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7:24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例1

1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在设计中,总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很多优雅的景观公园过于深远宁静,致使老年人迷路;许多迷人的休闲广场却有着可怕的交通干扰,致使老年人不易到达并处在危险之中,如武汉市的洪山广场。大型步行街街道充斥着过于放肆的商业广告,噪声和拥挤也无处不在。这些都是源于对老年人缺乏关注,对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精神需求都考虑很少的缘故。

在政府法规中规定了在城市空间设计中必须考虑无障碍设计原则,例如“残疾人通道”,“盲道”等,这是人性化建设城市的表现。但是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城市空间的建设中如何灌入“老龄意识”,却没有得到设计者的足够重视。某些城市热衷于兴建作为城市景观形象标志的中心广场,强调的是纪念性、展示性和形式美。而与老年人生活贴近的市民社区小型广场,街心公园等真正以休闲活动为目的的建设却很少有人过问。老年服务设施缺口较大,老年人的休闲场所少且选址不妥,环境不佳等问题凸显激烈。在武汉市城市道路的交汇处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车来车往的马路边安全岛上,一群中年妇女一起练习健身操,这样的条件下,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交通,而且显得场合混乱。

由此可见,倡导“为老年人设计”和回答“如何为老年人设计”就显得相当迫切。

2创建适宜老年人的开放空间设计

2.1老年人公共休闲场地的设计原则

2.1.1动静结合的原则

老年活动区宜分成动态活动区、静态活动区。动态活动区以健身活动为主,可进行太极、跳舞、扭秧歌等健身活动。活动区应有大树及休息设施,如结合亭、廊、花架、座凳等,以利于老年人活动后休息。静态活动区主要供老人们晒太阳、下棋、聊天、观望、学习等,可利用大树荫、廊、花架等,保证夏季有足够的遮荫,冬季有足够的阳光。动态活动区与静态活动区应有适当的距离,但亦能相互观望。

2.1.2层次多样化原则

针对老年人的集体活动、小群体活动和个体活动的多重需要,老年人活动场地应按等级设置,积极地为他们创造公共性、私密性兼备的层次丰富的交往空间。一是集体活动空间。前面提到的动态活动、静态活动都属于集体活动;二是小群体空间。有些老人喜欢同趣味相投的三五人一起活动,这样就应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应的小活动空间。小群体空间不宜过大,空间应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不宜封闭,有一定的遮荫以及坐憩处。三是私密空间。有些老年人喜欢独坐不愿被人打扰,希望有自己的私密空间独享其乐。所以在公共绿地中设置一些个人的、相对安静私密的空间也是必要的。

2.1.3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原则

老年人虽然是公园的活动主体,但混龄活动使老年人更感到有活力,社会参与感更强,因此设计上也要考虑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的需要。在老年人活动场地附近增加一些儿童活动设施,两者紧密靠近布置却有着许多好处:一是增强老年人活力,儿童天真活泼的稚气可使老年人消除孤独感。二是老年人有爱幼心理,通过与儿童多种形式接触,情感交流,对儿童智力发展以及道德品格的熏陶有很大影响。在我国,低龄老人帮子女培育第三代是相当多家庭存在的现象,也是“老有所为”的一种体现,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

2.1.4无障碍设计原则

老年人无论在肢体还是在感官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诸如行走不便、动作迟钝、观察辨别能力差等,这些使得老年人对周围环境反映能力和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台阶,楼梯等设施使用感到不便,穿越道路时慌乱、紧张。因此在公园设计中应考虑实行无障碍设计。尽管目前户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已有所考虑,但普遍认识还不够。主要表现在把户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简单的认为就是增加残疾人专用坡道。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还应包括铺装地面、建筑出入口与过道、休息设施、标识物、绿化等所有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细节设计上。

2.2老年人活动场地的细部设计

2.2.1步行空间

(1)坡道与台阶。因为有些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需要以轮椅代步,因此地面就不能有台阶等障碍物而需要用坡道解决地面的高差问题。坡道表面应进行防滑处理,表面不宜覆盖地毯之类的纺织物,因为一旦浸水或沾有污物后,就特别滑。为方便步行困难的老人以及轮椅使用者上下坡道使用,坡道上往往需要安装防跌落的保护设施——扶手。

(2)地面铺装。表面应选用有弹性、防滑、不易脱落损坏并易于清扫的材料。像砖块、沙子及圆滑石头铺砌的路面一般容易使人绊倒、滑倒,不适于大面积铺装。老年人行走的地面应保证有一定的粗糙度,以使轮椅的轮子、拐杖、助行器等能贴牢地面而不易于滑动。地面还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免雨天打滑。

(3)环境可识别性设计。由于视力和记忆力的衰退,老年人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加强环境的可识别性,在环境细部的处理上可以设计比较醒目的标志牌。在道路转折处、出入口处安排有明显特征并有吸引力的特征物,如简明的路标、导游图、指示牌、雕塑、置石、高大乔木等等来加强老年人对环境的可识别性。

2.2.2坐息空间

坐息空间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座具的平面构成,尽可能符合老人们聚集和交谈的需要。一般来讲,半封闭的空间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多凹型、凸凹两边形、弧形等形式的内向形空间,均能促使老年人亲密的交往。这些形式的座位可以形成一个使老人们使用的小空间,产生领域感,满足他们的交往需求。另外,坐息空间的设计还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安全保护、方便舒适和便于集聚交往。坐息空间的位置通常选择在大树下、园林建筑的廊檐下等。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方面考虑,都愿意选择一些位于空间边缘,背后有依赖物的座位,这样就可避免人流从就坐者身边穿过,而带来不必要的威胁感。

2.2.3水体空间

注意安全防护要求,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下降,对安全要求高于年轻人,在设计时应注意老人的安全。水岸线附近应防滑、平坦、有足够的平地面积。垂钓区更为重要,水体近岸处宜浅,桥上的栏杆高度应在90cm~110cm之间。水榭平台应设置栏杆或有靠背的座位。驳岸应可采用自然式驳岸,置石与植物组合,或整形驳岸与植被护坡。尽可能保证老年人即能近水又能安全。

2.2.4植物配置

植物选择应迎合老年人心理特点,越是进入老年,越是对年轻、对热情奔放有无尽的向往,因此,在公园内树种选择时应尽是多选择老茎生花的紫荆、深秋红叶、花开百日的紫薇以及青松、翠竹等,这些植物都可以激发老人们的遐想,焕发其生命活力。还可以结合利用文学艺术、造型艺术、空间艺术等手法创造出丰富的意境。

2.2.5服务性设施

考虑老年人的如厕方便。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年人在公园活动时间较长,加上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腿脚不便等原因,公园绿地中的公厕、洗手间必不可少,且要布局合理。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体育设施如单杠(高度宜低)、压腿杠、球网、乒乓球台等的配置,以满足老年人的锻炼需求。更为人性化的布局还有可考虑宣传栏或其它展出场地的设置,展放一些报纸、科普知识、老年人保健知识,必要时为可为老人搞展览互相品评等。3建设适宜老年人的城市开放空间具体措施

(1)政府部门应该增强积极应对老龄化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相关规划,保障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建设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设计者也应按照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来规划和建设属于他们的公共休闲环境,充分弥补年老者减退或丧失的各种机能,改善当前公共空间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创造适合老年人休闲生活的空间。

(2)适宜老年人的公共休闲空间的良性发展,需要有完善的规划规范法规作为引导和保障。然而,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我国现行的公园设计规范、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等方面还没有得到认真地对待。因此,应把建设适宜老年人的公共休闲空间的写进规范、条例与标准,在制度层面上对此予以保障,来适应我国城市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需要。积极完善建设适宜老年人公园绿地建设的政策保障。

(3)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建设适宜老年人公共休闲空间的扶持力度,公园建设投资纳入各级政府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创新机制,按照物质利益原则,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建设适宜老年人的公园。

(4)还应规范公共休闲空间的管理。开放绿地的建设,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旨在造福老百姓,但不合理的管理使得公园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因此,规范化的管理还需引起我们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4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关注设计中的老龄化问题体现了全社会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的关爱,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道德准则,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更应该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今,我国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让“关注老年人,关注弱势群体”不仅是一个口号,更应该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行动。

参考文献

[1]孙樱.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系统需求分析与建设对策[J].资源科学,2003,(3).

