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4:34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例1

单元教学是从语文教学的整体角度出发,将几篇存在内在联系的课文放在同一个单元里进行教学,从而使语文教学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中语文教材的单元划分和现在的划分方式并不相同,它是严格的按照文体特征来组织单元,分记叙文、说明文、散文、议论文、抒情和文言文等单元。而现在的语文主题单元教学中,强调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实践性、体验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性。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将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从系统思维的视角来审视高中语文教学。

1.2教学现状

首先,高中语文主题类型多种多样,但同时这种多样性也造成了主题的混乱。许多教材为了追求用词的统一性,勉强设计了一些很令人费解的主题单元。例如,现行鲁人版将《屈原列传》放在必修四的“谱写生命赞歌”单元,另一版教材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编入“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之仰观宇宙”的单元等现象,都令人很以难理解其用意。其次,现行高中语文教材虽然是按单元来编排的,但同一单元的几篇文本主题和文本并不相同。这导致了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相关内容的架空分析和主题探究,偏离了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的内容,脱离了语文教材的实际教学标准,忽略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其走向了“泛语文化”的道路。

1.3教学优势

首先,主题单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自学能力、开放的思维方式及其创新精神,满足了时展对人才的需要。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更加注重将社会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并且关注于学习资源的整合和生成,在整合教材的同时,吸纳丰富的课外资源,努力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学习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语文这一学科,从课本教材到相关主题的素材资料,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整合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其次,主题单元教学有效的提高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率。以往的单篇教学,往往只关注课本的重点难点。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为了防止遗漏,面面俱到,费时低效,或迫于课时压力,随意盲目,整体性、层次性和有序性都很差。而单元教学将语文各个部分的知识点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对教材进行整合,从宏观上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每个单元都围绕同一主题,完成特定的几个学习目标。

2系统思维要素

2.1系统思维的概念

系统思维是人类的一种较高级的思维方式,它是以系统论作思维基本模式的思维形态。系统思维是将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论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系统论运用到教育领域,就是把教育活动当作一个系统进行考察,从而得到整体上认识教育的方法。

2.2主题单元教学的系统要素

虽然至今为止教学学术界对于主题单元教育系统的要素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但学者们都将教学看做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将教学内容、教师及学生定义为教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必要要素。并将单元、主题、情景、资源等要素,定义为教学系统中的充分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对独立却又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从系统思维视角看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

3.1系统思维对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意义

系统思维使得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课程理念得到了更好的落实。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要求教师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文的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而系统思维正是通过分析比较教材中的课文,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关注点而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

3.2系统思维下构建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原则

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根据学习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的推动高中语文主题单元学习,相反,不良的学习环境必然会妨碍主题单元的学习。根据高中语文每个单元的不同内容以及教学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创建有利于目标完成的教学环境,这些都是进行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重要因素。

3.3系统思维下构建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策略

首先,创设不同主题单元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学习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并且在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活动中,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并且随着各种外界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这些是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对单元教学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资源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的。在进行主题单元资源配置时,要运用系统思维,遵循相关性原则,注意根据单元内容准备教学所需资源。再次,要对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的选题有着清晰的认识。好的主题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符合课程标准,而是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要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并且要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例2

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1.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1.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2.学习知识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

3.教读示范+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

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4.自读深化叶圣陶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读是学生由老师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例3

  

单元测试是针对学生在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后,进行的一次阶段性的检测。它具有知识范围小,知识内容少的特点。所以说如何从语言学的角度在有限的范围内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的程度进行有效地检测,这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更者,英语单元测试必须在学生已有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的教学目标起到导向作用。同时,现行英语教材的内容的设计注重了话题、功能、结构、技能和知识相结合的体系,这也必须在单元测试中有所体现。因此,英语单元测试的选题策略是在紧紧地围绕各个单元教学目标和遵从英语语言习得规律的前提下,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重视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 

一、选题要有代表性 

在英语教材中,各个单元的知识点是为数不少的,包括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句型等)和文化知识,也包括已知的知识和未知的知识。虽然教材有计划地、相对集中地介绍了相关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但是为了检测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知识后,能否投诸于运用,这就要求命题者在有限的测试题目中容纳尽可能多的信息。因此,命题者可以提出若干个预选命题方案,然后借助预测测试的结果,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比较,再选出具有重点与非重点、能力与非能力、重点与能力等有代表性的题目。通常情况下,代表性的题目包含重点题、典型题以及综合运用题等,它们可以体现在不同的题型中。但是,命题者不能将语言信息或语言信息的测试的代表性建立在超量(如题目长、生词多)观念上。代表性的题目只有在“抓纲务本”的精神指导下,才能作出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的效果,才能体现出语言测试的特点。 

