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冶金安全论文

冶金安全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3 11:26:02

冶金安全论文

冶金安全论文例1

地勘单位是一个综合性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单位,产业涉及地质勘查、地质钻探、地质勘探、矿山灾害管理、地理信息、工程测量、地质矿业开发和推广,安全管理是非常复杂的。

1.2面广

施工项目遍布祖国各地,尤其近几年来走向西部、新疆、青海等地区,还有走出国门,到老挝、菲律宾、蒙古等国,哪里有项目,哪里就有地质人的身影,安全监管难度大。

1.3施工种类增加

地勘单位为了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能与市场接轨,工作种类不局限在一个岗位,在原来的地勘工种基础上增加了其他工种,如:工程勘查、土地确权、房产测量、地灾及水工环研究项目等。

1.4执行不到位

地勘单位施工项目数量多而且分散,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单位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难以有效的督促落实,表现在员工岗位职责没有及时落实,安全检查力度不够大,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够,项目安全管理不够严谨,存在监管上的欠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突出问题

2.1思想认识不足,内部不统一

从实际出发,是安全工作政策和指导思想。由于对安全生产工作认识的不同,工作的重点、方法不同导致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近年来,制约冶金地勘单位安全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许多地勘单位在安全生产工作认识上不到位,不统一。主要表现为:第一,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不作为。安全第一的口号喊得响,事实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没有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工作重心不能转移到预防轨道上来。第二,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未捋顺。从领导到工作人员,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安全工作只会影响生产进度,影响收入,看不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误认为安全工作没有必要。例如,基层领导单位参加安全培训,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工作。第三,生产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安全工作的认识不统一。一些基层单位错误地认为,安全工作只是安全管理人员的事,而生产部门没有什么要做的。

2.2基层领导不重视责任

从工作中发现,基层领导单位多片面追求生产进度,忽视安全工作,“安全第一”只停留在口头上,在实际执行措施上都是实行生产第一。许多事故看似发生在作业人员行为上疏忽,但根本原因还是由于领导对安全工作的不重视,安全知识缺乏,造成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处于一种松懈状态。当然,许多单位都有安全工作分管领导,但由于缺乏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工作做的不到位。造成这些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地勘单位没有真正建立和实施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2.3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纵观冶金地勘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不难看出,安全绩效好的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都是非常高的,注册安全工程师的人数也是最多的。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不仅是承上启下的联络员,还是本单位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者,项目安全员更是实施地勘单位生产经营任务最基础单元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因而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素质是地勘单位迫在眉睫的首要大事。

2.4安全教育培训实效性差

安全生产教育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操作规程、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等安全专业知识。安全教育与地勘单位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但实际工作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并没有达到培训的效果和目的。首先是培训时间达不到要求。大多是走过场,不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间、内容、考试等严格执行,尤其是项目上,以考试代替培训。因此,效果很差。二是覆盖面窄,安全管理培训较多,生产人员培训较少,未能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尽管安全培训得到加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证书齐全。但三级安全培训,团队领导和普通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还很缺乏,尤其是在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安全事故急救救援等方面缺乏教育,未开展有效的安全培训,使员工没有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总之,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缺陷和突出问题,这是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地勘单位安全生产既有市场拓展带来的新领域安全风险,又有内部安全管理不到位的突出问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应对措施在于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有效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投入和隐患整改落到实处,扎实提高野外项目安全管理水平,消除和阻止环境、人为、设备及生产过程等方面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实现安全生产。

3应对措施

3.1安全意识真正进入大脑,从领导到每个员工

安全意识应该渗透到每个职工的心中,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各级人员必须重视安全。如果领导不重视,基层的安全工作就很难管理。首先要向所有员工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政策和方针,使全体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职工正确理解安全工作的深刻内涵,在实际工作中将口号和行动统一起来。第二,在作业人员中把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行广泛宣传,使领导和员工充分认识到他们的安全生产职责,并在实际工作中按章指挥、照章操作。第三,要统一生产部门和安全部门的思想,坚持“管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坚持消除安全生产脱节现象,确保安全生产统一性。第四,每次会议必将安全工作,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安全工作,逐步形成安全与生产的统一思想,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工资的实际位置关系,使职工能体会到安全带来的效益,安全得到了待遇,安全提高了工资收入,从思想源头上使职工烙下安全生产的印记,从而为整个单位的安全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3.2着力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尤其是项目负责人

从各类检查中可以发现,一个单位或者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本单位或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而项目负责人作为野外施工项目决策者,他们安全知识和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整个施工项目安全绩效的好坏。因此,提高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尤其是项目负责的素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要采取多级多层次、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现有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特别应让他们多接受一些高层次、系统化和实际应用方面的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且逐步过渡到持证上岗。此外,应不断吸收高等院校安全专业毕业生加入,以提高安全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3.3隐患整改落实到位,安全投入落到实处

冶金安全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TF0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b)-0000-00

冶金行业作为高危行业,经常发生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其因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也占有较高的比例。例如冶金工作中使用大量的煤气,容易造成中毒和窒息的危险,以及氧气的大量使用,极易造成火灾或者爆炸。以上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冶金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不利于冶金工作的持续发展。因此,对冶金行业的安全控制展开研究,探讨其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的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冶金企业的生产安全,其是目前企业所要重视的问题,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一、 冶金生产安全的相关理念

世界宇航界曾提出名为“本质安全”的理念,其是指电气系统具有预防可燃物燃烧所需能量释放的安全性。事故致因理论是本质安全的理论基础,本质安全理论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早期事故致因理论―能量释放事故安全理论―现代系统安全理论。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都广泛采用如图1所示的因果连锁模型。该模型注重强调了安全事故是由人和物直接造成,单最终还应归咎于人的管理不当。本质安全理念就是在这种事故因果连锁模型的基础上产生。

本质安全的定义,是指企业处于无可避免的安全风险的条件下,借助对生产过程中的相关因素进行统一和规范,从而实现风险的控制,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详细地说,就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凭借企业内部的有效管理,预防和减小生产中的安全风险。

二、冶金企业本质安全需要注意的方面

本质安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分别为:员工行为安全、设备运行安全、工作环境的安全、管理模式的安全。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强调员工操作的规范性。不管员工的工作环境如何,都能按照正确的操作规范来进行,防止员工操作的不合理导致安全风险的增加;第二、强调设备的安全性。无论设备是否处于运行状态,其本身安全必须要有保障;第三、强调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不管外界气候还是其他因素发生变化,冶金企业均能实现安全生产,其生产的环境也能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第四、强调管理的实效性。企业通过有效的管理,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

(一) 生产设备的本质安全

设备是企业生产的基础,也是本质安全的基础。这里所说的设备包括了全部有关生产的工具、机器等。设备的设计、选择、制造等过程都需要对其进行安全风险的评价,并指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实现设备安全防护性能的提高,从而使其能够正常安全地运行,其是实现本质安全的主要办法。与此同时,企业应当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对落后的设备进行摒弃,除此之外,还需重视对设备的检修与维护。认真地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降低其运行时的安全风险。

(二) 工作环境的本质安全

工作环境是本质安全的外在条件。其包括了许多方面,例如:作业现场环境、自然环境、时间环境以及空间环境等。要想保证工作环境的本质安全,需要使企业生产的布局、生产空间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有效控制工作环境的通风、透光、噪声等,保证生产员工的人身安全。

(三) 生产员工的本质安全

员工是企业生产的根本。员工的本质安全是指员工的心理、生理、生产技能等符合生产工作的需要,能够较好地进行作业以及把控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为实现员工的本质安全,必须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然后,其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以及安全操作能力;最后,员工的操作必须规范。企业应加强对员工自我安全意识的培养、重视员工的安全操作能力以及故障处理能力。

(四) 生产管理的本质安全

通过有效的科学管理是实现冶金企业本质安全的直接办法。冶金企业因为管理不当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制定各项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将其完善,所制定的制度必须具有较高的可行性。然后,必须有效实施管理制度,全方位把控企业的运作,降低企业生产的安全风险。健全安全管理的奖惩制度,实行风险评估、绩效考评、质量监督等为一体的奖惩评估制度。

三、冶金企业安全控制的具体策略

(一)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就目前而言,我国多数冶金企业的规模较小,技术设备相对比较落后,需要较大程度上依靠人为操控。企业应该分阶段摒弃传统的技术设备,包括安全性能较差的设备,引进并采用先进可靠的设备投入生产,提高冶金工作的安全性。在生产大系统的过程中,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不断改进,注重实现以下步骤的安全:选矿―烧结―高炉―转炉―铸造―轧钢,然后是物料输送以及提高PLC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保护措施应当实用有效,并且行车应当进行限速设定,料车应当进行限载设定,并规定高速区和低速区。企业还应对炉底实施全面合理的温度测量,保证中心控制系统的有效控制。

(二) 制定安全质量标准,提高生产环境的本质安全

冶金企业广泛推行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实行OHSMS标准有助于促进职业安全法规的落实,使冶金企业的安全管理更加主动,其安全管理的实效性也能得到提高。企业举行一系列关于安全标准的考评活动,对粉尘、噪声、辐射等制定相关标准,根据企业制定的考评办法对这些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对于类似高压蒸汽、煤气等有害气体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在人数较多的煤气区域,应当制定空气中煤气含量的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测。炼钢车间等应在其流水线上设置专用的通道以供钢水、铁水等排放。

