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1 17:16:03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例1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七三一”遗址申遗的理论背景是《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和它引申出来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世界文化遗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效应它所引出的“申遗热”和遗产保护意识具有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我国的遗产保护和抢救运动在逐步进行。旅游和开发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1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解析

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则就是全面依照《世界文化遗产公约》的主旨对遗产进行保护,遵照《世界文化遗产公约》的意义深入理解,按照《世界文化遗产公约》的程序进行申报。

《世界文化遗产公约》主旨是在保证“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前提。首先考虑那些为主要对文化和自然遗产产生破坏和威胁的因素的解决办法,紧接着明确缔约国的责任、国际社会的合作以及援助。并旨在建立一个属于全人类的永恒的制度。

世界遗产的意义至少有以下五方面:

(1) 能促进各缔约国根据较为成熟、较为稳妥的国际公认准则持续永久地保存一大批对人类文明有突出普遍意义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能促进和统一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间的保护意识和工作水平;抢救一大批珍贵的世界级遗产,使其不致因封闭、落后或其他局部原因而遭受不应有的损失。2

(2) 能促进国际间的有效合作,包括提供人才、专业知识、技术、法制建设和保护资金、材料、设备等。

(3) 国际间的监督与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有助于促进各缔约国更谨慎地对待本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有助于各国的专业工作者和专业机构获得本国公众和政府的支持和理解;有助于有关的保护状况与活动受到更广泛的关注与严格的审核。3

(4) 有助于对世界遗产本身及相关的保护政策与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完善。

(5) 有助于关于世界遗产概念的观念的普及和全人类文化水准的提高。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

世界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极大,所以产生了“申遗热”与世界遗产保护意识互相促进发展的关系。龙门石窟的申报前后的管理经验非常值得借鉴。

《世界遗产公约》签署30多年来,显示的影响越来越大。公约所倡导的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文明社会人们的一种共识和国际合作的一种潮流。而世界遗产为遗产地所带来的巨大的广告效应,应是当年《世界文化遗产公约》成文时所考虑不及的。4

“申遗热”可以带动遗址地的发展,为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发展创造了条件。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可以把“申遗热”引导好,作为一个发展机遇。

自上个世纪末,世界遗产的字样开始在我国频频见诸报端。而随着中国的诸项世界遗产的申报成功,中国的许多文物保护单位和著名旅游景区,也开始注意到世界遗产的招牌对文物保护工作所带来的推动,在申报世界遗产问题上,开始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媒体上有关各地申报世界遗产的报道接连不断,形成了一股持续不断的“申遗热”。申报所提及的遗产名称从物质类遗产到非物质类遗产,从特色民居到战争罪恶,从千年古刹到自然奇景,各式各样,精彩荟萃。申报世界遗产,并不仅仅是只有一个特色就会成功。在对世界遗产的分析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楚的观察到,申报世界遗产的难度已经变得越来越大。6

三、世界文化遗产的效应

各个国家的世界遗产的保护,都是从世界遗产的知识普及和遗产意识的教育入手的。5对于公约的缔约国所应当展开的教育宣传,《世界文化遗产公约》的第27条,有非常明晰的的要求:

本公约的缔约国应通过一切适当手段,特别是教育和宣传计划,努力增强本国人民对公约第1条和2条中确定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赞赏和尊重。

缔约国应使公众广泛了解对这类遗产造成威胁的危险和根据本公约进行的活动。

中国作为公约的缔约国,教育和提高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赞赏和尊重,是理应担负的一种责任及义务。

世界遗产关乎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与人类创造历史相关的文化遗产,还是与人类的生命时时而聚拢的自然遗产。对世界遗产的了解,就是对人自身的了解、对人的生存环境的了解。针对世界遗产的宣传和教育,世界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尤其是欧洲的一些遗产大国,在世界遗产的宣传、教育方式上、力度上都颇有建树。

结论

经过对申请世界遗产的宏观理论背景的分析,《世界文化遗产公约》主旨是在保证“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前提。首先考虑那些为主要对文化和自然遗产产生破坏和威胁的因素的解决办法,紧接着明确缔约国的责任、国际社会的合作以及援助。并旨在建立一个属于全人类的永恒的制度。

【参考文献】

1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西安宣言--保护亚洲历史街区》,2003.

2现代建筑国际会议(CIAM)利马《马丘比丘》,1977.

3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国际历史园林委员会.佛罗伦萨.《佛罗伦萨》,1982.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例2

世界遗产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自《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诞生以来,世界各国积极保护本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使世界遗产保护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事业,遗产保护理论也日臻完善。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对遗产地周边环境的保护。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的实践工作,详细论述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重要意义。

 

一、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有关论述

 

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有关规定,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需要在空间上进行一个圈层结构的划分,一般划分为三个区,即遗产核心区、遗产保护区、遗产缓冲区。世界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遗产建筑、遗址或地区的环境,可以是直接的或者扩展的,也是遗产本身重要性和独特性的组成部分。二是指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去或现在的社会和精神活动、习俗、传统知识、用途或活动,以及其他无形的文化遗产形式,它们创造并形成了环境空间以及当下的、动态的文化、社会、经济和经济背景。也有学者将遗产地周边环境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空间指向,主要是指遗产地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二是内容指向,主要是体现并保持遗产价值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资源,如土地、水、植被、矿产以及当地的民风民俗等。这两种提法并无本质性区别。

 

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在UNESCO相关的建议和《世界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早已有共识:周边环境是体现其真实性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建立缓冲区来加以保护。2005年10月,ICOMOS第15次大会发表的《西安宣言》发展了这一认识,从对文物本体的保护转向对文物及其周边环境的共同保护,反映出对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重视。它承认周边环境对古迹遗址重要性和独特性的贡献,呼吁要理解、记录、展陈不同条件下的周边环境,通过规划手段和实践来保护和管理周边环境,监控和管理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的改变,要与当地和国际社会进行跨学科领域的合作,增强保护和管理周边环境的意识。

 

二、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中国实践

 

国外关于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研究,从18世纪末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在20世纪实现了制度性的发展。结合本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独特性,西方国家也探索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如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重视本体与周边环境的同等性。英国将文化遗产个体或区域与“周边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更注重外观特色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在整体一致的基础上,鼓励内部功能的更新与再利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世界遗产相关理念理解的不断深入,对遗产地周边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其中涉及本体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的处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为了加强西安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的环境整治,国家计委于2002年7月正式批准建设秦始皇陵遗址公园。2005年陕西省公布了《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明确指出:秦始皇陵保护区域分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是指对秦始皇陵保护对象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秦始皇陵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秦始皇陵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实现彻底“保护陵区、另辟新区、移民建镇”的整治工程,体现了对保护秦始皇陵整体风貌和历史格局的充分认识。

 

再以丝绸之路申遗为例,丝绸之路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陕西丝绸之路7个世界文化遗产点有汉长安城未央官遗址、张骞墓、唐长安城大明官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其中彬县大佛寺石窟创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主干线上,是目前陕西省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在丝绸之路申遗中,彬县大佛寺周边环境的整治规划设计秉承“大佛寺环境要好,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也要安排好”的理念进行整治规划。城固县张骞博物馆及张骞墓遗址的保护项目不仅使张骞墓园本体得到了有效保护,还使张骞墓园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总体来看,我国对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具体实践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保护和展现历史遗址和历史文物。第二,在保护好本体的前提之下,让周边的环境体现出与历史文化资源相协调的整体风貌,建立各具特色的街区。第三、在各历史文化资源所在的具体地段内,通过环境整治,形成系统地展示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历史文化环境。

