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26 10:32:59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例1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思想。

高校语文教材中《论语》12则分别选自《为政》《公冶长》《雍也》《泰伯》《子罕》《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等十二章,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孔子的诸多教育教学思想。教师在《论语》教学中,可以更深入地解析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从更高的层面领悟《论语》的精神境界。

一、因势利导

《子罕》篇记孔子言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村野农夫问事于孔子,孔子对事务事理并无了解,却能通过“叩其两端”的反问方式,层层剥笋,引导村夫自己得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条语录不仅启示了我们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教育的方式,即启悟式教学。孔子以能否在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启发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卫灵公》篇记孔子言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季氏》篇子曰:“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这些言论都充分反映出孔子在教学上坚持启悟的方法。

二、学思兼修

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此话阐明了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学思兼修的重要性。孔子始终强调“学”的重要性:“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学”的内容又须不断温习,才能充分掌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即言从已掌握的旧有知识中启悟出新的理解和认识,是学习的重要窍门,做到这一点就能为师了。新的学识来源于旧的知识,这一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主动思考。学生能否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决定了能否成功“知新”。显然,孔子认为应当学思兼备,缺一不可。学习需要明确思考方向,要抓住根本的东西。

三、有教无类养境界

“有教无类”是孔子首倡的教育主张。这一思想对古今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教育的国别、地域、种族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人人都有机会学习,地位均等。孔子所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乃认为教师应力求道德修B的自我完善,达臻“教书育人”的崇高境界。孔子还主张教师能够把“仁者爱人”的思想灌注到学生身上,做到真正的无私奉献。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勤奋不怠、孜孜不倦固然重要,道德修养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以身作则,《诗》《礼》是孔子教育的主体内容,但更为重要的是,孔子在教育过程中对弟子和儿子一视同仁,施教无内外之别,这就凸显了孔子公正无私的品德。

四、诗教礼教育情操

孔子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诗教”与“礼教”的传授,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孔子十分重视《诗》《礼》,反复强调学习《诗》《礼》的重要性。孔子教导孔鲤要学《诗》、学《礼》,以说话立身。又强调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凡此均可见出孔子重视《诗》《礼》的程度。教师在讲解此类篇章时,可以补充有关《诗》《礼》的具体内容,而不必拘泥于作者的表层含义。孔子曾感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教师应向学生解释“周公”即代指“周公之道”,说明孔子期待恢复周礼。这也是孔子重视礼教的表征之一。孔子也十分注意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如注重“文、行、忠、信”的培养等。这些都与当代培养社会文明、诚信和健全人格的社会公德教育内涵十分接近。

五、学以致用创价值

为学生开设大学语文,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和人文素质,更要促进大学生学以致用,能将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成功运用于教学实践,以真正实现其人生价值。所谓“学而优则仕”,孔子教导学生所要达到的人生目标,是通过优异的学习获取治理政务的权力,并借此服务社会、服务民众。当今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目标,与此颇为一致。从教育对象来看,大学生应当明确学习目标,懂得为何而学。孔子特别强调学习的目的性:“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古代的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身的学问道德,而现代学人的学习目的却是用知识装饰自己,以图名利。这说明,孔子认为学习是丰富自身知识、提高自我道德修养的最佳途径,却不是评价个人能力的标尺,更不是用来炫耀学问、追名逐利的工具。所以他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泰伯》)由此可见,儒家学派更注重通过学习来达到道德修养的自我完善。这对今世浮躁、喧嚣的学习态度有深刻的警示作用。

孔子作为一位著名的哲人、教育家,他的一系列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促进了其教育活动的发展,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们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中还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足可见孔子教育影响之深远。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其思想,应用其做法,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文全,冯碧瑛.论孔子对老子德育思想的借鉴――基于《论语》与《道德经》的解读[J].教育研究,2010(12):94-97.

[2]俞晓红,吴卉.高师院校《大学语文》课中《论语》教学的内容与价值[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6).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例2

一、规范物理教学语言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语言是师生教学交流的主要工具,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不准确或者不规范,就很容易将学生带入误区。因此,对教师来说锤炼教学语言是增强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范。孔子强调“其于言无所苟也”,“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这是说孔子教学时讲话从不马马虎虎,所讲的必须有依有据,也必须能在实践中行得通。对于讲授的内容,他坚持“述而不作”的原则,即忠实地传述而不作主观任意的发挥,务求使自己的语言符合经典教材。

孔子所倡扬的教学语言规范准确对物理教学来说意义特别重大,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讲授科学的内容当然要使用规范的语言,不能使用方言自不必说,即使是普通话教学,对概念、定义、规律、原理的表述也要讲究准确性。例如,在阐述热与功的关系时,可以说“做功产生热或消耗热可以做功”,而不可以说“功可以转变为热或热可以转变为功”。又如,在讲述磁场概念时,可以说“在磁极或电流周围空间存在磁场”,如果说“在磁极或电流周围的空间叫做磁场”就不准确。所以表述准确与否,有时只在一字之差。再者我们不能将日常生活俗语和方言当做物理语言搬到课堂。例如应该避免将熔化、沸腾说成化了、开了,等等。

孔子在对教学语言的使用上应该尽量简练,他提出“一以贯之”的主张,即抓住最根本的东西,并把它贯穿于整体之中,在简约性方面他主张表述要既简明又扼要“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辞达而已”。即使要求学生要有“反三”的悟性他亦仅仅“举一”而已。就物理教学而言,系统性与简约性亦不可偏废。例如,从牛顿三大定律和几个基本概念出发可以导出一系列规律,从而构成完整严密的力学体系。因此,在学生学过牛顿三大定律之后教师在讲授力学的其他内容时,应尽量联系这些基本定律与基本概念用这条主线“一以贯之”,这样做既能把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系统地联系起来,又能收到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的良好效果。

二、优化物理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的前提,而且是教师进行一系列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不了解学生就不能教育学生。孔子常用观察法和谈话法来了解学生,例如在《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作出了四种不同回答。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中有数,他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对相同的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认真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能力,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并掌握教学内容,抓住重点,吃透难点,准确理解和把握每个章节每一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如在“凸透镜成像”教学中,可以要求差组学生完成基本实验操作,经历较完整的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凸透镜的基本成像规律,知道物距在什么范围内,成什么像,像距有何特点;要求中组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分析思考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并得出实验结论,比如能归纳出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倒立的像和正立的像的分界点。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要求好组学生能从物理现象小归纳出科学规律,并会用它来灵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能总结出凸透镜成像时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动态规律,并由此得到成实像时物像之间的最小距离为四倍焦距,进而来解释为什么实验时光具座不能太短而所用凸透镜焦距不能太长的道理。

2.“学”和“思”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孔子的教学论中,他非常重视“学”和“思”的作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过程。其中“疑思问”在教学中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只要认真地独立思考,必然生疑,疑则生问,问则求解,通过不同的形式解问答疑,学生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能养成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例如:讲解力的合成和分解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细棉线下面挂一只重物,用一根线时易断,还是用两根时易断?学生认为肯定用一根线时易断。教师演示,结果却相反。为什么呢?这一疑问就会立即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孔子倡导启发诱导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即是“启”。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弄清概念,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即是“发”。启发式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结合物理教学自身的特点,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带有启发性的物理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例如在讲热力学第二定律时问学生:内能自发地转化为机械能会怎样呢?指着桌子说:“它会吸收周围物体的内能或把自己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你不注意时突然跑掉,吓死你。”等等。这样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学生理解得深刻,记得牢,调节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来自主学习。

三、强化物理教学的人文关怀

教育不能只注意传授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培养他们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心,这是德育的目标。没有良好的品德修养为基础,掌握的知识越多,危害也就越大。而孔子以德育为基础的教育,正是要教会学生做人。他的“六艺”教育,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为目标的教育,都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的教育。而物理又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倡导人文关怀,将教学与育人紧密的结合,既能做到“乐教”又能做好“乐学”。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说,知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教师的教也是如此。“乐”既指欢乐、和谐、愉悦的心情,又指精神上的专注、投入与奉献,是一种身心和谐舒畅的、美的境界。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如果都能进入“乐”的境界,就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目标,它的教学效果将数倍于常规方法。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铁链?在干燥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为什么能看到火星闪烁?通过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各种各样的现象,都能通过物理知识来解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兴趣是引起学习动机的一种重要心理因素,是学习的牵引力和加速器。教学中,教师应把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重要任务。学生对物理发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光学》教学中,教师首先演示用棱镜片把太阳光分解成绚丽多彩的七色光,接着又吹出一个个五颜六色的肥皂泡,最后让学生将眼睛闭成一条细缝观察太阳,同样也能看到彩色光带。教师追问:同样是彩色光,它们产生的原理是否相同呢?这些新问题一定会激起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再加以启发引导,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孔子的教育理论中所提出的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师修养及学生自身修养的原则在今天仍然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我们应该积极汲取其中的精华,使之成为我们今天不断创新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严秀芳.走出教学困境:谈谈物理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

[2]毛家瑞,孙孔懿.素质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3]王英丽.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J].职教探索,2011.6.

