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师与职业论文

教师与职业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4:43

教师与职业论文

教师与职业论文例1

一、老师职业角色内涵历史形成时期教师地位

整个社会都是由一定的社会角色构成的。就教师而言,教师也是一种社会角色,这种角色也存在一定的职责和义务。在人类为了生存而不断地劳动中,人类创造了自身的历史,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传授,产生了人类教育的萌芽。当古人类脱弃动物的本能,不断创造新知,人类的间接经验—文化积累越来越丰富,文化总量的扩大和复杂程度的增加,给文化的传授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人是文化传递和传播的中介环节,虽然物化或有形化的文化可以因物的存在而保存下来,但若这种外化或物化的文化不为人知,文化的传递和传播也不可能实现。文化只有被人激活,被人理解,被人传授,文化才能不断得到延展,而这种激活和传授实质上就是教师的一种职业内涵。

教师职业的出现,前提是教育的专门化—学校的出现,知识的有形化。在知识有形化的初始阶段,由于劳动生产力还比较低下,不可能供养一批专门施教的“世儒”,同时,教学所需的“书”与“器”有限,也无力大面积在民间扩散,劳动人民也没有闲暇,没有精力,更没有机会来接受教育。在中国古代“居官之人,亦即教民之人”}1}(P78),居官贵族占有有形化的精神资料,垄断文化教育。在古代埃及,阅读和书写只教那些祭司候补人和从事公务的青年官吏。由于书写是文士的秘传技艺,所以文士一般集抄写员、律法师、注疏者于一身,形成了专职教师行会。

从古代教育发端看,“教师队伍”或兼职,或专职,但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他们掌握和拥有文化,占有有形化知识。他们仰仗知识文化的权威,使自己至高无上,备受世人景仰。甚至有些部落首领世袭知识和技能,以垄断知识经验来巩固他们的显贵地位。如舜的先祖“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fl)(P32)这种预报气象的候风知识本领成为舜的世袭家学,使他们世为虞君。

二、历史发展中教师职业角色内涵与教师地位

由于铁制工具普遍使用于制简和削刻文字,以及纺织业的发展,书籍抄录效率大增,给私人藏书创造了条件,加之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物质有了较多剩余。同时学术不移给私学的兴起和“士”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学校教育开始从劳动过程紧密结合的教育形态中脱离出来,产生了真正以教育谋生的职业教师,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职业。

在古代教育史上,就整个教师群体看,教师地位总的不高。甚至出现对教师的彻底否定。如秦代就曾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l}(P453)的取消教师职业的情况。汉代也有“焚书坑儒”,坑害教师的“壮举”。魏晋、隋、唐时期,受取士制度的影响,更是“师道不传,耻学于师”}Z}(P219),我国元朝素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农、九儒、十丐”之说。在整个封建社会,蒙学教师地位是极其低下的。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一般也是下级文人,穷酸秀才穷途末路时无可奈何的选择。“家有二斗粮,不为孩子王”,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反映,私塾教师往往每年所得报酬是极其微薄的。也曾有教师地位较高的记载,但这些人往往都是当时的名儒,是饱学多识之士,而且这些人多是“官师”,是为皇家贵族培养子弟的,并不是仰仗教师的内涵来显赫身世的。

在国外,历史上教师的地位也是比较低下的,特别是初等教育的教师。古希腊雅典侍候奴隶主儿童学习的教师是成年奴隶,称之为“教仆”,主人随时可以将其拍卖。19世纪以前,欧洲各国初等学校教师大多由教堂里的唱诗人,旅馆的掌柜,以及一些裁缝,鞋匠兼任,因为单凭教师职业收人,根本不能维持生计,而教师职业也就成了这些手工业者等补充工资的途径。而且,各国政府也主张为解决部分手工业者生活问题,提倡和特许他们包办当地的教育。进人19世纪以后,初等学校教师质量有所提高,但他们依然地位很低,在经济上受剥削,在政治上受压迫。

从以上史实我们完全可以看到一个不争的现实。为什么在教师职业产生的时期,教师的地位会出现辉煌,即使在长远的“中世纪”黑暗中,也还是有一些名儒硕士受到社会的尊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师仰仗了知识本身的权威。随着知识垄断被打破,教师靠原有的角色内涵—对知识的垄断,靠师道尊严来保持自己的社会地位是难以为继了。历史发展到18世纪末期工业经济时代,随着蒸气机的发明,资本主义出现,由于机器的使用对劳动者提出了文化素质和技术的要求,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客观上已经显露,教育需求的扩大,教师职业队伍形成。

由此推理,教师的地位应相应得到提高。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教师的社会地位依然一直很低。如美国,1970年中小学教师年平均工资为9269元,远远低于其他行业同等资格人员的平均工资,1998年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提高到28300元,但这个水平依然低于其他行业同等资格人员的平均工资。前苏联1982年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只相当于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77.6%,相当于工人平均工资的69.9%0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理论上说,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和保障有了政权保证,我国又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对教师地位的保障。但是我国教师工资简直无法与国际同等情况国家相比。据统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美元以下的国家教师收人指数在4.88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00美元左右的国家教师收入指数国际平均值在7以上,连印度教师收人指数也在3.5以上,而我国1982年教师收人指数只有1.68,而1988年却只有1.41。在知识的作用已经显现出其迷人的魅力,人们争相为学的工业生产时期,教师地位的提高却依然是个画在纸上的馅饼。

从教师的职业发展史去看,正因为闻道在先,可以为师的这种普遍性知识在教师职业内涵中长期起决定性作用。一般人们只要拥有普遍性知识便可执掌教职,而拥有普遍性知识的知识分子,一般只要有出路,就会谋求更好的职业,教师职业成了文人们的暂时栖身之所,这样一种状态,导致了教师地位和质量低下的恶性循环。

三、知识经济带来了教师角色内涵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20世纪80年代开始,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到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知识经济的观点,科技新知不但是一种生产手段,而且可以代替资本作为一种新的资本资源在经济生产上起配置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因为新知识的不产生,传统的那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了。新型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了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人类步人知识经济,学习社会后,过去的知识教育模式只能被历史无情地淘汰。教育正突破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从时间,空间上扩展到整个人生的方方面面。在步人学习社会的端口,学校教育已显得积弊重重。对教育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国都把教育改革的焦点集中到了教育质量和效率上,而学习社会概念的提出,也正是在对以往教育进行批判研究后指出的一种教育改革方向。甚至有学者认为,通过多媒体技术,远距离教育的发展。网络的虚拟学校将取代现在的学校教育,电子计算机巨大智能谱能的发展,有朝一日必将取代教师的作用。而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可以忽略教师的外部教育影响。似乎学校已经发展到了该消亡的时候了,教师也已经到了可有可无的时候了。教师以传授知识为根本出发点的传统职业内涵或许真正没有了它存在的价值。

职业者之所以在社会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们具备其他人所不具有的知识和技能,但就教师职业来说,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到底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是教师所独有的?意见各不一致。事实上,越是在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多样化,信息的多源性,就越显得教师职业的重要。现在和以往的教师,其职业内涵多在传授给学生知识上,而未来教师的职业内涵可能就只能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学生的创新能力上以及思想价值等观念上,而这些东西,凭借与机器的对话,凭借知识的获得是不可能完成的。未来教师的职业内涵可能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在信息海洋中航行的引导者和辅助者。

未来学研究认为,高科技和现代化生产与高情感是并存的,道德、信念、情感、人格、个性等东西在未来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那种以传授知识为根本出发点的传统职能学校,那种将学习与工作和生活分开来的学校,或许没有了它存在的价值,代之而起的将是一种包括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关系等都将出现变革的以造就会学习,会创造,会关心的新人类为基础的教育和学校形式。在学习社会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比单纯接受、积累和存储知识更为重要,知识经济发展阶段的社会已经不需要只知博闻强记的知识“仓储”型人才,取而代之的则是懂得如何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知识工作者”。教师的职业内涵应相应地与之适应和转型。

四、教师职业内涵转型与教育管理改革

在知识经济、学习化社会中,各国重视教育,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这已是历史的必然,各国政府的现行政策也确实在提高教师地位。但是就目前的教师队伍现状来说,教师素质的内在因素可能会成为其本身提高待遇和地位的障碍。

教师与职业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02

一、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干预与提升的意义

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是教师对于所从事的工作的职业认同程度,包括职业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即外在价值,以及职业对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即内在价值的总体看法与根本观点。职业价值观深刻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与工作成果。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社科教师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建设同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二者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促进。一方面,内涵建设既构成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存在与提升的载体和基础,又决定着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深度和广度。脱离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这一母体,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职业价值观也将失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决定着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教育育人的质量,也制约着内部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发展的高度和广度;另一方面,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提升又会引领和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进程,这可以通过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人的作用

人是生产关系中最活跃的要素。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首先充分调动人的积极作用,高职院校才有可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这离不开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支持和推动。

(二)文化的作用

高职院校作为先进文化的建设阵地,先进文化理所应当地整个内涵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作为养成高职学生完善人格的重要文化力量,在内涵建设中的作用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三)整合的作用

