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5:52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例1

如何将健康意识融入我国经营战略中。促使保健时代产生的原因是食品科学、肥胖、医疗费用等。人口的老龄化,消费者开始加强对食品的控制,日渐严重的健康隐患及肥胖问题,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也是驱动健康与保健的因素。

一. 保健时代下的食品与营养

(1)食品引领保健趋势

保健所要达到的水平为生活没有压力、自我感觉健康、合理饮食等。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族群进行相应的保健。全球保健的趋势是:市场营销、生活方式、法律规定。有机食品成为了饮食的主流。在北美一些国家,有机食品的销售额在不断的增长,近期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人们开始重视有机食品,亚洲的进口有机食品也在不断增长,目前的消费群多数是收入高、学历高的人群,中国的政府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国本土的有机食品的种植,消费者希望清楚的知道产品的成分。目前,英国的不含添加剂成分的食品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2)保健与营养、健康的致胜因素

科学是最重要因素,启动全球科学及营养专家进行评估新的科学技术和科学主张,公共事物很重要,与健康和保健相关的食品与广大的消费者密切相关,如何关注公共领域,需要消费者了解全球的趋势进行分析和监测,同时可以对营销策略和信息做出适当的调整,食品的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必须建立一套有关危机的管理系统,并且经常的进行更新和演练。

(3)健康与保健因素的思考

作为商家如果你欺骗了消费者,消费者会非常的清楚,在当今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网络很容易揭穿你,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如果对消费者提出的质疑不做回应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价值观不被认可,也就摧毁了消费者的忠诚度同时也影响了销售额,如果在做决策时犹豫不决这样会导致成本的增高,花费更高成本来解决问题,现在开始行动,澄清误会,对广大消费者提供健康的建议,使消费者与品牌建立新的关系。

二. 食品与营养的市场分析

(1)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对营养食品消费更理性

根据有关调查,我国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居民有一定的营养知识,大部分家庭开始不同程度的重视家庭成员的健康及营养状况。三分之一的人口有购买营养食品的消费经历。人口的城市化会带动生活方式的变化,所以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必然不断增加。

(2)百姓收入增加,具有消费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增长的速度较快,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也在不断的增长。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健康是最根本的,是做所有事情的基础,拥有健康就会拥有希望,拥有幸福。由于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定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购买力市场,同时也完全有能力消费营养健康的食品。

(3)国外的大量资金涌入中国市场

每年我国的健康总量增加千亿美元,对于13亿大众的健康产业而言,已经成为各种投资机构角逐的战场,07年健康行业的风险投资已经超过了5亿美元,其中保健食品行业占的比重偏多。有多数的保健生产企业表示在未来的5年里还会增加产业的投资。将全面提高技术研发、咨询服务等的发展水平。

三. 未来食品营养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健康理念不断提高。人类从婴儿到儿童到青少年到成人,女人从怀孕到产妇到更年期,各行各业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人们产生对各种营养与食品的需求。例如,少儿的长高益智、女士的体态苗条、老人的延年益寿等等。

根据各种人群的不同需求,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安全食品的基础上人们大力发展功能性食品。在我国儿童肥胖症患者偏多,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字我国步入中老年队伍的人越来越多,女士们注重体态美,因此大力发展延缓衰老、抗氧化的生物色素,利用医学及营养学的结合,根据不同气候、地区及不同人群的需求,发展抗衰老、抗氧化的生物色素黑色食品,是未来改善食品结构的重点之一。

四. 结语

由于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习惯、习俗的不同,对食品理解的概念也有所不同。总体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普通食品,既有营养功能又可以饱腹的食品。二是保健食品,适合特定人群可以调节机体功能。三是营养健康的食品,有利于加强生理功能还可以提高健康水平。所有食品都是通过规范、标准的管理进行规范的。由于我国对营养食品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未来发展的方向是申报保健食品或普通食品。英国的科学家李约瑟说:“世界文化中,唯独中国的养生是其他民族没有的。”在我国中医药学蕴藏着丰富的预防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总结了大量的养生保健的方法和与预防疾病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发挥优势和鲜明的特色,如果将这种思想引入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中,一定会扩大国内及国外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 沈群,沈再春.中国方便面营养与安全的现状及趋势[C].//第六届中国面制品产业大会暨第二届亚洲面食产业大会.2005:26-29.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1020202

1引言

食品营养学是研究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关系的一门科学。该课程以食品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为基础,以“营养学基础—食物营养—营养与生长发育—营养与慢性病”为主线,系统阐述食品营养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知识与方法[1],如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每种营养的功能,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人体生长发育及衰老过程中的的营养特点。最后介绍了痛风、糖尿病、肥胖病、脂肪肝、高血压、癌症等常见疾病的病理、防治及其功能食品。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促进全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开设食品营养学公共选修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食品营养学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增强营养的意识,自觉采取健康的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以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亚健康状态是人体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焦虑、易疲劳、神经衰弱、偏胖或偏瘦等症状[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追求已不再局限于解决温饱、享受美味,而是希望通过食品提供营养,促进健康,尤其是亚健康的人群,慢性病患者,生长发育的儿童、少年,生理功能低下的中、老年人群,希望通过膳食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食品营养学教育严重缺乏,人们虽然具有强烈的营养意识和保健愿望,但由于不懂得食品营养学,结果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们从网上、微信群听说什么食物营养就猛吃,什么食物有害就不吃,而这些所谓的营养知识是不全面、不系统的,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高盐饮食严重打破了营养平衡,使慢性病如痛风、糖尿病、肥胖病、脂肪肝、高血压、癌症等疾病高发,形成越讲营养越保健就越短寿的现象,这些都是人们缺乏食品营养学系统学习造成的。所以高校开设食品营养学公共选修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3高校开设食品营养学公共选修课是促进大学生健康的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学习食品营养学,使大学生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预防疾病,对于促进大学生自身营养与健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阶段由于缺乏食品营养学相关的知识学习,使当今的大学生们在食品与健康方面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和盲区[4]。如一些大学生中不吃早餐、三餐不规律、暴饮暴食、盲目减肥,偏爱动物性食物等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不少大学生出现肥胖,营养不良,近视、高血压等现象,亚健康的大学生逐渐增多。在我国高等院校开展食品营养学课公共选修课的学习,对加强学生营养知识的积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着积极的意义[5],也是非常必要和十分迫切的。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例3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显著提高,平衡饮食已逐渐被专家们公认为是养生保健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但是很多人却仍很茫然,尤其是去年的非典肆虐,今年禽流感的暴发,加上环境的不断恶化,使食物越来越不“自然”,让人们一时竟不知道究竟该怎样保护生命了。

