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时政论文

大学生时政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5:14

大学生时政论文

大学生时政论文例1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微时代”的来临增加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使其能够接触更多、更广的信息。微信、微博等信息交流工具的出现,将世界上发生的新闻事件、娱乐热点、身边新闻等动态信息迅速传播到用户手中,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丰富课余生活。但是,学生在利用这些通讯平台汲取信息时也会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如西方敌对势力所散播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倾向、价值观、理想信念以及道德素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理智、客观地看待社会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教师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讲授、报告、谈话等。教师的讲授一般是在课堂上进行,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性,学生学习的兴趣大打折扣。“微时代”为学生搭建了讨论话题的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络中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谈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传统的交流方式,但是往往会存在学生不愿意与教师谈话的现象,教师利用谈话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难以保证能够获得预期的效果。“微时代”打破了学生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限制,通过网络平台发表彼此的看法,同时也能够评价他人的观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对有关规定、社会风尚以及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宣传时,主要采用板报、广播电视报道等方式,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学生没有参与到整个事件中,无法深入理解相关内容,因此,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积极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开发性、多向性以及互动性的影响下,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会提高,而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使得他们被这些多媒体网络技术所吸引,并成为网络媒体的重要群体,学生汲取的知识以及了解的时事动态早已经超出了课本的范畴。如果教育者没有利用好多媒体网络技术,掌握的信息量会滞后于被教育者,就会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优化队伍结构,掌握多媒体网络技术知识,更好地引导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

(四)网络舆情监控机制

对学生来说,由于新兴网络多媒体技术具有共享性以及开放性等的特点,因此,他们可以不受限制的对某一具体事件进行、转发以及评论。由于大学生的思想不成熟,缺乏社会阅历,对社会热点问题理解不全面,因此,对于一些网络信息是否危害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并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另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利用网络信息煽动大学生做出一些示威游行、聚众闹事等不良行为,严重危害了国家利益。网络媒体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用户,这也给网络舆情的监控与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高校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为学

二、“微时代”背景下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搭建“微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用一些前言技术,同时还要结合时代特色,有效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首先,教育工作者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了解和掌握一些“微媒介”的特点、优势以及存在的缺陷,从而在实践运用中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学校内部还要建立“微媒介”的长效工作机制,从而将“微媒介”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学校相关领导部门要起到带头作用,构建“微媒介”技术平台,并做好基本的人员配置工作,保障技术平台有足够的技术人员进行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如学校可以构建一个微博平台,组织一支专门的队伍进行平台的运行维护与监督管理,保障微博内容的生动活泼,以及应用一些创新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相关教育部门可以制定“微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大纲和教材,利用“微媒介”的方式深入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做好“微行为”素质修养引导工作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只能单向地、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微时代”的来临,打破了这种单向的教育模式,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微时代”的特点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当前的实时政治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探索思考能力。同时,学生要学会甄别信息,通过自己的分析与思考,摒弃那些不健康、不积极的信息和文化,提升自己对不良言论以及低俗文化的免疫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在“微时代”中树立远大理想。学生通过“微博”“微信”等“微时代’信息技术,能够结开阔眼界,结交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鉴定自我理想,培养正确的人格,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借鉴“微时代”网络媒体优势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要采取讲解、报告、宣传等方式,突出强调理论性教学,学生难以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利用新兴网络媒体技术,丰富自身的教育方法,采用一些视频、音频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动员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多媒体互联网有着开放性、及时性、便捷性等特点,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一些网络平台社会热点、时事政治,让学生参与讨论,适时地引入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流文化,让学生公平、公正地看待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

(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结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

“微时代”的来临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中被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对教师队伍的结构以及素质都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调整思想政治队伍结构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因此,要不断地引入年轻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活力;积极地引入一些多媒体网络技术人员,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开发适合学生的网络平台。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有敏锐的识别能力,能够及时甄别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同时要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

大学生时政论文例2

1.2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观念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思想和风气,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青年学生锐意进取、勇于革新,并且喜欢对社会文明进行超前探索。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思想改革使我国大学生的思维发生了转变,使大学生能够立足世界文明的最前沿。从当前的情况看,大学生可以运用电脑硬件和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和文化知识,并且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明显强于教师和家长。一些社会学研究人员认为,我国当前正处于从前喻思潮向后喻思潮转化的过程中。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开展休闲娱乐的行为也影响着教师和父母。一些长辈开始意识到,除了要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传授给年轻人之外,还要主动了解年轻人的想法,学习年轻人获取知识的先进方式。

1.3当代大学生以批判形式来继承传统文化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理念发生了多次转变。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权威。因此学生总是毫不质疑地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教诲。但在后喻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阔,因此许多学生在接受教导、接触传统文化的同时,开始质疑教师和家长的观点是否正确,同时也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

2建立起和谐的并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具有迫切性与必要性

2.1帮助思想政治教育者重新塑造号召力在当今的后喻文化发展时代当中,多元性文化与多元化价值观念以及多彩的信息知识等,能够强烈冲击大学生视觉与听觉,从而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消以及道德选择等。与其相比,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在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都相对落后,加上他们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渠道落后,思维方法的陈旧等,造成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号召力越来越弱,甚至是消失,从而使得大学生在媒体渠道获取的社会事件与社会热点等问题的认知和教师教育产生严重的反差与脱节。由此可知,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完善新型的师生教育方法,运用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与思想凝聚力来建立起新的权威,从而重新塑造起号召力。

2.2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共融在我国传统思想政治的教育理论虽然承认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实践当中,统一化的培养和理论的灌输都只是体现出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教育与接受的地位,其本身所具有的主动性与能动性都被模糊。在后喻文化的发展时代当中,多元信息渠道和多样化沟通渠道不断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并随着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的增强,从事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就必须建立师生的二元主体平等地位,并且有良好的协调与沟通机制,从而提高教育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增强思想政治的教育有效性。通过沟通的方法来转变沟通的机制,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共融,并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与个性需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动性,在开展思想教育过程中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共融。

2.3有效处理在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当今的后喻文化发展时代中,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与行为取向及思想道德、理想追求等主流观念,但在这当中也会出现和主流意识形态并不相应的甚至是互相背离的一些问题,而思想政治的教育目标就是为了有效的处理这些问题。传统思想政治的教育手段形式比较古板,内容比较枯燥,并且缺失人文氛围,忽视了学生在价值观上的需求,对于后喻文化时代的大学生就缺乏相应的感染力。基于此,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就要转变沟通的方法,掌握学生的需求,增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与情感关爱,从而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的教育成效。

3在后喻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改变沟通方法的策略

3.1教师要改变与学生相处的态度创建亲密友好的师生关系在后喻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和教师在收集知识、整理信息、分析问题等方面存在许多区别。要想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使大学生愿意主动接受思想辅导,教师首先必须转变与学生相处的态度,使学生能够信任教师、亲近教师,创建亲友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在日常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教育对象是人格独立、性格各异的学生群体。在与这些学生交流时,教师要以平等、友好地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友好和尊重后,才会愿意敞开心扉,将自己的真实意愿和想法告诉教师。

3.2教师要转变开展思想教育的理念创建教学相长的教育模式我国的传统伦常观念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一种权威,学生必须严格遵循教师的教导,如果学生做出质疑或忤逆教师的行为,将会被视为离经叛道。但在现代社会,我国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当代学生和教师的相互平等的,因此教师不能再单方面向学生灌输自己的思想观念,而要转变教育态度,与学生共同学习、互相教育。在后喻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在开展思想教育时,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提出疑问和质疑,同时教师要将教学模式从单方面灌输知识,转变为师生一同探索问题的模式,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思考探究来总结出正确的处世之道和是非观念,这样学生才不会抗拒思想教育课程。