(三)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自我安全意识

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关于安全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并将员工的培训经历记录在档案之中。企业还可以举办以安全和消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使员工的安全知识得到丰富。并且聘请权威安全专家和员工一同进行安全管理及处理方案的制定,组织员工学习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使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企业相关人员应接受具有一定权威的培训机构的培训,考核通过之后才能正式上岗工作。此外,从事煤气、氧气管道操作与维修的技术人员,也应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培训。

(四) 实施科学管理,使企业在安全管理上比较完善

冶金企业在管理中可以采用戴明的PDCA循环管理法,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冶金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重视对工作流程的安全控制,制定并履行“四排查”的制度,也就是对车间、岗位、部门、工厂四大方面进行定期检查。企业安全技术人员应对企业的安全设备以及煤气管、电线等进行不定期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应立刻进行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予以相应的处罚。坚决执行安全生产的规定,增强企业安全生产的执行力度,尽可能避免管理上的错误,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制定相应的安全设备审批和检查制度,保证安全制度上的完善。

(五) 冶金企业应努力贯彻“三同时”制度

安全评价是一种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模式,其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得到关于其危险系数的评估和保护措施,从而降低安全风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所提出项目的安全措施必须严格遵照相关法律和规定,在进行生产及加工时也应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来进行。在项目完成之后,还应系统地进行安全检查,降低其隐藏的安全风险。此外,企业还应将在安全防护方面的资金投入纳入企业预算当中。

结语:

总而言之,冶金企业要想实现其冶金工作的有效安全控制,必须保证企业的本质安全。而本质安全是综合了员工、设备、工作环境、生产管理四个方面的安全体系,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其中某个因素的变故或者其中某些要素之间的矛盾造成。冶金企业必须针对这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才能将安全控制变得更加主动和有效,进而降低冶金工作的安全风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针对冶金工作安全控制的研究,对于冶金企业的生产以及员工生命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冶金安全论文例3

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形势来看,装饰队伍的某些施工人员依然存在良莠不齐的素质,从而致使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由于在冶金装饰施工中所出现的安全事故频频出现,这样就对相关人员以及业主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进而对冶金装饰施工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的制约性,同样也在某种程度上使相关单位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本文主要对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见解,提供给相关人士。

1 冶金装饰施工常见安全隐患因素

在装饰施工中如果对其中任何一点考虑不周,往往就会引发施工安全事故。从装饰施工整体来看,造成装饰施工中安全隐患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冶金装饰施工中,工种较多,很多施工交叉进行,如不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装饰施工中,施工人员不严格遵守施工程度,不按照施工标准进行,个人防护措施不到位等都会引发安全问题。第二,物的不安全状态。装饰施工中很多施工环节的危险性较高,施工中机械、器具等管理不到位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电动工具安放不科学、装饰材料堆放杂乱无章会使得整个施工现场混乱,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第三,环境因素。在装饰施工中很多情况下,施工环境较为嘈杂,不同工种交叉作业,工具声音较大,施工环境复杂,尤其是在多工种共同施工中不能做好有效的施工协调,就很有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

2 冶金装饰施工中常见安全隐患因素

2.1 墙体改动

在冶金装饰中业主为了合理布局,往往在装饰中进行墙体改动,墙体改动不合理就会埋下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一般在多层住宅建设中墙体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两种,承重墙除了承受上部墙体和自身的重量之外,还要承受楼板的重量,而非承重墙则只需要承受下部墙体和自身重量,其承重较轻。要对这些墙体进行改动,必须要做加固处理。但是在具体的装饰施工中并未进行加固处理就做墙体改动,导致墙体的承载面积减小,从而增加了荷载,墙体容易出现裂缝,影响到工程的正常使用。

2.2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主要是由冶金装饰材料产生的。当前在装饰材料市场中,材料的种类较多,有些材料会发出有毒气体,除了对空气造成污染之外,还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例如化纤地毯、塑料地板、木家具等会释放甲醛、乙醛等气体,使人出现头疼,恶心,胸闷的症状。大理石、花岗石等质量不达标会释放镭元素,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2.3 楼体装饰

为了追求冶金美观度,在当前对建筑楼顶和墙面都会进行一定的装饰施工,例如,很多住户为了增加空间面积,在楼板下做吊厨,有些住户采用一般砂浆找平层,一些住户还进行大面积吊顶,装大型的灯具。以上行为增加了楼板的承受力,对混凝土层的密实性产生破坏,从而影响到了楼体结构的耐久性。

2.4 火灾隐患

当前,对于冶金建装饰施工来说,有着多种的材料以及工艺的出现。即使对冶金的美观度增添了色彩,但是会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火灾威胁。由于在冶金装饰工程中,往往会有着很多的可燃材料,例如玻璃纸、化纤面料等,将这些可燃材料使用到装修工程中,可能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2.5 触电

装饰施工作业中需要使用电动器械的地方较多,如果不科学用电,对器械用电功率了解不够,施工中不注意安全用电,触电危险就容易发生。

3 如何有效减少冶金装饰安全隐患

3.1 重视设计

科学的设计可以将安全隐患适当的减少,倘若冶金一旦被购买变成业主的财产,那么业主就能够依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布置,为了符合业主的相关要求,也为了能够避免对墙体的改动,相关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当设计为大开间,这样就为业主的自行分隔提供便利。

3.2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模式可以将人的行为进行规范。相关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对安全制度进行确定,对相应的岗位加以明确,但是要和相应的考核制度联系起来;倘若想要建立完善的检查制度,那么相关单位就应当对施工情况进行检查,与此同时还应当做好相应的记录,从而将安全隐患消灭在源头;相关单位还应当建立专门的应急小组,并对安全事故加以预测,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从而确保在事故出现的时候在最短能的时间采取合理的预防手段。

3.3 加强安全培训

只有将所有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才能够确保安全的防护效果,从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定期的开展安全教育,从而能够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对其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提供警惕意识。与此同时还应当定期的做好培训工作,将安全理念加以完善,从而可以将相关人员安全意识加以提升,并在施工中要依据施工环节做到规范的开展,避免出现更多的安全隐患。

3.4 控制危险源

控制危险源在是开展冶金装饰施工的前期阶段,相关单位应当依据实际的施工状况,将以往的施工经验有效的结合起来,在施工中经常出现的安全隐患加以控制,并对不同安全因素加以研究,对有关部位引起必要的重视,掌握危险源做到提前的消除,避免在施工中发生问题。

3.5 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安全防护工程除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够在事故出现以后还能够减少事故危害。首先,相关单位一定要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到现场;其次,相关单位还应当配置相应的防护设备,并做好防护手段;最后,相关人呢元应当科学的应用防护设备,倘若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也会达到防护的目的,确保生命的安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倘若在冶金装饰施工中,技术管理工作落实不明确、相关材料达不到施工要求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安全带来隐患,从而使相关单位带来严重的损失。为了能够最大程度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相关单位应当对安全隐患进行消除,并紧抓管理制度,对施工中的具体流程加以控制,将危险源消除掉,加大对相关人员安全理念的培养力度,采取规范的形式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赵冰.论建筑装饰施工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措施[J].现代装饰(理论).2016(03).

冶金安全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TH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7-0005-02

1 冶金设备的安装

1.1 冶金设备安装前的准备

1.1.1 安装调试费用的预算

安装和调试大型机电设备非常困难,若想顺利实施调试和安装工作,应先将相关费用做好预算,因为预算是将工程花费作一个大体的估计,只有做好预算,才能使工程顺利的运行。安装调试费包括运输的费用、安装的费用、调试的费用以及其它的一些费用。所谓预算运输费用指的是:相关部门应该依照设备的实际体积、尺寸、质量以及解体装运的具体数量,分配合适的运输车辆,并将车辆运输的车次安排好。然后,再根据具体运输车辆所承载的重量,以及行驶的距离计算运输的花费,或者根据车辆定额费用和使用班次进行计算。与此同时,在进行运输费用的预算时,还应将装卸以及捆扎费等一些小费用计算在内,虽然这些费用并不太多,但也是无法避免的费用;安装调试的费用预算:在进行设备的调试时,不但需要电力、燃油、煤、水等必要的动力燃料,还需要沥青、碎石、沙子、等工程材料以供其加工。对于首次引进的进口设备应经过相应的时间负载、空载、间断以及连续的生产考核,所以应准备足够充足的工程材料;调试的组成部分包括电力费或燃油费、人工的费用、管理的费用、机械费以及工程材料的费用等。应根据实际的用量和单价计算各个组成成分的费用,与此同时,还应该管理好耗费材料、配套设备以及相关人力资源的调配。

1.1.2 人员组织与技术培训

大型的机电设备大多数都比较昂贵,在对其进行首次安装以及调试时,应使用供应厂商的技术工程师(购置设备时,厂商都会派出相应的技术人员跟随安装)来进行相关的技术工作。需要安装设备的单位,应在工程师到来之前,做好周密、到位的安排工作。比如,将行政领导以及负责机械技术的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建立调配小组,在进行安装调配过程中,,将需要的辅助工具、相关人员进行调配。在挑选操作工人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的操作能力,选配出业务熟练、机械常识掌握到位、反应灵活敏捷以及有责任心的操作人员。在对应用电力、机械、液压、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大型设备进行安装调配时,应选择出主操作者,主操作者应具有中专及中专以上的学历,并且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其他人完成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购置设备的单位也应对操作人员逐一进行分工,并对其现场培训,工程师进行工作时,要全面配合其工作。