[4]唐玉兰,杨怀琼.“乐教”与”“乐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2).

[5]戴虎.在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J].教育科学,2009.1.

[6]吴耕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J].考试周刊,2007,(9).

[7]张葆全.论语通译[M].漓江出版社,2005.5.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例3

德国的莱布尼茨最先提出了“可能世界”这一说法。他认为上帝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创造了无限多个可能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并非上帝所创造的唯一世界,而只是上帝创造的其中之一。我们这个世界是上帝认为的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个,于是就让它成了我们的现实世界;而其他的可能世界虽然不如现实世界完善,但也有完满的可能性,从而有理由获得存在。“可能世界”在某些方面可以弥补我们现实世界的不足,在某些方面也是优于现实世界的。人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社会的所有活动都与人相关。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其有“可能世界”,而动物只拥有“现实世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本质是一种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人是改造对象性世界的能动主体,进而克服了自身的被动性。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其进行了实践活动,这种实践使人超越自然性的束缚而走向创造性。人是一种精神性的、能动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活动应体现并提升人的类本性,这也是进行教育各项活动的最重要的“轴心原则”。人的类本质就是进行自觉而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具有行动性和创造性。人本质的生长需要在生活中得以实现。大学德育作为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其本质也应该是以人的“可能世界”为逻辑起点,那么大学德育的本质就应该是在人的实践、交往和创造性的生活中得以实现,并促进个体发展自己的“可能世界”。人类的实践活动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生活世界”的本质是人类的实践以及人类在实践中的交往活动。生活是人创造的,它也为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提。我们想成“人”才能成“才”,可见德育在人类活动中的重要性。若不以人的本质作为德育本质的出发点,那么德育活动就很难发挥其作用。“生活世界”是人的本质世界,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德育回归人类的实践。生活世界就是人的交往活动和实践活动,是人在与他人交往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生活世界”是回归大学德育本质的要求,就要求大学德育要致力于生活的回归。德育回归“生活世界”遵循了人的本质,实现了人的“可能世界”就是达到了德育的最高“善”。回归“生活世界”遵循了人的本质,实现了人的“可能世界”就是达到了德育的最高“善”。

二、当代大学德育的“现实世界”

大学德育的“可能世界”是近似乌托邦的理想,但这种理想也并非可望而不可即的。“可能世界”可以成为可能的“现实世界”。改造了大学德育的现实世界,就可以使“可能世界”成为现实世界。大学德育的“现实世界”在发展过程中也是不够完善的,“假大空”似乎成了当代大学德育的代名词。究其原因,大学德育的“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在于没有从人的本质出发,也就是没有认识到人的“可能世界”。人的“可能世界”要求人去实践、行动、交往和创造。而当代大学德育却没有能够从这种实践性和交往性出发,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德育目标“大”,其更多着眼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而忽视了个体的利益诉求,造成大学德育目标“不接地气”。大学德育内容政治色彩仍然浓重。提到德育,大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政治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殊不知,德育的内涵很丰富,政治教育只是其中之一。大学德育方式重视说教。“知行脱节”是当代大学德育的严重问题。大学生习惯了说教方式,教师说教完成之后,学生仍按照自己的行为处世。这与大学德育缺乏实践性相关,学生没有养成实践和行动的习惯。“听一套,做一套”“说一套,行一套”,这也是与人的实践性相违背的。大学德育的评估标准“空”。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品德是重要的一方面。但是纵观学校的德育评价指标,很难实现具体化,可操作性不强,很难对学生的品德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上就是当代大学德育的“现实世界”,这个世界归根到底是忽视了人的“可能世界”,在德育活动中没有聚焦于体现人本质的实践性和行动性,忽视了人需要通过实践和交往而获得发展的本质。

三、孔子的德育思想概述

孔子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在孔子看来,传授知识和培养道德是在同一过程中完成的。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为基础,在道德行为上就要出现偏差,好的德行就难以形成。道德发展的结构包含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关于德育过程,孔子也提出首先要有道德认知,只有心中有辨明是非善恶的标准,才能形成道德信念,进而进行道德行为实践。实践是德育过程中最重要环节,也是德育的最终追求。但是现实中往往“知德者”多,“行德者”少。在德育内容上,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和“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两者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能真正充实。实行仁德,遵循“忠恕之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尽己”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德育原则上,孔子强调道德修养不是依靠外加强制,而是依靠自觉努力。就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立志:人不应当仅满足于物质生活,还应有对未来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会指导人的行为,成为自己的理想。

2.克己:孔子主张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要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克己的人能以同情心待人,“将心比心”。人不要痛苦和麻烦,也不要将痛苦和麻烦强加到别人身上而损人。

3.力行:孔子要求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依靠道德行为验证道德认知。

4.中庸:孔子认为人的行为不一定总能合乎道德准则,常有做得过分或不及的情况。为了防止发生偏向,待人处事都要中庸。所谓“择乎中庸”,就是能辨明各种行为过或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

5.内省:“吾日三省吾身”,不论道德认识或实践,都需要主观积极地思想与行动。各方面的行为都有必要依靠内省的方法来提高修养。

6.改过:孔子认为人总是会犯错误的,积极改过是正确的态度。首先不要掩盖自己的错误;其次,有时候改正错误需要得到别人的及时指点帮助。

四、基于孔子德育思想回归大学德育的“生活世界”

大学德育的“生活世界”是其“可能世界”的诉求。为了回归“生活世界”,大学德育要改造其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孔子的德育思想追求“知行统一”,在本质上也是为了实现“生活世界”。其德育思想为改造大学德育的“现实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方法。大学生的道德结构包含着知、情、意、行等几个方面,大学德育就需要从这四方面加以提升。

(一)开设课程,提升道德认知

孔子强调道德认知的重要性,苏格拉底也曾说“知识即美德”。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是进行大学德育的基础环节。

1.开设通识伦理学课程

“礼”和“仁”作为孔子的道德教育内容,对当代大学德育仍有价值。伦理学讨论的就是人与人交往之间的原则。学习了伦理学,才能明白人与人交往的本质。为此,高校可以开设通识伦理学课程,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2.开设人际交往课程

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相关知识。学校开设人际交往课程,有助于澄清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误区,使他们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

3.树立“不为恶”的底线伦理原则

“不去为恶”的伦理原则就是行为的“底线伦理”,也是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要求。每个人都不希望他人损害自己的利益,那么自身也要做到“不去为恶”,不去侵害他人的权益。将心比心,你所希望得到或讨厌的也正是他人之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种“底线伦理”的要求所在。做到了彼此互不为恶,其实已经达到了“己他两利”,保全了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是一种互惠的“善”。

(二)目标“接地气”,树立道德信念

道德情感和信念是指导大学生践行道德行为的动力。为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极为重要。孔子强调立志,也就是要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生活世界”要求大学德育在设定目标上考虑多方面因素,目标既要符合国家的核心利益和教育方针,还要符合个体的发展需求,实现个体的“可能世界”。改变只关注德育政治功效的目标维度,使大学德育目标关注点多维化。大学德育目标体现政治上的要求,首先需先满足个体的需要,体现出对个体“可能世界”的关注。大学德育目标关心“人”才能“接地气”,设定目标既要注重国家的核心利益,又要体现出对个体利益的保全。为此,回归大学德育的“生活世界”,学校就要看到国家和个体的双重需要。大学德育不能再完全置个体利益于不顾,只有既保全了自身利益和国家利益,大学生个体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完成和践行道德行为。

(三)内外约束,锻炼道德意志

大学德育为了回归“生活世界”,也需要锻炼学生约束力。

1.自身的约束:孔子强调内省,大学生同样可以通过内省形成自我约束力。“吾日三省吾身”,做错了事情要及时改过,并牢记于心不再重蹈覆辙就是一种“善”。

2.学生管理制度的约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仅靠自身约束还不够,还需要外在约束力的保障。外在制约体现了平等和公平,迫使个体不得“为恶”。大学制定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现外在约束力的作用。但是学生管理制度在进行约束的同时,还要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人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德育的“生活性”,才能在“生活世界”中实现自己的“可能世界”。

