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组织教育论文

组织教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7:09

组织教育论文

组织教育论文例1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沿着一定轨道向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运动的演进系统,是一个诸要素功能的状态、关系的无限多样性的巨大而复杂的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动态有序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本质上是自组织的”。[1]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途径、新思路的反复实践中发现,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是教育客体按照教育主体的指导自组织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被组织、自组织的含义

组织是我们这个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类文明成果有着组织的巨大功劳,人类从一开始就把组织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面对人的教育活动,组织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形式。

“组织”既可当作名词(organization),又可当作动词(organize)。本文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中的组织,属于动词性使用范畴。作为动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是指安排思维认识、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演化的过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教育主客体共同确定、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事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联系的一系列活动,建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的沟通渠道和协调系统,通过各种媒体传播经过整序的各种信息,营造相对持续、稳定的政治环境,建立一个规范的活动、思维、行为秩序,形成科学的、正确的思想政治认识,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有如下特点:(1)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实践,也是一种思维活动、认识活动;(2)有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完整的价值体系、理论体系;(3)有精心设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构和协调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系统;(4)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制约;(5)受教育主客体思想认识水平、能力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意味着两种过程:第一,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性活动使思维、认识层次上升,并指导行为上水准的跃升过程;第二,是同一组织层次中或同一组织水平上思想政治活动、行为、认识、思维复杂性的增长。当然,在实际过程中,这两种过程总是呈现出交替作用的情形。

组织是一个总概念,按照事物本身如何组织起来的方式,应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组织方式,一种是被组织方式。[2](P.5)同理,按照认识、思维、活动、行为本身如何组织起来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方式也同样应该划分为自组织和被组织两种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是通过教育主客体自己的活动、思维自发、自主地走向认识、行为组织的一种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被组织”则不是教育主客体自身的自发、自主的思维、活动过程,而是在外部动力的驱动下活动、思维,走向认识、行为的组织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是组织的子概念,其关系如表1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可以明显的大于他的非组织的功能,产生组合效应。然而,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概念的认识存在误区,常把组织和被组织的概念混为一谈,而忽略了被组织、自组织概念是同属相同量级的一对范畴,忽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中自组织特性的研究。由于这一忽略,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教育主、客体只注重以被组织的形式开展或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轻视了教育主、客体的自组织,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客体对于施教信息大多处于被动、呆板、机械的灌输和接受状态,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被组织、自组织的含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表1组织、自组织、被组织的概念关系

总概念组织

含义思维、活动朝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演化的过程

二级概念自组织被组织

含义组织力来自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力来自思想政治教育

主客体内部的组织过程主客体外部的组织过程

典型如在周身被大火吞如听领导传达中央有关文

噬的情况下仍然以坚定的件,其中的所有与会者都

爱国信念支撑着自己,一是被组织地传达或听取报

动不动,直至献出生命。告,组织力来自中央。

组织力来自自身。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被组织与自组织的特点、联系与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被组织与自组织各具特点:被组织是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施教信息与载体的组织,而自组织则是教育主客体对自己已有隐性信息的组织;被组织侧重对施教信息的组织,是教育主体通过各种活动引导教育客体积极思维、提高认识的过程,自组织则是拥有信息的教育主、客体自发地从思维(即思考)到指导社会活动(即行为)的自主过程;被组织是由外在控制的,由外而内、由上而下的影响过程,而自组织的动力是内生的,是由内而外、由低级向高级的内化过程;“被组织受工业时代线性和机械的组织理论的影响,讲究静态、精确与可控制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而“自组织则受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的影响,追求动态、模糊与变化”,[3]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作为同属相同量级的一对范畴,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他们同属于组织,具有组织应有的所有属性;其次,在任何组织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中,我们都会看到既有自组织也有被组织,被组织过程中总是蕴含着自组织,自组织过程中也回避不了被组织;再次,自组织与被组织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可以相互转化。如,听有关方面传达中央文件,是一种被组织的活动和行为,传达者可能仅仅读读念念而已,也可能认真传达,并加以阐述;到会者可能认真听讲,细心领会,也可能开小差,打瞌睡,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上的被组织、自组织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

从定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概念有着严格意义上的不同,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却不一定每时每刻都有明确的界限。如,同样作为教育客体参加一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都在认真的参与,不同的教育客体会出现不同的思维和认识,活动中有不同的表现和反映,有些人表现得积极主动,有些人则表现得消极被动。关键是,即使都表现得积极主动或消极被动,由于思维、认识的活动形式是隐形的,其中多少程度上是被组织,又有多少程度上是自组织,也是因人的个性而异,因人的认识水平而异,因人的能力而异。

思想政治教育中活动、行为的被组织,大多以相同的方式出现。如:人们到会听报告,参加政治学习,按照要求传达文件精神,按照通知精神参加某次活动,等等。思想政治教育中活动、行为的自组织,在不同场合、地点,不同责任、分工,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有时表现为领导、组织,有时则表现为合作、服从;有时表现为积极、主动,有时表现为配合、被动;有时表现为各抒己见,有时则表现为保持一致。作为活动、行为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其界限较易于判断,教育主体在活动中自组织的程度较高,尤其是具有创新的活动设计,教育主体的自组织程度更高。教育客体在活动中被组织的程度较高,但在活动中每个教育客体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自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中思维、认识的被组织是上一级教育主体向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灌输、发送的施教信息的汇集,是下一级教育主客体暂时的思维和认识,只有通过他们的自组织,上一级教育主体的施教信息才可能部分乃至全部内化为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的思想认识,才能指导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组织、参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终决定他们在各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和实践。作为思维、认识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与活动、行为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相比,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则更显重要,更为复杂。作为教育主、客体,在活动、工作中,当思维、认识自组织或被组织成与上级精神相一致时,即使同等客观条件,受教育主、客体自身素质的限制,仍会在活动、工作中出现不同的表现。如:同为教育主体,都领会了上一级党组织的精神,但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活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同时他们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却苦于缺少办法和对策,表现平平。弄清楚思想政治教育中被组织与自组织的特点、联系与区别,对于教育主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规律、研究工作方法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三、被组织、自组织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启迪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作为一对概念范畴,对于我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方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自组织是思想政治工作在长期演化中选择和形成的优化的进化方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们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是自组织进化呢,还是被组织进化?如果我们知道自组织与被组织的优劣,我们了解自组织的方法和被组织的方法,就会自觉地运用和遵循组织演化的规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自组织是自然界和社会在长期演化中选择和形成的非常优化的进化方式”,[2](P.6)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不断探索的试错式演化的过程中,也正在证明着自组织演化优于被组织演化方式。然而在我国,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被组织方式组织起来的,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被组织几乎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从幼儿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老年。事实证明,这种长期的、大量的完全被组织、缺乏自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有效性、适应性、持久性等重要组织特性都不够理想。一些受党教育几十年的干部甚至是高层干部在临近退休时出现腐败问题,退休后修炼问题等,足以证明这一结论。

2、运用自组织方式转化按照被组织方式建立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中总是避免不了也不可缺少以被组织的方式去开展工作,如何才能运用自组织手段转化这种已经按照被组织方式建立起来的组织呢?也就是,如何将被组织转化为自组织呢?调查发现,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一些被组织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在其起点以被组织方式被组织起来后,通过一定的调节改造,改变为以自组织方式运行是可以的、可能的,而且只有这样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坚持下去、深入下去。反之,一些一直以被组织方式运行的活动、思维、人事、行为,则在演化中期组织程度越来越低,无序程度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不好。

事实上,的确存在以被组织方式组织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照自组织方式运行良好的情况。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配置,大多是上一级党组织的决定。这是一个典型的被组织的例子,这个过程的起点是被组织的,是在遵循了干部配置的科学规律的基础上被组织的,只是后续过程存在着被任命干部自身的自组织,但凡前期被组织得好,后期自组织得好的干部队伍就一定能够形成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人民群众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也是一个前期被组织、后期自组织的范例。孩提时代的人们并不知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经历和接受了一系列教育后,随着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随着对社会和世界的不断了解,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性、必要性及紧迫性,注重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成为人们的共识。

进一步研究运用自组织手段转化以被组织方式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条件下运用何种方法,如何进行有效的被组织与自组织间的转换,从而取得最有价值、最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系统中存在着局部被组织的情形

在任何一个自组织的大系统中,对于不同的子系统而言,一旦形成自组织后,即形成一种特定的演化方式,子系统都必然受到这种演化方式的制约。[2](P.7)就好比大江东去,有哪一个水分子能够在总方向上不顺流而下呢?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也是如此,党中央制定了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地方各级党委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受到指导、支配、控制和组织。关键在于,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一旦形成,不管地方各级党委主观态度如何,都必然受到影响、指导,即在自组织系统中必然存在着局部被组织的情况。

自组织中存在的被支配和役使情况与被组织作为整体中的子系统被支配、役使的情况完全不同。自组织中的子系统被支配和役使是一种规律性的支配和役使,一种无形的影响性的支配。如舍身炸碉堡,这种行为本身完全是自组织的,之所以在关键时刻有这样的壮举,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他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祖国,献给了党。而被组织中的子系统的被支配和役使则是总系统硬性的、非规律性的、有形的支配和役使。

4、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意味着创新

科学家已经认同自组织是复杂性的特征之一。因为,通过“组织”,特别是自组织的方式演化,系统才能发展出原来没有的特性、结构、功能,这就意味着复杂性的增长。而复杂性的研究被认为是当代最具挑战性的重大课题。自组织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如果被研究透彻或有所突破、有所进展,就意味着我们对复杂性的性质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借助具有跨学科性质的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自组织的规律、特点,对开拓思想政治工作新的视角,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建立与世界复杂性增长同步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系统自组织理论进行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表明,被组织的方法论研究已趋成熟,欠缺的是自组织的方法论研究。这是一种跨学科性的方法论骨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追求的是教育客体的思维、认识上自组织和活动、行为自组织的一致性。可见,能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主要尺度,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程度。

20世纪60年代末以耗散结构理论的诞生为先导,系统自组织理论登上了科学的殿堂。接着,70年代诞生了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理论和分形学等一系列系统自组织理论。[4](P.75)世界迎来了系统范式发展的新阶段。以系统自组织理论为核心的自然科学的新成果,逐渐形成了建立统一的系统学、探索复杂性的科学新方向,并延伸到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成为当代知识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

借鉴系统自组织理论,“作一定的移植和改造”,[5](P.10)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和手段;耗散结构理论是自组织的创造条件方法论,创造条件使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自发地走向自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遵循的一种方法理论;协同学处于一种动力学方法论的地位,依据协同学理论,制定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则,以一定的经验参数进行调节,然后放手让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相互作用,产生序参量运动模式,从而推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演化,寻求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演化的最好管理方式;突变理论是自组织的演化途径方法论,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其演化的可能路径方面所采取的方法论思想,懂得何时该采取渐变方式,何时该采取突变方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演化;超循环理论是自组织的结合发展方法论,可以提供一种如何利用社会活动过程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何有效的展开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之间相互作用并使其结合得更加紧密的方法;分形方法论被称为事物自组织的表达复杂性空间结构及其生成方法论,其可操作性极强,包含的哲理也很深刻,掌握分形理论的方法,对于我们区别整形与分形,把握复杂世界、复杂的思想政治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纲[J].青岛: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2).

