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英文广告论文

英文广告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7 18:10:21

英文广告论文

英文广告论文例1

二、中西方审美观在广告审美中的差异

(一)文化层面的审美差异性

中西方人在思维、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受此影响,对美的评判标准也体现了较大的差异性。西方人崇尚个性,追求事物所体现的个性美;中国人崇尚共性,追求事物所体现的整体美。西方人同中求异,追求变动的美、不对称的美;中国人异中求同,追求整体协调所体现的稳定的美、对称的美。西方人崇尚理性,相信具体数字、事例、逻辑推理所表现的真实美;中国人崇尚感性,相信华丽的语言、美丽的形体所显示的艺术美、朦胧美。西方人注重空间的真实性,强调现实美、细节美;中国人注重时间的久远性,强调历史美、经验美。西方人崇尚个体的平等性,强调个体的特色美;中国人崇尚权威,强调权威的绝对真理性[8]。

(二)广告审美中的审美差异性

英语广告“Tryoursweetcorn.You’llsmilefromeartoear”采用口语化的语言表达广告的内容。口语是一种非常随意的语言,是个体之间进行平等交流的一种表现,所以这则广告体现了英语广告尊重个体平等的美学内涵。这样的广告还有很多,如:例4:Focusonlife(Olympus)例5:Fortheroadahead(Honda)例6:Makeyourselfheard(Ericsson)汉语广告在某中程度上更加注重对称美,强调语言的艺术性,所以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诗化的语言在广告中得以应运,例如:例7:与书为友,天长地久(丛书广告)例8:片纸能缩天下意,一笔可画古今字(字画店广告)从例7、例8可以发现汉语广告更加注重感性美,崇尚艺术的辞藻。因此,在翻译英语广告的过程中,英语语言所体现的非对称美,需要采用汉语中对称美进行转化,否则难以实现功能对等。

(三)中西方美感的差异性

首先,两种语言的语音美感差异性很大。商务英语通常通过压头韵、压尾韵、压元韵及语音的扬抑格、抑扬格等来体现语言的美感。例如:例9:NeverlateonFather’sDay.例10:Betterlatethanthelate.汉语通常通过平仄对仗、压韵、四字结构的抑扬顿挫来体现语音的美感。例如:例11: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白丽美容香皂广告)例12:除了钞票,承印一切(复印机广告)例13:寻寻觅觅无缘分,一见钟情上华帘(窗帘广告)其次,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语义由于引申意义不同,其体现的美感也有所区别,甚至会有截然相反的美感。比如说芳芳在汉语中代表的是一种香气扑鼻的审美效果,可是音译成英语FANGFANG后,代表的是一种令人产生恐怖的审美效果,因为FANG是一个英语单词,其义是“狗的长牙”或“蛇的毒牙”。英语中也有些词语的意义在汉语中可能产生相反的美感,如“Poison”(百爱神)是一种著名的法国香水,但“Poison”在汉语中代表的是毒药的意思。再次,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字形差异大,汉语是表义文字,英语是表音文字,所以汉英字形所表现的美感区别也很大。如一则汉语公益广告由汉字“毒”和“寿”拼凑而成,寿倒写在毒的上面,其标题是反毒得寿。这则广告充分体现了汉语广告的字形美,以及汉字所带来的语意美。由于英语是表音文字,字形的表义功能大大降低,所表现的美感就远不如汉字丰富。最后,英汉两种语言句法差异很大,英汉句子所体现的美感也相差很大。汉语广告多采用四字结构,常用习语以及家喻户晓的诗句等句型结构。这些句型结构紧凑,表达的信息量大,听起来和谐,迎合中国人崇尚感性、尊重权威的审美观,跟广告本身所提出的要求即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散播最大的信息量、获取最大的注意力相符。英语广告则常常采用简单句、省略句以及短语等句型结构。这些句型结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体现个性化运用的句型结构,符合西方人崇尚个性、追求平等的审美观。

三、商务英语广告中美的传递

(一)传递美的理论前提

由于广告审美直接决定着广告的功利性目的,所以广告翻译不仅要传递原广告的信息,而且要传递原广告的美。就美的传递而言,译者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与原广告竞赛。因此,广告翻译是忠实性与创造性的完美统一。忠于原广告的信息内容是传递美的理论前提,发挥译者的创造力是实现美的传递的途径。

(二)传递美的事实根据

广告美的传递是建立在对广告产品具体情况、文化背景的了解基础之上的。广告产品的具体情况为译者发挥创造力提供了具体的现实语境,而对文化背景的了解为译者的创造力指明了方向[9]。此外,译者的主观因素对传递美感也有重大的影响。译者不仅要有创新思维,而且要勇于创新。创新不仅是企业的灵魂,而且是广告的灵魂,更是广告审美翻译的灵魂。

(三)翻译广告美的可操作性手段

目的论和功能对等为广告美学翻译提供了理论根据和方法论。通过对大量广告翻译事实的研究,可以把广告翻译策略分为常规策略和变译策略两种形式。常规策略主要是直译,变译策略则主要是创造性翻译。通过使用翻译策略,可以较好地实现英语广告的美感传递,达到正确理解英语广告的文本目的,使读者有种美的享受。

英文广告论文例2

一、商业广告

广告的定义甚多,到目前为止,各国学者给广告所下的定义都不尽相同,美国广告主协会关于广告的定义是:“广告是付费的大众传播,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传递情报,改变人们对广告商品的态度,诱发其行动而使广告主获得利益。”根据这一定义,笔者认为,广告应具备传递信息的信息功能,诱发广告受众在获取信息后做出广告所期望的反应的诱导功能,以及对商品进行粉饰美化的美感功能和表情功能。其中诱导功能是最主要的功能,其他各种功能都是为诱导功能服务,都在努力使广告起到最大的诱导说服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告的商业效应。

由于广告文体是一种具有极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有些学者指出,一则成功的广告应该符合ACCA原则,即认识(awareness)、理解(comprehensive)、说服(conviction)、行动(action)。这是因为,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一则广告能否吸引广告受众的注意和认识是导致广告成败的关键。同时,广告必须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否则就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relevancetheory)是西方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基于Grice的关联准则而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Sperber和Wilson(1986)认为,语言的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而不是传统交际理论的编码——解码过程。关联理论的核心就是寻求最佳关联性原则,即人类的交际行为都会产生一个最佳相关性的期待,接受者要确定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就必须在交际双方共知的认知环境中找到对方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的暗含意义,从而获取语境效果,达到交际的目的。关联理论中的关联并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关联性的强弱取决于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在同等条件下,认知努力越小,语境效果越大,则关联性越强。但在整个语言交际过程中,接受者需要的并不是最大关联(即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得到最大的语境效果),而是最佳关联,即接受者希望能不用花费不必要的努力便可以从中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并据此推导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作为交际的翻译,在原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人们对语码的选择所依赖的也是关联性,原交际者和译者构成了交际的双方,译者从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找出最佳关联,通过推理形成对原语文本的理解;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又构成交际的另一双方,译者通过译语文本把自己对原语文本的理解传递给译语接受者,从而使译语接受者能够推导出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正如Gutt所指出,“成功的译文就是译者确保译文中交际者的意图和接受者的期待与原文一致。”译者要传达的并不是原语文本的文字本身,而是原语文本所代表的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也就大可不必拘泥于形式上的句法与词汇层面的等同。三、关联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的指导意义

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来讲,广告是交际者(广告主)诱导和说服交际接受者(广告受众)接受其产品、服务等的言语行为。在交际过程中,人们总是用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的,广告受众一般很少会花大量的时间来仔细研读广告,因此广告必须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住广告受众,并应迅速说服他们做出购买的行动。这样一来,在交际双方共享的认知环境下,一些对交际双方而言不言自明的东西常常会被省去。而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交际,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知识各不相同,缺乏共享的认知环境,消费者只能通过译者对广告主交际意图的推断,在译者和消费者共有的背景知识下,接受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只有基于这种共有的背景知识,原交际者才有可能与接受者进行交际,并认为接受者会理解其交际意图,也正是基于这种共有知识,接受者才可能正确理解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广告翻译时,打破原语广告词和句这些属于语言层次的东西的束缚,从原交际者(广告主)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求出最佳关联性,然后在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广告受众)共知的认知环境下传递给译语接受者,实现原交际者的意图,诱导广告受众接受其产品或服务。一则广告之所以成功,可以说是因为交际者与接受者之间达成了一种较为和谐的默契。这种默契是基于交际双方在共享的认知环境下得以实现的。

因此,在翻译时就不能只停留在广告的词和句的语言层面上了,而应在原广告词语与原语语境之间寻找出他们最佳关联性,然后将原广告的意图传递给译语接受者。尽管译文在形式上与原文相差甚远,但正如德国功能派译论家Reiss和Vermeer所指出的,“翻译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几乎所有的广告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诱导说服性的言语行为。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来讲,广告是一种语用行为。因此我们在研究广告翻译时,不能将其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不能单纯用传统的翻译理论来对其进行指导。关联理论虽然不是翻译理论,只是认知语用学的理论,但它却能有效地阐释广告翻译,指导翻译的实践。只要运用得当,它能够起到传统翻译理论难以达到的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英文广告论文例3

