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22 12:28:44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例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试卷中几乎呈现“无有史料难以成题”之趋势。史料教学首先注重“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在江苏2014年版考试说明中也强调“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学习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是“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培养学生掌握这种方法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命题者的追求目标。遗憾的是,笔者通过观察发现,不少试题在对史料的解读方面却背离了这个基本方法,存在着“史论分离”的偏差。

下面以2005年高考上海卷第30题提供的史料及其问题设计为例逐一分析:

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 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黎元洪、华盛顿。

该题的问题设计之一是“甲认为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是辛亥革命后社会的巨变。为什么?”参考答案是“共和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试题中的史料是1913年民国时期《时报》的一次民意调查。民调对象是当时报考江苏第一师范学校的300多名考生,而非“300名”;实际的调查统计结果是:崇拜孔子157人,孟子61人,孙中山17人,颜渊11人,诸葛亮、范仲淹8人……华盛顿4人。此外,学生崇拜对象还包括秦始皇、袁世凯、韩信、亚里斯多德、培根等人。我们发现试题所提供的史料与历史事实相比已经被命题人“做了手脚”,这样的史料信息还会完整、客观吗?不难发现,崇拜孙中山的学生比例很低,只有5.7%!这在教育比较发达、思想相对开放的江苏尚且如此,何论全国?单凭这样的统计结果能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吗?调查发生在1913年,民国肇始,且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岂会因一场革命而立竿见影?材料中被调查对象在当时也算是“文化人”,他们尚且有如此认知,更不用说“民智未开”的社会底层了。1913年前后,北洋集团已经基本控制了全国局势,国内外政治力量普遍看好袁世凯,孙中山辞职也考虑了袁世凯的实力和舆论呼声。命题者以隐去其他重要数据的调查结果来佐证教科书上的结论,显然犯了“史论分离”的毛病。结果只能是引导学生从教科书中照搬现成的结论,缺乏思辨的过程。

问题设计之二是“乙认为学生最崇拜的还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为什么?”参考答案是“封建传统思想仍很严重”。这样的答案也值得推敲,孔子被推崇就一定意味着“封建传统思想严重”吗?如果照这样的思维逻辑,那么改革开放的今天,重读经典,兴办孔子学院,这种现象又该如何解释呢?可见这是将孔子和旧思想、旧势力简单划等号的命题思维在作怪,认为民国之后再去崇拜孔子就是开历史的倒车。当年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偏激怎能“重出江湖”?这值得我们深思。

又例,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讲授“抗美援朝”时,为了展示新中国的力量,常用美军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的那段名言“朝鲜战争是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和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加以佐证;并煞有介事地说这是美国在朝鲜战争后的总结。翻阅军史的相关资料发现,这段话是布莱德雷1951年5月在国会说的,这时距离中国入朝作战才7个月!双方胜负未定,怎能说是战争的总结?这段名言前还有一句话是“如果把战争扩大到共产党中国”, 布莱德雷旨在批评美国只看到朝鲜背后有中国,没看到中国背后有苏联,苏联才是美国最忌惮的对手。这样的史料运用,不是以问题生成为导向,而是生套固有结论,看似颇有道理,实则违背了“论从史出”的基本原则。

再例,梁启超在《戊戌记》中记载:“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有些教师以史料中有“人人封章”、“举国鼓舞”等字句为证据,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解读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结论来,这显然是没有去分析此书的特殊写作背景,更没有去收集关于的相关资料所导致的“史论分离”。后来连梁启超自己都认为《戊戌记》中所载内容“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例2

全国著名语文教育家李海林先生说:“语文课程知识内容的开发的根本视阈和立场,是学生,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教学《莫泊桑拜师》,可以突破常规,让福楼拜这位老师的形象立体起来。

1.巧取信息有发现

首先,学生重点细读福楼拜的三次指导,发现他的指导是层层递进的:(1)教他下功夫,去观察――写作的基本功。(2)教他细观察,要坚持――写作最终成功的保证。(3)教他善发现,成风格―― 一个作家走向卓越的必经之路。其次,激发兴趣,学生自己感悟体会,这是一位经验丰富、循循善诱的老师,更是一位教学有方的老师:不直接告知答案,而是教给方法,让学生亲自实践,所得感受就分外真切、深刻。

2.联系比较善感受

学习中,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还拿福楼拜与《小草与大树》中的罗伯特・骚塞进行比较。罗伯特・骚塞对夏洛蒂・勃朗特的傲慢无礼,更衬托出了福楼拜人格的伟大,他面对学生的请教毫无保留,耐心细致,让人敬佩。

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依据学生的发展点进行点拨、提升,才能使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寻找适切的教学落点,实践整合得真知

课堂是个常量,“教什么”的选择成了决定教学成效的重要前提。教学《孔子游春》时,王崧舟老师发现了常规课堂和特殊课堂的对应关系,寻找到了更好的教学落点:老师、课堂、课文、课题。

1.模仿运用能迁移

王老师创设了三次语用实践的机会。针对一组比喻句,设计填空练习:“看到习习的春风,想到 ,看到 ……”体会语言的特色。针对水的四个特点,这样设计:“看到水奔流不息,哺育生灵,想到 ;看到水或方或长,和顺温柔,想到 ……”强化水的特性。文中的省略号,让学生阅读相关课外资料,联系生活体验,想象补白,不断丰厚了对“水”、对“真君子”的认识、理解。

2.整合拓展有学问

同样是“赏景”,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发现课堂隐藏的巨大秘密:一半是看到的,一半是想到的。同样是“观水”,通过假设品读“有德行”,引用古诗品读“有情义”,想象画面品读“有志向”,切己体察品读“善教化”。带领学生阅读一本关于“水”与“君子”的厚重大书。词语理解、句式评价、意义精髓、现实联想都不见了,而实际又都浸透在课堂的进程中。

只有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具有前瞻性,才能向学生传递一个完整的语文思想与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融会贯通的语文认知

结构。

三、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熏染积淀齐分享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例3

现在就就文章的一些句子来逐个分析吧!

