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脱贫基本途径

脱贫基本途径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4 15:17:28

脱贫基本途径

脱贫基本途径例1

团市委开展第四期助力扶贫·公益公考免费培训班

9月30日上午,团市委携手呼伦贝尔新途径教育开展第四期助力扶贫·公益公考免费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市委党校举行,扶贫办副主任、团市委副书记出席了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为期9天,以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测刷题为主,特邀请新途径呼和浩特市总校老师来我市授课,为2019年呼伦贝尔市事业编考试保驾护航。此次培训共有60名学员参加。

开班仪式上扶贫办副主任对学员们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此次机会,早日考入理想的岗位。二是希望大家要全方位多维度提升自己,为今后的脱贫致富开拓新的途径,为自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此次培训班的举办,目的是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助力脱贫攻坚,帮助我市贫困家庭青年和未就业大学生提高素质、增强本领,拓宽待业青年就业渠道,通过公考开辟新的就业方向,助力贫困青年成长成才。开展公考培训,是团市委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加强青年创业就业培训工作的有力举措,也是践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主线的重要手段。

脱贫基本途径例2

1、六个精准是: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2、五个一批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要求与主要途径是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

(来源:文章屋网 )

脱贫基本途径例3

一是向城镇转移就业脱贫。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对贫困人口转移就业脱贫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把产业集聚区等载体作为吸纳农民转移就业的主阵地,增加就业岗位,使更多贫困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转移到城镇落户,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实现稳定脱贫。

二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脱贫。把扶贫开发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与发掘农村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或产业工人,实现就地脱贫。

三是易地搬迁脱贫。对居住在生存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地方的贫困群众,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摘掉贫困帽子,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四是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靠自身的条件没有脱贫可能性的贫困人口,要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五是扶危济困脱贫。对那些遇到重大疾病、恶性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性灾祸可能致贫返贫的群众,及时给予临时救急和社会救济,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恢复和保持正常生活。

郭庚茂强调,要落实“五项举措”,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一是实施知识技能扶贫。要把职业技能培训做好,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能因为没有文化而使贫困代际传递。

二是实施合作带动扶贫。重点解决好“进得去”“接得上”“连得紧”的问题。“进得去”,就是贫困农民能够实现与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主体的合作,把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纳入生产组织体系之中。“接得上”,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支持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完善提升农村市场体系,使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方便快捷进入市场。“连得紧”,就是要解决好贫困农民和合作组织的利益联结问题,防止“两张皮”和“倒输血”。

脱贫基本途径例4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2

一、精准扶贫的含义及意义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精准扶贫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邓小平同志在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大步迈向美好生活。但不容否认的是,目前中国的扶贫工作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还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今天的中国,因病因残致贫返贫,因缺技术、劳力和资金致贫返贫等现象频频发生,大量贫困人口的生活仍然十分艰难,与我们提出的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相距甚远。因此,精准扶贫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紧迫的。精准扶贫要求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帮助困难群众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再次向世界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精准扶贫体现了民生重于一切的思想。在2017年新年贺词别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一年来,又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们辛苦了,我向同志们致敬。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我也了解,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精准扶贫要求全党全国人民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三个“格外”字字千钧,寓意深刻。为此我们应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做到扶贫精准到人、精准到户,达到“应保尽保、应帮尽帮、破除穷根”的目的和效果,让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真正得到保障,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实现民生大于天的思想,让贫困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必须坚定地走精准扶贫之路,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让贫困地区人民主动、自信、坚定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海南省农村贫困状况原因分析

海南省目前而言扶贫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目前,海南省有农村贫困人口47.4万,5个国定贫困市县,300个贫困村,既有连片的贫困区域,也有分散的贫困农户。大部分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布在中部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干旱地区、北部火山岩地区。

综合海南省农村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分析,海南省农村和农民贫困原因主要有:

1.原始我坏呐┮的J街圃剂伺┟竦姆⒄埂:D吓┟衲壳霸谂┮捣⒄鼓J缴匣咕窒抻谌斯ず透牛种地为主,农业发展模式远远滞后于我国其他农业发达地区。同时,农业种植利润太低,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以种植水稻为例,假定每户人家有10亩水田,以目前的海南的产量,每亩产400公斤稻谷,每公斤2元,种一季水稻收入8000元,一般一年种两季,收入16000元,但除去化肥农药种子等6000元,每年纯收只有10000元。这种低利润的农业种植,难以帮助农民通过农业种植走向富裕,打击了农民农业生产劳动的积极性。

2.贫困农村地区代际贫困传递情况严重,精准扶贫工作难度较大。举例说明,在定安县龙门阵红花岭村,40岁的贫困户陈某与未婚叔叔、弟弟同住,妻子年初不堪贫困改嫁,丢下两个3岁和5岁的孩子。由于孩子太小,陈某只能在附近打点零工维持家用。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他得到政府全资建设的统建房屋,以及免费发放的羊苗和猪苗。按照标准,他家今年便算脱了贫。陈某说,他希望贫困不要延续到下一代,但“小孩没妈管,我又顾不上,村里的小学教学质量差,我没能力送他们出去读书,小孩以后不知道会怎么样。”在海南贫困农村地区,像陈某家庭这样存在代际贫困的现象比较普遍。从其他研究中也可以看出,在中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现象非常显著,特别是在绝对贫困相对减少的下,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现象更加严重。

3.产业扶贫能力较弱,难以帮助农民有效摆脱贫困。

产业扶贫是目前海南实现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从目前产业扶贫的效果来看,因产业扶贫在方式、目的、效果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问题,短期内难以帮助贫困农民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

三、海南农村精准扶贫途径探析

精准扶贫要求扶贫工作要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精确扶贫措施、扶贫效果精准等。在诸多要求中,寻找到精准的扶贫途径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一个工作环节。只有找准精准的扶贫途径,才能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确扶贫措施,也才能真正帮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从而实现帮助贫困群众永久脱贫的目的。结合海南省农村扶贫工作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探寻精准扶贫途径:

1.精准分析贫困原因并找准扶贫对策。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帮助贫困群众找到致贫的精准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具体可而行的扶贫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帮助贫困群众实现永久脱贫。为此,扶贫工作必须细致、认真,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为追求短期成效而采用统一且单一的形式。在以往的扶贫工作中,工作模式比较单一,往往是给贫困户发放一些猪苗、鸡苗、鸭苗等养殖动物,发放完后就不再过问、不再关注。所以经常发生只发不管的现象。而农民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对市场、销售缺乏基本常识,经常出现养殖亏损的现象。曾有海南省万宁市南桥镇南桥村10户贫困户得到政府扶持的1000只鹅苗,养殖三个月上市时,遭遇市场无情“肃杀”,若不是政府资助鹅苗、鹅舍,养殖企业兜底收购,贫困户将血本无归。针对这样的问题,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扶贫工作人员必须针对每个贫困户的具体特征制定具体的扶贫措施,并在农业种植、家禽养殖等具体工作中做到从始至终的关注、帮扶,确保扶贫工作精准有效。

