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供应链体系论文

供应链体系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7 18:13:04

供应链体系论文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1

一、引言

建筑企业供应链以总承包商为核心,从业主核心利益出发,通过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控制,从中标开始到施工、竣工验收以及售后服务,将分包商、材料供应商、工程设备供应商、业主等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模式。我们可以把建筑业供应链分为施工建造子系统、移交服务产系统及物资供应子系统三个核心子系统,以促进建筑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更深入、更加切合实际,从而更好的满足建筑企业供应链服务的需要,本文以TOC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以满足建筑行业绩效评价的需求。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总承包模式下的建筑供应链,即从中标开始到施工验收为止,一个包含承包商、供应商和业主等的网状结构模式,不包括销售等环节。由于行业特点等原因,建筑业绩效管理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评价指标单一,主要关注成本、工期等,这样的指标体系不能准确地科学地评价供应链绩效,也不能产生好的导向作用。

二、TOC理论

TOC理论即约束约束理论在美国企业界得到很多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美国生产及库存管理协会(American Product and Inventory Control Society,APICS)非常关注TOC,称其为“约束管理(Constraint Management)”,并专门成立了约束管理研究小组。TOC是一套管理理念与管理工具的结合,是通过逐个识别和消除这些约束,使得企业的改进方向和改进策略明确化,从而达到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其目标的目的。TOC(Theory of Constraints)理论是一套成熟的管理理念和思维工具,其理论核心层包括ToC关于企业的目标、衡量标准、“约束”概念、管理原则等,有效产出/运营费用/库存是其特有的绩效指标。约束理论把供应链看成一个整体,整体收益才是真正的收益,并且每个系统在发展中都存在的制约因素,称为 “约束(也称瓶颈)”,利用绩效指标和思维过程等工具,逐个识别和消除这些“约束”,可以提升系统的性能,使得未来的改进方向与改进策略明确化,更容易达到目标。本文尝试将TOC 的理念和工具,研究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基于TOC的建筑供应链评价体系的设计

一个好的评价体系,不仅能让管理者及时掌握供应链的运营情况,发现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产生好的导向作用,将供应链上的成员的利益协调起来,发挥供应链的最大效益。在已有的理论和研究基础上,运用TOC理论构建一个符合建筑业的绩效评价体系,达到以下目的:(1)通过TOC理论的系统思想,提高协同运营效果;(2)掌握供应链的运行情况,发现瓶颈,找到改善的方向;(3)通过采用约束理论的绩效思想,将对供应商和零售商的考核标准统一起来,掌握不同节点企业的地位,和其对供应链整体收益的贡献。因此,本文在构建体系时,初步确定有效产出和优势因子两个供应链整体的、战略层级的目标,然后把两个指标分解成成员企业的绩效指标,另外,设置瓶颈和缓冲两个绩效指标来完整地监控供应链的运行情况。

1.供应链整体的绩效指标。本文把相关指标分为财务类和非财务类,财务类的指标是基于TOC理论的”有效产出”绩效指标,有如市场占有率/现金流/投资回报率等;非财务类指标,有如服务、创新、质量等非财务类指标也可称为“供应链竞争因子”,优势因子的指标,体现了供应链多大程度的得到市场的认可,比对手做得更出色,这些因子是供应链实现其目标的重要支撑。TOC理论认同系统理论的观点,企业要关注有效产出而非单独地关注成本,这体现了供应链总成本管理的思想。为了体现TOC理论的持续改进思想,将整体战略目标划分为当前和未来两个,以激励供应链不断改善业绩,这样的设置的指标,具有简单、平衡和动态的特点。由于建筑项目的地域性,供应链是根据项目的地理位置构建的,随着项目的完成,供应链也随之解体,因此,供应链成员能否快速地建立供应链的意识,很好地协作,是建筑供应链解放生产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为了引导成员积极协作,取缔零和博弈的思维,应设立一组”协作促进”指标,包括服务满意度/质量满意度等指标.

2.供应链成员的绩效指标。前面设置了供应链整体的绩效指标,考核整体绩效,而在供应链内部,也要分清不同的成员的具体绩效,给供应链绩效管理提供事实依据。因此,设计“成员绩效指标”,是为了简化描述,架构中只考虑了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等供应链成员的绩效评价。在此指标中,成员可以用

IDD/TDD等指标相互评价。基于TOC理论的动态考核、持续改进的思想,本文设计“瓶颈指标”衡量供应链及其成员内部的瓶颈,这个指标不是固定的,随着供应链的运行状况而变化,瓶颈是可以转移的,不同的瓶颈有不同的具体评价指标。比如,当物流是瓶颈,那么指标可以选用物流成本—单位货币—天,有效交货—单位货币—天、产品运输无损害率等。当我们松绑了已经锁定的瓶颈,遇到了新的瓶颈,那就要设置对应的指标来考核与监控新的瓶颈。

3.评价体系的模型。结合供应链整体的绩效指标和供应链成员的绩效指标,我们可以构建基于TOC的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模型。

下面给出主要的具体指标的确定:(1)供应链链整体的绩

效指标的确定,一是有效产出:有效产出(T)是指整个供应链通过销售得到的货币,该定义排除了内部转移价格。有效产出的主要组成部分:整个供应链的收入,减去产生的纯变动成本。反映供应链收益状况的主要净利润(NP),产出品(P),投资回报(ROI),以及现金流(CF),可以直接由T决定。二是竞争因子和协作促进指标:这里,财务类比率或非财务类的比率计算,一般以供应链成员相应指标占供应链整体相关数字的比值进行计算。“满意度”指标,由核心企业对其它成员企业的考核,相关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消费者数据分析等获得。(2)供应链成员的绩效指标。一是成员绩效指标:个体成员可以用来衡量全局计划的执行情况的指标有三个:有效产出—单位货币—天(TDD),库存—单位货币—天(IDD),以及本地运营费用(LOE)。二是瓶颈指标:针对建筑行业的特点,设定了缺货率/退货率/质量事故率/工程变更率等指标。这类的指标是变动的,当供应链组织改善了管理,克服了当下的瓶颈,就会产生其它新的瓶颈。

参 考 文 献

[1]袁文曦.论建筑仓业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国际纵横.

2009(11)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2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策略;信息系统策略;供应链绩效

引言

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客户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的状况,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然而单个企业的能力是有限的,难以独自适应竞争激烈、变化的市场来满足客户的诸多需求。而供应链管理模式能帮助企业提高竞争优势并实现其目标。因此,供应链管理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研究热点。目前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方法体系渐渐成熟,并且逐步提升到战略层面。

1.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含义为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制造一直到把最终产品送达顾客手中,其中包含一连串环环相扣的价值创造活动,包括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内的所有整体活动。

2.供应链管理策略和信息系统策略

2.1供应链管理策略

供应链管理策略(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trategy)是指贯穿整个供应链的整合与协调,以此来提高供应链绩效。

2.2信息系统策略

信息系统能够保证供应链管理顺利实施,它是现代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组成部分。因而,供应链管理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信息系统,以此来提升组织效率和效益。

企业通过采用相应的信息系统策略支持企业的既定目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本文将信息系统策略分为效率的信息系统、灵活的信息系统、全面的信息系统三种比较全面的类型。企业根据战略类型来选择相应的信息系统策略。

3.供应链绩效

供应链绩效是指供应链各成员通过信息协调和共享,在供应链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技术开发等内外资源的支持下,通过物流管理、生产操作、市场营销、顾客服务、信息开发等活动增加和创造的价值总和。为达到上述目标,供应链成员采取的各种活动的表现,即为过程绩效。目前学术界对供应链绩效研究的重点放在其有效测量方面。相关文献的研究也给出了诸多指标,用这些指标来测量供应链整体绩效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并被后来的学着不断更新发展。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对比研究,认为Beamon(1999)的研究结论更适合本研究,即在测量供应链绩效的时候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成本效益、顾客满意、灵活性。

4.供应链管理策略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

4.1理论框架

根据对文献的研究,本文把供应链分为三种类型即精益供应链、敏捷供应链、混合供应链,相对应的来研究每种供应链的管理策略;同时将以上对信息系统策略的三种类型的划分来介入供应链管理策略和供应链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即对应的信息系统策略和供应链管理策略对供应链整体绩效的影响,即信息系统策略的对两者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理论框架如下图所示:

4.2供应链管理策略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精益供应链是指它的运营以最终的客户需求为依据(如产品或服务),通过将供应链上成员企业间的密切协作而组成的一个动态组织,使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链上顺利完成,提升供应链的运营效率,达到来缩减成本和效益提高,从而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因而,精益供应链对供应链绩效有着正向的影响。

敏捷供应链能够使链上节点企业通过密切协作从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有利于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的。研究表明这种供应链形式对供应链绩效起着正向的影响作用。

4.3信息系统策略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需要信息系统策略来支持供应链管理策略能够使供应链整体绩效得到提高。首先如企业的成本缩减,强调效率性应是精益供应链首要考虑的目标。效率的信息系统也强调和支持效率,因而精益供应链应选择与其相配套。其次,敏捷供应链由于其具备的特征,与之相匹配的是灵活的信息系统策略,混合供应链由于其具有的独特特征,与之相匹配的是全面的信息系统策略。供应链要使其整体绩效提升,就要使其选择的信息系统策略和供应链管理策略相互匹配。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商学院)

注释: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B040。

参考文献:

[1] 马士华,林勇主编.供应链管理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李燕敏.精益思想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1(1)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3-0057-05

一、引言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企业不得不面对以生产工艺复杂化、主体交流信息化、消费者需求个性化为特点的买方市场。此时,企业继续奉行“纵向一体化”的组织模式,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在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战略联盟,即采用了“横向一体化”的组织模式。为适应企业组织模式的变化,管理会计呈现由单维管理向多维管理转变的发展趋势,探讨新的组织模式下管理会计的发展问题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现有文献大多探讨供应链管理在特定管理会计工具中的应用问题,如供应链业绩评价[ 1 ]、供应链成本管理[ 2 ]等,鲜有文献站在管理会计发展的角度对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因此,本文以Lindquist & Smith[ 3 ]提出的管理会计研究的三大领域为主线,结合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见图1)。在此基础上,探讨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问题,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启示。

二、基于供应链的管理控制

(一)基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

在市场竞争更多的体现为供应链间竞争的环境下,链上企业休戚相关,企业需要突破单一主体的定式思维,及时、准确地评估供应链上各环节及供应链整体情况,以达到控制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的目标(Beamon, 1999;Shepherd,2006)。就现有文献来看,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两个领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的研究。

绩效评价指标是绩效评价思想的直接体现,是业绩评价系统的基石(陆庆平和刘志辉,2003),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反映供应链运行情况的绩效评价指标(见表1)。值得注意的是,供应链管理必然涉及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一个缺乏企业间良好合作关系的供应链难以发挥其最大功效。因此,在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企业间关系指标是研究的焦点之一。然而,不同于对财务状况的评价,企业间关系难以直观计量。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量化企业间关系的标准,如企业间知识共享程度(Jones & Towill,1997)、协同成本节约措施(Thomas,1996)、互助解决问题的努力程度(Maloni & Benton,1997)。对于各要素错综复杂的供应链业绩评价,仅依靠指标体系的构建并不能全面刻画供应链整体运行情况,为此学者们进一步探讨了业绩评价模型在供应链业绩中的应用,如绩效测量矩阵模型(Keegan et al.,1989;Hoek,1998)、平衡计分卡模型(Brewer & Speh,2001;马士华,2002)、多层次评价模型(Shepherd & Gunter,2006;Li,2010)、绩效棱柱模型(Neely et al.,2000)。虽然平衡计分卡并非是针对供应链绩效评价而设计,但平衡计分卡模型所具有的特点使其能很好地适用于供应链业绩评价中,也是学者研究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主要模型(Lockamy et al.,2004;Hwang et al.,2008)。

可以看出,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突破了单一会计主体的限制,突出了企业间关系要素的重要性。基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指标,不仅包括传统的以评价企业自身财务状况、生产和服务能力为主的对内业绩评价指标,还包括对企业合作、客户满意程度进行评价的对外业绩评价指标,总体呈现多元、面向顾客、财务与非财务数据并重的特点。基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模型以平衡计分卡的应用研究为主,强调了在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谋求企业的长期发展,体现了评价主体由单一企业向企业联盟扩展、评价维度由简单向复杂递进、评价目标由提高经济效益向提高顾客满意程度转变的趋势。

(二)基于供应链的激励机制

尽管供应链联盟将供应商和销售商联系到了一起,但各企业仍是独立存在的市场主体,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合作关系不稳定等问题在供应链联盟中时有发生。按照经济学理论及管理会计逻辑,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目前对于供应链激励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因素研究和激励策略研究。

正确界定影响供应链激励机制的因素是构建激励机制的首要问题,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影响因素,现有文献的研究视角可以总结为:交易、文化及关系、制度及环境三个方面,主要内容见表2。供应链激励机制的本质是通过激励链上企业的信息共享促进收益共享,最终实现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目标,其中信息共享是前提,收益共享是保证,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是目的。因此,供应链激励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共享激励和收益共享激励。进行供应链整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信息共享问题(Olorunniwo & Li,2010)[ 8 ]。信息共享激励可以让供应链上的企业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信息,使企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动。已有大量文献论证了信息共享对供应链运行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商业流程的整合(Helo & Szekely,2005)、促进合作(Hsu et al.,2009)、降低成本(Choi & Sethi,2010)。虽然信息共享有助于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不能保证单一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在一定情况下企业就会有保留私有信息的动机,这时就需要科学的激励机制来诱导企业实现信息共享。现有文献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机制进行探讨。定性研究探讨了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的一般方法,如增强团队信任、加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增加沉没成本、设立利益再分配制度(杨国栋和王兆君,2005;陈国庆和黄培清,2007)。多数学者以定量研究为主,且多以契约理论为切入点来研究信息共享激励问题。学者就订货契约(Tsay,1999;谭文超,2008)、回购契约(周伟刚等,2011)、收入共享契约(Koulamas,2006)、批发价格契约(Groznik,2010)、数量折扣契约(金强,2006)对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作用分别展开研究,得出一致结论:科学、合理的设计这些供应链协调契约可以激励企业进行信息共享。但不同契约对信息共享的激励程度及企业应该采用哪种契约以实现信息共享,目前尚未达成一致观点(Yao et al.,2008;Cachon,2010)。虽然信息共享激励的理想目标是实现供应链上信息的完全共享,但现实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补充收益共享激励来调整供应链上的利润分配,达到增强链上企业信息共享和提高供应链整体业绩的目标。现有文献对供应链收益共享激励的探讨以单渠道环境下的研究为主。单渠道下,学者们对一对一供应链结构(Mortimer,2000;曹武军,2007)、一对多供应链结构(贾俊秀和唐奇良,2008)、三级供应链结构[ 9 ]三种供应链运行环境下的收益共享激励展开研究,得出一致结论:在不同环境下合理的收入共享激励能够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及提高供应链整体业绩。

