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7:23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例1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压力源,对比出不同性别、年级、民族以及专业文理的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压力源差异,以便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帮助大学生缓解恋爱心理压力,本文从延边大学学生的能力相关、家庭影响、人格特质、相互感受、价值倾向、学业负担等六个维度进行其恋爱心理压力源的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延边大学不同性别、年级、民族和文理专业的本科生共320人,其中男生77人,女生243人;大一学生60人,大二学生100人,大三学生130人,大四学生30人;文科生155人,理科生165人;汉族168人,朝鲜族118人,其他民族34人。

(二)研究工具

运用张炜的《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量表》,采用五点计分法,量表计分从A到E依次代表“很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很符合”。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40,折半信度为0.774;Amog5.0检验结果显示,量表主因子间的相关性(χ2/df值接近1)、近似残差均方根(显著水平<0.05)以及各拟合优度指标(均大于0.90)均能较好地符合教育心理测量的相关要求。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调查法、文献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延边大学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六种恋爱心理压力源对大学生的恋爱有较大的影响,但各压力源之间差异不大。其顺序为人格特质>价值倾向>家庭影响>能力相关>相互感受>学业负担。

(二)延边大学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性别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男女生的恋爱心理压力源在各维度上数值都比较大,且男生的恋爱心理压力源在各维度都略高于女生,在能力相关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延边大学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专业文理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压力源各因素在专业文理上无显著性差异。理科生恋爱心理压力源在各维度上略高于文科生。

(四)延边大学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年级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能力相关、家庭因素、人格特质和学业负担四个维度在年级上有显著性差异,通过LSD事后检验,发现大一学生在这几个维度明显高于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

(五)延边大学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民族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压力源在不同民族上无显著性差异。但朝鲜族和其他民族的学生几乎在各维度上较汉族学生略高一些。

四、讨论分析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的现状分析

不同的人格特质对恋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因不具有较稳定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所以这类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有较大的情绪波动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还有一些具有天真型的恋爱观的大学生,他们的恋爱目的主要是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一旦对方没有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时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价值倾向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在进行恋爱时的方式、感受、表现等方面都会受到价值倾向的巨大影响,价值倾向影响着大学生恋爱的整个过程。

人在成长的过程受到的影响中最为有力的因素就是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明显。经济条件、父母教养方式、家长对孩子恋爱的态度等都影响着大学生的恋爱情况。中国的家长因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会主动向子女讲述恋爱和婚姻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的较少,造成中国大学生在恋爱时很少能得到正确有效的帮助。就会导致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来自家庭的压力。

(二)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的性别、年级、民族、专业文理的差异分析

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在性别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与传统的社会观念有关。社会给予男性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所以男生的恋爱心理压力冲突也就会更多。男生恋爱时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经济条件、自身能力、双方家庭情况等等,当男生的能力不能承受其所被给予的期望时,男生就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

研究发现,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一学生的总体压力源最大。这主要与大一新生面对新的环境与人际关系的适应有关。他们对将要开始面对的大学生活充满期望。他们要参加多种校园活动,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此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如意或冲突,都有可能成为恋爱心理压力源。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压力源在民族与文理专业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据访谈结果这可能是因为今非昔比,民族之间面临着相似的恋爱问题,进而有相似的恋爱心理压力源。也可能是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之间差别较小即各民族可自由恋爱而受到包括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干预较少。据访谈结果显示,文科生与理科生在恋爱心理压力源上的观点与态度具有较高一致性,无很大差异。在对待恋爱的问题上文科生较理科生感性,理科生更具有理性控制力,但他们面对的恋爱心理压力源大同小异。

五、结论

1、人格特质、价值倾向和家庭影响这三个因素是延边大学学生主要恋爱心理压力源。

2、延边大学男生和女生的恋爱心理压力源存在差异。

3、延边大学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4、延边大学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在民族、专业文理上无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

[1]张炜.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量表的编制与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02)

[2]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在清华大学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0(06)

[3]刘舒敏.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29)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例2

现代大学生中恋爱数量呈现增长之势,但成功率并非随之增长,并且失恋后失得的现象频发甚至出现违法事件。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贯穿其中的主导因素则是大学生恋爱道德的缺失。恋爱道德是恋爱善始善终的思想指引和支撑,因此关注大学生恋爱道德问题,是帮助大学生恋爱良性发展、理性处理恋爱问题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生对恋爱道德的理论认知欠缺

(一)传统恋爱道德理论方面

恋爱在传统文化中很少涉及,因为封建社会不可能有现代意义的恋爱,但是也有部分与恋爱道德相关的理论阐述。例如梁祝的故事正是封建社会中恋爱双方对真正爱情的向往。他们的凄美爱情故事中闪耀着传统恋爱道德的光芒,他们的勇敢坚毅、为对方付出牺牲的责任道德意识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品质。此外,三从四德中“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其中,讲品德正身立本、举止端庄稳重持礼等要求在恋爱中也是应有的道德规范。仁、义、礼、智、信的无常规范也是用来约束恋爱双方的道德准则。然而,现代大学生对传统恋爱道德理论的认识接近空白,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迫切需要改变的现状。

(二)马克思恋爱道德理论方面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选择爱人最重要的标准是志同道合和情投意合,要把对方的心灵美放在自然美及其他社会条件之上,讲究共同的理想、志向和人生抱负,切勿以钱取人、以权取人或以貌取人。恋爱方式的道德要求应该遵循举止文明得当,持之有度;恋爱道德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责任,责任决不是外在于爱情的东西,更不是同爱情相对立、相排斥的东西,相反,它是使爱情得以巩固和不断深化的社会基础。正是道德责任,才不断以新的社会内容来互相充实互爱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和锤炼互爱者的感情。然而,目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爱情观经典和以马克思恋爱道德理论知之甚少,恋爱道德理论知识根基不牢极导致在恋爱中对抵制不良思想的免疫力降低,从而引发出多种多样的问题。本选题的依据在于深化马克思恋爱道德理论在大学生中的共识,扩大其影响力,使大学生在恋爱道德理论上有所积淀。

(三)现代恋爱道德理论方面

鲁迅先生当年批评一些青年人爱情至上、爱情万能的观点时指出,不要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人生的第一要义便是生活,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摆正恋爱在生活中的位置,正确认识和处理恋爱与生活的关系。这些恋爱道德理论知识作为一种标杆来衡量和规范大学生的恋爱道德。但目前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是多数高校对现代恋爱道德理论教育的重视程度低、讲解内容少、关注指导少等,导致大学生恋爱道德理论的基础薄弱;国外披着“爱情至上”外衣的享乐主义等歪曲思想的冲击和国内各大相亲节目传递的高富帅、白富美等观念的侵蚀造成大学生难以明辨是非,恋爱道德约束力降低。这也是本选题的主要依据之一,旨在不断提高和巩固大学生的现代恋爱道德知识的理论认识水平,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为恋爱提供理性知识支撑,努力改变大学生普遍欠缺现代恋爱道德知识的现状。

二、从实践的角度论述大学生恋爱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恋爱道德意识的淡化问题

部分大学生出于一种狭隘的自私目的, 恋爱是为了一自私利,有的在恋爱中把爱情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为情而活,放弃自己远大理想与抱负;更有甚者, 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丑陋目的,在恋爱中做出有辱国格、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

(二)恋爱动机存在的道德问题

部分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端正,出于满足自我生理或心理上的需求,慰藉解闷、消除孤独;或是为了在别的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魅力、能力;或是“财”迷心窍,为了金钱,在恋爱的幌子下, 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污染社会风气;或是为了获得某一功利性目的而接近恋爱对象等等。

(三)恋爱对象标准的道德问题

部分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标准中的道德问题,一是过度关注外表忽视内在美,过分追求虚无缥缈的感觉属于超直觉性;而是一再考察对方的各方面的条件,一度衡量综合因素,属于超理性。

(四)恋爱方式选择的道德问题

部分大学生恋爱方式的选择趋于放纵和直接。在公共场合,目无公众,盲目放纵表达爱意的行为,持之无度,缺少含蓄。

(五)恋爱责任担当的道德问题

部分大学生在恋爱中缺少责任感和应有的担当,在学习不能鼓励支持对方,并且树立共同的目标;在生活中不能相互帮助和关爱,尤其遇到挫折和困难时退缩和放弃,缺乏责任感。

(六)恋爱误区展示的道德问题

部分大学生对恋爱没有清晰的界定,误把男女之间的好感当恋爱、误把友谊当恋爱;有的学生夸大恋爱的重要性,认为恋情至上;轻率恋、多角恋、功利恋、性恋等等这些都是走进恋爱的误区,缺乏道德约束。

(七)失恋处理方式的道德问题

部分大学生恋爱中止做不到失恋不失得、失恋不失志。有的一蹶不振、自闭焦虑,有的冲动易怒、打击报复,甚至对对方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失恋处理方式缺乏冷静的思考和道德感。

(八)网恋失范的道德问题

网恋产生的负面影响有欺骗对方的感情,缺乏起码的真心和责任心,恋爱动机不纯和恋爱态度不端正,违背恋爱道德的忠诚和专一的特点,更有甚者引发血案、殉情等严重后果,导致道德人格扭曲和情感异化。

大学生由于不顾及恋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引起的恋爱极端等负面现象,这些突出的现实问题同时对学校和家庭的培养教育也提出挑战。本选题的现实依据正出于此,旨在引导大学生将道德的内容纳入恋爱实践中,妥善处理甚至避免恋爱中的各类问题,协调好恋爱与学习和生活的关系。

三、解决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对策滞后的迫切性

(一)解决恋爱道德理论教育的滞后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例3

大学生恋爱是校园中一个现实而又敏感的话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由恋爱引发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恋爱观教育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许多高校还将其纳入心理健康课教学体系中。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大学生恋爱的现状,了解群体文化对大学生恋爱教育有何影响,以期有针对性地开展恋爱心理教育、辅导、咨询工作。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调查于2012年3月-5月进行。采取分层抽样方式在湖南某理工学院13322名二本在校学生(其中女生6521)中抽取了365名学生作为被试,样本涵盖该校文、理、工等十五个院,其中男生201名,女生164名;大一92名,大二90名,大三83名,大四90名,大五10名。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问卷调查 S版》作为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65份,回收问卷341份,有效回收率为93.42%。在参考了百度文库公布的相关问卷,结合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并与若干在校学生座谈的基础上,研究者经过反复修改编制成该问卷。