 

作为世界遗产大国同时又是发展中大国,中国面临着遗产保护负担巨大而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由于世界遗产地周边各种本体资源可以向不同的功能资源转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建设性破坏和旅游性破坏的问题与事件。究其原因,还是对世界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外部经济的制约、产权设置重叠、缺乏有效的环境质量管理等各方面原因所致。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国家住建部及各遗产所在地政府,借鉴遗产保护先进国家的经验教训,已采取一定的行政和法律手段来加强世界遗产的保护。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在对这类具有特殊价值和作用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利用时,要充分认识到周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三、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世界遗产周边环境是遗产价值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遗产存在的基础、背景和条件。为此,各遗产缔约国在承担起保护、保存、有效展示本国领土内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并将它传给后代的同时,也必须同时承担起有效保护遗产地周边环境的重任,使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真实完整地传给后代。因此,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保持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关键。遗产地周边环境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科学展示问题也同样需要以“真实性和完整性”作为法律依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有明确规定: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世界遗产非常重要的原则。完整性,意味着未经触动的原始条件,最初主要用于评价自然遗产。而文化遗产同样也存在“完整性”(地理范围上的完整和文化概念上的完整)问题,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有景观,也是经过很长时期特定文化渲染而形成的综合体。遗产周边的区域文化体现、延续和发展了遗产本身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地周边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资源,都能从一定意义上完整有效地烘托和解读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对于任何一个遗产地的保护,都应当有意识地将真实性原则与完整性原则相结合,使遗产不仅要部分真实,而且要全部真实;不仅要总体真实,而且要细节真实;不仅要遗产本身真实,而且要遗产周边环境和氛围真实。

 

(二)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何为可持续发展,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提出了一个定义:“满足当前人类的需要,又不危害其子孙后代为满足他们的要求而进行发展的能力”。在当代,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利用必须强调“代际均等性”,即后代有权利享受与当代同样的真实完整的遗产。因此,当代就有责任完好的把遗产保存下去。这是“保障民族历史连续性和文化创新、社会进步的前提之一”。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就是其周边环境生存之核心,文化遗产资源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于某个环境当中,它必须与其所处的周边环境相关联、互动,才能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才能协调发展。遗产地周边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必然涉及到相关利益者的不同利益和诉求。因此,世界遗产周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际上就是这些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过程,是资源的分配和利益的平衡过程。对世界遗产不分范围的进行任意的开发和利用,甚至任意的损坏,可能会换得一地、一时的经济利益,但必定会把遗产的生态效益、综合社会效益和长远经济利益牺牲掉。这种经济利益至上、眼前利益至上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短视行为。只有进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研究,才是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延续下去的必由之路。

 

(三)有利于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世界遗产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吸引力,成为当地优秀旅游资源。自从1987年中国首批“世界遗产”问世以来,“遗产旅游”成为我国旅游新的热点,世界遗产地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世界文化遗产因其自身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内涵,体现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依托它们所呈现出的城市环境,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域典型的地方性和传统文化的烙印。

 

以“丝绸之路”为例,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始的,丝绸之路一直是东西方文化融通的道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全长5000公里,是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一部分。它从西安出发,到中亚的七河地区为止,项目共涉及33个遗产点。其中,我国22个遗产点,分布在河南、陕西、甘肃和新疆。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如新疆段以古城遗韵为宣传重点,甘肃段以石窟画廊为特色定位,青海段突出青海湖畔的草原游牧文化,固原段以边塞重镇为宣传基点。丝绸之路蕴含着享誉世界的资源品位和厚重久远的人文精神,具有承继性的主题积累与线性资源区域分布的特征,完全“有可能成为推动我国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正确认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性和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以旅游开发为手段,不仅能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能带动我国的旅游业发展。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例3

自然人文并重,保护开发共举

都江堰市从1999年申报世界遗产以来,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义不容辞承担起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弘扬历史文化的责任,严格执行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认真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持之以恒地保护管理好这块人类瑰宝。都江堰市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和历史文化特色得以日益凸显,并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同。2000年,青城山一都江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一部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7年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都江堰市还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部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四川省文明城市”等称号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的“长寿之乡”。2007年2月,都江堰市作为成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摘取了“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桂冠。

传承历史文脉,加快科学发展

都江堰市在优越的先天资源禀赋和后天与时俱进积累的基础上,近年来在区域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进行了科学思考,积极探索了一条自然人文和谐下的产业发展之路。始终不渝地坚持保护为先为重的发展理念,循序渐进地推进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集约环保型工业、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承前启后推进了全市“四位一体”科学发展。2006年,四川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把青城山一都江堰打造成为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的战略目标,在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框架内,都江堰市充分依托和利用生态资源、道文化、水文化、养生文化等要素,以“中国式养生之源”为主题,以“全域成都”来考量和推动旅游基础设施,以国际化的理念建设国际标准、国内领先、品位独特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国际视野规划,全域理念打造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例4

摘 要:“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已成为许多高校公选课中的热门课程。目前世界遗产学在国内外都尚处于起步构建阶段,作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如何开设好,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很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公选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素质教育

一、开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特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人类文化与自然遗存,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等。它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历史遗迹或自然资源景观给予的一种肯定和极高荣誉。每一项自然和文化遗产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大自然中独特而绮丽的景观,是人类历史文化与文明的优秀结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见证和标志,同时也为其文化和文明的延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资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地理多姿多彩的遗产资源大国,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把世界遗产教育活动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加强遗产教育意义深远。

高等院校在世界遗产的人才培训、智能参与、信息传播和知识创新等方面应发挥着积极作用。把遗产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遗产教育中,让学生既拓展视野、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又认识到世界遗产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从中汲取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创造今天和未来的文化服务。尤其要把保护遗产的理由、方法告诉青少年,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加保护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世界遗产的时代传承,也为青少年打开了各民族文化的大门,吸收感受其中的文化艺术魅力。中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培养、激发青少年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①

对大学生进行世界遗产教育将能够为世界遗产的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包括理论研究、学术探讨、专业教育、抢救维护等方面,在专业性的基础上增强世界遗产保护的综合性程度。世界遗产涉及多种学科,科技含量很高,没有相应的科学文化就难以保护利用好这份遗产。为唤起全人类对保护自身遗产的热情和共识,世界遗产保护的苏州会议通过了《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敦促各国政府积极制订行动计划,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规范和指导有关世界遗产保护的青少年教育,鼓励各国教育机构把世界遗产保护列入教学日程,设置专门课程以普及遗产保护的知识。保护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崇高事业,在相当程度上展示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和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的水平。提高对保护世界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保护力度,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关系到国家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②

加强遗产教育,能促进先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祥和安定,可以提升民族理想,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勃兴,遗产教育能带来旅游市场的繁荣。保护世界遗产刻不容缓,任重而道远。我国世界遗产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影响,正面临着破坏和毁灭的危险,世界遗产保护形势不容乐观。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知识和观念潜移默化到他们的专业知识中,有助于他们将来为我国的世界遗产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世界遗产保护的未来在于青少年,他们将成为未来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决策者和实践者,在当代大学生中开设此课程非常必要。