(四)加强实践,践行道德行为

大学德育的最终目标不在于“知道了”,而在于“做了”,是否践行道德行为才是评价的标准。现实中,道德行为上屡屡出错,只是在“仰望星空”,而未能脚踏实地践行,“行之甚少”。孔子强调行和实践的重要性。人的“可能世界”就是行动的、实践的和创造的,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实现自我,才能开创新的“可能世界”。大学德育更要为实现人的“可能世界”提供条件。

1.德育方法要上注重践行

大学德育要强调“知行统一”。说教式德育方法没有太大价值,“知德者”往往夸夸其谈而不做“行德者”。大学德育要加强学生实践和力行的程度。南京某些高校在评估学生的品德时,已经将劳动列为必修课程。这种方法有助于改善“知行脱节”的现状。此外,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和开展学校集体活动也可以使学生在行动中“行善”。

2.集体活动是开展德育的重要方式

大学生集体主要包括宿舍集体、班集体和社团集体等。大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也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同一宿舍生活至少四年,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产生矛盾。大学生宿舍也就成了学生不良行为的高发区。为此,德育可以首先将宿舍作为阵地,关注大学生的宿舍德育活动。学校可以开设不同的活动,如开展宿舍和谐文化活动、文明宿舍评比活动等,让学生在宿舍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价值。除此之外,班集体也很重要,学校可以开设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如运动会、知识竞赛等。社团活动同样是学生实现自我的场所,学校要鼓励设立社团,开展社团活动。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例4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通过著书立说,提出以“仁”为中心的道德教育思想,以期实现其“大同”的政治理想。

一、仁学教育思想产生的条件

西周时期,随着手工行业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形式从原始的物物交换中分离出来,交换的形式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刺激了农业的发展,随着井田制度的瓦解,土地的私有化现象越来越常见。加上赋税制度的变化,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其深刻内涵反映的是: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发展,劳动者从土地的束缚中脱离出来,具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可见,手工业和商业及农业的发展,为仁学教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经济背景。

其次,济关系的变革使传统的阶级结构及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政治上对于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西周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遭受破坏;第二,大国争霸的趋势加剧,王室呈现出大权衰落的局面;第三,礼崩乐坏的局面形成,为了寻求出路,提出克己复礼的观念。

二、孔子仁学教育的内涵

西周时期,基础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己基本形成。为了更好的实施统治,统治者对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重新认知。在此基础上,孔子的仁学教育便潜藏了道德和伦理教育的内涵。

(一)天人合一

孔子通过推己及人建立起天人合一的仁学观念,不仅是对特定时代人们的真切同情,也在当下拥有了长足的生命力。孔子认为,万物应当有节制,人和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非对立。

孔子生活的时代,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认识还比较落后,人们在自然面前极端无力,故孔子说道:“君子有三畏”,“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在孔子的理解中,是万物生长和季节运行的自然产业,而“行”与“生”说明孔子的“天”在时间和空间意义上都处在运动的状态,具有无上的权利,“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究竟什么是道?在孔子的思想中,道的内涵更加接近于仁的范畴。《论语・述而》:“置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这个阐释中,就较为明显地看出,仁对于人的行为而言,是抽象的,处于人和天之间,在人触摸天的过程中,仁是最好的途径,故而有:“仁者爱人”、“仁非民之仁,而为人之仁也”的阐释,通过仁的行为,才能“浴乎沂,风乎雩,咏而归”。这种诗意的情怀,是孔子在仁的观念指引下,实现的天人合一。

(二)明辨是非

在纵观孔子儒家教育时,要将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及人格教育结合起来,考量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使道德教育对自然科学以及技术形成反向作用力。因为传统的儒家教育往往将理想人格的塑造和现实环境隔离,倡导的是以道德精神为主的意识流文化,在此基础上,更应当注重“学所以为道”的观念,从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提升主体进行“仁”的能力。因此,培养对象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孔子仁学思想的重要内涵。颜渊问孔子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通过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从内在和外在来规约自身的行为,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明辨是非,这就是仁。

三、仁学教育思想的主要体现

(一)仁知合一,性道相通

自古以来,儒家大师们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分中争论得不可开交。孔子认为,作为人,真正需要做的是“体道”的统一,因为一个真正善良无邪念的人,道德的规诫对其是多余的,因其本身就是道。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比较中,运用“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师,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物我合一的观念,将人的心智和德性相结合,做到“不得以天下万物挠己,己立后,自然聊当得天下万物”。通过诵读诗书、体察世情及静思坐禅等多种方式,锤炼心性,锻炼品质。

(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例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28-02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也不断的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表现在劳动力上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能在较短的实践内适应岗位技能要求。然而,在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就业实践中却发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水平不高,制约其学习活动,缩短其发展空间、减少了进步的可能性,已确实成为其整体素质水平的短板。高职学生普遍文化知识较弱、思想水平不高,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有一定困难,除了因材施教寻求合适的教育方式之外,是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优秀教育资源的。孔子“仁学”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是各种高尚道德的总和,是孔子道德思想的集中体现。孔子“仁学”符合现代社会对于人道德要求,值得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中借鉴和应用。

一、孔子“仁学”主要思想

孔子思想的精髓在于“仁”,其思想以“仁”为核心,故又称“仁学”。樊迟曾问仁,孔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是孔子对“仁”的简要却是本质的说明,说“仁”即是“爱人”。在孔子那里,“仁”是各种高尚道德的总和,孝悌为仁、亲亲为仁、忠恕为仁、克己复礼以为仁等等。

1.孝悌。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亲亲”是指在一定血缘关系内人们之间相亲相爱,孝悌中的孝指回报父母给予的爱;悌,指兄弟姐妹的友爱,同时还包括朋友之间的友爱。“父母亲而又尊,更要先之又先,必须孝敬。兄长同胞,又先我生,必尽悌道。此是天经地义丝毫不许懈怠。然后推及一切皆加礼敬。”(《论语・学而第一》)在孔子那里,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2.爱人。孔子认为“仁者”应从“孝悌”出发,由“亲亲”之情自家庭内部不断向外部扩展,从爱家人发展到爱大众。如此,“爱人”是有差等的,是客观的,也是容易做到的。同时,“爱人”又是一种非常广博的爱,提倡“爱人”是要爱一切的人,在与人交往之中做到“恭、宽、信、敏、惠”,便是极大程度的做到了“仁”。“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孔子大力提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这种仁爱闪烁着人道主义的光芒。

3.忠恕之道。孔子认为,忠恕之道是人之所以能够在血缘关系之外保持着这种“仁爱之心”的原因和途径。孔子告曾子云:“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门人问曾子何意,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孔子说“一以贯之”,是说“忠”与“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宋代朱熹先生曾解释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即将心比心是为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推己及人是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4.为仁由己。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否“为仁”,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孔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一个有着较高道德水平的人,他的美德和道德境界是依靠其坚强的意志内化而成的,作用或责任并不在别人。孔子提倡人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并注意自身寻找“为仁”的途径和方法。孔子认为,“笃信好学”、“力行近乎仁”是进行修身、“为仁”的两个途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弥补自身不足。然而学习并不是唾手可得的事情,必须勤奋刻苦、坚持不懈,不可贪图安逸。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实践有助于知识的巩固,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知识的意义就在与实践应用。

5.克己复礼为仁。颜渊问孔子何为仁,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就是克制、约束自我,以达到“礼”的要求,这是一种“仁”的行为。如果所有人都能这样做,便“天下归仁焉”(《颜渊》)。具体于人的行为而言,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特点

相对于普通本科而言,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学生多见个性活泼开朗、技能实践能力强,更有一部分学生文体特长突出,在文体活动方面表现活跃。但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弱,特别是中职升入高职就读的学生,课程背景单一、文化起点不高,这是高职院校学生显著的特征。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模糊。世界观是人对客观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与行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便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弱,社会科学知识接触有限,其最大的弊病就是世界观模糊,对于人生目的、人生走向不清晰、以什么标准去判断事物价值不清楚,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意识薄弱。反应在学习生活中,则是集体观念淡薄、缺乏集体主义荣誉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律意识较差;就业意识浅显。

2.文化基础弱、知识水平偏低。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是高考分数达不到普通本科学校的高中学生、或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因此普遍文化基础较弱,尤其是数学、英语,部分学生偏科严重,对物理、化学有为难情绪。在专业课程上出现畏惧心理,有的学生表现为缺乏自信、缺乏勇气,有的学生则表现为逃避。还有的学生由于社科知识薄弱,不懂得知识的相关性,在专业上选择性的进行学习,即只学专业技能,而忽略其他素养的提高。