整合各类相关教育资源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必须统筹兼顾,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与沟通,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公共关系,进而在充分整合各类教育相关资源的基础上,努力打造精良的教育品牌。在这一过程中,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有着天然的学科优势。

二、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干预与提升必须妥善处理好几个关系

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如果这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差异不能得到充分重视和妥善对待,必将会成为干扰甚至压抑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的源头。从某种意义上说,处理好这种学科差异是干预和提升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干预与提升必须妥善处理好如下关系:

(一)必须妥善处理好动手实践与理论学习之间的关系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的实践人才,而高职院校内部各门课程却有着不同的学科特点,而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程大都是更侧重于理论学习。我们认为,学科差异、教学方式侧重点的不同不应该构成学科之间上的对立,更不可能相互取代,否则将对学生的成长、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产生负面影响。应当努力将二者统一于学生健全人格的成长过程之中,切实为学生的科学发展发挥各自独特的功能。

(二)必须妥善处理好学习理论体系同培养专业岗位技能之间的关系

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努力实现面向岗位群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培养专业岗位技能的教学模式,而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的特点决定在其课程内部必然存在有一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不能简单用面向过程的教学模式取代必要的学科体系教学,因为那样势必会损害学科的科学性,并进而造成学生人格的缺失。同时,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也必须切实从高职教育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努力在枯燥繁琐的理论体系教学的过程之中大力推行既行之有效又为广大高职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必须妥善处理好教育过程与环境养成之间的关系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环境是推动人的一切成长的根本动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必要的教育行为同教育环境的潜移默化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专业类课程侧重教育过程,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则注重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的熏陶。在内涵建设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仅要做好各项教学改革,也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以及校园内外各种资源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作用,并将这些资源同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为学生的科学发展提供全面而且深入的支撑。

(四)必须妥善处理好知识的广博性与技能专业性之间的关系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支配着一切社会资源。一般而言,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程强调知识的广博性,专业类课程则注重岗位技能的专业性。我们不可用专业性的范围来局限和约束学生的视野,否则将会造成学生未来发展时的局限、狭隘与捉襟见肘。在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无所不能”与“有所不为”之间的关系:学生只有“无所不能”,才会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和旺盛的生存能力;学生只有“有所不为”,才会有强大的心理自信和忠诚的职业追求。

(五)必须妥善处理好显性效益与隐性效益之间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追求效益的。但是,不同学科不同行业在实现效益的过程中是有差异的。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所实现的往往是一些诸如社会效益在内的隐性效益。这种效益的隐形化,不是教师所谓的能力与贡献的大小造成的,却是由效益创造体系当中各自不同的分工造成的。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所起的作用是具有内在性、基础性和渐进性的。脱离了这些内在特点的支持,学生的一切的行为以及结果都是空中楼阁,更妄谈创造经济效益。而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的这些特点本身又是不能够显化的,否则必将造成学生人格的错位与分裂。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表象代替本质,割裂了显性效益与隐性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干预与提升的对策分析

根据上述几个方面,我们认为,干预与提升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科学把握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内涵和外延,确立干预与提升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的坚强基石

高职院校必须首先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充分拓展发展的外延,为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首先,高职院校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深刻理解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定位的本质,既同行业发展的先进趋势接相轨,又深刻立足本地区本学校生存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真正形成科学先进的教育与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引领的作用;其次,高职院校必须需要大力拓展文化视野、增强知识储备、调整整合专业设置、形成既先进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先进文化体系。高职院校要积极拓展高职院校的办学空间,密切学校同政府、企业、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沟通与联系,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从而构成教书育人的坚实柱石。

上述条件,是高职院校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干预与提升的前提和基础,从根本上制约和决定着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干预与提升的程度与质量。

(二)改善师生关系,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干预与提升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提供持续动力

在干预与提升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过程之中,必须充分重视人和文化的作用:首先,高职院校对于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教育功能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努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与教育教学条件;其次,高职院校必须努力改善师生的关系,学生管理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一方面,学生的改变能够有效增强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激发教师对本行业的热爱和追求,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对老师的监督,又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提升。通过各方面促进教学相长,实现师生共同提升,从而有助于发挥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职业价值;再次,为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提供多样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支持,大力促进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改革的创新,大力增强这类课程的文化熏陶和氛围的潜移默化的功能,切实提升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深入进行管理文化的建设,为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综合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激励与关怀

高职院校应当在新时期新条件下重新审视和科学解读自身的生存理念与发展文化,切实加强自身文化特别是管理文化的建设,将教师同学校之间单纯的职业依存关系转变为学校与教师相互博弈、合作共赢的契约关系。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自身硬环境的建设,着力增强学校发展的实力和水平,增加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为教师的生存、学习与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自身软环境的建设。成熟完善的企业文化不仅包括职业文化,也包括人生观、生存文化、学习文化、家庭文化等各方面同教师自身成长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体系。学校不仅要对教师创造职业生活中的条件,也要为教师提供生活与发展方面的关怀与指导,从而努力形成一种和谐融洽、共荣共生的良好氛围,使内部的广大教师和广大学生既充满活力又身心愉悦。

(四)根据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教育管理机制

首先,高职院校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加强对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大力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责任感;其次,高职院校应当形成良好的岗位分工,建设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梯队,制定相应的岗位评价与岗位奖惩制度,努力使各类教师既各司其职,又能够密切合作,既各得其所,又相得益彰;再次,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健全学校内部人才管理、文化建设、生活保障制度等各类规章制度的建设,切实解决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各项后顾之忧,并为其各项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与环境保障;最后,高职院校应当密切同各方面的联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鼓励教师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教师走向社会、走向企业,既有助于教师的学习与提高,又能够促进学科的提升与发展,从而实现校内外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干预与提升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高职院校需要将之同内涵建设与品牌建设紧密结合,真正做到高屋建瓴、因地制宜,科学发展,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其职业价值。

参考文献:

教师与职业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3-0017-03

师资队伍是教学和管理的主体力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核心要素,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1]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综合职业素质的关键。职业教育课程对职业教育人才结构的调整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地改造老课程,开发新课程,才能使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资格水平与社会体制、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职业体系的需求匹配”。[2]因此,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具备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对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作为2011―2015年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首要“目标任务”。在2011年12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领导对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可见,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另外,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进行研究,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是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落实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的重要举措。此外,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措施等进行研究,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有利于丰富课程理论和教师教育理论。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培养研究的现状述评

课程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各项课程活动所具备的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3]我国教师课程能力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研究者主要从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发展阶段、现存问题、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等方面对教师课程能力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关于一般意义的教师课程能力的研究较多,而对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的教师课程能力具体如何生成和发展进行研究的很少;相关研究视角和方法单一,内容和结果大同小异,重复研究现象比较严重。[4]

课程开发能力是课程能力的一种。所谓课程开发能力,是指基于教师的创新意识、职业责任感和求变求新的心理特质,以教师自身所拥有的教学经验、工作经验和对社会的感知,重新对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评价与教学方法进行设计的一种能力。[5]以“课程开发能力”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所有文献进行精确检索,共有论文15篇,其中期刊论文10篇、硕士学位论文5篇。

5篇硕士学位论文中只有2篇研究职业教育。应雅泳《中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研究》一文对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思想基础以及中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保障体系进行了研究。该学者认为,“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又是校本课程开发顺利开展的最大障碍,而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平台”;培养中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保障体系应包括“建立教师再教育与学习制度,建立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平等且长效的合作机制,营造民主、学习、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提供资源服务(信息、时间、人力、物质)”。[6]宋志娇《高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构建研究》一文对高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结构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培养高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策略。该学者认为,高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应包括教师一般能力,课程开发意识,课程开发理论知识,收集信息的能力,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选择、规划、编制、整合、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能力,合作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高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策略有提升课程意识、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建设教师教学团队和提供资源支持等。[7]

10篇期刊论文中,仅3篇是关于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花明《基于课改背景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一文认为,课程开发能力是教师以课程实施为主的一般能力和以课程设计为主的特殊能力的综合体现,它具有创新性、实践性、渐进性和推动性等特征;高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需要学校环境、机制、规划与教师个人努力几方面分步实施。[8]袁丽英《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知行思交融原理与应用》一文的观点是,采用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只能形成教师课程开发的先备知识与理论,而不能形成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形成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必须遵循知行思交融原理,这一原理包含了“知行合一”“行思并进”和“学思并重”三层含义。[9]

一些重要著作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进行了论述,但未见对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高见。石伟平和徐国庆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由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决策、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开发、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开发、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组织、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选择、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环境开发、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方法选择、课堂层面职业教育课程改造等十个依次递进的环节组成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十步法”。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一书中,他们以“十步法”为基本依据,详细探讨了每一步的技术与方法,并提供了范例。[10]此外,关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著作还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赵志群,2009)、《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严中华,2009)、《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技术》(王利明,2011)和《高职课程开发理论、方法与案例》(刘萍,2010)等。其他一些著作也有谈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内容的,如在英文影印版经典教材Curriculum:Foundations,Principles,and Issues(5th Edition)中,作者介绍了“技术―科学取向”和“非技术―非科学取向”两种基本的课程开发模式和取向,阐述了课程开发的几个阶段,并分析了课程开发中的各种参与者;[11]《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一书作者对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开发中的课程分析和课程设计阶段的具体开发要求、步骤和做法进行了阐述;[12]《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一书作者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和两种基本方法作了阐释。[13]遗憾的是,这些重要著作无一例外地都未论及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培养研究展望:一个后续研究的框架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这种教育中的“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具有怎样特点,其培养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措施等如何,我们应该对此有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认识,以便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个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的后续研究框架。

(一)研究目标

后续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包含培养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措施等要素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二)研究内容

后续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国外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情况研究。(2)国内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情况调查研究。(3)公办和民办、国内和国外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情况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一是弄清公办和民办、国内和国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异同、原因和可资借鉴之处。(4)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构建。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跨越“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的“定界”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措施等进行研究,构建包括前述要素的比较完整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

(三)研究思路

根据研究内容,后续研究思路大体如下:梳理文献――编制问卷和访谈提纲――问卷调查和访谈――比较研究――深入研究――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征询意见,修改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术蕊.规划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部署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2][16]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赵文平.教师课程能力――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2007(2).

