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神经外科护理经验总结

神经外科护理经验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4 15:21:00

神经外科护理经验总结

神经外科护理经验总结例1

作者单位:116021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外科(苗虹);第四六三医院神经外科(金丽丽) 压疮又被称为压力性溃疡,由于患者局部的组织受到外力持续性的压迫而出现神经营养方面的紊乱及血液循环方面的障碍,常常会出现皮下组织及皮肤的坏死[1]。我院神经外科采用循证护理的护理方法预防压疮,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于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长期卧床。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循证护理组)67例,其中,男41例,女26例,年龄37~82岁;对照组(普通护理组)53例,其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38~8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首先,总结出导致长期卧床患者出现压疮的危险因素:全身因素有,营养不良、感觉丧失、组织灌注减少、体重、年龄等,局部因素有潮湿、摩擦力、剪切力及压力,以确立循证问题;根据总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干预。其次,根据文献记载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法,如,增强基础护理,定时对患者进行拍背翻身、变化;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压疮的发病机理及压疮的危害,促使他们对压疮的预防工作足够重视;新入院的患者要综合评估压疮发生的危险性;严密观察压疮好发的部位,及时给予预防压疮的医疗用品。实验组实施此循证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方法。

1.3 评价标准 综合两组神经外科患者褥疮的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率来评价循证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有统计到的有关数据都应用SPSS 18.0的软件包处理,主要检验方法为χ2检验,P

2 结果

2.1 压疮发生率比较 比较两组神经外科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有2例出现了压疮,发生率为2.98%;对照组有10例出现了压疮,发生率为18.7%。两组患者褥疮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对护理的满意率比较 向两组发放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有66例患者表示满意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8.5%;对照组有42例患者对护理方法表示满意,满意率为79.2%。两组患者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压疮常常在久病卧床的患者当中出现,比如骨折、截瘫、长期昏迷及偏瘫的患者,患者由于年老体弱或者翻身不便就会在骨突(耳郭、足跟、骶尾、背部)部位出现压疮,不仅能增加住院时间、护理工作量,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在久病卧床的患者当中,压疮的预防也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工作当中有计划的、明确的、审慎的利用当前最先进的临床护理技术,使之与临床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结合,根据患者的意愿在特定的疾病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的方法称为循证护理[2]。循证护理主要是根据检索的文献为主要根据,将自觉及经验为主的护理习惯改变,要求在实际的护理实践当中做出对循证护理问题价值最大的分析决定[3]。这就要求不但善于用眼观察及用脑思考问题,还要用心护理病患,对规范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及行为意义重大。同时循证护理方法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需求满足,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对于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有一定得作用。本实验主要是针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了预防压疮的循证护理方法,通过提前查找相关文献,总结压疮产生的主要诱因、原因、部位以及预防的方法,再结合护理的临床经验制定出一套适合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方法。实验结果证实,循证护理方法确实能够降低压疮的发病率,可以在神经外科护理中推广。

参 考 文 献

神经外科护理经验总结例2

品管圈(QCC)作为先进的科学管理模式,从实践出发,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其在临床管理中的价值广受认可[1-3]。神经外科所救治疾病多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而护理人员素质和水平对于临床疗效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改善神经外科护理人员水平、提高护理质量一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就QCC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选取神经外科护理人员(除护士长)共24名,其中主管护师6名,护师8名,护士10名,均为女性,年龄19~38岁,平均(26±3)岁,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时间均超过12个月;文化程度:大专15名,本科9名。

1.2方法

于2014年12月份本溪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正式成立QCC管理领导组,并组织开展“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活动,小组成员共同分析总结临床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原因,并制订改进方案,自2015年1月起实施QCC护理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成立QCC管理组

由神经外科主任和护士长担任QCC管理组领导,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组员),以“神经外科优质护理”作为主题,按照明确主题、制订活动计划、讨论并总结现状、明确问题、分析原因、确定目标、制订对策、付诸实践及发现新问题、整改、验证以及改进对策共12个流程依次实施。

1.2.2分析现状、明确问题、分析原因

全体成员依据护理工作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发言,共同讨论并总结目前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弊端,确定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临床实践对所确定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剖析,找出问题原因,经讨论分析,发现神经外科护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偏低、护理工作繁重、继续教育缺乏以及管理方法欠妥。

1.2.3确定目标并制订对策

依据上述分析结果,确定护理工作阶段目标为全面改进护理质量,实施优质护理,并且根据所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制订改进策略,具体如下:①提高护理水平: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继续教育,在提高责任感的同时加强业务能力系统培训,通过理论再学习、实践操作模拟训练等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密切关注临床实践过程,发现薄弱环节及时进行强化学习。②全面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患者入院治疗期间给予科学化健康教育,帮助其了解并正确认识病情,同时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尽可能实现身心共同健康;此外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运动、饮食等生活习惯,加强自我保健能力。③加强安全管理:通过增加防护装置、讲解安全注意事项、视频学习安全防范措施等提高患者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尽可能避免坠床、摔倒等不良事件发生。

