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6: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基础信息技术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

篇1

教学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不少人只是将计算机课程看成一个基础教育的辅助课程。将来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度成熟的社会,离开了计算机将会举步维艰,如何引起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足够重视,对其将来的发展非常重要。现代社会表明,不能使用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将会非常难以在社会立足,而作为信息化技术的终端———计算机,更是成为日常生活的伴侣。通过信息化展示计算机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来引起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足够重视。常常使用各种信息化资源甚至裁剪一些高科技电影才让学生们看到计算机的便利性和必要性,让学生明白将来无论对计算机有兴趣还是没有兴趣,无论你将来从事计算机相关的行业还是与计算机关系不大甚至无关的行业,你都离不开计算机。无论你将来从事任何行业,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及其相关的资源都是必不可少的。

1.2有利于整合优势教育资源

教育行业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在教育的形式方面在近几年来也是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我们由于不同的原因使得我们进行学习的角度以及时间都变得个性化,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教育行业就要更加的与计算机教育相结合,通过资源共享,以及远程教育进行教学,从而满足人们的实际的要求。怎样将我们教育的各个小块进行很好的拼补,最终实现人们的各方面的要求是我们进行整合教育的中心。

2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整合的注意点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大多数的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已经开始接触电脑。这给计算机教育带来一些好处,也带来一些问题。好处是很多的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对计算机课程抱有很大的热情,坏处是很多学生在接触计算机教育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计算机课程不仅仅是上网和玩游戏之后,就会失去这种热情。如何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纠正某些对计算机不正确的观点成为计算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2.1要形成正确的计算机课程的认识

在很多的地方进行计算机课程开展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老师的态度不够认真负责,同学们感觉没有实际的效果,这样的情形就导致了我们的计算机课程形同虚设,大大的浪费了资源,针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提高老师的教学态度。在课堂的绝大时间的主角是老师,所以老师一定摆平心态,进而使得激情的投入教学;第二,个性化的课程。我们进行教学不能只按课本开展,要很好的联系实际,进而使得学生们感觉教学是有用的;第三,学生的心态。通过思想教育使孩子真正的明白这是一门有用的课程。目前,在我国的绝大多数地方已经开展了这项工作,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这样我们的较需工作才会取得更大的成果。

2.2要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愿望

在正确认识到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后,老师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要通过各种资源来展示计算机学习的好处,而不仅仅是一个枯燥的课程。通过准备各种有趣的资源,来让学生明白计算机学习的有趣之处,而不仅仅是一个“0101”二进制数字。通过展示各种材料让学生明白计算机学习的必要性,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愿望,对计算机没有太大兴趣的学生也能明白其重要性,从而提高主观能动性。

篇2

二、提供直观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来看,小学生往往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很弱,所以我们在给学生传递知识时应尽量地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信息技术这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特可以多种途径的向学生呈现所学,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和视野,促进学生学习。

三、提高课堂效率,减轻课业负担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同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意无意地对知识进行记忆,并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学生对知识记得快,记忆时间较长,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低年级学生对枯燥的口算、计算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教师发挥幻灯、投影、录音、电脑等的作用,设计新颖题型,把练习的内容赋予其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摆脱出来,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由被动变成了主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课内完成了足够的练习,课外就可以愉快地玩耍,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篇3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传统教学中教学资源有限,教师只是借助有限而单一的资源来进行教学,并不能全面而真实地展现文本,让学生深入地理解,促进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用多种信息来动态而生动地再现文本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使得教师的教学更为灵活,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另一方面广大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与校内外的教师设立互动平台,借鉴成功的教学案例,交流教学心得与经验,这样更利于教师的深入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能够与自己的教学结合起来,更利于教师形成教学特色。

(二)减轻教学负担,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板书,费时费力,而且往往由于书写不清、能见度低,而不利于全体学生的正确认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让教师从大量的板书中解脱出来。在备课时,教师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教案,充分运用图片、声音与动画等来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并存储于电脑,这样在课上教师便不需要再进行大量的板书,只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便可以将所要板书的内容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地呈现于多彩的大屏幕之上。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节约教学时间,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教学;同时也提高了可见度与清晰度,使坐在教室内每个角落的学生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板书内容。

