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农业教育论文

农业教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5:01

农业教育论文

农业教育论文例1

1.1促进教育公平农民职业教育在保障农民受教育机会

的平等权利和全面开发人力资源这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不能说有了农民的职业教育就有了教育公平,但是可以肯定,没有它是绝对不能有农民教育公平的。美国有正规的多类型的中等农业教育、多层次的高等农业教育,也有非正规的各种类型的、短期和长期的培训和面向全社会的农业推广教育[5]。为了满足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经济基础学习者的需要,美国除了公立职业学校外,还积极鼓励各部门、行业、私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在农村广泛举办培训班,利用冬季和农闲对农民进行系统培训,向农民传授新的科技知识,帮助农民学习各种专业技术。美国多形式的农业技术与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促进了教育公平,不仅提高了美国农民的素质,还使各阶层农民受教育权得到了保障。

1.2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在传播现代文明信息,引领农村和谐风尚中,农村职业教育发挥了巨大作用。以往农民学习新的文化知识的机会相对较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农村职业教育带给农民新知识、新思想,提高农民的精神涵养。20世纪60年代末,韩国工农业发展失衡、城乡差距逐渐加大,为改善这一状况,韩国政府开展了“新村运动”。

通过建立村民会馆、培养新村领袖和成立各种村民组织等方式,向农民传播现代文明信息和进步思想观念,灌输正直、诚实的价值观,培养农民勤勉、自强、团结和奉献的主人公使命感、集体荣誉感和生活态度,并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6]。

农民职业教育通过传播现代文明信息和进步思想观念,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引导农民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引导农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和谐文明的精神风尚。

2农民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

2.1文化传承与创新

农民职业教育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将农村文化系统的传递给农民,并引导农民进行文化交流学习并产生出更适于新时代的文化思想。农村发展的历史久远,在农村和农业地区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各地的地方戏、民歌、饮食、服装、民风民俗、历史遗迹等文化表现形式都带有很深的农业社会痕迹,是传承文化的依托。因此,农民职业教育不仅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还是创新农业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法国建立农科知识普及推广站、通过电视、广播、函授、刊物等多种手段向农业劳动者宣传、普及农业科学知识,迅速提高了从事农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使法国农业文化得到了很快的传递和整合[7]。文化发展和创新使得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不局限于传统的内涵,“一村”可以延伸到“一县”乃至“一国”;而“一品”也不仅仅指农产品,还可以是工业产品或特色文化和旅游等服务性产品,使其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的农村开放模式[8]。

“一村一品”不仅提高了农村地区的活力,还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2.2文化交流与融合

文化是一定时期特定地域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共同方式。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任何文化都具有地域性和封闭性。农村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接受先进文化和思想的机会相对较少。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的全面普及,各类信息和资讯在覆盖城市并深刻影响城市受众的同时,也在越来越深地影响农民。日本开设的乡村旅游课程促进了20世纪后期绿色旅游的发展,使农村除了提供食品和木材之外,又承担了公共游憩场所的功能。日本政府为了绿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从农村内部调动村民积极性发展绿色旅游,还积极开展城乡对等交流和互动。如“乡下的亲戚”制度的创办,村民对这些“城市亲戚”进行农业指导;与此同时从亲戚处获得一定的生活补助,并在互动过程中实现城乡文化的交流。日本通过“绿色旅游”开辟了城乡交流通道,文化使其在交流过程中渐趋融合,改变了村民的价值观,提高了村民收入[9]。

3农民职业教育的生态功能

合理的农业生产必然伴随着土壤、水利、气候及生态环境等自然条件的良性循环,农业具有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协调人与自然体系的功能,从而表现出良好的生态作用。农民职业教育的另一综合功能便是从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科技农业等角度出发,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为了从市场角度推进可持续发展,建立推动环保农业的市场机制,一些国家建立了环境标签和审查制度,并为有利于环保的农产品加注特殊的“生态标志”。例如,瑞典的有益于环境的“KRAV”(有机农业检测体系)标志被消费者广泛认可。美国通过科技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美国国会拨发专款,责成美国农业部在全国大农业区建立为过剩农产品寻找非农用途的研究开发部门,建成的4个研究中心取得了数以百计的创新成果,为农业科技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澳大利亚农业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农业产业化经营之中,这也是其农业竞争力强、效益性高、持久发展的重要原因。

水是农业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基础。澳大利亚对水的管理严格,国家层面有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水资源规划、水资源定价和水权交易。一般情况禁止采集地下水,大力提倡和鼓励对雨水的收集利用。与此同时,澳洲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仍坚持不断地改良草场,发展优良牧草,严格规定载畜量,实行轮牧、体牧、围牧,严禁过度放牧,促进草畜生态良性循环[10]。

发展可持续农业、建设生态环境友好的农村,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的使命。农民是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直接实践者。因此,农民职业教育对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农民接受更多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能够使农业在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更快更好地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态素养,能够使他们自觉抵制那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从而成为农村生态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内在可持续的动力。

4国外多功能农民职业教育对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的启示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业、农民、农村发展的重视,我国农村与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在承载人口、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但由于农村在资源配置上的先天不足和现实发展上的相对弱化,加之历史、经济、体制、观念等方面原因,农民职业教育发展仍相对滞后,经济功能发挥不全面,大部分农民并未真正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技术;政治功能局限在维持社会稳定上,农民职业培训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主要靠政府下文件推动;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淡漠,新闻媒体极少宣传,民众普遍不理解、不认同,文化的传播和融合功能未显现出来;生态功能还有很大挖掘潜力。

4.1培养大量适应现代化生产的新型农民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和造就现代新型农民。把农村经济的增长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以充分发挥农民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农村职业教育是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现代新型农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新型农民培养的结合点。在全面贯彻科教兴农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职业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2增强农民职业教育为经济服务的能力

通过充分发挥农民职业教育的政治功能,促进社会公平、维持社会稳定、丰富农村精神生活,进而增强农村职教服务区域经济的功能。

必须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农业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城镇化需要,以及农村劳动力由“简单劳力型”向“职业技能型”转变、就业行业由体力型向素质型转变的特点来培训农村劳动力,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永久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以适应和满足农村发展的新需求。

4.3促进农村文化的革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发达国家的农民职业教育文化功能发挥程度对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和我国农村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具体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科学系统地培训我国农民事关我国农村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民职业教育可通过以下两条途径走出封闭:一是通过农村和城市教育的交流活动,如互派教师、互相进行农业技术交流等,促进城乡之间不同文化的相互学习和理解;另一条途径是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学习,如介绍前沿理论流派、最新研究成果等,选择和判断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文化,对已有的文化进行反思、变革和整合,融合成新的文化。