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主要内容和特点

世界遗产学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地质学、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艺术学、民俗学、语言学、美学、科技史等众多学科,其内容极为丰富,研究领域极为广阔。③世界遗产学与诸多学科又发生着相当紧密的联系,这种学科边缘性、交叉性的存在,为遗产学的学术更新,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帮助。世界遗产事务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世界遗产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世界遗产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遗产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国内外均未完备建立,研究内容、范围、方法等严格来讲都未确立,亟须进一步加强。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世界遗产基础知识。主要介绍有关世界遗产的概念、类型、主要特征,世界遗产组织和相关文件决议、文献,世界遗产评选标准、申报及确定程序,以及候补、落选、濒危世界遗产等。世界遗产的理念和类型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充实、发展并日趋完善的动态进程。1972年11月,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第十七届会议上通过的《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明确定义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两大概念,将世界遗产划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3类。1992年新增文化景观类,1997年又确定“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2004年6月在我国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对《凯恩斯决定》做了新的修订,成为世界遗产保护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之一。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世界遗产概况。截至2007年8月,全世界共有851项世界遗产,中国有35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24项、自然遗产6项、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1项,另外有“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成为遗产数量上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的第三大遗产国。通过重点讲述全球各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由来、种类、分布及保护开发利用的现状,向学生全面展示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让学生在欣赏人类伟大创造力杰作与自然界壮美景色的同时,切身感受世界遗产正在面临的各种威胁。特别是通过对中国境内的世界遗产的形成、分布、价值、保护利用的原则、方法的全方位、多角度的透视和分析,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的责任感。

第三部分为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普遍原则、工作程序、具体方法以及法律制度,提高学生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意识。面对遗产遭受破坏性的经济开发威胁,导致遗产地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取代了精神文化和科学功能的情况,应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使其世代传承,永续利用,不要再闹出“水洗三孔”一类令人瞠目的荒唐事件。我们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加大遗产保护力度,把发展经济与遗产保护开发作为统一的目标,坚持遗产教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的教学方法

开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完全符合当前社会的要求,但难度也相当大,这就对开课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讲授内容新颖、连贯、有特点、有吸引力,还要求教学方法先进,要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的特点。根据课程定位,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来设计本课程的具体教学,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提倡“互动式”“交际式”“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研究性学习。大学作为人类遗产的传习地,要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使遗产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形成多元化、开放化的特征。主讲教师结合资料片段和在遗产地考察的亲身经历,活用精彩的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有关人类文明进程及如何有效保护世界遗产等问题。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场地设施上要求具有多媒体设备。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厚的资源,可以使用电驴、迅雷等下载工具,广泛收集资料。笔者在开设此课程时就收集了近200G的材料,其中有央视《探索•发现》、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纪念典藏》等系列,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编辑整理,制作出内容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与日渐升温的世界遗产申报热潮不相称的是,中国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的世界遗产研究才刚刚起步,这为教材选择带来了一些困难。国内的世界遗产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翻译、介绍的层面上。交相问世的世界遗产书籍很大程度上均为一般的普及性读物,其编纂的着眼点大部分在于把世界遗产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推介。鉴于此任课教师可以选择一本编写较好的书作为蓝本,将其内容提炼,以提纲的形式打印成讲义,让学生复印,在授课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书,这样既有利于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注释: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072-02

引言

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文明史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积累和沉淀。截至目前,中国共有世界遗产41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6处,世界自然遗产8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文化景观3处。近年来,国内兴起世界遗产旅游的热潮,遗产价值、遗产开发、遗产保护、遗产管理等一系列与世界遗产相关的话题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世界遗产相关的课题也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

本文以1994年以来国内学者对世界遗产地的学术研究为基础,通过中国知网对“世界遗产”和“旅游”作为关键字进行核心文献的检索,共搜索出相关文献459篇,文献研究内容涉及世界遗产开发、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世界遗产经营管理、世界遗产旅游者行为四大领域。

一、世界遗产开发

遗产开发是世界遗产价值凸显的有效方式,世界遗产开发模式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梁学成(2006)指出,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不能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向旅游产品方向转变,不然会造成旅游价值取代遗产价值的后果,引起世界遗产核心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丧失,遗产资源应进行多方面的价值挖掘,并提出以基于旅游价值的五种开发模式。傅才武、陈庚(2010)指出,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有博物馆式保护与产业开发模式、大遗址保护与整体开发模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城市历史街区开发模式、村落开发模式五种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有民俗博物馆保护与开发模式、节庆文化保护与开发、特色餐饮开发模式、演艺开发模式、主题公园开发模式、物化产品开发模式、影视开发模式七种类型。

世界遗产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是世界遗产开发的重点内容之一,陈金华等(2006)以世界遗产——武夷山为例,分析其旅游线路现状,指出旅游线路及经营所出现的问题,并根据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提出创新的旅游线路方案。梁学成(2010)认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是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周永振(2010)将内蒙古文化旅游产品按照客观真实旅游体验、结构性真实旅游体验、舞台化真实旅游体验、存在性真实旅游体验四类划分,并描述了内蒙古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提升草原文化品牌建设、注意文化产品组合、注重文化真实性与旅游者真实体验相结合的开发策略。

二、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世界遗产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世界遗产保护是世界遗产管理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内学者在世界遗产保护方面展开如下相关研究:杨慧(2002)论述了丽江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为古城风貌所带来的弊端,从古城原始居民、古城建设投资、古城监管机制和法规等角度提出保护丽江古城的相关建议。毛历辛(2004)陈述了世界遗产保护的必要性,指出我国世界遗产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世界遗产保护对策。章剑华(2006)指出,保护是对待文化遗产的首要态度,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是加以利用,开展文化遗产旅游是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孙九霞(2010)认为,旅游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选择。

保护和走可持续发展路径是世界遗产发展和管理的必然选择,将有效增强世界遗产地的生命力,延长世界遗产地的生命周期。杨云仙(2010)以世界遗产地庐山为例,根据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庐山的资源条件要重要于开发条件,并分别从资源条件、自然开发环境条件及社会经济开发环境条件三方面入手提出一系列对策保护庐山的生态环境,促进庐山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同样受到广大学者的青睐,卢松等(2010)建立了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型。该模型从人文系统和生态系统两大角度(分别包括社会文化发展等和总体环境感知等8个维度)入手,对宏村现阶段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状况作相关评价。文举(2010)指出地震灾后四川各世界遗产地的损害情况,提出通过黑色旅游的结合等有效手段实现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张辉、袁俊、张萌(2010)认为,实现遗产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仅有科学规划并不够,还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及各种管理措施作保障,政府通常可采取经济、教育、法律三方面的手段,展开澳门遗产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协调、澳门遗产旅游规划、澳门遗产旅游管理三方面的分析。

