融合的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建议。

7、旅游、商贸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旅游、商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旅游、商贸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依靠科技手段提升和树立我市旅游品牌,加快商贸业发展的重大专项,研究加速旅游、商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城市公共管理科技问题研究。

为打造“国际化、市场化、生态化、人文化”的新,提升政府管理城市的综合水平,在分析我市城市安全管理、智能交通、公共卫生、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等城市公共管理能力的现状与趋势基础上,提出相关重大科技问题,筛选出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项目,并提出对策与思路。

9、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研究分析基于电子化、网络化的商务、教育、文化娱乐、金融、社区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和技术创新现状与趋势,提炼出影响现代服务业的重大科技问题,筛选出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项目,并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与思路。

10、基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根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研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科技的总体需求,明确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及重大科技任务,并提出对策建议。针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城市垃圾的科学处置中需要科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11、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问题研究。

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分析我市科技资源现状,根据我市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总体布局,明确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发展目标、重大任务,提出为科技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平台以及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的措施。

12、科学普及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问题研究。

根据我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分析科普工作现状,研究提出未来我市科普工作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对策建议。研究创新文化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我市创新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的对策。

三、组织设置与工作方式

战略研究工作由规划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多部门共同协作,并充分发挥科技、经济、社会、管理等各方面专家的作用,尤其注重发挥一线优秀专家的作用,确保战略研究全过程的开放。要动员我市有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眼光的优秀专家参与,调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体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战略研究工作取得有效成果。

(一)组织设置

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规划研究总体战略组共同负责战略研究的组织实施。

总体战略组主要负责规划研究的顶层设计,包括制定规划总体架构,确定战略研究专题设置及研究内容,对各战略研究专题组进行指导等,同时负责总体战略研究报告的起草工作。

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联络组、文件组。联络组主要负责具体协调工作,包括规划战略研究各专题组的协调,办公室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总体战略组及专家顾问组之间的沟通协调,负责战略课题研讨会、论证会的召开及资料准备和整理等。文件组主要负责有关文件的起草,工作方案的起草及文档管理等工作。

(二)工作方式

战略规划研究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担单位和专题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参与协作,其负责同志作为专题组副组长。专题组长根据规划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全面负责本专题的研究工作。在组长和规划办公室签订战略研究计划任务书后,专题研究的具体部署,研究人员的组织、资料收集和调研、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由专题组负责组织完成。

四、对战略研究工作的要求

规划的战略研究是规划制定的核心和基础,直接服务于“十一五”规划和“规划纲要”的编制。

(一)战略研究的方法

在对我市科技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充分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趋势,把握科技发展的前沿,做好技术预测,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全局做出前瞻性安排。

对我市科技发展经验进行总结,注意广泛调研,听取意见,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分析入手,找准科技发展的切入点与突破口,逐渐深入,不断总结和凝练,提出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关键技术、重大项目与课题等。

对典型的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并与其他省市有关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客观评价我市科技发展的地位与差距。

加强研究的开放性,提倡大跨度、多视角考虑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等问题。利用多种多样的渠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吸收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发扬民主、鼓励争鸣,使各种观点相互交锋,允许不同的观点存在。注意加强专题之间的交流,对于领域比较宽的专题,尤其是要注意系统研究和交叉融合。

注重专题研究的顶层设计和综合,使专题研究工作做到宏观有序,并根据专题研究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可操作的专题研究方案和专题任务分解方案,精心组织,深入研究。同时,在专题设计与研究过程中,允许专题之间的合理交叉,但要加强专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调沟通,以减少专题间不必要的重复,保持整个专题研究的完整性。

专题研究应特别强调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创新性的思维,力争为制定出一个有新意的规划奠定坚定基础。

(二)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根据规划制定的总体要求,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发展趋势分析:系统分析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等的背景,以及本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2、现状分析:在系统研究我市实情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本研究领域我市发展的现状、优势及问题,并与国内省市相对比提出我市的主要差距、阶段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重大需求。必要的统计数据要求详实,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合理。

3、发展思路研究:根据形势和现状,研究本领域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发展途径等,提出未来15年本领域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未来5年的阶段目标。4个战略研究专题要重点提出未来15年发展目标,同时提出未来5年阶段目标;8个问题研究专题以提出未来5年目标为主,同时展望未来15年发展目标。

4、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研究:根据目标和需求,研究本领域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总体布局与部署,提出优先发展关键技术和重点、以及重大项目等。

5、政策措施研究:研究为实施上述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包括政策、保障、条件、环境等建议。

(三)专题研究报告形式

各专题研究任务完成后,须提交专题研究报告,主要包括:

1、专题主要研究成果与总报告摘要;

2、专题研究总报告;

3、关于重大科技专项或重大任务的建议说明;

4、相关研究成果与资料。

五、时间进度安排

战略研究时间进度安排分为三个阶段。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例6

二、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战略研究的目标

通过战略研究,力争实现“三个突破”。

一是在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上有所突破。提出未来5-15年我市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方针和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二是在重大科技发展任务上有所突破。根据*市长远发展和近期需求,提出我市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等,力争能凝练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发展任务和项目。

三是在科技环境、科技政策上有所突破。根据科技发展需要,提出科技发展的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等,以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战略研究的内容包含12个专题。

1、*市中长期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研究国内外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客观评价我市科技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结合实际,研究如何通过科技体制创新提高我市持续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和“四化”发展理念对科技的总体需求,确定未来5-15年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基本任务、重点布局和战略途径。

2、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在客观分析世界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我市农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第三产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对科技的需求,明确我市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提出加速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确定我市基础应用研究的重点与方向,提出加强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分析世界性产业与技术转移的趋势和我市现有条件与优势,提出应对策略、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重大专项;提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发展的战略目标与重点,确定优先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系统成套技术和重大科技专项。