二、学生学的角度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枯燥的讲述式教学,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展开主动探究,经历学习过程,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富有兴趣与成效。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富有趣味性的导入能切合初中生喜新求异的心理,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把学习当作一件礼物来接受,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与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更加富有活力与魅力,以图文声像来传递教学信息,鲜艳斑斓的色彩、形象直观的图片、悦耳动听的音乐、生动逼真的画面,这使得学生的眼前为之一亮,学生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不再是枯燥单一的事与物,而是更加富有动态感与直观性的画面与音乐。这更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长期保持这种高涨的学习热情与积极的学习行为,不断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进而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来,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富有激情。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这一课时,为了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展开主动阅读与积极思维,让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文本,课上我精心收集相关的资料,为学生制作有图有文的精美课件,在课件上向学生展现相关的图片,播放相关的场景,为学生塑造一个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带给学生视听感官上的多种冲击,从而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主体参与意识,学生对学习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与认可,并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有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动机,这样的教学自然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4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信息技术课更确切的说是一门“技术”课,而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轻松快乐的学到技术呢?这也正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所应该探讨的一个问题。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乐于发现与探索问题,正是由于初中学生的这些年龄及心理特征,决定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对来说,信息技术的教学更加灵活、自由,但是,这种灵活与自由并不是漫无目的任学生我行我素,而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有趣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寻快乐。由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爱动,爱问个为什么,爱探究个所以然,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更不能把学生的思维束缚住,信息技术这门课的灵活性也正是学生喜欢这门课的原因所在。喜欢这门课的同时,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呢?这也正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所要追求的效果。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不感兴趣了,是很难让他做好这件事情的。同样,信息技术的学习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学习兴趣之上。我在讲授flash“逐帧动画”这一节课的时候,首先给学生看了一个小动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来了,开始询问是如何做出来的,很迫切的希望自己也动手去做,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做好引导,虽然学生刚一接触会感觉比较吃力,但是,决不能让学生丧失信心。既然有了学习兴趣,再大的困难也要让学生想办法去克服。通过这一学习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这种乐趣。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境界。可是,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出来呢?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作用的,教师只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而整个结果的呈现却体现在学生的“学”上。信息技术这门课,更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信息技术课素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美誉,所以,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也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至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复习“图文的混合编排”这一章的时候,我让学生为二十年后的自己设计一张名片。此话一出,学生积极性突增,马上开始动手设计了起来,一节课下来,我看到了学生的作品有公司经理,有房地产老板,有演员,有IT总裁……而设计的版面更是丰富多彩。我设计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复习一下图像的插入、艺术字的插入以及文字的编排与修饰。通过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名片,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本节复习课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复习了本章的相关知识点。这就比教师一直强调,学生反复练习效果要好的多,相对来说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这样的设计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信息技术课的乐趣。而在整节课中,教师所做的工作就是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出学生所做设计中的不足和建议,当然,仅仅是建议而已,更大的自由性还在于学生自己。通过这一节课,我发现了学生的潜能是如此之大,一些学生想象力特别丰富,制作的名片相当漂亮,而学生这些能力的挖掘与呈现是其它课程所难以发现的。一节课的时间,学生自己为自己设计了名片,并在小组内互相做了交流、展示与学习,最后我们评出了“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人气奖”、“最佳实用奖”等多个奖项,不仅鼓励了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并能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为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新的规划。

三鼓励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课更多体现的是一门“技术”,既然是技术,一个问题就有多种方法解决。在讲授word中改变字体的时候,学生滔滔不绝,班里一个活泼好动的学生一口气说出了三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格式”菜单下的“字体”对话框来完成;一种是通过格式工具栏上的相关按钮来完成;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快捷键,选择“字体”命令。正是由于计算机的灵活性、计算机的特点,才使学生善于探索与研究,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完成,并且可以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这也正是计算机的神奇之处。条条道路通罗马,信息技术能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可以验证自己的想法,也更容易让学生牢记知识点,有利于这门技术课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思索、探究、实验、证明的基础上,学生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使这门课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在思考与学习的基础上,感受到了计算机的强大性与趣味性。

