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趣味化学论文

趣味化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5:11

趣味化学论文

趣味化学论文例1

二、依据学生的特点,适当控制教学进度和深度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经验、能力不足。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控制和掌握好教学进度和深度,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明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和教学。对于课本中的内容,教师应该注意尽量不要进行深化和延展,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压力和负担,影响教学效果。

三、趣味化教学

小学生年纪偏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在学习中,往往是心理因素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意学习、主动学习。假如数学课堂教学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注意力就不集中。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新颖的趣味化教学方式,进行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举例来说,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家的物品进行长和宽的丈量,然后让学生将数据带到课堂上,计算出相应的面积。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能够获得数学知识,并将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趣味化学论文例2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再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编如下歌诀:“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酸就出来”。

象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歌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使你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三、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

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五、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须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六、猜谜记忆法

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如记忆一氧化碳性质的谜语是:”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

七、形象比喻记忆法

趣味化学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美学史上最引人瞩目的人物之一。他聪敏博学,勤勉治学,特别是在广泛介绍西方美学,并尝试将西方美学与中国美学融会结合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和重大贡献。他先后提出了“美”和“趣味”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艺术的本质和作用,情感的性质和作用,情感教育与趣味教育的重要性等一系列重要的学术命题,有效拓展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范围,影响了近现代以来中国美学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其反复倡导的趣味主义、趣味教育主张的形成因素、主要内容等的梳理分析,一并揭示其难能可贵的艺术学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趣味教育主张的形成因素

梁启超先生的趣味教育主张并非朝夕间一蹴而就,而是在十分深厚的思想根源和学术积淀基础上的厚积薄发,他把其毕生的理想、追求、道德、责任、事业以及快乐、烦闷、痛苦、懊恼、失败、挫折等五味杂陈的方方面面,都包含在了他乐此不疲的“兴味”与“兴趣”之中,并最终将“趣味主义”作为其人生观、价值观的生活资粮和根柢。

如梁先生在北京哲学社的讲演中说:“诸君读我的近二十年来的文章,便知道我自己的人生观是拿两样事情做基础:(一)‘责任心’,(二)‘兴味’。……我半生来拿‘责任心’和‘兴味’这两样事情做我生活资粮,我觉得于我很是合宜。‘责任心’强迫把大担子放在肩上,是很苦的,‘兴味’是很有趣的。二者在表面上恰恰相反,但我常把它调和起来。所以我的生活虽说一方面是很忙乱的,很复杂的;他方面仍是很恬静的,很愉快的。我觉得世上有趣的事多极了。烦闷,痛苦,懊恼,我全没有。人生是可赞美的,可讴歌的,有趣的。”①

在上述这一简短的表述中,梁先生提到了“责任心”、“兴味”和“有趣的”三个关键词,其中“兴味”和“有趣的”很显然体现了他对待人生、对待事业的一种大无畏乐观主义精神。

另如他在直隶教育联合研究会的讲演中说:“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会淋漓;什么悲观咧厌世咧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②

由上可见,从做人和做事的“责任心”,到形成为一种“兴味”,及至把对生活中无论是成功或失败的体验,完全归纳为“趣味主义”的人生信仰,足见梁启超先生胸怀的博大和视野的广阔,也是他最终提出“趣味教育”主张的思想源泉。

二、趣味教育主张的主要内容

梁启超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享有趣味。故可以通过对趣味的载体——美的审美实践来开展趣味教育。有关“趣味教育”主张的主要内容,分别见于他先后发表的《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学问之趣味》、《敬业与乐业》、《为学与做人》、《知命与努力》、《最苦与最乐》、《美术与生活》、《人生观与科学》、《教育家的自家田地》等文论之中,反映了他将“责任心”和“趣味”纳入其人生之旅的每一场合、每一环节,将“趣味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立足之本的崇高理念。

在《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一文中,他强调:“我们主张趣味教育的人,是要趁儿童或青年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决定的时候,给他们一种可以终生受用的趣味。这种教育办得圆满,能够令全社会整个永久是有趣的。……我们为什么学数学,因为数学有趣所以学数学;为什么学历史,因为历史有趣所以学历史;为什么学画画、学打球,因为画画有趣、打球有趣所以学画画、学打球。人生的状态,本来是如此,教育的最大效能,也只是如此。各人选择他趣味最浓的事项做职业,自然一切劳作,都是目的,不是手段,越劳作越发有趣。反过来,若是学法政用来作做官的手段,官做不成怎么样呢?学经济用来做发财的手段,财发不成怎么样呢?结果必至于把趣味完全送掉。所以教育家最要紧教学生知道是为学问而学问,为活动而活动。所有学问,所有活动,都是目的,不是手段。学生能领会得这个见解,他的趣味,自然终生不衰了。” ③

在《学问之趣味》一文中,他说:“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句话我不能回答。凡趣味总要自己领略,自己未曾领略得到时,旁人没有法子告诉你。佛典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问我这水怎样冷,我便把所有形容词说尽,也形容不出给你听,除非你亲自嗑一口。”他将“趣味”之主体归纳为劳作、游戏、艺术和学问四项,并针对学问的趣味提出了四项践履的原则:第一是“无所为”,重要的是“无所为而为”。第二是“不息”,持之以恒,天天去做。第三是作深入的研究,趣味总是藏在深处。第四是找朋友,互相摩擦出趣味。④

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的讲演中,他说:“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他把趣味之源泉归纳为三种:第一是对境之赏会与复现,第二是心态之抽出与印契,第三是对他界之冥构与蓦进。他认为:“这三种趣味,无论何人都会发动的。但因各人感觉机关用得熟与不熟,以及外界帮助引起的机会有无多少,于是趣味享用之程度,生出无量差别。感觉器官敏则趣味增,感觉器官钝则趣味减;诱发机缘多则趣味强,诱发机缘少则趣味弱。专从事诱发以刺戟各人器官不使钝的有三种利器:一是文学,二是音乐,三是美术。” ⑤

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他说:“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不二法门。”关于乐业,他例举并分析了许多人生苦与乐的辩证关系:“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的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他说“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同一受用。” ⑥

在《为学与做人》一文中,他认为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即达到了孔子所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境界,“有了这种人生观,自然会觉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然会‘无人而不自得’。他的生活,纯然是趣味化艺术化。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目的教人做到仁者不忧。” ⑦

由上可见,梁启超所倡导的“趣味教育”,主要涉及到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原则等三个方面。关于教育目标,他说欧美教育界是把趣味当手段,我想进一步,拿趣味当目的,即倡导趣味主义的人生观;关于教育方式,他认为艺术是趣味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形式,主张通过文学艺术来开展审美教育;关于教育原则,他认为实施趣味教育应以引导与促发为基本原则,关键在于引起学生对某种学问的兴趣。

经深层次理论分析可知,梁启超的“趣味教育”思想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既各有着不同的目的性和侧重点,又有着较多的共同之处。如有学者指出:“梁启超前期美学思想更关注于以艺术(美)之“力”去“移人”,后期美学思想则更强调“趣味”的主体生命建构。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关注美的社会功能,后者更关注美的内在意义;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以美提升人生、塑造人格,这种入世的审美精神则一以贯之,不曾改变。” ⑧

总之,在梁启超的认知观念中,这种由人们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产生的“兴味”、“兴趣”、“趣味”和“责任心”基础上的“趣味教育”,不仅局限于作为国民素质教育之大宗的学校教育之中,而且还包含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行业教育、自我教育等无所不包的大教育领域之中。从而全面彰显了其“趣味主义”信仰的深邃隽永,以及“趣味教育”主张的博大精深。

三、趣味教育思想的艺术学意义

脱胎于哲学、美学之巢的一般艺术学,孕育形成于19世纪的西方国家,旨在从艺术(美术)本体的角度探讨艺术发展的规律。1906年,德国学者玛克斯·德索《美学与一般艺术学》的出版,成为确立一般艺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标志,并很快在世界各国得到传播。我国学者于20世纪初以授课或研究方式传播这一学问,代表人物为宗白华、滕固、马采等。历经数十年探索实践后的1997年,艺术学一级学科和同名二级学科载入国家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目录,标志着我国艺术学学科教育工作的新起点。

至2011年初,艺术学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等五个一级学科。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转折,不仅从学科的属类关系上摆脱了艺术学长期付托于文学巢穴的不良结构模式,而且从学术发展本体的角度必将结束由于哲学、美学的虚空,造成长期以来人类对于以“美”为核心的艺术发展规律探讨研究工作的停滞与无奈。

我国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实体的确立,也将标志着通过包括艺术创作、艺术展演和艺术鉴赏等艺术实践活动的直接体验为主导基础,广泛吸纳借鉴包括哲学、美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在内的方法论和优秀成果,从“器”的层面入手探寻艺术发展规律之“道”的全新学术发展战略格局的形成。

以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为立足点的艺术学理论,旨在将艺术作为一个整体、从宏观角度进行综合研究,以此贯通各门类艺术的共性内容与本质特征,是探索体现各门类艺术共同性发展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和学问。艺术学理论所谓的“整体”、“宏观”与“综合”,既可以说是对百年来以西方科技文化为中心学术发展模式的反制,也可以说是对被强行割断近百年之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血脉的接通,是艺术学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之下所形成的一种客观、科学与和谐的学科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秩序。

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已经诞生,而理论理念体系的宏构完备与和谐一致则需要花大力气。客观地讲,百年来我国各级类学校已经渐渐地形成了西体为主的教育体系与模式,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学人群体,接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渠道越来越窄,直面这一巨大的历史性文化转型,肯定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集体迷茫和无所适从。因此,梳理近现代以来曾经以接受和宣传西方科技文化的成就为己任,同时全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之精髓,推广综合性学术理念的大学问家们的言论,对于艺术学理论的宏构与良性发展来说将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而言,梁启超“趣味教育”思想的启示性意义有以下三点。

第一,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精髓是立足之本。梁启超是我国近现代以来积极传播西方新思想、新文化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曾以倡导“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为核心的文学革命而闻名于世。有学者认为:“梁启超的‘三界革命’充分表达了除旧布新的文学理念和通过文学变革来传播西方新思想的启蒙意愿,其所传达的新文体审美理想与文学审美意识的萌芽,在客观上构筑了20世纪中国文学观念与艺术审美理念更新的重要阶梯。”⑨