三、世界遗产经营与管理

世界遗产的经营管理一直是学者探寻的热点。白宇飞(2010)以美国国家公园的特许经营管理模式为例,分析国内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特许经营现状,并提出改善特许经营现状的建议。刘长生、简玉峰(2010)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的构建,以中国四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的数据为例,利用优化控制理论建立相关模型。建立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质量的模型。并分析得出,在中国的世界遗产旅游景区中,当生态环境质量较差时,生态环境质量与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当生态环境质量较好时,生态环境质量与旅游产业发展存在负相关关系。建立政府环境管理与环境质量关系的模型,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征收较高的排污费时才能产生优化排污的效果。建立环保部门的污染管制程度与旅游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模型。并得出关于不同投资主题的投资行为差异及其政府行为方式对旅游业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的结论。张辉等(2010)提出建立权威高效的“澳门文化遗产委员会”、采取有效措施协调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加强遗产地旅游环境容量规划和服务设施规划、引入经济管理手段和旅游者教育手段以深化遗产旅游管理。

四、世界遗产旅游者行为及感知

旅游者的行为与世界遗产地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不少学者从旅游者行为与感知的角度对世界遗产展开研究,以期实现世界遗产的保护及世界遗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卢松等(2004)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例,分别得出古村落以季节性、一般周、黄金周、客流周以及客流日等时间节点的旅游流的特征,从社会自然等因素、遗产景区的管理体制及经营管理水平等角度分析影响客流时间变化的原因。李涛等(2010)以故宫等13处世界遗产旅游地的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采用对应分析法,分析了受访者年龄、学历等因素对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环境影响、文化影响的差异感知。蔡彩云等(2011)从游客的满意度入手,以民居类遗产福建永定土楼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建立目标层和要素层细化评价指标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IPA法分析得出游客对永定土楼的满意程度感知。邹统钎等(2011)分析游客对于贵州荔波的价值取向及游客需求,提出适合荔波发展的建议。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例6

现代性的后果

世界遗产是一个现代概念,它产生于1972年11月16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大会第17次会议,该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该公约对世界遗产概念作出了明确的界定。

世界遗产与现代性是什么关系?首先要考察现代性的概念及其后果。现代性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自它产生以来,关于它的阐释一直就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难以置疑的是,现代性改变了人类世界,尤其是工业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发展。然而,人类也为工业化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使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提出“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断裂”,①中国学者也认为,“作为一个历史分期的概念,现代性标志了一种断裂或一个时期的当前性或现在性。”②因此,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断裂是现代性发展的必然结果,断裂也可以说是现代性的基本属性。古往今来,人类创造的财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在不断地丰富,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消失。如古希腊人记载的地中海地区的七大奇迹,它们是人类伟大创造力的杰作,但现在只有埃及金字塔存留于世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两次世界大战也是现代性发展的产物,但两次世界大战留给人类的是痛苦的回忆,它给人类创造的财富和自然界的神奇景观都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比如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就认为二战中的种族屠杀是现代性的结果,并提出了“作为现代性之验证的大屠杀”。③最近几十年来,人类间的战争仍然没有消失,现代技术和工业化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而对世界遗产来说,战争、科技、工业化无异于毁灭性灾难,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的炸毁,伊拉克博物馆的毁坏,都是鲜明的例证,所以有学者认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新的威胁因素就是现代技术、工业、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城市化与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对世界遗产带来的损害”。④总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世界遗产是现代性的产物,一方面,世界遗产是与传统相并列而与现代性相对应的概念,传统与现代性对立而存在,世界遗产与现代性对立而存在;另一方面,世界遗产概念是现代性冲击的直接结果,正因为现代性产生的巨大威胁,世界遗产才体现出其作为现代性对应物的价值。正是基于上述理由,有学者认为,“《世界遗产公约》正是在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陷于深重危机的严峻时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阵阵痉挛和频频剧痛中,在人类价值观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转折中签署的。它的签署本身就意味着人类和环境都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具有浓重的悲怆意味。”⑤由此可见,世界遗产是现代性后果的重要表征。

现代性的内涵

世界遗产与现代性是对应的概念,同时也是相互统一的关系。随着现代性的发展,世界遗产也日渐显现出现代性内涵。首先,世界遗产体现出现代性的发展内涵。断裂与发展是现代性的内在悖论,哲学家在理论上论述了现代性的发展特性,一方面,作为对传统的断裂,现代性体现出不同于传统的特征;另一方面,作为对传统的发展,现代性体现出超越于传统的特征。对于世界遗产来说,无论是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它们都具有丰富的价值,《世界遗产公约》对世界遗产的概念界定,就明确规定世界遗产至少包括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因此,为了展现和延续世界遗产的价值,就应该发展世界遗产。所谓发展世界遗产,主要是指充分阐释和挖掘世界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充分展现出世界遗产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如针对世界遗产的科研价值来说,虽然人类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但人类对自然界的研究还有很多欠缺,对于世界遗产来说更是如此,人类对世界遗产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如施秉喀斯特作为国家自然遗产的提名地,在科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施秉喀斯特仍然值得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白云岩喀斯特是发育在白云岩中的一种喀斯特地貌类型,当前人们对白云岩喀斯特的溶蚀机理尚缺乏统一的认识,由此对白云岩喀斯特与石灰岩喀斯特之间的差异有着不同的见解”,⑥另外施秉喀斯特的美学价值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掘。

其次,世界遗产体现出现代性的未来内涵。从时间范畴来说,现代性意味着对未来的追求,如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幅面孔》中认为,“现代性概念既包含对过去的激进批评,也包含对变化和未来价值的无限推崇”,⑦法国理论家贡巴尼翁在《现代性的五个悖论》中,把“未来教”作为现代性的重要悖论,⑧阐释了现代性的未来内涵。现代性的未来内涵为世界遗产提出了要求,其实,世界遗产概念的产生就是着眼于未来,世界遗产在远古时期产生形成,在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现代性的冲击,陷入了生存危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担忧世界遗产在未来即将消失,所以号召全人类保护世界遗产。总之,世界遗产的未来内涵着眼于明天,一方面,世界遗产的未来内涵为人类的明天保存了美好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使人类的明天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世界遗产的未来内涵要求人类珍惜当下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使之能够延续得更加久远。比如,无论是从科学角度看,还是从美学角度看,施秉喀斯特都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的要求,但是施秉喀斯特在当下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它在通向未来的途中也依然会遭遇危机,因此,自然景观的独特、人文价值的丰富和生物的多样性决定了入选国家自然遗产是施秉喀斯特走向未来的最佳途径。

现代性的价值

世界遗产概念内在的包含着“保护”含义,然而保护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无论是保护自然遗产,还是保护文化遗产,现代科技手段都得到了运用。因此,现代性一方面给自然遗产带来了巨大威胁;另一方面,现代性也为自然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条件和手段,因此,世界遗产遭遇现代性,不仅意味着危机,也意味着生机。危机与生机并存,毁灭与保护共生,这些相互矛盾的现象,充分地体现了现代性内在的悖论特征。从上述观点出发,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现代性的价值以及与世界遗产的关系,尽管有观点认为,世界遗产包括“环境价值、旅游价值、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研究和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等七个评价指标”,但其忽略了世界遗产的反思现代性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反思性是现代性悖论特征的最好表现,西方理论家很早就认识到了现代性的反思性。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认为,人类行动始终存在反思性,反思性与现代性也始终相伴相随。艾森斯塔特在《多元现代性》一书中力主多元现代性观念,并把反思性作为现代性的重要维度。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充分地证明了,反思性在现代性中的重要作用。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对“人类是世界的主宰,是万物的精华”这样的观念深信不疑,人类中心主义不断地扩张,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更是助长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气焰,但是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中心主义以当头棒。既然反思性是现代性的重要内容,那么世界遗产可以被认为是反思现代性的重要表征。首先,世界遗产可以被视作是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表征。如果人类仍然沉迷于人类中心主义而不能自拔,那么当人类面对“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人类应当自惭形秽,人类在自然界伟大的创造力面前显得多么渺小。其次,世界遗产也可以被视作是现代性后果的重要表征,从而成为反思现代性的重要实证,如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记录了二战中种族屠杀的罪行,给人类以清醒的警示。最后,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是现代性内在悖论的典型表现,世界遗产的开发是现代性发展的目的,世界遗产的保护是现代性的逆反,保护蕴含着明确的反思现代性的内涵。总之,反思现代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价值。