总而言之,基于供应链的激励机制是为了实现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目的,强调了以往管理会计研究中所忽视的跨企业组织能力及企业间协调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供应链激励机制相对于传统激励机制而言,激励对象由员工发展为企业,激励目标由员工承诺最大化上升为企业协同化。目前对供应链激励机制的研究多借助数学模型展开,通常以节点企业的完全理性为前提假设,这一约束性很强的假设在现实中往往不能成立;此外,目前对于供应链收益共享激励的研究多集中于相对简单的单渠道研究,但现实中许多企业开展的是多渠道经营,因此更加符合现实情况的探讨还有待未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三、基于供应链的成本管理

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不再局限于传统成本管理所关注的如何生产的问题,谁来生产、为谁生产、和谁生产等传统成本管理所忽略的诸多问题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现有研究对于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探讨较多。

尽管作业成本法产生于单一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环境下,但其却能很好地适应供应链成本管理的要求(孙清华,2008)。现有文献对于供应链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从内容来分,可分为理论框架研究、整体成本管理和部分成本管理三类。本文梳理了一条供应链作业成本法框架研究的发展路径,介绍如下:第一阶段,Lalonde & Pohlen[ 10 ]较早提出了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概念,构建了供应链管理下作业成本法的六个流程;第二阶段,在前一阶段提出的流程之上,Seuring(2002)以流程和成本动因为核心进一步提出了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实施的三步骤;第三阶段,Bache(2004)对前一阶段的三步骤提出了质疑,认为不是每一个供应链上的企业都会把敏感信息进行共享,因此提出了供应链作业成本法三阶段模型。除了探讨理论框架外,现有文献还从供应链整体成本管理和供应链部分成本管理两方面研究了供应链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见图2)。基于供应链的作业成本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套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有效工具,但其割裂了成本与市场的关系,而供应链管理的特点之一即为面向市场,因此直接立足于最终顾客需求的目标成本法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国外对于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研究文献可以划分为供应商视角、供应链视角、供应链及其外部环境视角三个逐渐递进的层次(见表3),这三个层次的研究,范围由窄逐渐向宽过渡,考虑因素由少逐渐向多发展。国内对于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学者从多角度(蒋卫东等,2003;韩庆兰,2004)、分阶段(张建斌,2010;张云玲,2010)、跨行业[ 12 ]进行了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研究。

总体看来,供应链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管理和控制内容的进一步扩展。供应链成本管理直接面向市场,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成本管理,还强调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对企业竞争起重要作用的交易成本管理,不但要夯实物质资源的管理还需要积极拓展非物质资源的管理。目前文献对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和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框架体系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对核算流程也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现有研究多为理论层次的探讨,且对于成本科目设置及账务处理等成本核算环节的研究较少;同时,针对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研究较多,对服务业企业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研究较少,从而使得现有研究成果还不能直接指导企业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

四、基于供应链的其他管理

转移定价可以协调供应链中的利益冲突,保障整个供应链的有效运行(Boyac & Gallego,2002)。供应链上的转移定价是一种介于市场定价和内部定价之间的定价方式,兼具市场价和成本价二重性,这决定了供应链上转移定价的复杂性。现有文献对于供应链转移定价的研究根据转移定价决策权的归属不同,可分为供应商掌握转移定价权的研究和销售商掌握转移定价权的研究。

早期对于供应链转移定价的研究,反映供应商是供应链的主导者而销售商为价格追随者这一历史事实,是供应商掌握转移定价权下的研究。Lee & Rosenblatt (1986)以制造商批发定价为切入点,认为制造商采用数量折扣的定价方法将增加自身的利益;Padmanabhan & Png(1995)以回购契约为切入点,考虑到销售商打折销售积压商品将给制造商带来不利影响,制造商可以在定价时考虑回购价格以避免可能的品牌损失。Eppen & Iyer(1997)认为供应商可以与销售商签订补偿协议,规定销售商超预定数量提货时,需要向供应商支付一定的补偿金。近年来,为顺应时展,涌现了许多销售商主导供应链转移定价权的研究文献,其主要研究成果见表4。总体看来,采用转移价格对企业间交易进行核算,强化了管理会计的跨组织协调职能,促进了供应链环境下分工协作制度的有效运行,是对管理会计功能的一大突破。现有研究文献多借助博弈论和数学模型研究供应链转移定价,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用情况的方法,只能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供应链转移定价策略。

五、总结及展望

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管理会计关注和反映的内容应该体现企业实践活动的客观需要。在供应链竞争的形势下如何应对实务需要对于管理会计提出挑战,谋求管理会计在新环境下的创新与繁荣是管理会计研究的一大主题。从现有研究来看,目前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相对松散且各研究之间相互割裂,没有形成一套内在紧密联系的体系;以博弈论和数学模型为方法的研究,设立了较多的前提假设,但供应链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因此很多研究只是理论层次的探讨。对于这一处于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未来进一步研究。

(一)重视企业间关系

供应链是由多企业相互合作组成的战略联盟,供应链上企业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加强供应链协作,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共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管理会计研究对于企业间关系这一主题的探讨相对较少,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未来进一步深入。

(二)贯彻供应链整体思想

目前许多文献虽然探讨了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但其立足点最终可归集为供应链上的某一主体而非供应链整体,这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相违背,以后的研究还需要将研究立足点进一步扩展至供应链整体。

(三)构建供应链管理会计

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传统会计理论中的四大会计假设及基于单一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已然不适用,虽然有学者对供应链管理会计进行了一些探讨,但也仅局限于对供应链管理会计的特点、原则进行阐述,对于供应链管理会计的构建研究尚少。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利,代杨子.供应链激励机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3(1):13-19.

[2] 张云玲.供应链目标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0(4):86-88.

[3] LINDQUIST T M, SMITH G. Journal of ,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content and citation analysis of the first 20 years[J].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11,21(1):249-292.

[4] BHAGWAT R, SHARMA M K.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sing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J]. Production Planning & Control,2007, 18(8):666-680.

[5] SRINIVASAN M, MUKHERJEE D, GAUR A S. Buyer-supplier partnership quality and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moderating role of risks, an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11,29(4):260-271.

[6] 高艳慧,万迪P,郭海星.基于监管、学习和声誉的联盟稳定性:实验研究[J].管理学报,2012,9(8):1154-1161.

[7] 陈耀,生步兵.供应链联盟关系稳定性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11):178-179.

[8] OLORUNNIWO FO, LI X.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collaboration practices in reverse logistics[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0,15(6):454-462.

[9] GIANNOCCARO I, PONTRANDOLFO P.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by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4,89(2):131-139.

[10] LALONDE B J, POHLEN T L. Issues in supply chain cos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6,7(1):1-12.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4

关键词:供应链 稳定性 意义 研究视角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迎来现代经济的全球化浪潮。企业的竞争优势与竞争法则也随之改变,其结果意味着企业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它能否有效地发挥组织机能,更要依赖于所处供应链的经营绩效、整体实力以及自身协同工作能力。战略学者徐飞指出: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从“点”竞争演化到“链”竞争。物流管理专家马士华认为:21世纪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现实表明:企业与企业之间“单打独斗”式的竞争正在被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模式所取代,如苏宁与国美之争、通用汽车与丰田汽车之争。供应链竞争已经成为全球商业竞争的核心内容。所谓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在供应链竞争时代,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保持供应链稳定性的意义

供应链的稳定性是指在外界作用下,供应链具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原有的结构与功能。赵宏霞等人则把供应链的稳定性区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稳定性主要是针对需求的波动性而言,即供应链应付需求波动的能力。广义的稳定性则应包括节点企业应付外在干扰的能力,联盟关系抗干扰的能力,供应链拓扑结构的抗干扰能力。由此可见,保持供应链稳定性必须以增强供应链自我调节能力、市场适应能力以及抗干扰能力为基础。在当今社会,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时刻威胁着供应链的生存与发展,因而维护供应链的稳定便成为供应链成功运作的必然要求。

(一)保持供应链稳定性是供应链系统良好运作的前提条件

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基于系统的供应链稳定性是供应链良好运作的前提。无论是哪一种产业链的有效运作,都必须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即使受到内部或外部的冲击,供应链系统都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和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否则,当受到各种冲击负荷的作用后,供应链就会断裂,动态运作就会失效。因此,无论是来自供应链内部的利益冲突,还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所有成员企业都将试图保持供应链系统的全局稳定,以便获取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实现供应链收益的最大化。确保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既是系统存在和良好运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客户对供应链系统的基本要求。

(二)保持供应链稳定性是实现供应链可靠性的根本保障

供应链的可靠性反映了供应链履行承诺的能力,其内涵包括供应链成员的可靠性、结构的可靠性、协调的可靠性以及提品和服务的可靠性。供应链管理要获得高效率和效益,最基础的必须要有高可靠性做保证。而供应链的稳定性则是供应链可靠性有意义的保障。由于供应链上的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动力在动态中组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在供应链上不断解散和重建。这表明供应链系统总是处于连续的波动状态,其中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迫使人们只能保持供应链的相对稳定。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保持供应链的相对稳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物流商以及客户之间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真正实现整个供应链条的全面可靠。

(三)保持供应链稳定性是防范供应链风险的有效途径

供应链风险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它会利用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破坏,给上下游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害和损失。在供应链运作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有市场风险、合作风险、技术风险、信息风险、财务风险以及解散风险等。供应链风险往往会造成供应链效率下降,供应链利益受损,甚至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网络失败和解体。然而,通过保持供应链的稳定性,实现供应链成员的稳定、供需关系的稳定以及合作的稳定,有利于增强供应链抵御风险的能力,进而实现供应链风险的有效防治。

(四)保持供应链稳定性是弱化“牛鞭效应”的重要手段

牛鞭效应是对供应链中需求传递和放大效应的形象描述。牛鞭效应引发了企业运作成本增加和顾客满意度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保持供应链系统的稳定对于削弱牛鞭效应、改善供应链整体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保持供应链的稳定性是弱化牛鞭效应的重要手段,而弱化牛鞭效应则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目标的关键。如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通过维护供应链的稳定以防止需求信息被盲目放大,从而消除或减轻牛鞭效应,实现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改善。

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视角

供应链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对供应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正处于起步阶段,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极少数学者曾经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过供应链的稳定性。覃正应用信息熵概念,通过聚合度、冗余度指标揭示供应链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Ouyang研究的方法是通过信息共享弱化供应链的牛鞭效应,以此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任君卿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投入产出理论建立供应链的模型,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联性、供应链整体效益的可行性、链上产品的市场满意指数三个方面得出稳定性供应链的约束条件。陈新平从信任、关系亲密度、合作满意度,网络效应激“套牢”和信息协调等方面对供应链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供应链稳定性的建议。企业界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也有少量报道,如招商迪辰集团主席范棣认为,实现供应链一体化可以持久维持供应链的稳定性。但总体而言,目前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研究的方法和视野还不够全面、有效。在此,笔者基于对现有研究视角的汇总与提炼,从供应链设计、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外部环境以及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方法等层面扩展分析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视角,以期创新研究思路,提高研究成效。

(一)基于供应链设计层面

供应链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功能发挥和运行效率。供应链设计的总体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全面协调各方资源配置,不断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提高响应速度,最终实现供应链利润最大化。在总体思想的指导下,供应链设计应该遵循集优原则、简洁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以及战略性原则。供应链设计不当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运作失败,因而必须讲究策略。目前常见的设计策略有基于产品的策略、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策略、基于成本核算的策略、基于多的集成供应链设计策略、多级供应链系统设计策略、围绕核心企业的设计策略以及在产品开发初期的设计策略等。也有少量学者研究新的设计策略,如徐学军提出供应链设计的“匹配策略”。就供应链设计的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供应链机构设计、成员设计、产业设计及运作设计。机构设计包括以核心企业为主导、以决策与协调为主要目的的领导机构设计、供应链日常事务管理机构的设计以及供应链监督检查机构的设计等。成员设计主要是针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设计,即要充分考虑加入供应链的企业数量,保证入链企业的素质,为将来企业间的合作和供应链的运行创造有利条件。产业设计主要涉及供应链的产业布局、产业规划以及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与产业共生关系等。运作设计主要是围绕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业务流程和数据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包括采购流程设计、生产流程设计、库存管理设计、配送渠道设计以及信息系统设计等。供应链设计的思想、原则、策略及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是供应链能否保持稳定的先决条件,是研究供应链稳定性的窗口。因此,可以从供应链设计的思想视角、原则视角、策略视角以及内容视角探讨供应链的稳定性,提出保持稳定性的对策。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层面

