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1 17:16:08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例1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是其中最大的之一。”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明确提出,21 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对学生来说,更需要一种群体的合作精神。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学习形式。

1.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1)异质组。基本做法: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使各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此种分法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

(2)同质组。具体做法:同样可按照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相似性,由4-5人组成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学习小组。此种分法有利于优生得到更多更广的思维碰撞,更利于创新意识的激发。而差生在同质组内也会树立起充分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能,以赢得组内其他成员的尊重和钦佩,这在异质组内也许是无法体验到的。

(3)异同混合组。具体做法:把4-6个异质组中能力弱的同学的座位相对集中,当他们与优等生的能力差距不大时,便可直接参加异质组活动,当发现他们在与别人合作出现困难时,这几个同学便组成一个临时小组,教师深入到这些同质组中,通过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分组,既能保持异质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优势,又便于教师把握后进生的学习状况,及时降低学习要求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充分保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态。此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小组分为自由组合组、随机组合组等合作学习小组。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再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单独使用时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在实际操作时,应根据班内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灵活选择,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2.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方法:(1)在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举行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2)进行学习方式培训,向学生介绍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如: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方法,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3)通过小组成员的明确分工,培养合作意识。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当小组长,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大家交流、讨论、争辩、朗读。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本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代言人”不断变化,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特长成为小组“代言人”,也就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

3.恰当安排合作学习内容与时间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盲目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

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像内容简单一目了然的部分,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作一般性了解;像知识密集的内容,更需要教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教师慎重考虑。首先每一个合作内容的确定都是一个问题情境的选择,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必须是一个新情境,他们不能立即解决,但他们可以凭借以前的知识经验起步;其次,这个内容的表达易于学生通过言语来交流,还可以对一些值得争辩的问题通过合作竞赛的形式去解决。

“合作学习时间”的安排也是很关键的。合作时间可长可短,我们可以把一课甚至几课的时间都让学生进行合作式的探索,互助式的学习;也可以在课堂内让学生就一个问题进行短时的讨论、争辩。但是,每次合作学习,教师一定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意见,充分表达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要深入其中,帮助部分有困难的学习小组,还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进行合作延伸。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例2

在每次合作学习中,可由小组选出一名本组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每次要求的不同,代表的变化,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本组代表,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愿望,也可增加学生合作的信心。

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各组侧耳倾听、仔细观察,及时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在巡回中就如何清楚明白地表达交流等巧妙指点,有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地辅导,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

2.发挥合作功能,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并非所有内容所有时间都要合作,它需要具备一定吸引力,是有价值、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根据我们语文教学的特点,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让学生合作参与。

2.1参与预习之合作;课前预习,可以淡化教学难点,减轻课堂教学负担。小组合作学习,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重要手段。如小组合作查阅相关资料,组内交流,大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例如,布置预习《田忌赛马》时,先激发学生预习的愿望。我说:“战国时期齐国举行赛马比赛,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可是在孙膑的帮助下后来却输了。这是为什么呢?在预习的过程中,不明白的字词在小组内解决。另外,你们小组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帮助田忌取胜?”学生感觉很有趣味,很自觉地做着预习工作,小组长更是积极自读、督促组员。在检查预习效果中,每组对字词掌握都过关,并出现了思维火花。如有一组积极地探究合作,说到帮助田忌取胜时这样提出:科技发达了,可以让田忌的马腿进行转基因,变成豹子腿,那齐威王的马只能望尘莫及了。此想法令人拍案叫绝,学生不由自主为他们小组鼓掌。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小组合作完成了预习任务。

2.2共战课堂之合作;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营造积极探究的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在课堂学习时,学生常会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此时,教师应先让他们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在充分讨论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结合小组其它成员思路,常常会相互受到启发而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跳水》一课理清人与猴子的联系能帮助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用示意图表示,学生异常活跃。整个教学中,学生不仅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学会了在集体中相互协调、团结探索的规则和方法。