文中这样写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读到这里,我们肯定不禁要疑问:作为古代教学的书屋里为什么不设孔子的牌位呢?而是“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既然没有孔子牌位,那为什么还要“拜孔子”呢?我以为,首先,那幅画的寓意是:“鹿伏古树下” ——即“禄福古是书下”的偕音也,意为学生好好读书,就能得到福禄,即“学而优则仕”;而不设孔子牌位,那是因为寿镜吾先生是有点反传统思想,所以不设孔子牌位,这,从寿镜吾先生的传记里可以看出来:

“寿镜吾(1849~1929),名怀鉴,又字镜吾,晚号菊叟,绍兴城内都昌坊人。清同治八年(1869)中秀才。选授课文注重文采,异于传统,被人讥为“离经叛道””。

至于没有孔子牌位还要“拜孔子”那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又不能彻底免俗市,于是就对着应该放牌位的地方拜一下,将就了;再则,因为虽然没有孔子牌位,但是孔子仍是读书人景仰的伟人,仍是要拜的。但无论如何,在旧中国,寿镜吾的三味书物不设置孔子牌位,实属难得的“离经叛道”与开明行为。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和蔼”——侧面反映了他的宽厚、和蔼、开明。

当我问先生”怪哉”是怎么一回事时,“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有的读者认为,“先生”不回答鲁迅“怪哉”问题,是“迂腐”与“心胸狭窄”的体现。可我以为,一,象这样的“怪”问题先生不一定能解释得了。二,在课堂上向“先生”问如此与自已所学的课程毫不相干的内容,在旧时的私塾课堂里是不能容许的。譬如现今,如果有哪个学生在语文课上回答完老师的提问后,问起电子游戏机的原理来,这位语文老师对此懂不懂且不论,就是精通此道,但要立即放下课文去为他解说一番,估计也是办不到的。当然,现在的我们可以这样对提问者说:“等下课之后我再回答你所提的这个问题好吗?……”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只不过瞪几眼。”有人认为,先生的戒尺和罚跪虽“不常用”,但“毕竟是用了”,与常用者并没有“质”的不同这显然是脱离一定历史条件对人物的苛求。体罚是封建教育制度的产物,在这个制度下指教的人不可能超越这个制度。体罚在那时是通例,但先生的戒尺和罚跪均“不常用”,可见他严而不厉,心存爱心,真是难得的开明,须知,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三味书屋的入学礼仪、课堂常规、教材教法,都必然受到封建教育制度的制约的。反过来想想现在的教师,板着面孔,高举心理“大棒”,让学生背诵教材上一些垃圾和稻草之文,让学生背书的唯一理由是“应付考试”,而忽视自己和学生的修身,这一点,和寿先生相比,不知要差多少。现代的一些教师虽手中已无戒尺,但体罚学生的手段不知要高明于寿先生几倍,体罚学生的程度不知要高于寿先生几倍。

先生读书读到精彩处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有人认为“先生”“书读到精彩处的姿势”,“是非常迂腐可笑的”,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先生”“一面在课堂上摇头晃脑地欣赏无聊文章的描写”,“一面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是“典型腐儒”。但我觉得“先生”“须发都花白了”虽不再是为金榜题名而读,却还那样那样神情专注,还那样活到老学到老,那样注重身教,执着敬业,不得不敬佩之。且观当今商潮涌来,有些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也干起了“第二职业”。双休日难得休息,工作日就更忙了,因“雀巢鲜果棒”要天天进货,虽有“野马”代步,但终因种种原因也难尽如人意。常常是“野马”立足未稳,上课铃声就连连敲响,不得不饥肠轭输,气喘吁吁,拎起教本疲惫不堪地进了课堂,一进课堂,便是学生“自习”“完成练习”,最终的结果是:及格率为:0;平均分为:20、30分。高薪低能,得过且过,误人子弟!相比之下,先生的读书的“入神”比起那些“混”工资的老师们不知要伟大多少。

有的读者认为:“先生”读的”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是“欣赏无聊文章的描写”,但熟知这是清代武进人刘翰写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中的两句,这两句是刘翰写唐藩镇李克用因一次对梁战争的胜利,在三垂冈置酒庆贺,手挥如意,倒空酒杯,欣喜若狂的情景的。赋的内容是写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写得极生动、传神,因此,说是“欣赏无聊文章的描写”是不对的。

我们都知道,在鲁迅诸多的老师中,最为敬重的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还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时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而寿镜吾是鲁迅认为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老师。从传记中我们知道,寿镜吾老先生忠守父训,立志不当官,也反对和禁止儿子去当官。他不允许小儿子去赶考,甚至把他锁在楼上,每顿饭菜都叫人给送去。结果他的小儿子用麻绳绑在窗门上,缘绳而下,逃出了楼房,终于去北京考取了朝考一等第一名,当上了吉林省农安县的知县。但寿镜吾老先生却骂他不孝,且骂了好长一个时期。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清朝政治混乱,官场腐败;使寿镜吾认为乱世切莫去做官,即使做了官也是昏官。这种遁世退却、不合浊流的态度在当时是可贵的。

当然了,在封建社会里,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未免是守旧的,比如,先生不回答什么是“怪哉”就罢了,但没必要“有怒色”;比如上课时,先生因为读书“入神”了,以致于“人都到那里去了?”或者在课堂上学生“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画 画”而读书时“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试想,要是现在的课堂教学纪律也是这样的话,那可能将是“校将不校”了;他让那些儿童去读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 “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等这些深涩难懂的文言文等等都说明其历史的局限性的。对此,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也不能超越时代,向他提出过高的要求,我们批评旧的教学方法,但老先生的人格是值得尊敬的。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例4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053-01

课堂练笔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与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以悟促读、以读促写,是学生真正融入文本角色之中,再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于笔尖,书写心得和发现。因此,课堂小练笔若是安排合理,落实有效,不仅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更加灵动和亮丽,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然而,由于课堂小练笔具有篇幅小、形式活、效果快等特点,教师易操作,眼下在我们中高段的语文课堂上,真可谓是小练笔泛滥。练笔成了一种赶时髦,流于形式。又由于课堂练笔篇幅数量多,许多教师并没有多少时间能给孩子细细批阅,因而练笔后的评价也流域形式。这样的练笔实则上就变成了"洋快餐",毫无营养价值,弃之也不可惜。那么,小练笔作为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该如何发挥它的实效性,让它真正为课堂增光添彩?本人认为必须以文本为依据,找准练笔的训练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才能有效开启学生的练笔欲望,让学生进行丰富、活泼的有效性练笔。结合自身学习和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找训练点:

1.填补空白,提高学生个性化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由于作者构思立意,布局课篇等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情节,留下些悬念,即是作者所留下的一些"空白"。这些地方正是作者没有言尽,情感表达最为强烈,含蓄的地方。这些"空白点"也是学生阅读驰骋想象的"空间"。教师可借助教材中心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捕捉文书"言虽尽而意无穷"的空白点进行练笔训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孔子拜师》叙述了孔子历尽千辛万若,终于从曲阜走到洛阳,拜大思家老子为师的故事。表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学无止境的人物品行。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走到了洛阳。"其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等词引发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章并没有对其展开具体的描写,这正是对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课堂练笔的"空白点"。我让学生思考:在拜师途中,孔子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它又是怎样克服的?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并且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练笔。

一天,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孔子途径______,渴了______,饿了_______,累了,________。

又一天,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孔子途径________,渴了_______,饿了_______,累了_______,白天________,晚上________。

……

此时,呈现在孩子脑海里的是孔子拜师途中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场景,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孩子们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这样的练笔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内容又与文本紧密相连,是让学生真正走进故事中去,不但激发了孩子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动性,又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2.仿写,提高学生语言的迁移能力

许多孩子为什么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因为他们无话可写,或者说有内容却也不知如何写,即要么无素材要么找不到习作方法。因此,在学生初学作文阶段,仿写便显得由为重要。