[4]王会亭.近十年来我国教师课程能力研究评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10).

[5][8]花明.基于课改背景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J].职教论坛,2011(20).

[6]应雅泳.中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7]宋志娇.高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构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9]袁丽英.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知行思交融原理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8).

[10]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教师与职业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69-03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提高教师工业文化素质是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必须研究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的现状

教师来源仍以应届毕业生为主 近年来,多数职校年轻教师学历较高,科研能力较强,但从学校毕业直接任教的教师比例仍高于80%以上。我国传统学校教育在课程及教学活动中常忽视劳动教育和工业文化教育,使得毕业生理论水平较高,但由于其在成为教师之前一直在学校学习,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本行业及企业生产、技术情况和管理现状不够了解。

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仍需提高 要培养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学生,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多数教师在入职前没有企业实际工业项目的工作经验,入职后由于教学任务重以及到企业长时间学习经济和精力方面的实际困难,无法迅速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文化带入教学活动中。对工业文化和工作价值观了解不足,无法在教学中更好地与现代企业文化及生产技术相结合,从而将工业文化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

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产业结合度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教学形式上多数仍采取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传授方式,教学方法上以理解为主,实践感受不足。教学内容仍以教科书的经典案例为主,个别案例已与行业技术现状脱节较大,无法实现教学内容与当代工业发展水平同步,使得毕业生在就业时感觉在学校所学课程与工作内容差别较大,不利于中高职学生初次就业时迅速融入企业。

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的现状

社会分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社会分工方面,高校具备高学历研究人员的学历、知识层次较高、创新和研究开发高新技术能力较强等优势,但生产经营和技术应用能力稍显薄弱;企业拥有工业化制造技术、与产业结合紧密、对技术和市场较为敏感等特点。在“做中学”及“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影响下,以市场为导向、基于岗位需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职校教师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最重要的环节,提高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可有效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结合程度。职业教育传授的知识是现场情境性很强的技术性、程序性知识,是科学技术在实际生产情境中的应用,即解决产业中某种具体技术问题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企业利用技术进行生产并创造效益,获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生产管理一线,会碰到很多具体的实际技术问题,需要融合个人的技术经验和创新思想来解决,而这些都是传统的理论教育无法提供的。

职业教育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应来自企业的工作经历和产学研项目的工作实施过程,其表现形式是一种修养、认识和观念,如时间观念、市场观念和潜在消费者的需求观念等,这些不但要融入高新技术的研究过程中,更要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体现。但在实际工作中,普通高等学校所培养出来的职教教师往往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就业初期无法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真实工业产品生产经验,逐渐与产业的技术发展相脱节。

现阶段,中、高职院校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出的人才技术水平高、动手能力强,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但仍然存在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关键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些方面通常与掌握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无关,主要是学生在在校期间以及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与制造业产业具体结合的机会较少,不能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与现在制造企业发展中所需的以企业文化为代表的工业文化教育结合起来。现阶段职业教育在与行业及产业对接的过程中,也大量存在着学生前期在中、高职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在企业实习的教育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存在两个阶段各自为战、对学生在两个阶段的学习情况缺乏沟通的现实问题,从而对正确理解在学校所学技能与企业实践及工业思想之间的关系十分不利。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职业教育中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工业文化教育水平,在提高人才队伍技能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队伍的工业文化思想教育,加强与行业协会、企业和市场的对接能力。

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

“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特色,是实现“教学做合一”的关键。当前培养的职业教育专业理论教师实训实践能力普遍不强,缺乏企业工作经历,难以跨越教育与产业间的鸿沟,迫切需要一支具有现代工业文化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根据对中职工程技术类专业教师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和分析发现,懂专业、懂教育、有理论、会实践是职教师资特定的职业要求,中职专业教师需具有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职业技能。换言之,职业教育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技术操作技能、教学技能及相应的工业文化素质。

工业文化根植于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中,与科学技术的联系最为紧密,中、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是将教学、科学技术与产业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职教师资的工业文化素质,对于提高中、高职院校与产业结合的紧密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

“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方法与途径

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方法与途径,是职教师资培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职教师资培养从生源、职前教育、职后教育以及“双师”技能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它以“双师型”职教师资评估标准为目标,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院校、中高职学校与企业之间,以全面提高理论教学、实训实践技能和工业文化素质为纽带,最终实现技能素质和文化内涵的培养,如图1所示。

强化教育理论和技能素质课程,突出工业文化特色 优秀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必须以“双师型”教师为主,教师要懂理论、会讲授、会实践、能操作,这些特点是职教教师的典型特点。现阶段,职业教育师范生在校期间仍然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师范技能及相关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需要改变仅注重学科系统性,忽视以企业文化和先进管理制度为代表的工业文化教育的现状。职业教育师范类的学生要同时具有专业技术和师范技能,要使学生认识到未来职业教育更直接面向产业,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需要满足未来职业教育教学岗位的需要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满足社会经济以及企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具有针对性。因此,一方面,在教学中要结合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训实践课程,运用大量的资料和案例介绍现代工业生产中理论和技能在实际中的应用,树立为现代工业生产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将现代先进企业的技术经验和管理模式与实现工业文化教育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化的发展与产业技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形成成熟稳定的工业文化思想。

整合工业文化载体,提升职业生涯教育水平 工业文化源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会给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带来明显变化,而文化需要通过具体的物质和载体来体现。具体而言,教材、音视频资料、实训、企业管理制度及技能比赛等都是职业教育中常见的工业文化载体,然而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因为教学课程的设置、学制和经费的原因,这些载体往往很难形成系统性。工业文化思想不只是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包含团队合作、刻苦钻研等非工程的但在工业生产及研究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是工程思想的更高层次――工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与技术,并通过工程案例了解工业生产实际,这是学习最纯粹的工业思想,是学生在毕业后从事工业生产活动必备的专业知识。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具有较好的在工业生产中团队合作和刻苦钻研精神,能够在原先熟悉的技术基础上,很好地融入或带领一定规模的团队进行新技术的开发,并且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另外一些毕业生则很有可能因为安于现状或缺乏刻苦钻研的动力与能力,逐渐被身边的同事超越而影响个人发展。作为职业教育教师,要通过整合教学中的所有关键环节,通过学习各种技术如音视频资料感受技术、实训实践技术、技能比赛和企业实践工作应用技术等,更多地感受工业文化的价值观和内涵。在教学中,除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更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刻苦钻研创新等更高层次的工程思想,使其了解技术是安身立命的基础,要想人生有更好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其他工作能力。

构建与产业结合紧密的教学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职业院校与企业有共同的目标与利益,建设一支具有较高工业文化素质的“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证。因此,应在现有的校企共建产学研合作基础上,通过开发学校与企业专业相符或相近的课程及教学体系,在提升职业教育师范生的基础性能力、发展性能力、师范技能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构建与产业结合紧密的教学体系,突出工业文化,奠定学校与企业共同的文化基础,实现校企对接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文化层面的对接,构建具有技能型、实用型和工业文化特征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实施方面,要通过理论学习、参加企业实际项目和主动接受工业文化熏陶提高教师自身的工业文化素质,进一步拓宽与企业的合作渠道,加强高校与企业联系的密切程度,真正深入了解企业技术水平与生产现状,为后续深入合作奠定人员基础,不断提高职校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

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高的相关性。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产业必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过渡,劳动力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对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因此,必须建设一支高技能且具有较高工业文化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要从课程开发、校企文化层面合作、工业文化载体整合等方面入手,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培养具有较高工业文化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进而提高中、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培养水平和竞争力,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蓝欣.对适合我国国情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7):73-76.

[2]王宪成.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5):70-72.