[2]胡仁禄.老年居住环境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例2

1.2吸引力小学建筑的开放空间,是孩子们在课余时间最愿意待的场所,在获取知识之余,也可以开心地玩耍。开放空间,是学生们的聚集中心,是人流的聚集点,并成为象征意义的交通枢纽。既然是人流的中心,则必有活动的发生,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重,他们会关心正在发生的事情,吸引他们参加到其中,有活动发生从而吸引活动的发生。

1.3灵活性灵活性即空间的易变性,小学建筑的开放空间更应具有这一特性,以保证最有效的利用。用灵活性的手法解决空间连接问题,自由的隔墙或是灵活的家具组合将空间划分开来,灵活的过渡、转换,形成松紧适当、独立又相连的空间。

1.4多样性开放空间多样性涉及平面、空间的布局、色彩材料等方面,保证开放空间的新颖及个性,避免简单的传统设计。要具备儿童团体的活动空间,同时也应提供儿童个人单独的学习、休息和自我思考不受外界干扰的安静角落。开放空间的多样性、多功能性,才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儿童在不同时间的需要。

2.开放空间类型及设计

小学的教室多是班级分隔明确,班级之间的交流较少,下课之后也只有窄小的走廊作短暂的交流,不利于儿童交流沟通和他们身心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校园建筑中应设置开放空间,让孩子们有更多的自由度。在小学校园建筑中,开放空间的类型很多,如建筑的走廊、中庭、露台、屋顶花园等。在开放空间中,有很多灰空间的应用,介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亦内亦外、内外相互渗透、时敞时闭的不定性空间,含有室内和室外的两种空间性质。

2.1建筑门厅空间小学校园建筑入口空间也即门厅空间,作为进入教学楼的第一空间,往往能够带给孩子最直观的空间感受。门厅空间是室内外空间的连接点和分界点,室内外相互渗透、融合,同时联系各个功能空间,是建筑空间中最为活跃、最有魅力的空间部位。门厅空间主要功能为人流的集散,学生们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课余休息,但是小学建筑入口门厅空间有着自己更为独特的方面,深入的考虑学生们日常学习和活动的特点,可以为孩子们创造出不一样的空间。在出入口的门厅中设置合理的高差,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成为临时的舞台,为孩子们的课间生活增添色彩;与楼梯结合,既是交通空间,也是交流空间;大台阶的设计,可以作为孩子们的游戏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图1);也可以在门厅处放置公告栏,布置学生们的作业展,活动的同时也能进行学习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汲取知识;在门厅空间中也包括一定的休闲区域、植物观赏区域、等候区等小空间,精心设计在大空间中的小空间避免了空洞和间隙,提高了空间的活力。例如在史家小学的入口门厅,将绿化、水体引进室内,增设了展示、洽谈、游戏等设施;地板、柱子明亮的色彩,同绿色植物、水体在一起,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中倍感轻松;三层通高处理,空间更为开阔,学生的心理更为放松,为学生交流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图2)。

2.2底层架空空间底层架空空间是开放空间的另一种类型,在建设用地日益紧张的今天更有意义,不仅能够在有限的用地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场地,同时还能起到改善校园空间环境的作用,位于建筑底层的开放空间与地面环境最为接近,能够丰富建筑的外部,赋予建筑明确的形象特征,加之绿化草地,如果适当地引入水体、小品等,使架空空间与室外的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使人在架空层内也能体验到自然的亲切感,为学生们提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所。这种大面积的有顶空间,同时使室外活动场地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扩大的室外场地,让学生们即使在下雨天也可以轻松自在的活动。

2.3廊空间廊空间是小学平面流线设计的重点,它是建筑内部的功能和流线设计最容易出彩的地方,走廊既是连接各教室和辅助用房的空间,同时也被设计成为了学生交流和休闲的公共空间,它的尺度和形态各异,相互穿插,我们从小学建筑的实际使用看到走廊作为公共开放空间的利用率是很高的,也是学生们聚集交流活动的主要空间。走廊空间可以有很多种类型,如在朝向活动场地的外廊,通常将其加宽,如此便可以有更开阔的空间,有更多的地面交往行为可观赏,走廊的扩大同时也能满足课间大量同学的聚集行为;平面设计中错动连接会出现较大的交通面积,几个教室之间设置没有半围合的空间,从而产生更为宽阔的开放空间,在其间我们可以作为图书角、交流学习角等(图4);在国外,开放式教育更为成熟,时间也更长,所以有很多将教室和走廊之间的墙去掉,或改为活动墙而形成融合型走廊,同学们互动交流,也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更多的灵感和方法(图5);视野开阔的户外长廊也是廊空间的一种,在这里,孩子们放松心情、开阔眼界、饱览周围空间,如无锡太湖新城小学的室外长廊,将绿化与水体引入孩子们视野,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增强与外环境的互动。

2.4活动平台小学建筑的活动平台是指在地面以上的供学生活动的开敞或半开敞空间,与阳台相比空间更为宽敞,公共性更强,弥补了楼上学生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是休息、交流和玩耍的重要场所。活动平台的设计应该与室内空间有一定的联系,避免孤零零的,不仅扩大了学生的活动范围,同时也把光和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平台与室内空间的融合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加强了学生之间及其与环境的互动联系。活动平台有很多的方式,例如,在建筑创作时也可有意识地让建筑体量高低错落,则每层楼的屋顶都可成为活动场所,学生们不用下楼也可以有宽敞的活动空间,当大片屋顶成为活动平台时,可以视为广场空间,可以布置一些景观小品等,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图7);同时在平面设计中,教室的交错布置,可以为班级设置一个公用的阳台,既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公共的活动场地,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室外环境的接触,成为孩子们课间的一片乐土(图4)。屋顶花园作为典型的顶层建筑开放空间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当代校园建筑中,对于顶楼的学生来说,上屋顶比下楼更方便,屋顶空间如果能合理利用,也能成为良好的活动平台。因此屋顶平台的设计应该适宜人的停留,增加吸引力,注重与室内空间的结合。把平屋顶设计成可上人屋面,既丰富了空间层次,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共享环境。例如台湾光隆小学,充分利用屋顶空间,布置精心的绿化,使得空间的层次感更为丰富(图8)。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例3

图 1 城市内涝

鉴于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市政工程、给排水等领域的研究人员(车伍等,2005)提出了多功能雨洪调蓄的思路。囿于其学科背景,李俊奇等研究人员着力于技术层面的指标计算[2],未能与城市形态及城市空间设计很好结合。另一方面,在城市设计、景观学等专业领域,对城市物质空间和景观系统的生态功能的研究也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相关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雨洪的生态管理理念,以绿地、水系为研究主体,构建雨洪调蓄生态系统,实现城市防涝、水源涵养与水景营造的多重效益[3]。李倞等人以基础设施与景观的结合为着眼点,归纳分析国外相关景观案例的设计手法,针对现代城市基础设施遇到的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以有效应对城市危机[4]。虽然在局部单片的城市开放空间和景观设计实践中引入了雨洪管理,但在较大区域内,如何建立起一个具有水文调节和雨洪调蓄功能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并发展出一套科学而有效的方法,依然有待深入探索。

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

在市政排水管网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开放空间合理设置平灾两用的多功能雨洪调蓄区。暴雨时,该系统可以存贮雨水,缓解城市内涝;正常状态下,调蓄区恢复为城市公共活动或市民游憩的场所。(如图2)形成一系列在功能上灵活多变,解决城市内涝、回补地下水、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的综合性城市空间系统。需要强调的是,该研究对象是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它是以调蓄空间为纽带,涉及了市政工程、城市设计、景观学等专业,旨在建构一系列连续的彼此关联的多功能调蓄开放空间组团,补充和辅助市政管网系统,调节较大区域的水文状态。

(1)正常状态 (2)雨洪调蓄状态

图 2 西班牙萨拉戈萨水上公园(Water Park in Zaragoza, Spain)

一般情况下,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主要由城市道路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广场空间等组成。而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则利用城市绿地系统和广场空间来“蓄水”,借助城市道路系统来“引流”。换言之,就是要将暴雨时城市内涝点的积水通过城市路网的引导,暂时存蓄于公园、广场等城市开放空间,以待进一步处理。因此,可以将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构成元素归纳为存蓄空间(公园、广场)与引导水流分配的网络(城市路网)。

图 3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构成(作者自绘)

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评价方法

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空间可达性理论非常契合于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建构。空间可达性理论不仅可以验证暴雨积水能否到达存蓄空间,如何通过城市道路网络到达存蓄空间,而且还可以计算出存蓄空间所调蓄的雨洪容量。因此,可以借助空间可达性理论对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进行评价。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可达性分析则是借助网络分析的操作方法,建立对该系统的可达性评价模型,以城市道路网络为基础,模拟暴雨时各段路面的积水在道路网络上根据重力势能向着雨洪存蓄空间流动的情况,然后以积水到达存蓄空间所流经的各段路面的坡面汇流历时为阻力属性,计算各存蓄空间在一定时长内对该阻力值的覆盖范围,最后收集城市降雨积水数据,将积水根据阻力值的覆盖范围的分布情况调配到各存蓄空间中,再计算出其中调蓄水量即可。如果存蓄空间可以通过道路网络调配获得积水,即可证明该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是可以被到达的,同时也可以得到其调蓄水量,以此指存蓄空间的多功能雨洪调蓄设施的设计改造。总而言之,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可达性分析不是以计算可达性指标为目的的,而是以验证暴雨时路面积水对于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可到达性,并且计算该系统的调蓄水量。

研究意义

对于城市开放空间雨洪调蓄功能的研究,在今后的学科发展和未来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改善城市防洪排涝,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建立具有城市雨洪调蓄功能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可以有效补充城市排水管网的不足,减轻暴雨内涝对于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有利于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景观,促进城市公共生活,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与活力。

(二)拓展建筑学、城市设计与景观学理论

在资料的收集和研读过程中可以发现,涉及城市内涝排水问题的研究人员的学术背景大多是市政工程、给排水、水文地理等学科,他们对该问题的处理方法基本上是基于如何改善城市排水管网的直接排水,很少见到将雨水转移到某个区域范围加以利用的研究案例。在城市空间、景观设计领域,目前对于雨洪管理利用的研究也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于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研究可以拓展城市空间和景观设计理论,并且为今后的城市设计、景观学提供科学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三)多专业协调配合,建构科学的综合性研究方法