二、选题要有针对性 

在英语教材中,单元教学内容的安排也体现了“秩序渐进、循环反复”的带有针对性的特点。事实上,对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中学生而言,由于学习策略的效度的差异性,学生往往会对一些知识存在理解上或应用上的缺陷或疑惑,所以命题者的选题要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借助于测试的手段观察、发现、探索和研究其自身语言学习上的差异。比如说,当今的中学英语语言测试体系不能体现出学生“说”的能力,所以命题者在选题的过程中,要切合于语用学的实际,参照“任务型”教学活动目标,有意识、有策略地通过单元测试的题型的转变,将“说”的能力测试融于“听”的测试中。这样的单元测试的命题导向就是针对学生之缺,了解学生之愁。还有,命题者要结合教学实际中的学生在平时作业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选编一些“对症下药”的治病题,这也是具有针对性意义的。比如:feel like与would like的用法的差异性就可以成为测试的内容。 

三、选题要有灵活性 

在英语单元测试中的灵活性是指在一例的题目中容纳了多个知识点或能力点的考察,并训练了学生运用“一题多思”的思维方式。由于当今的英语教学模式侧重于“任务型”和“交际型”的活动,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能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情景中,综合应用语言知识完成语言任务的能力;这也就要求测试题目能体现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纵横联系,能检测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测试题灵活性要起到影响试题区分指数的作用,这也就有利于指导教师将来的授课行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比如说,完形填空的空白就显示了对两种语言模式(一者是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语言模式,另一者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的猜测性语言模式)和一种测试意图(命题者的测试目的),避免了就题论题的俗套。当然,命题的灵活性的特征要体现在与教材关联性上,并不是指“难”、“偏”、“怪”。 

四、选题要有科学性 

一份高质量的英语单元测试试卷并不是题目的堆砌,而是建立在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的语言信息(包括知识和能力)的检测。它必须达到巩固知识和培养能力甚至引导未来教学活动的目的。一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在语言知识上要学生追求多方位,在学习能力上对学生讲究多层次。所以在英语单元测试中,以此为基础的单元测试的选题也要体现出以系统性和整体性为内涵的科学性。命题者只有在熟悉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双重前提下,才可能使试卷将单元测试的内容有效地包容并形成一定的可行性和可信性的效能,才能促进学生通过英语测试对英语学习的内容进行控制管理,从而有效地学习。同时,科学性也必须体现在量和数的合理分配上。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例4

单元教学思想产生于欧美,后经引介才成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关于语文单元教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欧美单元教学和我国语文单元教学两部分来阐述。

(一)单元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单元教学的相关理论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欧美“新教育运动”。“新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德克乐利提出依据学生兴趣设定单元题目,以相对独立完整的单元组织教学的思想,就此标志着单元教学理论的萌芽。随后,克伯屈创设了“设计教学法”。他将教学单元具象化为一个完整的活动,强调单元教学目的性和计划性。20世纪20年代以后,“莫里森单元教学法”盛行于美国,这是首个系统完整的单元教学模式。莫里森将单元教学分为测试和了解、讲解、自学、归纳、复述五个程序,强调完整生活经验的获得。二战后,随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尤其是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的出现,单元教学朝着科学主义的方向发展。明确量化的教学目标成为设计单元教学的中心。此外,一些前苏联教师也强调大单元教学,他们依托教材展开教学,强调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知识扩充。

我们可以发现,从单元教学产生至二战前,欧美的单元教学理论主要围绕“学生”和“生活”两大关键词展开。进行单元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以学生为本,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2)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关注教学的过程性和完整性;(3)打破学科界限,强调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是单元教学产生的初衷,也是其存在的最大价值。

(二)我国语文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单元教学思想在我国语文学科中的应用可梳理为教材编写上的单元组合和教学实践中的单元设计这两条主线。两者的发展并非同步进行,但也有一定程度的交叉。