2.3课外拓展之合作;语文无所不在,它在课本里,也在生活中。课堂教学中的语文合作学习,是教师统一调控的,要想让学生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就必须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语文的世界。课外的生活是学生合作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时空领域。

在学完《将相和》后,学生对廉颇、蔺相如两个人物有了印象,为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我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后合作练习: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没有对人物的言行进行刻画,请小组借助插图进行讨论,同时合作表演。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彼此信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男儿膝下有黄金”等名言警句充分运用。“郁郁葱葱的树林之间,云雀啧啧”的话外配音更是让师生动情。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语言表述能力、在公共场合的表现能力、协作精神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例3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但是,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的开展,绝非易事。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与学生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是根据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组成若干小组,各组学生共同研究和探讨问题,教师通过巡回观察和即时反馈的信息,及时给予指导的以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它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模式,还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因此有较好的效果。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相互交换观点和看法,并针对问题的某些方面进行争论和辩解,最终达到共同理解,并求同存异。通过这种形式,能使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人的行为往往是受到观念意识的支配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老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老师要注意自身行为,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另外,同伴也是学生的榜样,老师与小组组长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小组组长主动帮着摆放、分发材料、组织交流,这在无形中都为学生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老师借此对有合作行为的学生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还经常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学生的合作行为。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学生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学生一起进行学习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想办法为学生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的机会。如,一起讨论交流、合作朗读、合作表演等,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会合作。所以,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必须先要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合作学习观念,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组织这些积极地合作学习的活动,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小学生们在合作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二、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时间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时适当的安排,合作性的内容要难易适度,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不但耽误时间,而且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如果合作要完成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加思索、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答案,这样的合作就只是流于形式。丰富的话语内涵是语文学科特点,教师在开展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安排小组学习模式。

合理安排时间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合作时间可以依据需要适当延长或缩短,无论是何种小组合作形式,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熟悉文本,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意见,进而质疑深思,不断地将自己的思维与同伴进行有效交流、讨论、比较。这样交流讨论才有真正的互动,使学生思维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剧增,个性得到张扬,创新的火花也会不断闪现。

三、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及技能的训练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合理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例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资料搜集员以及记录者和发言人等。在一定的时间后,小组的人员之间需要进行角色转换,这样能够使小组成员在每一角色中都得到锻炼,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各项素质。在优化分组中,优等生能够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才能,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则能够从优等生那里得到帮助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以及实践等形式来开展的。要有效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重点训练的学生技能有以下几点: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能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能一分为二地判断别人的观点,并能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在评价中建设性地看待问题。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调和组内矛盾等。让学生用这些技能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往,学会分享。

四、教师要做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评价者

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以及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强调学生的互动,并不是否认教师的存在,而是把教师重新定位。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要配合学习目标选择或自编学习的素材,而且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已有的知识主动去探索新的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教师此时应及时提供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中要当好引导者,要精心策划,细心开导,耐心指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从教育教学目标出发,收集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便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说、敢做,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生一起分析思考,使得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得到关注,并能够促进师生沟通,加强师生情感和情谊,形成“和谐、民主、活跃、有序、全新”的教学新局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有了老师的参与,可以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使胆小的同学愿意与同学、老师交谈。除此之外,在真诚的沟通与彼此信赖的氛围中,师生彼此间还都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尊师而不畏师、重本而不唯本、好问而不耻问的良好习惯,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活力和生机。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会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教师的褒贬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无论是书面考试形式,还是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都要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课堂中对小组合作成效的反馈,要立足于发展的原则,使学生明白,自己小组的活动的优点应继续发扬,缺点要努力改进,注重把形成性阶段评价方式与终结性总结评价方式相结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但对集体要有评价,对个人也要有评价,要通过运用一些活泼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形式,展示评价的结果,使评价成为学生更好地合作学习的动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有价值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反映出的是民主的、和谐的、宽松的、开放的、张扬的教学氛围。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宽松愉悦自由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会平.浅谈对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J].学周刊.2010(6).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例4