2.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大多贫困地区特别是僻远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交通出行不便、上学就医困难、生产生活用水不便、用电通信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在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下,根据贫困农村生产生活发展需求,一要下大气力严抓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做好建设村庄道路、加快危旧房改造、建设排水排污设施、建设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等,从而优化村容村貌整体形象,使群众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有明显改观。二是集中力量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改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农业产量。三要改善通信设施,加快电力、通信、网络等设施建设进度,为农村发展电商产业等奠定基础。

3.重点发展贫困农村的教育培训事业。教育是永久改变贫穷落后的最根本、最知名度的途健N此,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培训“拔穷根,挪穷窝”的优势,大力发展教育扶贫事业。针对海南贫困农村地区的情况,我们建议做好如下工作:一要狠抓基础教育。从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投入等方面入手,让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接受完整的基础教育,通过学习走出贫困地区。二要抓职业技术培训。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人员应积极联系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对贫困地区的农民开展技能培训,使大部分农民能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种或几种专业技能,使他们外出务工或在家种植、养殖都能通过专业的技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这样可使农民自身获得长足的发展。

脱贫基本途径例5

脱贫攻坚战役号角吹响以来,国内各省、市、县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的收集、归类和整理,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服务于脱贫攻坚大局。2016年9月,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两个政策文件,旨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在这两个政策文件出台之前,已有部分省、市、县先后出台关于加强脱贫攻坚档案的意见、办法,制定了具体的归档标准和操作方法。

贵州省出台《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贵州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四川省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四川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四川省精准扶贫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山东省德州市建立《全市脱贫攻坚档案管理规范提升标准》;江西省黎川县健全《精准扶贫档案管理规范》等等,在档案建设管理等方面做出坚实的努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然而,部分地方依然存在脱贫攻坚档案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发动不到位,建立不规范、归档不及时、资料不齐全,内容信息不精准、动态管理机制不健全,档案成果转化不足、开发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只有密切联系实际,在工作中加以探索和实践,才能谋求脱贫攻坚档案效用的最大化。

脱贫攻坚档案建设管理事关贫困村“摘帽”、贫困户“销号”,事关改革大计,事关民生福祉,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山东省烟台市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部署要求,密切联系本地实际,突出抓好建档立卡动态管理、项目储备实施、资金投入使用等重点领域的建档归档,全力做好县、乡、村三级档案资料精准完备工作,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档案管理新思路和新模式。

脱贫攻坚档案是扶贫开发各项工作顺利推动的重要基础和佐证依据,烟台市按照省级总负责、市级抓统筹、县乡抓落实以及“谁主管、谁负责”、“谁建档、谁管理”的总体要求,对本级召开的会议、出台的方案、部署的任务、制定的文件逐一进行归档,对扶贫对象的总体情况、识别退出的动态管理情况、作战图、年度减贫计划、项目进展、资金来源及使用、金融推进、帮扶责任、宣传培训、督查考核、贫困户档案及配套资料等M行分门别类的登记造册,明确责任人,分级归口管理,真正落实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努力实现脱贫攻坚档案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针对当前存在的建档立档范围不全、门类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着力设置科学完善的框架体系,建议将下列基本内容纳入归档范围。

县级档案资料归档范畴包括基础性资料、扶贫开发工作手册、精准识别动态管理资料、产业发展项目档案、资金管理、社会扶贫、扶贫宣传、教育培训、督查考核、扶贫协作等。

镇村级档案资料归档范畴包括本级扶贫对象基本情况(包括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数量及分布、贫困户数量及分布、涉及贫困人口数量及分布等以及开展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的主要情况);精准识别、精准退出资料;减贫成效;帮扶责任人;扶贫工作重点村资料(省定、市级分类整理);贫困户档案;产业项目资料;金融信贷;社会帮扶(工商资本、民间组织、社会团体、个人等吸纳就业、捐资、捐建佐证材料)等。

脱贫基本途径例6

为此,当地政府制定了《延安革命老区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率先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行动方案》,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率先实现脱贫目标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规定,并绘制了实现脱贫解困、城镇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率先”目标。

确定了两个工作阶段,第一阶段是消除绝对贫困、实现整体脱贫(2015年至2018年)。全市现有的20.52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级贫困片区县、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行列。第二阶段是巩固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9年至2020年)。扶持政策不减、工作力度不减、资金投入不减,继续对初步脱贫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给予三年扶持,巩固扶贫开发成果,确保持续发展不返贫,同步够格奔小康。

十大产业扶贫模式

专项基金扶贫路径。针对贫困户发展缺资金问题,专门设立了“延安市扶持农村贫困人口专项基金”,每年市财政筹资1亿元、13个县区筹资1.5亿元、延长石油集团、长庆油田公司各筹资1亿元,每年共筹集资金4.5亿元,按照“有劳动能力扶持发展产业、无劳动能力解决实际困难”的原则,为在册贫困户每人每年发放补助金1000元,连续扶持到2017年,实现了扶持贫困人口全覆盖。

金融扶贫路径。采取政府协调、设立风险担保抵押基金,灵活贷款抵押担保方式,扩大贷款规模。其主要做法,一是县区建立300-500万元贫困户产业发展小额贷款风险担保基金,协调金融部门按照1:10的比例放大贷款额度,为贫困户每户发放3-5万元免担保、免抵押扶贫小额贴息贷款,政府财政连续贴息三年。二是对贫困户果园依法确权登记,按照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以苹果专业合作社为贷款主体,以果园为抵押,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保障。

互助资金扶贫路径。建立镇村两级管理、“5户联保+产业大户担保”双重担保制约的互助资金管理运行模式,将多个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整合成镇级互助资金协会,扩大会员规模,每户股金由原来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协会资金规模由原来的20多万元增加到130多万元,放大借款额度,有效解决了村协会资金量小无法满足会员借款发展产业的难题。

“合作社(企业)+贫困户”扶贫路径。合作社或企业依托自身优势,结对帮扶有一定产业基础或有发展产业意愿的贫困户,为其免费提供技术、农资、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有效防范市场风险,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果园、承包地托管扶贫路径。针对特困户劳动力缺乏、生产经营投入不足、管理技术不到位等问题,采取对特困户果园、林地、设施大棚等基本生产资料进行托管经营的办法,使贫困户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并确保他们每年有一定的固定收入。切实解决了贫困户因主客观原因导致的土地荒芜、粗放经营、广种薄收难题。