1.2 冶金设备的安装流程

在安装冶金设备时,要适当的将重型机器应用到其中,合理的用精密的仪器、设备以及先进的科技,才能使冶金生产在工作繁重、持续时间长的情况下正常运行。与此同时,安装冶金设备的人员还应该对施工工作进行详细的组织和设计。安装冶金设备的主要流程如下:第一,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人员、机器投入以及安装标准进行编制;第二,仔细完成设备的检查和清洗工作,并对设备的零件进行清点,同时还应对设备进行预装;第三,应将设备的基础验收工作做好,并处理相应的事项;第四,对事先设定好的基准点和中心标板实施相关的验收工作,之后,在对垫板进行安装,垫板的安装大多靠坐浆法来实现;第四,对于大型部件,应将其吊装起来,以便于调整设备,以及将设备进行良好的定位;第五,二次灌浆。完成以上步骤之后,就可以让设备试运行一段时间,若运行正常,则可以竣工,反之,应该找到相应的故障并加以处理。

2 设备安装调试各施工阶段的要点

2.1 设备开箱以及预装的要求

2.1.1 设备开箱要点

在设备开箱以后,应详细的对施工单位的设备零件进行清点,清点时,应将箱内零件的实际个数和名称与箱单进行比对,逐一进行检查,若有缺失或名称错误时,应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将设备进行分解,以便于清洗检查工作的实施。与此同时,应选择规定的材料以及物品,只有符合标准的物品才能有效保证设备的安全。清洗零件时,应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其质量,使零件的安装以及调配能够顺利进行。

2.1.2 设备预装要点

预装工作也是安装设备时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也是很多安装人员最容易忽略的环节,预装设备是在冶金设备正式安装之前开展的,如果没有进行预装工作,在实际安装设备时就可能发生场地以及起重机选择不当等问题,给施工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只有做好设备的安装工作,才能在设备安装之前发现设备可能发生的问题,保证设备德尔安装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

2.2 冶金设备安装的施工组织设计要点

施工组织的设计是冶金设备安装调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好相关的图纸,比如施工总图、施工安装细节图以及网络代号图等;

第二,应做好相关详细的方案以及计划,比如施工的详细方案、工艺方案、应用的技术计划、人力分配计划、质检计划以及安全措施等。

施工组织的设计必须由有一定技术水平或者有经验的人编写,编写过程中应经过实地考察,不应盲目的编写,更不能生搬硬套,应有理有据,对编写的内容负责,只有这样,才能编写出好的设计方案,冶金设备的安装也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2.3 设定和验收中心标板与基准点

在冶金设备安装工作实施之前,应根据安装图纸并把设计需求、安装要求以及检修需要考虑在内,将基准点和中心标板花在图纸的相应位置,并详细标注二者的编号以及标准位置。在具体施工时,无论是基准点还是中心标板,其位置都应该严格按照图纸进行设置,以便于安装以及日后的调整工作。

在进行基准点和中心标板的埋设时,一定保证质量,尤其是要保证二者的稳固性,与此同时还应经常对其进行检查,一旦发生故障,必须及时进行修理工作。但仅仅做到这些仍满足不了需求,还应在比较重要的仪器周围或者机组周围安置相关点,以便于观察仪器的沉降,也可以方便的测量出沉降的具体数值,这样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将问题的解决方法找出来。对于沉降观测点的埋设,应该注意的是,确认埋设的观测点大于或等于四个,只有这样测定出来的沉降值才能更精准。即使在安装设备时可能会适当参照辅助基准点以及中心标板,但应注意的是只能将最初设置的基准点和中心标板作为基准。

2.4 冶金设备定位和调整要点

在定位和调整冶金设备时,应对冶金设备进行平面定位、水平定位以及标高定位。在对冶金设备进行平面定位时,应着重注意依据之前工作中设置的中心标板,在冶金设备中安装中心线,挂设基准线。尽量让中心标板的位置符合基准线的正中心,位置确定之后,应调节螺母是钢丝线固定。

2.5 冶金设备的验收和处理要点

设备基础不仅可以将机器固定在规定的位置,还可以使机器运行时产生的负荷全部转移到土壤。在设备进行验收时,支护模板应遵循基础图中的尺寸、标高以及尺寸进行实施,还应将孔洞预留出来,并埋设螺丝以及捆扎钢筋。与此同时,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还应严格的对其进行验收,保证工程的质量,杜绝麻面以及裂缝等现象的发生。

与此同时,还可能发生脚螺栓错位的现象,使预埋尺寸与要求尺寸严重不符,处理方法如下:

首先,开始浇灌仪器时不埋入地脚螺丝,当养护程度达到10 MPa时,在需要安装地脚螺丝的位置画出标志对后在标识处钻出小孔,检测地脚螺丝抗拔力利用以下公式:

P≤πdl [δω]

式中,P表示拔出力,单位是N;d表示螺丝直径,单位是mm;l为埋入深度,单位是mm;δω为砂浆强度。

地脚螺栓规格及承载力表,见表1,据此对地脚螺栓的承载力进行判断。

2.6 垫板施工

在冶金设备安装过程中,垫板施工一般采用坐浆法。一般应用于冶金仪器确定标高以及设备找正,比如开卷机、纵剪机以及焊机等。垫板大多数选用钢板作为材料,座浆则采用强度较高且无收缩的水泥。在进行施工之前一般依照设备、基础螺栓等布置图以及底座的外形来对垫板进行布置图的绘制。垫板采用坐浆法安装的好处是,可以将垫板与拧地螺丝牢牢的融在一起,减少条形底座发生变形现象的发生。利用坐浆法进行施工时,标高为设备的规定标高加上垫板标高。

确定垫板面积时,应根据相应的计算公式,具体公式为:

A=(Q1+Q2)C/R

式中,A 表示垫板面积;C表示安全系数(安全系数一般在1.5与3之间)(一般为 1.5~3);R表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单位为Pa;Q1表示冶金仪器重量在垫板组上的荷载,单位为kN;Q2表示地脚螺丝的紧固力,单位是kN。

在此基础上,还应着重考虑设备的负荷情况以及螺栓的松紧,若有负荷过大或螺栓较松的情况发生,则应该适当增加垫板的个数或者加大垫板的面积。在确定坐浆标高时,应对设备底座的实际尺寸加以测量,将设备标高与倾斜垫板的高度进行组合,从而将设备坐浆标高确定出来。测量底座的实际尺寸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样能保证坐浆平垫板上的平面标高。比如,应对轧机机架底座的尺寸进行测量,当机架底座没有到位时,应找到相关领导想制造厂商对底座尺寸加以询问。

3 结 语

设备安装和调试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若设备安装不当,设备在运行时发生故障的几率就会增加,对生命财产安全有着极大地威胁。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直接关到安装的质量,与此同时,设计材料以及制造的质量也会影响到设备的安装质量。随着我国冶金工程的迅速发展,对冶金设备安装以及调试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由于冶金设备工作的长期性以及高负荷性,导致设备故障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一旦设备发生故障,无论故障大小,都会给工程的正常运行带来麻烦,有的甚至会发生停止运行的现象,对此,更应该正确的对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不及高负荷性,导致设备故障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一旦设备发生故障,无论故障大小,都会给工程的正常运行带来麻烦,有的甚至会发生停止运行的现象,对此,更应该正确的对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不应有一丝偷懒、大意的思想,从根本上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几率,保证冶金工程安全有序的运行。

参考文献:

冶金安全论文例5

冶金制造主要是对各种金属进行开采和加工,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过冶金企业在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危险因素,不加以管理会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当前部分冶金企业存在安全管理和企业发展实际不符、缺乏风险管理意识、风险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所以要想促进冶金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以下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一、风险管理涵义与流程

(一)何谓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辨识某个项目或企业经营发展中潜在的风险,之后通过相关措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从客观角度讲,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对企业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任何企业经营都会受潜在风险因素影响,对冶金企业来说,在其发展中任何小的风险和隐患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必须对相关风险进行管控,以此避免决策失误,保证资产安全,最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风险管理流程分析对于冶金企业来说,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涵盖战略规划、风险识别、风险分级、风险应对以及风险评估五个部分。为了保证风险管理发挥出其作用,要求企业管理者明确以下管理流程和相关方法:1、目标规划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首要步骤是风险目标规划,也就是在冶金企业充分了解自身生产状态以及设备利用情况的前提下,深入分析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然后确定阶段性工作目标,针对某阶段的工作重点进行全面规划,最终提升可操作性。2、风险识别确定风险目标后,需要采取有关技术性措施进行风险识别,这是风险管理的重要部分。由于冶金企业生产环境具有危险性以及员工不可控性,在其生产经营中会存在一定风险因素,需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3、风险分级风险分级就是工作人员利用两个变量确定风险值,其中包括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后影响冶金企业的程度,工作人员确定风险等级时需要利用公式D=LEC,其中L代表事件发生可能性,E代表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代表发生事故后的后果,D代表风险分值,通过该公式可以明确不同安全事件中的风险等级,以此加强风险管理。风险等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等级:高度风险岗位、中度风险岗位、低度风险岗位。其中企业直接对高度风险岗位进行管控,由企业领导和专业科室对高度风险岗位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专业科室以及车间对中度风险岗位进行管理。4、风险应对在冶金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些风险自身存在,并且不可避免,所以说并非全部风险都能应对。在实际生产经营中需要将重点放在风险产生的后果中,部分风险造成的影响在合理范围之内可以不进行处理,或者制定出相关措施减少应对该风险所投入的人力物力。5、风险评估在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风险评估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关注投入和生产的同时还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后的结果,并且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冶金企业的实际情况衡量生产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在评估潜在风险问题时还需要让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合理利用单项风险评估、多项风险评估、综合风险评估等措施完成风险评估工作。