1.2.4临床实践和整改

将新护理措施在临床工作中具体践行,并且跟踪监测应用效果,及时总结新问题和原因并制订改进措施,不断优化神经外科护理方案。

1.3观察指标

统计QCC管理实施前后1年内(QCC实施前为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QCC实施后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全体护理人员考核结果、护理质量,同时比较QCC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变化。

1.3.1护理考核

24名护理人员均参加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部分,考核项目由神经外科科主任和本院全体护士长共同制订,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考核成绩越好,表明护理能力越佳,70分以上视为达标。

1.3.2护理质量评价

由QCC领导组对于临床护理实践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安全质量(坠床、安全事故等)和工作质量(专业能力等)两部分,各项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1.3.3护理满意度

采用我院全体中层临床干部共同参与制订的《护理工作调查表》进行评估,包括礼貌用语、态度、护理质量等多方面内容,满分100分,85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75~84分为较满意,74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该调查表由患者出院时以匿名方式填写,共发出1976份问卷(QCC前952份,QCC后1024份),收回1976份,回收率10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QCC管理后,护理人员实践技能、理论知识、平均成绩考核结果评分及达标率均明显高于QCC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神经外科护理经验总结例3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神经内科疾病具有病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发病迅速等临床特征,其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类型是脑梗死和脑出血。神经内科疾病导致患者脑组织软化坏死、缺氧、缺血以及血流中断,严重者还会造成失语、偏瘫等后遗症。本次临床实验对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程序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实验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5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实验对象,男性30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范围在50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6.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标准,且经过头颅CT和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脑血管疾病。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合并症方面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并依据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计划实施临床护理,收集整理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实验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程序,即在神经内科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个性化、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计划,强调患者的护理配合,加强术后的健康教育。依据神经内科临床资料的收集整理方法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评估。

1.3 资料收集方法 两组患者均同意接受观察、体检、交谈等方法进行资料收集,依据护理部制定的一级护理标准对本次临床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估。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完成后,由医护人员与专业康复人员共同对患者实施首次评估,结果评估的依据包括:患者一般情况、PES公式符合情况、临床诊断规范、患者状况的符合情况以及临床资料的完整性等。主要评估项目包括诊断质量和资料质量两个方面。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计数资料,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P

2 结 果

2.1 诊断质量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诊断规范的准确率和资料系统的完整性较为相近,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2.2 整体护理质量 实验组共有23例患者总体护理质量评分在170分以上,约占92%,170分以下患者2例,约占8%;对照组共有21例患者总体护理质量评分在170分以上,约占84%。170分以下患者4例,约占16%。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3 讨 论

对于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来说,在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的同时,还应将护理的关键点放在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以及后遗症的恢复护理上。护理人员应加强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生命体征检测。由于大部分神经内科疾病发病都较为发病,且中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前没有典型的临床征兆,起病较急,所以患者通常缺乏必要的心理转变。患者常常是在睡眠过程中或是安静休息时发病,加之发生疾病后,患者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丧失部分自主生活能力,因而难免会出现情绪上的巨大变化,表现出悲观、急躁、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进而对疾病的治疗造成不利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发生绝望情绪。针对患者的这一状况,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一定的心理护理,以同情、热情、真诚的情绪对待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和理解,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1]。

早期康复护理会对神经内科患者的预后情况造成一定的影响。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治疗后应保持4周以上的床休息,复发患者保持2个月左右卧床休息,主要原因在于,过早活动会加大再出血的可能性,同时要避免下床大小便,防止发生无法挽回的后果。医学研究结果认为,卧床会导致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处于压迫状态,进而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降低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因此,术后应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避免发生褥疮。使用棉圈或气圈将骨隆突处垫高,避免长时间受压,指导患者正确的排便方法,注意便秘的预防,并鼓励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于已经发生大便秘结的患者,不能使用灌肠治疗,可适量使用缓泻剂,并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包括水果和蔬菜等,且饮食要保证规律性,忌烟酒,不能过饱[2]。

由于神经内科疾病通常难于恢复或病程较长,因而可以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回家继续修养,并加强患者的出院指导,嘱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对患部实施科学有效的按摩和动运,防止发生肢体功能和智力障碍、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后遗症,同时要保持清醒的稳定[3]。由于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发病年龄较为特殊,且病情较长、发病突然,因而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全面的病情评估,以此作为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案制定的依据[4]。在患者护理计划实施过程中,要随着病情的变化,对护理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通过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对临床治疗效果起到巩固作用,并有效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有效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护理人员也应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用同情心和爱心为患者提供服务,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并注意临床护理经验的总结[5]。

参考文献

[1] 韩桂凤.脑血管意外早期康复护理的体会[J].海南医学,2009,20(01):214-215.