供应链管理以信息资源处理为管理内容,以渠道为核心管理范围,以最终客户需求为管理起点,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管理目标,强调价值的整体创造与共同分享,强调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紧密合作。供应链管理所要达到的效果之一是保持供应链的稳定,而供应链的稳定又是供应链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站在供应链管理层面,可以从供应链管理中的理论运用和机制建设两个视角来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首先,基于理论运用视角,必须分析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所运用的理论。将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理论简单划分为方法理论、人事理论和经济理论。方法理论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博弈论、突变论、协同学理论等;人事理论包括激励理论、公平理论、信用理论、竞合理论、心里契约理论等;经济理论包括产业集群理论、投入产出理论等。任君卿的《基于灰色投入产出模型的供应链稳定性分析》、柳菲的《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联盟形成过程及稳定性分析》等文章,都是基于理论运用视角的代表。其次,基于机制建设视角,所要考虑的是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机制建设问题。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机制包括:竞合机制、决策机制、协商机制、信任机制、创新机制、自律机制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绩效评价与利益分配机制、监督预警与风险防范机制等。如于海江的《供应链管理中节点间合作的决策机制与性能评价研究》就是围绕供应链管理中的决策机制和供应链的稳定性等问题进行探讨,属于机制建设方面的研究视角。最后,无论是理论运用视角还是机制建设视角,都有可能对供应链的稳定性作出非常深入的有价值的探索,遗憾的是大多数研究者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相关的文献资料少之又少。

(三)基于供应链外部环境层面

供应链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供应链外部并能对供应链运行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政策、市场、体制、金融、技术、资源、行业环境、文化习俗以及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外部环境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常常导致供应链结构的调整和供应链风险的产生,从而威胁到供应链的稳定。因此,必须注重外部环境与供应链稳定性的内在关系研究,以便及时消除或减少外部环境对供应链的不良影响。基于供应链外部环境层面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研究视角主要来自市场资源、市场需求、市场风险和法律政策。其中,市场资源视角主要探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市场需求视角主要探讨用户需求(产品或服务)的变化对供应链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市场风险视角主要探讨由外部环境引起的供应链风险对整个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法律政策视角主要探讨国家与地方法律法规以及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外部环境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既可能是微观的,也可能是宏观的。如交通事故、停水停电等可能对供应链的稳定产生轻微的影响,而战争、地震、瘟疫、资源短缺、重大意外事故等可能严重威胁供应链的正常运作。此外,政策修订、体制改革、技术更新以及需求转移等因素也会严重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所以,从市场资源、市场需求、市场风险和法律政策等视角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具有可取性和价值性。

(四)基于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方法层面

科学研究是创造知识和整理知识的工作过程,正确的研究方法则是科学研究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所以,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也要讲究方法。从方法层面探讨供应链的稳定性,主要是解决研究方法的选择问题。目前,针对供应链的稳定性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视角主要有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法、博弈论方法以及实证研究法等。定性研究法:即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如陈新平从信任、关系亲密度、合作满意度等方面对供应链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如罗昌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供应链稳定性判据,进而对供应链的稳定性问题运用定量研究法进行探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法:即对研究对象同时进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一种综合研究方法。如覃正、姚公安从系统论的角度应用信息熵概念(定性研究),建立供应链系统稳定性的数学模型(定性研究),并通过聚合度、冗余度指标(定量研究)揭示供应链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博弈论方法:即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现实世界中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方法。柳菲和张磊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供应链联盟的形成过程,并对同位供应链联盟和错位供应链联盟进行稳定性分析。实证研究法:即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如文章《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稳定性研究》针对跨国公司FASTCO公司的全球化供应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维持全球化供应链稳定的对策。此外,利用比较法、统计法、规范研究法以及系统分析法等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尚不多见,基本处于萌芽状态,值得深入考究。

综上所述,在现实中,稳定的供应链通常具有相当的“顽强性”、“抗扰动性”和“环境适应性”。保持供应链的稳定对供应链的正常运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实现供应链管理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任何事物都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因此在维护供应链稳定的同时,还要考虑供应链自身的发展与创新。供应链的稳定强调的是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稳定,而供应链的发展与创新则重点考虑供应链存在的持久性。随着供应链竞争时代的来临,维护供应链的稳定已经成为业界共识,扩展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视角成为进行供应链问题研究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任君卿,刘思峰.基于灰色投入产出模型的供应链稳定性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10(1)

3.赵宏霞,杨皎平.供应链的可靠性管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3)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5

关键词:

旅游供应链管理;新范式;社会网络分析范式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NetworkAnalysis)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崛起,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其影响力还扩散到其它领域。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网络分析范式能够有效地解决涉及网络结构与网络特征的研究问题,而这些问题无一例外地受行动者间动态的联系所影响。在管理学界,它逐渐成为组织行为、战略研究、知识传播与创新研究以及消费者行为等领域的新研究范式,并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也成为研究网络问题的最佳范式。与此同时,Zhang等人2009年对旅游■高志洋(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州510632)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供应链管理进行了一次总结与展望,指出以往旅游业中企业间敌对关系的规范(Sinclair和Stabler,1997)已经不能适应现今复杂多变的旅游业发展局面,主张用以协同合作为主题的的旅游供应链管理分析旅游企业间的网络关系问题。相对于其它行业的供应链,旅游供应链具有产品复杂性、需求不确定性以及动态性等特征,整条旅游供应链均需要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销售产品,供应链不仅是生产渠道,同时也是一条分销渠道(吕兴洋等,2010),因此,旅游学者不能照搬其它行业供应链的研究成果。在已有的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中,研究重点多为供应链中两方关系的局部研究,对整条供应链的研究很少。在这些少数的基于整条供应链的研究中,研究方法仅局限于理论层面的探讨和案例分析,几乎没有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量化研究。旅游供应链领域缺乏量化研究的原因在于,传统的供应链量化研究主要以基于统计学假设检验的定量研究为基础,面对旅游供应链中较为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问题便显得无能为力。社会网络分析是一套用于揭示社会网络基本结构的定量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对象是网络的关系数据而非属性数据,能够很好的弥补传统定量研究测量误差相互独立假设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分析旅游行业的供应链特征,论证已有的供应链管理研究量化范式不能很好契合旅游研究,从而提出旅游供应链研究的新范

旅游供应链管理

(一)旅游供应链管理文献述评

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Christopher,1992)。供应链管理源于制造行业,激烈的全球竞争使得企业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供应链而不是单个企业上(Zhang等,2009)。供应链管理是一系列管理措施,它通过高效地整合供应商、制造商、仓储和店铺,致力于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和分配合适数量的产品,以期达到降低系统层面的成本并且满足服务层面需求(Simchi等,2000)。由此定义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高效整合供应链成员之间的链接,将供应链看作一个整体(Simchi等,2000),强调链条上各企业不同需求的整合(Cooper等,1997)。从理论研究领域来看,研究的重点从单个企业转移到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和协调,从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到更加注重和强调资源在企业之间的传递和转化。因此,在协同合作为主题的市场竞争中,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学者与实践家的重视与青睐(杨树,2008)。随着供应链管理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供应链管理思想在服务业得到了重视。如零售业的研究者将供应链管理作为降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工具,通过有效整合供应链上的存货管理,显著提高了供应链上各企业的效益(Hugos和Thomas,2006)。但是,相对而言,供应链管理在旅游领域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其它行业(Zhang等,2009)。为此,Zhang等人(2009)通过归纳分析了旅游供应链管理的已有文献,企图总结出供应链管理在旅游研究中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新的研究议程,从而引起广大旅游学者的关注。他们认为旅游供应链是指由不同旅游组织组成的网络,这些旅游组织参与不同种类的行动中,通过组合不同的旅游产品,为特定旅游地点的最终旅游产品进行生产、传递和营销等活动。旅游供应链管理的现有研究主要包括7大研究议题和3种研究方法(见表1)。其中,大多数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为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两类,量化研究严重匮乏。舒波(2010)在Zhang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旅游供应链管理的7大议题可以归纳为4个研究方面,分别是内涵研究、网络结构研究、管理研究以及绩效评估。舒波在其文章中进一步指出了旅游供应链研究有待深入的议题:旅游供应链管理的动态演变过程、旅游供应链管理的宏观网络分析、旅游供应链的鲁棒性与集成性问题以及定量研究不足等。

(二)旅游供应链特征

相对于制造业与其它基础行业,旅游业具有以下6个特征(Zhang等,2009):第一,旅游业是协同密集型行业,只有旅游业的各部门协同合作,才能提供最终的旅游产品;第二,和其它服务业一样,旅游产品也是易逝品;第三,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行业,由于最终的旅游产品的消费涉及到整个旅游环节,若其中某一环节出现信息滞后或不对称的问题必然导致消费者的需求不能被满足;第四,旅游产品本质上是复杂的产品,旅游产品是异质的、不易评价的,很难用硬性的指标去对旅游产品进行测评;第五,旅游产品具有季节波动性,旅游业面临着高度不确定的需求;第六,旅游业是动态的行业,旅游过程的各环节相互依存度高,面临的合作和竞争更为复杂。此外,旅游供应链上的任何企业都有可能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出售产品。所以,整条旅游供应链同时也是一条分销渠道(吕兴洋等,2010)。这个特点决定了旅游供应链上的任何企业都可能选择不向下游企业供货,直接向最终消费者出售其产品。旅游供应链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淡旺季波动明显,而旅游产品的供给相对刚性,这种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供给的相对稳定性需要动态的供应链网络进行协调。因此,其它行业的供应链管理量化研究成果在旅游供应链的研究中难以适用。

(三)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面临的困境

旅游供应链是指是一系列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生产和传递旅游服务、信息、金融或者有形产品给游客的实体(个人、组织或商业企业)的集合(杨树,2008)。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不仅是单个旅游企业本身,更重要的是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旅游企业间不同种类的关系集合组成了不同的供应链结构。在已有文献提出的旅游供应链结构中,Page(2003)基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供应链网络最具代表性。如图1所示,在该模型中,旅游供应链有两个流动方向。分别是沿着食宿、交通运输、游娱购供应商—旅游运营商—旅行社—旅游者流动的服务流,以及沿着旅游者—旅行社—旅游运营商—食宿、交通运输、游娱购供应商流动的信息流。在整条旅游供应链中,当地政府部门不直接参加到生产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只是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监督者。相对于其它行业的供应链,旅游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均会接触到最终消费者。因此,若旅游供应链中某个层面的链条出现问题,其它层面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于完全丢失其价值。根据对已有文献的梳理,笔者认为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面临以下困境:现有的静态的传统供应链研究工具与旅游供应链复杂动态的网络关系不匹配。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无法量化的困境不是研究内容的问题,而是研究范式的问题。

社会网络分析范式

社会网络是指由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由单个行动者组成的群体,其研究的基本单元是行动者以及行动者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任何一种行动者之间的联系、交流、影响、从属、级别、权限等都可以成为一种网络关系,从而构成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分析是刻画网络形态、结构特征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源自于社会学研究,现也日益用于组织与管理研究中(姚小涛、席酉民,2003)。社会网络分析不仅是一套用于揭示社会网络基本结构的定量分析理论,而且还是一种基于网络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论或研究范式,即方法论的关系论(罗家德,2004)。社会网络分析对网络形态、结构特征等问题可以从三个分析层次上进行刻画,一是宏观层次的整体网络特征,如中心势、密度、派系;二是中观层次的网络特征,如二人组、三人组、块模型;三是微观层次的个体网络特征,如网络规模、中心度、结构洞、联系强度(刘军,2005)。社会网络分析范式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对各种关系进行精确的量化分析,从而为某种中层理论的构建和实证命题的检验提供量化工具,甚至可以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桥梁。对于行动者之间存在不可忽略的网络关系的研究问题,研究者应该采取社会网络分析范式而不是传统的定量分析范式。传统的定量分析范式面对的数据均为属性数据,即社会行动者自身拥有的数据,这种类型的数据涉及能动者的态度、观点和行为方面的数据,它们被视作为能动者的个人或者群体所具有的财务、性质、特点等。而社会网络分析范式面对的数据为关系数据,是关于接触、联络、关联、群体依附和聚会等方面的数据,这类数据把一个能动者与另外一个能动者联系在一起,因而不能还原为单个行动者本身的属性。传统的统计技术和方法都要求自变量之间相互独立,否则会出现共线性问题,从而使得参数估计不准确。但当研究对象为由多个个体组成的社会网络时,个体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有着相互影响作用。此时,个体间的相互关系成为研究对象,传统的统计技术不能有效地进行测量和评估,社会网络分析是针对网络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网络结构特征等进行分析的研究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网络问题。

社会网络分析与旅游供应链

社会网络分析既是一个分析工具,也是一种研究范式。社会网络范式分析的数据不是行动者的属性特征,而是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特征,因此能有效地分析行动者相互作用、联系而形成的网络结构问题。旅游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单个旅游企业的绩效表现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供应链上其它企业的期望和评估。因此,社会网络分析十分适用于分析旅游供应链的相关问题。旅游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了多方面的问题,Zhang等人(2009)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出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7个方面,分别是需求管理、两方关系、供应管理、存货管理、产品开发、旅游供应链协同以及信息技术。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研究范式,没有特定的研究内容,可以用于研究所有相互关系着的网络结构问题。企业社会责任时下是一个受到热捧的研究领域。一方面,近年来许多国内外不同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丑闻层出不穷,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问题众说纷纭,不同的研究其结论截然不同,至今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同的观点。负相关论认为,高额的社会责任投入会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使企业相对于那些未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而言处于经济劣势的地位(Vance,1975;Ullmann,1985)。正相关论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发生的成本相对于从社会责任中的获益是很小的,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将减少劳资矛盾、鼓舞员工士气、提高企业声誉以及改善与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这些都将最终转化为企业的经济利益(Spice,1978)。不相关论认为,企业发生的社会责任成本是重大的,但通常被由其引起的其它成本(如经济成本)支出的减少所抵消,表现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不相关(Aupperle等,1985)。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问题,部分学者通过元分析的方法排除由于测量方法和样本特征等差异带来的问题(Laroche和Allouche,2005;Wu,2006),结果依然不稳定。由于旅游供应链间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更复杂紧密,因此,相对于其它行业,社会网络分析范式在旅游供应链研究中有着更好的适用性。若要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旅游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主要有4个步骤:第一,确定分析单位。社会网络分析的分析单位可能是一个群体、一个组织,也可能是一个区域、一个行业,在旅游供应链网络分析里,分析单位为整条供应链网络。第二,确定旅游供应链网络边界。主要是指旅游供应链网络的规模,即所有企业组成的集合。从图1可以看出,旅游供应链网络主要包括旅游者、旅游商、运营商、食宿供应商、游娱购供应商以及当地居民等,不同的研究问题有着不同的网络边界,网络边界的确定需要根据研究问题而定。第三,决定重要的关系维度。由于社会网络分析主要是对行动者关系的分析,因此,关系维度的确定很大程度决定了研究结果。在旅游供应链里,存在着供应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系、互相持股关系、利润分配关系等,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确定旅游供应链的关系维度。第四,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该过程涉及到研究的信度与效度、数据的分析方法、研究结论的提取等问题。由于关系问题较为敏感,在问卷的设计或二手数据的整理过程中,尽量避免带有情感色彩,并且使用嵌入情景的方式,力求得到较为真实的数据。对于旅游供应链的社会网络资料分析,主要可以得到两类变量,单个企业的网络结构位置和供应链网络的结构形态,研究者需要根据这两类变量分析解释其研究问题,提取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吕兴洋,徐虹,殷敏.基于渠道权力理论的旅游供应链企业关系博弈分析[J].旅游学刊,2010,12(25)