四以形象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是按部就班的一步步的去操作,去练习以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可是,这样下去,会使信息技术课变得比较枯燥乏味,让学生失去学习本门课的兴趣。如果在讲授相关知识点的时候能够穿一些实际的内容,就比单纯的讲授知识容易理解,学生也更愿意听,更愿意去思考,去操作。例如,我在讲授如何完成文件夹中文件的移动与复制的时候,我以一个实际的问题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学生说:“问大家一个问题:把大象放进冰箱需要几步?”学生一边笑着,一边回答我的问题:“打开冰箱门,把大象放进去,关上冰箱门”,学生可能都看过赵本山曾经演的这个小品,所以,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了,于是,我赶紧引出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然后又问学生:“既然大家都知道把大象放进冰箱的步骤,那大家一定也知道如何在文件夹中移动与复制文件的步骤,请大家先想一下,然后试着做一下!”于是,整个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开始在小组内探讨,如何打开“冰箱门”,如何把“大象”放进去或是拿走……不一会儿,已经有学生成功的完成了“大象”的转移,在学生的互相帮助下,大部分的学生都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最后,我只是对本节的知识点做了个总结与强调。看学生本节课学习的高兴劲儿,我也体会到了本节课的乐趣。信息技术课本身也是一门很抽象的课程,如果能把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生活中的鲜活例子,就能使学生很容易的接受,更加形象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

五以竞争方式激励学生学习热情

信息技术课是初中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之一,因为学生把信息技术课当成了一种活动课,把微机室当成了活动室,这种放松方式学生固然喜欢,那又如何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学到知识呢?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展开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以至于每个同学之间的竞争。在讲授photoshop中“图像的合成”这一节的时候,学生一开始就被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站在了一起所深深吸引,迫切的想知道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这时候,我充分利用了学生急于求成的这一特点来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余地,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讨论与实验、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能够在小组内带动其他的学生,也让学生明白了合作的力量。竞争激励制度也不仅仅体现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上,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一种意识,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竞争激励、优胜劣态也是必然的趋势,因此,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如此变化多端的社会,让学生意识到团结协作的力量。

总之,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理想,也是每一位学生应该拥有的一种生活。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作者:范成英 单位: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桐林小学

参考文献

[1]彭扬.信息技术课中如何进行思想行为教育的反思[J].中小学电教,2008(Z1):73-74.

[2]卢蓉.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之分析[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4(3):90-91.

篇5

1.展示课堂成果,激发学习兴趣。展示成果式导入即通过课件展示课堂学习内容的成果,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例如教学制作Word贺卡时,先通过课件展示精美的贺卡让学生欣赏,然后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这些贺卡好看吗?你们也想自己动手做贺卡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Word制作贺卡。”

2.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认识计算机》时,我在课的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计算机有什么作用?计算机有什么特点?你知道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吗?你想学习计算机吗?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自己解决问题,掌握本课内容。

3.新旧内容比较引入新课。把前面学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比较,以便显示出新授内容的优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如我在教《图表生成与图表修饰》时,将文字、表格、图表三种形式一起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比较,指出各种表的优点、缺点,从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根据学科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把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完成每一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老师教学条理清楚,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很容易让学生学会内容。我上在Word中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和自选图形一课时,就采用的任务驱动法,不是一个个地介绍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而是将所有内容整合为一张电子贺卡。通过讲解贺卡的制作,学生学习要掌握的内容,教学思路就是制作贺卡的全过程,这样做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层次清楚。根据课的内容及难易程度,将内容分割成不同具体任务让学生完成,学生就会有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在自己操作、尝试的过程中,主动探索与寻求帮助,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了成功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但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具体内容、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合教学方法,设计一些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任务,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三、根据初中教学水平,宜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

农村初中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参差不齐,如果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发展,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在信息技术课中采用异质分组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与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根据现实,宜精讲多练,及时巩固新知

