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商务口译论文

商务口译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0 15:06:57

商务口译论文

商务口译论文例1

【论文摘要】 “对方态势”是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重要准则。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探讨这一准则在国际商务谈判口译中的应用,认为“对方态势”的运用有助于译员更有效地完成口译任务,促成谈判的成功。 【论文关键词】 “对方态势” 积极肯定 间接委婉 亲切友好 一、引言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由于谈判双方存在利益分歧,难以避免出现冲突,甚至由于双方各执己见,过分强调“我方”利益,而使谈判陷入僵局。此时,译员作为谈判一方成员,应发挥桥梁作用,灵活运用语言策略,缓和谈判气氛,在维护我方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促成谈判成功,达到双赢的目的。其中一个重要策略是采用“对方态势”来翻译原语。 二、什么是“对方态势” “对方态势”(You-attitude)是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重要准则,意为在拟稿时多替阅读者着想,采用从对方的立场、眼光和态度出发的语气写作。简单地说,就是要讲究商务交际策略,遣词造句着眼于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以利于合作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思维方式上的“物我中心主义”在贸易活动中永远是必要的,否则便有悖于盈利的目的,但“态度”(外在表现方式)是另一个问题,它决定着商务往来时双方留给对方的印象,态度上的“以我为中心”在贸易活动中是永远不受欢迎的。 三、国际商务谈判口译中的“对方态势”(1) 在国际商务谈判口译中,尽管参与贸易活动的是三方(贸易双方及译员),但实质仍是贸易双方的利益往来。为使贸易双方都能实现利益最大化,译员作为其中关键一环,可借鉴信函写作中的“对方态势”策略,以礼貌诚恳的态度来缓解双方的利益冲突,使谈判更为顺利。“对方态势”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使用积极肯定的译语,避免使用消极否定词语 面子是人们交往中倍感珍贵的东西,有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由于双方存在利益分歧,就难以避免出现威胁对方面子的言语行为。为促成谈判成功,译员在翻译时要注意保留对方的面子。译员使用积极肯定的译语,以维护对方希望得到别人肯定、赞许的正面面子。因此,damage, error, defective等消极否定词语应避免在商务谈判口译中使用;同时尽量不说no或not。例1 如果你方不开立信用证,我方就不能发货。 (我方态势)We can’t dispatch the goods because you didn’t establish the L/C. (对方态势)We shall be pleased to dispatch the goods as soon as your L/C reaches us. 例2十月一日前我方不能付款。 (我方态势)We can’t pay until September 1.(对方态势)We can pay on September 1. 2.间接委婉地表达消极否定话语 为维护对方有自主的自由,不受到干预、妨碍、指责的负面面子,译员应间接委婉地表达消极否定的话语,不强求对方接受己方的观点或要求。从礼貌原则本身来看,表达越间接,越显得礼貌。但在实际谈判口译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双方意见分歧较大时,适当使用模糊限制语在表达上加以缓和,避免强加于人,使对方易于接受。如:使用程度模糊限制语kind of,to some extent;质量模糊限制语according to,so far as we know;方式准则模糊限制语You are not exactly,if you see what I mean;模糊限制施事语Could I suggest?I regret to inform you等。 例3我方无法满足你方的要求。We are afraid we can’t comply with your request. 例4你方价格没有竞争性。We regret to say your price is not so competitive. 在向对方提出批评和建议时,可使用情态助动词如would, could,might,以及虚拟语气,使表达更婉转客气。 例5贵方放弃这一优惠报盘是不明智的。We would say it was unwise of you not to accept this favorable offer. 3.保 持亲切友好的语气,切忌僵硬、傲慢的语气 在商务谈判口译中,一方面,由于译员忽略或没有准确把握讲者语气,始终以一种僵硬甚至傲慢的语气处理译文,可能导致谈判失败;另一方面,谈判双方在发生争执,言辞较为激烈时,如果译员能在口译过程中始终保持亲切友好的语气,则能缓和气氛,有助于双方冷静下来,重新以理智的态度继续谈判。在一次美国某输电公司与中方某电厂融资项目的谈判中,美方想尽快派两名项目管理人员到中方,美方主谈讲到: “We know your company can sure stretch a dollar. We have a proven trade record in joint ventures with other Power Plants in China. We won’t ship tons of people here!” 美方译员始终以一种生硬、缓慢的口吻译为:“我们知道贵公司会精打细算,但我们和中国其他电厂合作时也采取了这种方法,有证可查。我们又不是把几吨人运过来!”中方主谈听后,神情严肃,认为美方说话太冲,现场气氛顿时凝固。美方主谈未料到此番话会得罪中方,虽一再解释,最终双方未能在此问题上达成协议。译员对习语stretch a dollar“精打细算”的理解无误,但用缓慢的口吻说出来有讽刺意味,让听者感到不舒服。最后一句话美方是以一种诙谐、幽默的语气讲的,而译员却是用一种嘲讽、不满的语气来翻译,效果正好相反。这段话如改译为:“我们知道贵公司考虑到费用问题,我公司与贵国其他电厂成立的合资公司都有很好的业绩。(诙谐的口吻)关于外派人员方面,我们不会把成千上万的人运过来的!”所达到的交际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另一次谈判中,外方认为中方报价过高,就用尖锐并含有讽刺的语气说道:“Your price is ridiculous!”,如将这句话用同样的语气直译出来,很可能激怒中方,导致谈判中断。译员考虑到此时双方正处在谈判的开始阶段,因此有意缓和气氛,用商量的语气将其译为:“你方的报价高得有点离谱了吧。”, 从而使谈判得以继续。 4.运用移情指示,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 “移情指示”指带有感情上的拉近或疏远的指示语。具体在商务谈判中,为拉近谈判双方的距离,在可用we 译时,就不直接译为I 或you。 例6要知道,今年市场需求不如去年大。 As you / we know, the demand in this year is smaller than that in last year. 例7没料到,这次沉船事故导致如此大的损失。 I / We didn’t expect the shipwreck had caused so great lose. 在以上两例中,译员应选用we并配合手势(指双方),暗示双方都有这样的共识,以增强双方的互谅互让。 5.使用符合对方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的译语 由于商务谈判口译要求译员及时快速反应,译语要清楚明了,时效上不容许译员对某些带有文化背景知识的原语做过多的解释,且商务谈判口译的主要目的是促成双方的经济合作,而非文化交流,因此译员应使用符合对方文化背景的译语,避免因对方缺失文化背景而造成误解。在一次招商引资谈判中,中方提到在外商投资的审批业务中将提供“一条龙服务”。译员将“一条龙服务”直译为“ one dragon service”,结果令外商不知所云,且“龙”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极易造成误解,应改译为“one package service”。在另一次谈判中,中方说到:“我们不会给你们打白条的。” 译员译为“We shall not issue blank paper to you.” 这里的“打白条”是中国人的说法,老百姓深悟其意,而外国人却听不懂。如改译为“ We shall not issue IOUS to you.”外方才能对中方的真实意图有所了解。 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译员在翻译原语时,应转换思维方式,以听者的思维方式来传达信息,避免误解。在一次谈判中,中方对外方的产品质量不太满意,但外方代表盛情邀请中方代表前往产地参观。中方代表出于礼貌,委婉地拒绝说:“这个我考虑考虑再说吧。”译员如直译成“I’ll think over your suggestion.” 外方代表则会误以为中方代表肯定会去。因 此,译员要以英语者的思维方式将其译为“Thank you for your invitation, but I’m afraid I’m too busy to visit your plant.”才能将委婉拒绝的意思传达给对方。 四、结语 在国际商务谈判口译中,译员运用“对方态势”,从听者的角度来翻译原语,可缓解双方在谈判中的语言摩擦,使译语更易接受,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从而促成双方谈判的成功。