[2] 陈晓玲.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06):1067-1068.

神经外科护理经验总结例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ce blanket use on the skin of patients with neurosurgical hyperthermia.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neurosurgical hypertherm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7 to August 2018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based on different methods of using ice blankets,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ice blankets.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id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skin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use of the ice blankets, and observed the adverse skin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neurosurgical hyperthermia patients. Results: There were 3 cases of chill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2 cases of mild incontinence dermatitis. The incidence of total adverse reactions was 16.67%(5/30)。 No adverse skin reactions occurred in the test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total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for 0.00%(0/30)。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refined treatment measures in neurosurgical hyperthermia patients treated with ice blanket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skin adverse reactions.

Keyword:

ice blanket; neurosurgery; hyperthermia; skin adverse reactions;

高热是神经外科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特别是神经外科中颅脑损伤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均可引发高热反应[1].如果对高热症状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持续性的高热能够加重对患者脑组织的损害,增加患者的脑血流量,降低患者的脑耗氧量和代谢量,促使脑局部温度和压力升高,引发脑水肿[2,3].因此对于神经外科高热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降温措施对于保护患者的脑组织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降温措施主要包括酒精擦洗、冰敷以及温水擦浴等,但是降温速度慢,并且在措施停止后温度容易反弹,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降温效果[4].随着冰毯技术的不断成熟,冰毯已经逐渐成为神经外科高热患者的首选降温措施[5,6,7].但是患者在低温环境下皮肤发生压疮和破损的概率大幅上升,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控温的同时应该加强对患者皮肤的处理[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神经外科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冰毯进行降温处理,将其基于不同的冰毯使用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包括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8例和12例,年龄范围为33~76岁,平均(50.34±6.15)岁,包括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例颅底骨折患者。试验组患者包括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9例和11例,年龄范围为31~77岁,平均(50.57±6.38)岁,包括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例颅底骨折患者。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

1.2 方法

对两组神经外科高热患者均采用冰毯进行降温处理,采用北京康诺佳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KN01型冰毯降温机,该冰毯降温机操作简单方便,故障率低。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对患者体温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液晶屏幕显示出来。具有自动控温、自动计时以及降温迅速等特点,在10?C~-4?C范围内可以实现任意调节。患者体温超过38?C时打开冰毯机,患者体温降至37.5?C时关闭冰毯机,在冰毯机使用期间每小时对患者的体温进行监测1次。如果患者体温连续3d低于37.5?C则改用常规物理降温措施。

在冰毯使用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处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处理基础上注重对皮肤的保护,主要内容包括:(1)提高对患者的翻身频次,每1h定期对患者翻身1次[9];(2)应用气垫床,注意保持床面的整洁,如果发现患者存在排便应该及时进行清洁,并更换床垫;(3)髂前上棘至臀部处冰毯用毛毯等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材料与皮肤隔开,此外冰毯不能触及患者的颈部,防止由于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过缓[10];(4)在冰毯使用过程中,让患者不断交替使用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以及平卧位,有效防止长时间对于局部皮肤的压迫;(5)在患者每次排便或者清洁皮肤后需要在周围皮肤上涂抹皮肤润滑油,对皮肤黏膜进行有效保护。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神经外科高热患者的皮肤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软件,对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神经外科高热患者在冰毯使用过程中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有3例发生寒颤现象,有2例发生轻度失禁性皮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5/30),试验组患者无皮肤不良反应发生,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神经外科高热患者在冰毯使用过程中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讨论

冰毯的使用对于神经外科高热患者的体温控制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冰毯使用过程中,患者皮肤容易发生一些不良反应,需要引起重视。本文选取本院神经外科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冰毯进行降温处理,基于使用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皮肤保护。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0/3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6.67%(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对使用冰毯进行治疗的神经外科高热患者加强皮肤处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涛,裴晨卉,梁战华。脑深部电刺激术相关的帕金森-高热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8,34(3):318.

[2]贺丽,张亚丽,曹书奎,等。心肺脑复苏患者采用组合式降温技术行脑保护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30-32.

[3]邓素轩,陆青梅,秦倩,等。亚低温治疗仪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8):189-191.

[4]陈磊,闫甲,徐慧娟,等。物理降温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发热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9):12-14.

[5]王华,李波,肖蓓。电子冰毯机在肿瘤高热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7,10(9):50-51.

[6]陈丽,郭素梅。降温毯不同预设温度在PICU高热患儿中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5):139-141.

[7]蒋媛媛。综合护理联合冰毯与冰帽干预在中枢性高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8):134-135.