我们到底该怎么吃,吃什么?吃什么更对人健康有益?怎么吃才能更加合乎营养科学,才能使体质进一步增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的饮食文化中有很好的养生方法。”这是记者在采访营养学专家赵霖时,他说的话。

很多研究都说“洋快餐”是“垃圾食品”,但还是有人对洋快餐趋之若鹜,这不符合中国人的“胃口”。中国人要健康,还是要继承自己的饮食文化。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国家,自古注重营养,而现在人们一下子好像不会吃了,这到底为什么?因为有一个误区。

过去,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膳食中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取量偏低,于是在一些人眼中,似乎高蛋白(尤其是动物蛋白)和高脂肪的饮食就算是好的了。

改革开放以来,基本营养知识逐渐普及,近年来,食品、营养等已成为日常谈话的热门话题。饮食结构正在逐步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过去的饮食观也在进行再认识,不再是单纯为了温饱,而是想吃得好一些,因此产生了误区。一种是所谓你想吃什么,你就需要什么营养,所以顺其自然,随心所欲地傻吃。其二,是盲目追随媒介的诱导,对广告一味盲从,听说吃什么好就专吃什么;听说吃什么不好就绝对禁食什么,人为地造成偏食。与此同时,西方快餐业及商业文化的侵入和迅速蔓延,对中国传统饮食结构造成巨大冲击,以致经济发达地区居民膳食组成呈现出明显的“西化”倾向。因此,很多人不尊重我国传统饮食习惯,甚至对一些洋快餐备加推崇。

只有消除了这个误区,才能谈健康。我们知道,西方注重吃动物性食物。在20世纪80年代就发现由此而带来营养过剩,造成不合理的“三高”(蛋白质高、脂肪高、热量高)现象。为此,西方在积极改善自己的饮食结构。对于西方的“洋快餐”,要知道,它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热量都是高的。“洋快餐”脂肪热量远远高出正常标准,这极其不利于人的健康,很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等症。毫无疑问,儿童饮食结构不合理,经常食用“洋快餐”这类“三高”食品,是造成他们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不难看出,洋快餐造成的饮食结构必须改变,否则贻害无穷。

对于洋快餐,西方已认识到了它的营养问题,把它们作为“垃圾食品”对待。西方也在纷纷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而改变的结果却是在追寻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西方的专家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是十分科学、合理的,是非常有益于健康的。既然西方都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就更不应盲目地追随西方的饮食结构。

为什么吃了5000年,到我们这个时代竟不会吃了?我们不要受西方商业文化的侵袭,对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习惯要有信心。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人离开家乡到其他地方后,会有水土不服的现象。事实上,滋养人身体的根本因素就是“水土”。中国作为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闻名世界的饮食文化。自古以来,就有“食用、食养(食补)、食疗(食治)、食忌(食禁)”之说,这种“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思想代代相传,并作为传统营养学的重要理论而在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与临床保健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可见,中华民族传统的膳食习惯应当得到尊重。

祖国医学第一部总结性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已论及“美饮食”与“饮食有节”能够防病延寿。在3000年前的周代,就专门设置了负责饮食营养及管理的“食医”机构,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过:“饮食者,人之命脉也。”中医营养理论传入欧美、东南亚等地的历史,可追溯久远。如美国古方“健酒”(杜松子酒),据说就是由中国传入的。其成分也并非“松子”,乃柏子仁和当归等,有良好的滋阴、养血功效。意大利的“大黄酒”传说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去的。“大黄酒”始见于唐代《千金方》,现在却成了意大利的专利名酒。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的保健饮料和食品,如鸡蛋酒、蜂蜜酒、酒、竹叶酒、五加皮酒、木瓜汤、乌龙茶、茯苓饼、松子糖等也充斥欧美食品市场。1985年,在意大利维罗那举行的第10届国际草药博览会上展出的数以百计的食品添加剂―――如当归、茯苓、人参、白芍、牛蒡子、蔓荆子等正是我国常用的中药。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例4

尽管有“更高的钠、钾比率(即人体摄入的钠与钾含量之比值)和其后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几率有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比单纯的‘钠—心血管疾病’‘钾—心血管疾病’关系更加强烈。”科学结论,但促使英国政府采取相应措施仍需时日,一如其他公共政策的制定,科学界的研究为政府专门委员会(如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的成员一致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待到专门委员会最终形成共识,向政府建言献策时,政府的接受与采取行动又需时日。看似迟缓,又有其必然性,正如马克·巴夫顿(Mark W.Bufton)和弗吉尼亚·贝里奇(Virginia Berridge)所言,“这种反应的实质不仅仅是对科学真理的一种拖延,更是一个个人、媒体和公共卫生政策和公共文化被不可避免地牵涉其中的复杂过程”。

事实上,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1984年报告出版后,情况已开始起了变化。一方面,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的专家们更致力于使相关报告产生影响力,对于脂肪摄入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也渐趋达成共识,前述国际盐与血压研究和高血压预防实验毕业的结果无疑起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英国政府更加关注国民的饮食与健康,这种关注不仅是因为专门委员会渐趋一致的意见便于政府吸纳建议、采取措施,更是舆论压力的结果。1984年6月11日,英国国家营养教育顾问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Nutrition Education)主席J.N.莫里斯(J.N.Morris)教授在《泰晤士报》直言英国人的饮食“含盐太多”,而且“十分之七甚至更多的盐‘隐藏’在加工食品里”。1984年6月13日,杰弗里·坎农(Geoffrey Cannon)在《泰晤士报》撰文,援引美国共和党资深议员、曾效力于1977年制定美国食品和卫生政策的麦戈文委员会(McGovern Committee)的查尔斯·珀斯(Charles Percy)的言论说:“如果没有政府和(食品)企业致力于营养一事,美国民众仍在持续着不健康的饮食。”随之,坎农补充道:“没有政府的导引,企业将不会采取一致的行动。”意之所指,在于敦促政府采取行动,减少民众食盐摄入。巨大的舆论压力迫使英国政府更加关注民众的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问题。