2 调查分析与结论

(1)恋爱的基本情况:所有被试中从没谈过恋爱的占30.37%,所有被试中正在谈恋爱的占39.26%;这与《当前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现状调查研究》(欧阳宇2011年《毕节学院学报》)调查得出的39.8%比例高度一致。曾经谈恋爱,现在没谈的占30.37%;二者相加有过恋爱经历的比例为69.63%,这与《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行为关系研究》(林玲2008年第3期《思想理论教育》)所调查出有过恋爱经历的为65.1%也相差不大 。调查显示在所有正在谈恋爱及曾经谈恋爱的学生中,恋爱平均持续时间在2年以上的占17.78%,1-3个月的占14.81%,4-6个月的占12.59%,7-12个月的占10.37%,1年以上,2年以下的占12.59%.。从恋爱次数来看,在校学生恋爱过1次的36.3%,2次的20.74%,恋爱3次及3次以上的占12.59%。在谈恋爱的学生中大二的最多,占43.4%,其次为大一、大三,均为18.87%,大四与大五合计18.86%。总体来看,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比较普遍,并基本处于尝试恋爱阶段。

(2)对恋爱的认知与态度:对 “是什么原因促使大学生恋爱”问题,选择“生活枯燥,排遣寂寞”的占21.37%,选择“积累经验,体验人生”的占19.53%,选择“受他人影响,看着许多人恋爱,所以也恋爱”的占19.26%。选择恋爱对象的标准排前五位的分别是,道德品质占18.17%,才华能力占17.7%,个性与性格占17.7%,与自己志同道合占15.84%,外表漂亮占12.73%。可见大学生的选择恋爱对象更侧重于精神性因素。这表明大学生重视双方关系融洽,双方心理的相容。有文章提出“90后大学生择偶观更现实,趋向于恋爱对象的优越物质条件”。那到底是调查有误,抑或在校大学主观择偶标准与实际选择有出入,或者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则需在以后进一步研究了。

所有被试中认为谈恋爱有利于学业成绩提高的占19.26%,认为谈恋爱对学业成绩基本无影响的占31.85%,认为谈恋爱对学业成绩有轻微影响的占42.22%,认为谈恋爱对学业成绩有严重影响的仅占6.67%。而在“恋爱与学业发生冲突怎么办”中,所有被试中选择以学业为重的占63.7%;而23.7%的被试回答没想过这个问题。这表明在校大学生对学业是比较看重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此方面对学生引导时可以更多的着重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从学生终生发展上着手,而不能习惯性地认为其对学业有负面影响,否则思想教育工作只能流于说教。

在关于恋爱与婚姻关系中,65.93%的被试选择了“婚姻必须以爱情为基础”。在对恋爱的理解中,51.11%的被试选择了“为了选择终生伴侣,是婚姻的前奏”,选择“不必考虑太多,跟着感觉走”的占26.67%,另有2.22%的被试选择了“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没有过多考虑将来”。此处与“什么原因促使大学生恋爱”中的选择看似矛盾。表明一方面大多数学生主观上认同恋爱是“为了选择终生伴侣,是婚姻的前奏”,而不会赞同“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但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学校生活中引发恋爱的机缘更多地是“生活枯燥,排遣寂寞”、“受他人影响,看着许多人恋爱,所以也恋爱”。这表明大学生的恋爱观较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朋辈群体的影响。

(3)对于大学生恋爱相关问题的看法:对于“看到热恋中的大学生在公共场合里拥抱、接吻、亲热时”的态度,有15.56%的选择了“很正常,那才是恋爱”,11.11%的被试选择了“无可厚非,如果是我,也会欣然接受的”,说明共有26.67%的属主动接受。另有30.37%的被试选择了“不太能理解,要有所收敛”,10.37%的选择了“那样不好,但没办法,只当没看见”,15.56%的被试选择了“欣赏他们的勇气,但自己是不会去做的”,说明共有56.32%的被试是被动接受这一现象的,二者相加对此持接受态度的为67.41%。有17.04.%的被试选择了“反对”,并认为这些行为是不文明行为。可见大多数人面对此现象时更多只是一种无可奈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程教育可适当引入投射心理、反投射心理、群体意识等理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对公众的影响后再反观其是否得体。

对大学生恋爱同居的看法中,28.15%的被试选择了“坚决反对”,选择“是感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很自然,”的占40%,选择“虽不支持,但包容”的占25.19%。这说明65.19%的被试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持不否定的态度。而有部分研究者基于各种理论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持赞同态度, 也有研究者认为恋爱同居带来的不良后果究竟有哪些方面,以及这些不良后果的程度如何,在现实中可能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和群体性差异。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教育。

(4)对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的看法:被试中42.96%认为“非常有必要进行大学生恋爱教育,因为同学们心中有很多困惑”,被试中37.78%的认为“非常有必要,但要改进方式、方法”,只有9.63%的被试认为“不必要,那是学生自己的事”,另有7.41%认为“不必要,教育了没有什么效果”。在关于我校大学生中因恋爱问题而产生的不良问题,40%的被试认为问题较多,比较严重,另有33.33%的被试认为不清楚。仅有4.92%的被试选择了“学校老师教诲”。这说明一方面学生渴望得到帮助,另一方面学生在这方面的帮助因种种原因得不到学校教师的帮助。这不能不说是学校教育的严重缺失。研究者认为应从人的终生发展的角度,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与行为进行指导,让学生认识到恋爱、婚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法纪意识教育。不可简单直白地要求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那样只会是教育工作者理想化的一厢情愿。

参考文献:

[1]李艳文,贺伟.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研究,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6).

[2]贺晶,黄琳庆,刘列夫.90后女大学生择偶标准浅议.《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227-03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的。”千百年来追寻这种甜蜜的痛苦却是人们永恒的话题,同样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也希望爱神之箭能够射中自己。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大学校园里的恋爱已经揭下了以前那种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的面纱而变得开放起来,尤其是在以网恋为主题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大学校园里流传之后,网络对大学生的恋爱开始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湖南工业大学2006年公布的大学生谈恋爱的比例中,艺术类学生谈恋爱的比例为70.0%,远远高于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观念决定行为方式,恋爱也是如此,因而,以艺术类学生为例,对引导大学生的恋爱观的方法论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艺术类学生特点及其恋爱观

由于艺术类专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的艺术类人才是真正潜心于搞艺术创作、艺术设计的人才,因此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置身于常人之外而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境界中,这样长期的艺术创作使艺术类学生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因此艺术类学生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

首先,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点。艺术类学生追求时尚,个性化、风格化表现尤为突出,这是艺术有别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显著特点。在社会中强调个体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背景下,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是从个体本位出发的,一切从个人的感悟出发,更加容易形成艺术类学生个性突出、自我意识强、崇尚自由的特点。艺术类学生倾向于通过周围环境中的客观现实以及细节来体验世界,依据自己的主观感觉作出决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独处,较为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通常从对信息、思想的反思中获取能量。在日常生活中,艺术类学生往往是穿着比较时尚、前卫,求异心理比较突出,希望能够不流俗。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在行为表现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表现出随意、散漫。

其次,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点。艺术类学生专业情结浓厚,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许多艺术类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专业的学习,并且非常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甚至认为“没有艺术就没有生命”。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专业学习上,进入大学学习后,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要参加较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课程而相对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相应地,绝大部分课余时间也就被专业技能的训练所占用,这就势必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精神。另外,艺术类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需要支付其他专业学生所不需的高额培训费。攻读艺术类专业的学费高于其他专业,而且艺术类学生购买学习用具、出外写生、实习也需要一定的费用,因此艺术类学生的经济压力相对重于其他专业的学生,部分学生只能通过自己兼职或者其他方式来支付自己学习的费用。

最后,艺术类学生的思想特点。艺术类学生的政治立场是坚定的,但是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艺术类学生对学校的思想教育更加排斥,对时事不关心,理想信念淡化,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比较淡漠[4]。

由于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呈现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恋爱比例高与恋爱动机的多元化、功利性。由于艺术类学生追求时尚,会认为不谈恋爱是没有跟上潮流的表现,所以进入大学之后,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容易谈恋爱。近两年来,我们在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陆陆续续与近一百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男女同学进行谈话,在谈话中发现,65%的同学在大学里都有谈恋爱,35%的同学没有谈恋爱,而在35%的同学中新生占了大多数。

艺术类学生谈恋爱除了崇尚潮流之外,也是渗入了不少物质方面的因素。按理说,大学校园里的爱情是纯洁而美好的,但是随着社会对差异性和多元化的提倡,大学生的恋爱思维也出现了多元化,而且渗入了不少物质方面的因素,大学生谈恋爱不仅仅是由于互相爱慕,更多的看重了家庭背景、权势、社会关系和对方的发展前途。

第二,恋爱行为的开放性。我们在与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谈话中,谈到是否接受在公共场合拥抱接吻的行为时,有30%的同学认为在公共场合拥抱接吻是个人的自由,可以接受,也不会去干涉;有35%的同学认为勉强接受这种行为,但是仍觉得不好意思;有35%的同学则表示无法接受这种行为,自己也不会这样做。

至于与恋爱对象是否发生方面,有45%的同学表示曾经发生过,55%的同学则表示没有发生过。由于西方性开放潮流的影响以及艺术类学生强调个性、崇尚自由的特点,学生的恋爱由羞涩与含蓄转向了恋爱行为的公开化,许多学生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旁若无人地做出各种亲昵动作,从校园里走向了出租屋。学生同居的现象日趋普遍,许多大学生都表示对婚前采取了接受或宽容的态度。

第三,恋爱道德的淡薄。在与广工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谈话中,在是否将恋爱对象作为婚姻的对象这个问题上,有30%的同学表示看情况,无法确定以后会与现在的恋爱对象结婚;有30%的同学表示在大学里谈恋爱不在乎长久,而是在乎曾经拥有;而40%的同学表示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蔓延的后现代主义的社会文化思潮所提出的质疑挑战权威的观念对学生的恋爱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强调的平等对大学生在恋爱和婚姻中追求平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导致了学生对传统的恋爱和婚姻道德进行了质疑和挑战,学生的观念和责任意识趋于淡薄,在恋爱中,个人的情感凌驾于理智和道德规范之上,更有甚者,为了自己在物质上或者是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惜破坏他人的婚姻和家庭。