神经外科护理经验总结例5

将本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老年患者(将2016年4月~2018年11月作为选取时间)收入分析资料,依据随机双盲法分成试验组(n=30)及对照组(n=30)。对照组:女性和男性之比是12比18,年龄最大79岁,年龄最小61岁,其年龄均值为(69.85±5.47)岁;试验组:女性和男性之比是11比19,年龄最大77岁,年龄最小60岁,其年龄均值为(69.81±5.43)岁。对两组基础资料实行统计学检测,统计学软件计算结果为P0.05。患者及其家属均于知情同意书上签名,项目研究计划上交医学伦理会后得以盖章。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予以患者健康宣教,对患者生命体征予以密切关注,予以用药指导,告知患者相关注意项目等。试验组实施预防跌倒细节护理干预措施:①采取莫尔斯跌倒评估量表对患者的跌倒风险性予以评定,将莫尔斯跌倒评估量表评分值为25分以上且45分以下者纳入跌倒低风险患者,将莫尔斯跌倒评估量表评分值为45分以上者纳入跌倒高风险患者。②告知患者了解床头呼叫器的应用方法,为其讲解预防跌倒坠床的方法及重要性;在跌倒高风险患者的病床床头贴上防跌倒醒目标志,告知医护工作人员予以增强护理干预力度;患者床旁需要有一位家属随时陪同,在患者进行卧床休息的时候将床挡升高。③使病房光线较为充足,保证亮度较好,并配置夜灯,保证扶手和地面干燥没有积水,在卫生间设置防滑设施。④在患者的病床床头贴上温馨提示卡,保证患者起床后三个三十秒,主要是指清醒之后停留三十秒再起床,起床之后停留三十秒再站起,站起之后停留三十秒再走动。⑤告知患者存在疲乏、无力、头晕的时候不能够勉强活动,可以扶着墙壁进行站立或是慢慢蹲下,避免出现跌倒,如果存在需求应即刻开启床旁呼叫器,提醒护理工作人员前来协助等。

1.3相关指标

评估两组意外骨折总统计率、护理干预满意总统计率。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予以处理,计数资料(意外骨折总统计率、护理干预满意总统计率等)表示成例数(n)或率(%)形式,数据实行X2检验,P0.05,体现数据值检测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两组意外骨折总统计率

试验组意外骨折总统计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有关指标(13.33%),体现数据值检测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研究两组护理干预满意总统计率

神经外科护理经验总结例6

护理风险指的是在患者疾病治疗和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事件。从临床来看,神经外科所涵盖的疾病主要包括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疾病,疾病种类相对较为复杂且专业性强,尤其是新发重病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1],部分患者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和意识障碍,不仅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出现各类护理风险事件的可能性相对较高,进而影响疗效乃至患者的生命安全[2]。为提升护理质量,为疾病治疗及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研究将通过患者资料分析的方式总结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并通过对比的方式,探讨改良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现对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展开研究,采用电脑分组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50),组内包括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37~62岁,平均年龄(48.7±5.7)岁,包括颅脑损伤37例、脑出血13例;对照组(n=50),组内包括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49.2±6.0)岁,包括颅脑损伤35例、脑出血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3项指标统计提示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分组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行疾病相关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改良针对性护理,首先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总结:(1)患者及家属因素。①大多数患者及家属缺乏对疾病及治疗方法的正确认识,因而在治疗中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②神经外科患者在治疗中多会使用到各类管道和监护仪器,出现意外脱管或患者/家属自行拔管的可能性较高;③由于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若监管不当患者很容易出现跌倒、坠床等情况;由于感知功能受到影响,加之长时间卧床,患者出现压疮的可能性较高;(2)护理人员因素。①由于患者及家属不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对待病情的发展及治疗存在很大的理解差异,再加上病情危重,患者家属的情绪很容易出现大的波动,产生护患纠纷的可能性较大;②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会对其工作专注度、责任心、操作方法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出现不规范操作的可能性会有所提升;③关于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文书是反映患者疾病变化和治疗的客观依据,如出现书写潦草、涂改或字迹不清晰的情况会给临床医生的病床记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潜在危险因素[3]。防范措施:①对护理工作中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包括交接班制度、护理文件书写制度等。并将各项护理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护理工作中,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制度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并落实奖惩制度,针对存在出现护理失误或者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及时进行惩罚。针对工作认真、操作规范的护理人员需及时给予奖励[4]。②对排班方式进行完善。考虑到神经外科患者数量较多,而护理人员数量有限。在接诊量大的情况的下,部分护理人员更需要同时对多名患者实施护理,且处于疲劳工作的状态下。为此,在护理管理中需要对排班方式进行完善。结合医院自身接诊情况,对各时间段护理人员数量合理进行规划。使得各个护理人员均能以充沛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使得各项护理操作更加科学、规范。③在日常护理管理中,需定期举行专题讲座[5]。旨在对护理人员有关法律知识进行提升,增加其对各类护理风险因素的认知能力。能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潜在护理风险因素,并及时采取有效对策进行预防[6]。④重视对护理文书的检查工作。在护理管理中,护士长需定时对护理文书记录情况进行检查。判断护理人员是否严格按照规定在进行文书书写工作,是否存在有记录不规范甚至遗漏的情况。⑤做好对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提升工作。神经内科患者在治疗期间涉及到护理项目较为繁多,且治疗所用设备类型同样极为丰富。对于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的提升工作,自然需要纳入到护理管理的内容中。需指导护理人员对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学习,使得其能够准确无误地对各类新医疗设备进行操作,使得护理护理工作更加专业[7-9]。⑥建立护理意见反馈点。为达到提升护理质量,对各类护理风险因素合理控制的效果。需要在科室内建立护理意见反馈点。患者可随时向护理管理人员反映在日常护理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完善之处。并结合患者反馈建议对护理方式进行改进。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另采用百分制评分法评估两组的护理质量,满分100分,评分越高则提示护理质量越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交由患者或家属填写,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体划分为不满意、较满意和满意3个级别。