4、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市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研究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科技人才和教育的需求,明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科技人才的类型及数量,比较我市与国外和国内其他城市人才政策,研究提出加强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思路、目标任务及政策措施。

5、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科技问题研究。

研究分析我市传统产业发展现状,明确我市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战略重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确定技术引进、二次开发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应对世界产业转移趋势,明确加速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确定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研究分析几年内有望成为10个年产值过百亿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

6、军民融合科技发展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军民融合科技发展现状,研究我市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和推进机制,明确军工科技资源与地方经济密切融合的切入点,确定军工技术民品化和民用技术军品化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提出加快军民融合的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建议。

7、旅游、商贸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旅游、商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旅游、商贸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依靠科技手段提升和树立我市旅游品牌,加快商贸业发展的重大专项,研究加速旅游、商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城市公共管理科技问题研究。

为打造“国际化、市场化、生态化、人文化”的新*,提升政府管理城市的综合水平,在分析我市城市安全管理、智能交通、公共卫生、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等城市公共管理能力的现状与趋势基础上,提出相关重大科技问题,筛选出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项目,并提出对策与思路。

9、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研究分析基于电子化、网络化的商务、教育、文化娱乐、金融、社区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和技术创新现状与趋势,提炼出影响现代服务业的重大科技问题,筛选出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项目,并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与思路。

10、基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根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研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科技的总体需求,明确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及重大科技任务,并提出对策建议。针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城市垃圾的科学处置中需要科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11、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问题研究。

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分析我市科技资源现状,根据我市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总体布局,明确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发展目标、重大任务,提出为科技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平台以及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的措施。

12、科学普及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问题研究。

根据我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分析科普工作现状,研究提出未来我市科普工作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对策建议。研究创新文化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我市创新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的对策。

三、组织设置与工作方式

战略研究工作由规划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多部门共同协作,并充分发挥科技、经济、社会、管理等各方面专家的作用,尤其注重发挥一线优秀专家的作用,确保战略研究全过程的开放。要动员我市有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眼光的优秀专家参与,调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体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战略研究工作取得有效成果。

(一)组织设置

*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规划研究总体战略组共同负责战略研究的组织实施。

总体战略组主要负责规划研究的顶层设计,包括制定规划总体架构,确定战略研究专题设置及研究内容,对各战略研究专题组进行指导等,同时负责总体战略研究报告的起草工作。

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联络组、文件组。联络组主要负责具体协调工作,包括规划战略研究各专题组的协调,办公室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总体战略组及专家顾问组之间的沟通协调,负责战略课题研讨会、论证会的召开及资料准备和整理等。文件组主要负责有关文件的起草,工作方案的起草及文档管理等工作。

(二)工作方式

战略规划研究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担单位和专题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参与协作,其负责同志作为专题组副组长。专题组长根据规划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全面负责本专题的研究工作。在组长和规划办公室签订战略研究计划任务书后,专题研究的具体部署,研究人员的组织、资料收集和调研、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由专题组负责组织完成。

四、对战略研究工作的要求

规划的战略研究是规划制定的核心和基础,直接服务于“十一五”规划和“规划纲要”的编制。

(一)战略研究的方法

----在对我市科技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充分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趋势,把握科技发展的前沿,做好技术预测,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全局做出前瞻性安排。

----对我市科技发展经验进行总结,注意广泛调研,听取意见,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分析入手,找准科技发展的切入点与突破口,逐渐深入,不断总结和凝练,提出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关键技术、重大项目与课题等。

----对典型的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并与其他省市有关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客观评价我市科技发展的地位与差距。

----加强研究的开放性,提倡大跨度、多视角考虑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等问题。利用多种多样的渠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吸收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发扬民主、鼓励争鸣,使各种观点相互交锋,允许不同的观点存在。注意加强专题之间的交流,对于领域比较宽的专题,尤其是要注意系统研究和交叉融合。

----注重专题研究的顶层设计和综合,使专题研究工作做到宏观有序,并根据专题研究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可操作的专题研究方案和专题任务分解方案,精心组织,深入研究。同时,在专题设计与研究过程中,允许专题之间的合理交叉,但要加强专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调沟通,以减少专题间不必要的重复,保持整个专题研究的完整性。

----专题研究应特别强调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创新性的思维,力争为制定出一个有新意的规划奠定坚定基础。

(二)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根据规划制定的总体要求,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发展趋势分析:系统分析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等的背景,以及本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2、现状分析:在系统研究我市实情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本研究领域我市发展的现状、优势及问题,并与国内省市相对比提出我市的主要差距、阶段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重大需求。必要的统计数据要求详实,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合理。

3、发展思路研究:根据形势和现状,研究本领域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发展途径等,提出未来15年本领域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未来5年的阶段目标。4个战略研究专题要重点提出未来15年发展目标,同时提出未来5年阶段目标;8个问题研究专题以提出未来5年目标为主,同时展望未来15年发展目标。

4、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研究:根据目标和需求,研究本领域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总体布局与部署,提出优先发展关键技术和重点、以及重大项目等。

5、政策措施研究:研究为实施上述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包括政策、保障、条件、环境等建议。

(三)专题研究报告形式

各专题研究任务完成后,须提交专题研究报告,主要包括:

1、专题主要研究成果与总报告摘要;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例7

2科技人力资源界定的理论回顾

196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了以《研究与发展调查手册》(即《弗拉斯卡蒂手册》)为标志的科技统计规范,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CO)以该手册为核心内容,分别于1978年和1979年推出了《科技统计国际标准化建议案》和《科技活动统计手册》,由此,R&D统计迅速在世界各国推广开来,此后,OECD国家一直把R&D人员作为衡量科技人力资源的指标。但是近10年来,“各国逐渐意识到作为国家创新活动中重要核心力量的R&D人员仅仅是国家创新活动中的很小一部分力量,并不能完全反映国家科技人力资源的整体发展状况”〔1〕。于是1995年,OECD颁布了《科技人力资源手册》(又称《堪培拉手册》),首次权威界定了科技人力资源(HRST)概念,并给出了国家HRST测度的统计框架和标准方法,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基本定义、分类标准、相关因素与数据来源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解释,是国际上第一个有关科技人力资源统计的标准和规范”〔2〕。世界各国,特别是OECD和欧盟成员国基本上参照该手册进行本国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调查和分析研究。该手册指出:“从理论上,科技人力资源指的是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以及广义的科技人力资源:“包括所有完成高等教育的人,不管他们是否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工作”〔3〕。《堪培拉手册》从科技人力资源供求的角度,以资格和职业两个指标为基础,对科技人力资源进行了统计意义上的界定。具体来讲,科技人力资源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人:

2.1资格完成了科学技术学科领域的第三层次教育(即完成大专或大专文化程度以上教育的劳动者,或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的标准分类是完成第五层次或第五层次以上科技教育的劳动者)。也就是说,人们一旦完成了科技领域的高等教育,不管职业如何,他们终身都属于科技人力资源。

2.2职业虽然不具备上述正式资格,但从事通常需要上述资格的科技职业。与资格不同的是,对那些并不具备正规资格而按当前职业列为科技人力资源的人们来说,他们从被聘用的第一天起就被算作科技人力资源,一旦改为从事科技以外的职业、退休、被解雇或不工作,就不再作为科技人力资源的身份存在。国内相关的研究中,宋加金(1998)、徐治立(2001)、王玉谦(2001)、王大刚,王伯良,周纬杰(2001)、谢智波、李向东、赵华锋(2004)、杜谦、宋卫国(2004)等人对科技人力资源的界定有过不同的探讨,张喜照(2005)对此做了简要的概括〔2〕。我国在《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首次启用了基本上与国际接轨的国家HRST总量指标,并从200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进行了测算。

3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应用的主要问题分析

3.1统计指标不一致、数据缺乏代表性关于科技领域的范围,虽然《科技人力资源手册》的定义最为广泛,认为“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技术”是指知识的应用,但是国际上的看法并不统一,这是导致统计指标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韩国,研究者认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不属于“科学技术”的范畴。我国将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以及部分与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及应用密切相关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纳入科技领域的范围。从我国的现状来看,由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晚,基本上是借鉴了OECD权威的国际定义,但统计单位还没有能够完全按照国际口径来展开有关的统计工作,这是初始时期必然,造成了统计指标使用上的不一致,应用理解上的多义性,使得分析结果代表性降低,缺乏可比性。从收集到的相关文献中发现,大多数研究者只能利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正式公布的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研究与开发(R&D)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等存量统计数据作为或者等同于科技人力资源来展开分析,而实际上专业技术人员是“按国际职业标准分类的、具有中专文化程度以上在岗就业的白领专业技术劳动者,不包括工人、高级技工以及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企业家、政府官员和工作人员”〔4〕,也即专业技术人员的统计口径远小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口径。刘璐,张一兰(2008)指出:“科技活动人员的定义与科技人力资源的定义基本一致,但是两者涉及的科技领域的范围有所不同。科技人力资源对科技领域使用的是广义的定义,我国国家统计局对科技活动的定义,使用的是狭义的定义,统计口径比《堪培拉手册》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口径要小”〔5〕。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统计仅限于国有企事业单位,随着我国经济成分多样化的发展,非国有单位增加和职工人数增多,该统计数据的代表性也随着降低。

3.2职业条件不起作用根据上述统计定义,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应是高等教育科技领域毕业生存量与虽然没有科技领域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但实际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存量之和。但从实际统计结果来看,这一界定变成了资格即职业的情况。早在2004年,杜谦,宋卫国通过对科技人力资源及其构成层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根据我国近几年的数据估计分析指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完全可以近似地用大专及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人口数量来表示”〔4〕。何国祥(2008)同样指出,在我国具体的人事实践中,绝大多数在岗工作的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均有大专以上的学历〔6〕。换言之,我国目前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范围内,职业条件常常不起作用,造成了事实上的从事何种职业或工作对科技统计没有影响,只要有大专学历就是终身的科技人力资源。以学历资格的统计结果,反映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及其潜在量的大小,而只有真正从事科技职业的人员对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才更有直接的意义。

3.3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增长过快2006年科技部在《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对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提出要求,在2010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要达到5000万人。根据《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8)的统计,我国2005年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200万人;2009年7月10日中国科协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5160万人;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的各地区就业人数和《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09》就业人数中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计算得出2008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5311.46万人,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4%。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已经提前3年实现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5000万的目标。事实上,依照上述方法的简单推算,2006年科技部在提出这一目标的时候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接近5000万了,表面看来,目标设定的是如此保守,而实际上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是当时对科技人力资源的估计与理解是基于原有统计口径上的;二是基于资格意义上的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增长过快。众所周知,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跨越式发展,当年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一直高速增长。根据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1050万人报考,录取约600万,录取比例57%,录取人数是1998年的5.5倍。直至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超630万〔7〕。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结果是,大专以上的人数急剧增多,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迅速成为科技人才大国,但实际上大而不强。

3.4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缺乏国际交流可比性大专以上资格的人数基本上决定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大小,而各国的教育体系差异很大,缺乏国际统一认证规范;各国、各个地区、各个专业差异也很大,受教育者个人拥有的学历数量差异很大,学历构成以及高低质量差异等无法反映,尽管名义上的统计指标名称相同,但实际上我国目前统计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缺乏国际可比性。此外,在信息、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现代企业以网络组织、虚拟组织形态、集群方式等带来科技人才利用方式的革命,变“人才国际流动”为“智力跨国流动”和“知识跨国流动”〔8〕。随着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区域间科技资源流量的不断增加,对科技人力资源流动和流量的统计需求也日益提高,而目前我们“一方面缺少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结构的统计设计,另一方面缺少流量统计”,“既没有国际间的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统计,也没有国内区域间、省市间的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统计”〔6〕,无法准确掌握科技人力资源的动态变化和实际状况。