商务口译论文例2

【论文摘要】 “对方态势”是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重要准则。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探讨这一准则在国际商务谈判口译中的应用,认为“对方态势”的运用有助于译员更有效地完成口译任务,促成谈判的成功。 【论文关键词】 “对方态势” 积极肯定 间接委婉 亲切友好 一、引言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由于谈判双方存在利益分歧,难以避免出现冲突,甚至由于双方各执己见,过分强调“我方”利益,而使谈判陷入僵局。此时,译员作为谈判一方成员,应发挥桥梁作用,灵活运用语言策略,缓和谈判气氛,在维护我方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促成谈判成功,达到双赢的目的。其中一个重要策略是采用“对方态势”来翻译原语。 二、什么是“对方态势” “对方态势”(You-attitude)是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重要准则,意为在拟稿时多替阅读者着想,采用从对方的立场、眼光和态度出发的语气写作。简单地说,就是要讲究商务交际策略,遣词造句着眼于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以利于合作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思维方式上的“物我中心主义”在贸易活动中永远是必要的,否则便有悖于盈利的目的,但“态度”(外在表现方式)是另一个问题,它决定着商务往来时双方留给对方的印象,态度上的“以我为中心”在贸易活动中是永远不受欢迎的。 三、国际商务谈判口译中的“对方态势”(1) 在国际商务谈判口译中,尽管参与贸易活动的是三方(贸易双方及译员),但实质仍是贸易双方的利益往来。为使贸易双方都能实现利益最大化,译员作为其中关键一环,可借鉴信函写作中的“对方态势”策略,以礼貌诚恳的态度来缓解双方的利益冲突,使谈判更为顺利。“对方态势”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使用积极肯定的译语,避免使用消极否定词语 面子是人们交往中倍感珍贵的东西,有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由于双方存在利益分歧,就难以避免出现威胁对方面子的言语行为。为促成谈判成功,译员在翻译时要注意保留对方的面子。译员使用积极肯定的译语,以维护对方希望得到别人肯定、赞许的正面面子。因此,damage, error, defective等消极否定词语应避免在商务谈判口译中使用;同时尽量不说no或not。例1 如果你方不开立信用证,我方就不能发货。 (我方态势)We can’t dispatch the goods because you didn’t establish the L/C. (对方态势)We shall be pleased to dispatch the goods as soon as your L/C reaches us. 例2十月一日前我方不能付款。 (我方态势)We can’t pay until September 1.(对方态势)We can pay on September 1. 2.间接委婉地表达消极否定话语 为维护对方有自主的自由,不受到干预、妨碍、指责的负面面子,译员应间接委婉地表达消极否定的话语,不强求对方接受己方的观点或要求。从礼貌原则本身来看,表达越间接,越显得礼貌。但在实际谈判口译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双方意见分歧较大时,适当使用模糊限制语在表达上加以缓和,避免强加于人,使对方易于接受。如:使用程度模糊限制语kind of,to some extent;质量模糊限制语according to,so far as we know;方式准则模糊限制语You are not exactly,if you see what I mean;模糊限制施事语Could I suggest?I regret to inform you等。 例3我方无法满足你方的要求。We are afraid we can’t comply with your request. 例4你方价格没有竞争性。We regret to say your price is not so competitive. 在向对方提出批评和建议时,可使用情态助动词如would, could,might,以及虚拟语气,使表达更婉转客气。 例5贵方放弃这一优惠报盘是不明智的。We would say it was unwise of you not to accept this favorable offer. 3.保 持亲切友好的语气,切忌僵硬、傲慢的语气 在商务谈判口译中,一方面,由于译员忽略或没有准确把握讲者语气,始终以一种僵硬甚至傲慢的语气处理译文,可能导致谈判失败;另一方面,谈判双方在发生争执,言辞较为激烈时,如果译员能在口译过程中始终保持亲切友好的语气,则能缓和气氛,有助于双方冷静下来,重新以理智的态度继续谈判。在一次美国某输电公司与中方某电厂融资项目的谈判中,美方想尽快派两名项目管理人员到中方,美方主谈讲到: “We know your company can sure stretch a dollar. We have a proven trade record in joint ventures with other Power Plants in China. We won’t ship tons of people here!” 美方译员始终以一种生硬、缓慢的口吻译为:“我们知道贵公司会精打细算,但我们和中国其他电厂合作时也采取了这种方法,有证可查。我们又不是把几吨人运过来!”中方主谈听后,神情严肃,认为美方说话太冲,现场气氛顿时凝固。美方主谈未料到此番话会得罪中方,虽一再解释,最终双方未能在此问题上达成协议。译员对习语stretch a dollar“精打细算”的理解无误,但用缓慢的口吻说出来有讽刺意味,让听者感到不舒服。最后一句话美方是以一种诙谐、幽默的语气讲的,而译员却是用一种嘲讽、不满的语气来翻译,效果正好相反。这段话如改译为:“我们知道贵公司考虑到费用问题,我公司与贵国其他电厂成立的合资公司都有很好的业绩。(诙谐的口吻)关于外派人员方面,我们不会把成千上万的人运过来的!”所达到的交际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另一次谈判中,外方认为中方报价过高,就用尖锐并含有讽刺的语气说道:“Your price is ridiculous!”,如将这句话用同样的语气直译出来,很可能激怒中方,导致谈判中断。译员考虑到此时双方正处在谈判的开始阶段,因此有意缓和气氛,用商量的语气将其译为:“你方的报价高得有点离谱了吧。”, 从而使谈判得以继续。 4.运用移情指示,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 “移情指示”指带有感情上的拉近或疏远的指示语。具体在商务谈判中,为拉近谈判双方的距离,在可用we 译时,就不直接译为I 或you。 例6要知道,今年市场需求不如去年大。 As you / we know, the demand in this year is smaller than that in last year. 例7没料到,这次沉船事故导致如此大的损失。 I / We didn’t expect the shipwreck had caused so great lose. 在以上两例中,译员应选用we并配合手势(指双方),暗示双方都有这样的共识,以增强双方的互谅互让。 5.使用符合对方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的译语 由于商务谈判口译要求译员及时快速反应,译语要清楚明了,时效上不容许译员对某些带有文化背景知识的原语做过多的解释,且商务谈判口译的主要目的是促成双方的经济合作,而非文化交流,因此译员应使用符合对方文化背景的译语,避免因对方缺失文化背景而造成误解。在一次招商引资谈判中,中方提到在外商投资的审批业务中将提供“一条龙服务”。译员将“一条龙服务”直译为“ one dragon service”,结果令外商不知所云,且“龙”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极易造成误解,应改译为“one package service”。在另一次谈判中,中方说到:“我们不会给你们打白条的。” 译员译为“We shall not issue blank paper to you.” 这里的“打白条”是中国人的说法,老百姓深悟其意,而外国人却听不懂。如改译为“ We shall not issue IOUS to you.”外方才能对中方的真实意图有所了解。 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译员在翻译原语时,应转换思维方式,以听者的思维方式来传达信息,避免误解。在一次谈判中,中方对外方的产品质量不太满意,但外方代表盛情邀请中方代表前往产地参观。中方代表出于礼貌,委婉地拒绝说:“这个我考虑考虑再说吧。”译员如直译成“I’ll think over your suggestion.” 外方代表则会误以为中方代表肯定会去。因 此,译员要以英语者的思维方式将其译为“Thank you for your invitation, but I’m afraid I’m too busy to visit your plant.”才能将委婉拒绝的意思传达给对方。 四、结语 在国际商务谈判口译中,译员运用“对方态势”,从听者的角度来翻译原语,可缓解双方在谈判中的语言摩擦,使译语更易接受,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从而促成双方谈判的成功。 参考文献: 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137 秦红:商务谈判口译的语用等效[J].中国科技翻译,2006(3):18~21 陆佩鹤等:《外经与商贸应用文书阅读写作200题》[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102 王建华:涉外商务谈判口译策略[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2):46~48 赖恒静:商务口译中的跨文化差异[J].商业时代?理论,2004(33):75~76

商务口译论文例3

关键词:释意理论;商务英语口译;译员;主体性

一、引言

商务英语口译作为一种独特的口译活动,它不是机械地从源语转化为目的语的过程,而是积极地、创造性地促进商务理解和沟通的过程,译员有效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对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译员主体性进行了研究。先后有吕炳华的《译员主体性的体现》(2005)、《口译中译员主体性意识的语用研究》(2010)、和婧的《从关联理论看译员主体性》(2012)、葛衍珍的《从主体间性视角探讨口译员的主体性》(2012)及王璐的《释意理论下口译译员的思维变换过程》(2013)等文章发表。对商务口译译员主体性的研究则多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进行探讨,如古琦慧《商务口译中的译员主体性分析》(2009)、李明秋的《商务英语口译译员素质要求――跨文化交际主体性探索》(2010)及《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口译译员主体性分析》(2011)等文章。释意理论是口译的核心理论,本文试从释意论角度出发,为商务英语口译译员主体性研究做点初步尝试。

二、释意理论简述

释意理论发展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由法国著名口译专家达妮卡・赛莱丝柯维奇(Danica Seleskovitch)创立。释意理论认为,译员应追求译语与源语在意义上而非语言符号上的对等,翻译并不是单向地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解码的过程,而是动态地传递源语言意义的过程。翻译程序应分为理解、脱离源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三个阶段。

三、商务英语口译译员主体性探析

吕炳华(2005)将译员主体性定义为译员为实现讲话人的交际目的而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根据释意理论翻译程序,在商务英语口译过程中,译员必须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对源语进行理解,经过脱离源语言外壳式的记忆后,顺畅、贴切地重新表达源语意义,使商务活动顺利进行。

(一)、译员主体性存在的客观性

口译是一种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对象性实践活动,毋庸置疑,译员主体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必须承认译员的主体作用[1]。商务英语口译的过程始终贯穿译员主体性,反应出译员的认知能力、心理素质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主体性因素。没有译员的主体性参与,商务英语口译就无法实现。商务英语口译个体性、即席性、专业性及精准性的特点,对译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也决定了译员必须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二)、译员主体性发挥的主要表现

1.搜集商务活动背景信息

译员主动地发挥主体性首先体现在搜集相关背景信息,了解商务活动具体形式及传译内容方面。接到口译工作后,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有助于译员提前做足专业知识及口译内容的准备,从整体上把握口译策略,使商务活动达到满意效果。如某译员为我国一家乐器制造商承担口译任务,提前了解本次商务谈判的内容及目的,口译时能快速融入场合,灵活应变,有效促进双方业务洽谈。若没有任何准备,机械地进行翻译必然会阻碍商务目标的实现。

2.信息听辨、理解及记忆能力

对源语言思想内容的理解是译员进行口译的基础环节。释意理论强调把语言意思和非语言意思区分开来,译者要传达的是源语信息内容,即非语言的意思[2]。外商的发音及表达方式不同,译员加强信息听辨、理解及记忆能力,脱离源语言外壳,高效记忆翻译内容,避免漏译、误译。如商务接待时,中方邀请外商进餐会客套地说,“今天的菜不好,多多包涵。”应译为:“Hope youve enjoyed yourself.”若译为“The dinner is not good,please pardon me.”会另外商觉得中方没有诚意,用不好的饭菜招待客人。

