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民用建筑论文

民用建筑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7 18:12:08

民用建筑论文

民用建筑论文例1

2橡胶隔震支座的性能

对于民用建筑的隔震装置来说,必须具备以下几种性能,否则其隔震效果就不是很明显。第一,隔震装置要承受多方的压力,不仅是建筑结构的上部,同时还有水平的应力以及竖向的负载。在承重这些压力之后不能发生较大的形变。第二,为了有效地减少建筑结构的自震性,必须要求隔震装置具有一定的刚度,减少层间剪力。第三,通常情况下建筑结构会发生位移现象,安装隔震装置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装置需要在减少建筑结构位移的前提下,降低振动的频率,进而达到隔震的效果。第四,需要对建筑隔震装置的支座加强重视,要尽量延长其使用寿命,通常情况下是50年左右。同时面对突发状况,支座也要具有一定的承受力。叠层橡胶支座的水平性能参数主要包括:水平极限变形能力和水平刚度。对于带有铅芯的支座还包括:等效粘滞阻尼比和屈服后水平刚度。国内外的大量试验表明,在保持恒定设计压应力时,出现水平剪切破坏时剪应变将超过400%,而剪应变小于350%时,叠层橡胶支座不会出现破坏。所以,《规范》规定:叠层橡胶支座在竖向平均压应力限值下的极限水平变位,应大于其橡胶层总厚度的3倍和有效直径的0.55倍两者中的较大值。叠层橡胶支座的水平刚度与支座的形状和橡胶的硬度有关,橡胶越硬,支座的水平刚度越大;支座越细长,水平刚度越小。设计人员应通过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确定支座的刚度。普通橡胶支座的滞回曲线所含的面积很小,说明其几乎不能消耗能量。铅芯橡胶支座的滞回曲线可等效为双线性模型。滞回环的丰满程度反映了屈服后的刚度大小,滞回环的面积大小反映了等效粘滞阻尼比的大小。

3隔震建筑的设计

3.1隔震装置设计

隔震装置是由普通叠层橡胶垫和特殊钢棒构成的阻尼器组成。建筑中各柱与基础间放入了14个叠层橡胶垫,隔震层平面内均匀布置了96个钢棒阻尼器。阻尼器是利用特殊钢棒进入弹塑性阶段后的耗能特性产生的阻尼。特殊钢棒贯穿钢板,在接触部位插入内藏滚珠轴承的转动支座,使其可以在水平方向有较大位移,并在垂直方向上容易滑动。上部的两块钢板与上部结构的底层楼板、下部的两块钢板与基础分别用螺栓固定。钢棒的布置以8根为一个单位,在对称位置每边六处共使用了96根。

3.2防护措施

3.2.1设计用地震波。设计用的地震波,其中人工地震波的做法是,家丁震级为8级,震中距为50km,输入水平各种波相同,弹性分析时,输入速度为25cm/s,弹塑性分析时为50cm/s。

3.2.2隔震装置。隔震装置在输入地震波计算时,分别取大震时固有周期的目标值为3s,等效粘性阻尼比的目标值为10%。

3.2.3上部结构的截面计算。采用基于长期应力和一次设计用剪力的地震应力,对上部结构的杆件进行容许应力设计。此时,以一次设计用剪力超过输入25cm/s的地震反应剪力。输入波为50cm/s时,以上部结构基本上不屈服为目标来进行设计。

3.2.4地震反应分析。隔振装置采用双线型恢复力模型:即标准叠合橡胶垫为弹性,钢棒为完全弹塑性,隔震结构整体为剪切多质点系模型。

民用建筑论文例2

在恶劣的天气状况下进行施工,是非常容易导致建筑后来出现渗漏的问题,尤其是雨水多的天气,因为这样会导致施工用的材料质量降低。

1.2材料的选择

民用建筑防漏的关键在于施工材料的选用,对于防水涂料的选择,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要做好抽检工作,确保质量合格以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不合格的坚决不能用于施工。

二、建筑中具体部分的防漏技术

2.1外墙的渗漏

想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常首先要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建筑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有很多,必须分析清楚这些愿意,之后再根据原因进行相关的分析,找出正确的防治措施。外墙渗漏的原因一般都以下几点:一是施工过程中,墙上有空洞,当时没有采取及时的措施加以解决,在墙体完工以后又不容易发现,一旦下雨,墙面就有可能渗漏;二是施工中所用的材质,如砖块,在运输途中出现了损坏,这样的砖块砌到墙里,墙体就出现不平整的现象。继续施工,外面刷的灰的厚度就不出现差距,有的地方的墙面就会鼓起来。雨水一冲刷墙体就会出现渗漏的现象。针对外墙渗漏原因,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一是对外墙体施工时,必须保证墙体的密度,不能出现缝隙,各种缝隙一定要填充完整,最好在第一次施工完成以后,进行一遍细致的检查,以免遗漏;二是在进行门窗安装之前,有一个必经的步骤,就是安装样板门窗,等到一段时间过去以后,各种胶缝都晒干以后,对安装的样板门窗用水冲一下,看看有没有渗漏的情况出现,如果没有问题出现,就开始安装其它所有的门窗;三是门窗的质量必须要有保障,不能才有劣质的门窗,保证本身的坚固度和加工的完善情况,加工完了以后,一定要进行试验,试验没有问题,不出现渗流,才能正式安装。

2.2门窗防漏

门窗属于建筑物上的活动范围内,且是面积和活动次数最多的地方,因此门窗的防渗漏工作难度也比较高,不仅需要建筑人员的操作技术含量较高,而且要有较强的建筑理论知识,通过将两者进行结合,才能够做好门和窗区域的防渗漏工作。在门窗防渗漏工作中对于门窗的安装和今后的功能使用方面,都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包括活动次数的多少和门窗的面积,都会对建筑物的美观造成影响,且对居住者以后的使用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外墙铝合金窗的施工工作时,选用的铝材一定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并要满足图纸设计规定的要求,在搬运和安置的过程中要注意尽量不使半成品发生变形、损坏和扭曲等情况,禁止在半成品变形后人工的进行修正,选用的配件也要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安装牢固且开启紧密后,要在室内封闭的状态下,切身感受有没有风吹入,如果发现有风吹入,那么要对不密实的地方进行重新的封闭,直到感觉没有风吹入为止。另外在窗框安装完成之后,要在四周进行塞缝处理,一般都采用干硬物和集合物防水砂浆。经过各种检验和处理,门窗能才会真正的实现防漏。

2.3卫生间的防渗漏技术

卫生间出现渗漏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一是因为卫生间的防水层没有安装好而导致的;二是因为卫生间管道的周边没有安装好,出现了漏水的情况;三是在房屋装修的时候,卫生间的防水层被装修队伍破坏了;四是卫生间冷水管和热水管的衔接出现了问题,导致了漏水;五是卫生间墙壁采用的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管道外部遇冷的气体通过物理的凝化作用而出现的水渗透到了墙体的,导致墙面被泡坏。对此,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卫生间的防水层地基必须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设计,地基的表面一定要坚固,地基的高度和位置必须符合要求;卫生间防水层要安装好,采用质量合格的原材料,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安装;在卫生间的管道进行安装的时候,要把所有的边边沿沿都安装好,防止漏水;在房屋装修的时候要提醒施工队小心保护防水层不被破坏;在管道安装时,要做好冷水管和热水管的衔接;卫生间墙壁的施工材料要保证质量合格,不会轻易漏水;对于卫生间的施工要加强各方面的监督工作,发现质量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2.4屋面的防渗漏技术