二、大学生恋爱观引导的方法

(一)艺术类学生恋爱观存在的误区

从上文对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的概括中,可以看到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首先,恋爱动机的错误认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爱情的真谛,有些是出于生理需求而恋爱,有些是出于物质需求而恋爱,还有一些学生是出于攀比心理而恋爱。第二,在恋爱心理方面的错误认识。有恋爱从众心理、好奇心理、游戏心理、逆反心理、依赖心理、占有心理、焦虑心理等等。第三,恋爱行为的错误认识。将恋爱归结为个人问题,忽视了恋爱的社会属性,只关注人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人之所以成为人根本在于他的社会属性,导致了在公众场所中旁若无人地拥抱、接吻等等亲昵行为。第四,恋爱道德的错误认识。由于忽视了恋爱的社会属性,因而在恋爱道德和责任意识上趋于淡薄,例如三角恋爱、傍大款、易等,不惜破坏他人的婚姻和家庭。尤其是在恋爱中的上,更多采取宽容、认同,导致同居现象增多,怀孕流产现象增多,给恋爱双方都带来身心的伤害。

(二)正视艺术类学生恋爱观

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涉及学生婚恋的强制性规定,撤销了原规定中的“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3]的条文,对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不再作特殊规定,不禁止,也不反对。这是社会和谐进步,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和宽容的体现,但是对于大学生的恋爱,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一方面,我们要正视大学生的恋爱。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在接受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说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人的社会心理发展渐成说。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自我起主导作用,它引导心理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其中前六个阶段属于人的成长过程,而后两个阶段是成人期和老年期。在人的成长的第六阶段(从18~25岁),青年人注重自己的真实情感,努力设计自己的将来,发展任务是获得成功的情感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需要在自我同一性的基础上获得共享的同一性,才能导致美满的婚姻而获得亲密感。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进入社会健康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在这个时期,青年人的困难或烦恼都愿意与自己亲密的朋友诉说,而随着性意识的发展,对亲密朋友的概念和对象缩小化,变成对异性的意识的改变和增强,由此产生了恋爱的情感[2]。

从埃里克森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情感是人生存和成长的必然需求,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获得别人对自己的亲密感,恋爱是人的成长过程中显现的一个特征,如果人为的阻止或干预这种心理成长过程,将会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正是处于成长的第六阶段,希望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渴望得到异性的认同和接纳,通过这种方式远离孤独,顺利渡过心理危机阶段。因此,大学生的恋爱,我们不能将其当做洪水猛兽反对和批判,而应当意识到这是大学阶段中必然的现象,大学生只有经历这个亲密对孤独的阶段,通过与异性的接触以及建立亲密的关系,而避免孤独感,顺利地迈向社会。

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恋爱观我们应适当加以引导,不可放任自流。许多学校对学生的恋爱和同居只能通过行政或教育的手段来制止,但收效甚微,尤其是对于艺术类学生的恋爱,甚至有些学校或教师都认为是理所当然之事,避而不谈。

马克思在早期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从人的社会性本质探讨两性关系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两性关系表明“人的自然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行为,或者,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为自然的本质,他的人的本性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为自然。这种关系还表明,人具有的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需要,也就是说,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了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1]可以看出,马克思指出爱情的本质是社会性,强调爱情中的道德与理智,认为人类的爱情应当受到人的理性、意志与道德的制约。

人类的恋爱具有社会性的内容,不只是单纯的生理需要,而大学生的恋爱,更是融入了学习、信息的交流、对人生的看法、审美观、责任感等内容,因此我们要适当加以引导。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过:“避免邪念的唯一办法就是免除神秘。”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引导大学生正视恋爱和情感问题,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他们情感的正确的释放,使恋爱在他们的学习上和生活中起到充分的互补互利的作用,为他们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知识和情感基础。

(三)引导大学生恋爱观的方法论

1.多学科研究的方法

所谓多学科研究的方法,就是从各学科的观点、方法考察大学生的恋爱观引导,即应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解释或解读大学生恋爱观引导中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恋爱观的引导,可以结合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把握引导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规律和心理规律,运用伦理学的理论和社会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美育目标包含了德育的功能,美育和德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美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完善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智能结构和伦理品质同步和谐发展,造就一代富有崇高理想、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和机敏才智的新人。对于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引导,应该充分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书画、摄影等活动的开展,不仅能焕发学生的高尚情操,使他们感到一种非常愉悦的形式美和内容美,而且能催促他们向高尚的道德理想趋近;可以利用艺术类学生专注于专业学习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有关爱情题材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辨别美丑的能力以及对爱情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2.处理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恋爱观就是一个人对恋爱和爱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恋爱观是人生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正确的恋爱观有助于大学生良好的人格的形成,推动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并能指导大学生的恋爱实践,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成才与爱情的关系。正确理解爱情是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的前提,大学生首先要正确地理解爱情的含义。马克思说过:“真正的爱情是表现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不是过早的亲昵。”[2]恩格斯将爱情归结为“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1]。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大学生要摆正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应该作为第一重要的任务,要使爱情成为一种推动力量,不断鞭策自己前进。

(2)培养爱的能力与道德责任感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这样一句话:“爱,不是一种单纯的能力,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气候,一种需要我们终生学习、发现和不断前进的活动。”爱是一种能力,是在心中有了爱之后,能及时准确地分析,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爱的能力,以及迎接爱和拒绝爱的能力。大学生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有健康的恋爱的价值观,要尊重别人的情感,也要学会拒绝爱,还要培养爱的道德责任感。在恋爱中双方必须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理解、信任、宽容对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对方的身心健康负责。

三、结 语

对于大学生的恋爱观,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加以引导,这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为人师肩负的职责。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对恋爱和婚姻的看法将主导了家庭的发展趋势,古语云“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作为一个基本单位组成社会,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也将决定未来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年轻一代的恋爱观和婚姻观的引导有益于维护未来社会的稳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已不仅限于学业上,还包括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恋爱观。“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综上所述,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引导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也是为人师的重要职责。教师作为年轻一代的引导者,对大学生恋爱不应回避,而是积极主动地介入与引导,使学生明确爱情的真谛,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协调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34-297.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例5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的。”千百年来追寻这种甜蜜的痛苦却是人们永恒的话题,同样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也希望爱神之箭能够射中自己。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大学校园里的恋爱已经揭下了以前那种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的面纱而变得开放起来,尤其是在以网恋为主题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大学校园里流传之后,网络对大学生的恋爱开始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湖南工业大学2006年公布的大学生谈恋爱的比例中,艺术类学生谈恋爱的比例为70.0%,远远高于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观念决定行为方式,恋爱也是如此,因而,以艺术类学生为例,对引导大学生的恋爱观的方法论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艺术类学生特点及其恋爱观

由于艺术类专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的艺术类人才是真正潜心于搞艺术创作、艺术设计的人才,因此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置身于常人之外而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境界中,这样长期的艺术创作使艺术类学生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因此艺术类学生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

首先,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点。艺术类学生追求时尚,个性化、风格化表现尤为突出,这是艺术有别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显著特点。在社会中强调个体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背景下,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是从个体本位出发的,一切从个人的感悟出发,更加容易形成艺术类学生个性突出、自我意识强、崇尚自由的特点。艺术类学生倾向于通过周围环境中的客观现实以及细节来体验世界,依据自己的主观感觉作出决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独处,较为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通常从对信息、思想的反思中获取能量。在日常生活中,艺术类学生往往是穿着比较时尚、前卫,求异心理比较突出,希望能够不流俗。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在行为表现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表现出随意、散漫。

其次,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点。艺术类学生专业情结浓厚,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许多艺术类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专业的学习,并且非常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甚至认为“没有艺术就没有生命”。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专业学习上,进入大学学习后,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要参加较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课程而相对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相应地,绝大部分课余时间也就被专业技能的训练所占用,这就势必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精神。另外,艺术类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需要支付其他专业学生所不需的高额培训费。攻读艺术类专业的学费高于其他专业,而且艺术类学生购买学习用具、出外写生、实习也需要一定的费用,因此艺术类学生的经济压力相对重于其他专业的学生,部分学生只能通过自己兼职或者其他方式来支付自己学习的费用。

最后,艺术类学生的思想特点。艺术类学生的政治立场是坚定的,但是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艺术类学生对学校的思想教育更加排斥,对时事不关心,理想信念淡化,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比较淡漠[4]。

由于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呈现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恋爱比例高与恋爱动机的多元化、功利性。由于艺术类学生追求时尚,会认为不谈恋爱是没有跟上潮流的表现,所以进入大学之后,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容易谈恋爱。近两年来,我们在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陆陆续续与近一百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男女同学进行谈话,在谈话中发现,65%的同学在大学里都有谈恋爱,35%的同学没有谈恋爱,而在35%的同学中新生占了大多数。

艺术类学生谈恋爱除了崇尚潮流之外,也是渗入了不少物质方面的因素。按理说,大学校园里的爱情是纯洁而美好的,但是随着社会对差异性和多元化的提倡,大学生的恋爱思维也出现了多元化,而且渗入了不少物质方面的因素,大学生谈恋爱不仅仅是由于互相爱慕,更多的看重了家庭背景、权势、社会关系和对方的发展前途。

第二,恋爱行为的开放性。我们在与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谈话中,谈到是否接受在公共场合拥抱接吻的行为时,有30%的同学认为在公共场合拥抱接吻是个人的自由,可以接受,也不会去干涉;有35%的同学认为勉强接受这种行为,但是仍觉得不好意思;有35%的同学则表示无法接受这种行为,自己也不会这样做。

至于与恋爱对象是否发生性行为方面,有45%的同学表示曾经发生过,55%的同学则表示没有发生过。由于西方性开放潮流的影响以及艺术类学生强调个性、崇尚自由的特点,学生的恋爱由羞涩与含蓄转向了恋爱行为的公开化,许多学生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旁若无人地做出各种亲昵动作,从校园里走向了出租屋。学生同居的现象日趋普遍,许多大学生都表示对婚前性行为采取了接受或宽容的态度。