1.4统计方法

该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整体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来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n=50)出现皮肤损伤1例、坠床/跌倒1例、窒息/意外拔管1例,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00%;对照组(n=50)出现皮肤损伤3例、坠床/跌倒3例、窒息/意外拔管1例、护理文书记载错误1例、护患纠纷1例,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8.00%。组间比较观察组风险事件率更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8,P=0.009)。

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n=50)护理质量评分为(97.1±1.4)分,对照组(n=50)护理质量评分为(90.9±3.9)分,组间比较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80,P=0.000)。

2.3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

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n=50)对于护理服务满意44例、较满意4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96.00%;对照组(n=50)对于护理服务满意39例、较满意5例、不满意6例,满意率88.00%。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8,P=0.037)。

3讨论

从临床来看,由于神经外科患者的特殊性,在护理中出现各类护理风险事件的可能性相对较高,不仅会对疾病的治疗造成负面影响,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10]。在该次研究中通过对过往工作经验的总结得出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及护理人员。①从患者的角度来讲,更多的是由于意识上的不足,比如:缺乏对于疾病的认识,容易出现各种负面心理,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②在治疗中无法正确认识行为的对错,加之由于身体原因容易出现跌倒、坠床、压疮等情况;③护理人员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很难长时间维持较高的专注度,导致错误操作行为的发生率提升。研究中根据各类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调整了护理措施,严格落实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知识宣教以及各类设施、设备的安置;护理人员则重点进行了培训,帮助护理人员提升操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研究结果的各项数据对比提示,观察组在护理质量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3项核心指标比较上,观察组均占据明显的优势(P<0.05),这也从侧面提示了在总结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因素的条件下调整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综上所述,得出最终的研究结论:总结神经外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护理方法能够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方法经临床验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值得借鉴并推广。

[参考文献]

[1]罗华,杜伟娴,陈敏清,等.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938-1939.

[2]李惠.神经外科患者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3):1-2.

[3]孟巍,曲建平,伊昕昕.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及预防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7):197-198.

[4]赵青荣.神经外科潜在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224-225.

[5]祁海薷.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1):294.

[6]谭帮春.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7):47-48.

[7]李燕芬,郑再菊.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13):1210-1211.

[8]方丹嫔.神经外科监护病房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8(3):218-219.

神经外科护理经验总结例7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8-0106-02

神经外科手术常在显微镜下进行的,进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常常切口较深,手术区域较小,但是手术时间相对于其他手术较长,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更需要谨慎,避免各种细小的失误导致对患儿大脑发育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因此进行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时间往往更长[1]。神经外科手术常常采取的是侧卧位,侧卧位需要对患儿的头部进行固定,临床上多采用头圈进行固定,患儿额颧部为主要受力点,但是此部位的皮肤较为细嫩,传统的手术中常使用海绵式头圈进行固定,患儿手术后常出现急性压疮[2]。急性压疮主要是因为皮肤长时间与一个地方接触,透气性较差,导致皮肤红肿溃疡,为避免急性压疮的出现笔者所在医院特使用聚氨酯凝胶头圈进行对照试验,理论上聚氨酯凝胶的透气性要好于传统的海绵式头圈,通过临床实验后得到了一些结论,现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2月-2014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共有146例患儿采用侧卧位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其中男73例,女73例。年龄1~5岁,平均(2.6±1.3)岁。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其中观察组男36例,女37例。年龄1~4岁,平均(2.8±1.1)岁。对照组男37例,女36例。年龄1~5岁,平均(2.9±1.9)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以及既往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侧卧位进行手术,并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当麻醉生效后对照组选择与患儿头部大小相近的海绵填充式头圈对其进行头部固定,对患儿躯干及腿部均加垫棉花垫,使患儿整个躯体处于功能位状态,并加以妥善固定。观察组的患儿同样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进行侧卧位手术,当麻醉生效后选择与患儿头部大小相近的聚氨酯凝胶头圈(奥克兰高分子医用材料(天津)有限公司)对头部进行固定。其他躯体各部位的摆放与对照组一致。在术后14 d内对患者出现急性压疮的情况做以评估。