1987年,英国卫生教育委员会(Health Education Council)改组为卫生教育局(Health Education Authority)。这有利于密切它同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ational Health Service)的合作,也有利于它影响后者的卫生推广计划。1988年,英国卫生与社会保障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SocialSecurity)被拆分为卫生部(Department of Heath)和社会保障部(Department of Social Security)。改组后的卫生部很快采取了重要举措。1991年6月,卫生大臣威廉·瓦德格拉夫(William Waldegrave)向议会提交了报告《国民之健康:关于英格兰人民健康问题的一份咨询文件》供议会讨论。该文件强调了国民健康对于英格兰的重要性,同时陈述了当前英格兰人民主要的健康问题,政府将要采取的相应对策以及预期目标。它列举了政府首先可能突破的几个国民健康问题,位于榜首的即毕业是冠心病。据此报告,仅1989年一年,因冠心病致死的人数就达到140 509人,占是年英格兰总死亡人数的26%。而饮食和抽烟这两个因素之和占据了冠心病致病原因的一半。至于冠心病致病饮食因素之一的过量摄盐,《国民之健康》援引了食品政策医疗委员会1984年的报告,只不过在陈述食盐与血压、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时,其语气不是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1984年报告那般含糊,而是肯定无疑了。不过,该报告依然没有给出具体的膳食用盐标准,因为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应该会很快处理此事”。1992年7月,卫生大臣向议会提交了《国民之健康》修改版(即后来出版的1992年《国民之健康》白皮书)。新的报告将冠心病和中风归为一类,也是政府首先需要应对的国民健康问题。其致病因素包括抽烟、高血浆胆固醇、高血压和缺乏运动。而且,该报告采纳了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先前给出的建议,即饮食的变更可以预防冠心病和中风。其中,过度饮酒和过度摄入钠(主要是氯化钠,也即食盐)会导致血压升高。为此,它建议国民减少食盐的摄入。此外,《国民之健康》提议由政府各相关部门人员和食品企业、餐饮业等行业和部门的代表们组成营养特别工作组(Nutrition Task Force),敦促各方合力推进英国民众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是年10月10日,也即《国民之健康》白皮书出版的3个月后,英国政府首席医官(Chief MedicalOfficer)肯尼思·卡尔曼(Kenneth Calman)博士召开了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特别会议,对《国民之健康》白皮书陈述的营养问题进行了讨论。此次会议的与会者不仅来自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而且包括卫生教育局、苏格兰卫生促进委员会(Health Promotion Board for Scotland)、威尔士卫生促进委员会(Health Promotion Wales)、国家医疗服务系统管理主管(NHS Management Executive)和卫生部研究与发展部门(Department of Health’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ivision)。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在于厘清了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与即将成立的营养特别工作组的权责。前者提供营养建议的科学与技术根据,后者则负责实施《国民之健康》白皮书中的相关计划。此外,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还被要求为营养特别工作组未来的工作提供建议,并对下述问题进行调查:学校营养教育的未来,如何改毕业进媒体的宣传,食品广告对消费模式的影响,如何消除民众对专业的营养建议所怀有的困惑,怎样最大程度促进民众选择健康饮食,行为榜样和同侪压力对饮食习惯的影响,国民饮食模式的重大改变对农民的1992年年度报告)给予了回应。老年群体营养问题小组委员会在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1992年年度报告中建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英国的老年人氯化钠摄入量为每天6克,并且建议将英国既有的食盐摄入水平降低到这一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告仅仅为英国的老年人而非全体国民制定了膳食减盐的具体标准。此外,为了让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的研究成果拥有更多的读者,取得比以往更为广泛的实践基础,一个名为“延年益寿”的会议于1993年11月召开,以推广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工作小组关于老年人营养的研究成果,包括膳食减盐的建议。

1994年,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出版了报告《营养问题与心血管疾病》(Nutritional AspectsofCardiovascular Disease)以及该委员会的第三份年度报告。《营养问题与心血管疾病》再次重申了食盐摄入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在1994年年度报告中,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建议“将钠的平均摄入量(主要来自食盐,即氯化钠)由目前的每天150毫摩尔(相当于每天9克食盐)降低到每天100毫摩尔(相当于6克食盐)。我们同时建议在儿童的膳食中相应减少食盐摄入,不过目前缺乏充足的数据来对此进行量化”。和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的第一份年度报告相比,膳食减盐的具体标准已然扩大到英国所有的成人和儿童,而不仅仅是老年人。《国民之健康》对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减少食盐摄入这毕业一建议的首肯,意味着这项专家团体的建议已被纳入国家卫生政策之中。它的出版以及首席医官肯尼思博士围绕这份报告召开的特别会议使得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承担了为包括降低国民食盐摄入在内的营养政策提供科学建议的责任。然而,英国政府针对国民食盐摄入这一具体问题制定对策并着手解决,则要等到21世纪初,而减少食盐摄入政策的实施者则是即将成立的英国食品标准局。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例5

首先,葛先生是学术气质的人。创业之初,他就创办了杭州蒸功夫食品研究所,专注蒸食养生的主题研究和产品开发,并公开出版发行《中国蒸功夫》系列从书。因为葛柏浩觉得,健康餐饮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体系。所以他的“蒸功夫”健康餐饮应该有“美味和健康同在”的理念。

2005年,葛柏浩创建杭州蒸功夫健康餐饮连锁有限公司。以“民以食为天”古训全新诠释“吃出健康”文明诉求,精心打造“美味是硬道理,健康是主旋律”的新生代餐饮。为此。他把健康餐饮做了以下概括:首先,传统餐饮以地域区分,健康餐饮“有教无类”;其次,传统餐饮以美味为主导,健康餐饮是餐饮品又是健康品。最后,健康餐饮与传统药膳的区分。具体应该体现在以下几点:

健康餐饮“有教无类”

葛柏浩认为,传统餐饮菜系以地域区分,健康餐饮“有教无类”。如今,无论是公认的鲁、川、粤、闽、苏、浙、湘、徽菜系;还是加上京菜和鄂菜后的“十大菜系”,已难以涵盖和描述我国餐饮的现状。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人们物质生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和人民生活最密切相关的餐饮业,自然也是日新月异,与时俱进。随着交通的发达,交往的频繁,信息的迅捷,餐饮业打破了地区的限制,口味的限制,乃至民族和文化的限制和国与国的限制,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西餐、韩餐、日式料理、中餐西做、西餐中做,私房菜、创新菜、迷踪菜……,五花八门,各展其姿。因此,蒸功夫健康餐饮应该博采众长,始终秉持“美味和健康同在,科学与传统并存”的做菜理念,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定位,以顾客体验为中心全方位打造顾客的用餐感受,用餐饮为载体传播健康的饮食文化,满足懂得吃出健康的人们日益变化的餐饮需求,引导更广泛的人群懂得吃出健康。

是餐饮品更是健康品

葛柏浩认为,传统餐饮以美味为主导,而健康餐饮,是餐饮品更是健康品。

现代人吃东西越来越注重口味。恰恰忘了哪些该吃哪些不该去吃。健康餐饮提倡“用头脑吃饭”,即既要吃出美味,更要吃出健康,两者并不矛盾。因此,无论用现代营养学“膳食平衡”的理论,还是用传统“药食同源”理论指导的饮食,都能达到食养、食补、食疗的目的。实践证明,低温烹饪,水性烹饪,分子料理,返璞归“蒸”,慢餐,注重肠内营养等等概念,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健康餐饮的丰富内涵。

健康餐饮与传统药膳的区别

传统药膳很难回答餐饮是“药”还是“膳”的二分法的质疑。传统药膳可分为“食养、食补、食疗”三种不同功效的药膳,这三种不同的药膳,食养是针对健康人群,让健康人变得更健康;食补是针对亚健康人群,起调理作用;食疗则对相应患者起治疗作用!可见,其概念的宽泛和人群定位的模糊,已经难以适应以市场为主导战略的现代餐饮经营需求。而健康餐饮,以“美味和健康同在”的鲜明主张,满足了人们“既要美味,又要健康”的饮食新主张,必将引领食尚,主导21世纪的人类的餐饮市场!

蒸功夫健康餐饮的特色

如果把“健康餐饮”四个字到百度搜索一下,你会发现,几乎出来的都是“健康饮食”和“健康食品”相关的条目。可见,健康餐饮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目前,以健康为主打的餐饮企业很多,传统的以同仁堂和胡庆余堂药膳为代表;而现代的健康餐饮,作为概念的提出,蒸功夫可以说是始作俑者!

健康餐饮须懂健康的人来做!作为2004-2005年度浙江省餐饮行业明星企业家、2009年中国饭店协会授予的“中国杰出餐饮人”、国家高级营养保健师,杭州蒸功夫健康餐饮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葛柏浩从2001年成立杭州蒸功夫食品研究所开始,就致力于蒸食养生的主题研究和中式健康餐饮连锁模式的打造,被媒介称为专业性研究型美食家。2004年,他创作出版、公开发行《中国蒸功夫》系列丛书,倾力打造健康餐饮品牌,已在业内形成了较大影响。

目前,蒸功夫不仅是一家以“蒸为手段,养生为目的”的健康餐饮企业。更是弘扬“养生之食,莫过于蒸”中国饮食文化精髓的品牌企业。葛柏浩创立的“蒸的阴阳五行学说”和一整套养生菜系和蒸文化体系,历时近十年,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好。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一股“蒸食风暴”。并在全同范围内征集有识之士的各种形式的合作。

2011年,蒸功夫健康餐饮为了让喜爱他的客户吃出健康,将率先在行业内奉行五大标准:

1、用水:采用天然泉水。用经过漂白粉消毒的自来水和净化处理的纯净水,都是“人造”水,只有包含天地灵气的活水,才是善利万物的“上善之水”。

2、用油:采用非转基因生态食用油。转基因油的危害在某些动物实验中已经被证明会影响动物的生育能力。对人类的危害虽然还不清楚,但我们广大消费者是没有“做小白鼠”的义务的。

3、原料:采用无公害蔬菜及检疫合格肉类。蔬菜有条件的单位应该自测化肥和农药的残余量;肉类有条件的单位应该自测抗生素和激素的残余量。

4、调料:不用或少用味精等人工调料,更不能用化学调料和防腐剂。慎用各种人工添加剂。

5、烹饪:低温烹饪,倡导低盐,低油,低脂肪,低糖的“轻饮食”。

相信未来,蒸功夫将继续扛起健康餐饮的大旗,以普蒸做市场,雅蒸做文化,全蒸做理念,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餐饮舞台上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

[相关链接]蒸功夫与葛柏浩

蒸功夫创始人葛柏浩先后毕业于浙江大学药学系,浙江工业大学MBA,曾在浙江中医学院进修,长期致力于美食和养生的专题研究和实践,是一位专业性研究型美食家,获国家高级营养师证书。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例6

食品营养学是现代营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重点研究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与食品贮藏加工以及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本学科点的教师通过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进修、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以及对食品营养学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更新、拓展教学内容

食品营养学主要介绍其基础理论及相关的实用知识,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食品的营养要求、提高人民营养水平的途径、食品贮藏加工和新型食品开发中的营养问题等,并对近年来食品营养学中的热点问题作介绍和探讨。我们采用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用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食品营养学》。由于食品营养学这门课程授课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本学科点编写了《食品营养与健康》,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本教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作为辅助参考教材使用。由于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我们将一些章节省略不讲,让学生自己自学,如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食物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而增加了食谱的编制、科学烹调、洪绍光教授在中南海的健康讲座、大学生的合理膳食构成、亚健康状态以及健康心理等内容。同时面向上海市东北片高校跨校非食品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营养与健康”的系列讲座课,力争做到浅显、易懂、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目的在灌输食品营养学知识的同时,能够真正做到对大学生健康、文明、积极的生活方式有所帮助。