林业生态扶贫路径。坚持生态建设与贫困户脱贫致富相结合,以林木种苗培育、造林绿化、发展特色产业和森林管理管护为主,大力发展家庭林场,既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增收,又有利于森林资源总量的稳步增长,达到了贫困户增收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效果。吴起县鼓励贫困户通过自办林场、联户合伙共同兴办林场、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林场分红等形式,植树造林5万亩,有效地带动3300多名贫困人口增加了收入。

劳务输出扶贫路径。紧跟市场需求,通过劳务公司整合零散独户剩余劳动力,收集用人信息,实现劳动力供需规模化有效对接,帮助贫困户就近就业增加收入。

生态旅游扶贫路径。依托自然人文生态景观,积极发展生态绿化旅游产业,通过旅游产品和三产服务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支部引领能人带动路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村级组织创造力凝聚力,组织引领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同时,发挥致富能人脑子活、路子广、基础厚的优势,带动贫困群众发展致富产业,增加收入。

文化产业扶贫路径。安塞县依托深厚文化底蕴,充分发挥文化大县优势,对一定基础和潜力的贫困户子女开展安塞腰鼓、民歌、剪纸、农民画和曲艺培训,这部分学员通过培训已活跃在各类文艺活动舞台上,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同时,结合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涌现出的鲜活生动的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组织编排了一批民歌、说书、小品、快板等曲艺节目,在乡村巡回演出,进一步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健全五大工作机制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机制。明确规定各级党政“一把手”是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人。市上相继召开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会、汇报会、座谈会、培训会和现场会,市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下乡必问、必看、必查扶贫工作。切实加强扶贫工作机构建设,在各乡镇设立三人组成的扶贫工作站,在各行政村确定一名扶贫工作联络员。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包村联户活动,明任务、实职责,硬包抓、扛死肩,连续包扶三年,不达目标不收兵。

建立精准扶贫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市县区建立了财政扶贫开发专项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刚性要求每年增长幅度不低于20%;探索普惠性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新路径,将每年扶持农业方面贷款资金的40%用于支持扶贫开发;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着力构筑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大扶贫格局。通过“三个一”的办法,把整合项目作为破解资金不足的重要途径,即一个《方案》统领,以《延安革命老区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率先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行动方案》为统领,部门年度上报项目计划必须向贫困村、扶贫避灾移民搬迁、贫困人口集中;一个会议协调,充分发挥市县精准扶贫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每年初按照《行动方案》要求,落实部门责任,明确工作任务,解决存在问题,推动工作开展;一支笔把关,市县区政府主要领导一支笔把关,对项目计划审定后方可上报,真正把项目资金安排到最贫困地区、用于最贫困人口。

建立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机制。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原则,精准到贫困村、贫困户,分门别类建立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市有监测的“五位一体”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完善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帮扶计划、工作进展、帮扶措施、帮扶干部等信息管理台账,目标、任务、责任、举措四明确,帮扶对象到村到户,责任落实到人到岗。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户及时退出,应该扶持的及时纳入,退出后三年内仍享受原有扶贫政策不变,巩固脱贫成果,努力做到动态管理精准。

建立精准扶贫行业部门联动机制。坚持以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发展需求为导向,扶贫项目安排到哪里,行业部门项目资金就跟进到哪里,贫困村发展需要什么,行业部门就解决什么问题。

建立精准扶贫督查考核机制。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大幅提高扶贫开发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的权重,考核分值从2分提高到了5分,安塞县从5分提高到15分,市上考核县区至少抽取当年50%的脱贫村和10%的脱贫户核查,县区对乡镇逐村逐户核查。

五大做法可借鉴

借鉴一:思想认识到位是做好精准扶贫开发的根本前提。实践表明,只有视贫困群众为亲人,把扶贫当事业,将心比心认识到位,激发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增强精准扶贫开发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借鉴二:真抓实干是做好精准扶贫开发的根本途径。实践表明,只有紧紧围绕既定目标,以上率下凝心聚力,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夯实责任,真抓实干、苦干实干、促进落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迈不过的硬石坎,就没有打不赢的攻坚战。

脱贫基本途径例7

【关键词】教育扶贫;教育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58 x(2017)05-0051-06

党和政府一向高度重视并致力于扶贫开发,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李忠峰,2015)。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扶贫政策与行动计划。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简称“《决定》”)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在2020年前,针对全国592个部级贫困县(包括县级行政单位区、旗、县级市)的扶贫工作,将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役。此外,同志对新时期扶贫工作提出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等重要论断。教育是“扶志”与“扶智”的根本手段,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贫困县域的教育扶贫工作必须转变思路、策略与方式,应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优势,有效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造血式扶贫:全面脱贫的关键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财政“输血”支援贫困地区、家庭和群众,这种做法立竿见影、效果显著,但从长期实践来看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输血式扶贫”长于脱贫,短于致富

从长期来看,“脱贫”只是阶段目标,共同富裕才是长期愿景。贫困实质上是地区、家庭、群众的财富生产与累积能力薄弱,这种“薄弱”局面的形成是资金、资源、环境、机制、能力等多种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资金、资源的短期注入固然可解燃眉之急,但并未触及环境、机制等更本质的层面。不系统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贫困地区的发展以及建立在持续性发展之上的小康也就无从谈起。

(二)“输血式扶贫”长于见效,短于巩固

贫困是沉疴痼疾,贫困的反复也甚为常见。从以往的扶贫经验来看,“输血”脱贫之后的“返贫”现象也屡有出现。病、灾造成的“外部性返贫”可以通过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而惯于依赖“被输血”的贫困家庭和群体具有的“内生性返贫”,从本质上暴露出“输血式扶贫”的结构性短板。脱贫需要巩固,检验脱贫巩固与否,关键看撤除外部支持后,这些地区和群体能否内生性地持续创造财富。

(三)“输血式扶贫”面对“复杂贫困形势”力所不及

“易扶”的贫困对象和地区在“输血扶贫”中逐步脱贫,难扶的群体几乎都面临着缺乏资源、环境、机制、能力的“复杂贫困形势”。从根本上看,“难扶”对象实则是由于缺乏知识、意识、能力、意志等内部条件,使得“所输之血”无法形成持久效应,脱贫目标无法达成。此外,“输血”只是构建“造血”机制的一个环节,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扶贫策略必须从“输血”走向“造血”。

二、教育扶贫:造血式扶贫的基础

“造血式扶贫”是当前全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理念。所谓帮助贫困地区和群众建立财富“造血”功能,实质上是在良性市场环境的基础上,帮助他们了解市场、理解市场,使他们明确市场、环境与自身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有效参与和积极利用市场,了解得越广、理解得越深、参与得越勤、利用得越好,才能越快、越好地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所以,带领贫困地区、家庭和群众“融入市场”是“造血式扶贫”的关键。