【摘要】广告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随着文化交流的发展,英文广告也逐渐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本文主要分析了英文广告的特点及翻译技巧。【关键词】广告;文化交流;特点;翻译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商品社会中,广告无处不在。广告这种形式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广告语言风格独特,在形式上也极具鲜明特色,或行文工整、对仗押韵,或节奏感强、琅琅上口,或一鸣惊人、耳目一新。一、广告语言的特点1.形容词及其比较级、最高级运用较多例一:Famousworld—widegourmetcuisine.Ex~lentdailyspecialsandmouthwateringdesserts.译文:世界有名的美食烹调。精美的每日特色饭菜和令人垂涎的点心。此例为一则餐饭广告,形容词占了整个广告的一半,十分具有诱惑力。例二:Tastesricher⋯⋯,mellower⋯⋯,moresatisfying.译文:口味更浓⋯⋯,更醇⋯⋯,更令人满意。例Z:Andalongtheway,youwillenjoythewarmest,mostpersonalservice.译文:一路上您将享受最热情、最周到的服务。例二和例三分别运用了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虽然不直接贬低别人,但却突出了自己的商品,使购买者增强了信心。2.创造新词、怪词以引起新奇感广告中常用一些杜撰的新词、怪词,以突出产品的新、奇、特,满足消费者追求新潮、标榜个性的心理,还可取得某种修辞效果。例一:TWOGETHERTheultimateallinclusiveonepricesunkissedholiday.译文:两人共渡一个阳光灿烂的假日,一切费用均包括在单人价格之内。TWOGETHER即取togetherZ音,又取两人之意,比together更形象,倍添情趣。例二:Whatcouldbedelisherthanfmher~译文:还有什么比钓鱼更有味?英文中没有delisher这个词,它取自delicious和fisher两个词,造成押韵的效果,增添了韵律美。3.使用缩略词或复合名以节省篇幅例一:WheretoleaveyourtroubleswhenyouflyJAL.译文:乘坐日航班机,一路无烦恼。JAL是JapanAirhnes的缩略形式。例:Weoffer3一Rguarantee,namelyguaranteedrepair,replacementandrefund.译文:我1门实行三包:包修、包退、包换。3一R是repair,replacement,refund三个词的首字母。4.广告中简单句多、祈使句多例一:Coca—colaisit.译文:还是可口可乐好。例二:FreshUpwithSeven—Up.、译文:请饮七喜,倍添精神。例三:Cometowheretheflavoris.CometoMarlboroCountry—Marlboro.译文:万宝路香烟。追寻牛仔风度——西部潇洒走一回。5.否定句少,即使使用否定句,也多是为了用其他商品来反衬,或从反面突出产品特性例一:WewouldneversavthenewAudi100isthebestinitsclass,wedon’thaveto.译文:我们根本不必说新型奥迪100是同类车中最好的,没有这个必要。例二:IfyoucarI’trelaxhere,youcarI’trelax.译文:此地不能放松,无处能放松。6.常用主动语态和现在时,给人一种直接感,并暗示商品的持久性和永恒性例一:AMarsadaykeepsyouwork,restandphy.译文:一天一块马斯巧克力,让你好好工作和休息。例:Adealwithusmeansasooddealtoyou.译文:同我{门做买卖,都是回报丰厚的好买卖。7.广告中常使用修辞手段例一:AskforMoreo译文:摩尔香烟,多而不厌。(双关语)例二:we’vehiddengardenfullofvegetableswhereyou’dneverexpect.Inpie.译文:我们在您想不到的地方藏着整个菜园,就在馅饼里。(夸张)例三:Hi—Fi,Hi—Fun,Hi—Fashion,onlyfromSony.译文:高保真、高享受、高时尚,只来自索尼。(头韵)二、广告翻译的技巧在翻译英语广告文字时,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绝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翻译,必须使语言翻译既准确又地道,尤其是要把原文中的潜台词或言外之意传达出来。此外,还要利用常用的一些技巧和手段,把广告词语的个性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使译文尽量做到达意、传神和表形,收到意似、神似和形似三统一的效果。例一:Spoilyourselfandnotyourfigure.译文:放心地吃吧,别担心体重。.这则广告既简短,口语化又强,并且突出了spoil这个双关词。例二:Thedriverissaferwhentheroadisdry;Theroadissaferwhenthedriverisdry.此则广告是一对1禺句,而dry又是个双关词,theroadisdry指的是路面干燥,而thedriverisdry指的却是司机不饮酒。译文:道路不沾水,司机更安全;司机不沾酒,道路更安全。例三:Alliswellthatendswel1.译文:越抽到后头越有味。原先有人把它翻译为烟蒂好,烟就好,这则香烟广告语出自莎士比亚喜剧的剧名《皆大欢喜》,意思是结局好就一切都好。香烟的质量在于烟丝、配料和加工,不是吸嘴。所以,其含义为这香烟越抽到后来越有劲儿。,就像这茶喝到这会儿才喝出味儿来一样。例四:Betterlatethanthelate.评论:迟到总比送命好。,这句译文的意思是正确的,但不像是一则交通安全方面的警告,它模仿了成语Betterlatethannever(晚来总比不来好)的模式,而且还利用了late一词的双关意义,late是迟到的意思,而thelate在这儿指的是thedead。译文:宁晚三分,不抢一秒;别到阎王爷那儿去报到。把中文广告翻译成英文也应注意同样的问题。例一:非常可乐,非常选择。有人按字面翻译成ExtraordinaryCola,Extraordinarychoice.,据了解,非常可乐的英译是FutureCola,但从商业角度看,special这个词用的比较多,而且就文化差异而言,可乐是一种快餐饮料,属于低档商品,用Extraordinary可能会引起国外读者的反感,认为你是小题大做。应译为:AspecialCola.AspecialChoice.例二:她工作,你休息。(洗衣机广告)。如按字面译成SheworkswhilevORrest.。,则不够明确。这里的工作指的是家务活,而且不像广告语言。应译为:Shetakesoverthechores,80vORcanrest,ofcourseo例三:不同的肤色,共同的选择(青岛啤酒的广告语)。如译成Thesamechoicefordifferentealors.。,意思是大家都选不同的颜色,令人感到莫名其妙。应译为:People’sskincolorsaredifferent-farandnear.buttheirchoicecarIhethesame—f0rQingdaoBeer.广告语言的汉英互译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尤其是汉译英,要想翻译得好,必须反复实践。要切忌望文生义、对号入座或者字面上的肤浅翻译。

英文广告论文例4

[5]Jeremy Munda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6]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2001.

[7]Reiss,Katharina&Vermeer.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8]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2004.

英文广告论文例5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在商业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广告的职能是用最吸引人的方式介绍一个商品的质量,清楚地说明购买该商品的理由,引起大众对它的注意和好感,英语论文并立即产生购买它的欲望。这就决定了广告英语必须达到迅速影响和劝告的作用。广告英语这种通过表意和移情而实现劝说功能的语言,同讲究生动形象、含蓄蕴藉与追求各种艺术效果的文学语言相比,以及同讲究真实、简明的新闻报道语言相比,可以说具有奇特的语言形式和文体特点。

一、广告文字创作的重要特征

1.文字新颖醒目,刺激记忆,促进销售。

2.重复—成功广告之秘诀(不论是广告的重复出现,还是广告文字中的运用重复修辞手段)。

3.文字简单—有时人们并不一定想阅读广告,因此,广告则必须迅即表述其信息内容,不可浪费语言文字。字词、句子、段落的简短有助于阐明信息,使之易于阅读,接受。

4.文字通俗易懂,涵义明确—如果读者迟疑在某一不认识的字前,该广告自然失去了应有的注意力。因此,广告文字语言须通俗易懂,涵义明确,不可用深奥难解,涵义模糊之词。

二、广告英语的用词特点

1.作为传播信息的手段,广告英语的用词与普通英语有着很大的区别,它必须一目了然,生动、形象,富于感彩和感染力,读起来,朗朗上口。如:

DifferentcountriesDifferentlanguagesDifferentcustomsOnelevelofcomfort,Worldwide(一家航空公司的广告)。动词多用短音节的最常用的词,比较上口。

2.模拟创造新词。为了促销其产品,广告商总是不断地挖空心思,创造新词,借以标新立异,吸引顾客按照英语的构词规律,毕业论文造一个独创的、能为读者所理解的词或短词,可有效地加强广告的新奇和生动,也增强吸引力。广告英语生造新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错拼。在英国随处可见这样的广告:DRINKAPINTAMILKADAY这是一则劝人每天喝一瓶牛奶的广告.全文应是:Drinkapintofmilkaday。这则广告利用发音把广告文字巧妙地组合,创意新颖,离奇醒目。因为这则广告的流行,pinta一词竟成了牛奶的代名词。例如牛奶涨价,不说milkhasgoneup.连报纸上也说pintahasgoneup。有些广告文甚至给pinta加上了’s,变成了复数形式.