【作者为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本文系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台山形象与美学价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黔科合SY字[2012]3156】

【注释】

①[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4页。

②周宪,许钧:《现代性研究译丛总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页。

③[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8页。

④余晋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⑤缪家福:“世界遗产:反思人类价值观的新视点”,《思想战线》,2004年第1期。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例7

原真性和完整性是世界遗产领域的核心理念,是世界遗产申报、遗产价值评估、遗产保护和环境整治的直接依据.文化遗产研究的丰富程度高于自然遗产,原真性研究的深入程度高于完整性。从遗产类型日趋多样化、遗产内涵日趋丰富的现实出发,完整性原则的研究、自然遗产和复合遗产的保护研究、原真性与完整性内涵的关联性研究仍需引起更多关注。

1国内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措施

1.1国际文件中的“原真性”原则

“原真性”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威尼斯》中,这一主要针对欧洲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自《威尼斯》诞生和现代环境保护运动发祥至今, 原真性和完整性一直是文物古迹保护和生态保护领域的基本内容。2008年,《文化遗产地解说与展示》肯定了原真性保护在文化遗产地解说与展示中的重要性,指出:“通过沟通历史构造与文化价值的意义,保护遗产地价值免受强行引入的解说,尊重文化遗产地的原真性。”

1.2国际文件中的“完整性”原则

“完整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词根,表示尚未被人扰动过的原初状态。《操作指南》对自然遗产的完整性有如下的界定:应包括其自然关系中所有或大部分重要的相关独立元素;应拥有足够的规模,并包含必要的成分,以展示其所具备的、对于长期保存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言十分重要的过程;应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并包括对维持景点美景至关重要的区域;应包括代表该生物地区最大限度的多样性特点的动植物的栖息地及其生态系统。[1]

1.3中国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研究

集体成果方面,中国ICOMOS制订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准则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及《准则案例阐释》,是围绕不改变文物原状对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原真性认识的集中反映。此外,中国主导制定的《西安宣言》、《北京文件》,将中国对于遗产背景环境、木构建筑修复中若干原真性问题的认识引介到国际遗产界。

个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原真性、完整性内涵研究国内早期的“真实性”提法,见于罗哲文等1990年对于古代建筑的“历史真实性”的论述。刘临安则在1997年关于“文物建筑的真实性”的讨论中,首次将“真实性”与“authenticity”对照起来。吕舟也从材料、工艺、环境的真实性3个方面介绍了文物建筑的保护。徐嵩龄指出了原真性的多层含义,细化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要素。阮仪三等认为原真性是衡量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和文化意义内在统一程度的重要标准, 并基于原真性,论述了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在仿古建筑、复原与重建、搬迁保护中的几个实践误区。[2]

1.4立足实践看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应用范围的扩展

就自然遗产而言,原真性是完整性的基础。[3]缺失了所包含内容原真性的自然遗产,完整性的实现只能是一种妄想。从实践的角度来说,自然遗产的原真性往往于不经意间被打破。简言之,对于这类自然遗产,原真性意味着不人为增加,也不人为减少。

文化遗产也存在完整性的问题。一是范围上的有形完整。建筑、城镇、工程或者考古遗址等应当尽可能保持自身组织和结构的完整,及其与所在环境的和谐。二是文化概念上的无形完整。如泰山,其文化价值体现在佛教、道教、封禅以及世代歌咏、吟诵文化的同为一体,突出了文化遗产伴随实物而来的概念上的完整性。[4]

2殷墟凭什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06年7月13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一致决定,将中国安阳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安阳殷墟由此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

中国安阳商代遗址又名殷墟,占地约24平方公里,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殷墟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殷墟作为中国重要的考古遗址是最早的都城遗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2.1凭历史

殷墟在世界上绝无仅有。殷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明的伟大力量。目前世界上所使用的汉字,可以追溯到甲骨文,甲骨文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

殷墟见证了商王朝的存在,代表了中国商文明乃至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阶段。它反映了许多的制度和技术以及已经消失了的独特文化习俗;中国过去三千年以来城市布局的中轴线规则也源于此;青铜铸造技术铸造出了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等。

2.2 凭保护

坚持不懈保持殷墟原貌。战争曾使殷墟的发掘和保护工作被迫中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殷墟的保护和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1961年就将其与长城、故宫一起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持殷墟原有的风貌、体现遗址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一直是殷墟文物保护工作追求的目标。经过多年努力,目前除历史上自然形成的村庄、道路外,殷墟申报保护范围内保持了殷墟原有的环境和历史面貌。安阳市还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文物保护规定,使殷墟逐步建立起由国家、省、市政府实行科学保护与有效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殷墟文物保护管理奠定了法制化基础。安阳市政府还与社科院考古所合作,建造了集中收藏、保护、展示殷墟出土可移动文物的殷墟博物馆。

2.3凭口碑

考古学必须向公众负责,作为文化遗产的殷墟,必须展示出遗址的“原真性”。根据国际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愈来愈强调遗址周边的环境尽可能接近遗址的原生面貌的要求,他们对原来的展示方法进行了改造,使古遗址展示更具“原真性”和对公众的教育或服务功能。

在保护和展示的过程中,殷墟始终坚持了尊重科学、尊重专业的态度。殷墟所创新的土遗址保护和展示方法,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所委托的考察专家的充分肯定。

3结论

在充分汲取现代遗产理念的基础上,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和认识,不断地被推介到国际遗产学界, 并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与认可。中国的遗产原真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遗产领域,缺乏集中性地对地质、生态、生物多样性等自然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研究。因此,这些方面研究内容尚需加强。中国已取得了学术界的巨大认可,而这也是代表着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依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史晨暄:《世界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评价标准的演变》,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年。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221-03

世界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并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截止到2012年7月,按其标准,世界上共评出世界遗产962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745项,世界自然遗产188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9项。其中中国共有世界遗产43项,世界文化遗产29项,世界自然遗产8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文化景观2项。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居世界第三位。此外,我国还有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医针灸、京剧等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教育问题是伴随着世界遗产的产生和发展而提出的,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和重视。1972年诞生的《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教育计划”第27条也强调“本公约的缔约国应通过一切适当手段,特别是教育和宣传计划,努力增强本国人民对本公约第1和第2条中确定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赞赏和尊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告》实施指南也要求以适当的方式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学习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等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伯恩德·冯·德罗斯特曾说过:“人类不可再生的世界遗产的未来掌握在今天和明天的年轻人手中[1]。