组织教育论文例2

学习型组织(thelearningOrganization)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其所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首倡,包括“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炼”和“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组织文化”三种形式的创新。归纳起来,学习型组织的基础是团结、协调及和谐,核心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完善的“自学习机制”,精神是学习、思考和创新。我国学者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构成“学习型组织”的六大要素:①拥有终身学习的理论和机制;②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③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④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⑤工作学习使成员活出生命意义;⑥学习组织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现在学习型组织已经作为一种全新观念与重大趋势在西方管理界引起强烈反响并被付诸实践。

学习型组织应运而生,其出现有社会、经济、科学文化进步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对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主要通过知识而不是金融资本或自然资源来获取竞争优势。20世纪70年代以区区几千美元创业,没有人会想到今天的比尔.盖茨已经拥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资产而成为世界首富。这个神话和奇迹的创造,是因为一种新型的企业运作模式——学习型组织(或称为知识型企业)的诞生,它已经将传统的工业企业远远地抛在身后。目前美国排名前25家企业中有20家已经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改造自己;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也有40%按“学习型组织”模式进行了彻底改造。

其次,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当代社会主流观念为“学习型企业”提供了理论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是一个空前要求教育的时代。法国的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世界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他认为,数百年来把人生分成两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工作,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接受教育应当是一个人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教育应当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他的这一主张,得到许多成员国的赞同并广为传播。千年之交,实施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已成为全世界发展战略的共同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一方面将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导致整个社会的深刻变革;另一方面反过来也要求公民具有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适应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据此,我们每个人唯有不断地学习,我们的各种团体只有建成学习型组织,才能在这迅变的时代中生存、发展、成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同志在2001年5月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200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也明确要求:“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活动”,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二、学习型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全面推进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显然,创建学习型组织将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增强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因为,学习型组织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组织,这种组织实行目标管理,成员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控制。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知识共享、提高员工的素质将是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和目标。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已内化为组织的日常行为,溶入组织的血液之中。主动学习将替代被动学习,系统化学习将替代零星式学习。这样的组织在实现组织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实现了内在素质的提高。

借鉴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强化和创新以下工作:

1.观念创新——树立知识价值观和人力资本观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它强调人的素质的特殊地位和重要。借鉴学习型组织为管理导向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切实内化这种价值观,一方面致力于全体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人力资源的持续优化,另一方面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进行战略性审视,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丰富思想政治工作。

2.环境创新——创建有助于人们自我发展的民主、和谐、上进的学习组织氛围

良好的组织氛围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极好的教育因素。在学习型组织即前述知识性企业中,企业文化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它包括企业的厂房、设备、教育、生活福利、环境和产品等构成的物质文化;企业的经营制度、人际关系、领导制度和各种管理规范在内的制度文化;企业的价值观、哲学理念、经营宗旨、行为准则等精神文化。只有物质、制度和精神三大文化相结合才能形成企业的整体文化和氛围。因此,通过环境创新,使全体员工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能让员工体验到工作中生命的意义,通过学习能创造自我,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

3.机制创新——以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内涵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基本相通的。二者在方向上的一致性体现在都是探讨促进企业或组织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二者在目标上的一致性体现在都是挖掘员工的潜能,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二者在内容上的一致性体现在都是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着眼于员工思维方式的转换和行为观念的转变;二者在方法上的一致性体现在都是采取教育、引导、启发等手段,达到员工的自我提高与团结协作的紧密结合。因此,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是一种机制的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打造:

第一,领导与管理。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强调企业的领导者应用主要精力扮好三个角色:一是优良系统的设计师;二是共同愿景的仆人;三是好教练。因为一个聪明的企业领导人不光要考虑自己怎么辉煌,更要考虑怎样为员工提供实现辉煌的机会。因此,在学习型组织中,人才开发被放到战略性的位置,学习被当作不可缺少的竞争战略。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通过各种途径为从事学习的个人、团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规范学习行为;建立一种促进学习的体系;鼓励员工提出创新建议;保证知识传播和学习渠道的畅通;企业资源向从事学习的人员和团队倾斜,真正体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第二,组织文化。文化是组织的粘合剂。一个学习型组织的文化必须做到:支持并奖励学习和创新;提倡探索、切磋和试验;允许犯错,并将错误视为学习的良机,关注全体员工的困难和福利。一个信任和开放的组织文化有一个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指能成为员工愿望的远景,包括企业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只有当人们致力于实现共同的理想、愿望和共同关注的愿景时,才会产生自觉的创造性的学习。它帮助组织培养所属成员主动而真诚地奉献和投入,从而取代员工对改革的抱怨以及对领导个人愿景的被动服从。这样的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三,交流和知识系统。学习型组织的生命线就是一个自由、开放、便于信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系统:能够产生新颖而又实用的知识;能够保证企业内部经营和战略信息渠道的畅通;企业能从外部方便、快捷地获取有关知识;信息的传播是高效的,即能到达需要它的员工和部门手中;各个信息点相互扶持、相互促进。因此,学习型组织十分强调团队学习和“知识联盟”。团队学习的目的是使团队智商大于个人智商,知识联盟有助于组织之间的学习和知识共享,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组织教育论文例3

课时教学目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应共同努力达到的。它对教师教的方式方法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的作用。因此,课时教学目的不仅是教师要清楚掌握的,也是学生应该了解的。明确了解课时教学目的,教师可以调节教学活动的控制能力,这包括对自己教的活动的调节控制,对学生学的活动的调节控制,以及对师生关系的调节控制等,以期充分发挥学习功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2.深入地钻研课时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的深入钻研和透彻理解是完成课时教学目的的关键。教师要掌握好构成每一节教材内容的要素,它们的范围、深度和广度,以及它们的最优体系结构。任何一节教材都是整体教材结构中的一个部分。因此,钻研和熟悉一节教材时,不能把注意力局限于这一节教材上,要了解它在本章、本册以及全套化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把部分和整体结合起来。

3.要切实了解学生

我们知道,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要靠学生个体的智力活动。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不仅要借助于他们已有的化学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而且必须通过各种思维方式方法来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掌握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而形成化学知识结构。学生个体的思维方式标志着学生个体的认识水平,也决定着个体的认识能力。

4.落实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就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通过教学手段来实现的。为此,化学教师要对每节课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和措施进行认真地选择、合理地组合,提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为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提供条件。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时应注意“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只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就应多用。5.划分课时教学阶段化学课堂教学要结合本学科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课的教学目的、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方法和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思考,据此来进行化学教学的阶段划分。脱离开上述因素,把任何一节课都按提问、讲授、巩固、家庭作业这一种模式去处理,就会使教师没有机会广泛应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对学生的培养教育也是不利的。

二、化学教学系统的实施

中学化学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按照课前准备、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课外活动)学生成绩的考核等几个基本工作环节的规律组织和开展教学工作。

1.课前准备的基本要求

教师课前准备要求做到“三个转化”,即:将教学目的和要求转化为教师的指导思想,将教材中的知识与方法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与方法,将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与方法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与方法。具体来说,是了解学生,钻研教材,考虑教学方法,准备实验和教具,编写教案。(1)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任何一个化学教师在上课前都必须认真钻研化学教学大纲,因为它是教育部颁发的化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师要反复研究,把握内容标准,掌握精神实质,并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它是学生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教材,钻研它的知识体系结构,关注化学学科知识的更新及有关背景素材。这样才能为教好每一个单元和每一堂课打下必要的基础。教师上课时才能掌握其深度、广度,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2)考虑教学方法这是在熟悉学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解决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包括确定课型和选择教学方法等。(3)准备实验和教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为了给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情景,教师常常要组织、演示许多的化学实验。为了使课堂演示实验取得成功,教师必须事先对实验进行充分的准备,无论实验多么容易,多么简单,也一定要亲自试做,掌握实验成败关键,估计所需时间,确保在演示时效果明显、操作规范、安全可靠,按时完成。

2.上课

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一般是按时间序列来划分为: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样五部分较为合适。组织教学最重要的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心情调到课堂中来。复习旧课重在“温故而知新”要尽可能地通过旧知识将学生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作用。讲授新课是课的核心部分,教学目的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是在这部分来进行。巩固新课重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强化重点,增强理解和记忆,可能的话为下节课作些铺垫。布置作业重在获得反馈信息。

3.辅导

辅导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也是因材施教的必要环节之一。当前,中学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程度不同的现象,学生由于学习基础、理解能力、学习条件、学习方法、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掌握知识和技能自然会有所差异。因此,课后及时进行辅导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4.作业及其批改

作业及其批改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发展,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有效途径。有计划、有目的地布置和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可以获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众多教学反馈信息。并对今后的教学信息的再输出产生重要影响。作业有书面、阅读、搜集资料、实验、研究等形式,可以是即时的,也可以是短、长周期的。作业批改有学生互改、教师批改两种形式。竞赛的形式可以是在班级之间,也可在若干校际之间进行。由于竞赛突出其选拔功能,因而竞赛题要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并要有一定的难度,重点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但难度要把握在尖子学生有可能解决的知识点上。

组织教育论文例4

传统的体育教学,队伍的调动和队形的变换相对比较频繁,花费的时间多不说,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的密度。针对这一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场地、队形、器材三固定的做法。