二、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出现的风险问题

近年来,全面风险管理在国际经济领域已成为热点话题,如何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政府经济组织和企业高度重视的内容,发达国家对于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较为深入,并且很多企业都将风险管理作为重点内容。我国风险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利用还处于初步阶段,随着2006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文件后,要求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做好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在我国冶金行业中普遍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但是还有很多企业风险管理缺位,风险管理意识缺乏,专业人才和资金投入不足。具体问题如下:

(一)在风险管理制度上未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的冶金行业开始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和设备,在生产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如果利用传统管理制度显然无法满足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需要。不过目前依然有部分冶金企业使用原有的风险管理制度与方法,导致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管理不科学的问题,容易埋下安全隐患。此外,在部分冶金企业中,安全管理人员对风险因素制定的评价机制也存在不完善的情况,没有形成统一的风险评价体系,主要原因在于进行风险评价的过程中缺少数据支持,由此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企业的发展与战略目标不相符在冶金企业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战略目标进行风险评价,如果风险评价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或者企业希望短期内获得较大的回报,将会导致风险管理制度制定和企业发展方向出现偏差,后期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也会存在更大的风险。此外,在风险发生之后,企业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样会影响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宏观风险视野缺乏,未能主动控制风险发生对于冶金企业来说,其开展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树立安全管理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但是很多的冶金企业更加重视事后处理,在实际的生产中缺乏风险分析和评估能力,加之没有打造出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导致实际工作缺乏主动性以及应变能力,容易出现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情况,最终影响冶金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信息技术更新慢除了风险防范意识缺乏,部分冶金企业还存在信息技术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冶金企业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基本建立起来,但是部分企业未能统一内部风险管理信息标准,一方面,存在传输渠道部畅通的问题;另一方面,缺乏信息与数据的支持,导致对各部门生产以及分工协作带来不利影响,最终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出现问题的几率增加。

三、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落实风险管理的措施

冶金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必然存在风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冶金企业面临着自然灾害、财产损失等传统风险,还面临着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而加强安全生产的风险管控更是重点内容,如何全面提升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是冶金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一)完善制度,做好风险预防为了有效提升冶金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将相关工作落实下去,在制定风险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不能只依靠以往的管理经验,或者根据生产事故作为制定参考,而是要深入分析冶金企业自身的生产特征科学进行生产区域划分,让不同部门和作业区域都能具备安全生产能力。同时工作人员需要科学利用风险评估技术手段,从多个角度分析冶金企业生产作业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出现原因,然后进行风险等级评估,避免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在冶金企业开展风险防控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从传统事后的分析和被动式防御模式向主动式的风险防范转变,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风险管理效果。

(二)风险管理和市场结合为了发挥出风险管理的作用,需要坚持全面系统的管理原则,并且将风险管理工作和冶金企业经营实际结合起来。同时,在开展风险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加强与基层作业人员的交流,听取其意见,然后把风险管理和作业方式有效结合,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此外,针对当前部分企业风险评价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要求风险管理人员根据冶金企业运营情况完善风险评价机制,具体说来:一方面,冶金企业制定风险评价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市场环境以及冶金企业制定的安全监督规范,由此可以有效提升风险评价机制的约束性和强制性,引导全体职工遵守相关规定,同时也能提升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风险管理人员在制定风险评价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先利用评价指标进行科学评估,通过该方法可以对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较高的作业区域进行划分,以此提升风险管理评价机制的可操作性,逐渐完善各个生产环节的风险评价分级,推动冶金企业排查安全隐患。

(三)提升风险预防的意识在冶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将风险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并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安全生产机制,以此有效发挥出风险管理的效果。此外,冶金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通过该措施有效提升一线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促进生产部门和行政部门间的沟通。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在冶金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深入分析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因素,为此需要全面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以此树立高度的风险管理意识,具有风险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工作。在日常的冶金企业生产中需要加强重点监控,在评估生产风险的过程中将定性和定量结合,同时要及时对评估结果反馈,比如利用隐患通知书或者专项整改方式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地。

冶金安全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188-02

冶金专业主要为企业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的实用性综合型复合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会动手而且要会动脑。能根据一些特征现象分析生产中要发生的问题,能快速判断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处理问题。这些都对冶金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冶金专业还存在着许多特殊情况,如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工作污染性危险性大,温度高,在高温下还要穿厚厚的工作服等,这又使得冶金专业的学生都是不情不愿的,出现了学习热情差,基本对冶金不感兴趣等一系列情况。这些情况都使得冶金专业学生的学习雪上加霜。因此,如何探讨一个可行的并能改善这些情况的方法至关重要。我校根据企业实际用工情况,根据集团下属企业用工主要是铝行业的特点,取有色金属冶金中铝方向进行专业设置,增强了针对性,改变了常规冶金专业什么金属都学什么金属都不专的特点,使得学生的学习范围减小,热情增高,为冶金专业在技工学校大力发展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以就业为导向,缩减专业范围

技工学校主要是培养动手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一线操作人员,基于这种想法,我校组织冶炼专业的骨干教师于2011年深入各冶金企业进行调研,并形成了《企业用人情况调研报告》。从调查情况看,我校学生都是到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涌鑫铝业有限公司、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云南泽鑫铝业有限公司和云南润鑫铝业有限公司等铝业方面公司从事氧化铝生产、铝电解车间控制和生产,还有浩鑫铝箔有限公司从事金属加工等工作,与其他冶金方面知识关联不大,因此把有色金属冶金(铝方向)作为我校的主要冶金专业研究方向,形成以拜耳法、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熔盐电解法生产金属铝液-熔炼与铸造加工技术生产铝箔等一条龙的铝板块教学,提高了针对性,改变了传统性的冶金专业什么金属都学,但什么都不精通的弊病,减轻了技校生因基础差而学习困难的问题,满足了定向企业的用人要求,为企业培养了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

二、以思想为契机,培养冶金品质

由于冶金行业的特殊性,如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污染性危险性大,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生产一线噪音、空气、高温等都会让学生望而却步,就是到了企业也对生产现场有种种意见,一有机会就会选择跳槽换工作,造成企业培养成本高,学校培养积极性差等。为此,我校加强了思想教育,以冶金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唤醒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冶金人的优秀品质树立自己人生价值观。如要求学生脊梁像钢钉,在铁锤的敲打下牢牢地扎根企业;要求学生坚韧像小草,无论环境多差,多少人的踩踏都能够直立起身子;要求学生努力像蜗牛,虽然我们起点低、爬得慢、背负沉重的压力,但我们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总有一天我们会征服一个个难关一个个高山。具备了上述品质,我们才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

三、以实用为目的,优化学习内容

由于我校只针对铝方向进行教学,传统的学科设置不能适应我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必要性、够用性的原则,我们压缩了公共课,仅设置了化学、德育、体育、三生教育与应用文写作、计算机三合一;而专业基础课为培养专业素质,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功底,设置了有色冶金概论、冶金企业管理、冶金设备、机械制图、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专业课主要体现了实用性和针对性,分为了三大教学模块,主要是氧化铝生产、电解铝生产、铝及铝合金加工。每个模块包括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两方面。理论方面以氧化铝生产工艺、氧化铝生产设备、铝电解生产技术、电解铝生产工艺与设备、铝合金熔炼与铸造技术、铝及铝合金连续铸轧带坯生产、铝箔生产及深加工、电解铝液铸轧生产板带箔材为主,实践教学方面重点讲授生产一线的工艺流程、机械设备、控制技术、操作技术等。发展以综合性应用理论为基础,以企业现场实际操作为目的的专业性教学。

四、以仿真为手段,身临其境教学

冶金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业过程。因此,让学生学习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在学习中培训实践操作技能,进行实训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教室里进行实训作业,认识各种生产装置,并亲手进行操作。这样通过实训让学生理解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完成了安全经济的各种实训任务。学校采购了氧化铝生产工艺仿真实训软件和铝电解仿真实训软件,购置了熔炼、干燥、传热、铸轧、压延等实训装置,通过仿真实训实验室,满足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要求。

五、以实践为重点,强化现场操作

企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成为冶金专业的重中之重,同时冶金企业缺乏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技术人员,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做到上岗前的培训,做到“入厂就入岗”。我校每节课都以实际动手为指导思想,以操作技能为目标,通过老师深入到企业进行摄像,利用录像和图片对相应的内容进行解说,以学校现有的模型进行实物演示,同时每学期开学时到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在教学中学习理论一段时间后,根据所学的到企业进行跟班学习,到二年级结束时到企业顶岗实习一年的时间,真正做到和企业不脱钩,零距离的接触。我校冶金05班的10个学生到涌鑫铝业有限公司只经过了三天简单培训时间就直接跟师上岗了。

六、以提高为责任,加强师资建设

我校冶金专业为新专业,但教师质量很高,目前专业课的教育都是在企业工作过有着实践经验的老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60%,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每年都安排专业教师去企业进行岗位培训,知道企业所需,又能根据所需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聘请相关企业的技术骨干或企业高工到校进行兼职。真正做到培养是为了提高,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只有充分认识技工学校开展冶金专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缩减专业范围,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开发职业教育的特色教育,灵活安排教育内容,重视教学方法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师资建设和实训设备投入,才能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培育出一批“下得去、上手快、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冶金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福亮,陈利生,徐征,余宇楠,李柏村.浅谈高职院校冶金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改革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52).