二、小组竞争

在各小组之间设置合理的竞争,是构建小组评比激励制度的重要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在该方法的实践过程中需要避免出现个人主义,而重视团体的综合实力能够让学生各方面均有所提升,如语言表达、自律性、色彩表现、创新设计、对学习内容的安排等。各小组成员应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更积极地参加小组学习的各项活动,与其他成员积极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为小组合作活动积极思考对策,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蔬果的剖面》一课时,学生均需要参与该课题的小组学习,对各类蔬菜进行观察与分析,包括颜色、形状、造型等,每位小组成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意选择蔬菜进行绘画,或者发挥想象力,采用夸张的方式表现自己想象的蔬菜。成员将完成的作品交给组长,由组长将其贴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展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蔬菜世界。最后进行小组之间的评比,利用这种竞争方式,能够提高小组成员的团结程度,也使得美术课程充满了乐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题选择

每位学生的性格、接受能力、美术基础、兴趣等差异较大,且各个学校的条件也不同,美术教学的课堂效率及质量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课题,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这样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也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元宵节里挂彩灯》一课的教学,就可以运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教师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对教材内容进行探讨,并根据各自的优势与特长进行细致的分工,包括研究彩灯的形状、结构、色彩,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制作、结构拼装等,最后制作成品。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在关键环节则需要进行一定的点拨、引导,如彩灯的拼装,教师可以教授一些技巧等。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操作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热情,积极参与活动。教师需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及指导工作,适当调节课堂气氛,并及时巡查各组的活动情况及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及时帮助其克服困难,解答疑问,指点方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科学评价

科学评价分组学习的效果,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总结经验,分析和反思不足,对于自身小组及其他小组的优势、缺点等有更多的了解,在今后的活动中弥补不足,充分发挥优势。对于小组的评价,需要先制定评价标准,学生美术作品创作的速度、质量、数量、色彩搭配、创新情况,学生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各小组的合作情况,等等,均可纳入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要公平、公证、客观,教师不仅需要适当指出其不足之处,更应对于其特点及优势进行说明、鼓励,使其不骄傲、不气馁,在今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优化学习效率,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例5

1.教师要制定一定的合作学习规则。

我们不能认为,只要组建了学习小组,有了一定的议题,学生围坐在一起议论,就会产生合作效应。小组合作学习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组内合理分工,每位学生自愿或被教师指定担任特定的角色,如领导者、激励者、检查者、协调者、操作者等,而且应轮流担任,实现组内互相依赖,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2.要选择适合的内容。

虽然合作学习有很多好处,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开展合作学习,也不是所有合作学习的内容都需要采用全部流程。教师在组织教学前要认真分析、处理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选用相应的合作学习模式。

3.合作学习要做到务实求真。

合作学习应以思维的参与为核心标准,切不可走过场,只追求形式上的参与,而思维活动停留在浅层次上。要尽量避免课堂上气氛活跃,但下课后没有实际收获的情况出现。

4.合作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

小组成员过多会造成部分成员失去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过少则达不到成员间相互启发、使思维充分碰撞,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灵感的目的。

5.合作学习应建立在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基础上。

经过学习,学生对课程的具体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掌握了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具有了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过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巩固知识、纠正错误、提升能力、相互启发、相互完善,合作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6.合作学习成果应有一定的评价手段。

教师应组织学习小组间进行成果交流,或要求学习小组以文字形式表达学习成果,教师应在此基础上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并记载,在一定阶段以一定方式进行总结并对优秀小组进行表彰,从而通过引入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活动潜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与合作能力。如在高二年级“伴性遗传”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可设计为让学生辩论“红绿色盲的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可先就这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练习遗传图解的写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再分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先让小组内的成员交叉检查其余成员所写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红绿色盲出现的原因,最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红绿色盲的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让正反方同学的观点充分碰撞,加深学生对红绿色盲遗传规律的理解,从而得出“红绿色盲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这一结论。这一教学环节的最大优势在于能较大程度活跃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例6