2.杨树.旅游供应链竞争与协调[D].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舒波.国内外旅游服务供应链及复杂网络相关研究综述与启示[J].旅游科学,2010,24(6)

4.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6

摘要: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依赖于企业间有效的知识分享,而社会资本作为来自于供应链关系的资源集合体,既可以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又会提升创新绩效。本文构建了供应链社会资本、知识分享和创新绩效三方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是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要素,发现了社会资本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并揭示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在社会资本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间的重要中介作用。

关键词:供应链;创新绩效;社会资本;知识分享

中图分类号:F272.4;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2)12-0037-08

一、 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往更为复杂和充满竞争的环境,其特征是竞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加剧。在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供应链要存在和发展,必须要创造新的价值,创新是产生和维持供应链竞争优势的最可行战略[1]。供应链企业无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是管理创新,其本质是知识的创新。

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是指围绕某一个创新的核心主体,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供应链成员核心业务能力的互动和重组,来实现知识经济化和知识增值的动态过程[2]。这种创新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效协同供应链成员和外部网络而开展的创新活动,通过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和服务效果,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3]。

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依赖于企业间有效的知识分享,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供应链尤为强调成员之间的协同与合作,以获得竞争优势和最多的利润潜力。供应链成员间良好的知识分享可以为成员获取外部知识提供保证,也有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知识水平,进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Roper和Crone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供应链中存在着互补性的知识,这些互补性的知识对供应链中的知识分享有着重要的意义[4]。

供应链中企业间的知识分享,是指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通过获取、共享存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显性和隐性知识,提高企业知识创新与运用的效率,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过程[5]。Hult和Ketchen指出一个供应链之所以比另一个供应链更具有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处于优势地位的供应链中,企业能充分运用了其内部存在的知识资源,并将知识资源当作供应链中的重要战略资源进行了吸收利用[6]。因此,供应链企业间有效的知识分享可以促进供应链的创新绩效。

社会资本是嵌入于个人和组织拥有的关系网络中、通过关系网络可获得的、来自于关系网络的资源集合体[7]。供应链是企业间结成的上下游关系,嵌入于这种关系中的企业可以从供应链关系中获益,或者说供应链关系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社会资本,这种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是嵌入于供应链关系的,通过供应链关系可获得的,来自于供应链关系的资源和获利能力。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能够帮助企业接近和获取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知识资源[8],企业能够依靠社会资本提高供应链中知识分享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这种社会资本也成为供应链企业创新的关键影响要素[9]。

本文构建了供应链社会资本、知识分享和创新绩效三方关系的理论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开发了研究量表,并对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在收集了大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检验了假设,最后对研究结论和局限进行了讨论。

二、 研究假设

1.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与企业创新绩效

知识的分享与传播是供应链企业知识创新的关键,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信息技术,在供应链内建立交流的网络,为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创造基本的行为环境[2]。产品创新源于企业对知识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创造,不仅要依靠自身占有的稀缺资源(包括知识),还需要企业积极从外部获取新的关键知识。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知识分享的程度对企业知识增长和价值创造有直接影响[10]。供应链知识分享能够为成员企业提供便捷有效的知识来源,激活供应链知识存量,提高对已有知识的使用价值,进而加快供应链知识创新的速度,以及新知识在成员企业中应用的速度,使供应链成员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增强企业的实力[11]。

供应链企业合作共生的关系为在供应链范围内的知识分享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可能性,其成为企业获取新知识的主要来源。运用供应链伙伴知识可以提升企业绩效,如提升运作绩效、财务绩效,以及改善产品,并可以提升知识创造水平[12]。供应链上有效的知识分享可以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知识以促进产品创新[13]。企业应分享利用上下游企业的知识,使得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的知识在运动中不断增值,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核心能力[14]。供应链中存在着大量的知识资源,如供应商知识资源、顾客知识资源等,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资源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库存等费用[15]。

通过供应链知识分享网络,供应链成员能及时地解决经营中的问题,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变,促进企业知识创新发生[16]。Hult和Ketchen通过使用201个公司的实证资料构建了模型,说明知识分享对供应链企业绩效的影响不仅仅会发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还包括文化竞争力及知识发展过程[6]。供应链上客户知识的分享也尤为重要,它能使研发团队在新产品开发中直接体现客户偏好,实现面向客户需求的产品开发与设计[13]。供应链上技术性知识的共享能让不同企业、不同领域的技术知识进行碰撞与融合,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从而达到提升成员企业技术能力的目的[9]。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1:

H1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会促进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

2.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与知识分享

社会资本是行为主体借助于社会网络或其他的社会结构来获得各种利益的能力,包括三个维度: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和关系维度[7]。

从结构维度看,社会资本关注网络联系存在与否、联系强弱及网络结构[7]。供应链中的知识分享与供应链网络结构紧密相关,供应链的网络密度、网络联接强度、网络中心性对知识分享有显著影响[17],在供应链结构中虽然通过提高供应链的柔性可以提高供应链竞争力,但最重要的是核心企业带领各成员企业有效地分享知识。Cheung通过研究126家双结构供应链企业数据,发现对供应链来说供应链结构是影响知识分享的重要因素,强关系使得供应链企业间容易分享态度、主张和信念[18]。

Modi针对聚合类型供应链结构,分析了供应商因素对知识分享的影响,发现在知识分享前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与审查是重要的先决条件,同时跨组织的交流也是转移企业成果,提高供应商绩效的重要手段[19]。Love和Gunasekaran把组织学习理论运用到供应链知识管理中,提出组织间的学习促进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同时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组织间学习的开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提高供应链整体知识容量和竞争力[20]。供应链中的连通性需要穿过企业边界建立,所以不是直截了当的,一些成员企业可以穿越网络的结构洞(structural holes)获得关联信息优势[21]。

从认知维度看,社会资本描述了提供网络中不同行为主体间共同理解的文化、目标、表达、解释与意义系统的那些资源[7]。组织文化代表了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是共享的价值观和信仰,它有助于企业成员了解企业运作,并规定其在组织中的行为规范,因此供应链企业间文化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参与知识分享的企业在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将存在差异[22]。文化会影响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的行为,它决定了知识分享的内容和对象,构建了知识分享的社会平台,塑造了新知识被创造、传承和传播的过程[23]。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对供应链企业知识分享的激励方式和程度不同,因此知识分享的水平也会有所差异[24]。

高密度的供应链网络节点间的知识结构、范围、水平在直接交流与学习中逐渐接近,减少了上下游企业在知识分享过程中由于文化距离、背景距离和知识距离等因素造成的障碍[17]。当成员企业进入供应链时可能有不同目标,通过协商他们能达成大多数企业接受(如果不是全部都接受的话)的目标[25]。如果矛盾的目标依然存在,伙伴间会发生冲突,冲突会导致挫折和不满,这种不良氛围不利于伙伴间的知识流动[26]。虽然供应链企业可能有截然不同的文化,供应链经常在文化妥协的基础上形成,如果某个企业僵硬地推行它自己的行为方式,会出现文化冲突[27]。

从关系维度看,社会资本是人们在网络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具体关系,涉及信任、标准及可辨识身份等[7]。本文主要关注信任,因为信任是组织间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随着信任的发展,供应链企业会降低对知识的保护程度。信任对于知识分享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信任能够促进企业间合作,从而促进其知识分享;另一方面,信任能够加强知识分享的程度,从而实现企业之间知识的有效利用[28]。在需要相互合作和相互依赖的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与组织学习活动中,信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是供应链成员对彼此诚实、合作行为的预期。信任在知识分享中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正式的合作程序。当知识分享的双方之间存在信任,人们更愿意给予对方有用的知识,同时也更愿意接受和吸收他人提供的知识[29]。

Batenburg和Rutten与Ke和Wei认为企业间的相互信任是供应链知识分享的重要因素[30-31]。Ke和Wei通过对在六个中等规模企业收集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社会政治因素显著地影响着核心企业是否把知识分享给一个具体的合作伙伴的决策,特别地, 对伙伴及其能力的信任也是导致参与知识分享的一个重要因素[31]。在供应链中,企业间的知识分享应建立在信任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内容以显性知识为主,注重集体知识的交互和传播[32]。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2:

H2 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会促进企业间知识分享。

H2a 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会促进企业间知识分享。

H2b 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会促进企业间知识分享。

H2c 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会促进企业间知识分享。

3.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

供应链协同中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和顾客之间达成的一种长期合作的战略关系,在供应链中寻求适当的合作伙伴可以为客户带来更多的贡献和更低的成本。供应链协同的合作伙伴选择对于一个供应链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3]。作为知识演化的平台,供应链的网络结构影响着集群的知识扩散与创新绩效,作为结构洞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可以在社会化、外化、知识融合和内化的过程中发挥“创新桥梁作用”,促进供应链中的企业创新[34]。Love和Gunasekaran提出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组织学习与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能够有效提高供应链整体的知识容量和竞争力[20]。供应链成员间知识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组织间的承诺、组之间控制机制以及合作成员的学习和创新能力[9]。

Quinn研究了文化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分别指出了实现供应链协同各节点企业应该具有的文化理念和阻碍协同实现的特定思想行为因素,着重研究了协同的价值受益[35]。袁磊和武振业通过分析文化冲突可能导致的管理问题,讨论了如何在供应链联盟中进行文化整合,指出了文化协同的重要性[36]。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供应链成员联合解决问题可以推动合作知识创新[37]。

信任是合作的基础,信任是供应链中各企业进行有效合作的纽带与保证,培养企业间的信任是实施协同供应链的关键。企业间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企业才能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38-39]。如果供应链合作伙伴缺乏诚信感,潜在的机会主义行为,不能把供应链的整体利益看作共同的目标,那么会使供应链的协同效应无法实现,导致企业间的分道扬镳[40]。

信任是供应链有效运作的保障,只有创造信任的氛围,才能发挥知识管理的效用。建立信任机制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机制保证下,使供应链各成员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核心知识,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参与供应链成员间的知识分享与交流,通过知识交流与共享使自身获得新的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库[9]。Akkermans等通过对计算机支持的高科技电子供应链的案例研究,证明了在技术支持下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联合努力、信任和透明度是实现供应链创新的关键要素,指出合作伙伴努力建立信任、实现可视化的过程就是供应链创新成功的过程[41]。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3:

H3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会促进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

H3a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会促进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

H3b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会促进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

H3c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会促进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

综合以上假设,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三、 研究设计

1.研究样本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嵌入于供应链中的企业,这种企业至少要有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企业,其上下游企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也可以说,我们的研究对象企业,其本质上应该在供应链关系中扮演一个中间角色。本文运用国内外研究中常见的“方便抽样”方法,从一家咨询公司的数据库中随机抽取了260家符合本文研究要求的供应链企业,这部分企业与上下游合作伙伴间存在合作关系,也有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我们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这260家企业发送了调查问卷,企业中接受调查的人员主要是熟悉客户关系及运作情况的企业高层人员、技术部门负责人、销售/客户经理、供应链/物流经理或知识管理项目负责人等。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38份,有效回收率为53%。

研究对象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包括企业所处产业类型、产权性质、成立时间和每年销售额等项目。表1为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本研究所获得样本涵盖的行业范围比较广,从有效的回收问卷看,包括机械制造企业38家、电子信息企业35家、化工和化学材料企业26家、纺织服装类企业19家、生物制药企业12家和其它行业企业8家。样本的产权性质分为民营、外资和国有企业,其中民营企业62家、外资企业41家和国有企业35家。从企业设立年份来看,样本既包括不到5年的新生企业,也包括成立了10年以上的老企业,其中以成立年数在5―10年的企业居多。从企业规模统计来看,年销售额在1 000万以下的小型企业占18.8%、年销售额在1 000万到5 000万之间的中型企业占34.8%、年销售额在5 000万到2亿之间的中大型企业占23.9%、年销售额超过2亿以上的大型企业约占22.5%。综上分析可得,本文采集的研究样本范围较广,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量表开发和检验

本文属于企业层面的研究,所需数据基本上是无法从公开的资料中获得,因此本文的数据收集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设计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参阅和结合了企业供应链管理、创新绩效、社会资本和知识分享等相关文献,吸取了文献中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成果,设计了相关题项。研究涉及到5个变量,分别是供应链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和关系维度3个变量、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我们在利用已有研究量表的基础上,初步开发了测量量表。其次,征求了相关领域的学术专家意见,对问卷题项进行了修正。最后,对企业界人士进行了预测试,我们预测试了10家企业的中高层人员,根据他们的反馈,又一次对问卷题项进行了修正,形成了最终问卷。

(1)信度分析

本研究测算了最常用的Cronbach-α值,一般α系数达到0.7以上证明测量工具的信度是可以接受的,越接近1表示信度越高。本文测量问卷的整体信度系数为0.968,大于0.9,证明了其可信程度非常高,表1反映了测量量表中五个测量维度的信度系数,整体问卷21个项目的信度系数为0.968。

(2)因子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6.0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各题项的因子载荷系数如表2所示,表明各变量的研究题项均有较好的效度。

四、 数据分析

本文采用了结构方程建模(Structrual Equation Modeling, SEM)技术对研究模型进行检验,分析采用的统计软件为Amos 7.0。

将调查问卷中的数据导入进行运算的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拟合结果说明:模型拟合的x?值为310.751(自由度df为175),x?/df为1.776