1.3 观察指标

患儿手术后由护士对患儿全身皮肤做以检查,在术后的2 d,护士需每日进行一次检查。如果患者皮肤出现红斑、发痒但未出现皮肤破损的为Ⅰ期压疮;如果患儿皮肤出现破损,出现水泡疱疹,损伤到真皮层的为Ⅱ期压疮;如果患儿皮肤未出现任何症状则为无压疮。压疮总发生=Ⅰ期压疮+Ⅱ期压疮。在两组患儿康复出院之前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选项。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3.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进行为期14 d的观察后,观察组无压疮35例,而对照组仅15例,观察组的压疮总发生为38例,对照组为58例,观察组的压疮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

在两组患儿康复出院之前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的满意度为78.0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52.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神经外科手术常为较精细的手术,多数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且手术时间一般较长[3]。由于神经外科手术部位较为特殊,常在脑部进行,因而常需要患者采用侧卧位对其进行手术,由于侧卧位的姿势,所以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给患者加垫头圈以固定患者的头部[4]。使用头圈固定患者的过程中患者的额颧部是主要的受力点,与头圈的接触较为紧密,加行额颧部位的皮肤较为细嫩,且手术时间较长,所以常会出现压疮[5-6]。在以往的手术中都会采用传统的海绵填充式的头圈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由于传统的海绵填充式的头圈在使用的过程中通透性较差,加上皮肤与之贴合时间较长,常会出现局部皮肤的红肿瘙痒,进而形成急性压疮[7-8]。在本次临床试验中采用的聚氨酯凝胶头圈是一种透气性相对于传统海绵填充式头圈好的头圈,可以降低在较长时间的神经外科手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观察组无压疮有35例,而对照组仅15例,观察组的压疮总发生为38例,对照组为58例,观察组的压床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约27.4%。使用聚氨酯凝胶头圈后急性压疮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可以有效的预防急性压疮,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在两组患儿康复出院之前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两组患儿由于恢复程度不同,出现压疮的情况也不同,所以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有较大差异。观察组的满意度为78.0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52.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对照组约26.03%。在手术中使用聚氨酯凝胶头圈后由于降低了急性压疮的发生率,所以患者家属对于治疗效果普遍满意[9-10]。

综上所述,使用聚氨酯凝胶头圈在预防小儿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中患儿面部皮肤急性压疮的临床效果良好,急性压疮的发生率低,压疮的程度较轻,患儿家属对于使用聚氨酯头圈的预防效果较为满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高爱华,刘霞.颅脑手术患者发生急性压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956-958.

[2]欧晓莹,李广群.压疮防护标识及防护方案的设计与使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68.

[3]张颖.神经外科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全科护理,2010,8(12):3160.

[4]陈杏梅,卢春红.90侧卧位手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7(5):193-194.

[5]张秀平,任杰平,张兰梅.集束干预方案预防术中压疮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71-74.

[6]汤秀云,蒋劲林,汤银惠.两种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2,7(5):196-197.

[7]费美霞.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压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2):2754.

[8]魏革,胡玲,祝发梅.手术患者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78-580.

神经外科护理经验总结例8

在住院大厅能见到很多座椅,但在住院部护士站前也有两把座椅,这还是记者头一次见到。

“是医院规定护士站做的这样的安排,还是医院有统一的安排?”

海军总医院钱阳明院长介绍说:“在护士站前放两把椅子,是为了方便患者办理住院手续的。因为办理各种入院手续时间相对较长,我们让患者或其家属坐下来阅读和签署各种手续。这只是我们为患者着想的一个细节,像这样的细节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

钱阳明院长说:“患者到医院就诊,因为生病心情本来就不好,我们不能再强化他的负面情绪。我们曾多次专门研究,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他到了医院后会遇到什么障碍或不方便?他想得到什么?我们是否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求?

“当我们换位思考后就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哪些地方是他们等待时间比较长的,在这些地方我们是否可以多摆放一些座椅;哪些地方容易聚集人流量,能否扩大空间避免过度拥挤……

从各个细节考察,我们发现了问题也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我们的目标就是尽一切力量为患者服务好,为病人着想,从各种细节处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让他们来到这里感到舒服。”

杨明建 海军总医院政委

重视人才,十顾茅庐

三顾茅庐的故事人人皆知,但当我们听说为了引进人才,海军总医院院长及政委不下十次去西安面见邀请张剑宁教授时,在场的记者感到很惊讶,也钦佩他们的这种执着,“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去引进一个人才?”