从教材编写看,单元意识在我国早已有之。我国古代的文选类教材,如《昭明文选》、《古文观止》等,是按照文体进行集中编组的单元型教材,可以视为我国早期朦胧单元意识的体现。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欧美单元教学理论在我国的传播,一些有识之士设想将语文知识以单元组合的方式渗透到文选型教材中,形成一个语文知识系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32年由孙?Z工编写的初高中《国文教科书》。由夏?D尊和叶绍钧编写的《国文百八课》是我国语文单元型教材成熟的标志。该教材“每课为一个单元,有一定的目标,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项,各项打成一片”[1],注重以单元编排的方式追求语文学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直到1988年,语文教材全部成为单元型教材。现行的语文教材有的按照主题组元,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有的按照文体组元,如语文版高中语文教材。

从教学实践看,单元意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始于梁启超的“分组比较”教学法。他认为文章一组一组地讲便于实施比较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梁启超的这一引介并未引起重大反响,之后的单元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教材编写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语文教师霍懋征《我怎样在一学期教九十五篇课文》一文的发表和朱绍禹对霍懋征单元教学实践的大力支持,语文单元教学才引起广泛关注。此后,一系列单元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代表性的有吴兴田的“四步骤多课型语文单元教学”、钟德赣的“五步三课型反刍式语文单元教学”、宁冠群的“六环节四步迁移语文单元教学”等。

综上所述,单元教学在语文学科中的传播与实践存在两种倾向,或作为一种教材编排体例以促进语文学科科学化发展,或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以追求语文教学的高效率。同时,对比欧美单元教学,我国单元教学逐渐呈现向人本理念和社会生活回归的趋势,如苏教版教材以人文主题组元,人教版教材进行联系生活,体现实用性的实践。

二、语文单元教学的得与失

评判我国语文单元教学实践的得与失,主要有两个参照系:一是理论层面上,语文单元教学与单元教学产生的初衷相比较;二是操作层面上,语文单元教学实施前后的效果相比较,以及实施语文单元教学的目的与效果进行比较。

(一)语文单元教学的成就

1.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与以往重视教师“讲”的教学方式相比,语文单元教学更强调学生的“学”,它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位。首先,明确的单元教学目标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了方向。教师往往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及学习重点事先告知学生,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其次,有意识的方法指导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语文单元教学经历了由重知识学习到重能力培养的转变,学习方法的掌握已成为单元教学的重中之重。最后,知识迁移理论的应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知识间的共同点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前提。以宁冠群老师的“六环节四步迁移语文单元教学”为例,新旧知识、讲读自读、读文作文和课内课外之间都有迁移学习。

2.强化了教学的系统意识

单元教学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不仅注重效果的完整性,还重视内部因素的相互联系。在语文学科中,单元教学的系统思维依旧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推动了语文教学的系统化发展。在教学设计上,单元教学的应用让教科书编者和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方法总结或知识归类。此外,就某一项具体知识或技巧而言,单元教学呈现出完整的知识掌握的过程。理论介绍、举例说明、操作训练、检测巩固等教学环节的设置让学生既在认识上理解知识,又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从而达到彻底牢固地掌握知识的目的。

3.增强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单元教学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的有计划开展。语文单元教学借鉴了控制论、信息论等科学理论,遵循教学规律,促进知识掌握的高效性。以《国文百八课》为例,教材从文话到文选,到文法或修辞,再到习问,都紧扣单元目标,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另外,单元教学较以往随意零散的单篇教学更有计划性。单元教学目标是由学段目标到学期目标,或者由整套教材教学目标到一册教材教学目标这样一步步分化而来的,具有层级性。而且单元内各篇文章的教学各有侧重,突出重点,体现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意识。

(二)语文单元教学的不足

1.学科科学化是单元教学难以承受之重

自《国文百八课》以来,采用单元体例编排的语文教材几乎都把语文学科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为追求目标之一。其实,单元体例和学科科学化本身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前者是教材层面,后者是课程层面。要实现语文学科的科学化,首先应实现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系统化,其次才能是教材组织的合理化。《国文百八课》按照字词句这样的语文知识来组织教材,这些语文知识虽是课程内容,但是存在语文课程内容是否就等于字词句这些语文知识的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对单元教学寄予厚望,但结果令人失望的现象,是因为我们只借鉴了单元教学的操作层面(如把单元教学看做一种教材体例),而忽视了单元教学的理论层面。单元教学体现了一种系统思维,语文学科则要以学科内容的系统化来实现科学化,在追求系统化方面两者是不谋而合的。但是,单元教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理念,并不是语文学科具体教学方法。要使单元教学理念为语文学科服务,必须用系统化的学科内容来充实它。构建学科内容系统才是当前推动学科科学化的紧要任务。