(2)造字。例如:TheOrangemostestDrinkintheworld.这是一条饮料广告。”Orangemostest”来源于Orange——most——est,其中most与est都表示形容词的最高级,在此与orange连用,借以表现这种饮料的“高质量,高纯度,高⋯⋯”给人丰富的联想。3.借用外来词。英美国家中的许多商品都是直接由国外进口或者虽由本国生产却富于国外风味。因此商品广告中便经常出现外来语字眼,以表示商品所拥有的迥异风味或较高的质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在广告英语中,使用得最多的外来语是法语和西班牙语.如:

(1)BonVoyage(一路平安)常用作香水牌号。因为法国以生产香水和化妆品著称于世,所以美容品中加上一点法语会增强这些商品的价值。

(2)Perrier——.withadded.Jenesaisquoi这是一则介绍法国软饮料的广告

“jenesaisquoi”是一句法语意为“Idon’tknowwhat”这里使用简单的法语,既增强了消费者对此饮料的好奇,又增添了它的正宗法国风味。

4.运用复合词。用复合词的构成较灵活、有新异感,故广告英语中复合词用得很多。像color-freshness颜色鲜艳,fragrant-aroma香气馥郁,top-qualitybulbs高品质灯泡,up-to-the-minutefashion最新款式的服装,line-dry一晾就干,shining-clean净亮,quickfrozenfood速冻食品。

5.大量形容词的使用。在广告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形容词.而且大都是评价性形容词及其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广告英语中的形容词按其修饰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供情况,为顾客介绍商品的各种性能;另一类是对商品作主观评价,这类形容词有强烈的赞扬性和感彩,硕士论文称之为评价性形容词(evaluativeadjectives),如good,real.beautiful,delicious,true,fresh,mar-velour,wonderful,super,special,big,large,oversized.)等都是评价性形容词。为了推销商品,广告商们自然要对商品进行粉饰美化,那么最能打动人心的词汇就是评价性形容词。

WhataGoodtimeforaGoodtasteofakent?——Kent烟Whyourspecialteasmakeyourpreciousmomentsevenmoreprecious?——Lipton茶

三、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

广告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双关、排比、比喻、押韵、拟人、夸张、设问等。现分别举例如下:

1.双关(Pun)。双关就是有意识地利用语言中的同音异义或一词多义现象使一句话产生两层不同的意思,即“一语双关”例如:

TheUniqueSpiritofCanada(加拿大酒广告)

上述广告中的spirit是个多义词,如作“烈性酒”解,全句可理解为“别具风味的加拿大酒”;如作“精神”解时,全句则意为“加拿大独特的国民精神”。spirit在广告中具有上述双重意义,令读者无法排斥其中任何一个,别具一格。

2.排比(Parallelism)。排比句本身不仅使句子简化而且重点突出给读者造成一贯而下的气势。

Whenyouarecool,teawillwarmyou

Whenyouarehot,teawillcoolyou

Whenyouaresad,teawillcheeryou

Whenyouareexcited,teawillcalmyou

这种结构富有节奏感,有利于强调语势,突出重点,激发消费者对茶叶的激情。广告英语使用排比句读起来节奏性强、音韵对称既突出了产品质量优先的优点又使读者享受了广告语言的美。

3.头韵。押韵(Rhythming)本是诗歌的写作技巧,然而广告英语却常常加以移植押韵可以使语言抑扬顿错,流畅回环,便于吟唱,便于记忆押韵分为头韵和尾韵两种而头韵在广告英语中更为常见,如:

GoforGold

这是GoldSeal酒的广告,它不仅充分利用了Gold一词的意义,使人觉得这酒像金子一样宝贵,而且利用了它与go头韵相同的特点,医学论文使得广告简明生动,节奏平衡,容易上口,便于记忆。

另外像:

Wingyourwaywithwingswaitingforyou—(AsianAirline韩亚航空)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易记易诵。

4.比喻。比喻(Analogy)是一种不把要说的事物明确真实地说出来、而用与之有相似点的事物表现的修辞方式,如:

What’sonyourarmshouldbeasbeautifulaswho’sonit.

这是Citizen表的广告文句,广告图是男女手臂相挽的特写,表现出一种刚柔相济的和谐美感。文句与画面相得益彰、明喻的运用使广告形象生动迷人,易于打动人。比喻是广告英语主要的修辞格,它使得广告英语精炼,形象,生

动,变抽象为具体,变模糊为鲜明,变虚幻为实在。

5.拟人。拟人(Personification)是指把东西或其他生物当作人来描写的修辞法,这种修辞手法给商品以生命,使它变得有人情味,给消费者一种亲切感。如:

“Terylence”keepsitspromises.(“涤纶”商标,信誉卓著)

FlowersbyBEAUTYspreadfromtheheart.(“美人”鲜花,倾诉衷肠)

Peonystandsoutfortaste.(牡丹香烟,醇味盖冠)

上述广告中,无论是鲜花(flowers),商标(Terylene)还是香烟(peony)都被描述为能说会道、像有生命的人一样,这无疑会在商品和消费者之间产生一种亲近感,引起人们的兴趣。

6.设问(RhetoricalQuestions)相当数量的广告英语一反平铺直叙的写法,在开头和结尾采用设问句,提出问题让读者急迫地去浏览广告,去深思,然后得出十分肯定的结论这样的修辞手段自然比劝告读者更富有说服力。据统计,每30句中就会出现一个设问句。广告英语中设问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反意问句有些问句以对话出现,显得十分活泼,具有口语体色彩。例如:

Whyyourskindrinksitdownsoquickly?(玉兰油护肤品广告)

Areyoustillfeedingyoursixmontholdaninfantformula?(婴儿食品广告)

Canyoutellcheesefromrealcheese?(农舍牌英国乳酪广告)

总之,广告英语是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常常运用各种修辞,目的是用艺术的形式实现商业目的。它不仅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职称论文开拓读者的丰富想象,引发读者对商品产生兴趣,而且可以增强广告的鼓动性、说服性,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也让人欣赏到广告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英文广告论文例6

广告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广告作为一门集社会学、美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语言学等学科于一身的综合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广告的目的在于说服或提醒人们购买某种产品或采取某种行动,具备“推销能力”(sellingpower),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广告也具备“记忆价值”(memoryvalue),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还具备“注意价值”(attentionvalue)和“可读性”(readability)。广告的撰写在词汇、句法、修辞方式等文体方面具备一些特征。本文主要探讨广告英语的词汇特征及一些常见的翻译方法。

一、翻译理论及翻译方法

从词汇特征的角度看,广告英语的构成与一般的实用英语的构成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受句字、段落、篇章等较深语言层次的影响,也需要运用翻译理论和原则加以指导。西方翻译理论的权威之一尤金·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是指导广告英语翻译的最好原则。奈达认为“翻译的重点不应当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而应当是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也就是说译文要在语言的功能上和原文对等,而不是在语言的形式上和原文对应,即动态对等。因此在翻译时,除了从语言规律上寻找与原文对等的契合点外,还必须处理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上的差异。同时还要考虑原文的词汇及修辞特点。因此,译者必须了解广告英语的特征,了解译文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和原文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的差异,根据不同的反应改变或调整信息形式,顺利地完成信息的传递。也就是说译文应与原文达到音、形、意的完美统一。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主要采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和意译结合、套用汉语四字结构等方法。

二、词汇特征及翻译

作为吸引顾客的手段,广告用语不同于其他实用英语,它必须简洁、生动、富有感彩和感染力。

在翻译时,应考虑这几方面的特征,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

(一)模拟造词,变异拼写

一是造字。在广告的制作过程中,尤其在给产品命名时,广告创作人员常使用大量前缀、后缀。这不仅新颖独到,而且能体现产品的功能和特点。

如“Mininurse”,这是一种化妆品的商标名,使用了mini-这个前缀,表示“微型的,微小”;而nurse(护士)往往给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在这里借指该化妆品的优秀品质。因此翻译时可采用直译,译成“小护士”。

又如“Hi-Fi,Hi-Fun,Hi-Fashion,onlyfromSony.”在这里Hi-这个前缀是high的谐音,表示“高”的意思。在翻译时也采用直译法,译成“高保真、高乐趣、高时尚———只来自索尼。”

再如“GiveaTimextoall,toallagoodtime1”该广告是有关牌子为Timex的手表。Timex是杜撰的新词,由time和excellent合成,既显示出产品的属性,

又暗示该产品质量优异。而agoodtime既可指该表能报出准确的时间,又可指能带来快乐的时光。在翻译时应尽可能反映出原词的含义。可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将其译为“给君一块‘天美时’,快乐时光伴随你。”

商标中经常出现super-,ultra-这样的前缀及-ex等一些后缀来显示产品性能优异。比如Supercut循环锯,Supercast建筑材料,U1tracare化妆品,Ultra-Brite牙膏,RO-lex劳力士手表,Kleenex餐巾纸。

二是变异拼写。

所谓的变异拼写就是在英语广告中,故意把某些大家熟悉的单词或短语拼错。虽然新词与原词形态不同,但发音近似,意义犹存。这样既生动有趣、达到引人注意的目的,又可有效地传播商品信息。

如“OIC”(一则眼镜广告),三个简洁的大写字母放在一起形状酷似眼镜,在外形上即可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读音又和“Oh,Isee”近似,翻译时可采用意译,译成“哇!我看见了”。不仅生动形象,又表现此眼镜给视力不佳的顾客带来的欣喜之情,真可谓广告里的佳作。

又如“DrinkaPintaMilkaDay.”这是一则牛奶广告。广告中前3个单词后面都加个字母a。正确的拼写应该是Drinkapintofmilkaday.错拼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这样翻译起来却非常困难。在翻译这样的广告时,我们可以意译,故意选用一些错别字,使译文产生与原文一样的效果。可把该广告译成“一日请涸一品奶。”用“涸”代替“喝”,把品脱译成“品”,与”瓶”音似。这样读者马上会注意到有错别字,起到引人注意的作用。

再如“Easierdustingbyastre-e-tch.”这是一个除尘布的广告。Stretch意为“拉长”,在这里除了做除尘布的品牌外,其拼写还别出心裁地被拉长。让人联想到该除尘布具有伸缩性,可使用到各个角落。

而在汉语中,我们不可能将单个汉字拉长。因此翻译时只能意译,重复单个汉字,译成“拉拉拉长,除尘力强”,真切而形象地渲染了该除尘布的功效。

(二)借助外来词

随着各国之间相互交流及商品贸易的加强,一种产品可以销往许多国家和地区。因此,英语广告中经常出现外语字眼,以表示商品拥有迥异风味或优秀品质,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下面是一则软饮料的广告:

Orderitinbottlesorincans.

Perrier111withaddedjenesaisquoi.