融入市场有两层含义:一是有市场可以融入,这需要政府创设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秩序,提供便利的金融和技术工具,为贫困群体融入市场创造条件,这是“造血式扶贫”的外部条件和必要条件。二是使贫困主体有意愿走进市场、有眼光理解市场、有能力参与市场、有方法利用市场、有毅力持续在市场中摸爬滚打。这五项是“造血式扶贫”的内部条件和充分条件。

相较于“造血式扶贫”的外部条件,其内部条件更重要,因为即使外部条件不好,主体也可以通过自身的意愿、眼光、能力、方法和毅力等内生性因素改变环境,实现脱贫。但这些内部条件并非与生俱来。“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贫困地区要从根本上实现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还是要靠教育。

教育扶贫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其一是“扶教育的困”,即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进行教育层面的扶助,使他们享有公平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其二是“以教育扶整体的贫困”,从这一层面来看,教育实际是实现贫困人口和贫困人群“内生性”脱贫的根本手段,一方面可以转变贫困人群的脱贫观念,使他们具有“内生性”脱贫的意愿、意识、信念和毅力;另一方面使他们具有参与市场经济的知识、能力、方法和手段,从而实现脱贫和走向富裕。因此,这一层面的“教育扶贫”不仅会涉及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更需要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教育的支持。

三、走向精准:教育扶贫的必然取向

党和政府一向高度重视教育在“扶贫攻坚”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实现“教育扶贫”的目标,从中央到地方花了大气力、大资金进行贫困地区的教育建设。2015年9月,同志在谈及扶贫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时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2015)。在2016年9月21日召开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刘延东同志强调,“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准发力,持续推进,协力攻坚,确保如期实现全面改善基本办学条件目标,让贫困地区学生接受良好教育,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奠定基础”(刘延东,2016)。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正在持续改善,教育扶贫的效应也正在日益显现。

形势虽好,我们也应冷静和清醒地看到教育扶贫中的问题。一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教育扶贫工作中,“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普遍存在,同志在宁夏考察时也指出,“手榴弹炸跳蚤”“遍撒胡椒面”解决不了扶贫工作的大问题(王子晖,2016)。总体而言,在“教育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部分地区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育扶贫目标失当

实现人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教育扶贫的根本目标在于通过教育的手段让人具备摆脱贫困的能力和精神。但在一些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却异化成对楼堂等硬件设施的扶贫援建,轻视贫困学生及其家庭和当地教师的观念转变与能力提升,前者援建易,后者转变难,而后者实际上才是教育扶贫的根本目标,所以存在教育扶贫的目标失当问题。

(二)教育扶贫对象失焦

“因材施教”是教育实施的核心,并不存在一条适用于所有人的普适教育路径。当前接受高等教育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从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来看,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接受高等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生,一旦错位走上自身所不适应的教育路径,其中的风险就更高。缺乏对真实、严重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尤其缺乏对贫困对象、家庭致贫原因的精准判断,就会出现“漫灌”难解“久旱”的尴尬现状。实际上对于贫困地区学生而言,可能更需要接受的是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使其能迅速获得脱贫技能,但目前的教育扶贫还比较缺乏对贫困地区中职高职学校的有效扶持,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教育扶贫的“南辕北辙”。

(三)教育扶贫重点失实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是脱贫攻坚战的“作战”原则,也是教育扶贫的战略实施原则。教育扶贫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是指在安排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实践时必须结合贫困区域、环境、主体等实际情况。但在一些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重点却异化成简单照搬城镇或发达城市学校的所教、所学,轻视地区实际发展状况和关键需求,使得教育扶贫效果有限。

(四)教育扶贫布局失准

教育扶贫的根本目标在于解决现有问题,但也应极力避免和减少随之引发的新问题。从现实情况看,贫困地区往往群落分散、学生分散,各级政府虽然投入巨大,但资源毕竟有限,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就更需要从规划布局、顶层设计上下功夫。一些地区在资源布局上仍然比较随意,只从管理的便利性着眼,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适宜性,提高了学生入学的外部成本,反而造成部分学生辍学和流失。

以上问题说明,在以往落实和推进教育扶贫的工作中,精准性缺失的题制约了教育脱贫的进程,教育精准扶贫是今后推进扶贫和脱贫工作的必然取向。

四、教育信息化是推进贫困县城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

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任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效果充分显现”(中国政府网,2017)。中央针对扶贫工作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新华社,2016)。这“六个精准”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思路。加之,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在教育中的深度应用,使教育信息化推进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在开展落实方面更具优势。教育信息化将是今后全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优势

1.识别对象精准。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从“以学校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扶贫工作思路,为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提供了前提。通过为贫困地区所有学生建立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家庭信息、学业信息和成长信息在内的综合数据库,一方面,既能了解贫困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动态趋势,也能识别在个人成长方面的精准面貌和生活变化等状态,为帮助贫困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教育解决方案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以数据挖掘技术深入分析上述多维度海量数据,在精准识别“真贫”学生的基础上,对“贫困”方面和“贫困”程度进行精准识别,为后续教育“扶贫”工作提供精准“标靶”。

2.项目措施精准。基于大量数据信息的决策使制定项目措施更为精准。既可在提供教育扶贫项目上达到精准,使得为贫困县域学校提供的设施设备类型、课程类型和管理服务符合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也可在引导个体选择具体教育类型时实现精准,并依据个体的个人情况、家庭状况、发展意愿帮助其选择对路的学校、课程。在教育扶贫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中,一方面,通过贫困地区学校和教师的数据信息,在扶助资金投放、学校建设、教师培训和课程发展方面做到精准;另一方面,针对被帮扶者的学习风格、学习内容采取精准的措施,可根据不同贫困地区、不同贫困群体的各自特点设计、提供相关课程,给予相应学习指导,让被帮扶者的学习效能得到充分提升。

3.追踪评估精准。由于贫困对象识别、项目决策和项目实施均基于数据开展,这就为项目落实、成效检验提供了基础。其一,为扶贫项目的持续实施提供了可见和便捷的追踪方式。其二,对教育扶贫效果可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评估。其三,根据阶段性扶贫项目的实施效果,一方面,基于追踪数据可不断精准识别贫困群体和脱贫群体,并对“返贫”对象进行预警;另一方面,根据追踪和评估结果,可有针对性地修订和完善项目实施,优化资源配置,有效缓解数字应用鸿沟等“新”教育贫困问题的加剧。

4.监察管理精准。基于信息数据的决策和基于数据流的工作流程,提升了监察、管理和服务的精准程度:其一,通过实时、可视化和数字化的管理服务,为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以及教师的教学提供精准支持。其二,使教育扶贫各环节的工作边界和权责分明,有利于扶贫工作的“管办评”分离。其三,基于真实、海量和透明的数据信息,既可以有效监察扶贫资金的精准投放及违规使用情况,也可以有效监察和减少扶贫工作中的“假扶贫”问题。