第三,恋爱道德的淡薄。在与广工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谈话中,在是否将恋爱对象作为婚姻的对象这个问题上,有30%的同学表示看情况,无法确定以后会与现在的恋爱对象结婚;有30%的同学表示在大学里谈恋爱不在乎长久,而是在乎曾经拥有;而40%的同学表示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蔓延的后现代主义的社会文化思潮所提出的质疑挑战权威的观念对学生的恋爱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强调的平等对大学生在恋爱和婚姻中追求平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导致了学生对传统的恋爱和婚姻道德进行了质疑和挑战,学生的贞操观念和责任意识趋于淡薄,在恋爱中,个人的情感凌驾于理智和道德规范之上,更有甚者,为了自己在物质上或者是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惜破坏他人的婚姻和家庭。

二、大学生恋爱观引导的方法

(一)艺术类学生恋爱观存在的误区

从上文对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的概括中,可以看到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首先,恋爱动机的错误认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爱情的真谛,有些是出于生理需求而恋爱,有些是出于物质需求而恋爱,还有一些学生是出于攀比心理而恋爱。第二,在恋爱心理方面的错误认识。有恋爱从众心理、好奇心理、游戏心理、逆反心理、依赖心理、占有心理、性爱焦虑心理等等。第三,恋爱行为的错误认识。将恋爱归结为个人问题,忽视了恋爱的社会属性,只关注人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人之所以成为人根本在于他的社会属性,导致了在公众场所中旁若无人地拥抱、接吻等等亲昵行为。第四,恋爱道德的错误认识。由于忽视了恋爱的社会属性,因而在恋爱道德和责任意识上趋于淡薄,例如三角恋爱、傍大款、性交易等,不惜破坏他人的婚姻和家庭。尤其是在恋爱中的性行为上,更多采取宽容、认同,导致同居现象增多,怀孕流产现象增多,给恋爱双方都带来身心的伤害。

(二)正视艺术类学生恋爱观

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涉及学生婚恋的强制性规定,撤销了原规定中的“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3]的条文,对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不再作特殊规定,不禁止,也不反对。这是社会和谐进步,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和宽容的体现,但是对于大学生的恋爱,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转贴于

一方面,我们要正视大学生的恋爱。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在接受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说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人的社会心理发展渐成说。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自我起主导作用,它引导心理性欲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其中前六个阶段属于人的成长过程,而后两个阶段是成人期和老年期。在人的成长的第六阶段(从18~25岁),青年人注重自己的真实情感,努力设计自己的将来,发展任务是获得成功的情感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需要在自我同一性的基础上获得共享的同一性,才能导致美满的婚姻而获得亲密感。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进入社会健康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在这个时期,青年人的困难或烦恼都愿意与自己亲密的朋友诉说,而随着性意识的发展,对亲密朋友的概念和对象缩小化,变成对异性的意识的改变和增强,由此产生了恋爱的情感[2]。

从埃里克森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情感是人生存和成长的必然需求,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获得别人对自己的亲密感,恋爱是人的成长过程中显现的一个特征,如果人为的阻止或干预这种心理成长过程,将会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正是处于成长的第六阶段,希望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渴望得到异性的认同和接纳,通过这种方式远离孤独,顺利渡过心理危机阶段。因此,大学生的恋爱,我们不能将其当做洪水猛兽反对和批判,而应当意识到这是大学阶段中必然的现象,大学生只有经历这个亲密对孤独的阶段,通过与异性的接触以及建立亲密的关系,而避免孤独感,顺利地迈向社会。

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恋爱观我们应适当加以引导,不可放任自流。许多学校对学生的恋爱和同居只能通过行政或教育的手段来制止,但收效甚微,尤其是对于艺术类学生的恋爱,甚至有些学校或教师都认为是理所当然之事,避而不谈。

马克思在早期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从人的社会性本质探讨两性关系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两性关系表明“人的自然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行为,或者,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为自然的本质,他的人的本性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为自然。这种关系还表明,人具有的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需要,也就是说,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了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1]可以看出,马克思指出爱情的本质是社会性,强调爱情中的道德与理智,认为人类的爱情应当受到人的理性、意志与道德的制约。

人类的恋爱具有社会性的内容,不只是单纯的生理需要,而大学生的恋爱,更是融入了学习、信息的交流、对人生的看法、审美观、责任感等内容,因此我们要适当加以引导。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过:“避免邪念的唯一办法就是免除神秘。”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引导大学生正视恋爱和情感问题,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他们情感的正确的释放,使恋爱在他们的学习上和生活中起到充分的互补互利的作用,为他们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知识和情感基础。

(三)引导大学生恋爱观的方法论

1.多学科研究的方法

所谓多学科研究的方法,就是从各学科的观点、方法考察大学生的恋爱观引导,即应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解释或解读大学生恋爱观引导中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恋爱观的引导,可以结合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把握引导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规律和心理规律,运用伦理学的理论和社会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美育目标包含了德育的功能,美育和德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美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完善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智能结构和伦理品质同步和谐发展,造就一代富有崇高理想、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和机敏才智的新人。对于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引导,应该充分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书画、摄影等活动的开展,不仅能焕发学生的高尚情操,使他们感到一种非常愉悦的形式美和内容美,而且能催促他们向高尚的道德理想趋近;可以利用艺术类学生专注于专业学习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有关爱情题材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辨别美丑的能力以及对爱情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2.处理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恋爱观就是一个人对恋爱和爱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恋爱观是人生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正确的恋爱观有助于大学生良好的人格的形成,推动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并能指导大学生的恋爱实践,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成才与爱情的关系。正确理解爱情是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的前提,大学生首先要正确地理解爱情的含义。马克思说过:“真正的爱情是表现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不是过早的亲昵。”[2]恩格斯将爱情归结为“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1]。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大学生要摆正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应该作为第一重要的任务,要使爱情成为一种推动力量,不断鞭策自己前进。

(2)培养爱的能力与道德责任感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这样一句话:“爱,不是一种单纯的能力,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气候,一种需要我们终生学习、发现和不断前进的活动。”爱是一种能力,是在心中有了爱之后,能及时准确地分析,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爱的能力,以及迎接爱和拒绝爱的能力。大学生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有健康的恋爱的价值观,要尊重别人的情感,也要学会拒绝爱,还要培养爱的道德责任感。在恋爱中双方必须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理解、信任、宽容对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对方的身心健康负责。

三、结 语

对于大学生的恋爱观,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加以引导,这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为人师肩负的职责。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对恋爱和婚姻的看法将主导了家庭的发展趋势,古语云“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作为一个基本单位组成社会,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也将决定未来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年轻一代的恋爱观和婚姻观的引导有益于维护未来社会的稳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已不仅限于学业上,还包括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恋爱观。“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综上所述,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引导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也是为人师的重要职责。教师作为年轻一代的引导者,对大学生恋爱不应回避,而是积极主动地介入与引导,使学生明确爱情的真谛,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协调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34-297.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例6

关键词:大学生;依恋方式;孤独感;恋爱经历;独生子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221-01

1 引言

ヒ懒道砺鄞60年代Bowlby创立以来,已成为西方儿童社会性和个性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Bowlby把依恋定义为一种“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它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Brennan, Clark 和Shaver[1]将成人依恋分为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依恋回避以害怕亲密关系和对他人亲密和依赖感到不适为特征,依恋焦虑定义为害怕被别人拒绝和遗弃。如果婴儿期的依恋是与抚养者母亲建立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系,则成人的依恋方式则涉及到更多的人和事。

ス露栏惺堑备鎏甯械饺狈α钊寺意的人际关系时,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或体验。有研究发现,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感在成人依恋和孤独感之间起调节作用[2]。

ゴ笱生处在青年期,艾里克森理论认为青年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马素红[3]的研究发现不安全型依恋的硕士孤独感程度要比安全型依恋的硕士要高。以往关于大学生孤独感与依恋方式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孤独感与依恋方式的关系。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コ槿×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80份,收回有效问卷243份,有效率86.79%。

2.2研究工具

コ扇饲酌芄叵稻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ECR),本研究采用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李同归和日本九州大学加藤和生共同修订的中国版的ECR量表,包含有36个项目。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4]。采用Russell等编制的UCLA孤独问卷,共20个题目,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5]。

2.3数据处理

ソ测评数据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3 结果

3.1 大学生依恋方式在有无恋爱经历上的差异

ザ杂形蘖蛋经历以及是否独生子被试在依恋方式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有无恋爱经历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得分上差异显著,t = -5.679,P

3.2 依恋方式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ネ1表明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维度都与孤独感呈现显著正相关,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得分越高,孤独感越强。

ね1 依恋方式与孤独感的相关, **表示p

3.3孤独感对依恋方式的影响

ソ大学生的一般孤独感总分由低到高排序,然后取首尾各27%组成孤独感高分组与低分组(各66人)。以孤独感(高/低)、恋爱经历(有/无)和独生子(是/否)为组间变量,分别以“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为因变量,进行2×2×2的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孤独感主效应显著,F (1,132) = 9.18,p

4 讨论

ケ狙芯勘砻魑蘖蛋经历大学生在回避维度上得分高于曾恋爱过的大学生,有恋爱经历的个体能够适当的表达自己并寻求心理支持,对有人可依赖的这种亲密体验更深,因此可能更容易适应与他人的亲密相处。有研究发现依恋方式能一定程度上预测个体的恋爱行为,低依恋回避组恋爱的比例要高于高依恋回避组[6],说明依恋回避与恋爱经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依恋方式特别是依恋回避。

パ芯勘砻鞅砻鞴露栏性角浚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体验越强。本研究中低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得分者属于安全依恋,他们可能会体验到更少的孤独感。也有研究发现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呈负相关[7],说明家庭亲密程度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很重要。

ビ醒芯糠⑾执笱生产生孤独感时会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8],这种应对策略可能激活了个体的依恋模式。Bowlby认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是人们形成关于自我和他人的内化表征,当人们遇到困难或危机时,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会激活,并以不同的依恋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个体体验到高的孤独感,采取回避策略的个体可能不会向他人寻求帮助。有研究发现[9]羞怯内向的个体可能社交能力较差,一方面他们可能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上有困难,从而产生回避的倾向;另一方面,高孤独感大学生由于自卑可能害怕被拒绝而对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产生焦虑。但孤独感是否之直接影响和激活依恋工作模式,应对策略是否也会产生影响等需要进一步研究。

5 结论

ノ蘖蛋经历大学生依恋回避得分高于有恋爱经历大学生,孤独感和依恋方式呈正相关。高孤独感组大学生依恋回避分数显著高于低孤独感组。结果表明孤独感、恋爱经历会对大学生依恋方式产生影响。

おおおげ慰嘉南祝

[1]Brennan K A, Clark C L, Sliaver P R. Attaehment theoe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M]. NewYork: Guilford Press, 1998: 46-76.