在进行本课题研究时,需要搜集给排水、水文、景观设计等专业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并加以整合,进行跨学科的合作与研究,完成各项数据的收集分析。这样能够加强建筑学、城市设计、景观学等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互,拓展研究视野。此外,还可以吸收其他专业成熟的研究方法。

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各大城市的内涝问题,提出了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利用城市现存的开放空间,建立平灾两用的多功能雨洪调蓄系统,以此辅助市政排水设施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并且根据空间可达性理论,发展出可对该系统进行效能评价的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可达性分析评价模型,以此来确定该系统的可行性及其调蓄能力。目前,对于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对建立该系统的初步设想。今后的研究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如何完善该系统理论,还要继续深化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可达性评价模型,并以实际的城市案例为样本检验其科学性及可操作性,切实地为城市的正常运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车伍,张燕,刘红,何建平,孟光辉,汪宏玲,多功能雨洪调蓄设施抵御洪涝灾害[J]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提到:“大学是一座城市,反之亦然”。

大学校园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开放空间领域中的一部分,它受城市开放空间的影响,融合大学特有的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综合和特例,“校园开放空间”和“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二者在本质上是相似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校园空间设计的时候,完全可以大胆地引用或者借鉴在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理论原则和设计方法。本文正是在城市空间的背景下,基于对城市空间的理解,把城市空间的相应研究理论拿来作为校园空间分析的基础。

 1 基于空间类型学的设计原则

空间类型学是一种认识方式和思考方式,而不是具体的设计操作,因此并不能为我们提出具体的空间设计手段,但是挖掘空间类型学深层思想:“共时态的多样性”和“历时态的可变性”,将其应用到校园开放空间的设计中,依然可以为其提供一定的引导,衍生了以下原则:

(1)多样性原则

校园开放空间的营造应该是多样化且具有丰富层次的,其目的是在校园内营造一个立体的、多样化的参与性系统空间。不同类别的校园类型应对应不同形式的开放空间,我们在开放空间的研究过程中,应寻找具有积极意义的空间,守护和发展其多样性,避免空间遭受破坏和削弱。尊重每个校园自身的特色,通过运用空间类型加强不同区域文化特色的传递表达,以保证校园开放空间的可辨识性。

(2)适宜性原则

在信息时代,变化将是重要主题之一,只有具备弹性的城市空间,才能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地适应环境的约束与变化。校园与城市建设相类似,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校园也非凭空而起。因此,空间设计中要校园的可变性、生长性预设空间,并对校园开放空间进行弹性控制与引导,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增强校园规划的灵活适应性,这对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3)空间创新原则

校园开放空间在对具有积极意义的空间类型进行重复守护、运用的同时,还应该进行积极地组合和灵活创新发展,将原有归纳的空间类型不断更新,创造出更为丰富新颖的开放空间。在开放空间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对于各种空间类型进行灵活的组合运用与自然环境特征为开放空间的规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设计时,因山势借水景,“轴线”“对位”的思想被拓展到换景、借景、移景,因此山水自然与校园生活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共鸣。

2基于相关原则的校园开放空间设计研究

(1)地域文化

校园开放空间追求地域文化的目的除了发展个性,还可以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体现。地理区域、区位特征、人文背景、生活方式等共同构成了地域文化,也成为校园户外空间设要考虑的问题。例如安徽大学新校区设计思想中对于徽文化的继承,在其建筑特色和空间围合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成为校园特色之所在。

(2)校园文脉和精神

校园开放空间中一些历史文脉的呈现,给予使用者的往往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学校园,在时间的洗礼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气质和风格。在新校园的建设或者是校区改造中,既应该对自己的风格和文化精神进行继承和延续,同时也要引进新的设计理念,推陈出新,跟上时代的脚步。这种校园开放空间中的新旧交替和相互影响,推动着大学校园建设不断地前进,这样的校园开放空间才有活力,才具有真正的“场所精神”,这也是空间类型学应用于开放空间的重要意义所在。

3大学校园营造公共开放空间中出现的问题

(1)公共空间缺失

大多数中小学校校园规划对公共空间的处理主要表现为在主入口处开辟较宽阔的广场,广场居中矗立有塑像,这种形式的公共空间对我们来讲最熟悉,它以自己明确的主题性和强烈的标识性使每一位学生难以忘怀,大门、入口广场、塑像,几乎成了我国学校的标志。遗憾的是,众多学校校园除了主入口广场外,内部公共空间处理的却比较潦草,规划者考虑的更多的是实体建筑的布局,功能建筑被放在首位考虑,而公共空间在校园规划中的地位没能够充分体现出来。校园内部公共空间要么景观单调、呆板,要么场地狭小局促,有些学校因为用地紧张甚至内部几乎极少公共空间,没能注意公共氛围的营造。

(2)“失落的空间”过多

其特点是:设计者原本试图营造空间的某种氛围,希望人们认可,结果却事与愿违,营造出的空间并不能吸引人,场地被白白浪费。校园内失落的空间有多种:其一是尺度非人性化,如在狭小的场地上设置公众性强的空间,这种小尺度空间使人局促不安,当其尺度小于人心理安全与隐秘底线时,该空间就丧失了应有的意义;其二是非文化空间,如制作拙劣的雕塑、长廊等;其三是矛盾空间,如在人流密集的路侧制造幽静空间,在“众目睽睽”下制造私密空间等。

(3)公共空间不适应

即原有的公共空间难以适应如今丰富多彩的当代校园生活,例如,当代校园生活丰富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信息量猛增,在校内一些重要的交通路段或建筑入口,商家的广告及各式海报铺天盖地,而由于当初规划设计时更多考虑的是这些路段或入口的交通功能,忽略了信息功能,没有预留驻足观看的空间,至使通行的人流与观看的人群发生干扰,这使信息的效果大打折扣。公共空间的不适应成为校园生活丰富性的羁绊。

4空间类型学研究在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随着我国大学教育将重心逐渐转向内涵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愈发凸显其重要性,大学校园文化已经成为高校内涵建设的灵魂与核心。这种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思想对于大学校园精神文化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体现在以下几点:

(1)加强新老校区校园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新校区在建设初期,大多着力于校园基础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相应的载体和氛围难以配套跟上,导致新校区校园文化的缺失。此时如果很好地借重老校区的历史和传统,可以迅速有效地进行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着重在于传承老校区传统的、富有学校特色和体现学校精神的、令人引以为豪的校园文化,传承老校区校园文化中历史沉积的优秀部分,同时结合新校区的区域环境、文化氛围等各方面的特点进行提高和创新,实现新老校区校园文化内在的融合性和一体性。

(2)创造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独特性

大学校园开放空间中体现出的校园精神的表现形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一所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当是整体统一的,也是具有唯一性的。只有对校园文化精神的不断继承与发展,不断结合自身实际对大学精神进行阐述和探索,才能强化校园文化精神的独特性,通过大学精神的塑造推动学校文化乃至社会文化的发展。

(3)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和谐主题的深化

一座大学校园的公共开放空间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和时代选择,其散发出来的韵味呈现了这所大学的风貌和个性,具有非常明显的精神特征。不同高校的校园由于历史背景、地域文化和等次类别等的不一样,开放空间中表现的文化精神不完全相同。这种独特而相对稳定的校园开放空间文化不断陶冶着师生的言行,且随着社会进步和时展不断演进。我们在校园开放空间中对于这种校园中潜在的文化精神的追求和继承并发扬光大,充分体现了校园文化精神建设的一致性以及和谐相容性,深化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主题,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促进大学校园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的内在保证。

参考文献

[1] 王鹏著.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例5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open building theory application design applied in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 space combination of aspects: one is the division of space types: external space is divided into public, semi-public and private, semi-private four types, the internal space is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f service space" and "objective space" type; two is the design of level three spatial combination: organizational level, support level, filling body level; three is the three feature space: features of organization design, supporting and filling body level design corresponding hierarchical design space. To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se positive application of content for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next step for the research of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 space portfolio.