2.教学资源整合意识不强

单元教学具有系统论的思想,教学资源整合是单元教学中系统论思想的一大体现。然而,当下语文单元教学中存在教学资源整合意识不强的问题。首先,教材对资源整合指导不足。在依据主题选择课文后,教材大多把视野局限于单元文本,一些知识点的例证主要从单元文本内提取,既缺乏单元文本之间的比较阅读,也缺乏单元以外的相关内容链接。其次,教师在单元教学设计时也存在缺乏资源整合的现象。六环节四步迁移语文单元教学模式在“课外调节”环节中让学生自学课外自读课文,对本单元的课文及补充教材课文进行知识点的异同比较,实现课内外迁移。但是,该模式将资源整合仅仅视为课外拓展,没有把其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教学过程始末。

三、语文单元教学的发展趋势

面对语文单元教学存在的种种不足,主题单元教学作为语文单元教学的新时代产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未来语文单元教学的发展趋向。之所以主题单元教学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前景,是因为它既符合语文学科性质,又彰显了对单元教学初衷的回归。

(一)符合实践性综合性的学科性质

主题单元教学跳脱了原来企图以序列化、逻辑化的分解建立学科的科学性,却因非系统性、非逻辑性的教学内容而无法确立学科科学性的困境。它从教育的角度审视语文学科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打破学科藩篱,使语文教育回归人的发展,将语文学科定位为一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主题单元教学所体现的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突出表现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上。它本着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宗旨,以语文教材为依托,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学需要,围绕单元主题有机整合多项教学活动、多套教材内容、多种学科知识、多样生活经验等教学资源,以此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科活力。如“珍爱生命”单元,教材选取的四篇文章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珍爱生命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设计单元教学中可以整合相关文章如迟子建的《逝川》、三毛的《不死鸟》等,从而丰富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也可以整合生活中珍爱生命的感人事迹,设置观看影片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生命有更亲切直观的感受。在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教师还可以整合读本中的《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及其代表作品,如《合欢树》、《遥远的清平湾》等,让学生透过一个身残志坚的伟人对生命的诠释来感悟生命,并以此为基础更好地理解其作品传达的情意及表达技巧。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传统的单元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活动和参与。在主题单元教学中,教学是围绕主题展开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并且自主学习。如主题单元教学中经常运用问题引导和多维探究方法展开教学,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且自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中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体验学习过程。

(二)彰显人本位教育价值的回归

主题单元教学思想的产生把教育焦点由“需要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转变为“人能培养成什么”,关注学生的生命与成长,体现人本位教育价值的回归。教材编辑是动态教学过程的静态描述。人教版、苏教版等语文教材都采用主题组元的方式,主题的设置均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依据由“人”延伸出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单元主题,如“珍爱生命”、“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等,在关照学生的生存状态与生命价值的同时,注意采用与学生对话或直接用学生的口吻表述主题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此外,主题单元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单元主题确定,参与单元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例5

依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取得明年中考优异成绩及个人教学教研的质量和水平为目的。

学生情况分析根据平时对班级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特点的了解,尤其是通过对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及暑假作业完成情况的分析,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身上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还不是很理想,总觉得他们学习浮躁、被动,懒于记笔记、忽视书写、作文能力较差。

3、教材分析:本学期要学完九年级上册和下册部分内容,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5课。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和议论性文章为主,仍以专题、文体为内容安排,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并另有文言文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

在九年级,文学作品作为单独的内容形式出现,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杂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体之内,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上册教材分编有诗歌、小说、古代白话小说三个单元,诗歌单元以大自然的颂歌为主题,小说单元以少年生活为主题,古代白话小说单元主要以古典名著为主。议论性文章作为本册教材的重点,编有两个单元。一个是演讲和书信单元,以思想风采为主题,也兼顾议论的方法;一个是纯粹的议论文单元,是本套教材惟一按议论文文体安排的单元。以求知为主题,学习立论和驳论的特点和方法。文言文单元以史传为主题,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并承接以前的教材安排,编有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下册主要包括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单元、社会生活的小说单元,生命主题的散文单元、戏剧单元。另外两个文言文单元预计在九年级下半年完成。

4、工作重点:要认真完成常规教学工作,尤其要强化集体备课。

5、要继续学习“有效教学”相关理论,反思自己,真正实现课堂有效。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例6