3. 自我管理能力不强。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内可广泛选择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可以自主选择加入学生会、可以选择进行社会兼职、可以自由旁听专家讲座、自主安排自习等等。这些丰富的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无法正确处理学习与其他活动的关系,往往顾此失彼。另外,在广泛接触各类信息时,由于缺乏科学的思考方法,不会甄选辨别,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三、在孔子“仁学”思想中寻找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孔子“仁学”思想重视德育,“仁”是各种高尚道德的总和,应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中提倡和推崇。一个没有良好德行的人,即便有着极强的专业技能,也不能为社会服务,这样的教育,是极大的资源浪费。高职院校承担着育人服务社会的责任,应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功能努力实现其教育目标。

1.高职院校应切实重视高职学生道德教育工作。大多数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在课程结构上注重专业课程的设置,大部分学生就业时能立刻上岗,这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然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水平不高,就业后大部分发展空间不大,就业发展后劲不足,只在一线基础岗位上工作,思想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就业发展的一块短板,这体现着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的高等性缺失。高职学生普遍文化知识较弱、思想水平不高,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有一定困难,因此,可以这样说,高职院校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任务更重。高职院校首先应是高等教育,其次才是是职业教育。这意味着,学生入校来,教育者的首要任务便是教导他们如何成人,其次才是成才。要努力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在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指导下去学习、工作。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2.高尚理想人格是高职院校学生的精神诉求。高职院校学生和所有的大学生一样,入校时会出现适应困难,就业时也会出现适应困难,在学习工作期间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会产生许多心理不适。理想人格可以帮助学生正视困难和挫折,能进行自我心态调整,更好地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提倡在与人交往之中做到“恭、宽、信、敏、惠”,就是合理处理与他人关系的原则。孔子“仁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资源之一,对于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因材施教,根据高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思想教育方式。孔子提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即因材施教。良好的道德意识适用于理论讲授,但在对高职学生进行道德理论讲授的过程中,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让学生参与道德教育的过程,采取丰富的教学方式,多采用案例、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主动思考;(2)教学设计安排由教师主讲逐渐过渡到教师引导,将课堂变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模式;(3)在道德内容展示上,可以采用更活泼的形式,如漫画等;(4)高职院校为学生创造的活动平台很丰富,可鼓励他们在参加活动之后注意总结提炼。注重道德实践,将道德观念内化为道德信念,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萧成勇.孔子仁学及其当代德育的思想价值新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

[2]孙爱春,刘美玉.孔子仁学及其道德教育原则[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4).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例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69-02

孔子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教育实践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在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同时吸收了前人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这套教学原则和方法流传至今,对今天的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以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位主张并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家。[1]孔子认为,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各不相同的。他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2]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进行教育。这与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有异曲同工之意。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各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协调教学目标和要求,把教学要求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的教学活动。分层教学要求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必然选择。孔子对如何“因材施教”,有其卓越的见解。

孔子根据学生智力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上智”、“中人”与“下愚”三等。他认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2]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智力以上的学生,可以教高深的知识;对于中等智力以下的学生,不可以教高深的知识。《里仁》有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2]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曾经过努力学习,智力得到提高,所以才传授其高深的知识,而这种高深的知识是无法传授给智力暂时比较低的学生。

孔子这种根据不同学生智力发展水平,进行不同教育的方法符合客观教育规律。智力较高的学生需要教给他们较高深的知识,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智力较低的学生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传授他们能够掌握接受的知识,使他们的知识架构一步步向前发展。笔者认为分层教学中,需要以学生认知能力为基础,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及其接受英语知识的潜能,确定学生不同的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学生管理制度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使各类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进步的目的。

分层教学慢班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要求其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达到全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一般要求。即可以听懂日常英语会话以及慢速英语节目,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完成一般性的写作任务,英语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课堂教学中注重的是英语语言基本功学习以及日常的会话交流,确保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消化课堂内容,同时辅以专业化教学,强化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与之相反,对于学有余力、英语基础较好的快班同学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可以听懂内容较长的对话以及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能借助词典读懂英语原版教材和英语国家报刊杂志上的文章,撰写比较专业的报告,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可以参加国际会议交流讨论。教师课堂教学确保保证学生打下扎实语言基础,并辅以专业性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学生认真听课,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的生动活泼,彻底改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断反复“打基础”的局面,英语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跨越式飞跃。

由次可见,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为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各类学生可以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从而让全体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分别进步。

二、启发诱导

孔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该根据学生的思维来开展,适当地进行启发诱导,以此促进和加速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学生在心愤愤,口悱悱的时候,心理处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求知欲极其旺盛。这个时候教师因该及时启发,帮助学生推开知识的大门,使其思维可以跨越难关,由无知向有知,由知之甚少向知之甚多的方向飞跃。

孔子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与方法对当今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侧重语言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虽然语言技能较强,但是缺乏较强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大学英语分层教学课堂应改变以往过分注重单词、短语以及句子的讲解,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挖掘篇章意义,综合提高学生英语运用的各项技能。以下以《新视野大学英语4》中的第一单元的课文《名声之尾》为例,阐述如何将孔子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和方法贯穿到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中。

《名声之尾》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对于追求名声的看法:追求名声,如同狗自逐其尾;我们因该做真实的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拼命去获得成功。在warming-up环节,以PPT展示超级女声获奖的图片,并以问答的形式进入文章的主体内容:What can those girls benefit from the victory in the contest?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发言,当意见产生分歧时,可以展开正反两方面的辩论。教师因该从正反两方面诱导学生,帮助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维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点,多方面思考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既要从正面考虑,也要从反面考虑。在争取与错误的分析对比中,抓住矛盾,找出关键,自然得出结论。就这一问题而言,超女即可以从比赛的获胜中得到金钱,地位,名声,快乐,甚至是实现其自我人色灰姑娘的价值,但是也可能会因为所谓的“名声”失去了自我,失去快乐,失去了做人的本质。学生在正反两叩的启发下,思维能力必将大大发展,眼界为之豁然开朗。在处理本篇课文的时候,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不同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一步步引导学生前进。教师育人,重在启发,注意给予学生引导,而不是勉强牵拉;鼓励学生还能够自主学习,而不是硬性推动;指引学生求学的门径,而不是带求通达。

事实证明,孔子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和方法,有利于培养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全方位提高知识建构和英语能力,是外语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

三、好学乐学

在孔子看来,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好学乐学的精神。他说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任何知识,如果没有“好”与“乐”,是不可能攀登上知识的高峰的。因为学生只有在学习中尝到了甜头,才能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产生旺盛的求知欲,从而用满腔的热情积极学习,做到“欲罢不能”[2]。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课,是需要学习者通过个人的实践才能获得和提高语言技能。实际上,大学英语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因此,培养学生好学乐学的精神,自发主动学习尤显至关重要。在大学英语分层教学中,教师因该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师生协力,圆满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因该尽可能的提供符合学生知识面和智力水平的语言材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需求。

分层教学快班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比较好,教师如果单纯授之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势必造成知识的重复传授,以及其“吃不饱”的状况,久而久之,会对英语课堂产生消极情绪。至此,教师可以根据其特点,授予其相对比较高深的知识,保证大部分授课内容可以被理解,但仍有一部分对他们来说是有挑战性的。这种挑战性,最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欲望,从而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分层教学慢班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甚至产生消极、悲观、厌学等情感。为此,教师因该多鼓励,少批评,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找到自信,激励其英语学习兴趣,并以其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进步来进一步激励自我和其他同学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孔子“好学乐学”的教育方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持久学习进取心和学习动力,促进积极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本领,是现代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取得成功的良好途径。

四、学与用结合

孔子教人为学,其目的在于将所学知识用之于实际。他认为,学生由学而得之于心,由心而发之于言,由言而见之于用,这是为学的基本步骤,也是为学的根本目的。[1]他说:“颂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

从孔子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要求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把所学的东西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譬如,学习《诗经》而不能用之于实际的政治外交中,将所学知识用之与实践,《诗经》读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的学与用结合的教学原则与方法,为现代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所采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师都是以传授词汇语法为“己任”,忽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虽然牢记了大量的单词,在实际交际场合却紧张不安,无法开口。由此可见,外语教学在重视语言知识灌输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场合进行有效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此,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教师要发挥积极能力作用,把教材内容与交际现实相结合,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场景中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和实践,锻炼语言交际能力。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4》第二单元《査理·卓别林》的学习中,以问答形式进入文章的深入学习。提问:“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harlie Chaplin’s life?”学生可以从卓别林的外貌,卓别林的童年生活,卓别的婚姻生活,以及卓别林的成就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在对本篇文章初步了解的同时,又将课文内容还原到卓别林生活的时代现实中,外语教学以此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真正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但是,大学英语教学往往受课时以及课型的限制,仅仅通过课堂交流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可以通过积极开展第二英语课堂,创造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还是以《査理·卓别林》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外赏析卓别林的电影,并将卓别林的无声电影,添加英语台词,在第二英语课堂上进行表演。如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一定的真实的使用外语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效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实际外语应用能力。