4关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统计改进的建议与思考

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日益增强的一体化趋势,笔者认为,目前科技统计工作应该进一步深化科技统计内涵,增强服务意识,针对当前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而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为统计采集数据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手段,不断地完善与改进不仅必要而且是完全可行的。

4.1加速、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的理论研究,以战略导向强化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工作科技人力资源的内涵界定是科技管理、科技人力资源研究工作的基础,理解认识的模糊、主要观点的分歧等必然造成统计工作上偏差。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现状来看,在内涵界定上,我国对科技活动的理解与国际上存在很大差异,不仅仅是理解上,事实上我国的科技活动内容也确实具有国际不同的地方;就资格指标而言,我国的教育分类与国际分类并不一致,大专以上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缺乏一定可比性,两种分类统计如何统一,是采用国际标准还是两种兼用?一直使用的“专业技术人员”指标与科技人力资源界定不符,早就有专家建议应该取消但至今然在使用,这表明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一直脱节。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创新实践的全面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活动不断创新、丰富和深入,迫切要求加速、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的理论研究,以战略为导向强化科技统计的基础功能,尤其要加强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国家创新示范区、部级产业承接带等的指标数据,以满足分析评价国家创新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创新、集成创新、企业网络化发展等的创新绩效与政府政策支持的需要。

4.2设立专门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年鉴从科技人力资源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来看,2006年以前,我国的科技统计主要包括R&D的基础统计、工业技术创新统计、高新技术产业统计以及其它行业统计等等,没有专门的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资料,有关科技人力资源的信息缺乏、且分散分布在各种相关统计文献中,要想要获取比较准确、体系完整、口径一致的科技人力资源数据非常困难。目前我国组织编写的比较权威的科技统计数据来源主要是《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但其中关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指标仅仅有“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高等教育统计”四大类,相对来说,指标体系偏少。因此,建议设立专门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年鉴,有针对性的完善研究和统计工作。科技人力资源是国家重要的创新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是一项无以估量的巨大无形资产,准确把握这一资源的水平是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例8

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钢结构行业的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是建立钢结构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体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适应国家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钢结构分会要把重点工作放在壮大行业、做强企业的创新驱动上,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以科技创新促进转型,以绿色建筑为目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提升钢结构技术创新的动力。绿色建筑的研究和探讨不仅是中国的课题,也是世界性的课题。钢结构建筑的创新驱动,来自于行业内的专家技术团队,来自于企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内在需求,解决转型过程的困难和问题,抓住当前国家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机遇,为钢结构行业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一、立足钢结构技术创新的新起点

我国钢结构技术应用并不是今天才起步的。建国以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前10年,钢结构建筑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一批规模化企业。2012年我国钢材产量已达7.65亿吨,建筑钢结构生产规模约5000万吨左右,占到钢铁产量的7.8%,钢铁产能的利用率仅为72%。到2012年底,国内从事钢结构加工、生产和安装的企业约1.08万家,钢结构行业前30强企业的生产规模,占全国建筑钢结构总量的近20%。具有一级钢结构专业承包资质的施工企业达740余家,这些企业将是我们行业技术创新的依靠力量。正是如此,我们钢结构行业的创新也不是从零开始,在世界上,如迪拜、俄罗斯、匈牙利的一些大型钢结构项目都有中国的钢结构企业参与,所以我们的创新发展应立足于新的基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落幕,这次会议也是对中央经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贯彻落实,我们搞经济工作的,不能空谈政治,要干实事,把行业壮大、把企业做强是我们协会、在座的企业家、专家的使命。前不久我刚刚参加了中建钢构第一次科技工作会议,邀请各方面专家研究了钢结构发展的前沿技术;又到厦门参加了全国14个省市钢结构协会的联席会议,14个省市的钢结构协会一起研究如何助推当前钢结构的科技进步。作为协会来讲,明年的重点要放在钢结构的科技进步上。

今天我们召开的钢结构专家全体会议,专家队伍就是钢结构技术发展的宝贵财富。研究创新发展,行业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企业也要站在新的起点上,研究如何使我们行业壮大、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具体措施,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搭建技术交流和学习平台,开展行业前沿技术研究,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与推广,引导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广更加高效、环保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二、总结技术进步的新成果

近些年来钢结构的科技新成果很多,但我觉得过于分散,企业间各自为政、自我封闭。技术需要保密,这是企业的商业机密,但也不能完全保密,核心技术企业要保密,而一般性先进技术,国外的新技术,我们需要普及,要学习,不能互不来往。我们需要总结,我们总结得还不够,我们很多科技成果没有被总结出来。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超高层、大跨度和特构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到2012年,年生产加工规模超50万吨、产值超过50亿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已有4、5家,年生产加工规模在3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0多家。技术实力就是企业的竞争力。今年,浙江杭萧钢构在绿色建筑领域迈出自主创新的步伐,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中建钢构、浙江精工钢构、东南钢构、湖南金海钢构这些企业,都通过建立工程院院士、博士工作站的方式,直接与大学科研机构挂钩,开展技术课题攻关,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从我国钢结构发展的地区而言,浙江是中国钢结构的强省,值得各省学习,接下来便是江苏省。浙江省的钢结构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我任建设部总工程师时,就专门调研过浙江萧山地区的钢结构发展情况,当时总书记还到浙江大地钢结构有限公司(原杭州大地网架制造有限公司)考察过。