[2]Meifen Wei, Philip A Shaffer, Shannon K Young, Robyn A Zakalika. Adult Attachment, Shame, Depression, and Loneliness: The Mediation Role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action [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5, 52 (4): 591-601.

[3]马素红. 在校硕士研究生孤独感状况及其依恋类型、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6.

[4]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 心理学报,2006,38(3):399-406.

[5]刘 平. 孤独的评定.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82-289.

[6]林 玲.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行为关系研究 [J]. 思想理论教育,2008,3:65-70.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例7

当今是一个品牌的时代,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会经历由弱至强的不同层级及强度的变化过程。品牌能够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相关信息,消费者也愿意选择自己信赖的品牌简化决策过程和表达自我身份认同,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和依恋,更有利于企业品牌建设和品牌资产的形成,因此,品牌忠诚、品牌依恋、品牌至爱等高级阶段是企业品牌关系管理期望的终极目的。品牌依恋(brand attachment)是联结品牌与消费者自我的认知和情感纽带的强度,是品牌情感和品牌关系领域的前沿课题。i鉴于品牌依恋理论的重要性,笔者在此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整合,为品牌关系和品牌忠诚的研究提供相关的新视角。

1、研究品牌依恋的作用

1.1对企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对他人依恋程度很高时,人们会甘愿做出牺牲和个人投资来维系关系。依恋会产生各种强烈的行为并通过产品线及品牌延伸实现企业的有效增长,提升品牌资产,形成竞争优势,一般来说消费者对品牌的依恋程度越高,就越乐于付出付出更多的自我形象和可自由支配的资源(货币、时间、精力等)来得到品牌,越愿意溢价来购买品牌。因此,让消费者形成强烈的品牌依恋是企业品牌建设的顶点和强势品牌资产形成的基础。

1.2对消费者个体。品牌依恋能帮助消费者快速、正确的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有效减少由于现在众多品牌选择和品牌之间高度的竞争导致的消费者决策疲劳,简化了消费者的决策过程。

1.3对学术界。依恋理论可以为关系营销和消费者行为研究提供一种新颖的视角,为品牌关系和品牌忠诚研究尤其是推进心理学和营销学理论的交叉创新提供新鲜的视角和有益的启示。

2、品牌依恋的理论渊源

2.1依恋理论。依恋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心理学家Bowlby及Ainsworth在母婴关系领域完成的。Bowlby认为,依恋是个人(主要是婴儿)与特定对象(母亲或照料者)之间一种充满情感的独特的纽带关系。1989年,美国营销学者Schultz在辛辛那提大学完成了题为《个人-所有物依恋的实证研究》的博士论文,标志着依恋理论从心理学领域进入消费者行为研究之中。

2.2消费者—品牌关系理论。Fournier(1998)认为消费者—品牌关系研究建立在品牌拟人化基础上,消费者是把品牌比拟成人,比拟成伙伴的,研究也发现消费者通常会赋予产品某种人的特性,比如通过广告代言人的塑造,品牌就具有了与代言人匹配的人格特点。较高的依恋感会呈现品牌和消费者之间较亲密的伙伴或朋友关系。

2.3自我一致性理论。自我一致性是指消费者具有偏爱形象与其自我概念相吻合的产品或品牌的特性。。Ahuvia的研究证明了,消费者通常通过消费来维持自我身份和定义与他人的关系,即品牌形象越体现消费者自我身份认同的表达,消费者就越对品牌有依恋感。

3、品牌依恋的形成机制

Schultz等学者的研究表明:(1)依恋的形成和个体消费经历有关(2)依恋具有一种自我表达功能(3)依恋强弱与消费对象提供给消费者的个性化价值大小相关。Mugge、Schifferstein和Schoormans在设计心理学领域通过实验法研究了大学生对自行车进行精力投资,以及自我表达和产品依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精力投资对自我表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表达对产品依恋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研究指出,消费者通过对产品的精力投资,使产品个性化;个性化过程的结果是消费者获得了一个更具人格化的产品,满足了自我表达的需要,消费者使用这种产品向别人展示自我;自我表达又会对产品依恋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借鉴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Thomson提出了消费者对名人品牌(celebrity brand)依恋的A-R-C模型。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如果某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自主(autonomy)、关联(relatedness)和发展能力(competence)的需要,人们就会对它形成较强的依恋。从已有对品牌依恋形成机理的研究看,消费者的自我概念对品牌依恋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依恋对象成为消费者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时,它就与消费者自身关联起来。

4、品牌依恋的行为特点

MacInnis和Park对品牌依恋量表的幅合效度进行检验,发现品牌依恋有四种行为特点:(1)接近保持原则(proximity maintenance),(2)接近能提供安全感并能促进成功应对环境,(3)环境应激事件诱发对依恋对象的搜寻,需要依恋对象作为庇护和应对应激,(4)与依恋对象的分离会产生焦虑。

5、相关概念比较分析

5.1品牌依恋与品牌忠诚。对品牌忠诚基本的定义现在仍没有定论,但大多数研究中都采用重复购买的行为或承诺作为操作性定义。它较强调情感和情绪之外的因素(特别是外显行为),而品牌依恋和品牌至爱则聚焦情感和情绪要素。另外,品牌依恋强调关系的强度,而品牌忠诚更注重关系的持久性,品牌忠诚是品牌依恋的一种结果。

5.2品牌依恋与品牌至爱。笔者认为品牌依恋和品牌至爱有很多相似之处,在Carroll和Ahuvia的品牌至爱定义中依恋也是很核心的概念。他们的不同可能就是程度上存在差别,依恋中包含爱,但并非仅仅包含喜爱这样一种情感。品牌至爱程度上可能会深于品牌依恋,关于这两个概念的区分现在还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希望以后的研究可以涉足。

6、研究方向和建议

(1)科学界定品牌依恋的概念架构。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品牌依恋的概念定义尚不统一。而且对品牌依恋和品牌至爱等概念的区分也不是很明确。(2)开发中国本土化的品牌依恋测量工具。目前关于品牌依恋的研究和量表多是国外的,由于中西方文化的情境性差异比较大(西方文化表现为低情境性,亚洲则呈现高情境性文化),因此需要开发适合中国本土的品牌依恋测量量表。(3)深入发掘品牌依恋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4)研究品牌依恋与品牌资产的相关关系。(5)对品牌依恋其他相关课题的研究。如,对品牌依恋弱化和品牌隔离的现象进行研究。

注释:

i 姜岩,董大海.品牌依恋的概念架构及其理论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606-617.

【参考文献】

[1]姜岩,董大海.品牌依恋的概念架构及其理论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606-617.

[2]张立荣,管益杰,王詠.品牌至爱的概念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7, 15(5):846-851.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5-124-3

近年来,关于同性恋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对同性恋的宽容度也越来越大,但不排除仍有一些人觉得同性恋是一件“恶心”“变态”“疾病”的事情。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一书揭示出同性恋现象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行为模式,笔者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同性恋群体形成的原因、现状、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浅要分析。

一、《同性恋亚文化》一书主要内容。

该部分内容大多来自于对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一书部分章节的归纳总结,该书通过对同性恋现象的分析,包括原因分析、现状分析、社会观点分析,呼吁人们正确看待同性恋现象,认为同性恋行为只是一种生活行为方式。但笔者认为,《同性恋亚文化》这本书仍有不足,第一,举例大多以男性为主,分析也都是以男同性恋为分析对象,文字中不乏有“对他的妻子”怎样的分析,笔者认为男女同性恋在某种程度还是有不同的,分析有些许片面。第二,书中的原因、结论等描述是从调查的这些人中得出他们的想法,以此为结论,有的想法作为结论但不能代表全部的同性恋者或描述不够全面。

(一)引论

1.之所以要研究同性恋行为,是因为同性恋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许多灵长类动物中也存在着同。人类社会中,不同文化背景下同性群体所占比例接近并稳定,社会规范对其无影响,多项调查发现同性恋占人口数的10%,学界目前对同性恋者在人口中所占比例的看法是:十分之一也许比实际数字高了一些,但并不是高得太多。

2.从古至今,国外、国内都普遍存在同性恋现象,有的社会将之看作正常,有的看作是人的必经阶段,有的受到尊敬和仰慕,有的禁止但却不能阻止这一现象的发生。

(二)形成原因

1.同性恋成因分先天说和后天说两种,先天说强调生理遗传,而后天说强调社会和心理因素。李银河认为,如果后天说的假设成立,那么选择何种生活方式就是一项基本人权,他人无权干涉。

2.环境与经历的影响理论:

(1)形成过程中的后天因素,最重要的是最初的性经历,青春期性发泄渠道如果第一次是同性朋友,可能终身同性恋。

(2)弗洛伊德恋母情结认为产生厌父情感后认同女性,对母亲过分崇拜,把周围的人当成母亲。

(3)女性化教育,但不适用任何人,有的人不这样,但仍是同性恋。

(4)特殊经历如女待等。

(5)家庭过分钟爱、冷漠,形成自恋倾向。

(6)社会上占统治地位异性恋思维模式对形成和强化同性恋倾向有影响。

3.境遇性同性恋者:分为气质性即有异性恋机会但仍是同性恋和境遇性即无异性恋机会用同性恋代替。

(1)单性环境中,如监狱,或异性严重短缺的环境中。

(2)当事人社会地位低下或小范围性别比失衡造成。

(3)压抑与异往的心理,或与异往失败转向同性恋,造成“原欲受损”。

(三)感情生活

1.与异性恋相似之处:形式内容、真挚程度都一样,都是追求真正的爱情,一旦动真感情,人会丧失理智;有爱还是无爱,都是清晰明确的。

2.与异性感情相异之处:

(1)具有感彩的关系在男同性恋的全部关系中所占比例甚小,至少在那些常到社会上走动的人们当中是如此。

(2)固定的同性恋对子总是不能长久。

(3)同性恋经常交两个以上朋友。

(4)动机与异性恋相比,更加纯粹以追求快乐为目的。

(四)性生活

1.性观念:与异性恋不同,同性恋以娱乐为其目的,而异性恋还有生育目的。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不全面的,有的异性恋不以生育为目的如老人之间产生爱情等情况,但作者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异性结合从远古时代开始建立的标准便是生育后代,这种思想和标准一直延续到今天。

2.角色问题:同性恋只不过是选择了与异性恋不同的性生活方式罢了,性角色是一种社会角色,和性生活方式并无必然的联系,并不一定会产生角色认同方面的问题。

方式主被动并不决定男女角色,同性恋者之间经常角色互换。

(五)婚姻生活

1.不愿结婚:觉得是一件“跌价”的事情,限制人身自由,觉得对婚姻伴侣不公平,最根本的是对于跟异性结婚是不感兴趣的。

2.不得不结婚:来自社会规范的压力,怕暴露真实性取向,为了随后的离婚而更自由。

3.婚姻关系:

(1)心存负疚感,恪尽职守作丈夫的责任。

(2)选择性冷淡的作为配偶,或将其培养成能够适应自己状况的人。

(3)不能做到上述两点,沦为婚姻失败者。

4.同性恋外遇:败露后,配偶方面反应比预想温和,比异性第三者插足要轻,这是由于承认异性恋正统地位造成的。

(六)价值观念

1.同性恋是罪恶。

2.同性恋是疾病。

3.来自外部的压力,感到内心自我否定的痛苦和压力。

4.同性恋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自然的、正常的、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

(七)同性恋法律地位的变迁

中国同性恋者地位的改变:无明确法律条文加以禁止,但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行政处分和党籍处分,这一点也是中国特有的控制方法。

(八)如何看待同性恋现象

1.酷儿理论:同性恋现象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它提示了一种新型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第二,它提示了超越性别界限的可能性;第三,它是所有边缘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及话语权力的挑战。

2.同性恋不是犯罪、不是不道德行为、不是疾病、不是性反常,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同性恋案例分析及其原因探讨

(一)案例一

小A,女,生于典型的重男轻女的家庭,家中亲戚孩子都是男孩,就她一个是女孩,遭到家中长辈们的忽视和不公平待遇,小A从小自卑,明白长辈们不疼爱她的原因在于自己的女性身份,便在外表和行为上倾向男性化,学校刻苦成绩优异想博得家庭的关爱。小A曾喜欢过男生,但是这个男生并不喜欢她,还以“兄弟”相称。高中后,由于性格中的细心和不拘小节的气质,女生人缘好,相处过程中对一个女生产生“异样的感觉”,“像对他那样的感觉”,对那位女生开始展开追求,最后两人确立恋爱关系,虽不久分手,但小A以后的同性恋爱道路极其通畅,不管是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只要小A展开追求,这些女生最后总能喜欢上小A,小A在这其中享受到了爱情的甜蜜,心理得到极大满足。

(二)案例二

小B,男,家庭富裕,父母亲对其极其宠爱,尤其与母亲关系亲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最好的姐妹”,“无话不谈”,由于长相可爱秀气,父母在其小的时候当女生来养,穿女生衣服,扎辫子,小B自己也承认自己是“半个男生”,从初中开始发现自己对男生有兴趣,但不敢表露,后因出现男友的追求,两人确立恋爱关系,现两人恋爱关系稳定,家中父母也知道,但表示无能为力,“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三)案例三

小C,男,生于普通的公务员家庭,家庭传统,结构完整,在性格上完全的男性化,一直无喜欢的女生,在高中时遇到男生D,两人关系亲密无话不谈,后小C发现对D产生“依恋”“占有”“恋爱”的感觉,但迫于社会主流思想的压力不敢承认,倍感痛苦,感觉自己不应该是个同性恋,可就是喜欢D,觉得喜欢的就是这个人而已,与性别无关,如果他是异性,他也会喜欢。但在以后的几年里,小C交了几个“男朋友”,终于承认自己同性恋的事实。

(四)案例分析

小A是由于对自己性别的痛恨而转而希望自己是个男性,后因异性恋爱受挫打击对异性感觉“无望”,后在同性之中找到恋爱的自信,心理得到极大满足,起到正强化作用,遂往后在不同的女生身上寻找快乐和满足。

小B由于从小女性化教育,加之对母亲的依恋,产生女性认同,对男性产生爱慕情感。

小C情况比较特殊,无法用社会学的理论加以研究。

(五)原因归纳

1.先天因素:包括胎儿出世前荷尔蒙的发展,或者是前下丘脑间隙的核及大脑前连合构造差异等等不同的生理因素。至今还未有定论,但一些同性恋行为确实无法用社会学研究来解释,生理方面也与异性恋有不同的细微区别。

2.后天社会因素:由于后天社会经历、社会教育的不同,如女性化教育等,就如不同生活经历和教育产生不同的性格一样,同样会导致不同的性取向。

三、同性恋现象在中国的现状分析

(一)舆论方面。笔者发现,在中国对同性恋的舆论是表面宽裕理解,实际鄙视。大多数人觉得同性恋在事不关己的情况下表示理解和包容,但是当谈到是否与同性恋交朋友时,觉得“恶心”“不会与不正常的人”交朋友,有些艺人公开反对同性恋如“吕丽萍事件”等,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讨论,有的同意,有的反对。这说明同性恋行为并没有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认可。

(二)法律方面。法律并没有对同性恋行为定义为违法行为,但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是针对同性恋的,也不支持也不反对,完全符合中国 “中庸”思想。

(三)政治方面。有时候会对同性恋行为作出处分,但这一般是由于婚外恋等生活作风问题,为了偷偷摸摸与同性恋爱而滥用私权等现象。这也是由于对同性恋不能合法认同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鄙视和偏见造成的。

(四)同性恋新现象。一方面,网络的迅速发展从不同的侧面满足了同性恋者对信息、情感的需求,对同性恋亚文化传播、社区建构及群体公开活动发挥重要作用,网络为同性恋者提供了多样的认同性社区。另一方面,由于法律并不支持同性恋行为,同性恋者也不能相互结婚,舆论对同性恋者的高压,许多同性恋者寻求异性的同性恋者结婚,在外人面前大秀恩爱,实际却是“各忙各的”,这样的假婚姻越来越多,比以前迫于压力与异性恋异性结婚相比,这种结婚模式无疑是比较理想的,对双方造成不了伤害,比较公平,但不是最理想的模式,毕竟是欺骗家人的行为。

四、同性恋现象导致的问题

同性恋行为本身不会对社会造成任何影响和伤害,但是社会法律等方面施加的压力却引起了许多问题:

(一)心理问题。由于社会中的种种压力,如舆论压力、家庭压力等,给同性恋者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始终压抑自己的情感或面对不支持和偏见的心里不平衡,容易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影响自己的发展和造成家庭负担,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同性恋恐惧症的危害也无所不在,最明显的是因仇恨而引起的谋杀。除了他杀,同性恋恐惧症更是以其他方式自杀,每年都有无以计算的同性恋者自杀(男女都有)。自杀者犹以青年同性恋者居多。

(二)婚姻问题。迫于舆论压力等原因,同性恋者会选择异性作为配偶,但大部分人却不能尽到婚姻义务,甚至有外遇等情况,有的虽结婚生子,但对孩子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如同性恋女性化或男性化的倾向对孩子造成男女性印象的错误认识,不能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甚至出现的心理。

(三)法律问题。由于没有任何的法律是关于同性恋合法化和同性恋权益保护方面的,虽不反对,但却造成社会对同性恋行为的不认同,法律的这种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也造成了大部分人对同性恋的不支持不反对,但无形中却对同性恋者造成了伤害,有的案例将同性恋以“流氓罪”定罪,法律是最权威最正式的代表方式,法律的忽视造成了社会的蔑视。

五、针对同性恋问题的倡导和期望

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同性恋这一行为都是当事人自己选择的道路和生活方式,都是自己的价值观或生理选择,就如一个富家女选择一个残疾穷小子作为爱人一样,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支持,但应该尊重当事人的选择,理解和包容。同性恋只是一种审美取向的不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不同。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同性恋经历了一个从迫害异端,到蔑视,到成为能够容忍其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的过程。

(一)舆论方面。加大对同性恋的宣传,使社会更加了解同性恋现象,对其形成客观的认识,引导舆论倾向,对同性恋行为给予包容和理解,而不是蔑视和偏见。只有舆论大环境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使同性恋者真正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

(二)法律方面。完善法律法规,对同性恋行为的法律保护和同性恋权益的保障,逐步实现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只有法律的认可,才能引导社会舆论接受并认可同性恋,社会舆论的认可才保证法律的顺利实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三)双性恋的意向方面。有些同性恋是后天形成的并且有双性恋倾向,如果这些人想顺着感觉行事,便尊重其生活方式,如果其的意向是倾向异性恋或同性恋,要帮助其走向自己期望是性取向和生活方式。

(四)社会工作对同性恋行为的伦理要求:社会工作对同性恋行为应该起到正确引导和支持的态度,当同性恋者作为案主时,应注意以下伦理守则:

1.对当事人的承诺,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权。

2.尊重服务对象知后同意的权利,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提供服务。

3.妥善处理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利益冲突。

4.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权并加以保密。

5.谨慎对待与服务对象的肢体接触,不得将个人感情和价值观体现在服务中。

6.不能使用诽谤性语言,尊重案主,接纳案主。

7.努力确保服务中断后的持续服务。

总而言之,笔者较为赞同同性恋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观点,只不过这种行为方式尚未得到广泛认可。但从世界各国政府、民众对同性恋行为的认同度来看,“等闲视之”已成为一种趋势。随着国内社会包容度的提升,民众对同性恋现象也不会再视之如洪水猛兽,更多的会是接纳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2]佘文斌.网络社区中的同性恋身份认同[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1):144-148.