然而,纵观梁启超充满传奇色彩人生旅程与思想情怀,他一直以来所倡扬和守望的仍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因为他发表的大多数文论,都是直接面对当时作为国之栋梁的各高等院校大学生们所做的演讲,在他所有的文论中都浸润着儒、道、法、杂等百家思想的精髓,包括“知不可而为”(见《论语》)、“为而不有”(见《道德经》)等,应该是他“兴味”、“兴趣”、“趣味教育”等主张的思想源泉,他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要唤起莘莘学子的爱国热情与奋起精神,拯救出在危难之中的中华民族。目前我国艺术学理论的建构与发展,也同样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悠久艺术文化传统,以及如何正确对待世界各国各民族优秀艺术文化传统的问题,梁启超先生近百年前所做正确的选择及其实践,应该说,已经为我们树立了风向标和导航仪。

第二,吸纳与借鉴外来文化因素是发展之道。不断地把外来文化因素吸纳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之中,形成包罗万有、吞吐四方的博大文化体系,是中华文化一以贯之的包容性特质的集中体现。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千古流传的佳句中,无不深深地含纳浸润着这一古老文化传统的内涵和意蕴。

不难看到,在梁启超不同时期的著述及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专题研究的成果中,既反映出其博古通今的聪明才智,又展现了其自觉地吸纳融合外来文化因素的敏锐精神境界,特别是对西方近代美学与艺术理论方法的灵活运用(并非照搬西体),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的范围与空间,凸显了作为审美教育、美育教育、情感教育之主体的艺术教育的功能作用。如他强调艺术是趣味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形式,强调文学、音乐、美术是刺激人的感官不使钝的三种利器,强调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等等,对于当今作为国民艺术教育的整体,以及作为国家高端艺术教育之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来说,无不具有启示性意义。

趣味化学论文例4

梁启超关于趣味的思想与相关论述,主要集中于20世纪20年代《“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学》、《学问之趣味》、《为学与做人》、《敬业与乐业》、《人生观与科学》、《知命与努力》、《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等专题论文、演讲稿以及给家人的书信中。本文将以这些相关文字为基本研究对象,对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理论特质及其价值谈谈个人的看法。

趣味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哲学根基。趣味主义构成了梁启超哲学观与美学观的互释,也成为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1922年4月10日,梁启超在直隶教育联合研究会讲演。他说:“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1)对于趣味和人生的关系,梁启超主要两个方面来界定。其一,他认为趣味对于生活具有本体意义。即趣味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趣味。他说,为趣味而忙碌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有价值”的生活;(2)无趣“便不成生活”。(3)其二,他认为趣味对于生活具有动力意义。“生活的原动力”就来自于趣味。(4)“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5)在梁启超看来,合理而自然的人生状态就是趣味的状态。从本体与价值、动力与功能两个方面着眼,梁启超把趣味放置在对人生具有根本意义的本体论兼价值论视阈上。那么,在人生中具有如此重要地位的趣味其具体内质又是什么?对于趣味的内质,梁启超通过对两个互为关联的问题的阐发,表达了自己的见解。首先,梁启超对无趣的生活作了界定。他认为趣味的反面就是“干瘪”与“萧索”。因此,他界定的无趣的生活有两种。一是“石缝的生活”。其特点是“挤得紧紧的,没有丝毫开拓的余地”。(6)一是“沙漠的生活”。其特点是“干透了没有一毫润泽,板死了没有一毫变化”。(7)梁启超否定了这种无趣的生活,认为这不能叫“生活”,而是人生的禁锢与退化。在这里,梁启超运用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方法,通过对无趣特点的否定,而达成了对于趣味(生活)内质的两个厘定:(一)、与无趣之缺乏生气生命相较,趣味是生命的活力。(二)、与无趣之泥滞禁锢相较,趣味是创造的自由。其次,梁启超通过对趣味发生条件的探讨,进一步厘定了自身对趣味内质的界定。梁启超认为趣味是“由内发的情感和外受的环境交媾发生出来”的(8)。因此,趣味既在主体,也在客体,是主客的会通与交融。就主体言,趣味是与情感相联系的。情感作为主体心理基础,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9)趣味构成了生活的动力源,情感构成了趣味的动力源,这一思想链条是梁启超趣味思想的一条基本脉络。没有情感的激发,就没有趣味的萌生;没有趣味的实现,也就没有理想的生活。情感与生命活力、创造自由一起,构成了趣味内质的三大要素;其中,情感又是生命活力与创造自由的前提。情感激扬、生命活力、创造自由在趣味的发生中构成了层层递进的关系,成为趣味实现的共同前提和条件。其中,情感具有最基础最内在的意义。因此,在梁启超这里,趣味(生活)的内质表现为这样三个层次:底层——情感的激扬;中层——生命的活力;顶层——创造的自由。这三个层次互为因果,共同构筑了通向趣味之境的理想之路。简而言之,梁启超的趣味就是由情感、生命、创造的融和所呈现的生命意趣及其具体实现状态。趣味之境既是特定主体之感性达成,也是主客之间的完美契合与主体生命的最佳创化。

把趣味提到生命本体的高度、放置到人生实践的具体境界中来认识,是梁启超趣味哲学的基本特点,也是其趣味与美融通的关键。在梁启超这里,谈趣味就是谈生活,就是谈生命,也就是谈美。梁启超说:人与动物不同,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人只有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才能获得趣味、实现趣味。梁启超强调:“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无所为而为’”。(10)“无所为而为”是“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的统一。“知不可而为”主义,是“做事情时候,把成功与失败的念头都撇开一边,一味埋头埋脑地去做”,甚至“明白知道他不能得着预料的效果,甚至于一无效果,但认为应该做的便热心做去”。“为而不有”主义,是“不以所有观念作标准,不因为所有观念始劳动”,是“为劳动而劳动。”梁启超指出:这两种主义“都是要把人类无聊的计较一扫而空,喜欢做便做,不必瞻前顾后。”(11)值得注意的是,梁启超的“无所为而为”不是“不为”,也非“不有”,而是一种“不有”之“为”。所谓“不有”是超越个体“小有”而达成纯粹之“为”的“大有”。即个体的人在投身具体生活、从事感性实践时,应将外在的功利追求与得失计较转化为内在的情感要求与生命需求,从而实现“为”与“不有”的矛盾统一。梁启超提出进入这一境界的两个前提:一是要“破妄”,即破除成败之执;二是要“去妄”,即去除得失之计。他认为,从个体感性生命而言,人生是充满缺憾充满烦恼的。因为相对于永无穷尽的宇宙而言,个体感性实践永远只是宇宙运化中的一个断片,都是有局限,不完美的。因此,人生实践从个体感性生命角度看,只需言失败,无须言成功。但是,“宇宙绝不是另外一件东西,乃是人生的活动”。(12)作为“宇宙的小断片”,(13)对个人而言,一方面,每一次感性生命实践只是宇宙运化中的一级级阶梯;另一方面,个体感性生命实践又推动了历史进步与宇宙运化,从而使自身融入到历史进化与宇宙运化的整体生命之中。因此,个体生命创化与宇宙整体运化的矛盾既是永恒的存在,又是本质的统一。从“无所为而为”的趣味主义原则出发,梁启超通向的不是纯粹的个体感味,而是有责任的趣味。他说:“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兴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14)有责任的趣味既是责任与趣味的统一,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体与众生的融通。这一美境以情感为基质,呈现了认真执着的生命追求与自由创化的人生境界的统一。其实质就是生命主体在感性个体实践中,将自身完全融入到宇宙创化的整体性旅程中,从而超越与对象的直接功利对置,超越狭隘的感性个体存在,从而体验到“和众生”、“和宇宙迸合为一”的无限“春意”。梁启超强调要“把人类计较利害的观念变为艺术的、情感的”,实现“劳动的艺术化”和“生活的艺术化”,这样的生活才算“最高尚最圆满的人生”,才算“有味的生活”。(15)

梁启超曾说:“问人类生活于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生活于趣味’” ,“人若活得无趣,恐怕不活着还好些,而且勉强活也活不下去”。他又说:“‘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16)梁启超把趣味主义推广到了整个人生的领域。他的审美观具有鲜明的人生指向;他的人生观在本质上是审美的。由趣味出发,梁启超构筑了一个以趣味为根基、以人生为指向的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趣味主义人生论美学。个体感性生命的自由创化从有责任的“趣味”出发到人生“春意”之体味,是对积极入世与自由畅神、理性追求与生命激扬融合为一的人生胜境的个性化追寻。

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把美学界定为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与鲍姆加登的美学认识论不同,康德则从哲学本体论、从美与人自身关系的意义上开拓了美学新视野。康德把人的心理要素区分为知、情与意,把世界区分为现象界与物自体。他认为,人的知只能认识现象界,不能认识物自体。物自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又在人的感觉范围之外,因而是不可知的。但人要安身立命,又渴望把握物自体,从而使生活具有坚实的根基。因此,在实践上去信仰就是跨越知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必然与自由、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这就为美的信仰预留了领地。康德指出,从纯粹理性的知到实践理性的意,中间还需要一个贯通的媒介,即审美判断力。它不涉及利害,却有类似实践的;不涉及概念,却需要想象力与知解力的合作;没有目的,但有合目的性;既是个别的,又可以普遍传达。康德强调审美判断在本质上是与情感相联系的价值判断,要“判别某一对象是美或不美,我们不是把(它的)表象凭借悟性连系于客体以求得知识,而是凭借想象力(或者想象力与悟性相结合)联系于主体和它的和不。”(17)从康德始,美开始走向情感、走向个性、走向人的完善与人自身的价值。梁启超把康德誉为“近世第一大哲”,受康德影响较深。他对趣味之美的本体构想,主要就是在康德意义上的哲学美学范畴中来观照的。梁启超把情感视为趣味的内质,强调情感是趣味之美实现的基质。这种关于美的思考的情感视角与价值立场,也明显地折射着康德美学的身影。