这里所说的屋面防漏就是对房屋要求最基本的防漏技术,因为屋面达到防漏的标准是人生活的基本要求。屋面的防漏就是对屋面板的防漏。在专业人员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对于屋面板的质量一定要严格把关。因为如果出现了屋面板的断裂及裂痕,不仅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还会使整个房屋建筑的防渗漏工作功亏一篑,也不能很好的起到隔热保温承重的作用。屋面的渗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屋檐的雨水渗漏,天沟积水渗漏。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专业人员应当认真考察原因,而不应该一概而论。根据考察出来的具体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做到对症下药。

2.5地下室防漏

因为地下室处于最低处,水流一般都会流到地下室,所以地下室的漏水现象是很常见的,地下室的防漏难度也是最大的。对于地下室的防漏就要采取更为先进的技术,从选材到规划,再到施工,都要有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做到全方位的封闭,保证地下室没有缝隙可以漏水。只要做到了这点,水就没有地方渗漏,地下室的渗漏问题就不会出现了。

民用建筑论文例3

民用建筑在各种建筑的数量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同时也是消耗能源的大户。为了对民用建筑进行改进,节省各种能源的消耗,采取电气节能设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在进行民用建筑的电气节能设计时,要确保民用建筑的功能和质量不受到影响,这不仅是对环保理念的落实,也是对建筑业发展的一种促进,符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作为电气设计人员,要充分意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提高对技能技术的认识和了解,推动节能设计的进行。

1电气节能设计的原则

我国的资源储备的主要特点是:储量大,但是人均占有量小[1]。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各种角度、各个行业上进行节能措施。从民用建筑的角度来讲,电气节能设计,必须要保证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同时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民用建筑的主要用途在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民用建筑的实用性,是民用建筑发挥作用的基础。如果在进行电气的节能设计过程中,影响了民用建筑的实用性,那无疑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的行为。其次,民用建筑由于用处不同,结构和内部布置也都有所差别。电气节能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制定不同的设计方案,保证民用建筑符合用途。民用建筑的前期设计,是建筑物内部的各种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是影响民用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电气节能设计不仅要制定高质量的设计方案,更要根据严格的数据标准来选择电气设备,提高电能的使用率。最后,电气节能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经济性。在进行电气节能设计当中,要时时考虑到所花费的成本。电气节能设计要根据建筑物的运营状况、企业的经济状况来制定措施,确保投入的资金能够迅速收回,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拖累企业的正常运行和民用建筑的正常使用。

2电气节能设计的具体措施

2.1照明系统

现代民用建筑的照明系统,除了要实现基本的照明要求,满足居民对亮度的要求之外,还能够对居住环境进行美化,让用户感觉更加舒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设计人员要根据环境美化的要求和房间功能的不同来进行设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对自然光线的充分利用。自然光线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能源,设计人员要善于利用。利用天然光的主要方法有:导光管法、光热电转换法、棱镜多次反射法、平面反向镜反射法和光电效应法[2]。民用建筑的设计要注意增加临近室外的建筑面积,适当增加门窗的尺寸,加大对自然光线的利用率。二是对光源、灯具和附件的选择。要根据悬挂高度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灯具。如果悬挂在比较高的地方,可以选用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如果悬挂高度比较低,则可以采用荧光灯。对于光源的选择,要多食用高效光源,少使用白炽灯。附件要尽量选择能耗较低的,比如电子镇流器等,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2.2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是民用建筑中消耗能源最多的部分,往往能够占据民用建筑的总体耗电量当中的一半[3]。所以,从空调系统入手,能够大大优化建筑物的电气节能设计。科学家的研究调查表明:减少房屋墙壁的凹凸程度,可以让房屋变得更加宽敞,提高房屋的保温性能,降低房屋的能源消耗。如果在设计房间时采用圆形或者方形,就能够减轻热量的损耗,减少空调的工作时间。因为圆形和方形的表面积比较小。窗户的数量多少、面积大小和材料质量也能够影响空调系统的能量消耗。还有,居民在使用空调时要注意温度的调节,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这也是对空调工作负担的一种减轻。

2.3供电系统

从供电系统考虑电气节能的设计,主要是选用什么样的电压器和如何确定电压参数。在进行这一工作之前,要充分考虑到民用建筑的供电要求,计算供电设备的数量多少和功率大小。如果供电电压越大,电器的耗电量就会越少。对于民用建筑来讲,供电电压最大为10千伏,最小为220伏。所以,在确保电压适宜的同时,要尽可能地提高电压的等级,找到一个合适的点。为了节能考虑,电压器最好采用非晶合金材料。这种电压器在工作时不会发出太大的噪音,对于能量的消耗也比较低。电压器在常年的工作过程中,负荷能力产生下降,在不同季节的承受能力也会发生变化,这都是电气设计人员在进行节能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2.4动力设备

民用建筑当中的动力设备,主要是建筑当中的电动机。动力设备的节能设计,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缩短电动机的使用时间;二是提高电动机的工作效率。民用建筑的电动机,主要有电梯、水泵、风机三种,大约占据了整个民用建筑耗电量的三分之一。如果在进行电气设计的时候,选用节能型的电动机,就能够为国家节省大量的电能。节能型的电动机在同样性能的条件下,比普通的电动机可以节约大概百分之三的电能。电动机在启动和关闭的时候,对于能量的消耗是最大的。所以,民用建筑要尽量减少电动机的重启次数,减少不必要的电量消耗。3结论民用建筑对于能源的消耗占据了社会能源小号的很大比例。对民用建筑进行电气优化设计,能够缓解我国的能源消耗压力,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民用建筑的电气节能设计,必须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综合考虑民用建筑的实用性、适用性和经济性,收集开发商、用户、设计单位和建筑主管部门等多方的意见,从照明系统、空调系统、供电系统和动力设备四个角度入手。

作者:王丽堃 单位:张家口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民用建筑论文例4

(2)忽视项目成本控制的制度建设。很多企业在对成本控制工作中存在着很大的纰漏,没有对成本控制进行有效的管理,没有将这项工作落实到实际当中。很多企业在中标之后,施工单位没有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成本,因此与此相对应的项目管理机制也就没有建立。我国目前形势下的项目成本管理体制,基本上就是仅仅让成本控制部门的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而没能将权利责任进行清晰的划分和明确职责,这样就造成了成本管理系统的疏漏和不完善的弊端。