1.场地固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学生的上课效果,而相对熟悉的场地环境,有帮助学生稳定情绪的作用。因此,在经过缜密的分析之后,我把场地的使用方法做了详尽的规划:短跑哪儿是终点、耐久跑在哪儿起跑,包括跳绳、拔河、投球的位置都有明确的确定。上课时只需告诉学生练习的内容,学生自然而然就知道练习的位置。这样做,既减少了非锻炼的时间,又增加了练习的时间。

2.队形固定。教学队形的变换和运用取决于教学任务的需求。开课之初,我便把各项运动练习时的队形固定了下来。比如开课站4列横队,徒手操呈体操队形,而教蹲踞式起跑和30米直道加速跑,则让学生分布在跑道两侧,采用单或双行站立队形,这样教师在中间讲解示范,学生听得到,看得见。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现在,上课时我只告诉学生练习内容,一个口令,学生就会主动站好队形,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使练习的内容衔接紧凑,增强了学习效果。

3.器材安放固定。我们上体育课难免有数量多、体积大的器材,器材安放固定可以减少浪费时间,增加学生锻炼的时间。如跳箱、垫子,实心球等摆放的位置不固定,今天上课一个位置,明天一个位置,学生不适应,教师上课时把时间都浪费在调动队列队形上,增加非锻炼的时间。所以器材摆放是否固定,直接影响上课的质量。

二、课的组织新颖多变,保证上课的质量

课的组织新颖多变,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练习欲望强,练习时间就多,保证了上课的质量。一般性的体育教学,一开始往往是队列练习。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种单一的形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能不能把音乐、舞蹈、游戏放在课的开始呢?我大胆地做了一些尝试。如我在四年级体育课时就把音乐、舞蹈(或健身操)安排在课的开始。由于音乐伴奏,学生比平时显得很兴奋,积极性很高,音乐伴奏做操使学生全身心放开了活动,而且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通过实践,我发现只要组织新颖,方法得当,一点点小的改变,就能消除学生课间所带来的各种不良情绪,使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或如开始部分采用踩人影、挠脚尖等游戏学生分散练习,时间可长可短,也能吸引住学生。还有队列配音乐练习等等。只要组织不拘一格,教法得当就能提高上课的质量。

三、运用“放”和“收”的练习,提高上课积极性,增加练习的时间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中有不少内容是分散、自由练习的,这就涉及“放”和“收”的问题。如何“放开”?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及动作技能掌握程度,场地、器材、环境等教学因素适合放开时应放开,以充分利用场地及器材的复合、轮流和循环运用,让活动范围放开,练习组合形式放开,个人的练习选择与自由度、情感体验、情绪宣泄放开,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个体兴趣爱好,培养和发挥特长,充分体现教者与学生之问的互动,培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真正确立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所谓“收”,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疑难问题,教师进行必要的归纳和纠正,去粗取精,为伪存真,从而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术技能准确、系统、完整。收的根据主要有两个:一是体育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素;二是教材中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困惑难解指出。

四、一种器材多用,增加练习的密度

上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内容不能单一。过去,一节体育课往往需要准备好几种器材,光是收发这些器材就会占用学生不少时间。为了使课常气氛活跃,减少非锻炼时间,我一直在思索和探究有没有“一种器材,多种用途”的锻炼方法。通过实践,我发现,实心球本是推抛等力量性器材,还可以用来做多种练习。比如,两个学生间相互传递,可做准备活动。等距离排开,可练习腿部力量。此外,传球接力或跨下传球等也是不错竞赛性的游戏。

组织教育论文例5

二、当代工作组织形式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课程形式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保证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有效应对资源环境约束、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技术革新步伐加快、国际竞争形势严峻等挑战;另一方面,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供求关系不匹配,就业总量压力长期存在,而人力资本质量是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经济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强技能人才,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职业能力作为课程的核心要素得到了广泛研究。对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集中体现在不同的职业教育课程中。对于职业教育课程,教育界已达成“能力本位”的共识,而对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则造成了课程选择上的差异。目前,高职院校所采用的职业教育课程包括MES课程、CBE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等。MES课程是“ModulesofEmployableSkill”的缩写,是“就业技能模块组合课程”的简称。MES课程是以工作分析为基础,通过工作内容本身来设计开发课程,其以工作职位为核心组建知识体系,通过对工作内容的多步、逐级分解,获得了非常具体、明确的工作内容基本组成单元,即模块。对模块进行进一步细分,即可获得完成每个模块所需要的学习单元。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层层分解,MES课程对目标技能的阐述已经达到十分精细的程度,而课程整个开发过程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模块组合的灵活性是该课程的重要特点。但MES课程过分关注行为动作,对整体的忽视使其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技能、加深知识结构的整体理解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CBE课程是“Competence-basedEducation”的缩写,是能力本位教育课程的简称。CBE课程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形成了以DACUM(“DevelopingACurriculum”的缩写)为主的课程开发方法。CBE课程遵循了MES课程的思想,其课程体系的开发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CBE课程相比于MES课程而言,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复杂的职业能力,课程的综合化和整体化特征更加明显。学习领域课程是指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由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及课程评价等要素构成的学习单元。学习领域课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相比于MES课程、CBE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是,认为职业能力是动态的、过程性的,职业能力是无法与实际的应用背景割裂开来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应植根于实际的生活工作环境,跳离了背景框架谈职业能力没有任何意义。学习领域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行动为导向,强调学生的行动主体地位,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出发,学习领域课程具有明显优势。但学习领域课程的问题在于,学习领域来源于行动领域的归纳,行动领域可以通过对与职业紧密相关的工作任务的职业情景进行概括得到;而学习情景又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在课程的实际操作层面,学习领域课程并没有给出有指导意义的课程开发方法;而要使学习领域课程转化为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还需要对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给予更多关注。职业教育中的项目课程可定义为:以工作任务作为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通过项目组织教学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相比于学习领域课程,项目课程更加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特征,更注重学生对整个工作过程的理解,更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项目课程强调在工作情景过程中,通过知识和经验的合理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职业教育中的项目以工作任务为基础,要求通过有结构的项目活动,产生出符合一定标准的产品、服务或决策,具有生成性特点。从目前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课程开展和实施的情况看,MES课程和CBE课程更多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流行;而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更多具有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行动导向课程特点。它们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别在于对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MES课程和CBE课程对操作技能,具有外显的知识和技能给予了更多关注;而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则更关注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关注复杂工作情景中行动能力的养成。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MES课程和CBE课程能较好满足新福特主义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而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则对后福特主义的职业能力培养给予了更多关注。对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除了受到各国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的影响外,现代工作体系下不同的工作组织形式对职业能力的定义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对我国高职院校课程选择的启示

高职教育在经过前期的快速发展后,已逐渐由规模扩张转向了内涵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充分就业和民生改善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办学目标。课程作为主要的教学活动单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选择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阐述工作组织形式演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职业教育课程形式发展过程,得出对我国高职院校课程选择的启示,具体如下:

(一)工作组织形式演变为职业能力的认识提供了前提

不同的工作组织形式带来了对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新福特主义主要培养外显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不同操作单元的重复,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后福特主义更多关注复杂能力的培养,以实际工作情景中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均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应深入了解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现状,积极加强工作组织形式研究,明晰工作组织形式演变对职业能力认识的影响。通过对世界范围内工作组织形式变化的把握,加深工作组织形式与职业能力之间本质联系的理解,为正确认识职业能力提供前提。

(二)职业能力内涵为高职院校课程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由于对职业能力理解的不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MES课程和CBE课程主要培养操作技能,关注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以复杂工作情景中行动能力培养为目标,强调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相比于MES课程和CBE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对职业能力的认识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动态性、复杂性特征。高职院校具有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和责任,职业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对高职院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高职院校应加强对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加快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对区域产业有着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应深入了解所在区域产业发展和工作组织形式实际情况。各个区域的产业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很难统一,高职院校应结合各自传统文化和现实基础,以职业能力作为高职院校课程选择的方向,加强职业教育课程研究,逐步形成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

(三)实际办学情况为高职院校课程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高职院校应在促进经济产业发展的同时,结合各自院校办学传统和实际情况,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教育课程。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教育课程选择时,应以实际办学情况为基础,以自身教育教学资源为支撑,充分考虑不同职业教育课程实施对教育教学资源的要求。如项目化课程教学需要在工作情景中展开,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实力、特色教材编写等提出了较高要求。特别是师资队伍,项目化课程要求的先进教学理念、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整体性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能力等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在实际人才培养活动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各种教学硬件(如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及学生学习能力等都会对教学活动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完成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在保证办学质量的同时,应从实际出发,通过课程选择突出办学特色,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组织教育论文例6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沿着一定轨道向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运动的演进系统,是一个诸要素功能的状态、关系的无限多样性的巨大而复杂的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动态有序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本质上是自组织的”。[1]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途径、新思路的反复实践中发现,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是教育客体按照教育主体的指导自组织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被组织、自组织的含义

组织是我们这个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类文明成果有着组织的巨大功劳,人类从一开始就把组织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面对人的教育活动,组织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形式。

“组织”既可当作名词(organization),又可当作动词(organize)。本文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中的组织,属于动词性使用范畴。作为动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是指安排思维认识、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演化的过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教育主客体共同确定、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事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联系的一系列活动,建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的沟通渠道和协调系统,通过各种媒体传播经过整序的各种信息,营造相对持续、稳定的政治环境,建立一个规范的活动、思维、行为秩序,形成科学的、正确的思想政治认识,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有如下特点:(1)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实践,也是一种思维活动、认识活动;(2)有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完整的价值体系、理论体系;(3)有精心设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构和协调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系统;(4)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制约;(5)受教育主客体思想认识水平、能力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意味着两种过程:第一,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性活动使思维、认识层次上升,并指导行为上水准的跃升过程;第二,是同一组织层次中或同一组织水平上思想政治活动、行为、认识、思维复杂性的增长。当然,在实际过程中,这两种过程总是呈现出交替作用的情形。

