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研究探讨论文

研究探讨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5:47

研究探讨论文

研究探讨论文例1

关键词:文体翻译研究 文体与翻译关系 翻译实例中的文体学理论 

 

一、引言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体和语言风格的学科。它在西方传统修辞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直到本世纪初人们才开始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去探讨文体的问题。所以严格的意义上说,它是本世纪内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文体学有传统文体学和现代文体学之分;传统文体学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分析作家的文学风格,研究代表作品风格特点的语言变体;现代文体学则指用现代语言学的原理与分析方法研究包括文学文体在内的各类文体,本文所说文体学当指后者。 

近来较新的研究领域是用文体学的理论研究翻译及其规律。该领域的学者经过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从文体学的角度研究翻译和翻译风格,将翻译学与文体学结合起来即文体翻译研究,这是一门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的课题。本文拟从文体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 

二、文体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之间关系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第一常规和变异的问题。“常规”和“变异”是文体学中的两个术语。“常规”即指“口语或书面语中人们所公认的标准形式”,“变异”是指“不符合公认的标准的语法和语义规范的话语的统称”。通俗一点说,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总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而这就是常规;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也不会总是遵循某种语言规范而一成不变,相反,人们为了最恰当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总是在使用语言时有所选择和变化,甚至使用偏离语言常规的话语或表现形式,这就是变异。请见下面例子: 

The man (gatekeeper) went into drink his can of tea, the girls went on down the lane that was deep in soft dusk. Gudrun was as if numbed in her mind by the sense of indomitable soft weight of the man, bearing down into the living body of the horse: the strong, indomitable thighs of the blond man clenching the palpitating body of the mare into pure control; a sort white magnetic domination from the loins and thighs and calves, enclosing and encompassing the mare heavily into unutterable subordination, soft-blood-subordination, terrible. 

研究探讨论文例2

一、引言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体和语言风格的学科。它在西方传统修辞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直到本世纪初人们才开始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去探讨文体的问题。所以严格的意义上说,它是本世纪内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文体学有传统文体学和现代文体学之分;传统文体学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分析作家的文学风格,研究代表作品风格特点的语言变体;现代文体学则指用现代语言学的原理与分析方法研究包括文学文体在内的各类文体,本文所说文体学当指后者。

近来较新的研究领域是用文体学的理论研究翻译及其规律。该领域的学者经过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从文体学的角度研究翻译和翻译风格,将翻译学与文体学结合起来即文体翻译研究,这是一门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的课题。本文拟从文体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

二、文体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之间关系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第一常规和变异的问题。“常规”和“变异”是文体学中的两个术语。“常规”即指“口语或书面语中人们所公认的标准形式”,“变异”是指“不符合公认的标准的语法和语义规范的话语的统称”。通俗一点说,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总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而这就是常规;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也不会总是遵循某种语言规范而一成不变,相反,人们为了最恰当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总是在使用语言时有所选择和变化,甚至使用偏离语言常规的话语或表现形式,这就是变异。请见下面例子:

the man (gatekeeper) went into drink his can of tea, the girls went on down the lane that was deep in soft dusk. gudrun was as if numbed in her mind by the sense of indomitable soft weight of the man, bearing down into the living body of the horse: the strong, indomitable thighs of the blond man clenching the palpitating body of the mare into pure control; a sort white magnetic domination from the loins and thighs and calves, enclosing and encompassing the mare heavily into unutterable subordination, soft-blood-subordination, terrible.

一般地说,涉及到语言规则方面的常规与变异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例子摘自james joyce 的ulysses,乔伊斯打破了标点符号常规,让句子连成一体,旨在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我们知道, 常规与变异是相对而言的, 它们在对立中存在, 在比较中产生, 因此比较的方法是区分常规与变异的主要方法。在那短短的只有2个句子的段落中却有很多的重复,词汇重复和句法结构重复。这尤其表现在第二句的异乎寻常的扩展之中(而这些正是这一段中的变异之处。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那个重复得最多的词“soft” 在第一句中“soft dusk”是直截了当的形容词用法但是在下面一句中, “soft weight”就颇不寻常,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联觉表现。它可能是一种实际的描写有些东西重而柔软, 另一些东西又重又硬)。

第二、词句与篇章的问题。王佐良先生曾说过“文体学的贡献之一, 是使语言研究者把眼光从单句转移到整篇谈话或文章上面”,现代语言学家、文体学家不仅仅注意词与词或词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他们还注意研究词或句子与段落以及整篇文章之间的关系。这样从单词、单句进而注意到段落乃至整篇文章, 对于文体学研究固然重要, 并且它对于翻译工作也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例如 :

“i didn’t know dey was so many un um.i hain’t hearn about none un um,skasely,but ole

king sollermun, onless you counts dem kings dat’s in a pack er k’yards.how much do a king git?”

“get?” i says;“why, they get a thousand dollars a month if they want it;......”

这是从马克· 吐温的《哈克贝利· 芬恩历险记》中的一段。中译本上的译文为: “ 我还不知道有这么多贵人哩。除了一个所罗门老国王,我差不多连一个都没听说过,除非你把一裸扑克牌里的王牌都算上。国王挣多少钱呢?”“挣钱”我说“ 哼,他们要钱的话,一月能拿一千块哪”。

这段译文从传统角度看算得上是上乘了。但从今天的文体学角度出发,并且考虑到这些语言与整个篇章以及背景之间的关系,尚有改进余地,尤其是第一段吉姆说的话。吉姆是个黑奴, 说黑人土话, 他未受过任何教育,所以说话中词汇语法错误很多。因此他与哈克的语言就有区别。其实这正是马克? 吐温为塑造人物形象而“ 煞费苦心写成的”,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译“ 俺不知道还有这么多贵人哩。俺哪听说过什么国王啊,只晓得有个所拉门老国王,除非你把扑克牌上的国王也算上。国王挣几个钱呢” “挣钱”,我说,“ 嗨,他们要钱的话,一个月能拿一千块呢”。

第三是对等问题即翻译讲究对等。从理论上说,翻译过程就是在另一种语言中寻找与原文对等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但以往我们注意得较多的是意思上的对等,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对等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意思相同;形式相同;文体相同;感彩相同。有位学者有一次在校对译稿时,发现一位同志将“he was already three score and ten.”译成他已70岁了,这样译尽管意思上完全对等了,但从文体学的角度看,译文与原文不是很吻合,因为“three score and ten” 虽是“70”的意思,但文体庄重古雅, 故改译成“ 他已至古稀之年”,因为“ 古稀之年” 一词来自“人到70古来稀” 这一熟语,故意思相同再则“ 古稀之年” 一词文体色彩也较为庄重,故与原文较吻合。

最后谈谈“ 适合性” 的问题。有些人在翻译时往往只注意语言的正确性,而忽视其适合性。对“什么样的语言适合什么样的场合”这一文体学的核心问题缺乏了解因而有时译文虽然正确通顺,却不能体现原文的风格和精神。这就是通常说的不得体,这种情况在原文具有独特的文体风格时显得尤为突出。例如,我们在翻译政论文章时就要注意政论文体的特点,语言庄重规范、结构严谨、句式复杂、长句多、逻辑性强、信息点多、语言冗余现象少,采用正规或极正规的文体,一般不采用口语体或非正规文体,如果忽视了这些特点,是很难能拿出好译文来的。所以,要解决译文的得体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一点文体学的研究,运用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去分析原文的表现形式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关系,然后在译文中选取最为准确、最为适合、最为有效的表达手段去表现与原文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效果。

三、结论

以上谈及的只是文体学的几个方面,文体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从词汇、短语、句子到篇章结构,从语音、语法、修辞手段到韵律、节奏等方面,甚至涉及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当然,我们翻译工作者并非要像文体学家那样详尽、细致地去分析将要翻译的东西,而只是要运用文体学的理论从总体上把握所要译的材料,运用文体学的分析方法去处理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总之,虽然文体学有其本身的局限,也不可能解决翻译中的一切问题,但从它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去研究文章的表层形式与深层含义、文体功能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出发,它对于解决现代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形式上的吻合“ 形似” 还是意义上的吻合“ 神似”,或直译还是意译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无疑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探讨价值。

参考文献:

研究探讨论文例3

摘 要:英国翻译理论家哈提姆和梅森的著作《语篇与译者》将互文性理论正式引入翻译理论中。作为一种新文本理论的互文性理论给翻译研究带来了很多新的启示本文作者从两方面讨论了这一问题。

Abstract: It was in the works entitled Discourse and Translator by Hatim and Mason, British translation theorists , that Intertextuality Theory was formally introduced into Translation Theory. Intertextuality brings a lot of new enlightenments to the circle of translation.The author discusses this issue from two aspects.