Keyword: High-rise commercial office buildingsOpen Building TheoryApplicability of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特征

1.1安全性

这一点对于高层商务办公楼而言,非常重要。其作为人流密集的建筑设施,安全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的安全性不仅表现在结构及消防的安全层面,还需要考虑到建筑安全使用的问题,这包含了无障碍设计、功能的合理性设计等内容。

1.2舒适性

这里的舒适性主要是指功能实用,它不仅包括了采光、通风、保温等基本问题,还包括了建筑各类设施是否能创造合理的使用、是否能创造满足人们活动的空间等问题。这就要求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能利用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特点,给使用者带来身心的舒适。

1.3和谐性

从本质上讲,建筑和谐性来自建筑对所处地域或环境的适应,以及对其他周边建筑设施使用者行为的了解和尊重。

1.4参与性

参与是一个人的本能意愿的反应。就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而言,人的参与性,有利于更好的有序地组织各类空间,从而体现了“为人设计”的本质。

1.5多样性

建筑的多样性是对使用功能多样化的体现。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高层商务办公楼各要素之间就必须相互补充配套、相辅相成、功能交织,成为一个具有多种使用功能的综合体,从而满足使用者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2开放建筑理论的概念

(1)在开放建筑理论看来,建筑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联系。“开放建筑理论认为建筑并不是单一功能、单一时空环境的设计,它应该是一个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过程” [1]16。同样,建筑功能形态的变化也离不开社会活动及决策活动的综合作用。

(2)“开放建筑理论肯定并强调人在建筑这个‘永不完结的过程’的能动作用。” [1]17开放建筑理论认为使用者应作为建筑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决策方存在,其作用也应从幕后走向台前。

(3)在设计方法上,开放建筑理论把设计看作是构筑一个开放的空间关系的过程,而不是针对某一终极目标的封闭设计,提倡用开放的设计层次来替代以前那种终极的设计手法。

3开放建筑理论在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中的应用

3.1在空间的类型中的应用

3.1.1外部空间的类型

空间的存在总是与其效用职能相对应,这是室内外空间都适用的规律。就高层商务办公楼外部空间而言,根据不同的空间职能,其亦可分为:公共、半公共、半私有及私有4种类型。

3.1.2内部空间的类型

开放建筑理论认为按照内部空间效用的不同,可以把其分为二大类:一类是“服务空间”;另一类是“目的空间”,这对高层商务办公楼的内部空间同样适用,那么它的“服务空间”和“目的空间”分别都代表什么呢?这就需要确定哪些内部空间是服务的,而哪些是被服务的。结合高层商务办公楼各空间的特性而言,交通、设备、厕所等空间都具有明显的服务性,那么它们就是“服务空间”;而办公、会议、接待等空间则处于被服务的地位,换言之,他们就是“目的空间”。

3.2在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层次中的应用

3.2.1组织层次

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组织层次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内容。就特性而言,其外部空间作为室内与外界的过渡性存在,就如同是黑白渐变色表中位于黑白两色之间的灰色层一般,也就是说,如果把室内空间设为黑,那么室外空间就为白,外部空间就是这两者之间的过渡带,若结合外部空间的类型来看,那么它应该是公共、半公共、半私有及私有外部空间过渡联系的集合体,靠近室内部分的外部空间模式的性质呈现出私密性较强,如私有外部空间,换句话说,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中组织层次所对应的外部空间不仅具有公共性,还应具有私密性。

3.2.2支撑体层次

一般来看,在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设计中支撑体内不变的两者是同时进行的,承重结构设计一般已经考虑到了非弹性空间的设计,所以,对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而言,支撑体层次与其结构紧密相关,换句话说,如果一个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确定,那么其内部某些“服务空间”的布置方式也就基本确定,这点在实态调查中得以体现,因此相对普适性的撑体层次来说,在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中的支撑体层次更注重结构与“服务空间”的联系。

3.2.3填充体层次

就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而言,其支撑体层次在确定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已经对“服务空间”与“目的空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进行了规定,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对“目的空间”进行了一次设计,而“目的空间”作为是最主要的效用空间,如何对这部分空间进行更好地二次设计,成为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中填充体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

3.3在各层次空间的特征中的应用

3.3.1组织层次空间的特征

(1)整体性

它从根本上体现了高层商务办公楼与周边环境的相互融合,这与我国古建筑布局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应该也是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组织层次的适用性设计中外部空间所要达到的境界。具体展开的来说,其外部空间需要做到两个方面,才能与城市环境达到整体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它需要满足城市中生活人群向往优质游憩空间的天性;另一方面,它需要与城市环境形成连续的空间序列,从而本质上改善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2)开放化

里卡多·列格瑞达被问到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时说:“我认为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错误的,那就是到这来并说,‘现在我们要在这个街区上设计一幢完全与众不同的建筑’,因为你没有权利改变环境,” [2]他认为两者之间需要建立百分百地对话关系,也就是说建筑在与城市环境达到整体性关系的基础上,其外部空间还应该与其所在区域形成开放化的关系,这就要求高层商务办公楼的部分公共性较强的外部空间向城市居民开放,成为城市绿化休憩景观的延伸空间。

3.3.2支撑体层次空间的特征

(1)完整性

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支撑体层次的适用性设计中“目的空间”的完整性,取决于其“服务空间”的合理布置,换言之,只有当其“服务空间”达到完整性时,其“目的空间”的完整性才能随之实现。

(2)灵活性

空间的灵活性,是一种单向的特征。由于在“服务空间”在被确定之后,其已基本上丧失了灵活性,所以,灵活性的特征是相对于“目的空间”而言的,它体现了在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支撑体层次的适用性设计中,其“目的空间”根据不同的使用方式,能被自由地划分的能力。

3.3.3填充体层次空间的特征

(1)被规定性

①“目的空间”大小和容量的被规定性

“目的空间”大小和容量的被规定性主要体现了功能对建筑面积的要求。在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填充体层次的适用性设计中,需要重视“目的空间”的这种特征,合理分割空间。

②“目的空间”形状的被规定性

对于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中,填充体层次的“目的空间”来说,就更加复杂了,其不仅需要考虑自身功能的使用特点,还需要考虑到特殊的客观因素——柱网的制约,因为柱网的尺寸大小直接影响到地下车库的使用效率,即其“目的空间”形状的被规定性需要综合地考虑自身功能使用的特点及柱网的合理化布置来选择确定。

③“目的空间”质的被规定性

“目的空间”的被规定性首先表现在形和量的两个方面,但只有量和形的适用还不够,还需要使“目的空间”在质的方面也具备被规定性的特征。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功能组织的好坏。一般来说,不同性质的房间,由于使用要求的不同,有的需要争取较多的日照条件,有的则不需要直接照射。

(2)相对性

因为使用者会最大化的根据自身的要求对“目的空间”进行组织分割,使形成的空间布局能充分的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随着他们需求的持续变化,这种空间布局也将不断更新,换言之,“自营建构”的过程从本质上就要求“目的空间”具有相对性的特征。更需要指出的是,在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中,填充体层次的“目的空间”的这种相对性特征,从根本上还是建立其灵活性的基础上,而且它还受到功能对空间规定性的制约,所以实现它也是有条件的,其主要是通过建筑师以专业的角度来指导使用者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岚.居住区休闲设施适用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例6

一、序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已进入完全的资讯时代,现代的高校图书馆已经脱离图书馆传统的知识“储藏者”角色,成为资讯时代资讯传播的重要实体。在高校中,图书馆除借阅服务外,还要提供参考咨询、教学支持等多种专业化服务和资讯交流服务等内容。现代高校图书馆已成为一个“学术交流”和“教学相长”的场所,一个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和积累经验的资讯场所。因此,现代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的设计需要注重人与资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为师生建构一种新的体验。

本文是参观台湾实践大学、华梵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后的感悟。

二、高校图书馆内部互动空间概念

本文主要就高校图书馆的互动空间设计展开论述,范围限定在高校图书馆的内部空间。高校图书馆内部互动空间主要是为师生提供学习、交流、休闲、休息活动的场所。具体的空间形式包括学习及资讯交流活动区【借阅览空间(自习室、等候区、出入口、借还书服务区、参考资料区、特藏区、期刊室)、中庭空间、交通空间、廊道空间等】,学术交流活动区(讲演室、会议室、讨论室)和休闲交流活动区(视听室、语言学习室、书店、咖啡厅)等。

高校图书馆内部互动空间应视校内师生的需求而设计,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亲切、自由、活跃、和谐和归属感,调节和愉悦学生的心情,让每个同学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活动领域。

要满足如此体验,需要分析学生在图书馆内部会发生的互动行为,笔者初步总结为以下三类:

1、学习及资讯交流活动,如阅览专业书刊、自习等。

2、学术交流活动,如讨论、沙龙、讲演、展览、作品发表等。

3、休闲交流活动,如聊天、喝咖啡、放松减压等。

因此,高校图书馆内部互动空间氛围的营造和铺陈尤为重要,它将成为一个让师生充分施展个性和激发师生无穷创造力的实体平台,通过物理空间和环境的变换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态度。

三、学习及资讯交流区的互动空间设计

学习及资讯交流区的互动空间设计主要是借阅览区和其相配的中庭、走廊过道等空间的规划设计。借阅览区传统上就是一个借阅读书的地方,一般是由书架区和独立的阅览区组成,需要绝对安静,因而在内部空间设计上主要考虑人与书的静态互动,忽略人与人的动态互动需求,整个空间布局机械刻板,不够人性化。人性化的内部空间设计应首先体现在对人本身的关爱上,主要表现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前者研究人的行为方式,强调环境之于身体的舒适性;后者则强调空间所具有的抚慰人的心灵的语言,让环境对人产生不可抗拒的亲和力,这是人文精神的体现。高校图书馆内部互动空间设计就要体现这一原则,人与环境要做到和谐统一。结合台湾实践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谈几点值得借鉴的设计。

1、独特的新书阅览推荐区

常见新书阅览区一般是在图书馆“阅览层”内开辟的一处区域,开放空间,自由组合布置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桌椅,中间一个类似堆头的展示书架。有的在四周开辟独特的沙发阅览区,让读者各得其所。由于开放空间缺少主题性元素,感觉不是很起眼。