“jenesaisquoi”是一句法语,意思是“Idon’tknowwhat”。使用这句简单的法语,既增加了人们对此饮料的好奇,又表明了它是正宗的法国风味。法国向来以生产葡萄酒、美食、化妆品、服饰等著称于世,在这类产品的广告中加上一点法语,可提高产品的价值和吸引力。在翻译这一类广告时,为了体现原作的异域风情,可采用音译或不译。

(三)频繁使用某些简单动词

广告英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频繁使用一些单音节动词,如be,make,get,take,try,go,have,need,see,use,give,ask,choose,call等。虽然广告的目的是让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但是在英语广告中却很少用“buy”。因为“buy”的定义为“toobtainsomethingbygivingmoney”,容易让人产生广告是在误导消费、目的为了赚钱的联想。因此广告创作者尽量避免使用该词,而选用其他的词。

在翻译这样的简单动词时,可以直接翻译。如“Wemakeitsimple.”(Honda汽车广告)可译成“一切变得很简单。”也可采用意译。如“AskforMore.”

(摩尔香烟的广告)译成“再来一支,还吸摩尔”。还可以套用四字结构。如“Younameit,we’vegotit.”译成“应有尽有”;“Chooseonce,choosewell.”译成“随便挑选,保君满意”。

在具体的上下文中,还可用make?your?,givehim/her?,introduceyourfamilyto?,let?solveyourproblems等代替。这些词语不仅比buy生动形象,又避开了不愉快的字眼,可更好地达到广告的目的。

(四)大量使用形容词及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为了推销商品,广告商难免会对商品进行描述美化,这自然就要使用大量的形容词。根据英国语言学家G.H.Leech的统计,广告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按其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new,crisp,good,

fine,big,fresh,great,delicious,real,full/sure,easy/bright,clean,extra/safe,special,rich.

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在英语广告中也经常使用,以显示该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所具备的优势。

“new”是英语广告中使用最多的一词,可以用来修饰产品的尺寸、形状、外观、构成等。如“IntroducenewKodakRoyalGoldFilm.”(Kodak胶卷的广告)。

在翻译形容词时,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套用四字结构。它比较简洁,从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来看,四字结构更另有助于语言风格的对等。

如“Smalldeposit,bigreturn.”(银行广告)可译成“小额存款,巨额收益”;又如“It’smorethanjustnew.

It’ssmaller,It’slighter.”这是夏普Z—20型复印机广告中的一部分,可译成“机器更新,小巧轻便”。

另外,wonderful,fine,great也可以在任何环境中表示产品的特征;delicious,crisp,fresh,rich是食品广告中经常出现的形容词;fresh,clean经常用在牙膏、香皂、洗发精、洗衣粉等广告中。随着人们对健康追求的提高,natural一词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五)灵活运用复合词

在广告英语中,复合词出现的频率也很高,而且在词的组合上往往有许多创新。

例如“Fromaheavyweight,comesthelatestlightweight.”这是Sony耳机的广告。耳机越是轻巧、携带方便,越受消费者的青睐。该广告巧妙运用heavyweight和lightweight两个对比强烈的复合词,突出了产品的特点。复合词经常采用意译,有时可意译直译相结合。该广告可译成“不同凡响,携带方便”。

再如“Whenyourtastegrowsup,Winstonout-tastesthemall1”这是牌子为Winston的香烟广告。这里使用了out-taste这个复合词。根据out与其他词搭配时的意思,我们可以将这句话译成“当你的鉴赏力提高后,你会发现温斯顿香烟味道最佳”。

广告英语中也经常出现一些合成形容词,在翻译时可套用汉语的四字结构。如bright-colored(色泽鲜艳),well-chosenmaterial(选料考究)。

综上所述,在广告的撰写中必须用词得当,简洁明了,不使用晦涩难懂的词。另外还需要新颖独创,唤起消费者的注意。新事物往往对人有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创作广告时应该把产品与众不同的特征清晰明了地告诉顾客。挖掘新品质,突出新、奇、特,使广告语成为关于品牌意象的特有词汇。在翻译广告英语时,译者必须采取灵活对等的方法,决不能拘泥于语言的形式,而要在理解原文所传达信息的基础上,使用汉语中常见的成语、短语及惯用语,使广告原作与译文在功能上对等。

[参考文献〗

[1]汪滔.广告英语[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许建忠.工商企业翻译实务[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3]孟琳,詹晶辉.英语广告中双关语语的运用技巧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l,(5).

[4]蒋磊.英汉文化差异与广告的语用翻译[J].中国翻译,2002,(3).

英文广告论文例7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凸现,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通过广告进行宣传,树立自己的企业和品牌形象,参与国际竞争。而广告是通过运用各种语言技巧,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激发他们产生购买欲望,从而付诸行动的一种商业行为。英语广告语言的研究,对我国企业跻身国际市场,加强国际竞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语言哲学家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观点,话段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是命题意义(propositionalmeaning),即话段的基本字面意义。二是施为性意义(illocutionarymeaning),也叫施为力,指话段对听话人/读者的影响。因此,一段广告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广告语(话段)所产生的施为性意义的强弱,即广告语对听话人/读者产生的影响的大小。本文试图通过对英语广告语言所使用的词汇、修辞、句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举例分析,来探讨加强英语广告语施为性意义的策略,以与同行共飨。

一、词汇策略

广告英语有别于普通英语,其用词可超出英语语言本身的约束。为了使广告更具感彩和感染力,广告创作人员可采用各种词汇手段,如词类转化、创造新词、重复词汇等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加强广告语的施为性意义。

1.1词类转化通过巧妙地运用词类转化,如名词用作动词,或同一单词在同一句话中不同词性的转化而产生不同的意义,能使广告更具新意,从而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如:

IChocolateYou.爱巧克力哟!(LG手机广告)

此广告通过“chocolate”一词的词类转化(名词用作动词),不但点出了LG(KG90)手机的独特“巧克力”外表,还在视觉和听觉上给消费者以强烈的印象,能有效地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AskforMore.(摩尔香烟广告)

广告通过"more"一词的词类转换,形成意义双关。"more"作为副词,意为"更多",由此产生的广告意义为"再来一支"。"More"大写后成为名词,变为摩尔香烟品牌,由此广告意义转变为"吸摩尔香烟"。广告不仅宣传了商品的品牌,对消费者还有劝购的作用。

1.2创造新词把人们熟悉的词故意拼错而形成新词,使新词不失原意,更添新义,能赋予广告极大的魅力。如:

TheOrangemostestDrinkintheWorld.世界上最最纯正的橙汁饮料。

此广告把most和est两个表示形容词最高级的部分和orange拼在一起,形成了新词“Orangemostest”,不但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还暗示出了此种饮料的高浓度、高质量的特点。

WeKnowEggsactlyHowtoSellEggs.

广告中"Eggsactly"是"exactly"一词的谐音拼法变异,并与后面的Eggs形成呼应,这种别出心裁的拼词方法,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3重复词汇一个单词在广告中反复出现,不仅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还能使广告读起来朗朗上口。如:

FromSharpMinds,ComeSharpProducts.夏普产品来自智慧的结晶。

本广告通过“Sharp”一词的重复使用,不但让人记住了“Sharp”这个品牌,还使消费者把夏普这一品牌与“精明、智慧”(Sharp的词义)联想到一起。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MakeTimeforTime.为《时代》创造时间。

"Time"一词的反复出现,使人记忆深刻。有劝人们挤时间欣赏《时代》杂志的作用。

二、修辞策略

在广告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格会唤起人们的审美情趣,产生有效的促销效果,同时也能增加广告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英语广告中双关、拟人、对比、仿拟、比喻、夸张等修辞格的使用能有效地加强广告语的施为力。

2.1双关

双关就是巧妙利用英语中许多词具有谐音、多义的特点,在同一句话中同时表达两层不同的含义,能使广告语言产生活泼、诙谐、新奇、委婉的效果。如:

SpoilYourselfandnotYourFigure.尽情享受,不增体重。(Weight-Watcher冰淇淋)

此广告中使用“Spoil”一词的语义双关。“SpoilYourself”意为“尽兴”,而“spoilone’sfigure”意为“破坏了体形”。广告的一语双关能使减肥者在轻松幽默的语气中接受该产品。

2.2拟人拟人是通过赋予商品以人的言行、思想或感情,使广告语充满人情味,以缩短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如:

Don’tcry.We’llrepairit.皮包修理商广告

广告商把皮包赋予了人类“哭”的行为,表达了修理商的爱心。使消费者更愿意接受其服务。

2.3对比对比是通过将两物作比,意在揭示彼此的不同点,从而突出自己产品的特点。但如在同一点上进行比较,就暗示商品存在优劣之差,表达不恰当,很容易违反《广告法》,因此,广告中采用对比手法时,最好采用泛比,以避免其它商家对号入座。如:

Fewcarsareaswell-balancedasaBMW.宝马汽车广告

此广告通过比较突出了宝马汽车平衡性能优良这一特点,同时,因为是泛比,其它汽车生产商也不会对号入座。

2.4仿拟

仿拟是通过套用人们熟悉的谚语、格言、名句等使其产生一种新意,从而达到标新立异、加深印象的效果。

Notallcarsarecreatedequal.三菱汽车广告

套用了《美国独立宣言》中人们熟悉的“Allmenarecreatedequal.”一句。

2.5比喻比喻是通过文学艺术手段,把商品喻作另一种人们熟悉的东西,使消费者产生联想,从而更容易接受该产品。

Yourchild’sfeetarelikeputtyinyourmother’shands.KEDS童鞋广告

广告把儿童鞋喻作母亲的手,让消费者把柔软、舒适的童鞋与母亲的手的温暖产生联想,从而使消费者更愿意接受其产品。

2.6夸张为了取得强烈的修辞效果,把被描述的产品进行艺术性的渲染和夸大,能有效地突出广告的效果。

Wherethereisaway,thereisaToyota.