关键词:互文性理论,翻译研究,启示

Key Words: intertextuality theory, translation research, enlightenments

作者简介:何芳(1977-),女,湖南省湘潭市人,学历硕士研究,湖南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师,职称为讲师,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The 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 is a kind of textual theory shaped in post-modern cultural thoughts in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society. According to Keep and Mclaughlin(1992:56), the term of intertextuality is originated from a Latin word “intertexto”, which means to interweave or systemize things during intertexture. Concerning the origin of this term, generally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term was invented by Julia Kristeva, who is a French master in semiology.

Since Julia Kristeva’s proposition of this concept in 1969, intertextuality has been an important subject researched by many scholars and it was appropriated and modified by many theoreticians. Intertextuality was formally introduced to translation circle by British theoretician Hatim and Mason in their book of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In this book, it points out that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intertextuality and translation lies with that translation itself is a kind of intertextual activity”. (Hatim B & Mason I 1990:45)

Intertextuality brings a lot of new enlightenments to the circle of translation, which are mainly represented in the flowing two perspectives:

Firstly,the explosition on the generation of text significance made of intertextual theory breaks the significance concept of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roughout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actually is the history of meaning conversion. Although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theories on translation differ with one another a lot, concerning the judgment standard for translation, it is usually determined by the faithfulness of version to the source text, or determined by the extent of such faithfulness of meaning ( Zhu Chaowei & Lin Ping 2002 : 61).

Secondly, intertextuality provides new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acro construction of translation researches.

The present researches on translation has became an independent subject crossing literature, linguistics, philosophy, esthetics, psychology, and culture from a former subject subordinated to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western countries, researches on translation are diversified with various genres, appearing a flourishing vision. These genres include genres of translation (culture) research genre, translation science, America translation training, pluralistic system and deconstruction, which are numerous and complicated. Behind such prosperity, the translation research circle is unrestrained and extended constantly. Intertextuality provides new theoretical basis and logic support to the macro construction of such translation researches.

Kristeva and Barthes’ broad-based intertextuality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factors and non-literature ones and researches on those untraceable codes and the everywhere-existed influence of cultural tradition (Culler 1991 : 103 ). This has broken the restrained and closed research mode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literature was introduced to relevant researches on non-literature language, code and cultural sighs.

To conclude, the enlightenments brought by intertextuality are extensive and diversified. Since Kristeva’s proposition of this concept, intertextuality has experienced various genres and changes. With the emergence of various genres, intertextuality became once of the most complicated theories. To introduce this theory to translation research will be undoubtedly of great value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

Bibliography:

1.Hatim, B. &Mason, I. The Translator as Comm unicator.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7.17,32-33.

2.Hatim, B. Comm 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 t L inguistics .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203.

3.Julia Kristeva . “Word , dialogue and novel”. TheKristevaReader . TorilMoi, ed.Oxford : Basil Blackwell , 1986.101-104.

4.KeepC&McLaughlinT.“Intertexuality”.10July,2009web.unic.ca/ckeep/hfl0276.

5.New Mark&Per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6.Nida, Eugene,A &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研究探讨论文例4

一、只提问题,但不解答问题

莱辛有一句名言:“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获取真理的能力,让我任选其一的话,那么,我宁要获取真理的能力,而不要真理。”也就是说,把获取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胜于把知识灌给学生。中科院院士钱钟韩先生曾经说,他钟爱一些讲课“只提出问题而不解决问题”的“蹩脚教师”。我对此深有体会。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最好莫过于此法。例如:在教therebe时,我板书了四个句子,并在重要部位上打上标记,也就是提出问题,让他们自主讨论。

1.Thereisateacherandfortystudentshere.

2.Therearefortystudentsandateacherhere.

3.Thereisapen,twopencilsandfourbooksonthedesk.

4.Therearetwopencils,apenandfourbooksOnthedesk.

问题提出了,学生的讨论是热烈的,很快就有人说be的数与and后的名词无关,随后又有人更进一步指出:be的数与最接近它的名词的数有关。他们从中学会了对比、分析、归纳和总结的方法。在教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1)Look(vi)atthepicture.√

LookthepictureaL√

Lookatme.√

lookmeat.√

(2)Put(vt)itup.

Putupit.√

Putthepictureup.√

Putupthepicture.√

在此,教师给出问题,提示出lookat是动介结构,而putup则是动副结构,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去总结它们的用法,这种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把脑筋集中到真正的难点上,而且只有自己认真去思考、学习与摸索才能弄清楚,才能找到答案,所以印象特别深刻。这样做,教师教得轻松,但学生却学得精通,胜过教师用尽吃奶的力气去讲解。

二、让学生自己去体验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相联系的问题。

构建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由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他要去构建自己的信息才行。而且这种构建不可能由他人来代替。书本中的知识是个大海,有无数的奥秘,只有让学生自己冲进去探索、体验,才会自觉地去感悟与掌握。如在教学中,当puton、wear与in都出现时,教师应让学生自己表演并体验它们的用法。练习puton时,可让学生边穿衣边说:“It''''sverycold,I''''mputtingonmycoat.”可让另一位学生指着自己穿的衣服说:“Todaylaulwearingaschoolsweater.”再叫一位同学起立,教师指着她说:“ThesirlinabluesweaterisZhangJiang.”这时,有几个学生指着我大声说:“TheoldmaninablackcoatismyEnglishteachen”大家都乐开了怀。因为他们体验了这三个词的不同用法。

可见,课堂教学尽可能采用实物教学,这种体验更是深刻而不易遗忘的。

三、布置社会活动作业

让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体验、探究更是学习英语的一种好方法。购物、旅游、打电话及人际交流的情景教材每册书必有,如果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深刻的体验,尽管在堂上进行表演,也是机械地照搬而易于遗忘。如果上课前布置学生对应的社会活动作业,给出任务,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诸如售货员与顾客之间的情感态度,语言将会与欧美人有什么不同?你有何感触?学生对现实社会生活有了亲身的体验之后,再在课堂上表演就传神得多了。有个学生说出她自己的感触:“我们购物时,买主卖主彼此之间关系不太融洽,语言交际也不讲究礼貌。但课本上反映的事实可以看出欧美人不分贵贱,相互尊重,都说一些很有礼貌的用语,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尽管自己付出了钱,但毕竟是别人在为你服务,所以,应当感谢别人才是。”

这说明社会活动作业让学生去探究、体现现实生活对学生的社会知识、语言知识有很大帮助,更为今后进入社会谋生之前作社会调查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四、创设语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英语教学中,有很多习语按单词的原意翻译是不能明白它的意思的。但是,有效地利用这些习语于教学中,让学生探索,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在给出这些词语让学生探讨它们所要表达的意思时,一定要给出相应的句子以提示、引导他们从上下句的意思去探究这一词组本意所指是什么,绝不能单独给出,不然会使学生盲目探索,劳而无功。

如:Sheisawethen.TheneighboursareafraidOfherverymuch.