[3]钟玲.后现代主义对同性恋亚文化的解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11):311-313.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长久以来对于在大学里面该不该谈恋爱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随着新学期3000名新生踏入校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报到时,一张贴在学校宣传栏上的海报“亮”了,其中第七条写着:至少应该恋爱一次,无论成败。使得这个问题再一次被摆在了大学新生们的面前。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人生有两次出生:头一次是在开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则是在萌发爱情的那一天。伴着成长,爱情逐渐脱去神秘的外衣,开始悄悄地降临到我们的身边,一对对青年男女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互相依偎走在校园小径上,构成一道浪漫的风景线。大学生群体正值青春期,相比中学阶段,大家已从艰辛的高中步入轻松的大学校园,没有了学业的重压,没有了父母的管束,没有了老师的叮咛,就如同打开了鸟笼的小鸟,在蔚蓝纯洁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有了可供自由支配的充足时间、完备的设施、优美的环境,谈恋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因此,对于大学生的恋爱问题,高校早已不再明文禁止,转而采取“不禁止、不鼓励”的中立态度。以笔者之见,对于大学生恋爱,校方中立即可,鼓励学生、让学生“至少应该恋爱一次,无论成败”,则未免太过荒唐。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北京益派市场咨询公司,对15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7.9%的受访者大学时谈过恋爱,37.6%的受访者赞同大学生将恋爱列入大学生活计划。受访者中,大学在校生(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占15.3%,大学毕业生占53.8%,其他身份人群占30.9%。大学谈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调查中,27.8%的受访者认为利大于弊,26.4%的受访者认为弊大于利,45.8%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具体而言,44.8%的受访者认为大学谈恋爱有利于个人更好地应对以后可能出现的情感问题;45.2%的受访者认为大学谈恋爱可能会帮助年轻人找到理想的终身伴侣;43.4%的受访者认为这有利于年轻人学会体谅和关心他人。其它益处还包括:充实大学生活(36.2%);培养健康人格(32.0%);尽早解决个人问题,避免被剩下(26.9%);提升自信(26.2%);学会理财(13.0%)。

同时,64.7%的受访者认为大学恋爱可能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63.8%的受访者认为大学恋爱影响学业;59.5%的受访者认为谈恋爱的学生可能会因失恋遭受重大打击;16.3%%的受访者认为大学恋爱可能影响人际关系。

上述数据充分反映了一方面大部分同学对着爱情都有或多或少的向往,谈恋爱很正常,是人生成长的必然环节,在恋爱中能体验人生,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与尝试,或许正因如此,宁波理工学院公开鼓励大学生“至少应该恋爱一次,无论成败”。我们确实可以为这所大学的勇气赞叹,为这所大学的人性教育光辉鼓掌。当然,另一方面上述调查的数据中发现,还是有较大反对的声音,还需要配套之正确的恋爱观树立。我们的大学不妨设立恋爱讲座,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的恋爱,这才是真正的人性化教育,如果只是一味强调请恋爱一次,还无论成败,有把恋爱“技术化”之嫌。

首先,它传递的观念是“恋爱是大学生活的必需品”。须知,恋爱固然美好,但它绝非大学阶段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因为,恋爱需要缘分,而缘分这个东西不是想有就有的。如果学生笃信“至少应该恋爱一次,无论成败”的宣传,在缘分未到的情况下盲目跟风,“为恋爱而恋爱”,那就不是恋爱而是“练爱”了。如此“练爱”积累的不过是不负责任的感情经历,轻则削弱学生正确的婚恋能力,重则给学生造成难以修复的感情创伤。每个人的境遇不同,究竟会遇到几段恋情,也许谁都无法提前决定,但每个人至少都应该做到,每一次都认真对待,而不是游戏爱情。大学生千万不要把爱情当成一门“作业”,把谈恋爱当成一项需要掌握的技术。让感情发乎本心,有爱就爱,没有爱就不爱,这才是正确的恋爱观。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例10

一、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

所谓婚恋观,是指男女双方对恋爱、婚姻和性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爱情本质、择友标准、恋爱道德、恋爱与婚姻关系、婚姻道德与责任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婚恋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恋爱、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大学生将来的幸福。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和婚恋行为呈现以下特点:

1.恋爱动机的盲目性与单纯性并存。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当代大学生恋爱普及率高且呈明显的低年级化倾向。恋爱行为低龄化导致恋爱动机的盲目性,80%以上恋爱中的学生往往在自己的心理、能力等各方面尚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不经慎重考虑,“遇上了就爱”,闪电式地进入恋爱状态。近一半的大学生恋爱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和孤独,并且有明显的从众心理;近10%的学生恋爱是因为“看到别的同学都恋爱了”,自己也得恋爱,否则显得没有魅力或不正常;同时,还有近2%的学生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保持多角恋爱关系或关系模糊。其动机也比较复杂,有的是为了显示个人魅力,有的是难以区分友情与爱情。恋爱动机的盲目性,导致交往双方缺乏充分的了解,易引起恋爱矛盾和恋爱冲突,甚至酿成爱情悲剧。但值得肯定的是,多数大学生恋爱的价值取向比较单纯。58.0%的大学生认为谈恋爱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专一的爱情”,23.8%的大学生认为是“为了建立家庭”。这说明大学生能将爱情作为恋爱与婚姻的真谛,受社会功利性恋爱动机的影响较少,保持恋爱动机的纯真性。

2.择偶条件的理性因素多于感性因素。在以人品、经济收入、容貌、文化水平、性格、能力、贞操和共同语言等多项条件为备选项目的大学生择友标准调查中,人品(64.7%)、共同语言(33%)、性格(41.7%)成为影响男女生择偶的共同首选因素,而能力(57.3%)在女生择偶条件中占一定地位,男生比女生更注重容貌。“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因素没有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趋于理性,注重人品、性格等个性特征,淡化容貌、经济收入、文化水平等感性要求;强调将志同道合和共同语言作为恋爱的基础。

3.性观念在日趋开放中有坚守。审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普遍状态时,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和对性的观念。调查显示,有近1/3的大学生对“性解放”“性自由”持认同态度;近80%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理解。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整体呈现开放、宽容、理解的态势,传统的性观念在发生改变。但不能将大学生性开放思想简单地等同于庸俗的性自由观点。因为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性行为应建立在爱情基础上,只有双方真心相爱、恋人关系稳定、将来准备结婚的情况下,婚前性行为才是可以接受的。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的性观念是受道德约束的。同时,男生女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接受程度高于女生,而女生对性行为的责任期待高于男生。有50%的男生表示会对性行为负责,而80%的女生希望对方对性行为负责。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对婚前性行为的开放、理解、宽容态度,反映出传统贞操观在大学生的婚恋意识中在逐渐淡化,但是这种态度在对自己和对他人身上是有区别的。就是对与自己无关的人较宽容,而对自己的婚恋对象较苛求,普遍希望对方是纯洁的。在这一问题上男生的双重态度尤为突出,不管他是否有过婚前性行为,但对自己的婚恋对象保持童贞的要求仍然十分强烈。这种矛盾态度会影响大学生未来对婚姻的满意度,可能的结果是婚前性放纵与婚后幸福感成反比。这种负关系更应引起女大学生的足够重视。

4.恋爱结果的理想化与现实的冲突。在传统的婚恋观中,婚姻是爱情的升华,是恋爱的结果和归宿,同时,也是恋爱者的美好愿望。在关于恋爱与婚姻的关系问题调查中,虽然有78%的学生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婚姻是爱情的升华”,但只有20.8%的男生与25%的女生选择恋爱是“为了将来婚姻”;更多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恋情与婚姻是两回事,校园恋情是难有结果的,只能将“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奉为爱情格言。这说明,一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能正确理解恋爱与婚姻的关系,对爱情的归宿——婚姻充满期待,对恋爱的态度是积极的、认真的,是符合道德标准的;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能理性地看待恋爱与婚姻的不同,普遍认为婚姻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受到经济、事业、家庭等诸多非感情因素的影响。而在校大学生恰恰缺乏维持婚姻的稳定基础条件,未来存在很大的变数。尽管在校大学生拥有结婚的权利,但选择“在大学期间结婚”的不足3%。“毕业即失恋”是大多数校园爱情的共同结局。既渴望爱情有结果,又迫于现实压力而放弃爱情,反映大学生对恋爱结果理想化与现实并存的矛盾心理。只注重恋爱过程、不在意恋爱结果,是大学生理想与现实冲突的产物,带有明显的悲观主义色彩。

5.恋爱关系不稳定,矛盾、纠纷频发。盲目恋爱的结果必然是恋爱关系的不稳定,“闪电式恋爱”必然导致“闪电式失恋”。校园恋人常常会因为思想、性格、志向、兴趣不合或一方移情别恋而发生矛盾和纠纷,甚至导致分手。面对恋爱纠纷,大部分大学生能理智对待,92.91%的同学表示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但要查清原因,汲取教训,重新开始。但也有一些学生在恋爱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投入太多,对恋爱对象过分依赖,一旦恋爱受挫,往往情绪失控。当恋人做出对不起自己的事,8%的人表示可能“采取报复措施”;13%的人表示“当恋人提出分手时会痛苦得难以自拔”。而恰恰是这少部分人群的偏激、不理智,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不稳定因素。当前各大校园频频发生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相当一部分都与此有关。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总体上呈现多元化价值取向的特征,由传统保守的婚恋观逐渐向开放的婚恋观发展趋势明显。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婚前性行为、恋爱结果的态度上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和冲突,大学生的婚恋观和婚恋行为迫切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二、当前高校婚恋观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随着大学生恋爱问题的逐年升温,婚恋观教育已引起相关部门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新编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统编教材已将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和树立家庭美德作为专门章节。但教育者受传统思想束缚较深,对大学生婚恋观教育问题认识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显著。