3.对源语言信息的处理

对源语言信息的处理体现在重新表达这一阶段。处理源语言信息时,译员在词汇、短语及句子的选择上为其发挥主体性创造了很大空间。由于译员语言习惯、语言能力及认知能力等主体性因素的不同,同一场口译,不同的译员翻译会产生不同的译语。如某跨国公司经理开会时说:“会议的主题是讨论企业文化。”译员将它翻译为“Ill focus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entrepreneurial culture.”或“The topic of the conference is the corporate culture.”两者意思相同,效果却不同。显然,前者的处理方式既突出经理的领导作用又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4.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梅德明教授认为口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合格的译员必须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架起沟通的桥梁。正如王佐良教授认为译者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3]。商务英语口译正是一个跨文化沟通的过程,是将一种文化转化成另一种文化的过程。译员积极发挥主体作用,跨越文化障碍,使商务交际顺利完成。如,中方谈到能为外商提供“一条龙”的服务,译员应译为“package service”而不是“one-dragon service”,否则会另外商不知所云。

(三)、译员主体性发挥的受限性

释意理论强调意义是翻译的核心问题,译语要忠实于意义。因此,译员主体性的发挥并非随心所欲,具有受限性。译员必须掌握张扬自我的限度,忠实于讲话人的意愿,将源语言思想内容忠实地表达出来。此外,现场气氛压力,商务环境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译员主体性的发挥。译员要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迅速适应现场气氛,熟悉商务环境,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使翻译达到最佳效果。

四、释意理论对有效发挥译员主体性的启示

(一)、理解――丰富的商务专业知识及深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丰富的商务专业知识是理解源语言的前提条件,也是译员能够重新表达源语的保障”[3]。商务知识包括涉外业务洽谈、国际贸易结算、国际金融等诸多方面,如:L/C(信用证)、General Additional Risks(一般附加险)、forward transactions(期货交易)等。商务英语具有专业性和精准性,译员必须掌握丰富的商务专业知识,才能精确地传达源语意义,做到“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of something.”同时,译员必须具备深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国文化呈现出整体性、意向性、直觉性、意象性、模糊性、内向性及归纳性等特征,而西方文化具有分析性、对象性、逻辑性、实证性、精确性、外向性及演绎性等特点”[4]。译员应构建跨文化意识,排除因传统习惯、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不同造成交谈双方理解偏差甚至误解。如,中方用“鹬蚌相争”表达双方不必在共同市场中进行恶性竞争,以防第三方得利。译员在理解成语本身涵义的基础上,将其实质意义传达出来。译为:“We should not tussl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common market,in case the third competitor benefits from it.”

(二)、脱离源语言外壳――内容式记忆法

脱离源语言外壳指译员不拘泥于语言形式,摆脱源语言符号,记忆所要表达的实质意义。“科学研究表明,记忆的信息越有意义,也就越能更快地被记忆所捕获,也就能越快地被大脑所记忆[5]。”换句话说,译员应采用内容式记忆法,有效记录意群,高效记忆。当然不排除其他记忆方法,如机构名简称、专用名称、数字、公司名等则必须根据源语语言形式准确地译成目标语。如,CISG“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三)、重新表达――娴熟的口译技巧

重新表达要求译员运用娴熟的口译技巧,将源语言思想内容以符合对方语言模式的方式表达出来。除了大量记忆套语之外,译员需根据具体情景采取不同的口译技巧,常用的有增译法、略译法、变译法。

例(1)我们请求担任你方产品的独家,在我方地区经营贵公司的照相机。

参考译文:We ask to be the exclusive agent to handle your camera in our territor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your market.此例中,译员采用了增译法,完善的表达出中方的意愿,以增加外商对中方的信任,促成商务合作。

例(2)Please quote us your freight rate and let us have any information of your sailing.

参考译文:请报价你方的运费率和有关航行的情况。此例中,译员采用了略译法,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例(3)谢谢大家,辛苦了!

参考译文:Thank you for your excellent work! 中国文化较谦逊,言语尽可能表达体贴的情感,若直译为“You have been tired.”会让外籍员工认为是否其健康有问题。此处,将“辛苦了”译为对大家杰出工作的赞扬。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语言外技巧。得体的商务礼仪、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及口译时的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都会协助口译人员传达讲话人的感彩及思想内容。

五、结语

商务英语口译的过程始终体现着译员主体性作用,译员只有提高其主体性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才能满足商务英语口译即席性、专业性及精准性的职业要求。译员除了需要具备丰富的商务专业知识及深厚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还需采取有效的记忆方法及适当的口译技巧,从而顺利完成“理解、脱离源语言外壳及重新表达”整个商务口译过程,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译员发挥主体性的限制性因素,全面提高译员的口译质量,促进商务活动顺利进行。(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吕炳华.译员主体性的体现[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1):60.

[2] 覃芳芳.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与译员主体性[J].长沙大学学报,2012(26):113

商务口译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64-2

0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商业活动也变得日益频繁,但是,各国之间的语言和文化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要想保证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我国就应该重视商务口译。商务口译主要是口译员通过口头翻译帮助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双方进行的交流方式。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口译员不仅要扮演翻译中的桥梁作用,同时还要为服务的一方争取最大的利益。

1 目的论原则

1.1 目的法则

针对翻译目的论来说,目的法则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的法则主要指的就是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翻译人所要达到的翻译目的。在不同的翻译场合,口译人员应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手段,要有灵活性。在翻译的过程中,一般分为直译和意译。与此同时,根据文本类型的不同,口译人员在翻译中也应该随机应变的进行翻译,例如,当口译人员翻译广告时,翻译的口气应该达到脍炙人口的效果,同时还应该突出文字的生动性和简洁性。因此,为了达到翻译的目的性,口译人应该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文本进行翻译,从而使得翻译正常进行。

1.2 连贯性法则

连贯性法则主要指的就是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口译人一定要保证翻译的连贯标准。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人,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跨文化的重要性,在平时的翻译中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口译人还应该根据双方使用的语言符号有针对性地进行翻译,比如,摘译、缩译、译评、综述等。不同的文化拥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词汇,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不能直接按照单个词的意思进行翻译,应该根据译文目标还有双方能够接受的习惯进行表达[2]。比如,中国人在发言时经常会说“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但是西方人在翻译时,经常把最重要的客人放在第一位,“Your honor Mr.Mayor,our friends from...ladies and gentlemen.”这样的目的就是凸显出其身份的尊重。另外,口译人应该留意观察对方的说话表情、语气、肢体动作等,并结合说话人的文化背景来进行翻译。

1.3 忠实性法则

忠实性法则在翻译的过程中处于次级地位,它从属于连贯性法则。忠实性原则主要指的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忠实于原文。当忠实性法则与目的法则和连贯性法则发生冲突时,口译人应该舍弃忠实性法则,坚持目的法则和连贯性法则。同时,目的论与传统翻译理念的不同之处在于了原语的首要地位,把它作为译者翻译的参考标准之一,所以翻译是否需要“忠实”,主要是由翻译的译文和目的连贯标准决定的,比如,《天演论》这是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写的论文集,从忠实的角度分析问题,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总之,从忠实角度来看,严复译本不管是从思想上,还是题材上,都与赫胥黎原作之间存在大量的不够忠实甚至相反意见的现象。但是,要想实现翻译的目的,口译人员就应该牺牲忠实性法则。

2 商务口译概述

语言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由于中外双方语言和文化的不同产生了交流障碍,因此,为了避免交流障碍就应该在交流的过程中需要口译人的翻译。随着我国外贸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务口译已经成为了当下非常重要的一种翻译形式,商务口译是英语口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具有很多特点。

第一,商务口译涉及到的语言专业性要求极高。商务口语包含了法律语言、文学语言、商务语言等多种类型的语言。与此同时,商务英语措辞讲究的是简明易懂,而且商务英语还具有国际通用性。第二,商务口译人员必须以最有效的方法实现商务活动的目的。针对国际上的谈判来说,谈判双方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口译人员应该帮助雇主来争取利益,利用熟练的谈判技巧来促进谈判氛围的和谐性,从而起到平衡谈判双方关系的作用。第三,商务口译人员应该突出主体性。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口译人员不仅要把双方的交际内容详细地表达出来,还应该利用自身的机智来处理谈判中的不愉快因素,体现出口译人员的主体性[3]。

3 从目的论原则看商务口译中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3.1 商务口译中的语义翻译

在具体的商务翻译中,口译人员一定要重视语义翻译,把翻译的重点放在原文分析上,通过对原文的翻译来帮助受众理解对方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口译人员要想把原文准确无误的翻译出来,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要熟练掌握对方国家的词汇意思。比如:“We quote 400 dollars per one hundred pairs FOB, while 600 dollars CIF.”在这个句子中,口译人员一定要重视报价问题,报价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FOB,CIF等都是专业术语,但是这些词经常会出现在商务活动中,因此,口译人员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语境来翻译它们,其中,本文中的FOB主要指的就是“Free on board”,如果口译人员把它直接翻译成“装运港船上交货价”难免就有点画蛇添足的意思,因此,口译人员一定要让双方都能明白FOB是贸易中的专业术语,不能生搬硬套的进行翻译,从而保证谈判双方都能清楚理解对方的意思。

3.2 商务口译中的交际翻译

针对一些比较难懂的句子,如果口译人员直接采用语义翻译形式来进行翻译,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口译人员就应该考虑交际翻译形式。通常情况下,商务口译中的交际翻译主要适用于找不到根源语等情况的发生。比如“对您所说的大幅度降价,我不敢恭维”其中“不敢恭维”是中国人出于礼貌情况下而不敢说出来的词语,但是,在具体的翻译中,口译人员可以根据原文意思采用交际翻译形式来进行翻译,可以直接翻译成“I am not sure if there will be a substantial price drop.”这句话详细地表达出说话者不同意对方说的降价情况,但是却没有直接拒绝,而使用了“不敢恭维”这样委婉的语气来表达,从而体现出了谈判双方的礼貌性,也体现出来说话人表达的不同态度。总之,这样委婉的谈判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合作的成功性。