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说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更高得多。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方法,加强学生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读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的表达技能,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表达方式。

如学习《听听,秋的声音》,这是一首现代诗,课文通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这时的练笔训练点,便可通过对文章的仿写,让孩子体会秋天的美好,感悟诗歌的形式,我是这样引导的:是啊,秋的声音还在哪里呢?请你也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的方式来写一写。在优美的背景声中,孩子们一个个俨然都成了小诗人。

有的写到:

听听,秋的声音,

秋雨拨动了琴弦,

"淅沥","沙沙"

那是大地唱起了欢歌。

还有的写道:

听听,秋的声音,

苹果羞红了脸,

"嘻嘻"

那是带给人们丰收的歌吟。

……

再如学习了《桂林山水》之后,可对学生进行排比句式的迁移运用,让学生仿照描写漓江"静、清、绿"的特点进行练笔,描写自己熟悉的景物。学生有话可说,有法可依,兴趣盎然。后来,他们还把这种表达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单元习作当中去,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习了《颐和园》,可引导学习采用文章"移步换景"的方式进步练笔,学习完《富饶的西沙群岛》,又可引导学生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练笔。总之,这样的仿写符合小学生学习写作的规律,教师通过分析、比较、运用,促进了学生读写能力的转化,从读到写,由仿到创,训练扎实,书面语言表达训练也落到了实处。

3.文意拓展,激发学生想象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往往是言尽而"意犹未尽",给人留下了无限假想和思考的余地。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课堂练笔,使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更高的提升。

3.1 拓展延伸处练笔。有些文章故事虽然结束了,但事态还可以有新的发展,那么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原文的终点作为读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情节。如《小摄影师》一文,结尾让人意犹未尽,我让学生续写第二天发生的事:小男孩还会来吗?这样的练笔激起了学生创作的火花,有的认为男孩还会再来,并顺利地完成了拍照;有的认为男孩虽然回来了,但还是没到拍到照片;还有的则认为男孩并没有回来……无论哪种结果,那都是孩子们的用心之作,有感而发,情真意切。再如学完《那天》,让孩子们想象库伯选择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把它写下来。这样的小练笔,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

3.2 升华情感处练笔。这种练笔是为提升文本价值和学习对象心情而设计的。许多文章含意深刻,给人启迪,学完课文后,教师根据文本内容,趁热打铁,设计一定的练笔,提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如学完《给予树》,学生从文本内容中感受到了"给予是快乐的",再次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给予"的理解,学完《生命 生命》让他们写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总之,课堂小练笔真正为学生创造了自由倾吐的氛围,使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叙,自由为文。这些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练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提高了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今后的语文课堂中,只要教师能合理利用教材资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挖掘练笔训练点,扎扎实实地进行小练笔训练,那么课堂练笔就一定能给整堂课增光添彩!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例5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107-01

《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改变那种“教师传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陈旧思想,扭转那种“忽略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局面,应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以“自学为主”,让学生有所发展。过去传统的教学,由于单纯重视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很严重,适应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这就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有较丰厚的基础知识,更要有独立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指导预习,引导学生发现

发现是认识的主体,是内因。它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引导与启发,让学生主动地探索、领悟和发现,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前从思想上有所准备,相关知识有所积累,学生的思维才有根据,发现才有基础。从而,每节课前我都十分重视学生的预习,并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相关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同时要求学生边阅读边做好“圈、点、划、问”工作,以此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结合魏书生教育思想和盘锦市“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上课伊始,我总要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再启发学生按自学指导内容自学课文,比较一下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与预习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

二、启发质疑,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

古人云:“学贵置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开始,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并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我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每一个问题,以欣赏的眼光、赞扬的语言鼓励学生,从而使学生逐渐能提出有质量、有深度的问题。在学生敢提问的基础上,我又进而指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多角度地提问。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质疑的能力,以此来促进自学能力的形成。

1、紧扣课文题目,针对题眼提问。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精辟提炼或者主旨所在,犹如文章的“眼睛”。抓住了课题,文章的内容也就大致了解了。因此,我特别重视启发学生围绕课题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阅读文本去解决问题。如对于《少年闰土》、《小英雄雨来》这类以人物命名的文章,我着重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闰土、雨来是个怎样的人?作者为什么写他?为什么要写这件事?等等,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读书思考。这样做,既能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促使学生深入地去读文章,剖析人物的思想品质,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情感。又如,对于《桥》、《地震中的父与子》、等以事件为题目的文章,我让学生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发问:文中人物为什么这样做?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学生学习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一旦问题解决了,课文也就理解了。

2、围绕课文关键,针对要点提问。围绕关键的语句或者内容进行学习,就能层层推进,巧妙地将教学引向深入,最终可以使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重点词句及课文内容,并且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在朗读第二自然段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孔子是怎样拜师的?然后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孔子当时已经是很有学问的人了,为什么还要向老子拜师?老子为什么亲自出门亲迎孔子?孔子为什么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向老师请教?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深入地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了学生对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更加深刻。常言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只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才能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主动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创造的火花。

三、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自学指导的主阵地,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个阵地,上好每一节课。讲读课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渠道。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仅要研究教师怎样教,更重要是考虑学生怎样学。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根据文章的结构特点,我着重利用第二自然段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学这一段时,我设计了三个问题:“找出这段的中心句,整段内容具体描写了西沙群岛的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这一特点?”学生通过读和思考会得出:这一段的中心句是“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整段内容都是描写西沙群岛的海水颜色多而美丽的特点。从“有的……有的……有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高低不平”“有深有浅”这些词语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海水色彩多而美的特点。进而总结学习方法:学习这段,先找出中心句,重点理解中心句中的中心词语,再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来理解中心词语。我把这种学习归纳为:找中心句、找重点词语来理解中心句中的重点词。我还教给学生很多学习方法,如:“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和品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等等。有了学习方法作指导,有的文章的个别段落就会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四、鼓励课外阅读,引导知识积累,提高自学能力

课外阅读对开阔学生视野,获取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注意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用课堂学到的学习方法阅读课外读物。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并且充分利用晨会、班队会定期进行读书活动的检查。如讲故事、朗诵比赛、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以此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就能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应终生学习。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例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战略,发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员令,明确提出“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的使命。如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者和积极弘扬者,成为当代先进文化及文化强国的合格建设者,是当代大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 大学生人文素养需要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 

中国高等院校一定要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中国的大学生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得到熏陶和滋养。培养既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气质和深厚文化底蕴,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中国高等院校肩负的神圣职责。然而,长期以来,在教育实践中,由于过分看重知识教育的工具价值,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轻视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人文素养堪忧,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的人文素养也不容乐观。仅就大学生而言,有的对本民族的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和认同,对中华优秀文化缺乏起码的温情和敬意,有的则对真善美的价值缺乏执著与追求,甚至不知道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做人的道理。这种无根的教育已成为困扰当代教育的难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此灿烂辉煌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26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中华民族屹立千年的基石,民族文化也理应成为当代青少年教育的宝贵资源。一个人只有耳濡目染,深切了解和感知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才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才会真正意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当今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中外文化全面交流的崭新时代,难免会出现种种思想混乱现象。特别是青年学生,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在这一时期固其本根,给予充足的精神营养,就难以使他们成为建设现代化中国的栋梁。 