大学生时政论文例3

二、微时代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尚化

微时代的到来,受众的人群已经渗透年轻人的生活,学校作为育人的载体,要全面而深入的创建大学生思想工作,这样才能实现对新一代的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做出正确的引导。由于微博、微信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生活方式工具。大学生不仅把微博、微信作为自己的社交平台,而且将其当作展示自我的平台。一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借助微博、微信平台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从而可以近距离的了解大学生们的真实思想动态。高校老师往往通过对学生微博的关注,把握学生的思想时代脉搏,打破传统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在对学生关注的同时,在教育上进行改善推进,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实现生活化,提高高等思想工作时效性,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起着潜移默化作用。

三、微时代打破了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在大学生的校园往往都是以班级或院系为基本单位,地点时间受限制往往受限制的情况下,开展进行同一内容的教育活动。由于大学班级管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很难落实到位,伴随着微博、微信在年轻的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往往在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时空地点限制,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时时刻刻的进行,而且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例如:老师可以因某些学术上的问题可以在“朋友圈”中开展各抒己见的大讨论,从而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广泛交流。

四、在“微时代”下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微时代的到来,不仅更新了人们的观念,而且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正确的使用媒体。微媒体在网络时代的兴起并呈先出爆炸性的发展,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是八零后,在接受这些微媒体的时候往往对此显得无所适从、无法应对。结合微媒体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接受这样的既定事实,而且要基于现实的情况,进行思考、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多元化的策略。其次,在微时代的氛围下,形成因势利导的教育观念。在“微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化、时尚化的趋势,深深的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观念转变,因此他们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新形势面临的新问题进行结合起来,不断优化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式方法,为此提升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一“微时代”为基准,利用正能量,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使用观。在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微媒体的“铁杆粉丝”,从而形成依赖性、黏合性。为了不让学生在微媒体下,“染瘾成灾”,为了学生个人的学业、身心健康发展进行有效的结合,高校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找出解决的办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微媒体使用观,因此在微时代下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实行的对策措施:

(一)利用校内的基础媒体进行宣传,塑造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这其中包括基础的传媒知识、法律、道德规范,理解选择、进行对传媒信息删选的能力,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二)进行对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删选、紧随学生时代的信息,在主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通过在宣传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我们应该借助当代所发生的新闻热点、重大政治经济问题所发表具有鲜明的客观评论,对年轻的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对错误的思想要及时开展批评讨论。

(三)以班集为单位把正能量的信息搬到手机上去,这样形成班级所呈现出的一种交互性的信息社交会所。例如:在班级里建立QQ群、建立飞信群、建立微信群等,形成以个人带动群体进行信息、进行交流讨论,加强管理。

大学生时政论文例4

一、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关于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学科研究体系,公开出版发表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著述。研究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问题研究和实践问题研究两方面体现。

第一,理论问题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和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基本范畴层面,主要包括对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理论价值、学术地位、主要作用、理论本质等理论研究。如“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近伟大成果为指导。”(1)在教育过程构成要素层面,主要包括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教育环境等理论研究。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对象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使他们具有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素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2)大多学者认为教育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主要理论内容。关于研究的途径方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从宏观论证到微观证明,从规范研究到实证分析,从人文科学的描述法、元理论分析、经济分析到自然科学的数学方法、建模方法等都有所涉猎。

第二,实践问题研究。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问题研究,其研究具体内容有所差别,基本都是围绕其实践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的,研究思路大致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等。如梁金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问题现状》、冯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房晓梅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秀荣和韦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张苗的《工具理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邹楠的《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仲兆华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根源》等文章,都是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层面进行探讨的。再如我国学者张再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徐艳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李伟的《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苏启敏的《价值反思与学生评价》、张秀荣和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文章,就是从解决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题维度来进行论述的。由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方法侧重单向灌输和说教,缺乏灵活多样的艺术方法,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者地位平等的双向交流模式、隐形教育模式,采取教育途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手段,从而有效提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此可见,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发展与完善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本文将进行的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研究基础。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还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大量的资料是重复的,新意不够。相关理论大多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性陈述、对面临问题的滞后性罗列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理想主义式期盼。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许多重要概念没有做出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现有许多含混不清的概念,如高校政治思想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教育、高校政治教育、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高校德育等等,这些概念没有进行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之前,无法建立统一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第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术研究的应然程度较高,实证程度不够,仅仅依凭理论思考与逻辑演绎来构建应然性的原理原则,应结合实践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多维度的实证分析。第三,理论研究方法不够丰富,目前研究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基本上是囿于借鉴其他学科的常用研究方法。而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经验问题研究多于理性分析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研究多于中微观研究。第四,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业课进行渗透的研究方面,学者基本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观层面研究较多,而在微观层面研究较少,具体措施或结合何种专业的研究大多不够全面或可操作性不强。

二、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专业化研究体系,但从结合高等院校学生专业背景的角度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数量却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中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背景、航海专业背景、医学专业背景等专业领域背景当中,艺术专业背景研究如我国学者何勇和程辽撰写的《职场需求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尹振永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陶思璇的学位论文《综合大学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孙传辉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彩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敬芯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等;航海专业背景研究如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郭海峡、邱爱红、刘思、刘明明、田沙沙的学位论文《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我国航海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改进对策》、《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等;医学专业背景研究如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汉君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刘蔚的学位论文《“90”后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石春兰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我国学者李久东等撰写的《医学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等。可见,其著述形式主要是以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成果,偶尔散见于期刊等文献。这些结合中国高等院校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都缺乏理论性和专业性,仅简单罗列各个不同专业背景的特殊性,并加以简要分析,分别指出高等院校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试图阐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对策。

从外语专业背景进行的系统化理论研究就更为鲜见,只有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代晓雅的学位论文《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婷的学位论文《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姬喻波的学位论文《外语专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等数篇文章。

另外还有二十余篇期刊论文形式发表的论文。首先,如以概括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为出发点,分析并论述相应问题对策的文章《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及其思路》(漳州师范学院学者项梅)、《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商应美等)、《外语类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刍议》(彭海)、《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引导对策探讨》(河北北方学院学者段汝和)、《试论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集美大学学者肖振南)、《外语专业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分析》(苏惠芬等)、《新时期加强外语专业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荟等)、《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黑龙江大学学者曲亮等)、《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心探析》(萧君虹)、《新时期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伍廉松)等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具有专业学习背景、教育生活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特殊性,并针对这些特殊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原因分析和宏观对策研究,但这些研究重复率较高,大多是对特殊性和对策进行宏观层面的罗列和泛化研究,没有深入研究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深层原因,也没有从微观层面出发给出具体对策和方法路径。

其次,如从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进行论述的《入世后外语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者曹文泽等)、《关于外语院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思考》(大连外国语大学学者李宝章等)、《外语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四川外国语学院学者陈洪丽)、《新媒体时代外语类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策略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者迟鸥)、《外语院校育人特点分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者刘伟)、《对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成都理工大学学者张钊等)、《加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广东海洋大学学者谢睿萍)等文章,这些文章大多从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在中国外语类高等院校的管理层面论述了外语专业背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对策。

再次,如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放在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重点在于分析外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强调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途径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网络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心》(刘练)、《互联网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x睿萍等),这些文章虽然及时关注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信息化特征,并根据时代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进行了合理分析,但并未将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及解决困境的对策路径与时代背景直接联系起来,也没有做出系统化专业化的深入研究。