(3)国内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信息化进程落后。施工成本控制是一项牵涉和涉及到众多因素和关系的工作,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错综复杂,具有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建筑产品本身又具有固定性、独特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就使得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系统出现了规模大、复杂性强、难度高的特点。国内的施工单位在进行整个项目的施公奇案,很少进行详细周密的计划动态仿真,通过计算机的精密的系统计算实现刻画系统特征。从长远来看,这是导致我国施工项目的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7)管理不到位。我国现在市场上存在的很多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采取的是以包代管的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而没有进入整个单位的权力中心。这样就容易造成企业内部出现了多个利益主体的存在,而多个利益主体的出现就会造成对意见的分歧和不同意,利益损失,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没有高效地服务整个公司整体的业务目标。

2民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对策建议

2.1技术措施所谓技术措施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为了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而制定的方案实施方法。技术措施是进行成本控制的必要手段。首先,在施工前,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的查看和审核,提出积极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根据图纸对整个项目的可行性做出大致的评估和预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图纸进行项目的运行;其次,积极地应用技术措施,制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措施和合理的技术方案,在通过专家和项目高级人才的论争对项目的可行性实施方案进行论证,这期间需要考虑和涉及的因素很多,具体包括施工规模、项目复杂程度、施工现场条件、装备情况、施工人员素质等等。只有采取高效的工艺和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工期短、质量高、成本低的经济效益。

2.2经济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经济措施进行成本控制是又一关键因素。项目管理者应该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明确的规划和有效的控制。首先,合理控制人工产生费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益,建立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对施工人员的工作制度和作息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其次,合理控制材料费用。材料的采购是材料花费资金的重要途径,对材料采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把握,按照现场材料的用途对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摆放;再次,控制机械费用。机械是整个建设工程项目很大的支出来源,对机械的维修和设备的使用年限是节省费用的主要手段,对设备进行完善的管理是加快工程进度、增加施工产量,降低施工使用费用的有力途径。

2.3组织措施组织措施也是调节项目控制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组织措施主要是针对参与建筑项目各方面而进行成本节约的主要措施。明确参加项目各部门的控制成本责任和义务,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在项目支出金额稳定的前提下,对项目人员进行合理的精简,减少多余管理层次,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合情合理的控制成本体系,完善控制成本的工作制度,健全控制成本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规则,明确各个管理层的控制目标成本,在明确职权的情况下实现成本合理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民用建筑论文例5

室内消火栓是消火栓系统的终端设备,消火栓布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消火栓系统灭火的效果,就以下几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与同行一起探讨。

1采用定性的方法分析消防实战的过程来划分消火栓布置范围

1.1.消火栓使用者

从发生火灾到消防队员到达现场需要约12分钟[1],以此为界点,12分钟以前(消防队员到达现场前)消火栓的使用者主要是现场人员(以下简称为“甲”),12分钟以后消火栓的使用者为消防队员(以下简称为“乙”),因为消火栓的使用者是有生命的人而不是自动化机器,所以保护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是灭火的前提。

1.2消防实战过程

甲的灭火路线:火灾现场取用消火栓灭火撤离

乙的灭火路线:室外最近火灾现场取用消火栓灭火撤离

为保护甲和乙在灭火过程中的安全,就必须保证其在整个灭火过程中处在与火灾现场相临的安全区域中,且能随时撤离火灾现场到达安全出口[2],而在火灾发生后,安全区域主要是室外安全区域,室内的避难走道,避难层[2],其次是通往安全出口的疏散通道,比如消防电梯前室、通廊等。

1.3消火栓布置范围划定

从消防实战过程来看通往安全出口的疏散通道是消火栓布置的首选范围,而在整个灭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乙,乙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安全出口,所以应首先从安全出口附近开始布置第一个消火栓,按照消火栓的保护距离,沿疏散通道、楼梯间逐步推进。

1.4国家规范相关规定[2-3]

1.4.1单元式、塔式住宅的消火栓宜设置在楼梯间的首层和各楼层休息平台上;

1.4.2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消火栓;

1.4.3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位置明显且易于操作的部位;

1.4.4消火栓应设在走道、楼梯附近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

1.5小结

采用定性的方法分析消防实战的过程可以看出,通往安全出口的疏散通道是消火栓布置的首选范围,通过国家的相关规范来进行复核,完全可以满足规范的要求。

2采用定量的方法分析消火栓保护距离对设备进行科学定位

2.1消火栓的理论保护距离计算

R=kLd+Sksinα=0.85×25+Sk×0.71=21.2+0.71Sk

R消火栓理论保护距离(m)

Ld水龙带长度,取20或25m

K水龙带弯曲折减系数,取08~0.85

SK水枪的充实水柱长度,根据建筑物性质不同取值不同(7m,10m,13m)[2]

α水枪上倾角,一般取45°

由此可知,只要确定选用的消火栓的水龙带长度和消火栓的充实水柱长度就可以计算出消火栓的理论保护距离。

2.2消火栓的实际保护距离确定

消火栓的实际保护距离可定义为实际可通行的最短路线距离,即图1中折线1与直线2的总长,因为水流为直线,所以折线1必须小于折减后的水龙带长度,直线2为水带的剩余折减后长度与充实水柱产生的水平投影距离之和。

我们知道只有使用者持水枪到达着火点所在的房间内才有可能对房间进行灭火,所以折线1长度必须小于kLd即水龙带的折减长度。

2.3消火栓定位

首先复核消火栓的实际保护距离是否小于理论保护距离(即折线1+直线2≤R),然后确认消火栓是否能到达着火点所在的房间(即折线1长度必须小于kLd),这样消火栓才能达到设想中的灭火效果;对消火栓的最小间距我们可以参照建筑专业的疏散距离不小于5m的概念,即两个消火栓间距不小于5m,否则可视为不合理[5]。

2.4国家规范相关规定[2-4]

2.4.1室内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单层和多层建筑中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50m;

2.4.2每条水龙带的长度不应大于25m;

2.4.3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体积大于25000立方的商店、体育馆、影剧院、会堂、展览建筑,车站,码头、机场建筑等不应小于13m,其他低多层建筑不小于7米;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0m,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3m;

2.4.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的室内消火栓水枪充实水柱不小于10m,保护半径不应超过25m;同层相邻室内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50m,但高层汽车库和地下汽车库的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30m。

2.5小结

正确确定消火栓的实际保护距离,通过理论计算来验证消火栓理论保护距离是否满足实际保护距离的要求,再用国家相关规范来复核其设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进而达到消火栓的科学定位。

3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消火栓的土建安装

3.1消火栓的安装方式

消火栓通常安装方式主要有明装和暗装两种。

明装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建筑物的使用对装修要求不高,例如:地下车库,消防通道等;另一种是建筑物装修要求虽高,但建筑外墙为大面积玻璃幕墙,内部空间大且无隔墙,缺少暗装的条件,例如:机场候机楼,客运站等。

暗装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建筑物的使用对装修要求高,例如:酒店等公共建筑,住宅大堂、前室;另一种是建筑物对装修要求不高,但是消火栓所占的空间影响建筑物的其他功能,例如:走道,楼梯休息平台等。