5.教师队伍建设精准。教育信息化在教师精准选派中具有以下方面的优势:一是着重选派有信息化教学经验的教师,在提升农村信息化教育质量的同时,教师可成为农村信息化的传播者和示范者。二是能利用现有的网络系统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缓解“派不出”的培训难题。三是有助于抓好和落实“三个课堂”模式,通过向名校学习、与名师教研和同上一节课的方式,创新“在线派人”模式,从而帮助农村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和效果,有效解决“教不好”的教学困境。此外,还应通过各种手段留住贫困地区的优秀师资。

6.帮扶效果精准。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育扶贫工作,使教育精准扶贫能够真正“落地”。其一,对教育扶贫工作人员而言,有利于他们在扶贫理念和推进方式上均做到精准。其二,教育扶贫的各个环节基本上都是基于透明化和海量化的数据信息,在贫困的识别、预警、施策、干预、评估和监管方面更为精准客观,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扶助效果更为精准。

此外,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教育扶贫的有效手段,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可促进、发展农村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互联网思维与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有效缩小数字鸿沟。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培养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让他们学会借助数字化工具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从根本上阻断造成贫困的生存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代际传递,帮助他们获得在数字社会中的新身份,从而实现脱贫。

(二)以教育信息化推进贫困县域教育精准扶贫的基本思路

正如前文所言,“扶教育的贫困”是教育扶贫工作的起点,也是“以教育扶整体的贫困”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全国592个部级贫困县的教育形式以基础教育为主,且教育贫困现状比较严峻。除了校舍环境等客观条件的“贫困”之外,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健康成长、教育的管理服务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是更应该优先、高效、精准解决的教育贫困。因此,在贫困县域实现教育的精准脱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关键要转变以往贫困县域基础教育扶贫的工作方式,按照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精准脱贫的思路开展。

1.聚焦贫困县域基础教育精准扶贫的对象。贫困学生是贫困县域推进基础教育精准扶贫的唯一对象。贫困学生所表现出的贫困问题有两类:第一类是学生在生活状态、精神面貌、个人成长等生存发展方面的问题。第二类是学生在学校的课程学习、应用实践和探索发现等学业发展方面的问题。家庭经济贫困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以上两类问题,但无论学生存在这两类问题中的哪一类,都会影响到另一类问题的产生。在贫困县域推进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如果忽视了贫困学生存在的任何一类问题,必然难以使所有的学生实现脱贫,这与以往的教育扶贫工作也无差别。再者,无论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还是提升教育管理服务效能,都是为W生的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而服务。因此,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贫困县域教育精准扶贫的工作中,贫困学生存在的以上两类贫困问题都应无差别地精准解决。

2.确立贫困县域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十二五”以来,贫困县域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提升,但存在以下三类问题:一是缺系统、少应用、少资源现象仍常见;二是人员、资金、资源匮乏仍是贫困县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掣肘;三是发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并不适用于贫困县域。因此,教育信息化推进的贫困县域教育精准扶贫,需要一套低成本、低门槛和高成效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从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健康成长、教育管理服务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三个方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在此方案中,以混合云部署的“教育数据中心”作为数据层,汇聚和共享服务层中三类平台的教育数据:第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中的学校管理、办公管理、家校互动等教育管理服务类数据;第二,教师教研平台中的教学评价、教师培训、教研资源共享等教师信息化教学专业发展类数据;第三,网络学习空间和各类在用的教/学平台中的学生课前导学、课堂教学、作业辅导等学生学业发展类数据。在应用层,用户用PC端或移动端通过统一的门户和身份认证获取相应平台的服务。(任友群,等,2017)

3.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按照以上低成本、低门槛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在贫困县域初步完成教育信息化建设后,按以下思路进一步开展教育信息化推进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第一,创建“教育精准扶贫支持平台”,按需与各省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网络学习空间、家校互动系统等平通,精准采集学生的家庭状况、个人成长、生活状态、精神面貌等个人生存类数据。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多维度分析,对贫困学生的个人成长施以精准跟踪、评估、干预、反馈和修正等精准扶贫措施。第二,通过学生使用的网络学习空间和各类在线学习平台,动态采集、汇聚和分析学生的课程学习、应用实践和探索发现等学习行为数据,并对贫困学生的学业发展进行差异化的精准跟踪、评价和干预。第三,依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相关信息化平台工具,精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教育管理服务能力,以便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精准支持。第四,通过构建“教育信息化精准管理服务平台”,打通上述各类平台接口,实现各平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并为不同角色用户提供统一的门户和身份认证,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实现管理服务可追踪、评估反馈精准实时、教育数据伴随式收集等差异化、精准化的教育服务。

(三)贫困县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精准扶贫需注意的事项

以上从教育信息化的视角,为贫困县域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提供了一条基本思路。但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移动端是推进整体工作的突破口。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县域普遍存在时间短、任务紧、资金缺、资源少等问题。而迅速发展的移动应用和终端技术,为贫困县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精准扶贫提供了突破口。第一,相较于PC端,移动终端投入低,即使是贫困县域的教师和贫困家庭也基本拥有移动终端,并且根据条件和需求,学生也可以开展自带设备学习活动。第二,移动终端只是获取各种教育服务的“端”,各种数据的汇聚、交换和处理都在云端的“教育数据中心”进行,平台投入和管理难度都较低。第三,移动端的轻社交应用门槛低(如QQ和微信),有很好的应用基础,并已将不同的教育群体联通,不会由于应用门槛原因使大量用户流失。第四,学生若能在学习中实现移动终端的常态化应用,学业数据和成长数据就可以实现伴随式收集,进而能提供精准实时的追踪、评价和干预,实现对贫困学生的精准扶助。(任友群,2017)

2.教育信息化也是重要的扶贫内容。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教育信息化也是非常重要的扶贫内容。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影响教育贫困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使贫困县域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了教育脱贫,倘若减缓或停止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教育还是会因此而“返贫”。特别是如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和应用趋势发生转变,教育的数据化、精准化、共享化、扁平化和可视化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新“标签”。因此,无论是正在推进的教育扶贫工作,还是以后实现教育脱贫,教育信息化都是不能荒废的建设内容。

3.帮助其他贫困人口成为数字公民。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思路是针对贫困县域的贫困学生而言的,但并非意味教育信息化对非教育贫困人口具有排他性。相反,他们也应该在教育信息化的支持下向数字公民转变。贫困人口的这种身份转变,会对他们的生存观念、生产思维和致富手段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决定》中也提出要“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在面向贫困学生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通过移动终端开展的家校互动和教/学活动,一方面,对贫困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生活成长进行了扶助;另一方面,则为贫困家庭父母或留守老人提供了接触、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途径,也为他们提供了向数字公民转变的机遇。所以,在贫困地区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在帮扶贫困学生精准脱贫方面着力,还应以此为契机,通过“传、帮、带”帮助学生家长、留守老人等贫困人口成为常态化使用信息技术的数字公民。