总之,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好学乐学以及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是完全符合客观教学规律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一项原则或者主张。我们学习借鉴这些优秀的遗产,其目的就是古为今用,为我们现代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笔者多年来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在大学英语教学迫切需要改革的今天,学习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常感慨其博大精深之奥妙,古撰此拙文,谈一点体会。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例7

1.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通过一定的方式加以组织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实践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实施的,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能够促进教学,避免出现教育不合理的现象。通过研读孔子的教育思想,笔者认为当代生物教师应该树立以下的学生观、教师观及师生关系观。

1.1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在教学实践中,它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孔子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在其教学活动中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孔子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成功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必须了解学生,对学生的特点都要了然于胸,对优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所谓的“因材施教”。这点在孔子回答他的学生子路和公西华所提出的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时体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公西华的提问,孔子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并鼓励他想到了就要立即实施;面对子路时,却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并勉劝子路要“三思而后行”。

在孔子的学生观的启示下,笔者认为作为中学生物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识的人。

1.2教师观

孔子认为,教书育人,首先应有“学而不厌”的精神,他曾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1],由此看出孔子好学博学的精神。通过各个领域的学习,不仅扩宽了知识面,而且成为孔子“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的前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角色与定位较之以前有了本质不同,教师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和改革者,课程的开发者和执行者,同时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与各个学科间都有密切联系,这就要求生物教师不仅将生物学知识熟稔于心,而且对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在教学中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及专业态度。

因而,根据从孔子的治学思想,生物教师必须树立综合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1.3师生关系观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孔子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融洽和谐”四个字概括。论语中有孔子与弟子问志的事例,孔子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的志向,最后道出了自己的志向,孔子问志不仅加深了他与弟子之间的相互了解,而且有助于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因而,理想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在互动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而且应平等地对待学生,这种平等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间的平等,而且包括学生与学生间的平等。

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决定着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而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要把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

2.教学实践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生物课堂教学由以往的“教师主体-主导”转变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模式,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以前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些转变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营造积极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出了必然要求。

《论语》开篇便谈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由此可见,孔子是提倡“乐学”的,学生若是能处于一种“乐学”的状态,这对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在讲到植物的开花与结果时,可创设情境导入,播放一段自然界中各类植物从发芽到开花再到结果的小视频,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产生冲击,不仅引起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明确教学目的。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思考。课堂教学时不仅要精心设计问题还要重视提问的技巧,首先,问题要围绕核心内容展开;其次,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应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和整体性等。例如,针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问题可设计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什么?生态系统为什么具有稳定性?生态系统是如何保持其稳定性?是什么原因引起人们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关注?等问题,这种问题串的方式不仅使问题相互联系,承上启下,层层递进,而且具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巩固知识及促进学生思维的作用。此外,生物课堂教学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多多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对于生物科学史内容,教师可事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最后通过学习小组交流讨论获取新知;再如,在学习食物网时,可将课堂分为多个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各个小组研究分别研食物网上的各个组分,小组成员间也有不同分工,通过各小组的交流汇报最后一起解决问题,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组织课堂秩序及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要求生物教师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孔子的教育思想与中学生物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其更好地为生物学教学服务,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也有不符合现代生物学教学的地方,望广大生物教师能仔细研读孔子的教育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例8

一、 教育目的

孔子生活的时代,还是奴隶制案法业已全面崩垮,阶级关系变动剧烈之际。当时,不但失势的贵族分子可以随时下降为“士”,丢掉破家当,靠贩卖知识吃饭;从斗争中逐渐抬头,得势的小生产者成员(包括个体农民、小工商业者等),也有可能参加学习,积累文化知识,上跻于“士”的行列。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牌贵州统治底层的“士”,就不得不随着自身数量上压力的增大而不断引起质的变化,逐渐形成一个迅速上升的、新型的文化知识者集团。为孔子当时开办私学、积极从事教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为了适应现实需要和培养合用的人才,给自己理想的政治前途开辟道路,孔子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

孔子论“士”的品质,在培养规格要求上,就离不开官学传统的影响。《论语》记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答:第一要“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其次,“宗族称孝”“乡党称弟”;再次“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不分上中下,着力只在一个“行”字。这个“行”,不是别的,正是政事(包括外事)、言语和伦常日用的实践,用《学记》原话来说,就是从“敬业乐群”到“化民成俗”之道。孔子一手把官学经验有选择地继承下来,从教学实践中给以充实和发挥,注意它的训练效果;又从心坎里鄙夷当今的“从政者”,嘲讽这些“斗筲之人”,要他们腾让出职位来,给自己培养的合乎规格的“士”去承担,实现“学而优则仕”的育人目的。

《论语》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在基本精神上,与分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吻合一致。两相参对,同是“行”重于“文”,“行”先于“文”。在这里,“行”是立德,要求精于修养;“忠”是立功,要求精于政事;信是“立言”,要求精于应对;样样离不开“行”的范围。所以孔子又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由于在实际训练中,“行”又较难于“文”,所以孔子也自道甘苦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由此出发,人们就不难看出:孔子所抱负的教育目的,依然有“小成”到“大成”的要求。

二、 教育对象

孔子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在官学一统天下的时代,孔子抱定“有教无类”之宗旨,并把大半辈子的心血和精力,集中灌注到这一社会事业上,把自己辛勤培养的对象一直扩大到统治阶级成员以外,从而带来教育自身的社会性。事实表明,在孔子私学的门下,“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海焉。”(《论语•述而》)不拘什么身份的人,只要交了起码的学费,就给以开门接纳。在门徒们当中,真正出身贵族家庭的,如孟懿子弟兄、司马牛等人,并不很多;来自所谓“”行列(包括商人、武士、徒卒、鄙家、仆役等)的,反而较占优势,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这样毅然决然地打破历来“非我族类”的界限,扩大了教育文化活动领域,孔子确实开了风气之先。

三、 教学内容

在规定教学内容上,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官学的经验,重视“学文”,突出学诗、学礼的重要性。孔子告诫门人:“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认为学了以后,既可以陶冶情性(“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怒”),增益博物知识(“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又可以促进办理政事的能力,提高语言艺术水平。在门徒当中,以“文学”见长的子夏对这方面造诣较深,引喻得当,孔子连连夸赞:“起予者商(子夏名)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这表明孔子把“学诗”当作一门主课。

至于说到“学礼”,在孔子的指导思想中,更是开宗明义的一件大事。在他看来,“学诗”虽很重要,还是为了“立功”,“立言”,用于“行”的表现;只有抓紧“学礼”、“执礼”,才是自立、立人的根本,即“立德”的根本、“行”的根本。如“约之以礼”、“博文之礼”、“复礼为仁”、“克己复礼”等“礼”的内容皆是孔子要求“学”的范围。逾“礼”而另有所学,则为孔子所不许。其所受到的阶级局限性于此可见一斑。

四、 教学方法

孔子从三十岁起,开始聚徒讲学,显名于洙泗。其教学实践经验如一颗耀眼的明珠,为后世的教育工作指引方向。

首先,孔子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着“教学相长”(《礼记•学记》)的原则,念念不忘为教而学,为学而问,在“问”字上狠下功夫。如《论语•公冶长》中,子贡问及孔子“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回答时,评议能“文”的规格,认为光是“敏而好学”还不够,还得放下身份和架子,真正做到“不耻下问”。这里讲的“下问”,在门人曾子谈体会时,还涉及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的问题(《论语•泰伯》),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因为这样的“下问”既要求学得踏实,又必须有“虚”的涵养,没有“文”、“行”兼备的过人之才是办不到的。在曾子看来,就是在孔门弟子中,也只有象颜渊这样的人,才能够勉强做得到,拿得出几分功夫来。

《论语》记“子入太庙,每事问”,有人认为是不知“礼”。孔子听了后说:“这才叫做‘礼’啊!(《论语•八佾》)孔子一贯认为:人们的知识来自学习,来自“多闻”、“多见”。(《论语•述而》)一旦离开了学习,就要产生“六蔽”,什么“好仁”、“好知”等等都说不上(《论语•阳货》);而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又必须抱着“多闻阙疑”、“多见阙殆”的态度(《论语•述而》),把“博学”、“笃志”和“切问”、“近思”结合起来。(《论语•子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温故而知新”,随时提出有益的见解,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真正说得上为人师表。