表3模型拟合指标值

从模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可看出,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793,C.R.值为3.096,大于1.96的参考值,且P值为0.002,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这说明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假设H1得到了验证。

从社会资本与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的关系看,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和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关系的C.R.值分别为4.720和2.162,均大于1.96的参考值,且P值分别为0.000和0.031,分别达到了0.001和0.05级别的显著水平,这样假设H2a和H2b得到了验证。而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和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关系的C.R.值为-0.238,小于1.96的参考值,且P值为0.812,大于0.05,因此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对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的影响不显著,假设H2c未能得到验证。

从社会资本与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看,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C.R.值为2.225,大于1.96的参考值,且P值为0.026,达到了0.05级别的显著水平,这样假设H3b得到了验证。而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C.R.值分别为0.159和-1.850,均小于1.96的参考值,且P值分别为0.873和0.064,均大于0.05,因此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假设H3a和H2c未能得到验证。

五、讨论与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与前文中部分学者的观点一致。这表明了:首先,知识对企业创新确实是重要的。Grant提出了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将知识资源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42]。创新型企业的本质是创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并创新产品以实现市场价值。对知识的管理和合理运用会决定企业的成功,对从事创新的企业来说,尤其是这样。其次,在供应链关系中,知识的有效分享对企业创新是非常有利的。企业创新需要知识积累,而这种供应链中的知识流动,使得企业能够借助于供应链关系,较为方便和低成本地获取上下游企业的知识资源,用之于企业创新活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创新型企业结成供应链关系,知识分享至少是重要的副产品,企业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都需要这种基于供应链关系的知识分享的发生。

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对企业间知识分享的影响也被验证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在供应链中,企业的上下游关系为供应链企业带来了重要的关系资源,这些资源直接促进了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社会资本理论来自于社会学,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到管理学领域,在管理学中发展壮大。近年来,社会资本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知识管理理论交织在一起,促进了基于知识的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

在供应链中,企业间的联系,尤其是经常性和频繁的联系对企业间的知识分享非常有利,尤其是对隐性知识的分享更为重要。Hansen指出,企业间的隐性知识共享,尤其需要强联系的支持[43],本文的研究结论也支持这一观点。供应链企业的合作使它们拥有了一定的共同目标,减少了矛盾冲突,分享知识也减少了阻力。供应链企业间文化的相容性,加强了彼此的认同和理解,使企业间更容易沟通,这对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也非常有利。

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与企业知识分享的关系未能得到验证。确实,企业间建立信任并不容易,供应链虽然拉近了企业间关系,也未必能建立起企业间的信任关系。在供应链中,企业间的信任对知识分享应该是有利的,但由于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的自相关性,信任促进了联系的强度和共同目标的形成。这样,可能导致关系维度通过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间接促进了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

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和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得到了验证。这表明,供应链企业的共同目标,使得协同创新减少了阻力。供应链企业间文化的相容性,加强了彼此的认同和理解,促进了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创新和创新绩效。但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未能得到验证。从结构维度看,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在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间可能扮演了中介作用,企业间联系通过促进知识分享,进而促进了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但从关系维度看,信任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仍旧可能是由于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的自相关性,信任促进了供应链企业间联系的强度和共同目标的形成。这样,可能导致关系维度通过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间接促进了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当然,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P值为0.064,虽然未能达到0.05级别的显著水平,但也有一定的显著性,说明社会资本关系维度也可能是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变量。

总的来说,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1)验证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是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要素。(2)发现了社会资本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3)揭示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在社会资本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间的重要中介作用。

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样本从某咨询公司的数据库中抽取,尽管获得的有效数据满足了研究的要求,但代表性仍有不足。在社会资本的变量测度上,考虑了主要的社会资本要素,而其它代表社会资本的要素也可能对整个模型产生影响,另外社会资本的自相关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研究收集的是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截面数据,而企业创新和知识分享作为一个持续过程,长期跟踪研究也许会对上述结论有所修正。笔者计划在今后的研究中选择更加广泛的调查样本,结合深入的案例研究方法,争取对中国供应链企业创新问题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

Kirk,A.P., Curtis, M.G.,Cors,T.M.Adopting New Technologies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2003,39(2):95-121.

[2]韩焕法,薄利娜,薄亚例.面向供应链管理的知识创新保障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4):165-167.

[3]吴冰,刘仲英.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网络[J].科学学研究,2006,(8):280-285.

[4]Roper, S.,Crone,M.Knowledge Complementarity and Coordination in the Local Supply Chain:Some Empirical Evidence[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14 (4): 339-355.

[5]陈建新,谢磊,土建东.供应链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4):142-145.

[6]Hult, G.,Ketchen, D. Knowledge as a Strategic Resource in Supply Chains [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6, 24(2): 458-475.

[7]Nahapiet, J., Ghoshal,S.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242-266.

[8]Yli-Renko, H., Autio, E.,Sapienza, H.J. Social Capit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Young Technology-Based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5):587-613.

[9]吴翊民.供应链成员间知识共享与创新讨论[J].供应链管理,2008,(12):109-111.

[10]彭灿.供应链中的知识流动与组织学习[J].科研管理,2004,25(3):81-85.

[11]张旭梅,陈伟,张映秀.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9,(10):34-45.

[12]林岩.运用供应链伙伴知识提升知识创造水平:基于专利数据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9):138-147.

[13]林,彭灿.知识共享、供应链动态能力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7):89-102.

[14]李兴国,李世林,王磊.基于知识的供应链合作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05,(7):2-4.

[15]Christensen,W.J.Build-to-order and Just-in-time as Predictors of Applied Supply Chain Knowledge and Market Performance[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5,23(6):76-92.

[16]吴冰,刘义理,赵林度.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的激励设计[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7):120-124.

[17]曾德明,文小科,陈强.基于知识协同的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机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2):36-45.

[18]Cheung,M.S.Does Relationship Learning Lead to Relationship Value? A Cross-National Supply Chain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0,32(6):98-113.

[19]Modi,S.B.Supplier Development: Improving Supplier Performance through Knowledge Transfer[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7,23(1):45-78.

[20]Love,P.,Gunasekaran,A.Leoingallianees:Aeustomer-Supplier Focus for Eontinuous Improvement Inmanufacturing[J].Hidustrial and Comxnereial Training,1999,31(3):88-96.

[21]Burt, R.S.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2]张慧涛.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中的知识破损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8,(11):46-48.

[23]Delone,W.H.,Ephraim,R.M.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 The Quest for Dependent Variable[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2,3(1):60-95.

[24]Karlsen,J.T., Gottschalk,P.Management Roles for Successful IT Project[J].Project Management,2002,8(1):7-13.

[25]Gulati, R.Alliances and Network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19(3):293-317.

[26]Anderson,E.Two Firms, One Frontier: On Assessing Joint Venture Performance[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0,31(2):19-30.

[27]Koka, B.R.,Prescott, J.E.Strategic Alliances and Social Capital: A Multidimensional View[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 23(5):795-816.

[28]徐莉,库陶菲,朱同斌.基于信任调节机制的绿色供应链知识共享研究[J].技术经济,2009,(3):119-123.

[29]李随成,杨婷.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对供应链企业间研发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5):97-103.

[30]Batenburg, R.,Rutten, R.Managing Innovation in Regional Supply Networks: A Dutch Case of Knowledge Industry Clustering[J].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3,8(3):263-270.

[31]Ke, W.L.,Wei ,K.K.Factors Affecting Trading Partners Knowledge Sharing: Using the Lens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Socio-Political Theories[J].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07,6(3):297-308.

[32]朱庆,张旭梅.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69-71.

[33]葛亮,张翠华.供应链协同技术与方法的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6):151-154.

[34]张丹宁,杜晓君.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在中小企业集群知识创造中的功能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45-51.

[35]Quinn,F.Collaboration:More than just Technology[J].ASCET,2001,6(3):32-39.

[36]袁磊,武振业.战略联盟中的文化协同[J].管理百科,2001,(5):36-38.

[37]Uzzi, B., Gillespie, J.J.Knowledge Spillover in Corporate Financing Networks: Embeddedness and the Firms Debt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3(6):34-67.

[38]张翠华,任金玉.新一代的供应链战略:协同供应链[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07-410.

[39]赵光华.论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体系的构建[J].供应链管理,2010,(3):30-33.

[40]周立华,宋殿辉,王玉民.供应链协同的竞争优势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6.

[41]王宁.知识供应链中知识创新能力的构建与提高[J].图书馆学报,2009,(2):12-14.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7

关键词:质量链;质量管理;装备质量

Key words: quality chain;quality management;equipment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J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3-0014-01

0引言

质量链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不是传统质量管理模式在主体尺度上的简单延伸,而是以多个组织、多种要素共同参与质量形成与实现过程为内容,以质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为对象,通过控制关键链节点,实现协调耦合、增值高效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研究质量链管理及其在装备研制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可以为装备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技术支持。

1质量链管理的内涵和基础

“质量链”(Quality Chain)的概念是由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的学者提出的,他们综合了QFD、SPC、SPI、供应链及工序性能、产品特性值、工序能力等重要的质量概念,系统地、全面地表示了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Trozynski,1996)。朱兰博士按照他的理解,提出了“质量环”(QualitLoop)的概念,即产品质量是在市场调查、开发、设计、计划、采购、生产、控制、检验、销售服务、反馈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在这个全过程的不断循环中螺旋式提高(Juran,1999)。实质上“质量环”与“质量链”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强调质量调控过程中的系统性和协作性。目前,国内对质量链做出的权威定义是,质量链是“组织群共同参与实现的质量过程集合体,是质量流以及信息流、价值流运行的载体”;质量链管理是指以多个组织、多种要素共同参与质量形成与实现过程为内容,以质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为对象,通过控制关键链节点,实现协调耦合、增值高效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实施有效的质量链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基础工作:一是管理任务的确定。二是管理工作的规范。规范化工作的对象是质量链运作过程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各种实体;另一方面是无形的事物,如工作程序、处理方法等。三是管理信息的统一。

2质量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2.1 质量链管理研究国内研究以对质量链直接进行理论探讨为主,集中于制造企业质量链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对具体的技术和方法比较缺乏。文献[1]中,描述了传统的封闭型质量管理模式。在文献[2]中提出质量链管理的思想是研究多组织、多要素、特定时段的质量链运行规律,并通过关键链节点的控制,实现有效耦合的管理方式。并提出了质量流、质量链、链节点、链节图、耦合效应等概念作为质量链管理的基础。并依照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对质量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流程进行了描述。文献[4]对现有的质量链相关理论研究做了归纳和分析。

2.2 基于供应链研究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供应链指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以及顾客之间所形成的供需网络,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主要着眼于供应链的特定功能,质量管理也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质量活动,对于供应链环境中企业间的质量管理、协作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文献中提出了基于质量环的供应链生命周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将供应链质量管理分为供应链孕育期质量管理、供应链构建期质量管理、供应链运行期质量管理。文献提出了供应链质量管理方法框架应包括组织模型、进化模型、进程模型和信息模型四个部分,分别加以了探讨。

2.3 装备质量链管理研究当前装备研制过程的质量管理基本还是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在产品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进行质量体系认证,着重在企业内部完善对于质量的控制,军事代表系统也是按设计、配套、制造环节,按系统划分,按设计、生产单位、供应商等所处的地域进行职能划分,各自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对于企业间的质量控制关注不够,质量管理存在脱节,不同环节间出现质量问题往往需要通过上级部门出面组织协调加以解决。

3装备实施质量链管理有效途径

3.1 选择优秀供应商,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和质量链供应链是质量链的基础,只有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供应链,才能为质量流及质量链提供良好的运行平台。随着装备系统复杂性的不断提高,零部件质量对最终产品质量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现在军品生产对民营企业放开,供应商的可选范围大大增加,建立有效的供应商评估、选择、淘汰体系显得尤其重要。

3.2 分析产品质量规律,对装备研制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

产品质量在研制全过程中是处处关联的,各个环节之间的质量特性也不是相互独立的,上游环节的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通过将将产品研制全过程看作一个链状结构,分析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装备明确特定的质量指标;分析各个环节中中间产品的质量特性的表现形式,其质量水平对最终装备的质量的影响;质量特性在各环节是如何传递、积累、转换的;针对不同产品、不同环节、不同质量特性,建立有针对性的质量特性接口关系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敏感度分析,找出研制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作为工作重点,并根据不同产品、不同质量特性随时进行调整。

3.3 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优化质量链管理基础条件供应链和质量链是在信息化和全球先进制造模式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要实现有效的质量链管理,就必须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装备研制过程复杂,研制周期长,牵涉面广,研制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可以使各环节可以迅速高效的进行信息交换,建立集中有效的质量链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成功的实施质量链管理必不可少。

4结束语

本文对质量链管理的内涵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质量链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质量链管理理论作为一个源于复杂经济社会的复杂理论,其丰富的内涵和运行规律尚待进一步探索。推进装备质量链管理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应用将是我们下一步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唐晓青,段桂江.面向全球化制造的协同质量链管理.中国质量,2002.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8

1 引言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我国制造企业面临着不断扩大的全球竞争,单个企业仅仅依靠自身单一的资源和能力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此背景下,供应链协同管理应运而生。供应链协同管理就是供应链中的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弱弱联合”或“强弱联合”的协作模式,打破组织间的界限,有效整合企业所需的各种资源和能力,开发出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同时降低物料成本和生产成本,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从而提高整体收益。

供应链协同已成为当今企业的重要战略,掀起了新的研究热潮。根据调查显示,约9%的美国企业有80%以上的新产品研发项目是与供应链其它企业合作进行的,大概20%的企业有2/3左右的新产品研发项目是与供应链其它企业合作进行的,其余28%的美国企业与其他企业一同研发了1/3左右的新产品。然而供应链协同管理在我国面临巨大挑战,2008年,由中国社科院和深圳发展银行共同成立的课题组调查表明,我国企业供应链不协同问题突出。一部分企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协同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对协同策略和协同伙伴关系的管理。因此,有必要对供应链协同开展了广泛研究,推动供应链协同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2 理论回顾