信息技术课每周只有一节,且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操作的课程,所以在许多需要操作的课程中,应注重少讲多练。教师通过精彩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后,在精讲的基础上,让学生多加练习,让学生在练和互相帮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其中,导入和新授时间应该压缩在15分钟以内,用25分钟~3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练习。向45分钟要效率,达到巩固、熟练和提高的目的。

五、进行多学科整合,让学生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要想把知识牢牢记住,就要反复运用。而初中信息技术课每周只有一节,所以要想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必须把所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结合,与学校活动结合,让学生不再被动学习,而是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学校各项活动,组织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分组创作作品、展示作品、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同时让学生取得成就感,体验团队协作精神。

篇6

2三维实体重建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计算机模拟、知识库和数据库等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将物理、化学理论与大批杂乱的试验资料结合起来,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为新材料的研制做出决策,为材料设计和实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特别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与CT扫描、MR(I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结合,都已成功地在医学上得到应用。而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可以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进行仿真研究。

2.1数据的采集

首先要对病人预置换股骨头处进行CT断层扫描,分别进行俯视图扫描、主视图扫描,目的是为了得到清晰的股骨头球面轮廓,如图1所示。然后将清晰的目标图像按照与实物1∶1的比例进行截图后扫描至计算机,并将图像转换成512×512Bit的数字图像,像素灰度为0~255,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消除噪声、灰度校正等处理。

2.2图像边界轮廓提取与修整

通过AutoCAD中的光栅图像参考功能,将处理后的图片(1∶1)依次导入为背景,再利用多线段、剪切、圆等绘图工具对目标进行轮廓标记与识别。医学图像的轮廓识别比较复杂,主要是由于扫描进来的关节图像的粘连性较大,甚至会出现错误识别、假轮廓。为此,在轮廓跟踪处理完之后,必须对轮廓进行修正,使不符合要求的虚假轮廓得以清除,可采用自动修正或手工修正。对于没有平滑掉的杂点而产生的虚伪轮廓,根据比较两个封闭曲面内像素点的多少来进行清除,保留大轮廓,舍掉小轮廓,对于不能自动判断的粘连、不连续等失真现象,使用手工控制方法。删除底片保留轮廓线,利用软件将其进行贝塞尔曲线修整,结合CT扫描的尺寸数据按比例调整为建模尺寸。目前,关于三维重建的方法是:通过扫描仪将CT实体照片以高分辨率模式扫描为电子照片格式,然后利用PS对其进行二值化处理,使用Freeman进行链码提取并跟踪轮廓,再将每个断层外轮廓数据导入AutoCAD中,组成一个三维体数据,再进行曲面重建,最终利用蒙皮法得到三维形体。这种方法可以制造出与病人骨形完全一致的假体,关键是要精确地提取股骨头球面轮廓尺寸和形状,这样才能使股骨头与股骨腔吻合程度较高。

2.3矢量化处理

采用软件CAXA实体设计中的扫描、投影、放样和布尔运算功能可以更加快捷地实现建模。首先,将提取并修整后的轮廓放入实体设计环境中,编辑两个方向的轮廓截面,以轮廓中心点为基准,按照2∶3∶5的比例缩小轮廓,得到同心3个相同的轮廓截面;然后,按照主视图和俯视图轮廓显示的高度,激活三维球,将轮廓依次放置在底部、中间和顶部,并从上至下依次投影,以顶部底面为起始面、底部上面为终止面进行放样操作。此时,计算机会自动计算处理成型,由原先的3个面,得到1个完成的实体结构。最后,将两个方向上形成的实体利用三维球同心,进行布尔加法运算,得到组合实体,将组合体的多余部分利用“分割实体表面”功能完成股骨头的三维建模。

3快速原型制造

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人工关节和人造骨制造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成品的设计质量,还可以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目前,假体移植手术需求量大,为保证手术的尽快实施和手术的成功率,就必须采用快速成型技术。随着电子仪器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快速成型机应运而生,快速成型技术是医学领域与工程领域相结合的敏捷制造系统,主要有:光固化立体模型(SL)、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层片叠加成型(LOM)和熔融沉积造型(FDM)。