消火栓也可以同灭火器进行组合安装,便于统一标识,统一管理。

3.2消火栓的安装要求

从使用功能角度来看,消火栓栓口中心离操作面宜为1.1m,便于使用者操作;

从美观角度来看,消火栓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但要设置醒目标识,便于识别;

从对建筑构件影响角度来看,安装在防火墙上时,其预留洞口后部剩余砖墙,混凝土墙厚度不应小于120mm,避免破坏其耐火强度;暗装在外墙时应对预留洞口后部进行加固处理,避免破坏其防护强度;安装在装饰柱墩上的消火栓也可以采用卧式消火栓箱(保证栓口中心离操作面1.1m),避免破坏其造型。

3.3国家规范相关规定[2-3]

3.3.1栓口离地面或操作基面宜为1.1m,其出口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栓口与消火栓箱内边缘的距离不应影响消防水带的连接;

3.3.2建筑的室内消火栓设置地点应设置永久性固定标识。

3.4小结

消火栓时刻处于警备状态,在满足规范要求下,合理选择消火栓的安装方式,便于维护和使用,更好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避免遭外界不必要的破坏。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在消防系统设计过程中,应从“划分消火栓布置范围”、“科学定位消火栓位置”、“合理选择消火栓安装方式”等三个方面去考虑消火栓布置。从安全出口附近开始布置第一个消火栓,按照消火栓的实际保护距离,沿疏散通道、楼梯间逐步推进,合理定位,选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安装方式,最后用国家的相关规范来复核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袁振隆.住宅建筑规范实施指南[M].133.

[2]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233,81,82.

民用建筑论文例6

随着现代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现代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给排水专业往往在土建工种基本完成后才着手设计,很大程度上受建筑、结构专业制约,也受电气、暖通专业的影响。给排水设计要在多专业相互制约的条件下高质量完成,就要设计人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本领。

一、要有清晰的空间观念,接受设计任务后,不能马上着手设计,而应“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对整个环境作全面了解、熟悉后选择合适合理的位置布管。

二、要对本专业的知识精益求精,才能在复杂环境中随意驾驭。

三、要对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等专业知识有原则了解,才能在处理专业交叉时立足于主动,不被别的专业牵着鼻子走。

四、要抓住大局,重视细节。

一、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包括:污水系统、雨水系统、废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化学实验楼设计中,因废水处理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有机废水系统、无机废水系统、高浓度废液系统等。

1、雨水排水系统,应该独立自成系统,但是有些设计从节省管材出发,将废水接入雨水立管中,这种设计十分不妥。因为雨水立管常有出口堵塞情况,一旦堵塞,雨水连同废水满入室内,将致严重后果直接危及住户安居生活。

2、在内天沟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中,一个落水斗的汇水面积,应根据当地暴雨量进行计算,我省一般每根φ100的落水管的汇水面积控制在200m2左右。重要建筑酌情减少。对处于树木茂盛区域的建筑应考虑雨水口常被树叶、垃圾等堵塞的情况,应适当增加落水管,减少汇水面积。同时应注意天沟内是否有被结构梁阻隔,虽然结构反梁有留孔,但应流水孔断面较小,减少了天沟过水断面,也更易堵塞。这些不利因素都不能不估计到。在天沟的两个沉降缝分段内,宜不少于2个以上雨水落水斗与雨水立管,即使一根雨水立管(或雨水口)被堵塞时另一根雨水立管还足以排泄最大雨水量。外檐沟比内檐沟泄排流畅,应尽量说服建筑专业不要做内天沟。

3、室内排水系统,应以就近分散外排为宜,不要过于集中,在管材耗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多设立管,少拉横支管。各立管单独外排,既可以减少排水横管与其他管道、风道、梁、窗碰头,又可以减少出水管堵塞带来的影响。化学实验楼,排水管更宜分散,忌集中,以免互相起化学反应的废水汇集后产生有害气体或发生爆炸、或产生沉淀物堵塞管道。

4、为提高外排水管道标高,及为避免排水管道穿钢筋混凝土地梁带来施工留洞困难,常常底层排水系统与楼层分开,底层单独外排。江浙地区,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室外排水管道埋深较浅,且房屋结构基础多为浅基础,为提高室外排水管道标高,保证底层用户安全(特别是底层有地漏时)一般四层以上,底层多为单独外排。

二、排水出路

1、排入城市下水道:首先应详细搜集所设计建筑附近,现有(或规划)城市排水管道的窨井标高与管内底标高的资料,了解从设计建筑排水口至城市排水管道窨井之间是否有隐蔽障碍物,(如:城市给水干管、电缆、行道树等等)。如天台劳动路城市污水管改造工程中,城市污水干管设在该建筑前面的人行道上,且道路中间有一根DN900城市给水干管,污水管无法通过,故不得不设倒虹吸管,才能流至城市污水管。

2、雨水排入天然水体:不仅要了解最高水位、常水位资料,还要了解出水口处河床断面标高。在江浙平原地区,天然水位高,排水管出口想在常水位以上往往是办不到,有时只得在常水位下淹没出流,但应注意出水口与水面的压差应少于进水口至水面的压差,不然会出现倒灌。当然也可以,提高室内、外标高来满足排水需要,但一般代价较大,需与建筑专业联系。大面积住宅区、学校、工业区等,填土数量太多,可结合天然(人工)水塘做调节池,并设泵站提升排水。

三、室内排水管道的布置

立管棗上接排水支管,下接排出管,是室内排水系统的枢纽和中心环节,其位置设置恰当与否,是直接影响排水系统的经济合理和美观。

1、‘扩初“设计中,首先要求建筑、工艺,尽可能将各层卫生设备,靠近在同一根轴线左右,卫生间尽可能上下对应,这样管线既省,又可以减少横支管穿来穿去,影响室内空间美观。

2、立管尽可能设在墙角、不影响室内家俱布置和人的活动的地方。

3、注意立管上部透气管是否有出路:宾馆、办公楼等建筑,顶层往往为大会议室(或大餐厅)等大空间,下面几层的透气管通不出去,露明太难看,可考虑在顶层部分,将透气管立入墙内暗装;亦可结合建筑立面将透气管接出墙外。绝不能将通气管通至平顶内。

如天台杨帆大厦设在门厅下面半地下室的厕所,立管穿门厅有伤大雅,污水管埋在钢筋砼柱内通上去。

4、确定立管下面的排出管方向时,要妥贴考虑室外排水管线的走向、室外化粪池、隔油池、中和池、窨井等构筑物的位置。管线布置以简捷为原则,减少堵塞的机率。立管下部的排出管,应尽量就近分散外排(即以最短的距离排至室外)。有些设计人为减少排出口而过分集中外排的做法不可取,这样一旦总出水管发生堵塞或需维修,将会影响更多的卫生设备使用,也使排水管道在室内支管多,线路长而增加麻烦。

如在天台人民医院病房综合大楼工程中,过分地迁就建筑要求,为使场地主要正面少设窨井、化粪池等,减少对绿化的影响,以至全部室内排水管均向背面排水,结果排水管道在室内盘来、转去、穿梁、过柱、同其他管道交叉,大大地增加了工作量,也多消耗了管材。