教师与职业论文例5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具有时代的必然性,也是高职英语教学水平的必然要求。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分为两部分。一是教研能力,是指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地从学生学习方面、自身教学方面、专业发展方面、课程设置方面及学生就业导向方面发现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实践教学当中不断他求证和探索,从而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将这些成果表达出来形成论文或课题,进而推广得到广泛运用。二是科研能力,是指除了不断地探索教学规律之外,教师在自己研究领域能够不断地接触该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和研究动向,结合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形成论文和课题的能力。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具有宽深理论基础和较高操作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应该定位在高职英语教学理论、教学规律、高职英语类具有行业背景的教材开发,以及“双师型”素质的研究,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研究能力。

1.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科研情况的现状分析

1.1高职院校英语师资队伍情况分析

高职院校兴起得较晚,办学经验有限,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院校转型或合并成高等职业院校,所以高职院校原有教师多数是从中专高级讲师、讲师转型而来,之前的中专院校英语教师教科研压力较小,教学任务较重,学术带头人较少,有的几乎是零,所以转型过来的师资的教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另一部分年轻教师多数是刚从学校本科或研究生毕业,从校门进入校门,毫无实践工作经验,虽然在求学之时做过科研,但与目前从事的另一类型的教育有很多不同之处,而且多数高职院校教学课时量大,此外还有大量的行政任务。

1.2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科研情况分析

通过上述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拥有高级或副高级职称的中年教师,还是刚毕业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都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多数身兼数职。笔者通过对我院英语教师的教科研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学和教科研不成比例。多数英语教师忙于英语教学、行政工作,很少能够潜心研究教学理论,探索教学规律,将研究出的方法和思路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第二,英语教师教科研氛围较差。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多数任教公共英语基础课,而目前高职院校主要加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很多专业课都有自己的课题、项目、精品课程、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训室等有利条件。公共英语基础课程的英语教师很难出教科研成果,公共课英语教师对教科研兴趣就相对下降,再加上缺少必要的教科研指导和对外学术交流,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很难提高。第三,教研和科研成果比例失调。对我院英语教师每年所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98%的论文为教研论文,它们大多是关于高职英语教学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内容大致相近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产学研结合的重复研究;只有2%的论文是关于翻译、修辞、英美文化方面的科研论文。第四,公共英语教师校外实践进方面修和教学业务进修较薄弱。高职院校强调每年暑假教师应该下企业进行实践进修,专业课教师可以进企业进行理论指导,吸取企业一线先进的实践经验,并将实践问题带入课堂形成产学研的有利结合,但是公共英语课教师多数是进外贸公司、翻译公司和星级酒店进行英语培训等,动手机会较少,同时还面临着暑期与教学业务和专业理论上进修的冲突,所以在这两方面他们缺乏系统的进修。

1.3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科研的反思

通过以上四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少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只重视教而忽略研,只顾重复而忽略创新,只想简单教学而忽视终身学习。所以想提高英语教学水平,高职院校必须用教科研为教学服务,从英语教师自身、教研室活动的开展和政策引导上下功夫。

2.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科研能力提高的对策分析

2.1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科研思想的引导及自身观念的转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道路上来。”所以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从而更加有意义地投入教学一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英语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勇于尝试和关注国内外外语教学理论的最新动态;研究高职英语教学大纲,不断采用适合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工学交替,具有行业背景的新型教材,研究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程度,对学生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征,探索分层次教学方法;掌握现代英语教育教学和研究手段;不断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如英语教学法、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等,从而在提高教学理论研究的同时,在横度和广度上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范围和研究水平。

2.2高职院校英语教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高职院校每周的教科研活动多数流于形式,变成教学管理方面的专题会议。高职院校应将公共英语教师根据所教专业或相近专业分成若干备课小组或教科研小组进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切实进行教研;让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和青年教师形成有益链条,将老教师的学术经验和青年教师的新的时代气息密切结合打造精品教学团队;定期在教科研活动时聘请外校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和企业一线的外贸员、译员等到校进行交流,形成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为学校英语教师的教科研不断注入新的思想和最前沿的动态知识;建立外语教学教研阅览室,丰富外语类理论研究刊物,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专业领域研究水平。

2.3高职院校教师教科研奖励制度的建设

高职院校应该建立长期稳定的教科研奖励机制。除了与评定职称、期末奖金挂钩及对在国内CN或核心期刊上有固定的奖励外,高职院校应当有相关部门按专业组成教科研课题论文等项目评定小组对每年做的课题、论著、精品课程及发表的论文进行评比。对胜出的优秀课题、论著、精品课程及优秀论文应该另有奖励,从而在提高高职院校教科研数量的同时提高质量。

3.结语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教学,要意识到教科研为英语教学服务的功能,主动参与科研,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把自己打造成新型的既能教又能研的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与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教师与职业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19-01

众所周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他们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他们的经验,并向他们学习。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德国职业教育培训团,赴德国学习了21天。下面试谈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教学模式的认识及我校教学模式的思考。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适龄青年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这是一种企业与学校配合,实践与理论密切联系的职业教育制度,目的是培训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业技术工人。

一、两个学习地点――企业与职业学校

德国的企业和职业学校,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基本培训场所。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70%左右。企业培训主要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怎么做”的问题。克服了学校实习场地常因经济原因使设备陈旧过时的弊病。教学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30%左右。理论学习中,职业专业课与普通文化课的比例大约是7:3。

我校要克服重文化课,轻专业课: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思想,要加大实训教学比例,实训与理论比至少应达到1∶1甚至3∶2。这就要加强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综合实验、生产结合实验或设计实验,加强能力培养。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服务地方经济,有利学生就业为宗旨,以项目建基地,以基地搞服务,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校学生的身份就是学生,即使在单位实习,也叫实习生,而不是学徒工。学徒工是主人的身份,而实习生是临时工。

二、两类教师――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

德国企业的实训教师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是“双元制”的两类师资。实训教师,是“双元制”中非常关键的、起着重大作用的师资。这种专职的或兼职的实训教师,由企业提供。他们一般是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后具有五年以上职业实践的“师傅学校”的毕业生,或者是经“双元制”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各类“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在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后,方能成为实训教师。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则是经过四年专业学习及两年师范学习、再经过教学实习并通过再次国家考试的大学毕业生。

我校正通过以下三条途径对现职师资进行实践培训,一是加大教师实践锻炼力度,保证每一位教师在企业锻炼的时间,鼓励教师多参加专业实践,对于新任专业教师要求必须先在基层单位实践方可任教;二是尽可能采取多种优惠措施,从基层引进或者聘用技术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教师;三是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技术推广,增强实践技能;四是通过与企业合同的形式,共同完成“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三、两种指导文件――《职业培训条例》与《理论教学大纲》

教师与职业论文例7

摘要:职业教育的学科自觉要求职业教育教师加强专业发展的自主能力。高职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学与科研一线的生力军,其专业发展更应以学科自觉意识的唤起为重要前提,寻求自身专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契合。因此,应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解读入手,探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从顶岗实习、管理体制改革、多渠道多向度专业发展平台建设以及政策保障体系的完善等方面促进“双师型”高职教师的成长。

关键词 :学科自觉理念;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67-06

作者简介:何强(1987—),男,四川南充人,硕士,重庆市合川渝南职业中学教师,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学科自觉”理念是基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理念的扩展与延伸。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以及所具有的特色与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而“学科自觉”则是在“文化自觉”下的独立学科思维范式。有学者基于“学科自觉”的理念探讨了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学科自觉缺乏与唤起学科自觉的问题,认为教育理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文化自觉意识的缺乏表现为学科自觉意识的缺失。而职业教育学科自觉意识的唤起应是每一个职业教育人自觉意识的苏醒。高职教师作为职业教育教学与科研一线的生力军,其自身专业的发展更应以学科自觉意识的唤起为重要前提,这既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自觉体现,也是新时期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的自觉尝试。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解读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在其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能经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既是一个过程,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也是一种目的,帮助教师在受尊敬、支持、积极的氛围中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发展作为过程而言,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作为目的而言,不断促进其专业能力素质的提升。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由于“职业”这一特殊要素的导向,其专业发展的过程与目的的统一性亦围绕“职业”这一核心要素,促进教师的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探究与充实理论知识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以理论素质为基础和前提的综合发展。美国学者舒尔曼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应包括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及学生特征的知识、教育环境知识以及教育目标价值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对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而言,其理论素质提升应围绕职业教育理论与专业理论两个维度展开,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职业教育理论 职业教育理论是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与逻辑起点。高职教师作为职业教育学科实践的一线从业人员,实践教学与研究教学应齐头并进,既需要在教学中实践职业教育学理论,同时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反思与研究职业教育学理论,把自身的专业发展融入不断反思、研究、实践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应注重探究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而不能仅仅偏重于教育学相关理论素质的培养。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还未成熟,我国的职业教育理论一是对国外职业教育理论、普通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等的演绎,二是对我国职业教育实践经验的归纳,职业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尚未完善。对于高职教师职业教育理论素质的提升,应力求自觉探寻,充实自身职业教育理论素质。对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探究可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空维度展开。过去是指历史脉络,要真正掌握任何一门学问,首先一定要了解这门学科的历史。高职教师职业教育理论素质的提升应首先基于对职业教育历史沿革的追溯,扎实职业教育理论的基础。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职业教育现实状况加以研究。例如,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基础理论;职业教育的外在结构体现;职业教育的师资、办学与管理问题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此外,对于学科理论的探究还应着眼于未来,探索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布局职业教育的改革以及对职业教育进行预测与规划。