另一位对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创构产生重要影响的是20世纪生命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亨利•柏格森。柏格森认为生命冲动是宇宙的本质,是最真实的存在。但生命不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心理意识现象,是一种意识或超意识的精神创造之需要。生命只有在生命冲动中,在向上喷发的自然运动中,也即创造中才产生生命形式,才显现自己。但生命冲动要受到生命自然运动的逆转,即向下坠落的物质的阻碍。生命必须洞穿这些物质的碎片,奋力为自己打开一条道路。因此,作为宇宙本质的生命冲动,虽受制于物质,但终究能战而胜之,保持其不向物质臣服、自由自在的品性,开辟出新境界。在柏格森这里,生命在本质上是一种与物质、与惰性、与机械相抗衡的东西,它总是不断创新、不断克服物质阻力、不断追求精神与意志的自由。因此,生命也就是无间断的绵延。绵延瞬息万变,每一瞬间都是新质的出现。绵延不能用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度量与认识,而只能依靠非理性的直觉。对于直觉,他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18)可见,直觉是一种置身于对象内部的体验。柏格森认为,直觉比理智优越的地方就在于它通过置身于“实在之内”,来真正体察“实在的那种不断变化的方向”,从而来接近绵延即生命冲动的本质。柏格森强调惟有不惜一切代价征服物质的阻碍与引诱,生命才能向上发展,才能绵延。而绵延就是美。柏格森将美与人的本体生命相联系,宏扬精神生命的活力与价值,强调美与审美在人生实践中的本体意义,重视审美中的生命体验,对20世纪西方美学思想的演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13年,《东方杂志》第10卷第1号发表了钱智修所撰写的《现今两大哲学家概略》,柏格森首次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19)并在中国知识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梁启超对柏格森心仪已久,称其为“新派哲学巨子”。旅法期间,他特意彻夜精心准备资料,造访了这位“十年来梦寐愿见之人”。在《欧游心影录》中,梁启超对柏格森的“直觉创化论”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柏格森的学说在梁启超美学思想中打下了鲜明的烙印。他的趣味之美对情感、对生命、对创造的宏扬,对审美胜境的体认都飘忽着柏格森绵延之美的身影。当然,梁启超与柏格森又有重要的区别。在柏格森那里,生命的直觉冲动是对西方工业社会理性扩张的反抗。美在柏格森那里是医治机械理性的一剂良方。而对于梁启超来说,他既需要生命的感性冲动来激发生活的热情,又需要理性与良知来承担社会的责任。因此,他以个体生命激扬为标的的趣味追寻又是以宇宙运化的责任为前提的,呈现出试图将生命本质的肯定和生活意义的实现相统一的个性化美学思考。

中国文化中的“趣味”,主要是一个艺术学范畴,具有比较感性的实践性意蕴。它主要是指艺术鉴赏中的美感趣好。中国典籍从先秦始,就将“味”与艺术欣赏的美感特征相联系。如《论语•述而》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里一方面把“味”与欣赏音乐获得的相联系,一方面又明确指出“味”作为口腹之欲的满足不同于艺术欣赏的。魏晋时期,出现了“滋味”、“可味”、“余味”、“遗味”、“道味”、“辞味”、“义味”等诸多之味,这些“味”与直接的感官欲望相剥离,用于品评艺术给予人的美感享受。如阮籍的《乐论》第一个直接以“无味”来品鉴音乐美的一种境界。陆机的《文赋》则将“味”从乐论引入诗论之中。“趣”在魏晋时代,亦进入文论之中,其用法和含义虽比“味”要复杂得多,但以“趣”来指称艺术的美感风格则是一种重要的用法。如《晋书•王献之传》曰:“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媚趣”概括了王献之书法阴柔的美感。直接将“趣”与“味”组合在一起,用于品评诗文之美,可能以司空图为最早。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云:“右丞、苏州趣味澄?,若清沅之贯达。”“趣味”在这里指的是作家创作的一种美感风格,一种情趣指向。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论中,“趣味”主要是指艺术鉴赏时的个体取向。它比较多地与具体的艺术鉴赏实践相联系,是对艺术作品美感风格与特征的一种具体感悟。

在美学史上,第一个从理论上明确提出“趣味”问题的是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休谟。在康德之前,西方美学主要问的是“美是什么”的问题。不管是古希腊人追问美的本质,还是鲍姆嘉登讨论感性认识,美学家们最终试图把握的就是客观的美的本来面貌。这一点,实质上在休谟这里也难以例外。休谟的美学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美的本质问题,另一个就是审美趣味问题。美的本质是什么,休谟认为它不是对象的一种性质,而是主体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不是我们所说的五官感觉,而是心里的情感感受,即(美)和痛感(丑)。休谟认为要寻找“客观的美”和“客观的丑”完全是徒劳的,我们只需要关注这些感觉。感觉是一种切实的经验。休谟把自然科学中的经验主义原则运用到审美的领域中。与理性主义美学家相比,休谟强调了审美中的感性状态。但他在本质上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美学的认识论立场。因此,他的美学具有深刻的内在矛盾。这一点在关于审美趣味的讨论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根据休谟的美论,美完全不在客体,而在主体。这样对于同一对象,主体的感觉如果是不同的,那么对象究竟美不美呢?这种关于感觉的趣味判断是真实的吗?由此,休谟自然地由美通向了美的趣味的问题。在休谟这里,趣味首先是一种审美能力,即审美鉴赏力或审美判断力。休谟说:“理智传达真和伪的知识,趣味产生美与丑的及善与恶的情感。”(20)理智与真相联系,“是冷静的超脱的”;趣味与情感相联系,“形成了一种新的创造”。这种新的创造在休谟看来,就是“用从内在情感借来的色彩来渲染一切自然事物”。那么事物本来的面貌究竟是怎样的呢?休谟认为只能从经验或感觉中去判断。因此,休谟关于美或审美趣味的探讨陷入了这样的内在矛盾之中,一方面他承认美的个体性与差异性,另一方面休谟又并不否定客观的美的存在。只是从他的方法论立场来看,这个客观的美无从把握,所能把握的只有经验层面上的美感。休谟的美学冲击了理性主义的美学,但他并未能够彻底超越理性主义的机械论。正是在休谟的矛盾中,西方传统美学的认识论方法开始受到了怀疑。有学者认为,现代美学确立的重要标志是由“美是什么”转向“审美何以可能”?(21)这是一个由认识论向体验论的转向。在这个意义上,休谟是通向康德的一座桥梁。但是,作为休谟美学的重要范畴的趣味,虽然是一个与情感、创造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具有变化性、不确定性,却仍然是一个认识论范畴中的概念。趣味作为审美判断,休谟通过它想揭示的仍然是美的普遍性问题,即把美还原为客观对象。所以,休谟所探讨的并不是趣味在美学中的本体性意义,而是审美趣味的标准问题。康德美学也谈到了趣味。康德把审美判断称为反思判断。反思判断不同于一般的规定判断,康德认为作为反思判断的审美判断是“从特殊出发寻求普遍”。这个特殊不是休谟意义上来自外部世界但又无从把握其本源的情感,而是能够通向普遍的情感。康德的反思判断首先是情感判断,它既不同于以概念为基础的认识判断,也不同于以善为基础的道德判断。康德主张从体验通向反思。因此,康德的反思之“思”不是对象性的,而是要让内在情感直接走出遮蔽状态而显现出来。反思是返回情感的手段。对于康德来说,物体本身不可能成为审美的对象,审美对象只能被审美活动创造出来。康德在谈到崇高美时就认为崇高并不是对象的崇高,而是主体自我的崇高,是主体在鉴赏活动中对自我崇高精神与人格的情感体认。情感是康德美学的旗帜,判断力是康德美学的核心。康德说:“没有关于美的科学,只有关于美的评判。”(22)为此,康德美学超越了客观主义认识论。同时,康德美学强调审美不涉利害。审美反思也是先验反思,应该超越个人的偶然的经验,去寻求普遍的自由的声音。为此,康德美学也触及了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的分水岭,从而把审美判断直接提升到纯粹趣味判断的层面。因此,在康德美学中,趣味既是具体的审美判断,又具有形而上的批判意义。

客观地看,中国文化中艺术论的趣味论和西方文化中审美论的趣味论在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中都留下了一定的痕迹。但梁启超又在传承化合中对趣味作出了自己的界定,赋予了趣味以新的理论内涵与理论特质。

从中西艺术与美学理论史来看,趣味作为一个艺术学或审美学范畴,其最普遍的理论界定就是一个与对象的美感特征、与主体的审美心理、与主体的审美(艺术)鉴赏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范畴,也就是一种美感趣好或审美(艺术)判断力。这种趣味的理论向度主要探讨的是主体与对象间的纯审美关系。但在梁启超这里,趣味不是单纯的艺术品味,也不是单纯的审美判断。它既是一个审美的范畴,又不是一个纯审美的范畴。梁启超的趣味在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生命意趣及其具体实现状态。他既将趣味与审美(人生)实践相联系,使趣味成为一个动态的实践性范畴;也将趣味与审美(生命)的本质相联系,使趣味成为一个终极的本体性范畴;还将趣味与审美(人生)的理想相联系,使趣味成为一个形上的价值性范畴。

应该承认,把审美当作人的一种生存状况,一种人生境界,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大特色。中国传统美学最关注的问题不是美为何物,而是审美对于人生有何意义,是人的生存如何实现审美化的问题。因此,中国美学精神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生美学精神。追求美也就是追求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统一。中国传统美学充满了温暖的人生关怀,表现为审美、艺术与人的生存发展的密切联系。但中国传统美学主要引入善作为美的准则,它所张扬的人生境界首先是人的伦理理性生命的实现。审美的人生视野在西方人本主义美学中亦有自己的理解与阐释。如席勒认为:“美对我们是一种对象”,“同时又是我们主体的一种状态”;“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又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23)把美从静止的被观赏的“对象”与“形式”,充盈为满含生机的“主体的一种状态”与富有灵性的一种“生命”姿态,实际上也就是将美推向人生与生命的具体境界。个体生命的完满不仅在于理性、道德的完善与实现,也在于情感的丰沛与润泽。这种对美的人性视角,不仅体现了对人的主体生命完善(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的关注,也潜隐着对主体生命解放与激扬的期待。而以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则进一步强化了个体生命的解放与激扬在人生中的本质意义。柏格森把生命的冲动与本能视为生命的本质。感性生命活动即直觉成为了美的表征。可以说,无论是中国传统美学,还是西方近现代美学,美与人的生命与生存的关系都是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个始终“关注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梁启超从当时国凋民蔽的民族现实出发,既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生存精神,又吸收了西方近代美学的审美完善理念,还吸纳了柏格森美学的审美生命理念,试图将审美的人生指向、人性理想和生命理念在康德审美价值哲学的基本视点上糅合为一。美不仅是审美境界的实现与个体生命的完善,更在于这种实现与完善的本质在于生命活力的张扬。同时,这种生命的活力不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主要以伦理来规范的理性生命,也不是柏格森意义上主要以直觉来范畴的本能生命,而是融理性(责任)与感性(情感)为一体的富有创造激情与价值追求的个性生命。