5、确定立管的排出管穿基础时,既要计算支管在立管上的搭接高度,注意室外排水管道标高,更要注意基础的结构做法,尽可能使出墙排水管不穿钢筋混凝土地梁,既不影响结构安全,也减少自身设计工作量。如必需穿钢筋混凝土地梁时,应即时向结构提供准确的留洞位置和尺寸,对高层建筑,底层多为单独排出,管道污废分流,在同一个建筑开间内,出墙管会很多,往往使地梁近乎拉空。如遇此类情况,可建议结构在此开间内做中空。对于地表层地基承载能力较高,结构采取浅基础时,出管的位置、标高更需与结构专业取得密切配合。

6、立管穿楼板、屋面,需前期定位,向结构专业提供资料,以便结构预留孔,切忌后期打洞,影响结构强度,“穿基础“、”留洞“问题,是室内给水排水设计中‘常见病‘和“多发病”最多的环节,必须足够重视。

7、立管、支管尽可能不要穿过主要房间。如:卧室、门厅、走廊、医院手术室、天平室、电算室,精密仪器设备要求防潮房间和可能因水引起爆炸或因水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房间,在实在无法避免时,应请建筑包角做管井、吊平顶解决,排水管一般不能穿过沉降缝、烟道、风道等。

8、立管设计中,注意上下层外墙厚度是否一致及基础的断面形式,透视图中标明何处加撘覕字管转弯。如:天台中心菜场工程中底层外墙370厚,二层外墙240厚,设计图中,立管一根直线到底,结果在底层立管靠外墙,而在二层以上立管就靠不了外墙(向内移120毫米),安装完成后发现卫生间太挤,故不得不每层少装一只大便器。

管道在底层穿外墙基础应尽可能用统一标高,以便于施工,也避免施工中搞错,并应注意不要使管道露在室外地坪上面。

9、底层是商店、办公的商住楼、综合楼,上层为住宅时立管无法直下,常需加拉一段横管转向外墙下来,横管多用吊平顶掩盖,但注意第二层的地漏等排水管,不能直接接到立管上,而应该单独拉一根横支管接在转弯后的立管上,以防地漏冒水;或者二层排水管单独排出。

10、储水箱排水管、溢水管、开水炉排水管等均应与废水管间接连接。

11、雨水立管埋在钢筋混凝土柱中,这是现在常碰到的建筑处理手法,要注意与结构联系,对立管和进出口管的布置应选择不影响梁、柱受力,不与受力筋相碰的位置,不然好的愿望会无法实现。如天台宾馆工程原设计雨水立管埋柱内,因布局与上述原则相博,只好把立管移进室内,穿过每层客房,带来永久性遗憾:雨水管噪音影响旅客休息;个别检修孔处渗水使室内潮湿;影响室内美观;影响客房家俱布置。

12、地下室有排水设施时,应做集水井,以水泵提升外排。集水井应做在地下室内,以保证建筑沉陷时,集水井与地下室一起沉降。如集水井建在室外时,则建筑与集水井之间就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而使在此处联接的排水管可能折断。由于这根管道埋在建筑物基础下面,一旦折断渗水,修复将非常困难。

13、厕所、盥洗室、浴室等常积水房间,与建筑专业应密切配合做好地面排水坡度和内墙面、地面的防水措施,以达到良好的室内环境。

四、庭院排水设计

1、化粪池位置:对总平面设计建筑密度高,旧城市改造中“见逢插针“的建筑,沿街建筑正面临城市道路,背面余地很少,排水管道与化粪池布置很困难。因此给排水设计一开始就要注意向建筑工种提出给排水管道、化粪池、隔油池等位置,不致使后期设计被动。在施工程序上,化粪池距建筑基础很近时要先施工化粪池。

2、避免”窜流“。排水管特别是进化粪池前的污水管及废水管,按规范是可以如图二接法,在流槽导流”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上由于流量大时,水压也较高,污水不能平衡的按流槽导流方向流动,而会形成水跃,造成相邻单元污水互窜,彼此”窜流“极易造成管道堵塞。如将窨井向外移一定距离,即无此弊病。

同理,在室内排水系统中,也应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3、隔油池:宾馆、饭店、食堂等厨房排出的污水中油脂含量大,隔油池是必不可少的,实地调查,未建隔油池的厨房排水,管道堵塞情况严重,管道壁与窨井积有较厚的油腻垢,DN150排水管极易堵死。故此类厨房,必须设隔油池,室外排水管管径不小于DN200。

4、雨水窨井,在窨井底部设H=300毫米左右的沉砂井是很有必要的,特别在路面标准较低,绿地覆盖条件还不理想的情况下,随雨水带入下水道的泥砂相当多,更显必要。据调查,不设沉砂井或深度不足的窨井,排水管堵塞严重。当然,合理设计还有赖于管理到位,及时清掏沉砂。

5、庭院中观赏水面(即水池)应有溢水口及放空清污管,溢水口的设置便于控制水面标高,防止暴雨时,池水满溢排出。花园中溢水口,应做在暗处,并有格栅,以免游鱼跳走。

6、排水管道穿过树丛应注意管道接口和窨井井壁,防止树根伸至管道或窨井内生长发育,破坏和阻塞管道。

五、标准图使用

给排水设计应尽量使用标准图,选用成套设备,既可大大提高设计速度,又可减少差错,提高设计质量。但在选用标准图时,注意图号、型号及有关“说明“中注明要由”设计决定“的有关事项。为便于施工,减少安装过程中的差错,同一工程设计手法要统一,如:选用管径标准、管材、穿基础标高等。

六、其他

民用建筑论文例7

1.1外墙保温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外墙保温常见的质量问题为开裂、剥落、厚度不达设计要求、室内结露或发霉等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对保温板质量重视不够,或因为眼前利益,把一些不合格的保温产品应用在工程中。a.保温板厚度与设计值有一定偏差;保温板自然养生和陈化时间不足,造成收缩率高,局部收缩和温差应力不均,产生裂缝;保温板导热性能、密度、抗压强度、燃烧性能指标不完整或不达设计要求;b.胶粘剂成本低质量低劣,无法保证外保温的抗裂性和耐久性;c.玻纤网格布的耐碱性差、抗拉强度低,以致出现龟裂和剥离现象;d.外保温饰面层采用了涂膜坚硬的无机涂料,出现抹面层龟裂和脱落现象。2)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不当。a.保温板拼缝过大,没有做保温填塞处理,容易造成热桥;

1.2;b.锚栓没有锚固在基层墙体上或进入墙体深度不达总长度的1/3,起不到锚栓作用;c.保温板与基层粘结不牢,造成空鼓、保温结构渗水、外墙饰面脱落;d.粘结剂用量不够,粘结面达不到要求,或不按规定配比,影响粘结强度;e.保温板及保护层垂直度和平整度不符合要求;f.基层表面的油污、脱模剂、混凝土或砂浆渣滓等未处理干净,基层表面平整度差。g.保温层施工时墙面的含水率过小或过大。3)局部不做或漏做。a.建筑物装饰线条过多,而且多以混凝土挑出,施工单位为了省工或不影响立面表现形式,放弃对该部分的保温处理,从而导致室内返霜、结露现象;b.外门窗洞口四周位置未做保温处理;c.女儿墙的压顶与内侧未做保温处理,引起顶层房间的顶板根处产生结露、返霜现象,或造成保温层与女儿墙剥离、脱落。