在高校开设世界遗产相关的课程,广泛开展世界遗产教育,是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的有效途径。目前,关于世界遗产教育的研究很多[2-6],但是关于世界遗产方面的课程教学研究较为缺乏[7-9]。开展世界遗产教学是为了加强公众对遗产保护的教育,提高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开发世界遗产教育资源,提高社会公众的基本素质,探究人类智慧与文明,为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世界遗产课程教学方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开设世界遗产相关方面课程的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高校都率先开设了世界遗产相关课程。而西南林业大学目前只有一门关于世界遗产方面的公选课《世界遗产赏析》,学校没有相应的本科专业及研究生专业。因此,西南林业大学在世界遗产教学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本文就是希望通过问卷调查,更好地在西南林业大学开展公共选修课,进而开展必修课,推动西南林业大学世界遗产教育的发展,更好地开设此课程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对象与问卷统计

调查对象为近两个学期选修此课程的学生,每个学期都有80名学生选课,共160名同学,基本涉及到全校所有院系的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0份,回收16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56份,有效率97.5%。在有效问卷中,男女生分别占40.6%和59.4%(图1);理工科的学生与文科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60.6%和39.4%(图2);由于大一学生不能选此课程,而大四的学生学分都已经修够,所以大一和大四的学生为0人,选课的学生基本为大二和大三的,其所占比例分别为41.2%和58.8%。

?摇二、调查结果分析

1.选择世界遗产赏析课的原因。从图3可知,学生选课的原因主要是对世界遗产感兴趣,其比例为45.6%,仅有5.1%的学生表示由于感兴趣的课程选不上,被迫选择此课程。因此,选择此课程的学生以对世界遗产或相关知识感兴趣为主。

2.对世界遗产知识的了解。从学生的世界遗产基本知识上来看(表1),知道我国有几项世界遗产以及中国的世界遗产从何时开始的学生比例不足15%,而知道世界遗产有几种类型的学生也才达到44.1%。由此可知,学生关于世界遗产的知识还是比较缺乏。

目前,云南有丽江古城、石林、三江并流、澄江化石地遗址等4项世界遗产。西南林业大学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因此专门设置了此问题,来考察学生对于周边世界遗产的了解程度。从统计结果(图4)来看,知道有4项世界遗产的学生仅占12.5%,其他三个选项的比例基本差不多。因此,学生对于周边的世界遗产了解得并不是很清楚。

3.课程获得的收获。学生希望从此课程中获得内容来看(图5),为了获得2个学分、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以及获得旅游的信息的学生比重分别占到了20.8%、47.6%、18.9%、12.7%。因此,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期望还是比较大的。

4.了解的世界遗产的途径。关于学生了解世界遗产的途径的调查中(图6),学生了解世界遗产主要是通过网络的占33.1%,通过电视、书籍和报刊等途径的学生比重都在15%~20%之间,通过广播的途径最小为5.2%,这与学生平时很少听广播有关。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通过课堂了解世界遗产知识的比重仅有8.9%。因此,学校要加强学生的世界遗产课堂教育。

另外,对学生课堂上喜欢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还是国外的世界遗产呢?以及哪种类型的世界遗产等,我也进行了调查。简而言之,遗产课程设置的内容以什么为主,较为符合学生意愿。其中大部分学生喜欢中国的世界遗产,大部分学生希望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双重遗产等。因此,在教学的时候,着重从这几种类型的世界遗产展开,增加一些相应的内容,将学生的兴趣提高到最高点。

三、对于课程教学的探索

根据以上对学生的调查,有针对性地对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设置,并进一步改进教学实施过程。

1.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开设,旨在提高学生对世界遗产的认识,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的那种相依相存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世界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瑰宝和财富,从而增强学生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同时,通过这门公选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深入理解世界遗产的价值与意义,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拓宽视野。把世界遗产知识和观念潜移默化到他们的专业知识中,有助于他们将来为我国的世界遗产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另外,使学生拥有保护世界遗产的知识与能力。

2.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世界遗产的基础知识;第二章世界文化遗产;第三章世界自然遗产;第四章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第五章文化景观;第六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七章濒危遗产;第八章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第一章侧重于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分类,世界遗产全球分布、中国世界遗产的特征、的世界遗产的来源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的申报、目前世界遗产的研究现状,世界遗产存在的问题。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以及第六章等,侧重于各种类型遗产的概念,提名标准,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并分类型介绍相应的遗产,介绍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年代,所符合的提名标准,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其的评价,再通过相关图片或相应的视频向学生介绍,使其加深印象。第七章介绍濒危遗产的概念内涵,成为濒危遗产的原因,以及向学生介绍如何保护濒危遗产。最后一章主要介绍当前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诸多问题,讨论了世界遗产的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课程教学实施。(1)通过播放相关类别的世界遗产的影像资料,如世界遗产在中国、美国Discovery频道拍摄的国外遗产地等,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之中。同时,将在国内外考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包括自己收集的资料、撰写的文章和拍摄的图片、自己亲身考察的经历,以及实地考察成果应用于教学中,同时利用世界遗产知识的多元性,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情景教学的教学环境。(2)鉴于在上课的过程中,前面的学过的内容,后面涉及到的时候,再问学生,知道并不是很多,所以,每次上课之前对上节所学知识内容进行简单梳理,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每次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遇到具有突出普遍意义的有遗产价值的内容稍作停顿,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发问,这样可以加深视频印象,不会看完就完了。(3)让学生多了解遗产的一些最新信息,让学生课下主动的去阅读一些关于世界遗产的书籍、文章以及浏览相关的网站,如世界遗产中心http://、中国世界遗产网http://等。

参考文献:

[1]黄江丽,王瑾,洪剑明.世界遗产教育在大学的实践模式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4):68-72.

[2]陈红.国际理解视域下的世界遗产教育[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26(4):64-68.

[3]王旭晓.世界遗产教育的审美价值分析——兼论世界遗产教育成为美育课程的必要性[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1):1-5.

[4]黄江丽,王瑾,洪剑明.世界遗产教育在大学的实践模式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4):68-72.

[5]马育倩,邸丛枝.我国世界遗产教育发展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6):82-85.