如何对待学习,孔子主张“学而不厌”,学与思结合。孔子曾自我表白:“吾尝终日不食,终衣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短短几句话,生动地表述了他“学如不及”的勤奋精神。但是,他在具体过程中又把“学”“思”结合当作获取知识的手段,坚决反对“学而不思”的偏向。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没有思维活动的启发,学习就不可能前进一步。由此出发,他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也十分注意受教者的思维状态,依据对不同情况的适应,进行启发式的引导工作。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在基本要求上,照顾到教学双方思维状况的主动性。所以实践的结果,也必然带来“举一反三”的积极效验,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创获。

孔子在教学中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经验,叫做因材施教。它的要点在于尊重人物的个别特性,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教育,以加强其可接受性。如:仲由,冉求皆问过孔子“闻斯行诸”一问,针对仲由的资质刚强、好勇胜人的性格,孔子回答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其旨在有意抑制仲由的这一性格;而针对冉求天生迟缓、遇事畏缩的性格,孔子回答说“闻斯行之”(《论语•先进》),旨在鼓励冉求前进。从孔子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这些议论中,亦可见其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孔子在平时,对于弟子们的问难,不论“问仁”、“问知”、“问礼”、“问孝”,所答各不相同;有时还故意点一些人的名,分析其不同的性格,说谁“过”了点头,谁还“不及”,谁又该“进”该“退”,听到的人,也都心悦诚服。这种方法从发展的观点看,也和启发式教育息息相连,具有朴素的唯物倾向。这些教学方法都为后代的教育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除此之外,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处处皆学问,叫人用心求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譬如为山,反成一蒉,止,吾止也。”(《论语•子罕》)的学习态度,以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的循序渐进的进学浅深次序等,无不为后人提供了借鉴。就是当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其在教学方法论上,很多方面仍没脱离孔子的教学哲学基本思想。

由此观之,现当代教育史上无不闪光着孔子教育哲学思想的火花。

参考书目: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例9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开私人讲学之风,是民办教育家的始祖,在历史上有“平民教育家”之称。孔子的影响已不限于中国,孔子学院遍及全球各地。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为孔子博大精深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仍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孔子的教育指导思想――“有教无类”

孔子认为,不论贵贱、贫富、贤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自行来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不管什么人,只要交了学费我没有不教的。他开私人讲学之风,实施他的主张。他授徒讲学,弟子三千,极一时之盛。孔子的“有教无类”是从他的核心思想“仁”出发的。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出身平民,他同情奴隶,提出“仁者爱人”,就是要为奴隶争取做人的权利,当然也包括受教育的权利。

二、孔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首先,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包括三层意思:一是针对学生学业程度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指导。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这就是说,对于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二是顺应学生的爱好而发展其特殊才能。孔子承认人的特殊爱好和才能的存在,坚持共同的教育目的――成为“君子儒”,并采用共同的科目:诗、书、礼、乐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培养个人的特殊才能;三是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进行对症下药的教育和引导。孔子经常对弟子进行观察、研究,了解他们的个性、特长、优缺点,即使同样的问题也会针对不同的对象作出不同的回答。

其次,启发式教学。孔子育人强调启发诱导,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他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应当以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认真思考,若想不通,心中愤懑,就再去启发他;当学生经过思考有所领会,但无法表达出来时,再去开导他。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孔子的教育内容――德育第一,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孔子为学生规定了非常广泛的教育内容。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要求学生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凭,活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中。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内容中坚持的两点:其一,孔子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培养放在第一位,力求把学生塑造成为品格高尚的正人君子、志士仁人,以担当治国重任;其二,孔子想把学生培养成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才。

孔子重视德育,一是希望他的学生能成为品德高尚、有益于人民的人;一是希望他的学生将来为政,实现他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把道德教化置于教育的首位,对受教育者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此作为实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目的的保证,由此形成孔子乃至整个儒家教育的根本特点。

德育居教育的首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但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孔子安排的教育内容是文武兼备,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是对孔子安排的教育内容的概括。

四、孔子的育思想对现代外语教学的启示

孔子坚持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他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了如指掌。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而且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除此以外,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而施教。

外语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改革,任务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每种教学方法都在努力创设一种使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也是为适应时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教学目标由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转变为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这种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也正是孔子教育理念的体现。

在外语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上课聚精会神,踊跃发言,而有的学生则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怎样改变这样的局面,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原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验参与的乐趣。

乐学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体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语言的学习包括“学得”和“习得”,对学习效果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即学习者的学习动因。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唤醒其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策略,创造易激起其反应的学习氛围,使每位学生都能真正喜欢上外语,将外语学习作为一种乐趣。

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将孔子教学方法应用于外语教学,有利于学生将母语对外语教学的消极影响转化为积极推动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中外文化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在外语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另外,对传统教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十分重要。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的习性和民族文化的符号系统,会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通过对其内在价值的现代转化,使其成为构建民族新文化的资源,实现现代文化的本土化。

参考文献:

[1]魏荣洪.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6.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例10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虽然历代统治者把孔子作为圣人,给他装上各种神圣光环,顶礼膜拜,但真实的孔子并不走运。他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确实如此,孔子一生经历人生三大不幸:早年丧父。在孔子三岁的时侯,父亲病故。年轻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儿子,背景离乡,从陬邑昌平迁居到鲁国国都曲阜城里的阙里居住。母子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正值孔子中年时,他的妻子亓官氏去世。到孔子晚年七十岁的时侯,他的独生儿子孔鲤不幸早逝。虽然孔子也曾一度官运亨通,官至中都宰,兼摄相事。但大多数时间,以教书为业。尽管孔子一生最大的理想是从政,但最大的成就却在教育上。作为在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学派、立定教育宗旨、编写“六经”为教学内容、培养大批弟子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吸引着后人不断研究。本文着重研究他所倡导的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工作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进行教育创新,就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研究孔子温故知新和教学相长教育思想,借鉴孔子的经验,古为今用,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p.17)是孔子的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孔子认为温故知新是做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精神。温故知新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故即古,指的是过去政治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新是指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他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认识当代社会实际。温故知新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有知识是认识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孔子要求学生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知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第三,温故知新也就是温故创新。温故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社会生活中创造、创新。何谓创新?根据辞海释义,“创,始造之也”。根据此意推断,有独到的见解叫创见。首创未所有的事物叫创造。文学艺术作品的问世叫创作。新是指初次出现的,往往相对旧而言的。孔子一生虽自称述而不作,而事实上是有述有作,是当时知识的集大成者。他编写、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流传后世的宝贵文献就是他温故知新的结晶。        

从已知到未知  孔子非常善于用已有的文献资料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过去的朝代推测将来的社会。有一次,子张问孔子:“十世可知也?”孔子胸有成竹地答道:“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1](p.21)孔子认为: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假定有人继承周朝而当政,就是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推想而知的。孔子反对“不知而作之者”。[1](p.73)他说世上大概有一种人,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却凭空想象、主观臆测。不学不思,如何能知呢?孔子自认为绝对不会这样做的,“我无是也”。他在传授弟子“六经”的时候,在讲到历代礼的发展沿革时就说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p.26)他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他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我也能说得出来,但他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这是他们的历史文献不够的缘故,若有足够的文献,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孔子强调以事实为依据是他一贯主张,以致于他的学生子贡一再感叹:“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1](p.46)这是因为道德文章是可视可闻的,而人性与天道是不可捉摸的。有一次,他的学生季路向他请教有关鬼神之事。孔子很不高兴地对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1](p.11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完全处理好,怎么去讨论处理人与鬼的事;人生活着的的道理都未能弄明白,怎么能懂得死?

   举一反三   孔子善于用启发式教育,他的得意门生颜回曾形容老师的教学艺术高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独创了著名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p.68)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学生求知欲最强的时机,即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之时,予以启发诱导。另一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说出新意来。在孔子的悉心教导下,他的学生大多都有自己一些独出心裁的见解,或能做到“问一以知十”、“问一以知二” [1](p.45)孔子在教学及日常生活中,总是善于抓住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思维。那怕是与已不同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有所启发,总是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杨。他与学生子贡讨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问题时,对子贡能联想到诗经中诗句的理解,给予充分肯定,表杨他“告诸往而知来者。”[1](p.9)他的学生陈亢曾经问他的同学,也就是孔子的独生子伯鱼一句话“子亦有异闻乎?”从伯鱼的回话中。陈亢居然能有大收获:“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1](p.178)可以说,这都是孔子平时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结果。