冶金安全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TH182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冶金设备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大,如何做好冶金机械的设计工作从而更好的提高冶金机械的产品质量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冶金机械的设计主要包括机械结构的合理性、设备的机械原理、运动传递方式以及各个部件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力学模型建立等,这一设计过程是一个整体的过程,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加以重视。

1 冶金机械设计简介

冶金就是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用各种加工方法将金属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过程和工艺。而冶金机械设备则是对开采出来的矿石进行冶炼从而得到我们所需要的金属的设备,其主要有以下一些分类:散料输送设备、流体输送设备、冶金传热设备、混合与搅拌装置、固液分离设备、萃取与离子交换设备、蒸发与结晶设备、电解与电积设备、干燥设备、冶金燃烧装置、焙烧与烧结设备、熔炼设备等。

在进行冶金机械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动力系统:即机械系统的驱动装置,是机器的动力源,如电机、液压马达等。作为冶金机械其动力源一般采用电动机。(2)执行系统:即机械的工作机构或执行机构,利用机械能来改变作业对象的性质、状态、形状与位置。如起重机的吊钩、轧机的轧辊等。(3)传动系统: 在动力源与执行机构间传递运动与动力的中间环节,如减速机;其作用是改变运动形式(转速)或力(力矩)的大小。(4)操纵与控制系统:使机器的各个系统能协调地进行,一般通过人工操作实现操纵功能,如离合、制动、变速等。 以上这些是机械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多加注意。

2 冶金机械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冶金机械设计中的安全问题

在进行冶金机械的设计中,需要对其工作所处的环境以及可能对周边造成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将可能造成的不安全影响降至最低。总的来说,在整个冶金机械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全面考虑,从每一个零部件、相应的力学分析再到冶金机械的整体结构,都需要考虑到安全、可靠性的问题,从而保证设计完成后的冶金机械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因此,做好冶金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举例来说:应当考虑到冶金机械周边所具有的尖锐部分会对操作人员造成挂伤、碰伤等,对于冶金机械的放置的安全性,还需要对其他的有关设计参数进行限制。

2.1.1冶金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取。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材料选取时,需要对设备的生产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例如:设备生产时材料所需面对的高温、拉力等,从而对材料的韧性、强度、材料的抗氧化能力、耐腐蚀性等性能进行查看,此外,还需要对材料的化学特性进行考虑,避免出现冶金机械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产生化学反应造成材料性能不足或者是产生有毒气体等,从而对冶金设备的操作人员造成人身危害。

2.1.2冶金机械设计中的应按预定条件设计。在进行冶金机械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参考其他同类较为成功的设计案例,并对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要因素进行总结,例如: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以及以往出现的安全事故的案例等入手,找出其中的安全隐患,从而在设计过程中加以规避,这一设计过程就是对冶金机械进行预定条件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当避免出现尖锐部分,应当尽量做到圆润,防止出现过多的凸出部位,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2.1.3冶金机械设计过程中应当做到人性化设计。通过对冶金机械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发现,造成冶金机械安全事故的原因多是由于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例如:操作人员精神不集中、疲惫等,同时由于操作人员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了作业过程方面,所以在进行设计时还应当注重设备设计及的是否舒服,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人为本”,需要对设备操作过程中的高度、安全距离等进行充分的考虑,应当尽可能的减少操作人员的无关体力消耗,从而造成操作人员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下还必须对机械设备的放置进行充分的考虑,以便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进行控制,对设备的位置进行设置时,需要确保操作、维护等的方便。

2.1.4冶金机械控制系统的安全设计。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需要人员对其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一旦出现冶金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脱离控制将会对生产过程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的考虑,避免出现设备脱控的现象出现。

2.1.5冶金机械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加装安全防护装置。在进行冶金机械设计过程中,从安全性及保护操作人员的方面进行考虑,应当对设备加装一定的安全防护装置,从而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比如说:使用年限方面或者稳定性方面应确保机械设备的耐用性等,设置事故装置应当确保其合理性、规范性以及方便性等,同时应当加装紧急制动开关,确保对设备安全进行双重保护。

2.2冶金机械在设计中的环保问题

在进行冶金机械的设计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在冶金机械设备的材料选择上应当选用可回收利用、容易分解的污染较低的材料。(2)噪声已经逐渐成为影响环境的另一个杀手,在进行冶金机械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噪声发生地进行降噪处理,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尽量做到循环利用,避免出现将其进行直接排放。

3 冶金机械设计的造型设计的稳定性与均衡性

冶金机械的均衡性不但体现了冶金机械设备的形式美,更是力学稳定的完美体现,冶金机械体积较为庞大,因此更为注重设计的稳定性与均衡性,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做好人的审美观和设计原理的相互结合,做好机械的设计工作。

在冶金机械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设备的整体的协调性,做到配套设备与整体设备的和谐统一。

结语

冶金安全论文例8

[摘要] 陈新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冶金物理化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长期从事冶金物理化学理论、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并把物理化学应用于冶金、材料等学科,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冶金物理化学专业。1952 年陈新民先生受命筹建中南矿冶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是中国冶金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他对火法冶金、湿法冶金、氯化冶金及熔体热力学理论有深入的研究。他的“金属—氧系热力学和动力学”“高温熔体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有色金属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建校初期的困难条件下,他遵照中南教育部的要求,以“革命的精神、革命的办法,艰苦奋斗,团结建校”作为建校的指导思想。

[

关键词] 中南矿冶学院;陈新民;冶金物理化学;有色之师;办学思想;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2?0125?04

[收稿日期] 2014-12-20;[修回日期] 2015-03-30

[作者简介] 申细秀(1975-),女,湖南邵东人,中南大学档案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从在既无师资又无设备的条件下组建的中南矿冶学院,到首批进入“211”工程的中南工业大学,再到一所学科齐全、工学和医学见长、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其创办过程凝聚着陈新民先生不可磨灭的功勋。

一、为建中南矿冶学院,陈新民受命到长沙

陈新民先生,1912 年出生在河北省清苑县(今保定市),他的祖籍在安徽省望江县。因随父四处奔波,影响了上小学,但他天资聪颖,没有经过小学阶段,直接考入久负盛名的天津南开中学。这所崇尚新学、民主和科学的学校曾培养和造就了周恩来等一辈现代领袖人才。在中学时代,陈新民先生就确立了“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志向,勤奋学习数理化知识,终于在19 岁那年,即1931 年秋,成为清华大学的学生。陈新民先生与当时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一样,怀着“科学救国”的抱负,投身科学,投身工业。1940 年冬,他考取清华大学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大公派留学生,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冶金博士学位。

1946 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他从美国回来,在天津北洋大学任教。1948 年9 月后,他回到清华大学任教。1952 年元旦过后,时任清华大学秘书长的陈新民先生刚从东德采购教学设备回到学校,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要调他去筹建一所新大学。离京前,中央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握着他的手说:“国民经济尚在恢复,国家的人力物力有限,此行创业,困难不少。你是清华大学有名的四根台柱子之一,相信你能独当一面,做建造新大厦的大梁。”

二、与师生共患难,筹建中南矿冶学院

1952 年3 月,陈新民奉中央教育部令来到长沙,开始筹建中南矿冶学院并担任筹备处主任、首任院长。在只有两栋破烂不堪的楼房(即抗战前夕,清华大学在长沙左家垅建造的和平楼与民主楼)的条件下组建一所新大学的工作千头万绪,任重路艰。但他并未退缩,义无反顾地挑起重担,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进行各项筹备工作。他遵照中南教育部提出的“以革命的精神、革命的办法,艰苦奋斗,团结建校”的口号,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夜以继日,艰苦奋斗,在荒丘洼地上动手平地基、修操场、铺道路、筑水库,在短短7 个月内完成了2 000 余师生开学所需生活与教学设施的全部准备工作。

1952 年11 月1 日,由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的矿冶系科,中山大学的地质系,北京工业学院的冶金科和选矿科等六个高等学校的若干科系合并而成的,旨在为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服务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中南矿冶学院应运而生,陈新民出任首任院长。在成立大会上,陈院长说:“在华北、在华东、在西南、在西北、在中南,还没有另外的学校,像这样的在培育着有色金属工业的干部,中南矿冶学院就是在担负着这样的伟大而光荣的任务。”