农业教育论文例2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农业教育论文例3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引进、开发和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农业教育论文例4

(1)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转变,企业、农业大户及合作经济组织逐渐成为农业经营主体。长期以来农民家庭(简称为农户)是我省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主体,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比较效益不断扩大,大多数小规模农户退出了种养业甚至农业,由农业经营者转变为劳务提供者或个体业主。农业经营主体由数量庞大的小农户向数量有限的农业企业、农业大户及合作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转换。例如湖南畜牧业是农业支柱性产业之一。“十一五”期末有195万个养殖户,规模化养殖场仅52万个,散户型养殖的比重仍然很大。而到2012年底,养殖户下降至180万个,规模化养殖场上升至57万个,小户型养殖的经营主体的数量在不断减少。

(2)土地流转加速,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农民非农就业和进城就业机会增多,许多农民不愿经营农业,或通过土地流转,或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土地资源的加速整合,由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种养向大规模集约种养业转变。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将其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突破口,自2006年起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证换发工作,到2012年6月底,全省耕地流转面积达38.7833万hm2,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1.6%,涉及农户295.7万户,占承包农户总数的20.9%,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正在稳妥有序推进。例如,福建福州超大现代农业集团来到湖南省宁乡县投资建设“万亩(667hm2)绿色有机蔬菜基地”,总投资1.7亿元,核心区面积800hm2,成为目前全省最大的农业产业化基地。目前,湖南省的有些地区实现了整村、整建制乡镇的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3)资本投入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到2012年,湖南省拥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429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47家、省级龙头企业382家。特别是粮食、畜禽、果蔬三大主导产业,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到223家,占比52%,为发挥全省资源优势,打造粮食、畜禽、果蔬加工三大千亿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完成销售收入3900亿元(不含烟草),比上年增长21.9%,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340亿元,增长24.3%,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0%。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共安置就业人员27万人,其中安置农村劳动力24万人,支付劳动者报酬33亿元,为农民就近就业增收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4)农业科技不断创新发展,支撑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与传统农业发展不同,现代农业发展不仅注重产品产量和质量,还包括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目标,需要农业、物资、装备、信息、工程、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多领域、多层面、全方位综合技术的集成应用。当前,湖南现代农业发展涌现出一批科技水平高、综合示范性强的科技示范基地,如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获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的“湖南超级杂交水稻生产示范和人才培养基地”,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和生态环保技术集成应用推广的典型。目前湖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高于全国54.2%的平均水平。湖南将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力争到“十二五”末,湖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5%以上。

(5)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农业内涵更加丰富。传统农业主要是指种养业,基本上只有生产功能。随着大量现代资本注入和农业企业的发展,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以企业化方式管理农业己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发展纵向向产前、产后延伸,横向向生态休闲及文化教育服务功能拓展。在现代农业中种养业是基础、转化在加工、增值在流通,三次产业的元素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备展示、教育、体验、观光和休闲服务功能,甚至把农业产业发展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体现历史农耕文明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大大丰富了农业内涵,拓展了农业功能,提升了农业效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又一重要特征。到2012年底,湖南省休闲农业庄园发展到4219家,其中年经营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庄500多家,星级休闲农业企业481家;农家乐和民俗旅游接待户15万户;全年接待观光休闲人员720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40亿元,带动建立种养基地5.4337万hm2,带动相关产业产值100多亿元,直接吸纳农民就业24万人。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全省休闲农业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产值过百亿的新型产业,年经营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6)农业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农业发展转型加速。随着农村新型城镇化推进速度的不断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也在不断加速,相应的农业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时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速度也在加快。如表1所示,“十一五”以来,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变,从第一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除2007年略有回升外,一直是呈下降趋势,从2007年到2012年下降了3.6个百分点。但是与全国水平相比,2012年仍有高于2.5个百分点。其下降的趋势(0.48%/年)远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0.17%/年)。一方面表明湖南的产业结构不协调矛盾仍然相当突出;另一方面也表明湖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仍将处在深度转型时期,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农民和整个农村社会正处于裂变重组过程中。

2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概念与任务

(1)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概念。农业职业教育,包括高、中等职业院校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各种形式的对农民短期培训。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与之相关的论述有,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县域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学者田安国在《对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一文中,他认为所谓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指以教育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和新型农民、研究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体系。罗迈钦,何荣誉,刘芳:关于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与农业职业教育的思考

(2)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新任务。传统农业中的劳动者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称为“农民”,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农民,称为“新型职业农民”,更多的是一种智力的载体,是需要掌握先进的农业科技,接受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具有先进的思维方式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就是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培养这种技术技能型人才,造就新型职业农民。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三农”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业发展的转方式、调结构服务,为提升农民素质服务。具体一点说,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达到农业生产高效、安全、环保的技术技能应当作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主体教学内容,为提升农民各方面素质的文化措施与技术措施均是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的努力方向。总体来说,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院校要以服务“三农”为特色,以“育人兴农”为根本,以“科技强农、服务惠农”为抓手,全面发挥国家赋予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

3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3.1针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变化,明确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根据前文对湖南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可知,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在构成要素、目标和载体等方面都有明显不同。面向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首先,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力度。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如试办四年制农业高职本科教育;部分涉农专业可以提前招生、降分录取,加强就业跟踪服务工作;大学生村官计划向涉农高职学生倾斜,以吸引大批有识之士报考农科专业。在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如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拨款要高于其它行业职业教育的拨款,对涉农专业高职学生逐步实行免费教育。各级政府应把农业职业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来做,使农业职业教育能跟上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其次,作为从事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各级教育机构要有自己的目标定位和目标追求,既要“顶天”(即: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也要“立地”(即:真正面向“三农”一线,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实用人才),帮助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各类问题。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现代农业职业教育要实现“顶天立地”的目标,必须在办学实践中树立五个中心的发展定位: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培育中心、农业自主创新技术的研发中心、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农业农村发展决策咨询中心。

3.2瞄准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加大农业高职院校的体制机制创新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机遇和挑战,而农业高职院校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现代农业教育体系、提高各级各类农业教育水平的龙头。所以,要想抓住机遇,办出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的农业职业教育,就要按照“对接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

(1)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应“三大产业”模糊化的现代农业的需要。要树立现代大农业的教育观念,拓宽学科领域,将传统农业类学科置于食品生产、食物安全、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国土安全的大背景下加以研究,内涵中融入社会应用、社会效果与价值。进一步调整农业类专业数量,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减少社会需求量明显不足的长线专业,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发展农工、农理、农经、农管交叉的专业和农业科技相关的新兴、边缘和高新技术专业。专业结构的总体格局,不仅由单纯农业产中生产技术向产前、产后拓展,而且要重视向适应性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空间延伸和海洋开发农业、新能源农业、文化消费型农业拓展,使学科、专业总体布局结构适应“三大产业”模糊化的现代农业的需要。