实践大学的新书推荐区设计很吸引眼球。地点设在图书馆入口出,空间设计成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三面是墙,墙面浅灰,吸附固定在墙面的多层深灰色隔板,层层排列的线条很好地体现了节奏与韵律的美。中心部分是一个让人休息大木方块,由小木块重复拼接而成,中间镂空,形成视觉上的延续和变化。通过小木块拼接方向的变化,形成了一种旋转变化的韵律感;下面的底座,将大木方块垫离地面,整体仿佛一个立体雕塑,让整个空间立刻活跃起来。旁边的墙上放置一块平板电视,用来滚动推荐不同的新书。这样的空间让你不得不深受吸引。

2、开辟学校文化展示陈设

现代高校图书馆的陈设多见在墙面点缀一些小幅字画或利用大厅墙面制作巨幅壁画、壁挂、浅浮雕等,或在柱边摆放石膏雕塑,或在中庭或在天井陈设一组室内山水。

实践大学图书馆在入口处紧挨着开辟了一个展示空间,展示介绍学校创始人、学校的文化理念“饮水思源”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整个空间的塑造非常有历史感和文化感,清晰地表达了学校推崇品德锤炼的价值导向。

3、空间的流动和通透

现代主义大师米斯•凡德罗积极强调的“流动空间”指空间之间相互渗透,甚至从室内延伸到外部,最少的阻隔成为其特征。通过视线的穿透,让内部空间的张力产生视觉的秩序感和延伸感,并让这种通透的视觉感受跟随空间的变化流动起来。

实践大学图书馆入口处和外墙的设计,很好展现了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走进实践大学图书馆,在借还书服务处看不到独立办公空间常见的阻隔视线的墙;其与相邻书库或资料区之间也没有阻隔视线的隔离物,借还书服务处仿佛是阅览资料区的一部分,两者的空间概念融为一体,豁然大气的感觉非常好。

另外,“流动空间”理念还体现在图书馆的大面积外立面玻璃墙的设计上,无论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都能感受到空间的通透。从外面能看到里面的整面书墙,感受到内部书香四溢;从内部则可以看到外面绿意盎然的校园美景,感受到外面的活力四射。

4、走廊和过道的再利用

一般图书馆阅览区与资料区是两个独立的区域。读者的动线是从资料区找到想要的资料,再来到阅览区,找个座位看书。实践大学图书馆打破了这样一个动线原则,将阅览区和资料区融合在一起,既是资料区也是阅览区。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个是可以减少通高的整面书墙带来的空间压抑感,另一个是充分利用过道的空间,将其变为阅览的空间。通高的整面书墙搭配和谐淡雅的色调给人高大神圣感,但书墙之间的过道空间距离较小,难免带来压抑感。解决的办法是加宽书墙之间的距离,距离的增加带来的就是空间的利用率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将阅览区融入到资料区。索性将书墙之间的过道距离加大,再放上桌子和椅子,过道兼具阅览区功能,木质的桌面和淡黄色的灯光同时让整个空间多了几分亲和力和温馨感。

如果你想让某件事情显得重要,那就将它放在你必须经过的地方――把有用的东西放在最显眼的地方(IDEO《十种创新能力》)。实践大学图书馆中的期刊阅览区设计,很好的印证了这句话。走廊是人人都要通过的空间,通常都是匆匆而过,很少会停留,把它和期刊区结合在一起更是一个大胆创新的想法。首先将走廊适当加宽,然后将走廊的一边墙设计成期刊杂志阅览架;另一面则设计成玻璃墙,在固定玻璃墙的梁柱之间,固定一块隔板,隔板离地面的高度正好是人的坐高,宽度正好能满足一个人盘腿坐在上面;保留过道中间的宽度,仍然是大家的走廊过道,丝毫不影响人的动线。这样一个改动,不用放任何桌椅,就将一个走廊改造成一个期刊阅览区。好处不言而喻:增加了空间的利用率;增加了期刊杂志的利用率;学生盘腿坐在隔板上认真看书的样子,透露出神气和惬意――这一设计让很多学生受益。

四、学术交流区的互动空间设计

为什么要设置学术交流区?通过观察和与学生交流,可以发现,教室在学生心中是深入学习的起点,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地方,同时是与学习小组成员会面的场所,但通常不是进行认真研讨场所的首选。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小组深入研讨的空间――“准教室”?

在实践大学和华梵大学图书馆,就有这样供研究生个人自修,供小班上课讨论,适合团队小组进行讨论的“准教室”。“准教室”是相对独立的小空间,里面有白板,配有桌椅、笔记本电脑电源接口及平板显示器,学生们可以通过系统预定这些“准教室”,使用时间可以很长。

五、休闲交流区的互动空间设计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除此以外,大学生活还应该有更多元化的体验,学会一首歌,谈一场恋爱,熟练一项运动等。高校大学生的这些人性化需求如能得到满足,则不仅缓解学习压力,还能健全学生的人格。

实践大学图书馆专门开辟了视听区。这个有点像公司 “创意空间”的休闲交流区运用了开放式的设计手法,里面摆放着便于搬移的家具、装有笔记本电脑电源的座椅、装有平板电脑的桌子以及随机的耳机,方便并肩协作。在开放空间内部,开辟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讨论空间,除正面是全透明玻璃门外,空间的其它三面封闭。这样的小“包间”里同样配备协作讨论设备,学生们通过系统预定这些“包间”,使用时间自由。

有人在视听区听“滚石”演唱会;有人在“包间”为巴萨罗那队加油;有人在咖啡厅边看书边喝咖啡;有人在讨论室争论不休……他们在学习,也在分享快乐,分享令人终生铭记的高校学习生活的体验。

六、结语

资讯时代,图书馆仍是读者与知识交会的场所,是“学术交流”和“教学相长”的场所,是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和经验积累的场所;只是知识的呈现方式以及读者与知识交会的方式大有不同。资讯代,图书馆是做研究的地方,同时还是人们社交、讨论问题与消除压力的场所。因此,图书馆除了加强硬件升级,为读者提供优质资讯资源外,对内部空间的软性设计同样需要关注。注重人与资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在空间规划及设计上强调弹性和可持续性,台湾实践大学、华梵大学图书馆在通过空间设计为师生建构人文体验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迪。

参考文献:

[1]张绮曼.郑曙阳.室内设计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叶孝杰.秩序与空间 汕头大学图书馆.室内设计与装修,2010(04).

[3]郑宏.环境景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例7

前言

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两套控制和指导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划体系,它们控制的内容各有侧重。城市设计通常以控制城市空间和城市景观为主,但在现行规划法规中并没有被赋予相应的法律地位,本文探讨在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体,以弹性形式增加若干城市设计中重要的控制要素,将两者控制内容和优势相融合,使其更好的指导城市发展建设,同时具有更好的可操作和可控性。

1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区别

城市设计通常指以城市整体或某个区域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工作,结合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并且对规划功能分区、街区的界面、建筑形体间关系、建筑色彩、公共空间、景观处理等方面作出一定的指导性建议。它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别在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内容为地块性质、范围、道路、管线、配套设施、容积率等,偏重于以土地区域为媒界的二维平面规划;城市设计侧重城市中各种关系的组合,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绿化体系、城市子系统交叉综合,联结渗透,是一种整合的三维空间性的系统设计。

2城市设计法律定位

两者所考虑的侧重点不同,控制的方面和方式也不尽相同,国内规划界也逐渐对城市设计渐渐重视起来,逐步通过这种空间系统性控制方法指导规划设计的落实。但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或新法)的条款内容上我们无法直接得知与城市设计的条款信息,或者说法律没有对城市设计赋予法律的意义和具体技术的定义。《城乡规划法》与《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对城市设计的技术手段予以肯定和提倡的同时,因为城市设计难以有效和规范的开展与实施,同时因为缺少法律的支撑,城市设计终不能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样予以落实,无法有效引导城市在空间形态、城市景观等方面有序发展。

城市空间形态是不同的主体对地块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进行开发而形成的。不同背景的开发商是城市开发里的主体,房地产的开发又是城市开发中重要的形式。所以开发商尽可能地追求高利润,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给出的指标条件框架下,将以各种方式去达到尽可能高的利益,所以这样必然会造成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没有硬性规定的诸如建筑色彩、景观环境、街墙①,贴线率等控制要素的缺失,最后所形成的城市空间形态将是杂乱无序、缺乏联系,无法真正达到城市规划的目的。

3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机融合

综上所述,考虑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法律的效力,控制指标大多具有强制性,是指导城市规划的主要途径,笔者认为如果另外确立城市设计的法律效力,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两套标准与流程进行管理,将可能造成实际操作时管理难度增大,规划审批变复杂以、编制难度上升、调整程序繁琐等问题。所以笔者建议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体,在其基础上以非强制性内容的方式增加若干城市设计中主要考虑的要素,使两者有机的融合,更全面更有效的方法指导城市发展。