医学类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应加强同医疗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从语文教学的口语交际训练来看,改变原来以文学教学为背景的口语交际训练,尝试与医疗企业合作,或者利用医疗实训基地的模拟环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

1.医学类口语交际训练的教材与教学内容

目前,医学类高职院校使用的口语交际训练主要教材是刘重光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该教材在二十四个单元中安排了十七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这十七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和单元的教学内容紧密配合,是单元教学内容的口语化训练,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文体类口语交际训练,包括记叙文单元的《听话训练》,通过听取记叙类文章的段落朗读来捕捉文章蕴涵的信息,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说明文单元的《介绍》,选文是《杜甫草堂》和《朝鲜族辣白菜的制作》,旨在训练学生口头说明事物的能力;议论文单元的《演讲》,是一种口头议论训练。

第二类是朗诵训练。古代诗歌单元的《古代诗歌的朗诵》,现代诗歌单元的《新诗朗诵》,戏剧单元的剧本台词朗读,都属于这一类。

第三类是讨论交流类。这一类包括讨论交流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两个部分。理论学习有行政公文单元的《会议主持》和专题阅读单元的《小组研讨交流》,《会议主持》的训练内容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几次讨论会,组内同学轮流担任主持人”,《小组研讨交流》提出小组研讨交流的要求、交流态度和组长职责,其别提出了“沟通中应有的态度要求”,为正式的小组研讨交流做了准备。讨论交流的实践训练则是配合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安排的,如小说鉴赏单元的《小说评析发言》,文艺评论单元的《阅读心得交流》,文化散文单元的文化散文语段讨论,科技文书单元的专题讨论,专题阅读单元的课后习题研讨,医学论文单元的医学论文写法的交流。这些都是属于讨论交流类的口语交际训练。

第四类口语交际训练可称为其它类,包括事物文书单元的《采访》,研究性阅读单元的《辩论》,求职文书单元的《求职中的听说技巧》,等等。

以上是教材提供的十七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

2.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以上教学内容来看,该内容工学结合不够紧密,不是根据职场需求来安排的口语交际训练,很难激发职业院校学生的言语冲动和言语欲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已经势在必行。具体分析如下:

2.1朗诵类训练仅仅是口语训练,不是交际训练。

交际训练应该是在家庭、社区、职业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交际活动的训练,交际不能单方进行,它必须是双方或多方共同进行的,是信息的不断传递与反馈,完整的交际训练必须有信息的发出者、信息的传递途径、信息本身、信息的接受者、信息环境和反馈六个方面。

诗歌、散文朗诵只是口语训练,不是交际训练。在朗诵过程中,只要有信息的发出者(朗诵者)和信息本身(诗歌、散文)就可以,朗诵者独自在原野上也可以进行朗诵训练,它不强调信息的接受者和信息反馈,所以不是完整的口语交际训练。

完整的口语交际训练应该有相应的交际环境、相应的交际对象,是交际双方或多方通过一定途径不断地传递和反馈信息的过程。只有既是口语训练,又是交际训练的训练,才能称为口语交际训练。

2.2讨论类训练的内容缺乏职业特色。

从教材的口语训练内容来看,朗诵类训练的内容主要是诗歌、散文、剧本之类,是通过口语训练来提高文学作品的朗诵能力,讨论类讨论的对象主要是小说、散文、文艺评论及论文写作方法之类,通过讨论来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些训练内容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工作实际,还不能“供谋生应世之需要”(出自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教育应该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应该和实际工作相一致。小说评析、阅读心得、文化散文语段讨论,这些内容应该放到文学类院校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医学类职业院校的学生以医疗为职业,他们将来要面对的主要是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其他工作人员,医疗交际才是该类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交际特色,医疗交际的口语训练才是医学类职业院校口语交际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

2.3口语交际环境与职业环境不匹配。

从教材提供的训练内容来看,无论是文体类、朗诵类还是讨论类训练,基本上都可以在理论授课教室里完成,有些教师甚至在选文教学中穿行,没有为学生提供职业性的交际环境。

职业性的交际环境就是学生毕业后将面临的企业环境,对医学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主要是医疗环境。