(2)改革教学模式,培养KAP三位一体的创新型农业人才。农业高职院校要把教学改革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内容,坚持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调整专业设置,改造传统学科,把阶段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起来,构建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高等教育之间的立交桥,使农业高职教育不断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扩展,更加贴近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富有生命力和吸引力。要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就业与创业意识为重点,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全面推进院校教学改革,努力探索KAP即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人格(personality)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农业教育论文例5

(一)多元化的教育格局

近代农业教育机构呈现多元化格局,既有官办各级农务学堂、农业留学教育、大学堂农科教育,也有教会学校中的农业教育和民间农业教育机构。

1.各级农务学堂

各级农务学堂是清末农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早在维新变法之前各省就出现了农务学堂,创立于1896年的江西高安蚕桑学堂一直被视为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开端。期间,时人认为中国农业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乡民务农,而不知农之有学。”[5](上册P135)张之洞上奏光绪:“富国之道,不外农工商三事,而农务尤为中国之根本”,[6](外篇《农工商学第九》P156)改变之法只有开办新式农业教育学堂,“化学非农夫所能解,机器非农家所能办,宜设农务学堂。外县士人,各考其乡之物产,以告于学堂,堂中为之考求新法新器。而各县乡绅有望者,富室多田者,试办以为之倡,行而有效,民自从之。”[7](第一章P41)光绪颁布上谕,要求各省“以农为体,以工为用……兼采中西各法,讲求利弊,有能创新法者,必特立予优奖……所有颁行农学章程,及制造新器新艺,专利给奖”,并且要求各省仿效北京设立农工商总局的做法设立农务学堂。在政府推动下,各地出现了设立农务学堂的高潮。1898年杭州蚕学馆、湖北农务学堂先后成立,1901年江西蚕桑学堂设立,1902年山西农林学堂、直隶农务学堂先后设立,1903年湖南农务工艺学堂设立。1904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规范地方农业教育办学,冀鄂两省先后把当地农务学堂改为高等农务学堂,鲁晋苏浙省份也纷纷开办高等农务学堂。除此之外,各省还设有大量的初、中等农务学堂和专门性讲习所。至1908年全国共开设高等农务学堂4所,中等农务学堂25所,初等农务学堂22所,1909年时又新增加高等农务学堂1所,中等农务学堂6所,初等农务学堂37所。兴办新式农业教育成效比较显著的有鄂湘冀鲁桂晋等省份,学堂数量最多当属湖北省,到1910时,湖北各级新式农业教育机构共48所,其中高等农务学堂1所,中等农务学堂6所,初等农务学堂40所,农业教员讲习所1所。

2.农业留学教育

清政府在兴办新式农务学堂的同时还向西方国家派遣农科留学生,学习农业技术教育和农业管理以缩短与西方差距。早在1889年,浙江就向法国派出留学生专门学习养蚕技术。甲午之后,留学西方习农科受到政府的重视。对于留学生的派遣目的地,朝中大多数官员倾向于日本,张之洞认为:“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省费,可多谴;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日文)近于中文,易通晓;一、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一、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6](外篇《游学第二》P96)因此,甲午之后,中国以日本为学习对象,不仅开设新式农务学堂,而且从学堂中选拔优秀学员派往日本官款留学。1896年清政府向日本派出留学生13人,其中1人学习农科,学成归国后被授予农科进士;1897年浙江先后官派3人赴日留学农科;1903年31名留日学生中有2人学习农科;1905年更是派出40人去日本专门学习农科。据不完全统计到民国成立前清政府共向日本派出200多名农科留学生。庚款留学施行后,清政府又开始向美国派遣留学生学习农业教育,到民国成立前,清政府先后派出28人留美学习农科,13人赴欧洲习农科。[8]他们留学归来后,为中国农业科学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其中就有竺可桢、邹秉文等人。尽管清政府被之前派出的农科留学生数量不多,但这些留学生在外开阔了视野,归国后大都成为近代中国农业科技的中流砥柱。

3.大学堂农科教育

大学堂农科教育和农科大学是清末农业教育的最高形式。1898年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强调中国必须以工商立国才能实现国强民富。光绪帝诏令开农工总商局、设农会、刊印农报、译西方农学书籍,并开设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成立后,遵循“中体西用”原则,强调“中西并重”,二者“会通”,缺一不可。课程设置分普通学科(类似必修课)和专门学科(类似选修课),普通学科为经学、理学、诸子、格致、初等算学等10科,专门学科包括农矿、工程、商学、卫生学、高等算学、地理等科目。1902年张百熙制定《钦定大学堂章程》对京师大学堂进行改革,章程强调大学堂师生必须遵圣谕广训,“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章程把大学堂分为预备科、大学专门分科和大学院三级。预科分政、艺两科,其中艺科设有农学,毕业后可升入大学专门分科,并给予农科举人出身资格。专门分科开设农业学科,毕业后可升入大学院深造,并给予农科进士出身。[9](第二章《壬寅癸卯学制的酝酿、制定和修订》P235-252)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等对钦定大学堂章程作出修订,制定出新的奏定学堂章程,新章程继续遵圣谕广训,命各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开设农工商实业学堂,如“富于海错之区,宜设水产学堂”。新章程把大学堂分为经学、政法、农科等八科,其中农科又分为农学门、林学门、农艺化学门、兽医学门。[9](第二章《壬寅癸卯学制的酝酿、制定和修订》P328-339)1905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开始筹建,1910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正式成立,这是清末农业教育规格最高,课程设置最全,教学方法、教材选用和师资队伍最专业的农业教育机构,是为中国现代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的发源。