第四,如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方面的论述来研究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浅析外语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与对策》(四川外国语大学学者张庆虹)、《形势与政策教育对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研究》(闫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化哲学研究》(张家政)、《涉外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略》(笔者)、《浅析在外语专业学生中开展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田雨)、《思想政治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杜琳娜),这些文章大体分析了目前中国外语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面临的现实困境,从宏观层面提出一些相应对策路径。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外语专业课的两种课程教学角度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外语专业学生特点进行外语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改进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但这些文章大多没有对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的对策和路径不够全面具体,同时实际操作性不强。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看,以上相关研究成果还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外语专业背景下中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部分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但在相关研究成果中还是缺乏权威性著作和系统性论述,经验问题研究多于学理性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理论研究多于中微观理论研究。现有研究成果大都是简单罗列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泛泛分析导致这些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而从宏观层面给出相应对策和路径。因此,结合时代特征、社会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对其内涵做出准确解读、对其理论价值进行科学分析、对其困境及其产生根源做出详尽论述、对其调适路径和对策方法进行合理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张秀荣,韦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注释:

大学生时政论文例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培养青年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教育环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十六大以来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并相继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工作部署。十七大后,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把科学发展观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贯穿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但同时不容否认的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热情;部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存在误区;教学内容重复泛化,教学方法简单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又掣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使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所以需要对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要进行实事求是的深入分析,既考虑学生和教师的主观原因,又考虑社会的客观因素,既考虑教学主体与课题,又考虑教学中介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以此态度指导教学改革,才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并内化为他们自觉的行动。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关键

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导,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邓小平曾明确指出:“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和谐、活泼地发展,关键在教师。”所以,要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于培养和建设一支坚信马克思主义,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献身思想理论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现代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知识创新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品质在于与时俱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才能从思想上认识上跟上形势,不断提教学水平。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发展着的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也必须具有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客观理性的逻辑思维,坚持不懈的追求真理的精神。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根本,他在认识论中再三强调理论必须回到现时中去指导实践,才能发挥其巨大威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才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的过程。这一历史经验表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紧密结合起来,是历史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具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透彻理解,才能把它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尤其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阶段目标结合起来,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鲜活的教育意义。

按照邓小平的话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理论与实践的难题。这都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方面。因此,能否及时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揭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理论本质,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基本素质,才能在大学生普遍关注某一问题的时刻,及时为其做出解答,也才可能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大力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人进行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提高自身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学术研究,鼓励教师大力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由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全能型”的教师队伍,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良性湖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完善更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内容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

教材是制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给“教材”下的定义是:“所谓教材,就是一个有目的的情境在发展过程中所观察的、回忆的、阅读的和谈论的种种事实以及所提出的种种观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杜威是把教材作为活的知识来把握的。这里的“知识”决非死的、静态的知识、现成的知识,而是活的、动态的、生成的知识。这就是说,能够作为“教材”的知识,应该具有及时更新完善的与时俱进的功能。

但在现时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作为其教学知识的教材却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学内容重复泛化。主要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与中学时的思想教育课程衔接性差、重复多。据统计,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学政治课有近1/4的课程是简单重复,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空洞的政治说教;教材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不相适应和滞后性,教材编写的特点决定了教材总是相对滞后于社会现实,导致了教材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不相适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从教材和教师口中得不到对现实情况的合理解释,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厌倦。

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改革就成了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重要环节和内容。200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这个《意见》最终确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格局,即:在高校四年制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必修课。并决定举全国之力编写一套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并将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力争于2006年秋季开学后在全国高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统一使用。新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充分反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大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根据教育部要求,又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进行了新一轮的修改和补充,及时把十七大相关精神加入教材,反映了教材编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文化自觉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核心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学术反思的思想结晶,是继“文明冲突论”后又一重大社会理论突破,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文化转型的时代需要。“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先生在此讲的“自知之明”应该具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这里的认知不仅仅局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而且包含对外来民族、外来文化的理解、探寻。以便明白在多元文化交叉融合中,本民族文化处于何境地,较之他族文化,我族文化有何特色,在未来发展中该往何去。这是一种兼深度和广度的认知,不是传统意义上个人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忏悔,而是走向自身文化深处、走向其他文化殿堂并筹划和追求民族文化理想的探索历程。二是认知的升华,即把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上升为一种自觉行动的理念,也就是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把自身视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把民族文化视为自身生命的组成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主客,合二为一。这样,就把保护传统文化作为自身使命,把认知内化为自身信念和行动指南,在新形势、新环境中自觉地去继承它,保护它,弘扬它,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捍卫它。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文化自觉,就是要让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自知之明”,即使大学生在认知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及其相关知识的同时,把此认知上升为一种自觉行动的理念,内化为自身行动的指南,自觉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念和准则,主动将之付诸实践,从而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

由于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在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取向选择方面,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对主流文化存在质疑。多数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性,对社会主导价值和信仰抱有更多的“游离”态度。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肤浅、模糊、有疑虑,信心不够。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受到扭曲、侵蚀和消磨。有些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呈现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的特点。有的大学生把参加政治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学校所组织的各项活动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希望通过政治活动和政治参与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要求。

所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之际,在世界多元文化互相冲突和激荡中,在多重世界观和价值取向碰撞与交融下,文化自觉作为当代中华民族应有的、正在增强的新型文化观念,对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大学生是传统文化及国家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是外来文化的借鉴者和批评者。只有培养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自觉意识,才能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以及中国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潮流,就有科学的思考,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对于保持中国先进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立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时代的要求对多元文化进行审视、鉴别和筛选,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意识。这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改革的核心。

大学生时政论文例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培养青年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教育环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十六大以来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并相继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工作部署。十七大后,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把科学发展观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贯穿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但同时不容否认的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热情;部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存在误区;教学内容重复泛化,教学方法简单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又掣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使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所以需要对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要进行实事求是的深入分析,既考虑学生和教师的主观原因,又考虑社会的客观因素,既考虑教学主体与课题,又考虑教学中介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以此态度指导教学改革,才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并内化为他们自觉的行动。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关键

    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导,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邓小平曾明确指出:“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和谐、活泼地发展,关键在教师。”所以,要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于培养和建设一支坚信马克思主义,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献身思想理论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现代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知识创新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品质在于与时俱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才能从思想上认识上跟上形势,不断提教学水平。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发展着的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也必须具有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客观理性的逻辑思维,坚持不懈的追求真理的精神。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根本,他在认识论中再三强调理论必须回到现时中去指导实践,才能发挥其巨大威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才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的过程。这一历史经验表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紧密结合起来,是历史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具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透彻理解,才能把它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尤其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阶段目标结合起来,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鲜活的教育意义。

    按照邓小平的话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理论与实践的难题。这都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方面。因此,能否及时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揭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理论本质,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基本素质,才能在大学生普遍关注某一问题的时刻,及时为其做出解答,也才可能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大力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人进行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提高自身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学术研究,鼓励教师大力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由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全能型”的教师队伍,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良性湖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完善更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内容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

    教材是制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给“教材”下的定义是:“所谓教材,就是一个有目的的情境在发展过程中所观察的、回忆的、阅读的和谈论的种种事实以及所提出的种种观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杜威是把教材作为活的知识来把握的。这里的“知识”决非死的、静态的知识、现成的知识,而是活的、动态的、生成的知识。这就是说,能够作为“教材”的知识,应该具有及时更新完善的与时俱进的功能。

    但在现时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作为其教学知识的教材却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学内容重复泛化。主要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与中学时的思想教育课程衔接性差、重复多。据统计,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学政治课有近1/4的课程是简单重复,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空洞的政治说教;教材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不相适应和滞后性,教材编写的特点决定了教材总是相对滞后于社会现实,导致了教材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不相适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从教材和教师口中得不到对现实情况的合理解释,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厌倦。