广告通过夸张手法把丰田车遍布全世界(销量大而广)这一特点进行了渲染。同时,广告还套用了谚语Wherethereisawill,thereisaway.使广告效果更加突出。

三、句法策略

由于广告费用极其昂贵,广告撰稿人必须想方设法采用浓缩精炼的语言,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把尽可能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这也是英语广告中简单句、祈使句、省略句等使用广泛的原因。

3.1采用简单句

Oh,Isee!(OIC眼镜公司广告)

寥寥三个字,既传递了眼镜能增强视力这一性能,其读音又与公司商标“OIC”谐音,语言简单而又风趣。

3.2采用祈使句祈使句语言果断,具有很强的感召力,能使消费者产生马上行动的冲动,能达到很强的广告效果。如:

(1)Turniton!(Puma广告)

(2)Justdoit!(耐克运动鞋)

3.3采用省略句

省略句结构简单,语言自然,能使广告用有限的篇幅传达尽量多的产品信息。如:

(1)Goodtothelastdrop!(麦斯维尔咖啡)

(2)Borntoshine!(LG手机)

3.4采用疑问句

疑问句口语色彩浓厚,既浅显易懂,又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如:

(1)Wheredoyouwanttogotoday?(Microsoft)

(2)Howtosaveonfoodcost?

3.5采用主动句,尽量避免被动句与被动句相比,主动句有两大功能。第一,因为主动句是对信息的客观描述,能显示信息的真实性与权威性;第二,主动句能体现语言主体的热情与自信,表明商家积极主动地为消费者提品与服务,因此,主动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更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如::

(1)Welead,otherscopy.(理光复印机)

(2)You’llgonutsforthenutsyougetinNUX.(NUX坚果)

3.6多用肯定句,少用否定句肯定句比否定句更能表达商家对自己产品的自信,因为它是从积极肯定的意义出发来描述产品的。这也是广告宣传的目的之一。因此,英语广告中肯定句居多。如:

(1)I’mmoresatisfied.(摩尔香烟)

(2)Cokerefreshesyoulikenoothercan.

四、结论

广告是一种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告。广告在帮助企业跻身国际市场,加强国际竞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广告宣传又是一种语用行为,其目的在于说服消费者接受某种产品或服务。因此,广告撰稿人有必要想方设法来加强广告语的施为性意义,增强广告的影响。本文只对加强广告语施为性意义的词汇策略、修辞策略和句法策略进行了探讨。但影响广告语施为性意义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社会发展、文化差异、消费者心理等因素都会对广告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该领域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等待更多的研究者的加入。

参考文献:

[1]关翠琼.试析英汉广告语言特点的相似性[J].湖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5).

[2]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苏瑜,杨柳.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翻译标准及策略[J].内江科技,2007,(11).

[4]王丽君.英语广告语的语言特色[J].科技创新导报,2008,(17).

英文广告论文例8

0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凸现,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通过广告进行宣传,树立自己的企业和品牌形象,参与国际竞争。而广告是通过运用各种语言技巧,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激发他们产生购买欲望,从而付诸行动的一种商业行为。英语广告语言的研究,对我国企业跻身国际市场,加强国际竞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语言哲学家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观点,话段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是命题意义(propositionalmeaning),即话段的基本字面意义。二是施为性意义illocutionarymeaning),也叫施为力,指话段对听话人/读者的影响。因此,一段广告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广告语(话段)所产生的施为性意义的强弱,即广告语对听话人/读者产生的影响的大小。本文试图通过对英语广告语言所使用的词汇、修辞、句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举例分析,来探讨加强英语广告语施为性意义的策略,以与同行共飨。

1词汇策略

广告英语有别于普通英语,其用词可超出英语语言本身的约束。为了使广告更具感彩和感染力,广告创作人员可采用各种词汇手段,如词类转化、创造新词、重复词汇等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加强广告语的施为性意义。

1.1词类转化通过巧妙地运用词类转化,如名词用作动词,或同一单词在同一句话中不同词性的转化而产生不同的意义,能使广告更具新意,从而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如:

IChocolateYou.爱巧克力哟!(LG手机广告)

此广告通过“chocolate”一词的词类转化(名词用作动词),不但点出了LG(KG90)手机的独特“巧克力”外表,还在视觉和听觉上给消费者以强烈的印象,能有效地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AskforMore.(摩尔香烟广告)

广告通过"more"一词的词类转换,形成意义双关。"more"作为副词,意为"更多",由此产生的广告意义为"再来一支"。"More"大写后成为名词,变为摩尔香烟品牌,由此广告意义转变为"吸摩尔香烟"。广告不仅宣传了商品的品牌,对消费者还有劝购的作用。

1.2创造新词把人们熟悉的词故意拼错而形成新词,使新词不失原意,更添新义,能赋予广告极大的魅力。如:

TheOrangemostestDrinkintheWorld.世界上最最纯正的橙汁饮料。

此广告把most和est两个表示形容词最高级的部分和orange拼在一起,形成了新词“Orangemostest”,不但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还暗示出了此种饮料的高浓度、高质量的特点。

WeKnowEggsactlyHowtoSellEggs.

广告中"Eggsactly"是"exactly"一词的谐音拼法变异,并与后面的Eggs形成呼应,这种别出心裁的拼词方法,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3重复词汇一个单词在广告中反复出现,不仅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还能使广告读起来朗朗上口。如:

FromSharpMinds,ComeSharpProducts.夏普产品来自智慧的结晶。

本广告通过“Sharp”一词的重复使用,不但让人记住了“Sharp”这个品牌,还使消费者把夏普这一品牌与“精明、智慧”(Sharp的词义)联想到一起。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MakeTimeforTime.为《时代》创造时间。

"Time"一词的反复出现,使人记忆深刻。有劝人们挤时间欣赏《时代》杂志的作用。

2修辞策略

在广告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格会唤起人们的审美情趣,产生有效的促销效果,同时也能增加广告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英语广告中双关、拟人、对比、仿拟、比喻、夸张等修辞格的使用能有效地加强广告语的施为力。

2.1双关

双关就是巧妙利用英语中许多词具有谐音、多义的特点,在同一句话中同时表达两层不同的含义,能使广告语言产生活泼、诙谐、新奇、委婉的效果。如:

SpoilYourselfandnotYourFigure.尽情享受,不增体重。(Weight-Watcher冰淇淋)

此广告中使用“Spoil”一词的语义双关。“SpoilYourself”意为“尽兴”,而“spoilone’sfigure”意为“破坏了体形”。广告的一语双关能使减肥者在轻松幽默的语气中接受该产品。

2.2拟人拟人是通过赋予商品以人的言行、思想或感情,使广告语充满人情味,以缩短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如:

Don’tcry.We’llrepairit.皮包修理商广告

广告商把皮包赋予了人类“哭”的行为,表达了修理商的爱心。使消费者更愿意接受其服务。

2.3对比对比是通过将两物作比,意在揭示彼此的不同点,从而突出自己产品的特点。但如在同一点上进行比较,就暗示商品存在优劣之差,表达不恰当,很容易违反《广告法》,因此,广告中采用对比手法时,最好采用泛比,以避免其它商家对号入座。如:

Fewcarsareaswell-balancedasaBMW.宝马汽车广告

此广告通过比较突出了宝马汽车平衡性能优良这一特点,同时,因为是泛比,其它汽车生产商也不会对号入座。

2.4仿拟

仿拟是通过套用人们熟悉的谚语、格言、名句等使其产生一种新意,从而达到标新立异、加深印象的效果。

Notallcarsarecreatedequal.三菱汽车广告

套用了《美国独立宣言》中人们熟悉的“Allmenarecreatedequal.”一句。

2.5比喻比喻是通过文学艺术手段,把商品喻作另一种人们熟悉的东西,使消费者产生联想,从而更容易接受该产品。

Yourchild’sfeetarelikeputtyinyourmother’shands.KEDS童鞋广告

广告把儿童鞋喻作母亲的手,让消费者把柔软、舒适的童鞋与母亲的手的温暖产生联想,从而使消费者更愿意接受其产品。

2.6夸张为了取得强烈的修辞效果,把被描述的产品进行艺术性的渲染和夸大,能有效地突出广告的效果。

Wherethereisaway,thereisaToyota.

广告通过夸张手法把丰田车遍布全世界(销量大而广)这一特点进行了渲染。同时,广告还套用了谚语Wherethereisawill,thereisaway.使广告效果更加突出。

3句法策略

由于广告费用极其昂贵,广告撰稿人必须想方设法采用浓缩精炼的语言,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把尽可能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这也是英语广告中简单句、祈使句、省略句等使用广泛的原因。

3.1采用简单句

Oh,Isee!(OIC眼镜公司广告)

寥寥三个字,既传递了眼镜能增强视力这一性能,其读音又与公司商标“OIC”谐音,语言简单而又风趣。

3.2采用祈使句祈使句语言果断,具有很强的感召力,能使消费者产生马上行动的冲动,能达到很强的广告效果。如:

(1)Turniton!(Puma广告)

(2)Justdoit!(耐克运动鞋)

3.3采用省略句

省略句结构简单,语言自然,能使广告用有限的篇幅传达尽量多的产品信息。如:

(1)Goodtothelastdrop!(麦斯维尔咖啡)

(2)Borntoshine!(LG手机)

3.4采用疑问句

疑问句口语色彩浓厚,既浅显易懂,又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如:

(1)Wheredoyouwanttogotoday?(Microsoft)

(2)Howtosaveonfoodcost?