这里的wethen,学生已知不能直译为“湿母鸡”,但下句是邻居们非常怕她。我没有作解释,只要求他们回家体验一下。第二天就有一个学生对我说,他回家后把家中一只母鸡放进院子里的一个水盆中,它把水拍得四处飞溅,没人敢近,他再联想到隔壁的那个“她”,吵架出了名,粗言烂语,从来无人敢惹,邻里送她个美名“泼妇”。是否wethen就是这个意思?好得很,这就是探究性学习。再如:学习形容词的比较级时,good-better-best,学生都明白它的意思是“好,更好,最好”。我在黑板上写上一首小诗:

APoemGood,better,best.NeverLetitrest.Tillgoodisbetter,Andbetter,best.

我要求学生不能逐字翻译,要用“意译”译出它的神韵。这是课后作业,要求做在练习本上,看谁译得最传神?第二天检查,答案五花八门,个别学生摸不着门坎,但有很多学生却有了一点意思,其中一位学生的答案较为令人满意。我叫几个做得较好的学生在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才叫那个做得最好的学生朗读自己的杰作:“好了还更好,学习永不停,继续努力干,永远不满足。”他不但理解,而且在创新了。我鼓励了他,并且进一步启迪他们,这是一首押韵诗,全诗一、二、四句都押了│e│韵。“我们也用汉语给它押上韵好吗?”“好!请老师押给我们看。”我写在黑板上:“优中求优,学无止休。精益求精,力争上游。”他们都鼓起掌来。后来班主任告诉我,有几个学生在日记上说这堂课使他们收益甚大,对他们阅读和写作有很大启发,尤其在阅读中碰到生词及俚语可以通过上下文去理解,从而读懂整篇文章。

研究探讨论文例5

毕业论文是属于习作性的学术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创见性和科学性,但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却每况愈下,一方面表现在盲目选题,应付了事;另一方面论文内容空洞。究其原因,供大于求的就业环境改变使得毕业论文的重要性降低;学校对毕业论文的组织工作过于简单、粗陋,如选题工作不够细致、分派给教师指导的学生过多等;教师方面的原因,如学生和老师沟通不够、教师本身的学术能力不强或缺少实践经验等。笔者认为,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生论文写作能力较差,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不少高校却只是将“论文指导”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割裂了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必然联系,认为论文质量的提高可在短期内完成。事实上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应是循序渐进的,仅靠教师短期突击指导是很难见效的。要改变这一现况,提高会计论文的质量,“研究性教学”势在必行。

一、研究性教学基本内涵及实践模式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选择和确定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践活动。198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报告,报告建议建立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标准,使学生从入学第一年开始就在尽可能多的科目中,参与研究活动,将探索为本的学习、合作努力以及对书面语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是相对应的,其核心就是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主探索、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和能力。对会计专业学生实施研究性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科研意识、创新意识的形成,对大学会计教学的最后环节――会计毕业论文写作有着重要作用。会计专业研究性教学的模式有很多种,笔者认为,提高会计毕业论文质量的模式大致可分为五种,如(图1)所示。

(一)专题讲座模式专题讲座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开阔学生视野的特点,其程序是:向学生搜集问题==>筛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确定讲座课题内容==>确定主题报告人==>提出解决问题策略==>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在研究性教学中,针对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学习与研究的需要,可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讲座。如在入学教育中,将毕业论文的写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强调,还可以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告诉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知识基础、理论修养、创新能力和文字素养,是其素质和能力在较高层次上的综合体现,因此必须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接受这种教育,思想上就会高度重视毕业论文。无论是在自主性学习中,还是在课程教学中,都会有意识地与毕业论文联系起来。再如针对学生不会查阅会计论文写作的支撑资料,举办“如何查阅会计‘及相关资料”的讲座;针对学生不会表述会计研究成果,举办“怎样写经济类研究报告”的讲座;针对学生缺乏某些专业知识或对某些问题有兴趣,举办“某一会计专题讲座”等。

(二)直接教学模式直接教学模式适用于讲授会计研究方法知识和技能,也可用于对研究性学习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其程序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讲授研究方法知识==>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总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师生对其均普遍缺乏认识。为消除其对研究的恐惧和误解,了解有关的会计研前沿动态和科研课题,掌握研究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懂得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诸如会计研究方法、会计模拟实验、经济类文献检索、科研报告与会计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局限于书本,要将会计领域中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及其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不断补充新的内容,如在每一讲结束后,补充一些与本讲有关的会计资料,提供重要的参考书和期刊目录等,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当前的实际问题,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会计的研究性教学也对会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表现为会计、财务、金融、法律等知识的综合,同时还要利用边缘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强化终身学习的观点,密切跟踪当代会计、财务、金融等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保持很好的适应性。

(三)问题探讨模式问题探讨模式是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发展水平,借鉴前苏联的马赫穆托夫提出的理论总结出来的,即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问题==>涉及相关知识==>搜集相关文献==>探求解题方法==>得出科学结论==>运用新知识。这一模式首先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使其产生问题,并激发其探索的动机。在问题解决模式的流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疑,激发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解疑。在问题的驱动下,教师进一步引导研读教学素材、跟踪国外前沿研究热点,对现有会计技术进行实验、评价和比较分析等。具体到会计论文写作上,教师必须及时向学生介绍会计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学术争鸣;提供有关会计文献资料,以供学生检索研究;合理推荐有关的会计学术著作与学术文章,不断鼓励学生向一些经典的、传统、名人的观点挑战。只有这样,学生论文写作的学术思路才会清晰,视野才会开阔,会计论题的选择、论点的提出、论据的占有和结论的得出才会有创新和突破。

(四)自主探究模式自主探究模式就是学生独立从事和完成某项课题的整个过程,其基本程序是:学生发现问题==>确定题目搜集资料并制定研究计划分析资料并实施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在这一模式中,问题涉及范围较广,可以是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发现的新问题,也可以是其在社会实际中发现的新问题。这一阶段可与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相结合。大学生参与科学训练被普遍认为是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已经取得了成功经验。上海财经大学启动了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主要是资助本科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理论及政策课题研究,学校每年鼓励学生自行选定研究项目,并资助一定经费。支持学生开展项目研究,各院系指派有科研能力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并组织学生成立讨论小组,让学生共同参与一项科研项目研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训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和发展学生收集文献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和推导论证、分析与综合能力;科学实验、发明创造的能力;写作能

力等。在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会直接参与其中,更不会将其观点强加给学生,只是在学生需要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论文写作训练和练习中,在选择自主研究模式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必要时多给予学生指导和咨询,以便形成学生自觉自主、严谨探索的习惯和作风。

(五)课题参与模式课题参与模式是指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从中进行科学学习、科学探索和科学实践的活动。其基本流程:教师在研课题汇总:=>介绍课题背景知识:=>介绍相关文献资料:=>学生选择感兴趣课题参与==>承担部分任务或子课题一>参加小范围研究式讨论一>总结。因为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大至部级重点课题,至校级项目。这些研究不仅紧跟学术发展的前沿,而且其成果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如若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可以获得在传统教学中得不到的宝贵经验。在论文写作训练指导中,教师可结合自己的科研主攻方向给学生有针对性的题目,并给予指导,同时还要允许学生阐述和发表一些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看法。也可吸收学生参加自己主持的科研课题和项目,给他们分配一定的任务或者分担子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为课题组增添新生力量,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协助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增加求知欲和探索欲,使他们逐步熟悉从事科研的过程、方法和作风,为其将来真正从事科学研究打好坚实基础。

二、研究性教学指导会计论文写作的阶段性设计

要想改变会计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就要从源头上对会计本科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改革。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知识基础及专业接受能力,建议采取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的研究性教学来提高会计毕业论文的质量。阶段性设计如(表1)所示: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下的毕业论文指导建议