4.教会学校农业教育和民间教育机构

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唐朝时传入中国,被称为“景教”。此后一千多年中,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大多受到官方打压和民众冷遇,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直至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允许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内地传教,基督教才在中国获得历史机遇,欧洲传教士纷纷派遣前往中国传播“福音”。传教士最初在中国往往开办慈善机构传教,如行医、开设孤儿院等。在传教过程中他们意识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中国大约80%,而且农民多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因此,要想基督化中国,必须先基督化占中国人口80%比例的农民,占领农村这个根据地。所以对农民进行近代农业教育、传播农业生产技术成为了西方传教士的首选。1904年,美国传教士琼斯在上海开办文纪女塾,教授园艺技术。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农业教育,它开启了西方近代农学通过教育的方式进入中国的先河。清末时期,教会学校农业教育成绩最突出的当属后来的岭南学堂。1908年美国农业硕士高鲁甫任职于岭南学堂,他召集一些对农业感兴趣的学生到学校农场劳动,给每人平分一块田地种植蔬菜,并亲自教授他们如何播种、施肥、灌溉和田间管理。他带领学生反复在农田进行化肥实验,研究适合土壤的化肥。1912年高鲁甫在岭南学堂开设初级农业课程,并引进西方农作物品种在校进行选育和改良,为后来的岭南大学的高等农业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除了政府开办农务学堂,西方教会开设农业教育外,民间也举办农业培训机构。1904年张謇在上海兴办水产学堂,1907年山东渔业公司在烟台举办初等水产小学堂,宣统元年广东农林试验场开设农林讲习所,次年天津直隶水产讲习所开设。这些民间农业教育机构层次不一,是为政府农务学堂外的农业教育形式。

(二)近代化的教育方式

1.教育理念和学制规范化

与传统的农业教育不同的是,清末农业教育有了明确清晰的办学层次和学习年限规定。1898年,浙江蚕学馆成立,年招生30人,学制三年,专门传授蚕桑养殖技术。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举办直隶农务学堂,分速成科、预备科,速成科学习一年,预备科学习五年。是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规定京师大学堂分为预科、专门分科和大学院三级,其中预科、专门的农科教育学习期限各为三年,大学堂学习期限不限。次年清政府修订章程,明确规定农业学堂分为初、中、高等与大学四级。其中初等农业学堂学制三年,学生在校学习最基本的农业知识技能,卒业后能从事简单农事;中等农业学堂学制预科两年,本科三年,学生在校学习农业生产中必备的知识技能,卒业后能胜任农业生产;高等农业学堂学习期限为预科一年,森林、兽医各为三年,本科农学四年,以培养近代农业管理人才和各学堂师资人才为目标。农科大学三年卒业。[7]((乙编《清末学堂》P24)此外,新章程还对讲习所、补习所学习年限和理念进行了统一规定,讲习所学制两年,以培养普通补习所师资力量为宗旨,补习所学制学制三年,以学习简易农业知识技能和小学普通教育知识为目标。不难看出,清末农业教育理念和学制规定逐渐由地方性参差不齐走向全国的统一化、规范化。

2.学科和课程设置系统化

庚子国变后,清政府大兴农学。1902年,张百熙在钦定学堂章程中对学科和课程设置进行了详细规定。章程中设农科,下设农艺学、兽医学、森林学、农业化学等,后又完善。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全面合理且实践性强。全部课程设置可以划分为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以专业为例,高等农业学堂农艺学基础文化课有国文、修身、算学、格致等;专业课程有农学、园艺学、昆虫学、土壤学、气象学、地质学、岩石学、肥料学、水产学、植物病理学、农业工程学、农艺化学等,实践课主要有农具使用法、耕牛使役法、干草法、家畜饲养法、农具构造、排水及开垦法、农用手工、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法等各种实用技术。[10]以学校为例,山东高等农务学堂中除设置国文、伦理、外语体操外,农艺学设置专业课20门,实习课20门,森林学专业课25门,实习课4门,兽医学23门,实习课8门。[11]总体上看,清末农业教育专业科目设置详细,实习技术科目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显示出对农业教育的重视。与传统农业教育相比,清末农业教育既有专业学理,又有实践技能操作,融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于一体。

3.师资队伍专业化业生、农科归国留学生、传统教育出身者、外教。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任用教员章程。章程明确规定,高等农务学堂教员须有本国大学堂毕业文凭,中等农务学堂由实业教育优秀毕业生暂时充任,初等农务学堂教员由农务讲习所和中等农务学堂毕业生担任。其中新式农务学堂毕业生是清末农业教育师资力量的主力军,且在师资队伍比例上逐年增加。以湖北高等农务学堂为例,该校先后有11人在此教育体制下毕业后留校担任农林桑等副教员。农科归国留学毕业生也是清末农务学堂师资主要来源,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凡是官派留学归国者须做专门教员五年,且期内不得调为其他差役。因此,官派农科留学者归国后多从事农业科研教学任务,为中国农业教育近代化做出了贡献。由于清末农业近代教育处于发轫期,因此,师资力量不足成为了制约农务学堂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为缓解这一难题,多数农务学堂只得招聘接受传统教育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技师担负教学任务,如张之洞多次从浙江招聘经验丰富的技师到湖北高等农务学堂传授蚕桑技艺。福建蚕桑公学也“雇浙江桑工,料理桑园,并教授接桑等事。”聘请外国教习也是清政府为缓解师资力量不足采取的主要措施。1903年,清政府在奏定任用教员章程规定,“高等实业学堂正教员……暂时除延访有各科学程度相当之华员充选外,余均择聘外国教师充选。”[9](第二章《壬寅癸卯学制的酝酿、制定和修订》P434)1904年之前,多延请欧美教习人员,之后多为日本教习。外来教习在学堂一般担任外语人才和农业专门技术传授,在清末农业教育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中国近代农业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农业教育论文例6

孝悌是先秦儒家文化中的主要内核之一,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先秦儒家既主张亲爱父母,又提倡尊敬兄长。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孔子还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敬父母不能仅仅停留在“养”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和气恭敬,否则,和家里喂养的狗和马没有什么区别。“养”是赡养父母的外在表现,而“敬”是子女让父母得以安乐、欢愉,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情源自内心的感恩。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他认为亲爱父母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孟子还认为,“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也就是为人子女如果不能取得父母的欢心,就不可为人,不顺从父母的意愿,就不可为子。

(二)提倡忠恕———感恩社会、精忠报国

先秦儒家感恩文化移“孝”为“忠”,把“孝”由家庭推广及整个社会,集“忠孝”于一体。孔子提出:“夫孝,始于事亲,终于事君”“;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这种使感恩父母之孝推及至感恩君主之“忠”,其精神实质是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只要“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这种主张家国同构,其目的是使“孝”成为维护民族关系与国家的伦理纽带。另一方面,先秦儒家感恩文化强调“恕”。先秦儒家认为,人作为一个类的存在,应当具有类的意识,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忽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以广博的胸襟对待他人,使其与自己共同发展。