专业理论 职业教育的突出特色在于其职业性。职业性可谓职业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职业性在高职教师身上的突出体现在于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这也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其中,专业理论素质的积累是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这里的专业理论是指与高职教师从教专业对口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高职教师而言,专业理论素质的提升,是拓展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石。高职教师专业理论素质的提升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与职业对口。高职教师专业的对口性相应地要求其专业理论涵养的积累应围绕其对口专业的特色展开,并要深入相应专业理论体系内部,延展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二是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拓展主要应在其服务于教育教学事业的过程中,因此,围绕相应的学校专业教学大纲对教师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拓展深化,更具针对性与现实意义。三是与教师自身发展相结合。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外在的推力促成的,更多地应是内在的动力所导致的一种愿景与蓝图。教师专业理论素质的提升更要依靠这种内在的动力加以维持,使其持久发展,最终从根本上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锻炼教学与专业实践双重能力

理论素质的提升更多地是一种内隐的发展,而实践能力则是理论素质投射到现实之中的外显的展示。实践能力的提升既是理论素质积累的出发点与动力,又是理论素质积累的检验标准与归宿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直接目的就是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对于高职教师而言,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践能力,二是专业实践能力。

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基础与核心。高职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任务,是高职教师的工作重点。高职教师的本质属性仍为教师,因此,不断扎实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仍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目的。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与普通教育存在差异,因此,对高职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也相应地有其特殊要求。首先是教学目标与普通教育不同,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面向社会市场,为社会培养与岗位要求相符合的从业人员,所以高职教师的教学实践更具职业导向,应服从社会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其次是教学对象与普通教育存在差异。由于招生政策的限制以及我国初等、中等职业教育相对薄弱,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差异较大,高职教师的教学任务更加繁重。此外,教学环境也与普通教育存在差别,由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环境的多元化,高职教师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而且会涉及其他多种教学形式,如参观教学、实验教学、实操教学等。因此,高职教师应具备熟练驾驭各种情境教学的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是指高职教师从教的对口专业所要求的实操能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突出特色在于其特色鲜明的职业指向性,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专业对口人才。为了满足这一诉求,高职教师也应具备其对口专业的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需求,而且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是教师专业理论素质优化的体现,也是“高职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特色所在。专业实践能力的特殊意义在于帮助高职教师完成从“教师”到“技师”的角色转换。对高职教师而言,由于所教的专业各异,相应地各专业的实践能力要求也各有其倾向与特色。但总体而言,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应涵括以下三个维度:首先,是对实践进程的把握能力。由于教学与实践过程相互交织,要求教师对整个实操过程的把握高度熟练与灵活,能自如地驾驭整个实操过程。其次,是对实践结果的评价能力。高职教师应对实操的结果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并具备对实操过程的评价能力,这样方能凸显实践操作的教学效果。再次,高职教师还应具备对实操意外的防范能力。由于某些专业实践操作危险性的存在,高职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操作预警意识,规范实践操作范围与技术动作,排除实操危险因素。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体现

学科自觉要求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建设要有自知之明,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自律、自省、自谋发展。同样,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必须符合这一规律,自觉求发展。“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职业教育学自身发展的趋势,符合职业教育自身特点及发展需要,突出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自觉转变。

(一)从培养到发展的转变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Fuller通过“教师关注问卷”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进行了分析,Fuller以教师关注事物的变化为基点,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划分为四个阶段:教学前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学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他认为,一个专业教师的成长史经由关注自身、关注教学任务,最后才发展到关注学生的学习及自身对学生的影响,这样的发展阶段是逐渐递进的。这一理论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开辟了先河,也彰显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作为主体的自觉发展这一理念。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必须符合高职教师自身需求,以内力为主推动专业发展。在过去的师资队伍自身建设中,一直强调对教师的“培训”、“培养”等外推动力,而忽视了教师自身动力。“学科自觉”体现于每个学科从业者及研究者的身上,即以自身发展为专业发展之基。从培养到发展的转变,一是强调以教师为本,教师首先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形式而存在,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其职业性的发展应从属于人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必须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二是弱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行政干预,即学校与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职能的转变,应更加强调在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服务的作用,从台前走向幕后,由引领性地位向督促性地位转变,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做好平台建设及保障服务。应坚持以内力为主,以外力为辅,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与核心必须基于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

(二)从学校到双渠道共建共享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依附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探究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路径。校企合作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发展的趋势,是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高职教师的教学任务在于为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的一线岗位培养人才。校企合作不仅可为高职学生搭建良好的成才渠道,同时也可为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校企合作是社会力量参与高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有机地结合了人才的培养与就业。培养“双师型”教师正是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应然之举,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追求。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其从学校走向企业,拓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可拓宽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也可为“双师型”高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开辟新的道路,使生产一线优秀员工有机会从企业到学校接受再教育,扎实专业理论基础,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同时也为从“技师”向“双师”转变打下基础,从而改变以往“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的单向渠道,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共享人力资源。从教师、学校及企业三个维度而言,既符合自身发展需求,又互惠互利,可谓共谋发展之道。

(三)从重理论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应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基础之上,而不能单靠一条腿走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现代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的膨胀与更新加剧,社会各行各业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与时俱进,不断用新技术、新理论充实自身专业素质。

职业教育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应具有双重身份,即教育性和职业性。高职教师应将职业者与教育者两个角色加以融合,不断从社会生产生活中汲取新养分,扎实自身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双基础。这里所强调的理论与实践的双基础,不仅是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还包括专业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是高职教师实现从教师岗位向专业技术岗位的角色转换的基石。理论与实践两个轮子同时转起来,才能更好地由内而外,带动教师的自觉发展,也才能符合一切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的发展规律。理论与实践并重也为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业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技术型实践成分的突出更多地要求在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中融入社会因素,教师要率先与社会接轨,实现角色的自由转换,既能上讲台,又能走上社会生产生活服务岗位,这样才能称得上是“教师+技师”的“双师型”高职教师。

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的自觉思考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体现,是高职教师职业性、社会性及实践性的优化组合。自我国于1998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以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逐渐受到职业教育界的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亦强调:“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近十多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职业院校的努力下,我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成长的瓶颈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普遍偏低,与国家要求的80%的比例相差较远,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建设为重点并发挥其中心作用势在必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从哲学角度而言,即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问题。内部世界主要是指由教师自身的原因所产生的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外部世界主要是指外部环境因素对“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从内部世界的角度而言,主要存在角色定位模糊、内部动机不强等问题。笔者通过对40名职业院校教师为期3个月的深入调查了解(此次调查的对象为2013年度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部级培训班的40名幼儿师范专业的职业院校教师,以参与式观察、访谈、问卷等形式深入了解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与理解)发现,许多教师对向“双师型”教师角色转变存在理解上的模糊。在调查中,大多数教师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如表1所示。77.5%的教师对“双师型”教师的观点表述都只是片面化地把握了其表面特征。

调查还发现,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理解多倾向于外力助推下的教师培养或教师培训,注重外力因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而内在动力不足。大多数教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多倾向于外部动机,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如表2所示。持1、2、4观点的教师占67.5%,在观点表述中,对学校、政府等外部要素的依赖性较强,个人意志与动机薄弱,具体表现为教师在培训期间作风较为懒散,迟到、缺席等情况亦很常见,据平时考勤统计(考勤统计是按照求和平均的计算方式,将每天的迟到率、缺席率求和,再以天为单位除以培训总时间),迟到率为67.32%,缺席率为23.17%。

从外部世界的角度而言,“双师型”教师成长环境的缺乏也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障碍,外部体制与保障的不完善使得“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滞后,主要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存在着“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自2004年以来,教育部办公厅通过颁布《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工作细则(试行)》等文件,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做了进一步的部署与安排,也对“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予以进一步的解释,对专业知识理论、专业实践技能认证等做出了相应的要求。部分职业院校也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对“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进行了相关探索。然而,目前“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体系的构建尚未成熟,教育界对此也存在诸多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应以“全”+“师”+“能”+“证”为标准;也有学者认为,应以职业素质要求、专业理论知识要求、职业技术能力要求、课程建设能力要求、科研技术能力要求等五个方面为“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体系构建得不够完善给“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外部阻力,致使教育部门、职业院校以及教师自身对“双师型”教师认识含混,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各方力量懈怠。