2教学手段建设

我们将教学内容分成各个主题制作成Powerpoint,同时让学生参与版面设计、教学内容的更新、插放图片以及动画制作,学生积极性非常高,查阅大量资料,制作的Powerpoint非常精美。此外,购置了卫生部医学CAI课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等,通过对不同播放形式的教材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大量信息简便、直观、生动、有效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深化了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多元化

除采用多媒体教学、部分内容学生自学以外,通过本校天空教室的网络学习平台,将许多学习辅助资料挂在网上,便于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我们还尝试着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其他一些改革。

3.1改革考试方法,以综合练习代替传统的期中考试

如学生通过计算自己一天的能量消耗,对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根据其一天的膳食摄入情况再进行食谱的编制,通过计算食物营养成分计算表、膳食评价表、营养素与来源分配、一日三餐能量分配以及能量来源分配等,对自己编制的食谱进行营养评价,再根据所学知识对食谱进行改进。通过此综合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营养学理论知识,并且做到学以致用。由于食品营养学知识不仅与基础医学有关,而且与农业科学、食品科学密切相关,与食物生产有关,所涉及到的数据以及实用知识也相当多,因此期末考试采用开卷的形式,题型相当灵活,不仅涉及基础理论知识、生活实际常识,还有考察综合运用能力的题型,比如谈谈开发一种新型老年食品的设计思路等,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调动其积极思维的能力,还能为以后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有效开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3.2改革“一言堂”的教学方法,设定专题讨论课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制作与食品营养有关的专题Powerpoint,上台发言交流,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才能。通过学习交流,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更加热爱本专业,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4学科建设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一名、副教授三名,具博士学位2人,一位博士在读,硕士学位2人,另有实验师1名。主要研究方向是运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新)食物资源的营养成分及其营养价值、生理活性物质及其生理功能;食品及其原料在贮藏、加工与流通过程中营养素的变化规律,为(新)生物资源中营养成分及生理活性物质有效的开发与利用途径确定最适加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本学科点隶属于本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得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项目,在有充足经费的支持下,已开展和拟开展以下的一系列学科建设工作。4.1规范教学管理文件

我们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编写了新的教案,不定期经常开展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教学管理文件规范。

4.2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本学科点目前承担国家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948项目、上海市曙光计划、上海市教委基金项目等以及一些横向课题,通过加强研究生教育、对外的学术交流活动等,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将学科前沿的最新发展动态介绍给学生。

4.3实验室建设

我们编写了《食品营养学实验讲义》,并到其他高校取经学习,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经专家论证后,建设了“食品化学与营养综合研究室”,具有同时为本科生、研究生实验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多功能性,以此为平台,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

4.4开设研究生双语课程“高级食品营养学”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大纲的制订等。通过开展食品营养方向的科学研究工作,带动该课程的建设。并有本学科点的老师在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的资助下,在美国进修、学习过一段时间,将美国大学一些好的教育理念和营养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介绍给学生。

4.5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加强与上海市食品学会等相关单位的联系,及时了解和接收新信息;增强与企业单位的联络,引进食品营养方面的科研项目,进一步推动学科点建设和发展。

5试题库建设

在试题库建设方面,由于食品营养学属于专业基础课,以教授理论知识和拓展学生知识面为主,不像大学数学、英语、物理等课程容易编写试题库。因此我们制作了食品营养学成套的试卷4套,由于食品营养学题型比较灵活,因此我们只编写了参考答案,内容涵盖面非常广,这样便于考试时随机抽取,并根据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有关的考题。

6结语

通过上述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提高,认为食品营养学教学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编制食谱时非常认真,有的将食谱一遍一遍地修改,认为真正学有所用。一般每年学生的考试成绩均呈正态分布,学习成绩良好,没有不及格的现象发生。

当然,我们的改革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努力,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需再上一个新台阶,而学科建设是我们近年的主要建设目标。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例7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81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537-02

1食品、营养的概念

我国《食品安全法》中对“食品”的定义是:食品(Food)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一生会摄取大量的食品,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食品能够供给人体活动所必需的能源,能源支撑人体完成生命活动,人类的正常生活永远离不开食品。

营养(Nutrition)指的是人体摄取和利用食物过程总和,包括人体在摄取、消化、吸收和同化的物质。食物中都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将食物进行特殊的加工处理,就能够制成富含营养、易于消化吸收、品种繁多、食用安全的食品。人体摄取食品,消化食品,吸收食品中的营养,从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抵抗衰老、防御病毒、延年益寿等生命过程的进行。

2食品与营养的关系

食品与营养是当今广大老百姓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食品与营养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食品的营养指标也成为了食品制造加工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人们的正常生命活动离不开食物供给,人体摄取食物是为了解决“肚子饿”的问题,从食品中吸收基本的营养物质,同时,人们追求“好吃”的食品,为了使人体味觉得到满足,现在人们渴望“健康”的食品,健康而有营养的食品既是为了保证人体的健康,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体对食品的功能性需求。

3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人体必需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七大营养素,食品中含有营养物质,人体的生命和健康需要营养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需要营养物质,人体从事劳动及活动需要营养物质。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心理与饮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人的学习能力、抵抗病菌的能力、运动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智力、体力、身高体重、寿命等都与饮食营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旦人体摄入营养素不平衡,就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影响人体生命健康,例如,蛋白质的缺乏会令人感到恐慌、脂肪的缺乏会使人懒惰和不爱思考、维生素A的缺乏会导致皮肤干燥、维生素B1的缺乏会使人得脚气病等不良症状的出现都与营养素不平衡有关。但是,现实中没有一种食品能够按照人体所需的数量和所希望的适宜配比提供营养素。所以,要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为了满足营养的需要,人体必须摄入多种多样的食品,让人体所消耗的营养与从食物中所获得的营养达成平衡。总之,人类的生命需要食物来维持,人类的健康好坏与食品营养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4食品营养强化措施