组织是一个总概念,按照事物本身如何组织起来的方式,应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组织方式,一种是被组织方式。[2](P.5)同理,按照认识、思维、活动、行为本身如何组织起来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方式也同样应该划分为自组织和被组织两种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是通过教育主客体自己的活动、思维自发、自主地走向认识、行为组织的一种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被组织”则不是教育主客体自身的自发、自主的思维、活动过程,而是在外部动力的驱动下活动、思维,走向认识、行为的组织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是组织的子概念,其关系如表1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可以明显的大于他的非组织的功能,产生组合效应。然而,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概念的认识存在误区,常把组织和被组织的概念混为一谈,而忽略了被组织、自组织概念是同属相同量级的一对范畴,忽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中自组织特性的研究。由于这一忽略,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教育主、客体只注重以被组织的形式开展或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轻视了教育主、客体的自组织,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客体对于施教信息大多处于被动、呆板、机械的灌输和接受状态,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被组织、自组织的含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表1 组织、自组织、被组织的概念关系

总概念

组织

含义

思维、活动朝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演化的过程

二级概念

自组织

被组织

含义

组织力来自思想政治教育

组织力来自思想政治教育

主客体内部的组织过程

主客体外部的组织过程

典型

如在周身被大火吞

如听领导传达中央有关文

噬的情况下仍然以坚定的

件,其中的所有与会者都

爱国信念支撑着自己,一

是被组织地传达或听取报

动不动,直至献出生命。

告,组织力来自中央。

组织力来自自身。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被组织与自组织的特点、联系与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被组织与自组织各具特点:被组织是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施教信息与载体的组织,而自组织则是教育主客体对自己已有隐性信息的组织;被组织侧重对施教信息的组织,是教育主体通过各种活动引导教育客体积极思维、提高认识的过程,自组织则是拥有信息的教育主、客体自发地从思维(即思考)到指导社会活动(即行为)的自主过程;被组织是由外在控制的,由外而内、由上而下的影响过程,而自组织的动力是内生的,是由内而外、由低级向高级的内化过程;“被组织受工业时代线性和机械的组织理论的影响,讲究静态、精确与可控制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而“自组织则受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的影响,追求动态、模糊与变化”,[3]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作为同属相同量级的一对范畴,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他们同属于组织,具有组织应有的所有属性;其次,在任何组织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中,我们都会看到既有自组织也有被组织,被组织过程中总是蕴含着自组织,自组织过程中也回避不了被组织;再次,自组织与被组织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可以相互转化。如,听有关方面传达中央文件,是一种被组织的活动和行为,传达者可能仅仅读读念念而已,也可能认真传达,并加以阐述;到会者可能认真听讲,细心领会,也可能开小差,打瞌睡,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上的被组织、自组织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

从定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概念有着严格意义上的不同,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却不一定每时每刻都有明确的界限。如,同样作为教育客体参加一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都在认真的参与,不同的教育客体会出现不同的思维和认识,活动中有不同的表现和反映,有些人表现得积极主动,有些人则表现得消极被动。关键是,即使都表现得积极主动或消极被动,由于思维、认识的活动形式是隐形的,其中多少程度上是被组织,又有多少程度上是自组织,也是因人的个性而异,因人的认识水平而异,因人的能力而异。

思想政治教育中活动、行为的被组织,大多以相同的方式出现。如:人们到会听报告,参加政治学习,按照要求传达文件精神,按照通知精神参加某次活动,等等。思想政治教育中活动、行为的自组织,在不同场合、地点,不同责任、分工,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有时表现为领导、组织,有时则表现为合作、服从;有时表现为积极、主动,有时表现为配合、被动;有时表现为各抒己见,有时则表现为保持一致。作为活动、行为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其界限较易于判断,教育主体在活动中自组织的程度较高,尤其是具有创新的活动设计,教育主体的自组织程度更高。教育客体在活动中被组织的程度较高,但在活动中每个教育客体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自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中思维、认识的被组织是上一级教育主体向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灌输、发送的施教信息的汇集,是下一级教育主客体暂时的思维和认识,只有通过他们的自组织,上一级教育主体的施教信息才可能部分乃至全部内化为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的思想认识,才能指导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组织、参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终决定他们在各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和实践。作为思维、认识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与活动、行为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相比,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则更显重要,更为复杂。作为教育主、客体,在活动、工作中,当思维、认识自组织或被组织成与上级精神相一致时,即使同等客观条件,受教育主、客体自身素质的限制,仍会在活动、工作中出现不同的表现。如:同为教育主体,都领会了上一级党组织的精神,但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活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同时他们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却苦于缺少办法和对策,表现平平。弄清楚思想政治教育中被组织与自组织的特点、联系与区别,对于教育主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规律、研究工作方法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三、被组织、自组织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启迪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作为一对概念范畴,对于我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方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自组织是思想政治工作在长期演化中选择和形成的优化的进化方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们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是自组织进化呢,还是被组织进化?如果我们知道自组织与被组织的优劣,我们了解自组织的方法和被组织的方法,就会自觉地运用和遵循组织演化的规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自组织是自然界和社会在长期演化中选择和形成的非常优化的进化方式”,[2](P.6)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不断探索的试错式演化的过程中,也正在证明着自组织演化优于被组织演化方式。然而在我国,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被组织方式组织起来的,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被组织几乎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从幼儿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老年。事实证明,这种长期的、大量的完全被组织、缺乏自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有效性、适应性、持久性等重要组织特性都不够理想。一些受党教育几十年的干部甚至是高层干部在临近退休时出现腐败问题,退休后修炼问题等,足以证明这一结论。

2、运用自组织方式转化按照被组织方式建立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中总是避免不了也不可缺少以被组织的方式去开展工作,如何才能运用自组织手段转化这种已经按照被组织方式建立起来的组织呢?也就是,如何将被组织转化为自组织呢?调查发现,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一些被组织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在其起点以被组织方式被组织起来后,通过一定的调节改造,改变为以自组织方式运行是可以的、可能的,而且只有这样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坚持下去、深入下去。反之,一些一直以被组织方式运行的活动、思维、人事、行为,则在演化中期组织程度越来越低,无序程度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不好。

事实上,的确存在以被组织方式组织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照自组织方式运行良好的情况。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配置,大多是上一级党组织的决定。这是一个典型的被组织的例子,这个过程的起点是被组织的,是在遵循了干部配置的科学规律的基础上被组织的,只是后续过程存在着被任命干部自身的自组织,但凡前期被组织得好,后期自组织得好的干部队伍就一定能够形成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人民群众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也是一个前期被组织、后期自组织的范例。孩提时代的人们并不知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经历和接受了一系列教育后,随着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随着对社会和世界的不断了解,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性、必要性及紧迫性,注重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成为人们的共识。

进一步研究运用自组织手段转化以被组织方式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条件下运用何种方法,如何进行有效的被组织与自组织间的转换,从而取得最有价值、最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系统中存在着局部被组织的情形

在任何一个自组织的大系统中,对于不同的子系统而言,一旦形成自组织后,即形成一种特定的演化方式,子系统都必然受到这种演化方式的制约。[2](P.7)就好比大江东去,有哪一个水分子能够在总方向上不顺流而下呢?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也是如此,党中央制定了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地方各级党委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受到指导、支配、控制和组织。关键在于,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一旦形成,不管地方各级党委主观态度如何,都必然受到影响、指导,即在自组织系统中必然存在着局部被组织的情况。

自组织中存在的被支配和役使情况与被组织作为整体中的子系统被支配、役使的情况完全不同。自组织中的子系统被支配和役使是一种规律性的支配和役使,一种无形的影响性的支配。如舍身炸碉堡,这种行为本身完全是自组织的,之所以在关键时刻有这样的壮举,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他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祖国,献给了党。而被组织中的子系统的被支配和役使则是总系统硬性的、非规律性的、有形的支配和役使。

4、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意味着创新

科学家已经认同自组织是复杂性的特征之一。因为,通过“组织”,特别是自组织的方式演化,系统才能发展出原来没有的特性、结构、功能,这就意味着复杂性的增长。而复杂性的研究被认为是当代最具挑战性的重大课题。自组织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如果被研究透彻或有所突破、有所进展,就意味着我们对复杂性的性质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借助具有跨学科性质的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自组织的规律、特点,对开拓思想政治工作新的视角,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建立与世界复杂性增长同步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系统自组织理论进行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表明,被组织的方法论研究已趋成熟,欠缺的是自组织的方法论研究。这是一种跨学科性的方法论骨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追求的是教育客体的思维、认识上自组织和活动、行为自组织的一致性。可见,能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主要尺度,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程度。

20世纪60年代末以耗散结构理论的诞生为先导,系统自组织理论登上了科学的殿堂。接着,70年代诞生了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理论和分形学等一系列系统自组织理论。[4](P.75)世界迎来了系统范式发展的新阶段。以系统自组织理论为核心的自然科学的新成果,逐渐形成了建立统一的系统学、探索复杂性的科学新方向,并延伸到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成为当代知识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

借鉴系统自组织理论,“作一定的移植和改造”,[5](P.10)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和手段;耗散结构理论是自组织的创造条件方法论,创造条件使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自发地走向自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遵循的一种方法理论;协同学处于一种动力学方法论的地位,依据协同学理论,制定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则,以一定的经验参数进行调节,然后放手让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相互作用,产生序参量运动模式,从而推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演化,寻求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演化的最好管理方式;突变理论是自组织的演化途径方法论,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其演化的可能路径方面所采取的方法论思想,懂得何时该采取渐变方式,何时该采取突变方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演化;超循环理论是自组织的结合发展方法论,可以提供一种如何利用社会活动过程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何有效的展开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之间相互作用并使其结合得更加紧密的方法;分形方法论被称为事物自组织的表达复杂性空间结构及其生成方法论,其可操作性极强,包含的哲理也很深刻,掌握分形理论的方法,对于我们区别整形与分形,把握复杂世界、复杂的思想政治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纲[J].青岛: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2).