中南矿冶学院组建之时,全院校舍面积22 983平方米,图书27 845 册,教学仪器设备1 900 台(件),价值92.16 万元,条件可谓十分艰苦。陈院长说:“我们的物质条件是仅有的两座大楼,总面积不到2 万平方公尺。我们的礼堂有六用,我们没有食堂,随地吃饭,没有实验室,我们缺乏宿舍,教授不论家庭人口多少,曾经每户分配宿舍一间,其他员工更不待言。”到1957 年,学校校舍面积达到94 400 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2 174 册,在校教职工1 015 人,学生3 829 人,全院设备价值累计334.95 万元。全校已经设立普查、地勘、物探、探工、采矿、矿山机电、矿山测量、选矿、有色冶金、有色金属压力加工、金属学及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热处理等11 个本科专业,矿冶类专业已配套齐全。这些成就的取得凝聚着陈新民不可磨灭的功勋,为学院于1960 年进入全国重点高校行列和以后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新民平易近人,在建校初期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坚持与师生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采矿55 级校友高革新回忆道,“有一次排队在食堂买午餐,我发现陈院长排在我身后,请他上前,他笑着说:‘一样一样,别客气!’当时我很感动。”52 级校友刘庆林在1952 年9 月29 日的日记中写道:“这两天,我们也看到院筹建处主任陈新民教授吃饭和我们在一起,洗碗都在一个大木槽内。他脚穿一双旧黄皮鞋,都磨成了皂白色,说话慢条斯理,我原以为教授都西装革履,没想到陈教授是这样的朴素。”他针对当时学生怕井下压死、怕药剂中毒、怕高温烧烤等不安心专业学习的畏难情绪,用朴素的道理和生动的故事来教育学生热爱专业,高革新回忆说:“他讲的‘天下无安全处’的故事引得课堂一片欢笑,不安心专业学习的思想也随之飞散。”

三、学习前苏联先进经验,确定“理工兼收、远源杂交”办学思想

中南矿冶学院成立伊始,中共中央提出了“要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的口号。陈新民先生遵照中央的指示,积极地学习前苏联的先进经验,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设计中国有色冶金各类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编制和试行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学习前苏联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行五分制口试制度;搜集前苏联教学资料,翻译、改编前苏联教材,充实和革新了教学内容;开设新课程;改进教学方法;组织俄语速成学习班;建立教学组织——教研组和教学组;创建教学委员会;按新的教学制度进行专业设置,按专业性质划分地质探矿、采矿、选矿、冶金等四个系。并于1954年11 月开始聘请前苏联专家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研究生,是中南地区聘请前苏联专家最早的高等学校。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1956 年召开了中南矿冶学院第一次科学报告会,报告了80 多篇论文,打开了建设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的开端。

陈新民精心规划和领导学院建设,指导与实施校园基建、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师资配备和科学研究等工作;他坚持从严治校、励精图治,带领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奋斗,使一所具有鲜明学科专业特色的大学得以蓬勃发展。陈新民利用自己在冶金及化学等学科领域的高深造诣和在国外的研究经验,坚持以理为主、理工渗透、“理工兼收、远源杂交”的指导思想,把物理化学应用于冶金、地质、选矿等学科,发展边缘学科,1959年创建了冶金物理化学学科,成为我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在专业设置上,陈新民多次在国家教育部召开的会议上提出:专业面不宜过窄,应将重金属冶金、轻金属冶金和稀有金属冶金合并为有色金属冶金专业的建议,并为国家所采用。他认为:学生必须具有广泛的知识基础,才可能具有较强的创造才能。

四、含怨受屈信念坚,积极承担教学任务

在“反右”和“反右扩大化”时期,陈新民与我国许多老知识分子一样遭遇了厄运,1957 年,被错划为湖南所在高校的大右派之一,撤消了院长职务。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积极承担起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下放到教研室参加劳动,做教学工作,承担了“金属腐蚀与防护”和“X-射线学”的教学任务。他在日记中写道:“作为共产党的追随者、共产主义的踏实信徒,就应该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就应该把自己见到的、想到的、对社会主义有利的、对党的事业有益的想法尽量提供出来。畏首畏尾、考虑自己的成败荣辱、不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暴露出来,或者唯唯诺诺、没有自己思想的人,不可能是真正的马列主义者。”他“一边上课,一边编写讲义,决心要以自己的行动挽回党和群众对我的误解,要以共产党员的条件要求自己,下定决心为社会主义而献身。”他担任61 级冶金及金属热处理两个专业八个班的“物理化学”教学任务,花大量时间备课,参考各国参考书,“每周用2-3 个晚上的时间到学生宿舍答疑,为比较困难的学生组织补课。”1959年底摘去右派帽子后,陈新民除承担“物理化学”“冶金物理化学”的教学任务外,还兼任物理化学和冶金物理化学两个教研室主任。由此,他“更加决心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陈新民经历了大字报、大批判、抄家、隔离、强制劳动、剃半边头、画花脸、关牛棚、听训话、整夜罚跪、挂牌游街、侮辱人格等磨难。就在这样困厄的日子里,他仍坚持一个信念,不论是遇到什么厄运,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他顶住一切困难和压力,积极参加了物理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工作。后来他回忆说:“由于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横逆之来,我处之泰然,在这艰难的时刻,只要能为社会主义做出一鳞半爪的贡献,也是愉快的。”“为了做出结果,常常夜以继日,轮番苦战。有次,雷雨中突然停电,为了避免意外,不得不在大雨中来到实验室,凭借微弱的手电光,处理有关工作。”

五、走校企合作的科研之路,奠定了有色金属硫化矿火法的基础理论

陈新民先生始终坚持密切联系实际,防止一切脱离实际的倾向。为积极响应“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他规划科研方向,鼓励教师多承担科研课题,亦亲自担任学术指导,主持科研报告会。他认为,工程教育是服务于工业建设的,同时也是工业进步的推动力量。他说:“凡是生产中提出来的研究课题,都是有价值的。”他要求矿冶学院的每个部门,都将要而且必须要很好地主动地与工业部门紧密联系,深入工厂,为厂矿服务。他积极提倡并组织教职工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咨询服务,同厂矿签订协作合同、科技成果转让合同等。建校伊始,他积极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开展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生产实习。他与生产部门建立联系,签订联系合同,既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又对生产部门也有一定的帮助。建校初期与学院建立联系的主要生产部门有:赣南重力选矿厂的设计工作、重点建设区的地震地质调查工作、湘潭电线厂的改进反射炉装置工作等。就这样,陈新民克服建校初期经费、设备短缺的困难,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高校科研与厂矿企业相结合的成功之路。到1956 年,中南矿冶学院完成的科研项目达89 个,取得成果43 项。

陈新民长期致力于冶金物理化学的教学和科研,是我国金属学会和有色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的创始人之一,先后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矿冶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冶金学科组成员、《有色金属》编辑委员会委员、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冶金物理化学科学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会冶金学科分组成员、湖南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顾问、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师学术委员会化学化工非金属材料学科评委。

在冶金物理化学领域,陈新民最早在国内开始了熔锍热力学及硫化物焙烧热力学研究,相继研究了“硫化物焙烧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组成”“铜的硫化物焙烧状态图”“铅的硫化物焙烧状态图”“硫化亚铜热力学性质的测定”等课题,为有色金属硫化矿火法冶金奠定了理论基础。

陈新民撰写并在国内外发表了几十篇重要科学论文,他的博士论文研究工作《熔铁中的铬-氧平衡》被麻省理工学院的同行称为是“经典性的工作”,有关研究内容刊载于1946 年12 月《美国金属学会学报》。他出版了《火法冶金物理化学》《冶金热力学导论》和《物理化学》等专著。

六、老骥伏枥,坚持育人不放松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首要任务。陈新民以他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推理和精辟的分析使学生们能尽快领悟所学的知识。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做到前后照应,举一反三,使学生充分消化”。冶化641班同学回忆说:“陈老师讲课一般不重复,语言非常简洁。每当结论时,惯用‘因此所以’来提醒注意,然后在黑板上的结论下面轻轻划一道红线,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他的教学,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如奏一曲阳春白雪,高音上得去,低音下得来,清闲高雅,叫人流连忘返。”

陈新民讲授的物理化学课久负盛名,两院院士王淀佐回忆说:“陈老师讲课轻声慢语,娓娓道来,好似山溪的潺潺流水和润物无声的春雨。特别是于艰难处能深入浅出并且严谨准确,使听者有攀登高峰如履坦途、化险为夷、豁然开朗、如沐春风的感觉,听这门难懂的课竟成为一种享受。”“每当陈先生讲课,教室总是坐满学生,许多校内校外的老师也愿意来听课。”

陈新民一贯重视对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定期听取所指导研究生的汇报,及时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他的第一位研究生黄克雄回忆说:“有一次,我按计划去他家汇报论文工作,他正生病卧床,我准备改期再谈,陈教师坚持要我汇报,我只好坐在他的床边汇报。”陈新民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学生胜过先生,是对先生的最大安慰。事业后继有人,是我最大的心愿。”他以自己的心血为学生铺平道路。

1979 年陈新民恢复名誉出任中南矿冶学院副院长之后,为恢复教学秩序,改善教学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和建立研究生的培养制度与方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1980 年11 月,陈新民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后称院士)。1984 年,陈新民先生担任中南矿冶学院名誉院长,1985 年担任中南工业大学名誉校长,继续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在中南矿冶学院首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从学校管理、教学科研、后勤供应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许多对学院发展有利的改革措施。陈新民先生作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高等教育的开拓者,被誉为“有色之师”。

注释:

① 陈新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建校的精神争取更大的胜利[M].中南矿冶学院,1952.