(一)从培养目标上和课程体系设置上重视学生科研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应是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的落脚点,而培养思想和见解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科研和写作。从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看,通常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学语文,专业课学习中偶有学校会开没财经应用文写作的选修课,然后在最后一学期设置毕业论文写作环节。这样没有统一指导思想的、不连贯、不系统的写作训练环节的设置,很难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整个课程体系中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对学生科研与写作能力的训练。要培养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提高会计毕业论文的质量,应该首先自上而下的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充分重视对科研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并以此作为重要培养目标之一,科学、系统地设置大学的课程体系,将这一培养理念和目标贯彻到所有核心课程的学习中去。首先增加训练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专门课程和教学环节,如在中级专业课程结束以后,增加学年论文的学习环节,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可以结合实际问题或者理论前沿的一些问题展开研究。由于是对会计论文写作的初次练习,因此应以培养写作方法和思路为主,字数不宜太多,要求不宜太高,题材可以是论文写作、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多种题材的一种,主要在于使学生了解规范科学的程序,为毕业论文写作打好基础。同时从财务会计课程以上的专业课程均应有小论文写作的要求,让学生从日常的课程学习中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增加写作能力的训练。教师应该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一些相关的论题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探索,帮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题目,这样平时的思考日积月累下来就会形成一定的沉淀,学生才会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有自己的方向和想法。

研究探讨论文例6

当代著名教授丁肇中曾有肺腑之言:“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处于一种误区中:重教师教授,轻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教师往往在不自觉中取代了学生的主置,“学”几乎等同于“听讲”、“抄写”、“记忆”,“教”几乎等同于“讲解”、“灌注”、“考试”、“评分”。课堂上学生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处于被动学习的境地。即使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较好、学习态度认真的同学,也存在运用能力不强、创造精神不强、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再加上课业负担重,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种状况何谈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呢?

实践证明,探究式教学是可以达到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目的的。应当彻底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片面灌输的教学模式,尊重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情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索、发现、创造的机会,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二、探究式教学重视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关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对学生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创新的能力,所以现代学校教育不仅要有文化传递的功能,更要有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功能。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这个基础应该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有机结合。间接经验是前人直接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直接经验则是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间接经验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更好地被学习者所掌握、运用,才能转化为个人经验体系的一部分。探究活动中,学生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这些学习体验可以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

探究式课程改革要求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并非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和义务。对于某些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生和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同时,探究式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学习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美国教育理论家布朗等人认为,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的优越性,人们应学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生活和感悟上。

于是,“体悟教学”应运而生。“体悟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悟”与“导向”下进行自身学习的“体悟”的学习过程,“体”是体察、体会,是手段、途径和方法、过程;“悟”是领悟、感悟是结果、目的。主要包含下列涵义:(1)强调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强调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单单是大脑的载体。(3)体悟是一种精神经验。“体悟教学”强调学生已有的经验,正在进行的经验和最有可能最终成为学生之一部分的经验在教学中的主要价值。(4)“体悟教学”意在寻求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的个人意义:它突出强调参与、交流、对话、引导、自悟,突破了“教师——导向自悟”旧的活动模式。

总之,体悟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精神,也是一种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教学思想,首先意味着教学不仅仅是实现既定的明确目标,不仅是内化成人世界赋予的定论。教学过程也是主体建构认识对象、个体意义的过程,是生成、提高学生持续发展素质的过程。其次,意味着学生的发展主体生命意义的不断扩充。它充盈着自主、探索、建构、生成、创新等词汇所蕴涵的生命活力与发展态势。

三、探究式教学从注重掌握知识转向注重知识技能的应用

以往,教学大体沿着“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的发展轨迹,重视了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知道,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待灌输的“知识容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以人为本,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此,探究式教学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

“探究式教学”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的多少。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概念的学习,通过概念来了解事物的性质;第二层次是规则的学习,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第三层次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即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主要运用在第三层次的学习,其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它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区别。在这一点上,“探究式教学”与发现学习、启发式教学等学与教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在形式上,“探究式教学”具有发现、探究的特点,但在内容上,其侧重点在于问题的解决。从应用性的基本特点出发,“探究式教学”还带有综合性的特点。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予以解决;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内容可能是跨学科的。与一般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答问题(习题)的教学活动相比较,“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学习更接近于人们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许国梁.中学物理教材教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

Abstract:Inquiryteachingdeterminesstudents’subjectiveroleinlearning,transfersfromlayingtheemphasisonknowledgetomasteringtheapplicationofknowledgeandskills,andfocusesonsecondaryschoolstudents’uniqueexperience,experienceandunderstandingandtakecareofindividual’sall-rounddevelopment.Thispaperthrowssomelightsonphysicsinquiryteachingfromseveralaspects.

研究探讨论文例7

【关键词】

选准讨论问题 把握讨论时机 控制讨论节奏 注重结果评价

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课堂讨论法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将课堂讨论形式化,结果不仅不能发挥讨论法应用的功能,反而会浪费时间,或者引发课堂纪律问题,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就课堂讨论式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索。

一、选准需要讨论的问题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在一些公开教学中,最为普遍的演示就是这么一句话“请同学们讨论讨论”,不到三五分钟,讨论结束,结果公布,其实就是学生的自说自话。使讨论法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审慎地确定哪些问题需要讨论,哪些问题不需要讨论,这是组织课堂讨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地说,对于知识性内容的教学,教师讲授的效果要比组织讨论的效果好。如字音、词义、文学常识及课文的背景材料等,大都不宜组织讨论。在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的情况下,也不宜组织讨论。如教学《藤野先生》,要想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水户”这两个地名有那么深刻的印象,但由于学生不了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也不知道“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的事迹,讨论就很难展开。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参看有关注释,进行适当地补充讲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忧患意识。

然而那些具有开放性、思辨性、争论性的教学内容必须组织学生讨论。这类问题的讨论可以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才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的人》开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这一哲理性诗句的理解不能光靠教师的讲解,还应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展开讨论。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角度搜集事实材料,印证诗句,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句中蕴含的哲理。

二、把握问题讨论的时机

确定了需要讨论的问题以后,还要很好地把握讨论的时机。同样的问题放在不同时机去讨论,其效果是不同的。那应该怎样把握时机呢?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要切合课堂教学情境。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应根据小说的教学特点,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即组织学生讨论:小说在情节上有什么特点?是如何环环相扣的?情节安排中有哪些巧合?这些巧合是否在情理之中?是否合乎生活逻辑?待学生基本掌握了情节特点之后,再继续讨论:菲利普夫妇的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有何特点?在学生对人物性格有了基本了解后,要进一步讨论人物性格生成的社会根源,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讨论:“我”对叔叔的同情说明了什么?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精神状况做具体分析,学生的思维活动也由此进入新的境界。总之,这一系列问题讨论的组织,都必须依据学生认知规律,步步深入,循序渐进。