以培养未来工程师为己任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作为一所工科院校,认真研究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工程师的有效培养模式,尤其是在引导学生熟悉中国典籍,加深国学修养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学校特别强调继承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鼓励和要求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阔视野,树立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同时促使学生立足现实,与祖国现代化建设紧紧联结在一起。“儒家文化寻根之旅”作为该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策划的系列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之一,就是该校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而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西有泰岳、东临沧海、北有黄河、南有圣人的齐鲁大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鲁国故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之誉。前往齐鲁大地修学,漫步“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之圣迹,就地聆听儒学名师教诲,探寻儒家文化之源流,必将得到不少教益和启示。几经切磋琢磨,反复酝酿和论证,“儒家文化寻根之旅”于2011年7月初顺利成行。寻根之旅的核心成员是来自学校各个院系22名大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或是选修过《论语讲读》和《孟子讲读》课程,或是参加学校“人文知识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对孔子、孟子及其思想有了初步了解,多数对中华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敬意。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寻根团队也包括25名来自教学一线的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 

二、 探寻儒学源头活水,滋养学生人文情怀 

孔子开宗立派,首创儒家学说,然而,追根溯源,其思想的一个重要源头正可以上溯到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开山鼻祖——周公。“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二子”,正所谓“孔子习周公者也”。基于此,寻根之旅从探访孔子所崇拜的周公之庙开始。想当年,孔子怀着温情与敬意,“入太庙,每事问”,盛赞“周公之才之美”,感慨“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表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感叹“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由此足可以想见孔子对周文化尤其是周公满怀的敬佩之情。沿着先师的足迹,寻根团队怀着崇敬之情过“棂星门”,静观东西两边刻有“经天纬地”、“制礼作乐”的石坊;入“成德门”,康熙御碑前体会古代帝王对周公的由衷敬仰;进“达孝门”,元圣殿前瞻仰周公塑像,欣赏“明德勤施”雕龙金字巨匾和由清乾隆帝手书的“官礼功成宗国馨香传永世,图书象演尼山绕绪本先型”之楹联,感悟周公这位西周杰出政治家的“敬德保民”的民本思想和“制礼作乐”的丰功伟绩。 

知孔子其人必先知其身世,有必要寻访圣人诞生之地。告别周公庙,寻根团队驱车来到距曲阜市区25公里的孔子诞生地——尼山,下榻在尼山脚下的尼山聖源书院。尼山拥有许多反映孔子生平和文化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这里虽无三山五岳之雄奇,却因孕育了圣人孔子而历史独有,文化独具,资源独占,地位独享。寻根团队在尼山孔庙拜祭先师和七十二贤,启圣王殿前追忆陬大夫的赫赫战绩及其启圣之不凡;颜母祠前感念颜征含辛茹苦抚育孔子之艰难;智源溪畔寻找仁德化身和智慧源泉;观川亭上试听“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然长叹;中和壑(尼山砚沟)里体会孔子渴求万事万物达于和谐境界的中道观;夫子洞(坤灵洞)前感念“祷于尼丘得孔子”及“凤生虎养鹰打扇”之美谈。回到尼山聖源书院,寻根团队聆听了儒学研究专家、尼山圣源书院执行院长刘示范教授的专题讲座——《夫子洞前学孔子》。刘教授介绍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所处的时代、孔子的思想及其影响,带大家重温了反映孔子思想的代表作《论语》。他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讲解,使听者仿佛走进历史的隧道,亲聆圣贤的教诲,也让大家在尼山圣地进一步认识了孔子。观山之意不在山,在乎寻古沐圣灵。伫立于五老峰前,站在山枣丛针刺倒长、“扳倒井”井壁倾斜和柏之似笔的神奇之地,师生们惊叹于五老峰的瑞气,尼山的灵性,感悟孔子从山水和自然当中汲取灵感,创立儒家学说,开创私学之先河,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茫茫宇宙,星有明灭,唯有圣贤的思想与之永恒! 

尼山,孔子出生之地;孔府孔庙,留下了孔子讲学和生活的圣迹;孔林,孔子安息之处。从出生地到葬身处,这是一个完整的人生轨迹,记载了孔子73年人生岁月的不朽历程。孔子被尊崇,在孔庙一座座门坊招牌上得到活灵活现的体现。“棂星门”,寓意孔子犹如天上文星而感召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圣时门”,借孟子之言称颂孔子是最顺应时代的圣人;“弘道门”,指孔子弘扬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大成门”,昭示孔子是集先贤之大成的人;“金声玉振坊”,借孟子之言赞美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太和元气坊”,表明孔子的思想如同天地化育万物;“德配天地坊”,彰显孔子的道德像天地一样伟大;“道冠古今坊”,意味着孔子思想古往今来一以贯之。步于其间,不时涌起一种深沉凝重的民族自豪感。寻根团队大成殿前祭拜先师;东西两庑瞻仰历代贤人;成化碑前感念动乱留下的遗憾;“诗礼堂”中领悟“诗礼传家”的意蕴;鲁壁旁遥想历史风云几多变幻。驻足于杏坛之前,追忆授徒三千的盛况,仿佛看到孔子“循循然善诱人”令弟子“欲罢不能,既竭吾才”的场景,想见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路的忠厚率直,子贡的聪颖善辩,曾晳的潇洒脱俗,确有当年司马太史“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之感。游走于圣迹殿内,感念孔子不辞辛苦周游列国“累累若丧家之犬”的无奈和凄凉,在清贫与困厄中仍“弦歌不绝”、“习礼于大树下”的执著,情不自禁地吟诵圣迹殿内留下的那首《大哉孔子》赞歌:“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以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寻根团队在孔府里体会“天下第一家”的特殊地位和非凡气派,感悟一句句沉淀千年的治家箴言;孔林里膜拜于“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前,徘徊于“子贡庐墓处”,思索儒学之厚、礼学之深,感动于弟子与孔子留下的深厚情谊。拜谒孔府、孔庙、孔林,犹如与一页页风干的历史对话,深深地震撼着心灵。齐鲁的水土养育了孔子,也滋养了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两千多年来,人们尊孔,敬孔,也不乏批孔甚至倒孔,但孔子的思想却依然影响着人们,历久弥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生活于“礼崩乐坏”、“世道衰微”、“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动荡不安、新旧交替时代的孔子,心忧天下、修己安人的担当精神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寻根学人。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这是孔子晚年所删定的《诗经》中对泰山的赞叹。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借助泰山之力而开阔眼界和胸襟;孔子临终所唱“泰山其颓乎!梁柱其摧乎!哲人其萎乎”的最后歌声,竟然将自己的生死与泰山相联系。难怪明代严云霄在《咏孔子庙》中曾有“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之誉。沿着孔子“过泰山”“登泰山”的足迹,寻根团队来到坐落于五岳独尊的泰山和泰山学院。泰山学院是我国唯一一所以“泰山”命名的大学。该校深受厚重的泰山文化的滋养,形成了鲜明的泰山文化特色。寻根团队在泰山学院副院长、著名旅游策划专家、泰山研究院院长王雷亭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湖光山色、美丽如画的泰山学院校园,听取了著名泰山文化学者、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副院长周郢老师的学术讲座《天下泰山》。周郢老师娓娓道来,向大家讲述了泰山从儒学圣山到帝王之山的历史。他充满深情的诠释,加深了大家对泰山深厚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强化了大家迫切登游泰山的心情。登泰山,艰苦而快乐,不仅检验了师生的体力,磨炼了师生的耐力,更见证了不离不弃的真挚友谊及“泰山石敢当”的担当与威力。寻根团队从岱庙出发,一路攀登,过孔子登临处,越中天门,登十八盘,到南天门,至瞻鲁台,夜宿泰山顶。从山脚到山顶,三里一旗杆,五里一牌坊,摩崖碑刻林立,宫观庙宇点缀,登游其中,宛如穿越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大山因圣人的光顾而成为文化的巅峰,五岳独尊;圣人因大山的滋养而成为文化的巨人,千古独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热汗被天风拂干,激情被理性冷却,沉静思考,感悟宇宙的浩茫、自然的博大、时空的倏忽、自身的渺微;进而慨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励自己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奋进之信心,奉献之无穷。 