    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改革就成了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重要环节和内容。200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这个《意见》最终确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格局,即:在高校四年制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必修课。并决定举全国之力编写一套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并将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力争于2006年秋季开学后在全国高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统一使用。新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充分反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大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根据教育部要求,又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进行了新一轮的修改和补充,及时把十七大相关精神加入教材,反映了教材编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文化自觉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核心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学术反思的思想结晶,是继“文明冲突论”后又一重大社会理论突破,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文化转型的时代需要。“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先生在此讲的“自知之明”应该具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这里的认知不仅仅局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而且包含对外来民族、外来文化的理解、探寻。以便明白在多元文化交叉融合中,本民族文化处于何境地,较之他族文化,我族文化有何特色,在未来发展中该往何去。这是一种兼深度和广度的认知,不是传统意义上个人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忏悔,而是走向自身文化深处、走向其他文化殿堂并筹划和追求民族文化理想的探索历程。二是认知的升华,即把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上升为一种自觉行动的理念,也就是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把自身视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把民族文化视为自身生命的组成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主客,合二为一。这样,就把保护传统文化作为自身使命,把认知内化为自身信念和行动指南,在新形势、新环境中自觉地去继承它,保护它,弘扬它,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扞卫它。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文化自觉,就是要让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自知之明”,即使大学生在认知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及其相关知识的同时,把此认知上升为一种自觉行动的理念,内化为自身行动的指南,自觉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念和准则,主动将之付诸实践,从而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

    由于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在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取向选择方面,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对主流文化存在质疑。多数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性,对社会主导价值和信仰抱有更多的“游离”态度。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肤浅、模糊、有疑虑,信心不够。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受到扭曲、侵蚀和消磨。有些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呈现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的特点。有的大学生把参加政治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学校所组织的各项活动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希望通过政治活动和政治参与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要求。

大学生时政论文例7

第一,理论问题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和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基本范畴层面,主要包括对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理论价值、学术地位、主要作用、理论本质等理论研究。如“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近伟大成果为指导。”(1)在教育过程构成要素层面,主要包括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教育环境等理论研究。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对象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使他们具有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素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2)大多学者认为教育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主要理论内容。关于研究的途径方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从宏观论证到微观证明,从规范研究到实证分析,从人文科学的描述法、元理论分析、经济分析到自然科学的数学方法、建模方法等都有所涉猎。

第二,实践问题研究。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问题研究,其研究具体内容有所差别,基本都是围绕其实践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的,研究思路大致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等。如梁金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问题现状》、冯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房晓梅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秀荣和韦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张苗的《工具理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邹楠的《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仲兆华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根源》等文章,都是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层面进行探讨的。再如我国学者张再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徐艳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李伟的《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苏启敏的《价值反思与学生评价》、张秀荣和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文章,就是从解决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题维度来进行论述的。由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方法侧重单向灌输和说教,缺乏灵活多样的艺术方法,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者地位平等的双向交流模式、隐形教育模式,采取教育途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手段,从而有效提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此可见,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发展与完善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本文将进行的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研究基础。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还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大量的资料是重复的,新意不够。相关理论大多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性陈述、对面临问题的滞后性罗列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理想主义式期盼。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许多重要概念没有做出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现有许多含混不清的概念,如高校政治思想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教育、高校政治教育、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高校德育等等,这些概念没有进行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之前,无法建立统一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第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术研究的应然程度较高,实证程度不够,仅仅依凭理论思考与逻辑演绎来构建应然性的原理原则,应结合实践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多维度的实证分析。第三,理论研究方法不够丰富,目前研究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基本上是囿于借鉴其他学科的常用研究方法。而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经验问题研究多于理性分析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研究多于中微观研究。第四,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业课进行渗透的研究方面,学者基本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观层面研究较多,而在微观层面研究较少,具体措施或结合何种专业的研究大多不够全面或可操作性不强。

二、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专业化研究体系,但从结合高等院校学生专业背景的角度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数量却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中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背景、航海专业背景、医学专业背景等专业领域背景当中,艺术专业背景研究如我国学者何勇和程辽撰写的《职场需求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尹振永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陶思璇的学位论文《综合大学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孙传辉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彩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敬芯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等;航海专业背景研究如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郭海峡、邱爱红、刘思、刘明明、田沙沙的学位论文《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我国航海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改进对策》、《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等;医学专业背景研究如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汉君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刘蔚的学位论文《“90”后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石春兰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我国学者李久东等撰写的《医学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等。可见,其著述形式主要是以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成果,偶尔散见于期刊等文献。这些结合中国高等院校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都缺乏理论性和专业性,仅简单罗列各个不同专业背景的特殊性,并加以简要分析,分别指出高等院校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试图阐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对策。

从外语专业背景进行的系统化理论研究就更为鲜见,只有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代晓雅的学位论文《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婷的学位论文《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姬喻波的学位论文《外语专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等数篇文章。

另外还有二十余篇期刊论文形式发表的论文。首先,如以概括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为出发点,分析并论述相应问题对策的文章《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及其思路》(漳州师范学院学者项梅)、《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商应美等)、《外语类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刍议》(彭海)、《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引导对策探讨》(河北北方学院学者段汝和)、《试论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集美大学学者肖振南)、《外语专业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分析》(苏惠芬等)、《新时期加强外语专业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荟等)、《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黑龙江大学学者曲亮等)、《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心探析》(萧君虹)、《新时期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伍廉松)等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具有专业学习背景、教育生活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特殊性,并针对这些特殊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原因分析和宏观对策研究,但这些研究重复率较高,大多是对特殊性和对策进行宏观层面的罗列和泛化研究,没有深入研究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深层原因,也没有从微观层面出发给出具体对策和方法路径。

其次,如从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进行论述的《入世后外语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者曹文泽等)、《关于外语院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思考》(大连外国语大学学者李宝章等)、《外语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四川外国语学院学者陈洪丽)、《新媒体时代外语类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策略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者迟鸥)、《外语院校育人特点分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者刘伟)、《对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成都理工大学学者张钊等)、《加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广东海洋大学学者谢睿萍)等文章,这些文章大多从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在中国外语类高等院校的管理层面论述了外语专业背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对策。

大学生时政论文例8

关键词: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培养青年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教育环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十六大以来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并相继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工作部署。十七大后,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把科学发展观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贯穿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但同时不容否认的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热情;部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存在误区;教学内容重复泛化,教学方法简单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又掣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使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所以需要对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要进行实事求是的深入分析,既考虑学生和教师的主观原因,又考虑社会的客观因素,既考虑教学主体与课题,又考虑教学中介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以此态度指导教学改革,才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并内化为他们自觉的行动。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关键

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导,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邓小平曾明确指出:“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和谐、活泼地发展,关键在教师。”所以,要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于培养和建设一支坚信马克思主义,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献身思想理论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现代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知识创新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品质在于与时俱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才能从思想上认识上跟上形势,不断提教学水平。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发展着的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也必须具有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客观理性的逻辑思维,坚持不懈的追求真理的精神。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根本,他在认识论中再三强调理论必须回到现时中去指导实践,才能发挥其巨大威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才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的过程。这一历史经验表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紧密结合起来,是历史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具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透彻理解,才能把它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尤其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阶段目标结合起来,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鲜活的教育意义。

按照邓小平的话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理论与实践的难题。这都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方面。因此,能否及时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揭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理论本质,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基本素质,才能在大学生普遍关注某一问题的时刻,及时为其做出解答,也才可能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大力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人进行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提高自身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学术研究,鼓励教师大力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由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全能型”的教师队伍,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良性湖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完善更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内容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

教材是制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给“教材”下的定义是:“所谓教材,就是一个有目的的情境在发展过程中所观察的、回忆的、阅读的和谈论的种种事实以及所提出的种种观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杜威是把教材作为活的知识来把握的。这里的“知识”决非死的、静态的知识、现成的知识,而是活的、动态的、生成的知识。这就是说,能够作为“教材”的知识,应该具有及时更新完善的与时俱进的功能。