从美学思想史来看,梁启超关于趣味的美学思考实际上已经隐含了对于现代美学学科本性的某种审思。这种审思包含了这样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美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与自然科学和一般社会科学相比)?二,美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提供普遍知识规律还是寻思人生意义人文智慧)?对于这两个问题的领悟,不仅是现代美学学科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型的必经之旅。前一个问题划定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的基本外延;后一个问题确立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的根本内质。不审思这两个问题,就无法超越传统美学的混沌状态。尽管梁启超的趣味之思并非完全成熟与圆满,但他不仅创造性地承续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境,也富有个性地凸现了对西方近现代美学学科启蒙意向与人文走向的敏锐呼应。

而从现实的文化建设来看,梁启超的趣味美学思想是中国近代以来特定的政治、民族、文化危机并至的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它以人的生命活力之激发和人生趣味之实现的统一,直指腐蔽的社会与浑噩的人生。审美被赋予了鲜明的启蒙特质。当然,相对于那个苦难深重的时代,梁启超的趣味之思或许更多地只是一种浪漫的想象。但他是以一颗炽热之心去思考民族命运寻找变革道路的,趣味美学的理想无疑是其找到的一剂精神强心剂。它鼓舞民众挺起脊梁,热爱生活,积极实践,开拓创造,以炽热的情感投入生活,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生命,永远不放弃对于生命与生活的热情与责任。从整体言,其积极意义当超过消极影响。而在今天,梁启超趣味美学所包孕的对审美与人生、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思索,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的实现是以生命力的激活为前提的。没有生命之趣,就没有审美之求;没有美的存在,就没有人生的意义;没有个体与众生与宇宙的迸合,也就没有感性个体的自由创化。这样的人生意境早已超越了具体的历史语境!其哲理意趣与美学意趣对于今天的人文建设仍具有积极的启思。

注释:

(1)(4)(5)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2)(10)梁启超:《学问之趣味》,《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3)(6)(7)(16)梁启超:《美术与生活》,《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8)梁启超:《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9)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1)(13)(15)梁启超:《“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2)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路》,《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4)梁启超:《敬业与乐业》,《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7)伍蠡甫:《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36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8)柏格森著,刘放桐译:《形而上学导言》,3-4页,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9)参看董德福:《生命哲学在中国》,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著:《西方美学家论美与美感》,111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趣味化学论文例5

    梁启超关于趣味的思想与相关论述,主要集中于20世纪20年代《“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学》、《学问之趣味》、《为学与做人》、《敬业与乐业》、《人生观与科学》、《知命与努力》、《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等专题论文、演讲稿以及给家人的书信中。本文将以这些相关文字为基本研究对象,对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理论特质及其价值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

    趣味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哲学根基。趣味主义构成了梁启超哲学观与美学观的互释,也成为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1922年4月10日,梁启超在直隶教育联合研究会讲演。他说:“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1)对于趣味和人生的关系,梁启超主要两个方面来界定。其一,他认为趣味对于生活具有本体意义。即趣味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趣味。他说,为趣味而忙碌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有价值”的生活;(2)无趣“便不成生活”。(3)其二,他认为趣味对于生活具有动力意义。“生活的原动力”就来自于趣味。(4)“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5)在梁启超看来,合理而自然的人生状态就是趣味的状态。从本体与价值、动力与功能两个方面着眼,梁启超把趣味放置在对人生具有根本意义的本体论兼价值论视阈上。那么,在人生中具有如此重要地位的趣味其具体内质又是什么?对于趣味的内质,梁启超通过对两个互为关联的问题的阐发,表达了自己的见解。首先,梁启超对无趣的生活作了界定。他认为趣味的反面就是“干瘪”与“萧索”。因此,他界定的无趣的生活有两种。一是“石缝的生活”。其特点是“挤得紧紧的,没有丝毫开拓的余地”。(6)一是“沙漠的生活”。其特点是“干透了没有一毫润泽,板死了没有一毫变化”。(7)梁启超否定了这种无趣的生活,认为这不能叫“生活”,而是人生的禁锢与退化。在这里,梁启超运用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方法,通过对无趣特点的否定,而达成了对于趣味(生活)内质的两个厘定:(一)、与无趣之缺乏生气生命相较,趣味是生命的活力。(二)、与无趣之泥滞禁锢相较,趣味是创造的自由。其次,梁启超通过对趣味发生条件的探讨,进一步厘定了自身对趣味内质的界定。梁启超认为趣味是“由内发的情感和外受的环境交媾发生出来”的(8)。因此,趣味既在主体,也在客体,是主客的会通与交融。就主体言,趣味是与情感相联系的。情感作为主体心理基础,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9)趣味构成了生活的动力源,情感构成了趣味的动力源,这一思想链条是梁启超趣味思想的一条基本脉络。没有情感的激发,就没有趣味的萌生;没有趣味的实现,也就没有理想的生活。情感与生命活力、创造自由一起,构成了趣味内质的三大要素;其中,情感又是生命活力与创造自由的前提。情感激扬、生命活力、创造自由在趣味的发生中构成了层层递进的关系,成为趣味实现的共同前提和条件。其中,情感具有最基础最内在的意义。因此,在梁启超这里,趣味(生活)的内质表现为这样三个层次:底层——情感的激扬;中层——生命的活力;顶层——创造的自由。这三个层次互为因果,共同构筑了通向趣味之境的理想之路。简而言之,梁启超的趣味就是由情感、生命、创造的融和所呈现的生命意趣及其具体实现状态。趣味之境既是特定主体之感性达成,也是主客之间的完美契合与主体生命的最佳创化。

    把趣味提到生命本体的高度、放置到人生实践的具体境界中来认识,是梁启超趣味哲学的基本特点,也是其趣味与美融通的关键。在梁启超这里,谈趣味就是谈生活,就是谈生命,也就是谈美。梁启超说:人与动物不同,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人只有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才能获得趣味、实现趣味。梁启超强调:“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无所为而为’”。(10)“无所为而为”是“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的统一。“知不可而为”主义,是“做事情时候,把成功与失败的念头都撇开一边,一味埋头埋脑地去做”,甚至“明白知道他不能得着预料的效果,甚至于一无效果,但认为应该做的便热心做去”。“为而不有”主义,是“不以所有观念作标准,不因为所有观念始劳动”,是“为劳动而劳动。”梁启超指出:这两种主义“都是要把人类无聊的计较一扫而空,喜欢做便做,不必瞻前顾后。”(11)值得注意的是,梁启超的“无所为而为”不是“不为”,也非“不有”,而是一种“不有”之“为”。所谓“不有”是超越个体“小有”而达成纯粹之“为”的“大有”。即个体的人在投身具体生活、从事感性实践时,应将外在的功利追求与得失计较转化为内在的情感要求与生命需求,从而实现“为”与“不有”的矛盾统一。梁启超提出进入这一境界的两个前提:一是要“破妄”,即破除成败之执;二是要“去妄”,即去除得失之计。他认为,从个体感性生命而言,人生是充满缺憾充满烦恼的。因为相对于永无穷尽的宇宙而言,个体感性实践永远只是宇宙运化中的一个断片,都是有局限,不完美的。因此,人生实践从个体感性生命角度看,只需言失败,无须言成功。但是,“宇宙绝不是另外一件东西,乃是人生的活动”。(12)作为“宇宙的小断片”,(13)对个人而言,一方面,每一次感性生命实践只是宇宙运化中的一级级阶梯;另一方面,个体感性生命实践又推动了历史进步与宇宙运化,从而使自身融入到历史进化与宇宙运化的整体生命之中。因此,个体生命创化与宇宙整体运化的矛盾既是永恒的存在,又是本质的统一。从“无所为而为”的趣味主义原则出发,梁启超通向的不是纯粹的个体感性趣味,而是有责任的趣味。他说:“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兴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14)有责任的趣味既是责任与趣味的统一,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体与众生的融通。这一美境以情感为基质,呈现了认真执着的生命追求与自由创化的人生境界的统一。其实质就是生命主体在感性个体实践中,将自身完全融入到宇宙创化的整体性旅程中,从而超越与对象的直接功利对置,超越狭隘的感性个体存在,从而体验到“和众生”、“和宇宙迸合为一”的无限“春意”。梁启超强调要“把人类计较利害的观念变为艺术的、情感的”,实现“劳动的艺术化”和“生活的艺术化”,这样的生活才算“最高尚最圆满的人生”,才算“有味的生活”。(15)

    梁启超曾说:“问人类生活于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生活于趣味’” ,“人若活得无趣,恐怕不活着还好些,而且勉强活也活不下去”。他又说:“‘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16)梁启超把趣味主义推广到了整个人生的领域。他的审美观具有鲜明的人生指向;他的人生观在本质上是审美的。由趣味出发,梁启超构筑了一个以趣味为根基、以人生为指向的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趣味主义人生论美学。个体感性生命的自由创化从有责任的“趣味”出发到人生“春意”之体味,是对积极入世与自由畅神、理性追求与生命激扬融合为一的人生胜境的个性化追寻。

                                                三

    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把美学界定为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与鲍姆加登的美学认识论不同,康德则从哲学本体论、从美与人自身关系的意义上开拓了美学新视野。康德把人的心理要素区分为知、情与意,把世界区分为现象界与物自体。他认为,人的知只能认识现象界,不能认识物自体。物自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又在人的感觉范围之外,因而是不可知的。但人要安身立命,又渴望把握物自体,从而使生活具有坚实的根基。因此,在实践上去信仰就是跨越知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必然与自由、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这就为美的信仰预留了领地。康德指出,从纯粹理性的知到实践理性的意,中间还需要一个贯通的媒介,即审美判断力。它不涉及利害,却有类似实践的快感;不涉及概念,却需要想象力与知解力的合作;没有目的,但有合目的性;既是个别的,又可以普遍传达。康德强调审美判断在本质上是与情感相联系的价值判断,要“判别某一对象是美或不美,我们不是把(它的)表象凭借悟性连系于客体以求得知识,而是凭借想象力(或者想象力与悟性相结合)联系于主体和它的快感和不快感。”(17)从康德始,美开始走向情感、走向个性、走向人的完善与人自身的价值。梁启超把康德誉为“近世第一大哲”,受康德影响较深。他对趣味之美的本体构想,主要就是在康德意义上的哲学美学范畴中来观照的。梁启超把情感视为趣味的内质,强调情感是趣味之美实现的基质。这种关于美的思考的情感视角与价值立场,也明显地折射着康德美学的身影。