医疗环境是该类学生口语交际的主要环境。在医疗环境下,同特定交际对象通过一定途径,不断传递和反馈信息,是医疗口语交际的主要特色。例如,护理专业学生在住院部的环境下同患者、患者家属、医生及其他医技人员进行口语交际,眼视光专业学生在眼镜店环境下同近视的学生和家长进行口语交际,这些都是医疗环境下的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真实或者模拟的医疗环境,是医学类院校口语交际训练成功的前提之一,只有在这样环境中进行的口语交际训练,才能有效迁移到将来的职场环境中去运用。而教材恰恰缺乏这种交际环境的创设。

3.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思考

3.1从交际的角度来安排口语训练。

交际成功的关键,不是会朗诵或者会作文学评论,一个人无论诗歌、散文朗诵得多好,无论对文学作品有多么深刻的见解,如果没作职业化的口语交际训练,在医疗职场上,便很难进行成功的口语交际。

从教材的口语交际训练来看,主要是通过朗诵训练和讨论训练来完成口语交际训练,而不是从医疗职场交际需要的角度来安排口语交际训练。由于该内容同医疗职场的口语交际实际相去甚远,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因此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言语欲求和言语冲动,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成功的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从交际的角度来安排训练内容。交际是双方或多方通过一定途径不断地传递和反馈信息的过程。只有正确设定了交际对象,才能有效提高交际训练的效果。在医疗职场上,主要交际对象是患者和同事。面对患者及其家属,成功的医疗交际应该是把医疗专业术语口语化、通俗化,让医患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在同事方面,只有通过口语交际协调工作,才能共同完成医疗服务。因此,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只有预设相应的交际对象,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交际训练内容,才能成功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3.2从职业的角度来深化教学内容。

医学类职业学院的口语交际内容,应该根据职业需要来确定。对医学类职业院校来说,医疗交际才是学生最主要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那么,如何丰富医疗交际训练的内容呢?首先,教师要深入医疗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弄清楚在医疗实践中,哪些是最常见、最实用的口语交际活动。其次,教师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初步了解相关医疗知识,这样才能有效组织治疗性口语交际训练。另外,还可以聘请相关企业的专家到学院授课,请“双师型”的教师进行交叉上课。

教材中原有的文学类讨论内容,应该用医疗交际内容予以替换。在讨论训练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医疗交际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预案,讨论分角色训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在以后的训练中不断改进。只有从职业角度来深化教学内容,口语交际训练才能适应生活之需,适应职业之需。

3.3加强校企合作,在企业环境中实现做中学。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例7

1.关于多元阅读理论

多元阅读理论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阅读教学思想。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专家霍华德.加德纳和他的助手们历经多年观察和实验研究而得出的理论。在加德纳看来,人的智能至少有八种,分别是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也就是说,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而且各个智能强弱不同,形成特定的智能结构。不同的个体人对应不同的智能结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其强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比如有的孩子数理逻辑智能能强于语言智能,数学学习会占优势,而文科学习则显得很难;有的孩子音乐智能强于语言智能,所以很有音乐天赋,却往往在语言表现上令人不如意。一个人的各种智能有强弱之分,但却并非各自为政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在很多事情中,往往需要人们多方面的智能参与。因此,评价一个人的智慧,不能仅仅根据某一项智能,而要多元化地看待。语文虽然是文科,但它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语文的学习不是单纯某个智能的参与,而是人的多个智能的综合运用。也就是说,在语文阅读中,人是以多元智能来参与的主体,所以语文阅读不是单一的阅读,而是多元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多元阅读理论作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切入实现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2.多元阅读理论的应用

2.1编写多元阅读辅助教材。为使阅读取得切实效果,使多元阅读理论得到充分应用,可考虑编写与教材配大的多元阅读教材。现行教材每个单元都有特定主题,教学重点以及习题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情感主线,而在方法指导上却有所欠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要"授人以渔",而不能仅仅授人以鱼,也即方法学习应该更重要,只有掌握了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以真正的提升。因此,有必要编排一些辅的多元阅读教材,从侧面配合教材的使用,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立体化。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实际,多元阅读教材每个单元都应设置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看图说话写话、单元练习等板块,要力争使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各种智能都得到相应的训练,实现全部智能均衡发展。

2.2多元化地解读阅读文本。阅读终究要体现在对文本的解读上。根据多元理论,阅读文本的解读要注意避免单一,既要设法从多个维度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比如针对一个文本,可以从情感、自然、科学、艺术等不同的角度,分别调动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的参与,并通过组织活动,让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心理体会,又可使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和语言智能综合应用于过程中。由于多种智能的参与,学生的阅读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进而对文本实现更加立体化的理解。