古今中外,许多学者、教育专家都强调合作的好处。小组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美国教育界为提高教学质量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进行的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探索创造精神。中职院校培养的幼儿教师不仅仅是幼儿教学的实践者,更是社会发展的合作者和研究者。因而,在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探究知识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发展成为国家倡导的三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一般中职院校班级学生数额大,学校资源和教师数量都比较少。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很难实现因材施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彼此间的合作学习受到限制。并且对于这些准幼儿教师来说,其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集体性,需要教师之间,师幼之间,幼幼之间,家园之间等密切合作与相互配合。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应用的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41-01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合作学习能彻底改变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一味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通过互相讨论,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一、合理分配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小组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机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也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如何让每一个小组实力相当,形成互相促进,互相赶超的氛围?如何分配小组成员,让每一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互相学习,互相提高?是我们首先应该探讨的内容。我做的实践是,将班里30个学生,按照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比例,分成四个等级,再将这四个等级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四个小组。这样,四个小组的人员构成就基本是一致的,实力水平相互接近,比较容易形成竞争氛围,同时,小组内成员可以优势互补,互相帮助。为了活跃小组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我让学生为自己的小组取了名字,他们取的名字分别为:春意盎然小组、雄鹰展翅小组、傲雪冬梅小组、厚积薄发小组。从四个小组的名字,可以看出已经形成了“赶、超、比、拼”的氛围。

二、正确的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小组作为一个团队,一个整体,要想发挥最大功效,就要掌握适当的方式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应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

学生因性格、知识面、熟悉程度等不同,融入小组的难易程度就不同,性格外向、对小组成员比较熟悉的学生,能够很快进入角色,很快融入到小组这个团队里,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讨论里,发言比较积极踊跃。反之,性格内向、对小组成员不太熟悉的学生,进入角色的时间就要长一些,这个时候,小组其他成员就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也可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让他们快速融入到团队中。影响学生发言积极性的因素还有知识面、语言表达能力等,我们可以鼓励知识面广的学生多说,这样,其他下组成员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同时,也鼓励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的学生多说,经过反复地锻炼,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春意盎然小组中有一个学生,因来自农村,见识少,没有自信,总是羞于开口,还结结巴巴,我带动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帮助他,让口才好的学生先发言,让他跟着说,到模仿说,再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在他取得进步的时候,大家共同鼓励他,逐渐的,他已经能跟其他同学一样,流利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了。

2.要学会用心倾听

作为小组中的一员,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倾听,而不是发言,所以,用心倾听是一个优秀的小组成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因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经常出现讨论主题不明确,讨论一会就跑题,学生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争执的现象,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很容易乱成一团,根本达不到学习的效果。分析原因后,我教给了学生用心倾听的方法,让大家用心去倾听其他同学的见解,认真分析他们见解中你认为可以借鉴的东西及你认为理解不到位的东西,告诉他们倾听是一种好的品质,也是一种学习提高的方法。之后的小组讨论,不再有学生东张西望了,也不再有学生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了,学生基本都能做到倾听其他小组成员的讲解。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也能不断纠正自己的观点,渐渐的,学生的发言也更加透彻、深刻。

3.要敢于表达

作为小组成员,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力,每一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表达。有些学生因为怕自己的观点被同学笑话,而不敢开口说,这是不正确的,学生要勇于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同时,也教育大家要尊重别人的观点,分析其他同学提出的不同意见,不要没经过思考就去否定。

4.要学会给予适当的评价

用心倾听后,要给予适当的评价,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倡导多提出“在发言中,有没有不对的地方?”“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在倾听别人发言的过程中,指出错误的地方,汲取正确的观点。通过大家的纠正,发言的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不断提高自己;通过汲取正确的观点,可以向发言的学生学到有价值的知识,以达到不断提高自己的效果。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踊跃的参与评价,用集体的智慧,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理想的效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1.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字词