(三)倡导仁爱———感恩他人、居仁博爱

“仁爱”是先秦儒家实施感恩教育的核心内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以追求“仁”道为己任,教育弟子树立“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理想人格。在孔子看来,人之有仁心者,不仅应该爱自己的亲人,还应该从“亲亲之爱”到“泛爱众而亲仁”。孟子也认为,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他强调“仁,人心也”。仁的实质是一种饱含着同情怜悯“恻隐之心”的爱,亲爱父母便是仁,做人不仅应该爱自己的亲人,还应该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四)顺天应物———感恩自然、施恩万物

先秦儒家提倡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内在本质是强调对大自然的一种感恩情怀。人若要对自然心存感恩,就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来行动。孔子主张“不时不食”、“取物以时”,如果不遵照时令,即便是砍一棵树,杀一只野兽,都是不孝,并反对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的行为,提出了“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思想。在孔子看来,人应该与天下万物和谐共处,共存共荣,否则就是不人道。孟子也把“恩足以及禽兽”,把“仁心”推扩到万物,把对待人的道德情感推及到自然万物,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二、先秦儒家感恩文化对农业高职感恩教育的启示

(一)借鉴先秦儒家的“孝悌”思想,教育学生孝报亲恩

调查发现,尽管大部分学生对父母心怀感恩之心,也能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付出,当被问及“你是否记得父母生日”时,大约13%的学生只知道父亲的生日,有15%的学生只记得母亲生日,但是父母生日都不记得的学生仍然占14%的比例。通过“在父母生日时表达过祝福的”调查发现,有29.5%学生表示偶尔会,可还有17%的学生表示从来都不会向父母表达祝福。这说明部分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还没能上升为实际的施恩、报恩行动。可见,继承和发扬先秦儒家感恩文化中孝敬父母、感激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等优良传统美德,在当前感恩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人”,农业高职教育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又具有教育本质的共性,也应是“成人”教育。作为一所农业高职院校,要汲取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孝敬父母这一传统伦理精华,更新教育理念,培养感恩型的人。对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教育,既要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更要着重人文精神的养成,将人文与科学相联系。要实现人文与科学的融合,就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农业高职院校可以在学校设立“感恩节”,围绕“感恩教育”主题,开展“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征文、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心,最终使其成为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职业人。

(二)继承先秦儒家的“忠恕”思想,教育学生效忠祖国、回报社会

先秦儒家把感恩父母之孝推及至感恩君主之“忠”,把孝推及至整个社会,把孝道转为治国之道,使君臣如父子,进而使感恩意识渗透进政治生活领域,其内在本质是在社会公德上倡导每个个体要效忠祖国。鉴于此,农业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为感恩心与责任心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不可能有很强的感恩之心。大学生作为感恩的主体,要主动关心国家发展,对社会存有感恩之心。然而,据调查发现,48.7%的同学表示偶尔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还有13.4%的同学认为没有时间去关心。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时,37.6%的学生都选择不愿意去。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有58.2%的学生不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这些充分表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当前感恩教育中极为重要。因此,农业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要教育大学生感恩社会、效忠祖国,要自觉增强责任意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引导大学生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基层,到国家建设的一线,到项目攻关的前沿去经受锻炼,成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三)弘扬先秦儒家的“仁爱”思想,教育学生“泛爱众”

倡导先秦儒家感恩文化,能使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团结一致,心向故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个人,维系人与人关系之间的情愫之一便是感恩情怀。可是,据调查数据分析,13.9%的同学对别人提供的帮助不会主动言谢。当被问及“同学遇到困难时”,48.9%的同学认为“别人帮,才去帮”,12.6%的同学表示不会去帮助。为此,弘扬先秦儒家“仁爱”思想,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博爱思想,而这种思想的形成要经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情感体验。农业高职院校要利用节假日、周末、寒暑假时间,组织大学生去医院、孤儿院、敬老院等地,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让大学生从服务社会活动中体验到,做人不仅应该爱自己的亲人,还应该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促使其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

(四)汲取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养料,教育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先秦儒家感恩文化不仅是维系我国传统家———国———天下的伦理关系及其社会活动的纽带,也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桥梁。先秦儒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演进。可是,通过调查发现,表示不会去爱护周围自然环境的学生占28.5%的比例,有17.5%的学生认为只要农业生产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环境好坏无关紧要。为此,汲取先秦儒家感恩自然万物的思想养料,对于当代大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人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人在自然中,自然为人立法,人必须遵循社会的自然规律来行动。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是自然实体,更是社会实体。人的自然实体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但离不开社会,感恩意识的形成正是长期社会实践沉积的产物。感恩自然的品质的形成过程是情感体验的生活实践过程。如果人不经历社会生活化的情感体验过程,就无法完成向施恩和报恩的转变。因此,农业高职院校实施感恩教育,就必须走向社会,通过大学生亲身实践,才能把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恩认知转化为个人行动的向导。在“三下乡”实践活动中,除了以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集约生产与清洁生产等新技术“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农民的日常生产活动之外,还要帮助农民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体系,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环境,让大学生从服务社会活动中体验对自然的感恩、实践对生命的感恩,让学生在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美德,促进其人生观的完善。

农业教育论文例7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探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把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摘要:

1.把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探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和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探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和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和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目前状况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和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和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非凡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非凡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使之和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和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和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熟悉,把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把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练习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农业教育论文例8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农业教育论文例9

教育实习是教员教育专业人才培育方案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协助学生完成学问内化、生成理论才能的必要途径,是促进教员专业开展的良好措施。积极开辟理论范畴,主动探究理论方式。充沛发挥教育实习的作用,关于完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育形式,促进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质量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实习面临的窘境

近年来高师院校中的教育实习现状不容悲观。许多中小学不愿意接纳教员教育专业学生停止教育实习,为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布置带来宏大艰难。还有一些学校固然接纳学生实习,但由于担忧实习学生教学会影响其正常的教学进度和质量.常常不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理论锻炼时机。使之流于方式。相关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育实习问题则更为突出。

从20世纪末开端的教育构造调整,使得一大批中等师范学校或改制、或兼并、或撤销,各地师专也纷繁升本.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传统教育实习基地在逐步丧失,眼光逐步投向中小学。但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理想是这些学校没有与之对口的学科、课程。许多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以至被布置去承当天文、科学等课程教学,即使如此,时机常常也甚少。另外,由于一些中小学指导和教员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不甚理解.有些学生被布置从事学校电教设备修理工作,以至做其他与专业不相干的工作。这样的教育实习常常流于方式,学生的教员专业才能难以得到锻炼和进步。同时。边缘化位置、不受注重的实习待遇不只不利于学生专业理论才能的锻炼和进步.还会使学生丧失应用专业学问效劳中央学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至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自信心。