膳食结构的不合理是造成人体营养不均衡的根本原因,而食品营养强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人类的营养状况。通过在食品中添加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来强化食品的营养指标。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缺乏营养学知识,对待食品一味的追求视觉和味觉的享受,从而忽视了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食品应当是在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尽量包含多的营养素来保证人体的健康成长。但是,一些食品加工厂商为了谋求私利,迎合广大消费者视觉和味觉的享受,却忽略了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标准,从而导致一些人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影响人体的健康。

食品营养强化就是针对人体的特性,根据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遵循“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向食物中添加营养强化剂。一般来说,营养强化剂往往是食物中比较缺乏的,同时人体所必须的。针对特殊的人群生产营养强化的特殊食品,平衡这些人的膳食结构。食品营养强化必须要符合大众的需求,对人民生活所必需的食品进行营养强化,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显著地效果,例如,人类主食大米、面粉、面包、面条等。在我国,由于农民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能够享用的物质基础有限,导致农村居民出现营养不良症状的现象较多,所以,食品营养强化要面向广大农民,把农村当作开展食品营养强化工作的重点。食品营养强化除了面向人类主食,还要面向人类日用品,例如,食用油、食盐、食醋、酱油等调味品,这些生活日用品对于促进人体健康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向这些生活日用品中添加钙、碘、铁、锌等微量元素,也能够提高它们的营养标准。另外,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饮品,所以,食品营养强化也应该面向饮品,特别是牛奶、饮料等经常饮用的饮品,往这些饮品中添加营养素,有助于人体吸收,对人体的营养平衡有重要的作用。

往食品中添加营养强化剂,既要有针对性的添加营养素,还要注意食品安全,确保人体的安全。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添加营养强化剂,保证营养成分不流失。此外,政府食品质量监管部门要对食品质量进行严格监管,对于不达标的食品要将其杜绝在市场内,要制定合理的食品营养标准。

5结束语

食品营养关系到人体的生命健康,食品营养强化对于解决人体营养不良症状有积极作用。人体摄入食品,吸收食品中的营养,保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要注意调节膳食结构平衡,保证营养平衡,从而促进生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彬,魏福华浅淡营养强化食品与国民健康的关系[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6):55-57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例8

解析:蒸汽机、电力、生物技术、计算机和网络,人类社会从18世纪开始,在不到300年的时间中,经历了四次工业技术革命,跳跃式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类社会积累了大量财富。那么,谁将引领第五次工业革命?答案是――健康(保健)技术。健康产业实际上是一种革命,代表着继计算机和网络之后的‘财富第五波’。”也就是说,“健康经济”是“财富第五波”。

关键词二: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美国甚至是整个西方国家,在公众营养方面犯过的最大错误是,政府或某个雇主,对一个生病的人,无论手术还是其他治疗措施,都会支付所有费用。但是,对于此前的预防,却是预算极少甚至一分没有。现在,美国的新法律要求雇主,将员工医疗费的20%预留出来,作为预防性的保健费用。说实在话,这个改变来得有些晚了。

未来5年内,美国整个营养健康产业将会翻番,达到1万亿美元。目前美国总体医疗方面的花费是25000亿美元,而以保健、预防为代表的营养健康产业已达到了5000亿美元。

关键词三:天然食品的质量在下降

解析:蔬菜和水果质量与其生长的土壤质量息息相关。现代农业大量使用人工肥料和杀虫剂,使得土壤中的养分流失,导致天然食品的质量下降,其中,营养素含量要比几十年前的低很多。而且,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大量现代精加工程序又使得食物本身的营养进一步减少。如面粉、大米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77%的锌、铬、锰等元素;由于部分食品还添加了过量的防腐剂、合成色素、香精等,也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所以,有人建议在摄入营养素不足的情况下,可适当补充营养补充剂。

关键词四:营养补充剂之争

解析:关于营养补充剂的使用与否,一直是健康界争论的话题。尽管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最新的报告中指出:“不推荐使用膳食补充剂预防癌症”。但实验显示,某些营养补充剂的确具有防癌作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刊文指出,许多美国人的饮食中仍然缺乏许多基本的营养物质,尽管不会导致营养缺乏症,但不使用营养补充剂却难以获得理想的健康状况。专家们认为,人们尽可怀疑以维生素等营养补充剂来预防疾病是夸大的宣传,但一些证据仍然支持服用维生素等营养补充剂的好处。例如,钙可预防结肠癌,高剂量硒可预防前列腺癌,维生素D可促进钙质吸收和预防感染。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电子版去年发表的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每天服用鱼油1000毫克,死亡率和住院率都略有下降。就连一向不主张服用药剂营养的营养权威也不得不说,那些不常吃含油丰富鱼类(如金枪鱼、三文鱼)但有心脏病危险的患者,每天加服鱼油1000毫克是个不错的选择。

关键词四:锻炼+营养保健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例9

健康饮食论文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徐家锦.高中化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初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

[3]石柏兴.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3.

[4]赵冬.中国人群的血脂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74-78.

[5]张亚琴.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LDL/HDL-C及ApoB/ApoAl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12(12):1103-1104.

健康饮食论文参考文献:

[1]翟一飞.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调查研究[C].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2008.

[2]李珊珊,王海俊,马军,张世伟.全国五城市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调查分析[C].膳食营养、身体活动与健康——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08.

[3]季成叶.中国青少年生长与营养状况变化和改善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05).

[4]刘海刚、王兆芬.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J].中等职业教育,2008(3)

[5]张金菊.怎样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J].跨世纪,2008(11)

健康饮食论文参考文献:

[1]董维杰.大学生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M]M.济南:齐鲁书社,2006

[2]杨金土.我国高职教育形式浅谈[J]J.中国职业教育,2004(5):25-26.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36-03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相关恶性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已上升至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毒素、食品掺假以及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等方面,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为保护人类健康,减少食品安全相关事件的发生,2001年至今,一些工、农科院校陆续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近年来部分医学院校也相继设置了该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作为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修课,是食品质量与安全和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衔接学科。因此,如何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是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掌握医学背景知识、提高对医学相关课程兴趣的关键。本文在对该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内容设置、课时安排、教学方法调查的基础上,探索适合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模式。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选择潍坊医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共计102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大四毕业班学生(半年实习)48名,在读学生54名。另外选择38名代课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内容设置调查。