海军总医院杨明建政委说:“我之前的两任政委在任时就开始邀请张剑宁教授,张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他在神经外科领域有极高的建树。我们医院的神经外科是全军微创神经外科研究所,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希望能引进最好的专家来带领这个科室,于是才有了十顾茅庐的故事。当我们终于邀请到张教授到我们医院后,张教授所在医院的前任院长说我们挖走了他们的心头肉。

“虽然看似引进的只是一个学科的一个专家,但张剑宁教授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张教授来我院后,我们专门请他为医院领导干部介绍西京医院的各种先进理念。

“为了让他安心工作,带领好神经外科,我和另外一位院领导把办公地点搬到神经外科,现场为他及科室解决问题。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服务好优秀人才。

“除了引进人才外,我们还有一个‘云梯计划’,每年选择20~30名医生到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进修,掌握前沿医疗技术。这样一边内部培养,一边从外部引进高端人才,从整体上带动医院发展。”

孙艳杰 神经外科护士长

累但不后

神经外科的很多住院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这就给护士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孙艳杰护士长说:“监护室不允许家属陪护,因此所有工作都需要护士帮助患者完成,比如要给患者洗头、洗脚、喂饭、翻身、排便等生活护理。我们要求每位住院患者必须干净卫生,有些病人来的时候大小便失禁,身体味道很大,但我们的护士没有怨言地为患者擦洗干净。虽是一些外人看不到的生活护理,但占据了我们很大的工作量。

“这里最小的护士是1993年出生的,因为大部分是独生女,在家里都是父母的宝贝,来医院后需要“伺候”别人,刚开始很多护士难以适应。我们会通过多种引导教育,让她们尽快度过这个适应期。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应具有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因为病人病情变化快、变化急,护士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为病人争取一切可能抢救的时间和机会。

“在这里工作了快三十年,虽然很累,但看着患者一天天好起来,我们内心很满足。”

自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以来,神经外科作为首批重点病房,经过两年的努力,先后被卫生部及总后勤部卫生部评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孙艳杰护士长被评为全国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

海军总医院

海军总医院是1954年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成立的。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凝聚几代海总人的心血智慧,海军总医院这艘“健康战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拥有56个专业科室,床位1250张,手术超万台次的大型现代化军种总医院。2000年以来,医院先后6次被总部评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涌现出了党的“好女儿”冯理达,全国道德模范、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文珍和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等一批先进典型。

医院拥有1个全军微创神经外科研究所;耳鼻喉科、高压氧科、航海航空医学和优生优育指导4个全军医学中心;脊柱外科疾病、结节病和视光学疾病3个全军专病中心;以及心脏中心、核医学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骨科、泌尿外科、眼科等一批医疗特色鲜明、技术优势凸显的国内领先学科群。先后被评为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全国医保先进单位和全军神经疾病护理示范基地。

医院大力加强和改进医德医风建设,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医德医风教育、管理和监督机制,把医德医风建设和个人职级晋升、表彰奖励相挂钩,有效规范了廉洁从医行为,患者综合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医院坚持放开眼界识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启动了以培养后备人才为目标的“云梯计划”,平均每年投入300余万元用于人才培养、引进和奖励,每年选派多名中青年人才赴国外进修学习。

时代在飞速中发展,辉煌在奋进中铸造。海军总医院全体人员将始终秉持政治建院、质量立院、人才兴院、文化强院的理念,将“至精、至诚、至爱、至和”作为我们永远的追求,努力推进医院建设跨越发展,再铸辉煌!

神经外科护理经验总结例9

随着护理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已不适应优秀护理人才的培养。近年来,目标管理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标管理方法是参与成员共同设定目标,并在相同目标的指导下,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协调和促进,统一行动来实现目标。目标管理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新型管理模式。它以目标为导向,协调会员行动,激发会员热情,广受好评。我国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传统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创新,引入了以目标管理法为代表的教学模式,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满足临床护理要求的人才具有积极意义[1]。本研究探析了MBO管理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对带教满意度的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0例神经外科护理学护生,双盲随机法分两组。每组例数40。其中试验组年龄18~19岁,平均(18.12±0.11)岁,均是女性。对照组年龄18~19岁,平均(18.24±0.18)岁,均是女性。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法,试验组实施MBO管理法带教。设定目标:将实习时间分成4周。(1)第一周的目标是掌握理论:老师带领护生熟悉神经外科的科室环境,熟悉医疗用品的摆放,熟悉科室的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开展神经外科临床疾病护理理论学习,加强护生对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认识和认识,能够掌握相应疾病的临床护理知识和方法等具体理论知识。(2)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针对脑出血、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神经外科常见病典型病例,从交班、护理查房、护理评估、专业护理等方面进行全程护理,使护生理论联系实际。(3)第三周目标为专科手术:护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护理流程后,完成护理实习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昏迷患者基础护理、吸痰、鼻饲、引流管护理等专科手术,提高护生的临床操作水平和技术水平。(4)第四周的目标是处理突发事件和善后事件:鉴于神经外科疾病的突发性和严重性,护士需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和善后处理的能力。为此,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神经外科急诊护理操作,并具备完整的神经外科疾病护理文书撰写、记录和归档能力[2-3]。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带教满意度、神经外科护理学理论和临床护理技能掌握评分(0~100分,越高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带教满意度