2.1供应链协同

供应链协同(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scc)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为了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而作出的彼此协调和相互努力。学者们主要从战略因素、技因素和业务因素来研究供应链协同。本文将供应链协同划分为战略协同、业务协同和技协同。技协同处于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最底层,侧重于实际作与应用,是供应链实现协同的基础和关键。战略协同和业务协同都需要依赖于技协同的运作才能得以实现,并且随着电子信息技的广泛应用,技协同己逐渐渗入到战略协同和业务协同管理之中。所以本文把技协同归结到战略协同和业务协同过程中,以信息技

支持战略协同和业务协同的实施,对技协同本文不作单独的研究。

2.1.1 战略协同

战略协同主要是对供应链中重大核心问题而进行的沟通、指导与协调,它强调各节点企业间的互动、协调和合作,具体表现为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以削减不确定性、牛鞭效应、物流供应延迟等风险,最终目的是在整个供应链运作中形成以共同战略目标为主线的协作流程。本文重点研究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战略协同,要实现战略协同,必须重 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管理和信息共享。供应链协同收益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供应链整体战略的指导作用,没有战略协同,其他协同就无从谈起。

2.1.2 业务协同

业务协同主要侧重于解决局部性、短期性和具体的问题。Flynn et al.认为业务协同就是各节点企业共同管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流程,通过有效得管理产品或服务、信息、财务和决策流,实现低成本和高效率,为客户实现最大价值。业务协同以具体的业务流程为整合对象,是供应链协同中研究的重点所在。它主要包括上下游企业间的需求预测、计划、采购、生产、仓储、配送和销售与售后服务等活动的协调与合作。

2.2供应链绩效

Vachon et al. 认为供应链绩效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在可靠性、响应速度、综合能力、客户服务水平、可接近性等方向上的输出结果。本文将供应链绩效定义为各节点企业在目标一致、相互信任、信息共享和风险分担的前提下,以基础设施、技创新能力、人才资金等为支持要素,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协同活动,如采购协同、生产协同、分销协同等,最终增加供应链整体收益或降低整体成本的过程。

2.3供应链协同与供应链绩效关系相关研究述评

为检验供应链协同的实际效应,学者们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Sanders 认为,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协同通过影响各主体内部业务的协作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协同能够直接或间接提升供应链绩效,但并没有明确揭示出二者关系产生的推动因素,也没有指出供应链绩效提升的具体表现。同时,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业务合作,缺乏战略层面的考虑。

3 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文拟采用文献分析结合案例研究来构建理论,这种方法一方面有助于保证理论构建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保证研究的深度。本文一直严格遵循案例研究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通过对案例“过程”的充分讨论,探索装备制造企业供应链战略协同和业务协同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提出并验证相关的研究命题。

3.1案例企业的选择

案例研究常见做法是选取典型案例,博世电动成立于1995年,其产品包括电锤、电钻、角磨机、测量工具以及园林工具等。自成立以来,博世电动一直致力于打造强大的供应链,十分重供应链协同管理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3.2资料收集与数据获取

在进行案例收集和数据获取时,主要通过访问博世电动公司网站、搜索查看中国期刊数据库与相关的博硕士论文、查看调查报告与公司年度报告、新闻报和广告等方式获取案例资料。本人曾于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在博世电动公司采购部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专业实习,对博世电动公司的整个供应链体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获取了相关的一手资料与数据,同时也对公司采购部、生产部的同事进行了短暂访谈。

3.3构念测度

3.3.1战略协同测度

战略协同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赵晶强调要把战略转化为具体的、可测评的目标和指标,各节点企业之间的目标应该具有一致性。Camarinha et. al在研究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时,将资源互补和投入程度作为重要因素分析。曾文杰、齐旭高将合作信任程度、相互依赖程度和目标一致性等指标作为衡量节点企业间协同的重要指标。本文参照以上学者的研究,将以下几个变量作为衡量战略协同的指标,而各个变量的测度题项则依据相关研究具体展开,如表3.1所示。

3.3.2业务协同测度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将对外供应链分解为4个要素:计划、采购、生产和交付。Thomas&Griffin提出在市场竞争激烈化和全球采购背景下,应着重从采购、生产和分配三方面来进行业务协同。曾文杰等在研究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时,也提出了需求协同、采购协同、产品设计协同、生产协同和物流协同等方面的协同策略。考虑到装备制造企业的特性,本文从以下几个指标衡量业务协同,见表3.2。

3.3.3供应链绩效测度

供应链绩效的测量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本研究主要参照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结合制造企业供应链特点,提出了供应链绩效的三个测量指标:可靠性、响应性和成本节约性,如表3.3所示。这三个指标高度概括了Beamon(1999)提出来的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三种类型:供应链可靠性(柔性指标)、供应链响应性(产出绩效)和供应链成本(资源指标)。

4 案例分析

4.1博世电动供应链协同

作为一家大型跨国企业,博世电动业务范围覆盖全球,其供应链涉及的范围较广,主要包含零部件供应商、分销商、最终消费者、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等。博世电动的成功一方面可以归结为其持续的研发能力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也与其供应链战略协同的成功实施密不可分。在业务协同方面,博世更显示了其作为跨国企业所拥有的先进生产技和管理经验,在业务协同上,其通过需求预测、采购、生产、分销等业务活动与供应商和客户开展了广泛的业务协同,取得了良好的协同效果。具体见表4.1。

4.2博世电动供应链绩效

博世电动通过战略协同与业务协同,取得了不错的协同效果。博世电动以“科技成就生活之美”为经营战略,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利用长三角地区完备的产业链结构,将大部分零部件生产外包给其他企业,与其供应商和分销商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打造出了一条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供应链。博世电动保持着旺盛的创新活力,每年都会面向市场推出100多种新产品。例如 作简便的激光测距仪、带开瓶器功能的电动螺丝刀,这些新产品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博世电动作为其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其供应链绩效将会对整个供应链整体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博世电动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供应链绩效,具体见表4.2。

结合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博世电动战略协同与业务协同均处于较高水平,二者着重强调如何有效地整合现有资源和能力,促进各节点企业之间的有效协同。博世电动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以信任机制和共同的战略目标为基础,通过协调各个业务活动,可以实现各节点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同步决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和响应性,降低供应链成本。而各节点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同步决策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业务协同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供应链的响应性。再加上相关的理论研究,可以证明出供应链协同可以促进供应链绩效的提升,同时,战略协同与业务协同在提升供应链绩效的过程中具有交互作用。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选取了一条有代表意义的制造供应链,通过对供应链协同与其绩效关系的文献综述,并根据博世电动供应链协同状况,得出如下结论: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F273.7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supply chai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fractal supply chain and analyze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model of the fractal supply chain, then proposes a design procedure based on fractal theory of supply chain and discusse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fractal supply chain.

Key words: fractal; fractal theory; fractal supply chain

现今,供应链已经成为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途径之一,许多学者正致力于寻找最大化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利润的途径。同时,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寿命越来越短,产品种类越来越多,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对传统的供应链产生了很大的挑战。传统供应链从构成稳定度上可分为稳定供应链和非稳定供应链,前者寻求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间的稳定联盟关系,其结构是刚性的,缺乏自我变革的能力;而后者为具有不稳定和不可控的组织行为的混沌结构,对目标和环境参数极度敏感、因目标而组成,在目标完成时解体、频繁进行修正,同时其组织结构极不确定,因目标及环境不同而做出不可预测的变化调整。为了综合这两种形态供应链的优势并尽可能克服其不足,急需发展一种兼具一定组织结构稳定性和相当灵活度的供应链结构,而分形供应链正好符合这一要求。

1分形理论与分形供应链

1.1分形理论的概述

分形理论是描述混沌和非线性的内部结构的一种科学方法,它研究一类不规则、支离破碎、分维数的物体,如海岸线、岩石表面、云彩等形成机制及其数学模型。这些自然物都具有复杂的结构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在人类社会中,先进制造系统中顾客化产品的设计、制造系统重构与经营过程重组,这些逻辑过程同上述自然物的研究原理完全一致,因此分形理论是进行研制复杂系统的基本单元的基础[1]。

相似性是分形理论最重要的原理,它表征为分形在通常的几何变换下具有不变性,即无论怎样变换观测的尺度,局部仍然保持整体的性质,也就是具有无标度性。分形元是分形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构成分形整体的相对独立的部分,又叫生成元,是分形组织的基本单位。

1.2分形供应链的定义

分形供应链是由若干在组织形态、运作模式上具有相似性的分形供应链元组成;针对环境背景及所需完成的供应链任务不同,通过自组织机制构建不同规模、层次的可重构的面向任务型供应链,通过协调运作实现该供应链任务的全部或部分运作;在任务或环境发生变化时,通过分形供应链元的再组织实现分形供应链系统的重构;分形供应链元、自组织机制、优化机制共同构成其可重构的基础。分形供应链元指以任务为驱动力的,具有能完成特定供应链运作功能的运作单元, 它们在组织结构及运作模式具有一定相对的独立性以及自包容。

1.3分形供应链的特点

分形供应链具有以下4个特点:

(1)自相似:这是分形供应链最基本的特点。这种相似性不仅指各分形元在结构形式上的相似性,而且也指在价值理念、运作模式、企业目标等各方面的相似性。分形元之间的相似性还表现在系统的输出效果上。

(2)自组织:分形供应链的自组织性体现在运作及战略目标设定两方面。在运作上,分形供应链的运作流程“自动地”以合适方式加以组织;在战略目标设定上,每个分形供应链元根据其对整体战略目标的理解以及对自身在供应链中的角色、能力定位来设定自身的战略目标,它们以某种自组织机制形成联盟、运作、最后解散。

(3)自优化:分形供应链强调每个分形元的自我发展能力。分形元在自我活动空间内,能够不断持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并且能够自主决定与优化内部流程,在自我活动空间内达到最优化效果。

(4)目标驱动性:分形供应链要求各分形元能够通过协商确定好组织的总体目标,并分解成各分形元的目标加以贯彻执行,这种目标驱动机制是解决各分形元间冲突的最可靠方法。

2分形供应链结构

2.1分形供应链纵向结构

以简单的制造企业为例,介绍分形供应链的纵向结构。如图1所示,其最高层次的分形是企业层,其次是按照产品的不同所构建的分形供应链,最下面一层是制造单元或供应商等。无论是企业还是供应链或制造单元、供应商,本质上讲都是一个个分形元,都具有自相似、自组织、自优化等特点,只是层次不同。

2.2分形供应链横向结构

仍以上面的制造企业为例,假设该企业有3个部门:D■、D■、D■,它们分别负责某一产品的制造、生产和销售。根据客户的订单C■、C■、C■,企业将产品分别在3个制造部门M■、M■、M■进行生产,同时,每个制造部门都有2个一级供应商S■~S■,其结构如图2所示。

图2中,F■、F■、F■都是一个分形供应链,它们负责某种或某些相似产品的供应链任务,具有产品导向性。在供应链内部,每个部门D■~D■、制造单元以及供应商M■~M■、S■~S■等都是分形元,它们也具有自相似、自组织、自优化等特点,能够根据环境和企业的目标自组织完成某些制造或采购方面的任务。由于分形供应链的自相似性,在企业开发新产品而需要增加相应的供应链时,企业可以模仿已有的供应链进行构建和管理。而运作中涉及到采购、制造以及销售等活动则由各分形元根据自身的需要以及总体目标独立或合作完成。

2.3基于分形理论的供应链设计

首先,分析所在行业的形势,审查企业的目标,包括利润目标、市场目标等,结合目标设计供应链的初始结构。

然后,进行结构调整,确定系统目标,建立供应链。这里必须设计各成员企业的合作规范,包括利润分配、成本分摊、合作标准等,这是实现供应链自优化和自组织的重点。

最后,运行和完善,设计分形单元自控制机制,进行自优化和自组织。供应链的运行和完善原则:实现工作流与信息透明性,充分发挥成员企业的积极性,合作而不是对抗,质量意识,连续优化等。

3结论

本文在分析传统供应链管理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形供应链管理,并对分形供应链的特点、结构和功能模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与以往的传统供应链管理相比,分形供应链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具有灵活性,可以克服传统供应链的不足,从而可以更好地协调供应链网络中各个合作伙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安麟. 复杂系统的分析与建模[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 方耀楣,夏晓鹏. 独立学院的体制与模式:分形论的观点[J]. 教育发展研究,2004(3):54-56.