(二)研究方法

设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安排、课时安排、授课方法与手段及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其中课程内容设置部分每个条目给出非常有必要、较有必要、一般、没必要四个选项,并依次赋予分为4、3、2、1,得分越高,认为越有必要开设相关内容。问卷由调查员统一发放,采用自填问卷的形式并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

(三)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内容设置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这门课程共15章内容,平均得分3分以上的12章,占80%,2~3分的3章,占20%。排在前10位的为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风险评估、公共营养、营养与疾病、食品污染及预防、食品新技术及卫生问题、食源性疾病及预防、特殊人群营养、食物中的活性成分、各类食物营养价值、各类食品卫生及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这主要是由于目前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较普遍,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和老师对疾病与健康的关注度大于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关注。

三类调查对象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各章内容必要性的认识不一致的有:在读学生认同度高于毕业生的有食品营养学绪论、营养学基础、临床营养、营养与疾病、食品添加剂及管理、食源性疾病及预防、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毕业生认同度高于在读学生的有食物中的活性成分、各类食物营养价值、公共营养、特殊人群营养、食品污染及预防、食品新技术及卫生问题、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风险评估;毕业生认同度高于教师的有食物中的活性成分、各类食物营养价值、食品污染及预防、食品添加剂及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毕业生、教师、在读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各章内容必要性的认同见表1。

三类调查对象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内容认同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教师与毕业生意见的相关系数为0.65,教师与在读学生意见的相关系数为0.76,毕业生与在校学生意见的相关系数0.60。在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讲授,教师在课堂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生活事例中。在校学生对课程内容认同度与老师最接近,相关系数为0.76。毕业生也经历了在校学习的过程,但经过在食品、疾控、检验等相关行业的实习,接触和处理了当前社会最新的、最贴近生活的食品安全事件、食源性疾病事件,其对这门课程的意见和教师、在校学生意见的相关系数为0.65、0.60。

(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时间安排

1.学时安排。本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营养学绪论学时数为2学时的占52%,营养学基础学时数为5~6学时的占69%,食物中的活性成分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46%,各类食物营养价值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52%,公共营养学时数为2~3学时的占81.4%,特殊人群营养学时数为4学时的占55.9%,临床营养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70.6%,营养与疾病学时数3~4学时的占100%,食品污染及预防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92.2%,食品添加剂及管理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61.8%,食品新技术及卫生问题学时数为2学时的占57.8%,各类食品卫生及管理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95.1%,食源性疾病及预防学时数为4~5学时的占5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风险评估学时数为2~3学时的占81.4%,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62.7%。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大纲设定理论课程为3时,每部分内容的学时数与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见表2。

在食品营养学绪论、营养学基础、食物中的活性成分、特殊人群营养、食品污染及预防、各类食品卫生及管理等几章内容的学时安排上基本一致的。各类食物营养价值、公共营养、临川营养、食品添加剂及管理、食品新技术及卫生问题课、食源性疾病及预防、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风险评估几章内容的学时安排上,教学大纲中安排的学时数少于调查结果,学生要求相应增加。原因可能为这些内容既涉及到营养又涉及到疾病,营养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学生可深刻了解本专业和人类健康的关系,提高学习兴趣。根据调查结果,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各章节的学时数可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营养与食品卫生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医学相关课程的积极性,更好掌握医学相关知识,加强对社会、人类健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更好的体现医学院校为背景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优势,有利于扩宽就业途径。

2.课程安排。根据本次调查,72%的学生认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授课时间应该安排在第3学期,该结果和我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培养方案一致。宁波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将营养与食品卫生开设在第4学期,第三学期主要学习食品及食品工程相关课程,这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所依托的学校的性质有关。医学院校医学是强项,培养的学生是体现医学背景,掌握医学知识和食品检测技术的宽口径人才;而工科院校食品工程是强项,培养掌握各种检测技术、食品研发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

(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授课方法及手段

70%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导入法非常适用于这门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维生素C这节内容时,将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图片及视频,以及维生素C缺乏时出现的症状的图片、视频引入课堂内容,利用生活中鲜活的例子讲解维生素C的特点,生理功能,缺乏的原因,缺乏导致的体征及疾病等内容。把食物与预防疾病紧密联系起来,既提高了该专业学生对食品相关课程的兴趣,也提高了其对医学相关课程的兴趣,有利于体现医学院校以医学为背景、预防为背景的专业特色。

本次调查中有30%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速度太快,跟不上。这可能与学生刚开始接触医学相关内容有关系,可根据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具体内容及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重点内容可利用多种教学法优化组合、视频等教学资源,通过演示视频、多媒体课件和工业检验录像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通过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践行“浸入式教学”理念,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45%的同学认为可建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网站,把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多媒体课件及参考资料等课程资源上传至网站。这样可以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与信息,学生有疑问时也可以随时在网站上留言、提问,以便教师及时解答,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发挥好这门课程的衔接作用。

(四)《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践教学改革

本次调查的102名学生中有40%学生认为应多开设传统的营养学实验,58%学生认为应开设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实验技术手段,30%学生认为应多开设案例讨论,把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联系起来。因此实验教学内容的选定既要有传统的营养学实验,注重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素养的训练,又要有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现代实验手段,还应把食品安全问题与人类健康紧密联系起来。

三、讨论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增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其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诸多环节雷同化程度高。同一专业的低水平、无差别、重复性建设,一方面造成社会资源一定程度的浪费,另一方面极大地加剧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为此地方高校开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须在特色上做文章。专业特色是保持专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驱动力。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须有其特色,即有效利用本校资源,加强医学相关内容的教育,在课程、实验、实习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培养既懂食品知识,又懂医学知识的复合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使学生成为掌握医学、营养学、卫生学、食品安全学以及食品检测技术,熟悉GMP、HACCP等国内外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及法规,熟练地掌握外语和计算机,有着高尚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能够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技术监督局、海关、食品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等与食品相关单位从事食品质量监控、营养教育与膳食指导工作,也能够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复合型人才。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例11

收稿日期:20130626

基金项目:黔财教(2012)229号,黔科合NY字[2012]3083号,贵州大学2013年SRT计划项目“影响葡萄酒关键因素的研究”及2013年贵州省

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兔眼蓝莓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构建”资助