② 陈新民.为迎接更伟大又艰巨的任务而努力[M].中南矿冶学院,1955.

③ 陈新民.群策群力 团结奋斗 努力实现1985 年的改革任务[M].中南矿冶学院,1985.

参考文献:

冶金安全论文例9

一、引言

(一)冶金企业引入风险管理的背景

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做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所有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如果企业中存在着某一方面哪怕是微乎其微的安全隐患,也会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轻则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重则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所以,缺乏安全生产的企业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是不会获得持续发展的。只有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才能更好地保持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近几年,冶金企业在改造、更新、重组做大做强过程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工艺不断革新、技术管理不断进步,特别是PLC在冶炼工序上的应用,工业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所以,再沿用过去直接具体的传统安全管理方式、常规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生产形势的需要,已不能适应先进技术发展和生产秩序顺利进行的需要。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与现代企业发展的不适应落后状态。

(二)风险管理的主要流程

第一,目标规划。风险目标规划,是管理层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一定时期内税收风险管理的工作目标、阶段重点、方针策略、主要措施、实施步骤等作出的具有系统性、全局性的谋划。一个完整的目标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外部形势判断;组织目标的确定;实现的方针策略;实施的重点步骤;组织技术等保障。第二,风险识别。技术层面的第一个环节,是关键环节或者基础环节。它的主要功能是寻找冶金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发生的可能领域,识别风险发生的具体目标。第三,风险等级排序。就是从两个变量来确定风险值。风险值与以下因素有关:风险事项发生的概率(可能性),风险事项发生的负面后果。风险值=事件概率×后果,数据值高=高风险,数据值低=低风险。风险等级估算的注意点:风险等级排序的价值是在比较中得到实证的;用经过等级估算选出的具体对象,与随机的,没有针对性的,任意的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比较,来体现等级排序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第四,风险应对处理。针对风险我们能做什么?不是所有风险都需要应对的,可采取的正确的做法是:我们通常可以改变制度避免它,目前容忍接受它,积极应对减少它(减少可能性或结果)。第五,风险管理的评估。风险评估的关键点有两个:需要关注影响和结果而非只注重投入与产出;质量衡量应与数量衡量相配合。评估方法要考虑结果评估与过程评估相结合。实现的途径是单项评估与多样化评估、综合评估相结合。

二、当前冶金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面风险管理已逐步成为国际经济领域的热点,企业风险管理日益为各国政府、企业以及相关经济组织所重视。在发达国家,不仅风险管理理论发展迅速,而且很多企业都已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将全面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我国的风险管理理论及应用发展相对滞后,2006年10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央属企业必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切实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在国内冶金企业中,除少数大型央企建立健全了风险管理体系外,绝大部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仍处于被动状态,不同程度地存在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缺乏风险管理策略,缺少风险管理专业人才,以及风险管理技术、资金不足等问题。总的来说,国内冶金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相对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

(一)企业发展战略与风险管理实际不匹配

企业对自身战略目标未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价,甚至在目标制定时急于求成,希望以最快的方式获得回报,导致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承担了过多自身难以承受的风险,加之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在重大风险事件发生之时无从应对,致使企业遭受巨额损失,战略目标难以实现。

(二)重视具体风险的管理,缺乏风险管理整体策略

在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往往将绝大部份精力投入到具体风险管理中,缺乏系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导致企业风险管理的资源分配不均,影响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三)多为事后控制,缺乏主动性

企业的风险管理多为事后控制,缺乏系统的、定时的评估,缺少积极的、主动的、灵活的风险管理机制,不能从根本上防范重大风险。

(四)缺乏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

企业内部对风险信息的认识不统一,尚未形成企业的风险信息标准和传送渠道,未形成协调、统一的沟通体系。对于具体风险,缺乏量化和信息化的数据支持,从而影响决策的效率和效果。

(五)风险管理职责不清

大部份企业没有专职的风险管理机构和相应的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职能、职责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岗位,缺乏明确的、针对不同层面的风险管理职能描述和职责要求。

三、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实施风险管理的注意事项

风险之于冶金企业,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在当今经济日益全球化、竞争日益残酷的复杂市场环境中,冶金企业不仅面临着自然灾害、财产损害、业务中断、盗窃及产品责任等传统风险,还面临着市场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诸多风险因素,尤其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风险防控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有效规避、分散、化解和抵御各类风险,是每一个冶金企业生存发展之路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结合风险管理的理念,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应该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注意事项。

(一)严格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

对事故的预测不是仅仅凭借经验和事故总结,而是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区域划分下,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运用现代风险评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进行风险分析,找出危险源,评价它的风险程度,制定对应级别的控制措施。这样就更加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使预防目标和手段更加科学。可以说,引入风险管理将使冶金企业传统的“防御式”被动安全管理转向“攻防式”主动安全管理,使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更加科学与有效。

(二)重视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将风险管理应用在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时,需要围绕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因素进行,特别是要重视“人”的作用,即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意识、风险辨别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安全业务知识等等,关键内容就是事故的预防、关键环节的控制方式、重点监控措施、日常监控内容等等。在评估的过程中,要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风险的处理方面,要加强对评估结果的反馈以及反馈的响应工作,对于关键风险点的评估可以以隐患通知书或者其他专项整改方式的形式出现,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反馈结果的处理,提升冶金安全生产管理的成效。

(三)风险管理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要发挥出风险管理的效用,除了要遵循全面、系统的原则以外,还要将风险管理工作与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密切的结合,这样就能够将安全理论、经验教训与生产实践进行密切的结合,也可以将风险管理的效果发挥至最大化。此外,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与一线员工的沟通与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积极地吸取他们的建议与意见,将风险管理与作业方式和事故类型进行密切的结合,这样才能够将风险管理的成效发挥至最大化。

(四)注重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持续性

将风险管理工作应用于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中时,应该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才能够令风险管理工作得到持续的改善,才能够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五)完善风险管理的监督评价机制

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能够有效保证冶金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冶金企业应该在原有监督评价机制的基拙之上,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机制:

1.冶金企业应该在遵循冶金行业安全监督规范标准的基础之上建立冶金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监督体系,对冶金企业执行有关法律规范、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监督,这样能够有效督促冶金企业按照冶金行业安全生产规范进行冶金产品的生产。

2.冶金企业还应该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对冶金安全生产状况展开综合评估,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冶金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事故,并且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控制,这样能够确保冶金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效果。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和运用,由于管理跟不上规模的扩大,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安全特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致使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火灾、爆炸、空难、化学品及核泄漏事故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和健康。事故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给人类的心灵留下久久的创伤和难以抹去的阴影,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不稳定因素。实施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安全生产管理是控制和减少事故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宏观的安全生产管理来解决全社会共性的问题,是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通过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控制和减少事故隐患、杜绝“三违”现象。同时,推行现代安全管理来满足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降低人类的风险代价。总之,只有不断创新和进步,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作者:郑赟 单位:浙江中平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冶金安全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U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1-0122-02

2007年以来,结合开展对在用冶金起重机械进行专项整冶活动,我们对吉林市在用冶金起重机械状况进行了调研摸底。统计显示,在用各类冶金起重机约在350 台左右,占起重设备总量的10%;每年新增起重机450台左右,其中冶金起重机增加约占10%。冶金起重机有桥门式起重机、以电动葫芦为起升机构的电动单梁起重机、电动葫芦等。主要分布在大中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冶炼、铸造、锻造、热轧等作业场所。近年来,大型冶炼企业和中型铸造企业更多落户吉林市,使冶金起重机的数量有增无减,开始出现此类起重机占全部起重机比例提高的趋势。

2007年铁岭起重机事故以来,冶金起重机整冶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近年来的检验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冶金起重机还是很多。以吉林市冶金起重机为例,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设备选型和起升机构的双制动、双限位、正反向接触器的故障保护、超速保护等安全保护装置设置问题。大量不符合规定的或者不合格的冶金起重机仍在使用,这种现状纠其原因,主要是相关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相对滞后,生产企业不能提供合格产品,检验机构无法从源头把关,致使大量非冶金起重机用于冶金作业场所。

关于冶金起重机的检验,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几个关于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规范,对吊运熔融金属的冶金起重机作了更多的规定,更加突出了对设备选型、安全保护装置等项目的把关与检验,对冶金起重机检验项目和检验结论的判定准则等有了更明确的规定。由于冶金起重机的特殊性,所以在该类起重机检验过程中经常有一些问题被忽视,而恰恰这些问题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这些问题给我们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