3.1RPM成型机

传统的制造成型过程是利用铸造制造出毛坯,然后对毛坯进行磨光或抛光,形状和精度是通过从毛坯上去掉多余的材料来保证的,吻合度不高,而快速成型的基本理念则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将材料精确地堆积成型,无需加工即可制造。将设计出的三维实体转换为快速成型机所能接受的STL格式,输入机器,该机的基本原理是将实体模型切片成一系列具有一定厚度的薄层,计算机控制其激光束按薄片截面轮廓形状将薄层材料切割出该层横截面的形状,然后层层堆积并得到实体。

3.23D打印成型

3D打印技术是根据CAXA分层模型所获得的两维像素信息,利用喷嘴向待成型体床上喷射黏结剂,每打印完一层后,粉料床通过底部活塞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并在粉料床的底部添加新的粉料,再根据计算机要求向新的粉料床喷射黏结剂,重复此过程,完成后去除未喷射黏结剂的粉料,立刻得到成型的实体。如果喷射的黏结剂中含有其他具有某种功能的成分,则可以控制零件中局部成分的变化;增加喷头数目,则可以得到在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功能和成分的整体零件。3D打印可以用于成型陶瓷、金属、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及高分子材料的假体中。

3.3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在骨修复外科中的应用

随着材料科学和医学的发展,生物陶瓷在医学上尤其是矫形外科和骨修复外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由于病人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的不同,使得骨修复体必须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定制,而且在临床上为减少病人的痛苦又要尽量缩短定制时间。快速成型技术正好具有这两个优点,特别适合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并且能够实现快速制造。快速成型技术可精确地复制出人工关节,从而使设计出的人工关节可以在由原型翻制成的模型上进行验证,确定其受力分布、结合面设计是否合理。目前,有关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将CT扫描的数据直接传到快速成型机上,这样将减少中间环节较为复杂的三维重建过程,并减少因数据转换造成的误差,使快速成型产品直接应用于临床。

篇7

二、接触式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一:《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中的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在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中等级为B,说明这一章内容在整个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要求不高,只有图片的简单处理,需要学生理解和独立操作,且规定使用教材上讲解的PhotoShop作为操作软件。在这样的前提下,教授这一章内容时,教师一般都是采用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实际操作顺便带过,从而让喜欢这一块内容的学生得不到深入系统的学习,限制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教学过程安排中,有一环节是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和加工目的选择合适的加工工具加工图像,表达主题信息。在学习一系列的图像采集与图像属性分类后,加工俨然成为了学生最感兴趣的行动,而这正是本节课的难点。很多学生对图像的处理很感兴趣,问其原因,回答也是五花八门,但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以后自己可以对拍摄的照片进行处理,能够美化一些图像。学生的起点水平不同,有个别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PhotoShop的使用,并能独立处理与美化图像,且效果不错。有的学生则只能利用PhotoShop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且需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的学生掌握的图像处理软件是计算机系统自带的“画图”。有的学生则是对这一领域一无所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常用的图像加工工具有哪些,可以进行分类成专业型、普及型、简易型、便利型。鉴于课时的规定,不管学生选择哪个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时间都是有限的,教师也不可能针对某个软件进行操作上的详细讲解,学生只能是短时间的接触,初步了解软件的应用与功能,为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接触式教学在此处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正是由于教师提供的这种接触式教学,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有可能在日后的努力下成为与图像处理设计相关的专家。