组织教育论文例7

作者简介:董辉(1982-),男,山西太原人,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政策、教育管理研究。;

西方教育管理后现论思潮孕育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理念和思想中,是一种批判现代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哲学思潮,对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有着强烈的冲击和影响,为西方教育管理研究界反思和反叛传统教育管理理论提供了思想基础,对于探索未来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深刻而犀利的见解,并为西方教育管理研究开拓新视野提供了勇气和力量。西方教育管理后现论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美国教育管理学界兴起,迅速风靡西方,并向世界蔓延,成为当代西方教育管理学界盛行的一种管理思潮。教育管理后现论在这里是一个概称,它所包含的理论流派较多,观点较为复杂。因此,我们试图梳理具有后现代特征的几派教育管理理论,从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所推崇的价值观、组织观、学科观和方法观等方面,较为全面地揭示其与传统教育管理理论不同的观念和主张。

一、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价值观

西方教育管理的主观主义、批判理论、女权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虽然在理论来源、概念话语等方面存在差异,然而,它们在向传统的“现性”发起冲击的时候,却体现出某些一致性的价值倾向。

首先,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主张“主体间性”的确立,追求主体的自由和解放,崇尚正义与平等。这种价值倾向昭示了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人本内涵,是对科学主义肆无忌惮地扩散的一种抵制,是对教育管理活动内在价值与特质的一种回归。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现代人格亦逐步确立。然而,人们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却产生了人格的异化现象,人们虽然从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却又逐步形成了对物质财富的依赖。生活的欲望化、文化的鄙俗化都在贬抑着人的精神,社会弥漫着一种虚无主义的堕落气息。人们的主体性沦丧了,精神性退化了,只有一种以个人利益为导向的狭隘个人主义,人们无法实现彼此人格间的真正平等,造成了“自我”与“他人”的一系列现代性矛盾。[1]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不同自我主体的统一性问题就变成了时代需求,“相互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概念便应运而生,旨在探讨不同自我主体之间如何交往和沟通并获得统一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出发,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引入交往理性的概念,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重建教育管理的交往性,并畅想建立一种交往式的教育管理结构。[2]

其次,主观主义、批判理论以及女权主义思潮都以特有的话语方式冲击了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教育管理的价值体系,以正义、平等、自由、解放、民主等词语来标示其新的价值主张。回顾传统的教育管理理论不难发现,实证主义的组织和管理理论较少真正关注组织中活生生的个体人的发展、很少重视社会的公平与人的自由。在科学理性独占鳌头、逻辑实证一枝独秀的时代,人们将组织视为客观实体,并将对其探究视为单一的量化研究,只侧重于数据的搜集,把关注的焦点锁定在“事实”之上,而将原本难以丢弃的“价值”强行剥离开来,对“价值中立”的信条尤为推崇,甚至有些盲目迷信。故而,在传统的现代性教育管理理论中,人本身被边缘化了,道德伦理观念亦随之缺失了,自由和平等只流于形式。

其三,反对传统的二元分立观点,积极主张引入多元互动的视角来审视和解释教育管理的生活世界。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也对传统教育管理的本体论观点和思辨方法产生怀疑,在批判传统二元论的基础上,怀疑教育管理的基本假设,呈现出一些“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的色彩。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对充斥于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界强调的有些过头的所谓揭示本质的“概括”显得不屑一顾,并对之持质疑和反对的态度。格林菲尔德指出:“研究者对于那些紧要的社会问题,应当尽可能避免根据规定性的理论和研究,给出解决问题的处方。”[3]这样,倡导多元、抵制教育管理中唯科学主义的话语霸权,提倡研究范式的多元化、陈述话语的多种声音、关注问题的多样化,始终是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价值取向和理论品性的体现。

二、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组织观

组织问题始终是管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如何看待和认识组织不仅是管理学需要回答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研究者开展研究的前提。教育管理理论也同样对教育组织关注有加,不论是传统教育管理理论,抑或是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都围绕教育组织问题积极进行着理论探索和建构。从组织观的比照和甄别中,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特色也得以突现。

首先,关于组织研究的视角。后现代教育管理学家格林菲尔德从现象学的视角切入,提出组织是人们建构的,是人类发明的组织。格林菲尔德认为,组织无法独立于人的行为、情感和目的。以往的教育管理理论将组织界定为类似自然物的客观实体,实际上是“二元论”思维模式的产物。在格林菲尔德看来,组织与其中的个体恰恰是紧密相连的,人的意图、价值、习惯和信念都是构成组织的重要成分。“人不是生活在组织当中,而是组织生活在个体当中并通过个体而存在。”[4]与传统的“自然系统”组织理论针锋相对,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在组织研究的视角上把组织看作是人类的发明。[5]

其次,关于组织的本质。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个体凭借符号、语言系统、社会现实做出的定义,是个体意志、目的和价值的表达。个体正是通过组织的机制将自身的愿望、需要和信念转化为社会现实的。然而,这种体现个体愿望的组织观念并不是强制和排他的,人们还需要努力发现个体对组织的不同意图和目的,这不仅是组织的重要组成,而且也可能是影响人们对组织重新定义的因素。此外,传统的组织科学竭力探寻的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有关组织的控制机制,凭借这种机制,组织的意志可以强加于人的目的之上。然而,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是徒劳的,这种控制手段是不存在的。因为组织从其深层次、主观性现实来看,无非是人的思想、意志、目的、意义的外在表现。组织不能脱离价值而单独存在,事实上“任何决策都包含价值成份,任何决策者都是一种价值综合体的象征”。[6]因而,组织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去理解人的思想、意志、目的和意义。他们还认为,语言是我们理解组织的关键。语言使我们处于一种情境和意义框架之内,使我们的交谈和行动成为可能。因而,从某种角度上讲,语言维系着个体对组织的定义,决定着组织的现实面貌。

其三,关于组织中的人。既然组织是人所建构的,是人类行为的产物,那么组织研究关注的起点应该为人。格林菲尔德认为,组织中的人具有天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也必然具有差异性。人们完成的工作是有差别的,各自的生活也不尽相同。人们在组织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的创造过程中表达了自我,形成了自身的生活、社会秩序和组织本身。在组织中,人们的行为由兴趣引发,而并非由事实决定。这是因为人倾向于先行动,继而才对行动做出判断。人们应该对组织内所进行的一切负起责任,因为人们具体在组织中做何种工作,相互关系如何,都是人们自己选择的。另外,对于组织中的管理者的培训也不可能通过对以往“科学管理理论”的学习而达成。相反,管理者的培训应该是一种思想培训,应从根本上帮助管理者认识他们的行动假设和思想信条;管理培训应该是一种面向生活的培训、应是暂时的“引退”和“沉思”,进而使组织中的管理者从全新的视角、批判的眼光察看重大问题。诚如批判理论所指出的那样,教育管理者应是“真正意义上的批判人文主义者”。

其四,关于组织的发展与变革。格林菲尔德认为:组织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体现为一种不断形成的过程。不断变化是组织的一种常态。在这样的过程中,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导致了某种组织现实,而某种组织现实又是人们继续憧憬和行动的诱因。在如此循环往复中,组织的面貌被不断重新定义、重新塑造,过去的变成了现在,而过去和现在又共同地构筑着未来。组织的变革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构改变问题。组织是复杂的,改变组织“首先要了解个体对组织现状的看法,其次有赖于他们所接受的、通过社会行为能实现什么或应实现什么的种种新观念”。[7]组织的发展与变革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应当依照道德准则采取行动并对自己的行动负责。很明显,格林菲尔德在组织发展与变革的问题上更多地强调了人的主体性作用,指出了组织变革的复杂性,突出了组织行为选择的道德性倾向。

最后,关于组织的目的及其实现。人们结合成组织是为了做他们想做的事或者他们认为必要做的事,组织就是人们为自己设定了一种存在模式、一系列准则和规则,以实现人们的愿望、意志、潜能和意义。组织没有外在于人的目的,没有超然于价值的目标。由于组织是价值的表达和存在的启示,因而不存在一种技术能促使组织实现为之服务的目的。组织的目标是一种价值指向和理想,只能追求、靠近,而难以完全获得实现。对于教育组织来说,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家所强调的是教育组织的道德伦理性、社会使命感,教育组织是为了促进教育乃至社会的平等和正义而存在的,教育组织理论是一种道德科学。

总之,后现代教育管理的组织观揭示了教育管理活动和教育管理组织的复杂性、文化性和社会性,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变化的、有价值的和发展的。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思想重视实践过程中成员的自主性、创造性,重视分权并通过分权化过程实现权力的生产和扩大,把教育组织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8]不仅如此,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家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改进以往组织的设想。例如,教育组织批判理论重视将组织问题置于更为宽广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中加以分析,认为以往绝大多数组织理论都是以市场组织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是市场中心的,进而提出了以“新组织科学”和“组织辩证观”取而代之并加以整合的观点。他们渴望抓住教育的本真问题,进而对学校组织和教育活动进行重建。[9]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还主张创造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来抵制官僚制。在这种新组织中,成员实施分权;成员依赖于人与人的面对面的关系,而不是正式的组织技巧;他们是平等的,而不是等级森严的;资源是分享的,而不是私人物品。[10]这种观点虽然显得有些脱离现实,但也真切反映了社会组织中存在的诸多弊端。

三、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学科观

在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视野中,教育管理的学科边界和知识基础亦呈现出一些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对于重建和发展教育管理学科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后现代教育管理学淡化了原有的学科边界,而表现出一种“跨学科”与“整合性”的理论指向。事实上,这已然是后现代知识领域中引人注目的共性主题。不仅在科学的诸学科之间,而且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界限也在变得模糊。[11]后现代教育管理研究也已经超越了自身的学科圈层,并转向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与对接,探索实现其历史性的异质视域融合,从而彰显出其学科的后现代秉性,不仅要追求教育管理之真,而且要逼近教育管理之善。在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视域中,教育管理理论是真与善的统一,是事实科学与价值科学、历史科学与伦理科学、理论科学与实践科学的有机结合,是齐集求真、向善、臻美于一身的阐释教育管理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的综合体。

其次,后现代教育管理学倡扬一种全球视野与本土问题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意旨。这是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无法分割的,也是与人们对边缘弱势文化、多元复杂文化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尊重的境况分不开的。教育管理学虽然同很多其他学科一样,是根植于“现代性”土壤中的,是与“现代化”的过程一道发展起来的学科,但也应在后现代的背景下实现与时俱进。诚如有研究者指出的:教育管理学在理论视野上应跨越国界、继承并超越“区域研究”的传统,放眼全球;在实践意趣上应“回归国家”,立足本土、切合实际、维护并保持自身学科的民族性,既不能在世界学术舞台上沦为“孤独的人群”,也不可在“时间之箭”的演化中被边缘化,成为西方中心主义的牺牲品。同时,有必要打通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联络管道,力求在两者结合的历史制高点寻找本学科的发展目标。[12]