通过小组成员的组词、造句,可以加深对新学习字词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2.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朗读课文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充分调动每一位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既给了所有人朗读的机会,又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3.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课文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加深课文理解的一个主要方式。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讲解课文主旨,学生被动接受,因没有主动思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仅停留在表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刻领会课文主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搞集体创作

搞集体创作既是展现集体凝聚力的时候,也是展现个人才能的时候。前段时间,我让每个小组做一份手抄报,四个小组拿出的作品都让我很满意。他们充分发挥了每一个小组成员的特长,擅长绘画的同学负责了版面设计,擅长写作的同学负责了文章收集,钢笔字写得好的同学负责抄写,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既发挥了团队的精神,又施展了学生的才华。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例8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

1.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对于这个意义的理解,我认为应该有三层意思:

1.1 小组学习任务的分配。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

1.2 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1.3 全班交流。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

2.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也可以按不同水平分组,在学习中老师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问题进行探究,这样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还有一种分组的方法那就是由教师、学生或者师生双方一起决定,给形式一定的选择合作伙伴、学习方式的自由权,以使他们感受到尊重与信任。让他们与自己熟悉了解的或兴趣、看法等一致或相近的同学学习,便于他们主动参与,积极交往,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同的多变的分组法,能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新鲜和有趣,能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动中应适时给予那些表现突出的小组以表扬或嘉奖。

其实,不管怎样分组,都要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

2.2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例9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具体应用.

在信息技术课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体现为:在了解、熟悉学生的基础上,把班中具有相似知识水平与学习特点的学生分为三层,再从高、中、低各层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出发,各类学生合理搭配,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异质组协作学习等方式解决问题,经评价反馈提高达到预期目标的教学方法。

例如,进行打字练习时,由于这项任务比较枯燥单调,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由于学生间的语言更容易贴近,相互间更能沟通,所以在练习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打字水平进行分组,挑选打得又快又好的学生当组长,巡视检查组内其他同学的练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同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得更好,可在组内与组间开展竞赛,使竞争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手段:组内的竞争,促使高层次学生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灵活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以成为组中的“强者”;组间的竞争,使小组成员认识到小组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这就使得高层次的学生努力帮助低层次的学生,低层次的学生为了不拉本组的后腿而抓紧训练,培养了学生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巧妙地利用合作的方式把竞争的压力分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优化了竞争意识,这同时也减轻了教师在上机辅导时的压力。

再如《图画程序绘制图形》一课中,为了达到了解图画程序的基本功能和掌握绘制图形的一般方法这两个教学目标,可依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可以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让基础较好的同学任组长,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当检查、督促、帮助以及主导小组学习进程的角色。为了完成让学生有兴趣地投入地完成本节课的练习。布置一个小组合作的任务,自己设计制作一张色彩精美的由图形构成的画面。如果一个人来完成这个任务有些困难,而小组合作的方式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难题。先让擅长构思的同学设计主题,后根据所选主题,让美术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版面设计,余下的学生从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小组人员将各自的内容通过网上邻居将它们组合为一张搭配合理的由图形组成的图画,最后大家再提出意见修改完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调控课堂的进程,创设竞争的气氛,最后评比出优秀的作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成就感。

三、小组合作的优点

1、学习目标达成的作用。

可以使学生能够达成较高的认知目标:列入布鲁姆等级内的那些认知技能(如包括分析和评价一定的材料的那些认知技能)和加涅提出的认知策略学习,常常由于采用某种小组讨论方法而获得有效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能在一种比较开放的环境中讨论问题和交换意见。

2、增强了能力和竞争意识。

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必须运用自身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这时,学生的思维常常会冒出火花,火花碰撞之后,又会产生新的火花,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创新能力也不断加强。同样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小组各个成员为着共同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经常的、合理的评价可以激发各组的积极性,形成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也增强了个人的竞争意识。