从市一级的城市讲,钢结构发展好的有福建厦门市,厦门市对于钢结构高度重视,厦门市政府提出将用钢结构建设一部分保障性住房,他们的建设局长对钢结构特别钟爱,推动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在厦门发展钢结构,这个我也很支持,厦门与台湾遥相呼应,发展钢结构对今后台湾的回归,海西经济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从企业来讲,我比较欣赏的有很多。一是中建钢构,中建钢构是国企,他在全国有5大基地,分别在天津、湖北、江苏、重庆、深圳,中建钢构将基地分布在全国不同地区来发展钢结构。二是沪宁钢机,沪宁钢机以江苏为大本营,一直参与全国大型钢结构的施工,著名钢结构的施工。三是杭萧钢构,10余年专注钢结构住宅的研发,很有眼光。四是福建十八重工,从一个国企转变成一个大型民企,我个人更欣赏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更能做大做强。前面所说到的除了中建钢构,其它都是民营企业,福建十八重工成立了钢结构学院,现在好几家企业要联办这个钢结构学院,我们要培养钢结构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钢结构人才非常重要。当然还有许多企业,如宝钢钢构、大地钢构、东南钢构、精工钢构、恒达钢构、江南钢构等企业,发展的非常不错。其中江南钢构80%出口,工程应接不暇。

我们钢结构金奖项目的评选到今天为止,连续开展了10届,我们评选出钢结构金奖的项目有861项,这861项金奖工程应该是中国钢结构的代表。今后,要通过评选钢结构金奖项目,做到好中选优、优中推精,进一步提高钢结构工程施工水平。

从钢结构技术进步来说,在座都是钢结构专家。但我看到不少好东西,可能这些东西你们也都研究过。如澳大利亚最大的钢铁制造商博思格在西安建立了一个钢结构工厂,采用了一种新型导光管。导电、导水管很常见,但导光管是一种新材料,它通过反复折射将屋顶日光导入到室内,经过传导的光线丝毫不比室外弱;另外还有通过室内外温差推动的呼吸机,使得室内外空气自行交换,大大降低能耗。还有山东华兴的波浪腹板梁,波浪腹板梁节约钢材30%,企业以开始研制波浪腹板梁的数控生产线,如果生产线研发完成,批量生产进入市场后将达到1000亿的产值。钢结构的新技术还有很多,去年为研究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我去了日本,日本在钢结构住宅结构上应用中国古代木结构连接技术,减少焊接推广钢结构的榫接、卯接,值得我们重视,今天焊接协会也来了,现在推广机器人焊接,钢结构焊接对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我曾经处理过的彩虹桥垮桥事故,就是因为焊接问题导致的,这是非常惨痛的教训。

三、凝聚行业技术进步的新力量

我将钢结构专家的力量分成两大块:一块力量是来自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设计院所的钢结构技术学者、博士、院士,他们从事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同时结合中国钢结构的实践和应用科学研究,这是很大一块力量,不只是今天在座的各位专家,还有很多分布在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之中;第二块力量是企业的技术力量,以钢结构企业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为主,从事实用技术创新和加工、制作,产品工艺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与研发,提高产品的自动化数模生产工艺,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依靠力量。

对于我们专家来说,我想讲6个字:专业、专家、专利。我讲的专业,是指专家以专业为生命的,终身从事钢结构这个专业研究的,学科分类叫专业,经济分类叫行业,要为壮大行业献出我们的聪明才智,要了解行业发展的现状,与国际行业发展的差距,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我们承认日本、德国有些加工技术确实比我们先进,协会今年组织了一些企业总工、总经理到德国考察,回来之后向我反映,在德国看到了很多好东西,有的企业感觉得那些先进的技术学不了,也投入不起,希望国家给以支持。这种想法是消极的,世界上哪有学不了、买不到的技术,企业还要自身努力。

对于专家,我们要充分认识专家的力量、专家的智慧。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的财富是什么?是专家,专家是我们的资源,专家是我们的财富,专家是我们的力量。要高度尊重专家,尊重知识,尊重不能用在嘴上,要把专家的智慧开发出来,使之有用武之地,才叫真正的尊重。尊重一个人是要将他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尊重一个人是要给这个人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

要搭建好专家活动的舞台。作为协会来讲,专家要为行业服务,协会要为专家服务,要为专家搭台。比如培训、知识的再教育,需要专家;某一个企业某个项目科技攻关,需要专家;技术论文研讨、成果总结,需要专家,发挥每一位专家的作用,为专家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才是真正的尊重专家。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黑龙江任省建委主任,到前苏联国家科研院考察,科研院的院长对我讲,我们苏联和你们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都有一个问题,我们交流论文、,目的都是为了得奖,苏联最高奖是列宁勋章,得完奖便完成任务了。而日本人最聪明,我们的在杂志后,日本人不出一个月便变成了工厂的产品,变成了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我们也要如此,要学会把科技成果及时变成工厂的产品。

说到专利。钢结构也有很多专利,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这方面我们还重视不够。我在中建钢构的科技大会上得知,他们已经有了120多项专利。我们其他企业的专利也不少,希望我们建筑钢结构分会向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学习,他们每年都编撰一本很厚的散热器专利汇编。专利是专家的研究成果,是我们前沿技术变成生产力的标志,是我们的知识产权,还有工法的总结,先进的工法也是我们一种发明创造。

四、开创以科技促进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2013]1号文,将推动建筑工业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新型建筑工业化是指采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实现房屋建造全过程的工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从而实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住房和城乡建设传统模式和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是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建筑业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具体体现。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整个行业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工业化,是工程建设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业化,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工业化。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国发[2013]41号文,《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其中有三大项任务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落实。

1.推广钢结构在建设领域的应用,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高发地区推广轻钢结构集成房屋等抗震型建筑;稳步扩大钢材、水泥、铝型材、平板玻璃等市场需求。

2.实施绿色建材工程,发展绿色安全节能建筑,制订、修订相关标准规范。推动节能、节材和轻量化,促进高品质钢材、铝材的应用。加快培养海洋工程装备、海上工程设施市场。

3.逐步提高热轧带肋钢筋、电工用钢、船舶用钢等钢材产品标准,修订完善钢材使用设计规范,在建筑结构纵向受力钢筋中全面推广应用400兆帕及以上强度高强钢筋,替代335兆帕热轧带肋钢筋等低品质钢材。加快推动高强钢筋产品的分类认证和标识管理等。