3.3 商务口译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融合

目前,从对外贸易的频繁进行来看,我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也都发生了很大的翻天覆地的改变,由此可见商务口译翻译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商务口译的特性,使得口译人员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推敲其中的含义,因此,口译人员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不断吸纳各国文化的精髓,熟练掌握翻译技巧,把商务口译中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让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辅相成,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状态。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我国越来越重视外贸交易,但是在交易的过程中,由于中外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要想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就必须重视商务口译。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口译人员应该遵循目的论原则,重视商务口译中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并突出口译人员的主体性,从而保证翻译的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商务口译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G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6-0089-02

【Abstract】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ranslation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programs and the opening of interpreting subjec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country, the demand for textbooks for the subject, among other ESP textbooks, is ever more urgent. Business interpreting textbooks are designed to help the target users to interpret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ies. However, research on this type of textbooks is in dire need. In this light, the paper researched 17 textbooks on Business interpreting to explore the progress made in their publication and compilation, in the hope of drawing attention to the relevant issues and the teaching of Business interpret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Key words】Business interpreting Textbook Publication Design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并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趋势迫切要求高校培养一大批熟练掌握外语、通晓商务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环境、善于跨文化交际的国际型商务人才。商务口译人才便是其中一类。此类人才的培养涉及到诸多环节与因素,其中至关重要的即是有一套有助于实现该培养目标、编写意图明确、针对性强、质量高的教材,因为教材是一切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与前提。目前涉及商务口译的教材数量有所增加,但在系统性、完整性以及语言技能与商务知识的有机结合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足。

目前,对于商务英语和翻译两类教材的研究颇多,而对于商务口译教材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对17本近年国内出版的商务口译教材进行调研,试图了解现阶段国内商务口译教材出版和编写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以期探讨商务口译教材编写的理念,最终服务于培养商务领域专业口译人才的目标。

一、出版状况的调查

以商务口译为关键字,从互联网上收集了17本涉及商务口译的教材。将这些教材按照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是否配有教师手册、是否配有视听材料等进行统计整理,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1.出版年份

据统计,2003年~2009年商务口译教材的出版数目和所占比例依次为:2003年1本,占6%;2004年1本,占6%;2005年2本,占12%;2006 年1本,占6%;2007年3本,占18%;2008年5本,占29%;2009年4本,占24%。2007年~2009年连续三年出版的教材数目最多,占所有教材的71%,反映出商务领域的口译人才培养的需求越来越凸显,同时,专业口译教材的编写更加成熟、多样化。

2.出版社

根据统计,收集到的17本教材是由12家出版社出版的,反映出所调查的出版社对于社会所需求的教材的关注。排在前四位的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3本,占18%)、高等教育出版社(2本,占12%)、武汉大学出版社(2本,占12%)、中国商务出版社(2本,占12%)。教材要有权威性,客观上就对教材编写者在相关知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1]统计显示主要的商务口译教材的出版社都是对商务、外语、高等教育等领域的发展密切跟踪的出版社或重点高校出版社。另外,中国商务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商务英语教材整体数目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3.系列教材、规划教材、考试用书

所调查教材中,8本教材,占47%属于系列教材;规划教材5本,占29%;既属于系列教材又属于规划教材的书为3本,占18%;考试教材1本,占6%;统编教材1本,占6%;普通教材4本,占24%。其中,规划教材中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类课程规划教材1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3本、高等学校商务英语规划教材1本。统计显示,与商务口译相关的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对商务口译教材建设的系统性、正规性愈加重视,并且教材开始明确区分本科、专科两个层次,但针对研究生层次的教材相当缺乏。国家有关部门积极组织编写系列规划教材,特别是翻译专业本科教材和翻译硕士专业系列教材的问世将推动实现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部级、地区级以及行业类翻译考试的设立,相关考试指定教材和培训教材的数目也在逐渐增加。

4.立体化教材

所谓立体化教材,简言之就是某一门课程的教材包。既有该课程的主教材,又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编写的辅助教材;既有纸质教材,又有音像制品,是电子与网络出版物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材。音像制品、多媒体课件等配套视听资料对于商务口译的学习的辅助效果非常明显。英译汉口译教材,如果从实践出发,应该有原文的录音。[2]然而,迄今为止,商务口译立体化教材相当缺乏。调查中标明立体化字样的教材并未有相应的配套资料,并不满足立体化教材的标准。调查中8本教材附有光盘,占47%,1本配有多媒体教学软件,尚无1本商务口译教材配有视频资料,配有真实场景音频资料的教材仅有1本。这与立体化口译教材整体编写难度大、商务活动注重保密性有密切关系。

5.教师参考书或学生自学手册等配套教材

所调查的教材中仅有1本教材配有教师用书,其余教材均无教师参考书或学生自学手册。口译教材的教师用书为数不多,商务口译教材在这一方面就更不尽人意。这种情况反映出商务口译教材在对指导教学和学生自学方面存在欠缺。商务口译课程的合格师资是极为有限的。目前,担任商务口译课程的教师部分是英语专业的教师,并不具有完备、系统的商务知识或实际口译工作经验,部分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口译经验不足。因此,教师急需教师指导手册或教师用书给以知识以及教学等诸多方面的点拨。此类配套教材的欠缺不能给任课教师以有力的指导,教学质量易受影响,任课教师的权威无法保障。

二、编写现状分析

1.布局谋篇

商务口译教材编写的挑战性在于把握好商务活动主题的涵盖面、商务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以及语言技能与商务知识的平衡等方面。

根据调查,商务口译教材的布局谋篇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教材的各单元围绕一个商务主题展开,根据商务主题组织练习材料。材料按照词汇预习、句子口译、对话口译、段落口译、篇章口译分为不同层次,配备参考译文,针对练习中涉及到的口译技巧、商务背景知识进行讲解;另一类教材的每个单元将商务专题与口译技巧讲解相结台,以一个商务主题为背景,一个口译技巧学习为中心。围绕一个商务主题组织有关练习材料,配有参考译文,并附有注释。通过注释部分对某些专业术语、专业知识背景进行讲解。口译技巧则独立于商务主题,穿插在每个单元中进行讲解。

2.选 材

从词源角度看,“business”一词涉及的是个人或社会整体忙于从事商业上切实可行又有利可图的活动的一种状态。从广义上讲,它包括商品和服务供应商在商务社区所举行的各种活动。教材所选的商务主题不具有统一性,原因在于对于商务的界定模糊、含糊。某些教材对商务专业知识和与商务有关的百科知识、背景知识的界定不清。所涉及到的商务主题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见的主题,包括迎来送往、礼仪祝词、经贸政策、商务谈判等;另一类为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所涉及的各个环节,例如下订单、价格谈判、付款方式、装运、保险、索赔等。

商务口译练习材料来源较多,某些教材选取真实的语料和场景,例如商务谈判、访谈、演讲、现场的新闻会、礼仪祝词和宣传“路演”等真实场景录音的转写,部分口译实践练习配有真实场景的音频资料。真实、自然的材料不易得到。很少有口译者愿意让别人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录音、录像,同时,商务场合对保密性要求较高。因此,教材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改编已发表的讲话稿文本或适合的书面材料,尽可能贴近真实场景,这就难免造成材料的真实性下降。此外,某些教材编写类似于时文阅读或商务泛读教材,选材于外文杂志或是商务百科词典,其书面语体的材料不适宜用作口译练习。

3.口译技巧

各教材对于口译技巧讲解的详细程度、在书中的比重各不相同。某些教材只针对某些技巧进行详细的讲解,例如数字转换、笔记等,此类技巧描述和举例的难度较低,对于商务口译特有的特点较少涉及,例如,商务场景语体的特点、商务知识译前准备、商务口译应该注意的礼仪等。某些教材并不系统讲解技巧,只就练习材料中涉及到的技巧进行提纲挈领式的讲解,依据是进行专业领域口译的前提是学习者已经具备了基本成熟的口译技巧,这种现象较多的出现在高校外语专业组织编写的口译教材中。

调查中有的教材设计了同声传译技巧。同声传译技巧的掌握无论对于高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本、专科学生,还是商务从业人员来说要求高、难度大。各类商务场合主要运用口译工作方式是联络口译和交替传译,对会议设备的条件要求较低,雇佣译员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对这两种口译类型的介绍并不系统、详细,所占比例小于对同声传译这种高级口译形式的介绍。

4.专业词汇表

词汇研究历来是口译研究领域的难点。对于专业领域的口译来说更是难题。少数教材提供中英对照的常用商务词汇与表达法,几乎没有任何教材尝试建立一个系统的商务领域的核心专业词汇表,这对商务口译教材的完整性来说是一个缺憾,对于商务口译的教学也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难关。对于缺少系统商务知识的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仅依靠教材或教师,无法掌握该领域的基础核心词汇。

5.编写原则

在口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作为传载口译知识主体的口译教材应该以口译理论为基础,以社会的实际需要为导向,真正体现口译的特点。现有大量商务口译教材理论基础薄弱。编写口译教材应体现科学性、真实性、多样性、时代性、实用性等五方面。[3]商务口译教材应突出专业口译自身的特点:口译技能性、知识专业性、材料真实性、练习多样性。

三、结 论

“教材能决定什么该教学、以什么次序教学,能以简洁、诱人、经济的方式提供所有或大多数素材,能指明教学方法,能节省教师大量的时间并能当作学生极为有用的学习助手”。[4]商务口译教材应该服务于商务口译教学,反映商务口译实际,并体现商务口译知识主体。因此,商务口译教材编写难度大,要编写出一本理论联系实际的商务教材,编者既要有口译经验和教学经验,又要对社会的需求和口译研究的发展有较深入的了解。

商务口译等复合型教材的建设是英语专业、尤其是翻译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复合型教材的建设是保证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不同领域专业口译人才任务的重要保证。这需要更多的口译实践者、教学与研究人员的参与和合作。