但在现时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作为其教学知识的教材却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学内容重复泛化。主要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与中学时的思想教育课程衔接性差、重复多。据统计,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学政治课有近1/4的课程是简单重复,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空洞的政治说教;教材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不相适应和滞后性,教材编写的特点决定了教材总是相对滞后于社会现实,导致了教材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不相适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从教材和教师口中得不到对现实情况的合理解释,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厌倦。 三、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文化自觉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核心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学术反思的思想结晶,是继“文明冲突论”后又一重大社会理论突破,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文化转型的时代需要。“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先生在此讲的“自知之明”应该具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这里的认知不仅仅局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而且包含对外来民族、外来文化的理解、探寻。以便明白在多元文化交叉融合中,本民族文化处于何境地,较之他族文化,我族文化有何特色,在未来发展中该往何去。这是一种兼深度和广度的认知,不是传统意义上个人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忏悔,而是走向自身文化深处、走向其他文化殿堂并筹划和追求民族文化理想的探索历程。二是认知的升华,即把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上升为一种自觉行动的理念,也就是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把自身视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把民族文化视为自身生命的组成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主客,合二为一。这样,就把保护传统文化作为自身使命,把认知内化为自身信念和行动指南,在新形势、新环境中自觉地去继承它,保护它,弘扬它,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扞卫它。

大学生时政论文例9

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我们都关注着如何为新世纪的政治学定位,思索着面向21世纪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方向和主题。为此我们首先需要问:政治学是怎样一门学科?它能够做什么?

政治学是一门与社会政治生活紧密关联的学科。它不是书斋中的智慧游戏,也不是纯粹的求知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学研究就是政治的一部分。所以美国政治学说史专家乔治·萨拜因正确地把政治理论家称为“超级政治家”。①从历史上看,政治学的主题总是时代要求的产物。当一个政治文化辉煌的时代即将逝去时,政治学家总结了这个时代,为后世留下不朽的理论遗产。在新旧时代转换的变革关头,政治学家们把握着时代的主旋律,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以他们的理论指导了一个时代。当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时,政治学家们体察到时代的深层脉动,以其理论准备着一个时代。政治学随时代的要求而转换着主题,政治学的研究因为和入政治生活的主旋律才显示出其价值和生命力。

在上个世纪的转折点上,以康粱为代表的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派清醒地认识到了世界历史的潮流,把握住了中国政治变革的趋向。中国传统政治学向现代政治学的根本转变是从他们开始的。今天,世纪的转折点与时代的转折点又不期而遇,我国的政治发展进入了特殊的历史转型时期。在我们这一代政治学者的心头,需要有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和光荣的历史使命感。我们需要严肃地思考,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什么?我们如何把握政治学的发展方向和主题,从而开创政治学发展的全新时代?

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它要求我们用全球化的新思维来把握时代的脉动。应该看到,亨廷顿所称的当代世界“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已经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自1974年起,这股民主化浪潮从欧洲南端涌起,葡萄牙、西班牙和希腊这三个资本主义欧洲最后的权威主义政权垮台。70年代末,民主化浪潮漫延到拉丁美洲,一个接一个的军人政权还政于民。到80年代末,这片大陆已经基本实现了民主化。80年代中期,民主化浪潮涌入亚洲,菲律宾、韩国等权威主义国家实现了向民主的过渡。80年代末90年代初,它又迅速席卷了前苏联和东欧地区,使这些国家相继走上了西方式的议会民主道路。与此同时,敌视西方文化的“中东—伊斯兰教”世界也开始受到民主化浪潮的强劲冲击,多数国家进行了自由化或半民主化改革。进入90年代,多党民主风潮登陆黑非洲,一党制政体或军人政权兵败如山倒,仅在二、三年间,绝大多数黑非洲国家转向了多党民主。除了由权威主义向民主政体的转变外,还有许多权威主义政权实行了民主化的改革,或松动了权威主义的统治。有的国家处于强大的民主运动与权威主义政权的紧张对峙之中。

这股强劲的民主化浪潮的影响遍及全球。从文化类型上看,它涵盖了各种文化:基督教文化、儒教文化、伊比利亚文化、伊斯兰教文化、黑非洲文化等无一例外;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它既包括了作为超级大国的前苏联,实现了经济腾飞的韩国,也将一系列最不发达国家裹挟其中。经过它的冲击,世界的政治版图已经大大改观,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已经形成。环顾今日之世界,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都已经成了民主的大陆。在非洲,权威主义政权成了民主化浪潮中的孤岛。在亚洲,它也只剩得残破的半壁河山。这意味着,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民主政治占统治地位的世界里。时代潮流和世界大趋势已经把建设公民文化的任务紧迫地摆在我们这一代政治学工作者面前.

中国改革的发展趋向和世界政治变革的潮流告诉我们,新世纪中国政治学的历史使命就是为构建健全的民主制度做理论上的准备和为培育成熟的公民文化提供理论支持。我们知道,公民文化是民主制度的隐结构,只有公民文化发育到一定程度,民主制度才能建立,也只有得到公民文化的支持,民主制度才能得到巩固和健康运作。与制度上的成功设计相比,推动公民文化形成的任务更为重要,也需要政治学界予以更多的关注。

诚然,政治学界仍然需要关注改革过程中的政治稳定、秩序和效率等问题,但是从整体上说,现代国家权力制度化的阶段已经过去,我们需要在构建公民广泛参与的政治结构的大目标下来解决上述问题。在当代社会,政治权威要获得合法性和有效性,必须使社会上具有政治参与要求和能力的部分参与到政治体系和决策过程中来;政治稳定的实现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有赖于社会各种利益得到制度化的代表和表达,社会的多元势力能够进行公平合法的竞争;提高政治效率的关键在于建立一种机制,保障公民能够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有效的选择和监督。总之,在当代社会,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健全民主的政治结构。政治学的研究只有立足于此,才能有高屋建瓴的眼光,才能跳出以往过于单纯执着地追求稳定、秩序和效率等目标,结果却难以奏效甚至产生负面效应的被动循环。

政治学研究能够为公民文化的发育成熟做些什么呢?

我们知道,现代公民文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基本要素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自然发育的过程。政治学界不能过高估计自己的作为和影响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政治现代化进程是西方政治文化冲击的结果,现代公民文化并不能由本土文化自然生成,它需要移植、嫁接和融汇外来文化,所以它又是衍生型的,是一种人为的建构。这决定了现代中国式公民文化的诞生和成熟要经历传统政治文化的断裂和创造性地转型、中西政治文化的冲撞与融汇的复杂过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文化工程。这使政治学的研究对公民文化的成长发育具有特殊的引发和启动作用、催化作用、助生作用、杠杆作用、指引和模塑作用。它需要政治学家以创造性的工作来积极参与重构现代中国式公民文化的理论设计。

市场经济及其相应的经济发展是公民文化形成的基本驱动力,发达的市民社会是公民文化孕生的摇篮。但是,适宜的社会经济条件只能孕生公民意识的某些潜在要素。没有理论的先导,其它一些因素难以生成;没有理论的提炼和升华,这些潜在要素也只是处于自在状态,不能获得自觉的理性形式。公民文化作为一种自觉的理论建构首先在政治思想家或政治学家的头脑中形成,他们对粗糙、零散、模糊的和具有一定盲目性的公民的自我意识、欲求、期望、态度,以及直观的感觉和自然的情感予以提炼和" 升华,作出系统的阐释和解说。通过理论的环节,公民意识才能上升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定型为政治制度和法律。而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法律以及在这种制度和法律规范下的经常性的公民生活,都会成为公民教育的有效手段,反转来塑造公民的政治态度,内化为公民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结构。经过公民理论的中介,成熟的公民文化才能真正形成。