早在本世纪初,当时的冶金部和建设部共同组成了建筑用钢领导小组,我当时是建设部的总工程师,是这个小组的副组长,但是工作开展不久冶金部变成冶金局,后来又变成了钢铁协会,推广建筑用钢的工作受到了影响。今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要和我们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分会紧密的联合,更有成效地制定鼓励建筑用钢的技术经济政策,更大规模地推进建筑用钢量。

这次会议要归纳和提炼钢结构10大新技术,我任建设部总工的时候,大约在1993年我便提出中国建筑业发展的10大新技术,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10大新技术的示范项目评奖,技术要推广,不能光在一个项目、一家企业里,要在行业里推广使用,淘汰陈旧技术,采用新技术,社会才能进步。所以我们要搞新技术的示范奖,同时在钢结构金奖评定中必须要有新技术的示范项目,作为钢结构金奖的评奖条件之一。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例9

第一,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至2012年12月31日止,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总数为1490人,人才总数与上年同期2393人比较净减少903人。其中本年度增加新招聘大中专学生59人,调入36人;本年度减少退休28人,病亡4人,整建制调出916人,调出50人。

一是管理人员情况:本年度末有管理人员968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8人,大学本科291人,大学专科409人,中专123人,高中及以下学历127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187人,36岁至40岁148人,41至45岁177人,46至50岁220人,51岁及以上有236人.

二是技术人员情况:本年度末有专业技术人员1172人,学历为研究生的13人,大学本科342人,大学专科505人,中专164人,高中及以下148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385人,36岁至40岁的180人,41岁至45岁的206人,46岁至50岁的202人,51岁及以上的199人;专业技术职务为高级204人,中级职务技术职务的344人,初级职务的382人。

第二,我局管理技术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局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有所提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人数同比持平,主要原因为调出高级管理人及技术人员增多。2012年调出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50人。2012年大专学历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73%,比2011年的69%有所增长,截至2012年底,我局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13人。

第三,人才资源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是职称结构比有所变化。2012年工程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56%,2011年为43%,有明显提高,

二是学历结构变动不大。2011年研究生及本科、大专专业技人才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29%、43%,2012年研究生及本科、大专专业技人才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0.9%、23%、46%。

三是专业技术人员行业结构有所改善。2012年末工程技术、经济会计、政工人员及其他人员占专技人才总量的比例分别为56%、24%、1%。2011年末工程技术、经济会计、政工人员及其他人员占专技人才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3%、18%、4%。综合比较工程技术人员、经济会计人员同比有所提高,政工人员比去年有所减少。

二、目前我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阻碍我局科技兴局。我局为解决煤与瓦斯突出、井下水患、薄煤层开采等众多技术难题,近几年利用外出培训及科研攻关、邀请专家、院士来局讲授等方式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但在质量和数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

第二,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严重影响我们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我局井下自然环境恶劣,薪酬水平一直处于同行业劣势,公司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留住人才的措施,人才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人才外流现象相当严重。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纷纷外流。2012年我局有50名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调出公司外,且流失人员中大多数人才为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留住的管理技术人员也因为企业缺乏竞争力,以致人才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使用效率不高。

第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虽有所改善,但年龄结构尚需优化。2012年末专业技术人员中35岁以下人才,只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比率为33%,比重偏小。高级人才中很多已接近退休年龄,有青黄不接的危险。

三、创新人才思路,落实措施,增强企业吸引力

第一,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关注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工作顺心,生活舒心,奉献全心。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的作用,积极宣传我局人才工作各项政策措施,使“人才强企”战略深入人心。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等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例10

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通过实行岗位总量控制、结构比例控制和最高等级控制,组织引导事业单位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换,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岗位设置的实施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并列入事业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均须按照有关规定和本实施意见进行岗位设置管理,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

2、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的办事机构,参照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范围。

3、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本实施意见。

三、岗位类别设置

4、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三种类别的岗位结构比例,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需要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

5、主要依靠专业技术和知识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岗位总量的50%;主要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服务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事业单位设置的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6、按照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后勤服务等工作应逐步实现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7、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事业单位可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四、岗位等级设置

8、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人员编制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我县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5个等级,初次设置按现有县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六至十级职员岗位。

9、事业单位具有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设置,其他等级管理岗位根据编制员额和工作需要设置。

10、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确定。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其中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

11、根据国家规定的1:3:6的总体控制目标,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实行分级分类控制。分级控制目标为:县属事业单位1:3:6,乡镇属事业单位0.5:3.0:6.5。

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县总体控制目标为: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12、根据承担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行业特点,每个事业单位确定一个为主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数量一般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总量的80%。辅系列岗位的等级设置应低于主系列岗位的等级。

13、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依次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4、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控制目标为: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一般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5%左右,主要在以工勤技能岗位为主体的事业单位和科学研究、教学实验、医疗卫生等领域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辅助岗位上设置;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的总量一般控制在25%左右;四级岗位按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40%的比例设置。

15、各乡镇、各单位在设置具体岗位时,可根据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的特点和功能、规模、规格及专业技术水平等,在不超过总体控制目标的前提下,按国家和省颁布的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进行设置。

16、经批准设置的特设岗位是非常设工作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由核准机关核销。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五、岗位基本条件

17、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18、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六级、七级、八级管理岗位,还须分别在七级、八级、九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19、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有关规定执行。其中高、中、初各级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和本行业、本单位岗位需要、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还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20、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其人员的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任职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

(3)其他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一流人才。

21、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是省重点设置的专任岗位,不实行兼职。其任职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省内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领域或行业的学术技术领军人物。