    另一位对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创构产生重要影响的是20世纪生命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亨利•柏格森。柏格森认为生命冲动是宇宙的本质,是最真实的存在。但生命不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心理意识现象,是一种意识或超意识的精神创造之需要。生命只有在生命冲动中,在向上喷发的自然运动中,也即创造中才产生生命形式,才显现自己。但生命冲动要受到生命自然运动的逆转,即向下坠落的物质的阻碍。生命必须洞穿这些物质的碎片,奋力为自己打开一条道路。因此,作为宇宙本质的生命冲动,虽受制于物质,但终究能战而胜之,保持其不向物质臣服、自由自在的品性,开辟出新境界。在柏格森这里,生命在本质上是一种与物质、与惰性、与机械相抗衡的东西,它总是不断创新、不断克服物质阻力、不断追求精神与意志的自由。因此,生命也就是无间断的绵延。绵延瞬息万变,每一瞬间都是新质的出现。绵延不能用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度量与认识,而只能依靠非理性的直觉。对于直觉,他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18)可见,直觉是一种置身于对象内部的体验。柏格森认为,直觉比理智优越的地方就在于它通过置身于“实在之内”,来真正体察“实在的那种不断变化的方向”,从而来接近绵延即生命冲动的本质。柏格森强调惟有不惜一切代价征服物质的阻碍与引诱,生命才能向上发展,才能绵延。而绵延就是美。柏格森将美与人的本体生命相联系,宏扬精神生命的活力与价值,强调美与审美在人生实践中的本体意义,重视审美中的生命体验,对20世纪西方美学思想的演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13年,《东方杂志》第10卷第1号发表了钱智修所撰写的《现今两大哲学家概略》,柏格森首次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19)并在中国知识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梁启超对柏格森心仪已久,称其为“新派哲学巨子”。旅法期间,他特意彻夜精心准备资料,造访了这位“十年来梦寐愿见之人”。在《欧游心影录》中,梁启超对柏格森的“直觉创化论”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柏格森的学说在梁启超美学思想中打下了鲜明的烙印。他的趣味之美对情感、对生命、对创造的宏扬,对审美胜境的体认都飘忽着柏格森绵延之美的身影。当然,梁启超与柏格森又有重要的区别。在柏格森那里,生命的直觉冲动是对西方工业社会理性扩张的反抗。美在柏格森那里是医治机械理性的一剂良方。而对于梁启超来说,他既需要生命的感性冲动来激发生活的热情,又需要理性与良知来承担社会的责任。因此,他以个体生命激扬为标的的趣味追寻又是以宇宙运化的责任为前提的,呈现出试图将生命本质的肯定和生活意义的实现相统一的个性化美学思考。                                                                       

                                                 四              

    中国文化中的“趣味”,主要是一个艺术学范畴,具有比较感性的实践性意蕴。它主要是指艺术鉴赏中的美感趣好。中国典籍从先秦始,就将“味”与艺术欣赏的美感特征相联系。如《论语•述而》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里一方面把“味”与欣赏音乐获得的快感相联系,一方面又明确指出“味”作为口腹之欲的满足不同于艺术欣赏的快感。魏晋时期,出现了“滋味”、“可味”、“余味”、“遗味”、“道味”、“辞味”、“义味”等诸多之味,这些“味”与直接的感官欲望相剥离,用于品评艺术给予人的美感享受。如阮籍的《乐论》第一个直接以“无味”来品鉴音乐美的一种境界。陆机的《文赋》则将“味”从乐论引入诗论之中。“趣”在魏晋时代,亦进入文论之中,其用法和含义虽比“味”要复杂得多,但以“趣”来指称艺术的美感风格则是一种重要的用法。如《晋书•王献之传》曰:“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媚趣”概括了王献之书法阴柔的美感。直接将“趣”与“味”组合在一起,用于品评诗文之美,可能以司空图为最早。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云:“右丞、苏州趣味澄瓊,若清沅之贯达。”“趣味”在这里指的是作家创作的一种美感风格,一种情趣指向。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论中,“趣味”主要是指艺术鉴赏时的个体取向。它比较多地与具体的艺术鉴赏实践相联系,是对艺术作品美感风格与特征的一种具体感悟。

    在美学史上,第一个从理论上明确提出“趣味”问题的是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休谟。在康德之前,西方美学主要问的是“美是什么”的问题。不管是古希腊人追问美的本质,还是鲍姆嘉登讨论感性认识,美学家们最终试图把握的就是客观的美的本来面貌。这一点,实质上在休谟这里也难以例外。休谟的美学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美的本质问题,另一个就是审美趣味问题。美的本质是什么,休谟认为它不是对象的一种性质,而是主体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不是我们所说的五官感觉,而是心里的情感感受,即快感(美)和痛感(丑)。休谟认为要寻找“客观的美”和“客观的丑”完全是徒劳的,我们只需要关注这些感觉。感觉是一种切实的经验。休谟把自然科学中的经验主义原则运用到审美的领域中。与理性主义美学家相比,休谟强调了审美中的感性状态。但他在本质上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美学的认识论立场。因此,他的美学具有深刻的内在矛盾。这一点在关于审美趣味的讨论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根据休谟的美论,美完全不在客体,而在主体。这样对于同一对象,主体的感觉如果是不同的,那么对象究竟美不美呢?这种关于感觉的趣味判断是真实的吗?由此,休谟自然地由美通向了美的趣味的问题。在休谟这里,趣味首先是一种审美能力,即审美鉴赏力或审美判断力。休谟说:“理智传达真和伪的知识,趣味产生美与丑的及善与恶的情感。”(20)理智与真相联系,“是冷静的超脱的”;趣味与情感相联系,“形成了一种新的创造”。这种新的创造在休谟看来,就是“用从内在情感借来的色彩来渲染一切自然事物”。那么事物本来的面貌究竟是怎样的呢?休谟认为只能从经验或感觉中去判断。因此,休谟关于美或审美趣味的探讨陷入了这样的内在矛盾之中,一方面他承认美的个体性与差异性,另一方面休谟又并不否定客观的美的存在。只是从他的方法论立场来看,这个客观的美无从把握,所能把握的只有经验层面上的美感。休谟的美学冲击了理性主义的美学,但他并未能够彻底超越理性主义的机械论。正是在休谟的矛盾中,西方传统美学的认识论方法开始受到了怀疑。有学者认为,现代美学确立的重要标志是由“美是什么”转向“审美何以可能”?(21)这是一个由认识论向体验论的转向。在这个意义上,休谟是通向康德的一座桥梁。但是,作为休谟美学的重要范畴的趣味,虽然是一个与情感、创造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具有变化性、不确定性,却仍然是一个认识论范畴中的概念。趣味作为审美判断,休谟通过它想揭示的仍然是美的普遍性问题,即把美还原为客观对象。所以,休谟所探讨的并不是趣味在美学中的本体性意义,而是审美趣味的标准问题。康德美学也谈到了趣味。康德把审美判断称为反思判断。反思判断不同于一般的规定判断,康德认为作为反思判断的审美判断是“从特殊出发寻求普遍”。这个特殊不是休谟意义上来自外部世界但又无从把握其本源的情感,而是能够通向普遍的情感。康德的反思判断首先是情感判断,它既不同于以概念为基础的认识判断,也不同于以善为基础的道德判断。康德主张从体验通向反思。因此,康德的反思之“思”不是对象性的,而是要让内在情感直接走出遮蔽状态而显现出来。反思是返回情感的手段。对于康德来说,物体本身不可能成为审美的对象,审美对象只能被审美活动创造出来。康德在谈到崇高美时就认为崇高并不是对象的崇高,而是主体自我的崇高,是主体在鉴赏活动中对自我崇高精神与人格的情感体认。情感是康德美学的旗帜,判断力是康德美学的核心。康德说:“没有关于美的科学,只有关于美的评判。”(22)为此,康德美学超越了客观主义认识论。同时,康德美学强调审美不涉利害。审美反思也是先验反思,应该超越个人的偶然的经验,去寻求普遍的自由的声音。为此,康德美学也触及了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的分水岭,从而把审美判断直接提升到纯粹趣味判断的层面。因此,在康德美学中,趣味既是具体的审美判断,又具有形而上的批判意义。

    客观地看,中国文化中艺术论的趣味论和西方文化中审美论的趣味论在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中都留下了一定的痕迹。但梁启超又在传承化合中对趣味作出了自己的界定,赋予了趣味以新的理论内涵与理论特质。

                                                 五

    从中西艺术与美学理论史来看,趣味作为一个艺术学或审美学范畴,其最普遍的理论界定就是一个与对象的美感特征、与主体的审美心理、与主体的审美(艺术)鉴赏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范畴,也就是一种美感趣好或审美(艺术)判断力。这种趣味的理论向度主要探讨的是主体与对象间的纯审美关系。但在梁启超这里,趣味不是单纯的艺术品味,也不是单纯的审美判断。它既是一个审美的范畴,又不是一个纯审美的范畴。梁启超的趣味在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生命意趣及其具体实现状态。他既将趣味与审美(人生)实践相联系,使趣味成为一个动态的实践性范畴;也将趣味与审美(生命)的本质相联系,使趣味成为一个终极的本体性范畴;还将趣味与审美(人生)的理想相联系,使趣味成为一个形上的价值性范畴。