[6]胡海胜.高校世界遗产教育:意义、现状与对策[J].旅游论坛,2010,3(5):607-610.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例9

一、综述与研究切入

1、西方管理思想回顾

纵观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史,西方管理理论经历了“对工作与组织的研究,对人与组织的研究,对生产与营运过程的研究,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以人为本的研究,对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知识管理的研究”的过程[1]。 从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管理学发展,从最初的单纯研究工作的科学性逐步增加了对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可以说,这是西方管理学思想逐步完善和成熟的体现。在西方管理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极其重要并能代表某一时代特色的管理学思想和流派,这些主要流派的很多观点至今仍有学习和应用的价值,并且这些重要的管理学观点也成为西方各种管理制度中的基础,同样也是西方遗产管理的基础。西方管理思想主要概括为6个方面:

第一,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包括使用“第一流”的工人,使用标准化原理等[2]。第二,古典组织理论。将管理的过程划分为五个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3]。第三,行为科学理论。该理论开始注重人的作用,包括研究人际关系以及人的需求与行为关系[4]。第四,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的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并认为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他人或是同他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5]。第五,社会系统学派。将社会系统和社会学的观点引入组织管理中,将组织看作是社会系统来研究[6]。

在这些传统的经典的管理理论基础之上,西方管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学思想开始越来越关注人与文化的作用,这种非理性的因素与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相结合,这也是东西方管理思想结合的重要体现。

2、东方管理思想的核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针对中国本土的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王国珍、韩乔明(2004)通过多年来对于西方管理思想的学习,对东方传统管理本质的认识和深入研究,东方管理学派的创导者水教授在东方的管理本质的探讨中,把这概括为如下12个字“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7]。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本思想,作为管理者应该关注人的思想变化并注重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德为先就是注重文化、环境和道德对被管理者的影响作用,以达到使得管理者自我管理的根本性管理方法。人为为人是是西方管理中激励作用的体现,就是使管理者注意自己的行为,并能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达到为他人服务。

总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管理思想,根植于东方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的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利益平衡与中庸之道,管理人与管理事不易区分。从管理自己,到管理家庭,管理社会团体,乃至国家的治理,最终形成一个推己及人,以小见大的管理圈层。

3、本研究主要涉及对象: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是珍贵的自然人文资源,具体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在英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23项为文化遗产,4项为自然遗产,1项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法国的世界遗产中, 33项为文化遗产,3项为自然遗产,1项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意大利的世界遗产中,44项为文化遗产,3项问自然遗产,没有双重遗产;中国的世界遗产中,29项为文化遗产,8项为自然遗产,4项为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从表格1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是世界遗产大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41处,数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西班牙与意大利[8]。欧洲国家世界遗产中绝大部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比例很小,而我国,这个比例较小。在欧洲的文化遗产中,大部分为教堂和古迹遗址,其建造时间久远,所以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欧洲国家所要面临的问题。

4、研究切入

东西方自古以来有着明显文化差异,西方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这使得劳动分工逐步细化,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这促使人们开始将科学的思想引入到管理学中,并以此提高生产力,加强管理的科学性。而东方由于深受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在管理中则更加强调“仁”的重要性。两种管理思想都逐步发展和完善,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东西方文化思想的差异导致管理学思想的不同,而遗产管理作为一种特定的管理实践必然会体现相应的管理思想。管理学不仅仅是管理一个企业,其实也可以对一种特定的对象,一种区域,一种事业,一种产业等进行管理。文化遗产管理只是更加偏重于行业管理、遗产技术管理和体制管理等。

二、西方(欧洲)遗产管理模式分析

欧洲遗产管理模式的核心是“私化”,即突破由国家对文化遗产事业统揽统包的格局;突破忽视公众文化消费需求的职能管理;突破不讲求效益、与市场脱节的管理方法[9]。西方(欧洲)遗产管理模式中主要有法国“去国家化模式”、 意大利的威尼斯模式两种类型。

1、法国——去国家化模式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例10

本研究受吉林省旅游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2013]L201307)资助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30日

人类文明突飞猛进,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旅游活动进入大众化阶段,各国都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创汇来源。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精髓的世界遗产地,自然在这种旅游发展大潮之中成为各国发展旅游的“金字招牌”,也成为世界各地旅游者的首选目标,遗产与旅游就此结下不解之缘。

一、遗产旅游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者的不断成熟,人们对旅游产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文物古迹资源作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遗产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遗产旅游不断升温,并在整个旅游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美国旅游协会的市场营销调研显示,在美国6,500多万成年人于1996年游览了艺术与历史景点或参加了艺术及历史有关的活动,总计高达8,600万人次;英国国家旅游局1995年调研报告称,每年游览英国旅游景区景点的游客中有20%是去参观历史景点的,大约为6,700万人次。又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该州的旅游大约有20%为遗产旅游,据估计,遗产旅游这在1997年为该州的经济贡献了将近55亿美元,其中包括遗产旅游从业人员的收入13.4亿美元、大约7万份工作以及6.17亿美元的税收。

文化遗产地与旅游的结缘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综观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无一例外地发展着旅游业。世界遗产,如美国《地理杂志》所描述,是“全球最珍贵的地方”和“最好中的最好”。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及文化遗存中的佼佼者,在旅游业大发展的今天,发挥着其时代的使命,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欣赏它、了解它、传承它。

二、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分析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及文化遗存中有突出价值的代表,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评定标准分析其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价值。世界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它们具有记录历史、展现历史风貌的价值。如山西平遥古城,历经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形,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于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对了解明清时期该地区历史风貌及经济、社会、文化状况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庙内保存大量历代塑像、绘画和石刻,是研究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

(二)科研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与自然的一种伟大创造,这些宝贵的遗产资源不仅为人们研究人文科学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而且为人们研究自然历史变迁和人类自身发展演化规律提供珍贵的资料。例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力实证。又如,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其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年代最久、唯一保存并仍在使用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今天仍发挥着其巨大的作用,这一工程对于研究古代科技发展状况有重大科研价值。

(三)教育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骄傲,它承载着一定的历史及文化,并对增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自信心、凝聚力具有极其突出的作用,同时其普遍价值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世界文化遗产也因此可成为人们进行科普宣传、提高人文精神的教育基地。如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世界文化遗产,其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典范――儒家思想,它使中华儿女产生认同感,同时也会使国际友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四)艺术价值。《世界遗产公约》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反复强调的价值之一便是艺术价值。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类物质需求满足后对美的追求,代表着人类的一种进步。世界文化遗产中众多项目都是人类艺术成就的杰出代表。敦煌莫高窟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位于广东省开平市的开平雕楼则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

正是具备了以上这些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才成为了被世界所珍视的项目,一项文化遗产一旦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价值不仅仅属于当地社区,属于国家,还属于全世界全人类,作为不可再生的社会公共资源,它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这些都决定了自始至终我们都必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三、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业一直被称作“无烟产业”,“非耗竭性消费”,“投资少、见效快、高产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然而旅游业发展至今,随着旅游者的需求不断提升,旅游开发的范围、尺度不断拓宽,在人们享受旅游所带来的丰厚经济利润的同时,不当的以及过度的旅游开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

(一)商业化严重。目前,我国遗产旅游的开发过多地和经济价值联系在一起,而文化遗产本身多具有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往往被边缘化,这便造成了遗产严重商业化的不良发展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2000年认为丽江古城“商业氛围和旅行氛围过于强烈,侵蚀了传统文化,随着旅游和现代文化的出现,传统建筑的形式、节庆、礼仪、语言、服饰、信仰、传统手工艺以及民间艺术正在消亡和改变,导致古城面临文化危机。2002年丽江古城有69.66%的门面目标顾客是旅游者,19.92%的门面面向游客和居民,仅有10.42%面向当地居民,比例近7∶2∶1。2000年周庄古镇内66.17%的门面顾客群体是旅游者,17.99%的门面顾客群体为旅游者和居民,而面向当地居民的门面仅占7.28%,三者比例为9.2∶2.5∶1。又如,我国境内唯一遗存的母系氏族社会泸沽湖,曾有一时,因旅游业的发展,湖畔建造过录像厅、歌舞厅等现代化实足的设施,结果并未叫好,后又被拆除,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事实上,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是它的广义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是由此派生出来的,在旅游开发中应兼顾文化遗产的多种价值。