(二)案例二:《组建小型局域网》

《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三章第四小节《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课程标准要求是: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知道网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与基本原理;能说出服务器的概念并知道其作用。考试要求为等级C,需要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的对应迁移应用水平和熟练操作水平。根据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要求C,要掌握内容的同时还要熟练操作,而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是让学生了解、知道、说出相关内容即可。那么,学生在面对学业水平测试时,该如何正确应对呢?纵观大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尤其是一些农村高中,根本无法提供每个学生都能熟练组建小型局域网的条件。让学生进行“接触”式教学,在此是相当受益的。教学中,“接触”式教学分为以下几步进行:第一步,视觉上的“接触”。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带领学生进入学校中心机房,查看组建校园网所需的硬件。第二步,听觉上的“接触”。教师讲解校园网的组建与使用方法,在学生的知识系统中建构初步的校园网组建方法。第三步,思维上的“接触”。教师提供网络环境,设置任务,要求学生规划一个小型局域网,包括对局域网的需求分析、硬件选择等。第四步,操作上的“接触”。鉴于课时的规定,教师只能提供15—20分钟时间,让学生接触局域网的简单构建。在教学机房中,教师只需提供路由器或是交换机,将学生以3—5人为一小组进行实践,实践的内容包括网络软件、网络硬件、网络协议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这样的“接触”式教学是浮浅的,不可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就能熟练掌握,但又是必需的。学生经过这样的接触式学习,对这部分内容就有了感性的认识,不管是应对学业水平测试,或是日常应用,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在《组建小型局域网》课程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对学生进行了一些相关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将家庭中的网络进行了改建,组建成一些小型的局域网,这让他们体会到了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篇8

云计算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深受其影响,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云计算认识和了解,对较为专业核心的技术还没掌握,尽管如此,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云计算的强大功能和贡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料和种类丰富的课件以文档的形式存储在网盘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可以随时从网盘下载和播放所需的视频、音频资料,初中学生在课余以外用电脑上网浏览图片、信息,下载资料、视频,用聊天工具与同学沟通交流,等等,这些都离不开云计算提供的“云服务”。可以说,现代信息社会的每个人都在感受和接触着云计算,通过云计算,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将数据信息上传至网络上,只要用户有网络条件和设备就能访问自己所需的数据信息。用户需要和处理数据没有存放在本地,而是放在互联网数据中心,这就是云计算最基本的原理,为保证数据中心的安全正常运行,有专门提供云计算的企业对数据中心进行维护和管理,以保证用户有足够大的数据存储空间和强大的数据运算处理能力。用户只需通过互联网终端设备,就能方便快捷地访问需要的数据信息,享受云计算提供的服务,用户没有必要关心所需的数据信息存放在哪个云端之上。

2.云计算的特征

将用户所需的数据信息存放至云端,这是云计算最显著的特征。云端提供众多的软件和服务,云计算构筑于各种协议和标准之上,这是云计算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云计算能够通过多种设备获得和使用。首先,为保证云计算的数据存储中心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该存储中心配备有专人管理和维护,数据中心的先进水平和高超技术使得用户的数据有安全保障,数据遭受外界病毒侵犯或数据丢失这样的状况很少出现。其次,用户更为方便快捷地访问云端数据信息,只要拥有联网条件和终端设备就行,云计算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程序软件和各类服务,用户使用起来更为人性化和快捷。然后,云计算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相同的数据信息可以让多人共享,只要用户终端可以与互联网相连。最后,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是云计算的重要特征,云端有数万台甚至更多的服务器,这些服务器组成一个集群,使其有超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数据计算的空间相当大。

二、云计算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

1.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即时性和共享性

云计算实现了收藏夹的随身携带,通过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可以有效实现个人收藏夹的随身携带,保证每个人可以在任何电脑上使用自己的网络收藏夹,同时还可以将网络收藏夹与本地收藏夹合并,使初中生能够随时随地地查看自己收藏的资料。云计算也实现了输入法的随时、随地、随系统使用,搜狗云输入法不仅将我们身边的典型应用放到了云中,而且是世界首个基于云计算的输入法服务,哪里有网络,哪里就有输入法,使用者使用方便,给新时期的初中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机会,同时远程调用词库也能保证用户在任何地方得到的服务体验是相同的。云计算提供的服务能够实现演示文稿的随身携带与信息的在线编辑,例如基于云计算的WPSOffice就具备了在线编辑功能,可对文档进行编辑和保存,有效地实现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即时和共享。