可见,政治思想家和政治学家在中国当代公民文化的形成中具有特殊地位。所谓政治思想家,我们这里指的是哈耶克所说的“原创型思想家”。他们是人类政治思想和政治智慧的活水源头。政治发展的转型时代呼唤着具有宏观视野和深刻洞察力的政治思想家来把握政治发展的路向,创建中国式现代公民文化的巨大文化工程也需要具有贯通古今的政治知识和融汇中西的政治智慧的政治思想家,为现代中国式公民文化奠定根本原则和理论框架。

在政治思想家周围是政治学研究者群体。他们为社会提供政治学的专业知识,从而在各个具体领域里丰富公民理论。作为政治领域的专业工作者,他们通过收集和鉴别事实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对政治现象的客观描述和因果分析,对政治问题的价值评判或选择。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使其在社会公众中享有天然权威,其理论具有理性和逻辑的力量。特别对深层政治问题和宏观政治现象的认识,社会依赖专家,公众也能够服膺专家的意见。借助这个地位,政治学工作者制造和引导舆论,创造文化氛围和环境,指导和矫正公民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影响公民的政治情感和态度。也就是说,政治学家所创造和阐述的民主理论会内化或积淀为公民文化。

一些发展中国家民主化的经历告诉我们,衍生型公民文化的形成依赖两种重要的公民教育手段。其一是民主政治结构及民主政治生活;其二是民主理论。有的韩国学者认为,韩国实现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长期的公民教育促进了公民文化的形成。由于韩国建国之初就确立了民主宪法,民主价值获得了合法性。即使在权威主义统治之下,民主理论仍然是合法的,学校里一直在灌输民主价值。随着民主观念的广泛传播,权威主义政治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厌弃。③

在由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政治文化转型时期,具有先导性的理论发挥着启蒙作用,塑造着时代精神。一种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的合法性是由公民的政治态度来量度的,而其合理性则取决于知识界对它的描述、分析和判断。合法性要得到合理性的支持才能巩固,而合理性也会转变为合法性,或加强合法性。一种制度如果不能从理论上说明其合理性,失去知识界的支持,它很容易失去合法性。而一种获得了合理性的价值体系很容易在公民的态度中获得合法性。

18世纪启蒙运动为我们提供了政治学家对政治秩序合理性的解说影响公众关于政治秩序合法性的态度的生动例证。启蒙思想家们以理性论为武器,对现存政治秩序的合理性作出评判,并对新秩序作出描述,他们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公民的政治态度,从而也改变了政治秩序的合法性。通过启蒙运动,整整一代人改变了思想观念,由臣民转变为公民,从而形成法国政治文化上的断裂。正是启蒙思想哺育的一代公民创建了公民社会。启蒙理论对于推动由臣民文化向公民文化的转型起到了有力的杠杆作用。

为了创建现代公民文化,政治学应该强调发展政治哲学,重视规范理论的研究,关注价值问题的探讨。

我国政治学恢复以来,一方面,由于在基本的规范理论领域一时还不能有实质性的突破,政治学者在这个领域里还难有大的作为;另一方面,我们面对着战后西方政治学发展起来的令人眩目的大量新理论和新方法。这样,政治学界特别是青年一代以极大的热情介绍和研究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成果。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一方面,一些不适合改革开放时代要求的理论没有得到清理,政治学在基本理论方面很少创新;另一方面,却引进大量西方最时髦的理论、方法和概念来装点陈旧的政治学理论体系。结果是两者杂揉并蓄,政治学成为一种奇特的理论与概念的拼盘。

应该看到,当代西方政治学的主题与我国当代政治学的主题完全不同。战后的西方社会已经确立了民主制度,公民文化发育成熟。西方有的学者在50年代甚至认为,西方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冲突已经终结。在这个大背景下,政治学弱化了它的文化职能而强化了其科学职能,其重心由政治哲学转向政治科学,其关注的焦点由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转向政治行为。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才进入公民文化的创生时期,我们正在进入的这个阶段是西方人早已越过的阶段。所以我们在引进西方政治学理论时,必须记住中西政治发展的“时差”,不能冲淡或模糊了我国政治学的主题。

西方近代公民文化生成的历史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在中世纪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的臣民文化。15—17世纪中叶,随着封建主义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臣民文化开始转向近代型的“臣民—公民”文化。在这个时期,国家权力实现了制度化(世俗化、统一集权、职能分化等),臣民仍然没有政治权利,国家权力对臣民的控制甚至超过了中世纪,但是,臣民对国家权力的义务和忠诚不再指向君主私人,而是指向抽象的公共权力和制度化的权力。权威主义政权只是作为一种必要性而得到认同,由于公民尚没有足够的参与能力而享有暂时的合法性。这时期的西方人在社会经济领域里已经获得了独立和自由,但在政治领域里,他们只满足于得到法律上的安全与保障,要求部分地影响和参与政治决策。

17—18世纪是西方臣民文化向近代公民文化转型时期,也就是公民文化奠基时期。在这个时期,市场经济已初步形成,以市民资产阶级为主力的第三等级成长起来,萌发了强烈的参政意识,全面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也就是说,公民意识出现了。专制主义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开始丧失其合法性。

这个时期政治学的历史使命就是为公民文化的形成提供理论支持。重新定义国家和国家权力,重新审视个人与国家和政府的关系,确认公民的政治权利,阐述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并规划出公民参与制度的基本轮廓。以洛克为代表的自由民主主义思想家自觉地承担了这一使命,创建了近代公民文化的理论建构。在他们的理论中,理性论和自然法理论为政治生活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和终极标准;契约论确认了公民的独立、自由和平等,将国家和政府权力建立在民意的基础上;民主理论将公共权力交给公民集体,授予公民平等的参政权;人权理论则规定了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的界限,等等。

可见,公民文化的理论建构有它特定的主题和内容:它需要将公民的自我意识升华为一般理论,按公民社会的标准重新定义国家和公共权力及其与个人的关系。总之,它应该是表达公民的意识、欲求和期望的新的价值体系。

西方公民文化创生时期,古典时代公民文化丰厚的理论遗产是他们现成有效的文化资源。近代公民文化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表现为古典时代公民文化的发现、复兴和再生。是西方人站在近代的基点上对古典文化的再创造。我们的政治传统中没有这样直接可用的资源,所以就需要借用西方的思想成果,包括古典时代、近代和当代的思想成果。其中近代的思想成果更为贴近我国当代的现实。当代西方政治学研究成果对我们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掌握了更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大大深化了我们对政治问题的认识。但是,我们需要记住,当代西方政治学只是给我们提供了有效的认识手段和理论工具,而不是改变了我们面临的主题。借鉴西方政治学的成果只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

我国公民文化的理论建构需要清理两种政治文化和理论遗产" ,即传统的臣民文化和现代由“革命理论”所代表的“群众文化”。所谓政治文化的“转型”,就是实现这两种文化向公民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臣民文化是我国古代社会留下的遗产。近代以来,它在理论层面已经基本被抛弃,但它仍然是民族心理特征,并以改头换面的形式顽固地存留和体现在现存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理论中。

在从整体上谈到传统的臣民文化时,人们往往强调它与现代公民文化的不适应性和不可兼容性。但问题还有它的另一面。

我们知道,当代中国的公民文化不是以西方公民文化替代中国传统的臣民文化,而是中西文化的融合。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是不可能被连根拔除的。现代公民文化只能通过在传统文化主干上嫁接西方公民文化而形成,而不是完全另起炉灶。所以,我们需要分析新旧文化的可融性因素和不可融性因素,据此制定我们的政治文化战略。