当然,多元化阅读也并非总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把每方面都做到,使每个学生的各方面的智能都能参与到实践。一堂课时间有限,短短几十分钟要想让学生的各方面智能都被调动起来,难免还是有些难度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曾尝试过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每个角度至少调动起一种智能。阅读完成后,各组派代表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各组交流过程中,可有效地相互补充不同角度的阅读思维和成果。如此一来,可实现各个角度、各种智能干预下的阅读的深入,从而使全班学生各方面智能水平都得到一定的发展,也使阅读文本的解读更加透彻。

2.3建构多元化的阅读课堂。多元阅读的实现,还有赖于多元化的阅读课堂。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一言堂,或者喜欢学生规规矩矩地听讲。如果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或未按教师引导去思考,就可能引来教师的责骂。这样的课堂没有民主,显得单调乏味,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时日长了,学生都仿佛一个样,是一个模子中出的一样。相应地,学生的智能水平发展就会失衡,而某些学生的某些本来较强的智能却可能得不到发展,反而被压抑至死。这种现象在当今成年人中调查是不难发现的,他们就都是从传统的教学中走过来的,大多都被要求成为听话的学生,按照统一的尺度来培养,结果很多失去了本有的个性特色,有的某些特长天赋被埋没掉。现代教育理念下,我们要避免这样的悲剧再度发生,于是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多元化的阅读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各方面智能均得到发展,不至受到压抑。如何构建多元化的阅读课堂呢?第一,教师要有民主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第二,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第三,教师要注意根据阅读文本内容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进行解读;第四,营造和谐课堂,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勇气表达,有能力思考。一句话,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使学生的各种智能都参与并发展。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例8

新的课程标准从整个国家层面解决了“语文是什么”和“语文教什么”的问题,而配套的教科书同时还解决了“用什么教”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广大语文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不难看到,广大语文教学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们都在积极探索合适的语文教学教法,特别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对的对象认知水平有限,阅读量有限,如何让小学生搞好语文阅读,形成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等,一直为学者和教师们所津津乐道并实践,但时至今日,仍未见有公认的好方法。笔者在实践中也在积极探索相关的方法,认为多元阅读理论或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之中。以下简要说说多元部读理论及其应用。

一、关于多元阅读理论

多元阅读理论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阅读教学思想。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专家霍华德.加德纳和他的助手们历经多年观察和实验研究而得出的理论。在加德纳看来,人的智能至少有八种,分别是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也就是说,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而且各个智能强弱不同,形成特定的智能结构。不同的个体人对应不同的智能结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其强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比如有的孩子数理逻辑智能能强于语言智能,数学学习会占优势,而文科学习则显得很难;有的孩子音乐智能强于语言智能,所以很有音乐天赋,却往往在语言表现上令人不如意。一个人的各种智能有强弱之分,但却并非各自为政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在很多事情中,往往需要人们多方面的智能参与。因此,评价一个人的智慧,不能仅仅根据某一项智能,而要多元化地看待。语文虽然是文科,但它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语文的学习不是单纯某个智能的参与,而是人的多个智能的综合运用。也就是说,在语文阅读中,人是以多元智能来参与的主体,所以语文阅读不是单一的阅读,而是多元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多元阅读理论作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切入实现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二、多元阅读理论的应用

(一)编写多元阅读辅助教材

为使阅读取得切实效果,使多元阅读理论得到充分应用,可考虑编写与教材配大的多元阅读教材。现行教材每个单元都有特定主题,教学重点以及习题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情感主线,而在方法指导上却有所欠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要“授人以渔”,而不能仅仅授人以鱼,也即方法学习应该更重要,只有掌握了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以真正的提升。因此,有必要编排一些辅的多元阅读教材,从侧面配合教材的使用,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立体化。

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实际,多元阅读教材每个单元都应设置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看图说话写话、单元练习等板块,要力争使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各种智能都得到相应的训练,实现全部智能均衡发展。

(二)多元化地解读阅读文本

阅读终究要体现在对文本的解读上。根据多元理论,阅读文本的解读要注意避免单一,既要设法从多个维度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比如针对一个文本,可以从情感、自然、科学、艺术等不同的角度,分别调动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的参与,并通过组织活动,让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心理体会,又可使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和语言智能综合应用于过程中。由于多种智能的参与,学生的阅读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进而对文本实现更加立体化的理解。