2.有效拓展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制作作品的素材,如果教师提供的素材不够,那么学生的选择性就相对比较小,进而致使学生制作的作品个性化程度不高。而云计算以其强大的资源能够极大地丰富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课程的要求去寻找更多的网络资源,进而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素材,提高作品的个性化程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授课,完成课堂教学的网络化,动态教授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改变了传统死板抽象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我国现阶段的教育资源地区差异显著,教学资源共享的程度偏低,通过云计算,可以实现跨平台跨设备的分享数据信息和教育资源,这极大地解决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无法共享的难题,打开了教育发展的空间。

3.构建数字化图书馆,节约教育成本

图书馆的服务器一般情况下,会限制最大的接入终端数量和相应数量,这是为了保障图书馆数据资源的安全。云计算的“云”端有很大的服务器群,这是强大的带宽、计算能力和容错性的有利保障,因为有如此强大的服务器群,使得用户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访问所需的资源,用户的请求得到最快速度的相应。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定制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建立属于自己的图书馆,在手机终端设备上下载移动数据图书馆,实现移动化的学习,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等。学校的网络和信息中心需要不断进行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更新换代需要较高的成本,运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设备更新换代的成本。

4.实现了病毒库随身携带

初中新信息技术教师除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之外,还要进行一定工作量的电脑系统维护,电脑系统维护的时间大大占用了教师的工作时间。学校为保证系统的安全,需要给每台电脑安装保护系统,同时也要安装杀毒软件,当教师在更新病毒库的时候,要先解除保护系统,然后才能升级病毒库,进行系统保护。此种工作重复量大且复杂,利用云计算技术将大大缩短教师电脑系统维护的时间,升级病毒库更为简单便捷,不需要在个人电脑上升级病毒库就能达成最佳的杀毒效果。除此之外,云计算还实现了演示稿、输入法和收藏夹的随身携带,建立网络收藏夹,可以随身携带网址,初中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初中生将云输入法的链接加入浏览器的收藏夹就能进行输入,为初中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方便。

三、云计算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面临的挑战

云计算这种新兴技术在备受瞩目和关注的同时也面临不可小觑的困难与挑战。

1.安全性问题

云计算条件下,用户的所有数据资料存放在提供云服务的云服务商的数据中心里,联通、电信等数据托管中心曾经多次出现过数据被盗和数据丢失的情况,造成用户信息泄露,安全性让人质疑,其云服务的后期推广工作也深受影响。在对云服务商一项调查中表明,大部分云提供商都是公共云提供商,这些云提供商在云安全方面所做的投资较少,几乎不到总投资额的10%,这让云服务商不能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用户数据信息很有可能面临被盗或丢失的风险。如何保护用户个人隐私材料的不外泄和确保数据保存的机密持久性,制约着云计算的发展。

2.云计算规范性问题

云计算技术的规范应用需要严格的技术标准,但是我国的云计算技术在标准制定和规范方面还不完善,国家对云计算产业的技术支持和各种扶持政策也没有及时出台,这严重影响着云计算的规范使用。国家政策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严重制约着云计算技术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当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候,云计算为其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极大地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同时,远程教育的发展也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更加科学便捷,远程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和性能问题

解决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和性能问题是应用云计算最基础的一步。云计算的所有操作都是基于网络传输和服务的,学校要掌握每天传输的数据量,全校师生每天访问和产生的数据量是学校进行带宽选择的依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带宽建设和各种应用软件的性能是云计算得以顺利推广和应用的重要基础。

篇9

二、加强信息技术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教学与传统计算机教学和艺术教学都有一定的差别,教师要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要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机相关操作,还要能通过计算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对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学习,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教学目标,结合艺术学科自身的特点,选取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信息技术知识内容开展教学,寻找信息技术与艺术课程的融合点,将计算机图形、文字、色彩等信息表达方式运用到艺术教学中去,促进信息技术与艺术教育的对接,提高教学水平。换而言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单纯教、学生被动学的做法。还可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每节课的内容制作成新颖而内容充实的课件,变直观抽象的知识为动态立体的知识,开展情景教学,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初中美术“卡通天地”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葫芦娃》《熊出没》等卡通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相关知识讲解中,展示文字、图片和影像等各种资料,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优秀的美术作品用幻灯片的形式予以展示,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指出学生作品中的问题,予以分析、更正,并通过演示教学讲述相关问题的优化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见,在艺术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教育手段,能够快速提升学科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精心进行课堂设计,拓展学生思维