二是缺乏政策保障,这也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的障碍之一。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保障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既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督促,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良性循环的可靠外部支撑。建立健全教师发展政策保障体系主要面临两个难题:第一,缺乏财政保障。必要的财政支出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阶段,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使得学校资金捉襟见肘,师资培养的资金难以得到确切保障。第二,缺乏政策保障。随着职业院校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张及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教师的教学任务愈加繁重,相应地教师继续学习、继续发展的时间与机遇被压缩。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亦尚未完善,在教师所享有的接受继续教育培养的权利如何具体落实方面,缺乏相关政策的管理与监督。

(二)突破“瓶颈”的策略思考

学科自觉更多地是从学科自身发展建设出发思考学科自身的问题。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必须在教师对专业发展自觉的基础上思考自身发展与专业发展相契合的发展路径。“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是结合高职教师自身发展与学科发展的自觉思考。目前“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还存在诸多障碍,突破发展瓶颈乃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体现。

通过顶岗实习促进角色认识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从纵向的角度,在基于自觉发展的前提下,寻求教师个人的生涯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契合。教师个人内部要素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与稳定性。高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应着力于内部建设,提高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顶岗实习为加强教师对自身专业实践的认识提供了契机,一定量的实习教师以及兼职教师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高职院校可聘任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聘任一批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使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促进教师对“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同样,顶岗实习也适用于企业,通过实习员工及兼职教师的顶岗实习,可为优秀技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契机。通过校企合作实施互换式顶岗实习,这样既能从实践中促进教师对“双师型”教师的角色认识,同时也可在角色认识的过程中激发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自觉。

通过管理体制改革激发教师自觉 教育行政部门及各地方高职院校应逐步完善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体制,继续将高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纳入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聘系列,并积极推进新进高职教师须具备与专业相应工作经历的人事管理改革试点,促进高职教师对专业实践的自觉。各职业院校应重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形成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要率先开展改革试点,鼓励和支持教师申请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支持教师或合作企业牵头申报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改革成果,吸引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要在优秀企事业单位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完善专业教师到对口专业岗位定期实践制度。要在职业院校建立名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完善“老中青三结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要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健全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和政策。教师自身则应把外部的监督管理体制转化为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从自我管理的向度出发,激发专业发展的自觉,努力使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构建多渠道、多向度的专业发展平台 教师专业发展首先要强调各方力量的观念转换,这种观念转换的体现应以发展为核心,挖掘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自身动力,政府教育部门及各地方高职院校则应更多地由“台前引领”向“幕后服务”转化,注重专业发展平台的搭建。多渠道、多向度的专业发展平台主要是对来源与去向两个维度而言,强调多渠道、多向度就是要广开来源,广拓出口。多渠道强调的是输入的多渠道,包括资金、人力、物力等一切专业发展平台所需资源的输入;多向度强调的是输出的多路径,面向的不仅是教师这一个岗位需求,而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通过多渠道、多向度的专业发展平台,沟通教育与职业,将社会资源融入教育之中,整合多方力量发展教育,既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也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一是能够使其他有专业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由技师成为教师,二是能够使教师走上更广阔的职业平台的机会,由教师成为技师。多渠道、多向度的专业发展平台通过增强教师与社会其他职业的流通与转化,既可为高职师资队伍构建补充新鲜血液,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又可通过输入输出的轮换,带动人才流通,促进各行各业的整合与发展。

完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保障 完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保障,首先应确立并完善“双师”资格认证体系。从政策的角度肯定并鼓励高职教师的“双师型”发展,同时也是对高职教师特殊社会地位的肯定和支持。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双师”资格认证体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之基。“双师”资格认证体系的构建并非一蹴而就,既要基于我国在高职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吸取共同要素,又要注重不断更新与完善,与时俱进。总体而论,“双师”资格评价标准应涵盖三个方面:一是作为教师的知识及技能要求;二是作为专业从业者的知识及技能要求;三是相互转换的能力要求,通过科研能力加以体现。具体而言,“双师”资格评价标准应结合各专业、各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一方面,职业院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标准,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和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一定的经费保障是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费保障应靠政府教育财政的划拨,确立用于师资培养发展的份额,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稳固财政基础。与此同时,也应积极开拓其他经费来源,面向社会多渠道筹集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不能单靠政府财政这一条腿走路,应以自觉的力量唤起多方力量共同促进高职教师队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2]肖凤翔,唐锡海.我国职业教育学科自觉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3(1).

[3]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25-426.

[4]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4.

[5](美)Lynda Fielstein,Patricia Phelps.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王建平,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5.

[6]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3.

教师与职业论文例8

 

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都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法》中已明确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从办学特点来看,二者都是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人才)市场的需要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都是靠办出职教特色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赢得生存和社会信誉,由此决定了二者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上都是以“双师型”为重点目标。但由于二者在教育类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对“双师型”教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也就不同。

一、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必须符合高校教师资格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类型,是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首先在层次上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一)学生的文化基础不同。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是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高中毕业生和中职学校(中专、职高)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的学生,因此,教育对象都经过了高中阶段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具备或基本具备高中文化程度,这为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在高中毕业基础上接受相应的文化基础课学习,要特别强调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以满足适应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而中职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具备初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其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是以达到高中毕业生水平为目标的,关键是强调语文、数学和外语等文化基础课的学习。

(二)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求不同。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宽度与深度上均高于中职学生,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为目标,使之具备适应高等技术或复合型人才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中职学生关键是要“知其然”,以满足专业岗位操作技能所需知识储备的需要。。

(三)对学生的技术应用与能力要求不同。高职院校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熟练程度为前提,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之适应现代化程度和复杂性,从而在高科技含量方面明显高于中等技术人才要求。因此,高职学生要能以过硬的技术应用能力而“独当一面”。中职学生只是要求能适应岗位要求,与他人配合、协作完成工作任务。

由于教育层次的不同,高职“双师型”教师必须符合高校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应该具备比中职教师更高理论水平和更强的专业知识能力,从而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都应该比中职教师要求更高。

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更强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需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大专文化程度、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按照这一目标,高职教育强调在“必需、够用、实用”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是能直接从事将理论、设计、规划或决策转化成物质产品或服务产品工作的工艺师、现场工程师、营销师或服务技师等。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实用型专业知识和专业岗位应用能力的中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中职学校培养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技工学校培养中级技术工人;职业高中培养中级技术、管理人员和其他初级从业人员。教育强调的是适应具体岗位要求的动手能力,注重技能训练与技能熟练程度。因此,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各种职业岗位要求,立足于业务一线操作的技术员、业务员、推销员等专业人才。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高职教师应该比中职教师有更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更高,应瞄准高新技术前沿。

三、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双师型”教师的岗位责任能力更强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纵观我国高职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性”为主旨和特征,构建理论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实践教学;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视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强调学校与社会行业及用人部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学合作,并坚持以此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一)专业设置不同。虽然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较之一般本科院校的理论型、研究型专业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的专业又较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求严格得多。中职教育多依岗位设置专业,专业适应面较窄;而高职教育必须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职业岗位(群)是指一个行业岗位或一组相关的职业岗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指坚持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紧密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变化趋势。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面较宽,适应性更强。

(二)课程设置不同。高职教育主要是从高等应用型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出发,适度淡化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完备性,要求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标,兼顾现代“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岗位(群)的流动性、变化性和对其长远需求的前瞻性,通过专业课模块的设置和选修课的开设,拓宽专业口径和知识范围。而中职教育主要是强化基础知识、基本应用技术的的传授,追求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理论教学体系不同。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着眼于理论知识的应用,注重介绍理论应用范围、应用范例、实际操作和管理规范,其课程体系必须据此来重新设计、组织和构建。因此,公共课中除政治理论课遵循、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指示精神安排外,还必须从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强化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外语教学。专业课主要构建以模块为特征的课程体系,实现相关教学内容的整合,满足能力培养要求,同时,必须加大选修课的份量,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中职教育服从于其人才培养要求,立足于知识的应用性、针对性和技能的可操作性来构建理论教学体系,使其理论教学体系呈现为以文化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理论和职业技能训练四个方面相互关联、合理配比的课程结构。

(四)实践教学体系不同。强化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质量的保证。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实训、分阶段实习、综合模拟实习、社会调研与毕业论文等形式来完成。其教学体系包括基本能力实训、专业能力实训、综合素质培养和建立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其中,产学合作是关键环节,综合素质培养是主要目的。因为产学合作教育利用了学校和行业、企业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环境,特别是真实的职业环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教育产品的“适销对路”。而中职教育的实践教学虽然基本形式也包含有课堂实训,分阶段实习、综合模拟实习等形式,但关键是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顶岗操作的能力。

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主要承担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的不同,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要比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更强的岗位责任能力。

四、高职教育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更全面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在素质培养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人文素质要求不同。杨叔子院士曾提出“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础”,虽有引发人文与科技之争之嫌,但应该说切中我国高校的时弊。作为高等教育,高职必须强调人文素质教育。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是:具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基本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基本养成诚实、整洁、守时、守信的文明习惯;初步形成以自尊、自爱、自强、敬业、勤奋为主要特征的健全人格;具有商业、市场、价值、风险等现代意识;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尊重他人,易与人合作。很明显,这些人文素质要求对于只具备高中文化程度的中职学生是很难达到的。。

(二)专业综合素质要求不同。高职教育要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发,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能力结构为保证,无疑会有助于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其独挡一面的目标要求。而中职教育受文化素质的限制,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必然受到约束,在专业综合素质上显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Z].1996.9.1.