参考文献

1 蔡 莉.国内商务英语教材编写和出版的现状与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6(2)

2 吴 冰.关于口译教材编写的思考――兼评国内出版的六种教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

3 方健壮.论口译教材的特点与编写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2002(1)

商务口译论文例6

1.引言

一般用途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和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指英语学习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前者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语言技能为以后的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后者旨在培养英语学习者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前者是后者的准备阶段,后者是前者的应用阶段(王颖、周平,2006:40)。

《商务英语口译》融商务知识与口译实践于一体,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突出口译实践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译实际运用能力,因此,较好地体现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的奋斗目标。该课程包括英语口译基本技巧和商务英语两个部分,前者主要探讨一般用途英语的口译方法,而后者指专门用于商务领域的英语,属专门用途英语。如果在《商务英语口译》整体设计中能够将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则能够达到提高学生运用一般用途英语的口译方法解决专门用途英语的口译问题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口译实践能力。

2.课程目标

《商务英语口译》旨在培养学生既通晓商务知识、掌握基本口译技巧,又运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口头互译的普通商务口译人才。该课程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商务知识专题为主线,将口译技能训练贯穿于商务知识传授之始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运用商务基础知识和口译基本技巧,为经贸代表团或企业在商务活动中承担随从英汉口译任务。该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力目标:能自如地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与客户或同事进行基本的英语沟通;能运用基本商务知识,在对外商务活动中用英语较为熟练地与客户进行交流;能运用英汉双语,较准确地进行口译和自如地进行涉外商务活动;能运用“PMDCE”模式进行口译实践,提高口译速度和涉外商务活动效率。二是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的口译理论和常用技巧;掌握相关的商务词汇与句型;掌握常见商务活动的形式与特点;掌握“PMDCE”口译模式,即译前准备(Preparation)、译中记忆(Memory)、译中解码(Decoding)、译中编码(Coding)和译后评估(Evaluation)。三是素质目标:通过分组模拟口译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英汉互译,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锻炼学生的英汉双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让学生熟悉商务活动的基本流程。

3.课程内容设计

3.1商务情境

现代的职业教育有三个典型特征:基于行动、生成和建构意义的“学”,学生主动存在;基于支持、激励和咨询意义的“教”,教师反应存在;基于整体、过程和实践意义的“境”,情境真实存在。所谓“真实存在”,指学习情境是具体的存在,是对实际职业情境直接移植的最具典型意义的学习情境(姜大源,2005:28)。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分析了外语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其中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经贸代表团随从口译工作。在深入分析该课程性质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在该课程的整体设计中可以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姜大源,2006:1)。我们邀请了行业专家对随从口译工作的特点进行了细致分析,通过论证,从众多商务情景中挑选若干情景,将这门课程设置为系统化的工作课程。

本课程以模拟某市经贸代表团在上海开展为期一周的商务活动为中心,由两根主线构成:第一,商务活动;第二,“PMDCE”口译模式。两条主线有机的结合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课程涉及五大情境,即国际会展、商务交际、商务演讲、商务谈判和商务旅行。

3.2英语口译基本技巧

该课程采用“PMDCE”口译模式进行教学,介绍影子跟读法、口译笔记、文章复述、句子释义、话语分析、增词减词、词类转换、反译法、倒置法、数字口译、成语口译、组合与拆分、被动式、长句译法、质量评估等口译技巧。在口译技巧的安排上遵循口译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口译活动的客观规律相一致,如下表所示:

3.3情景与技巧的结合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专业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本课程设定为124课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到英语口译基本技巧和商务英语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运用一般用途英语的口译方法解决专门用途英语的口译问题,课时具体分配如下表。

该课程在整体设计中考虑到了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每个项目皆有若干个任务构成。项目1包含4个任务。任务1:译前准备(1):口译基础知识;任务2:某市的主要参展企业介绍;任务3:译前准备(2):口译活动对译员的要求分析;任务4:参展企业的主要商品宣传。项目2包含6个任务。任务1:译中记忆(1):口译笔记方法介绍;任务2:经贸代表对相关客户进行商务邀请;任务3:译中记忆(2):影子跟读法介绍;任务4:经贸代表对相关客户进行商务接待;任务5:译中记忆(3):文章复述方法介绍;任务6:经贸代表组织商务聚会。项目3包括6个任务。任务1:译中解码(1):句子释义方法介绍;任务2:经贸代表向客户介绍商务政策;任务3:译中解码(2):话语分析方法介绍;任务4:经贸代表向客户介绍中国文化;任务5:译中编码(1):增词与减词方法介绍;任务6:经贸代表向客户介绍投资环境。项目4包含16个任务。任务1:译中编码(2):词类转换方法介绍;任务2:经贸代表与客户建立商务关系;任务3:译中编码(3):反译法介绍;任务4:经贸代表与客户进行报盘、还盘;任务5:译中编码(4):倒置法介绍;任务6:经贸代表与客户开展订货业务;任务7:译中编码(5):数字口译方法介绍;任务8:经贸代表与客户商量包装事宜;任务9:译中编码(6):成语口译方法介绍;任务10:经贸代表与客户商讨物流问题;任务11:译中编码(7):组合与拆分方法介绍;任务12:经贸代表与客户讨论贸易方式;任务13:译中编码(8):被动式译法介绍;任务14:经贸代表与客户讨论保险条款;任务15:译中编码(9):长句译法介绍;任务16:经贸代表与客户讨论商务合同。项目5包括5个任务。任务1:译后评估:质量评估方法介绍;任务2:经贸代表安排旅行日程;任务3:“PMDCE”译法总结;任务4:经贸代表进行景点介绍。在进行商务英语口译练习的时候,让学生运用前面任务中所学习的技巧。这样一来,在该课程中真正的实现了一般用途英语与专门英语的有效结合。

4.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

4.1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交际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听说是口译不可缺少的步骤,学生的口译能力是建立在听说能力的基础之上,在口译教学中将不放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针对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各别辅导,然后随机挑选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在师生互动的模式下讨论问题的真正答案。课堂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及时听取学生的教学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制作幻灯片、播放英文录音带,丰富信息获取渠道,增加信息容量,优化教学环境。

4.2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包括过程性和终结性两方面。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各占课程整体考核的50%。其中前者包括:出勤(5%)+课堂参与表现(20%)+平时笔头和口头作业完成(25%)。其中,出勤:全勤5分,旷课一次扣一分,超过5次,取消终结性考试资格。课堂表现包括:课堂个人发言、小组讨论、活动参与情况。后者包括:口译(30%)+笔译(20%)。

5.结语

一般用途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是英语学习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要想掌握专门用途英语必须认真学习一般用途英语;后者是前者的应用和升华,要想使自己的英语知识能够真正地为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所服务,必须努力学习专门用途英语。《商务英语口译》整体课程设计体现了一般用途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相结合的原则。要真正实现一般用途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的有效结合,必须对英语课程进行科学的整体设计,更多地开发一些既能增加学生语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课程。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基于学习情境的建设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2).

[2]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研究,2006,(1).

商务口译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145-02

戴戴维•梅里尔(M.DavidMerrill)博士是教育技术和教学设计领域著名的理论家和教育心理学家,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梅里尔教授是教育技术领域中第二代教学设计理论的先驱人物。他将理论思考和教学设计相结合,并于2002年,正式提出“首要教学原理”,即“五星教学模式”(M.DavidMerrill,2002)。“首要教学原理”尝试探索对教学效果有利的特征,把其特征进行总结并结合各标准来改进在教学中呈现的问题,推动教学模式的进步,实质解决教学任务,取得预计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达到鼓励学生自我提升的潜在动力。

一、商务英语口译

随着社会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市场对口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增加。《商务英语口译》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的宗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汉互译的口译能力,能在外经贸、科技、旅游、教育、能源、文学、法律、金融等领域自如地应用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能够承担临时性口译任务或者长期从事口译职业。商务英语口译实践性强,学生精神高度集中,教学环境难以模拟真实商务环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本是由学生口译和教师点评相结合。教师容易把商务口译课变成语言训练课,传授的是英语词汇和理论性的口译技能。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口译水平和口译技能,结合理论与实践,提高灵活性和实践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首要教学原理在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

梅里尔认为教学应该由“聚焦解决问题"、“激活原有知识"、“展示论证新知”、“尝试应用练习”和“融会贯通掌握”五部分构成(M.DavidMerrill,2002)。在“聚焦解决问题"的教学宗旨下,本文尝试探索“首要教学原理”在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聚焦解决问题

在商务英语口译课程中,只有学生在课堂和现实均能完成口译任务时,才能达到目的。教学准备和过程均应以解决口译问题为中心。1.交代任务。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过程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明确交代学习任务并安排适合学生水平的任务水准,学生才能有目的地进行练习。学生才能加深记忆和锻炼口译能力。比如,礼仪祝词类型的口译课堂教学任务包括:(1)礼仪祝词类型中对于人称翻译的、问题。(2)开篇欢迎词和结尾致谢词的常用句式。(3)会议和组织机构名称翻译。(4)被引用的古诗词和俚语俗语翻译。2.任务水准。商务英语口译课程以小班教学为主。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给授课老师带来诸多的困扰,特别是口译资源以及布置任务环节。在安排学生实际参与到解决这些问题和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地选择翻译语料。3.任务序列。口译教学的任务不能仅仅呈现单一的任务,而应提供一系列有内在关联并且逐渐深化的任务序列。布置口译任务应从易到难,知识体系从窄到宽。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资源,提供视频片段给学生欣赏,活跃课堂氛围。既能让学生大开眼界,同时也能感受到交替口译人员所具备的优秀职业素养,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专业知识,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激活原有知识