(二)文化遗产景观破坏。景观破坏主要是破坏性建筑造成的,包括在景区内及景区周围建设大量的人造景观以及与景区环境氛围不协调的建筑,如在景区建设大量的宾馆、餐厅、商店等,以及在景区周围建一些高大的现代化商业建筑。文化遗产往往体现着一定时期的历史风貌,而现代化建筑过多地包围着文化遗产景观,或多或少地会影响景观的完整性,破坏景观的历史风貌。

旅游业是一个集合了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在内的综合性产业,发展旅游业必然要建宾馆、饭店等辅设施,然而在一些文化遗产旅游景点,为了单纯经济上的创收,在被开发的文化遗产周边建造许多与遗产所代表和蕴含的文化不想匹配的建筑,严重破坏了文化遗产的实际价值,给景区带来了视觉污染、噪音污染、环境污染,大大降低了文化遗产的文化品位。例如,陕西省的临潼旅游区,聚集着秦始皇陵、秦陵兵马俑以及唐华清池等著名景点,与此同时,旺盛的人气也带动了周边许多人造景点不断出现,人造景点良莠不齐,成为临潼景区的一块赘疣。在这一点上,苏州市的做法广为称赞,苏州市政府采取强制性手段限制老城区内新建筑的高度,从而保持了历史风貌的完整性。

(三)文化品位挖掘不深。这一问题的存在衍生于遗产旅游的过度商业化,也根源于人们旅游开发意识的偏差以及对经济利益的过度重视,人们往往忽略对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挖掘,遗产旅游产品开发趋于庸俗化,而文化遗产之所以被世人重视,其形固然重要,其神才是其存在至今及继续存在下去的根本。如一些文化遗产地将古朴的民俗文化、民族风情以粗俗的商业性表演展示给旅游者,原有的文化价值被商业价值所取代,旅游者面对这样的旅游产品感受不到有益的教育和熏陶。由于游客缺少评价和判断地方文化遗产价值的能力,并不重视真实性,一些新的文化景点如丽江的东巴文化村,黟县的赛金花故居等都搭遗产地的“便车”,获得游客市场。

四、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保护性开发的原则

在不少人眼里,文化遗产就是一般的公园、游乐场、旅游区、度假地等,就应该想方设法让游客进行形形的旅游消费。然而,文化遗产是根本区别于如主题公园等现代人工兴建的旅游点的,遗产是历史保存下来的,原本不是为旅游者而建的,遗产旅游仅仅是实现遗产价值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全部;遗产旅游是一种高品位的回归历史和自然的旅游。因此,文化遗产资源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旅游资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和发展也应更加慎重。

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是通过文化遗产保护使其不受损坏或延长其寿命,使之长久地发挥作用,其中就包括长久地发挥其旅游功能,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能够在满足当代人对文化遗产的旅游需求的同时不破坏遗产,不影响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文化、历史,使其继续传承下去,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持续的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应符合以下要求:

1、充分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明确遗产保护的意义,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

2、政府部分应发挥其职能,制定具体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及法规,以法律的力量约束及制约破坏性旅游开发和过度开发,并起到协调各方的作用。

3、深度发掘文化遗产的内涵,注重其历史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的体现。

4、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保护其依存的自然环境,自然旅游资源与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相得益彰,做到自然与人文的协调统一。

5、文化遗产属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文化遗产旅游应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坚持社区参与。

6、充分发挥旅游发展对遗产保护的积极促进作用。

旅游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源自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意识。作为旅游业重要内容之一的文化遗产旅游更应引入可持续发展观,实现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红婴,王健民.世界遗产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2]戴伦・J・蒂莫西等.遗产旅游.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例11

申遗热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申遗行动都在持续加温,截止到2013年11月,《世界遗产名录》收录的全球世界遗产数量达981个,而各国政府预备申遗的数量还在不断攀升。据报道中国早在2003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就有一个共计64处的预备名单,这还不包括其国内各省已经开始启动而未及到达联合国的近百处申遗项目。一年一次机会,按这一速度,中国的申遗大队已排到下世纪。

不但如此,除了数量,各国政府在申报项目上也是绞尽脑汁,让人大开眼界。比如韩国拟将“泡菜和越冬泡菜文化”提出世遗申请,该国文化财厅在申请书上强调,“腌制过冬泡菜是一种传统,以此为载体形成了各阶层之间、各世代之间的分享文化。”为此韩国还在几年前专门为泡菜设立了国家节日。

无独有偶,墨西哥编辑的一部该国的食品菜单书籍,也曾经作为食品类参加申遗,并且在2010年获得成功。这是墨西哥的一个由人类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和生物学家共同组成的团队,所编辑出版的首部该国烹饪书。该书共180页,对墨西哥传统餐饮经常使用的原料,如鳄梨、可可豆、辛辣调料,该国特殊厨房里的用具,如凹面磨盘(由石杵和石臼组成)等进行了详尽而精确的描述。编辑者认为把该国丰富的传统饮食文化传达给世界,是墨西哥的荣耀。

柬埔寨的皇家舞剧和墨西哥节日土著亡灵节,法国的美食料理和著名的针织花边阿朗松花边也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德国曾经提名了马克思的两本著作(《共产党宣言》和 《资本论》)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基本法(金玺诏书)来申遗。值得一提的还有总部位于德国黑森州的巴特阿罗尔森的国际寻人服务局,该服务局寻找纳粹受害者,强迫劳工以及大屠杀受难者,记录并提供历史档案用于研究。德方认为,国际寻人服务局 有着重要的贡献,也应该成为世界遗产。

然而比起下面这种,上述几种远远称不上奇特。拉戈梅拉岛是西班牙加那利群岛中的一个岛屿。那里的居民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哨语,这种哨语将岛上常用语言卡斯提尔-西班牙语再造复制为口唇哨音,不同的哨音代表语言中的元音和辅音,借助哨音的高音频,向远在对面山上或海面船只等发送交流信号和进行对话。据悉拉戈梅拉岛哨语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得到全面发展而且形式完善的口哨类语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这种独特和历史悠久的哨语,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名册。

各国都拿出自己认为的特长景点和文化项目,而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们则会逐项耐心地审核和评比,最终作出“列入名录”,“要求补充信息”或“拒绝列入”的结论。有时候,申请可能持续数年才获成功,前期投入也花费惊人,但仍然不能阻止人们迈向申遗的脚步。

申遗的生意与政治

人们的这种热情高涨当然和申遗成功之后所带来的好处分不开:不但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更有可能获得“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同时也是一种理念的传播,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世界遗产地在吸引外商、扩大旅游的同时也带来其他消费,拉动世界遗产所在地的经济效益。诸多好处让很多项目不惜工本,“不择手段”,加塞的一幕也就出现了。

据有关媒体报道,洛阳龙门石窟“入遗” 前每年门票收人1000万元、“入遗” 第二年就达到了2700万元。云南丽江1997年申遗成功,三年后旅游综合收入就达到13.44亿元。而此次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也让人们对它给予了厚望,它涵盖范围最广,涉及旅游景点非常多,如能很好的整合和开发,将对相关经济的拉升提供难以想象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