1.2建筑外窗质量常见问题及原因建筑外窗存在的常见问题主要为气密性差、室内玻璃结露、流水、结冰等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工程窗户采用普通双玻塑钢窗,未按照中空玻璃的工艺标准制作,密封性能差,冬季易造成玻璃结露、流水、结冰等现象。2)部分中空玻璃空气层厚度不达设计要求,从而降低节能功效。3)现场安装不规范,有变形的,吊扇的、胶条短缺,有的甚至没有密封或严重破损。4)窗洞口与墙体连接处不严密,有漏风、漏水现象。5)不能提供型式检验报告或合格证。

1.4监理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施工过程履行监理责任不够,发现问题听之任之,既不制止也不向相关部门报告,导致一些工程质量差,甚至存在安全隐患。2)监理单位对节能材料和部件把关不严,对进场产品抽样检验或见证取样制度落实不到位,对检测报告的参数和实物质量情况心中无底,有些节能项目在完工后或竣工验收时才委托检测进行抗拉拔击实验。致使有的项目选用的产品质量差。3)旁站制度不落实。施工过程中需要监理旁站的部位,如保温板的粘贴、保温砂浆的粉刷等,均未按规定旁站。

2对存在问题的监管措施

针对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现结合工作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监管和控制,以更好地保证民用建筑节能施工质量。1)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完善地方推行建筑节能的有关配套制度,从而增强建设单位的节能观念,为推行建筑节能提供强有力的全面保障。2)严格审查施工图节能专项设计,审查设计成果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及地方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施工技术规程,从而提高施工图设计质量,全面指导施工。3)严格控制施工各个环节,严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关。施工阶段是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阶段,是控制施工成败的关键阶段。要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施工质量:a.严把材料进场关,外墙保温材料、胶粘剂、网格布和外窗等严格按规定、按程序复检合格后再投入使用。b.严格监管设计图纸技术交底工作和节能施工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和落实关。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专项施工方案,指导施工。c.严格执行工程样板制和首检制。在施工中,将所有涉及建筑节能的材料、部件和系统都要做样板或提供实样,并提供完整的质保资料(包括型式检验报告),经参建各方确认后再进行施工。样板确认的内容涵盖外墙保温及典型节点做法、幕墙及门窗型材、中空玻璃规格和镀膜类型或固定外遮阳、电线电缆、空调用保温材料等。采取这一措施,可有效减少不符合图纸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材料、部件、系统等进入工程。首检制即在建筑节能各分项大规模施工初期,对实体的施工质量进行抽查,对材料进行抽检。这种做法能及时发现施工工艺中的质量隐患并给予纠正,避免造成返工等不必要的经济损失。d.严格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关。专项验收是总结评价建筑节能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应避免走过场现象。为此,可将专项验收尽量提前,以便对发现的各类问题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整改。在参建各方行为基本规范的情况下,专项验收中的系统性问题一般不多,但是局部漏做外墙保温、门窗局部玻璃使用错误等现象还时常存在。通过提前验收时间节点,这些问题基本能够得到有效整改。对于少量未达到建筑节能设计要求的工程,坚决不予验收通过。4)加强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理行为的监管。监理单位应负起责任,紧密结合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好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细则中应明确进场材料控制要求、施工过程中的旁站、巡视、平行检测的部位、隐蔽验收部位、质量关键控制点等等。建筑节能工程在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包单位报送建筑节能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并且提出审查意见。对发现施工单位违规行为不作为的监理行为予以坚决遏制,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民用建筑论文例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珍贵,因此,高层民用建筑也就发展迅猛。而一个好的高层建筑,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安全的、可靠的供电系统作保证。

1.高层民用建筑配电室的选择

参考GB500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的规定,高层民用建筑的总配电室或总配电箱间宜选在地下层或一层,这样进,出线方便,且便于运行维护。

低压配电室内布置的配电屏,其屏前屏后的通道最小宽度应按GB50053-94规定设计,并考虑相关的问题,如配电室的高度、耐火等级,以及门向外开设,房间长度超过7m的应设两个出口等问题。

2.高层建筑配电系统接地装置的设定

由于高层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基础较深、较牢固,为节约投资,要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接地体。设计时

(1)根据公式

RE=0.2ρV1/3

ρ_土壤电阻率(Ω.m)

V_钢筋混凝土基础的体积(m3)

算出自然接地体的电阻

(2)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确定允许的接地电阻值

1kv以下系统:

与总容量在100KV.A以上的发电机或变压器相联RE≤4Ω;

与总容量在100KVA及以下的发电机或变压器相联的接地装置RE≤10Ω。

(3)比较自然接地电阻与规范要求允许的接地电阻

a、若RE(nat)≤RE

且满足热稳定度,即钢接地线的最小允许截面(m2)满足:Amin=Ik①tk1/2/70

Ik①_单相接地短路电流(A)

tk_短路电流持续时间(S)

则不用再装设人工接地电阻

b、若RE(nat)自然接地电阻不满足

则必须按下面的公式补充人工接地电阻

RE(man)=REnat·RE/REnat-RE

在设计高层建筑配电系统接地装置时,应注意与其防雷击的接地装置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应按GB50057-94规定实施。

3.配电系统的选定

(1)高层建筑的负荷分级

一级负荷: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照明,消防电梯

二级负荷:客用电梯,供水系统,公用照明

三级负荷:居民用电等其它

(2)配电系统

因为高层建筑存在着一级或二级负荷,因此高层建筑配电系统的供电电源应有两个独立的回路供电或采用一条回路电源和备用电源(发电机)供电。

配电电压采用220/380V。配电系统根据负荷大小用单相(共三线:L线,N线,PE线)220V配电或三相(五线:即L1L2L3线,N线,PE线)配电。

高层住宅的垂直干线宜采用电力电缆,分支电缆或母线槽配电、干线应在电气竖井内敷设,而电缆截面应按发热条件选(即:使其允许载流量不小于通过相线的计算电流),再校验电压损和机械度。

高层住宅中只有一级和二级负荷才用双电源供电,设计系统时应注意。

每个住宅单元应设宅配电总箱、楼层电表箱和住户配电箱,楼层电表箱与住户配电箱应分开设置。公用走廊、楼梯间照明负荷应单独设公用电表计量。住宅电能计量系统应采用总线式集中抄表或自动抄表系统,以便物业管理。

住户配电箱应设照明回路和一般电源插座回路、厨房插座回路、卫生间插座回路、空调插座回路。除照明回路导线截面选择外,其余回路导线截面选择参照前面所述的电缆截面选择。

照明回路对电压要求较高。按GB50034-92规定,灯的端电压一般不应高于其额定电压的105%,也不宜低于其额定电压的95%。因此照明回路导线截面选择应按下式:

A=∑M+∑αM′/CΔUal%

∑M——为计算线段及其后面各段(指具有与计算线段相同导线根数的线段)的功率矩(M=PL)之和

∑αM′——为由计算线段供电而导线根数与计算线段不同的所有分支线的功率矩(M′=PL)之和,这些功率矩应分别乘以对应的功率矩换算系数后再相加

α——为功率矩换算系数(如下表)

ΔUal%′——为从计算线段的首端起至整个线路末端上的允许电压降对线路额定电压的百分值

C——为计算系数。

计算时,应从靠近电源的第一段干线开始,依次往后计算各线段的导线截面。计算出截面后,应选取相近而偏大的标准截面。而每段导线截面均应按机械强度和发热条件进行校验。

住宅配电线路应设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接地保护以及漏电保护。为了防止电源电压波动对家用电器的影响,宜在住户配电箱内装设浪涌抑制保护装置,住宅室内配线宜用PVC管暗敷。

4.高层建筑的保护接地系统、等电位联结、接地保护的设定

(1)高层建筑若是城市公用变压器供电,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形式应采用TT接地系统,且设专用保护线。若是住宅小区或单位内变压器供电,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形式应采用TN-S形式。

(2)等电位联结是使电气装置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电位基本相等的一种电气联结。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在于降低接触电压,以保障人员安全。

按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规定,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在建筑物内应作总等电位联结。而当电气装置或其某一部分的接地故障保护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尚应在局部范围内做局部等电位联结。因此高层建筑住宅中的浴室、卫生间、厨房等应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3)接地保护

a.TN-S系统中接地保护:对己有总等电位联结的措施;

若配电线路只供给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末端线路,接地故障保护动作时间不宜大于5s,即top(E)≤5s

若供电给手握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末端线路,则

top(E)≤0.4s

而系统配电线路接地故障保护的动作电流Iop(E)应满足:

Iop(E)≤Uφ|Z∑φ|

Uφ_系统相电压

|Z∑φ|_接地故障回路总阻抗模

接地保护可由过流保护或零序电流保护来实现,如达不到保护要求时,则应采用漏电电流保护。

b.TT系统中的接地保护

己采用总等电位联结措施的,其接地保护满足下式:

Iop(E)RE≤50v

其中:Iop(E)_接地故障保护动作电流

RE_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电阻和PE线电阻

当采用过流保护时,反时限特性过流保护电器Iop(E)应保证5s内切断接地故障回路;而当采用瞬时动作特性过流保护时,Iop(E)应保证瞬时切断接地故障回路。

若过流保护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则采取漏电电流保护。

参考文献

民用建筑论文例9

2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的可靠性

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给水系统必须具备足够的可靠性。消防供水系统可靠性首先体现在消防供水系统必须具备可靠地供水水源。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水源能够及时提供足够多的水用于灭火。消防用水可由市政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其次,我们应在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中,将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足够合理,这样才能使消防给水系统满足足够的可靠性要求。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不仅是将消防给水系统达到最佳化,还有分析和评估消防给水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可靠性,而且还包括各种电器控制部件的可靠性,以达到提高整个消防供水系统工作可靠性。这种可靠性设计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整个消防供水系统的可靠性,而且使整个消防供水系统更加安全和更加节约。再次,我们在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中,应该采用一些质量有保障,有很高品质的消防给水设备。这样当高层民用建筑发生火灾的时候,设备能够及时稳定的工作,为及时扑灭火灾提供了很好的保证。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提高消防供水系统等硬件的可靠性,还要不断提高居民的防火意识。我们应加强相应制度建设,加强对消防给水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尤其不能人为的有意或无意的对建筑室内消防供水设备的破坏,发现有被损坏的设备和设施应该及时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和及时的应用。

3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其他措施简介

在高层建筑消防灭火系统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是以室内消火栓为主的灭火系统。随着高层消防灭火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出现了很多新型的高层建筑灭火系统。比如最新出现的高层楼宇灭火系统,是一种利用航天发射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针对现代城市环境条件下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或其他危险场所应急救援而研制的特种消防装备。其发射的灭火弹可携带高效灭火剂,在人员撤离的情况下,精确投入高层楼宇起火现场,进而扑灭火灾,特别适合城市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消防救援,可有效解决消防车在城市交通高峰期的情况下“进不去”、“展不开”、“够不着”等问题,大大提高灭火效率和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将给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消防带来重要影响。

民用建筑论文例10

1.1基于整体性的结构设计

民用建筑的功能比较单一,内部通常不涉及负责的功能模块,除了基础的水电煤气网等内容之外,主要提供的是居住环境和活动空间。这与生产性建筑明显不同,生产性建筑如工业车间,其内部构造的材料必须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包括地面材料也有特殊的标准。民用建筑在功能结构上侧重整体性,即通过整体性的构造来实现单一功能要求,因此在抗震设计中要尽量规避掉可能出现的不连续缺陷,例如承重墙附近的辅助部分,不能够喧宾夺主而出现裂缝。基于这一要求,抗震设计索要遵循的整体性原则并保持连续性,已经形成了建筑定势思维,甚至在会弱化建筑的风格要求和功能需求,重点突出安全性。否则,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就无法完成,所谓的整体性也就是一纸空谈。

1.2基于连接性的结构设计

尽管民用建筑的功能较为单一且突出整体性特点,但从建筑学角度考虑,任何一个工程都是由部分结构组成的,并通过相互连接的方式组成整个建筑。例如,楼梯与楼层之间的连接,房间墙壁分隔的连接等等,连接部分直接影响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在设计中必须深度考虑,即对连接性进行优化。一般的抗震元素中,良好的连接性需要承重墙的作用,保护机构的预应力也要达标,这是确保可靠性的必然要求。同时,连接性的另外一个优势是体现在震动过程中的,在出现地震灾害的过程中,物理连接性可以转化为抗震连续性,确保建筑的安全。

1.3基于刚度性的结构设计

所谓刚度性,是指建筑材料在受到震动之后产生抵抗弹性变化的能力,始于柔度相对应的一个变量。刚度设计在民用建筑中非常重要,也比较难把握,因为存在的数据信息量过少,无法进行详细的测算。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主要从主承受结构的竖向刚度入手,同时将横向延展性作为抗震设计标准中的重点(地震的横波破坏性较大)。简单地说,刚度设计是综合考虑承载力之后实现的。

2影响民用建筑抗震施工构造的要素

民用建筑的抗震施工结构设计并不比其他类型建筑简单,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的更为复杂,这关键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民用建筑的分布范围广泛,不同的地质环境千差万别,没有统一的施工设计标准。同时,基于受力结构而言,抗震设计中的整体性原则是在施工完成后才可以整体评估的,目前还缺乏更有效的建筑手段。作者通过研究认为,影响民用建筑抗震施工构造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2.1设计结构与实际偏移量