3、增强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技能。

为了在一个集体或社会环境中有效地进行工作所需要的各种人际关系技能,利用需小组学习的方法可以得到锻炼和发展。实例说明,学生们在离开中学或大学的校门走上工作岗位时就要求他们同其他人紧密合作。对于某些人来说,这可能是包括领导、行政管理和委派代表方面的一些技能;对其一些人来说,这可能要包括与群众打交道所的社会技能。此外,小组方法还是将理论用于实践的理想方法,而且采用许许多多的模拟和一些活动都会有助于发展这种人际关系。

4、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师在学生分组学习过程中,置身于学生之中,参与讨论、研究,师生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加深,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转变已有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目标上由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素质的培养转变为关注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合作交往、实践创新等全面素质的发展。在学习方式上由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主体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师科研水平。教师要把合作学习的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不仅需要有理性层面的认识,还要具有合作教学的能力与技巧,掌握开发一些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缺点及应对策略。

1、分组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合作学习是针对个体学习而言的,是通过学习小组来完成学习任务的。若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则会使得各小组的人数差异较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也很突出,这样在学习的时候就不能起到互帮互助的作用,这样的合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而是形式上的合作。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爱好特长、性格、性别、学习快慢程度、能力倾向、学习水平变化等,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2、学生参与态度问题的消极及应对策略

小组学习方法的一个潜在的缺点是要求参加者们积极合作方能成功。然而,有些情况下这种合作可能不会出现。例如:学生们不愿参加,因为他们觉得这会浪费实践或他们怕参加;不愿承担小组学习要求的非常实际的个人义务,因为他们觉得在自己还不具备那些必要的技能,也不想在自己的同学面前“显露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今的时代充满竞争,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相互间的合作。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合作学习的方式下,将个体间的竞争关系转化成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不仅仅是竞争的对手,更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教师可以帮助态度不积极的学生克服畏难的情绪,增强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培养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本领,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五、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给个体提供了与他人合作的最好机会,以及学习如何在群体中保持个人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绝好机会,也给个体提供了学习如何利用小组的优势完成自己任务的机会。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更能发挥它的优势,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远程合作,使每个成员能够真正从小组学习中得到信任和激励,得到其他成员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研究性学习国际视野/李其龙,张可创主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091-02

在教学中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预设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习惯差、厌学现象突出、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本文仅从现状、运用、效果及具体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学分析,正确应对

(一)当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现在大部分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吃苦精神,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性差,缺乏学习兴趣,但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同时有些教师不能适应学生、时代的变化,不能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仍然坚持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被动学习,忽略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力的提高,导致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严重缺乏;加之有些中职学校对语文等基础课程也不重视,使得语文教学处境非常尴尬。

(二)现阶段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合理性

要扭转这种局面,需从学生、教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改进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以5~6人组成的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能使学生学会怎样与别人合作。从根本上变革了传统的僵化教学模式,其目标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会学习。由于这种教学在培养人的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有效的作用,所以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专家的广泛推崇。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境教学、任务引领、角色扮演等。其应用要视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等具体情况而定。下面我将以中职二年级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财经、商贸及服务类,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例,做具体示例,在本课教学中,我就充分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以教学竞赛的方式来完成每个教学目标,总体来讲本课教学分为两大部分:

A、竞赛规则布置(课前落实)

1.各组根据导学案上的活动安排做好课前预习。

2.按照现在的座位分为五个组,每组选出发言代表两人(发言代表实行轮换制),各组形成意见后可由代表作答,也可由组员自由作答,若本组答不出,可以向其他组求助,答对,各得一半的分数。

3.每组分别选取一位公正、公平的同学为裁判,加上任课老师,成立评委团。

4.比赛共有五个环节组成:基础得分题;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附加题。

5.得分最高的组每个学生获得德育操行分积分10分,第二名得8分,第三名得6分,第四名得4分,第五名得3分。

6.教室布置图(见右图)。

B、比赛环节(后面的题都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一)基础得分题(此题为两个题,一题为给划线生字注音并解释生词,一题为分组朗读,每题为50分,满分共100分)