其三,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主张建立一门“大教育管理学”,来均衡对教育管理现象的实在性、理解性和批判性的研究。[13]后现代的教育管理批判理论认为,组织理论是道德科学,是由经验的、诠释的、批判的三个向度所构成的一个整体。[14]由于教育管理现象本身所具有的多重属性,因而以后现代的理论胸怀建构的教育管理学也不应在方法论上偏执于实证主义、在内容上限于经验事实,而应该发展一种“科学”的、理解的、批判的教育管理知识体系,以整体的眼光看待整体性的现象,全面关注教育管理活动的实然世界。

四、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方法观

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向传统方法论原则的唯一性和普遍性发起挑战,它们要求应在理论研究中容纳一切规则、方案和标准,向排他的、僵化的、缺乏想象力的理性主义、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发难,力求促进理论研究和建构的自由蓬勃发展,希望使用崭新的话语来诠释教育管理世界丰富多彩的本真。

组织教育论文例8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沿着一定轨道向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运动的演进系统,是一个诸要素功能的状态、关系的无限多样性的巨大而复杂的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动态有序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本质上是自组织的”。[1]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途径、新思路的反复实践中发现,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是教育客体按照教育主体的指导自组织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被组织、自组织的含义

组织是我们这个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类文明成果有着组织的巨大功劳,人类从一开始就把组织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面对人的教育活动,组织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形式。

“组织”既可当作名词(organization),又可当作动词(organize)。本文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中的组织,属于动词性使用范畴。作为动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是指安排思维认识、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演化的过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教育主客体共同确定、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事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联系的一系列活动,建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的沟通渠道和协调系统,通过各种媒体传播经过整序的各种信息,营造相对持续、稳定的政治环境,建立一个规范的活动、思维、行为秩序,形成科学的、正确的思想政治认识,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有如下特点:(1)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实践,也是一种思维活动、认识活动;(2)有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完整的价值体系、理论体系;(3)有精心设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构和协调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系统;(4)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制约;(5)受教育主客体思想认识水平、能力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意味着两种过程:第一,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性活动使思维、认识层次上升,并指导行为上水准的跃升过程;第二,是同一组织层次中或同一组织水平上思想政治活动、行为、认识、思维复杂性的增长。当然,在实际过程中,这两种过程总是呈现出交替作用的情形。

组织是一个总概念,按照事物本身如何组织起来的方式,应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组织方式,一种是被组织方式。[2](P.5)同理,按照认识、思维、活动、行为本身如何组织起来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方式也同样应该划分为自组织和被组织两种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是通过教育主客体自己的活动、思维自发、自主地走向认识、行为组织的一种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被组织”则不是教育主客体自身的自发、自主的思维、活动过程,而是在外部动力的驱动下活动、思维,走向认识、行为的组织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是组织的子概念,其关系如表1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可以明显的大于他的非组织的功能,产生组合效应。然而,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概念的认识存在误区,常把组织和被组织的概念混为一谈,而忽略了被组织、自组织概念是同属相同量级的一对范畴,忽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中自组织特性的研究。由于这一忽略,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教育主、客体只注重以被组织的形式开展或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轻视了教育主、客体的自组织,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客体对于施教信息大多处于被动、呆板、机械的灌输和接受状态,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被组织、自组织的含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被组织与自组织的特点、联系与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被组织与自组织各具特点:被组织是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施教信息与载体的组织,而自组织则是教育主客体对自己已有隐性信息的组织;被组织侧重对施教信息的组织,是教育主体通过各种活动引导教育客体积极思维、提高认识的过程,自组织则是拥有信息的教育主、客体自发地从思维(即思考)到指导社会活动(即行为)的自主过程;被组织是由外在控制的,由外而内、由上而下的影响过程,而自组织的动力是内生的,是由内而外、由低级向高级的内化过程;“被组织受工业时代线性和机械的组织理论的影响,讲究静态、精确与可控制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而“自组织则受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的影响,追求动态、模糊与变化”,[3]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作为同属相同量级的一对范畴,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他们同属于组织,具有组织应有的所有属性;其次,在任何组织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中,我们都会看到既有自组织也有被组织,被组织过程中总是蕴含着自组织,自组织过程中也回避不了被组织;再次,自组织与被组织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可以相互转化。如,听有关方面传达中央文件,是一种被组织的活动和行为,传达者可能仅仅读读念念而已,也可能认真传达,并加以阐述;到会者可能认真听讲,细心领会,也可能开小差,打瞌睡,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上的被组织、自组织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

从定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概念有着严格意义上的不同,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却不一定每时每刻都有明确的界限。如,同样作为教育客体参加一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都在认真的参与,不同的教育客体会出现不同的思维和认识,活动中有不同的表现和反映,有些人表现

得积极主动,有些人则表现得消极被动。关键是,即使都表现得积极主动或消极被动,由于思维、认识的活动形式是隐形的,其中多少程度上是被组织,又有多少程度上是自组织,也是因人的个性而异,因人的认识水平而异,因人的能力而异。

思想政治教育中活动、行为的被组织,大多以相同的方式出现。如:人们到会听报告,参加政治学习,按照要求传达文件精神,按照通知精神参加某次活动,等等。思想政治教育中活动、行为的自组织,在不同场合、地点,不同责任、分工,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有时表现为领导、组织,有时则表现为合作、服从;有时表现为积极、主动,有时表现为配合、被动;有时表现为各抒己见,有时则表现为保持一致。作为活动、行为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其界限较易于判断,教育主体在活动中自组织的程度较高,尤其是具有创新的活动设计,教育主体的自组织程度更高。教育客体在活动中被组织的程度较高,但在活动中每个教育客体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自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中思维、认识的被组织是上一级教育主体向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灌输、发送的施教信息的汇集,是下一级教育主客体暂时的思维和认识,只有通过他们的自组织,上一级教育主体的施教信息才可能部分乃至全部内化为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的思想认识,才能指导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组织、参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终决定他们在各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和实践。作为思维、认识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与活动、行为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相比,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则更显重要,更为复杂。作为教育主、客体,在活动、工作中,当思维、认识自组织或被组织成与上级精神相一致时,即使同等客观条件,受教育主、客体自身素质的限制,仍会在活动、工作中出现不同的表现。如:同为教育主体,都领会了上一级党组织的精神,但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活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同时他们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却苦于缺少办法和对策,表现平平。弄清楚思想政治教育中被组织与自组织的特点、联系与区别,对于教育主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规律、研究工作方法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三、被组织、自组织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启迪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作为一对概念范畴,对于我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方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自组织是思想政治工作在长期演化中选择和形成的优化的进化方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们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是自组织进化呢,还是被组织进化?如果我们知道自组织与被组织的优劣,我们了解自组织的方法和被组织的方法,就会自觉地运用和遵循组织演化的规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自组织是自然界和社会在长期演化中选择和形成的非常优化的进化方式”,[2](P.6)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不断探索的试错式演化的过程中,也正在证明着自组织演化优于被组织演化方式。然而在我国,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被组织方式组织起来的,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被组织几乎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从幼儿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老年。事实证明,这种长期的、大量的完全被组织、缺乏自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有效性、适应性、持久性等重要组织特性都不够理想。一些受党教育几十年的干部甚至是高层干部在临近退休时出现腐败问题,退休后修炼问题等,足以证明这一结论。

2、运用自组织方式转化按照被组织方式建立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中总是避免不了也不可缺少以被组织的方式去开展工作,如何才能运用自组织手段转化这种已经按照被组织方式建立起来的组织呢?也就是,如何将被组织转化为自组织呢?调查发现,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一些被组织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在其起点以被组织方式被组织起来后,通过一定的调节改造,改变为以自组织方式运行是可以的、可能的,而且只有这样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坚持下去、深入下去。反之,一些一直以被组织方式运行的活动、思维、人事、行为,则在演化中期组织程度越来越低,无序程度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不好。

事实上,的确存在以被组织方式组织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照自组织方式运行良好的情况。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配置,大多是上一级党组织的决定。这是一个典型的被组织的例子,这个过程的起点是被组织的,是在遵循了干部配置的科学规律的基础上被组织的,只是后续过程存在着被任命干部自身的自组织,但凡前期被组织得好,后期自组织得好的干部队伍就一定能够形成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人民群众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也是一个前期被组织、后期自组织的范例。孩提时代的人们并不知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经历和接受了一系列教育后,随着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随着对社会和世界的不断了解,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性、必要性及紧迫性,注重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成为人们的共识。

进一步研究运用自组织手段转化以被组织方式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条件下运用何种方法,如何进行有效的被组织与自组织间的转换,从而取得最有价值、最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系统中存在着局部被组织的情形

在任何一个自组织的大系统中,对于不同的子系统而言,一旦形成自组织后,即形成一种特定的演化方式,子系统都必然受到这种演化方式的制约。[2](P.7)就好比大江东去,有哪一个水分子能够在总方向上不顺流而下呢?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也是如此,党中央制定了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地方各级党委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受到指导、支配、控制和组织。关键在于,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一旦形成,不管地方各级党委主观态度如何,都必然受到影响、指导,即在自组织系统中必然存在着局部被组织的情况。

自组织中存在的被支配和役使情况与被组织作为整体中的子系统被支配、役使的情况完全不同。自组织中的子系统被支配和役使是一种规律性的支配和役使,一种无形的影响性的支配。如舍身炸碉堡,这种行为本身完全是自组织的,之所以在关键时刻有这样的壮举,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他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祖国,献给了党。而被组织中的子系统的被支配和役使则是总系统硬性的、非规律性的、有形的支配和役使。

4、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意味着创新

科学家已经认同自组织是复杂性的特征之一。因为,通过“组织”,特别是自组织的方式演化,系统才能发展出原来没有的特性、结构、功能,这就意味着复杂性的增长。而复杂性的研究被认为是当代最具挑战性的重大课题。自组织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如果被研究透彻或有所突破、有所进展,就意味着我们对复杂性的性质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借助具有跨学科性质的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自组织的规律、特点,对开拓思想政治工作新的视角,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建立与世界复杂性增长同步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系统自组织理论进行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表明,被组织的方法论研究已趋成熟,欠缺的是自组织的方法论研究。这是一种跨学科性的方法论骨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追求的是教育客体的思维、认识上自组织和活动、行为自组织的一致性。可见,能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主要尺度,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程度。

20世纪60年代末以耗散结构理论的诞生为先导,系统自组织理论登上了科学的殿堂。接着,70年代诞生了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理论和分形学等一系列系统自组织理论。[4](P.75)世界迎来了系统范式发展的新阶段。以系统自组织理论为核心的自然科学的新成果,逐渐形成了建立统一的系统学、探索复杂性的科学新方向,并延伸到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成为当代知识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

借鉴系统自组织理论,“作一定的移植和改造”,[5](P.10)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和手段;耗散结构理论是自组织的创造条件方法论,创造条件使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自发地走向自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遵循的一种方法理论;协同学处于一种动力学方法论的地位,依据协同学理论,制定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则,以一定的经验参数进行调节,然后放手让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相互作用,产生序参量运动模式,从而推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演化,寻求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演化的最好管理方式;突变理论是自组织的演化途径方法论,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其演化的可能路径方面所采取的方法论思想,懂得何时该采取渐变方式,何时该采取突变方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演化;超循环理论是自组织的结合发展方法论,可以提供一种如何利用社会活动过程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何有效的展开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之间相互作用并使其结合得更加紧密的方法;分形方法论被称为事物自组织的表达复杂性空间结构及其生成方法论,其可操作性极强,包含的哲理也很深刻,掌握分形理论的方法,对于我们区别整形与分形,把握复杂世界、复杂的思想政治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纲[J].青岛: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2).