3.5采用主动句,尽量避免被动句与被动句相比,主动句有两大功能。第一,因为主动句是对信息的客观描述,能显示信息的真实性与权威性;第二,主动句能体现语言主体的热情与自信,表明商家积极主动地为消费者提品与服务,因此,主动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更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如:

(1)Welead,otherscopy.(理光复印机)

(2)You’llgonutsforthenutsyougetinNUX.(NUX坚果)

3.6多用肯定句,少用否定句肯定句比否定句更能表达商家对自己产品的自信,因为它是从积极肯定的意义出发来描述产品的。这也是广告宣传的目的之一。因此,英语广告中肯定句居多。如:

(1)I’mmoresatisfied.(摩尔香烟)

(2)Cokerefreshesyoulikenoothercan.

4结论

广告是一种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告。广告在帮助企业跻身国际市场,加强国际竞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广告宣传又是一种语用行为,其目的在于说服消费者接受某种产品或服务。因此,广告撰稿人有必要想方设法来加强广告语的施为性意义,增强广告的影响。本文只对加强广告语施为性意义的词汇策略、修辞策略和句法策略进行了探讨。但影响广告语施为性意义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社会发展、文化差异、消费者心理等因素都会对广告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该领域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等待更多的研究者的加入。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关翠琼.试析英汉广告语言特点的相似性[J].湖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5).

[2]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苏瑜,杨柳.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翻译标准及策略[J].内江科技,2007,(11).

[4]王丽君.英语广告语的语言特色[J].科技创新导报,2008,(17).

英文广告论文例9

摘要: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英文广告的5-4基本原则:即语境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并指出广告的意义就在于运用语言推广产品。关键词:语用学;英语;广告广告是“人与人沟通的行业”,“广告效果实现的关键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切中销售要点的利益承诺或消费理念,而这主要是靠语言来实现的”。广告大师奥格威说过,广告是词语的生涯。这句话无疑道出了广告语言对广告的重要意义。另一位大师李奥贝纳也说:“文字是我们这行业的利器,文字在意念表达中注入热情和灵魂。”语言能否帮助实现广告效果、实现人与人的沟通,关键是语言的意义(包括字面意义和言外之意)能否被充分地解读。这就恰好进入了语用学的研究范围。一、语境原则1、什么是语境语用学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哈克认为:“语言存在的必要条件仅仅在于它的可能的社会性,在于它的人际交流的可能性,而不是它的现实性。”是具体符号系统之外的社会的人赋予语言以意义,这种意义远不止于语言符号本身所传达的意义,而更多的是“环境给予语言的意义”。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和背景,语言活动总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特定情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进行。因此对语境的准确理解必须考虑到这些语言外因素。所以,语境不外乎包括了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语言知识就是前面已经提到的语言的上下文,语言外知识则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何兆熊认为决定语境的语言外知识可分成三大类:一、背景知识,指的是常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一般的了解;二、情景知识,即与特定的交际情景有关的知识;三、交际双方了解的知识,也就是交际双方相互之间的了解。这三类知识在语境的构建中起着决定作用,因为这些知识构成语境的基础。反之,如果有一方缺乏相关知识,则很可能导致交际失败。2、语境在广告中的作用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语境能够确定意义和明确指代。那么,语境在广告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广告的定义及作用。根据广告学介绍,广告的主要作用有:①识别宣传的产品或服务;②增加知晓度③树立产品形象④产品定位。从消费者的认知角度出发,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借助语言符号,创造一定的语境。第二阶段:在消费者心中引起认知过程。第三阶段:根据认知结果,消费者最终记下或遗忘所宣传的对象。从语用学的角度上来看,我们有一个问题,即如何通过语言符号,结合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构建一定的语境,从而达到让消费者进入认知过程的目的。先来看欧米迦手表一句著名的广告:Cindy.Crawfy’5Choice从传统语义学角度看,这句话的字面含义仅涉及到抽象的语言文字本身意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这个一成不变的意义,即:辛迪·克劳馥的选择,与所宣传的产品,与消费者没有任何关系。这样一来,该广告失去了其宣传意义。而置于语用学的框架中,处在一定的语境前提下,结果就截然不同。在这条广告中,其语境前提是广告商明白消费者掌握一定的知识,不仅知道其字面含义,而且了解其语言外知识。在本例中,Cindy.Crowfy不再是一个抽象意义上的入名,而是作为欧美国家家喻户晓的名模,这一信息就是构建语境的背景知识,这些相关知识让人自然而然地把这个人名和charming,beautiful、acelebrity等等词语联系起来。于是Cindy.Crowfy这个原本抽象孤立的词语在这个语境的意义是一些本来与之毫不关联的意义,这样就在语境作用下完成了广告的第一个功能:确定意义。接着来看该广告中另一个词语choice。这个词涉及到两个问题“谁的选择”和“选择什么”。根据语言知识Cindy.CroMy’sChoice指的是cindy.Crowfy的选择。至于第二个问题,则取决于语境的语言外知识,即广告中的情景知识:通过广告画面中手表样式的特写、放大了的商标图案、将其“Omega”词语置于最醒目的位置等等这一系列的手段,交代了足够的情景知识,很明显地提示消费者,宣传的是Omega手表,而不是别的产品。这两个功能是否能够得以完成,取决于交际双方(特别是消费者)是否建立了双方都有认同的语境框架,即拥有共同的构成语境的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假设这一切都能顺利进行的话,那么下一步的语用推理消费者就很容易得出:Cindy.CroMyisacelebritywhoisbeautifu1andcharming.ShehaschosenOmega,whichmakeshermoreattractive.1wanttobeasattractiveasher.SOI’dliketochooseOmegaaswel1.那么这条广告就完成了其应尽的四个作用。二、合作原则1、会话含义广告是广告商与大众进行交际的一种活动。人们在进行交际时,不管参与者的文化背景怎样,都遵守一个共同的基本原则——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即言语交际双方都有相互合作,求得交际成功的愿望。为此人们须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准则。Grice提出了著名的会话含意理论(eonversationalimplicature)这个理论提出言语交际双方都有相互合作、求得交际成功的愿望,为此,人们须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即“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其内容包括四大准则(maxims):量的准则(quantity)、质的准则(quality)、关系准则(relation)、方式准则(瑚肌er)。Grice设想,交际双方总是遵守着合作原则来进行沟通的。然而,为了更有效地表达自己意欲表达的言下之意,引起交际对象的注意,交际中的一方可能会故意在表面上违反合作原则的各项准则。这时,交际中的另一方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表面违反准则的隐含意义及其目的。Grice把这种在言语交际中推导出来的隐含意义称作“会话含意”。广告是一种促销手段,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过程。交际双方是广告的制作者和广告的受众(消费者)。从语用角度讲,广告语中常出现的语言变异正是广告的制作者通过表面上违反合作原则并利用其隐含意义,从而达到吸引、鼓动、说服其交际对象(消费者)接受其产品的目的,也可以称之为逆向合作原则。应指出的是,当广告制作者违反合作原则时,并非是不合作,而是在另一层次上体现着合作原则,由此实现交易的达成。(1)违反质的准则。如:lfpeoplekeeptellingyoutoquitsmokingcigarettes,don’tlisten.They’reprobtryingtotrickyouintoliving.(AmericanCancerSociety)根据质的准则,发话人要说真话。但观众一眼就能看出,广告中那句“don’tlisten”一句让吸烟者不要听别人的忠告的话,决不是真话。它违反了质的准则,是一句反语,幽默的含义也由此产生。(2)违反量的准则。广告商有意地、公开地传递多余信息或少量信息,多余信息看似不必要或者不相关,而实际上蕴藏着一定的含义;少量信息则可以引发读者的想像力,对产品产生积极评价。例如:Arts1lalwaysbearts.这是一则油画展的广告,从表面看,这句话毫无意义,信息量不足,而实际上广告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油画是门艺术。同时,该广告还激发读者想象,诱使读者来亲身体验和享受油画的艺术魅力。(3)违反方式准则。方式准则包括四项次准则:避免晦涩,避免歧义,力求简洁,力求有序。以下一则广告违反了方式准则中避免晦涩和力求简洁的次准则:Wedon’thireBlacks,Wedon’thiret£J。,.Wedon’thireHispanics,Wedon’thireAsians,Wedon’thireJews,Wedon’thirel~''''sabled,Wedon’thireWhites,Wehirepeople.这则广告的话语看上去迂回、晦涩、繁复。该公司到底要雇用什么样的人呢?仔细推敲后,便得知此公司不分种族、肤色和性别雇用优秀人才,这样注重人才的公司怎能不令人神往呢。(4)违反关系准则。如:theonlysoundyou’Uhearispraise.(你听到的只有赞扬声。)这则广告可被视作是违反了“关系准则”。从字面上看,好像“praise”(夸奖声)与豪华汽车的响声一时还扯不上关系。但这种违反当然也产生了特定的含义,其寓意是:汽车行驶之平稳,声音之轻,性能之好,以至于你只能听到人们为之发出赞叹声,而根本不用担心汽车会发出不必要的杂音。2、逆向合作原则可以达到怎样的语用效果呢?(1)产生幽默感。英语广告中的词汇变异、语音变异、语义变异等往往会使广告产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感,从而使广告受众能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欣赏广告,进而接受产品本身。(2)吸引注意力。变异的目的在于造成一种“突出”,“突出”就是不寻常,就是“不落俗套”,引人注目。英语广告的制作者通过创造新词,杜撰怪词,改变语言常规,借以标新立异,极大地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注意力。(3)提高广告的记忆度。突出、醒目的东西往往容易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烙印。如果是那种琅琅上口又与自己的情感期待相吻合的广告语言,就更容易让人们记住,而语言变异是最能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之一。(4)增强说服力。英语广告中各种语言变异手法可以使产品的特色和优点更突出,使人们更容易关注到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那些优良品质,这使广告的说服力大大增强。消费者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广告的影响,进而作出购买产品的决定。三、礼貌原则商业广告的最终目的是推销商品,要达到这一目的,各类广告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语言去鼓动、说服、诱导消费者花钱购买所宣传的商品,从语用学的意义上讲,是利用语言向消费者发出“购物指令”(PurchaseRequest),敦促他们执行指令,实施购买行为。作为消费者,我们可能根本感觉不到,也意识不到广告在向我们发号施令,更不会认为这些指令对我们的面子构成威胁。我们常常会心甘情愿地按照广告指令去实施购买行动,这是因为广告设计者为了避免直接指令可能给消费者心理上带来的反感和不悦,遵循礼貌原则,使用了非常含蓄、非常间接的指令,这些间接指令尽可能地保全消费者的面子,表现出对消费者的极大尊重,完全没有强人所难的命令语气,给消费者留有自由的选择余地,因而更容易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并服从这些指令。下面将就经常被商品广告利用的、由Leech提出的六条礼貌准则进行实例分析,以便对广告间接性指令的语用功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1、策略准则(Tactmaxim)该准则要求:使他人受损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在日常交际中,发出指令的甲方为了避免指令对接受指令的乙方构成面子上的威胁,会采取一些语言策略来减少或消除这些威胁,甲方会尽力让乙方感觉到如果接受并执行指令,就会得到益处。甲实施的就是策略准则。遵循策略准则的广告语在广告宣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Bigthrills.Smallbills.(Budget出租中心)(花费少许的钱,享受莫大的刺激。)这则广告非常好地体现了使消费者受损最小,受益最大的原则,迎合大多数消费者的心理,使他们感到购买相应的产品或享受相应的服务,就可以获得最大的实惠。2、宽宏准则(Generositymam)该准则要求:使自身受惠最小,使自身受损最大。在交际中,一方的受惠往往是建立在另一方受损的基础上;在商业销售领域,卖家受损越大,就意味着买家受益越大,这是不言自明的。消费者往往通过商家受损的程度来判断自己是否应当实施购买行为。一些广告正是利用了这种消费心理,采用宽宏策略鼓动消费者执行广告指令。这类广告在生活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那些所谓的“赔本大甩卖”、“挥泪清仓处理”、“跳楼价”、“打折销售”等广告都是打着“使自身受惠最小,受损最大”的招牌对消费者进行诱导,敦促他们赶快采取购买行动。3、赞扬准则(Approbationmaxim)该准则要求: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尽量夸大对他人的赞扬。喜欢听赞美之辞是人之常情,因为赞美意味着他人对我们能力或行为的一种认可和肯定。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心理渴求,希望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能得到别人赞誉。有些广告正是利用了人们这种心理来赢得消费者对产品的青睐。如:What’SOnyourarlnshouMhe娜beautiful娜who’S012it.(Citizen牌手表)(戴在您手臂上的东西应该和它的主人一样美。)Tiesforecool,andcertainlyeconfident.(领带广告)(献给那些沉稳而自信的人们。)Theborn/.~/cr.(某品牌酒广告)(与生俱来的王者风范。)以上三则广告通过对消费人群的褒扬和恭维,给购买者以“美丽”、“自信”、和“成功”的心理享受和成就感,自然会讨得消费者的欢心,唤起他们的购买欲望。尤其是例5)中的广告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暗示了产品的优质,又抬举了购买者,构思可谓巧妙。4、谦虚准则(Modestymaxim)该准则要求:尽量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尽量夸大对自身的贬损。一些广告独辟蹊径,摒弃广告语中司空见惯的夸张手法,用谦虚的语言打动消费者,如国内家喻户晓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澳柯玛”牌电器广告,不仅为企业树立了不以“老大”自居,不断开拓、进取的形象,而且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如:Results.Notmiracles.(只有结果,没有奇迹。)这则广告遵循“谦虚准则”,用真诚朴实的语言介绍产品的功效,没有流露出自我夸耀的痕迹,反而能对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有效实现了间接性指令所希望达到的目的。5、赞同准则(Agreementmaxim)该准则要求:尽力缩小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语用研究表明,当交流的各方立场接近,利益一致时,一方提出的要求和指令更容易为对方所接受。一些广告正是利用这种“求同心理”来感化消费者,诱使他们接受广告发出的间接指令,并付诸行动。如:Weexpectalotofourselves.Youcan,too.(某航空公司)(我们对自己要求很高,您也可以这样要求我们。)将高水平的服务质量确立为公司和消费者的共同目标,对消费者都有很强的亲和力和说服力。6、同情准则(Sympathymaxim)该准则要求: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不难理解,当他人站在同情你和理解你的角度提出建议或要求时,你会更情愿地接受,因为你知道这些建议和要求大多是善意而友好的。以下广告正是通过对消费者某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表现出的同情和理解,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好感,最终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如:Nobodyisperfect.(某品牌健身器材)(没有一个人的体型是完美无缺的。)首先让体型不理想的人放下思想负担,不必自卑,因为这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消费者会深切地感受到广告传达的理解和同情。这类广告中折射出浓浓的人情味,自然易于为消费者接受。四、结束语商业广告为了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必须“说服”消费者。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商的进入,英文广告内容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文广告必须遵守的原则,相信能帮助广告设计者更好地把握英文广告的脉络,有效扩大产品的市场销售,收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英文广告论文例10