三、 寻根之旅意味深长,本根教育任重道远 

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的根,不懂得、不认同中国文化就很难算是真正的中国人。弘扬根植于中华大地的文化精粹,呵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形成的核心价值观、核心精神理念、核心道德信仰,应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根基。以孔子思想为基础的儒家文化,作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积淀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群体智慧和对人生的关怀,对中华民族品格和特性的形成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作为一种文明成果,是今天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得以借鉴的宝贵遗产。石本无火,相击乃迸发灵光;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成涟漪;圣迹本属文化遗产,游学能唤醒“沉睡着的力量”。游学就是与圣贤晤面和对话,分享其思想、情感,受其智慧的启迪,获取心灵的滋养。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的鲁国,既属于那个时代,更属于他生于斯长于斯的鲁国。探究孔子和儒家文化,既要考虑其时代性特征,又要注意其地域性印痕,只有这样,对孔子和儒家文化的认识才会更客观,更接近真实。儒家文化寻根之旅以“走近孔子——探源儒家文化”为主线,通过“以学为主,学游结合,学为先导,游为延伸”的活动方式,实地实事地探访鲁国故城遗址和周公庙、孔子诞生地尼山、泗水源头泉林、曲阜孔府、孔庙、孔林以及美丽如画的泰山学院和五岳独尊的泰山,期间贯穿以学术讲座,交流讨论,对师生展开深层次的文化浸濡。活动将师生置于先师孔子亲自触摸过的山水间体验儒家思想,净化心灵,在凸现孔子及其儒家文化基本特点的同时,做到与齐鲁大地人文资源的有机结合,从而把“山水圣人”的旅游之地变成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又一课堂,使师生在游学体验的过程中,对中华文化增添了一份温情和敬意,同时体悟了生命,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提升了境界。诚如在交流讨论中一位老师所说,“本次活动是一趟寻根之旅,一趟文化之旅,也是一趟心灵之旅,孔子一生不畏艰难,上下求索,‘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崇高人格和教化力量深深震撼着我们!亲临儒学圣地,感悟儒家文化的魅力,既是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更是对师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染。大家在游学过程中,接近中国人的精神故乡,增强了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成功的人文教育,必“读其书,知其为人”,必“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正如余嘉锡在其《目录学发微》中所解释:“吾人读书,未有不欲知其为何人所著,其平生之行事若何,所处之时代若何,所学之善否若何者。此即孟子所谓知人论世也。”读万卷书学而时习之,行万里路实践出真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游学”的传统,游学活动以其特有的魅力备受古今学者文人的青睐。从游学洛邑考察周文化的孔子,到游历稷下学宫讲学的孟子荀子,从寻访人文史迹的司马迁,到游遍山川实地取材的郦道元,无不在游学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实地体验其丰富内涵。可以说,游学活动为古今学者文人成就梦想、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儒家文化寻根之旅通过实地实事的“耳濡目染”的游学活动,使参与其中的师生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之渊源有了直观认知,对儒家文化的精髓有了深切感悟,其人文情怀在“润物无声”中得到了熏陶和涵养。 

唐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利用中华文化沃土中蕴藏着的丰富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资源,积极而系统地开展中华文化本根教育,是一件富有远见卓识、带有根本意义的大事。儒家文化游学活动是一种效果直观而持久的素质教育模式,是教育过程中最生动活泼而行之有效的一个环节。通过将大学生置于中华民族大的“时空观”的教育体验活动中,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完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知人论世”的方法可解决读其书不知其人的缺憾,其“实地实事”的特点可调剂现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其“知行合一”的性质可弥补“死读书”的弊端,其人格培养的功能可对症当今人文关怀的欠缺。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其育人智慧,有利于丰富学校教育的内涵。本次儒家文化寻根活动主要组织者、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闫笑非教授深有体会地说:“今天的很多老师,在青少年时代没有受到很好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他们成为老师后怎么能够教育学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呢?不是不想教,是不会教。文化游学活动是给老师和学生补上这一课的最佳载体。”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例7

2整合各类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

宁夏地区也可以宁夏大学图书馆为中心,整合各类资源,不仅要提供实体空间,对相关中阿信息资源进行存放和展示,还需提供虚拟咨询、知识导航服务[2]。图书馆员必须跳出传统思维方式,不能仅仅停留于传统服务模式当中,而要通过博客、微信、微博、电子杂志等全媒体形式进行产品宣传和服务的传递,为读着和用户提供全方位、多视角的个性化服务。另外,还需根据资料编制相关的专题书目、专题汇编、专题报道等信息,通过宁夏大学校园网,利用CALIS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心———全区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宁夏大学图书馆,同时网络链接回族研究所、阿拉伯语学院、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等大中专院校对回族与伊斯兰方面的研究信息,利用中阿经贸论坛网、移动手机图书馆等网络信息资源,多角度、全方位地收集和宣传中阿经贸论坛及相关信息,针对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及有关阿拉伯国家的网络信息进行搜集整理,扩大信息技术应用及推行信息化发展策略,为拉动宁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服务。另外,在促进宁夏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交流中,还应该包括媒体交流与合作,为顺应宁夏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和信息交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搭建特色平台并主动跟踪服务