组织教育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192-02

国际组织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国际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政治经济发展、交往活动范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①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组织在世界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派遣了众多的专业人才。国际组织日渐强大的影响力不容忽视,那么,它们是通过何种方式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呢?

一 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当前,国际组织数量众多,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两个组织。它们在教育领域做出的贡献举世瞩目,本文以这两个组织为例,分析国际组织影响教育的途径。

1.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World Bank,以下简称世行)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五个成员机构组成。其目标是终结贫困、共享繁荣,通过提供资源、共享知识、能力建设和部门合作帮助人们改善生活环境。世行于1994年发表了第一个关于高等教育政策的声明――《高等教育:经验的教训》,正视了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此后,世行也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报告。世行在教育领域的工作主要是发表政策报告,提供财政支持(如贷款等),收集分析数据,提供政策建议及赞助国家性或地区性的会议。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UNESCO)是联合国下属机构之一。UNESCO主要设大会、执行局和秘书处三大部门,其中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其宗旨是促进教育、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促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UNESCO是分权性机构,其影响深远,能触及各个地区。它在教育领域担当着标准制定者的角色,同时协调各个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换。它在教育领域的活动主要涉及数据收集,标准制定,政策研究报告,非约束性的指导方针,技术支持和国际会议的召开。

二 国际组织影响教育发展的三种途径

国际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不同使得它们各自在教育领域所从事的活动和采取的政策有所差异。但它们影响教育发展的途径主要有三种:话语权、组织者与协调者、自身优越性。

1.话语权

话语权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谁就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国际组织的话语权影响是指通过为政策制定者制定他们的政策文本、类型、观念、数量来影响。政策文本包括国际组织制定的国家报告、分析报告、主题式的跨国评论、工作文件、行动指南及网页等。国际组织的话语权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形式:(1)通过传播其政策文本和赞助相关辩论来构建教育的全球空间;(2)通过传播和规范高等教育中的具体认识来构建高等教育的全球空间;(3)在其政策文本中或明或暗地介绍某种理念来影响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制定:(4)在他们自己的政策文本中推敲文字的应用而达到规范高等教育定观念的目的;(5)在成员国高等教育政策趋同问题中提出“危机谈话”来维持高等教育的空间;(6)通过为国家报告提供建议和意见影响高等教育。

第一,世界银行报告。2000年6月,世行组织专家

撰写并了题为《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和前景》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高等教育是现代世界的“基础教育”。但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缓慢且愈加落后;没有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就越难从全球知识经济中获益。② 报告呼吁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决策者和国内、国际的捐资机构、教育行政领导人和其他合作伙伴一起重新摆正高等教育的位置,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高质量人才和高水准研究成果。世行员工在拉丁美洲、北美洲、中东、非洲等地传播报告的理念。

第二,UNESCO推进教育公平。UNESCO自成立之日起就关注发展中国家,关心贫困、发展问题,特别强调教育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终身教育”思想,促进教育公平已内化为UNESCO的精神追求,确定在2015年前实现“全民教育”的六个主要目标,更将教育公平理念推向高潮。UNESCO自2002年开始,每年出版一份“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目的是评估160多个国家承诺实施全民教育六大目标的进展状况。UNESCO从宏观上每年坚持对全球160多个国家进行评估,虽然每年主题不同,但公平始终是关键。当前,全民教育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

2.组织者与协调者

国际组织要宣扬自身观念,就要作为调节者的身份出现。它们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其目的:举办国际性或区域性的论坛,充当成员国之间的政策调解者,各组织间相互合作与竞争,作为区域间的联结者。国际组织通过赞助或是参与到主要的国际会议中来促进观念的形成,也会利用会议来促使各国达成共识并宣传其政策理念。国际组织在超国家层面上促成共同政策议程。一旦议程形成,国际组织就在成员国之间协调政策执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一,世界银行快行道倡议。世行于1990年在泰国宗滴恩举行了世界全民教育会议,2000年又在达喀尔召开了世界教育论坛,其教育战略一向是以全民教育为中心目标。世行在《千年宣言》中做出承诺,接受《千年宣言》所提出的挑战,对普及小学教育持积极态度。世行在《教育部门战略》中声称:要在基本教育取得成绩,教育女童,注意质量和学习的成果。世行于2002年对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设置的发展委员会提出建议,继而出台了《世界银行快行道倡议》;《世界银行快行道倡议》得到了广泛的国际支持,在2002年4月发展委员会会议和2002年6月G8会议的赞助下开始行动。

第二,UNESCO高等教育质量认证。UNESCO于2001年邀请世界各地的专家讨论关于加快全球高等教育资格认证的政策。2002年,UNESCO推出了国际质量保证、认证和资格认可的全球论坛。作为联合国系统负责高等教育事务的国际组织,UNESCO可以通过质量保证与文凭互认全球论坛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全球论坛这一平台,将与质量、认证和文凭互认有关的各方面联系在一起,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对全球化与高等教育问题展开辩论。作为全球论坛的后续行动,2007年UNESCO还与世界银行合作共同发起“全球质量保证能力建设计划”(GIQAC)。③

3.自身优越性

国际组织在何种程度上去补充或局部接管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国际组织如何影响国家政策的属性及高等教育机构的政策属性的?国际组织作为高等教育政策的建议者或补充者,其建议或政策在发展中国家有明显的优越性。国际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完全代替一些国家制定政策,国际组织对国家的影响与其本身的角色有很大关系。

第一,世界银行援助非洲。教育虽非世行最优先援助的领域,但世行却通过充足的资源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世行从1963年开始提供教育贷款,目前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资金的最大单一外部来源。从2010年到2015年,国际开发协会提供的贷款将增加7.5亿美元,重点援助2015年有可能不能实现教育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尤指亚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④ 此外,世行还发挥着知识银行的作用,提供数据、研究结论及关于政策设计和实施的最佳做法,通过媒体、培训活动以及技术建议分享这些知识是世行的优先事项。世行建立了一个非洲虚拟大学倡议,是服务于非洲国家的一个远程教育项目,通过此项目在非洲多个国家建立了学校。

第二,UNESCO的国际理解教育。UNESCO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资源,但它将教育作为第一优先事项,通过建议、宣言来传达其理念。UNESCO利用这一优势不断推进它所主张的国际理解教育,它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促进国际理解、世界和平与安全作为其基本目标之一,将国际理解教育视为实现世界和平基本途径之一。UNESCO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国际教育会议,大大促进了国际理解教育内涵的丰富和发展。2000年8月25日,UNSECO赞助成立了亚太地区国际理解教育中心,开展了丰富的促进国际理解教育的活动,如课程和教学素材的开发,各国青年人的交流互动等。

三 启示

国际组织通过话语权、充当组织者与协调者及利用自身优越性对世界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一方面,国际组织加强了各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加快了信息流动,促进了国际理解与信任;另一方面,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影响这些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改革。国际组织影响教育发展的三种途径并非单一运用的,多是结合利用以发挥更大影响力。随着经济发展,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舞台中,并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各个领域都不可避免要受到国际组织的影响,在明确自身地位和目标的前提下,我们要认清国际组织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利用国际舞台中丰富的资源,也要加强自身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注 释

①《国际组织与世界教育发展》课题组.国际组织与世界教育发展结题报告[R].上海:《国际组织与世界教育发展》课题组,2013

②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和前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专家组报告简述[J].世界教育信息,2001(8):12

③阚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全球治理:质量保证和文凭互认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12(7):74

组织教育论文例10

Firestone和Pennell(1993)指出,由于对教师工作的观察和控制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育组织中,承诺就是一个决定性的影响因素,也就是说,组织承诺直接关系到教育能否成功。

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内容,一般认为包括以下方面:对学校的承诺、对学生的承诺、对教学的承诺、对工作机会的承诺、对团队的承诺等。

国外研究者还发现,组织承诺高的教师会尽最大努力为学校工作,并为自己的学校感到自豪;组织承诺高的教师也乐于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帮助学生。

二、国内教师组织承诺的研究

1.国内教师组织承诺概念研究

教师组织承诺概念研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出发,直接提出教学承诺、组织承诺的概念;另一种是把其他职业人群的组织承诺研究应用到教师领域中,以此构建教师组织承诺的概念。

国内的教师组织承诺影响因素研究始于90年代初(郑燕祥1991),开创了国内教师组织承诺研究先河。

宋爱红、蔡永红(2005)进行了教师组织承诺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对量表进行了修订,还开展了教师组织承诺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教师组织承诺包含四个维度,即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和投入承诺。

卢光莉(2005)则认为,教师组织承诺就是教师对学校教育组织目标、信念、价值、文化的认同,愿意为学校付出心力,努力工作,并希望留在学校服务的意念。它由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经济承诺、机会承诺和理想承诺五个维度构成。

马金焕(2006)进一步探讨了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的结构维度,并认为高校教师的组织承诺结构由感情承诺、理想承诺、关系承诺、条件承诺、持续承诺和责任承诺六因子组成。