[2]杨淑子.是“育人”而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教研究,2001(2).

教师与职业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17-02

幸福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的永恒追求,我们经常谈论幸福,时刻都在追求幸福。檀传宝说过:“教师的幸福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属。”教师的幸福是实现教育目的和教育本质的必然需要,没有教师幸福的感觉,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受。

一、研究背景

(一)哲学视野中的幸福观

关于幸福感,从古至今,众说纷纭,早期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孔子的“仁”、孟子的“仁”“义”结合、荀子的“礼”都主张道德修养等于幸福生活,认为行为有德就得到幸福,强调理性对幸福的作用;道家老子的“无为”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佛家则主张消除“爱”和“痴”,才能达到幸福的彼岸。

西方哲学主是由理性主义、感性主义和基督教神学三大部分组成。理性主义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主张道德的作用,贬低感性与情感的作用,理的结果是幸福的,幸福要依赖德性(德性论),其调解着人们追求幸福的行为;感性主义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霍布斯等,主张感觉体验是幸福的直接来源,快乐既幸福(快乐论),一种是肉体的快乐,一种精神幸福的价值高于自然欲望满足的价值;基督教神学的幸福观主张人的精神境界不是对财富、名誉、权利和的获取和享受中达到,而是在宗教德行中对上帝的热爱和追求中达到。

(二)经济学视野中的幸福研究

到18世纪末,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问题逐渐进入经济学的视野。主要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对幸福进行研究。幸福的定性研究,主要是论证人类幸福与收入的关系。如密斯《国富论》、青木昌彦“国民生活快乐指数”。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国民收入进入了持续增长的的历史时期,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收入水平与幸福水平成正比;幸福的定量研究则是从不同角度提出快乐测量理论和模式。例如澳大利亚迪金大学Cummin等人编制的幸福指数量表,此表包括个人幸福指数量表(personal well-being index)PWI和国家幸福指数量表(national well-being index)NWI两个组成部分。包括个体对生活水平、个人成就、健康状况、人际关系、安全状况、未来保障、社会参与七个方面的评价。

(三)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研究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界则出现对幸福的研究,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到现在只有50多年的历史,心理学领域主要侧重对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测量方面,对幸福的研究多为实证性研究。

国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学研究已经经历了描述性研究、理论构建研究和理论深化研究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研究以描述性为主,主要测量不同群体的幸福感状况,此阶段,在信度和效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个阶段是理论构建阶段,研究重点转向了发展幸福感的理论与解释模型,主要集中在研究幸福心理机制方面与研究幸福感的理论模型,如认知理论、目标模式;当前,西方的主观幸福感(SWB)正处在第三阶段,其研究重点放在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上,对幸福感的研究已进入了测量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如: Mpbel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Diener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表》等。

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国有关学者逐渐关注幸福心理的有关问题。其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幸福感的角度去研究社会问题。如邢占军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刘仁刚、龚耀先探讨了老年人幸福感与应激水平的相关性等等,都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凡响和激励讨论。

二、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教育学领域对幸福问题的关注只是近年来的事,下面主要从教育学领域对教师职业幸福感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梳理:

有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贾会彦(2006)的硕士论文《论教育学视野中的教师职业幸福感》;陶善梅(2010)的硕士论文《幸福论视域下教师的职业境界》;贺晓龙(2011)的硕士论文《当前社会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有关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束从敏(2003)的《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方红(2006)的《浅析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蔡军(2009)的《从缺失到回归:生命关怀下的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诸建红(2012)的其硕士论文《上饶市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有关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陈云英等人(1994)运用自编的“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北京、天津、大连、青岛四省市的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了测量;张忠山(2000)对上海市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已测量其主观幸福感;肖杰(2004)的《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査与思考》;曹建强(2005)对酒泉市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进行调査研究;王传金(2008)在《教师职业福研究——以 C 市的小学教师为例》;蒋莉(2010)的《康定县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査研究》;李佳(2012)的硕士论文《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天津师范大学》。有关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谢鞍(2006)的《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曾瑜(2007)的硕士论文《成都市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陈梅英的硕士论文《中学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李文静(2012)的硕士论文《河南省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有关高校教师和少数民族教师的研究:马秀敏(2010)的硕士论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査研究》;雷茜(2013)《做幸福的音乐教师——桂林市城乡结合部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浅论》等。

由以上研究可以发现,研究往往泛谈教师的幸福,更多的是从教师职业本身出发,而忽视教师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其次研究缺乏层次和类的区分,如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主要集中在小学以及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而相对的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不多;对具体学科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不全面,主要是集中在如语文、政治、英语等,对音乐等学科很少有研究。但是相对的也有对少数民族教师及高校教师的研究。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教师总体幸福感水平偏低。从已有研究的发表时间来看, 在国内研究教师幸福问题的历史并不长久,研究的出发点主要是从教师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上研究和关注教师的幸福问题,并没有从实质上关注教师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往往泛谈教师的幸福。但是可喜的是在近几年教师幸福感的问题得到了学界的广泛研究和关注。以往的研究出发点更多的是从教师这个职业出发,现在我们的研究趋势是倾向于研究和关注教师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以满足教师的个体需要,这是教育研究领域的一大进步之处。

参考文献

[1]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Cummins RA.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00,vol.52,55-72.

教师与职业论文例10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选择,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趋势和潮流,也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之一。普通教育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也逐渐成为学者探讨的焦点。本文尝试收集近年来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有关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便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完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体系。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国学者提出的一些观点上。学者们往往是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基础上,论述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相关内容。但对其内涵尚没有统一的表述,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李娟华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在具备教师专业化一般特征的同时,有其特殊性。具体体现在:应具备职业要求和条件,即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职业伦理规范;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李建荣、米靖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教师应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三是教师职业是自身终身学习、不断发展的职业。吴敏豪持同样的观点。刘娜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是不断丰富的、动态发展的,其内容包括:职业学校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被社会认可,应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职业学校教师应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应具备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职业学校教师都应具备研究的意识并付诸教学实践,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从现有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研究看,学者们普遍先以教师专业化的相关理念作为铺垫,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上融入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而形成自己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理解。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是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探讨。

职业教育教师个体专业化问题张小军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个体专业化有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教师对高职教育认识不够,思想观念不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其次,年龄、职称、学历、学位、学缘及专业结构等显性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再次,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尽合理、“双师”素质不高。郝文星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所面临的问题是:教师专业知能缺失,从教能力不足,职业道德有待提高,研究和创新能力差,在职进修形势紧迫,专业自主受到限制,组织力量薄弱。王政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不足包括:专业知识培养的欠缺;专业技能培养的欠缺;专业态度、专业道德培养的缺陷。陈彩萍、员创治认为职业教育教师学历层次低;多数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专业技术能力低;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术训练。

职业教育教师群体专业化问题有的学者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来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和问题。吴全全认为,目前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面临的实际情况是,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式基本是一种从学科性原则出发的、基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教学论模式。其中所学知识内容主要是普通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和专业科学相关知识的叠加。因此,职教师资培养过程的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吴敏豪认为职业院校专业化教师队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学科型教师比重较大;教师无暇深造和提高;师资培训资金短缺;兼职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师评聘标准缺乏特色。贺文瑾、石伟平从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出发,指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上的问题;二是职教师资来源问题;三是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中的问题;四是职教师资职后培训中的问题。王伟麟认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面临的困境,一是职业院校教师职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职业师范教育的欠缺、“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欠缺);二是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三是职校教师社会地位与待遇存在的问题。还有学者从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保障体系构建角度指出了相关的问题:重视有形保障,忽视无形保障;强化刚性保障,淡化柔性保障;保障形式多样,但缺乏系统性。

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者们对职教教师专业化的策略进行了较多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措施张小军提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有: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和行业职务证书的双重资格制度;高职院校教师拥有自己的专业自治组织;为社会提供切实服务;拥有专业自主权;高职院校教师的动态发展。宋丽娜提出的对策是:明确科研和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建立科研培训基地;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保证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投入。王政针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困难,提出了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策略:改变观念,提高职校教师地位,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建立科学的教师教育体系,提供优质的教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确保教师专业发展顺利进行。

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的措施陈彩萍、员创治针对我国职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教师专业化可以通过社会化、校本化、师范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石伟平等人在总结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来源、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后,提出了以下对策: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提高职教师资的职业待遇和职业声望;构建科学的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体系,造就新型职教师资;改革教师培训传统方式,建立三元职教教师培养模式;加强职教师资在职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健全职教师资制度体系,保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王玉苗等人提出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提供精致化的有效培训;建立学习型教师组织;通过批判性教学反思,形成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激活教师的缄默性知识。邓泽军针对高职教师专业化问题,分析了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因素,提出应对策略:努力激发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积极完善高职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产学研结合推动“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黄川川等人从职业精神培养的角度提出:应建立“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证书标准”;实施“直通车工程”,打通校企人力资源共享通道;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和专业化水平;实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精神培养计划”。