三、控制问题讨论的节奏

要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还应当对讨论的节奏进行合理的控制。课堂讨论中,教师有时缺乏耐心,讨论尚未充分展开就草草收兵,越俎代庖将“答案”和盘托出。这种太快的节奏往往使讨论流于形式。有时讨论学生的发言远离中心,旁逸斜出,东拉西扯,教师却听之任之。这种太慢的节奏往往造成教学时间的严重浪费。讨论节奏的失控必然导致课堂结构失衡,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宁鸿彬老师教学《分马》一课,在控制课堂讨论节奏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范例。试举其中几个教学片段:其一,宁老师要学生给课文加“……的郭全海”的副标题,学生翻书思考后,一个接一个发言,分别加出了“关心别人胜过关系自己的郭全海”“起模范带头作用的郭全海”“爱党爱民的郭全海”“领导有方的郭全海”“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郭全海”等副标题,并紧扣课文进行解释。就在仍有学生举手发言的时候,宁老师却宣布:“这个问题我们就讨论到此。”其二,宁老师让学生给“三百来户人”分类,先是故意不给分类标准,结果自然是五花八门,然后才亮出底牌,告诉学生分类要“明确标准”,并要求学生按“思想觉悟水平的高低”重新分类。学生继续讨论,意见仍不一致,可宁老师并不着急,直到讨论中出现正确意见,众生点头表示赞同时,宁老师才说:“很好,咱们就这样分。”其三,宁老师问学生:“这篇课文篇幅不长,却写了这么多人,那么采用了什么措施呢?”一个学生回答:“我认为是文章的内容有详有略。”第二个学生表示赞同第三个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接着发言:“我认为分了三个等级,一是特别重要的人物,详写;二是有一定作用的人物,略写;三是普通群众,简写。”三个学生回答后,宁老师立即加以总结:“说得不错,就是这样。”从而迅速结束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宁鸿彬老师这一课之所以非常成功,能够依据教学目标,分清主次轻重,有效合理地控制课堂讨论节奏乃其奥秘之一。

研究探讨论文例8

烤瓷冠是目前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时普遍采用的修复方法,由于牙体缺损面积较大,根管治疗后牙体失水变脆,常出现基牙折断,患者往往要求利用原冠修复重建,本文观察研究了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与原烤瓷冠联合应用修复折断基牙的成功率及远期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4-2005年来我院修复科就诊患者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6.8岁,患者共46颗,均为上前牙及前磨牙,入选患牙须具备下列条件[1]。(1)患牙无松动、无明显牙周炎;(2)折断线如在龈下,应小于2mm;(3)根尖无病变,并已经过完善根管治疗。

1.2方法将46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颗,A组用铸造金属桩(Ni-Cr合金),B组用玻璃纤维桩(产地规格)。

1.2.1铸造金属桩拔除原存于根管内桩钉,修整增生龈缘,常规根管预备,一般至根长2/3~3/4,根管内滴入石蜡油,用嵌体蜡取桩,不断修整桩核大小及形状,使原冠能准确就位,包埋铸造后粘固桩钉,调牙合后粘冠。

1.2.2玻璃纤维桩选择与所用玻璃纤维桩相匹配的车针进行根管预备,按说明粘固纤维桩,用光敏树脂(卡瑞斯玛)分次成核,成核过程中不断试戴原冠,准确就位后调牙合粘固。

2结果

2.1评判标准参考戴玮霞[2]等判断标准,记录2年疗效。成功:修复体完好、稳固、边缘密合无龈炎、咬合关系好无自觉症状。失败:根尖区病变、疼痛、桩折断、根折。

2.2结果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注:经t检验,t=0.6705,<1.96,P>0.05

3讨论

牙体大面积缺损,牙髓治疗后未采取可靠的抗折措施而进行大面积充填,桩钉过小,过细,铸造时有砂眼,牙合力过大以及咬合创伤等因素常是冠折的原因。

失败病例中有3例继发根尖病变,可能原因为根管预备过深,使根尖部牙胶尖松动,破坏根尖封闭继发感染所致。4例为桩折,均为上前牙咬合过紧、牙合力过大所致,其中2例是由于金属桩有砂眼,2例发生于玻璃纤维桩,可能与玻璃纤维桩抗折强度小于金属桩有关。

牙根折断4例,均发生于金属桩组,根管治疗后行桩核修复,如果桩比容纳桩的牙根强度稍弱,在受超负荷力时,桩先于牙根折断,从而保护了牙根,另外由于金属的机械特性与牙体差异较大,金属桩修复后的患牙常出现根折[3],牙根大多无法利用,玻璃纤维桩呈透明状,物理机械性能与牙本质接近,耐腐蚀性能优越,可有效防止牙根折断[4],即使治疗失败,牙根也可行二次修复,修复后两年成功率与金属桩接近(无统计学意义),且操作简单,一次完成,节省了医患双方时间,又能有效保护牙根,应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国强,黄慧来.后牙残根残冠的核-桩冠铸造修复.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17(4):314.

研究探讨论文例9

西北地方文献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有关西北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是以清代乾、嘉以后的祁韵士、徐松、张穆、何秋涛等人为代表所开创的“西北史地之学”为较早开端,使西北学进入系统研究的新时期,从而成为清代后期学术研究之显学;清代的“西北史地之学”到民国时期发展成“边政学”,其研究巳超出了社会科学范畴。而现当代中国学者对西北地方文献的搜集研究,始于三十年代初,如顾延龙、刘国钧等。顾延龙先生为当时顾颉刚教授创办的禹贡学会辑印《边疆丛书》,出版了《西域遗闻》《敦煌随笔》《敦煌杂钞》《哈密志》《科布多政务总册》等书,对后来学者了解西北的历史、文化与中西交通史有着重要作用。刘国钧先生1947年提出国立兰州图书馆(现在的甘肃省图书馆)。建馆之目的,要做到成为西北文化问题的研究中心。为此,甘肃省图书馆设立西北地方文献搜集、整理、研究的特馆――“西北文献馆”。到现在,西北文献馆已经成为我国西北地方文献收集最全的机构,并为后来学者研究西北文献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近年来,对西北地方文献的调查研究又有不少成果问世,特别是由牟实库先生编著的《丝绸之路文献叙录》一书是为研究丝路文化提供过去的研究成果和系统参考资料的专著,共收集了论文764篇,虽然限于国内发表的文章和馆藏文献,但其中既有已故专家如向达、贺昌群、黄文弼、冯承均等的著作,也有健在的专家如季羡林、唐长孺、任继愈、张广达、黄盛璋、姜伯勤等的论文,还有很多是长期工作在丝绸之路上的专家。除了国内学者的论述外还有个别日、德、英、美、意、荷、苏诸国学者论著的译文。论文分为十二个大类:政治军事、历史地理、丝绸交通、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民族宗教、语言文字、音乐百戏、丝路人物、丝路考古、敦煌文化、丝路研究综述等,每类又包括多种专题,每篇论文都有叙录,介绍其内容、观点和学术成果,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全面的丝路文献叙录专著,这对国内外丝路文化的研究者来说,是一部重要的资料工具书,对丝路文化研究进一步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有关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研究的成果中还有《西北问题论文索引》《西北书目提要》《西北乡贤著述目录》《兰州各图书馆馆北文献联合书目》《西北地方文献书目》《西北地方文献报刊索引(1905―1965)》《敦煌研究资料》《中国西北丛书》《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等论著。但是,上述著作之立足点在敦煌学及其研究资料;汉简及其考释研究;丝绸之路研究资料;西北民族宗教研究资料;西北地方历史地理研究资料;西北地区文物的研究考释等资料上的研究,不可能用过多的篇幅来研究西北地方音乐文化。因此,迄今为止,学者对中国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的探讨,与其它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史、民族经济、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相比,显得十分薄弱,而对中国西北音乐文献的专门研究,成果更是有限。就笔者所知,目前没有关于西北音乐文献研究的专门著作,研究的论文也更是寥寥可数。不过,在有关中国西北地方文献的各类专著中,对于西北音乐文化多有所涉及,其中有些论著提出了值得尊重和富有启迪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如邵国秀、左漫莹等合著的《甘肃省文献资源利用指南》一书是笔者所见到的第一部甘肃省文献资源利用指南的研究专著。该书从甘肃省文献资料出发,用图书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甘肃文献进行了系统地分类,《甘肃省文献资源利用指南》的理论和方法对研究西北地方音乐文献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上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西北地方音乐文献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是仅有这些研究成果显然是不够的。首先,西北地方文献研究方面经过学者们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不少方面仍处于空白状态,尤其是至今还没有一部全面系统研究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的专著,搜集的文献也是限于一次文献的研究。其次,已有的成果,绝大多数属于全国性或综合性的文献研究,对西北地方音乐文献专门研究虽有所涉及,但往往是分散或零星的,没有全面系统地探讨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特点和规律。所以,这些情况说明,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西北地方音乐文献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