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特殊性动身。没有适合的环境和由此产生的需求,就无法充沛发掘学生的潜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分开专业理论,就无法实在促进学生学问向才能的转化。难以完成教员专业素质的锻炼和进步。如何为学生创设一个友好的、可以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其将专业学问和技艺整合生成专业才能的理论请求,促进其教员综合专业素质进步的教育实习环境,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育具有重要的理想意义。

二、基于农远工程的教育实习理论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乡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增强乡村教育工作的决议》,明白提出“施行乡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进步乡村教育质量和效益”。河北省从2004年开端施行乡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目前已建立教学光盘播放点(形式一)5372个,卫星教学接纳点(形式二)10273个,计算机教室(形式三)3672个.掩盖了河北省九个市所属的l1003所中小学。农远根底设备的日趋完善,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厚,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指导和教员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关于教育变革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乡村中小学教员盼望进步本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控制更多的现代教育技术。以顺应教育变革和开展的需求。

从2006年开端。借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送培下乡”活动,我们以河北省农远工程项目学校作为基地.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基于农远工程的教育实习理论停止了探究。

1.教育实习的目的

基于农远工程的教育实习一方面以“让教员教育专业学生经过顶岗任课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实习任务”、“进步教员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理论才能和综合素质”为实习目的;另一方面,也将进步乡村教员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充沛发挥农远设备与资源的作用,以进步农远工程教育应用实效为活动目的,使学生在农远工程教员培训理论中既推进农远工程效果的落实,又进步本人的专业理论才能和教员专业素质。

2.教育实习的内容

农远工程的教育应用触及到相关设备的维护运用、数字资源的搜集处置以及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应用等。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才能,在面对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时。许多乡村教员感到无所适从。因而,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实习内容主要盘绕乡村远程教育设备与资源的应用展开,活动重点是增强教员培训,进步教员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培训内容包括:农远设备调试与运用,资源搜索,下载,管理与处置,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多媒体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代教育理论等。培训内容简直涵盖了整个教育技术学专业学问和技艺范畴,为学生完成学问与技艺的理论整合、全面检验与进步本人的专业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的时机。

3.教育实习活动方式

在基于农远工程的教育实习中,学生的活动方式主要为角色体验和小组协作。角色体验包含两层意义:一是体验教员角色,即让学生作为培训者体验教员职业的意义、位置、工作内容、专业技艺等角色属性,培育进步学生教员专业素质;二是体验专业角色,即让学生从一个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角度展开工作,从理论中体验教育技术专业的价值、作用、内涵、才能请求、与教育教学理论的关系等,并体验专业学问与技艺的关系、整合过程和专业素质生成与进步过程。

小组协作是另外一种重要的教育实习活动方式。

为了满足实习学校的多样化需求,也为了补偿学生素质与才能的个性化差别,我们采取差别互补的准绳对学生停止分组,让学生以协作分工、自主探究为根底,完成培训任务,深化专业学问,进步专业综合理论才能,促进教员专业素质开展。

三、基于农远教育实习的对学生的影响

经过为期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学生在将专业学问与技艺整合于专业理论的过程中,专业综合才能取得宏大开展。与此同时.理论体验也使得他们的教员专业素质取得极大进步,为学生分开学校走进社会奠定了可贵的才能素质根底。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农远工程所营造的良好理论环境和条件,不只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在激起学习动机、转变学习态度、塑造学习行为方面特别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只要使学生的大脑皮质处于激活状态。才干为他们在开展上和学习上的疾速开展提供生理学的根底。”人的活动通常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起,学习也是如此。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到农远项目学校展开培训,被当地的乡村教员亲切地称为“教师”。在项目学校教员培训这一特定情境下,学生们担任他们所向往的教员角色。在这种角色认识的驱动下,学生们全身心肠投入,忘我地由“角色扮演”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升为“主动角色”.成为培训活动的主体.把本人当成一名真正的教员,从而领会到教员的义务。项目学校的认可、希冀,学生自我身份的认同,以及由自我认同所产生的自我评价和义务感,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学生们为了上好课,查阅了大量材料,经常为修正教案而忙到很晚。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学生们互相之间还要互讲,发现优点和缺乏,互相鼓舞和提示,完善培训内容和授课技艺。

人们的认识是在理论中开展和深化的。学校所传授的学问,学生并不分明其理想意义,无法将所学和所用联络起来,因此缺乏学习的热情,也不会深究所学的内容。在农远教育教学应用中,从设备的运用、调试到资源的下载、应用;从项目学校教员教育技术才能的培训、课件制造、网络工具的运用,到校本资源建立等,这些都是教育技术专业的内容。他们在理论中发现所学专业学问在乡村远程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把所学学问与社会生活树立了联络。这些在理论中的新的发现,促进学生对所学的了解、稳固和充实.不时完善学问构造,同时能够取得专业体验和感受。促进专业了解与专业生长。

2.从授受式学习到主动探求学习的转变

维特罗克以为,学习是学习者经过原有的认知构造,与从环境中承受的觉得信息互相作用。来生成新信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对象客体(教育内容等)主动探究、不时创新,从而不时改良主体已有的认知和经历,构建本人的认知构造的过程。

而不是经过对现成学问的被动承受。如今学校教学过多倚重学问的传授,而没有真正地把重心转移到学生探究和控制学问的方面。学生学习的学问大局部是间接经历,缺乏个人亲身体验,因而学得快忘得也快。这就需求必需的理论活动以丰厚学生的理性认识.加深对理性认识的了解,锻炼其运用学问处理实践问题的才能。

在农远教育实习中,从对学校指导、学科教员、技术人员停止访谈,理解学校的教员的教育技术程度和信息技术素养,理解设备的运用和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状况,到肯定培训内容、制定行动与研讨的计划以及组织施行.都是学生本人完成的。他们需求搜集大量的信息材料,甄选培训内容,协助乡村教员把现代教学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不时处理呈现的问题。在这种行动与研讨的过程中去引导学问、在探求的过程中将现有的学问与新学问联络起来,完成学问的建构。正是这种理论,加强了学生们的探求和创新认识、开展了综合运用学问的才能。

3.从个体学习到协作学习的转变

经过对传统教学的深思。人们曾经明晰认识到发挥学生学习主置的价值,开端越来越强调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和才能。作为教育变革思潮的策源地,大学教育更为典型。长期以来,大学教学主要以单一的个体学习为主,注重学生独立考虑,关注培育个人才能。注重师生的纵向交流。无视群体之间的协作,无视学生之间的横向沟通。