    应该承认,把审美当作人的一种生存状况,一种人生境界,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大特色。中国传统美学最关注的问题不是美为何物,而是审美对于人生有何意义,是人的生存如何实现审美化的问题。因此,中国美学精神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生美学精神。追求美也就是追求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统一。中国传统美学充满了温暖的人生关怀,表现为审美、艺术与人的生存发展的密切联系。但中国传统美学主要引入善作为美的准则,它所张扬的人生境界首先是人的伦理理性生命的实现。审美的人生视野在西方人本主义美学中亦有自己的理解与阐释。如席勒认为:“美对我们是一种对象”,“同时又是我们主体的一种状态”;“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又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23)把美从静止的被观赏的“对象”与“形式”,充盈为满含生机的“主体的一种状态”与富有灵性的一种“生命”姿态,实际上也就是将美推向人生与生命的具体境界。个体生命的完满不仅在于理性、道德的完善与实现,也在于情感的丰沛与润泽。这种对美的人性视角,不仅体现了对人的主体生命完善(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的关注,也潜隐着对主体生命解放与激扬的期待。而以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则进一步强化了个体生命的解放与激扬在人生中的本质意义。柏格森把生命的冲动与本能视为生命的本质。感性生命活动即直觉成为了美的表征。可以说,无论是中国传统美学,还是西方近现代美学,美与人的生命与生存的关系都是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个始终“关注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梁启超从当时国凋民蔽的民族现实出发,既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生存精神,又吸收了西方近代美学的审美完善理念,还吸纳了柏格森美学的审美生命理念,试图将审美的人生指向、人性理想和生命理念在康德审美价值哲学的基本视点上糅合为一。美不仅是审美境界的实现与个体生命的完善,更在于这种实现与完善的本质在于生命活力的张扬。同时,这种生命的活力不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主要以伦理来规范的理性生命,也不是柏格森意义上主要以直觉来范畴的本能生命,而是融理性(责任)与感性(情感)为一体的富有创造激情与价值追求的个性生命。

    从美学思想史来看,梁启超关于趣味的美学思考实际上已经隐含了对于现代美学学科本性的某种审思。这种审思包含了这样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美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与自然科学和一般社会科学相比)?二,美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提供普遍知识规律还是寻思人生意义人文智慧)?对于这两个问题的领悟,不仅是现代美学学科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型的必经之旅。前一个问题划定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的基本外延;后一个问题确立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的根本内质。不审思这两个问题,就无法超越传统美学的混沌状态。尽管梁启超的趣味之思并非完全成熟与圆满,但他不仅创造性地承续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境,也富有个性地凸现了对西方近现代美学学科启蒙意向与人文走向的敏锐呼应。

    而从现实的文化建设来看,梁启超的趣味美学思想是中国近代以来特定的政治、民族、文化危机并至的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它以人的生命活力之激发和人生趣味之实现的统一,直指腐蔽的社会与浑噩的人生。审美被赋予了鲜明的启蒙特质。当然,相对于那个苦难深重的时代,梁启超的趣味之思或许更多地只是一种浪漫的想象。但他是以一颗炽热之心去思考民族命运寻找变革道路的,趣味美学的理想无疑是其找到的一剂精神强心剂。它鼓舞民众挺起脊梁,热爱生活,积极实践,开拓创造,以炽热的情感投入生活,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生命,永远不放弃对于生命与生活的热情与责任。从整体言,其积极意义当超过消极影响。而在今天,梁启超趣味美学所包孕的对审美与人生、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思索,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的实现是以生命力的激活为前提的。没有生命之趣,就没有审美之求;没有美的存在,就没有人生的意义;没有个体与众生与宇宙的迸合,也就没有感性个体的自由创化。这样的人生意境早已超越了具体的历史语境!其哲理意趣与美学意趣对于今天的人文建设仍具有积极的启思。

注释:

(1)(4)(5)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2)(10)梁启超:《学问之趣味》,《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3)(6)(7)(16)梁启超:《美术与生活》,《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8)梁启超:《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9)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1)(13)(15)梁启超:《“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2)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路》,《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4)梁启超:《敬业与乐业》,《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7)伍蠡甫:《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36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8)柏格森著,刘放桐译:《形而上学导言》,3-4页,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9)参看董德福:《生命哲学在中国》,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著:《西方美学家论美与美感》,111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趣味化学论文例6

当前,很多身在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在积极地探讨有关语文教学更好的方法,对语文教学的“教育性与趣味性”更是积极地进行了思考与讨论。无疑,语文教学的“教育性与趣味性”能否得到发挥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本人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另外参阅了有关“培养语文教学教育性和趣味性”的资料,写了这篇论文。在本论文中,主要探讨“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和趣味性”“为什么要重视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和趣味性”“怎样培养语文教学的教育性与趣味性”三个问题,以求对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和趣味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语文教学中“教育性和趣味性”的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教育性”是本质的一种特征,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学传输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另外,还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教导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教育的内容,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语文教学中教育性的内容和主要特点。

此外,除了“教育性”,还有“趣味性”的特点。语文教师讲授语文知识,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枯燥无味地灌输,而应该让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多教授学生感兴趣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对待语文的审美情趣及综合素养。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育性”与“趣味性”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趣味性很浓的讲解,成功地教授给学生语文知识。这样让学生有很丰富的体验,真正地让语文学习成为一门让人享受的课程。

二、为什么要注重“教育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功能

在语文教学中,“教育性”和“趣味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是评判语文教学实践是否合格与优秀很重要的一个标准。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长成才,教育学生成为一个综合素质很强、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缺失了教育功能的语文课不能称之为语文教育,任何时候,教育性的功能是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缺失了趣味性,语文教学才会成为枯燥无味的“灌输”。这样的教育方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甚至有可能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反感。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不利于践行新课标的有关精神,不利于深化语文教学实践与改革。

三、怎样让语文教学更好地达到“教育性和趣味性”的效果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在语文的阅读、写作等各个版块中,渗透进更多优秀的思想。不仅仅是让学生单纯地学习语文的表达,而应该将它与爱国主义情操、团队意识、民族情感等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吸收有助于提高自己综合素养与情操的东西。

其次,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知识面窄”的现象,尽量让学生学到多元化的语文知识。比如,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学点“四书五经”以及中国其他传统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练毛笔字、学习朗诵、表演小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面会很“广”,避免了狭窄性,受到的教育会更加广泛。

然后,还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语文的学习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是终身的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可以让学生一生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积累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关于趣味性的培养,要从课堂内容入手。在上课前,教师应该很充分地备好课,多准备有趣的语文趣味阅读。还要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准备更贴近高年级小学生的动画素材,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让他们获得丰富的视听体验,真正地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不要一直扮演一个“讲师”的角色,而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多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东西,真正想要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然后根据他们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避免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相脱节。

最后,多组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根据高年级小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安排他们参加语文课外活动,多和社会接触,让他们的身心得到一个较全面的发展。不能以“分数”论一切,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进行不同的安排,避免“统一”的教育模式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发展。另外,多给他们讲一点时事政治的内容,让他们融入这个社会中去,培养现代化的语文意识。总之,语文的教学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要尽量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讲文明、有素养的新一代小学生。

趣味化学论文例7

一、引言

语言学导论是本科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知识必修课程,通常在大三年级开设。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年),该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提高其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1]。其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该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遭遇了尴尬:教者乏味、学者无趣。根据我对乐山师范学院2008级英语本科100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46%的学生在上这门课程时感觉很无聊,12%的学生则感到心情郁闷,其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近年考研持续升温,报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无论是哪个方向,初试大都要考语言学的内容,而这成了多数考生复习备考的障碍。因此,从学生的视角而言,改变语言学的教学现状,增强语言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增强英语语言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将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二、趣味性研究的价值

我在万方数据库中以“英语语言学教学”为主题词,对自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颁布以来的近十年的语言学教学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了调查,发现研究者无一例外的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在探讨语言学的教学,虽然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趣味性的问题,但并非关注的重点。

潘之欣指出英语语言学教学依旧停留在语言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体会不到该课程学习的乐趣和用处,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2]。熊学亮也指出“语言学总是使人打不起精神来,原因无非是抽象和缺乏诱人的情节”[3]。鞠玉梅认为在语言学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语言学课程有趣、有用,他们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激情[4]。教高[2007]1号文件也明确提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意义。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正是当前语言学这类理论知识课程教学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三、趣味性教学缺失的原因

1.学生的困惑与茫然。

立足于语言学教学枯燥、缺乏趣味性的现状,对学生而言,其理解能力有限,对于英语语言学这样一门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的专业知识课程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挫伤了学生对趣味性活动开展的兴趣。有69%的学生就表示不愿参加有关趣味性教学的任何活动。其次,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较弱,僵化地获取知识,无法对知识进行很好地吸收利用,因此制约了趣味性实施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学生对语言学的学习目的茫然,大部分学生忙于死记硬背单词、术语和定义,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最终也没有明白语言学学习目的所在,从而扼杀了趣味性教学的实际价值。学生自身的情感和态度无法得到很好的关注,趣味性教学存在片面性。

2.教师的自我中心主义。

虽然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启动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但教师的思想观念并未真正转变,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讲座式教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语言学教学无疑成了教师死板地给对学生灌输语言学术语的过程,学生丧失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平等交流的机会,其能力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理论知识是研究人员和学者研究的成果和理论,包括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关于人类发展的知识、指导课堂组织的理论知识、教学法知识、评价理论知识、社会文化知识,等等。理论知识为教师的实践提供指导。然而,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提高,而忽视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往往思考的是教什么,而不是怎么教的问题,忽视了兴趣的培养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传递语言学知识,却没有注意学生的接受情况,没有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5]。整个授课过程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果差自然在所难免。

语言学是一门思辨学科,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性,因为是英语专业,教师通常都采用全英文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而丧失了对该课程的兴趣。这就使得语言学的趣味性教学在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下很难有效地开展。熊学亮也指出,无论其对象是英语专业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相关的书用中文写较好,相关的课用中文讲较妥。这样可以减少学生或读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在语言转码上精力的追加投入,从而扩大读者面和听众面,因为语言学毕竟不是讲故事,初学语言学的人想要弄懂基本概念,必须重复学习和不断思考,此时再把英语当成信息的载体,中国学生的负担就会加重,学习的效果就会减弱[3]。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法方法缺乏多样性,也难以激发学习语言学的兴趣。而由于学校的资源有限,硬件设施不够,语言学教学大都没有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根据我的调查问卷,50%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语言学老师从不使用多媒体教学,25%的学生表示很少使用,只有16%的学生说是经常使用多媒体的。而在传统教室上课,教师缺乏相应的配套资源,如图片、声音、教具,等等。这样,由于教师的教学辅助手段运用不全或运用不到位,导致语言学的课堂的趣味性大打折扣。与此同时,调查中大部分的语言学授课教师都是年轻老师,缺乏经验,他们的语言学课堂大多都是照本宣读,缺乏创新和趣味性。