4.确保教育数据和用户隐私安全。教育扶贫工作的“精准化”是建立在贫困学生的家庭信息、W习行为数据、个人成长数据、教学数据和管理服务数据的基础上,这些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交换等环节都需要确保安全。特别是伴随式收集数据和伴随式评价,更对数据和隐私的保护提出了高要求,倘若疏于管理,甚至发生数据泄露等问题,将严重威胁学生的个人隐私和成长发展。因此,尽管贫困县域开展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采取了低投入和低门槛的推进思路,但需要在教育数据和个人隐私保护方面加强警惕、加大投入和强化管理。应确立数据信息的安全机制、响应机制和问责机制,在数据和隐私受到侵害时,能及时响应、启动和实施相应的防护与挽救方案,并进行追责。

脱贫基本途径例8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按照“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以实现稳定脱贫为重点,切实做好精准帮扶工作,持续巩固贫困村出列成效,全面加快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确保打好全年脱贫攻坚战。

二、目标任务

进一步落实帮扶任务,扎实做好146户已脱贫户防范返贫和1户未脱贫户的脱贫工作。促进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激活,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持续巩固提升村脱贫成果。

三、主要措施

一是细化精准帮扶。认真做好1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工作,通过入户走访等方式,全面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逐户了解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所需所盼、“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和返贫风险点。在充分征求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因人因户科学制定年度帮扶计划,做到帮扶政策无遗漏,措施精准可操作。通过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巩固脱贫成果,确保所有贫困户“一过线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

二是强化政策落实。督促本单位所有帮扶责任人按月开展走访帮扶贫困户活动,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和需要,围绕落实十大扶贫工程各项政策,切实帮助贫困户享受到产业、就业、健康、教育、危房改造、金融等扶贫特惠政策。不断增强月走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每月帮扶工作重点和要求,加大扶贫政策宣传,持续落实巩固脱贫措施,并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扶贫政策精准落地。

三是深化产业发展。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举措和贫困户稳定增收的根本途径,努力打造带动脱贫能力强的特色产业。结合该村实际,继续推动稻虾共养产业,壮大畜禽养殖产业发展,确保2020年帮助实现全村发展稻虾共养产业养殖户达到全村总户数的45%以上,发展麻黄鸡养殖户达到全村总户数的40%以上。充分发挥朗德鹅产业扶贫基地带动作用,帮助发展长效特色产业。同时帮助引导全村党员、贫困户成立稻虾养殖合作社,增强贫困户抵御各类风险能力,实现稳定增收。

四是完善双基建设。帮助争取至等村组道路建设,争取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落地,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丰富和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建立管养机制,加强全村村组道路、当家塘、抗旱井等维护管理。积极争取各类资金与项目,不断加大对村的扶贫投入力度,持续加强道路、水利等建设,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水平。

五是提升集体经济。从村实际出发,因村制宜帮助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积极探索发展村级经济的新途径,不断增强村级组织自身“造血”功能和服务能力。强化村集体水面出租、朗德鹅产业扶贫基地发包、光伏电站、带资入股等项目的管理,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力争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4万元以上。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三家包村单位要高度重视定点帮扶工作,成立联合帮扶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帮扶工作。要加强工作投入,分解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积极组织协调落实、统筹各方资源,确保定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脱贫基本途径例9

基金项目:本文属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精准扶贫少数民族――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为例(xhmks1710)产出论文

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研究背景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西部脱贫致富是关键,西部能否脱贫,重点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国的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少数民族地区。”[1]在592个部级贫困县中,少数民族自治县就有257个。2014年底,中国的贫困人口达7017万左右,其中2205万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2]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南部,有3736万之多。西南少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密切相关。

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研究现状

精准扶贫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以来,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成果丰硕。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主要对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特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进行研究。

(一)对精准扶贫理论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精准扶贫的概念。沈茂英认为精准扶贫是一种新型的扶贫机制。针对不同的贫困区域环境和不同的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合规程序,对扶贫对象加以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以及精确管理。[3]邓博文指出精准扶贫的主旨是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形成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的基础。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是精准扶贫的核心。[4]赵和楠、侯石安、祁毓从内涵和构成的角度来分析精准扶贫。从精准扶贫的内涵上来说,精准扶贫是指通过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扶持识别出的贫困家庭与人口,消除导致其贫困的障碍因素,增强其自主的发展能力,并且要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精准扶贫的内容构成是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5]

精准扶贫的理论特征。沈茂英指出精准扶贫的三大特征是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3]赵和楠,侯石安、祁毓认为精准扶贫独特的要素是多维瞄准性。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各环节之间内在的关联、互为藕合特征。[5]

(二)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区域精准扶贫面临的困难

刘东燕指出云南、贵州、广西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又是石漠化严重区,这导致在新阶段的贫困状况更加严峻、致贫的原因更加复杂、贫困的程度更加突出以及防返贫的任务更加艰巨。[6]黄悦、梁鹂、唐洪亮认为地处乌蒙山片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属于高寒山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均可耕地少,产量低。这就直接增加了精准扶贫的难度,尤其是增大了返贫的挑战。[7]

沈涛、朱勇生、吴建国指出自然生态脆弱以及生态多样保护是云南边疆精准扶贫面临的困难。[8]罗绒战堆、陈健生指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冰雹、霜冻与暴雨,以及干旱等各种自然灾害常有发生。当地的百姓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处于中下等甚至中等的一些农户的生计将处于困境之中。[9]

郑双怡认为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西南地区属于季风性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多受流水的侵蚀。[10]西南民族地区农民经济底子薄,抗L险的能力差,一旦发生灾害就很容易丧失生计,气候变化的风险容易造成民族地区大面积返贫,影响精准扶贫的进程。

(三)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区域精准扶贫的对策

1.研究发展教育脱贫致富

高天跃说“贵州作为西部民族地区重要省份,省内贫困程度依然位居全国前列。”[11]杨定玉认为贵州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的落后,人的思想观念滞后。在民族地区实施“教育扶贫”战略,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来脱贫,断其贫困的“根”,使贫困不再代代相传。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和返贫时,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必须保障贫困对象的子女能接受一定的,甚至良好的教育,这是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同时,要培养大量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参与精准扶贫的实施。[12]只有这样才能使精准扶贫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成效发生本质的转变。

邓秀华认为通过对农村成人引导性培训、农业技术技能教育培训,使其转变旧观念,能塑造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新型农民、掌握必要的技术技能的就业者。大力支持成人教育推进精准扶贫,从农村成人的实际需要出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及提高成人培训项目设置的科学性。[13]