    叩其两端  孔子强调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训练,叩两端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从考察事实的不同方面入手,辨别是非,进而解决问题。“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1](p.89)有一次,有人向孔子请教问题,孔子并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但他从这个问题的首尾两端、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和解决办法。孔子还常用这种方法去训练学生,启发他们进行求异思维和创新思考。有一次,他和子贡讨论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的问题时,孔子就借机教给子贡这种辨证思维的方法。子贡问:“乡人皆好之,何如?”孔子说:“未可也。”子贡又问“乡人皆恶之,何如?”孔子回答说:“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1](p.142)由此得出好人的标准应是:全部的好人都喜欢他,全部的坏人都痛恨他。反之,则是坏人。这种思维方法,注意了事物的对立面,在分析矛盾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判断。孔子强调学与思并重,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必先掌握丰富的知识材料作依据,然后凭借这些材料作有效的思考。怎么样去思呢?孔子提出了“九思”,强调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全面性、完整性的训练。“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177)从看、听、说等九方面入手,强调观察时要看清楚,听话时一定要听明白,发表言论一定言之有据,并对自己的话负责。

    

二、教学相长       

讲到古代的师生关系,人们总会提到师道尊严。认为师生之间壁垒森严,老师十分威严,动不动斥责或施之于棍棒,甚至有人还把孔子作为提倡师道尊严的第一人。事实上,孔子对学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也很民主,常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1](p.170)一部<<论语>>记载了大量孔子师徒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教学相长的故事。教学相长一词虽语出《学记》,而《学记》主要是记载和总结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教学经验的。因此,也可以说教学相长是孔子与弟子之间真实情况的写照。   

各言其志  《论语》中关于孔子教学情况记录中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言志的事例了。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1](p.118)孔子平和地对学生说,“我年纪大了,不会再去从政了。平时都说没有人了解你们,假若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想干什么?”子路抢先发言,然后其他弟子一一作答。最后到了曾皙,曾皙说:我与他们三位的志向不同。暮春三月,与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谈论谈论学问,唱唱歌,跳跳舞,岂不快哉。公西华请孔子评论一下,孔子说:只不过是“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他不但没有批评曾皙这种休闲的生活态度,反而觉得对自己启发很大,赞同和向往这种教书育人,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孔子与学生相处是十分随意,气氛轻松。学生可以一边听同学和老师对话,一边可以自己演奏音乐,自得自乐。孔子既不强求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又乐于接受吸收学生的正确见解,从善如流。正因为如此,学生可以与老师大胆交流,畅所欲言,为教学相长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论语》中大量记载了这方面的故事。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1](p.133)孔子说,如果卫国国君让我执政,我第一件事就是“正名”。子路当面与孔子争辨的起来,认为老师太迂腐了,执政与正名有什么关系。于是孔子一面批评子路强词夺理,一面为他解释为什么要从正名入手。师生两人虽近乎对骂,但孔子毫不介意,最终以理服人。   

   相互启发   孔子晚期的学生子夏是孔门四科教学中的文学人才,有一次,子夏引用<<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来请教孔子。孔子说:有酒涡的脸,笑起来才美丽,有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才能顾盼生情,美丽的花卉是画在洁白的底子上的。子夏由此引申到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孔子听了非常高兴地说:“你真是个能启发我的人,现在我可以和你进一歩讨论<<诗经>>了。[1](p.25)孔子的学生在各种场合都敢于用孔子的话反驳孔子,孔子也乐于接受意见,修正自己的观点或做法。有一次,孔子到子游做县长的武城,听到了弹琴瑟唱诗歌的声音,就笑着说:“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说,治理这种小地方,用不着教育。子游听后就反驳说:从前我听老师讲过,做官的学习了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就容易治理,教育总是有用的吧。孔子听了这番话后很高兴,连忙对跟随的学生说: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那句话不过是同他开个玩笑而已。[1](p.181)孔子曾想应邀到晋国的佛刖处谋职,子路知道后,就出面阻止说:“从前我听老师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如今佛刖盘踞中牟谋反,你却要去为他做事,这怎么行呢?” [1](p.182)最后,孔子听从了子路的劝说,放弃了为佛刖做事的念头。孔子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对提不出不同观点的学生,反而有些不满。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在许多场合称赞“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能做到“其心三月不违仁”[1](p.57)孔子还把颜回视为知己,曾感慨地颜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p.68)用之,则做出成绩,不用,就藏起来,除了你我,还有谁能做得到呢?尽管孔子如此器重颜回,但对颜回唯唯诺诺,从不提不同见解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不违如愚”。[1](p.16)子路虽经常顶撞孔子,但孔子内心还是对他爱护有加。当子路遇难的消息传来,孔子悲痛不已。可以说孔子是教学相长的榜样。   

以友辅仁   孔子不但在教学上提倡当仁不让、教学相长,同时在道德上也师生相互砥砺,做到以友辅仁。孔子要培养智仁勇艺俱全的从政者,因此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教育人首先是教人做人的教育。一个统治者应该是一个卓而不群的君子。而君子应做到智者不惑、仁者不惧、勇者不忧并且多才多艺。孔子要求学生要有崇高的志向,“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一个人有了志向,就有努力目标。其次要克己,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随时检查自己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三,力行,孔子认为“力行近乎知”,一个人做事要表里一致,言行一致。一个君子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取信于人,才能树立威望。第四,要学会内省,内省是孔子非常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他的学生曾参提出每日要“三省吾身”,反思自己为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讲信用,老师教的内容有没有认真复习了。第五,孔子还强调学生要知错就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知错就改。子路是孔子学生中做事最为鲁莾的一个,但他也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做到闻过则喜,过则改之。孔子虽对他批评较多,但还是把他列入七十二高足弟子之列。此外孔子对待金钱、富贵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富与贵是人人都希望生得到的,但一定要见得思义,不义之财坚决不取。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孔子也做到严以律己。他曾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自己有过失,有人向他指出,他总是虚心接受,立即改正。有时,他的学生子路,不分场合,公开批评孔子,如“子见南子”,孔子不以为忤,批评的对就改之,不对就作好解释。可以说孔子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典范。     

三、结语   

    孔子在世时,只不过是一个学派创始人、是一个老师。孔子死后,甚至还有人贬低他。鲁国大夫孙武叔就曾对人说:孔子的本事不如他的学生子贡。具体说,孔子勇不如子路,智不如冉有,辨不如子贡,仁不如颜回。但孔子的学生并不认为如此,他的弟子有若称赞孔子是出类拔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曾被孔子严厉批评的宰我颂扬孔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甚至还把贬低孔子的人称之为未登堂入室的门外汉。尽管孔子的学生对孔子顶礼膜拜,对当时社会只是把孔子作为一个“布衣”而已。孔子时来运转是在死后数百年后的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孔氏,罢黜百家”,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从此,孔子被历代统治者追捧,每有加封。从汉代的素王、唐代的文宣王、宋代的至圣先师、元代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及到清代康熙王帝的“万世师表”。从孔子一生的贡献而言,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创立儒家学派,形成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学思想,提出言行一致、改过迁善、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原则,整理编写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作为教学内容,弟子三千,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材。特别是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师精神,在中国教育发展史是上,代代相传,光照千秋。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例11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虽然历代统治者把孔子作为圣人,给他装上各种神圣光环,顶礼膜拜,但真实的孔子并不走运。他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确实如此,孔子一生经历人生三大不幸:早年丧父。在孔子三岁的时侯,父亲病故。年轻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儿子,背景离乡,从陬邑昌平迁居到鲁国国都曲阜城里的阙里居住。母子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正值孔子中年时,他的妻子亓官氏去世。到孔子晚年七十岁的时侯,他的独生儿子孔鲤不幸早逝。虽然孔子也曾一度官运亨通,官至中都宰,兼摄相事。但大多数时间,以教书为业。尽管孔子一生最大的理想是从政,但最大的成就却在教育上。作为在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学派、立定教育宗旨、编写“六经”为教学内容、培养大批弟子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吸引着后人不断研究。本文着重研究他所倡导的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工作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进行教育创新,就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研究孔子温故知新和教学相长教育思想,借鉴孔子的经验,古为今用,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p.17)是孔子的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孔子认为温故知新是做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精神。温故知新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故即古,指的是过去政治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新是指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他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认识当代社会实际。温故知新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有知识是认识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孔子要求学生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知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第三,温故知新也就是温故创新。温故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社会生活中创造、创新。何谓创新?根据辞海释义,“创,始造之也”。根据此意推断,有独到的见解叫创见。首创未所有的事物叫创造。文学艺术作品的问世叫创作。新是指初次出现的,往往相对旧而言的。孔子一生虽自称述而不作,而事实上是有述有作,是当时知识的集大成者。他编写、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流传后世的宝贵文献就是他温故知新的结晶。        

从已知到未知  孔子非常善于用已有的文献资料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过去的朝代推测将来的社会。有一次,子张问孔子:“十世可知也?”孔子胸有成竹地答道:“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p.21)孔子认为: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假定有人继承周朝而当政,就是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推想而知的。孔子反对“不知而作之者”。(p.73)他说世上大概有一种人,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却凭空想象、主观臆测。不学不思,如何能知呢?孔子自认为绝对不会这样做的,“我无是也”。他在传授弟子“六经”的时候,在讲到历代礼的发展沿革时就说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p.26)他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他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我也能说得出来,但他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这是他们的历史文献不够的缘故,若有足够的文献,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孔子强调以事实为依据是他一贯主张,以致于他的学生子贡一再感叹:“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p.46)这是因为道德文章是可视可闻的,而人性与天道是不可捉摸的。有一次,他的学生季路向他请教有关鬼神之事。孔子很不高兴地对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p.11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完全处理好,怎么去讨论处理人与鬼的事;人生活着的的道理都未能弄明白,怎么能懂得死?