3.教学资源单一。

高校教材更新缓慢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对于理论课程的教材更是如此。现阶段高校多选择胡壮麟主编的《语言学教程》或戴炜栋、何兆熊主编的《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为英语专业语言学的教材。这两本教材内容详实,知识全面,但是难度较大,不易于理解。袁秀凤曾指出“该书很大程度上是一本专著而非教科书,有些章节在难度上也把握不到位”[6]。在本次问卷调查中,50%的学生认为所用的教材枯燥,37%的学生认为该教材一般,只有8%的学生感到这教材是有趣的。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的教材并非令学生满意。此外,当前的教材都是用英文撰写,专业术语过多,有些甚至无法在词典中查到。而且,教材编撰并非是基于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难以激发阅读的兴趣。

很多教师在进行语言学教学时,仅仅立足于语言学的教材本身,往往不厌其烦地把一个个复杂的语言知识点清楚明了地讲解给学生,却很难得到预期的回报,除了有考研意向的学生会认真的听课做笔记,其他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听之任之,并未真正理解吸收知识。这就是教师们没有从广义上去把握教学资源。他们把教学资源定位在教材和仅有的、常见的教学媒体上,而忽视了生活中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忽视了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结合。

四、趣味性教学的设想

1.转变观念,“趣”在新理念的运用。

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是时展所赋予的要求[7]。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就是要把“以学生为本”落到教学的实处,从人的发展和大纲目标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转变师生角色,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合作与探究的精神,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转变理念并非简单地意味着脱离粉笔和课本而使用多媒体课件,如果不真正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大量的图片文字演示并不会减弱语言学本身的枯燥性与抽象性,相反课件频繁点击必然加快课堂节奏,进而模糊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识与理解,缺少师生互动的课件只不过是纸制课本的电子版本的演示而已,那又是另一种乏味[8]。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增强专业知识,丰富百科知识,才能将一个个的语言学术语讲得绘声绘色、深入浅出,从而降低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的枯燥性,为提升其趣味性和吸引力提供可能。例如,对抽象概念的讲解,除了列举事例,教师还可采用类比和对比方法,使之形象具体,饶有趣味,这样教学效果可能更佳。应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对在实施趣味性教学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以思考,不断总结,提炼出好的方法,加以完善和推广,让语言学充满诱人的香味。此外,转变观念还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单一的考试分数上面,而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人素质、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评定,促进教学趣味性向多元化、高层次发展。

2.关注学生,“趣”在过程。

实行趣味性教学,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意识、鼓励合作与交流,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引导他们通过课堂辩论、演讲、表演、竞赛、课程设计及现场讲解等诸多形式把学习的注意力放在过程之中,而非一个个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之上。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65%的学生认同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趣味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为教学趣味性的增强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性和发展性,提升教学趣味的全面性。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因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将表现欲的满足转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多给予学生鼓励性和激励性的评价,深化师生感情,树立学生的信心,加强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的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去扩展利用课外时间。朱瑶瑶认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出语言学课外读书目录,引导学生课外学习、读书、查阅资料和开展科学研究”[9]。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将语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只是死记硬背。比如,要引导学生了解学习语言学的目的和价值,将语音学与正确掌握发音结合起来,将语义学与词义理解、搭配结合起来;将语用学与提高交际能力和水平结合起来,让他们感受到语言学的趣味性和学习的意义。

3.改进教法,“趣”在参与。

《大纲》指出,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1]。教法新颖多样,自然具有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就能化枯燥为有趣。语言学教学也应该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单一的讲解,可开展课堂活动,像演讲、报告、讨论、专题研究等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结合图片、声音、视频、文字等,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去,才能积极地学到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以设置任务或布置作业的方式,由学生选择并阐述、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通过书面形式、口头陈述、PPT课件展示或在全班开展交流讨论等形式进行呈现。在收集整理资料、开展调查活动、撰写报告及论文的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资源,既锻炼了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这门课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同时,进行语码转换也是必要的,一味的全英文教学必然加重解码的难度,增加教学的枯燥性,降低其趣味性[10]。在语言学教学中,英语语言学教师充分利用英汉语之间,甚至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转换,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注意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学习效果就会慢慢地改善。

4.丰富教材,“趣”在资源。

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所以编写一本注重基础性、适用性、详略得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索激情的语言学教材尤为重要。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在保持语言学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将教学内容集中在那些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一些语言学基础知识上,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11]。只有学生看懂了,他们才能参与,才会探索。同时,所编写的教材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不同类别的英语专业学生要用不同的教材。比如说,高师英语教材的设计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类别,在编写教材时要注意师范生的特殊需求。此外,教师要多收集素材,丰富教学资源。例如,短小精湛的文章、语段、电影对白,以及谚语、警句、广告用语、新闻用语、公示语、路牌等社会用语,都能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源。如讨论明喻、暗喻、隐喻、双关等修辞手法时,可以用我们熟悉的广告语来替代书本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例子,它们比书上的例子生动得多,有趣得多。教师如果将这些丰富的“教材”在课堂上加以巧妙地运用,那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将不再是一件难事。

五、结语

趣味性教学不是教学的根本,而是增强学习动力和效果的手段,探索语言学的趣味性教学,就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旨归,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才能有效地改变当前语言学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改善学习效果。教师应将趣味性融入到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中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语言学的兴趣和激情。有了兴趣和激情,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果也才能逐步增强,真正实现语言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语言意识,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

[2]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1):53-54.

[3]熊学亮.本科生语言学教学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5):18-19.

[4]鞠玉梅.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思考关[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31-33.

[5]张廷.谈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128-129.

[6]袁秀凤.探索趣味性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模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12-29:62-65.

[7]沈建民,谢利民.以学生为本: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22:48.

[8]唐艺菲.英语语言学课程的互动式多媒体教学[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2):87-89.

趣味化学论文例8

“趣味”作为文明行为的基本概念首先是在西班牙作家格拉西安1647年的著作中出现的,但那个时代的“趣味”一词仅被应用于食物,品酒和音乐范畴,到了17世纪下半叶才用趣味来表示审美。

15世纪下半叶,当时佛罗伦斯的建筑师菲拉雷特在1464年写的《论建筑》中说过,他也曾喜欢过现代风格,但是一旦开始品味古代风格,就变得讨厌现代风格了……这里的“品味”正是“趣味”的动词形式。由味觉的术语向审美评价语的转换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开始流传。

17世纪中叶,在法国,趣味与美相联系早在1645年便由法兰西的元老之中的盖士德巴尔扎克使用。在他之后,剧作家莫里哀在《可笑的女才子》、《太太学堂的批评》里在与美相联系的意义上使用了“趣味”这个术语。17世纪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在《论趣味》中认为趣味变化无常,它依赖于个人的嗜好和所处的环境,但好的趣味确是一种准确评价的本能,这种本能建立在判断之上,和心智、道德、审美对象有联系,而不是依赖于情感。

17世纪末,法国人将趣味和审美相联系以及作为一种判断力的表述,逐渐开始影响欧洲的其他国家。首先将趣味作为艺术批评术语使用的是法国作家拉布吕耶尔,他在1688年的《品格论》中写到,在艺术中有一个完善点,就好像大自然中还有着成熟和善良一样,对这个完善点没有感觉到,或者他所喜欢的东西要么超过要么不及这个完善点,那么这个人的趣味就是有缺陷的。

对于“趣味”的界定则是由意大利的埃托里作出的。埃托里在他的《修辞著作中好的趣味》写到,好的趣味这个词实际上是指谁能从不好的食品中把那些美味选择出来。在1648年成立的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在查尔士・勒布朗院长的领导下确立了古典主义的权威地位。随后他的主张遭到了艺术理论家德皮勒的挑战,德皮勒在“画家的天平”(即确定构图,素描,色彩和表情为评价画家的标准)理论中,特别强调了色彩和趣味的概念。他把从格拉西安那里继承的“物质味”转换为知性领域的“精神味”。他把趣味分成三种“自然趣味”、“人工趣味”、“民族趣味”,最终逐渐压倒了单一绝对和古典的趣味。

18世纪,英国学者比法国学者更进了一步,他们将对“趣味”的讨论发展成了一种理论,使这个术语变成了美学的中心概念。夏夫兹伯里从非理性主义的角度看待趣味,他把趣味看作是与生俱来的,属于那些被感知的对象,又属于去感知的心灵。他还认为美感的趣味与道德感及常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内在的感觉能力显现出来,有赖于一个民族的性格,不受偶然的影响。同时代的约瑟夫艾迪生在《旁观者》上写道,不是趣味遵循艺术,而是艺术遵循趣味;如果趣味是良好的教育、对古典的敬仰,那么它就是普遍的,是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固有的,假如它能随时出现的话。英国学者将趣味与普遍性联系起来,逐步将它的美学范畴的讨论转向心理学范畴的讨论。

趣味化学论文例9

    梁启超关于趣味的思想与相关论述,主要集中于20世纪20年代《“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学》、《学问之趣味》、《为学与做人》、《敬业与乐业》、《人生观与科学》、《知命与努力》、《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等专题论文、演讲稿以及给家人的书信中。本文将以这些相关文字为基本研究对象,对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理论特质及其价值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

趣味化学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424;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6-0032-02

一、前言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会计是职业学校一门内容严谨,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学科,其理论性与专业技能性很强。翻开每一本会计类教材,没有优美的语言,没有悦目的图册,没有悦耳的音符。教材内容的理论性、技术性、专业性、严谨性及其缺乏一定的实践性等因素,使得职校学生学起来十分枯燥乏味。在会计学科的教学中,也因教材的特点,使教师更多地采用直接教学法,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根据,采用大量讲授的方式教授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作为一名中职会计教学工作者,经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发现传统的、直接的教学法已不适用于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因为中职学校学生的普遍特点是生源素质较差,理解课本理论知识的能力不足,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不强,再鉴于目前中职学校会计教材的特点,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相对而言是很困难的。因此,如何根据专业特点、课程设置以及技能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好会计知识、掌握会计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趣味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其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职校会计专业教学中,传统的直接教学法已慢慢向案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技术教学法转变。本文认为,如果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更多地灵活采用趣味教学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趣味教学法具有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轻松愉快的教学模式对于本身文化基础不扎实的中职学生而言,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法,有以下三个作用。首先,采用趣味教学法,能很好地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对学习的专业知识感兴趣,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专业知识才能够灵活地运用于实践。其次,化腐朽为神奇。将会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枯燥的专业化语言,转化为通俗易懂、耳熟能详、浅显明快的语言,并结合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例子,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学习过程由烦闷变为愉快,学习负担由沉重为变轻松。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能使职校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要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采用轻松愉快的教学形式,以有趣的会计语言或会计小故事讲授会计教材中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化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专业技能。