3.1进行文献资源共享建设开展迪拜大学孔子学院图书馆与宁夏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建设。在宁夏大学图书馆设立迪拜大学孔子学院网站,便于师生了解掌握中阿双语教学在中东的国际化进展。目前,阿联酋迪拜大学孔子学院网站已经开通,对满足海湾地区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需求、推动中阿文化交流意义重大。迪拜大学孔子学院图书馆作为文化载体,必将成为中阿教育、文化交流的桥梁,成为中阿人民友谊的纽带。

3.2多方合作建设中阿国际联合研究院积极推进宁夏大学图书馆、迪拜大学图书馆、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等多方合作,建立中阿国际联合研究院。2010年宁夏大学与阿联酋迪拜大学合作建立了海湾地区首座孔子学院,2011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阿拉伯学院,2012年获批教育部国别与区域培育基地阿拉伯研究中心,同年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要求,以宁夏大学为牵头单位,联合兰州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苏丹扎伊姆•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等优势资源,建立了阿拉伯世界与中国内陆向西开放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宁夏大学以阿拉伯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国际教育学院、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整合资源,四位一体,整体推进“阿拉伯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基地”建设,先后与阿联酋大学、苏丹泽伊姆•爱资哈尔大学、喀土穆大学、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十月六大学、阿尔及利亚第二大学、也门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与埃及、苏丹、也门等国高校就“人才培养、学分互认、科学研究、学者互访、图书资源共享、联合建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并将在2014年全面启动。这一系列高教合作平台的建立,中阿国际联合研究院对图情部门数字化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建立服务人才培养平台

4.1承办各种大型会议图书情报部门配合中阿国际联合研究院承办“全区阿拉伯语翻译业务培训班”“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发展与创新高层论坛”“中阿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中阿校长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大型会议,300余名师生全程参与中阿经贸论坛和博览会翻译、志愿、外联等工作;宁夏大学图书馆先后多次举办阿语专业教师荐购图书会,为回研所和新成立的阿语学院提供学科定题服务;师生可以通过电话或在图书馆网页上荐购图书。图书馆应该成为“服务中阿合作交流、举办‘中阿博览会’、实施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提供重要特色信息服务的支撑平台。2013年底宁夏大学孔子学院向迪拜大学图书馆捐赠图书,其中包括各类对外汉语教材和参考书、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类图书以及部分对阿拉伯文化和阿联酋考古方面颇具研究价值资料等。这些资料为阿拉伯学院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4.2开设图书馆专题网页开设图书馆专题网页,服务于高校的外语专业和旅游专业。随着银川成为中阿经贸博览会的永久承办地,除了服务于外语学院师生教学科研需求外,为阿语志愿者提供旅游信息培训也是图书馆信息部门跟踪服务的内容之一。同时为旅游专业的师生包括旅游信息部门的导游提供中国及阿拉伯国家旅游信息专题服务也非常必要。

4.3设立志愿者培训服务区博览会需要语言、礼仪过硬的专业志愿队伍,图书情报部门经过精心组织、大力宣传,通过开展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志愿者招募得到了全校学子的热情参与,有近400人报名参加面试,经过外语运用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个人形象气质、临场应变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察,最终选拔出120名中阿博览会的大学生志愿者。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例8

孔子简介

孔子,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予,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他曾周游列国,专心从事占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怒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倡导“天人合一”,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电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他才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形成及源流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鹰孔庙。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自唐玄宗干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谒孔子。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祭祀孔子的典礼,称为“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最初祭孔每年只有秋季一次,后增为春秋二次。后来,人们又在阴历八月二十七日(相传为孔子诞辰)举行大祭。这一天的祭孔仪式隆重,连在私塾念书和在学堂里学习的学生也要放假一至三天,以示敬重。参加祭孔的人员,最初只限于孔氏直系子孙。祭孔被当作国家的大典后,“家祭”仍照常进行。国祭多由皇帝专门指定的大臣、地方官或皇帝自己亲至阙里孔庙致祭。

祭孔的意义

由于做出了兴办私学、传承古学、开创懦学三大历史性贡献,孔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历史文化巨人。特别是其开创的儒家学说,不仅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思想支柱,而且对广大平民百姓的思想与生活也产生了极深影响。因此,孔子的地位不断提高,直至成为至高。

无上的圣人,受到盛大而又隆重的祭祀。孔子离去了两千多年,他创立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中国的文化主流,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例9

中国自古有“五礼”之说,祭祀之礼、冠婚之礼、宾客之礼、军旅之礼、丧葬之礼。五礼的内容相当广泛,从反映人与天、地、鬼神关系的祭祀之礼,到体现人际关系的家族、亲友、君臣上下之间的交际之礼;从表现人生历程的冠、婚、丧、葬诸礼,到人与人之间在喜庆、灾祸、丧葬时表示的庆祝、凭吊、慰问、抚恤之礼,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尚礼精神。

传统礼仪发展到今天,日趋完善。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处世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

礼仪非小事,它不仅直接决定着个人的品位,影响着个人的成功;还是社会文明的“温度计”,国家形象的代言词。《左传》中写道:“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清代学者颜元则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从中不难看出礼仪的重要性。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曾经由衷地发出感叹:“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让我们一起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从中吸取有益营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礼的人。

一、尊师之礼

公元前521 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 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对老子的尊敬,堪称典范。而汉明帝对老师的尊敬,同样让人难忘。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谈到尊师,就不能不说“程门立雪”。

程颢、程颐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宋代学者杨时、游酢曾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也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侍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梦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尚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二、尊老之礼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例10

数码影像时代:进组后,整体拍摄情况如何?

吕朝一:2008年十月,《孔子》剧组开始进入筹备阶段,我的纪录片组也正式进驻。筹备期的时候拍摄素材并不多,看景和开会的时候会拍摄一些,更多时间是跟剧组的工作成员一起了解影片的拍摄情况,从而制定纪录片的拍摄方案及要表现的重点。因为曾经拍摄过电影纪录片跟过电影摄制组,所以我对电影拍摄的整个流程非常熟悉,也很了解导演和摄影师他们的工作方式,可以很快进入状态。说实话我也没有更多地考虑拍摄的思路,电影纪录片里,你不能预见那些明星下一秒会干什么。主要的手法就是捕捉一些导演、演员和工作人员们发生的有趣的瞬间,回来以后加之一些电影的拍摄素材。我拍了450盘磁带的素材,已经不需要思路了,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了。

数码影像时代:与《无极》的纪录片相比,这一次的拍摄有何不同?