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布置的任务激活其原本掌握的旧知识,才能在口译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加深旧知识的记忆。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的知识储备将会越来越丰富。口译教学所采用的主题分类均会涉及到高频词汇,短语,句式,专有名词等在不同类型的语料中会有重复的情况,这正是检验学生能否激发其原有知识并成功运用到实际案例中的最佳材料。1.引导回忆旧识:在口译实践中,学生的旧知识是否能够被激发也是考验教师的难题。特别对于单词量不足的同学,常用的词语在实际口译过程中还是会出现翻译不准确,甚至不会译的情况。2.积极提供新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新知识时,应该提醒学生注意新旧知识的关联。大部分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不牢固甚至会觉得陌生。语境能帮助学生回忆其当初其在翻译语料时的表现,能激发其记忆信息,锻炼举一反三的能力。3.鼓励亮点融合: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除了引导和鼓励学生应用新知识外,还应提供多钟口译版本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对有亮点的翻译版本应该积极鼓励宣传,带有成果性的激活行为能促进学生调整心理,愉悦地将旧知识融入整合到新知识中,更好地体现学习效能。

(三)展示论证新知

学生只有在口译实践过程中,充分展示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和口译技能,才能做到学以致用。1.目标一致。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提倡的有效学习应当是口译练习与所习得的成效之间的一致匹配。教师在学生的口译实战过程中,起到的示范作用应当尽量直观形象,示范的译文应能展示学习任务的递进逻辑。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做到真正的匹配,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译能力。2.提供指导。在学生的口译实战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方向走偏后应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商务英语口译课程不是概念性课程,有非常明确的程序,事实,或者原理等。口译的译文版本可以有多样性,对于学生的选词句法等多样化教师应该给予鼓励。3.善用媒体。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组合方式的恰当使用能弥补学生认知上的差距,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视频资源的演讲能给学生呈现出令人记忆深刻的画面,真实地展示演讲者的自信从容等商务礼仪细节。教师课堂板书与学生同步记笔记的方式能让学生和老师相互促进,取长补短。

(四)尝试应用练习

1.教学一致:教师提供给学生口译实践的材料必须与教学目标相符,信息回忆和心理准备过程对口译情境的预测具有帮助。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呈现方式和指导方式均需相应调整。2.指导渐减: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在开始阶段,需要教师提供充分支持,传授教学方法和口译技巧包括:口译笔记法、原文复述、影子训练、数字口译、长句译法等口译技巧。第二阶段应扩展任务幅度,锻炼学生的接续翻译时长。教师的支持相应减少,逐渐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口译,鼓励自主学习。3.任务变式:商务英语口译课程虽然偏向于商务体裁,但是作为一名口译储备人才,学生应该涉猎不同领域和体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布置多种类型的口译任务,锻炼学生的各领域的口译能力。

(五)融会贯通掌握

由于课堂内缺乏商务口译场景的模拟训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展览和会议,尽可能提供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比如广交会,家具展,玩具展等。这样有利于学生熟悉国际商务环境和提高口译实战能力。1.实践表现:商务英语口译实践性非常强,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呈现真实口译环境,每次课堂前十分钟则是学生的团队口译实战时间。内容是相关主题的背景知识,每次安排2名同学分别做中英文陈述,再随机挑选2名同学做原文复述和口译。这种模式排除了教师参与的干扰因素,模拟真实口译环境。2.反思完善:教师在学生口译实战的过程当中,应该专心聆听,对于学生的精彩出色的翻译版本应该给予表扬和宣传。鼓励学生对新知识技能进行反思,质疑和辨析,这样学生才能够进步。3.创造革新: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调整新知识,并将新知识技能融入生活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超过口译的具体教学情境的目的。作为口译学习者,学习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后,能在英语口译行业任临时翻译或者专业的口译员是本课程的最终目标。

商务口译论文例8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中国的外贸发展迎来新机遇。然而,陈旧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势在必行,学生走到企业去,或者资深的工程师来到课堂,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借助企业这个良好平台,调整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又有相应的职场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具有较强能力的商务英语口译人才。

一、高职口译的教学现状

1.生源基础薄弱。高职院校的在校生普遍存在英语语感不强、词汇量不够,同时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不足,又缺乏语言技能和翻译实践的训练,连基础的英语听力也是很大的一块难题,更不要说是翻译/口译(饶卫民,李力,2009)。2.师资力量凸显不足。北京语言大学刘和平教授曾在《中国翻译》组织的全国口译师资培训班上做过调查,在参加的培训的130位教师当中只有30%左右有口译实践经验(刘和平,2011)。这个数字反映出当今高校口译教学的师资现状,而国内各高职院校在商务英语口译的师资建设上更是不足。3.教材内容陈旧。当今信息资源的传播优势使得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推陈出新。过于陈旧的教材内容与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和水涨船高的企业需求,导致毕业生在未来就业、择业上遇到瓶颈。4.教育目的不明确。很多高职院校在口译课程教学和口语培养上认识不清,部分院校模糊的把口语和口译混为一谈。

二、高职口译教学改革措施

鉴于上述问题,可考虑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改革:1.课程设置,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和相关行业职场应用知识是学习商务语语口译课程的前提;因此,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对其语言能力进行一次整体性的评估,决定该届学生在哪一学期开设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比较符合学情。2.师资配备,邀请企业资深口译人员现场解说工作中的具体要求。作为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结合实践,因材施教,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3.教材选择,选用以职业为导向的、模拟真实口译情景的、难度适中的教材;或者是根据本院学生的实际学情编写教材。4.校企合作,与当地本庆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走进企业,走到口译实践中去,承担各种与商务口译有关的工作。

三、促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

刘和平教授曾指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是:有比较深厚的科学基础理论,对相关领域的生产,或者实际状况比较了解,以及百科知识,对翻译规律有基认识,同时经过训练,能够科学地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和翻译方法(刘和平,2011)。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校企合作,特别是深度校企合作,是培养新时代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之路。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制度构建起步早、措施实、经验多。在美国,企业与职业院校实行“1:1工学交替式”,在英国,院校与企业可共同商议长期或短期的“三明治”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加拿大的校企合作则体现在合作教育模式中,德国则是采用“双元制”教育制度(尹金金,2011)。为适应中国国情,国内高等院校摸索出了“2+2”模式、订单式等形式来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孙文缘,2016)。但是,在具体的实施方面,工科专业校企合作案例较多,而文科尤其是适合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口译的案例少之又少。在此,笔者结合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状况,以校企合作的视角,对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提出些许看法,以期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口译教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1.双语的基础巩固阶段,主要是指英语口语与听力的训练、汉语修养的提高、英汉转换的基本训练、商务知识的积累。在此阶段,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双语输入,尤其是非母语的输入,学生可接触不同地区英语发音,以适应未来口译工作任务中的现实情况。此阶段需在前三个学期内完成,目的是让学生为未来的口译学习任务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2.口译理论与技巧储备阶段,主要是指听力技巧、记忆技巧、记录技巧、表达技巧。在此阶段,学生需要了解口译的特点,口译与笔译的区别和联系,口译译员自身必须具备的素质,口译中的跨文化现象、数字翻译技巧、俚语/成语/俗语的翻译技巧、口译中模糊翻译/增译/漏译等。此阶段需要在第四个学期(也可考虑第五个学期)内完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口译和口译的技巧,为接下来的口译技能训练做好相应的理论准备。3.商务口译模块技能训练阶段,根据专业和学生企业就业实际,课程将以“涉外商务接待英语陪同口译”工作岗位为驱动,设计具体的任务。主要包括:参加会展、接待外宾、介绍企业、介绍产品、商务谈判、旅游休闲、欢送外宾。在完成口译理论与技巧储备阶段后,即可开始此阶段的模块技能训练,该阶段需要在第四个学期(也可考虑第五个学期)完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各个击破未来企业岗位中可能遇到的口译场景。4.商务口译实战阶段,可在第四个学期(也可考虑第五个学期)末,或是结合顶岗实习的具体安排,与相关企业和口译实习基地合作,对学生进行实战性、周期性、连续性的高强度训练,锻炼学生的临场商务口译应变能力,提升职业心理素质,积累相应的实战经验,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专业型或复合型的口译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教学机制虽存有一定的问题,但是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背景下,对其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培养方式阶段化,培养既有语言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饶卫民、李力,试论高职高专商务翻译教学与考核的改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

[2]刘和平,翻译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教学法[C].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2011.