2.研究旅游精准扶贫

陈祥碧、唐剑认为旅游扶贫是长江上游广大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他们认为立足于“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创新该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形式,把实现旅游业与农牧业的扶贫相结合,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能力、进而扩展帮扶渠道等途径来增强长江上游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实效。[14]

沈涛、朱勇生、吴建国着重研究发展旅游业的转向问题。通过传统旅游转为包容性的绿色发展途径来推进精准扶贫,推进边疆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机会的均等化,制度倾向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进而保护好生态环境。[9]

脱贫基本途径例10

一、基本情况

去年初,根据年人均纯收入7XX元的脱贫标准,精准确定省建档立卡低收入对象。按照程序规范、数据真实、群众认可的原则,推进政策宣传、调查摸底、入户登记、三级公示、信息录入等工作。XXX个村共审核确认低收入农户1XXX户,人口1XXX人,其中一般贫困户XXX户、XXX人,低保户XXX户、xxXXX人,散养五保户xx6户、xx3人。XXX户一般贫困户,根据县“双六双帮”文件要求一般贫困户由县镇机关干部帮扶,其中县级机关xx个部门单位帮扶XXX户。截止20xx年xx月XXX户,XXX人实现脱贫目标,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7XX元,其中一般贫困户XXX户、低保贫困户XXX户、五保贫困户xx8户。按人口计算脱贫率XX.X%。

二、主要帮扶措施

一是了解帮扶情况,制定帮扶计划。全区参与帮扶活动的党员干部分别深入到各低收入农户家中与其拉家常、交朋友、深谈心,认真听取意见,了解其家庭基本情况,做到对其“家庭结构清、经济来源清、思想状况清”,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做到帮扶对象一日不脱贫,帮扶干部一日不收兵。

二是明确帮扶内容,完善帮扶机制。在帮扶内容与方式上,改过去简单的送钱送物向拓宽帮扶户的增收渠道,提供信息服务,联系就业岗位等多途径转变;在帮扶期限上,改变突击帮扶,为帮扶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本着“把好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的原则,不断拓展帮扶活动内容,切实传达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关爱,增进感情,化解矛盾,从而为维护社会的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三是深入帮扶一线,开展帮扶活动。具体帮扶活动有以下几种:(1)帮助发展扩大种植业、养殖业;(2)帮助联系介绍输出转移劳动力;(3)帮助发展第三产业;(4)提供信息、技术服务;(5)直接给予现金资助,资助治病,资助子女上学。

四是注重政策托底,资金帮扶。20xx年免缴xxXXX人3xx77.6元筹资,免缴XXX个劳力xxxx0元。20xx年退缴XXX人76XX元基本医疗和大病补助。各挂钩帮扶责任人每年现金资助每个低收入户不低于2XX元。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年帮扶工作的实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帮扶对象看,脱贫致富需要基本的劳动能力,但此次帮扶结对的低收入农户大部分是病残。1XXX户、1XXX个低收入人口中,因病致贫的xxXXX人、占比XX.X%,因残致贫的3xx人、占比xx.XX%。低收户脱贫致富缺少内生动力,自身难以走出贫困阴影。

二是从帮扶类型看,项目帮扶、技术帮扶是农户脱贫的主要途径,但此次帮扶结对的低收入农户却大部分期盼直接给钱。在结对的XXX户一般贫困户中,意愿进行资金帮扶的XXX户,综合帮扶(即同时要求进行两项以上帮扶)的XXX户,期盼直接进行资金帮扶的占总结对农户的XX%。

三是从帮扶主体看,党员干部对于结对帮扶积极性很高,但对于如何有效帮扶仍需创新举措。区村干部能主动深入低收入户家中进行面对面交谈,进一步加深对帮扶工作意义的认识,但面对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的结对户,除了给予适当资金帮扶,区村干部对于如何有效帮扶需要认真研究。

五、几点建议

(一)加大实用技术扶贫的力度。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投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掌握致富技能、提高就业本领。使大多数贫困人口掌握一至二项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如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等。狠抓劳务输出培训,加大智力扶贫力度,为贫困农民寻求就业门路创造条件,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

(二)推进项目产业扶贫。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主要途径,综合农业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以基地建设带动贫困户拓宽增收渠道。要根据低收入家庭实际情况,通过发展投入小、见效快等短平快的致富项目,尽早实现增收脱贫。

(三)努力提升贫困户内在动力。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宣传教育,扶贫应先扶志,在贫困人口中大力倡导人穷志不短、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的精神,不能坐地等穷或依靠外援,应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内动力,使他们自觉地投身到致富脱贫的活动中去,主动配合党委政府发展生产,发展经济。

(四)拓宽资金投入广度。建议建立上级财政对贫困户的资金补贴制度,加大对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补助标准;引导社会捐助资金,建立“扶贫基金”,解困济贫;政府开征扶贫基金,增加扶贫渠道。