试验组的带教满意度是100%,满意的例数有40例,不满意0例,而对照组的带教满意度是82.50%,满意的例数有33例,不满意7例。试验组的带教满意度比对照组高(χ2=7.856,P<0.05)。

2.2神经外科护理学理论和临床护理技能掌握评分

试验组神经外科护理学理论评分、临床护理技能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神经外科护理经验总结例10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社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骨科常规护理进行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骨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然后将2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在社区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不仅能够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而且显著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对我国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关键词 ] 中医;护理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062-02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的护理以及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护理以及康复训练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效果,从而影响日后正常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1-2]。为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以及康复效果,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其护理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为(56±2.5)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总计50例采用临床骨科常规护理进行护理治疗,基础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知识宣教、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总计50例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对其进行护理治疗,急性期患者卧床休息,饮食温阳益气化痰之品,保护颈部[3]。缓解期下地行走,进行颈与上肢的功能锻炼,颈部予活血化癖膏外敷[4]。然后将2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1.3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以及疼痛感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生活完全能够自理;显效: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以及疼痛感明显消失,身体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能够自理;有效: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以及疼痛感基本消失,身体状况有所改善,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无效:患者在治疗前后病症没有明显改变甚至加重[5]。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76.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38±2.52)d,平均住院费用为(3114.67±823.47)元;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33±4.14)天,平均住院费用为(4335.86±833.96)元。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2所示。

2.3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总合格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总合格率为80.00%,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3所示。

3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为骨科常见疾病,因为单侧或者双侧脊神经根受到外界刺激或者受到压迫所导致,临床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以及反射障碍[6]。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的护理以及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护理以及康复训练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效果,从而影响日后正常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医护理干预融入了中医护理内容,辨证饮食调养机体功能,情志护理调摄精神,练功指导促进功能康复,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7-8]。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在社区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不仅能够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而且显著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对我国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参考文献]

[1] 韦衡秋,李敏智,陈海燕,等.中医护理干预在社区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26):2438-2439.

[2] 宋敏.中医辨证施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0):99-100.

[3] 陈东,商雷.综合疗法配合特色护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0):76.

[4] 赵峥嵘,谢利红,孙江波,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风寒阻络型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2):95-97.

[5] 王巧,陈伟,刘杏丽,等.神经根型颈椎病保守治疗的护理[J].中医药导报,2011,17(11):90-91.

[6] 陈东,商雷.综合疗法配合特色护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0):76.

神经外科护理经验总结例11

风险就是及时发现及评价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积极、科学的措施从而将风险降至最低的一种方式[1]。为探讨护理风险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该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对神经内分泌科患者应用护理风险,以其降低护理意外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1年12月没实施护理风险前选取该院神经内科42名护士为培训对象,并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接受护理风险培训。入选对象年龄为19~48岁,平均年龄(23.6±5.8)岁,其中主管护师7名,护师8名,护士27名;本科10名,大专12名,中专20名,护理人员工作年限3年17名 。并随机抽取两阶段各50名神经内分泌科患者进行调查,两阶段选取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疾病种类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阶段 对照阶段实施常规性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密切留意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将患者病情告知医生,同时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1.2.2 观察阶段 实验阶段对护理人员实施风险,具体方法如下:①成立护理风险小组,由科室护士长、专科医生、各质控组长共同成立护理风险小组,由专科护士长带头制定培训方案及考核条例[2]。②加强护理人员道德及法制教育,提高神经内科护理人员道德观念及法律意识,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学习班及讲座,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及风险教育。③加强神经内科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及技能培训,每周学习1次,共30学时。每周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鼓励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积极掌握新的技术及仪器设备,扩展护理人员护理理念及知识面。

1.3 评价标准

由培训小组制定统一的考核制度及考核方案,并对护理人员护理风险能力进行综合考核,护理风险能力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护理人员技术掌握越好。记录两阶段护理意外事件及引起风险发生的原因。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总评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好。风险事件即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发生的事件,包括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系统因素、患者及其家属因素。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阶段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干预前共发生风险事件788例,干预后共发生风险事件205例,在推出护理风险因素应对策略后,护理人员经宣传教育后,神经内科室风险事件发生的频数显著下降,其中护理人员因素方面较培训前显著下降,各因素导致的风险事件发生频数经干预后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阶段护理质量效果分析

与对照阶段相比,观察阶段风险能力、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阶段,而意外事件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