广告是一种实用文体,它的目的是宣传产品的特色,吸引顾客的眼球,刺激消费,带动经济的发展。AIDA原则指导广告制作:Attention(吸引顾客),Interest(引起兴趣), Desire(激发购买欲望), Action(顾客购买)。[1] 随着广告业的不断发展,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深入人心,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也导致了不少让人捧腹大笑的错译、误译。译者为了寻求语言的等效翻译,忽视了广告的特性和文化差异。作者通过对比等效翻译理论与翻译目的论,分析广告文体特点,寻求有效翻译策略,达到广告的宣传效果。

1.等效翻译原则与翻译目的论

二十世纪中期,奈达(Nida)的等效翻译理论在翻译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等效翻译是以源语为中心,强调译语和源语的语义、风格、文化和读者反应对等的原则。这四个对等中,语义对等是核心。等效翻译在广告翻译中有局限性:无法体现广告译文在译语中的预期效果。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费米尔(Hans Vermeer)和诺德(Christian Nord)基于人类行为提出目的论(Skopostheory)。他们指出翻译活动作为一种人类行为具有目的性。费米尔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而且也是一种跨文化活动,是一种意图性和目的性的行为。决定翻译过程的不是原文本身或原文对接受者产生的影响,也不是作者赋予原文的功能,而是由译文的预期功能或目的决定的。[2]诺德(Christian Nord)提出目的论三原则即目的性原则(Skopos rule),连贯性原则(Coherent rule)和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忠实原则从属于连贯性原则,而连贯性原则从属于目的性原则。[3] 三大原则中,目的性原则是第一位。译者根据翻译要求选择翻译方法,考虑环境,灵活处理,必要时可放弃忠实原则甚至连贯性原则以达到目的性原则。

目的论以译语为中心,提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对比传统的等效翻译理论,译者可以摆脱“对等原则”的束缚,重视译文的功能,根据交际环境和译者的预期,选择翻译法,将翻译与文化差异相结合达到译文的效果。目的论更适合指导广告英语的翻译,它给了译者更大自由发挥空间,更进一步增强了广告的呼唤功能。

2.广告文体分析

2.1词汇特点

在商业运作中,广告运用了更多的形容词描述产品,以增强广告的宣传效果。中文广告常用成语或四字词组,如“一鸣惊人”、“回味无穷”、“色彩艳丽”等。而英文广告多用极度形容词,如extraordinary, luxury, superior等。此外,英文广告词汇最突出特点是造词。美国的婴儿用品品牌倍儿乐playtex, 它结合了excellent与play两个单词;加拿大的风行快递WindEx Express,就是wind和excellent的组合;Superslims 香烟,super + slim,更受女士青睐。造词常用极度形容词的前缀与等级形容词相结合,凸显了产品的优点,体现出推陈出新的效果,

2.2句式特点

广告语短小精悍,才能让人过目不忘,因而句式以简单句、祈使句和省略句为多。为了增强语气,也多使用并列句和反问句。如汰渍的广告语是2个简单句的并列:“Tide's In. Dirt's Out.”;耐克(Nike)的广告语就是采用了祈使句“Just do it !” 拉戈(Lager)啤酒的广告语自问自答“Which lager can claim to be truly German ?” “This can.”,引起人们品尝的兴趣。

2.3修辞特点

修辞是广告中常见的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双关、头韵、尾韵、排比、对偶、仿拟等。例如:中文公益广告“珍爱生命,远离”、“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就采用了对偶、押韵、对比的修辞手段;索尼的广告语:”Hi-fi, Hi-fun, Hi-fashion, only for Sony.” 采用的是头韵、尾韵、排比。丰田汽车的广告语:” 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Toyota. 采用仿拟的修辞手段模拟名言名句: “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许多广告语甚至融合了多种修辞于一体,达到视觉、听觉和感觉的完美结合,提高了受众对广告的认同度。

当然,由于文化差异,中英文广告语在词汇、句型和修辞方面既有共性也有特性。译者可以运用翻译目的论,从目标读者的心理反应出发,通过保留、删除、或修改源语言广告,在译语中体现适合目标读者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段,从而达到“语变意不变”的效果。