吕朝一:拍《无极》的纪录片的时候我刚从学校毕业,对电影的拍摄流程还不熟悉。而拍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我已经当了多年的摄影师,对电影的拍摄流程已经很熟悉_了,也会知道哪些环节会是纪录片的拍摄重点。拍《孔子_》纪录片的时候,我会知道剧组什么时候开始搭景,什么时候开始做服装,在电影开拍的前一个半月,美术部门就会开始紧锣密鼓地工作了,这些都是在《无极》里学到的。在现场,我可能会更加熟悉Peter老师的工作方式,他多长时间拍一个镜头我会很清楚,也不再会去给人家捣乱了。在适时的时候,我会告诉另一个纪录片摄影师他可以拍摄素材了,有了前面拍电影纪录片的经验,我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可以把镜头顶上去,当大家比较忙活的时候就要稍微撤后一点,或者缓一缓。电影纪录片的主体还是电影的制作而不是纪录片的拍摄,有时候你可能觉得这个时刻上前能捕捉到一个很好的表情,但是前提是不能耽误人家几千万的投资去捣乱。

数码影像时代:这次拍摄后有哪些感受?

吕朝一:拍摄电影纪录片就像是读电影学院的过程,做为一名职业摄影师,我很愿意跟鲍德熹一起工作。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这些大师是怎样工作的,看鲍德熹怎样打光,怎样协调演员走位,这都是我拍摄电影纪录片的重要收获。非常庆幸的是我有这样的机会,不是我这个年纪的摄影师都能有这样的经历。拍完这个片子我还会做我的摄影师,但是以后有机会我还是会和这样的大师一起合作,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使我学到很多在电影学院上学时候没有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电影《孔子》纪录片的拍摄使我看到一个最完整的电影制作流程,这也是我想通过的这部片带给业内人士和观众的,就是一部“大片”或者说一部专业的电影应该是怎么做的。目前,国内很多影视从业者的技术相对国外还不够专业,观念也不够专业。所以,我很想把这部纪录片做成一个电影说明书,告诉观众影视工作者应该怎样拍电影,大家应该本着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来拍电影。当然我也是挂一漏万的在说一个电影的制作,投资公司为了片子有一些新闻点,也会要求在片子里有一些明星的趣闻。但是我个人更愿意把它做成一部说明书,告诉同业人员拍电影的时候你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我不愿意保这个密,我愿意告诉大家,大师们是怎样工作的。

我们在做电影的时候,不要认为观众是傻的。观众是没有你(影视工作者)对于电影的认识那么深刻,但是观众的审美是需要影视工作者去培养的。影视工作者不能用俯视的角度去看待观众,而应该给观众他们想看的而又高于他们想看的东西,这才叫好的电影。就像美国的电影人,他们不会去刻意迎合观众,而是给观众比他们想看的更好的那一点,不断地把观众的审美培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电影产业和体系。而国内的商业公司、制片方如果拍这个纪录片会对导演说,你给观众一个好的,好比发哥搞怪的镜头,观众们爱看。但我想,观众也有很多格调很高的,他是不爱看周润发‘耍鬼’的。再说购买我这样一个长篇纪录片的人应该会一个专业人士,他更希望从我给他的只言片语里去看到这部电影的每一个画面是怎样拍摄的。

数码影像时代:据了解,《孔子》是2009年国内影片中制作费用第一大的影片,能不能给我们讲述一些影片中的大制作?

吕朝一:这部影片里面有很多战争场面,需要很多千军万马的画面。我在采访鲍德熹的时候,他也提到,一个国家的服装做200套已经算是不少了。但是国与国之间打仗的时候,200个人站在16或者20毫米的电影镜头前就像沙粒一样。所以要把实拍的人物和假的CG人物结合在一起,才能让观众既感受到古代战争中千军万马的气势又不会看出破绽。真人实拍的人数不能太少,这样的话就需要一个足够大的绿屏。像我们平时在影棚里拍广告,在室内用绿屏肯定达不到电影里需要的场景效果。要体现出作战时的千军万马,至少部队的第一排士兵都是真人拍摄,后面的逐渐虚化。所以就要求绿屏一定要大,而且需要阳光下的效果,如果在棚内的话是需要很多灯才能打得亮的,再说那么大的棚也比较难找到。所以鲍德熹选择在室外搭绿屏,这样才能拍出那样的光效、那样的景别和那样的气势。一开始,摄制组在北京怀柔的鹅和鸭农场里摆了绿墙,可绿墙刚摆好五分钟就被一股突如其来的大风给吹倒了。后来考虑到天气因素和绿墙的稳固性,制片组想到用40个集装箱来搭建这个室外的绿墙。横着十个,高四个,于是一个宽120米、高40米的集装箱绿墙就这样搭建完成了。我当时拍了-一个延时的画面,架设了一个固定机位在两天里连续拍摄工人搭建绿屏的过程。到目前为止,这样大的绿屏在全世界的电影拍摄中只使用过两次,第一次是拍摄《泰坦尼克号》,第二次就是《孔子》。而且搭建绿屏的幕布也都是从美国进口过来的好布。在我剪辑好的第八集电视台播放的特辑――《春秋战火》中,就讲述了鲍德熹做为特技导演,带领他的团队在15天的时间里拍摄绿屏的戏份的过程。这十集花絮特辑会在电影频道及《孔子》的官方网站上播放。因为是上映前的预热特辑,也不方便太露戏,所以我剪的时候还是收了一点。更多的幕后制作情况还是会在后面的纪录片里有更多体现。

除了超大的绿屏,《孔子》的场景之多也成为这部大片的亮点之一。整部戏大概有六十多个场景。孔子周游列国,在每个国家都有家和学社,所以剧组搭建了很多不同的场景。

数码影像时代:都说电影纪录片导演可以比别人更近距离接触到电影作品,我想您也有此同感。所以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些幕后故事和花絮?

吕朝一:我在组里度过的那段时间很开心,组里也非常严格的控制时间,使

大家的作息都比较有规律。就说周润发,他是一个很专业的演员。他签的合同也很专业,比如说第二天八点钟开拍,那么他早到五分钟会在外面等着,一定是等到了时间再进来。鲍德熹跟周润发合作过多次,他很了解也很爱护这样的演员。因为分镜头脚本都是由鲍德熹来出,所以每天几点收工都会比较准时。不像有些国内电影,开工没点,收工没点,大家很机动。这部戏完全是一个产业化、规模化的制作方式。这完全来自于鲍德熹的这种美国式制片的控制。如果要拍夜戏,我们会倒时间,头天只开半天工或者干脆不开工,总之要保证演员和工作人员的休息。我们的生活基本没受罪。大家每天都精神饱满、开开心心。拍《无极》电影纪录片的时候就比较苦,每天工作14个小时甚至更多,以至于拍完《无极》的纪录片我吃了一年中药。

还有一些趣事比如发哥请吃羊肉串。每到周三、周五发哥会请大家吃羊肉串,搞几千只肉串来烤一烤。天热的时候还会给大家发冰棍。奚伸文老师设计的衣服都特别厚,他是一个很能“花钱”的服装设计师(笑)。他希望找到战国时期那种年代的厚重感,士兵的服装也没有偷工减料,全都是真材实料做出来的。七、八月份的天气,我在拍摄搭建绿屏的延时镜头的时候,站在室外一天都晒肿了,穿着背心的地方里面都黑了。我穿的还是很好的户外服装,更别提那些穿着道具服装的“士兵”了。我们的现场制片组在土里挖洞把水放进去降温,然后每过一段时间还强迫剧组的人喝藿香正气水,即便这样还有一些人中暑晕倒。

数码影像时代:与这些知名的演职人员合作有什么感受?