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提出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体系中增加如下的弹性控制要素的建议:(1)、开放空间,提倡在地块用地红线内建设全天候的公共开放空间,弥补高强度开发中造成的缺乏地面公共空间的情况。此类公共空间可以通过地块内部场地、建筑内部首层开放空间、架空层及屋顶花园等形式实现。(2)、建筑间口率②,通过该要素控制高层塔楼的空间布局,尽可能互相不遮挡,同时形成丰富的空间效果。(3)、街墙连续度与贴线率③,通过此要素控制沿街建筑面的连续度和规整程度。鼓励形成整齐、连续的界面景观,鼓励建筑底层宜提供零售、餐饮、展示、休闲娱乐等商业、文化设施。(4)、建筑风貌,包括建筑风格、形式、材质等,通过此要素控制和引导形成丰富有致的城市空间想象。(5)、街墙退界区④,鼓励在形成较为活跃和宽敞的步行开放空间,宜结合建筑底层设置公共服务功能,提供餐饮、休憩、展示等设施。

如果地块的开发者在满足控制性详细规划前提下,尽可能多的满足上述的弹性控制要素的内容,将得到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方面的奖励,以鼓励开发者按照规划的引导进行开发,创造更优越的环境和城市空间。(上述要素具体的控制体系及奖励机制需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地段及地块功能性质制定)例如在用地红线内(除建筑退界区)为城市提供永久性场地开放空间,无条件为公众使用时,该用地建筑密度可适当提高。

4结语

笔者认为将城市设计的要素加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控制体系中是为了加强两者的衔接及从各方面指导城市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景观、宜人的开放空间。使地块开发迈向更高水平,并鼓励营造更多更丰富的公共空间。从法规来看,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是具有法定地位的完善体系,而目前城市设计无论暂不具备独立的法律地位,所以在现在“法制”的管理模式下不能独立运作,无法通过从城市设计的方面知道城市的开发建设。基于这点笔者提出了上述建议,希望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能有机融合。

注释:

①街墙:指街道两侧地块内的沿街建筑立面。

②建筑间口率:地块一侧基地面宽与同侧高层建筑面宽之和的差值与该侧基地面宽之间的比值称为建筑间口率。

③贴线率建筑有效贴线界面的垂直投影长度(贴线率计算长度)与规划贴线基准长度的比值,以百分比计,不保留小数。

④街墙退界区:建筑红线与对应一边道路红线之间的距离区。

参考文献:

[1]王世福.试论城市设计的作用[J].规划师,1999,16(5):112-115.

[2]戴冬晖.试论城市设计的设计特征与管理特征[J].华中建筑,2009,27(05):133-135转139.

[3]陈宇,朱忠东.基于法规体系角度下的城市设计作用和地位探讨[J].中外建筑,2010,1:79-80.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例8

现有的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没有为师生预留足够的公共空间和交流场所,教学基本上在课堂完成。学生要向老师讨教问题,一般也是在讲台上进行,或者随着老师穿过楼道进行简短的交谈,这样的设计缺乏对人的尊重和对交流的鼓励,更像是一个模块化的工厂。

2.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艺术类学科发展趋势

在多数整体式教学楼中,对艺术教学的针对性不够,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专业学科不断变化,当前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适应现代艺术的教学与实践,适应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及今后不断调整、发展等方面的要求。而一幢教学楼的使用时间是长久的,这使得艺术类高教教育空间设计面临挑战。

3.无法承载学校、城市的人文底蕴

只讲工具性的空间、技术性的条件、数字化的成果,但忽略了内在的东西。艺术当随时代,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文特色,但目前很多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脱离其所处的环境,甚至照搬西方的设计,光鲜亮丽的外壳之下缺乏人文沉淀,更妄谈承载深厚的人文底蕴。

二、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设计发展方向

1.注重艺术类高等教学空间多样性设计

由于艺术类教学的特点,并非只有教室才是教学的唯一选择,宽大的走廊、开阔的中庭、教学楼旁的草坪、走廊、平台、大厅也是实际功能意义的空间,都是可以供学生讨论、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具体来说,首先要有一个较大的交流空间,这个也是整个艺术楼的中心汇合处,这个空间较大,可安排咖啡厅、座椅、电话、书刊、布告栏等简单交流设施。其次,可在同层或不同层人们经常碰面的地点设立讨论区,如楼梯口可给予学生停留、交谈、娱乐相对独立的空间,可摆放一些桌椅;最后,走廊也是休息与交流的好地方,在不影响走廊宽度的情况下,可以安排一些长椅、展览框,或者自动售卖机,供来往学生休息、观赏和使用。这样,在不增加面积或减少面积的情况下给学生提供了交流的空间。此外,通过绿色植物的绿化、艺术作品或座椅的摆放作为隔断,将交流空间进行划分,这样增加交流区域的节奏感,形成开放和半开放、单独和群体、动态和静态的空间节奏感,更有利于学生交流,也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从整体上,通过节奏、排序、光线、渗透及层次划分,避免单调,形成变化效果,从而增强艺术感染力。

2.以人为本,鼓励交流

我们可以联想到西南联合大学,之所以在那个时代创造出令人羡慕的成绩,除了令人津津乐道的大师云集、自由之学风等,还有被人忽视的一点——因为身处暂时简陋的校舍条件,恰恰创造了一个自由、平等、密集的交流环境。学生过的是集体生活,和老师共处一个院落,“住也在那里,上课也在那里”。处在同一空间中的师生就会产生社会往,相互照面并体验到他人的生活感受,由此因灵感和激情的碰撞而共同创造出一个愉快、积极的交往空间。因此,未来艺术类高教空间,应该以人为本,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为主线,营造更多的公共空间;应该打破以往的、原有的以老师为中心的静态、单调的教学布局模式,更多地放入互动的教学布局模式。建筑大师约翰•波特曼对公共空间的成功运用给我们的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以启迪,他在建筑理论上提出“建筑是为人而不是为物”的设计指导思想,值得深思,使我们在未来的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中的考虑要更多地从人出发,建立更多的鼓励交流的公共空间。比如,在课堂空间布局设计中应多考虑师生互动和学生间分组讨论等,使之成为适合师生进行各种交流的场所。课余活动聚会、联谊交流等可从一个空间向另一个空间延伸。所以,现代教学空间应该把聚会、展览、展示、课程设计、交流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共享的空间。设计大小不同的空间,私密和半私密的空间,自修和讨论的空间,教学和休息的空间等。而采用完全开放式的结构,将艺术展馆融入到教学设施中来,改变目前艺术展馆和教学楼相分离的局面,也不失为以人为本,鼓励交流的创举。

3.注重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的效用和可变性

作为教学的组成部分,艺术类高教空间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其功用性中来,而不是仅将其视作增加教学设施的审美格调。首先要满足教学空间的需要,立足艺术类高教的特点,更大程度上满足讨论式学习、自主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对空间的要求;其次要满足展示的需要,比如与城市建设衔接,建立公益性文化展示平台、艺术场馆等。最后,要满足学习、交流的需要,如设立小型艺术类图书馆,提供阅读空间,引进商业化的咖啡吧,提供交流讨论区。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的可变性。建筑的使用年限动辄几十年,但对建筑的使用却常随时代而变,教学楼的设计应以“可变功能”的概念代替“固定功能”概念,使建筑最大程度上接近其最高使用价值。在现代整体式教学楼中,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的灵活性问题尤为重要,未来艺术类专业学科不断变化,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应具有灵活性、通用性,如减少隔墙、扩大空间,以适应学科间的不断调整、发展、更新等方面的要求。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就是在以群楼的方式来适应未来多学科的分院独立教学管理方式。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以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为探讨对象,针对我国现阶段设计中的不足进行浅析整合,进而引入了新的环境审美观,即环境美学的论述基础。以此来指导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建立一种系统、整体的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系统。对城市开放空间的三种主要形式——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街道绿地空间的景观设计,结合具体的设计案例进行环境美学基础论述的实践性探讨与互证,提出了相应的景观设计策略运用于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中。城市环境的美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美好的居住环境,还可以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有利于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理想联系,让人们对城市环境在情感上有认同感、归宿感。城市开放空间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内容,以环境美学的角度为城市开放空间提供论述指导,着眼于对城市环境的整体把握,将对未来的深思建立在深厚的论述基础和现实作用之上。

1.城市文化空间内涵

城市文化是文化社会空间的延伸,具有文化娱乐休闲的性质,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城市文化休闲空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发展中将现代休闲与历史文化精神进行融合,既使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又展现包容了社会和谐风貌。现代城市通过各种休闲设施来缓解市民的工作压力,提升生活质量。一方面反映出城市生活浪漫和多姿多彩的情调、折射城市管理系统有序规范的精致生活的城市理念;另一方面使传统特色的景观、自然风貌折射出人文精神的人居环境。

城市文化空间是指人们感知和体验城市文化的各种场所,承载的是多种多样并不断变化的城市多元文化类别。从狭义上讲,城市文化空间是指能够承载城市传统文化的空间,包含有物质文化遗存、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等。也叫文化空间环境,这种环境一旦失去传统文化的活力,就会成为毫无生气的标本。对于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来说,文化空间环境的保护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首要内容。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历史性城市已经或者正在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划定了历史地段、历史文化保护区,在城市历史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有效的工作,但文化城市的建设更需要整体系统的文化空间的梳理和塑造。我们也还看到一些城市在改造和建设中破坏了历史文化环境,因此,挖掘城市历史信息、整理城市历史格局、并与城市当代空间叠合,是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塑造的前提。