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研究的方向目标

所谓西北地方文献是指:凡甘肃、陕西、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以及在自然区划、行政区划、与西北五省(区)边连地界有关的文献,均属研究范围。而西北五省(区)地方出版物,其内容与本地区无关者一律不作西北文献资料处理。

我们认为在目前西北地方音乐一次文献相对较为丰富的情况下,重点应在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的继续发掘以及对一次文献的研究利用方面和西北地方音乐二次文献的建设上。因此,要以西北地方音乐一次文献为基础,从音乐文献学角度重新审视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的研究、开发、编制、使用和评价的全过程,探寻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研究的理论创新和应用模式,开发一套新的促进西北地方音乐文献应用的二次文献数据库,全面提高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的利用价值。主要研究方法应包括音乐文献学工作和情报学工作两部分。音乐文献学方法:包括文献搜集、音乐文献分析、音乐文献分类、音乐文献比较以及《西北地方音乐二次文献书目数据库工作单》的研制,标准和规范的录入工作等方面。情报学方法:包括零次情报搜集利用、信息传递、信息激活以及图书情报数字化应用等方面。

为此我们设立三个重点研究方向:(1)西北地方音乐一次文献的索引、搜集与研究。(2)西北地方音乐二次文献的分类研究与书目数据库的建立。(3)西北地方音乐三次文献的探讨与音乐专题研究的开展。在此基础上以文献调查研究和音乐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研究的重点方向设定了六个专题研究方向:敦煌歌舞音乐及其研究资料;河西走廊音乐及其考释研究资料;丝绸之路音乐研究资料;西北民族宗教音乐研究资料;西北地方音乐历史研究资料;西北地区音乐文物研究考释资料。

鉴于西北地方文献学科覆盖面广、内容繁杂、载体形式多样等特点,我们决定先搜集西北地方音乐一次文献,接着建立西北地方音乐二次文献书目数据库,最后是西北地方音乐三次文献的建立与音乐专题研究的开展,目的主要是向人们提供一次文献线索的文献,并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将西北地方音乐文献范围内的大量的,分散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序和汇辑成,能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音乐学科或专题文献的线索。从而使音乐各研究方向都有其检索工具,形成较完整的检索音乐文献体系,使读者能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按图索骥,探骊得珠,节省许多人寻找的时间。

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研究的意义及认识

1. 是对西北地方音乐文献思想领域的创新研究

其创新主要表现在突破以往就文献论文献的观念束缚,提供一种思想、一种引导、真正树立以西北音乐文献为人民服务、为西部大开发服务的思想。立足于实践应用之中,使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的整理应用得到全面的提高。在研究方式的综合处理上,加大索引、叙录、书目和文献应用之间的研究力度,及时捕捉西北音乐文化建设实践中具有理论价值和普遍性的问题。

2. 是对西北地方音乐文献信息领域的创新研究

由于原先组成音乐文献的各个载体要素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无法准确科学地表述音乐信息的内涵,形成音乐文献的实体。不同的音乐文献个体处于彼此毫无关联的自然状态,缺乏科学稳定的框架体系,无法融合成一个有序的音乐文献集合体。我们通过各种音乐信息的序化和优化,使音乐文献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将杂乱无章的原始音乐信息变成一个有序精良的音乐信息系统,将一个相对“粗放”型的信息贫集转化为一个“集约”型的信息富集,以保证在整个文献组织大环境中实现“文献搜集――文献组织――文献传播”工作流程的顺畅通达。

3. 是对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研究领域的创新研究

特别强调的是,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研究需要广泛收纳西北五省图书馆、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参与合作,才能使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大为拓展。地方文献的广泛搜集和积累,是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前提,因此,研究必须遵循开放式和综合性的方向,提倡新研究方法的利用。理性思考和实践行动相结合,重视文献收集和分析工作,注重比较分析研究,研究工作及其成果的运用力求能够运用于西北音乐文化建设改革的实践,使研究工作在理论和实践的交叉点进行。

4. 调查研究形成的重要观点

笔者认为,对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研究开发今后还应当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注重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的激活;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研究要突破以往就文献论文献的观念束缚,真正树立以西北音乐文献为人民服务为西部大开发服务的思想,把促进西北音乐文献应用作为方向和导引。第二,注重搜集、分析与应用互动能力的提高;音乐文献的利用要打破以往散杂不系统的局面和利用率不高的模式,将音乐文献的整理立足于实践应用之中,使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的整理应用得到全面的提高。第三,注重综合性研究能力的提高;表现在研究方式的综合处理,要加大索引、叙录、书目和文献应用之间的研究力度,及时捕捉西北音乐文化建设实践中具有理论价值和普遍性的问题。

西部大开发需要知识经济的有力支撑;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的研究应用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现实可能性;西北地方一次音乐文献是此项研究的出发点;以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应用为基础;以开发和为西北地方音乐文化事业服务为重心;使西北地方音乐文献切实成为西部文化事业和研究的信息资源。构建有西北特色的音乐文献数据库。围绕音乐文献的重组创新和实践应用展开。注重尘封的史料激活为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从而使研究的成果具有即时性的应用价值。总之,对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的调查研究不但是对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的一次系统调查研究,而且也符合西部大开发的现实需求,具有填补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研究空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牟实库、易雪梅、刘瑛《丝绸之路文献叙录》,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

2.《西北书目提要》,国立西北图书馆1944―1948年。

3. 邵国秀、左漫莹等《甘肃省文献资源调查课题》,《图书与情报》1992年第3期。

4.《西北地方文献书目》,甘肃省图书馆1977年。

5. 刘建辉、陈安阳《我国网络数据库建设两点评析》,《图书与情报》2003年第1期。

6.余彩霞《信息组织研究的理论范式构建》,《图书与情报》2003年第1期。

7.《中国音乐书谱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

研究探讨论文例10

1引言

在CHI97(ConferenceonHumanFactorsinComputingSystems1997)上,计算机技术作为劝导技术而首次被介绍[Dillard,J.&Pfau,M.,2002]。劝导技术是指设计及应用计算机系统、设备或软件用于影响使用者的想法或行为[Berdichevsky&Neunschwander,1999]。劝导技术最初出现于七十年代及八十年。劝导技术是一门包含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跨学科技术。根据实际项目的不同,更多的学科包含在劝导技术应用中。因此劝导技术是一门多领域学科交叉合并而成的一门新型学科。尽管许多劝导技术产品应用于商业、教育界、健康问题预防及经济领域,其实际应用有着巨大的潜能,但本学科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本学科前瞻性的创始人麻省理工大学B.J.Fogg博士创立了一个新名词“计算机劝导学/Captology”用于描述此学科,计算机劝导学是一个基于英文词组“用于劝导的计算机技术/ComputersasPersasiveTechnologyies)”的合成词。计算机劝导学是一门致力于设计、研究和和分析以改变产品使用者观念、态度或行为为使用目的的互动性计算机技术产品的的学科。

劝导技术的载体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电脑,另一类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电子设备。计算机有三个功能使之成为优秀的劝导者:

1)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作为工具计算并引导使用者。

2)当计算机作为媒介,利用仿真技术模拟真实环境为使用者来提供信息及经验。通过仿真信息,计算机可以劝导使用者改变想法和行为。

3)计算机可作为社会行为者,利用互动技术对使用者做出回应。

利用计算机技术劝导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有意以劝导为目的,另一种无意劝导使用者而产生了劝导效果。本文所探讨的是第一类劝导技术应用,即产品设计的目的是使使用者接受或改变某种想法或行为。例如SkillTek1开发的软件模拟了特定的工作环境来劝导使用者对改变对某些行业工作者如医疗工作者或重型机械操作员的偏见。