在设计过程重要尽量减小控制结构偏移量,这样可以减小地震发生环境下的能量干预。而民用建筑结构中的偏移量,需要实现进行计算,这已经成为当前主要的方法;但存在的不利因素在于,民用建筑抗震施工构造中的偏移量计算方式缺乏有效的数据参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结构设计中通常会放大偏移量的数据测量范围,从而实现在建筑发生地震的环境下,结构变形的总量不会超出安全范围,尤其是建筑基础部位的位移量;地基发生的偏移量超出安全范围,必然导致建筑的坍塌,这也是地基使用抗震材料和构件较多的原因。

2.2隔震消能技术的应用

民用建筑的规模小,建筑稳定性缺乏实践标准,因此对地基以下的地质选择非常重要。为了应对地基存在的天然抗震缺陷,人们发明了隔震消能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对隔震消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演化成为民用建筑中主要的抗震手段。隔震消能技术是通过控制结构的刚度来实现的,在承重部分中加入有效的抗震构件,用来抵消发生地震时的能量输入。经过长期的检验发现,使用隔震消能技术的民用建筑可以有效地提升稳定性,在发生地震(或模拟实验)过程中做到“列而不倒”。

2.3建筑材料的选择

建筑材料因素对民用建筑的抗震性影响很直接。我国传统的砖瓦木质建筑结构已经被逐步淘汰掉,响应的,钢筋、水泥、架构等新型的建筑形式开始成为民用建筑的主体。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说,要提高抗震性,应该减少材料自身的质量并提升刚度,例如对钢材的选取要求,要做到与建筑规模匹配的原则,将自身质量与承重能力维持在一个平衡点上。同时,建筑材料的选择,也是对建筑成本影响最大的因素。一般来说,建筑材料占建筑成本的50%左右,其次为人工成本。由于民用建筑的主体投资能力并不是很强,在针对抗震重要性不了解的情况下,会导致建筑材料不达标的现象,这是十分危险的。因此,适当出台民用建筑材料的标准型法规,对人民群众的生民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保护作用。

民用建筑论文例11

2民用建筑在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2.1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测量分析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测量放线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平整度和外形尺寸会直接受到测量放线的位置和尺寸等准确性的影响。因此,要做好施工测量工作,首先要根据原设测控点来引射到民用建筑上,从而落实相关保护工作,并且对测量的控制点与中心线等进行复测控制,从而确保其准确性。其次,在对民用建筑的控制点进行放样定位的过程中,采用三角形网对平面控制进行布量,而其三角网边可以是控制板的中轴线。在底板上部立模处进行点位放样,可以直接以轴线控制点将底板与孔中心线测放出来,其误差应该小于2毫米。

2.2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分析

首先,模板可以和外部混凝土直接接触。

在对模板进行选材与设计时,要严格控制面板材料,厚度一般都不会小于5毫米,其型号至少是Q235A。在切割钢板之后,应该对其进行抛边处理。在进行模板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其拼缝必须最小,不宜采用明缝。而除了板底模板和梁之外,模板的设计应该是拼装或者整体式大模板。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混凝土浇筑情况和拉螺栓的布置来对模板背部进行合理的计算,从而确定其设计值。

其次,就是模板安装。

在进行模板安装之前,应该在面板上将无色轻机油涂刷上去,其吸水率应该适中,而且其厚度要均匀。同时,需要对其进行不断擦拭,直到流状液体不再出现为止。在模板的拼缝间,应该设置15mm×2mm双面泡沫胶带,还要注意其脐带不应该露出面板,从而使得拼缝具有一定严密性。根据放样图来对模板进行编号,从而可以在安装的过程中对号入座,然后定位使用。相邻的两个模板间,其高差不应该低于1毫米。另外,柱和墙模板的脚下不能出现漏浆。因此,要在模板的周边采用比例为122:的水泥砂浆来进行找平,而找平层顶面应该和模板处于相同的标高位置,从而避免落差。再在找平层上将弹性塑料铺垫上去,而且要在模板地步进行下脚限位的布置。因此,可以在预留短钢筋上焊接上50毫米的L50×5限位角钢,而且每一边都不应该少于两块。

最后就是拆除模板。

在这个方面,需要考虑气温条件。当混凝土在浇筑完成18小时至24小时之后,就可以将模板拆除。而在拆除模板之前,还需要检测混凝土强度,并且制定拆除转向方案,再严格执行其相关要求。在拆除模板之后,要采用涂刷养护剂对其进行养护。对于梁侧模板和墙体来说,其混凝土在浇筑完成7d之后,可以将模板拆除,再将其表面的混凝土浆液进行及时清除,或者将其表面的油污进行及时清洗。在选用混凝土原材料时,其粗细骨料和水泥都应该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除此之外,混凝土配合比应该符合其设计强度,并且符合耐久性的技术要求。同时,混凝土配合比还需要达到泵送和色泽一致的相关要求。在对混凝土进行试配之后,还需要根据配合比来对外加剂和掺和料的掺量和品种进行配置,不能随意对其配合比进行改动。混凝土在进场之前,需要具备出厂合格证,要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较佳,并且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其外观。混凝土拌合物外观的颜色应该保持一致,不能出现分层现象和离析现象。在运输混凝土时,每辆车的混凝土坍落度检测应该达到相关要求。除此之外,试验人员应该在施工现场根据相关规定对混凝土外观进行检查,还要检验坍落度,并且在现场取样制作。

3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内容主要有三种,即钢筋工程控制、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及其浇筑控制。第一,在对钢筋工程进行控制时,应该确保其钢筋表面都没有出现污渍、锈斑等现象,避免对混凝土造成污染。不能外露绑扎钢筋的铁丝,否则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锈蚀污染现象。因此,应该将铁丝向钢筋骨架中间折好,避免锈蚀现象的发生。如果要使得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出现变形,则应该在混凝土保护层布置比较均匀的塑料垫块。第二,在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方面,要优先选择使用硅酸盐水泥,而其批号和强度等级都一致,生产厂商应该为同一家,确保清水混凝土没有差异。粗骨料的规格、颜色和产地也都应该相同,其粒径范围应该为5毫米至25毫米。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连续级配,含泥量至多是0.8%。粉煤灰的细度和供应厂商应该一致,而且不含任何杂物。除此之外,要严格根据试验来确定清水混凝土的生产投料比例,对水灰比与搅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当气候出现变化时,应该对砂子和碎石等进行抽验,确定其含水率,从而对用水量进行及时调整。第三,在清水混凝土浇筑的控制过程中,应该根据相关规定来对现场组织措施和施工技术保证措施进行落实。而且要对运输的混凝土坍落度进行逐车测量,确保每个批次的清水混凝土都可以保持一致。要对每次下料的厚度与高度进行严格控制,分层厚度至多是30厘米。振捣操作要正确,不要过振或者漏振。在一次振捣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二次振捣法,确保清水混凝土的均匀性,也能够将其表面气泡减少。除此之外,还要对振捣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其振捣棒在插入下一层混凝土时,其深度范围一般都是5厘米至10厘米。振捣时间通常都是十五秒,避免清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气泡问题和翻浆下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