传统臣民文化中的某些要素有可能与当代公民文化相融合,从而使中国式的公民文化具有与西方不同的特征。比如,它可能不像西方人那样过份突出个人的独立以及个人与国家的对立,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寻求偏向集体主义的平衡点;它可能会相对淡化社会利益的分化、对立、冲突和多元竞争,强调社会整体利益,以及社会合作与和谐的价值;它虽然肯定积极参与的价值,但不大可能有西方人那样的参与热情,在某些领域宁愿满足于对政治权力的消极监督;它更可能在对权威实现控制监督的同时,多几分对权威的尊重服从,等等。传统的臣民美德的酵素融入当代的公民文化,有可能使我国建成和谐的而不是冲突的现代民主。

“革命理论”在我国理论界数十年中居于主导地位。它从理论层面上替代了传统理论,至今仍然是我国政治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同时,经过数十年的岁月,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内化为公众的心理结构。

“革命理论”的主题是在传统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丧失之后,摧毁传统秩序,重新整合社会和国家,在新的合法性基础上实现政治权威的高度组织化和制度化。所以,在这一理论中,国家被解释为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而不是公民分享权利义务的共同体;国家权力不是公共权力而是阶级权力;政治的主体不是公民个人而是阶级;政治关系不是利益和权利的合法竞争,而是阶级间水火不容的斗争,等等。

我们可以把“革命理论”与西方近代公民理论和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逻辑结构进行比较:

西方近代公民理论的逻辑结构是:自然状态——社会契约——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国家)。公民社会是其归宿。

而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典型逻辑结构是:乱世——圣人出(设立政长)——君臣秩序。其归宿是臣民社会。

“革命理论”的逻辑结构是:阶级社会——无产阶级专政(半国家)——无国家社会。缺失了公民社会这一环节。

所以不难理解,许多作为公民文化基本心理要素的价值不能从“革命理论”那里得到理论支持。诸如对理性、宽容和妥协的政治态度的支持,对个人和个人权利的肯定,以及对和平合法的利益竞争手段和讨价还价的政治竞争方式的承认等。所以当我们进行公民教育时,它就会显露出其贫乏和不适应。

“革命理论”属于“群众文化”的理论建构。“群众文化”是介于传统的臣民文化与当代的公民文化之间的一种过渡型的政治文化,它兼具两者的特征。因而也可以称之为“臣民—公民文化”。

“革命理论”以具有现代性的“群众”概念取代了传统的臣民概念,这是一大进步。④但它同时也以“群众”概念模糊和部分地替换了“公民”概念,这又使它不能适应公民社会的需要。在“革命理论”范式里,“群众”已经不像臣民那样属于君主私人,它具有公的身份,但其中每个分子还没有获得独立人格,他在共同体中的地位还没有明晰化。个人和个人权利是公民社会的基石,但在"群众"概念中个人还不能凸显出来。在人们的观念中,“群众”是一个外延模糊而内涵笼统的整体,个人被淹没和虚化于其中。“群众”(或“人民”)被笼统地承认为国家的主人,但由于具体的政治参与权利没有得到落实,所以,虽然在理论上它是政治权力的主体,政治参与的主体,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它仍是权力的客体,处于政治生活的边缘,成为政治动员的对象,沦为消极被动的一群。所以,不可避免地,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群众"的角色总是隐于背后,作为陪衬,处于前台的总是他们的代表.

作为承载丰富的政治文化意蕴的符号,“群众”不等于公民,也不等于公民共同体。在我们的日常政治生活中,“公民”一词很少使用,即使偶而使用时,也显得勉强和生硬。至于“公民”的另一代名词“选民”则只有在谈到选举的场合才使用。当选的公职人员的脑海里难以浮现“选民”概念,他们经常想到的是“群众”。想到"群众"时,总是产生居高临下的感觉和联想。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代政治文化与公民文化的差距,也可以发现“革命理论”与公民文化的理论建构间的不同。可以说,“群众文化”属于臣民文化向公民文化的过渡环节,它承袭了传统臣民文化的许多特征,也涵蕴着公民文化的要素。从整体上说,它还不是公民文化。而作为“群众文化”理论建构的“革命理论”对建设公民文化也有严重的不适应性。

总之,建设公民文化是今后数十年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迈向21世纪的中国政治学只有自觉地服务于公民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才能充分展现它的社会价值,其学术发展才能步入光明之境。

注释:

大学生时政论文例10

21世纪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得到蓬勃发展,这些社团组织紧跟形势发展,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与研讨、座谈会、名师讲座、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来学习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道德伦理等多种理论。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当前各种社会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的方法、立场、观点分析问题,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调查,仅北京大学就有8个思想政治理论社团,广西61所高校均有理论学习研究类社团。

随着高校学生理论研究社团的增多,学术界对社团文化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陆续出现了一些文章,但是仍然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至今仍没有专门的论著对高校理论研究社团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进行研究。近年来,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历史环境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实效性问题的重要性重新凸显出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热点。本文通过对高校理论研究社团的研究,以提高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研究社团建设的意义

1.巩固和完善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作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强调“高校学生社团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因此,我们要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社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社团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新载体。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中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是高校青年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未来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用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去占领社团文化阵地,并使这一由高层次知识群体创造的文化成为青年主流文化的代表。

2.有助于丰富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理论研究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视野下进行研究,结合当前社团建设的现状,从理论上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其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途径,总结其经验和规律,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研究的创新。不仅拓展了理论研究社团文化研究的深度,而且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的内涵和路径。

3.有助于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理论研究社团建设的新途径、新思路

同志在2005年1月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建设与发展适应了学生多样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求,将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社团文化所倡导的精神,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教育效果更是强于单纯的说教。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来研究高校社团建设,对于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社团建设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

4.高校理论研究社团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载体

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施到活动的开展,再到任务的完成,每一步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课堂教育、党团活动、政治学习、时事报告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能够承载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二是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操作;三是能够联系教育的主客体,并且能促使两者之间发生互动。

二、高校理论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不仅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它对大学生的心理、情感、思想、行为以及价值取向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建设及活动开展,坚持思想性、教育性、学术性与实践性(践行)于一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而有效的载体,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高校思想理论研究社团牢牢把握时代要求和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及会议精神相结合,同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相结合,同学习国际国内时事相结合,同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及其他知识相结合。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发、自主、自觉地参与到学习、研究、宣传和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队伍中来,用科学理论来构筑青年学生的精神支柱,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是理论学习的先锋队

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研讨切磋、平等交流的渠道。通过组织开展读理论原著、理论沙龙、理论宣讲、理论研讨、理论和时事专题讲座等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会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是实践创新的生力军

中央16号文件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件要求“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社团把社会实践作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党的知识宣讲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深入企业、农村、部队、学校宣讲交流;通过组织参观考察,开阔视野,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深人基层挂职锻炼,让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体察民情,在与普通百姓的接触中亲身体验自身的社会价值。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组织建设是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措施,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

(2)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组织与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有利于巩固、完善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是高校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3)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旨在完善健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与机制。

2.建议

(1)加强社团指导老师队伍建设。一方面,结合校内教师的实际情况,聘请为指导老师,通过师生的经常交流,学生便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指导老师的影响,对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起到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在学校周围的社区,聘请热心社团工作的相关专业人士,在经学校对其思想政治素质与专业情况审核通过后,担任社团指导老师。同时,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对校内外社团指导老师的培训考核、工作激励等。

(2)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社团必须多渠道地融入社区。社团可以和社区联手,组织开展各种假日文化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活动、禁毒活动、科普知识宣讲等,丰富社团成员假日的学习内容和生活体验,提高大学生假日的生活品质。

(3)加强理论研究,深化内涵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在认真学习与加深理解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部署、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中心,开展工作研究,订立制度,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开展理论研究探讨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

参考文献:

[1] 陈鑫.高校社团建设浅谈[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102(6):21-26.

[2] 张文学.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其指导[M].北京:中

国青年研究,2006.

[3] 王赫,关莹,张沙艳.我国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发展现状

与作用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9(5):56-57.