(3)省级以上重点学科、研究室、实验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4)其他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省内同行业公认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22、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五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23、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在各类各级岗位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相应各个岗位的具体条件要求。

六、岗位设置的审核

24、事业单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有关要求,在核定的人员编制内研究制定岗位设置(或调整)方案,提出各类岗位的设置数量、等级和结构比例,经主管部门审核,报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后组织实施。

对规模小、人员少、较分散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可依据岗位结构比例对岗位设置数量实行集中调控,统一研究制定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或调整)方案。

25、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设置,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将符合条件的人选逐级推荐上报,经省人事厅审核,省政府同意后,报人事部审定。

26、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设置,由省、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综合考虑事业单位发展需要、专业技术水平和高层次人才的数量等因素,集中掌握,重点使用,主要在本科高等院校、重点科学研究机构和骨干医疗卫生单位设置。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由事业单位提出设置申请,分别报市人事局和省人事厅核准。其中,市属及以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设置的总量,由市人事局汇总报省人事厅核准。二级岗位聘用后,将聘用人员名单报省人事厅备案。

27、特设岗位的设置由事业单位提出意见,经主管部门报县人事局审核后,报市人事局核准。

七、岗位聘用

28、事业单位按照《山东省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鲁厅字〔2005〕43号)及有关规定,遵照因事设岗、按岗聘用、公开竞争、合同管理的原则,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自主确定本单位各类具体的岗位设置,明确岗位等级,按规定程序公开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签订聘用合同。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29、事业单位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按照不低于国家、省和市规定的基本条件的要求聘用人员。对确有真才实学,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30、已经对各类岗位实行岗位设置管理和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实施方案和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管理,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现有聘用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按规定程序备案和确定岗位工资待遇,并变更合同相应的内容。

尚未对全部岗位实行岗位设置管理的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省、市、县的有关规定,抓紧研究制定岗位设置方案,经核准后进行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未按规定进行岗位设置管理的不得新聘人员或将进入最低相应岗位等级的人员聘用到上一级岗位。

31、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要严格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及有关要求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等办法,逐步调整到规定的结构比例之内;在未调整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前,不得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和职数新聘人员。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步到位。

32、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后,应填写《*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手册》,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对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情况进行审查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予以备案,并按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3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般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并以其为主的工作岗位进行管理,执行一个岗位的工资待遇。可由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兼职完成管理工作的,一般不再设置管理岗位;专门从事管理业务的工作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按专业技术岗位进行管理的,应在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职数内,确定其具体的专业技术岗位,完成该岗位专业技术工作的职责任务。

八、组织实施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例11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确立了科学发展的产业导向和“四、六、七”产业布局。我委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积极营造技术创新的社会氛围,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2001年以来我区企业共获部级、市级创新资金支持为8632万元,企业销售收入达4.49亿元,创造利润1亿,上缴税收4789万元。2001年实施区创新计划以来,资助项目79个,资助经费796万元,企业销售收入达8.15亿元,创造利润1.16亿,上缴税收5329万元。科技创新的层次和质量都有了相当提高,催生了包括神力科技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洁申实业的“生物质能提取燃料乙醇”国家863项目,都华实业的“Pt系列厚膜铂电阻”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高精尖项目。2004年,在创新基金项目工作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及市种子资金项目分别获得立项5项和7项,包括黛龙生物等5家企业共获330万元国家创新资金资助,是前4年资助总额的1.5倍。2004年认定“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2项,累计经认定的共达92项。预计总投资118612.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7699.8万元,3年后预计销售额可达414891.4万元,净利润77448.46万元,实现税收35047.16万元。申报市级农医科技攻关项目6项,其中列入重大攻关项目1项,获得资助资金50万元,列入一般攻关项目3项,获得资助资金21万元;建立1家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获得资助资金20万元;申报西部地区科技合作项目4项,其中两项获得资助资金13万元;列入市“中药饮片标准化”研究项目3项,获得资助经费40万元;落实区级科技发展基金项目53项,提供资助经费72.5万元。

我区科技企业积极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最新成果,推进技术创新,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和一些诸如输配电和精细化工特色产业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和产品群。2004年底,全区被认定的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区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49家和38家,在奉注册的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到2403家,科技企业的队伍和实力都不断扩容壮大。企业自主创新、专利意识不断增强。2004年全区专利申请量65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2件,专利授权量276件,历年来累计专利授权量1235件。

通过几年来的技术创新工作,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逐年上升,发展较快,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效地改变了奉贤工业的产品和产业结构。已成为奉贤经济持续发展的新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日益扩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003年61亿发展到2004年80.5亿,比上年增长33.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7.6%。平均每家企业年产值1.13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不断加强。2004年被认定的49家高新技术企业,经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占92.8%,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总收入77.4%;获得国家、市级各类科技项目和资助占总数的67%。

——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集聚优势凸现。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数37750人,其中大专以上的科技人员为8569人,占员工总人数的22.7%。

——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投入逐年提高。从2003年科技投入平均占总收入的3.02%发展到2004年平均占总收入的5.06%,职工人均创造年产值21.3万元。

二、基本做法:

(一)认真调研,精心制定奉贤区科技发展推进计划。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地区科技跨越式发展,全面实施奉贤科教兴区战略,围绕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科教兴市”战略的要求,以市科委科技创新“登山行动计划”为指南,根据我区科技进步态势,结合我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需要及今后一段时期重点目标,去年年初,我们组织各科室负责同志及骨干成立了“科技兴区”推进计划课题组,根据区产业版块划分,到各镇和经济开发区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和部分民营科技企业召开了14次科技工作座谈会,征求意见,采纳建议,确定了基本框架。同时,我们到松江、嘉定等兄弟区县科委进行走访,了解他们科技工作的有益措施及办法,就科技工作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此外,我们专门邀请了起草上海市“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的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专家,对“推进计划”进行审阅,方案的总体框架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并吸收了他们宝贵的意见。最后,我们还就“推进计划”的具体内容,到市科委相关主管部门征求建议,得到了他们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了计划内容。2004年9月专门召开了以“推进计划”为主题的“奉贤区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邀请了市、区两级的近50多名专家和职能部门的领导,对该计划进行讨论并作修改。于今年1月初,经区政府批转下发,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启动。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制定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