协作学习是树立在学生个体协作需求根底上的。农远培训触及学问与才能范围广,而且由于受训教员差别较大,培训任务较重,给学生个体的专业素质和才能带来宏大应战。因而,我们通常布置由2~3名学生组成小组或团队担任一所学校。差别互补的小组成员常常盘绕培训任务分配各自工作,有的担任资源搜索、有的担任整理教员反应信息、有的担任制造PPT、有的担任培训授课、有的停止个别辅导等。而且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们与当地学校的指导、教员以及小组之间共同剖析问题、肯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共同展开问题处理的行动与研讨。在分工协作过程中,学生们进步了自主学习的才能,也进步了协作学习的认识.控制了协作学习的方式。另外在教员培训中他们还将协作学习作为重要的培训学习方式.组织引导受训教员经过互相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完成培训目的。

4.从专业学问学习到注重人格培育的转变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注重唯科学、唯技术的教育,无视学生人格的培育。而“学生的人格培育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习得的结果。它是个人参与各种社会交互活动,经过同他人的接触,把这些社会交互作用时获得的经历加以内化所构成的。”学生在学校时,身份固定,角色单一。各种社会关系相对单纯。而在农远实习中。他们既是学生又是教师,与一同实习的同窗、当地学校的指导、师生友好相处,树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生活上,由于实习学校位于乡村,生活条件很差,生存环境比拟艰辛,吃饭、饮水、住宿、交通等都不大顺应,同窗们并没有埋怨,没有一个人逃避,而是相互鼓舞,相互关怀,悲观空中对。这种在艰辛环境中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变得日益成熟。同时在深化基层理解国情、理解社会的过程中,加强了社会义务感和任务感。

总之,农远工程的教育应用对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开展和生长的环境和“土壤”。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们取得对社会的认识、了解、体验和感悟,学科范畴的学问在综合理论中得到延伸、整合、重组与提升;学生们包含的开展潜能在农远工程的教育应用的理论中,在各种内外要素的互相作用下也被发掘并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中共河北师范大学委员会,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工程”暂行方法”[z].校党~.[2006](16号)

[2]列·符·赞科夫.和教员的说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6.

[3]周宏.高兴教育[M]E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56.

农业教育论文例10

二、个性化教学中做好教学对象的需求分析

1.摸清培养对象的特点和需求。

以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为例,自2010年被列为山东省中专招生计划以来,已经先后招收学生1164名。该专业以培养农村经济组织管理人才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为目标,学制三年,主要面向农村,招生对象为18至45周岁、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现任村“两委”成员,各类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各类农民身份的科技特派员等农村优秀中青年人才。要实施个性化教学就要对教学对象的需求进行分析,通过入学登记信息对学生个人情况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学生的家庭、社会环境、接受教育程度、可能的急需知识技能等相关信息。经了解,学生年龄普遍较大,达到一定文化程度,学习目的性强,学习积极性高,自制能力强,交际能力强,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同时,90%以上学生担任着社会职务,对学习时间的安排有其特殊要求。

2.征求学生对教学各环节的建议。

采用座谈会、个别谈话、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真正需求,同时征求学生对教学各环节的建议。以2012年蔬菜协会筹备调查为例,学校共收到《蔬菜协会会员初登记暨意见调查表》129份,不仅对蔬菜协会的成立、运作、管理等各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对蔬菜方面的日常教学安排积极建言,为学校的教学安排及改进提供了有力参考。在经过仔细调查基础上,按实际生产需求将学生划分为蔬菜、果树、合作社、村务管理等12大类型,每个类型又根据实际情况细分小类。各类型按学生知识结构又分为技能强化型和基础强化型,即没有实际生产经验的以强化技能操作为主,有生产经验的以强化基础知识为主。另外,还要做好建档,记录学生的阶段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跟学生沟通,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为学生持续进步提供参照。

三、个性化教学中要把握好主要环节

1.教学课程框架设计。

根据学生特征,结合专业课程确立的教学目标,以“全面性、区分性、有效性、创新性”为原则设计教学框架。(1)实行“教学实习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校期间每周有三天是课堂教学,两天是田间实习,便于学生处理好学习、工作、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突出农业专业的技术实用性。(2)突出创业教育。学校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强化了种养殖等技术课程;先后组织教师编订了《农村经济应用文》《常见蔬菜栽培技术》等多本专用教材;增加了创业、理财、财税、管理等方面的讲座与科目,使农经专业的学生能下地,能入城,能创业,能管理。(3)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仅2012学年就组织学生先后参观了聊城汇德丰种业、冠县兰沃乡万亩梨园等近10个农业示范基地。同时外聘聊城市农委、林业局、畜牧局等部门及聊城大学等大专院校专家、学者50余人,充实教学师资力量。

农业教育论文例11

此外,在教会大学里开设农业教育也是争夺农村势力范围的手段,中国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眼中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拉近与农民阶级的关系,不仅可以倾销相关产品,而且可以取得农民阶级的好感,用非暴力的手段抢夺农村势力范围。中国教会大学开设农业教育是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的需要。20世纪初,中国农业生产力低下,战乱不断和自然灾害使农民生活困苦不堪,乡村遭受重大损失,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教会大学中的许多传教士认识到中国农村问题的重要性,在基督教大会上呼吁给予中国农村更多的帮助,例如1920年北京美以美会百周庆典程序会议上的决定:“不但要为城市教会训练牧师,而且要做出特别努力来为乡村教会训练牧师。我们极力主张每个神学院都应有1个生产、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并主张要使学生时时牢记这几门功课与实际布道的密切关系”[2]。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教会大学的本土化不断发展以及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兴起,教会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对农村的责任意识也随之增加,这些因素都促进了教会大学农业教育的发展。中国教会大学开设农业教育是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立学校中的农业教育兴起,但由于经费不足,缺乏教师以及学校教育落后等原因,发展极为缓慢,迫切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模式解决发展瓶颈。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促使教会大学从西方引进先进的教育模式开办农业教育,继而培养大批合格的农业专业教师,同时也为教会大学的农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1920年基督教教育调查团在考察农业宣教会时发现,“不仅传教士和差会对农业宣教会感兴趣,需要为这项工作而教育出中国传教士,而且还发现国立学校和试验站不但调查金陵大学和岭南大学的毕业生,而且还确实从这些学校聘用工作人员”[2]。此外,20世纪初是中国教育由效仿日本向学习美国转变的时期,教会大学作为美国在中国的文化窗口,当国内出现对现代农业教育的需要时,教会大学势必会把美国的现代农业教育模式带入中国,这就需要通过教会大学首先在本学校内开设相关专业,然后作为模仿对象传播至其他学校。