[4] 何军,沈威.试论高校理论型学生社团党建新模式的构

建――以杭州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读书会为

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01(1):40-41.

[5] 刘晓亮,孔德民.关于高校理论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9(5):10-12.

[6] 张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社团文化建设[D].上

海师范大学,2010.

[7] 吴宝权.试论高校社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

合[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

182-185.

[8] 袁亮.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中的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7,4(9):174-175.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Corporation Promotes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bstantial Results to Study

大学生时政论文例11

作者简介:陈红英(1969-),女,湖南娄底人,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教授。(江苏 南京 210038)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晓庄学院教改项目“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开发利用”(项目编号:40234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099-02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要求,近年来,南京晓庄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就是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坚持从南京晓庄学院地方性高校的实际出发,把南京红色文化资源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凸显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南京红色文化特色,大大地提高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实效。南京晓庄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因而成绩显著,曾多次获得部、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一、南京蕴藏丰富的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至今还没有一个规范的定义。一般认为红色文化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为标志,以建功立业时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并以这些载体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为内涵而组成的具有宝贵历史意义与价值的文化体系。红色文化是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秀精神品质为内核的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一种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文化形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群众共同作风、共同信念、共同精神品质和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1]据此,红色文化应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所产生的精神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总称。因此,南京红色文化应包括南京的各类遗址遗迹、陵园、纪念碑馆、名人故居旧址等各种有形的资源,还包括南京在这段时期内形成的革命文艺、励志事迹等所有这些无形的资源。南京历来被誉为“六朝古都”、“十朝都城”,特别是南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饱尝忧患,历尽沧桑,地位特殊,南京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丰富的革命斗争史迹、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名人资源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表明南京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为南京地方高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生动的教材。

二、南京红色文化走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

作为一种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南京地方红色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一方面,南京红色文化走进南京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有利于提高南京地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南京红色文化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优质资源,能够促进南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能为南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具体来说:

第一,南京红色文化走进南京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内涵,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质量。试想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上给学员们讲深奥的哲学,教室里被挤得水泄不通,究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而不照本宣科。须知理论必须彻底才能说服人,而理论要彻底就必须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也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和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行动的向导。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具有地方特色的,才是为人所最喜爱的,这正说明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说服人,必须有其民族、地方特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南京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选择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地方红色文化,把南京地方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在其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具有明显的创新性,而且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抓住同学们急于要了解南京、认识南京的心理,诱发在宁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大学生们崇高的理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第二,南京红色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增强抵御西方社会腐朽思想侵蚀的免疫力,能够为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传递正能量。南京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1700多年跨度的建都史,特别是南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特殊地位,使得南京现在共拥有6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7个在省委宣传部命名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市委宣传部命名的28处市级基地(含部级、省级)。除此之外,各县、区党委、政府还命名了一大批县、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另外南京还拥有281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部级9处,省级77处,文物保护单位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互重叠。[2]可见,南京已经形成部级、省级、市级、区级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上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有选择地组织大学生参观南京渡江战役纪念馆、静海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梅园新村纪念馆、中山陵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南京!南京》等影视资料,使学生们认识到今天的中国是多少代人抛头颅、洒热血而建立起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明白当代青年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远大的社会理想,从内心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并立志为尽早实现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南京红色文化走进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稳步推进,成绩明显。改革的一个突出举措就是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坚持从南京晓庄学院地方性高校的实际出发,始终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要联系南京的红色文化资源实际,注意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第一,联系南京红色文化资源实际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教材,使南京红色文化进课堂,进教室,进学生头脑。课堂是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教材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材料,于是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自身所教的课程,有代表性地选择南京红色文化将其编进校本教材,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如将南京晓庄学院的老校长陶行知先生改名的革命斗争故事编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校本课程,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知和行的辩证统一关系,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又如将雨花台烈士陵园中的晓庄英烈馆,晓庄英烈们英勇反抗反动派的革命斗争事迹编进《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校本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爱国主义意识;还有将渡江战役纪念馆、中山陵、南京的诸多名人事迹,南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的成绩等素材编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校本课程,让广大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为了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总统府、梅园新村纪念馆等素材编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校本课程,时时提醒广大学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落后要挨打的历史,明白自己的历史使命,奋发图强,誓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活用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生动活泼地对大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仰等价值观教育,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亲和力和影响力,达到了为大学生提供真信真用的价值观导向的目的。

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南京红色文化,切实加强实践教学。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工效机制”的指示精神,南京晓庄学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积极行动,采取各种措施切实加强实践环节教学。首先,保证实践教学课时。现在我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按三分之二课时上理论课、三分之一课时上实践课安排。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实践课时分别为14课时,“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实践课时为28课时,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课时为8课时。其次,每一门课程本着依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三贴近”原则,着重突出南京红色文化资源,每一个教研室都制订了相对完整的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和实践教学实施项目。如在实践教学中,考虑到经费不足、时间有限以及学生人数较多等因素的限制,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调研项目基本上都是围绕南京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南京红色文化实践调查选题主要有:南京晓庄学院的产生发展历史调查;南京晓庄师范(南京晓庄学院的前身)早期革命斗争史调查;新时期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调查;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调查;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经济收入与支出情况调查;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受众群体及原因调查;南京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调查;南京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调查;南京红色文化对培养大学生“三观” 的作用调查;南京红色文化在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开发和运用情况调查;南京红色文化的正能量调查——以南京晓庄学院在雨花台烈士陵园或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志愿者的成长为例;南京晓庄学院校园文化中的隐性文化资源状况调查等。

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通过认真制订调查问卷,依据统计数据分析现状,找出原因,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几年来,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社会实践成果,同学们也在这社会实践中得到了素质和能力的同步提高。与此同时,南京晓庄学院思政部主持申报的《教学做合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也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以此为基础申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同时荣获“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点立项建设试点项目”。这些成果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南京红色文化,切实加强实践教学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第三,共同开展以南京红色文化为主旋律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有晓庄特色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高校校园文化“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3]南京晓庄学院的历史就是老校长陶行知及其早期晓庄革命英烈的斗争历史,因此,南京晓庄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始终以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以及早期晓庄革命英烈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南京红色文化为主旋律,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南京红色文化有机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把志愿服务工作作为推动晓庄“陶子”成才的重要阵地,努力营造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文化氛围。于是,学校各个部门协调配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作用,成立了立足南京、服务南京的各种志愿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各种有益的志愿服务活动。如南京晓庄学院的学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国内外游客义务讲解南京大屠杀历史这一活动已坚持不懈地开展了18年。至今已有400多名青年志愿者加入到志愿讲解工作的行列,累计讲解时间为8.28万个小时,累计讲解对象达260多万人次,参加江苏省和南京市的重大悼念活动190多次,参加纪念馆的外事接待工作100余次。结果南京晓庄学院《志愿者在行动:晓庄学子18年义务为游客讲解南京大屠杀历史》项目获得教育部2012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与此同时,南京晓庄学院学生在《江东门纪念馆志愿讲解服务队》被授予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班学生李国荣同学被授予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近几年,由于有晓庄特色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南京晓庄学院先后涌现出了胡小五同学等感动南京十大杰出人物、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并感动宁夏的王景光同学等一批模范人物。可见,有晓庄特色的红色校园文化激发起了青年学生的激情,唤起了当代青年学生对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促进了青年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

总之,南京红色文化资源蕴藏丰富,南京晓庄学院通过将南京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编写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教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南京晓庄学院校史等南京红色文化;切实加强实践教学,以及共同开展以南京红色文化为主旋律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有南京晓庄特色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等举措,使南京红色文化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走进高校教室,走进大学生们的头脑;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抵御西方社会腐朽思想侵蚀的免疫力,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使之迅速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