(二)加强管理,努力创造高新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坚持突出重点、培育特色的原则,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科技政策,了解掌握科技政策的贯彻情况;积极认真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使一批科技企业获得技术创新资金(基金)的资助,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成果转化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促进科技企业产业化。建立项目的预申报制,发挥各级科技干部的积极性,挖掘项目源,通过专家评审,纪监、审计、财政等部门监督,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逐步减少主观随意性,提高科学性。同时,根据我区的产业定位,对项目做到分类指导,跟踪管理,有计划的采取“储存一批,培育一批,推荐一批,实施一批”的工作方法,提高了项目的质量和立项率。

(三)健全体系,积极建立科技创新的各类服务平台。科技政策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软件建设,也深受政府部门的重视。几年来不断出台了吸引投资和扶持实地型、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若干意见》、《关于加快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奉贤县科技创新计划的意见》、《关于加强奉贤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奉贤区工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意见》并批转了《奉贤区2005-2007科技兴区推进计划》。通过几年努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的创新机制初步形成。在我区已经确立的区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制度和区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制度等基础上,2001年,我们又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专利试点企业工作制度。现有13家企业被市知识产权局命名为上海市专利试点企业或培育专利试点企业。

2002年,我区又成立了全市范围唯一的现代农业科技专业孵化器,即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融创业、成果转化、政策扶持于一体,至今已吸收120家不同类型的科技企业注册登记。两年来,共为国家创造税收达2亿多元。2003年,我们又在全市率先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中心。通过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这一平台,构筑一条面向基层、面向企业的便捷通道,方便专利的检索,组织举办专利、新技术等的推介和对接活动,形成专利技术与产业化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同年成立了奉贤区科技企业联合会、奉贤区科技专家联谊会,加强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专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多渠道沟通联系,为会员企业提供了多方位的服务。目前,经市科委批准,将在庄行工业区内建立市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筹备工作已经基本落实,签约在即。

三、主要设想:

(一)着眼于奉贤区科技发展推进计划的落实。要在今后的数年里(到2007年),按照科教兴市总体战略要求,以实施促进科技推进计划为总体目标,上下联动,努力把各项科技任务落实到位,确立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紧紧围绕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推进科技兴区推进计划。按照“分类指导,分期实施”的要求,构建具有我区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着眼于先导产业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的实施。针对当前具有优势或有前瞻性的技术和科学领域,集中目标,设立若干个对奉贤产业和基础科学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攻关项目,鼓励和帮助有实力的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加大投入,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奉贤产业结构的调整,着力提高奉贤自主创新和技术集成的能力。并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加强和完善创新体系建设。

(三)着眼于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鼓励和帮助骨干企业形成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建立重点实验室,逐步形成若干家创新投入高、创新能力强、自主知识产权多的领军企业,打造若干个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极具影响的品牌产品,以此带动奉贤企业的技术创新。

(四)着眼于创新科技服务手段的完善。针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地扶持。与有关部门紧密合作,通过相关资源共享,及时跟踪、了解新办科技企业动态,建立科技企业联系卡和服务手册机制。对新办科技企业加强培训,形成制度化,邀请财政、税务、人事、劳动等部门共同为新办科技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对成长阶段企业做好政策兑现工作,使政府的产业扶持资金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对成熟发展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发挥其在整个行业乃至整个产业中的领头羊作用。

(五)着眼于科技创新的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的建立。积极探索适应奉贤实际的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支持社会各方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业示范基地。年内与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建立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奉贤)基地;促成华东理工大学在奉建立产业化基地;加大农科院等四家合作的奉贤现代农业孵化器的建设力度。同时,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科学试验、技术创新、发展特色农业为宗旨,重点扶持种源农业、创汇农业、生态农业。年内,根据我区农业特色,建立花卉瓜果、水产养殖、特种水果和水稻种植四大基地和食用菌生产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辐射效应,逐步促进农业科技攻关和产业化,树立我区品牌农产品。

(六)着眼于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的发挥。完善奉贤科技网站功能,在开设科技信息、科技企业网上办事与服务功能基础上,进一步为创业者和科技企业提供区域内优质科技资源的展示和链接平台。进一步拓展平台功能,完善运行机制,整合科技成果信息库、专家人才库、高新技术项目库等各方资源,增加互动交流平台,扩大平台覆盖率。

(七)着眼于“奉贤区知识产权推进计划”的制订。全面贯彻知识产权战略,制订实施我区2005年至2010年“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研究具有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情况,掌握信息动态,把握工作重心,使知识产权工作与“科教兴区”战略的总体部署相适应。确立企业在知识产权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有序推进专利试点、示范管理企业,示范教育特色学校工作。积极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工作的目标和策略,促使企业走上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之路,努力提升我区专利申请的质量。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机制,发挥知识产权联席会议作用,增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能动性,形成整体合力。组织举办专利、新技术等的推介和对接活动,形成专利技术与产业化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使专利技术真正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几点建议:

(一)建立推进“科教兴区”的组织协调机制。目前,干部中对科教兴区的战略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对科教兴区战略地位的认识还不够,投资推动、消耗资源发展经济的思维方式未根本扭转。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还需加强宣传和教育。科技进步的领导体系未能整合,在曾经的县高新技术产业领导小组淡出后,尚未有建立促进科技工作的领导协调小组,基层的科技工作网络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大科技”的工作氛围,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科技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建议建立“科教兴区”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制定我区“科教兴区”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协调“科教兴区”计划贯彻中的各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