脱贫基本途径例11

同志们:这次全市扶贫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市“八七”扶贫攻坚的成绩和经验,对今后10年全市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我完全同意振有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所作的重要讲话。希望大家按照会议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工作,努力完成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任务。下面,我着重就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第一,要进一步明确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积极进取,大胆探索,真抓实干,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经过七年的攻坚决战,全市基本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圆满完成了“八七”扶贫攻坚任务。为实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坚定了信心。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目标,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进入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要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今后10年要尽快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根据这一要求,从2002年到2005年,全市要力争完成搬迁扶贫1万人以上;力争在正常年景下,农村未解决温饱人口不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并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措施解决其温饱;进一步巩固温饱成果,提高低收入人口的生活质量。同时,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力争使重点贫困县和贫困乡镇经济发展速度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分别达到全市平均水平,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到村到户扶贫,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分类指导,大胆创新。在工作重点上要突出抓好四大工程:一是搬迁扶贫工程,从根本上改善高寒边远山区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二是实施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技能。三是实施产业开发工程,帮助贫困地区开拓稳定的增收渠道。四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要通过多种扶贫开发措施的综合运用,全面提高扶贫开发效益,把我市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我们相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八七”扶贫攻坚奠定的物质基础和积累的宝贵经验,有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我们一定能够圆满完成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任务。对此,大家都应树立必胜的信心,精神振奋地投入工作。第二,要充分认识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新特点。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与“八七”扶贫攻坚相比,具有很多新的特点。总体上看,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任务更重。一是环境和背景不同。新阶段的扶贫开发,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在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我国经济必须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背景下进行的,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样的体制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扶贫开发工作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实施和推进;又要应对入世的挑战,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都要适应国际惯例。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不得不与其他市场主体一样参与市场竞争,这就加大了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稳定地解决脱贫问题的难度。对新阶段扶贫开发的这些新特点,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努力突破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大胆探索新体制、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的规律,创造和积累新的扶贫开发工作经验,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的效益,使党和政府的这项“德政工程”能够真正造福于广大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二是对象和难度不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要对象是:年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人口,首要的是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或虽已解决温饱但极不稳定的贫困人口。目前,全市4万多还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是重中之重。这部分人口虽然数量不多,但由于他们绝大多数居住在高寒边远山区,或者是痴呆傻残等弱势群体,是“八七”扶贫攻坚剩下的最难啃的“硬骨头”,脱贫难度很大,常规性的工作措施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还要看到,通过“八七”扶贫攻坚初步解决温饱的人口,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改善,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比较弱,脱贫的标准比较低,他们也很容易重新陷入贫困。因此,扶贫开发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三是标准和要求不同。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这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根本任务。所谓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而是要通过创造性地实施搬迁扶贫、产业化扶贫、开放式扶贫和科教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在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上下功夫,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高标准建设产业基地,高起点建设龙头企业,高效率开拓农产品市场,从而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向小康目标迈进。同时,还要通过扶贫开发,逐步实现农民、财政“双脱贫”。这既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对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不仅要扶钱扶物,更重要的是扶人扶智,帮助贫困地区构建优势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从而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富民,而且要努力做到富民与富财政相结合。总之,就是要通过扶贫开发的实施,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用发展的办法来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要从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共同富裕伟大构想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实施我市“三大目标、四大战略”的高度,从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扶贫开发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锲而不舍地抓紧抓好。第三,要不断探索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途径。新世纪初的5年,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纵深推进扶贫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思路,要不断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从宜昌的实际来看,当前要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突破性地推进搬迁扶贫。实施搬迁扶贫,促进贫困人口合理迁徒,从根本上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是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各级各部门务必把搬迁扶贫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集中领导、集中力量、集中资金,采取综合措施,突破性地向前推进。要坚持农户自主自愿,政府积极引导、适当扶持的原则,加大搬迁扶贫的工作力度。对居住在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地方的特困人口,要逐一登记造册,在合理确定迁出地的前提下,分期分批逐步实施搬迁安置,帮助他们尽快摆脱贫困。近几年来,各地涌现了不少“山里下坪,坪里进城”的梯次搬迁模式,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推动了扶贫开发、小城镇建设和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一举多得,综合效益显着。要认真总结这类成熟的经验,大力推广成功的作法,推进搬迁扶贫的实施。要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把搬迁扶贫与小城镇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结合起来,周密安排,通盘考虑,确保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二是继续大力实施科教扶贫。扶贫必先扶智。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克服“重资金支持、轻智力支持;重自然资源开发、轻人力资源开发”的倾向,大力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把智力开发和提高人口素质摆在首位,继续深入开展科教扶贫。要在全市大力实施“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基础文化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要积极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广适用技术,狠抓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县县有科技示范园(区)、乡乡有科技示范点、村村有科技示范户。中专和职业技术学校,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办学,大力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要通过培训,努力使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一个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科技明白人。三是深度推进开放式扶贫。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长期封闭,开放不够,是贫困地区长期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越是贫困地区,越要扩大开放,走开放式扶贫之路,这是加快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大力提倡走出去。当前,特别要大力引导、组织贫困山区农村劳力外出打工,使他们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接受观念,掌握新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贫困地区的人具有吃苦耐劳的共同秉性,只要他们能够走出去,很多人可以站住脚,逐步摆脱贫困。如果能有一部分人致富后回乡创业,还能带动更多的人共同富裕。扶贫开发就要注意培养这样的典型。另一方面,要破除闭关自守的封闭意识,敞开山门,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投资环境,以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政策、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等,吸引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加速贫困地区面貌的改变。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力支持贫困县和不对外开放县到宜昌开发区及其他地区异地办厂,各地要抓住这一机遇,扩大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步伐。第四,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扶贫形式,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机关定点扶贫、区域协作扶贫、民间参与扶贫的新形式、新途径、新办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全社会扶贫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党政机关定点扶贫,不仅要继续坚持下去,而且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搞得更有成效。市直各部门都要把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工作职责,将扶贫开发纳入本部门工作年度计划和总体规划,共同帮助贫困地区完成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各项任务。全市定点帮扶工作一定四年不变,对扶贫重点对象,要一户不漏地安排干部帮扶,不脱贫,不脱钩。要继续动员和组织市内乡镇之间开展对口帮扶活动。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着重扶持贫困地区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和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使贫困乡村、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并为缓解当地财政困难多作贡献。要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投入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使扶贫开发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形成扶贫开发的大合唱。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厂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都要发挥各自优势,为支持贫困地区开发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要继续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积极向贫困地区捐资捐物,广辟扶贫开发的资金渠道,为贫困地区济困解难。第五,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也是我们克服困难、开创事业的一个重要法宝。完成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任务,必须坚持贯彻这一方针。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有没有改天换地、战胜贫穷的雄心壮志,有没有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决定着脱贫致富的进程和成效。这些年来,有的贫困地区面貌一新、走向富裕,有的却山河依旧、仍然贫困。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不愿意进行艰苦的工作,总把希望寄托在国家、部门及社会的帮助上,就很难改变贫困的面貌。只有把外部的支持帮助与内部的艰苦努力结合起来,才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只要贫困地区的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励精图治,同心协力,开动脑筋,苦干实干,脱贫的办法就会越来越多,致富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第六,要继续加强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扶贫开发的方针有了,规划有了,政策有了,关键在抓好组织领导。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如何推动、社会力量如何动员、贫困地区的工作如何开展、各项措施如何落实,都要一一研究,逐项组织落实。贫困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把扶贫开发摆在中心位置,作为首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贫困县的党政一把手,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亲自抓扶贫开发工作。要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落实。要继续实行县市区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工作责任制,继续实行党政领导分片包干、挂点扶贫制度,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一手情况,体察民情实情。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带着感情深入贫困群众,了解、理解他们的冷暖疾苦,真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都要带着激情发奋图强,真抓实干,致力于贫困面貌的改变。任职一届,致富一方,这是足以留传后世的辉煌业绩。希望贫困地区的广大干部通过苦干实干和巧干,在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中充分体现人生的价值,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扶贫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都要靠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落实。贫困乡村条件差、工作难度大,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尤为重要。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与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帮助贫困地区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真正使基层党组织在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村党支部战斗力强不强,书记是关键。要拓宽视野,转变观念,注重选拔那些作风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和脱贫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担任村支部书记。对缺乏党支部书记合适人选的边远偏僻村,要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对于到村任职的机关干部,只要工作业绩突出,受到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就要大胆提拔,委以重任。要采取多种形式抓紧抓好贫困村后备干部的培养,要注重从大中专生中物色和培养村干部,把那些素质较好,并愿意为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服务的优秀青年吸收到村干部后备队伍中来。同志们,“八七”扶贫攻坚已作为辉煌的一页载入史册,新世纪的扶贫开发已经拉开序幕。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万众一心,振奋精神,再接再厉,为开创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