1.教育者观念落后。一方面,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强调学习专业知识和拓展能力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强调将理想信念、政治觉悟、意志品质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忽视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理念还停留在“禁止大学生恋爱”的年代。另一方面,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家长和教师羞于与孩子、学生交流婚恋问题。在很多教育者的眼中,恋爱、性与婚姻是很私密的事情,难登大雅之堂。与学生公开讨论婚恋问题,更是有损所谓的师道尊严。所以,在有限的婚恋教育中,教育者往往“犹抱琵琶半遮面”,使婚恋教育流于形式,不能给学生以实质性的指导。对大学生婚恋问题的漠视和忽视,客观上弱化了婚恋观教育的效果。

2.婚恋观教育内容滞后。在现有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材中,婚恋观教育篇幅较少,内容粗略、滞后,缺乏与时俱进的发展与更新;重传统道德原则教育,缺乏恋爱方法、技巧、艺术的教育,忽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有关性的教育在很多高校还是空白。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生理已发育成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需要了解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使大学生依赖网络、书籍、影视作品获取有限的性知识,片面理解甚至是误解西方的“性解放”和“性自由”思想,导致大学生中庸俗的性自由思想流行和性行为超越社会的认可。

3.婚恋观教育形式落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两课”教师、辅导员和党政机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灌输式理论教学和主题讲座进行。这种教育形式较适宜于团体性普及教育,比如传授基本的婚恋常识、婚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恋爱道德与婚姻法律责任,但不适合就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和个体性的指导。而婚恋问题具有强烈的个体性,每个人碰到的婚恋问题各不相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4.婚恋观教育方法落后。在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上,现行的教育方法手段单一、粗糙,预防性教育不足,惩罚性教育有余,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由于婚恋观教育“浅尝辄止”,学生的具体问题、焦点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得大学生在处理恋爱问题时,违法违纪行为层出不穷,如为恋爱旷课、私自校外租房同居等。教育者平时对学生的恋爱不管不问,出现问题时往往用严格的校纪校规进行处分,有的学生甚至因此断送学业。

三、改进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建议与措施

针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呈现的特点和现行婚恋观教育的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使婚恋观教育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婚恋道德重塑,更能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实现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1.把握大学生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处在青年时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需要与异性交往,追求美好的爱情,符合这个年龄段年轻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必须面对“恋爱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这个事实,培养爱与被爱的能力也是大学生必修的课程。不能因为大学生有相应的行为能力、恋爱问题有一定的私密性,就主观认为大学生恋爱问题纯属个人私事,教育者没有责任和义务;也不能因为大学生因恋爱问题导致的恶性案例逐年增多,就反对大学生恋爱。过分地宣传恋爱的负面影响,会使部分学生对恋爱产生恐惧感,“谈爱色变”,并且会将这种不良情绪泛化到正常的人际交往中,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的恋爱婚姻生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鼓励大学生追求美好的爱情,主动关注大学生的恋爱生活,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婚恋观念和恋爱行为,疏导恋爱矛盾和纠纷,排查安全隐患。

2.丰富婚恋观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婚恋观教育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思想,帮助解决问题。将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性道德教育融入婚恋观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解读西方的“性解放”与“性自由”思想,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加强恋爱与婚姻统一性教育,培养婚恋责任意识;树立恋爱婚恋道德教育与恋爱艺术教育并重的意识。恋爱、婚姻作为一种人际交往方式,既要受平等、忠诚、尊重、负责等基本道德的约束,又必须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之所以校园恋情会演变成校园暴力,原因在于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婚恋对象、不善于表达爱情、不能理智对待失恋。国外一些大学包括中学对学生的婚恋教育非常细致,小到约会的地点选择、约会时的着装都有指导。这种细致入微、简单实用的恋爱艺术指导值得借鉴。

3.拓展婚恋观教育的渠道,普及型教育与个体化教育并行,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并重。要提高教育效果,必须改进婚恋教育形式。大学生婚恋教育应从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加强普及型教育,即普及婚恋常识、婚恋道德、婚恋法律责任,培养健康向上的婚恋观,包括安全、健康、文明教育。这种普及性教育可以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的形式举行。二是深入开展个性化指导。婚恋问题涉及个人隐私,每个人面临的具体问题各有不同。婚恋教育应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个别同学的特殊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个体化的教育和指导更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需要通过细致入微的管理工作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信息,培养信任感,这样,一旦学生在恋爱关系中出现问题便能主动与教育者沟通、寻求帮助,或由教育者主动出面干预、化解矛盾。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尊重不同性格特征学生的交流、沟通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辟便捷的服务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对学生的困惑及时进行指点与疏导,尤其是要建立恋爱挫折干预机制。因为完善的恋爱挫折干预机制,能帮助学生宣泄、转移不良情绪,减轻痛苦和压力,解除因恋爱而导致的心理危机。

4.开展文体活动,加强人文修养,充实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大力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符合大众需要的文娱体育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培养高雅兴趣和爱好,丰富校园生活,转移情感的兴奋点;另一方面,可借助优秀文学作品和经典影视作品的感染力,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人文修养,体验健康、文明、纯洁、崇高的校园爱情。

[参考文献]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例11

0.引言

对甜蜜爱情、美满婚姻和幸福家庭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所谓婚恋观,是指男女双方对恋爱、婚姻和性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爱情本质、择友标准、恋爱道德、恋爱与婚姻关系、婚姻道德与责任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婚恋观是人们的价值观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体现。

1.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

婚恋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恋爱、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大学生将来的幸福。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和婚恋行为呈现以下特点:

1.1恋爱动机的盲目性与单纯性并存

恋爱行为低龄化导致恋爱动机的盲目性,80%以上恋爱中的学生往往在自己的心理、能力等各方面尚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不经慎重考虑,“遇上了就爱”,闪电式地进入恋爱状态。恋爱动机的盲目性,导致交往双方缺乏充分的了解,易引起恋爱矛盾和恋爱冲突,甚至酿成爱情悲剧。

1.2恋爱结果的理想化与现实的冲突

在传统的婚恋观中,婚姻是爱情的升华,是恋爱的结果和归宿,同时,也是恋爱者的美好愿望。一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能正确理解恋爱与婚姻的关系,对爱情的归宿—婚姻充满期待,对恋爱的态度是积极的、认真的,是符合道德标准的;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能理性地看待恋爱与婚姻的不同,普遍认为婚姻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受到经济、事业、家庭等诸多非感情因素的影响。而在校大学生恰恰缺乏维持婚姻的稳定基础条件,未来存在很大的变数。

1.3恋爱关系不稳定,矛盾、纠纷频发

盲目恋爱的结果必然是恋爱关系的不稳定,“闪电式恋爱”必然导致“闪电式失恋”。校园恋人常常会因为思想、性格、志向、兴趣不合或一方移情别恋而发生矛盾和纠纷,甚至导致分手。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总体上呈现多元化价值取向的特征,由传统保守的婚恋观逐渐向开放的婚恋观发展趋势明显。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婚前、恋爱结果的态度上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和冲突,大学生的婚恋观和婚恋行为迫切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2.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因素

当代大学生婚姻意向折射出他们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比较开放、自我和随意的,呈现出婚恋观的多维度、价值多元化和婚恋形式的多样性。反思其现象, 大学生婚恋观嬗变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

2.1大学生自身原因是关键

大学生思想活跃、开放,乐于接受新事物,任何一种反传统婚恋观的行为都容易赢得他们的认同,甚至把这些具有挑战意味的大胆行为当作彰显个性和标示成熟的标杆,对传统道德所蔑视的行为往往还给予追捧和效仿。他们认为婚恋行为是个人的私事,排斥学校等外来力量的干涉,在思维上对一些不良的婚恋行为很少给予理性的判断。

2.2社会大环境是诱因

大学生的婚恋观受社会婚恋观的影响,是一定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的写照,也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大学校园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受西方思潮的冲击更为强烈。社会的一些不良思想、西方社会的性解放以及自由开放的婚恋观日益冲击我国传统的婚恋观,这些难免会对心智发展尚未健全的大学生带来强烈的冲击。

2.3学校教育缺失是催化剂

在很多教育者的眼中,恋爱、性与婚姻是很私密的事情,难登大雅之堂。与学生公开讨论婚恋、性问题,更是有损师道尊严。所以,在有限的婚恋教育中,教育者往往!犹抱琵琶半遮面,使婚恋教育流于形式,不能给学生以实质性的指导。

2.4家庭错误引导是导火索

在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中,父母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不良的婚恋观和婚恋价值取向与家庭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父母对子女经常灌输金钱观念,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择偶标准,甚至出现“金钱至上”的恋爱观。

3.大学生婚恋观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引导和教育:

3.1加强婚恋观教育,增强大学生婚恋责任意识

加强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要让大学生在感受爱情的神圣和崇高,欣赏爱情的纯洁和优美的同时,思考生命、事业、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注重婚恋观教育的个性化, 增强大学生在婚恋观中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大学生在面对婚恋问题时更加理智和负责。要倡导对待爱情忠贞专一,明确婚姻的本质是以男女两性结合为特征的伦理关系,其根本点是爱情与义务的统一,正确把握两往,谨慎婚前,杜绝婚外性关系,从而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婚恋问题。

3.2营造文化氛围,养成大学生健康婚育文化

要发挥校园文化的过滤功能,坚持弘扬主旋律,宣传正面典型,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为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婚育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借助优秀文学作品和经典影视作品的感染力,培养高雅兴趣和爱好,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人文修养,体验健康、文明、纯洁、崇高的校园爱情。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学术科技竞赛及专家讲座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实际竞争能力。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活动和其他公益活动等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从多方面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提高他们的能力,从而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3.3社会广泛参与,共筑大学生婚恋教育立体网络

思想意识的多样性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将会长期持续,大学生在婚恋观上的多样性也会长期持续。建立多层次、多视角的立体网络系统,调动一切因素和手段,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大众媒体等共同营造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氛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引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社会舆论应该在是非、善恶、美丑面前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把握好正确的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大众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不仅接触媒介的机会比较大,接触到的媒介种类比较多,而且还特别关注大众媒介提供的有关爱情与婚姻内容。而且,大学生对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是相当认同的。因此,要发挥互联网优势,占领网络平台, 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积极吸引社会、家庭力量参与,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的合力,确保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

【参考文献】

[1]李永芳,倪志军,牛瑞仙,李效良,刘京.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性科学,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