三、趣味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如何有效地将趣味教学法引入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呢?结合目前中职生源素质特点和现行会计专业教材特点,经过不断实践与研究,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 会计专业名词解释趣味化、生活化

趣味化学论文例11

一、引言

语言学导论是本科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知识必修课程,通常在大三年级开设。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年),该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提高其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1]。其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该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遭遇了尴尬:教者乏味、学者无趣。根据我对乐山师范学院2008级英语本科100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46%的学生在上这门课程时感觉很无聊,12%的学生则感到心情郁闷,其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近年考研持续升温,报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无论是哪个方向,初试大都要考语言学的内容,而这成了多数考生复习备考的障碍。因此,从学生的视角而言,改变语言学的教学现状,增强语言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增强英语语言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将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二、趣味性研究的价值

我在万方数据库中以“英语语言学教学”为主题词,对自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颁布以来的近十年的语言学教学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了调查,发现研究者无一例外的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在探讨语言学的教学,虽然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趣味性的问题,但并非关注的重点。

潘之欣指出英语语言学教学依旧停留在语言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体会不到该课程学习的乐趣和用处,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2]。熊学亮也指出“语言学总是使人打不起精神来,原因无非是抽象和缺乏诱人的情节”[3]。鞠玉梅认为在语言学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语言学课程有趣、有用,他们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激情[4]。教高[2007]1号文件也明确提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意义。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正是当前语言学这类理论知识课程教学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三、趣味性教学缺失的原因

1.学生的困惑与茫然。

立足于语言学教学枯燥、缺乏趣味性的现状,对学生而言,其理解能力有限,对于英语语言学这样一门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的专业知识课程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挫伤了学生对趣味性活动开展的兴趣。有69%的学生就表示不愿参加有关趣味性教学的任何活动。其次,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较弱,僵化地获取知识,无法对知识进行很好地吸收利用,因此制约了趣味性实施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学生对语言学的学习目的茫然,大部分学生忙于死记硬背单词、术语和定义,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最终也没有明白语言学学习目的所在,从而扼杀了趣味性教学的实际价值。学生自身的情感和态度无法得到很好的关注,趣味性教学存在片面性。

2.教师的自我中心主义。

虽然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启动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但教师的思想观念并未真正转变,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讲座式教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语言学教学无疑成了教师死板地给对学生灌输语言学术语的过程,学生丧失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平等交流的机会,其能力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理论知识是研究人员和学者研究的成果和理论,包括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关于人类发展的知识、指导课堂组织的理论知识、教学法知识、评价理论知识、社会文化知识,等等。理论知识为教师的实践提供指导。然而,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提高,而忽视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往往思考的是教什么,而不是怎么教的问题,忽视了兴趣的培养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传递语言学知识,却没有注意学生的接受情况,没有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5]。整个授课过程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果差自然在所难免。

语言学是一门思辨学科,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性,因为是英语专业,教师通常都采用全英文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而丧失了对该课程的兴趣。这就使得语言学的趣味性教学在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下很难有效地开展。熊学亮也指出,无论其对象是英语专业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相关的书用中文写较好,相关的课用中文讲较妥。这样可以减少学生或读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在语言转码上精力的追加投入,从而扩大读者面和听众面,因为语言学毕竟不是讲故事,初学语言学的人想要弄懂基本概念,必须重复学习和不断思考,此时再把英语当成信息的载体,中国学生的负担就会加重,学习的效果就会减弱[3]。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法方法缺乏多样性,也难以激发学习语言学的兴趣。而由于学校的资源有限,硬件设施不够,语言学教学大都没有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根据我的调查问卷,50%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语言学老师从不使用多媒体教学,25%的学生表示很少使用,只有16%的学生说是经常使用多媒体的。而在传统教室上课,教师缺乏相应的配套资源,如图片、声音、教具,等等。这样,由于教师的教学辅助手段运用不全或运用不到位,导致语言学的课堂的趣味性大打折扣。与此同时,调查中大部分的语言学授课教师都是年轻老师,缺乏经验,他们的语言学课堂大多都是照本宣读,缺乏创新和趣味性。

3.教学资源单一。

高校教材更新缓慢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对于理论课程的教材更是如此。现阶段高校多选择胡壮麟主编的《语言学教程》或戴炜栋、何兆熊主编的《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为英语专业语言学的教材。这两本教材内容详实,知识全面,但是难度较大,不易于理解。袁秀凤曾指出“该书很大程度上是一本专著而非教科书,有些章节在难度上也把握不到位”[6]。在本次问卷调查中,50%的学生认为所用的教材枯燥,37%的学生认为该教材一般,只有8%的学生感到这教材是有趣的。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的教材并非令学生满意。此外,当前的教材都是用英文撰写,专业术语过多,有些甚至无法在词典中查到。而且,教材编撰并非是基于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难以激发阅读的兴趣。

很多教师在进行语言学教学时,仅仅立足于语言学的教材本身,往往不厌其烦地把一个个复杂的语言知识点清楚明了地讲解给学生,却很难得到预期的回报,除了有考研意向的学生会认真的听课做笔记,其他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听之任之,并未真正理解吸收知识。这就是教师们没有从广义上去把握教学资源。他们把教学资源定位在教材和仅有的、常见的教学媒体上,而忽视了生活中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忽视了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结合。

四、趣味性教学的设想

1.转变观念,“趣”在新理念的运用。

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是时展所赋予的要求[7]。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就是要把“以学生为本”落到教学的实处,从人的发展和大纲目标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转变师生角色,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合作与探究的精神,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转变理念并非简单地意味着脱离粉笔和课本而使用多媒体课件,如果不真正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大量的图片文字演示并不会减弱语言学本身的枯燥性与抽象性,相反课件频繁点击必然加快课堂节奏,进而模糊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识与理解,缺少师生互动的课件只不过是纸制课本的电子版本的演示而已,那又是另一种乏味[8]。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增强专业知识,丰富百科知识,才能将一个个的语言学术语讲得绘声绘色、深入浅出,从而降低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的枯燥性,为提升其趣味性和吸引力提供可能。例如,对抽象概念的讲解,除了列举事例,教师还可采用类比和对比方法,使之形象具体,饶有趣味,这样教学效果可能更佳。应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对在实施趣味性教学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以思考,不断总结,提炼出好的方法,加以完善和推广,让语言学充满诱人的香味。此外,转变观念还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单一的考试分数上面,而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人素质、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评定,促进教学趣味性向多元化、高层次发展。

2.关注学生,“趣”在过程。

实行趣味性教学,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意识、鼓励合作与交流,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引导他们通过课堂辩论、演讲、表演、竞赛、课程设计及现场讲解等诸多形式把学习的注意力放在过程之中,而非一个个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之上。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65%的学生认同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趣味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为教学趣味性的增强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性和发展性,提升教学趣味的全面性。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因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将表现欲的满足转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多给予学生鼓励性和激励性的评价,深化师生感情,树立学生的信心,加强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的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去扩展利用课外时间。朱瑶瑶认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出语言学课外读书目录,引导学生课外学习、读书、查阅资料和开展科学研究”[9]。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将语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只是死记硬背。比如,要引导学生了解学习语言学的目的和价值,将语音学与正确掌握发音结合起来,将语义学与词义理解、搭配结合起来;将语用学与提高交际能力和水平结合起来,让他们感受到语言学的趣味性和学习的意义。

3.改进教法,“趣”在参与。

《大纲》指出,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1]。教法新颖多样,自然具有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就能化枯燥为有趣。语言学教学也应该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单一的讲解,可开展课堂活动,像演讲、报告、讨论、专题研究等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结合图片、声音、视频、文字等,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去,才能积极地学到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以设置任务或布置作业的方式,由学生选择并阐述、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通过书面形式、口头陈述、PPT课件展示或在全班开展交流讨论等形式进行呈现。在收集整理资料、开展调查活动、撰写报告及论文的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资源,既锻炼了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这门课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同时,进行语码转换也是必要的,一味的全英文教学必然加重解码的难度,增加教学的枯燥性,降低其趣味性[10]。在语言学教学中,英语语言学教师充分利用英汉语之间,甚至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转换,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注意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学习效果就会慢慢地改善。

4.丰富教材,“趣”在资源。

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所以编写一本注重基础性、适用性、详略得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索激情的语言学教材尤为重要。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在保持语言学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将教学内容集中在那些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一些语言学基础知识上,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11]。只有学生看懂了,他们才能参与,才会探索。同时,所编写的教材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不同类别的英语专业学生要用不同的教材。比如说,高师英语教材的设计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类别,在编写教材时要注意师范生的特殊需求。此外,教师要多收集素材,丰富教学资源。例如,短小精湛的文章、语段、电影对白,以及谚语、警句、广告用语、新闻用语、公示语、路牌等社会用语,都能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源。如讨论明喻、暗喻、隐喻、双关等修辞手法时,可以用我们熟悉的广告语来替代书本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例子,它们比书上的例子生动得多,有趣得多。教师如果将这些丰富的“教材”在课堂上加以巧妙地运用,那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将不再是一件难事。

五、结语

趣味性教学不是教学的根本,而是增强学习动力和效果的手段,探索语言学的趣味性教学,就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旨归,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才能有效地改变当前语言学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改善学习效果。教师应将趣味性融入到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中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语言学的兴趣和激情。有了兴趣和激情,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果也才能逐步增强,真正实现语言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语言意识,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

[2]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1):53-54.

[3]熊学亮.本科生语言学教学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5):18-19.

[4]鞠玉梅.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思考关[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31-33.

[5]张廷.谈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128-129.

[6]袁秀凤.探索趣味性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模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12-29:62-65.

[7]沈建民,谢利民.以学生为本: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22:48.

[8]唐艺菲.英语语言学课程的互动式多媒体教学[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