2劝导技术的可信性

劝导技术的可信性是劝导技术特有的品质,这种品质在计算机提供仿真环境时格外重要。可信性共有四种不同类型:感知型、据称型的、表面型的以及经验型的[Tseng,S.&Fogg,B.J.,1999]。感知型的可信性描述了感知者相信某人或者某种事物的程度基于感知者的普遍假设。例如,相对陌生的营销员,人们会更相信自己的好友。通常计算机都被认为是高度可信的。据称型的可信性描述了感知者相信某人或者某种事物的程度基于第三方的描述。

根据可信性的类型,有不同变量用于使用者评估劝说技术产品的可信性。

1)如果使用者熟悉产品某些的内容,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如果有错误出现,使用者会认为该产品不可信。但当使用者不熟悉产品,他们可能会认为该产品是可信的。

2)如果使用者非常需要某类信息,那么他们更可能接受该产品提供的此类信息,并认为该产品是可信的。

只有在使用者有恰当的专业知识并进行客观的评估时,可信性的评估结果才是可接受的。对于劝说技术产品的设计者来说,任何时候保证产品的可信性都是至关重要的。

3劝导力/Persuasibility

劝导力/Persuasibility在传统的字典里是找不到的,但是在网络字典中,可以看到它的解释为:劝导的能力。

劝导力是劝导产品设计固有的特性。当今,对于软件易用性系统化的设计及评估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作为软件易用性的一个要素,劝导力的系统设计及评估仍然是研究领域的一片空白。因此笔者在本文中率先将以生命周期为导向的系统化理论和方法用于计算机仿真软件产品劝导力的设计及评估。

4劝导产生的行为上的结果

劝导的研究曾经被界定在非常有限的背景下,例如公共场合的演讲和政治性的传媒。今天,劝导已经非常普遍的用于人际交往、商业、广告和许多其他领域。学术界对劝导的研究兴趣的出现是由于劝导潜在的社会意义。通过劝导会产生三种不同的的行为上的结果,区别这三种不同的行为上的结果是非常必要的,这三种结果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往往会相互交叉重叠。根据不同的劝导结果,劝导力的评估会产生并侧重不同评估标准。

4.1想法及行为塑造过程

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在使用产品之前,有非常有限的相关知识。想法及行为塑造往往不被认为成典型的“被说服”。劝导在这种情况下实际是一种学习过程。传统上,有关劝导的文献将这一过程称为“想法形成”而非“想法改变”。儿童学习过程可以视为想法及行为塑造过程。但此过程并不局限于儿童。例如,在使用婴儿仿真模拟器之前,使用者可能完全不了解如何照顾婴儿。所以使用过程也是学习过程并通过学习接受劝导。

4.2想法及行为强化过程

许多劝导过程实际上是强化感知者的固有想法或行为而使之抵制改变。在我们的社会里,许多劝导过程都是想法及行为强化过程。因而许多劝导技术产品不仅仅用于改变使用者想法,而是让使用者保持并强化原本的想法且拒绝改变。例如,如果青少年使用者在使用婴儿仿真模拟器之前就认为成为少年父母是不合适的,那么通过使用模拟器,会强化使用者原本的想法并拒绝改变。

5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劝导力设计及评估

在概念性预设阶段,设计者必须对产品劝导力要求进行质化及量化的确定及分析。劝导力设计评估的计划流程必须在此阶段确定。产品设计者及潜在的用户在此阶段必须清楚的理解该产品的劝导力要求。在预设计阶段,产品劝导力设计要求需要分配至产品的产品的子系统中。正式的劝导力设计在此阶段必须被在产品为单元的层次上审核以确保达到设计使用的要求。

5.1细节设计研发阶段

在细节设计研发阶段,设计者确定详细的细节化的设计需求,分析劝导力的需求以支持产品设计。产品劝导力的预测行为是反复的并穿插于整个系统生命周期的来辅助劝导力的评估。同时,产品劝导力的自我评估也为产品设计者提供了修正劝导力设计的指导方向。如在概念性预设计阶段一样,正式的劝导力设计审核也是必要的,但此阶段,设计的主要工作已转移到产品子系统的层次,以产品细分之后的子系统的层次上进行设计及评估。而这一工作在子系统生命周期中也是重复进行的。超级秘书网

5.2生产阶段

在生产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劝导技术进入了实施阶段。正式的劝导力设计及评估在这一阶段展开。用户必须参与此阶段的产品测试。设计者收集并分析相关的数据及信息。如果产品的测试评估表明产品没有达到预期的劝导要求,设计者必须实施有必要的产品修正工作以确保产品达到预期的劝导效果。

5.3使用及废弃阶段

在此阶段,对产品劝导力的数据信息收集,分析及评估是非常必要的,这些信息可以为产品的改进和升级提供有效的帮助。如有必要的修正和改进,设计者将会对此备案,用于将来系统升级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使用。

6结束语

本文在对劝导技术进行综述后,首次将系统工程,易用性设计评估及劝导技术相结合。对于劝导技术产品的设计及评估方法具有指导性意义。劝导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变用户的行为及想法。因此对于劝导技术产品的劝导力评估方法进一步的研究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研究探讨论文例11

在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研讨,不仅是为了有效地提高毕业论文写作的水平,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是为了端正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摸索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指导的方法,寻求提高学生写作质量的途径。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的研究,有利于经典艺术作品的继承和创新。

同志曾经指出:“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从他的讲话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继承和创新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辩证的统一。没有继承就不会有创新,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缺少了继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法捷耶夫在《谈文学》中说:“现代世界进步文学是过去文学发展中一切优秀成就的自然而然的――可以说是――合法的继承者,同时他们又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迈进了新的一步。”海明威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并没有去参加授奖仪式,由美国驻瑞典大使代读的书面发言中有这样一段很著名的话:“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他人没有做成的事。”[1]这些论述,阐明了继承和创新的核心精神,就是要求人们不断地去研究、探索、前进。继承和创新不仅延续着传统的艺术特点和优势,创造着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更应该具备时代的理想和精神。对此,无论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还是艺术家都有过深刻的阐述。马克思曾经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2]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到艺术的继承性体现在内容和题材方面。画家吴冠中说:“风筝不断线。”[3]他告诉我们继承和创新必须立足于民族的土壤。“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跨越前人探索过的阶段,并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去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和创造。”[4]从这句话里,我们清楚地看到继承和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历史趋势。艺术是无国界的。任何民族的优秀的艺术成就,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所以继承和创新不仅体现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对经典艺术作品的专题探讨上,而且体现在平时日常的文化与专业的学习的各个方面。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不仅仅是对文化艺术继承和创新的尝试,而是要运用恰当的思维方式和已有的知识与专业实践,致力于使自己的学业与社会保持零距离的一次冲刺。所以在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中,我们选择舞剧《一把酸枣》作为专题研讨的材料,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研讨以点带面,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文化艺术的海洋,经典作品不计其数,但该剧在舞蹈艺术领域和学术上不仅对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而且曾获得过国家舞台精品剧目等多项大奖,它不仅是舞蹈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山西打造文化强省的一个窗口。如今该剧已成为晋商文化的一个闪亮标志,是全国艺术职业教育走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道路的成功典范。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舞蹈史,人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舞剧《一把酸枣》在民族文化艺术上的地位和贡献。

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次用歌舞的形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历史;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第一次用民族舞的形式,赞扬了丝绸之路上,英娘不畏强权同当地恶霸斗争的故事;《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这三部作品凭着土美、怪美和丑美,歌颂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地方风韵和时代风采;《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第一次用芭蕾舞的形式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土豪、,妇女翻身得解放的故事展示给了观众;舞剧《一把酸枣》却是第一次把晋商搬上了高雅的舞蹈艺术的舞台。