通过以上所述,可知国内学者关于教师组织承诺概念研究试图把教师职业特点与组织承诺的特点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已有四维、五维、六维教师组织承诺概念。

2.国内教师组织承诺应用研究

近几年,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背景与角度进行了教师组织承诺应用研究。郑铁军(2004)通过研究指出,教师组织承诺的水平是预测流动率的最好指标,高水平的组织承诺是学校教师队伍稳定的决定因素。

童国尧(2005)研究认为:教师组织承诺水平是预测教师流动率的最好指标;教师组织承诺水平的高低,是学校组织文化强弱的主要标志;教师组织承诺水平的高低可以从工作表现得以体现,同时也影响着教师的工作表现。

吴湘萍、徐福缘、周勇(2006)通过对国内某院校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工作环境、组织承诺及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影响教师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组织承诺是提高教师工作绩效的关键。

通过以上所述,可知我国教师组织承诺的应用研究主要是其对于教师流动率、教师队伍稳定性、组织文化强弱、工作绩效等因素的影响研究。

3.国内硕士论文关于教师组织承诺研究

近几年,硕士论文也对组织承诺进行了研究。王强(2004)认为,高校教职工的组织承诺由五个维度构成:规范承诺、机会承诺、感情承诺、理想承诺和经济承诺;并对高校教职工合并满意度及其对组织承诺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人口统计变量外,高校教职工对合并的总体满意度不高;并对组织承诺产生显著影响。

卢光莉(2005)进行了题为: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的研究。其教师组织承诺构成维度与王强研究观点一致;研究结论除人口统计变量外是,高校教师的理想承诺与经济承诺水平相对较高,在规范承诺、机会承诺和感情承诺三方面的承诺水平相对稍低,总体上高校教师组织承诺处于中等水平;高校教师的组织承诺总分与其工作绩效各维度及总分都存在显著性相关,组织承诺各维度对工作绩效总体及其维度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张丽敏(2006)通过调查研究认为除人口统计变量外,高校青年教师组织承诺状况总体上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规范承诺最高,投入承诺最低,离职状况与组织承诺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高校青年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感情承诺,主要受组织支持度、组织人际关系和组织归属感的影响;理想承诺主要受组织支持度、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归属感的影响;规范承诺主要受组织支持度和组织归属感的影响;投入承诺主要受组织支持度的影响。

通过以上所述,可知近几年来教师组织承诺越来越受到在校研究生的关注;他们的研究与前面所述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有部分重复;关于教师组织承诺的概念研究,及教师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关系应用研究重复较多。但他们的研究也有其特殊性,如研究对象一般都是高校教师。

三、教师组织承诺研究展望

虽然国内外对教师组织承诺研究已有较大进展,但仍存有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的探讨并为以后研究指明了方向。第一,是跨文化研究问题。第二,是教育组织类型问题。教育的实质和功能决定了学校组织类型不同于一般组织。因此,在探讨教师组织承诺的内涵、结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时,应该充分考虑教师素质、教师职务绩效以及影响教师组织承诺的组织内外环境因素。第三,是教育组织细化问题。就教育组织本身而言,按不同的标准可分:高级教育、中级教育、初级教育、幼儿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每类教育组织教师组织承诺也有其特殊方面。第四,是纵向生涯问题。目前还未发现从人力资源职业生涯的纵向角度来对教师的组织承诺进行实证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采取纵向研究的方法,来探讨教师组织承诺在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会发生什么变化,以便更详细地了解教师组织承诺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最后,是跨学科综合问题。教师组织承诺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组织管理学、劳动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跨学科、多角度的综合研究也是以后研究者需重点关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勉,张德,组织承诺研究述评[J].武汉市经济干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9):29-34.

[2]Becker,H.S.NoteontheConceptofCommitment[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60,(66):32-42.

[3]PorterLW,CramponLJ,anizationalCommitmentandManagerialTurnover[J].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Performance,1976,(15):87-98.

[4]郑铁军.组织承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稳定的关键,中国教育报[N].2004-11-05.

[5]童国尧.组织承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启迪[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54-55.

[6]吴湘萍,徐福缘.高校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O6,(3)30-37.

[7]王强.合并高校教职工合并满意度及其对组织承诺影响的实证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8]卢光莉.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的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

组织教育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理想信念关系到高校师生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实现,它关系到高校师生的社会价值判断和社会认识,它是决定“中国梦”伟大构想实现的精神核心。高校基层党组织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根本,其意义就在于它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现。高校师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特别是高校青年大学生,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社会的创造者,是国家未来命运的掌舵者。因而加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随着社会转型推进的过程中,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自于国际、国内、高校师生主体等诸多因素的挑战,制约了良好的信念教育的顺利开展。因此,以“中国梦”助推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增强其实效性,是摆在高校面前的有利契机,也是高校的重要使命。

一、 推进民族文化教育,增强高校师生民族自豪感

近年来,多种媒体中大力宣传民族文化。一种民族的即是世界的理念在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中产生积极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在高校师生中广泛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用民族文化坚定的理想与信念。

(一)以红色文化推进理想信念养成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它不仅蕴藏着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热情和高尚品质,而且承载着红色的历史、革命的精神、光荣的传统、思想的境界”。在中国近代历史中,中国大地上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有力体现,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凝练而成,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的新形势下,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是对历史的尊重与总结,同时可以增加高校师生对中国革命艰辛历程的认识,以实例证明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实现最终的目标。同时红色文化教育也是有效的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当代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机结合,将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实践成果形式展现更有力于高校师生的理解。

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形式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认真研究决定,寻找文化教育与活动的有机结合点,将红色文化的精髓在潜移默化中植根于高校师生。各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设红色文化基地,将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展现于高校师生眼前。也可以根据特殊的日子开展与红色文化有关的专题研讨会、文艺活动、班会及组织生活会。或者利用近年来备受欢迎的红色之旅的方式,将高校中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参观红色文化相结合,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带来的灵魂震撼,从而激发高校师生要有坚定理想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

(二)少数民族文化启迪思想

在中国的56个名族中,各自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随着与世界的融合交流,中国的民族文化逐步在世界的文化舞台中备受关注与喜爱。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在高校中利用特殊的民族节日,来吸引高校师生的注意力。用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节来增强高校师生民族自豪感,从而抵制来自于国际方面的不良思想对于高校师生的侵蚀与渗透。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通过客观公正的文化比较教育来提升高校师生对于文化的认可度,在文化的分析比较中来启迪思想,认识到坚定自己民族理想信念的意义。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教育引导

理想信念的养成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利用多种新媒体媒介对高校师生进行信念养成影响。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并被大家所了解与认识利用的就是媒体媒介的大力宣传,在宣传中影响信息接收者的个人认识与认知,从而形成价值认同。高校基层党组织对于理想信念的教育必须依托于理论的教育引导、师生自身主体的价值分析与抉择、个人的实际经历与情感认同以及高校环境的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媒体平台宣传中应该采取多种创新形式,将理论与展现形式有效的融合。例如在高校官方的微博中增加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吸引学生们的关注度,对于热点问题给予全面、权威的解读说明,增加高校师生的信任度。同时在多种新媒体平台中避免单纯的理论说教,将社会现实中多元的价值文化现象进行总结,多安排有影响力的评论员,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新媒体平台的应用不仅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更多的体现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时刻主动去关注高校师生情况,由“高高在上”转向“亲民”,赢得大家的信任。当然,在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过程中,高校基层党组织不能一味的迎合高校师生,还应该注意引导和教育高校师生养成良好的媒体素养,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育人功能,进而坚定理想信念。

三、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性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转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实践表明,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将会促进问题的解决,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如果不采取先进的方法,将不利于高校师生理想信念的养成。因此,目前高校师生理想信念缺失的一个因素之一也与教育方法的落后有着关联。要清楚的认识到,教育的方法只是一种手段,只要在教育中把握住精神实质,无论是什么样的方法,只要有良好的效果就应该被采用。所以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性。

首先,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采用体验式、小组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等教学形式与方法。在原有的理论教育中引入多种的教学方法,将难懂的理论转变为生动的实际的生活内容,从而激发高校师生的情感,引导高校师生的深入思考,进而增加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将理想信念教育与高校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社团是高校中自发形成的具有共同理想兴趣的朋辈群体组织。在社团中没有任何的职务或等级的观念,更多的是彼此的志同道合。由于社团中的群体具有共同的特质,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将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的与高校社团进行融合,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内容,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引起广大师生的共鸣。利用社团自治组织进行自我教育启发,有利于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内容应该与社会实际有机结合。从理论教育中转向面对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高校师生理想信念价值的检验,同时可以更加有效的发现高校师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困惑。从社会实际问题出发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遇到的困难。一旦高校师生能够很好的处理社会中以及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与压力就能够更加有效的坚定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工作者队伍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理想信念教育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工作队伍,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工作者的人员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构建时应该注重人员的选拔,特别是在高校采取新途径、新方法媒介工作时,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将会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言论与行为直接影响着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针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选拔一批具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高校师生进行授课引导。教师的授课水平直接影响到师生们对于课程的认识程度,能否利用有限的课堂教育对师生的理想信念产生积极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充分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工作队伍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重大。

五、利用校园中典型人物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日常的教育中应该适时的推出在本校中具有影响力的典型人物,高校中的典型人物可以有效的引导高校师生对于自身行为的思考与反思,使得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得到有效的吸收。因为这些典型性的认为均来自于高校,因此人物事迹的真实性众所皆知,可以通过事迹报告、人物访谈、优秀人物搬上荧幕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这些方式方法的运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高校师生通过对典型人物的了解和学习,能够从典型人物的事迹中受到启发、激励与感染,其行为也容易被他人学习、接受与模仿。因而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利用校园中典型人物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实效。

六、启发引导高校师生自身素养的提升

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成败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认识。高校广大师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师生主观认识不够,不能够很好的明辨是非,存在功利心理,特别是主观意志薄弱,一旦面临困难挫折时,就会变得不堪一击。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面对这样的群体时应该首先保持从主观接受,认同他产生多种想法的可接受性,然后通过外界环境的构建,引导高校师生进行自我反思。高校基层党组织也可以通过外部援助的方式,主动找到受助者,通过引导受助者进行自我接纳,勇于面对目前的人生处境及困难,以合理建议的形式帮助受助者克服困难。这样可以有效的坚定高校师生对于理想信念的认同与坚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