吕朝一:在片场时,每次收工以后我去鲍德熹工作室的时候,他已经是60岁的人了,总是看见他在电脑前写下个月的镜头以及通告单怎么安排。国内的DP(摄影指导)是不会做这些事情的,而鲍德熹会亲力亲为地去设计分镜头脚本以及安排拍摄通告。有一次我就问他,我说:“你现在已经是获过奥斯卡奖的大师级摄影师了,为什么还要去坚持做这些琐碎的事呢?”他告诉我说:“人要不断学习,否则早晚有一天你要被社会、被行业淘汰。”所以,好好学习不但是我现在应该做的,而是所有圈内人士都应该去做的。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艺术门类,《阿凡达》来了,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和其相比差出50年了吧,所以要不断努力学习。这一点上,鲍德熹的勤奋感染了我。这次《孔子》在国内做特技的时候,鲍德熹盯每一个合成镜头的每一个步骤。我跟他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就跟我说,没有人比你更关心你所拍的东西,所以你就要去盯每一个镜头。我想,这与他长期和国外的优秀团队一起合作有关。在一些电影产业发达的国家,一个团队里每个部门接到一个为“1”的任务,都会想办法做到更好,做到“1.5”,这样加起来整个影片就会增色不少。而在国内,我们的一些影视团队,对待一个为“1”的任务,可能就想做的“06”及格的状态,那么这样加起来分数会更少。参与《无极》和《孔子》纪录片的拍摄,我和鲍德熹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学到很多。到三十多岁,才有自己的观念,光应该怎么去打。这就像学相声“熏、过、溜”的过程一样:熏就是熏陶。下,过就是教给你两句,溜就是自己去实践,完全是一个手艺人应该经历的过程。孔子是一个很难拍的题材,剧本写出来大家都会觉得平淡。怎么能把它拍的好看呢?鲍德熹就会去想,加一些打戏进来,但是又不能把孔子“卖”进去。所以还要让他有人文的关怀,要迫不得已,还要有一些情愫的体现。这都要靠导演、摄影师和演员去实现。才能组装起一个完整的孔子。这就不得不提到周润发,他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演员。之前他会把一个镜头想出好几种表演的方式来做,他从来不会在现场拿着台词本来背词,除非要跟导演商量某句台词。四、五页的大段文言文台词拍几遍就说几遍都不会错。我帮他去拍古琴老师的手势,周润发回去照着练,第二天来拍不会出错,完全能对上音乐。周迅是一个很有灵性的演员,一分钟以前还在嘻嘻哈哈,和工作人员拍照片,一分钟以后开拍立刻入戏。眼神和气口就像被剧中人物“附体”一样。还有任泉、陈建斌等以及群配演员都非常努力和敬业。

数码影像时代:这次拍摄有没有去到孔子的家乡取景?

吕朝一:没有去取景,但是导演有去曲阜拜过孔庙。而且我们每天开拍前都会拜一拜,可能之前跟港组比较多,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港台那边拜神拜佛是因为他们认为剧组是一个很闹的团体,拍打戏或者战争场面,俗话说,三尺之内有神明,所以怕会扰到人家,会拜一拜。后来我发现,在每天工作之前拈香拜四方的时候,其实有一部分是在拜自己。你纵然已经扰了诸神,就应该好好工作,对得起这一份付出。可能是我有些小迷信,虽然并不吃斋念佛,但是做一些重要事情或者不顺利的时候会去拜佛,既然你已经鞠下了这一躬,你就要对得起这一拜。人有的时候下跪拜佛其实就是在拜自己。

数码影像时代:目前《孔子》已经上映,纪录片方面制作情况如何?

吕朝一:前面说到,现在有海量的素材,已经剪出了一个八期的素材配合孔子的上映在电视台播出,用的是苹果的Final Cut系列后期设备。整个的纪录片大概会在一个月后剪辑完成,会比电影上映时间稍晚发行。

数码影像时代:谈谈这次拍摄的前期设备?

吕朝一:我非常感谢“DVCC创作基金“和佳能公司提供给我这次拍摄所用的设备。这次我使用的是佳能XL H1S/A1S这两款设备,我感觉它们是非常好的机器。我本身是一个很爱调菜单的摄影师,所以这两款设备在对影像的控制方面有非常多的参数可供调整。我也根据这些功能调整了很多画面,而且很多功能是一些大摄像机都没有的,像很多人都不敢动的色彩矩阵。在国外,摄影师调整色彩矩阵比较多。在调整色彩矩阵的时候,色相会跟着变化,比如你调整了绿色,那么红色肯定也跟着跑。而佳能的这款设备当你调整了色彩矩阵以后还有一个功能可以把色相调整回来,这就方便了摄影师对画面色彩进行更好的调整和更多的尝试。你们看我剪辑的《孔子》特辑里面,在阴天的时候人脸的肤色仍然很好,就是我把人脸的饱和度调整过来,同时在视波仪的帮助下把色环还回去。其他性能也非常好,操作的手感、功能键的排布都非常舒适。如果把镜头配的再好一点的话,我认为这两款设备更适合拍剧情片。

数码影像时代有人说,给“大片”拍纪录片可以借势帮助自己扬名,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例11

近人程树德《论语集释》给出相近的解释:冉有与季路为季氏臣,来告孔子。冉有为季氏宰,相其室为之聚敛,故孔子独疑深责之。

以上两种解释的共同点,就是冉求为季氏宰而行聚敛之事。当是时,三家强而公室弱,冉求又欲伐颛臾以附益之,夫子所以深罪之,为其瘠鲁以肥三家也。关于冉求的这种行为,《论语·先进篇》:“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在这里,孔子愤慨地说道:冉求不是我的学生,你们学生可以大张旗鼓地攻击他。这是因为冉求的做法与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儒家理论主张完全背道而驰,孔子在得知“季氏将伐颛臾”时,才不失时机地批驳冉有,或者说故意抛开子路而针对冉有这个不体悟老师思想的学生进行批评。

对于依附季氏集团的冉有,《论语》多次写到孔子对他的不满和谴责。《论语·八佾篇》:“季氏旅行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要求冉有对季氏的这种行为进行阻止,冉有却说自己不能阻止,而任由季氏胡作非为。在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季氏只是鲁国的大夫,竟去祭祀泰山,因此孔子认为季氏是在“僭礼”。《论语·雍也篇》:“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冉有以自己的力量不够为借口,为他不能严格奉行孔子仁爱的学说进行粉饰,孔子就愤然斥责:“如果你真是力量不够,走到半道会再也走不动了。现在你却没有开步走。”冉有曾向孔子“问政”,死心踏地地追随季氏,沉迷政治和注重个人前途,却丢弃老师的学说不顾,因此他一直受到孔子的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