再从艺术职业院校的学习状况看,无论是文化还是专业课的学习,平日里教师们传授的虽都在文化艺术经典的范畴,但是有些学生往往在学习中把教师传授的技巧简单化,一味地只是找窍门;有的遇到一些问题解决不了,就只好把艺术专业的学习“神秘化”,其结果是“望艺兴叹”;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学了一着两势,就感到足可以称“星”了。这些学习现象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写作。在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中,开展舞剧《一把酸枣》的专题研讨,不仅可以继承和创新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而且可以把日常的学习做个总结和比较,更可以激励学生们发扬舞剧《一把酸枣》的制作精神:“探索、创新、开拓”。在教学的同时突出学院的艺术品牌,体现学院的办学定位,对于形成地方院校的乡土校园文化风格,提高毕业论文程序性认知规律的掌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讨晋商独特精神的生命状态和生存状态,以及晋商对人类文化艺术的贡献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不仅需要继承和创新,而且需要运用写作知识、民族文化常识和艺术概论常识。

“常识是人们普遍掌握的道理。不管到什么时候,艺术总难免要承担普及某些社会常识的任务”。[5]但是这些常识和“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6]现代社会信息的时代,知识是公益性的,经验才是专利,从知识的学习中获取智慧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就是运用智慧,促进学生自觉学习毕业论文知识完成毕业论文的一个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运用毕业论文写作知识,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以至于将来步入社会时能“承担普及某些社会常识的任务”,从而体验“写作则能使人精确”,[7]能够自我认识的。正如罗丹所说:“艺术,就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愉快;是智慧的喜悦,在良知照耀下看清世界,而又重现这个世界的智慧的喜悦。”[8]毕业论文写作就是运用语言艺术分析音乐、舞蹈、色彩等艺术现象的一个过程,它是促使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认知过程。因此,在毕业论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像学习艺术专业那样充满感情和耐心,而且要用“锐利的眼光能够发现‘性格’,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美的本身”。[9]这里的“性格”,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运用就是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所学专业的特色,发现在艺术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规律。

在展开经典艺术作品专题研讨时,还要注意区别艺术专业学习与毕业论文写作思维上的不同。艺术,就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10]余秋雨在《艺术创造论》[11]中引用了克尔希奈的一段话:

立在周围世界一切过程与事物背后的伟大秘密,常常影像似的现出来或可感,如果我们和一人谈话,站在一个风景里,或花及物突然对我们说话。你设想,一个人坐在我对面,而在他诉说他自己的经历时,突然出现这个不可把握的东西。这个不可把握的东西赋予他的面貌以他的最个性的人格,却同时提高他,超过那人格。如果我做到,和他在这个我几乎想称之为狂欢状态里联系上了,我就能画一幅画,而这画,虽然紧紧接近他自己,却是一种对那伟大秘密的描绘,它归根到底不是表现他的个别的人格,而是表现出了世界里荡漾的精神性或情感。这样远的摆脱了自己,以至于和一个别人能进入这项结合,这个可能性。……从这个阶段,用任何手段,例如通过文字或色彩或音调来创作,这就是艺术。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知晓艺术及艺术创作使用的多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通过感性形象来反映和把握事物、创造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其思维特点是:以表象为思维的中介,形象地反映事物和创造成果。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神与物游”、“思与境谐”;它不排除情感体验的因素,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可以在形象思维中相交织,相渗透;可以借助想象,超越时空界限,跳跃形式逻辑的思维程序,完成新形象的创造。正因为如此,艺术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的思维方式。无论是语言艺术,还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它们都是在刻意创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塑造出一种艺术意象和意境,一种心灵生活的图景。而毕业论文写作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对艺术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导判断,作出结论。王力先生曾说:“撰写论文,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运用逻辑思维。如果没有科学头脑,就写不出科学论文。所谓科学头脑,也就是逻辑的头脑。”[12]逻辑思维要求人们必须冷静客观,周密严谨,认识、分析、总结事物时要剔除表面的东西和偶然的因素,达到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规律的认识。但是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艺术里最高的层次是哲理性的艺术作品”。[13]例如舞剧《一把酸枣》,主人公小伙计虽然历经艰难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却误食了有毒的酸枣,以致命殇荒漠。这种财富与情感的巨大落差,充满了哲理,给人精神上巨大的震撼和惊醒。其中的《团扇舞》,不仅婀娜多姿,深受观众喜爱,而且表现了中国地域性的某时期的一种特有的人文现象:小脚女人的典雅、端庄。但在我们的习惯思维中,一提起小脚女人便认为那是中国女性耻辱的象征,是很不情愿示人的。鲁迅曾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到:“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舞剧编导抓住了女性这一时期的生存状态,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使观众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历史文化现象。这就是艺术运用哲理的魅力。这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艺术进入哲理的领地,也是人类在审美领域的一种整体性超越。”[14]这样看来,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既要运用形象思维,又要使用逻辑思维。这不仅仅因为“逻辑修辞使人善辩”,[15]而且逻辑思维可以指引你理解艺术

形式的最高境界。

三、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注意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思维方式的运用,有利于改变学习方法,端正文风。

这种研讨可以从课堂结构上改变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任务。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活”。这种结合与改变是“学活”的一次努力,是发现真理的一次锻炼。这种锻炼,主要强调的是亲自动手的能力。这种结合与改变正如第斯多惠所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16]这种结合体现了“教学做三者合一”[17]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的运用将改变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从只听毕业论文写作知识到与教师一起研究材料,从感性地接受模仿到理智地总结分析,从互联网上拼凑材料到专研学院的品牌,从接受法到问题法,从填鸭法到研究法。这些学习方法的改变,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觉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学习,同时发挥自主性和参与性,提高思维的创造性。从学生的角度说,这是调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某论题研究的一次“实战”,是获得治学能力的一次严格的锻炼,是学习阶段获得最佳学业成绩的最后冲刺、拼搏。从学院来说,是对学生几年来学习成果的一个全面的考查、衡量,是对其独立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舞剧《一把酸枣》的专题研讨,不仅是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强调和看重,而且锻炼了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实际上是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检验,是对将来职业能力的一个重新认识和定位。它不仅有利于独立思考的形成,更有利于适应社会就业能力的提高。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不仅使我们的学习方法得到改变,艺术实践与理论分析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端正文风,避免拼凑、堆切、应付、抄袭现象的发生。这样的专题研讨,可以从各个专业的角度,系统地分析、鉴别、对比、吸收经典艺术的精华,收到学习实效。欧、美等国的高等学校对学生写作论文的能力都有严格的要求。像哈佛大学在有关的“校规”中就明文规定:学生论文写作如不及格,必须照章补课。日本的很多大学,毕业论文写作如果不合格,学生是不能毕业的。学生论文写作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位的获得和职业的谋求,因此学生岂敢等闲视之、草率应付,而是视为学习阶段中的一件大事。[18]如今我们国家在“科教兴国”思想的指导下,教育的考核制度渐趋严格。尤其是艺术院校,这几年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撰写逐步规范化,要求也很严格。这样不仅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艺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而且检验了教学,更在全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在许多用人单位把毕业论文写作考核制度的情况作为招才引将的必备条件进行考虑,因为这是提高单位人才素质、提高办事效率的一个非常必要的措施,同时也保持了论文制度的生机和活力,必将会进一步促进院校毕业论文写作及考核制度更加规范合理,使教学结构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德艺双馨、和谐发展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13][14]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第1版:89,54,75.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28.

[3][4]彭文民.艺术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7,第1版:3,73.

[5][11]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

第1版:83,81.

[6][7][15][英]弗兰西斯・培根.人生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5,第1版:204,205.

[8][9]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5,第1版:10,2.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8,第1版:550.

[12]刘锡庆.写作论谭.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

4,第1版:443.

[16]王占魁.《“自在”与“自为”之间》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200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