篇10

(一)初中美术学科的特点

美术是一门艺术造型学科,也是视觉感官艺术。美术教学都是以具体的感官形象为原型,形象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美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美术课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能够陶冶学生情感,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作用,近年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初级中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全面性等特点,特别是网络的发展。网络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首先,网络的资料是动态的,网络上的资料始终处于更新状态。它总是最前沿、最流行的学习素材。其次,网络资料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选择空间。再次,网络资料是形象生动的,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学科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引向互联网,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三)学生的感官需求

美术是具有审美艺术的视觉形象。美术作品需要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美术教学必须将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作为教具,为学生提供感官刺激,让学生产生审美体验。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那些价值昂贵的艺术品展示出来,或演示作品的制作步骤和作品效果,这样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远高于教师的讲解。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信息,将枯燥抽象的美术审美教育变得生动有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可以实现教学统计和教学实施等各个教学活动的信息技术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教学设计

1.美术学科是直观性、形象性强的学科。在美术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利用网络搜集教学所需要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资料。这是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基础。通过网络查找素材,上网搜集素材,以获取大量的教学数据,使教学设计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课前资料准备充分,为美术教学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

2.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中,教师个体行为、所有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内容的分析理解因个体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备课,交流教学心得可以开阔教师的设计思路,开发教师的思维;可以修正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误区,有利于美术教学开展;可以为教师间的交流研讨提供技术支持,使教学活动具有互动性与开放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1.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优化教学内容,加强美术学科的艺术感染力。利用信息技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创设课堂情境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为美术教学活动实施提供条件。例如,对美术流派通过动画片和视频等形式展示。

2.信息技术可以将复杂的美术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教师可以利用演示文稿、Flash、Autowave等工具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自行学习美术知识,让学生在合作、交互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提供帮助。

3.美术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作表达自己思想的舞台和空间。比如,计算机美术作品创作,通过计算机进行绘画创作,它打破了传统意义的美术作品创作的局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创作美术作品的优点,创作出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从而体现出艺术品的创意。通过计算机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深度与广度的发展。

篇11

2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展示题目和图形.数学应用题,特别是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中都出现了一些文字在100字以上的题目,如果当堂抄写太多的文字,不但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而且会因为老师的字迹不清给学生带来不便,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用事先准备好的电脑平台就能让题目快速、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对于教师来说,各种函数图像的作图教学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原因不仅是作图速度慢耗费时间太多(例如“反比例函数”的图像需要描十个点),还存在所作图像不精确影响直观认识的问题(例如数据较大的统计图).因此作图成为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一大障碍,而这些因素必将影响到课堂效率,而用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就能轻松解决.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丰富的教学与学习资源,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当前因特网上有数以千计的各种数学教育网站,教学与学习资源都能很方便地获取,如教学素材、课件、习题,等等.教师要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结合课程和学生实际情况,把网上资源再组织、加工,为己所用.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网站,鼓励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3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展因材施教.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利用信息技术把相关内容做成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课件.学生在人机交互时,如果答题正确给出鼓励性的评价;若答题不正确,则给出解题提示.在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课件中还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所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开展因材施教,学生可以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效果就截然不同.信息技术以其网络化的优势构建了民主、平等、自由、公正的教学氛围,教师只需坐在终端机前就可以了解全班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对某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帮助其解决困难.同时,由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其他同学听不见,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体现对其个性的尊重.对于那些学有余力或有独创见解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有利于个性特长发展的内容进行学习,也可以和教师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利用信息技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在网络教室上课,每名学生都有参与机会,教师也能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以及学生在课堂内讨论、动手操作、练习等情况,采用测试的方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比“今天做、明天收、后天改、再补缺”的效果更快、更好,能更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