当然,多元化阅读也并非总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把每方面都做到,使每个学生的各方面的智能都能参与到实践。一堂课时间有限,短短几十分钟要想让学生的各方面智能都被调动起来,难免还是有些难度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曾尝试过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每个角度至少调动起一种智能。阅读完成后,各组派代表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各组交流过程中,可有效地相互补充不同角度的阅读思维和成果。如此一来,可实现各个角度、各种智能干预下的阅读的深入,从而使全班学生各方面智能水平都得到一定的发展,也使阅读文本的解读更加透彻。

(三)建构多元化的阅读课堂

多元阅读的实现,还有赖于多元化的阅读课堂。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一言堂,或者喜欢学生规规矩矩地听讲。如果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或未按教师引导去思考,就可能引来教师的责骂。这样的课堂没有民主,显得单调乏味,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时日长了,学生都仿佛一个样,是一个模子中出的一样。相应地,学生的智能水平发展就会失衡,而某些学生的某些本来较强的智能却可能得不到发展,反而被压抑至死。这种现象在当今成年人中调查是不难发现的,他们就都是从传统的教学中走过来的,大多都被要求成为听话的学生,按照统一的尺度来培养,结果很多失去了本有的个性特色,有的某些特长天赋被埋没掉。现代教育理念下,我们要避免这样的悲剧再度发生,于是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多元化的阅读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各方面智能均得到发展,不至受到压抑。如何构建多元化的阅读课堂呢?第一,教师要有民主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第二,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第三,教师要注意根据阅读文本内容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进行解读;第四,营造和谐课堂,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勇气表达,有能力思考。一句话,教师在课

堂上要注意使学生的各种智能都参与并发展。

综上,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有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所以不是单一智能的生物体,在人的活动之中,多种智能会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注意根据人的多元智能特点,采用多元阅读,注意从多个维度和层面去解读阅读文本,调动多种智能的参与,使多种智能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均衡发展。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例9

第一步: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游记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做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第二步: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教读示范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步:自读深化

叶圣陶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读是学生由老师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所谓自读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在教读课文中示范讲解的方法去自学单元自读课文。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这一步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点拨提示,切忌越俎代庖。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例如,教学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两篇白读课文《为了的嘱托……》和《火刑》,根据单元理论知识和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①两文表现了吴吉昌和布鲁诺两位科学家怎样的精神和品质?②两文各采用了什么样的线索来组织材料?③两文各按什么样的顺序记叙的?④两文各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以上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去完成。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巩固深化单元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例10

在学习中,同学们对语文学科比较爱学,他们主动找一些课外书籍,课外资料来补充和丰富自己的水平,还有的主动购一些有关写作知识的书籍来丰富自己写作水平,发现他们情绪高涨,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2、知识水平

多数同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写记叙文、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及应用文。在初中最后一年里,有待对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进行培养。

3、智力非智力因素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本学期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4、思想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5、知识传授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

6、能力培养

教学中,课上学生能答的问题尽量让他们回答,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还要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联想和想象力、尤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总之,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

二、本学期教材分析

1、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造精神。

2、知识结构

本册书共七单元:第一单元(记叙文、10课时)、第二单元(文言文、16课时)、第三单元(记叙文、11课时)、第四单元(说明文、11课时)、第五单元(文言文、12课时)、第六单元(10单元)、第七单元(综合单元、10课时)。

3、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巩固归纳记叙文的有关知识;第二单元:进一步学习文言文的有关知识;第三单元:了解一般传记的一般写法;第四单元:复习归纳说明文的知识;第五单元:理解古典名篇中举例子、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以及借景抒情的方法;第六单元:巩固议论文的有关知识;第七单元:归纳记叙文的、议论文、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总结说不同文体的阅读规律,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4、重点难点

初一初二所学知识,在巩固的基础上重在提高,培养同学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极早让学生们适应中考。

三、教学方法和措施

1、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四、教改专题

1、八步教学法

本人导课题:八步教学法。

2、本人主要研究方向

每节课的学习目标一定要明确,要符合大纲要求,要切合教学实际,围绕目标进行自学,自学以后一定要进行反馈,把反馈中发现学生不能很好解答的问题,或是新授的重点内容弄懂弄清楚,把以上内容拟成练习题加以巩固,本节课进行自结,布置适当的作业。

3、研究方法措施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例11

2、积累知识,认真学习教材内容。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