第一题是给划线的字词注音并释义,做错一题扣基础分10分

第一组:萧瑟 颠簸 目瞪口呆

第二组:呷 积攒 出人意料

其他各组题目略。

第二题为分组朗读,评分要求:1、声音洪亮,精神饱满,2、感情丰富,声情并茂,3、吐字清晰,整体节奏感,4、衔接自然,过渡自然。划分各组朗读的段落略。

(二)必答题

每组推选的两个同学必须回答两个问题,回答正确每题得10分。

这一环节主要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主:

第一组:1、请找出父亲面临的两次人生选择是什么?2、根据第一段的暗示,请说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第二组:1、为什么博西先生要资助一个地位卑微的黑奴的儿子?2、如果说博西先生的资助是给了父亲一个“机会”,那么,当机会来临时父亲是怎样做的呢?其他各组题目略

(三)抢答题

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寻找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回答的答案既可以是课文中的语句,也可以是经过自己加工、理解的。每题同样是10分)

1.父亲为什么去应聘夏季列车的临时服务员?

2.促使父亲成功的一段经历是什么?其他各组题目略

(四)风险题

通过前三轮的较量,比分上已经出现了差别,为了给落后的组一个翻身的机会,我将优先选择权给了分数最低的组。

这一轮规则为:共有四组题,比分为10分、20分、30分、40分,回答正确将获得相应分数,如果回答不出,将扣除相应的分值。

10分题:你认为父亲的成功究竟靠的是什么?

20分题:父亲认真、执着的优秀品质具体体现在哪里?请在教材中找出来。

30分题:请选出三位代表,分角色情景再现列车上偶然相遇的一幕。

要求:忠实于原文的精神,可加以发挥想象,对白流畅,符合人物身份。

40分题:辩论题,正方两组代表,反方三组代表。

题目:如果没有这次的“偶然相遇”,父亲还能成为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吗?正方观点(你方观点):如果没有这次的“偶然相遇”,父亲还是能成为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反方观点(他方观点):如果没有这次的“偶然相遇”,父亲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

(五)附加题

回答此题只做参考,不计入小组总分,每个同学都可以发言。

通过本文学习,作为即将踏入职场的职高生,父亲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请用几句简短的话来概括。(学生发言后,老师归纳)

注: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展示,形成意见,然后再在全班展示,教师可在学生讨论时做适当指导,举例仅为部分活动。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及具体策略

(一)实施效果

1.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体会到更多的探究、合作、实践,改进了学习方法,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符合现在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后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了,教学内容更容易落到实处,分小组学习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

(二)小组合作的操作策略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受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开展活动,我认为,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要合理分组。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人数要合理,一般以5――6人为宜。(2)成员要动态管理。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这样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3)分组应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这样分组不仅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2.要授之以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能力。

3.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加强。教师不但要转变角色、转变思想,更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自身能力,适时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更加科学化。

四、科学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检测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一环,因此,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从而更好地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合作学习的评价应是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自主能力和协同操作的积极性。因此要注重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开展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级评价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一)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通过自评,让每个学生都深刻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培养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小组互评

在学生组内评价之后,可以定期开展小组互评活动,各小组成员根据批评与自我批评和客观、公正的原则,相互指出彼此存在的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班级评价

每周对小组的成绩进行汇总,评出小组的得分,让每个小组都能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并根据小组的成绩采取不同的奖励和惩罚,使每个同学都关心自己小组的成绩,这样才能使小组成员充满活力,而且考核方法要多种多样,经常更新。

(四)教师点评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学习任务的布置者,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引领者,更是学生课堂效果的权威评判者。教师的评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走向。教师可以创造一种“鼓励自信心、重在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激励机制。课堂上教师可依据设计问题的难易度,分个人和集体两种形式进行展示。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掌握,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既要让学生有“压力”又要让学生有“动力”,尽量避免“事不关己”现象出现。同时,教师可安排专人将个人和小组成绩记录在案,并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例11