2.景观设计中的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空间在视觉上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文化景观上,是通过适当的景观整理措施,联系单个的遗产点而形成具有一定文化意义的通道。在城市文化景观设计中更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多赢,其作法就经常表现为把一些遗产通过建设绿色通道连接起来。借鉴遗产廊道理念,整合乡土文化景观资源,建立集生态和文化保护、休闲游憩、审美启智、教育等多方面功能于一体的区域与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以遗产休闲活动为出发点。基本理论服务于一种新型休闲方式的生态基础设施,这便是以遗产和乡土文化景观休闲活动为核心内容的休闲方式。把文化遗产和乡土文化景观一起被通过连续的廊道连接和保护起来,进行整体性的解说和展示,也就意味着游憩、生态和文化保护等多目标的结合。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说过这样一句话:“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城市的文化景观一直是设计界瞩目的话题。这是源于设计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设计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并通过造物具体设计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载体。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也可以说是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也是设计者关心城市文化的动机所在。

3.我国城市景观设计文化特色现状

3.1深层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表达不强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景观中,这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历史文化现象非常繁杂,有形的历史文化即以物态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文化,容易被人们所触知,而无形的历史文化往往通过有形的物体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因而表现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则是设计师更多地注重对那些可视的、有形的历史文化符号的借鉴和应用,而缺乏对那些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

3.2文化景点堆砌

城市的历史文化最能体现城市特色,因而把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城市的景观设计中,是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一般来说,城市历史愈悠久,历史文化积淀愈深厚。面对城市众多的历史文化,许多设计师往往想将它们全部都体现在城市景观中,以为这样才能显现出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如在某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分别设计了三星堆文化区、蜀汉历史文化区、孔子文化区和古蜀道文化区四个景区,全部以历史文化为题材,共36个景点,这种又多又乱的做法给人以历史文化堆砌感。

3.3传统景观消失,文化遗产、古迹遭到破坏,城市失去特色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市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却是传统景观及文化遗产频遭破坏的事件:如有的城市为了扩路,砍去街道两侧百年古树;传统民宅被成片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方盒子建筑楼群;新建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雷同、缺乏特色。城市传统景观、名胜古迹是该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形式反映,对于研究城市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传统景观、风景名胜又是一个城市特点的重要体现,如今一些城市的公共空间景观因盲目建设而变得平庸、失去特色。

3.4欧式化、模仿风

现在有些城市公共景观空间,大量充斥着罗马廊柱、欧式建筑。许多正在建造的住宅小区,在广告语中喜欢打出“欧式典雅花园”“地中海风情”的时髦标语,甚至宣传要将某地建成东方的“法国的塞纳河”等。欧式广场、喷泉、拱廊、罗马柱等挤满了住宅区公共空间,似乎只有沾上欧式风格,才能提升环境景观品位。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出现一些欧式风格的设计无可厚非。但是,一些潮流般的庸俗模仿,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健康发展有害无益。

4.我国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

我国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在全球化背景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正经历着一个空前复杂、充斥着各种干扰的创作境遇。中国景观设计师要在新世纪拓展设计方向,就必须了解传统,继承和发展传统,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外国景观规划设计优秀品质,致力于在当前世界多元化图景中建立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现代中国景观,而非仅仅以古典园林的存在,作为一个僵化和单调的文化者的标本。

5.结束语

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看,城市环境的更新向来就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城市空间的拓展相伴随。一个城市在开辟新区的同时,也要保护老城区,逐步的拉开整个城市的布局,这也是城市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中国有许多城市也在鼓励划分出历史性区域,对历史性的旧建筑物进行整修,改造为休闲和娱乐性的空间环境,给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塑造新的活力。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4-0051-04

一、引言

2003年开始,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与印度国家信息学院(NIIT)合作办学,引进了NIIT的课程体系,其中有一门课程叫ISAS,教学形式一般是以5人为一组的小组形式共同完成一项专题报告,从组织、分工、计划到信息检索、组织材料、完成文档、展示课题成果、评价、总结等,全过程由学生完成,教师指导贯彻始终。

ISAS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以下一些能力:搜索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和演讲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文档处理能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007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在全院各专业中推广使用ISAS教学模式,在全院开展了ISAS教学比武竞赛活动,让ISAS教学模式深入每位老师的教学活动中。

2009年开始,职教新干线信息化空间教学平台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式地运用,ISAS教学模式与空间网络平台紧密结合,诞生了S-ISAL教学法。

二、S-ISAL教学法简介

S-ISAL的英文全称为Space-based Information Search and Analysis Learning,即基于空间的信息搜索与分析学习。其中,S-是指资源共建共享的网络学习云空间,ISAL是基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长期的ISAS教学实践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一种以学习为中心(即L)的教学方法。

S-ISAL教学法基于个人学习空间,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信息搜索与分析为手段,以交流互动为基本方式,以解决问题为基本目标,以答辩评价为成果分享与展现形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采用具体的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总结―提高”的过程逐步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塑造自身的个性。

S-ISAL运用网络学习云空间教学平台展示教学成果,呈现师生通过群组、文章评论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和交流的全过程。

三、S-ISAL教学成果空间呈现

要将教学成果在空间呈现,首先需要设计栏目。互联网栏目设计的基本规律要求栏目的设计要保证其下资源可增长性,每个栏目都活跃,要避免僵尸栏目(即内容无可增长性栏目)。另外,分析、选题、方案设计需将过程展现出来,如将第1版、第2版等过程文档保存至相应的空间栏目。根据这一规律,再考虑分层设计思想,在教师及学生空间均应设计相关的栏目,展现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资源及成果。图1和图2所示为参考栏目设计。

1.教师空间栏目设计

教师栏目设计均以课程为单位,将课程的相关资源存放在相应的栏目中,可建立课程名称的三级栏目。一位教师教授多门课程或每学期开展S-ISAL教学的资源均存放在这个栏目中,可保证资源的可增长性。

图1所示栏目说明:(1)“导航设计”栏目中存放课程的S-ISAL导航;(2)“分组选题分工”栏目存放学生分组、选题及学生分工表;(3)“S-ISAL教学资源”栏目中存放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的链接,提供给学生学习参考;(4)“成果分享”栏目存放学生的学习报告、视频片段以及答辩、评价、总结等文档。

2.学生空间栏目设计

学生栏目设计均以课程为单位,在各二级栏目下设计课程名称的三级栏目。每个学期的S-ISAL学习成果均展现在该栏目下。

图2所示栏目说明:(1)“导航设计”栏目中存放小组的S-ISAL演示导航;(2)“选题与分工”栏目存放团队成员的空间地址链接、选题及学生分工情况表;(3)“信息搜索与分析”栏目中存放各成员在信息搜索与分析过程中使用的主要资源;(4)“学结”栏目,小组长存放学生学习及演示的视频片段,所有小组成员在该栏目中保存总结文档。

四、S-ISAL教学操作流程

S-ISAL教学法操作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分组选题分工、信息搜索分析、集成分享、成果展现等4个环节。

(1)分组选题分工。首先以自愿原则让学生提交分组名单,教师要非常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他们的特点,如组织能力、专业能力、演示文稿制作等因素,合理调配小组成员,确定分组情况。教师根据课程知识结构、与课程相关的新技术、行业/企业标准等确定选题范围,学生团队自主初拟主题,再通过课程教学团队讨论确定选题。小组讨论确定各成员的分工情况。

本阶段一般要求在教师空间分组、选题设计、小组分工等相关的文章后加评论,体现学生分组选题分工的交互过程。结果及过程性文档保存至教师的“分组选题分工”栏目中和学生的“选题与分工”栏目中。

(2)信息搜索分析。小组成员围绕主题及各自子论题协作完成资料的搜索、分析、讨论、过滤、归纳、总结。

本阶段一般要求在空间群组相应主题中展开讨论,体现交互过程。将重要的阶段资源及成果发表于学生的“信息搜索与分析”栏目中。录制讨论学习的视频片段并发表于小组长的“学结”栏目中。

(3)集成分享。根据前一阶段搜索与分析的资源形成报告,如演示文稿等,在课堂进行现场演示、答辩与评价。

本阶段一般要求将小组报告发表于学生栏目“导航设计”中,录制现场演示的视频片段并发表于小组长的“学结”栏目中。

(4)成果展现。S-ISAL教学活动完成后,要求每位学生书写个人总结发表于学生的“学结”栏目中。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报告、视频片段以及答辩、评价、总结等文档发表于教师的“成果分享”栏目。

五、实施S-ISAL教学法的其他因素

实施S-ISAL教学法的关键在于选题及信息搜索与分析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协同探究的能力,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学生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另外,实施S-ISAL教学法还包括实现条件、适应边界、评价等其他因素。

1.S-ISAL教学法的关键

(1)选题

S-ISAL教学法的选题十分关键,讲究系统性、广泛性、挑战性和前瞻性,用意在于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扩充知识面,并且通过分组选题分工、信息搜索分析、集成分享、成果展现等几个环节,达到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知识结构的自我完善、信息搜集与分析、表达与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能力的目的。

S-ISAL教学法的选题先由教师提供选题范围,学生团队自主初拟主题,再通过课程教学团队讨论确定,按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安排S-ISAL教学活动。为确保选题的实用性,可去企业征集选题。