商务口译论文例9

一、 口译课和笔译课哪一个更适合高职高专的学生

笔者曾分别开设笔译课及口译课,总的说来,在笔译课中碰到以下问题:首先,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够理想,且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若能做到笔译理论介绍精简、实用,翻译实践能围绕相关理论展开,学生们往往都能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四字翻译法、拆分法、词类转换法等翻译方法的应用并不难,但问题关键在于学生的语法基础过于薄弱,这导致学生的翻译大致框架是受理论指导的。但是仔细看来,小到介词用法,大到句子结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语法错误,这对于需要严谨的笔译工作来说无疑是严重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又要从不多的课时中再拨出一部分来讲语法知识。第二,要真正学好笔译这门课,相关的文体学知识必不可少,但由于其相对较理论化,高职高专商英专业较少开设这一门课程,这部分知识的缺失,会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尽管理解原文意义,但在翻译成目标语时只能用自己朴素的、直白的语言,并不能将原文所具有的文体特征一并译出。这两点主要问题使高职高专学生在十分有限的笔译课堂学习时间内很难较大地提高笔译水平。第三,由于受到其高职高专学科特点的限制,学生一般在参加工作后较少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笔译工作。笔者认为,对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学习的普遍原则是“理论够用、实用为主”,因此开设笔译课程并不十分合适。

口译工作从理论上来说,所需要的语言基础更加深厚,“口译所需的双语知识和双语能力仅仅是口译的语言基础。语言符号的有效转换不仅涉及一个人的语言知识,而且涉及个人的语言解意能力、反应记忆能力、信息组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化背景知识。”但是,商务口译工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类别:“1.新产品会、产品推介或项目推介;2. 商务会谈或发言提问;3.正式的商务谈判口译;4. 接待客商参观游览或考察生产车间、生产基地的口译,或外方技术人员来华安装调试引进设备的口译……一般这样的场合不是那么正式,译员可以随意一些,可大胆要求讲话人重复或解释。”这四类翻译中,第二类和第三类应该说处于金字塔的塔尖,需要深厚的语言功底及大量的实践经验,要让高职高专的在校学生来学习及掌握并不是十分现实,但是我们可以选取第一类和第四类来进行教学设计,使其适合高职高专学生来学习:第一类翻译,口译人员往往可以事先拿到发言稿或幻灯片进行充分的准备;第四类翻译场合相对随意,且译员可以通过与客商进行互相反复沟通来达到准确理解源语意义的目的。

另外,针对高职高专学生日后的就业特点,口译能力比笔译能力显然更加重要也更加实用。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60名商英专业的学生中有超过90%的学生对口译课程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认为口译课程将对以后的工作有更大的帮助。

二、如何选择适当的商英口译教材

商英口译这门课程因其实操性强、可遵循规律多等特点,教材的选择很重要,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上至对“第五代教材”即立体化教材的设想,下至对个别教材中存在的错误的纠正。有学者指出商务英语翻译的专论繁多,“细细读来,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但整体来看,也不免引起读者产生鱼龙混杂之感。有的教材理论阐述与所用实例相去甚远,令人担忧……”对此,笔者表示赞同,翻译理论能否指导实践这一问题不是我们在此讨论的重点,但不少商英翻译教材中把翻译理论与翻译实例表面地、生硬地结合的做法值得商榷。商务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用途的英语,不能完全用学习一般英语的方法去学习,同理,商务英语翻译也不能用一般的翻译理论来做指导。那究竟有没有专门讨论商务英语翻译理论方面的著作?应该说此类著作不在少数,但极少有作者直接在书名中使用“理论”这个词,而是大都采用了“策略”“技巧”“准则”等字眼,更有学者指出:由于商务英语涉及面之广,文体风格多样,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只能在“等效”和“标准多元”的基础上寻求个性翻译准则。”由此可以见得,要想让学生掌握商务翻译这项语言技能,就要避免选择过于理论化、或者理论与实例不符的教材,而应选择精讲翻译技巧、重在翻译实操,且技巧讲解与实操训练可以相互指导、相互印证的教材。

另一个问题是,对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在学习商英口译这门课程时,是不是只有专门为这个层次学生编的教材就一定是最合适的?笔者在参考了一些专为高职高专学生编写的教材后认为答案并非肯定。无论是在专科层次还是本科层次,商英翻译课程都是为商英专业高年级学生所设置的专业主干课程。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发现很多高职学生在进入高年级后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所学的教材目录看起来跟低年级没什么不同,一年级在“商务英语基础中”学到了“产品介绍”;二年级在“商务英语会话”这门课中模拟了“参观工厂”这一商务场景、在“经贸英语”中学到了如何“询盘与报盘”,试想,如果在三年级,大学学习的最后一年我们给学生的教材目录依然是这几项,尽管科目不一样,学生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疲劳感,也不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

那么我们能不能为高职学生选用一些内容相对较难的教材呢?笔者认为是可行的,一个原因是人的潜力是无穷的,高考英语考同样分的学生进入不同的大学学习,因学校英文课本不一样、教师要求不一样,英文水平慢慢就会有高低之分。作为教师,有必要鼓励学生选择内容较为高深、编排更为标准、材料更为真实、理论与范例更为贴切的教材,这比一些打着“专为高职学生编写”“实用为主”等旗号,实则空洞无物的教材更值得学习。

三、如何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口译模拟

商英口译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做模拟实践,“实际口译技能最基本的体现有三点:会用笔记,敢说下去,站立表达。这三点应该从第1课就开始做起。”对于大部分高职类学生来说,笔者认为在这三条中还应加上一条,“词汇过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高职类学生的词汇量较为匮乏,这一方面与学生的勤奋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平时接触的教材词汇量偏小有关。因此在正式开始口译这门课程之前要跟学生做好动员工作,要求他们在课前阅读相关材料、查好生词并读熟,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在每次课前可以做听写,以督促学生更好地过词汇这关,同时也能让学生更为顺利地完成口译练习。

其次,“会用笔记”,口译工作中的笔记一向给人高端且神秘的印象,那么高职类学生能掌握这样一门技术吗?根据林超伦先生的观点“口译的笔记是每个译员根据一组普遍原则自己发展起来的,是专用于口译的自我速记体系”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高职类学生对于笔记这种技巧的掌握虽然比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学生要慢,但在了解了记笔记的几项普遍注意事项之后,大都能根据自身实际水平初步形成自己的笔记,笔记的全面程度及正确率因人而异。影响笔记正确率的原因主要是长难句让部分学生无法抓住句子的逻辑关系,这一点只能靠慢慢积累、逐渐克服。

再次,“敢说下去”这一点是要求口译人员在没听懂或笔记没记全的情况下,为了照顾整个会场的氛围,仍然能硬着头皮往下翻。学生在课堂上的模拟实践虽然没有这个顾虑,但是为了锻炼学生敢翻敢说的能力,教师也应在课堂上灌输这个观念,鼓励学生克服不自信的心理,看到或听到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就用自己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方法将其表达出来,正确与否、完整与否等到做完练习再来讨论纠正,而不能边口译边停下来查字典。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可以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先从句子开始,再到段落,最后到篇章,一人说源语,一人记好笔记后开始口译。

最后,“站立表达”这一点也是在实战口译中需要的,口译人员通常跟发言人一样是站立着将自己的译文说出来。我们在课堂上,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不光是为以后工作实际需求考虑,更因为它是一种可以高度集中人思维的方法,林超伦在其著作《实战口译教学参考》中推荐的方法是让所有学生自己面对墙壁将笔记口译出来。这种旁若无人的训练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胆怯的情绪,大大提高其积极性,令其能毫无顾虑地完成口译任务。

【参考文献】

[1]朱梅萍. 商务英语口译[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2.

[2]陈坚林,赵学. 关于编制商务英语立体教材的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03(6).

商务口译论文例10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提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经贸等部门从事翻译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目标。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带动了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英语专业课程的建设主要涉及开设与复合学科有关的专业课、专业倾向课或专业知识课,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如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国际金融等。随着翻译本科和硕士专业的设立,某些院校设置了商务翻译课程,其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外语基本功、通晓基础的商务专业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口译或笔译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21世纪对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现有的复合型英语专业教材亟待更新和补充,有些缺门的教材需要组织人力编写。然而,多数复合型课程缺乏教学大纲,虽然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复合型课程做出了指导性的规定,但过于笼统,不能算作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的缺乏使得教师对教材的选取和编写缺乏理论指导,进而影响了教学的系统性和教学效果。

商务英语翻译的研究对象是在有关特定语言环境下所使用的专门用途的英语。商务英语翻译教材旨在帮助使用者提高商务文本的翻译能力和运用英语处理国际商务业务的综合能力。目前,对于商务英语和翻译两类教材的研究颇多,而对于商务翻译类教材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对30本国内出版的商务翻译类教材进行调研,试图了解目前国内商务翻译类教材的出版和编写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以期唤起对商务翻译教材编写、出版,以及专业翻译教学的关注。

2 出版状况的调查

以商务翻译为关键字,从互联网上随机检索到30本商务翻译类教材。将这些教材按照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年份、使用对象,是否配有教师手册、是否配有视听材料等进行统计整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探讨。

2.1三类商务翻译教材的比例

商务笔译类教材所占比例最大(22本,占73%),商务口译类教材其次(5本,占17%),商务口、笔译综合类教材数目最少(3本,占10%)。近年来,国内出版的有关翻译的著作或教材大多为笔译方面,仅有少量的口译手册、理论著作或教材。?而随着近年社会对口译译员需求的增多,以及部级或地区级口译类考试的推动,口译教材数目才有所增加。尽管如此,调查中的商务口译教材的数目还未达到商务笔译教材数目的四分之一。商务口、笔译综合类教材数目偏少体现出商务口译、笔译在实际操作上的巨大差距,并且单纯的口、笔译教材也不多见。

2.2 出版年份

1979年~2008年间国内出版的翻译研究著作和教材约1600多种。从各类著作所占比重看,占首位的是翻译教材类,约占总数的52%。翻译教材的品种扩大,层次有别,特别是在近几年,教材开始明确学生层次。

据统计,2003年至2008年商务翻译教材的出版数目和所占比例依次为:4本,占13%;2本,占7%;5本,占17%;4本,占13%;10本,占33%;5本,占17%。

为推动翻译专业化人才培养,自2006年起,复旦大学等三所高校开始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为适应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需求,翻译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统计显示,2006年之后,商务翻译教材更多地归为系列教材中,或列为普通高等教育部级规划教材。

2.3 出版社

根据统计,收集到的30本教材是由18家出版社出版,反映出所调查的出版社对于社会需求的教材的关注。排在前四位的是中国商务出版社(5本,占16%)、高等教育出版社(4本,占13%)、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3本,占1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本,占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本,占6%)、中国水利水电出版(2本,占6%)。教材要有权威性,客观上就对教材编写者在相关知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蔡莉,2006)统计显示的主要的商务翻译教材的出版社都是对商务、外语、高等教育等领域的发展密切跟踪的出版社或重点高校出版社。中国商务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商务英语教材数目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2.4 系列教材、规划教材、考试用书