一、小组合作,调动了小学生的“活”力

毋庸置疑,学习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而进行的。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既让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这种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在合作前可以让学生先自行组合,然后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小组成员间及各小组间不同的学习程度,将差异较大的组员或小组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调整。让各小组的成员之间能够合理地搭配,优劣相齐,不至于出现两极分化。让学生的学习程度与能力能达到平衡,在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后,各个成员之间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分工合作,更好地完成任务。弥补农村课堂教学的这一缺陷,让学生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共同进步,让课堂活起来,也让学生的天性得以凸显,真正的“活”起来。

二、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搭建适宜的学习框架

小组间互助性的合作是完成教学任务不错的选择,因为只要有学习的地方也就不可避免的要与人接触,要与人建立合作的基础,而合作小组是不容易建立的,合理的学习小组组成才能更大的发挥作用。同时为了学习小组的稳定,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得到改善。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对于高质量课堂的重要性,要把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权逐渐交给学生,让以往枯燥被动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轻松主动的探索学习,使学生能在主动学习的同时还能认识到通过自己体验、探索、发现而得到的知识是多么愉悦的事情,能让他们爱上学习。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培养主动发现、合作学习的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认识到教师的角色将要发生转变,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引导者,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调动,使他们能自己探索研究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能更高效快捷地解决问题。打破固有的局限,不再过分看重学生的试卷分数,而是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即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分析、学会自省、学会合作探索,学会革新与进步。让学生不但能很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还能学会对已学知识根据自己长期学习的方式和经验对新接触的知识的作出自己的解释,能够很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让他们能够经过自己的分析、研究而对事物和自然有新的认知。这样他主动学习的能力得以提高,也让他们初步掌握了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观察、分析、审视和创新,能够择优而学习。从自主的探索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对承担责任有了较深的认识,更加能够领会团队间的相互配合与互动是一个解决问题很好的方式,团体间的相互支持、有效沟通能增强个人间的团队意识。最后学生能在不断地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极其有利。

三、小组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农村的生活习惯局限,孩子们大多时候和长辈生活在一起,加上本身能够接触外界环境与事物的机会不是太多,而孩子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就“听父母的话”,而这也被定义为好孩子。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很难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更不用说是在课堂上,这种情况显得愈发严重。但是通过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加关注身边同学的学习情况,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间的情谊。师生间的关系得到加强,让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再过于单调乏味,不再是传统的僵化教学,也会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到探究知识海洋的浪潮中,善于发现和学习。同时在互动性、合作性较强的教学中,教师安排完学习任务后,从旁指导,在不断地观察和指导过程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疑惑,还可活跃学习气氛,让课堂的学习能够更加轻松,在学生互帮互助的情况下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增进有师生、学生间的相互认识,有利于形成团体间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从而帮他们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更好的在以后的成长与生活中如鱼得水,能更加从容地应对今后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四、积极合作,共同进步

基于农村的现实环境,在小学教学的改革中,课堂上运用合作的互动模式是非常有利的,它能够改变学生不好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与素养。合作性的课堂教学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能让学生不再以固有的独立活动来解决问题。但目前农村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较差,所以,如果采用新式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首先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在课堂后,教师必须对学生深入了解,从而做出规划,如何更好地将教学与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调配。在课堂上,教师尽量少讲,但不意味着彻底放松,而是教师的担子更加重了。教师生必须更加努力,要提前合理地设置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还要适时地加入学生集体间的桃林活动,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定期的作出总结及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认识真正的学习不局限于自主的探究学习,还依靠于团体间的相互学习。总之,在今后的农村小学教学中,要适时地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间、师生间能够很好地配合。让学生能够学会交流,善于配合,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学会倾听别人的建议,让学习不再痛苦。在学习的旅程中,让学生能达到会学、善学、乐学的标准,使课堂的学习质量得到极大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