二、中国教会大学农业教育的历史作用

中国教会大学作为基督教传播福音的途径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入侵的工具,这是由建立动机所决定的,但是中国的教会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世俗化”和“本土化”,逐渐成为以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这是教育工作者和中国社会进步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教会大学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的一部分。中国教会大学的农业教育在中国农业教育史上虽然不是最早设立的,但其教育方法之先进和效果之显著,是同时期其他学校模仿学习的典范,对中国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教会大学自身的局限以及西方农业教育与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的不适应,也对我国的农业教育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第一,中国教会大学的农业教育促进了中国基督教事业的发展。中国教会大学开设农业教育对中国基督教事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培养了一批具有农业知识背景的传教士,促进了中国农村地区基督教传播工作的发展。中国教会大学的农业教育作为基督教差会农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农民最能了解的方式对农民宣传基督教福音,并用最有效的方法帮助农民过一种收支平衡的基督徒生活”[3]。农业教育通过农业相关事务把传教士和农民联系起来,不仅加强了二者的联系,而且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使他们有条件参与到宗教活动中来。其次,增强了中国基督教教会的自立。基督教作为外来宗教,起初所有中国的教会都受到外国差会或外国传教士的控制,随着中国基督徒人数不断增加,以及中国教会“自养、自治、自传”运动的开展,许多本土传教士要求洗去中国教会洋化的色彩,中国教会大学的农业教育通过培训中国传教士的农业技能,使他们学会了农业生产,这无疑从财政上促进了中国教会的自立。最后,促进了中国基督教农业宣教会的发展。教会大学的农业教育一方面直接为农业宣教会输送人才,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扩大了农业宣教会的社会影响力,例如许多教会大学的农业实验场地是由学校和相关农业宣教会联合开办的,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把学校、农业宣教会和农民联系了起来,从而促进了中国基督教农业宣教会的发展。第二,中国教会大学的农业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农业人才。中国教会大学培养的农业人才不仅包括农业技术指导者,还包括农作物科研者,不仅包括农业教育者,还包括农业相关的政府部门官员。中国教会大学培养出来的农科专业学生,虽然大多漂洋过海继续自己的学业深造,但是最终大部分回到了祖国,奉献于中国的农业事业。例如金陵大学农学院从开设高等农业教育到抗战爆发,共培养1200余人,约占当时所有教会大学农科学生的三分之一,根据后来调查统计,这些人中95%都在中国从事农业科研或教育工作。教会大学培养的农科毕业生虽然极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但是他们对中国近代农业的贡献是不容小觑的,例如岭南大学毕业的卢永根和郑儒永2位中科院院士,他们对中国的农作物遗传学和系统真菌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另据《中国科学技术专家•农学篇》统计,在《植物保护卷1》中约45%、《作物卷1》中约30%以及《土壤卷1》中约20%的科学家都来自于金陵大学[4];除了这些农业教育者和农业科技工作者之外,还有许多如原农业部粮食生产司司长王绶等农业官员,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中国农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第三,中国教会大学的农业教育促进了中国农业教育的发展。教会大学的农业教育为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学制改革提供了样板,促进了现代农业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清末时期西方的坚船利炮使中国看到了与世界的差距,一些开眼看世界的改良者希望通过洋务运动等一系列学习西方的措施,改变中国长时间欺压受辱的局面。作为具有相似社会文化背景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功的使国家走向富强,于是政府广泛派遣官员和留学生前往日本学习,并带回了日本的教育学制,因此民国前期的高等农业教育学制也还是学习日本时形成的“癸卯学制”。随着中华民国成立和国际格局的变化,中国逐渐由学习日本转向学习美国,这时中国教会大学开设的农业教育成为中国学习美国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学制的窗口,事实也证明了1922年11月1日颁布的“壬戌学制”是以美国为模板确立的“六、三、三、四”学制体系,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至此中国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学制最终确立。此外,中国教会大学的农业教育还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变。1903年的“癸卯学制”规定高等农业教育因地制宜设置课程,不仅学科建设不全,而且教学时间短,如按规定除农学是4年毕业外,森林、兽医、土木等专业都是3年毕业,外加实践教师的严重缺乏,学生几乎没有实践课程。而美国农业教育模式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特别强调教育、研究和推广相结合,中国的教会大学完全引入了这一教育模式,不仅建立了许多大型实践场所,而且以乡村建设为己任,在农村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这种教育、研究、推广“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给中国农业教育提供了示范,直接影响了近代中国农业教学模式的改变。中国教会大学的农业教育虽然在中国教育史上只存在了半个世纪,但是它为新中国农业教育奠定了基础,是我国农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金陵大学的农学院现今成为像南京农业大学等许多农业专门大学的一部分,岭南大学农学院成为华南农业大学前期基本的组成部分,还有许多其他教会大学的农业教学院系在1952年高等院系大调整后都被并入其他大学,并继续延续和发展着,这些农业教育院系所依托的教会大学虽然都消亡了,但是他们为我国农业教育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第四,中国教会大学的农业教育提供了实践教学的示范,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中国教会大学的农业教育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教育、研究、推广“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其根本的动因在于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教学,在教学中实践。而当时中国的国立学校基本上还属于经院式教学,理论与实践得不到很好的联系,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学习的范例,为加强中国农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教会大学的农业推广还使学校与农村、师生与农民零距离接触,不仅消除了中国社会和百姓对教会大学的隔阂,而且为教学科研提供了素材,“开辟了通向社会并为社会所认同的道路,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5]。第五,中国教会大学的农业教育帮助农民改善了生活条件。教会大学认为“农业推广乃一种具有教育性之工作,旨在服务及教导农民及其家庭经营农业,并协助解决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之一切问题。……是以凡有关农业推广之设施,须以改善农民生活为基本原则”[6]。他们利用演讲、展览、演示等方法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改良的种子分发给农民,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技术和作物产量,通过农业推广间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如金陵大学农林科每年通过农业推广受惠的农民人数多达10余万,在蚕桑方面每年分发优良桑苗10余万株,无毒蚕种3万余张,极大提高了蚕农的收益[7]。除了帮助农民在生活物质上的改善,教会大学的师生来到农村通过传播福音以及先进思想观念,在心灵上也改变着农民。在看到中国教会大学农业教育的历史贡献外,还应该看到它的弊端,这是由教会大学的建立动因以及特殊属性决定的。教会大学归根到底是为基督教服务的,农业教育拉近了传教士与农民的距离,方便了基督教势力的渗透,而且从国家层面来说,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入侵的重要途径,培养了一大批亲美份子。从教会大学自身来看,由于受到治外法权的保护,长期游离于国家掌控之外,而且与中国社会实际相距较远,其农业教育模式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如中国农民识字率和人平均土地要远低于美国,造成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无法在中国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