作者简介:杨雪莲(1981—),女,四川巴中人,博士,主要从事果树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7032303

1 引言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人口素质的高低与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有着紧密关系。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1]。公共营养学科是当今热门学科之一,而公共营养基础课程中就有各种蔬菜、水果等食品营养是社会的主要焦点之一。我国高等教育涉及到营养学专业或方向有:医学、食品科学、农学等专业,具体通过开设医学营养、食品营养学、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营养与检测等课程。据统计,本科教育层次开设营养学专业较少,而专科教育层次(其中职业技术学院居多)开设有关营养学专业的学校和专业远远高于本科院校[2]。营养健康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此营养学知识的普及推广在当下尤为重要。目前专业从事营养学相关的专业技能人才稀缺,并且有营养学专业的学校开设课程不够系统和全面,因此营养学建设和完善需要相关学科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食品营养学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对于居民营养的改善、疾病的预防、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3]。食品营养教育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终身教育的内容,因此该学科需要不断的深化和拓展。据调查,美国大学生中有53%的学生修过营养课程,88%的学生接受过营养学理论教学,87%的学生接受过实践教学[4],而我国关于食品营养学的教育仅限于特定专业,因此在高等教育中普及和推广营养学知识刻不容缓。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是一门研究园艺植物各类营养成分的学科,为合理膳食搭配奠定基础,因此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将成为公共营养学的基础课程。园艺植物食品营养主要包括以蔬菜、水果、茶及部分可食花卉的营养成分说明为主,辅佐日常生活中膳食搭配机理达到健康营养的目的。建设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将对食品营养学起到辅助和推动作用。

2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第二课堂建设的必要性

2.1 教学内容与重点符合高校大学生求知需求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的内容丰富,以选修课形式出现在大学课程教育中。该课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园艺植物的化学成分介绍,具体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风味物质等阐述。其次介绍蔬菜的营养、水果、干果的营养、茶及部分可食花卉等的营养。第三,简单介绍人体基础营养需求。最后,以正确选择园艺植物食品,合理膳食搭配为结语,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的教学内容。

当前大学生长期吃快餐,吃速食食品,对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取量极为稀少,导致体质较差的现象,有的大学生甚至在上基础体育课过程中坚持不下来或出现晕倒现象。因此,如何增强或改善体质,成为很多大学生渴求的知识。而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教学内容中的园艺植物化学成分及果蔬营养等重点知识能够满足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所吃果蔬有初步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饮食取向,使学生们能够认识到部分速食食品及垃圾食品对身体的危害并能够积极主动向健康饮食靠近。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开课对象不分专业,不分年级,面向在校大学生开放,目的是向不同专业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果蔬营养情况,并向学生推广健康合理的膳食搭配,影响深远。

2.2 教学目标激发大学生学习农业知识的热情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教学目标使大学生全面了解园艺植物食品营养的组成及掌握基本的均衡膳食搭配原则。学生在学习过程对园艺产品的色、香、味、型等认知,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日常生活中果蔬的认知,并激发对园艺植物乃至其他农业知识的学习热情。部分蔬菜生长周期较短,学生可通过亲自种植体验生命的伟大和劳动的快乐。

目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过程中对科技需求越来越高,而作为农业高层次人才培育场所的高校肩负着向农业不断输入人才的重任。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可起到引导大学生学习农业相关知识,并激发大学生为我国农业发展奋斗的热情。

2.3 教学内容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通过教学实践课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初学者加深对园艺植物的认识,并学习合理膳食搭配,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在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生物的奥秘,激发学生们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热情。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是一门有潜力的第二课堂,该课程的建设与普及对高校第二课堂具有深远影响,但如何建设该课程,如何发挥该课程的作用,有待当前高校教师积极思考与探索。

3 对策与建议

3.1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第二课堂设计思路与原则

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目的,导致教师和学生间成为传授与接受的教学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以及智能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因此尝试一种教授与引导相结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应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势在必行。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第二课堂设计思路为将传统教学的灌输教育变为启发引导式教学,监督式教学变为任务式主动学习型教学,通过产学研相结合采用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5]。

3.2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第二课堂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通过实践课程,再在理论课程中详细介绍各类果蔬的化学成分及营养成分。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明确课程主旨,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启发和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探索问题,从实际观察和文献收集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课程教学可通过动画视频,现场模拟等方式,以鲜艳的色彩,动态模式引起学生们的感官刺激,从而达到对所学课程加深印象的目的。课程建设要求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方式灵活,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方法,达到引导式教学的目的,并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

3.3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第二课堂采用任务式教学方法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课程建设过程中分配任务,如阳台蔬菜种植与管理;市场调查,包括菜市场、超市果蔬供应情况,医院缺乏营养病症收集、质量检测中心数据收集等任务,通过同学们亲自种植和调查过程达到深入了解该课程所授知识的目的。

任务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其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及应变能力[6]。通过动手实践,自主设计实验或者其中调查,达到激发学生本身潜在的求知欲望。在该课程开展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饮食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及实践创新能力,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4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第二课堂采用产学研结合式教学方法

该课程课设过程中可与食品加工厂,如贵州省本地辣椒酱生产厂、薯条生产厂、榨菜生产厂、蔬菜加工厂、食品检测中心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给学生提供一个产学研的教学平台,让所学的知识展示于生产或生活中。通过产学研过程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看到自己所思所行造成的结果,培养其自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建设的产学研环节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贡献。当前培育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7],而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课程建设的产学研教学方式使学生亲自体会果蔬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及食品检测环节出现的问题,诱导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主动思考如何生产出自己喜爱的食品,或如何降低食品的不安全因素等。

4 结语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的一个有益补充,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该课程建设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营养价值观及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都有积极推动作用。

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体魄、合理饮食习惯有助于大学生应对当前就业局势。通过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及创新创业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积极建设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课程是当前农业院校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路新国.《黄帝内经》与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4):174.

[2] 周 永,韦 娜.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5):778~779.

[3] 孙远明.食品营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50.

[4] Short J E,Chittooran M M.Nutrition education:A survey of practices and perceptions in undergraduate dietetics educ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2004,104(10):1601~16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