[3] 徐向肱,顾新建,陈子辰. 基于网络制造的仿生自组织协同进化[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2):42-48.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10

    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上看,本文对供应链联盟进行定义,将供应链联盟定义为一种独特的双元组织。在研究过程中,基于交易价值理论的研究视角整合了解释供应链联盟的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观念理论,弥补了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观念理论的不足,重点强调了供应链联盟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性,将研究层面从企业层面提升到企业与联盟互动的层面,从新的研究视角构建了供应链联盟研究框架,为供应链联盟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从实践上看,本研究所构建分析框架能够为供应链联盟管理提供指导和借鉴,有助于核心企业采用合理的方式对供应链联盟企业间关系进行管理。

    本文下面的结构如下:首先,在对供应链联盟的发展过程进行简单回溯的基础上,分析了供应链联盟的双元性,并对解释供应链联盟的交易成本理论、资源观念理论等进行了简要回顾评述;接着,对交易价值理论进行了概述;然后,从交易价值视角对供应链联盟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基于交易价值视角的供应链联盟模式;最后,对基于交易价值视角的供应链联盟模式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2 供应链联盟溯源及研究述评

    2.1 供应链联盟溯源

    供应链联盟的形成与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分不开的。在20世纪初,企业所处的环境是卖方市场,物资供应匮乏,产品供不应求,企业产品需求环境比较稳定,因此,企业的生产以大量生产、单一产品为主,福特汽车的流水线生产是这一时期生产方式的代表。二战之后,世界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总体情况而言,企业面临的环境仍然比较稳定,虽然物资仍然很紧缺,需求却没有太大的波动性。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环境逐渐开始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顾客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顾客的选择范围也逐渐扩大,企业所处的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缩短交货期,企业只能从事产品价值链条上很小的一部分,否则,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另一方面,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需要不断地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这两种情况都使得企业成本逐渐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愈发的激烈,企业必须考虑采用新的管理技术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美国的企业开始实施纵向一体化策略,用兼并和收购的方式来降低交易的成本,而日本企业则采取了长期关系的方式即分包制,通过分包制来解决交易成本增加的问题。纵向一体化虽然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但是,纵向一体化又产生了内部管理协调问题,随着企业纵向一体程度不断加深,企业内部的各单位之间的协调活动愈发频繁,企业的管理成本也随之不断增加,即产生了内部化成本。与此相反,日本的分包制通过企业间形成的良好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基本上解决了外部交易成本的问题,所以,分包制可以看做是供应链联盟的初级形式。

    进入90年代后,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顾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越发明显,竞争开始变为基于时间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单个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反应迟缓得表现越发无法适应竞争的需要。因此,欧美企业开始实施“纵向分解”战略,将很多非核心的业务分包给其他企业,而只保留最核心的业务,这就是如今的外包策略,外包策略的发展使得众多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就形成了供应链联盟。

    2.2 供应链联盟组织的双元性分析

    对于供应链联盟,虽然已经有很多的研究,但是,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或定义。综合国内外供应链联盟的有关研究,本文将供应链联盟定义为:在竞争、合作的环境下,由供应链上一些相互独立的实体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组成的一种组织。之所以将供应链联盟定义为一种组织,是因为供应链联盟符合了组织的标准。Leavitt认为组织包括四种主要的元素即参与者、社会结构、目标和技术,供应链联盟也具有组织所具有的四种元素,也是一种组织形式。首先,在供应链联盟中,参与者即为供应链联盟的成员,包括供应链上的实体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其次,在供应链联盟中,联盟成员之间会形成一种松散而又紧密地关系,其松散是因为供应链联盟成员企业彼此之间并没有法律上的隶属关系,企业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其紧密是在供应链联盟中,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传统市场上的交易者之间的关系,一般会形成比较亲密的合作关系,而且这种合作关 系是长期的、追求双赢的关系。这就使得供应链联盟成为区别于企业和市场的另外一种社会结构。再次,供应链联盟的形成明显具有一定的目标,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缩短交货期等等都是供应链联盟的目标。最后,在供应链联盟的构成和运作中离不开技术的因素,此处的技术,主要是企业内部以及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的管理、控制等技术,在企业内部一般更多地强调的是正式控制,而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更多的是强调非正式的控制,比如关系资本、信任等。因此,供应链联盟应该定义为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组织。此外,根据Li的定义,组织形式应该具备两种元素,即:(1)内部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2)外部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供应链联盟包括资源配置(资源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分配)和行动协调(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行动)两个维度,也满足了组织形式的这些特定要求。因此,本文将供应链联盟定义为一种组织。

    此处要说明的是,与其他组织形式不同,供应链联盟是一种同时考虑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兼具企业组织方式和市场交易方式优势,但却没有他们劣势的独特双元组织形式(不是一种混合体而是一种新的独特的形式,混合双元组织形式与独特双元组织形式的区别在于,前者既有企业组织方式和市场交易方式两者的优势,又有这两者的劣势,然而后者只有这两者的优势,却无这两者的劣势)。在供应链联盟中,既涉及单个企业内部的管理,联盟成员企业要完成日常的经营活动;又涉及企业之间的关系,联盟成员企业之间更多依靠信任、协调等维持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借鉴Li对战略联盟的分析可知,供应链联盟与一般的企业组织方式和市场交易方式都有着本质的不同,也不仅仅是二者之间的混合双元组织形式,而是一种兼具企业组织方式和市场交易式的优点,但却没有他们缺点的独特双元组织形式。

    2.3 供应链联盟研究述评

    既然供应链联盟是一种兼具企业和市场优势特征的独特双元组织形式,那么,在供应链联盟的研究中必须考虑到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方面。然而,研究供应链联盟的交易费用理论、资源观念理论等尽管取得了较多成果,但并不能完全有效地解释供应链联盟。交易成本理论认为,联盟的最主要目的是通过组织边界上的活动,减少总的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在分析供应链联盟成因时,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供应链联盟可以解决资产专用性、败德行为、增加信息沟通,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但是,交易成本理论主要是从企业内部出发考虑如何降低成本,尽量降低交易的成本,而没有考虑企业之间如何降低成本。与交易成本理论类似,还有一些学者通过追溯供应链联盟出现的原因来解释供应链联盟的成因,比如,为了实现成本节约和时间节约,将供应链联盟看作信息共享的平台;供应链联盟可以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等等。这些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研究都可以归结为交易成本理论,因为,在分析联盟供应链联盟时,这些研究都认为供应链联盟的产生的原因是基于降低交易成本。这些研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供应链联盟的成因,但是,这些研究对于供应链联盟的解释并不全面。因为,成本降低并非供应链联盟形成的全部原因,成本降低只是供应链联盟形成的众多原因之一,单纯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进行研究忽略了供应链联盟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交易价值。

    供应链联盟的成员企业不仅仅希望降低成本,而且希望能通过联盟获得所需要的资源,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在这一点上,资源观念理论(RBV)有比较明确的解释。资源观念理论强调公司管理的战略任务就是找出、发展和配置这一部分与众不同的关键资源,以谋求最大化的经营回报。在解释供应链联盟成因时,资源观念理论认为供应链联盟是为了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外部资源,一些学者认为资源观念理论比交易成本理论更适合解释供应链联盟,但是,资源观念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资源观念理论的最大问题是其没有解释有效资源的来源,存在着同义反复的问题。知识观理论(KBV)进一步弥补了这个问题,认为内部组织比市场能够更好的创造和转移知识,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可市场化的知识,但是,KBV无法解释为什么联盟比内部组织要更好,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动态能力观(DCV)理论。作为资源观的最新发展的动态能力观虽然拓展了企业资源观,强调企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动态能力观过于强调基于路径依赖型学习(Path-Dependent Learning)发展企业能力,而没有考虑通过联盟获取知识和创造新的知识,没有更多的考虑路径突破型学习(Path Breaking Learning)。总的来看,资源观念等理论是从企业内部出发对联盟进行解释,研究的假设是市场无效而内部组织有效,重点强调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在现有关于供应链联盟的研究中,TCE是从最小化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出发,RBV则是从最大化内部价值(Hierarchy Value)出发,TCE和RBV都是基于企业内在的目标、基于市场失效而内部组织比较有效的假设而进行的。因此,在解释供应链联盟时都将其看成市场和企业的混合体而不是一种独特的组织。然而,供应链联盟应该是一种兼具市场和企业特征的独特双元组织,在对其分析时不能仅仅强调企业的内部有效性,而忽略了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创造价值的外部有效性,这种强调内部有效性的结果是忽略了供应链联盟中企业的内部化成本(Hierarchy Cost),也忽略了企业之间因为合作而产生的交易价值(Transaction Value)。虽然,也有不少学者从企业之间的关系出发,强调从关系资本角度来解释供应链联盟的管理,但是,这样的解释又过分考虑了企业外部而忽略了企业内部,同样是不全面的。因此,在供应链联盟的研究中,应该考虑新的研究视角进行研究。

    3 供应链联盟研究新视角:交易价值视角概述

    供应链联盟整体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单个企业的贡献,同样,单个企业要发展壮大,也离不开供应链联盟,供应链联盟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类似与一滴水和大海的关系,企业只有通过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存在、发展和壮大,供应链联盟整体目标的实现又离不开每个企业做出的贡献,正如大海是一滴滴的水组成的。因此,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研究必须同时考虑联盟和个体企业两个方面,并且,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研究应该考虑企业的内部化成本和交易价值,研究方法应该突破交易成本理论的交易费用和资源观念 理论的内部化价值等有关联盟的解释,考虑从另外的视角对供应链联盟进行研究。由于交易价值视角(Transaction Value Lens)可以同时兼顾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方面,因此,本文认为需要从交易价值的视角对供应链联盟进行探讨,采用交易价值视角来对现有的TCE和RBV进行补充,即在TCE和RBV主要是从企业内部功能角度来分析供应链联盟的基础上,采用交易价值视角对供应链联盟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进行综合分析,从交易价值视角(Transaction Value Lens,TVL)探讨供应链联盟模式。

    依据Li扩展Zajac和Olsen的定义,所谓交易价值(Transaction Value Lens,TVL),即通过联盟增加双方共同价值,而有关交易价值的理论称为交易价值理论,该理论补充了TCE单方面强调降低成本和RBV(包括KBV和DCV)单方面强调增加价值的做法。与RBV和TCE追求企业单方面的成本或价值不同,TVL强调通过合作来追求双方共同价值的最大化,能够很好地回答“在相互依赖和交换的组织关系中,价值是如何产生的”,能够同时考虑企业和联盟两个层次的问题,这一点对于解释供应链联盟尤为重要。因为,供应链联盟既要考虑到企业降低成本的意愿,又要考虑到增加价值的目的,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供应链联盟的整体利益,又要考虑企业的个体利益,在管理的方法上,则要考虑到正式的管理机制和非正式的信任。

    从交易价值视角探讨的供应链联盟模式中,同时考虑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TC)、交易价值(Transaction Value,TV)、内部化成本(Hierarchy Cost,HC)和内部化价值(Hierarchy Value,HV),此处,TC是指在供应链联盟的交易中存在的机会主义成本;TV是指在供应链联盟的交易中由于彼此之间的信任而产生的价值;HC是指在企业内部由于组织刚性的局限性而产生的成本;HV是指由于企业核心能力而给企业带来的内部化价值。因此,从交易价值视角探讨供应链联盟可以同时兼顾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层面。进一步分析,TC是与机会主义有关,HV是因为一致性和常规活动而产生的效率和稳定性,HC与组织刚性产生的惯性和有限理性有关,TV则来源于不同组织而形成的创新和柔性。TCE和RBV强调通过企业内部控制来降低交易成本(TC)和增加内部化价值(HV),无法解释联盟合作而产生的交易价值(TV)和内部化成本(HC)。交易价值视角则在考虑交易成本(TC)和内部化价值(HV)的基础上,强调基于信任的社会资本对组织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因为,信任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TC)和增加交易价值(TV)。组织活动选择什么样的形式取决于上述四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高TC和高HV将会使企业选择内部化,而高HC和高TV则会使的企业活动选择外部化,即选择联盟的形式。

    4 从交易价值视角探讨的供应链联盟模式

    由于供应链联盟是一个双元组织,因此,在分析供应链联盟时,应该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层面、按照资源配置(资源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分配)和行动协调(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行动)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之所以要采用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两个维度,是因为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能够有效的区分市场、层级组织和网络组织。对于供应链联盟来说,联盟成员企业作为独立的企业会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必然涉及到企业资源配置和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盟成员企业之间为了追求共同的目标建立联盟,必然涉及到联盟中各种资源的配置和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协调。因此,在分析供应链联盟时,必须考虑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

    基于上述分析,从交易价值视角的供应链联盟模式如图1所示,下文分别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对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进行分析。

    

    图1 从交易价值视角探讨的供应链联盟模式

    4.1 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配置

    对于供应链联盟中的企业来说,资源可以是来自于企业内部,如企业依靠自身能力通过研发方式不断增强其技术优势,此时,技术人员、设备、知识等都属于企业内部资源;但是,对于某些企业没有办法自己获取、也无法通过研发形成的资源,则需要通过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的合作来获取。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源配置应该包括了供应链联盟的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方面。

    对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来说,企业应该或者是自己独立形成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有效的运用已经存在的企业内部的资源,或者是通过外购的方式购买所需要的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要注意的是要努力形成同质的资源、价值观和管理程序,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企业是通过研发独立创造新的知识或者技术,那么,企业必须依靠其自身已经拥有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企业是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的、稀有的、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的、不易模仿的能力,是企业形成区别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的基础。核心能力的形成强调专业特长,专业特长在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通过不断的吸收企业内外部的知识并通过基于路径依赖的学习来形成专业专长,进而通过专业特长来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于企业外部资源配置来说,主要通过不同企业之间的异质的价值观、管理程序和资源,依靠开创性的学习和运用新的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因此,在企业外部的联盟成员企业之间,非常强调成员企业之间的互补性,即每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但不同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优势不同,强调成员企业之间通过专业互补形成基于路径突破性的学习,特别是,对于企业的需要的战略性知识,如果无法通过自己研发或者是外购的方式获取,更是只能通过专业互补的方式组成联盟,通过联盟合作的方式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资源配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内部资源配置强调专业特长,外部资源配置强调专业互补;内部资源配置强调同质性,外部资源配置强调异质性;内部资源配置强调路径依赖性学习,外部资源配置强调路径突破性学习;内部强调利用已有的资源,而外部强调利用新创造的资源。在此应该注意的是,供应链联盟必须使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和外部资源配置取得平衡,同时,必须通过供应链联盟使企业内部的知识外在化,外部的知识内在化,即供应链联盟应该在充分利用各企业特长和优势的同时,也使不同企业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共同获得提高。

    4.2 企业内部和外部行动协调

    行动协调维度 主要是用来描绘如何协调企业内部行动和联盟中企业之间的行动,以使企业和供应链联盟都能够取得好的效果。行动协调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1)通过单方面控制,最小化交换企业所缺乏资源的成本;(2)通过双边承诺长期交换非市场化的资源来最大化交换的价值。对于成本降低的目标,行动协调主要是通过合同、所有权等正式的控制以防止自利行为而使企业在市场交换中单方面获得收益,TCE理论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对于价值增加,行动协调主要是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和互相承诺等非正式的信任机制来扩大共享价值以使参与的企业都能够从中获得利益,社会资本理论就特别强调了信任的重要性。对于供应链联盟来说,行动协调维度也分成了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部分。