   举一反三   孔子善于用启发式教育,他的得意门生颜回曾形容老师的教学艺术高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独创了著名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p.68)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学生求知欲最强的时机,即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之时,予以启发诱导。另一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说出新意来。在孔子的悉心教导下,他的学生大多都有自己一些独出心裁的见解,或能做到“问一以知十”、“问一以知二” (p.45)孔子在教学及日常生活中,总是善于抓住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思维。那怕是与已不同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有所启发,总是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杨。他与学生子贡讨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问题时,对子贡能联想到诗经中诗句的理解,给予充分肯定,表杨他“告诸往而知来者。”(p.9)他的学生陈亢曾经问他的同学,也就是孔子的独生子伯鱼一句话“子亦有异闻乎?”从伯鱼的回话中。陈亢居然能有大收获:“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p.178)可以说,这都是孔子平时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结果。

    叩其两端  孔子强调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训练,叩两端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从考察事实的不同方面入手,辨别是非,进而解决问题。“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p.89)有一次,有人向孔子请教问题,孔子并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但他从这个问题的首尾两端、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和解决办法。孔子还常用这种方法去训练学生,启发他们进行求异思维和创新思考。有一次,他和子贡讨论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的问题时,孔子就借机教给子贡这种辨证思维的方法。子贡问:“乡人皆好之,何如?”孔子说:“未可也。”子贡又问“乡人皆恶之,何如?”孔子回答说:“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p.142)由此得出好人的标准应是:全部的好人都喜欢他,全部的坏人都痛恨他。反之,则是坏人。这种思维方法,注意了事物的对立面,在分析矛盾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判断。孔子强调学与思并重,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必先掌握丰富的知识材料作依据,然后凭借这些材料作有效的思考。怎么样去思呢?孔子提出了“九思”,强调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全面性、完整性的训练。“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77)从看、听、说等九方面入手,强调观察时要看清楚,听话时一定要听明白,发表言论一定言之有据,并对自己的话负责。

    

二、教学相长       

讲到古代的师生关系,人们总会提到师道尊严。认为师生之间壁垒森严,老师十分威严,动不动斥责或施之于棍棒,甚至有人还把孔子作为提倡师道尊严的第一人。事实上,孔子对学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也很民主,常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p.170)一部<<论语>>记载了大量孔子师徒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教学相长的故事。教学相长一词虽语出《学记》,而《学记》主要是记载和总结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教学经验的。因此,也可以说教学相长是孔子与弟子之间真实情况的写照。   

各言其志  《论语》中关于孔子教学情况记录中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言志的事例了。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p.118)孔子平和地对学生说,“我年纪大了,不会再去从政了。平时都说没有人了解你们,假若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想干什么?”子路抢先发言,然后其他弟子一一作答。最后到了曾皙,曾皙说:我与他们三位的志向不同。暮春三月,与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谈论谈论学问,唱唱歌,跳跳舞,岂不快哉。公西华请孔子评论一下,孔子说:只不过是“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他不但没有批评曾皙这种休闲的生活态度,反而觉得对自己启发很大,赞同和向往这种教书育人,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孔子与学生相处是十分随意,气氛轻松。学生可以一边听同学和老师对话,一边可以自己演奏音乐,自得自乐。孔子既不强求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又乐于接受吸收学生的正确见解,从善如流。正因为如此,学生可以与老师大胆交流,畅所欲言,为教学相长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论语》中大量记载了这方面的故事。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p.133)孔子说,如果卫国国君让我执政,我第一件事就是“正名”。子路当面与孔子争辨的起来,认为老师太迂腐了,执政与正名有什么关系。于是孔子一面批评子路强词夺理,一面为他解释为什么要从正名入手。师生两人虽近乎对骂,但孔子毫不介意,最终以理服人。   

   相互启发   孔子晚期的学生子夏是孔门四科教学中的文学人才,有一次,子夏引用<<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来请教孔子。孔子说:有酒涡的脸,笑起来才美丽,有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才能顾盼生情,美丽的花卉是画在洁白的底子上的。子夏由此引申到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孔子听了非常高兴地说:“你真是个能启发我的人,现在我可以和你进一?i讨论<<诗经>>了。(p.25)孔子的学生在各种场合都敢于用孔子的话反驳孔子,孔子也乐于接受意见,修正自己的观点或做法。有一次,孔子到子游做县长的武城,听到了弹琴瑟唱诗歌的声音,就笑着说:“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说,治理这种小地方,用不着教育。子游听后就反驳说:从前我听老师讲过,做官的学习了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就容易治理,教育总是有用的吧。孔子听了这番话后很高兴,连忙对跟随的学生说: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那句话不过是同他开个玩笑而已。(p.181)孔子曾想应邀到晋国的佛刖处谋职,子路知道后,就出面阻止说:“从前我听老师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如今佛刖盘踞中牟谋反,你却要去为他做事,这怎么行呢?” (p.182)最后,孔子听从了子路的劝说,放弃了为佛刖做事的念头。孔子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对提不出不同观点的学生,反而有些不满。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在许多场合称赞“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能做到“其心三月不违仁”(p.57)孔子还把颜回视为知己,曾感慨地颜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p.68)用之,则做出成绩,不用,就藏起来,除了你我,还有谁能做得到呢?尽管孔子如此器重颜回,但对颜回唯唯诺诺,从不提不同见解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不违如愚”。(p.16)子路虽经常顶撞孔子,但孔子内心还是对他爱护有加。当子路遇难的消息传来,孔子悲痛不已。可以说孔子是教学相长的榜样。   

以友辅仁   孔子不但在教学上提倡当仁不让、教学相长,同时在道德上也师生相互砥砺,做到以友辅仁。孔子要培养智仁勇艺俱全的从政者,因此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教育人首先是教人做人的教育。一个统治者应该是一个卓而不群的君子。而君子应做到智者不惑、仁者不惧、勇者不忧并且多才多艺。孔子要求学生要有崇高的志向,“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一个人有了志向,就有努力目标。其次要克己,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随时检查自己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三,力行,孔子认为“力行近乎知”,一个人做事要表里一致,言行一致。一个君子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取信于人,才能树立威望。第四,要学会内省,内省是孔子非常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他的学生曾参提出每日要“三省吾身”,反思自己为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讲信用,老师教的内容有没有认真复习了。第五,孔子还强调学生要知错就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知错就改。子路是孔子学生中做事最为鲁?的一个,但他也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做到闻过则喜,过则改之。孔子虽对他批评较多,但还是把他列入七十二高足弟子之列。此外孔子对待金钱、富贵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富与贵是人人都希望生得到的,但一定要见得思义,不义之财坚决不取。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孔子也做到严以律己。他曾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自己有过失,有人向他指出,他总是虚心接受,立即改正。有时,他的学生子路,不分场合,公开批评孔子,如“子见南子”,孔子不以为忤,批评的对就改之,不对就作好解释。可以说孔子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典范。     

三、结语   

    孔子在世时,只不过是一个学派创始人、是一个老师。孔子死后,甚至还有人贬低他。鲁国大夫孙武叔就曾对人说:孔子的本事不如他的学生子贡。具体说,孔子勇不如子路,智不如冉有,辨不如子贡,仁不如颜回。但孔子的学生并不认为如此,他的弟子有若称赞孔子是出类拔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曾被孔子严厉批评的宰我颂扬孔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甚至还把贬低孔子的人称之为未登堂入室的门外汉。尽管孔子的学生对孔子顶礼膜拜,对当时社会只是把孔子作为一个“布衣”而已。孔子时来运转是在死后数百年后的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孔氏,罢黜百家”,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从此,孔子被历代统治者追捧,每有加封。从汉代的素王、唐代的文宣王、宋代的至圣先师、元代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及到清代康熙王帝的“万世师表”。从孔子一生的贡献而言,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创立儒家学派,形成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学思想,提出言行一致、改过迁善、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原则,整理编写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作为教学内容,弟子三千,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材。特别是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师精神,在中国教育发展史是上,代代相传,光照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