所调查教材中,8本(占27%)教材属于系列教材。规划教材(6本,占20%)所占比例为五分之一。考试教材4本,占13%,培训教材4本,占13%,统编教材2本,占7%,项目教材2本,占7%,普通教材6本,占20%。其中,规划教材中3本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3本为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与商务翻译相关的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对商务翻译教材建设的正规性愈加重视,并且教材开始明确针对本科、专科两个层次,但针对研究生层次的教材相当缺乏。随着国家及、地区级以及行业类翻译考试的设立,相关考试指定教材和培训教材的数目逐渐增加。

2.5立体化教材

所谓立体化教材, 简言之就是某一门课程的教材包。既有该课程的主教材, 又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编写的辅助教材;既有纸质教材, 又有音像制品,是电子与网络出版物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材。但是调查中标明立体化字样的教材并未有相应的配套资料,并不满足立体化教材的标准。音像制品、多媒体课件等配套视听资料对于商务口译的学习的辅助效果非常明显。然而,迄今为止,商务口译立体化教材相当缺乏。所调查的5本商务口译教材中仅有1本配有光盘,1本配有多媒体教学软件,没有一本商务口译教材配有视频资料。这与立体化口译教材整体数目有限是紧密相关的。

2.6 使用对象

商务翻译教材的主要使用对象依次为商务从业人员(14本,占47%)、商务英语专业学生(13本,占43%)和英语专业学生(6本,占20%)。反映出的问题是教材的针对性不强,某些教材即适合英语专业学生,又适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还适合商务从业人员。某些教材的使用对象为广大师生、爱好者、或相关专业人员。有的教材适合英语专业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的学生使用。某些教材是经过某些重点高校外语专业试用过的教材。调查显示适用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翻译教材明显多于适用于英语专业的教材,主要区别是教材侧重商务专业知识还是侧重翻译技巧。随着翻译专业的建立,以及培养从事商务、经贸等领域的专业翻译人才目标的确立,适用于翻译专业的商务翻译、法律翻译、外事翻译、新闻翻译、机器翻译等专业翻译类教材的需求将更大,对此类教材质量的要求也更高,而此类教材也将更多地纳为国家规划教材进行组织编写。

2.7 教师参考书或学生自学手册等配套教材

仅有1本教材配有学生自学手册,其余教材均无教师参考书及学生自学手册。这种情况反映出商务翻译教材在对指导教学和学生自学方面的欠缺。目前,担任商务翻译课程的部分教师是英语专业的教师,并不具有完备、系统的商务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有的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翻译经验不足。教师参考书的欠缺不能给任课教师以有益的指导,易影响教学质量,降低任课教师的权威性。

转贴于

3 编写现状分析

商务笔译类教材常见的布局谋篇可以归纳为两类。

一类教材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解词汇、句式、段落、篇章的翻译技巧,并通过例句来讲解其中涉及到的商务方面的知识点,多为商务术语的表达方式。第二部分为常见商务应用文体的翻译,诸如信函、合同、广告、标书的翻译。通过给出常用商务文本的平行文本进行解释说明。此类教材布局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商务专业知识与翻译技巧的结合是否到位。某些教材所用例句大部分与商务情景无关,甚至可以单独成为翻译教材。应用文翻译部分最常见的编写方式是给通过给出中、英文的对照版本,例如信函、合同,指出此类文体的翻译须遵循的固定格式。此种编写方式不能有效地激励使用者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也不便于教学上的操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翻译工作借助搜索引擎的功能已经十分普遍。因此,编者可以为使用者尤其是学生指出查找应用文平行文本的途径和方法,做到“授人以渔”。

另一类教材的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有关的商务文章,配有参考译文,通过注释部分对某些词汇或翻译技巧进行讲解。翻译技巧则穿插在每个单元中进行讲解。某些选编的文章与商务毫不相关,如soccer in brazil。与商务有关的文章也并不包含商务专业知识,如environment protection, world economy。此类教材对于商务专业知识和与商务有关的百科知识、背景知识的界定不清,编写类似于时文阅读或商务泛读教材。

商务口译类教材通常采用口译技巧与商务主题相结合或穿插的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共有三本书设计了同声传译技巧。同声传译技巧的掌握无论对于高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本、专科学生,还是商务从业人员来说要求高、难度大,并且现有的商务场景主要运用口译工作方式是联络口译和交替传译,对这两种口译类型的介绍反而没有对同声传译的介绍详细、明晰。另外,教材所选的商务主题不具统一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常见的主题包括商务谈判、礼仪祝词、经贸政策、迎来送往等,另一类为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所涉及的环节,如价格谈判、付款方式、装运、保险、索赔等。

选编方式上,商务英汉互译教材对于英译汉、汉译英的侧重有所不同,或英译汉、汉译英篇幅分配不均。综合性口、笔译教材明显侧重笔译,某些教材有关口译的部分仅占一、两章的篇幅,并且介绍的都是常见的口译技巧,比如口译笔记、数字等,对于商务口译的特点和技巧没有涉及。

商务口译论文例11

关键词:

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地方院校;问题;教学定位;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特别是中小城市。近年来,许多中小城市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笔者所在的衡阳市在2013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就已突破10亿美元大关,并建立了湖南省首家综合保税区——衡阳综合保税区,前来考察洽谈的客商纷至沓来,提升了对外贸易的新通道。同时也有更多的衡阳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境外投资。中小城市国际商务活动的飞速发展使其对在对外经贸交流合作中起到桥梁作用的商务口译人才的需求愈加凸显。社会急需大量既懂得商务知识又具备英语口译技能的商务英语口译人才来协助完成外资引入、贸易往来、现代物流等国际商务活动。为此,地方院校开始设立相关课程,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培养商务口译人才,协助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

1现状

为了培养口译人才,2000年5月份教育部将口译课程列为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2007年本科高校开始设立商务英语专业,随后,一些高校开始设立商务英语口译课程,专门培养商务口译人才来满足实际的国际商务沟通需求。社会的需求和国家的重视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研究也开始兴起,有许多学者对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技能训练、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而这些研究和商务口译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中小城市日益频繁的国际商务活动对商务口译人才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鉴于这种情况,一些地方院校开始设立相关课程来教授商务英语口译,然而教学效果却不太理想,很多学生甚至无法通过课程的评测考试。为了探究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笔者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搜索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并走访了一些地方院校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地方院校商务口译教学存在着如下问题。

2目前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定位不明确目前地方院校商务口译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翻译专业或英语专业的口译课程中涉及一些商务材料的口译训练,二是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商务英语口译选修课程。目前大多地方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只是在通用的口译课中安排几个学时利用商务英语材料进行口译训练。在这种没有专业化定位的口译教学中,商务口译教授和训练学时太少,不能涵盖丰富的商务内容,而学生更是由于受到专业背景知识和词汇的限制,在口译实战训练中经常卡壳,甚至难以开口,严重制约了其口译能力的培养。有些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商务口译的重要性,因此专门开设了商务口译课程,将其与一般口译课区分开来,培养商务口译人才,但其教学目标不明确或者定位不适合地方院校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课程结束后收获甚少。

2.2师资问题目前地方院校大都没有专门的口译教师,其商务口译课程主要由语言学或笔译专业的老师兼任,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口译技能训练,更没有商务口译实践经验。因此在授课时,这些老师只有通过自己钻研相关的理论书籍,采用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以课堂教授为主,以教材为中心,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口译实践训练则变成词汇、句法、笔译技巧讲解。面对这样的情况,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是引进拥有实践经验的专业口译人员来教授商务口译课程。但这对于地方院校却很难。地方院校无法引进专业的口译教师有其现实原因。实际口译工作的薪水比教师要高很多,因为这一点大多口译员不愿选择教师职业,而高校招聘教师的高学历要求更是将重实践轻学历的口译员挡在了高校门外。因此,专业师资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商务口译教学效果甚微。

2.3生源问题口译活动要求译员在一瞬间完成信息听取、记忆、信息提取、意思表达这一系列过程,这对译员的反应能力和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要求都很高。而商务口译还需要译员具备商务专业词汇和背景知识储备,这就对商务口译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地方院校生源不及重点院校,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基础,笼统采取重点院校本科甚至硕士阶段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必然会导致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教学效果甚微等问题。

2.4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口译工作要求译员具备熟练的口译技能和行业背景知识。而目前的口译教学多着重于口译技能的教授和训练,忽视了专业知识在口译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口译的实践性。笔者认为商务口译的教学内容应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口译技能的教授和训练,二是商务口译实战训练。随着商务口译需求的增长,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的商务口译教材,与其他口译教材有所区分。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材内容陈旧,配套资源少;二是提供的训练材料太难,不适合口译初学者特别是地方院校本科生的口译训练。

2.5学生缺乏实践,教学方法单一由于缺乏专业的商务口译教师,目前地方院校商务口译课程的教学大多沿用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以老师课堂教授为主,主要讲解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点,辅以口译理论和翻译技巧,而学生真正的口译实践很少。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综合训练听说读写译能力,实践老师介绍的口译技能,锻炼自己的口译素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口译本身的特点,教出来的学生在口译考试中都开不了口,更别说进入真正的口译现场担任口译任务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地方院校的商务口译教学还处于起始阶段,存在着教学定位、师资、生源、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问题。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中小城市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为了服务于地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商务口译人才培养应引起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重视,尽快改革商务口译教学,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参考文献:

[1]陈志新.论商务英语口译教学[J].现代商贸工业,2010,9:226-227.

[2]段常瑞.以“实践为导向”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3):119-120.

[3]徐敏.复合型商务口译人才培养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1):107-109.

[4]徐小贞.商务现场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曾昭艳,曾华.释意理论下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J].琼州学院学报,2012,19(6):

[6]张慧婷.论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与实践[J].前沿,2009,1: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