(2)信息搜索与分析技能

信息搜索与分析技能也是S-ISAL教学法的关键。教师应该提供相关的课程资源供学生学习参考,另外还需向学生传授信息的搜索技巧以便快速获取所需资源。

2.S-ISAL教学法的实现条件

(1)必须有个人学习空间

S-ISAL教学法基于个人学习空间,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有个人学习空间。

(2)必须有学习资源

要保障学生能顺利地搜索到资源完成任务,必须在空间展示课程资源,教会学生搜索的基本技术,如搜索的关键字、搜索技巧等。

(3)有联网设备和网络

学校需要提供带有网络的多媒体教室,或者带网络的机房,或者手机、PAD等能联网的设备及网络。

3.S-ISAL评价

S-ISAL评价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专业,考核与评价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如市场营销专业,对演讲技巧的考核要求较高;软件开发专业,对团队合作考核要求较高。因此,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情况对考核做具体的要求。S-ISAL总的评价规则如下:

(1)过程+结果评价;

(2)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3)以学生作品为核心评价,如调研报告等。

推荐的考核评价指标有报告(或演示文稿)的总体感觉、内容覆盖面,课堂演示的主题知识性、演讲技巧、团队合作、空间交互、时间控制等。考核评价还可以从分组选题分工、信息搜索分析、集成分享、成果展现等环节来进行,使评价贯穿全过程。

4.S-ISAL教学法的适应边界

S-ISAL教学法适用于内容很丰富、没有标准答案、表现方式多样化等教学场景,不排除专业性、理论性、实践性强的课程,鼓励教师积极探索S-ISAL教学法在本专业中的应用。建议课程以大作业的方式进行考核,大作业即可采用S-ISAL教学法。

5.给教师的几点建议

(1)资源搜索技巧必不可少;

(2)学生合理分组很关键;

(3)挖掘选题的深度和广度,确定主题、划分子命题要把关;

(4)睿智的点评很重要;

(5)要有比较强的教学管理控制能力;

(6)鼓励学生创新演讲方式,如向同学们提问、插入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和手段。

6.交互要求

(1)在教师空间建立群组,每个S-ISAL小组发表一个主题帖,分工、搜索、分析、讨论全过程在这个主题中展开。

(2)在公布的分组、课题文章后加评论以展开选题及分组讨论。

六、结束语

S-ISAL教学法是在2013年年初湖南省教科院职业教育博士后工作站职业教育专题讨论班上提出,通过多位专家激烈讨论后形成的。经过一学期的教学试点实践,效果很好。授课教师表示按照这一教学法的基本思想组织教学,思路清晰,对学生的考核有据可依,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学生普遍反映在专业知识获取和搜索技能、资源收集与整理、演讲与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可能一种教学法包打天下,S-ISAL教学法应该逐渐变成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创新式地嵌入到课程教学中去。比较好的做法是一门课程的考试除安排传统的考试外,安排1―2次大作业,每一个大作业均采用S-ISAL教学法,或者使用S-ISAL教学活动代替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参考文献:

[1]王键.S-ISAL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EB/OL]. http:///blog2012.aspx?bid=14296493, 2013 -2-13.

[2]刘洪宇.基于ISAS课程学习模式移植的S-ISAL教学方法创建及推广价值[EB/OL]. http:///blog2012.aspx?bid=14208373,2013-1-25.

[3]谢泉峰.S-ISAL:一种基于空间的信息搜索与分析学习教学法[EB/OL]. http:///blog2012.aspx?bid=14333399,2013-2-19.

[4]符赛芬.浅谈S-ISAL教学法推广与应用误区[EB/OL]. http:///blog2012.aspx?bid=14226048, 2013-1-29.

[5]教科院博士后工作站.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讨论班首期讨论纪要[EB/OL]. http:///blog2012.aspx?bid=14223609,2013-1-29.

[6]陈翠娥.ISAS教学法陈述[EB/OL].http:///blog2012.aspx?bid=14195199,2013-1-23.

[7]陈翠娥.教科院博士后工作站讨论班第2期发言稿[EB/OL]. http:///blog2012.aspx?bid=14231282,2013-1-31.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例11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urban design diagram bottom relation theory research of exploration, the campus map bottom relation case analysis,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map bottom relationship. To Yunnan university are analyzed, and the graph bottom relation theory, 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unnan university problems and areas in need of improvement.

Keyword:urban design;Diagram bottom relationtheory;Yunnan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综合环境进行的设计它包括对城市文化氛围的设计和营造。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都是一种整体设计。因此建筑问题本身就是城市问题尤其是大型建筑和建筑群对城市风貌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大学校园对城市区域风貌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罗杰·特兰西克在《找寻失落的空间》一书中说:“图底理论系研究地面建筑实体)和开放虚体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几乎所有的当代城市设计理论都会论及“图底关系”理论,认为图底关系的好坏是判断城市外部空间成败的重要方法之一。

建筑与空间互为图底,两者交织在一起,在空间图形层面上明显有别于现代低密度的城区图形。从空间感受层面来看,中世纪欧洲旧城无论是尺度、界面还是活力都比现代的一些城市空间更具人性化,更有场所感。“图底关系”理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代实体城市的症结所在,为现在城市设计里除了一种现实可行的分析操作方法。同样也能够为大学校园的空间环境作出指导。

1.1 图底关系理论基础

在格式塔心理学派对图-底关系的研究认为,人对图-底关系的认识,体现着知觉的先天性组织能力。格式塔心理学派中决定图底关系的其中一项因素是在视觉上“优美”者易被认作图形。这里的“优美”由于没有固定范式,且每个人的主观喜好与审美趣味不同。

城市设计图底关系理论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杰·特兰西克教授在《寻找失落的空间》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有关城市设计的重要理论。图底理论是研究地面建筑实体开放虚体底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每个都市环境中;实体与虚体都有一个既定的模式。空间设计中运用图-底法,可以籍操纵模式实际形状的增减变化,决定图底的关系。而控制图底关系的目的在于建立不同的空间层级,理清都市内或地区内的空间结构。简单的讲,城市的公共空间,是由构图完整、尺度宜人,以建筑平面合理布局为方法塑造出的空间,而不仅仅是被建筑占领之后剩余的空间。这就要求城市建筑必须达到一种合理的密度,只有当城市的建筑实体与外部空间的合理、和谐。空间的图底关系才能体现出美感。

还有些建筑与空间具有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的反转关系,如云南丽江的四方街。通过对城市环境图底关系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研究城市空间环境。

《“图底关系理论”的再认识》一文通过对“图底关系”理论的初步介绍,对传统城市与现代城市空间的对比分析,探寻“图底关系”理论的基本特征。同时指出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对“图底关系”的误解与误用的现实,最后,结合“图底关系”理论的基本特征和实际案例,对“图底关系”理论在现代城市设计中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得出的适应性探讨,我认为图底关系能够适用在云南大学的现状分析上。

1.2大学校园图底关系理论的研究发展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图底规划”设计探析》一文中总结出校园图底关系应该具有的要素。文中提到随着校园实体不断扩张,通过土地、时代背景、人性场所等校园“底”元素的思索,建构出校园“图底关系”。1、土地与校园;2、时代背景与校园;3、人性场所与校园。

《扬州大学校园整体设计》在分析了扬州大学各个校区与扬州市区的图底关系图及在反转图的基础上通过两副图示的对比确定建筑群在城市中的发展方向并从基地、轴线、核心、界面四个方面对校园进行整体设计。这是属于利用城市设计的图底关系理论对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尝试的案例。

云南大学的图底关系分析

2.1云南大学背景

云南大学前身为东陆大学,民国十年设筹备处,拨贡生院为校址,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十二月成立。会泽院为东陆大学最大建筑。1934年东陆大学改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1951年10月定名为云南大学,1954年建物理楼和钟塔。近20几年来,除新建图书馆、科技馆、教学实验楼外,重建了贡生院、至公堂等一批旧式建筑,以期恢复其历史记忆。云南大学处于昆明翠湖景区湖畔,曾经与翠湖为一个整体的景观。云南大学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会泽院前的广场,钟楼下的草坪都是人文场所的成功之处。

2.2 云南大学的现状结构分析

云南大学从现场调研的情况下,暂且分为一轴,三片,四开放空间。一轴即是以从学校大门开始,经过九十五级石台阶,三个平台,到达会泽院入口门廊处。从会泽院再到致公堂,止于怀周楼的校园主轴。三片分别为以主轴连接形成的一片,文渊楼周围一片以及南至南学楼、北至一二一大街的一片。四个开放空间分别为南门入口广场,会泽院与致公堂中间的大草坪,化学馆前的休闲绿地以及科学馆与图书馆中间的篮球场。如上图所示。

根据《扬州大学校园整体设计》一文中讲到的从基地、轴线、核心、界面四个方面中的轴线,从现状的结构可以看出来,云南大学的校园核心可以看出来,核心与三片及四空间连接不是很紧密,不能很好的连接。

将云南大学的图底关系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进行分析。并且在以下的云南大学的图底关系的好坏分析是采用的是否符合美学的角度来考虑。其中包括图底的比例关系,图底的流畅性等。