    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是一个层级组织,其行动协调主要依靠正式的控制,其次才是非正式的信任。对于企业内部的行动协调而言,之所以强调正式控制的重要作用,其原因在于企业可以用正式的管理制度、管理程序等来协调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从企业外部来看,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由于没有严格的隶属关系,因此,企业之间的行动协调主要是依靠及于信任的非正式控制,其次才是正式的控制。在供应链联盟中,不同的企业都有其自身的利益,虽然,供应链联盟整体利润最大能够使每个企业都获得比非联盟时更大的收益,但是,自利行为、败德行为还是会在供应链联盟中出现。因此,供应链联盟必须进行行动的协调。由于供应链联盟成员企业间没有隶属关系,因此,企业之间的协调只能通过基于信任的非正式控制机制进行。虽然,正式的控制和非正式的信任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但是,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价值,二者之间必须共同作用以实现供应链联盟的使企业和供应链联盟利益共同最大的最终目标。

    4.3 成本降低与价值创造

    基于交易价值视角的供应链联盟管理要取得的管理效果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从企业内部来说,主要考虑的是降低成本;从企业外部来说,强调通过供应链联盟的合作来创造价值。因此,从交易价值视角的供应链联盟管理模式同时考虑了价值和成本两个方面。对于供应链联盟企业间的合作来说,通过企业间的专业互补和信任,可以充分地进行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可以增强企业之间的协同性,能够更好得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供应链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还提高了满足市场需求的柔性,联盟内企业通过合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产品设计、生产、运输、销售等活动,以尽快满足市场的需求。对于企业内部来说,通过正式控制和专业特长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通过对企业内部行动协调和资源配置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效率的提高意味着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效益,也意味着企业稳定性的提高,能够更好的参与联盟合作,也能够更好地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因此,供应链联盟只有通过企业内部和外部达到了成本降低和价值创造两个方面的效果,才能最终实现供应链联盟和企业共同利益的最大化,进而,也就解决了供应链联盟的竞争与合作、信任与冲突、独占与分享等的平衡。

    4.4 基于TVL的供应链联盟模式总结

    供应链联盟要实现联盟和成员企业利益的共同最大化,离不开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从企业内部来看,一方面应该更重视专业特长的形成,即通过专业特长以形成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优势,强调要发展内部化价值HV;另外一方面,则应该进行内部控制,通过正式的控制机制降低企业的各种成本,特别是要降低联盟中与其他成员之间的交易成本TC。在专业特长和内部控制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内部的管理效果将体现为成本降低,即效率提高、稳定性增加,也就是实现了高HV和低TC。

    从企业外部来看,一方面在构建联盟时应该注意成员的选择,尽量体现专长的互补,这也是供应链联盟成员选择的重点;另外一方面,在供应链联盟成员之间更多的是依靠非正式的信任机制来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利益,这是供应链联盟协调的重点。做好这两方面工作,交易价值就会自然产生,企业之间的管理效果将体现为成员企业之间实现了协同、供应链联盟柔性增强能够更好的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也就是实现了高TV和低HC。

    5 基于TVL的供应链联盟模式的应用价值

    5.1 管理应用价值

    本文提出的从交易价值视角探讨的供应链联盟模式,在供应链联盟的管理中有重要的应用。供应链联盟的管理中存在着单个企业与整体联盟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存在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因此,供应链联盟的管理对于核心企业而言有很大的难度,本文提出的基于TVL的供应链联盟模式的管理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管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管理,应该考虑采用正式控制与非正式信任相结合的方式。供应链联盟作为介入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其管理应该考虑到供应链联盟的特点。根据前文的分析,对于企业而言,其内部的管理应该考虑采用正式控制的方式,通过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规范等约束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对于企业之间的管理而言,则强调以信任为基础的非正式控制。对于信任,很多人将其作为一种心理态度,实际上,信任也可以定义为互相依赖的两个组织之间因为互相承诺而形成的用来管理双方交易的一种行为选择。因此,在供应链联盟的管理中,要强调以信任为基础的非正式控制,应该将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控制方式来协调企业之间的关系。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的协调,无法像企业内部一样,依靠正式的控制,而只能采取基于信任的非正式控制。非正式的控制由于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减少了监督、检查、协调的成本,可以使整个供应链联盟的价值增加。当然,应该指出的是,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应该是有机的结合。对于企业内部而言,强调正式控制,并不是完全否认和放弃非正式的控制。企业内部的管理,同样需要信任、企业文化等非正式控制,但是,这种非正式的控制是正式控制的有益补充,与企业之间的管理相比,正式的控制显得更为有效。而对于企业之间的行为协调而言,也并不是完全否认正式的控制,比如,企业之间签订的契约、合同等,但是,与企业内部的管理相比,基于信任的非正式控制显然更有效。

    5.2 理论应用价值

    本文提出的基于TVL的供应链联盟管理模式也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当前,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研究,或者是从企业内 部出发进行研究,或者重点研究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的关系,很少有文献同时关注供应链联盟整体与单个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TVL的供应链联盟模式同时考虑交易成本、交易价值、内部化成本、内部化价值,整合了当前解释供应链联盟的TCE和RBV,将供应链联盟的活动分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层次,同时考虑两个层次上的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整合了信任与控制两种不同的控制方式,强调要实现成本降低、价值增加两种目标,为进一步研究供应链联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对本文提出的结论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实证方法对本文提出的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证明。此外,论文中提出的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和外部资源配置如何平衡、信任和正式控制如何平衡等问题都是供应链联盟研究的重点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借鉴本文提出的研究框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11

在供应链的战略协同中,协同内在机制是供应链协同研究领域中一个最为重要问题。它是战略协同中决定供应链上的各企业能否达成协议,进而进行协同的首要问题。其中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问题又是一个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企业是具有智慧的商业生命体,供应链是由企业构成的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特征的复杂系统。所谓供应链协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某种战略目的,通过公司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而结成的一种网络式联合体。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生态系统解决复杂性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值得好好学习,生态学理论可以为人类解决经济管理系统的问题提供一个方向。其一,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复杂系统。其二,生态学研究的系统往往是非线性系统。其三,生态学研究的系统规律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生态学理论对供应链协同的研究具有适用性,所以本文试图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以自适应、协同基因、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动力为切入点研究供应链协同的内在动因,为对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问题的研究开辟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1、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的研究现状

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问题是供应链战略协同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此的研究只局限在经济管理领域。目前在理论界和企业界针对供应链协同的内在动因问题普遍认可的观点有:谋求中间组织效应,追求价值链优势,构造竞争优势群。

1.1 谋求中间组织效应

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即不是单纯的组织外关系,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组织内关系,它实际上是一种中间组织关系。因为它们的关系在形式上保留着许多市场交易关系即组织外关系的特征,又融入了一些企业之间关系已带有固定性即组织内部关系的特征。中间组织既具有内部一体化组织的一些控制和协同优势,又保持了市场的灵活性。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协同,动因之一正是为了谋求“中间组织效应”,是为了稳固、强化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发挥协同效应,避免企业组织规模扩大可能产生的负面问题。

1.2 追求价值链优势

供应链系统上的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价值链,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细化,技术创新及其推广速度的加快,市场范围的日益全球化,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结构也更加复杂。价值链分解使企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从事所有的价值链活动。企业保存有竞争优势的价值链环节,把没有竞争优势的环节分离或外包出去,在市场上寻求新的合作伙伴,组成协同关系,共同完成整个价值链的全过程。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都是企业生产与组织的创新,用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也是供应链协同的一个动因。

1.3 构造竞争优势群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消费者需求日益的多元化,单个企业已难以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与企业之间结成一组具有动态适应和调整能力的竞争优势群已变得越发的紧迫和必须。供应链协同是一种较为便利和便宜的方式,可以使成员企业优势互补,形成共赢局面。

2、生态学理论的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分析

在上一节中,简单对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概述,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理和经济领域。供应链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非线性和不确定,这些特征与生态学理论研究对象的特征是相一致的。所以本文试图从生态学理论的一些观点和视角去审视供应链协同的内在动因,以系统自组织、协同基因、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动力为研究切入点。

1 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系统的一种自组织

生态学理论针对复杂系统的形成强调系统元素的自组织性。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生物为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对自身生存状态进行的自调节:调节过程包括生物与外界进行的质量、能量及信息的交换;进化的结果是生物本身结构复杂性的提高。生物进化总是导致新物种的出现和结构的复杂化,即有序性的增加。有学者认为,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满足一定条件时生物可以自发地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以适应周围环境。这种适应既包括暂时性的适应性反应,如条件反射,也包括永久性适应,即产生遗传性变异。把这个生物进化自发性条件称为自适应函数。生物界的生物自适应对社会领域问题的研究很有启发意义。

目前供应链已从分散式管理转变到协同式管理,所以本文研究的是由自组织程度低到自组织程度高的演化过程。供应链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是一个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供应链系统从外界环境中吸取的任何东西,都可能产生序参量,都会引起涨落。由于系统的开放性,系统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环境发生着能量的交换,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行为都会导致序参量的产生,同样,外界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序参量和序参量系统的产生。因而新的有序只是在一个瞬间,系统始终处于非平衡的相变中,“涨落”现象总是发生。正是由于有不断的序参量产生,有不断的“涨落”出现,供应链系统才得以不断创新。可见供应链系统具有把物质、能量、信息转化为维持自身存在,谋求自我发展的“自组织”的能力。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供应链系统内部序参量的不断产生,比如物流瓶颈、信息共享的需求、供应商忠诚关系等,有不断的“涨落”出现,使供应链系统向协同自组织,以求共赢的系统平衡。但供应链系统不完全与自然生态系统一致,它具有很强的自组织性,供应链自组织具有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的能动性;同时它还存在着“自组织悖论”,所谓自组织悖论指的是系统的演化与发展、组织化、进化既是自组织的又是非自组织即他组织的。供应链系统是经济系统,它的运行环境离不开人为的干预、一些政策法律法规的组织策略。总之。供应链系统的自组织属社会系统范围内自发的一种组织现象,它反映了人类在一定社会范围内,并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我选择、协同、改变和适应环境,从而达到新的有序状态的社会行为。

2.2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供应链协同

生物学中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定义为生物体繁殖引起了资源的稀缺,从而形成了消灭不够适应变种的压力,这种过程就叫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本质上就是“有益的变异被保存而又有害的变异被拒绝”。进化论学家拉马克认为,生物进化的动力与机理,首先来自于生物具有一种不断地增加结构复杂性和完美性的天生趋势,其次是生物具有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有两种观点:一个是器官用进废退的观点;一个是获得性状的遗传的观点,也就是生物体在环境的长时间作用下而获得或失去的任何性状都可以遗传给后代。自然选择对变异和遗传发生作用,导 致新物种的形成或旧物种的灭绝。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适者生存是进化的机制,它认为每一物种在发展中越来越适应环境。物种每个个体的基本特征由后代所继承,但后代又会产生一些异于父代的新变化。在环境变化时。只有那些能适应环境的个体特征方能保留下来。

把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建立在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其理论的核心是适应机制,强调经济体能否适应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决定性因素。弗里德曼在其经典论文《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中求助于“自然选择”论证了市场竞争倾向于保证最有效率的企业生存下来;最有效率企业的行为都基本上做到了使其利润最大化。

在现代市场选择压力足够大的情况下,只有最有效的策略才能生存。器官用进废退的观点对企业的启示是企业在进行自我的审视之后,把自己的现有价值链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有优势的价值链环节,把不具有优势的价值链部分分离或外包出去,这就产生了需求合作伙伴的欲望,这是供应链协同的内在动力。

供应链系统的生存与此非常相似,面对有限的资源,现代的竞争形式已转变成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一行业里的各条供应链在接受着经济自然选择。如果供应链仍按传统的分散式管理,已不能适应竞争环境。那些能够很好地整合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实现无缝协同的供应链往往经受了自然的选择,得到了快速发展,不断成长壮大。所以供应链协同是环境赋予的供应链企业迫切需要的适应模式。

3 生物进化动力——协同基因

自然界从诞生到现在,无论是在物种数量或者是质量上无疑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认识自然界进化的动力机制对我们研究社会系统的形成进化机制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大量生物实验和研究表明,生物进化的基本动力有竞争和合作。竞争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在有限的生态位内,竞争是生存的必须。竞争主导的生物进化是存在的,在一定范围和水平上竞争的结果有利于植物形态、生理适应特征及生活适应策略的进化。

但对我们更有意义的是生物界存在着广泛的合作机制——互惠共生机制。所谓互惠共生是指物种之间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之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双方获利。尤其是在自然界生物集群中,分工与合作的意识更强烈和明显,特别是在较稳定的生物集群中,个体之间具有相互吸引力,彼此互相需要,分工协作,共同维持这一群体组织,从而使集群能够长期存在。并且这种性状会随着物种的进化逐渐的保留下来。我们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在此我们把控制物种分工与合作的性状的基因为协同基因。协同进化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共栖、共生等现象都是生物通过协同进化而达到的互相适应。协同进化强调通过不同种群问的相互协作来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彼此间的生存能力。协同有利于加强系统自身的自组织能力,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有序性和多样性。因此,协同作用的结果应该是更有利于生物进化,而且比竞争更普遍、更有意义。

网络组织内部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企业之间若为上下游关系或相关产业,则其收益相关性一般比较大。供应链系统是典型的网络组织。供应链中除了核心企业外,其他节点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为了保存竞争优势必须对自身的资源及配置资源的能力不断进行调整,逐步形成各自不同的经营目标、资源和技能组合、竞争战略及企业文化。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历程中充满了竞争,资源规模有限,竞争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其实协同合作是他们的需求和内在愿望即他们携带有协同基因。正因为如此,供应链理论一经实施。便取得了很好的响应。所以供应链系统也采用了协同进化的方式来建立相互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以提高对外部市场的适应性。

3、结束语

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问题一直是企业理论界关注的问题,对它的研究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时代,很多新的理论被引进来。在此大背景下,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对供应链协同进行分析。首先简述了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的研究现状,被普遍认可的观点有:谋求中间组织效应,追求价值链优势,构造竞争优势群。在此基础上,又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以自适应、自然选择、协同基因和生物进化动力为切入点研究供应链协同的内在动因,得出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系统的一种自组织,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供应链协同,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具有协同基因等论点,为对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问题的研究开辟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1]韩福荣,徐艳梅,企业仿生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程国平,供应链管理中的协同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