3.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

运用翻译目的论,译者在翻译广告语时应当避免文化差异的影响,理解源语文化,尊重目的语文化,缩近文化的差异,学会取舍。作者列举几种广告翻译的策略:

3.1采用直译法还原广告完整性

如果译语的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段与源语言广告相似,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采用直译法,即按照广告原文的语言特点,句式结构和修辞风格进行翻译,使译文能够模拟原句,重塑源语言风格和效果。直译法的亮点在于寻求两种语言的语义和风格的一致,特别是修辞手段。Ricoh理光复印机的广告语是“We lead, other copy.” 可以直译为,“我们领先,别人效仿。”飞利浦的广告语是”Let’s make things better” 翻译为“让我们做得更好。”李宁运动品牌的广告语是“一切皆有可能”被译为“Anything is possible.”这样的直译法最大限度还原广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2引入意译法避免文化差异

有些广告即使采用直译法,也无法再现原广告的寓意和修辞特征。译者应该根据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把握原广告的意思的基础进行翻译,不必强求两种语言的格式和修辞等效。译者可删减原文中的修辞或改变句式的顺序和结构,以符合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戴比斯钻石广告“A diamond is forever.” 翻译成”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七喜的广告“Fresh up with Seven Up”可直译为“提神醒脑,喝七喜”,也可意译为“喝七喜,有惊喜。”顾维勇在《实用文体翻译》中另译为“饮七喜,提精神。”再如“Start with the finish”被译为“完成末道漆,功效始发挥。”[5]

3.3运用套译法融入目的语文化

在翻译过程中,可套用目的语文化中耳熟能详的名言名句或谚语,融入目的语文化,贴近目标读者的生活,使译文更具文化认同感。中国有句谚语“有志者事竟成”,而英语中也有对应名言“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丰田汽车的广告语采用仿拟的修辞:” 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Toyota.”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

4.结语

目的论降低源语言的地位,重视目的语的作用和文化认同感,使译文更符合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的特征,更容易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在广告翻译中,最难的部分在于对于修辞的翻译,译者应当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根据语言环境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实现广告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盛美金.从文化视角看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J].考试周刊,2007(23).

[2]Nord, Christi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P.33

[3]Baker,Mona.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P.2.

英文广告论文例11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越来越多来自国外的商品流入中国市场并受到国人的追崇,这其中除了归因于商品优良的品质之外,还归因于使这些商品家喻户晓的商业广告,咖啡作为从国外流入中国的商品之一,亦是如此。

在广告的驱使下,咖啡成功打开了中国的消费者市场,这与其在引入时英文广告的翻译方式有重要关系。语言顺应论作为语用学的一项重要理论,将其运用于英语咖啡广告的汉译可以使得广告更具有吸引力,达到强化消费者记忆、引导其进行购买的目的。但将顺应论运用于咖啡广告的汉译维度的研究相对较为少见,因此,本文从语言的顺应论出发,结合案例深入研究该理论指导下的英文咖啡广告汉译,为其提供相关的策略,并希望能够得到英文广告汉译的普适性运用,为将来顺应论指导下的广告汉译提供一些普适性的建议。

二、顺应论相关理论概述及研究回顾

1987年,顺应论由Jef Verschueren于《作为顺应论的语用学》一文中首次提出[1]。随之,该理论于1989年的《语用学及其发展》、1995年的《语用学手册》、1998年的《交际动态过程的语用模式》、1999年的《语用学新解》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系统且成熟的理论[2]。

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是由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3]。顺应论指导语言选择有几大特点,选择发生在各个层面的语言结构上,会受到交际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影响;顺应意识存在于各个语言使用者身上,但影响程度不一,交际双方都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方式,但语言的选择会受到社会、个人认知以及文化的影响,翻译同样也是一个语言综合选择中进行连续选择的一系列过程。

语言的选择具有商讨性、变异性和顺应性三大特性,正是这三大特性使得我们需要在使用语言时对其作出一定的选择。语言的商讨性认为语言的选择虽然有一定的原则,但这种原则是灵活的;语言的变异性认为语言的选择是不断变化的,随时可能产生新的表达;而语言的顺应性认为人类可以从变异可能选项中做出商讨性选择,从而进行交流,三者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

三、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对顺应论应从语境因素、结构对象、动态顺应和意识凸显程度四个维度来进行分析。而翻译作为一系列连续的语言选择过程,正是基于以上四个维度进行选择和交流的。翻译涉及两种语言,需要以目的为导向对两种语言各个层面的资源进行灵活运用。翻译包括对原句句意、所选的修辞手法以及如何更好地还原原意等进行选择。

国际广告的翻译更不仅仅是普通字面生硬的翻译,而要注意“AIDMA”原则:A-Attention(吸引注意),I-Interest(引起兴趣),D-Desire(激起欲望),M-Memory(强化记忆),A-Action(促使行动),同时要有助于语境关系的顺应[4]。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认为:广告是由特定的广告主通常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对产品、劳务或观念等信息的非人员介绍及推广。广告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其传递的核心是文化的鞑ィ其中蕴含着各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语言使用习性,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因此,国际广告的翻译需要建立在文化顺应的基础上,在获取阅读者关注的同时向广告的阅读者展示一种文化,表达一份意义,传递一份温馨,使得广告变得柔美、善解人意。

四、顺应论指导下的英文咖啡广告汉译策略研究

咖啡作为外来火热商品的代表之一,其广告的翻译也是非常符合顺应论的相关规律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化的顺应。

如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是由英文“Starbucks”翻译而来的。首先这种半音译半直译的翻译方式所翻译出的“星巴克”相比完全音译的“斯达巴克”显得更有意境。星星在中国人心目中是非常美好的意象,因此翻译为“星巴克”相比“斯达巴克”不仅更琅琅上口,富有音韵美,更有意境美和联想美,给人以剔透浪漫的感觉,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消费心理。

对于长篇幅广告而言,星巴克有一则著名广告:“We have always been fascinated by coffee's potential.Single-origin coffees have a distinct regional taste and flavor profile in the cup.Curiosity pushes us to explore combining these unique flavors--this is a blend.Just as a chef combines ingredients into a dish that's one of a kind,our coffee masters craft with coffees from around the globe.These distinctive blends celebrate coffee's potential and our heritage.And each blend opens a new story,taste,and world unto itself.”其汉译为:“我们总是被咖啡的可能性所深深吸引着。单品咖啡在杯中有一种独特的区域口感以及风味特性。好奇心驱使我们探索将这些独特风味混和在一起――这是综合咖啡。正如大厨将食材搭配成一道独一无二的料理,我们的咖啡大师运用来自全球的咖啡品种。这些与众不同的综合咖啡颂扬咖啡的可能性以及我们的传承。每一种综合咖啡都开启独特的全新故事、口感,以及世界。”从这则广告的翻译中可以看出,译文第一句“我们总是被咖啡的可能性所深深吸引着”这句话先为下文很好地设置了一个悬念,这是顺应英语国家人们的抽象思维模式的一种直译,很好地践行了广告“AIDMA”原则中的A-Attention(吸引注意),而后文通过好奇心、比喻为大厨的料理等形式来描述星巴克独特的综合咖啡,进一步引起了阅读者的兴趣,激发了其购买欲望。最后译文将对于咖啡的想象扩充到全世界,强调对未来的期盼,赋以非常好的联想和意境,从而达到强化记忆和促使潜在消费者购买的最终目的。

对于篇幅较短的广告而言,则需要在语言的顺应中,选择更为精炼且意义深厚的字眼。如全球第二大咖啡品牌麦斯威尔咖啡的著名广告语“Good to the lastdrop”被译为“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可谓精美绝伦。首先,“滴滴香浓”4个字道出了麦斯威尔咖啡作为一种液态饮品,每一滴都是非常醇香的。其次,“意犹未尽”可以体现出在品尝其咖啡时美妙的心境,每一滴咖啡都沁人心扉,让人回味无穷。且这种使用四字句式和成语的方式,非常符合汉语的传统美,且在朗读的时候语音语调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和顺口,具有很好的韵味。此外,雀巢咖啡广告“It is the taste”翻译为“雀巢咖啡,是你期望的味道”,充分结合了该则广告的动机,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大胆地进行创新和扩充,充分地发挥了汉语的语言优势,利用汉语的押韵和节奏感来进行广告的翻译,非常符合语言的顺应论。此外,咖啡领域的另一领袖级零售商――英国Mambocino咖啡的广告汉译也非常好:“Cialdi咖啡,异常兴奋”。也是采用汉语四字的节奏感,“兴奋”两字不仅凸显了在饮用该咖啡时心情的愉悦,更道出了咖啡抗疲凇⒘钊吮3志神状态的功效,可谓是一语双关。

综上所述,广告的翻译要充分结合广告所要表达的深层意思,遵循广告的“AIDMA”原则,在翻译的时候作出动态的语言选择的顺应,并在文化顺应的基础上使之灵活地表现商品的优点,创造完美的意境,并留给阅读者美好的联想空间。此外,还可以充分运用四字汉语的朗读韵律来增强广告词在读者脑海中的印象。

五、结语

广告语作为极具目的性的语篇,在广告汉译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广告的交际目的。本文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以英文咖啡广告的汉译为例来探讨在广告翻译时所需要注意的原则和可以进行选择的策略,以使得广告汉译更顺应我国的民族文化,在表达目的的同时更注重情感、价值和审美观念的展现,更符合消费者的心理。因此,从顺应论角度对咖啡广告及广告的翻译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Jef Verschueren.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M].IPrA Working Document1,Antwerp: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Association,1987.

[2]Jef 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

Arnold,1999.

[3]赵静.广告英语[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4]余小梅.广告心理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5]崔德群.广告传播语境的文化探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5,(3):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