本人根据检验工作的实践认为,冶金起重机检验应特别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设备选型的确认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TSG Q0002—2008)关于检验检测要求中,将“设备选型”列为首要项目,其缘由主要是针对冶金场所等特殊环境使用的起重设备,而旧规程中没有“设备选型”这一项要求。以前新安装起重机进行验收检验时,往往是在厂房、生产线尚未建成投产,作业环境、起重机使用用途尚不清楚的情况下,检验人员往往忽视了这个重要环节,把冶金起重机按普通起重机对待。如何对起重机械设备选型确认,《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TSG Q0002—2008)第十七条规定;“起重机应当在设备规定的工况和环境中使用,使用单位应当对起重机的选型和使用安全负责”。此规程对设备选型确定规定为; “对照产品文件、合同,检查机械的选型与使用工况匹配情况是否符合法规和合同要求”。据此,在实施现场监督检验前,应先通过查阅使用单位的设备购量合同,由使用单位书面确认购置设备的使用环境用途,初步确认设备选型。对冶金起重机设备购回到场时,应进行开箱查验。对照产品随机资料、合同及实物,检查配置、主要零部件、安全保护装置等是否符合。如不符合要求, 应及时出具“监检意见通知书”,以便使用单位处置。

把好设备选型检验这一关,是实施监督检验工作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控制检验责任风险的有效手段。检验人员切忌不可马虎行事,随意放行。否则,将埋下重大责任隐患。此外,关于对吊运熔融金属和炽热金属等冶金起重机的检验项目内容要求的特别规定,一些项目在旧的检验规程中没有,如超速保护、起升机构正反向接触器的故障保护等,目前我们检验人员对这些项目的检验还很生疏,应尽快学习和掌握这些项目的检验方法,以便尽快适应检验工作的需要。

2副钩超载问题

冶金起重机常常会带有副钩(翻转液态金属),而在检验过程中经常只考虑主钩载荷而忽略副钩是否超载。这将给企业安全生产埋下安全隐患。

近年来,冶金起重机副钩超载现象经常出现。例如,在对吉林市某冶炼厂起重机检验中发现,一台32/5吨双钩冶金桥式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副起升机构需要经常维修电机,频繁更换零部件,导致影响生产。因为很长时间也找不到原因,所以对该设备副钩翻转钢包的提升力做进一步测量,得知起升拉力为7.2吨,已超过其设计额定载荷的44%。在超载的情况下,副钩的起升速度明显减慢,严重时会停止上升。通过专业计算和论证,厂家决定将该起重机副钩的额定起重量由原来的5吨提高到8吨,改造后的副卷扬起重量比原设计增加了60%。根据改造技术要求,经对该起重机结构和机构相关部分的设计、核算,将原型号为QDY32/5t-25.5-A7的起重机改造成型号为QDY32/8t-25.5-A7的起重机,经过改造后的该起重机不仅能满足生产需要并符合国家标准,而且减少了维修周期、节约了成本,排除了安全隐患。

众所周知,超载使用,是起重机作业的大忌。因此,在对冶金起重机检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副钩超载问题,确保起重机使用安全。针对这种起重机副钩额定起重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出现超载的问题,在不能更换起重机的情况下,通过副钩起升机构相关部分进行改造,使其额定起重量满足实际使用条件,是可取的一个办法。

3起升高度限位器设置和检验

冶金环境在用起重机有很多非冶金起重机,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允许在改造后继续使用。要求规定改造后起重机装设有不同形式(一般为重锤式和旋转式并用)的上升极限位置的双重限位器(双限位),并控制不同的断路装置。正确的安装方式是这两个限位器不仅形式不一样,而且断开不同的接触器,一般情况是旋转式限位器断开上升接触器,二重锤式限位器断开主接触器,在检验过程中应分别试验。

目前,在检验的过程中,有的检验人员仅仅只试验这两种限位是否有效,却忽略了这两种限位器是否控制不同的断路装置,这就没有达到检验要求。所以,在检验过程中要分别试验这两种限位器,再观察这两个限位器对应断开的接触器是否为同一个接触器,如果断开的是同一接触器则该项不合格。

本人认为,针对冶金起重机使用现状,国家质检总局出台的相关技术规范为检验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检验人员对规范的学习和相关项目的检验技术上存在着不足和差异,会直接影响检验的质量。由于冶金起重机的特殊性,全面掌握安全技术规范的检验要求,至关重要。本文仅就其中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以共同促进冶金起重机检验质量的提升,控制检验责任风险,确保冶金起重机的使用安全,为促进经济建设安全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TSG Q0002-2008,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S].

[2]JB/T 7688.15-1999,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铸造起重机[S].

[3]TSG Q7015-2008,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S].

冶金安全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87-02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何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新问题。依据有色冶金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特点,高职院校在制订有色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把有色冶金行业的新发展、新知识、新技术融入教学课程体系中;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加强对学生专业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有色冶金工业及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一、有色冶金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特点

有色冶金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在有色冶金企业生产一线中从事岗位技术操作,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实践操作技能,在生产岗位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并能够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人员。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有色冶金技术的快速发展,有色冶金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色冶金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点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具备专业知识技能。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与有色冶金专业或生产岗位相适应的基本专业知识;掌握有色金属各生产工序基本的岗位操作技能和操作规程,熟悉各生产工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达到在岗工作所要求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培训考试,取得火法冶炼工、湿法冶炼工等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具备专业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有色冶金企业技术改造、工艺创新、设备更新换代将对有色冶金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只有具备专业创新能力,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技术技能型人才要熟悉新设备、了解新工艺,具备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创造性地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同时,要能够根据岗位实践操作过程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意见,具体实践、操作和开发。具备这些能力的人才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才能胜任岗位工作。

二、高职有色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有色冶金产业人才规格及岗位需求,按照有色冶金技术职业资格标准,经过培养使学生素质和能力达到相应的目标。一是专业知识目标: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各种有色金属生产的基本过程、生产技术条件和主要设备结构等专业知识。二是专业能力目标:掌握有色冶金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有色金属冶金生产一线岗位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问题的能力,对有色冶金生产工艺改进、设备结构局部改造的能力,新技术运用、推广的能力,以及生产岗位技术现场管理的能力。三是社会能力目标: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勤恳工作的敬业精神,良好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意识,较强的工作计划、活动组织和协调能力。四是方法能力目耍壕哂薪锨康难习能力,通过查阅专业资料、文献和计算机网络等取得专业信息的能力,较好的判断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二)人才培养定位。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专业定位上与本科院校有一定的区别,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根据有色冶金企业的岗位需求,高职有色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定位为以下四类岗位:一是有色冶金生产岗位,主要在生产一线从事各种有色金属实践生产工作;二是有色冶金生产管理岗位,主要从事有色冶金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三是有色冶金生产工艺改造和新技术研发岗位,主要负责组织实施企业生产技术改造及新技术研发工作;四是有色冶金生产过程及产品分析检验与工艺试验岗位,主要从事有色冶金原辅材料、生产过程技术控制检测和冶金产品的质量检验分析工作。

三、高职有色冶金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组织实施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要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树立“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树立发展意识和学习意识,总结并吸收先进、可行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加强实践调研,有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势与特色,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设立人才培养方案。在明确人才培养具体目标及定位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来制订高职有色冶金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一)优化教学课程体系。传统的课程体系由于课程安排不合理,专业课程教学重点、难点不突出。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偏多,实践教学少。高职学生基础较差,过多、过深的理论教学会让他们难以接受,很多学生由于听不懂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因此,需要对原先的教学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把过去以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为教学重点的课程体系,逐步优化为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上,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的课程体系。在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时,重点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岗位操作能力的实训,增加实践操作教学学时,使综合实践性教学学时占学生总学时68%以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专业技能和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开展实验或实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二)改革教学模式。可考虑实施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的“理实一体,仿真教学”的教学模式。有色冶金生产过程一般都是在高温、高压或酸、碱等危险条件下进行的,在校内实训室难以进行生产实训。为此,可通过建设有色冶金仿真实训室来解决这些难题,即利用有色冶金仿真软件用大量的现场生产视频、图片,采用3D技术,形象、生动地再现有色冶金实际生产的全过程。学生通过操作界面对各工序的生产状态进行有效操作,真实地再现有色冶金生产操作过程。老师通过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操作过程进行实时评分,让学生知道操作过程的得失,不断提高操作技能。通过仿真实训,学生能亲身体验生产过程,学到企业生产岗位相关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进行广泛的有色冶金企业调研,了解国内外有色冶金产业发展趋势,对接区域内有色冶金技术产业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用人要求,确定有色冶金生产岗位群及其对应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与有色冶金企业深度合作,聘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作为校外兼职教师,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教学实施、管理与考核评价等。基于企业专业人才需求和有色冶金职业能力特点,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学校、企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专业核心课程的全部或大部分教学内容安排在合作企业或校内有色冶金仿真实训室进行,交替进行“实践”与“理论”教学。企业中的教学主要是跟班“工作”,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监控与考核评价,学生作为企业的“学徒”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和“学习”;经过反复交替学习和训练,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高职有色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将发生变化。培养高职有色冶金技术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应以有色冶金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为基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不断优化高职有色冶金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经验与教训融入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为有色冶金企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冶立,朱光俊,杜长坤.应用型冶金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08(1)

[2]杜长坤,吕俊杰,朱光俊,等.冶金工程专业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