总体而言,我国对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在借鉴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经验的探索阶段。因此,从各个角度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开展,完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体系任重而道远。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不足

从总体看,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研究的内容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然而,在分析现有研究文献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对此要予以重视。

理论研究不足通过文献阅读我们发现,尽管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与普教教师专业化研究相比,研究成果太少;就内容来看,许多研究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从不同层面去研究、剖析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如何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如何构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体系等问题。

重模仿,缺乏职业教育特色从文献分析来看,在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成果中,模仿比较多,有些甚至是套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方法。只是改变了形式,其实质还是普通教育的研究。例如,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专业标准等的界定过程中,参照的是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有些完全是一样。毫无疑问,与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成果相比,后者的研究成果更丰富、更完善。可以通过模仿和借鉴促进我们在这个研究领域不断地成熟、不断地发展,但是不能仅靠模仿或者套用研究模式、方法,还要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在研究过程中融入职业教育特色元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这样才能很好地发展职业教育。

缺乏多元的研究方法从研究方法来看,研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相关的文献,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文献法,少数学者用到了比较法、调查法等。单一的研究方法使得研究成果缺乏说服力,说明的问题存在片面性。我们应该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侧面入手,积极地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本质和规律,应灵活地运用实证法、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展开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娟华.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探析[j].教育探索,2006,(11):108-109.

[2]李建荣,米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初探[j].职教论坛,2007,(3):55.

[3]吴敏豪.职业院校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27):52.

[4]刘娜.试论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j].职教论坛,2006,(6):48.

[5]刘素婷.高职教师专业化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9):94.

[6]张小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问题探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s2):31.

[7]宋丽娜.中等职校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4):48.

[8]郝文星.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问题初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20.

[9]王政.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建设浅议[j].科协论坛,2009,(1):168-169.

[10]陈彩萍,员创治.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7):84.

[11]吴全全.关于职教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9):2.

[12]贺文瑾,石伟平.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73-75.

[13]王伟麟.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探讨[j].职教通讯,2007,(8):63.

[14]吴铭.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保障体系构建探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4.

[15]王玉苗,孙志河,柳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5,(5):53-54.

[16]邓泽军.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及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26):24.

[17]黄川川,王文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职业精神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6,(8):55-56.

作者简介:

教师与职业论文例11

[作者简介]蒋俊凯(1975- ),女,湖南株洲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湖南 株洲 41200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67-02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必须达到90%以上。可见,建立一支数量达标、品质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前发展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的关键与基础。双师型教师是指高职院校中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的专业教师,以及企业、行业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教学水平的工程师、专家等。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理论与现实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不健全。一是培养制度不完善。没有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长远规划,未将高职院校师资培训纳入教育主管部门师资培训的整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不在师资管理机构的考核范围。教育主管部门比较重视中小学师资培养,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失去了制度性的保障。二是人事制度老化。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专、兼职教师,但目前高职院校编制控制、行政审批的人事制度限制着教师人才的合理流动,一方面不适应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流不出,另一方面优秀的技能技术型人才进不来。三是负责教师培训的机构缺乏。目前教师参加培训的途径有两种: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各院校选派的教师参与集体培训或由学校自行组织外派或校本培训。由于缺乏专门的机构负责,这两种培训常常无法落实,时间与场所均无法保障培训工作的实施。

2.双师型教师总体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一是专职教师比例偏低。专职教师约占总数的60%,兼职教师占40%,兼职教师的不稳定性影响了双师型教师的总量和结构。二是兼职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且年龄偏大。这主要是因为学校经费有限,聘请低薪教师,大多是企业或行业的退休教师,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操作技能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三是专任教师分布不均衡。一般公共课占27.9%,专业课占35.7%,实践教学占21.4%,实践兼理论教学占15%。

3.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不高,实践能力偏弱。一是教师整体师德水平不高。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与普通本科学院相比,学生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这增加了教育教学的难度,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二是专业技术水平不均衡。高职院校教师有来自师范院校的,有来自企业的,还有自主培训的,师资来源渠道不同,导致教师所接受的专业技术训练参差不齐,来自企业或行业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高但教学理论不高,来自师范院校的教师理论教学基础好但专业技术水平不够,动手能力不强。三是教学观念陈旧。据调查,高职院校教师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愿意学习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在教学中往往照本宣科,缺乏创新,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对策

1.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规划,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教育部早就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职院校按照培养高素质实用性人才的要求,从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度,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加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分设的力度与强度,通过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提高现有教师的双师素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应达到54%以上。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应积极响应落实政策,把双师型教师培养提到一个重要的高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宣传建立双师型教师、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实重要意义与必要性,进一步提高群众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度,提高高职教师在群众中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

2.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一是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是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可根据激励理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促进教师学历提升、在职培训等奖励制度,制定双师型教师聘用、晋升、考核评价、奖励等办法,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促使双师型教师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在激励的过程中,要重用双师型教师,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加大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投入。二是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管理机制。根据相关教育法律法规,高职院校应构建一整套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教师管理制度,使双师型教师在认定、聘任、晋升、待遇、奖励等方面做到有章可循,为双师型教师的长足发展搭建一个合适的平台,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有效管理,教学、实训行为制度化、规范化。另外,还要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管理机构,有领导、管理、评价等管理层级及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三是完善双师型教师评价机制。完善的评价制度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完整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考核与评价两方面,考核是评价的论据,要准确、真实,评价的方式要多样,评价的标准要统一,评价的过程要公开、公平,评价的结果要公正、有效。在评价的方式上,笔者主张采用发展性评价方式,全面、动态地评价教师,促进教师发展。

3.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是加强职业教育理论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教育理论素养是每一位中职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因此职业教育理论培训是双师型教师的首要培训的内容。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一般不是毕业于师范院校,外聘兼职教师大多来自行业或企业,缺乏职业教育理论基础,要加强职业教育学、职业心理学、教材教法、教育技术学、教育评价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与培训,这样教师才能顺利进行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二是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在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时,应坚持“必需、够用”为原则,教师既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框架和前沿知识,又要准确地向学生传授适应工作岗位的专业知识。培训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学生就业的岗位和岗位职业能力。随着教师掌握各专业领域的新动向、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做到与本专业理论知识同步发展,才能避免学生所学与实际工作需要或专业技能技术发生脱节的现象。三是加强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特色之一,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共性素质外,还应具备一些特殊素质,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教育转化能力等,其知、能储备要更为全面。在培养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理论素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教师具备与其专业相符的专业技能和能力,挖掘各种培训渠道,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职业技能水平。当今世界,新知识、新技术广泛运用于行业或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而且更新换代迅速,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时刻关注、了解、掌握本专业领导的最新发展动态,还要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并能较好地将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到教学、实训当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四是加强教育科研培训。培养教师良好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关键,是教师由经济型向双师型转化的必经之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在教学、实训中大量运用各企业最新的技术成果,而企业可以利用教学科研中所发现的新工艺或新技术,真正做到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指导企业进行技术革新,让学生适应企业、融入企业并为企业出谋划策,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研讨会,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理论教学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青年教师要与专家学者合作从事相关研究,发挥专家学者“帮带”作用;学校要对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予物质、精神奖励,提高教师搞科研求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拓展双师培养渠道,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第一,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双师素质教师进修。选派骨干教师进修一般有两个渠道:一是选派教师到企业、公司进行进修。专任教师大多理论教学能力较强而实践能力弱,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机制,选派教师到相关实践性强的企业脱产进修,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二是选派教师到对口高校进修。对于业务水平较高、思想较活跃的教师,可以选派到对口高校进修,充分利用对口学校先进的教学资源,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将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应用于教学与实训中,提高学校整体师资素质。第二,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等单位进行顶岗实践。高职院校要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重视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要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对口企业等进行顶岗实践,一方面,教师可带着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到企业去,向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请教学习,将企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使教学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理论研究和知识技术带到企业去,指导企业生产与技术开发,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双方互惠互利,真正达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目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第三,创造校内双师培养机会。在拓宽校外双师培养渠道的同时,不能忽视校内双师培养,可以开展自主培训,或利用校办工厂开展培训。第四,广纳贤才,通过政策引进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教师的待遇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人才愿意从事教师这个职业,这为高职院校从企业引进技术精湛、经验丰富、学历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可能,高职院校要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使“可能”变为“可行”。

由于社会环境、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各地在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方式方法也不同,但培养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所有高职院校共同的目标。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高职院校要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搭建一个较好的平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个发展性课题,一定会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而更加深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EB/OL]. http:///link?url=JeMra-IrW3dsC3DaifMZMn4wj8WH1fn7a-uRRCH

vfxCFh1EfjOWEWOEnei8Ee3ky4hys52aZElktzKCwopODTa,2000-03-21.

[2]周济.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